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风险防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就业风险;类型化;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68-02
一、大学生就业风险的类型化研究
(一)整体就业环境风险
整体就业环境包括了整体就业的时机和整体就业的境遇。
1.整体就业时机
就业时机就是指就业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以及在这一时期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就业机会,一般包括由社会制度直接表现出来的社会历史形态和以生产力为指标的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时,还包括了生产劳动对劳动力的时代性要求,以及社会运行、社会变迁在时机上的特征等。
2.整体就业境遇
整体就业境遇主要是指就业时的社会环境气候和社会运行、社会变迁的具体形势和状况,一般包括与社会政治制度连带着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制约下的各项经济政策、经济法则和规范,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相应的社会运行的战略策略,社会之具体的经济单位和非经济单位的资源构成和资源配置,社会经济景气指数,人们生活需求消费状况,以及与就业活动和过程直接有关的境况与遭遇等。整体就业境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具有着一定的时代性,对劳动者来说它是一个变化着的、错综复杂的外部体系。对于劳动者来说,整体就业环境往往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不受求职者的主观意志变化而变化;相反,求职者必须自我主动地去认识、理解、判断和把握。
由此,在我国,就业整体境遇本身就具有着一定的艰险性和难以把握性。大学生作为求职者必须明白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以及利用自身的能力去适应就业整体环境,从而达到规避就业风险的目的。
(二)个人就业能力风险
就业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实施就业相关活动的素质和能力,虽然其包括了智商和情商,但是,它们通常表现出来的不全是外人所能够看见的,还有一部分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存在。例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参加面试,单纯地凭借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才干,明明可以表现得更为出色,但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影响发挥。对此,常见的措辞是没有发挥好或者没有发挥出来。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往往会随着自己经历的不断丰富而在求职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游刃有余,也就是说良好的就业求职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拥有的,它也是靠着不断的锻炼和积累在一定的条件和时机下才会体现出来的。而且,每个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体现出来自己的性格特征,具有着不同的风格。这些所谓的就业能力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也恰恰是因为这些特征才会使得就业能力和就业风险息息相关。
(三)社会就业关系风险
第一,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选择关系。求职者在选择用人单位的时候,一般考虑就业待遇、就业条件、就业环境、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自由度以及职业发展空间,当然,也包括了由该职位所产生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个人自尊、自信等。这些方面既是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自己对择业的追求和理想。以上因素,既可以高于现实与实际,也可以低于现实与实际。两种情况对实际的就业求职都产生不确定的结果,因此都有着风险。这样的就业风险简单来讲就是求职者对用人单位的选择高于自己就业能力的风险或者低于自己就业能力的风险。
第二,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选择关系。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希望找到适合于本单位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资历、工作经验、工作态度和个性品质的人。概括地讲,就是求职者要具有较好的对用人单位和对目标工作的适应性。通常包括求职者能够服务于自己的最长时限、忠心与服从的程度、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用人单位应付出的物质代价、心理代价、人事代价和管理代价等的要求。这些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也会呈现或高或低的风险,要求过高通常会使用人单位无法觅求到自己心仪的员工,要求过低又会使得公司以后的成长和进步受到影响或者自己付出过高的培训代价。这也是一种选择上的风险。
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对接”较难,这就要求只有正确认识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完成“对接”。求职者是为自己谋求职业,同时,用人单位是也应该知晓在为自己谋求人才的时候很难找到自己理想中最为满意的人选,人无完人,公平、正确的对待求职者才能够达到单位最终的招录结果。
在现实实践中,上述的三种风险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共同形成了就业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求职者必须明确就业风险的上述3个种类,才能够在求职的过程中不走弯路、节省成本和代价。3种风险类型也是有着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相应地可分为3个层次:一是与外部整体就业环境之间,二是与求职者自身能力之间,三是与用人单位之间。但是,这些风险同时又是可以规避的,在接下来的一节中本书将会详细介绍规避就业风险的途径和方法。
二、大学就业风险的防范
(一)学校加强就业咨询和指导工作
高校就业服务机构在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时要注重信息服务的科学化,一是要注重职业信息本身的科学性,二是信息服务的提供要注意与个性结合。在当今社会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职业信息,既包括各种就业政策、地区部门间宏观人才发展战略与动态、人才需求状态等,也包括具体的职业信息,但无论是何种信息,它们都必须是较为科学的,这样才能在就业指导中被正确和有效利用而不至于给广大大学毕业生带来错误的导向。较为科学的职业信息一般必须能提供社会所能提供的各种职业岗位的数量及人才需求动向以及各种职业岗位的性质特点、可能提供的工作条件、工资报酬、晋升机会和发展前途等信息。另外,所有的就业信息必须有可靠的信息源,通常可以从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报告中获得,如国家与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执行情况报告、劳动人事部门的各类报告。也可以从各种报刊杂志及现代传播媒介中获得,也可以从种种人才机构中获得,如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劳动服务公司等。总之。高校就业服务机构要尽量收集并提供科学、可靠而翔实的就业信息。科学的就业信息是就业服务工作的基础,是广大学生择业的依据。至于信息与个体的结合则是要求在信息服务中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能力、兴趣、态度等倾向,提供适合于不同个体的就业信息。这往往要求高校就业服务机构事先将学生的专业属性与性格倾向做多种分类,并通过积极接洽提供多样的就业信息。
(二)国家完善就业法规建设
无论是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历程,还是从我国之后的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实行依法治国是构建法治社会的思想久经历史验证并为人们所达成的共识。在我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虽然规定了禁止就业歧视,但是相关条款过于原则和含糊,技术性不高,操作性更是不强。对比来讲,美国的《雇佣年龄歧视法》、《公平就业机会法》等,意在惩治年龄、残障、国籍、种族、信仰、性别等方面的就业歧视法;英国的《2006年就业平等(年龄)条例》均比我们国家的规定具体详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确实不够完善,因此可以考虑制定专门的《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制定大学生就业法,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考量:(1)明确大学生的就业保障权益、就业服务权益、自由就业权益、平等就业权益、失业保障权益,上升到法律保护的层面,使权利拥有法律的依据,更加有利于权利的行使和救济。(2)将散落在各个行政法规、规章、红头文件乃至于国家政策中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些做法纳入法律的范畴,增强权威性与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增强其可行性,而不是仅仅作为政策上的宣示作用。(3)明确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政府和高校所扮演的角色及地位,做到有权有责,权责分明。而制定反就业歧视法的主要目的也有三个:一是明确界定就业歧视、就业歧视的概念,二是合理限定就业歧视的范围,三是对就业歧视与合理差别待遇之间的区别做出规定。
当前,要保证高校就业市场有序、正常运作,就必须尽快公布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通过立法规范就业市场秩序,明确供求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通过出台《大学生就业法》和《反就业歧视法》,使毕业生在自主择业、就业协议书法律保护、违约处理、社会保障、仲裁和处理各种纠纷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大学生增强就业风险自我防范意识
实践证明,只有综合素质过硬的大学毕业生,才能够有较为理想的就业。因此,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在保证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地提升自己的社会能力,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自己的就业风险。面对当下的严峻就业形势,高校也应该充分认清现实态势,广开门路、多方合作,共同搭建就业信息交流的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努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努力规避大学生的就业风险。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合理的完善自己的就业观念,认真学习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其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预期以及就业中的心态均有关联,因此,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及时转变就业的心态、完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的预期就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求职过程中的竞争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比拼,更是心理能力的比较。
参考文献:
[1] 陈晓峰.就业风险与风险就业[J].人才开发,2003,(4):44-45.
[2] 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就业风险 信用信息体系 多元就业观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常常伴风险而生。对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风险更是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扫荡全球之际,就业风险更是一个无法摆脱的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风险的种类
(一) 失业风险
就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失业风险是就业风险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类风险。目前国内就业市场劳动力资源结构性过剩,国际国内各行业间竞争激烈,对人才的需求也渐趋饱和,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大规模裁员,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乐观。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却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是继农民工之后的第二大失业人群。失业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零收入、甚至负收入,尤其是毕业生失业后无失业保障金更让这些大学生的处境雪上加霜。
(二)待业风险
由于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逐年上升的大学生失业率,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逃避心态。他们大多对残酷的就业现实采取观望态度,部分大学生为了避免本年的就业高峰期,毕业后选择了待业;还有部分大学生干脆不去找工作,一毕业就待业。他们试图通过一时的避让来获取更好的就业机会,而现实情况是,就业机会转瞬即逝,待业不但不能化解就业风险,而且面临新的就业风险。
二、大学生就业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政府与社会原因
1.经济环境不稳定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晴雨表,它的变化状况取决于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如果一个国家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安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便呈现良性循环,毕业生供求稳定;如果一个国家宏观环境失调,经济滑坡,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会立刻恶化。
2.劳动力资源结构性过剩
我国劳动力资源从总量格局上看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供给过剩,高素质的人才短缺与低素质的劳动力过剩并存造成“岗位短缺”和“岗位空缺”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使得我国城市就业市场上呈现出一种“就业难,招工也难”,“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复杂局面。同时,从人才结构来看,存在着人才年龄结构断层、高中级人才断层、专业知识结构断层等矛盾。由于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根源于我国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因此它必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存在。
3.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大学生失业之后缺乏社会救助与相关的社会保障,这对大学生的再发展和再就业是一大阻碍。社会信用信息体制的构建是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信用信息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于规避就业风险也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
4.培训模式滞后
自教育部将招生权利下放给部分高校以来,部分高校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片面扩招,封闭办学,根据“社会需求方法”、“人力需求方法”和“技能需求方法”来预测教育需求却往往忽略了市场的专业需求,致使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存在诸多弊端。
(二)就业者本身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的择业时间一般集中在临毕业的半年内,如果在既定的时间内找不到工作,毕业生七月份毕业就要面临待业或者失业的风险。在有限的时间内,即使他们找到工作,也难以令人满意。由于用人单位披露信息不足,高校信息服务跟不上,导致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确实是妨碍就业的一大原因。
2.工作期望过高
当前,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人才资源。但是他们对于工作仍具有较高的期望,这往往造成高校毕业生择业错位,使得整个劳动力市场面临结构性失业。适当降低工作期望,也是争取就业机会的一大出路。
3.素质有限
由于高校教育模式的僵化,很多大学生们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却缺乏必备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大学生就业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一)政府与社会角度
1.提供相对和谐的经济环境
和谐的经济环境是保证就业和谐的前提。经济和谐,意味着经济稳步发展。为了保证和谐的就业形势,尽量防范和规避就业风险,国家和政府应该要积极采取措施,从各方面改善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从而为当前的就业形势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2.建立就业信息共享机制
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就业风险不可忽视,对于此种风险,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来进行防范和规避,与政府及专业组织进行合作,为政府和学校提供多种服务,实现社会各方利益的协调互动,消除信息不对称。
3.加强高校就业指导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大学生入学起就开始,实现“全程化”、“全员化”。入校前,学校应广泛的就专业特点进行宣讲;在校期间,学校应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平台,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调整所学专业,并且为其个性发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毕业时,学校更要为毕业生们及时提供用人单位的岗位空缺信息,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的详细情况,为毕业生作好就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
(二)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1.掌握市场供求信息
当前的市场,是信息的市场。信息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学毕业生要想获得理想的职业,就必须及时关注、了解及掌握市场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强化自己的相关能力。
2.树立多元就业观
多元就业观是个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中的综合反映。就业观正确与否将会导致个体就业风险的大小。就业观正确,就业风险往往就小。
3.找准职业定位
每个大学生都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在此过程中,职业预期直接决定着职业定位,而职业定位的高低远近则直接关系到就业的成败。准确的职业定位,可以大大缩短就业者寻访职业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同时,有目的的行动,也可以有效地降低个人就业风险。大学毕业生们可以零时打工,边打工、边找工作,这样一个三全其美的策略,即能缓和个人经济危机,又能增加工作经验,还能对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武向荣.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与职业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2] 柳清秀,杨静.多元就业观是高校指导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必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156).
[3] 马宁,陈立文.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J].河北学刊.2005(11).
[4] 马永霞,翟小会.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风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关键词]风险管理;就业风险;防范
前言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就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稳定并扩大就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控制就业风险,积极应对就业风险影响因素,已成为高校管理部门与高校毕业生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引言
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最早源于美国,比较常见的定义是: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处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行为。本文中的风险管理,可以理解为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潜在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建立以就业风险识别、风险规避和应对处置的积极措施,以期能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学校个体就业管理行为;以风险管理为视角,深入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所面临就业风险问题及其特征,利用风险管理的思维,为高校毕业生规避就业风险提供借鉴参考,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同时,将高校就业安全问题与风险管理相结合,有助于高校管理部门把握安全风险,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风险的认识,拓展相关实践应用。
2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特征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具备客观性、突发性等诸多特点,就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特征而言,它同样具备风险的一般相关特征,了解其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进行识别评估。
2.1客观性
风险是由客观环境里的主客观因素引起,它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具有客观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本身,不可避免地因为客观环境变动而发生风险事故,认识和发现这些潜在风险,寻找其规律特征,有效应对就能降低和减少因客观环境而带来的就业风险。另一方面,不论从高校管理行为还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来讲,都有其复杂性和思想性,存在客观的认知能力,这一切这也决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2.2相关性
相关性是风险的一大特点,不论是就业风险的频率,还是就业风险的损失等,都不能用某个固定的绝对值去进行衡量,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认为是其具有相关性特征造成的。在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风险案例中,可以通过某些关联或者表象去进行预判。同样,客观事物的某些关联也是客观存在的,就业风险也不例外。就业风险的产生有其原因,这些风险因素也相互关联,由这些因素造成的风险事件导致的损失和后果之间也相互关联,带来一定的影响。
2.3潜在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风险表现是不确定的,风险带来的损失也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风险具有潜在性。可以通过研究分清怎么减少不确定性对事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就业风险事件的发生,究其本质,不确定就是潜在性的一种表现,充分重视影响就业安全风险的潜在因素,通过认真梳理,加强对潜在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降低或杜绝就业风险事故的发生。
3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识别
3.1新经济背景影响就业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经济新业态的不断变化,网络经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的不断涌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加快推进,贸易争端等因素,往往出现一些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区域供求不平衡,人力资本质量偏低,甚至于人工智能对于人力资本的冲击等一系列新经济背景,都不可避免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另一方面,我国历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10-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2018年首次突破800万,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较2019年同比增加4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及时分析研判新经济背景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准确判断其就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助于完善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2权益因素类就业风险
权益因素类就业风险主要是涉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一类的风险因素。具体来看,导致权益因素类就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就业个体政策的把握、社会整体就业风险状况等,这些不同程度上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及就业权益。这一类风险因素中,劳动合同风险尤为突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变更,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而高校毕业生往往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防范,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签订的劳动合同对自身权益维护不足,也给就业埋下了潜在的风险,一旦发生劳资纠纷,难以判断和明确,导致自身权利遭受损失。
3.3期望与价值类就业风险
期望与价值类就业风险主要是指就业个体期望值与理性困境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就业个体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一定的就业效率损失。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就业是个体一种风险决策行为,基于风险决策,风险认识与风险倾向,直接决定了个体的职业选择行为结果本身。具体来说,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是否合理恰当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个体就业的效率。而现实情况当中,往往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普遍较高,过多关注自身价值体系,职业决策不确定性和风险上升,这也就直接引发了一系列的就业“难”问题。
3.4市场微观主体类就业风险
市场微观主体类就业风险主要是指因微观主体行为不当,造成的就业风险行为,涉及用人方、中介方等多个方面,这里主要指用人方及中介方。一方面,作为就业市场的主体用人方,在选拔、招聘毕业生过程中,实行性别、户籍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提供虚假信息等。另一方面,市场微观主体的中介方,出现诸如中介陷阱、培训陷阱等,中介机构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培训费用,以“高薪就业”、“保证就业”为名义,骗取毕业生高额费用,这一类风险因素往往导致毕业生遭受严重的人身或经济损失。
4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规避与防范
4.1树立策略性的就业思维
根据“风险管理”的观点,风险社会中的一般行为均是“风险行为”,高校毕业生自身应理性的认识就业时境、就业实力、就业关系,为了求得自身就业的目的,应使自身“风险行为”具有实际操作相应的策略性,也就是自身在就业风险把握的前提下,对就业时机、就业程序、就业目标等应具有更清晰的分析与认识,从而更加策略的积极就业。如根据自身就业实力,在择业过程中转变就业心态,调整就业预期,以达到应业目的。
4.2强化就业风险隐患排查
看似偶然发生的安全风险有其必然性导致。可以分析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必然性背后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予以排除,从而尽可能地去降低就业风险事件的发生。管理部门应树立风险管理思维,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进行排查,旨在排查中查找问题和隐患,又要针对易发、频发因素重点进行,兼具可操作性,充分认识到就业风险排查的重要意义,做到科学防控。
4.3强化就业风险教育与培训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风险承担的主体,就业风险教育与培训就是要提升就业个体风险承担的能力。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维权意识和能力。开设诸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就业相关法律法规教育课程、讲座,让毕业生充分了解就业风险,掌握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风险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增加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就业风险的鉴别与应对能力。
4.4加强就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树立起信用管理的新思维,大力推进市场就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违信行为处罚力度。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信用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有效的就业信用体系建设,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利于形成稳定的预期,信息公开的同时,维护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同时,营造良好的就业信用体系与就业环境,对于克服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道德风险,降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风险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5结语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风险承担的主体,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风险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从对高校就业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入手,以风险管理为视角,结合当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风险管理实际,明确当前高校就业风险防范相关内容,增强管理部门风险责任意识,可以为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个较新的视角,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规避就业风险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丘志君.在学生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的探索[J].高校讲坛,2008(14).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风险 控制
1 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风险一:项目选择比较盲从。项目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载体。目前,大学生创业的项目选择多集中在自己所学专业附近的高科技领域和智力服务领域,如电子商务、计算机维护、家教、动漫设计、网店等。另外,传统的人力资源密集型与服务型项目也深受大学生青睐。但是,大学生往往缺乏前期详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做支撑,缺乏对同类项目市场现状的细致分析,大多是凭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物色投资的方向。当前大学生的众多创业项目都普遍缺乏可行性研究,单凭激情和勇气或者加上良好的创意以及苦干的决心去进行创业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普遍需要一份完整的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风险二:缺乏创业技能。有关调查表明,近些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率仅仅维持在0.3%~0.4%。其中,除了有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创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外,大学生缺乏创业教育、创业技能,也是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成功创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通常热情很高,想法很多,但在遇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时,会显得手忙脚乱,头痛医头,没有一个有效的顶层设计,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比如,在创业之初,缺乏基本的财政预算能力,正确的市场分析能力,理性地运作公司的能力,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能力,有效组织团队的能力等,从而导致创业受阻,项目运作失败。另外,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既不了解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也没有在相关行业的工作、实践经历,但对创业的期望值很高,这样的创业无异于痴人说梦,好高骛远。
风险三:融资渠道单一。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很大的瓶颈就在于资金缺乏,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些大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但由于缺少资金,因而迟迟不能正常的开展创业活动;另一方面,也不乏有一些已经创业,但由于创业过程中缺乏资金而导致抗风险能力衰弱,竞争力不强,最终导致创业失败的例子。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申请难、手续复杂,加之获得风投的机会较少,如果没有广泛的融资渠道,创业计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同时,大学生创业表现在资金方面的困难不仅在于资金的获取,也在于资金的使用上。
风险四:社会资源贫乏。“在我国,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0%,而实际创业者则不足1%。”中国美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戴俊豪提出,“自主创业困难重重,社会资源缺乏和资金不足,已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
日前,从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以“校园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创新”为主题的“杭州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研讨会”上传出,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网,占了49.74%,个人能力占39.32%。而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障碍的调查中,缺乏社会关系,经验不足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最大因素,占54.69%。由于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掌握的社会资源很有限,而资金积累、市场营销、企业公关等工作都需要调动社会资源,大学生在这方面会遭遇很大的压力。
风险五:遭遇竞争壁垒。创业初期,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每个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都必须时刻考虑竞争。一些大企业为了吞并或压垮小企业,常采用低价销售的手段迫使中小企业推出市场。因此,在创业初期,大学生就要考虑好如何应对同行的残酷竞争。
风险六:团队分歧。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陈向东曾与大家分享他的创业经验:“成功来自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一个团队中的不同组织成员能提供不同的知识背景,从而集思广益解决各个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有着强力的知识技能作为基础,创业的成功自然指日可待。创业团队是大学生创业之初最主要的力量来源,优秀而有价值观的创业团队能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而随着团队的壮大,当团队的核心人员在某些发展的关键问题上产生分歧而不能达成一致,极可能造成企业的毁灭性打击。
2 如何控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风险
2.1 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项目时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要知己知彼,就是要清醒地审视自己存在的优势、劣势、兴趣、知识积累与结构,性格与心理特征等,做好市场调研,充分认识和了解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二是要舍得花时间、花力气,下功夫,能够静下心,认真调查研究,寻找事实根据,分析创业环境。既然选择目标事关人生,就不可随随便便,必须要经过一个充分的论证过程。三是选择项目要有特色,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别人没有的;先人发现的;与人不同的;强人之处的。另外,在选择创业项目过程中切忌盲目跟风,选择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擅长的、有经验的、各方面资源比较丰富的项目创业。
2.2 市场瞬息万变,时刻充满风险,但不会有人随时提醒你风险藏在哪里,风险防范只能靠自己。真正的创业实践开始于创业意识萌发之时。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是学习创业知识的最好途径。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积极利用社团等组织不断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利用暑假去企业打工或实习,积累相关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了解公司的组织架构;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如“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大赛,这些竞赛和活动对于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只有在大学生当中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才能使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破土而出。另一方面,积极参加相关的如SYB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知识,接受专业指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2.3 广开渠道,大学生不应仅局限于向亲朋好友寻求资金支持,而应该拓宽思路,吸引企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多方的关注与支持。尽量选择有创业经验,转而投身风险投资行业的VC,因为曾经有相同的创业经历,会使他们更多地理解创业者所经历的困难,对一时的发展瓶颈会有更大的容忍空间。他们对企业所处行业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观察,提供更实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发展建议。选择何种融资方式,应结合投资的性质、企业的资金需求、融资的成本和财务风险以及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举债能力等综合因素。
2.4 为了扩展自己的人及交往范围,平时应当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创业初期可以先到相关行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为自己积累人脉。此外,在生活周围与有创业经验的亲朋好友交流,可以得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和技巧。甚至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拜访商界崇拜的人士,或咨询与自己创业项目密切相关的商业伙伴,谦逊和勤奋会得到他们的支持。
2.5 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拥有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使得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是一个具有长远发展规划创业者的目标,因此,企业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是否具有狠心竞争力。由于竞争优势是阶段性的以及不断更新的,因此,在创业过程中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否则,众多的效仿者不仅会分享你的机会和利润,甚至会将你挤出市场。这是由于存在比你资金更多以及资源更丰富的企业或个人。因此,创业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和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成本以及销售方式等,只有在这些方面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顺利的发展。
2.6 大学生团队创业并不仅仅只是建立一个有一定人数的团队那么简单。优秀的团队不是从数量上来衡量的,而是从质量上来定义的。所谓优秀的团队,首先,团队成员应该彼此优势互补。建立团队初期要考虑成员的学历、性格以及角色分工等,最好的不一定最合适,首先要考虑当前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其次,协调好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当然,管理者对团队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创业需要的条件很多,但首先在开始选择时就应该尽量选择团队创业。这虽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给创业带来优势,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遇见的风险远不止这六点。总之,大学生创业需要科学、审慎的决策,合理、规范的运作, 准确、有效的规避风险,以期在创业实践中不断增强能力,开拓进取,取得创业的稳步成功。
参考文献:
[1]赵卫冲.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J].经营管理者,2010.11.
[2]林桢.提升大学生创业技能途径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0.
【关键词】 高校 风险管理 可持续发展
1 高校风险管理的概念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建立并启动后,在其运行过程中因为组织的决策、组织、协调和实施等行为失当及偏误,会造成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损失,这种经营风险被称为组织风险。高校风险管理是组织风险管理理论的一种,是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我国学者田德录指出:所谓风险,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所期望的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人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出风险的一些特性和规律,发现风险具有普遍性,社会性,客观性,可控性,可识别性,和不确定性。并得出风险可以管理这一结论。“风险管理”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如今,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并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规避风险或减轻风险带来的损失,达到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的。由此可知,高校风险管理是指高校组织为达到其教育和发展目标,对财务、人力资源、学生就业等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估测,将各种风险进行排列组合,并制定实施方案,监督实施过程,从而有效处理风险带来的损失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
2 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
2.1 整体水平
从整体水平来看,现阶段高校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积极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的高校,国家统筹分配教育经费,学校按照国家的规定实施招生计划。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学校的办学效益以及毕业生就业问题,都由国家一手操办,学校的管理人员只负责实施,不参与决策。因此,高校财务和高校学生就业趋向于无风险,因而高校风险意识薄弱,风险防范措施贫乏,风险管理层面的建设也被忽视。1999年,基于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教育部决定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高校扩招实现了我国教育发展阶段性的飞跃,然而在部分高校在扩招环境下,不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行一系列和学校财政状况不相当的招生计划,实施一系列和学校实力不相当的扩张办学规模的政策。举债办学、征地扩张、盲目扩招、合并重组,这些在一定条件下有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然而却也隐藏着一系列隐患。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管理,将会招致教育成本的增高,就业率低下等风险。
2.2 风险管理
(1)倾向。从风险管理的倾向来看,学校重视显性的风险管理,忽视隐性的风险管理。高校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类型:高校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高校专业设置风险管理,高校学生学业风险管理,高校学生就业风险管理,高校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管理,高校设施运行风险管理,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风险管理偏向以财务风险管理为中心,这符合风险管理中“以财务安全为中心”的要求,同时也是受到目前高校紧张的财政波动的影响:据有关统计,1998年向银行贷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屈指可数,贷款金额不足5亿元,2002年,已有70%的高校向银行贷款,贷款总额高达88亿元。这些数据反映出一个事实,高校举债风险已经产生,这也意味着,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管理由无风险进入有风险甚至高风险管理时期。如果不加大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力度,后果将不堪设想。目前财务风险这一显性风险已被各大院校提上议事日程,然而高校专业设置风险和学生就业风险却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部分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不考虑社会发展现状,为了显示院校的独特盲目设置专业,导致很多毕业生找工作专业不对口,白白浪费大学四年光阴。大学生就业风险也被忽视。目前中国大学毕业人数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就业率却在持续下降。2011到2013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在700万左右,就业率却只有70%。
(2)机制。从风险管理的机制来看,高校风险管理缺乏依据,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资讯管理系统。资讯掌握越仔细,管理层的决策就会越准确。事实证明,许多决策失误都是由资讯不足造成的。例如,在我国会计制度中,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不折旧的。也就是说,很多基础设备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价值,账面数据仍为购入时的价格。根据账簿上的基础设施价值进行决策,会偏离事实,必然会产生财务风险。笔者认为,高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高校物质财产,如硬件的选择、实用性和可靠性;金融筹资的方案;人力资源中教师的知识层次、年龄结构;学生的流失率等;2)高校信息系统,数据库使用的使用和更新,各种软件的引进和维护等;3)风险管理经费的预算、支出明细;4)记录容易发生事故的部门和环节以及当时的处理方案。下次如果出现类似的事件就可以减少损失。
3 加强高校风险管理的对策
第一,树立风险意识,加强对学校风险管理工作的领导。各高校要严格贯彻落实政府有关高校风险管理方面的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学校风险管理的领导,把高校风险管理纳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督促还没有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的高校,进行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第二,进行多层次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高校应从大环境审视风险,组织可能带来风险的各种具体因素,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法,风险列举法和现场调查法等科学手段进行分析,并使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计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只有准确识别各类风险,才能为管理者制定决策和采用何种管理技术提供切实有力的依据,从而减少决策失误,降低高校投资成本。
第三,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资讯系统。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审计。要确保信息的全面性、有效性;确保资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只有严格落实以上三点,才能确保风险管理各个部分、各个环节的有效实施。此外,还有强化监督,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从而保证风险管理信息资讯系统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刘琦,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号:1207010307。
于世光,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号:1201012321。
杨朋达,沈阳理工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学号:1202020429。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化,顺应政府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政策导向,大学生自主创业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其自身独特性,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创业政策支持、创业人员素质较高等优势,同时也存在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失败率高居不下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进行介绍,深入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劣势;具体措施
1、引言
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应届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727万,2015年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达到749万,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继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后,财政部、人社部、教育部等在2014联合出台了大学生就业引领计划,推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入发展[2]。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的探析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其优势劣势分析
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数不断扩大,然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和成功率均较低。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不足5%,而美国这一比率约为25%、日本约为15%[3]。同时,据麦克思咨询公司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率约为1%[4]。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政策支持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创业资金和项目不足等劣势,具体分析如下:
(1)优势分析。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大环境,进入到新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市场活力被不断地激发出来,我国经济多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尤其是时下互联网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互联网行业不断涌现出以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为代表的典型创业企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其次,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4年财政部联合人社部出台大学生自主就业引领计划指导文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优厚的税收政策和创业贷款条件,比如由高校应届毕业生开设的咨询服务、技术服务等企业单位免征两年企业所得税、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两年内可以向银行申请5万元以内的创业贷款等。最后,大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相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微企业主而言,大学生普遍接受过企业管理方面的系统学习,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和投资理论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高校普遍在校园内开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大学生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2)劣势分析。首先,大学生自主创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由于我国家庭在子女就业问题方面具有保守稳定的传统,大部分家庭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公务员和教师等编制内职位受到广大大学生家长的青睐,对于风险巨大、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业项目,大部分家长对此保持回避态度[5]。其次,大学生自主创业受到创业资金不足的影响,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尽管部分应届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创业项目,然而受限于外部融资渠道的狭窄,自主创业难以实际执行。最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践经验不足,大学生往往具备系统的企业管理和投资理论知识,但市场环境远比理论分析复杂,部分大学生在创业中盲目乐观,没有清醒地认识到创业项目的潜在风险,进而导致创业项目失败。
3、促进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深入发展可以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大学生自身素质层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1)政府层面。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着手进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解放高校学生思想,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加大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倡导全民创业精神,加大对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提高自主创业意识,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其次,政府应当在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基础上,强化对优惠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深入了解国家创业政策的实质内容,综合考虑本地区资源条件、未来发展方向、人才储备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制定适合本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合理安排人员负责本地区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增强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实际执行的可操作性。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入股的方式联合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基金,也可以适当降低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银行贷款的申请要求,拓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外部融资渠道。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组建专业化创业服务团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咨询服务,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组织体系。
(2)高校层面。首先,高校应当提高创业导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创业导师的薪资待遇水平、提高进入门槛等措施,吸引外部高素质人才为本校服务;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对现有创业导师的培训,定期举行创业指导理论知识和从业经验学习班,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素养,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其次,高校应当着手进行教育课程的修改工作,根据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等因素制定多层次的教育课程体系,适当提高创业班学生课程中创业教育所占比重,注重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全面发展、突出重点为指导原则,贯彻落实大学生教学工作。
(3)大学生自身素质层面。首先,大学生应当认真学好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法律法规、风险投资、企业管理等非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深入了解自身专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基础上,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确定未来创业发展方向,为自主创业的投资项目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创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高校创业大赛、模拟沙盘等创业资源,组建创业团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自身创业能力。最后,大学生应当强化创业风险意识,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业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增强风险抗压能力,做好风险防范措施。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有政策支持、人员素质较高等优势,同时也面临着资金受限、经验不足等挑战,新形势下,通过加强对政府政策、学校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素质三方面的建设,可以推动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洪艳萍,李萍.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讨[J].特区经济,2015,03:149-150.
[2] 张翠英.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思考[J].轻工科技,2015,01:167-168.
[3] 王艳辉,李新华,胡兵.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素养冰山模型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187-188.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制度
高职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我国的长远发展、社会稳定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人力资源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环境中,高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已不是个别现象。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以净化就业环境、规范劳务市场和企业用工制度,但用人单位强势、毕业生弱势的问题还将继续存在,并在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某些环节中日益凸显。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以下四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极其突出,二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生认同度仍然不高,三是一些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四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法律存在缺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考虑多重因素。我们可以从政府、社会、高职院校和学生四个方面进行法律视角的思考与分析,从而寻求与探讨促进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法律制度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根本保障
1.科学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法》,进一步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法》应包括总则,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立、体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条件保障,附则等几个部分,以法律形式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根本任务、发展途径、设置标准、管理体制、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和法律责任。应明确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同等重要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职业型、技能型人才;建立并逐步完善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保障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师聘用及经费使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自;提高办学层次,建立从职教专科到职教本科乃至技术硕士、技术博士的职教体系,落实国家终身教育政策;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特别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生均经费应不低于普通本科)。同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中不合时宜的规定,再由国务院颁布相关实施细则。《高等职业教育法》只能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原则性规定,基于立法技术原因,其详细内容可由国务院以行政法规方式进行补充。
另外,教育部要就具体事宜颁布相关规章,比如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制定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对专任教师应提出实践性要求;制定企业人才在职业院校兼职的办法,鼓励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规定高职院校应有起码的实训场所(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的院校一律关停并转);学生接受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改革现有课程和教材;学生必须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同时,在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单独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上述内容必须以规章制度的方式保障实行。
2.制定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反就业歧视法》,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要消除大学生就业歧视,首先就要使反就业歧视有法可依,从立法上予以完善,加强立法规制。我国反就业歧视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里。这些法律规定都是个别的,操作性不强。事实上,我国并没有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仅限于原则性和口号性的内容。社会上存在大量就业歧视行为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国有必要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从源头上对反就业歧视加以规定。这部《反就业歧视法》应解决下列问题:一是明确就业歧视的概念和范围,二是明确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三是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四是明确对就业歧视的救济方式和程序,五是设专章对大学生就业歧视加以规定。
3.国家教育部门应当逐步调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将高职高专的专业分为19个大类、78个小类、531种,此目录的显著特征是专业名称采取“宽窄并存”的做法,专业内涵多样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对同一名称的专业,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这项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落实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自,推动了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高职高专专业指导目录实施时间不长,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而且,我国与高等职业教育较发达的中东欧国家相比,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在一定程度上显得种类繁多。在上世纪90年代,中东欧国家将调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结构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欧国家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着共同的问题:专业过窄过细,适应性不强。东欧剧变后,一些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的帮助下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调整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需要。如波兰就在1986年将527种职业教育专业减少到241种,到1993年进一步减至138种。一些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办学过程中曾经出现的问题,而今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朝阳产业不断产生,夕阳产业日趋消亡,一些职业岗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数要求我们的专业目录要不断调整更新。国家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拓宽专业面,进一步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形成互动。
4.国家应当及时向社会施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职业范围,全面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的互动。就业准入制度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体现为导向作用、社会评价与激发需求。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难以实现互动,因此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二者之间实现真正的良性互动。截至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规范了1800个职业岗位,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就业准入的只有90多个岗位,其余的许多岗位还未能严格执行。这样,高职院校作为办学机构对哪些岗位应该由接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学生去干、高职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理论知识和哪些实践能力并不很清楚,自然就会形成“供”、“需”不适,造成高职大学生就业困难。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劳动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由相关部门建立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动态更新机制;建立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之间制度化的协调、沟通机制;督促高职院校建立职业资格导向的课程教育体系。
二、社会各方面应积极疏通就业渠道,采取有效措施为高职毕业生扫除体制
目前就业市场上存在各种就业歧视,有专家强调指出,这种就业歧视使不少高职毕业生失去了就业空间,陷于各种困境。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公平的就业环境,建成一个强大、有效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支撑系统,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
1.规范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探索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建立全国性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职毕业生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劳动力就业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高职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就没有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目的,就是运用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使高职毕业生的供需双方直接见面、双向选择,以实现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同时利用劳动力市场,探索有效的人才储备机制,进行高职毕业生登记、备案,确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预备制度,完善现有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统计体制,以保障高职毕业生及时、顺利就业,为其与企业、用人单位有效沟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各级政府还应逐步取消劳动力市场分割,建立统一、开放和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职业分割、部门分割、体制分割和地区分割,取消高职毕业生落户限制,让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维护劳动力市场机制良好运转,构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2.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加大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力度,加强执法监察。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解决的关键,因此要加大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力度。分析就业准入制度推行现状,针对相关政策和行政法规大多原则性比较强、比较抽象、内容不具体以及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国家亟须制定一部完整的、操作性强的就业准入法规,通过立法确保就业准入制度的权威性。由于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涉及劳动、人事、教育和行业企业等众多部门,因此,就业准入制度的推行和落实要在政府主导下理顺和协调好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力争相关职能部门配合。
三、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从理念上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毕业生适销对路,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实质就是赢得市场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是一个永久的动态过程。
1.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树立就业教育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首先要调整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我省高职院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主要是投入较少的会计、文秘、法律、计算机、英语、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这就造成了这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局面。所以,高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建设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增强办学优势。其次要优化教学计划,科学设置课程。在制订教学计划与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强化实践技能操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加大实践与实训课程的比例,增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要推动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完全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和创新。一要建立强有力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障制度。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高职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一个季节性、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需要院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院校各部门积极配合,需要学校尽快建立起“机构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的工作保障制度,保证有相对独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二要积极构建高职毕业生创业制度。在社会就业岗位总数有限的情况下,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创业教育理应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三要结合职业资格就业准入制度,实现授课内容与就业资格考试内容充分接轨。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直接进入基层就业岗位的职业技术人员。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推行,高职学生毕业时就应取得“双证”,即高职毕业生的毕业证与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否则,高职学生毕业的同时,也就将面临丧失就业资格的窘境。其实,我省已有部分高职院校在这方面走在了省内兄弟院校前列,专门在校内设置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如果高职院校能够提前主动实现职业资格证与就业准入证的对接,就可以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建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机构,强化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首先要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理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河南商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认识到,在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对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十分重要。因此,高校要牢固树立全程就业指导的理念,将就业工作贯穿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普遍进行就业政策宣传、择业技巧传授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个性化、人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已完全放开,因此,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是必要的。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应该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既熟悉学生工作又了解就业市场的教师,能经常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对于毕业生教育中法律教师缺乏的问题,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有经验的律师或学校法学专业的教师为学生作报告或讲座,帮助学生掌握求职中的法律风险防范知识。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职业指导和服务。
四、高职学生应加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以良好的法律素养进入劳动力市场
高职学生应理性认识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加强法律知识的积累,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1.要更新就业观念,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风险防范意识。高职学生要学会辨识招聘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利用平时培养的法律素养防患于未然。因为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个人求职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越来越多,所以大学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公开个人的重要信息。需要指出的是,毕业生要慎重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在求职初步成功后,毕业生应依据《大学生就业暂行条例》的规定,与用人单位、学校签订一式三份的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后,学校脱离出三方关系,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即为劳动者。到单位试用之前,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合同签订之后就业协议则自行终止。因此,应当注意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不同法律效力。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与用人单位充分协商,认真审查协议内容,慎重签订协议。
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上岗试用前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以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今后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时证明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及各自权利义务的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所以毕业生在明确劳动关系之后,应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明显违法的,对此毕业生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
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审查合同的有效性。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能够依法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提供劳动保护条件、独立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现在就业形势严峻,“零工资就业”现象已经出现,一些学生为在一些单位积累工作经验,主动申请无偿工作,即使这样仍需签订劳动合同,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定。第二,要仔细审查合同的内容。签订合同前,毕业生要仔细阅读涉及自身权益的关于岗位的工作说明书、岗位责任制度、劳动纪律、工资支付规定、绩效考核制度、劳动合同管理细则等文件,因为不论这些文件是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都与劳动合同具有同样的法律约束力,毕业生应当提前知晓。毕业生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应尽量完善合同条款,比如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福利、劳动纪律、合同的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特别是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另外,还要注意试用期的相关要求。
2.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招聘陷阱,应当注意收集证据,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使就业中的法律危机得到有效化解,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维权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选择恰当的维权方式。权利不可滥用,对于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纠纷,高职毕业生既要在合法的前提下勇于维权,又要掌握合理的维权方式。对与用人单位发生的法律纠纷,应当评估其法律风险的大小、结合纠纷的原因、双方的过错大小、主动权、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维权成本来考虑选择采用双方协商、请第三者参与调解或是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救济等方式。二是选择正确的维权途径。若用人单位或非法职业中介机构是无证照经营,可向工商部门投诉;若有营业执照,可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举报、投诉。还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遇到欺诈、陷阱等问题时,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发现用人单位有侵权、违约、强迫从事违法行为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及时维权。三是提高证据意识。法律救济离不开证据的支持,劳动争议案件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因此平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注意保留以下证据: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等;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寄出举报材料的邮局回执;来源于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证据,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告知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经之路。我们在强调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应清楚地看到高职教育目前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够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高职教育发展,把高职教育办大办强。
参考文献:
[1]我国公布劳动力市场状况 中高技能人才缺乏[R].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6-08-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网,2005.
[3]娄耀雄.我国“就业歧视”的法理分析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1.创业教育理念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这样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落后理念和观念,导致了创业教育主体不明,活动目的不清,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2.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大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分支,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专人指导,其教育内容单纯是创业方法和途径的教育;有的认为只有求职能力弱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才需要创业,将创业弱化为毕业生谋生手段和提高学校的灵活就业率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由于经济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好,为了甩包袱而让大学生去自谋职业一种教育形式。这些有关创业教育的定位都是不科学的。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3.创业教育网络化联动机制不畅
近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认识到创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政府、市场、学校、社会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没有有机融合方方面面的优势共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目前还缺乏健全的全民创业配套制度、常态的长效机制和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各方对创业教育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的协作联动不畅;高校之间创业教育联动不畅;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动不畅;高校与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推广等联动不畅;各方在资源整合、工作交叉、人员合理利用上联动不畅。因此,需要真正构建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为一体的创业教育立体网络化联动的有效机制。
4.创业教育利益风险分担不明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联动,但是由于利益和风险分担的职责不清,导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具体表现在参与创业教育组织的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他们代表的参与协同的各单位利益诉求和追求目标不尽一致,很容易诱发矛盾和分歧。如政府需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企业需要经济效益,社会资本需要利益最大化,高校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等,这些利益分割问题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是创业风险往往被美好的成功创业案例所掩盖,大家往往只看到创业者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因此,创业教育组织各成员间需要根据职责合理承担风险,避免将风险直接嫁接在创业个体上,使得创业教育有风险机制的保障,让创业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发挥其无限的覆盖作用。
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1.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要更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培养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创新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成功创业。二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该模型由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自控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和机会能力11项能力构成。其中,处于锥状体底层、覆盖人群较宽泛的是通识能力,包括趋于隐性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居于锥形体中间的是以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和理财能力5方面显性的专业能力,这个层面的五边形面积较小,覆盖人群相对较窄;在“锥状体”顶端、引领创业活动方向的是机会能力,这表明在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握机会且优先行动,最终实现优质创业。创新协同创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以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为基础,以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两个锥度体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为出发点,潜心基础,精心谋划,提高大学生获取机会的能力,当机会出现时一举实现成功创业。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需着力打牢创业基本知识,培育创新意识,强化创业实训,谋划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增添内动力。
2.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差异推进,协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提升创业通识能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创业通识能力提升阶段,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协同人文社科类相关学院,开办“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教务和团委等部门,设置课外创新学分;协同教务、学工、科技和物资等部门加强创业通识能力实践课程的建设。二是提升创业专业能力,整合实践实训资源。在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时期,需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有效整合各类实践教育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协同学校和人社部门成立创业学院,建立起创业实践“可配置、可视化、可交互”的实训模块;协同学校、社会创业培训指导机构、科技部门等组织,重点构建SYB创业实训平台。三是提升创业机会能力,整合社会环境资源。协同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各类产业园,分类引导有市场潜质的创业项目深度孵化;协同风险投资机构,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筹措资金;协同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争取、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创业项目提供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层级推进,资源整合,打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载体
遵循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业实践基地”为主体,构建以“创新创业活动—创业训练营—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为主线的创业实践链,有序推进,环环相扣,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创业教育载体,培育创业知识。需加强建设创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基础专业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设置课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统筹大学生素质发展特别是创业发展活动。二是打造创新训练载体,培养创业精神。将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联通学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训得以实现。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模拟实训载体,提升创业技能。以各级大学生“挑战杯”赛事为牵引,通过立项支撑,构建起“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参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竞赛体系。引进ERP模拟沙盘系统,打造“创业训练营”“网络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业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高效模拟实训的机会。四是运行项目实验载体,选育创业项目。多媒介立体推荐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信息,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层次。全面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组织学生按照真实企业创办流程,模拟企业运营全过程。组织创业导师通过评审将可操作性强、效果优、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入各类园区进一步孵化。
3.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协同社会各界,全力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着力构筑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Center)、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Base)、大学生创业学院(Department)三大核心阵地,最终打造大学生创业CBD,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争取人社、经信等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重点为创业青年提供信息交流、资金对接、导师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开展青年创业BRT、青年创业融资“风险池”(由政府出资,以基准利率贷款帮助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导师“1+1”、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等活动,打造以集聚创业青年和对接创业资源为主要功能的核心枢纽。二是建设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依托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工作坊、一条街等阵地,建立大学生创业苗圃,辅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圃加速培育;引进社会专业项目孵化机构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作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扶持政策,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引导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实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从育苗、孵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三是开办大学生创业学院。协同人社部门提供创业培训资金,由高校免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入门、成长、加速三个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并穿插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创业考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凝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做到高校与政府共建的创业园获得政府经费扶持或各级荣誉利益共享,做到高校和风司扶持大学生创业收益获得利益共享,做好风险投资公司、担保机构、高校或政府、创业大学生之间风险防范预案工作。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4.协同创新,解决创业瓶颈问题
关键词:创业意识 高等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24-02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大幅增长,而全球经济下滑,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明显减少。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实现由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
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要实现创业,需要具备基本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包括:创业意识,创造性和革新能力,把握和创造机会的能力,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一些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自我创业的技能[1]。
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及今后大学生就业、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方法[2],而创业意识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创业意识教育是高校创业教育最佳的途径,离开学科教学,创业教育就是空谈。只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教学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数学学科教育,忽视了数学学科教学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特别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1 数学过程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创业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对大学生来说,学习高等数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目的,而是通过学习高等数学掌握逻辑推理和创新方式,进而训练和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3],使学生不仅知道许多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和结论,而且领会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然而当前有些高等院校提倡所谓的新型教学模式,数学教学以够用为目标,过于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能力,忽略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大量删减甚至完全删除数学公式定理推导和证明过程。
事实上,数学公式、定理的典型推导或证明过程十分重要,因为其中运用了独特的思想方法、艺术技巧和逻辑思维方式。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数学公式、定理的典型推导和证明过程的教学,同时,介绍数学概念定理的背景材料和应用案例,实行“过程教学”,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例如在导数的概念教学中,通过介绍物理学中的瞬时速度和几何学中的曲线切线斜率这两个实际问题,分别运用平均速度近似瞬时速度,运用割线斜率近似切线斜率,进而引入极限思想得到瞬时速度和切线斜率的精确定义,推出导数的概念,导数即为平均变化率的极限――瞬时变化率,反应了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的快慢程度。通过这样的过程教学,能使学生体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2 数学建模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数学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根据需要针对实际问题组建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数学建模”活动,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求解数学模型,利用数据模拟分析验证数学模型,并不断对数学模型进行校正。数学建模过程,不断地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关系、空间关系和数学信息,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而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数学建模竞赛赛题紧密结合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吸引学生关心、投身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践能力。竞赛问题的解决方法没有任何限制,学生必须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解决问题,数学建模竞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数学建模竞赛要求三人一队,三人分工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同舟共济,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创业领域,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会合作是创业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以选拔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导向片面强化竞争意识,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都曾面临一系列竞争,竞争倾向被强化的同时,团队合作意识被淡化了,而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可以培养这种团队协作能力。
3 概率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意识
风险,是创业过程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对创业者来讲风险是指从事创业投资活动所面临的盈利或亏损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创业决策实施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盈利还是亏损,在事先是无法准确的预测的。如果失败,风险越高,代价也就越大;如果成功,风险越高,其额外的风险收益也越大。大学生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创业的成败,风险意识是新时期创业者所必备的基本意识观念。仅靠兴趣和激情去创业,不考虑市场的风险和企业运作的不确定性,很容易造成创业失败。
创业风险意识的提高对大学生创业成功极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增强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规避和应对风险[4]。
概率是对不确定性事件进行描述的最有效的数学工具,是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种度量。通过对概率论等有关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以及度量风险的能力。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应当加强概率论等有关风险理论的教学,尤其是概率论在金融、投资、竞标、激励机制、存货决策等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概率论的方法在企业的风险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事件可能出现的结果的概率分布是度量风险的基础;计算事件的期望值是在风险状态下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事件的期望值比较接近时,方差可以较好地衡量事件的风险程度。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市场调查数据和历史经验,通过计算期望值来量化风险,并选择最优创业方案,进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总之,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创业意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只有在学科教学中才能真正有效地进创业意识教育,高等数学学科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圣滔,孙玉秋.加强大学数学教学,培养创业创新人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12):177-178.
[2] 汪建华.创业教育―― 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J].现代大学教育,2003(6):70-73.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全面风险管理;引致信用风险
高等教育既不是公共产品,也不是私人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效用外溢性,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应由政府参与提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的学费制度正是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的体现。收费制度的实施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问题,为此,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的高风险性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贫困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性贷款,财政向借款人在校期间全额贴息,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可见,国家助学贷款既不完全是政策性贷款,也不纯粹是金融机构的普通商业性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即在毕业后6年内(含2年的宽限期和4年的还款期)还清贷款本息。贷款额度按照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标准,具体额度由借款人所在学校确定。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尽管国家助学贷款通过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制约着国家、银行、高校、贫困大学生四者的选择空间,并约束着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国家助学贷款中的种种风险和交易费用,然而仅从信用风险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中,已进入还款期的学生违约率达到了20%;连续90天以上违约的人数已达16.7%,从而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有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两大类。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
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经济体制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引致信用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
1.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但目前,我国还是“非征信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贷款人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具体到国家助学贷款上,由于缺乏能反映个人信用的相关资料,缺乏对现有个人信用资料进行科学评估和查询的系统,导致银行和借款学生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就面临较大的违约隐患;国家助学贷款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信用贷款按照资产风险分类属于高风险资产,风险系数100%。因此,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很大。
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基本政策是:由国有商业银行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向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借款人享受利息补贴,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将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则全部自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治理,虽然国有股独大,但是现代公司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国家助学贷款体现的社会公益性通过行政手段转嫁到国有商业银行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体制风险,尽管国家财政进行了四年贴息。
3.国家助学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当国家基准利率调高的情况下,或者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发生,CPI大于基准利率时,商业银行贷出去的助学贷款即使本息能够按期收回,银行资产也严重缩水了。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也较大。
4.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表明,毕业生一旦开始还款,时限则为4年,如果本科四年借款的总额为24000元,则每年的还款金额至少在6000元之上(还不包括利息),相当于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水平29229元的20.5%,远高于新加坡的10%、澳大利亚的3%~6%和瑞典的4%。按照国际通行口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也同时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建立在学生未来收入流预期基础上的信用,而未来收入流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由于缺少家庭背景,靠自己找到一份条件比较好的工作难度很大。大学生刚毕业工资水平不高,除去生活必需费用外所剩无几,这给他们还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都导致其还款率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是指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主要是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在转轨时期助学贷款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
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社会公益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社会公益性主体错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重视,而微观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
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与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全面风险的职责。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分布区域广,批量大,就业不理想,工作地址频繁变动,贷后管理、贷款催收等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催收主要靠长途电话和特快专递方式,收回一笔贷款往往要增加几十元的电话费、邮寄费等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拖欠或逃避银行债务,从而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导致交易费用巨大,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降低。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操作风险较大。
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缺陷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表现在:第一,信用风险预防制度不健全。信用风险预防制度的规定零散,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其作用非常有限;有些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其中较有约束的措施都还未能落实或没有条件落实;对信用助学贷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多依据的是现有的《消费信贷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规,在具体操作时无章可循,特别是当贷款学生违约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如,助学贷款制度中规定,不能及时偿还助学贷款的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新闻媒体和高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上公布其姓名。而对于主办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来说,也没有风险控制的任何措施。这样的一种制度设计,违约成本明显过低。对于贷款学生来讲,在媒体上公布姓名与偿还上万甚至几万的助学贷款相比,放弃偿还助学贷款似乎容易成为他们的选择。第二,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无利不起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额度几乎都满足不了盈利性强的优质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优质的担保贷款,心中哪还有无任何抵押与担保、完全靠未来工作都不确定的个人信用的贷款基准利率不上调的助学贷款。第三,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负担分配不合理。助学贷款新规定初步提出了建立国家助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政府和学校各负担50%,以此来弥补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这一规定应该说在保障银行利益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经办行的积极性。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由财政和高校对经办银行因贷款发生坏帐造成的损失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种规定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财政来进行补偿理所当然,因为作为种政策性贷款,本来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其他的政策性贷款也都是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由高校来进行补偿则不太适宜,高校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公共机构,不适宜承担这种政策性贷款的补贴,学生毕业后,高校也无法控制和影响他们还款,却要为他们欠还款承担责任,这缺乏公平性,影响高校配合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在损失补偿方面,虽然政策规定呆账贷款税前予以核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银行呆账损失,但仍然挤占了商业银行利润,因为大部分贷款损失未予以补偿。
三、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管理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管理层级。管理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管理层级包括整个管理对象的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4个目标服务的;管理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符合国情的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全面风险管理,目前应重点做以下工作:
1.严格防范风险。贷前,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应仔细调查辖区申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贷中,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学习不努力,有记过处分及退学等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经办银行;贷后,加强毕业生还款追踪工作,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同时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影响其以后在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2.建立健全个人资信征询系统。银行根据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查询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评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有效的防范和消除信贷风险。
3.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制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借助高院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将贷款学生的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一旦违约并经证实确系恶意违约,即将此记录转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黑名单,全国任一金融营业网点都可查询。那么,其以后请贷款等金融活动就要受到此“信用污点”的影响,很难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打交道。对违约人来说,此终生陪伴的信用污点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人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社会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对于失信的惩罚机制,对于失信的败德行为予相应的惩罚和制约。
4.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根据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目前,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率先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当贷款学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个月)完全未履行还款义务,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这部分贷款进行赔付。
5.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担保制度。政府应建立专门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用于补贴那些为此而出现较大亏损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人行安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家学贷款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J].西安金融,2006,3.
[2]林莉.论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10,2.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学费制度正是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的体现,国家助学贷款是学费制度的衍生。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既不是公共产品,也不是私人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效用外溢性,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应由政府参与提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高等教育的学费制度正是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特征的体现。收费制度的实施导致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问题,为此,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的高风险性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有必要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对国家助学贷款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使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分析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中家庭贫困的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发放的用于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商业性贷款,财政向借款人在校期间全额贴息,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目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可见,国家助学贷款既不完全是政策性贷款,也不纯粹是金融机构的普通商业性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即在毕业后6年内(含2年的宽限期和4年的还款期)还清贷款本息。贷款额度按照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的标准,具体额度由借款人所在学校确定。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不上浮。尽管国家助学贷款通过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制约着国家、银行、高校、贫困大学生四者的选择空间,并约束着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国家助学贷款中的种种风险和交易费用,然而仅从信用风险来看,据不完全统计,在开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中,已进入还款期的学生违约率达到了20%;连续90天以上违约的人数已达16.7%,从而迫使商业银行“惧贷”、“拒贷”和“停贷”,严重影响了商业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有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两大类。
(一)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
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具体包括信用风险、经济体制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以及引致信用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外在风险产生的原因表现在:
1.社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评估体系缺乏。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大于生命。银行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更是一种信用。但目前,我国还是“非征信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信用风险评级机构,商业银行无法获得有价值的信用风险信息,客户信用审查的成本极高;现有的会计、审计等信息中介机构独立反映贷款人财务风险信息能力较差,有时甚至出现提供虚假信息现象;还没有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咨询服务的专业化公司。具体到国家助学贷款上,由于缺乏能反映个人信用的相关资料,缺乏对现有个人信用资料进行科学评估和查询的系统,导致银行和借款学生间信息不对称,银行在贷款发放时就面临较大的违约隐患;国家助学贷款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信用贷款按照资产风险分类属于高风险资产,风险系数100%。因此,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很大。
2.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公益性存在价值冲突。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基本政策是:由国有商业银行采用无担保的信用方式向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贷款;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借款人享受利息补贴,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将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贷款利息则全部自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已完成股份制治理,虽然国有股独大,但是现代公司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国家助学贷款体现的社会公益性通过行政手段转嫁到国有商业银行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存在体制风险,尽管国家财政进行了四年贴息。
3.国家助学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不上浮。当国家基准利率调高的情况下,或者宏观经济形势过热,通货膨胀发生,CPI大于基准利率时,商业银行贷出去的助学贷款即使本息能够按期收回,银行资产也严重缩水了。因此,商业银行承担的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也较大。
4.大学生就业难、收入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表明,毕业生一旦开始还款,时限则为4年,如果本科四年借款的总额为24000元,则每年的还款金额至少在6000元之上(还不包括利息),相当于2008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水平29229元的20.5%,远高于新加坡的10%、澳大利亚的3%~6%和瑞典的4%。按照国际通行口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走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也同时意味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且这个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建立在学生未来收入流预期基础上的信用,而未来收入流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地区,由于缺少家庭背景,靠自己找到一份条件比较好的工作难度很大。大学生刚毕业工资水平不高,除去生活必需费用外所剩无几,这给他们还款带来很大的困难。这些都导致其还款率低,引致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风险。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是指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内在风险主要是管理风险和操作风险。在转轨时期助学贷款公司特有风险产生的原因有:
1.外在风险内在化。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具有社会公益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与社会公益性主体错位,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本位意识不强,虽然政府宏观层面对风险监管和防范重视,而微观银行企业还是被动式风险管理,因而管理风险仍然存在。
2.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完善的内控制度是现代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内部控制不仅要求现代银行企业建立内部制度政策与程序,还要检查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是否得到了遵守。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一方面控制不足,表现为内控制度与管理部门衔接不充分;一方面控制分散,缺少整合性。在风险管理方面,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都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没有一个独立的部门有能力承担起有效管理银行全面风险的职责。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借款人分布区域广,批量大,就业不理想,工作地址频繁变动,贷后管理、贷款催收等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催收主要靠长途电话和特快专递方式,收回一笔贷款往往要增加几十元的电话费、邮寄费等额外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容易产生道德风险,拖欠或逃避银行债务,从而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导致交易费用巨大,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降低。因此,国家助学贷款的操作风险较大。
3.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落后。风险量化管理和模型化是现代银行企业管理在技术上的重要发展趋势。而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量化管理技术和工具方面非常薄弱,没有建立信用风险评级系统和市场风险计量系统。总之,把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分内,外两个方面并分析其成因,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管理风险,进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二、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的缺陷
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在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表现在:第一,信用风险预防制度不健全。信用风险预防制度的规定零散,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其作用非常有限;有些风险防范措施,特别是其中较有约束的措施都还未能落实或没有条件落实;对信用助学贷款,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多依据的是现有的《消费信贷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规,在具体操作时无章可循,特别是当贷款学生违约时没有相应的法律制裁。如,助学贷款制度中规定,不能及时偿还助学贷款的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在新闻媒体和高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网站上公布其姓名。而对于主办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来说,也没有风险控制的任何措施。这样的一种制度设计,违约成本明显过低。对于贷款学生来讲,在媒体上公布姓名与偿还上万甚至几万的助学贷款相比,放弃偿还助学贷款似乎容易成为他们的选择。第二,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无利不起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贷款额度几乎都满足不了盈利性强的优质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优质的担保贷款,心中哪还有无任何抵押与担保、完全靠未来工作都不确定的个人信用的贷款基准利率不上调的助学贷款。第三,风险补偿专项基金负担分配不合理。助学贷款新规定初步提出了建立国家助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政府和学校各负担50%,以此来弥补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和损失,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这一规定应该说在保障银行利益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贷款经办行的积极性。这种风险补偿机制的实质是由财政和高校对经办银行因贷款发生坏帐造成的损失行一定的经济补偿,但这种规定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由财政来进行补偿理所当然,因为作为种政策性贷款,本来就是一种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补贴,其他的政策性贷款也都是政府财政资金补贴的;由高校来进行补偿则不太适宜,高校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公共机构,不适宜承担这种政策性贷款的补贴,学生毕业后,高校也无法控制和影响他们还款,却要为他们欠还款承担责任,这缺乏公平性,影响高校配合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在损失补偿方面,虽然政策规定呆账贷款税前予以核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银行呆账损失,但仍然挤占了商业银行利润,因为大部分贷款损失未予以补偿。
三、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简称ERM)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管理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管理层级。管理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管理层级包括整个管理对象的各职能部门及下属各子公司。ERM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4个目标服务的;管理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也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蕴涵的风险管理新理念,是当今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新趋势。全面风险管理是全程、立体、动态、计量的风险控制。符合国情的银行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全面风险管理,目前应重点做以下工作:
1.严格防范风险。贷前,学生户口所在地相关部门应仔细调查辖区申助学贷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贷中,学校应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学习不努力,有记过处分及退学等情况的学生及时通知经办银行;贷后,加强毕业生还款追踪工作,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体系,同时通过个人征信系统,影响其以后在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2.建立健全个人资信征询系统。银行根据完善的个人信用系统,查询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评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从而有效的防范和消除信贷风险。
3.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制度。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应借助高院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系统,将贷款学生的基本情况记录在案,一旦违约并经证实确系恶意违约,即将此记录转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的黑名单,全国任一金融营业网点都可查询。那么,其以后请贷款等金融活动就要受到此“信用污点”的影响,很难和金融机构、政府部门打交道。对违约人来说,此终生陪伴的信用污点具有很大的威慑力。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人信用法律法规,建立社会机构,特别是金融机构对于失信的惩罚机制,对于失信的败德行为予相应的惩罚和制约。
4.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根据200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生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保险机构合作,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建立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目前,华安财产保险公司率先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当贷款学生事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连续三个月(或累计六个月)完全未履行还款义务,保险公司对银行的这部分贷款进行赔付。
5.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担保制度。政府应建立专门国家助学贷款担保基金,用于补贴那些为此而出现较大亏损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人行安康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国家学贷款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建议[J].西安金融,2006,3.
艾德维总结了2016天津夏季达沃斯年会的情况,并就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初步设想,双方围绕会场搭建、会议日程、举办“文化晚宴”等展开了初步探讨。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将依然围绕“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来进行。
卢林表示,他将充分借鉴天津年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进一步体现创新理念、节约理念,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符合国际通行惯例,相信通过双方努力,2017夏季达沃斯论坛会更精彩。
大连贸促会与大连文广局横向联合探讨合作举办东北亚(大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
近日,大连市贸促会会长崔铁会见大连市文广局王家胜局长一行,双方就合作举办2017年首届东北亚(大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进行深入交流。大连市文广局段文武副局长介绍了大连市文化产业现状及首届东北亚(大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崔铁对合作办展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双方最终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一是拟定近期组织考察团赴北京、深圳、厦门,对此类展会进行考察调研,为举办文创展奠定基础;二是初步确定明年展会举办档期。双方一致表示,要把文创展办成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内涵的名牌展会,旨在通过影视与新媒体、动漫游戏、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创意及文化旅游等内容,展示文创产业成果,提升大众文化素养,为大连市文创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促进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大连市文化产业飞跃和提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董振明副会长、姜世恩副巡视员等陪同会见。
大连贸促会副巡视员周铭杰率团出访意大利、瑞士、德国
为寻求与欧洲国家展览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大连贸促会在欧洲的经贸联系渠道,近日,以大连贸促会周铭杰副巡视员为团长的经贸代表团一行10人,出访意大利、瑞士和德开展宣传大连、招商、招展等商务系列考察活动。
代表团出访期间,先后参加了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材展和教育展、意大利米兰老爷车展及德国工业材料展览会等系列活动,并与意大利维罗纳国际展览公司、意大利EMAC展览公司、德国励展公司探讨合作办展事宜 ,以及宣传介绍大连市所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及经贸展览会。
另外,代表团还先后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工商会、意大利米兰华人工商会等华人华侨代表、意大利米兰总领事馆、瑞士瑞中经济协会、瑞士全球企业集团、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等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举行工作座谈,积极邀请国际企业来大连参加展览会,并以多种形式开展贸易促进和贸易投资活动,共同推动国际间合作,积极搭建经贸交流、投资合作的平台,不断扩大贸易规模。
首届大连金融论坛暨2016东北亚国际金融展开幕
近日,首届大连金融论坛暨2016东北亚国际金融展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大连市副市长洪登金出席并致开幕词。
关键词:新农村;风险社会;风险分配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2-099-05
作者:杨歌舞,湖南师范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助教:湖南,长沙,410021
20世纪晚期,西方几位著名学者卢曼(N.Luh-mann)、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贝克(UlrichBeck)、道格拉斯(Mary Douglass)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已经步入风险社会这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际遇着风险社会来临的背景。风险社会的来临意味着未来不确定性的极度增长,这既表明了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表明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将要探讨的是风险社会来临下,如何把农村社会风险最小化,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
一、风险社会时代来临
风险问题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初是围绕着如何安全使用核能、如何控制与评估核能给社会带来的风险而展开讨论。20世纪中后期,西方社会关于风险理论的争论一浪高过一浪,经过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疯牛病、伊拉克战争、“9・11”恐怖袭击事件、“非典”和禽流感等事件后,风险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如何界定风险,学者们尚无定论。但总的来说,它已经和纯粹自然意义上的灾难、危险或威胁区别开来,而是更多的与人类的行为与决策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是指“自然风险”,而是“社会风险”,主要是由社会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风险。它是现代社会的副产品。贝克是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贝克认为“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现性代化的概念相关。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是个指明自然终结和传统终结的概念。或者换句话说: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的效力并依赖于人决定的地方,才谈得上风险,风险概念表明人创造了一种文明,以便使自己的决定将会造成的不可预见的结果具备可预见性,从而控制不可控制的事情,通过有意采取的预防行动以及相应的制度化措施战胜种种(发展带来的)副作用。”…也就是说,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是源于人类的无知与鲁莽,而是诞生于人类理性的分析、比较、判断、论证与实验之上。理性化法则的扩张使得理性的科学知识与科层社会组织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专家系统过于宣传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和贡献性,却不会过多的关注其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尽管对于风险和风险社会的界定尚无定论,但人类已经步入了风险社会时代却是大家公认的。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而且这种转型是多重的转型,既要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又要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从历时态角度来理解,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同时并存于当代中国,或者说是传统、现代和后现代这三个不同的东西压缩在同一时空之中,使得中国社会风险的来源更加复杂和多样。“社会转型发端于对传统社会体制、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却尚未达到现代社会的合理均衡状态,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诸多结构断裂和制度空白,恰好成为了社会风险的聚集地带,但同时用于抵御风险的风险预警和规避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或发挥作用。”“当代中国因为这一巨大的社会变迁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甚至是高风险社会。”同时,中国社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还要不断受到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干预与挤压,中国社会内部亦呈现出世界性社会风险与问题的凝聚。转型中国步入风险社会时代。
二、风险社会的风险分配
在讲风险社会的分配前,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风险的类型。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从风险产生的领域来划分,可以分为生态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文化风险等。从风险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隐性风险和显性风险。从风险所能影响的范围与人群来划分则可以分为全球风险、国家风险、地区风险和阶层风险。各种风险之间存在着转换和转移的可能。
在风险社会中,只有全球风险的分配最具平等性,就像当污染非常严重与普遍时,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安全食品;一旦发生泄漏,化学烟雾也将不会顾及身份地位而民主的扩散。“这一切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套话:贫困是等级制的,化学烟雾是民主的。”尽管社会风险分配暗含着一种能够打破阶级和民族边界的“回飞棒效应”,即一些社会风险是不在乎国家与阶层的差别,早晚都会影响到那些曾经制造风险或从中获益的人。“但在世界风险社会的行进过程中,社会风险的不平等状态还是在大范围内占据了主导。”
这种不平等的风险分配,实际上就是一种财富与强权逻辑:谁有财富和权势,谁就能转移风险,谁没有财富和权势,谁就承担风险。如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的更新换代把大量的高污染、高消耗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获得很少利润的同时,却成为了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的重风险区。在我国,通常重大化工、污染项目上马,往往选择偏僻落后的地方,很少顾及弱势群体的利益,在主导阶层获利的同时把大量的环境、生存风险强加于社会底层。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因高额利润制造和转嫁风险,发展中国家承担因承担巨大风险而获得很小利润。在一国之内,主导阶层从风险中获得巨大利益,而社会底层却严重受损,这种现象构成了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分配的不平等逻辑。
遵循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分配的不平等逻辑,影响社会财富生产的诸如收入、权力、教育等的占有机制,在综合作用下构成了贝克所谓的“社会风险地位”,使得风险的分配与承担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之间产生了差别。风险如同财富一样是附着在阶级模式上的,总是以层级或依阶级而定的方式进行分配。在这种意义上,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存在着很大范围的相互重叠。风险分配的历史表明,像财富一样,风险是附着在阶级模式上的,只不过是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上层聚集,而风险在下层聚集。就此而言,风险似乎不是消除而是巩固了阶级社会。贫穷招致不幸的大量的风险。相反,(收入、权力和教育上的)财富可以购买安全和免除风险的特权。依阶级而定的风险分配的“规律”,以及因之而来 的通过在贫穷弱小的人那里集中风险而形成的阶级对抗加剧的“规律”,早已经被合法化。并且在今天仍适用于风险的某些核心的维度。在现代社会,社会风险与财富一样具有“马太效应”,越贫穷的地方越容易遭受风险,越贫穷的人,越容易受到风险的伤害。
三、我国社会的风险分配
就我国社会而言,财富分配机制主导社会风险分配的规律也日益明显,社会面临财富与风险分配的双重压力。这种社会风险分配在阶级和阶层之间表现出来的不平等状况,既出现在国际体系之间,也充满在国家体系的内部。
中国是国家劳动分工中处于劣势的第三世界国家,除了广泛受到“贫穷风险”和“健康风险”外,还承担了更多转嫁于发达国家的生态和技术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对身体和环境存在严重危害的工业技术和生产项目被堂而皇之地转移到中国。这表面上似乎是追求生产力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实际上是中国社会所遭受的不平等对待,是在全球范围内风险分配逻辑上的不平等。在中国社会内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利益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城乡分割与社会阶层分化已经十分明显,这将直接影响人们在风险分配中的地位。社会风险在不同地区、阶层、群体与个人等之间的不平等分配也日益明显。例如在没有了国家对工作的统筹安排之后,不具备技能和文凭优势的人群其失业的风险是最大的,而且就算就业了也是从事着与各种空气、水和土壤等污染密切接触的工作,且收入微薄。“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双重压力之下,处于社会分层结构底层位置的人将会遭遇最高强度的风险环境,面临物质和精神的种种危机。”
而在我国,最贫穷的地方在农村,最贫苦的人群是农民。从1978年到200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总体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1978年的2.57倍增加到2002年的3.11倍。随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城乡居民金融资产的差距也逐渐扩大,据有关调查,城乡居民总量金融资产差距由1980年的2.1倍上升到2000年的4.0倍,同时,由于城乡人口比例悬殊,城乡居民人均金融资产差距更高,由1980年的9.5倍上升到2000年的11.1倍(见表1)。
从社会风险分配的逻辑来看,我国最易遭受风险的地方是农村,最易遭受风险的人群是农民。而让人遗憾的是,我国最无力承担风险的地方是农村,最无力反抗风险的人群是农民。因而当前我国最大程度减少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农村社会风险。
四、农村社会存在的主要显性风险
农村作为我国最易遭受风险的地方,其存在的社会风险很多,隐性风险这里就不多讲,下面仅列举几个主要的显性风险。
(一)公共卫生体系发展滞后风险
我国当前的农村卫生体系发展滞后,存在许多卫生安全隐患,SARS和禽流感已经暴露出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高风险性,这些安全隐患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卫生设施严重不足。在卫生资源配置上,占全国总人口70%的广大农村,只占全国卫生资源20%。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严重的不足,导致在部分农村地区基本卫生工作难以开展,出现了如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的流行和爆发。在我国农村有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水利部副部长索丽在“21世纪论坛”上透露,目前,全国有3亿多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在这3亿农村人口中,约有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在卫生改厕方面,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以及居住环境等差距很大,农村改厕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至今,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第二,农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由于农村基层卫技人员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医学人才,使得农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和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县级综合医院是农村卫生体制中职称水平最高、结构最好的,但和城市比起来,仍差距明显,城市综合医院正副主任医师占9.17%,农村仅占4.66%,城市综合医院医士占2.72%,而农村则高达5.39%。可见在农村中,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素质更是难以保障。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能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安全。据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专家邹晓明教授的不完全统计,在他的来自农村的患者群中,有45%以上的患者是由于误诊误治才投奔到大医院来的,其中有15%以上的患者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机会,严重者就失去了生命。
第三,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在环境保护方面,农村处于边缘地位,考虑到城市环境的保护,国家往往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置于城郊或农村地区,加上乡镇企业以及农业现代化自身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的污染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慢性中毒,乡镇企业污染饮用水源和灌溉用水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威胁到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安全,少数农村地方出现了“癌症村”。
(二)社会保障匮乏问题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把农村排除在外,农民因为有了一块土地的使用权而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没有养老、医疗等各种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极度不足。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到2005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超过城市。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国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农村人口的7.36%,而城镇同一指标为6.29%。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占57.1%。但是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1%,是城镇老年人口的两倍多。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农村总人口将达到6.39亿,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7.39%,而城镇同一指标为13.1%。老龄化加速发展,农村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其养老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关系到一个庞大群体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随着农村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农村老龄人口出现高龄化。而许多农村老人并不具备维持生计的充分收入,国家必需把农村的养老保障提上日程。
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农民小病扛,大病拖。据卫生部在2003年进行的第三次全国卫生医疗调查显示: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比例从1998年的63.7%上升到75.4%:在西部地区农村,62%的患者因为济困难应治疗而没有治疗,75.1%的患者还没有治愈就要求提前出院。“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民的比例上升到33.4%。
另外,农民工几乎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体制外。农民工在城镇就业与生活,遭遇着城镇劳动者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如工伤事故风险、疾病风险、失业风险其他 意外生活风险以及生活贫困等各种风险,而因户籍制度等的制约,农民工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他们遭遇各种风险只能依靠自己去解决,国家即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提供保障,也缺乏必要的途径来化解。
(三)失地农民风险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对土地的征用力度也越来越大,中国出现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中国目前失地农民有4000多万,据估计,今后每年还有200多万农民因征地而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正越来越庞大。
当前国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转变为一次性发放安置费的方式。这种安置方式对政府和用地单位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农民却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或初中。在当前连大学生就业形势都非常严峻的情形下,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他们是弱者,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失地又失业的农民在花完安置费后就处于贫困状态。2003年,九三学社对辽南某市郊的一项调查显示,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在失地前,平均每个劳动力年收入在一万元左右,户均收入两万元左右。失地后,不仅由于收入减少,还由于搬进楼房、水费、电费、饮食费等支出增大,平均每户每年减少1.13万元的收入。因为生活拮据,许多农民夜里连电灯都舍不得用,有的农民迫于生计而走向破烂大军之中。
既使一些失地农民能在城市中找到工作,他们大多数从事的也是条件艰苦、收入水平低、风险性大、无社会保障的工作,如运输、建筑、去矿上做工等。一旦失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生存风险。可以这样说,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基本处于“无地可耕、无业可作、无保可参”的状态,成为流民,他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问题,占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农民失地失业的后果是政治性的,对社会稳定构成长久的威胁,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农民工风险
农民工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阶段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必须正视的经济与政治风险。农民工长期的超低收入不仅不利于改善自身及其家庭的生活境况,而且直接制约着约2亿农民工及其背后3亿农民工家属共计约5亿农民的现实购买力。其直接后果是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也影响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对下一代的人力资本投资。80%以上的农民工未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机会,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安全性低、没有任何福利、就业不稳定。因此,农民工就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低声望职业、低技术简单职业、流动性就业。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受到许多不利因素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低下。当前我国的农民工约2亿人,再加上农民工背后的约3亿家属,“农民工问题的直接厉害关系人实际上已占全国总人口的近40%。如此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其遭遇的问题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
五、减少农村社会风险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财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长远来讲,政府部门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风险分配的因果逻辑:谁制造风险,谁就承担后果。形成权利与责任明确的风险分配关系,建立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建立公平的风险分担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从当前来看,政府要针对上述几种主要的风险,对症下药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减少农村的社会风险:
(一)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
农村卫生工作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政府的投入应是农村基本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来源。农村公共卫生应是当前我国政府投入的重点,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成正比,同时在投入的方向和结构上要进行优化,使农民能真正从其中受益。政府用于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的投入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基础卫生环境、改善基础医疗设备及农村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二)提升医务人员素质。
改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是硬件,在软件上则要立足于提升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村医务人员的素质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农村现有卫生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其次,建立城市卫生支农制度,如卫生部规定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晋升高级技术职称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累计工作一年;最后制定适宜政策,积极引导医学院毕业生走向农村。提升农村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走可持续发展路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针对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要彻底扭转局面,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走现代农业之路,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减少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二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环境。三是减少乡镇企业污染。优化乡镇企业的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好乡镇企业发展规划工作,不能盲目追求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