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礼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7 10:51:14

传统文化中的礼

篇1

关键词:仪态礼仪 传统文化

现代礼仪规范了人们在仪态现象方面的行为举止,它是从现代社会的需求来塑造每个人在社会交际中的仪态形象,开放带来了东西方礼仪规范的趋同,但传统的文化不会因为开放兼容而消失,反而会在某些方面更显其独特精神。纵观历史,我们不难从现代礼仪规范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影子。

文化是什么?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简言之,文化是民族传承的精神,传统是民族精神具体化的制度、习俗等。中华传统文化是内敛的文化,它表现在个人修养方面最突出的特质是要做“谦谦君子”,所谓“君子慎独”“仁爱”都是建立在内敛基础上精神层面的塑造完美人格的行为标准,这种内敛的文化在礼制原则上又表现出高度的自谦。“温、良、恭、俭、让”是君子之人的行为准则。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尊重。就如侠客交锋,出剑的侠客总是在对方出手后方才拔剑出鞘,以守为攻,不温不火方显侠义之气。

称呼之礼,首在尊人抑己。人与人交流,称呼对方是交流的第一步,称呼不当,会为进一步的交流造成阻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一点上就能做到与人玫瑰手有余香。“尊”“贵”显而易见是抬高对方,“敝”“在下”则是把自己放低到再下一个层次,明明自己的家人颜值很高,却偏要谦称“拙妻”“犬子”“小女”,中国人的自谦可谓是到家了,但这并不影响自身的形象,抬高了对方也彰显了自己,双赢的策略。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又要彬彬有礼。一般性打招呼,传统上行拱手礼。方式是双手合抱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进门与落座时,主客互相客气行礼谦让,行的是揖礼,称之为“揖让”,揖让时要低头,上身略向前倾,我们的老祖宗同样倡导“揖要深”。身份再高的人也要回礼揖让。

入座之礼,不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座次都讲究井然有序,面门、居中、东向,尊卑自现、主次分明。诚然如此,所谓的西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席”,被推举为西席的人,在入座前要对在座的人拱手致意,感谢大家抬爱,方能入座,这叫“承让”入座。

行走之礼,尊者居中、前行,是通行的礼仪规范。西方人讲究挺胸抬头昂然阔步。我们的文化传统则内涵更加丰富。君子行路要四平八稳,取意在心性的平和,性格的健全。在长者、尊者面前,要表现出应有的礼节。首先要放低姿态,低眉垂手而立。古代有“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孔鲤过庭”这个历史典故大家都熟知,作为儿子,孔鲤每次经过父亲堂前,都是“趋庭而过”,在父亲大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他的谦恭,;《战国策》名篇《触龙说赵太后》同样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有脚疾的触龙,面见太后之时“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这种传统,还体现在乡间民俗里,即便是寻常百姓之家,那小小的门槛,也不是随意能踩的,须是迈过方是正式的入门。这迈就意味着礼的存在。

篇2

所谓礼仪,就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中国自古有“五礼”之说,祭祀之礼、冠婚之礼、宾客之礼、军旅之礼、丧葬之礼。五礼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反映人与天、地、鬼神关系的祭祀之礼,到体现人际关系的家族、亲友、君臣上下之间的交际之礼;从表现人生历程的冠、婚、丧、葬诸礼,到人与人之间在喜庆、灾祸、丧葬时表示的庆祝、凭吊、慰问、抚恤之礼,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尚礼精神。

传统礼仪发展到今天,日趋完善。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处世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

礼仪非小事,它不仅直接决定着个人的品位,影响着个人的成功;还是社会文明的“温度计”,国家形象的代言词。《左传》中写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清代学者颜元则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从中不难看出礼仪的重要性。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曾经由衷地发出感叹:“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让我们一起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从中吸取有益营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一、尊师之礼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对老子的尊敬,堪称典范。而汉明帝对老师的尊敬,同样让人难忘。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谈到尊师,就不能不说“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宋代学者杨时、游酢曾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也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侍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尚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二、尊老之礼

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遵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的要求。古代这种传统礼仪,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以及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不管过去和现代,都起着重要作用。古代的尊老敬贤,并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从君主、士族到整个官绅阶层,都在身体力行,并且形成一套尊老的规矩和敬贤的礼制。

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社交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05-01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转型,诸多利益的纷争,国人道德伦理、人情伦理已经显得非常弱化,严重影响到国人的礼仪素质,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礼仪文化和道德建设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富含有诸多道德伦理知识,富含诸多社交礼仪文化[1],对于当代国人的礼仪发展具有诸多的借鉴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交礼仪,内容非常丰富,从社交用语、社交场合、社交平台、社交目的、社交行为等方面均能够窥视传统社交礼仪的诸多精华。[2]与现代社交礼仪、西方社交礼仪相比,具有诸多的特色。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内容广泛,从类别来分,有君臣之礼、长幼之礼、同辈之礼、男女之礼等等,这些不同层次的社交礼仪,有着非常严格的社交礼仪规则和习俗。从具体的社交礼仪场域来看,要注重社交中的称呼用语、语言表达,注重社交场域的座次安排规则[2],注重社交鲇蛴貌偷睦褚堑鹊取

二、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和开发利用的注意事项

(一)中国传统社交礼仪的当代价值

1.从思想文化视角思考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当代中国的公民教育。[3]传统社交礼仪富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其中关于人的思想道德要求非常多,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很强大的思想文化功能,能够推动当前中国的国民教育,推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2.从社会层面来说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建设。传统社交礼仪非常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非常重视人情人际关系的善意发展,这种以和为贵的社交礼仪能够促使社会各个阶层的交往和谐发展下去,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助推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3.从礼仪本身发展而言

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向现代社交礼仪发展。传统社交礼仪内容内涵非常丰富,从建设方式、价值取向和内容等层面为当代中国社交礼仪发展提供诸多的资源,尤其是传统社交礼仪的和谐互尊互敬至上的价值取向、诸多严格的礼仪形式,对于当今中国现代礼仪的规范化发展能够提供很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4.从国民的现代素质视角来思考

中国传统社交礼仪文化的推广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激励个体成长。中国传统社交礼仪对一个人的社交往来作出了很多的严格规定,这些规定对一个人社会能力成长、对于一个人的个人修为发展具有很多伦理道德的引领约束作用。因此,传统社交礼仪对当今国民的成长发展具有很大助推引导作用。

5.从家庭关系层面讲

传统社交礼仪也包含了丰富的家庭关系处理方法和资源,对家庭内外的关系和交往做了诸多详细的规定。通过这些传统社交礼仪的规定和约束,能够维系一个家庭基本的运行纽带。

6.从国家层面上讲

传统社交礼仪的推广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传统社交礼仪其实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

(二)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的注意事项

传统社交礼仪具有多层面的价值和功能,因此当今中国理应好好发扬光大。不过,在开发利用传统社交礼仪时,我们从社交礼仪场域的话语表达上,要注重筛选,注重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注重与时俱进;从社交礼仪的形式上,我们务必要注重结合西方现代礼仪的发展,将中国社交礼仪的形式不断创新和完善;从社交礼仪的价值理念上,我们务必要注重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公民教育等结合起来,将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融入其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的社交礼仪发展取向;从社交礼仪的思想上,我们务必要积极吸收现代文化、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大文化系统中优秀有益的东西和成分,坚持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交思想文化,推动传统社交礼仪容纳一切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其文化性和思想性。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对当今国民道德素质与社交往来的发展引导具有诸多价值,对和谐社会构建也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我们应该努力根据四全战略的要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文化资源,不断推进当代国民现代礼仪素质发展,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礼仪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丽莉.中国传统礼仪的蕴意及现代价值[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6):111-112.

篇4

作为文明古国,我国古代对于礼仪的重视遍布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家庭伦理、君臣伦理、社交礼仪。作为文人必学的经典“六经”中就有专门介绍礼仪的《礼记》,用来规范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一般体现在称谓、座次和做客三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之称谓

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交礼仪中,在称谓上具有尊人卑己、交际礼节中的亲属化等特点。所谓尊人卑己,就是在与对方交谈时,对对方总是处处尊重,使用敬词,把自己贬低,使用谦词。如称对方的家人都用“令”,具有“美善”之意。如对方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对方的兄弟“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令郎、令爱”。而称自己的家人则都为“家”,“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自己的儿女则要贬低为“小女,犬子”。对方的配偶是“尊夫人”,自己的配偶是“贱内、拙荆”。

对方若是比自己大,则是带姓尊为“某兄”,自己是小弟;若对方比自己小,则称为“贤弟”,自己是“愚兄”。对于初次见面的平辈人一般都称为“足下”“阁下”,自己是“在下”。

这种尊人卑己的称呼也有讲究,就是尊的是别人,卑的是自己,如果用错了就是笑话,如称别人为“愚兄”,别人的孩子是“犬子,小女”,自己的父亲是“令尊”,配偶是“夫人”都是笑话。为防止出笑话,还有一句口诀叫“家大、舍小,令他人。”意思是称呼自己的家人长辈加个“家”,小一些的加个“舍”,如“舍弟、舍妹”,而“令”全是称呼别人。

这种尊人卑己的敬词和谦词的用法,不仅体现在称呼上,平时语言上也常用到,称对方的住处为“尊府”,对方的姓名是“尊姓大名”,对方的年龄是“贵庚”,对方的作品是“大作”。而自己的则是“敝处、贱名、贱庚、拙作”。

古人的名字是两个概念,名是名,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在称谓上,君对臣、父对子、师对生要称名,像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仲是管仲的名,“仲父”是对他的尊称;孔子作为老师,称子贡则叫他的名“赐”。而平辈人只能称字,称名就有自高自大之嫌,把自己当做对方的父亲长辈,是极不礼貌的事。像鲍叔牙称管仲为“夷吾”,就是管仲的字;孔子的学生称子贡就为“子贡”。还有诸葛亮称关羽为“云长”,都是称对方的字。

古人在交际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亲属化,如称传授技艺的为“师父”,同学之间称为“师兄、师弟”;朋友之间的“贤弟”等。连在科举考试中,同年考中的进士之间也以年兄、年弟相称。连皇上也将德高望重的大臣称为“父”,像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秦始皇称吕不韦为“尚父”,项羽称范增为“亚父”等。皇帝称臣民为“子民”也有这个意思,而大臣称皇后为“国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之座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座次的礼仪也有讲究,一般大堂以南面为尊,朝廷和学堂都是这样的,君王坐北朝南,所以叫“南面称王”,大臣面朝北参拜,因此叫“北面称臣”;学堂里老师南面授课,学生北面受学。

在家庭中,举办宴席时,则是以东面为尊。在今天一些保持古风的乡间,在结婚典礼后的宴席上,首座的东面位子最大,要让给舅舅坐。就是平时宴请客人,东座都要留给客人中德高望重的长辈。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的“鸿门宴”一场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当时的室内还是东面为尊,但项羽却自己坐在东面,让刘邦坐在北面,显示了项羽目中无人的狂妄。

东汉到唐宋,随着官职以左为大,座次也开始由东面为尊改为以左面为尊。这样的座次一直持续到现在,在安排座次时,都是将客人安在左边,右边是晚辈作陪。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交礼仪之做客

在中国传统文化文化中,对于到别人家做客的礼仪也多有讲究。从进门开始一直到吃饭都有整套的礼仪。

《礼记》中有“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屐,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就是指的到人家做客,未进门先要发出声响,让屋里知道,不可以悄无声息地走到门前。

进门之后,还要“视必下”,不能目光朝上,这样给人趾高气扬的感觉,也不能四处张望,这也是不礼貌。如果主人的门开着,进去之后还要让门开着,不能关上,如果关着,进门之后就要关上,但不能关太紧,要准备还有后来者进门。

在与主人交谈时,首先要正襟危坐,要坐的端正,不能将双臂张开,要将衣服整理好坐下。与人交谈时不能侧着耳朵听,不能大声回应,也不看盯着一样物体凝视,这都不礼貌。听别人说话一定要挺直上身,以表敬意。回答问题要干脆,不能慢条斯理。有时在长辈说话时,不可以摇扇子、弹琴、抠指甲,这些行为都对人不敬。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但对于一些传统的社交礼仪却越来越生疏,因此,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对人们的社交具有重要意义。

篇5

高职学生人学分数线较低,起点低、底子薄,知识积累明显不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知之甚少,文化底蕴的欠缺不仅影响到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也影响着学生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更影响着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甚至将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通过各种考试,考取各种证书,学生和老师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学习实际应用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大部分家长、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文化素质的养成与提高。如此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感,智商高、情商低。前段时间出现的南京中学生在埃及文物上刻字的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由此还牵出更多中国游客在敦煌、故宫、帕劳、泰国等国内外旅游胜地的不雅行为。这些问题警示着我们应该在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养成教育。

2礼仪教学的现状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尊老爱幼、文明守礼、团结同学、积极进取,但在校园里不乏一些缺乏礼仪规范的现象。例如,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交头接耳、玩手机、睡觉、早退、遇见老师不问好等。其实造成高职学生缺乏礼仪修养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中、小学成长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通常不重视对学生的礼仪教育。进人大学后,学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设置、课时限制、学生就业方向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性,很少将礼仪学习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教师只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的礼仪教学基本都停留在实用的表层,缺少了应有的传统文化根基。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礼仪教材也很少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数都是国际商务礼仪的教材翻版,例如教人如何穿衣打扮、如何站坐行蹲、如何使用刀叉等,很少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如此造成礼仪教育的形式化、教条化,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道德培养。礼仪教育应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在礼仪教学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将学生言行举止的修养升华为人格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3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促使学校应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当前的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却很容易接纳和认同夕卜来文化。很多学生追求个性,崇尚西方节曰却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本民族的文化不了解,也不愿去探知,尤其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一些外来的文化意识形态迅速地影响了中国青少年,使他们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向往和追求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及价值观等。这种趋势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将会丢掉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本和民族特色。如果不坚守本民族千年以来传承的传统文化,又何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梦呢?又如何能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这种情况也促使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建设和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

4如何在礼仪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我国自古以来有着清晰的以礼仪教育为主的德育理念,还有着严密的礼仪教育实施体系待我们继承与弘扬。对于传统礼仪文化,礼仪教师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忽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礼仪,而应该恰当地与国际通用礼仪相结合。那么,如何在礼仪授课中融人传统礼仪文化之精华呢?礼仪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素质教育。2013年8月18日凤凰卫视的《寰宇大战略》中的解说员解说道:“在100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打破了传统的政治社会体系,抛弃了主要由儒家塑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努力学习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但时至今日,现代文明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而传统文明秩序已经荡然无存,使中国人失去可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无所适从,种种社会乱象由此而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一批思想家,对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做了深刻的剖析,致力改造和提高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可惜他们付出的心血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然而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出现了基本礼仪缺失、行为失去规范甚至道德沦落、价值观混乱等种种严重的问题”。那么,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流强国,需要什么样的国民素质呢?《寰宇大战略》提醒了礼仪老师——中国亟须一场国民素质改造运动。如果再不抓紧进行素质教育,中国梦就是一句空话,而礼仪老师的责任就是当好素质教育老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信、利、敬、义”这4个字的重要性。“信”乃礼仪之本,体现在人的行为准则;“利”乃礼仪之道,体现为人的胸怀;“敬”乃礼仪之魂,体现为人的境界;“义”乃礼仪之德,体现为人的责任。比如,在学校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开始上课后有的学生才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有的学生时不时地刷屏手机或者玩手机游戏;有的学生穿着拖鞋上课等,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学生心中没有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业的恭敬之心。《礼记.曲卒上》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意思是说礼的实质在于对自己谦卑,对别人尊重,即使是挑着担子做买卖的小贩,也一定有令人尊敬的地方,不要因为贫富和地位等因素而歧视别人。学校虽然在行为上对学生作了硬性规定,规定学生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很少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树立恭敬之心。如果让学生懂得礼的核心是“敬”,那么就可以让他凡事用这个“敬”字去衡量,教学效果就会好很多。只有“恭敬”的心在学生心中犹然升起时,礼仪操作规范、仪态仪礼等才会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比如,我国古圣先贤将“明德"作为治国之根本,我们在课堂上也应该让学生明白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其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礼与德互融为一体,两者相互印证。现在简说人伦大道,人道者——五伦八德。五伦指的是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人遵五伦,天降吉祥也。八德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老师不能只摆花架子而忽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精髓,应该在授课过程中融人中国传统文化,将礼仪教育升华为素质教育。

5结语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礼仪;英语教学;重要性;运用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12-01

1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来源于我们的中华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不断去其糟糠,取其精华,使其具有时代体现性、民族性和协调性。传统文化礼仪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金钱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在国人的思想意识中传统文化礼仪仍旧存在,并没有因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消失,由此可见,在国人的潜意识中,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性因素的持续影响下,也有部分国人难免会迷失方向,因而,在人们的行为观念中,传统文化礼仪正逐渐消逝。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校教师不但肩负着传道授惑的责任,同时还具有正确培养学生伦理道德和基本人格的重任。作为外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英语教学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宣讲资本主义,传授国外文化的层面,这一过程很容易让学生盲目跟风,进而对自身文化礼仪产生理解偏差,甚至是误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注重道德、道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对勤勉、诚实、公平、正义及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的培养。教学中传统文化礼仪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辅助学生正确树立价值观念,提升他们不同文化间的沟通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实际过程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的宣讲和应用,让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有助于我国本土文化同英语教学的良好结合。

2我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1注重学生实践,在英语教学中有意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渗透

教学是一个学生和教学老师互相促进的过程,特别是作为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和老师的不断磨合和相互配合,以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有限的教学课时设置,使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知识求知欲望,也无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完全实现传统文化礼仪渗透,因此,教师要根据客观情况,及时向学校职能部门进行建议申请,以便让学生在课后能更好的组织和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师建议,积极的进行教学文化渠道拓展,让学生更好的拓展自身的知识,力求实现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最大程度结合。学校可以聘请一些中外文化研究的知名学者,让他们对学生讲授自身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情况,以便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更多的接触机会。同时学校还可以让汉语和英语老师共同教学,课后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讲述我国传统文化的英文杂志和小说,为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运用创造基础。

2.2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英语教育

意识上的纠正和改观是解决英语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应用不科学的前提和基础。行为的来源在于意识,意识是行为的核心因素,因此,如果对传统文化礼仪在意识上具有很好的认识和足够的认识,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实践贯彻的难度就会大幅降低。英语教师应对我国古老文化心存热爱之情,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具有敬佩和崇拜之意,对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精神具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并在教学中进行充分的渗透,切莫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进行割裂。

2.3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上所述,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渠道,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好、更多的知识,教师就需要更好、更强的教学能力。英语教学中,要想更好、更有效的进行传统文化礼仪知识运用,英语教师就需要更多、更丰富的礼仪文化知识,并将其变换为自身的思想,通过自身的语言组织将其教授给学生,教师可以通过书籍查阅、文献资料阅读、影片录像观看等各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知识储备增长。同时,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在教案制作中,在教学反思和总结中等,都必须持续坚持传统文化礼仪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原则,正确把握教学方式和方向,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

2.4强化英语教材革新

了解和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不仅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努力,还需要英语教材有所改观。当前,我国的英语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英语知识的梳理,或者是对国外文化的相关陈述,我国传统文化礼仪在英语教材中的篇幅比较有限。割裂世界文化和我国文化,不但无法满足教学和学生长期发展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原始教学目标的完成。因而,需要适当的革新现在的英语教材内容,以符合英语教学的社会需求。在编撰英语教材时,教材编写人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我国经典故事语言的翻译内容,或者加入一些同我国传统文化礼仪相关的英语词汇,例如,加入一些我国仁义礼智信、尊师重道的词汇,甚至是表述我国传统节日的词汇等,将我国文化礼仪同世界文化的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其互相弥补、相得益彰。

3结语

我国是世界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礼仪一直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我国传统文化礼仪是华夏文明的孕育之根,孕育了千千万万代华夏子孙,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强劲的当下,学习传统文化仍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霞.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思考[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1(01).

[2]姜薇.让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同行[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4).

篇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和,而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礼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

“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的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把礼翻译成礼貌、礼节、礼制都不准确,因为礼是中国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中国古代的政治典章、法律法规、人际交往等都属于礼的范畴,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中国的礼仪文化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对于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中国礼仪文化原则的体现是对人的尊重,即应和周围的人保持友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换位思考,凡事多替他人着想,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接触的密切与加深,东西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摩擦与碰撞,中国文化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向,面对不断涌入的大量的形形的陌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个人本位主义等概念的接纳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中强调的个体概念没有西方文化中的个体意识突出,在“为别人”与“为自己”这两种鲜明的观点,更为鲜明概念是中国文化中“族”的概念更加区别于西方文化的“家”的概念,两种文化所辐射的层面是不同,对两个文化下所产生的价值观有着长远的影响。暂且不评价东西方文化孰高孰低,礼文化中核心的“和”与“敬”确实弱化了个体的影响,中国古代广为流传至今的“孝慈、友悌、忠信、仁义”等观念都是在讲,我要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让华夏儿女养成了忠恕诚信、勤劳敦朴、谦恭温良的民族性格。礼文化中教化人民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观念既能够代表中国文化又能够区别于西方文化。

二、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融合民族各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有机构成体系.其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敬祖爱国,崇礼厚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儒道互补,以和为贵.著名史学大师钱穆先生说“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从中国古代到现代有关“礼治”与西方“法治”的探讨从未停止,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更替,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传承的“以礼治国”的思想能够源远流长,势必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最初的“礼”,原是人们供奉鬼神的一种习俗。礼逐渐由祭祀仪式发展成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礼逐步完善详备,成为兼容并包的庞大的体系。

从治国的角度看,礼与法有着相似的起源、作用和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定。儒家文化追求的是“以礼治国”。以礼治国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胜残去杀”,消除了暴力的统治方式―法律。社会治理之中重教育,以礼来教化和教导人民。二是将社会的和谐――放在首位,以达到礼让“无讼”的境地。成书于汉代的《礼记》托孔子之言描绘了“以礼治国”也就是“大同”之世的终极目标:“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其中体现了儒家文化对社会的最终追求。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 孔子认为在治国的过程中,“人”自身的作用远远重于法律。“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消除法律,建立“以礼治国”所依靠的是“善人为邦”,而不是严密的法律条款或制度。在此,我们必须澄清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不同的“人治”与“法治”观念。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 的思想实质就是强调“人”为主体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如何教化和规范“人”,所依靠的就是“礼”,这种“礼文化”的价值对于中国社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中国文化也是依靠“礼”来支撑和丰富的,追溯“礼文化”的演变主线,不难看出中国文明的发展历程,这也充分说明了礼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起到的核心作用。

三、礼贯穿于中国文化始终

中国文化得以绵延不绝的内在动力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贯穿于其中的是礼文化的意识继承与创新精神的紧密结合,儒家在阐释夏商周之礼时,认为礼既有传承性,又有演变性,礼不仅会历时而变,而且可以应时而变,具有规范性的、恒定性的礼,可以随天时、人情、境遇而产生辩证的衍生变化,这种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对于“礼文化”的要求,又表达了人民对于“礼文化”的认同,礼文化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地沿传至今,不光是由于“礼文化”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中华民族人伦教化的内在要求。儒家崇尚但并未将“礼”视为一成不变之物认为礼随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追溯礼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礼’不但是‘礼俗’,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与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学思想等结合在了一起。”礼文化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从礼俗到礼制,到礼义,内涵不断扩大延伸,“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礼文化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它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儒家称礼为“国之干”“国之本”“政之舆”“王之纪”“君之大柄”,由此可见早在封建统治时期,礼文化就是重要的治国之器,“礼”作为社会规范和准则,要求人们遵循、严守、“无不及,亦无过之”,但儒家认为“礼”并不是无生气的规则,它须符合人类最普遍的道德情感而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礼的施行者是最富有智慧理性和情感而被称为“天地之心”,“万物之君”,而礼则是人致敬于鬼神和治国平天下的工具,也就是说礼文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直至近代到当代,礼文化中有关“孝”和“敬”等人伦守则不但是区分人与禽兽,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人文精神之一,而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中华文明古国的精神风貌,礼文化暖融融的人文关怀不仅是连结中华民族世代儿女的坚实纽带,而且弘扬着中华儿女引以为荣的民族传承与精神气质。

篇8

一、以“五色”为中心的色彩体系

“五色”发源于五行。“五行”是中国古老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涵盖了时辰、气候、方位、神灵、人文社会等物质与精神的各个方面。“五行说”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对应起来,进而解释万物万象相辅相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五色则对应五方,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即所谓东方者太昊,其色属青,故称青帝,以掌春时;南方者炎帝,属火,赤色,故称赤帝,以司夏日;居天下之中者黄帝,其色属黄,支配四方;西方者少昊,其色属白,故称白帝,掌管金秋;北方者颛顼,其色属黑,故称黑帝,以治冬日。从而给五色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中国服饰文化》一书中写到:“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有着从一到二再到四,再到五的历史性色彩图腾崇拜式的演进。简单的说,一是红色;二是黑白二色;四是青红黑白;五是青红白黑黄。”及“洪荒期尚红;夏商期二元对立,尚黑尚白;西周期四方模式,青赤黑白;春秋始五行横式,四色并坐,黄在居中”。从一色到二色直至五色,揭示了中华民族对色彩从发现到感悟的审美历程。

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以“五色”为主体,创造了以不同主色调为中心的配色形式。而五彩并用在我国礼仪、婚嫁的装饰、服装刺绣装饰、戏剧脸谱装饰及宗教绘画中运用最多,体现了一种对昌盛、辉煌世界的向往。楚汉时期漆器装饰上所创造的“杂五色”是在正五色的基础上配以其他间色,其装饰效果更加绚丽多彩。

二、“二色”与色彩阴阳观

著名学者靳之林先生在其专著中提出了在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中,称之为“阴阳观”的色彩观。色彩阴阳观发源于太极阴阳,即“二气相交,产生万物”。中国民间习俗,男女婚嫁和生命繁衍时多用红色,而丧葬礼仪时则多挂白色,二者并称为红白喜事。在旧式婚俗中,男披红,女挂绿,民间叫做“红官,绿娘子”,是太阳的红色与大地草木的绿色的结合。按这种阴阳合一的色彩观,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色彩组合选择,如虎图腾崇拜的民族“以黑虎为天、为父,以白虎为地、为母,以黑白象征天地、阴阳、雌雄”。

在中华色彩应用系统中以二色为基调的色彩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有青花瓷中的蓝与白、蜡染中的靛青与白、汉代瓷器中的红与黑及中国画的黑与白。二色配色表达意境明确,给人鲜明的感染力。二色看似简单,却可以创造出变化万千的装饰效果。

三、色彩的象征性

象征性是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特征。传统色彩往往超脱了色彩本身的物理性质,被各种观念和审美意识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周礼・冬宫・考工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

从上面的文字看,五色对应于五方。封建帝王则利用五行的方位观念,确立君、臣、将、相等的至高地位与权力,五色便成为代表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色彩。这些都具体地体现在建筑、服饰的等级划分上,用于皇室贵族的建筑装饰、服饰、器物等的色彩,普通百姓是不得使用的。下面以赤、青两色为例阐述如下:

(一)赤――太阳生命的象征。太阳与火都是万物生存之源。原始人类崇拜太阳,崇尚红色,完全出于生存的本能。血也是红色的,代表着生命的活力。据专家考证,原始人类在人的尸骨上涂上红色,代表了对人死后复生的期盼。

秦汉时期,楚人的远祖信奉于拜日、崇火、尊风等原始宗教。楚汉漆器及棺木上大量红、黑两种漆料绘制的装饰纹样(也有以红、黑为主,杂以其他色的)。除了起源于地方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外,原始意识崇拜的遗存是很重要的因素。

千百年以来,红色在中国被赋予了各种象征因素,既有祭天、婚庆,也有战争。红色代表着热烈、繁盛、鼓舞等各种寓意,并与民族符号同构起来,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性色彩。

(二)青――生命与生机勃勃的象征。青,介于绿蓝之间。《荀子・劝学》中载:“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是植物、树木的颜色,初春季节,万物返青吐绿,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古代,树木被看成生命的象征而受到尊崇。因此,在汉语词典中就产生了“青年”、“青春”、“青丝”这些表示年轻一代的词汇,而这正是普通百姓所期盼的吉祥、兴旺的景象。

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性这一特点,被直接运用于戏剧服饰、脸谱绘制和布景设计中。在京剧脸谱中,红为忠、白为奸、黑刚强、青忠勇、黄猛烈、草莽蓝、绿侠野、粉老年,金银两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色彩成为“辩善恶、别忠奸”的符号。

事实上,传统色彩象征性和符号性与现代设计色彩学的理论有许多共同之处,所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色彩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人文艺术观念。

四、色彩的抽象性

传统观念对色彩的同一个词性不同使用场所其定义不同,如“青”字,分别可以表示绿色、蓝色、黑色(“青丝”即黑发),表现出色彩在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中的抽象性和模糊性。日本学者清水曾认为中国古人的“青”字常与黑(苍)、绿、蓝混用,可以表示绿色、蓝色、黑色。

色彩的这种抽象模糊性,恰恰说明中国人观察事物所具有的意象性的特征。与形态相比,色彩本质上是抽象的,色彩附着于物体,没有物体也就没有色彩。但是,色彩是形态的表现基因,没有色彩也就没有光彩,缺乏精神品质,形与色互为作用、相辅相成。

色彩的抽象性特征更加能够体现思想情感。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色彩即思想,色彩的总体性表明一种意义,没有这种意义,便一无美处。”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礼仪课程;问题;解决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载体和历史符号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当今天的我们崇尚西方的生活、使用英语和西方的社交礼仪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当西方哲学家在思考道德问题的时候,会将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可供示范的典型。事实上,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候,由于科技的发展让西方人信仰缺失,他们希望从东方重新探索到道德的边境。

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学者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密切相关。

2.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在现代进行文化博弈

当各国都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美国提出文化“巧实力”的时候,韩国在保持本国文化传统和珍视本国文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甚至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而在这方面,我国则有待加强。

当美国好莱坞输出它的产品的时候,它所传达的是自身的文化,而文化霸权将成为“精神及道德领导权”,并以这种该方式对社会加以引导和统治。因此,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想要保持自身的精神独立,就要保护自己的文化,礼仪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礼仪与文化的学习需求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条很火的微博,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现了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在米饭上,因为这样像是在坟头上插的香。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愿意转发,并且在转发的时候说“这些老规矩不能忘”。能够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具有敬畏之情,并且希望将其传播出去。

在网络上,也会有人归纳“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的传统习俗”,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加以说明,这些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

二、融合过程中大学礼仪课程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

1.礼仪与文化交叉部分的师资专业性问题

由于中国高校课程的细分,不同学科之间在教学侧重上存在差异,甚至由于不同学科在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前提设置上就存在差别,导致在师资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在文学院的课程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可能比较侧重于文学史,而文化史的方面也多从历史上的文学材料中提炼出来。

2.对于课程普及度的考量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十分重要,然而应将其作为一门怎样的课程尚有待考量。一方面,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资源有限,如果“一刀切”直接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各教学院系又担心占用专业课学时。而如果只对某一个专业开设,又存在其他专业学生无法享受这一教学资源的问题。

3.教学方法上需要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岳刚德副教授曾经指出,儒家思想讲究“修身为本,道德成人”,既重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思辨,更重视对于人在培养自身修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层面,值得探求的内容最多。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礼仪课程融合方式探索

1.多学科教师联合授课与集体研究

在中国,由于学科背景不同,一些教师没有足够机会相互交流,但事实上,不论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建立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大学礼仪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联合在一起,一起研究授课方式和研究这一新的课程。

在开始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老师分别进行几节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老师可以在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旁听”,这样一方面可以交流观点,另一方面,避免不同老师所讲内容有矛盾的现象而给学生造成误解。

2.教学调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探索培养模式

(1)可以考虑在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教学调研。在已经有的研究中,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方向课程的热情。当问及“如果我们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您认为有必要开设以下哪些课程?”的时候,调查显示,已经上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同学中有超过23%的同学认为仍然需要增加相关的其他课程。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尝试,除了在上课之前进行调查之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也应该积极收集同学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在课上希望学到些什么、目前的课程设置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2)对于应该如何开设课程方面,可以先选择进行提供公共选修课,以讲座的呈现方式面对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能够逐步了解有多少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程

定位。

(3)作为创新尝试,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授课。在课程开始之初,可以在上选修课的同时进行课程录制,并且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观看和传播。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这种授课方式能被大学生快速接受。

3.教学法上注重传承与创新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相比之下,礼仪是比较容易通过实际举例子来形象地表现的,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包括影视剧作品、历史图片等方面的搜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中,用更为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文

化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东西。

(2)现场情景模拟

虽然传统文化不是非常容易形象生动地呈现,但是礼仪是可以通过行动来表现的。例如关于在座位上如何体现“长者为尊”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请上来几个同学,让他们演示自己会选择怎样安排座位,之后给出点评。

(3)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创新

湖南女子学院是在全国高校中把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正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所院校,从2003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现代礼仪》公共必修课,组织了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各种教研活动,制订了现代礼仪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首创了“3+3”高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并具体组织实施。“3+3”模式是该校礼仪专家蒋萍教授的一个创造,即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系统介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组织多方活动,促进言行一致

有学者已经提出,对于礼仪课程的教育,完全可以配套举办以大学生礼仪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自己组织,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舞台剧、表演、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甚至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和想象。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问题,最需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而在教学方面则可以更加开放,相

信学生的价值观和能力,在“言”与“行”共同的培养中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靖.中华文化大观[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8:33.

[2]齐文东.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礼仪课程中之初探[J].高教,2012(1).

[3]Kim,Taehwan:Paradigm Shiftin Diplomacy:A Conceptual Modelfor Korea’s“New Public Diplomacy”,Korea Observer,Winter 2012;43,4;Pro Quest Research Library,pg.527.

[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98.

[5]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复杂理论与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6]石玉秋.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必要性[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7]刘慧敏,孙国军.传统礼仪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机制与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篇10

2014年10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丁鼎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之邀出席“京师人文宗教讲堂”,主讲儒学系列讲座第15场――《<礼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当代价值》。丁鼎教授在开场时对该讲座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朱小健教授表示了感谢,称自己到京师这藏龙卧虎之地举办讲座,感到诚惶诚恐,并简要介绍了讲座的主题:《礼记》在整个儒家经典体系中最集中、最全面、最系统地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价值观,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礼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礼记》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在儒家经典文献体系中,《礼记》一书虽然成书较晚,但却占有无与伦比、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大家的疑虑,丁鼎教授指出,经孔子整理并传承下来的“六经”(或“五经”)的确被普遍认为是儒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而且“六经”中的《礼》也的确是对《仪礼》十七篇而言的,而并非指《礼记》四十九篇。既然如此,那么为何又说《礼记》才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呢?在丁鼎教授看来,之所以说《礼记》在思想意义的重要性上超越“五经”,甚至是“十三经”的其他经典,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理由。

其一,“礼”是儒家思想学说的核心内容。他指出,儒家礼学历来讲究“陈其数”、“知其义”,儒家“六经”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对此,丁鼎教授解释道,“数”即是各种礼节和仪式的具体规定,“义”则是各种礼节和仪式所体现的思想内容。与《仪礼》十七篇和《周礼》单纯侧重于“数”不同,《礼记》四十九篇涵盖儒家“礼学”的“数”和“义”,因而更能代表儒家的礼学思想。他又进一步阐释道,《仪礼》十七篇所讲述的冠、婚、乡、射、朝、聘、丧、祭等八类礼节,基本上都属于“数”的范畴,主要讲述各类礼节的具体的行为规范;《周礼》(原名《周官》)是一部记述王室职官制度的著作,按照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个序列,记述了三百多种官职的设置及其职掌,基本上属于“陈其数”的范畴;《礼记》一书不仅陈述各种礼的“数”,而且揭示各种礼的“义”。

不仅如此,丁鼎教授还介绍说,《礼记》四十九篇,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上至治国方略、社会发展规律,下至家庭伦理规则,在《礼记》中都有专章论述。由此可知,《礼记》集中阐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在《三礼》之中最能代表儒家思想精髓。另外,丁教授以清代著名学者焦循之语进行佐证。焦循曾说,“《周官》、《礼仪》,一代之书也。《礼记》,万世之书也。必先明乎《礼记》,而后可学《周官》、《礼仪》。《记》之言曰:‘礼以时为大。’此一言也,以蔽千万世制礼之法可矣”(《礼记补疏・序》)。这无疑肯定了《礼记》在三《礼》中的首要地位。

其二,《礼记》早在唐代就已取代了《仪礼》的地位。丁教授详细地将《礼记》和《仪礼》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指出《仪礼》十七篇相传是由孔子整理和传承下来的,汉代所谓“五经”之一的“《礼》”就是指《仪礼》。与此不同,《礼记》四十九篇则是西汉中期礼学博士戴圣搜集编纂的一部礼学资料汇编;到东汉末期,著名经学大师郑玄为其作注,《礼记》的思想学术价值越来越被学术界所重视;到三国曹魏时,《礼记》便升格为“经”,并设立了博士,取得与《礼仪》、《周礼》并列的地位;北朝时,“诸生尽通《小戴礼》。于《周礼》、《仪礼》兼通者,十二三焉”(《北史・儒林传》)。可见,当时的学者重视并热衷于《礼记》之学,而对《仪礼》、《周礼》已相当冷淡;唐王朝统一天下后,唐太宗有鉴于由于南北朝时政治的分裂而形成的经学混乱的局面,便诏令当时的国子监祭酒孔颖达组织学者撰写《五经正义》,用以统一全国经学。由于当时人民普遍重视《礼记》一书,“人皆竞读”(《唐会要》卷十五),而《礼仪》一书,“殆将废绝”(《旧唐书・杨传》),于是孔颖达等人便将《礼记》升格为“五经”之一,并为其作“正义”(疏),从此以后,《礼记》便取代《仪礼》,正式进入“五经”之列。根据《礼记》的发展过程及最终取代《仪礼》的事实来看,《礼记》在《三礼》乃至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其三,《礼记》思想价值的重要性不仅在三《礼》中居于首位,而且其地位甚至盖过“五经”。丁鼎教授以朱熹创立的“四书学”作为导引,指出朱熹在二程思想的基础上,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与《论语》、《孟子》两书并列,合称“四书”,并为这四部经书分别作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朱熹的“四书学”思想不仅阐发了儒家义理(包括儒家的天理论、心性论、认识论等),而且着重强调“四书”重于“五经”。朱熹曾说“《语》、《孟》、《中庸》、《大学》是熟饭,看其他经是打禾为饭”(《朱子语类》卷十九),以“熟饭”与“禾”来比喻“四书”与其他经典。丁教授解读道,朱熹此言是认为“四书”能够直接体现孔孟之道,相当于“熟饭”,而“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则与孔孟之道有所间隔,相当于“禾”。既然阅读“四书”之外的其他经典相当于“打禾为饭”,也就是说,“四书”比“五经”及其他经典更重要,丁鼎教授如是总结道。

对于历史上及当今许多人把《周易》看作是“六经之首”的说法,丁鼎教授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坦言,诚然诸如《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等许多重要丛书的确将《周易》排于首位,现代学术界也几乎将“六经之首”当成《周易》的同义语,但考诸相关文献便知,这种说法虽然渊源有自,持之有故,但并不确切,并不符合历史实际。丁鼎教授指出,先秦至西汉前期,儒家六经排列顺序一直是以《诗经》作为“六经之首”,而并非以《易经》居首。自西汉晚期刘歆《七略》开始,《易经》才被列于儒家“六经”的首位。至宋代虽有人明言《周易》为“六经之首”、“群经之首”,但也有人明言《诗经》为“六经之首”。而且南朝齐王俭的《七志》还曾将《孝经》列为众经的首位,宋范祖禹也明言《孝经》“乃群经之首”。综上所述,可知将《周易》列为“六经之首”或“群经之首”只是经学史上的一家之言。尽管西汉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采用了刘歆把《易经》列于群经之首的排列方法,但丁教授认为,这种排列顺序正如现代学者周予同先生所说:是以六经的撰作时代为序,而不宜从思想意义的重要性这一角度来解读这一排列方法。谈论至此,他不无遗憾地表示,由于《礼记》成书较晚,因而从未被列于群经之首。他随即又表示,《诗经》只是一部古代诗歌总集,虽然其基本精神符合儒家的思想格调,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阐释儒家的思想学说;《易经》本是一部卜筮之书,其“易传”(十翼)主要阐释阴阳变化的哲学思想,并未对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因此,丁鼎教授认为,无论是《易经》还是《诗经》,虽然它们在排列顺序上都曾居于首位,但从思想意义的重要性上来说,都不具备担当儒家“群经之首”的资格。

二、《礼记》的思想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在探讨《礼记》的当代价值之前,大家不妨考虑一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作为我国古代封建帝制社会纲纪的“礼”,有没有“当代价值”?丁鼎教授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余年,儒家所倡导的“礼”基本上一直被作为“修身”与“治国”的规范,但自从20世纪初帝制,走向共和,社会形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后,数千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不仅失去其作为社会纲纪、社会规范的地位,而且往往被看作是散发着“毒气”的垃圾而遭到全盘否定,人们甚至将中国近代以来经济、文化、科技的落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民众的愚昧落后等问题,统统归罪于儒家所倡导的“礼”。丁鼎教授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儒家倡导的“礼”固然有其陈旧、过时的内容,但仍存在许多具有普世价值的内容,这些思想内容对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他不赞成对礼学的全盘否定,认为应对其理性地、批判地继承和弘扬。

丁鼎教授以康有为的“大同”思想、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理念及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为着眼点,从近代到现代的历史隧道中感知不同时代的踏浪扬帆者对礼学思想的不同运用。康有为的《大同书》虽然深受西方进化论学说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还是植根于《礼记・礼运》提出的“大同”思想。康有为依据《春秋》公羊三世说和《礼运》中的“小康”、“大同”说,表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即由“据乱”进为“升平”(小康),由“升平”进为“太平”(大同),进入大同社会后,人们都会成为快活无比的“神圣”。据此,丁鼎教授强调说,显然康氏在《大同书》中追寻的理想社会,既有儒家传统社会理想的特色,又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世界。并且《礼记》在近代中国的时代价值不止于此,孙中山就曾极力推崇《礼记・礼运》所倡导的“天下为公”理念,主张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共和社会,这便是将《礼记》思想充分运用于时代的产物。他感叹道,在现代中国,《礼记》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依然是国家领导人和思想家运筹帷幄的重要法宝。20世纪后半期,邓小平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的“小康社会”中的“小康”二字,实际上源于《礼记・礼运》,蕴含富足、礼义和公正的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手中,“小康”二字化用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对小康社会的标准、内涵、实现途径和时间都作了明确的阐释,将“小康社会”定义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使得“小康”一词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随后,丁鼎教授从“和谐社会”的角度切入,进一步揭示《礼记》在现当代散发的时代光辉。像《礼记・儒行》提出的“礼之以和为贵”,《礼记・中庸》所言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说法表明,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的主导精神是“和”。正是这一基本精神,决定了“礼”的社会功用,即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丁鼎教授认为进入21世纪后,我们党和国家断然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方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全国的历史任务,是对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批判地继承和超越,体现出向崇尚和平共处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回归,也是《礼记》一书现代价值的体现。

丁鼎教授开心地表示,一直很重视弘扬传统文化,曾于2013年专程到山东曲阜考察中国孔子研究院,并在座谈会中发表重要讲话,这被看作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近几年来多次在讲话与文章中引用《礼记》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礼记》的当代价值。丁教授在现场还详细为大家解读了这些事例,比如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曾化用《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勉励广大青年要勇于创新创造;又比如,在2014年6月28日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的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中,两次引用《礼记》的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认识。他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他又说:“坚公平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平正义是世界各国人民在国际关系领域追求的崇高目标。”丁鼎对此解释道,其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典出于《礼记・中庸》,原文为“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典出《礼记・礼运》。在讲话中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当下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之道,而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看作是人类社会的远景目标。对《礼记》的引用等证明了《礼记》在治国安邦领域的价值,丁鼎教授如是总结道。

另外,丁鼎教授也肯定了《礼记》中的“大学之道”和“中庸之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当代价值。他认为《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和《中庸》提出的“不偏”、“不易”、中正、平和的为人处世之道,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努力弘扬光明品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并积极入世,兼济天下,造福社会。《礼记》的诸多思想理念不仅成为鞭策知识分子修身养性、完善自我的思想圭臬,而且也被我国许多高等学校作为办学目标的校训。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河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诸多高校都从《礼记》中选取相关文字作为校训,如中山大学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河南大学的“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等。这绝非偶然,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学校认识到了《礼记》的现代价值。不论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还是扩展到社会中,《礼记》中的相关思想已内化为人们的言行规范,无形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篇11

摘 要 跆拳道是一项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且注重礼仪文化和思想品德修养,使练习者学会尊重、礼让、守纪、忍耐等优秀品质。本文就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为培养大学生优秀思想品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跆拳道 礼仪文化 思想行为 一、前言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近代起风靡世界各地,是一项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内外兼修的体育运动。跆,意为以脚踢;拳,以拳头打击;道,则是代表道行、礼仪修炼的艺术。跆拳道不仅要求练习者学习技术,更注重礼仪和道德修养。跆拳道可以培养人的热爱祖国、谦虚礼让、坚忍不拔、尊重他人、守时守纪等优秀品质。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全国各地跆拳道馆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全国各高校中也广泛开展跆拳道运动,主要开展形式有跆拳道课、跆拳道训练队、跆拳道俱乐部,颇受大学生欢迎。在上课、训练中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结合进行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会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 二、跆拳道礼仪与精神

跆拳道礼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在人的行为上,高尚的、有价值的举动。外在表现形式为敬礼,表达尊重友好;内在表现人的自身修养。谦虚的语言、友好的态度、好学的作风是跆拳道的重要礼仪。练习跆拳道要做到“讲礼貌、重礼仪,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谦虚友好、遵纪守法”。练习者在学习技术之前,首先要学习跆拳道礼仪知识,只有懂得并严格遵循跆拳道礼仪,才能练好跆拳道,从而达到更高层次。

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精神,“以礼始”即练习者首先要向国旗敬礼,然后向教练致鞠躬礼,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师长的尊敬;训练比赛前,双方要互相敬礼,表达尊重。“以礼终”即训练比赛结束后,向对手、对方教练、本方教练致鞠躬礼,表示尊重、友好和感谢。跆拳道礼仪的作用在于提高练习者的道德修养,磨练其意志品质,使练习者能够始终在礼仪规范下学习跆拳道技能。

跆拳道精神主要体现在隐忍克己、百折不屈。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练习者坚忍不拔的精神,练习者必须克服自身的弱点,全力以赴积极进取,战胜自己才能达到更高的竞技境界。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的结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海内外广受推崇。“懂礼貌、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要求,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的事,它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一个人无论智力如何高,如果个人修养不够,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勇、信、忠”等一系列内容也积极影响着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培养。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的实施情况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礼仪文化,跆拳道亦是如此,因此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具有一致性。一个人呈现在别人面前的最直观印象就是文明礼仪素养。有些人的成长过程中缺少礼仪教育,连最起码的尊重别人都做不到。跆拳道礼仪中的“尊师重道”有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将跆拳道礼仪教育加入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做到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并重,让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跆拳道礼仪得到传扬。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历年的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为例,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第一节课并非讲授跆拳道技术,而是向学生讲授跆拳道礼仪和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跆拳道的真正内涵。

跆拳道课及跆拳道队训练中,都有严格的礼节仪式。学生需穿着统一的跆拳道服装,按要求系好道带,每位学生在上课及训练前都需向国旗和老师敬跆拳道鞠躬礼,以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敬。两人配合练习时,要互相敬礼,练习结束后也要再次敬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练习过程中出现动作不到位、气势不够等情况,教师示意后要行礼以表示歉意,目的是让学生的练习动作到位,减少伤害。教师讲解时,不得随意打断讲话,如有问题需行礼鞠躬,得到许可后方可提问问题,得到回到后行礼并说“谢谢”。对抗比赛中,每局开始前双方要敬礼,以表示尊重;如果对判罚有异议,需先向裁判敬礼后再有礼貌的向裁判提出质疑;比赛结束,双方需敬礼,并向对方教练敬礼、握手。上课或训练结束后将跆拳道器材整理归位,所有学生在教师指挥下整理队形,行跆拳道鞠躬礼后离开跆拳道场地。大家一起发声、出招、用力,互相配合,互助友爱,从一定意义上说,跆拳道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跆拳道礼仪对大学思想行为的影响

通过在大学生跆拳道课和训练中实施礼仪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跆拳道礼仪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可以说跆拳道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形式。 (一)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培养

跆拳道课或者训练中,要求跆拳道练习者举止端庄,有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队友。训练中队友之间比赛前后都要行礼,以表示友好和尊重。往往大学教育中注重社会规范,而对日常礼仪教育缺失,跆拳道礼仪教育恰巧对此进行了有效补充。从实际效果来看,接受跆拳道礼仪文化教育前后学生的表现有较大变化,言谈举止更符合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气质。 (二)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跆拳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必定不是轻松的,跆拳道练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才能向更高级别晋升,每一级的锻炼都是需要付出百分百的汗水才能实现。在面对困难时,可能会有放弃和逃避的想法,此时练习者一定要以坚韧不屈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战胜自己心中的畏难情绪,迎难而上。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在今后从事其他领域的工作也一定会受益匪浅。

大学生无论在校学习期间,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都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迅速、准确的做出反应。相反如果缺乏好的心理素质,遇到问题时容易导致思维混乱,无法解决问题。练习跆拳道可以锻炼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跆拳道对抗比赛中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练习者处变不惊,放松自己,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合理运用正确的技战术以打败对手。 (三)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交际,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往往可以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一个具备较高修养的人更容易被别人认同,更能够在社会活动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跆拳道练习过程中,沟通交流非常重要,一个人闷头练习是无法得到提高的,这就要求练习者学会与教练、队友交流,发现自身问题及时改进。沟通交流必须严格遵守跆拳道礼仪要求,在一定的规范下进行。大学生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如果掌握了跆拳道礼仪的精髓,就可以为建立人际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礼仪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个人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们所尊重。古人曾经就提出过“修身养性”,现在我国也应把思想品德、个人修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跆拳道教学、训练中要求必须遵守礼仪,因为跆拳道对抗是非常激烈的,故必须以礼为先,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进攻争取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身心得到升华,从而不断提高自我修养。 五、结束语

跆拳道既是一种格斗技术,更是锻炼个人修为的方法。跆拳道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相结合,对提高国民思想文化素质有积极促进作用。在大学跆拳道教学中将技术学习与礼仪教育并重,缺一不可。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大力发展礼仪教育,让专业知识学习、强身健体与礼仪规范齐头并进,能够更迅速融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丁燕.浅析跆拳道的礼仪与精神[J].体育世界.2012.4:102-103.

[2] 魏箐河.试论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耦合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243-244.

[3] 任晓凤.跆拳道礼仪内涵及其价值[J].中州体育.2012.2:13.

篇12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1-0231-0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十分重礼仪的国家,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礼仪之邦的国民,我们也应重视礼仪教育,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但是现在的大学生中却存在着很多礼仪失范的现象,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利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其礼仪修养的提高。

一、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重视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实需求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其重“礼”的文化氛围也使学生形成了谦逊、内敛、尊老爱幼的特点。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很多学生存在着礼仪修养缺失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缺乏礼仪修养的言行。如在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高声谈笑,又如在人际交往中自私、冷漠,缺乏交际礼仪等。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礼仪失范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其进行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不充分。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培养出懂礼貌、知礼仪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将大学生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极大促进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的提高。周礼及其后的儒家文化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如中国古代的“六艺”中“礼”是居首要地位的。因此,在现在的大学生礼仪教育中,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礼仪资源,使大学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礼仪修养。

二、在传统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

(一)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好礼仪形象

所谓“礼仪”,是由“礼”和“仪”两方面构成的,其中“仪”就是指仪态、行为。因此,美好的仪态和行为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美型”,即美好的个人仪态和行为是十分重视的,对美型的期待也是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管子》中就包含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另外,我国佛教文化中也对“美型”提出了“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等的要求。当然,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美型”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充分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美型”精髓,是十分有助于大学生美好礼仪形象培养的。

(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伦理”精髓,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礼仪美德

在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高尚的礼仪美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重伦理”精髓,对其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重伦理、崇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这一点,无论是在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仁义观中,还是在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中,还是在道家“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等的言论中,都得到了具体而广泛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体伦理道德的形成与提高是十分重视的,其重伦理的特点及“重义轻利、内省慎独、宽厚谦虚”等的主张是可以被用于进行大学生礼仪美德的培养的。

(三)吸收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培养大学生的美的性情

进行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形成互尊互敬的良好关系,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因此,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对大学生美的性情进行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丰富的“重礼仪”的精髓对于培养大学生美的性情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视对人美的性情的培养的,这在很多古人的言论中都可以找到。如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及“不学礼,无以立”,管子“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等。通过吸收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礼仪”精髓,必定会促进大学生美的性情的培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精髓,并将其应用于学生礼仪教育之中,从而促进大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瑛.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26).

篇13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礼仪课程 创新启示

我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崇尚“礼仪”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是国民素质的集中体现。但是,当前一部分的大学生礼仪却存在比较严重的示范现象。

那么,我们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开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学生礼仪课程应该如何从传统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获得创新启示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粗浅认识和理解。

一.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

虽然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不喜欢礼仪课程

对于礼仪课,不少大学生不以为然,总觉得这门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不合时宜,多此一举。在大学生心目中,礼仪课就是对他们言行举止的限制和规定,对其日常生活有点过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学生往往不会喜欢、不重视礼仪课。

2.礼仪课程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大学生礼仪课的开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不够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内涵,简单地对各种场合的礼仪要求罗列出来便了事。其实,每一种礼节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种礼仪的文化含义。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面对上述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现状,笔者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认为传统文化对该课程的创新开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

所谓“传统文化”,主要是指蕴藏在一个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文化形式,具体来说,包括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风俗礼仪、等不同层面。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撞击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传统”并不代表“落后”,对待我国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课程创新的启示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值得我们用心保护、发扬光大,而且对我们大学生的礼仪教育课程创新,具有一些启发性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思考,归纳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1)“伦理道义”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修养

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现,集中凝聚人的内在道德修养。由于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只侧重分数而忽略品德修养,加上家庭、社会的缺位,种种原因导致当前大学生的礼仪失范。比如,考试作弊、生活糜烂、谈吐不雅、乱丢乱扔等不良的失礼行为。要提升大学生的品德礼仪,单靠大学生的礼仪课是不够的,还必须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用“伦理道义”来感化大学生的思想灵魂。

如果说西方传统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国传统文化则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爱国、爱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义道德的品格,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儒家讲求道德、仁义。儒家代表作《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意思是“君子为了道德仁义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仅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却只顾留恋乡土而不知推行道义;《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国传统经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自然的运行刚劲强健,对应于此,有德行的人处世必定像天一样的刚强坚定、自强不息,像大地一样的厚重踏实、容载万物。在校大学生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养,进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礼仪规范自然随之提升。

(2)中华传统文化重视雅言美行,对大学生的礼仪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赞誉,讲“礼”重“仪”成为中华民族的良好作风。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代表,大学生更应该达到“知书达礼,待人以礼”的目标。但是,当前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经常出现“失范”,极大地破坏了大学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学礼仪课程需要充分吸收中华民族重视“雅言美行”的优良作风,对塑造大学生的礼仪形象树立示范作用。

我国有一句经典古谚:“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对个人的言行举止提出比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树,行走如同一阵清风,端坐如同一鼎金钟,卧睡如同一张弓。我国最早的学生日常守则是《管子・弟子职》,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无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为规则要求。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强调雅言美行。大学生礼仪课程吸收这些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的礼仪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强调“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国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底蕴。儒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尤其强调“仁礼”的道德品质。儒家创立者孔子在《论语・季氏》更是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不学习礼仪,无法在社会立足,可见“礼”在个人修养的地位和作用。《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言一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要求在具体的礼仪运用都需要以“和”为贵,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为核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渗透“礼”的精神和内涵。我们教师需要将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义”“礼仪”精神,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堂上。用儒家的礼仪道德来感化当下的大学生,提高其对礼仪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尽快促使其成为知书达礼的社会精英代表。

三.总结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礼仪失范行为。为此,大学生课堂更需要开设礼仪课程。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礼仪”,可以取其精华成分运用到大学生礼仪课程里,希望借此让该课程获得创新。经过切实的教学实践和个人思考,笔者认为我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义”、“雅言美行”、“儒家仁礼”,对大学生的礼仪培养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l]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马占军.浅议对大学生礼仪普及与规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论月刊).2010(11)

[3]江艺敏.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4]赵振有.论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J].中国报业.2011(02)

篇14

传统礼文化与现代礼品包装设计之间是底蕴和延伸的关系,通过礼品包装的视觉外衣,才能彰显衬托“礼”,二者互为影响,互融发展。

(一)礼品包装设计中的礼文化内涵与表现

1.礼品包装中的礼仪观念与风俗习惯所有的艺术都是来源于传统,来源于生活的。现代礼品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传统礼仪观念与生活风俗习惯。拿中国传统的春节来说,红色的主色调与象征吉祥美满的图案、文字构成了中国传统春节风俗的主体形象,中国人多喜欢在这一天带着礼品走亲访友相互拜访,春节礼品的包装设计风格也大多以喜庆的节日符号为主,如在红色的包装主色调上配以传统的“福禄寿喜”或吉祥的图案纹样,因此,节庆礼品的包装除了代表商品直接销售外,也因为拜年贺喜的春节礼俗而多了一层礼文化的馈赠功能。

2.礼品包装的礼文化象征性与隐喻性

中国传统文化大都含有象征性与隐喻性。传统礼文化也不例外。中国礼俗文化最早来源于传统的巫术祭拜仪式。不论是具象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自然象征图形,还是抽象的象征哲学观念、文化意识等隐喻图形,都详细地传达了本民族的发展历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愿望。而这一隐含的内涵作为一种特殊的礼文化视觉符号,多被运用在礼品包装中,一件印有传统吉祥寓意图案的剪纸礼品包装,或是一件画有淡雅竹菊的文化礼品包装,都是通过含蓄的图形由表及里,传达出“礼”的情谊。

(二)礼文化核心思想与礼品包装和谐消费理念的交融

1.礼文化“和为贵”思想与绿色包装理念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也就是说,“礼”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我国古代的礼仪规定与礼俗制度十分纷繁复杂且严格,在这样严格的礼乐制度下,需要“和”的精神从中进行调节和缓解,从而达到森严礼制与“和为贵”精神的互融互补,在刚柔并济中达到社会的和谐。礼品包装作为礼文化思想的视觉载体,其设计更要充分展现“和为贵”的思想核心。绿色包装就从设计的角度完美阐释了这一理念,它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重点,将礼品包装设计的美感与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理念相结合,从而彰显出传统礼文化的“和为贵”之美。

2.礼文化“礼尚中庸”思想与适度包装理念

传统礼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来源,中庸思想在儒教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它要求人们行礼、做事都要适度,既不得过于奢侈,亦不可过于俭省。[例如古代祭祀仪式规模不可过分求大;祭祀礼器上的纹样装饰过多或过少都不妥当,而以奢俭适当为宜;祭祀的牲口规格不可过肥或过瘦,而要体型适中为最好;等等。这与如今礼品包装界倡导的“适度包装”理念不谋而合。它提出的适度简约、人文关怀为主的设计风格,成功改进了如今市场上过分奢侈繁缛的礼品包装。这种传统礼文化思想精髓在现代设计中的注入,也从侧面体现了礼文化与礼品包装设计的交融共进。

(三)礼文化对礼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1.促进礼品包装风格民族性、多样化

在如今大力提倡“民族风”的设计界,本土化、民族化的东西更多的得到人们的推崇和热爱。礼品包装做为一种民族文化的视觉物质载体,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外在的视觉表面折射出了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气质。一个传统造型的端午粽子包装,不是一件简单包裹食物的外衣,它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和节日特色。这种充满家乡气息的包装将“礼”的味道顺其自然的带入消费者的心里,也巧妙传达和弘扬了民族传统特色。

2.增加消费者的青睐程度

在如今的礼品包装市场上,充斥着太多设计风格单调,表面华贵内涵空洞的包装。众所周知,人对商品的认知过程多是在外在客观视觉刺激和内在主观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共同进行的。能够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多是通过包装上的视觉元素,使消费者通过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感受到包装所传达的浓浓“礼”意,进而决定选择购买。所以,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并不是包装表面华贵的装饰,或是艳丽的色彩,而是通过包装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和礼的韵味。这种真挚、诚恳且娓娓道来的“礼”意,使消费者获得了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在感动认同中欣然购买。

3.提升产品附加值

附加值,顾名思义,是指在产品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包装设计作为增加礼品附加值的有效劳动,是促进礼品销售的重要一环。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的影响力也就随之提高了。众所周知,白酒品牌“酒鬼”酒的包装已经成为了国酒包装形象的代表。其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另类包装,给产品包装注入了情感的活力,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成为国内众多消费者的首选,成功打响了自身产品的品牌。由此可见,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的注入,才是促使包装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的精神养料。

二、传统之礼在现代礼品包装中的融合设计

礼品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传统礼文化中的文化底蕴与文化精髓进行再加工提炼,达到二者的融合,从而彰显礼品本身的档次与品质。

(一)从图形与文字中表达“礼”

1.图形

“图形是包装设计中最为关注的中心,也是传达‘礼’的意蕴的视觉语言。”前文已经提到,礼文化中经常以具象或抽象的图形进行隐喻或象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讲究“言必有意、意必吉祥”。例如民间流行的“莲年有鱼”图案,以“莲”和“鱼”象征人们对富足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五蝠盈门”以五只蝙蝠代表福气满堂等等。这些具有固定寓意的装饰图案,都表达了人们心中对生活、对亲人朋友的美好愿望与祝福。而在现代礼品包装的运用上,要摒除“拿来即用”的生搬硬套,需要在传统图案的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以现代化的设计手法进行恰当的创新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礼品包装在达到直观生动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更能引起消费者情感的共鸣。

2.文字

除了图形,文字也是表达“礼”意的文化符号。日本的礼品包装就善于运用字体来烘托表达礼品内在的蕴意。如某款钟岐矮竹鱼糕,在朴素淡雅的纸盒上,配以大气豪爽的毛笔字写出产品的品牌,在宣扬品牌的同时,给礼品本身增添了自然、健康、质朴的特点。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中国汉字,本就充满了丰富的隐喻性和象征性。福禄寿喜这些代表吉祥之意的字,以及鱼代表“余”,羊谐音“祥”的这类谐音字,都是代表美好意向的文字符号。在礼品包装设计中,将这些文字与图案一体设计,或是将其根据不同的意蕴进行图案化,不仅能够表达礼品本身的祝福吉祥之意,更能够给包装的视觉上带来气韵生动的大气感和浓厚的民族个性。

(二)从色彩和造型中烘托“礼”

1.色彩

色彩的选择是所有包装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环节。礼品包装作为传达送礼者心意的媒介,其色彩的选择应用更为讲究。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玉脂白、水墨黑等构成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六角点心礼品包装中,就习惯在六角纸包的正中央盖一块红斗方纸,当朴素粗糙的黄色包装纸与这块鲜艳的红色搭配,瞬间便烘托出了礼的喜气。现代礼品包装对颜色的设计与选择,可以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大胆变化和创新。如红星二锅头酒包装的创新设计,一改往日包装的单调色彩,以红色的酒托、白底蓝花纹的青花瓷酒瓶作为包装整体色彩,使整个礼品包装彰显了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浓厚的民族文化韵味。由此可以看出,颜色作为一种礼品包装直观的视觉感受,来源于个人内在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以及一种文化内涵的联想。

2.造型

个性而具有民族特点的包装无疑是最能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也是最能体现出礼品文化意蕴的。与传统的纸质包装相比,一件具有特殊造型的礼品,更能够烘托出送礼者选择礼品的用心,增进送礼者与受礼者之间的感情。另一方面,一件凸显文化特色的包装造型,更能够宣传和弘扬礼文化的特色。如最近流行的创意喜糖礼盒造型,将喜糖礼盒设计成传统新娘对襟婚服的造型,用传统衣扣节作为糖盒的开口处,这一创意的造型巧妙地表达出婚礼独特的礼俗之趣。再如传统的中秋月饼包装,多以圆形的造型,来隐喻阖家团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思想“圆”的引导所产生的文化共鸣。总而言之,创意的造型搭配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礼品包装出彩的关键所在。

(三)从材料与工艺中升华“礼”

1.材料

中国自古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文化根基。儒家文化倡导天人合一、中庸和谐、宁静致远、古朴归真的文化内涵。礼文化中多以儒家思想为主要的引导思想。礼品包装材料的选择也从侧面反映了礼品的质量以及包装的视觉效果,并通过这一独特的视觉效果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前面提到的红星二锅头酒,就是利用传统的青花瓷作为包装材料,在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中,升华了礼的内涵。材料包装运用最为典型的是市面上常见的组合鸡蛋包装,大多选用藤条或是竹编的筐蓝作为礼品包装的主要材料,一方面体现了产品本身的自然健康以及包装材料的绿色环保,一方面也是对过去人们走亲访友用竹编藤篮送礼的一种礼仪风俗的借鉴,当人们提着这样一篮鸡蛋走亲访友时,一定可以给受礼者的心里带来一丝熟悉的亲切感,从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2.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