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7 10:51: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护理基础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胰肿瘤; 手术切除; 护 理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并做适当的化疗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有效方法。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术后的化疗及护理,对完成治疗十分必要。我们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行根治胰十二指肠肿瘤手术36例,通过加强对围手术期和化疗治疗的细致观察、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疗效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在39~81岁,其中80岁以上2例。临床表现:上腹痛和上腹部饱满不适、进行性黄疸(无痛性)、消瘦乏力、发热、腹部可触及肿块。
1.2 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50%(18/36)、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高5%(2/36),CEA、CA19-9均增高100%(36/536)。定位诊断:B超:可见胰胆管扩张100%(36/36)、CT和核磁共振100%(36/36)。36例患者根据肿瘤生长位置和肿瘤浸润情况,施行了胰十二指肠根治性切除术,22例无并发症、12例有并发症,36例病人其中30例做了FAM、MF、GP、FOLFOX4、方案化疗,完成四个周期11例,三个周期6例,1~2周期13例。在围手术期进行妥善处理和仔细的护理下,并分别完成一定化疗后出院。
2 观察和护理
2.1 术前准备
2.1.1 心理护理: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比其他肿瘤术前心态更差。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频繁呕吐、腹胀、腹痛、皮肤瘙痒,使患者的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护理人员向病人家属清楚交代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营养支持:补充营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大部分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凝血功能差、手术危险大,为了提高手术耐受力和减少并发症。①术前要进行1周的充分准备,包括补充血容量,慢性脱水、低钾的纠正,输入人体白蛋白、新鲜血浆、胃肠外补充维生素K1以改善凝血机制、纠正低蛋白血症,口服胆盐减轻内毒素血症,如有贫血,则予以输血。②对于高消耗分解代谢的病人使用氨基酸、20%脂肪乳剂。③胰十二指肠肿瘤病人糖尿病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一旦检查证实,应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7.2~8.9mmol/L、尿糖(+)~(-)范围内,要避免胰岛素过量,因为低血糖比高血糖危险更大。
2.1.3 呼吸道的准备:胰十二指肠肿瘤术后肺部并发症机会多,术前应采取预防措施。严格戒烟最好2周以上,教会病人进行胸式呼吸锻炼,有助于防止术后膈萎陷、肺部感染和低氮血症。36例患者有吸烟史19例,术前、术后进行深呼吸锻炼者,术后肺部没有并发症发生。
2.2 术后护理:患者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神志清晰取半卧位。24h心电监护、监控血压、脉搏,保持各种引流管有效吸引,保证静脉通畅,记录24h出入量,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此外,还需做好以下护理:
2.2.1 腹腔内出血的观察及处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大、吻合口多,最易出现腹腔内出血。早期应密切观察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应注意腹腔内出血往往不能通过腹腔引流表现出来,因此不能完全依赖腹腔引流。本组12例出现并发症,出血占4例,其中2例腹腔大量出血,而腹腔引流量不多,甚至没有。所以必须结合病人全身情况进行分析,一旦患者在术后出现烦躁、口渴、脉快、低血压、失血性休克表现时,首先应考虑腹腔出血的可能。一旦明确诊断,予以止血药物,如:立止血2~4u静脉点滴、补充血容量、输血等抗休克治疗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立即手术探察、止血。
2.2.2 应急性溃疡观察及处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5~7d,最易发生应急性溃疡。应急性溃疡的出现与手术创伤较大、病人应急程度较低、体内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因此,为减少应急性溃疡的发生,在手术前应使病人做好充分准备,以减少精神应激,术中尽量缩短时间,术后予以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以降低应激程度和增加组织修复能力。予以雷尼替丁0.15+NS20mlBid静脉注射或信法丁40~60mg+NS20ml Bid静脉注射等酸药物,并给予抑制胃肠道、胰胆等激素分泌和对胃肠道粘膜有保护作用的生长抑素。本组发生应激性溃疡3例,经过以上述处理都得到满意效果。
2.2.3 胰瘘的观察及护理:胰瘘是胰十二指肠根治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根治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胰吻合技术的提高,胰瘘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本组36例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发生2例胰瘘。胰瘘不仅与患者全身情况、医生的操作技能有关,而且与感染有关。感染可以增加胰瘘的发生,胰瘘也与增加感染的程度有关。一旦发生胰瘘,早期应保持胰液引流通畅,可使用善得定0.2mg q8h皮下注射,或用施他宁3000u+5%GS500ml维持24h,并予以肠外高能量静脉营养等支持疗法,合理使用有效抗菌素。
2.2.4 腹腔内感染的观察及护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性手术术后发生腹腔感染3例。腹腔内感染主要是由于术中胃肠、胆道细菌感染所致。另外病人对细菌的抵抗力减弱,也有一定因素。如:高热、营养障碍、低蛋白血症等,所以除做好术前准备外,手术医生无菌隔离,防止感染非常重要。术后护理人员各项操作都必须按无菌操作完成。术前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予以足量合理抗菌素预防感染。
2.2.5 术后饮食护理:胰十二指肠根治术后患者进入恢复期,护理人员做好饮食和保健指导相当重要,鼓励患者床上适当活动,进易消化食物、少量、餐避免过饱造成腹部不适,尽量色香味形俱全和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合理的膳食营养:原则上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为主,如蛋、乳类、鸭、肉类等,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如香菇、弥猴桃。食物不必过精过细。化疗期间常有厌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此时应少量多餐,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过甜、辛辣、油腻的食物。饭菜要环保,放松患者的情绪,促进患者的食欲。术后d10左右可在床周围活动。
2.2.6 术后心理护理:对胰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目前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化疗、中医中药和免疫治疗。因此,对癌症患者的护理首先是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容易出现一些消化道的并发症,病人很容易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化疗引起的脱发等都会影响病人的自身形象,使病人产生自卑心理。这些情况病人家属都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保持情绪的稳定和乐观,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后黄疸往往消失较快,多以此项指标鼓励病人,可取的较好的效果。在整个诊治,康复过程中,多伴随着较大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多种不良心态,这些心理的失衡或障碍可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对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是医生、护士所进行的工作,也需要病人家属及周围的亲友一同参与。
3 小 结
胰十二指肠肿瘤是难治性肿瘤,经过手术、化疗痛苦较多,患者对生存的渴望是最强烈的,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病情,要求明确自己在人生的旅途还有多少时间,只要其生命价值仍将存在,就足以使他们承受一切治疗中的不适和疾病的折磨。此时病人需要理解与支持,护理人员对待病人要热情,要有耐心,应主动解决和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肿瘤病人还需要得到安全保护,希望有一个舒适、清静、空气流畅、阳光充足的有利环境,更需要有医术精湛,态度和蔼,尽心尽责的医护人员为其治疗。
总之,对病人术前、术后及化疗期间精心护理是胰十二指肠肿瘤治疗成功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 毛惠芳,裘丽君.护患交流中的换位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67.
【关键词】 手术;胰十二指肠肿瘤;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4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49-02
胰十二指肠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引起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唯一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创伤大,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含钩突)、远端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胆囊和胆总管,并且需做胆总管、胰管、胃与空肠的吻合,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所以针对此种反应,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可以减少术后死亡的发生。本文对我院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在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对具体的护理措施及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346例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3例,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173例,年龄24岁至65岁,平均年龄(44.5±20.5)岁。治疗组患者173例,年龄29至66岁,平均年龄(47.5±18.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上具有可比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预防性护理方法
1.2.1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过程,如:术前准备工作、麻醉方式、手术大概的时间及术后的注意事项。介绍术后效果,以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向患者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详细介绍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给与适当的鼓励,使其保持放松的心态。
1.2.2 术前腹部皮肤护理 清除肚脐处污垢,剔除皮肤表面的汗毛,动作要轻,切勿擦伤皮肤。术前让病人沐浴更衣,但要避免着凉。
1.2.3 术前指导 患者做一些适当的动作,如何才能不会使手术后影响切口的愈合。
1.2.4 术前饮食的准备 建议患者多食纤维类食物,增强手术耐受能力。同时补充维生素高蛋白类的营养以促进术后切口的愈合,增进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术前低蛋白的病人可酌情输入白蛋白,纠正营养状况差甚至营养不良的状态;糖尿病病人监测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8mmol/L之下,并根据血糖的进食;贫血的病人积极纠正贫血,必要时给予药物补充铁剂。
1.2.5 术后的护理[2] 术后待全麻患者清醒后或局麻患者手术结束3小时后,由于多数患者精神过于紧张,刀口疼痛等原因,致使刀口难愈合。因此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安慰,纠正不良心态。术后3天应每30-60 分钟给患者测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每4 小时测量1次,持续1周,并做好记录[3]。准确记录出入量,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术后48 小时内腹腔引流液比较多,若未及时补充,将会造成循环血容量减少,甚至休克。每日准确记录引出的胆汁、腹腔渗出液和胃肠减压吸出的液体量,并根据尿量估计入量是否充足,术后每4 小时指测血糖1次,并根据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
1.2.6 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由于该手术复杂、创伤大,会因为患者自身条件及护理的不到位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胰瘘、消化道出血、腹腔感染为术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因此做好护理工作,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3 护理效果 观察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的病例数,计算发生率,用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术后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如下:
结果显示:经预防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20%,而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14%。两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计算,p
3 讨论
对于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患者的护理在术前、术中、术后都很重要,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和饮食护理[4],对于那些糖尿病患者应予以重点监测。以便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出现了,则应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以便为患者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 陈雪梨.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63例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06,7(6):145-146.
[2] 邹彩容.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06(6):21-22.
[关键词] 循环护理模式;普外科;术前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59-02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新型方式,即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尽早发现患者的生理或心理的异常,并找到科学依据,进而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围手术期病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表现为各种焦虑,患者生存质量差。而护士作为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其护理方法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术前焦虑,还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存质量,值得引起临床重视。为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疗效,选取2010年6 月―2012年6 月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肝肾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并发症;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2岁,平均50岁左右;其中,15例需行肝部分切除,42例需行胆囊切除,23例需行胰腺切除。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术前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手术相关情况介绍,心理等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利用各种医疗信息资源,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其间每一个步骤,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作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相互交流等途径解决。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并相应护理;术后要继续进行必要的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1.3 评价标准
术前恐惧采用FAVS评分进行测评,满分是10分,1~3分为轻度恐惧,4~6分为中度恐惧,7~10分为重度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采用QOL评分进行测评。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整理后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各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数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恐惧发生情况
对照组40例病人中,有11例轻度恐惧,12例中度恐惧,9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为32例,术前恐惧发生率达80%;而治疗组有17例轻度恐惧,6例中度恐惧,3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26例,术前恐惧发生率仅为65%。两组患者术前恐惧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情况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损伤,而手术本身对病人也是一种创伤。同时,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患者不能很好的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的效果等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病人,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很容易产生各种紧张焦虑,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果,而且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术前恐惧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成为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3]。
作为近10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方法,循证护理模式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亲睐。循证护理模式以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结合众多的护理发展经验作为指导,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循证护理的步骤为循证问题,即通过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循证支持,即已大量的科学研究结论为基础,并融入丰富的护理经验,再决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循证观察,即对前述的效果进行分析,再行制定后续计划;循证应用,即正确的护理计划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整合各种医疗信息资源,有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护理措施,切实完善了临床护理[4]。
本研究中,治疗组在患者术前恐惧评分、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最终得出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术前恐惧及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建通,姚乐野,李幼平,等.循证医学学科知识可视化研究之二:循证医学作者关系结构图[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7):743-752.
[2] 杨丽君,何庆.以循证医学方法为百草枯中毒制定治疗方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0):581-584.
[3] 白永菊,王亚丽,闫红,等.循证护理在腹外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95-96.
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一站式”的分层培训与考核,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达到手术室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方法:将手术室护士培训划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对123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这4个层次“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及医师满意度、护士考核成绩和论文投稿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可帮助手术室护士提高业务水平和学习积极性,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使护士长能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保障手术室安全运作,有利于手术室人才建设。
关键词 一站式分层培训;手术室;护士;分层考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3
专科护士培养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重要策略和方向[1]。随着医疗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医师专科化的深化,对于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护士的培训时间漫长,工作5年的手术室护士只能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一现状与外科手术专科化是不相匹配的。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机构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年轻护士的培养是手术室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情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培训采取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123名,男11名,女112名。年龄20~55岁,平均(33.1±0.5)岁。职称:护士42名,护师43名,主管护师30名,副主任护师8名。文化程度:中专28名,大专46名,本科46名,硕士3名。其中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新进护士30名。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证书5名。
2方法
2.1不同层级的人员划分将手术室123名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
2.2师资队伍的建立
2.2.1专职教学老师每年采取选拔的方式由核心小组推选出1名手术室专职老师,负责手术室人员的建档、授课、考试等各项工作。
2.2.2理论授课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手术室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技能,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一般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
2.2.3技能操作老师由手术室专职操作老师担任,要求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强、操作娴熟,并在护理部操作队经过培训方可担任。
2.3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一览表(表1)
2.3.1初级手术室护士针对初级手术室护士,应该注重于手术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或转岗。
2.3.2工作5年内的手术室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应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我院手术室自行编写的专科理论培训习题集[3]中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同时由专科组长根据手术配合考评表进行打分作为操作技能成绩,成绩在80分以上的才能轮转下一个专科。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则相应的延长专科培训时间。
2.3.3中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是经过一轮完整专科培训的护士,必须对手术室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需要进行更深层的专业强化训练、手术和新技术的相关配合等。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书面考核和讲课考核,其中讲课考核为将所在专科手术前沿知识和护理配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由专科组长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评点给出成绩。对于不合格的护士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4高级专科护士对于高级专科护士基本采取固定的专科配合,同时承担专科组长的工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专科管理与应急能力。从科研、论文和本专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5手术室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专业水平上不断的进行自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4评价方法
2.4.1手术医师、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由专职教学老师调查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培训前于2009年12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培训后于2013年1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均有效回收。
2.4.2统计培训前后护士数。
2.4.3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综合理论成绩及英语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进行笔试考核,其余由科室核心小组进行考核。成绩计算方法:总分100分,其中护理部综合考核20分,专业英语5分,手术室理论考核20分,手术室专业操作20分,医德医风5分,手术室授课考核5分,继续教育学分25分。总成绩<80分为不及格,80~84为一般,85~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将每年的总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
2.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分层次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4]。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在入职后进行,手术室护士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
“一站式”分层培训依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年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指标进行层级对应,将手术室的培训变得连续、系统和规范,转变了以前手术室传统的统一培训方式,更是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士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不断强化专科技能水平。表4显示,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一站式”培训达到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职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及时对护士进行考试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讲课、科研论文的数量等,能在考核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将分层考核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帮助手术室护士克服惰性思想,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层考核使得护士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手术室护士培训后所处的阶段,帮助手术室护士长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
我科5年来的这种“一站式”的培训和考核方便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保障了手术护理的安全,但培训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今后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的性格特征、培训需求等其他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合手术室分层培训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江琴,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2):62-64.
[2]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3]高兴莲,田莳主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7.
[4]高兴莲,田莳,胡娟娟.湖北省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26(14):21-23.
从专科护士培养需求角度,安徽省护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集中我省优势临床医疗、护理资源与高等护理教育相结合,培养高级护理实践人才,发展专业护理[2]。因此我校护理学部自2008年起,在普通护士培养的基础上,后期进行了专业方向培养,如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急救重症护理专业方向,老年与社区护理专业方向等。这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选择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机会从而利于其创造力的培养;同时也促进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培养的护士是面向国内外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具备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手术室护理专长,能从事护理专业领域、擅长手术室护理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岗位定位
1.1行业调研
在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培养模式及培养内容之前,充分发挥外聘师资的优势,召开“护理专家指导委员会”,请临床护理专家论证,提出意见及建议。确立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护士的核心能力。包括:手术室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消毒隔离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围手术期管理能力等。核心能力是一组专业行为,阐述了专业护士应有的标准及必须具备的最主要的能力[3]。护理领域需要核心能力、核心知识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及教育,以提高和保证护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护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及自我成就感[4]。在此基础上确立开设课程及选用师资。1.2确立主要岗位培养的护士主要从事各级医院临床科室的护理工作,尤其是擅长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
2创新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建设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院合作、产学合作,探索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平台,二个注重、三个交替、专业分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平台”是指以护士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平台;“二个注重”是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三个交替”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通过“课间见习、课间实习、毕业实习”三个工学交替过程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专业分化”是指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进行手术室护士专业分化。
2.2初步形成“校-行-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学部每年进行2次以上集体备课,请临床专家到护理实训室指导、示范;教师联系临床2~3个月,专任教师走近行业,与护理专家沟通,了解临床护理岗位设置、岗位任务、岗位要求以及岗位发展动向。加大了与临床在专业人才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深度合作力度。
3建设内容
3.1师资队伍的建设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专任与兼职结合的建设措施,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临床工作经历的比例,经过几年的培养,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达到了专业方向课程50%以上由临床医疗及护理专家讲授。专兼比例:专任师资33%,临床师资67%。年龄构成:20~30岁:16.5%;30~40岁:67%;40~50岁:16.5%。职称构成:中级:83%;高级:17%。学历构成:大专50%;本科17%;硕士33%。
3.2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
3.2.1专业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手术室护士专业方向课程在普通护理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方向课程,包括:《手术室管理》《常用手术配合方法》《麻醉护理学》。《手术室管理》内容涵盖了手术室设施管理、手术室基础护理技能管理、物品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手术室的设施和组织结构;掌握手术室基础护理技能、物品消毒灭菌方法;能够了解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范、电外科设备及精密仪器的安全使用;熟悉外科伤口感染监控、基本器械和用物的用途及使用。《常用手术配合方法》内容涵盖了各个专科共达百余种手术的手术基本步骤和护理配合,体现新概念、新理论、科技创新及新举措,普通手术与高、新、尖手术护理配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各个外科基本手术麻醉方式和手术;能够了解各个外科手术的特殊器械和基本物品准备;掌握常见手术的主要步骤及护理配合、配合注意事项;熟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增强护理工作中的职业责任感。《麻醉护理学》的任务是掌握麻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麻醉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对需要麻醉的患者提供综合性的、广泛性的护理,负责观察病情,进行麻醉前准备工作,参与术中麻醉维持的管理,从事麻醉恢复室(RR)和重症监测与治疗病房(ICU)中病人的监测与护理工作及术后镇痛随访,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3.2.2专业方向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以理论讲授、示教、实验、自修、电教、小组讨论、临床实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以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课堂参与、个人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在手术室专业方向课程授课上,因授课教师大部分来自省级三甲医院手术室的护士长及资深护士,这些外聘师资发挥行业优势,定期带领学生深入临床手术室,实地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学生手术室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3本专业方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
3.3.1配套实训室的建立
在中央财政、省财政、省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专家指导下,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建筑总面积约1800平方米。其中建有现代化的模拟手术室。通过多年摸索,集思广益,建立护理专业方向课程配套实训教学环境。同时在手术室建设设计中开辟玻璃隔离教室:老师手在手术室示教,学生在玻璃隔离教室观看;即模拟了临床手术室情境,又培养了学生手术室的无菌观念。手术室专业方向课程授课67%由临床资深的护士、医师进行教学。整个教学以实训为主。实训教学采用多种方式。护理操作演示在配有阶梯椅、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仿真护理实训室内进行护理操作演示,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临床护理见习包括集中见习和教学实习;学生学完专业课及临床见习后,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模拟临床真实的诊治、护理过程,进行护理综合实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临床真实的环境训练,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处理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为迅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随着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更新、微创与移植手术的不断开展,大量新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1]。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如何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们的职业技能和创造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院手术室努力从人事管理迈向人力资源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报告如下。
1 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
指导思想上强调以“人”为中心、“以事就人”,使科室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使科室的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机地统一,使护士们最大限度地识别、获取、积累知识并与他人共享,共同促进科室发展。在管理思路上建立完善的手术室内部培训系统,知识、经验与教训共享;建立、实施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和科室文化建设。在管理目标上达到低年资护士在短期内掌握手术室基础知识及各科基本知识,并能较高质量的完成1~2个专科的手术配合,成为通科型护理人才[2];高年资护士或护理骨干成为通晓全科精于专科的“专科手术护理专家”型人才。
2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2.1 新护士的培训
对新入科的护士,采用“四步”培训法。即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让他动手做和反馈更正,指导、教导、辅导新护士,使其尽快融入团队。首先教导新护士认识手术室工作特性,详解手术室护理工作理念,教导有关上班礼仪,指导掌握并实施作业指导书,按ISO9000标准培训新护士,尤其应做到赞赏新护士,而不是一味的训斥新护士。更多注意侧面暗示法、激发想像法和举一反三法提示新护士,以增加新护士的工作成就感,激发其创造力,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并融入其中。
2.2 建立专科知识、经验和教训共享平台
作为手术室管理者应积极为下属提供并分享信息、知识和资讯,如我们对每位参加了国内外会议、学习班的人员,都要求其在全科护士会议上讲解会议情况及其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设置“手术护理信息册”、物品使用及手术配合情况记录本、隐患案例分析册等,护士们可随时查阅、分享。作为内部学习分享平台的一部分,我们还将近年来全科护士发表的论文、讲课讲稿装订成册,开展每日一句专业英语的学习并将内容公布于科室网站。另外,还不定期的请相关外科医生或国内外著名手术室护理专家来科室讲学。
2.3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由于综合性医院手术室面临的是多学科的手术病例及医生,我们设置专科手术护理小组,在每个护理小组,订立了共同的目标,专科小组定期组织学习,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轮组学习,全科共同学习,经验与教训共享,以达到团队激励的作用。
2.4 建立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
实行有效的考评考核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此,我科建立了护士的工作质、量记、扣分制,制订并实施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分级考评制,考评内容包括科研、教学、文体活动、关心科室建设及遵守规章制度等内容。
3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
在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非护理人员作用,彻底把护士从非护理工作中解放了出来,真正把护士还给了病人,还给了手术间。同时通过有效地管理,加强了护士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达到了我们的管理目标,实现了手术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细节化。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医院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种形势下,医院为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有效增强,就必须重视护理工作的开展。其中,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不同于病区护理,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疗效获得,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预后情况造成较大的影响[1]。基于此,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展开全面分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未施行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7±3.9)岁;择期手术48例,急诊手术12例。并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60例引进安全防范的手术患者为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7.2±4.1)岁;择期手术46例,急诊手术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有关手术室护理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与查阅,在总结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医疗差错引发因素的基础上,组织医学专家及相关医护人员展开交流与探讨。最终制定出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措施,并加大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于2014年4月起正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在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可将绩效考核纳入医护人员的奖金评价指标中,从而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的去全面、有效应用。最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医疗差错发生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构成比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3.1手术室护理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经大量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存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1医院方面;①医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项操作流程也不具备应有的科学性、规范性。有的医院一直采用以往陈旧的工作制度及流程,也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对这些制度进行更新与优化。这也导致医院管理人员不够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也难以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预见,例如经常会存在接错病人、用错药物的情况,而且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最终引发护患纠纷及医疗事等。②医院管理人员未能科学合理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使得工作秩序杂乱,护理人员面临巨大的工作量,进而给其带来了非常大的身心压力,从而出现情绪焦躁、疲劳等情况。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就极易出现护理操作失误。
3.1.2护理人员方面;①部分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及素养,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进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是处于被动状态的,并且不具备强有力的应急能力,难以准备齐全临床医生所需的手术物品,并且也未能充分掌握新的医疗技术,因而在配备手术医生时,默契度不够高,进而对手术造成延误。②一些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未能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以及不安全因素可导致的危害产生深刻认识;有的护理人员不够仔细、认真,无法安心开展本职工作,这些均可导致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存在的原因。
3.2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措施。
3.2.1促进医院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医院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提供充分保障。具体来说,医院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手术室查对制度,确保对每位患者做到氧气、急救药物、电刀及吸引器到位,在接待、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消毒皮肤前、开始手术前等阶段进行严格检查,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科室等情况[3]。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层级培训; 效果
Effects Analysis of Nurses Hierarchy Training in Operation Room/ZHOU Jie-yi,WANG Shu-he,ZHENG Qiu-gua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89-09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raining method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level in operation room.Method:Fifty nurses who working in the hospital operation ro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ain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level training method, the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The clinical working ability, learning time management ability, teamwork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operation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Nurses in operation room; Hierarchy training;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Changpi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57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42
手术室是多专业外科治疗的整合体,作为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近年来对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的临床资料,运用护士层级培训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手术室工作的50名护士,随机将这些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平均25例。观察组中有2名男护士,23名女护士,年龄20~42岁,平均(25.58±3.16)岁。有8例护士为本科学历,12例护士为大专学历,5例护士为中专学历;对照组中有1名男护士,24名女护士,年龄22~40岁,平均(24.32±3.41)岁。有6例护士为本科学历,15例护士为大专学历,4例护士为中专学历。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护士常规培训方法:在对传统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统一进行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要求手术室护士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护士层级培训方法,具体操如下。
1.2.1 专科护士培训 在培训的过程中将培训和手术室专业特性有机结合起来,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医学知识进行重点讲授,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的方式,定期对本组护士进行理论授课,同时定期让其参加实践培训,每季度一次。理论授课的形式是课堂教学方式和专题讲座方式,授课者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经验丰富的医疗护理人员,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医院手术室护理概念、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手术室的职业安全和防范、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护理科研设计及文献写作等。专科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本专科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概况;本专科手术的配合要点、手术步骤;本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等。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巩固,从而对专科手术配合熟练掌握。此外,还应该了解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并掌握排除简单故障的方法。对专科医师个人的手术习惯进行了解,对医师资料卡进行等级、记录和建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基础操作、专科仪器设备、专科手术配合部分[2]。
1.2.2 专科组员培训 专科护士负责对组内培训计划进行制定和实施,并有效组织、落实、协调和管理教学计划。同样采用理论授课+实践培训的模式,理论授课每周一次,实践培训采用跟班带教的形式,由专科护士骨干一带一。将培训重点放在专科能力培养、危重患者抢救、专科手术配合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专科手术配合、专科仪器设备的运用和维护等。督促组员将业务学习笔记本建立起来,勤术笔记,出科时积极进行个人总结,并参加医院组织的相关考核[3]。
1.2.3 新护士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然后对其进行认真严格的考核,待考核合格之后让其进入专科组轮转。要将对新护士的培训重点放在提升其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培训方法同样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考核的方式。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的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评价表进行评价,其中评价内容主要有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每一条统一给予10分,评分8分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社会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层级培训方法要求各层级护士认真做好各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同一工作领域中,不同等级的护士的不同发展阶段在其培训内容中得到了有效的反映,能够促进各层级护士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从而极大程度地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4-6]。
手术室是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大量的护理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护士完成。在手术室护理中护士的工作能力、护理技术含量只有相应的护士人员的学历、技能以及资历相符合,才能达到手术室护理要求。据有关人员表明,在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时,如果护士人员的资历、学历、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则手术室护士人员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7-8]。分层级培训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层级护士的学习能力,知识以及技能不同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以充分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操作技术和综合水平。在分层级培训中还应对手术室护士团队协作的精神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培养,积极倡导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监督和提醒,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漏洞进行有效的弥补,以不断提高护士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手术室护士实施层级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手术室护士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还能够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对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效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9-10]。
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法主要是统一的培训方式,没有针对性,并且传统的培训方式只注重护理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训,造成手术室培训工作既不能达到护士要求,也不能达到实际工作的要求。本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手术室护士培训方法实施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合格的有18位,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合格的有16位,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合格的有16位,专科知识的手术配合能力合格的有13位,而观察组实施分层级护士培训方法实施后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合格的有25位,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合格的有24位,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合格的有22位,专科知识的手术配合能力合格的有21位,观察组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管理学习时间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专科知识和手术配合能力的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护士各项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岩,潘丽芬,谭淑芳.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3):142-143.
[2]孟葆莉,孟庆云.护士层级培训在手术室的应用与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0(11):160-162.
[3]龚兰英,杜凤娟,肖斌.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与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106-107.
[4]董琼虹,邹佩珍,蔡骅.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护士长助理选拔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101-102.
[5]冯立,康琳,尹珍爱,等.手术室护士分阶段培养的方法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5):699-701.
[6]郦红艳.基层医院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J].中外医学研究,2012,9(30):89-90.
[7]林岩,潘丽芬,谭淑芳.手术室专业护士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阶段性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0,17(3):25-27.
[8]董燕,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9):94-95.
[9]谭双运.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及心理健康维护[J].中外医学研究,2012,9(29):88.
【关键词】手术室 目标教学法 护生
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医学、护理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给予护生感性认识的阶段,也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医院手术室工作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整体协作性及应急性强等特点,也是无菌要求极为严格的医疗场所,因此手术室教学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带教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我院手术室护生的教学经历了传统教学法、传统目标教学法和严格的目标教学三个阶段,逐渐走向成熟,现将实施目标教学法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1 制定手术室带教目标
教学目标根据实纲要求,结合我院手术室的条件制定,包含了总实习目标和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医风医德三方面内容的具体目标,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内容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熟悉、掌握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在我院手术室实习时间一般为4周,根据实习时间的安排,可设置总带教目标、周带教目标和日带教目标。而整个教学目标又通过实习初期准备、中期实践提高、终末考核评价等三种手段来完成。
1.1 总带教目标:以实纲为依据,要求护生实习结束时达到了解手术室的环境要求及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了解手术室工作程序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熟悉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常用手术器械名称、用途及使用与保养;熟悉术前访视及术后随访的基本内容及方法,能应用交流技巧与手术病人进行沟通。掌握中、小手术的物品准备及手术中的配合,熟练掌握手术室的无菌技术操作。
1.2 周带教目标:根据总带教目标制定第一、二、三、四周教学目标。
第一周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要求护生了解手术室的环境及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熟悉手术室布局及各类物品的放置。重温无菌技术操作的有关理论知识,
并由带教老师示教无菌技术操作,如无菌持物钳的使用,取放无菌物品,打无菌包及铺无菌台等。
第二周教学目标:要求护生掌握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功,由老师带教:刷手――掌握刷手的时间、顺序、消毒液涂抹的正确方法;穿无菌手术衣――掌握操作要点:保持面朝无菌台,上肢不能下垂过脐部,双手保持胸前位;戴无菌手套――要求操作正确,手套边无内卷;铺无菌台――要求器械排列整齐,清点器械数目和传递器械时要求动作连贯、准确。
第三周教学目标:要求护生基本掌握巡回护士的工作内容,包括掌握中、小手术的物品准备,手术病人的摆放,手术后手术间的整理以及接送病人的注意事项,了解洗手护士的工作内容。
第四周教学目标: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术前访视、术后随访、巡回工作、接送病人各5次以上以及参加5次以上中、小手术的洗手护士工作,出科考核成绩合格。
1.3 日带教目标:将周目标贯穿到日带教目标中根据每天的工作内容,灵活机动的制定日带教目标,日目标是完成周目标的基础,内容要少而精。要求护生基本掌握日带教目标,即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争取熟练掌握。
2目标教学法的实施及评价
教学目标的制定只是实施了一个整体规划,学生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则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贯彻实施,这是进行目标教学法的重点环节。
2.1 实习初期准备 时间需要1~2天。这一阶段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入科教育。向学生讲明实习方法、要求,严格劳动纪律和着装要求。向学生详细讲解手术室实习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目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在目标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学生初次进人手术室,因环境不熟悉,既紧张又感觉神秘,应由带教老师带领他们熟悉手术室的环境和布局,使他们了解本科的工作特点。通过小讲座,使学生首先树立无菌观念,知晓手术室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使其顺利通过入科第一关。对护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护生敬业爱岗精神,以及对待病人应有的高度责任感和同情心。
2.2 实习中期教学 此阶段应占总实习期的80%以上。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并重。由经科内培训、选拔出的优秀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和小讲座,结合本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手术室专业知识辅导。学生的操作技能指导方面,进行一对一教学,即一名教师固定带一名学生,让学生基本熟悉或了解本科室开展的中、小手术的配合、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在具体带教实践中,要做到一带、二看、三放手[1]。一带,由教师带着操作,并说明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等;二看,就是要看着学生做,从她们的实际工作中看到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纠正;三放手,就是在其独立工作的同时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增强她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重视对带教老师的选择和管理,要求带教老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怀;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全科人员对教学的参与意识,注意善待学生,多进行正面引导,以加强带教老师对学生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指导训练,带领、指导学生完成量化指标。
带教老师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对他们进行正确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注重教学深浅,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2.3 实习后期的考核和总结 在实习期的最后1周进行。这一阶段完成两个内容:(1)在严格执行考评标准下,由护士长、带教教师和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操作和工作态度的考评量分;(2)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召开学生座谈会,讲评实习情况,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以便使下一轮实习教学更为完善。
3 体会
目标教学法具有准确性、行为性、可测性三个特点,对带教和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主导和指导作用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功能,有助于带教老师准确的识别和把握教学目标,有计划的组织和选择带教内容,科学的设计带教方法。教学目标的制订,使学生的实习目的和教师的教学方向明确,整个实习教学有章可循[2]。
通过目标教学法的实施,经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对目标教学法的磨合和适应,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高涨,对带教教师的认可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目标教学法也对我们带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护生的思想作风[3],因此,带教老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较丰富的临床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培养护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王荣玲,于庆芬.手术室带教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244.
1品管圈的筹建
1.1确定组圈、主题和人员的分工
组织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对手术室护理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发放品管圈活动的课件和录音;然后以自愿报名的形式选定8人参与品管圈定期和不定期的活动;然后需要确定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情况,如圈名、意义、圈徽、口号和人员的具体分工,设圈长1名、圈秘1名。
1.2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秉承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牢记“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宗旨,协调各科室关系,和谐彼此间的工作环境,将维护患者的实际利益、及时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作为品管圈活动的主要工作目标。
2品管圈的工作方向
2.1改善针对患者家属的护理服务
(1)借助于多媒体电视进行宣教:录制专用的手术室宣传片,然后在家属等候区借助于多媒体电视对其进行宣教,内容包括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室工作的基本流程等;
(2)优化家属等候区的环境:等候区要宽敞、明亮,并需要配备舒适的座椅,也可以摆放绿色的盆景植物,张贴相应的标示标语;为家属提供图书报纸,同时配备健康宣传资料;健全便民服务,为其提供纸笔、老花镜、小儿玩具、饮用水以及一次性纸杯等;
(3)完善反馈机制:及时地在家属等候区设立意见箱,引导其在医患沟通本写下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定期召开集体会议进行讨论和分析,讨论时,让圈内组员没有年龄大小,职务高低的限制,畅所欲言,及时地制定出相应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中[2]。
2.2优化手术室护理
(1)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品管圈护士参与专业化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无菌技术操作和临床上常见的病症类型、手术术式、步骤、特殊器械、用物及注意事项等,并要组织手术室护士深入地学习文明礼仪和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以全面地提升其综合素质[3];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并给予适当的奖惩;
(2)加强护患沟通:患者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并及时地为其介绍医院环境和各项规章制度,以缓解患者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帮助其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手术前访视时,了解患者的特殊情况,如手术史、听觉和视觉的功能情况、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等等。借助于专科访视图册对患者进行术前健康宣教,为其讲解手术前的配合要点,为其介绍术前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增加患者的围术期的基础知识,增强其治疗的依从性;手术后随访时,要及时地了解患者的手术伤口的实际恢复情况和引流情况,并要给予专业化的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3)术中护理:要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要注意维持良好的层流通风和照明条件;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要认真、及时地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住院号、手术部位、术式等,确认无误,要加强对患者的陪伴,耐心地为其讲解手术的基本流程、注意事项等,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情绪;及时地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给药,并准确地选取患者适宜的手术;术中要加强保暖工作,在输液前,要先预热,同时为患者提供电热毯、棉被等,以有效地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护理人员要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时地观察手术的进展情况,以便于及时地传递手术器械和物品及药品,保证照明,电刀、超声刀以及吸引器等器械的正常运转,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时间,这也能够及时地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4]。
3讨论
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化,临床护理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完善。品管圈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工作模式,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也正逐渐地扩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目的就在于及时地维护患者的基本利益、满足其基本的护理需求,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中,重点是要加强团队协作,从接诊到手术方案的制定,从术前访视到术后护理,都要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也要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形成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案,这对于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均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5]。本研究中,通过在手术室内实施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这就表明,在手术室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显著,所以,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英民.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患者摆放正确率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3):361-362.
[2]王琳,刘晓芬.品管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106-108.
[3]李淑萍,李凌,任琴等.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789-1791.
[4]周良凤,徐晓菊.品管圈在专科医院手术室护理视频教学及实践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2015,(4):12-13.
1 存在问题
1.1 护生内在因素
1.1.1 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深刻认识,对自己实习的护士角色没有足够认识,出现擅自休假、脱岗现象,没有以一个在职护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1.1.2 理论知识不扎实。无菌观念差: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期间基础医学知识学习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连洗手后双手的活动范围都回答不出来。理论知识的不扎实,必然导致无菌观念认识不足。无菌区域的范围也不知道,甚至出现穿了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后去触碰非无菌物品。
1.1.3 缺乏主动性思考,工作忙乱:由于对自身护生角色的认定和强化,实习的依赖性很强,习惯被动、机械工作,没有及时很好地总结和记录,时时处处依靠带教老师指导,相对于带教老师的“放手不放眼”的原则,护生的实习是“动手不动脑”。加上对手术室工作环境的不了解,紧张严肃的手术气氛。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更使护生紧张、害怕,虽然有带教老师指导。但配合手术仍然忙乱,没有次序。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出现晕台现象。
1.1.4 对护士角色和护理专业的内涵认识不足:护理同医疗一样。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独立专业,而不是医疗的附属护理行为。因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并不单纯地仅仅只是递递器械而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深入开展,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既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更要加强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沟通技巧的学习,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需要提供优质护理。但护生觉得在手术室实了洗手,没事可干,没有全面认识手术室的工作。
1.2 外在因素
1.2.1 社会家庭因素:目前护生的年龄偏小,且大多数护生为独生子女,来自家庭的呵护,社会的影响及独生子女的优越性,造成了她们被动生活,过分依赖别人的共性,缺乏勤奋、主动、耐劳、无私的奉献精神,生活中没有压力,并不重视他们面临的工作就业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角色的转换。
1.2.2 临床带教老师的因素: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护生的同时,承担着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双重的任务有时使带教老师会忽略了带教工作,特别是对一些工作不积极主动的护生,觉得自己做,既安全又省心。有些老师怕对护生严格要求不理解而向上级反映提意见,或怕被主刀医生责怪护生动作慢而不让她们动手等,这对护生造成不良影响,妨碍护生的角色转换。
2 对策
2.1 安排入科宣教,进行集中强化训练:护生入科后集中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手术室护士行为规范,巡回护士职责,洗手规则,清点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标本处理制度等,介绍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常用器械的使用、清洗及保养处理,各种敷料折叠打包。各项无菌技术操作的示范及练习,到手术间观摩手术配合,并安排模拟练习。使她们对手术室的实习有一个感性认识。尽快适应手术室护士角色的转换。
2.2 改进带教方法,激发护生实习热情和主动性:在临床实习中护生的思维和行为主动培养是使她们适应护士角色的关键,在带教中不断探索适合护生的带教方法,在带教中运用模拟教学的方法替代传统的一入手术室就直接跟班跟组的方法。一是各班组老师风格水平各异。二是学习的理论知识不扎实,无菌观念差。手术步骤不了解,易紧张、恐惧影响实习热情和效果,甚至破坏无菌操作等影响手术进度,激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促进角色的转换。
2.3 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影响护生:组织老师学习带教计划,制定护生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要求老师严格要求自己,以严谨的科学学风,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一名爱岗敬业的护士形象为护生树立榜样。老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质量改进;手术室管理;防范对策
手术室作为一个为患者提供治疗的特殊场所,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康复。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术室管理方式,有利于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评估科室质量管理监控的现状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护理人员缺编,根据等级医院手术床位与护士比例为1:3,我科现有手术间七个,仅有护士17名,完成每天15~20台次的常规重大手术与急诊抢救手术,平均每台手术需要5~6h,每天护士工作长达10h左右,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护士工作压力大,容易出现护理过失。
1.1.2 护士“慎独”精神欠缺 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大多数是一个人进行,无其他人监督,能否按照操作常规保质保量地进行工作,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与自律精神,而个别护理人员“慎独”修养不强,未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为造成护理安全隐患。
1.1.3 护理基础知识 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不精,由于多年来护理教育体制的滞后,导致护理人员绝大多数只受过专科教育,且大多数是自学大专,具有本科学历的高级护理人员还未普及。低学历的护理人员,知识面相对较窄,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时临时应对能力较差。随着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新手术的开展,医学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护理人员没有认真及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业务技术操作不够熟练,对一些重复杂手术心里没底,难以适应手术需要。我们是专科手术室,医生对护士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手术的机械配合,还需要懂得与专科相应的疾病理论等等。护士们的理论知识还远远达不到医生的要求。
1.1.4 重视护理记录单的记录不够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后,手术护理记录内容增多,且要求详细、准确、规范地记录,有些护士并未对手术记录引起足够重视,往往出现记错、漏项、涂刮现象,或记录模糊不清楚,如植入性产品的名称、规格及合格证等,导致疏忽大意而留下后患。
1.1.5 法律意识淡化 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司法解释出台后,新的规则加大了对患者的保护力度,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趋增强,而护理人员的意识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面对新形势下的“举证倒置”认识不清,对由违规行为引起的严重法律后果缺乏充分认识,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
1.2 科室客观因素 (1)手术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手术时间长短不好把握,且经常有急诊,手术间调整变换比较频繁,手术护士对变换的病人不了解,易导致病人弄错。(2)科室多为脑内肿瘤,95%以上手术需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时间长,一般一台手术需要5~6h,有的手术甚至需要更长时间,且科室老人、小儿居多,从而增加压疮的几率。(3)进修生在科室为干活的主力,手术消毒铺单缝合大部分为进修生所做,进修生基本功比较差,操作不规范,较容易造成感染。
2 防范对策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加强医德修养,培养其“慎独”精神,这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前提。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慎独”修养,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自律能力,使护理人员知道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按照操作常规去工作,用制度约束自己,保证操作符合规范。每月业务学习安排一次关于护士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护士的素质,加强护士自律。
2.2 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 对于外科手术的发展,新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新手术的不断开展,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技能以适应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科室引进的新仪器设备,请工程师讲课,使每个护士熟练掌握仪器的性能,对于开展的新手术,请教授讲课,关于手术的入路,解剖,手术步骤等。坚持每月一次手术护理查房,加强专科理论的学习。利用晨会学习手术室的基础知识,每次提问两个小问题,加深护士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从全国护师考试书上每月选40道题,让每位护士做并记住,注重从平时知识的点滴积累,以强化护士的知识。我科护士通过以下途径不断完善自己:(1)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现95%取得了大专文凭,30%又拿到了本科文凭。(2)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新业务、新技术。(3)资深护士人员分配一项操作技能,通过充分准备,定期全科讲授,然后由护士长进行操作技能考核。(4)利用晨会时间对前1天新开展的手术或复杂手术进行回顾性讨论,指出手术配合要点,以利下次更好地配合。(5)科室订阅了现代护理与解放军护理报刊杂志供大家阅读,每月进行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还将优秀护理论文、经验制成幻灯片,组织全科人员一同学习。
2.3 严格规范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 手术护理记录单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文字反映,作为客观病历资料,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手术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书写护理记录单时项目应填写齐全,术语要规范,字迹清楚,数据统一,不得涂改、漏项、添加。准确记录术中止血纱布、添加的器械、银夹、钛夹等的数目;植入物标识必须贴于护理记录单上。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分别对记录单核对无误后签全名。
2.4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根据科室人员紧,手术任务重的局面,今年我们又增加了3名新护士,在人员数量上有了缓解,现在新护士正在培训。了解护士手术配合能力,同时根据手术量合理调配,注意分层使用护理人员,手术排班尽量做到能力高低搭配、老少结合,使年轻护士有充分学习机会并得到锻炼,保证手术配合质量,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2.5 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机制 建立以科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组成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及护理质量达标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科室质控小组会议,加强沟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为了调动全科护士的积极性,人人争做科室的主人,今年我科实行了组长负责制,即科室的各项工作分解成若干种,根据每人的能力分管一种,即感控,业务学习,教学,手术间,各种仪器,无菌辅料房,消毒房,保洁员的管理,污物间,护理文书等等的各项管理,组长对各自管理的工作定期检查,记录,并在每日晨会上将检查的结果宣布给大家,对于做的不好的及时点名,护士长对每日的常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督促,及时对质控内容反馈和分析,督促护士完善自己的工作。通过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管理科室的工作,护士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使科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风险 护理对策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白内障手术患者也愈来愈多,这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竭力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所谓安全护理,即指患者在接受手术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的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我科针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确保了患者的安全。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10年9月-12月白内障手术患者958例,其中,表面麻醉921例,全麻37例,安置心电监护85例,日高峰量25例,手术时间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35分钟。所有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安全问题。
2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2.1 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 手术量大,工作时间过长,体力消耗大,易发生差错和失误。
2.2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够强 不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意识薄弱。
2.3 业务技能不过硬 护士经验不足,业务知识匮乏,不学习不提高,不能熟练配合手术。
2.4 术前准备不充分 术前因设备仪器功能不良或物品准备不全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延长手术时间,甚至使手术终止。
2.5 医患沟通不够 由于工作忙,疏忽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以致产生误会。
2.6 患者方面 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视力、听力、理解力都下降,行动不便。多数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导致护理难度大。
3 护理对策
3.1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由于我院手术量大,工作强度大,护士长采取弹性排班的方法,合理安排专科护士,以减轻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相对固定,熟悉手术流程,能清楚的知道哪些环节容易出错以及如何避免差错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3.2 加强安全教育 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护理技术处理规范》、《护理病历书写规范》等,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 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2]。工作时严谨认真,手术中正确粘贴术中使用的高值耗材例如人工晶体的标签,准确书写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做好核查工作 ,做到“六查”、“九对”、“三到位”。六查:接患者查,患者入室查,滴散瞳药及表麻药时查,术眼消毒前查,手术开始查,手术结束查。九对: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眼睛、人工晶体度数。三到位:氧气装置、吸引装置、急救药品及相关物品到位以确保患者安全。
3.3 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手术室护理中,许多风险的发生都与护理技能有关。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尤为重要。定期加强基础知识、专科理论的培训,组织眼科组的护士学习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步骤及配合流程,掌握每一位医生的习惯,掌握超声乳化机及显微镜的使用,能熟练应对术中的紧急情况,例如后囊破裂需要行前部玻切的特殊准备,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4 加强眼科设备器械的管理 每天术前开机检查超乳机及显微镜,调节好各参数,每日认真作好使用记录。 白内障手术台次多,频率快,接台手术的器械、超乳手柄及I/A手柄、管道,都由专科护士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清洗、消毒、灭菌,严防手术感染,做到万无一失。
3.5 加强医患沟通 掌握交流沟通的技巧,要善于与患者交流、沟通,表达自己对每一位患者的关心,做好术前及术中的心理安抚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3.6 患者的安全管理 白内障患者多为老年人,行动不便,随时保持手术室地面清洁干燥。如遇上厕所,必须有人亲自护送。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做到心中有数,术中吸氧,密切观察与询问,如果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处理。白内障手术耗时短,周转快,针对以前手术完了无人及时护送的具体问题,科室每天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护工专门负责白内障患者的接送,确保安全。
4 小结
护理的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护理风险存在于手术室的每一个环节[3]。护理安全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白内障手术是给患者带来光明的手术,如何保证患者术中的安全,是手术室护理的重点。实行手术室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业务培训,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参 考 文 献
[1]赵希转.舒适护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学, 2009,16(12):106-10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01
我院是一所基层二级医院,长期担任带教工作(每年带教护理实习生30~40人)。通过建立手术室实习带教计划,规范带教行为,制订带教教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改进以适应教学。通过近5年来的规范行为带教、考核,与传统的带教比较取得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
规范带教制度,制定带教计划
指定带教组长、带教老师(根据手术室人员素质,护师以上),并制定职责,进行统一培训,对其带教行为进行规范,提出带教要求,学目的、方法和内容。使其责任和目标明确,在带教中根据实习生的情况、时间、带教任务安排进行有目的、有程序的教学。
制定带教计划:根据手术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实习生大纲制定带教计划,包括目的、方法和内容。
规范教案:根据手术室的布局、流程、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结合护理工作要求及实纲要求等,拟定教学书面讲稿及技能培训项目,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与学。由带教组长根据实习进度和实习计划进行统一小讲课和操作示教。根据知识的更新及带教、实习生反馈的意见结合基础工作要求不断进行实习生教案的持续修订。我科现在使用的教案内容:岗位职责(主要是巡回护士、洗手护士职责)、常见手术的摆放,手术室工作制度,常规手术器械的名称与用途,器械护士基本技能操作,常用手术器械、用物的传递方法,无菌技术操作(外科刷手、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台)。
制定实习生考核:根据手术室实习带教重点要求,拟定实习生理论考核试题及操作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由带教组长考核。在实习生实习结束前进行。实习生出科成绩由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与带教老师对实习生平时实习整体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带教方法
分4周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具体分4个方面。
培训(第1~2周教学和练习):①岗前培训:(1~2天)实习生进入手术室后,由带教组长接待并进行相关的登记(姓名、年龄、学历、所在学校、实习时间等),并宣布劳动纪律和带教计划。引导学生从入口处开始,介绍手术室布局、流程、分区及各区要求。物品放置,各区的设置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手术室一般制度、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分别放置的意义,有深刻的印象。然后进行手术室规章制度的学习(一般规则、参观规则、接送患者规则、查对制度等),使学生对手术室工作的严谨性有了理性的认识。规范学生入室行为。然后安排和介绍具体的带教老师。②巡回工作的带教:让学生观看一台手术,使其对手术情景有了初步的概念,并同时由带教老师对手术巡回护理工作进行着重讲解,手术后,挑选一空置手术间结合手术情景由带教组长组织开展巡回工作的具体操作讲解。以理论规范操作,然后跟班带教老师进行具体手术巡回工作的培训。③手术器械的带教:利用器械实物,由带教组长统一介绍教学常规手术器械的名称、性能、基本用途及清洁消毒、保养、打包等方法,在掌握名称后,再教器械的传递方法。然后在跟班带教时由具体带教老师具体操作带教。④器械护士(洗手护士)的带教:通过让学生观看手术全过程器械护士的工作程序,其间对器械护士工作进行着重讲解,如物品准备,外科刷手法、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法,铺无菌台,物品的清点查对,标本的管理等,使学生有了解性的认识,带教组长利用手术包进行实物模拟教学、操作演示,然后用教案进行器械护士职责教学,以理论规范操作程序。对无菌技术进行操作进行演示、训练和考核,然后跟班带教老师进行实际工作培训教学,重点是操作讲解和训练,严格要求。
临床带教(第3~4周):在前2周培训带教的基础上,在带教老师的直接指导下参与临床中、小手术的配合工作。在进行手术器械护士的配合时,让学生与带教老师同时参与整个过程,先让学生站在副台,带教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让学生了解手术步骤及配合要点。感受手术的气分。在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由学生站在主台进行操作,老师给予协助指导,带教老师要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随时注意手术的进展情况,督促并提示术中配合的注意点等。
考核评价(第4周):带教组长在实习的最后一周对学生进行手术室专科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带教老师评价,实习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所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在手术室的实习成绩。对学生没有完成要求的部分作出重点补救教学。召开实习生小结会,征求带教意见和建议,结合实际改进带教方法。
讨 论
临床带教的质量与时间的合理安排对实现带教目标,决定实习质量的高低极为关键。我科经过近5年的规范行为带教,实习成绩与传统带教相比较,更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手术室的工作程序,尽快的进入实习角色的交换,从而避免了传统的跟班带教法在不熟悉手术程序和器械物品而带来的恐惧心理和不知所措,使实习工作不能达到要求。现在采用循序渐进的规范行为带教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实习内容的理解和兴趣,教与学两者有机地结合,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实习的兴趣,又保证了带教质量,使学生在短短的4周里从未知到熟知,从不知道到基本掌握基本技能操作;使老师有了方向,明确了责任,从不知道怎样入手到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做到了有规范的带教,现在我科已经采用此方法对进入我科的新护士、进修护士等进行带教。
参考文献
1 卢弘,胡香云.助产带教三步法在产科教学中的运用.护理杂志,20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