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范文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

篇1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求知欲。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还远未形成,知识储备贫瘠,学习能力较弱,但是他们的优点是喜欢参与,乐于表现。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大胆、放心地读说英语,有意识地开展一系列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们参与其中,从而发挥新课程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英语学科的魅力,逐渐喜欢英语学科,喜欢上英语课。并且,为了培养学生参与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力争找到学生和教材最佳的契合点。在英语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和肯定,多表扬少批评,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要树立教师形象,起榜样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力、可塑性强,他们喜欢学习,喜欢模仿。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莫过于教师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容易被学生们模仿。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榜样,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关注细节,以身作则,激励他们努力向上。

2.要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能了解重点、难点在哪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能积极、有目的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同时也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英语学习对学生来说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使用英语的环境,学过的知识如果不能及时应用就会很容易遗忘,所以,知识的强化记忆和反复的演练就尤为重要了。我们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做好知识的复习,通过布置适当的作业来使学生深化记忆。如每堂课前安排适当的小活动、趣味的练习来应用所学知识,反复使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

三、教给学生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

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有了良好的方法和正确的习惯,会少走不少弯路,快速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大量的语言输入也是语言输出的前提,语言积累越多,语言输出也就更为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多记一些有用的词、短语、句子等,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口语交际中多用,为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学习。课上我经常采用听磁带、分角色朗读、配音、表演等多种形式,有时还让一两个学生读,其他同学听并参与评价,特别对表演者语音语调方面评价,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口语表达。

四、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多给学生实践的时间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对话的作用,适当增加或更改课本例题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另外,教师精选的内容不应片面追求数量,而要重视对话的质量。

五、训练口语,加深记忆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说出来,能正确流利地说出来,这是重点也是难点。听说在前,朗读在后,朗读有利于说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也是对“说”的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朗读英语好与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示范,这是给学生“先入为主”的朗读音调印象。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范读和领读。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多样轻松幽默的游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口语,在笑声中学习英语。

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语言环境,但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因此,只有人为地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训练,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一边洗漱一边听,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也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应以书本内容为主,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这个习惯,我们可以给学生留听读作业,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好的导向。

六、开发学生的思维,启迪他们的智慧

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但鼓励学生玩,还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如在学习“boy,girl,monkey”等名词时采用了“蒙眼辨音”的游戏,在学习动物时采用了“表演叫声”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学生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有助于克服学生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2

一、对英语的认识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这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首先,在语言环境方面,第二语言与外语有着根本区别。第二语言学习者一般都有一个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周围有众多的该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之间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由于该语言可能是“官方语言的一种(如英语、法语在加拿大,英语在印度等),新闻媒介、官方文件、广告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真实和自然的语言环境,而“外语”学习者,一般来说,很难有这样的语言环境。

其次,从语言输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一方面有自然的语言环境,另一方面,如果他通过课堂教学学习该语言,则教师的语言程度、同学的语言程度等都给他提供了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cornprehensibleinput),其中包括“针对外国人的谈话”(foreignertalk)、“教师语”(teachertalk)、“同伴语”(peertalk)等;而外语学习者则不同,他一般不可能得到foreignertalk之类的输入,由于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第二语言教师相比,teachertalk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如第二语言教学课堂,peertalk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那么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I)。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在小学英语课上,教师过多地强调了情境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境而情境,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境。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境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那么多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靠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用“玩”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学习,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只有不断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保持持久的兴趣。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地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水平。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要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

篇3

一体化 英语课堂 说唱 参与

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好了,对于以后的语法学习、单词记忆、口语发展及提高听力都有积极作用,新课程标准中更是强调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然而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语音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拼读能力差,记不住音标,单词或句子的语音形象和文字形象对不上号,更主要的是教师忽视语音教学或方法不当使学生对语音有了“轻视”“害怕”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初学英语者的语音教学,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又顺利地过了语音这一关,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共同问题。根据自己英语语音教学的经验与教训,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众所周知,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会很枯燥,所以作为低段的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根据低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里特征,以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焦虑感。所以,在语音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以下几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归纳总结出来的进行语音教学的方法和一些技巧。

一、字母,音标,单词一体的音标教学

在英语字母教学的同时,强调字母的读音,让学生在学习英语字母的读音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英语音标的读音。因为英语字母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英语音标,在教授字母读音后实际上就教授了大多数的音标教学。比如,在教会了学生“a”发音之后,在教到字母“k”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chant: “k, k, [kei]”。这样,我们在教授字母“k”的同时,也复习了元音[ei],而且让学生知道了字母“k”当中包含着元音[ei]。

在字母音标一体教学的同时,把一些与字母读音相同的单词、或符合英语发音基本规则的拼写比较简单的单词同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字母读音和音标读音的同时,学习一些基本词汇。比如在学习到字母“e”时候,我们可以列举一些单词,如“we”, “he” ,“she”等,让学生学习字母的同时,也能根据发音规律来归纳一些这些平时常用的单词

二、用游戏进行语音教学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教授的内容,设法编排、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语音练习。我认为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学中可经常设计一些听辨音游戏:一类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match,Listen and number; 一类是“听音举卡片”、“听音指单词”、“听音摆卡片”等等。教学中,尽量设计游戏,让学生高兴地练习,并要求学生成为一个“三者合一”之人,即做一个有心的聆听者、用心的模仿者和大胆的实践者.。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做游戏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情感培养,促进求知欲。在语音教学中穿插一些趣味活泼的游戏,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下来加快认读音标,促进记忆,熟练拼读。在新授中,可以开展“比一比,谁读得最好”的竞赛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听、看、模仿的好习惯。巩固音标时,游戏更多,如:“快速认读音标卡片记时赛”,出示三四张为一组的音标卡片,迅速拿掉,让学生按顺序说出“你看到了什么?”;“What’s missing ?”的游戏,出示一组音标卡片,让学生读过之后,从中任意抽掉一张,然后打开其余的卡片,问“What’s missing ?”。其实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创出许多新的游戏来。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些游戏,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能够较好地学习音标,让音标教学真正摆脱枯燥无味

三、用说唱进行语音教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口诀,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导方法,因为歌曲、口诀能加深记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好的节奏和旋律把学到的知识和歌词一块儿记住。童谣、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易读,节奏感强,有韵味。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通过说唱童谣、儿歌,练习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是一种又简捷又有效的好方法。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了英语语感。同时,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和各种媒体――实物、图片、光盘、动画等直观教具,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辅助手势和夸张的口型进行语音教学

针对上面提到的学生经常会出现英语元音发音不正确,英语词尾辅音后附加元音和英语词尾遗漏辅音等情况,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发现夸张的口型或者是手势是促使学生掌握这些比较有难度的发音的有效方式。

篇4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情境教学 优化策略

一、情境教学的来源及其含义

情境教学法也称视听法,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在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情境教学法认为,具体的语言离开了一定的情境,人们便很难表达和理解语言;没有了情境的依托,英语教学也就失去了语言学习和操练的环境。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从而使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了高效率的学习状态。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教学呢?

1.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设置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身边的教具,如卡片、实物等,还可以把家庭厨具、玩具等带到教室,让学生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思维,更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9 Breakfast中,B部分的单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我就把家中的碗、叉、勺、筷子等碗具带到课堂上,学生看到实物后就想到了单词,说到了单词就想到了实物,效果极佳。

2.结合课堂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要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中的问路、买东西、求助等这些场景都不能脱离我们的生活实际,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为学生建造合理的场景。

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2 Public signs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到这些牌子,我把场景拉回实际,假设现在同学们在公园玩耍,看到了一些场景,发生了一些事情,自由编写对话。A:There are alot of signs.B:They are publis signs.They mean different things.A:What does lt mean?B:It means…A:I see.B:Don’t…There Is amgn on the grass.A:What does it mean? B:It means we should’t…A:This sign means…We should’t…B:Yes,you’re right.A:Now Iknow a lot about public mgns.Thank you.

这些情境都没有脱离实际,是建立在学生共有的生活储备上的,便于学生参与。

3.结合教学内容促进情境教学。小学牛津教学用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配有大量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结合教学内容促进情境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

小学牛津英语低年级中的歌曲《ABc song》,我在授课前制作了一些头饰,让学生戴上ABC等26个字母的头饰,他们边表演边唱歌,兴致十分高昂。

4.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最能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游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在学习中欢乐地游戏。

5A Unit4 Halloween中B部分mask,vase,pumpkin,chicken,duck,horse,Djg这些单词,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些单词的图片放在大信封里,在大信封上开了一大扇“窗口”,四扇窗,先打开第一扇,如果学生猜不出来,再打开第二扇窗,这样直到学生猜出为止。此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同时也巩固了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三、教学情境优化策略

(一)优化情境教学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

1.情境教学的设计必须具有合理性。情境教学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段。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当前所教的年级,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情境。

小学牛津英语4A Unit7It’s late!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要准确地掌握时间的说法有一定的困难。我在课上先从数字教起,在学生熟练掌握数字的同时逐步练习时间的说法,从整时到整分,逐步过渡,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稳步提高。

2.情境教学的设计必须具有开拓性。设计情境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发展思维。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融会贯通,进行知识迁移,达到最佳效果。

4B unit9 Breakfast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在厨房里(幻灯片),让学生根据厨房中的一些摆放物,自由地编写对话,发挥想象力,开拓思维。

(二)情境设计优化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

1.学生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首先,要分析班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如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保持较短,自控能力较差,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要多采用比赛或者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在此基础上,温故而知新,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知识中。最后,情境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得出自己的感想,这样的学习最深刻。

篇5

关键词: 有效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1.前言

如今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对于高等院校的大型基础课――大学英语来说更是如此。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大学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战略性课题。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探索,进行有效教学,有目的、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发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师。

2.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

有效教学就是高质量的教学。美国心理学家斯莱文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说明了高质量课程的主要特征。QAIT分别代表了教学质量、适当性、诱因和时间四个特征。教学质量是指课程质量和课程呈现的质量,也就是教师的讲演、提问、讨论、辅导等一系列的教学呈现活动,它对学生有意义,使学生感兴趣,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的适当性指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程度,也就是已有的知识水平。诱因指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作激励程度,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程度。时间是指教师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时间是否充足。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这四个特征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

3.有效教学的教师特征

有效教学的首要因素就是教师特征。有效教学教师应具备的特征是: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条理与清晰的表述;认真和热情的教学态度。

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是有效教师的首要特征,这有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条理清晰的表述是有效教师的另一特征,有条理地组织表述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认真是有效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

4.有效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个人发展的启示

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进一步了解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有效教学,笔者一是在学院内对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二是抽取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和实践,笔者得到了以下启示:

4.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常常是作为社会的榜样的身份出现的,教师职业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教师的身上要体现出人类善良的本性,是合理的社会伦理典范。教师要以身作则,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具有有效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必须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对学生有满腔的热情;教师的职责除了教书,更在育人,教师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融入英语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注重教学的质量。

4.2拓宽专业知识结构

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掌握扎实可靠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和相应的技能、技巧;熟悉英语发展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对英语国家的社会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为大学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做到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举例恰当,还要追求讲授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和思想性。

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师必须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知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这是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因为,没有教育理论的指导,没有正确的教育观,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和个别差异,教师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英语教学工作的高耗能、低效率。

4.3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教师要学会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讲授大学英语课的时候,要敢于尝试有效教学的方法,即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教师要针对结构较好的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发现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增强学习责任心。还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发挥群体在学习中的作用,降低学生学习的焦虑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须意识到: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着丰富情感和人格尊严的、可塑的、活生生的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大学生是一个自我指导、自我激励的学习者,要教会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策略,独立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学习。

4.4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要注重提高三种业务能力。

一是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要能够全面了解教材,弄清重点、难点和关键,对教材内容要达到懂、透、化的程度,能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当地改造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真正符合学生的要求。

二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直接影响教师教学活动成效的直接因素。而英语教学的特点更要求教师注重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讲解重、难点,能用学生可理解的词汇讲授教学内容,还能借助非言语表达加强与学生的交际。

三是组织管理能力。要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有多方面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在课前拟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适度的调整,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4.5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讲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对教师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知识更新如此之快的信息时代,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首先,要努力创造出外进修学习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接触到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课余时间自读一些与外语教学有关的书籍和期刊,注重贴近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英语语言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在现实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作用日趋显著。英语教师要有学术研究的热情,保持对学问的兴趣,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5.结语

英语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教师应该关注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紧跟时展的步伐,进行有效教学,一方面,不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5.

[2]梁正溜.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外语界[J],2004,(3).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3.

[4]骆伯巍.教育心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5]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6]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主体

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并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其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喜悦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这是有效英语教学课堂必有的特征。下面我将阐述我对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浅显认识和思考。

一、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充满生机的互动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且充满智慧的交流,有效的课堂应该是一种互动的课堂。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学目标才得到创造性的实现,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把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界。在Animals一课中,教学动物单词时,巧妙地运用游戏来复习巩固动物的名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站成一圈,每个学生代表一种动物(带头饰)。第一个学生(monkey)说“monkey and tiger”(并且做出猴子和老虎的动作)。这时tiger接着说“tiger and bird”,以此类推,从中让学生熟练说出动物的名称,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互动游戏中,共同说演,共同提高。学生通过合作游戏,更加爱说英语、爱学英语了,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有效的课堂必须是关注细节彰显魅力的课堂

教学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操作的具体工作,细节虽小,但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足轻重。可见,细节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把细节做到极致(即“做好为止”),靠多个细节的力量的叠加来实现教学品质的改良。比如在课堂中当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作出各种精彩的反馈后,我们不能只用一句简单的Good!来表扬学生或者把学生的反馈重复一遍,而应该珍惜机会,发挥参与者、引导者的积极作用,适时采取恰当的、多样化的课堂评语:“Excellent!Let’s clap for him.”“Well done.”等等,这些激励性语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教育教学中处处是细节,细节无处不在,细节是认真的态度,细节是科学的方法,细节是一种创造,忽视细节就是放松标准。

篇7

摘 要 本文从人际交往动机,人际交往态度、人际交往情感、人际交往能力四个角度归纳和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的重要影响,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好地服务于体育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 人际行为 学生 影响

“人际”一词重在“际”字,即为“交际”。“交际”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可见,“交际”是标志人类活动的特殊领域的概念。“交际”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至少已经两千年。在汉语中,交际的“交”有接合、勇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

在英语中“交际”使用“communication”一词来表达,其含义有通讯、传达、交流、意见的交换等。西方文化注重实质的内容,强调的是消息、信息和感情平等地传递、交换和共享,从另一方面指出了交际的内涵。此后,“交际”一词则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其意义与“社会交往”、“社交”和“人际关系”,没有本质的区别。

由此,我们可以给体育教师人际行为定义: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信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即体育教师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信息与学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中的行为。

在体育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一方面这种交往关系发生在教育情境中,因而包含着接受教育的希望和进行教育的意图;另一方面,师生交往本身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的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启迪和影响。

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都是正处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毋庸置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性格,人格、生理、心理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人际交往动机

人际交往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影响别人,又要接受别人影响;既要了解别人,也要让别人了解自己;既要适应别人,也要让别人适应自己,只有这样的交往,双方才能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具有相互交往的需要,并都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某种心理需求。现在中小学生多部分是独生子女或留守儿童,生活中多半是孤单或缺乏关爱,所以他们希望体育教师能了解他、关心他。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际行为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是建立在信服的基础上,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转变成学生的内驱力来起作用的,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了解每个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不惜花费精力和时间。当学生认为,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质的增强是今后的成长需要时,他们自然会对教师产生尊敬的感情,欢迎接受他。

二、人际交往的态度

一切交往都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否则就难以达到有效地交往目的。交往态度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与学生整个人际交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决定着交往的内容和效果。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尊重、信任、同情、理解、热爱等积极的交往态度,能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否则影响交往的形式和发展。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是有限的,心理上不成熟,不宜受到批评和打击。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何种基础的学生,没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是常见的现象。此时,体育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过分指责,更不能讽刺或羞辱他们。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体育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效果比简单的批评要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在练习中建立信心,不断提高。

三、人际交往情感

人际交往的情感表现,往往是以表情形式显露于外的,是交往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感应的最直接的线索。它不仅影响交往对象的交往心理准备,而且通过反馈又影响自身的心理平衡。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是前提,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对表现好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弱点,严格要求;对后进的学生要循循善诱,热情帮助辅导;对身体有病的要关怀照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理解爱护的基础上,既严格又亲密,做到动之以情。

四、人际交往能力

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他能激励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能力和满足学生的各种合理需求的能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行为,只有被学生认为能导致其现在和未来的需要的满足时,才能被他们所接受和欢迎。同时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行为,只有当把学生的需求的满足与教学成绩直接联系起来,并使学生确切知道怎样达到目标时,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在交往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接受教学任务,执行计划的自觉程度;激发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有效的人际行为,依赖于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中小学生感性的心理,因势利导,可让学生参与教学工作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宇,刘洪福,胡秉姣.高校体育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2(06).

篇8

Abstract: The user-friendly management, is refers to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needs to satisfy the student personalization request, can transfer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fully, cultivates the student innovative ideology one mode of administration. Along with information age's oncoming, the student becomes as the arm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training's main bod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unearths and displays student's intrinsic potential to become the military personnel training the important topic.

关键词:人性化 军事院校管理以人为本和谐

Key word: User-friendly Military academies management Humanist Harmonious

军队院校在我国现代教育中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其肩负着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的艰巨使命和任务。学员队干部作为军队院校的基层管理者中的重要一员,直接承担着教育管理学员的双重任务,而目前我国军事院校的管理模式及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作为学员的直接管理者,适时改变管理方式,逐步应用和探索人性化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新时期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方式

人性化管理是我国新时期下的一种人力管理模式,是对原有管理制度的改革,它将传统制度管理中主客关系进行调整。人性化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基本涉及到各行业管理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管理工作发展与进步的必然结果。军校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具有严格的纪律约束性,但作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先锋队,应该将人性化管理模式与纪律严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以人为本,使学员的潜能得到尽可能地发挥,从而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性化管理也越来越被更多军校管理者所重视。

教学管理中所谓的人性化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根据学员自身条件,因材施教,使得管理更符合学员学习训练的具体情况,从而更好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

二、如何在军队院校推行人性化管理

迈入二十一世纪,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军革,努力完成我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任务,这是摆在我军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关键在发现和培养人才,基础在院校教育。同时,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战斗群体,其在军队建设中发挥着先导性的作用。学员队干部是军队院校中的基层管理者,是一个整体素质较高的群体,如何管理、培养好学员,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身潜能,是军队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目前军校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家长式的管理模式,甚至时常要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人性化的管理较少,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管理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诚然,军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是严格落实各项条令条例的要求,但要实现科学管理,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学员,信任学员,因为我们的学员都是从全国各地通过高考和层层选拔后走进军校的,他们都是优秀的。队干部应与学员将工作、学习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提升学员的自觉性,全面培养学员,不断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复合型军事人才,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军队院校的团队组成与一般院校有所差异,军校基本按照部队的组织形式,班是学员最小的群体单位,每个班都会设有班长和副班长,他们是协助队干部开展管理工作的主要力量。军校对于学员的管理普遍采取全封闭模式,也就是说队干部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这样不但有利于集体的团结,还有效强化了人性化管理工作的深入。队干部与学员同为军人,在人性化管理工作中,虽有上下级之分,但队干部绝不可以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要善于和学员打成一片,既要了解学员在工作和学习中面临的困难,还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协助他们处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促使他们更好的接受军校教育,逐步成长为我国军事领域中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好的全面型人才,以满足我国国防建设需要。

三、结论

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既为军队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为军队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军队院校的发展涵盖多个方面,若想实现军队院校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管理才是根本,缺乏有效、科学的管理,军队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军队院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应该大力推广施行。

参考文献:

[1]王中华.21世纪军事理论[J].军事杂志,2007(2)

[2]李伟.军事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吉林军事学刊,2008(6)

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健康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07-01

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自主创业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一、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审美观念

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从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有一些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缺乏团结协作精神,知识面窄,心理承受能力及适应性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择业和就业。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如体操、球类等);营造紧张的气氛,培养学生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可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如韵律操、体育舞蹈等);还可以通过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保健素养,形成科学用脑、讲究规律的现代生活模式;亦可以通过复杂技术动作的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既了解内部结构又能感知外部形态,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体育运动与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的灵感,而且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

二、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没有个性的创造者,很难创出有前景的事业。因此,人的个性对于创业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个性包括了人的智力、性格、情绪、意志等一些重要特征。纵观历史上创造奇迹的伟业之人,无一不具有鲜明的个性。新的环境下,自主创业已成为毕业生的一条新的道路,这条路上既有鲜花清,又有荆棘陷阱。一个创业者的成功固然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篇10

摘 要: 以生为本,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坚持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目标。根据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在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走“政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赢”模式势在必行,必须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优化合理设置教学模块,开展基于学生主体的工学结合,构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加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

关键词: 高职高专 教育教学 教育质量 教学改革

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涉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尤其是对近几年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的高职高专教育而言,“以就业为导向”将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在今后的发展中,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以工学结合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的性质

1.高职高专的教育类型与培养目标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多类型的,既有对复合实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有对科研开发型、产品设计型人才的需求,应该说本科和高职高专分别承担着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任务。高职高专,不能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它和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为目的的普通高等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是共同发展的关系,不应该是谁优谁劣、谁高谁低的关系。高职高专教育是面向行业或行业群,针对社会各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复合实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类型。“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决定了高职高=逃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同时决定了它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等方面必须有所区别。

2.“以工学结合为导向”带来的社会属性

高考成绩一般与考生的智力开发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密切相关,每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实际上是对考生按高等学校的层次和高等教育的类别进行分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高职高专教育的对象仍主要是未达到精英教育录取标准的考生。可见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大众化的社会属性。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门类多、数量大,与高职高专院校的这种大众化录取标准是相称的。

根据企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结合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生源状况,我们逐步认识到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应该说高职教育中政行校企的合作模式完全符合社会需求和生源的实际情况,符合高职高专的教育规律及特点。

二、“政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赢”是衡量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

过去在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中存在种种不良倾向,一些学校在教育中强调学科型倾向,或仍沿用本科型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只是根据本科相关专业进行缩减和压缩,有些学校甚至将学生毕业后升入本科院校的比例作为评判办学成功的标准。克服这些不良倾向必须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根据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提炼、整合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型高职高专教学模式,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并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办学质量高低的评判标准是能否培养出社会欢迎的高质量技术型人才。同时,高职高专应结合地方与行业的需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以较高的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三、树立“政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赢”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高低、优劣是决定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涉及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质量观的问题。显然,高职高专教育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就业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延续,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具体体现在:专业建设方面要做好人才需求调查,加快新专业的建设与老专业的改造;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到用人单位了解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规格的要求;课程的改造整合、教学内容的改革一定要紧跟岗位要求的变化,再也不能几年一贯制;第二课堂应该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目前学校组织的各项技能大赛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全体教职工都要参与就业工作,对于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而言,按需进行专业建设,按岗位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就业率。

四、全面进行“政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赢”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

1.彻底打破传统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三段论”模式。

传统的高等教育一般是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顺序分阶段实施教学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追求完整严密,提倡“厚基础”、“宽口径”,就业以后不求“上手快”,但是“有后劲”。如果高职高专教育沿用三段论的课程设置模式和教学过程,那么培养的必然是本科压缩型的毕业生,其理论水平与科研开发能力不如本科生,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又不如中专生,事实证明目前这种本科压缩型的毕业生毫无优势,就业非常困难。实际上在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中,绝大多数是普通技术型、应用型人员,这说明社会需求数量较大的必然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与高职高专实行本科压缩型的教学模式有关,人才培养的规格没有做到“适销对路”。为了“适销对路”,主要课程应当尽可能瞄准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在当前千军万马办高职的新形势下,谁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谁将在人才市场上取得有利地位,办学就能进入良性循环。

2.理论课不求系统、完整,够用为度。

高职高专的理论课应当是为培养实践能力的技能课奠定基础的,其广度、深度要视技能教学的实际需要而定,所以高职高专的理论课不应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是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用”的问题,这样的理论课就不会显得深奥难懂,既易于被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又符合把理论课教学纳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规格范畴的要求。至于少部分有发展潜力及在专业上有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学校可通过第二课堂及公共选修课的形式组织一定的师资力量,以满足他们学习上的更高愿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办学目标是不矛盾的两个方面。

3.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高职高专教育是针对未来工作岗位的教育,不能沿袭学院式教育,不能与岗位就业脱节。如果高职毕业生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就能上岗,那么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必然大为改观。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以应用为主旨的特征,要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绝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试想如果学习电气自动化的学生学习了《数字电路》、《电工基础》等理论却不知道使用各种检测仪器、仪表,对常见的电路、电子设备不能进行维修、维护;学习商务贸易的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却不知道如何询盘、还盘、保险、索赔、报关、退税等活动,不熟悉进出口公司日常的事务性工作,那么,这种脱离岗位的教学就完全称不上是高职高专教育。

五、全面_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观的学习和讨论,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面向全体教职工全面开展关于高职高专教育思想的讨论活动,全面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认识高职高专教育为就业服务的本质特征,改变各个专业知识结构和主干课程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观。教学研讨的规模可大可小,甚至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学习。

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典型,供大家学习、观摩。所谓典型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名牌专业,并且完全符合就业市场的需求,有较新的时代特色和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典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是面向企业、面向地区的定单式教育;含有涉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课程;砍掉了与岗位应用无关的课程,实用型课程做到精讲多练;提高实验、课程设计的课时比例,提供业务模拟演练的场所及条件;突出英语与计算机应用等技能特色;重点课程与特色课程应集中在第一学年;注重第二课堂,注重对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的培养。

总之,就业率的高低,对学校而言,就意味着教育的成败和生源的扩缩;对于各系、各专业而言,就意味着专业的发展、调整或取消。就业乃民生之本,更是高职高专教育的责任。由此看来,“以就业为导向”,不仅体现了高职高专新的政绩观,而且是求真务实作风在高职领域的具体表现。“以就业为导向”是所有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灵魂与宗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6.

[2]王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的创新[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篇11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启示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87-01

一、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经济一体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商务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都开办了商务英语专业。然而现实状况是有些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方向,更谈不上准确的定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向是什么?学生毕业后能干什么?哪些行业单位急需要?很多办学者也不很清楚。而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也自然不是很清楚,有些只是听家长安排,有些只是凭着对“商务英语”这几个字的片面理解,觉得将来一定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很荣耀。在这种情况下的进行的教学活动,无疑是盲目的,其后果可想而知。而当学生面临毕业,也是充满茫然,学到什么?能干什么?很多学生都后悔选错了专业。其实,问题的症结不是商务英语的专业不好,而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

如何制定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认为,在制定专业目标和规格的时候,要遵守以下原则:1.培养目标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目标一致;2.培养目标和规格宜实事求是,不能偏高或偏低;3.培养要求要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4.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可比性。具体说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可分解为:英语交际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商务业务能力、综合能力(即英语素质、商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英语素质包括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商务素质包括基本的国际商务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国际贸易实务;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计算机应用、办公室事务等。通过三年整体教学设计,合理设置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综合实践教学,保证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形成,适应专业职业岗位要求和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体系的建立及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英语+商务”,通常采用学科式的课程标准、压缩式的课程体系、精简式的课程内容和浅表层次的能力实训,教学模式陈旧,造成了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类似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不符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作为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至少必须具备“英语语言+商务知识+综合能力”这三大主力能力;要想培养出合格的国际商务人才,必须开设相应的课程群:第一,专业英语课程模块,在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商务口语等,并配置强化听、说、会话和业务交流等训练的音像资料。第二,商务知识模块,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商品学及国际商法等课程,并配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第三,综合能力课程模块,主要有计算机操作、办公室实用技能,并配套进行专业技能实训。这三个模块相配合,构建成完整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体系。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综合类语言学科,与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活动紧密相关,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传统商务英语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师自始至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则静静地听。而高职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如果像传统商务英语教学法一样只是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肯定不大。

因此,在商务英语课程中,我们应该使用和学生联系更为紧密的“案例教学法”或“实际教学法”,因为商务英语、外贸英文函电、商务文书、商务英语口语等课程属于业务英语,其教学过程必须结合国际商务情景,设定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进入商务活动的角色中,用已有的商务知识促英语语言知识的应用表达,又以英语语言知识去深化理解和学习新的商务知识。这是一个商务知识与语言能力相辅相成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系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在特定目标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商务英语教学所推行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学习中,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是关键。实践性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是核心。学生应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教师不再是中心,不是主角,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却不是被忽略的。教师在组织实践性教学中以导演的身份,部署学习任务,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关键时刻或遭受挫折时,给予必要的点拨,保障任务的完成,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这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当高的综合素质,要有极高的责任心,每一堂课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要做好非常充分的周密的教学设计,要付出比一般的课堂讲述方式更多的心血。

(二)实践教学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是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业务员的培养目标,要求业务员必须具有熟练的动手能力。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等业务都必须动手操作,如何开展各项业务,如何制作业务单证,如何审核单证,如何报关等等,单靠课堂讲授是不可能掌握得了的。专业技能靠操练、靠实际去做,所以,加强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每个教学模块在完成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任务之后,都要组织学生集中进行1-2周的技能实训,并在毕业前半年进行对于学生进行集中顶岗实训。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将来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动手操作性很强,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应当重视。

参考文献:

[1]蒋秀娟,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课堂[J].国际商务研究,2006,(6).

[2]彭华,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探索[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0.

[3]宋梅梅,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与建设[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53.

[4]柳青军、李娟,商务英语教学体系与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6,6:75-77,82.

[5]赵光慧,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2).

篇12

关键词: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综合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质量;数量;任务活动

一、引言

任务在语言教学中指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贯彻交际教学思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为培养和提高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供了更佳的平台。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是系统地传授知识,综合地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与单项技能训练课如口语课、阅读课、听力课、语法课等课程并列存在的一门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如何使任务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作者从克拉申的语言习得论中得到了启示。

二、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的性质和特点

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而言,综合英语课是一门最主要的课程。它是英语学习的核心,通过该门课,学生可以学到英语语言知识,并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中规定“综合英语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系统讲授基础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层面,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语言的基本技能训练,为进入高年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做到基本功扎实,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得到训练和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理念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简言之,“Language is used for doing things”。也就是说,使学生在使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当中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用所学英语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

近20年对于任务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多着重于输入的形式内容及其真实性,任务活动的类型及其真实性,以及以学习者角色为中心的策略研究。而对于输入的多少及难易,输出的时机及侧重,以及活动设计粗细把握等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四、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

Krashen(1985)的“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Krashen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习得途径而获得的。而第二语言习得则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大量地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输~(Comprehensive input)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因此这一理论从质和量两方面谈到了促成语言习得发生的条件,即在进行语言输入时,首先在量上,要“有足够量”,其次在质上,必须是“可理解性”。

按照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设理论,毕业论文理想的语言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即可理解性(Comprehension),趣味与关联(interestand relevance),非语法程序(not grammatical sequenced)和足够的输人量(enough input)。

(1)可理解性。Krashen认为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如果学习者不能够理解语言输入的信息,就不能习得语言。外语课堂对初学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课堂里教师可以提供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

(2)趣味性与关联性。这是指输入的语言不仅有趣而且要有联系,要想使语言习得有效,就需要学习者自觉对输人的语言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并对此感兴趣。有研究表明,兴趣与学习者的基础知识有关,只有那些学习者不知道而又想知道的东西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应是有意义的学习。

(3)非语法程序安排。Krashen认为,语言习得重要的就是要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人,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语言习得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里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人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

(4)足够的输入量。目前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是因为低估了语言的输人量,要学习好或掌握一个新的句型单靠几个练习甚至几段语言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广泛地阅读和运用该目的语才能完成。同时还要帮助学习者在课外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在语言的运用中自我提高,把课堂内的教学和课外阅读或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以及语言输出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是能够实现的。

五、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对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的启示

(1)输人是任务型教学的起点和关键、在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要注重提高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在综合英语课堂中,如果输人过难,硕士论文学习者无法理解,则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输人过易,学习者无挑战性,无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学活动效率势必不理想。克拉申认为,学习者习得语言是通过理解了稍高于现有水平结构的语言,即i+l性的语言。也就是说,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之所以学习者能从8tllg~i发展进步到stagei+1,是因为学习者理解了i+l性的输人内容。

在综合英语课堂中.能否做到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人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决定性闪素。要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可理解性语言输人,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必须在增加语言输入量上下功夫。获取语言输入的途径有两条:听和读。因此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利用课内教学时间外,我们还应大量增加学生课外听和读的数量,让学习者坚持每天30-6O分钟课外听和读,听读那些有吸引力的材料。其中阅读文章的长度和生词量之间应该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问读文章长度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章过长,会给学生造成望而生畏的感觉,文章过短,会使生词相对集中,造成学习者理解上的困难,而频繁的查阅生词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我们还应注意提高输入的质量。Krashcn (1982)曾提出,对于新的语言材料输入,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并吸收:一是教师采用简明易懂的方法进行输入;二是学生充分利用上下文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调控语言输入的难度,提供适量的语言信息和语言知识,充分利用学生本身已有的语言能力,有效地推导有关联的意义,达到正确的理解。

(2)注重任务型教学中活动的安排和设计。

在任务式教学中,任务活动是核心维系着教学的最终成败。克拉申强调,输入内容不能完全就是i+l性的,还应包括i,i+2,i+3,i-1等等内容,即力求输人自然。在任务式教学中,输入的自然真实,能适应众多水平层次不尽相同的学习者的需要也十分重要。克拉申观察研究儿童第一语言习得中发现,caretaker speech对于儿童现有语言水平只是rough-ly-tuned,而不是finely-tuned,即孩子所接受到的语言知识近似于他现有语言水平,其内容除i+l性外,还包括i+2,i+3,i,i-1等内容。在任务式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fine—ly—tuned输人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需要,而rough—ly-tuned自然输入可以让所有学生能各取所需。另一方面,roLlgIlly—tuned自然输人,使得i+l能重复出现。

任务活动的设计编排,同样可是roughly-tuned。也就是说,对于某一次任务式教学实践,不必就只有唯一的一项任务活动,而是可以根据roughly—tuned输人设计出不同级别的任务活动,以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更有利于其语言水平的逐步有效提高。

(3)注重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克拉申观察研究保姆话语中发现,医学论文保姆话语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其随时随地性(here and now)。也就是在儿童语言习得中,充分借助于周围即时环境,使语言习得更直观、更感性化。在任务式教学实践中,教师话语就似保姆话语。要使语言学习更有成效,教师应适时适量适当调整自己的用语以便学生理解,让学生在理解中学习。同时应极力寻求各种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利用肢体语言、图片等直观教具以及充分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历。特别是在任务式教学实践中,每次任务活动,除了书面文字材料,更应努力准备充分的辅直观材料,如海报、录像短片、音乐等等,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先人为主,尔后才能更出色完成任务,亦能更有效地学习语言。

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善于传递知识、情感、技能和观念的教师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能与学习者和谐相处,形成师生间的积极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学习活动的参与意识。

六、结语

作为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职称论文 综合英语课对于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与创新,同时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给予学生新的感受和成就感。

克拉申输入假说给予了任务式教学一些建设性的启示,但其中还存在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输入理解性的把握,输入的量及输入难易的控制,活动究竟如何粗略设计,以及教师话语如何适时适量适当把握。这些,都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来了解、解决,让任务型教学更完善,更有效地在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堂中得以应用,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 LMj London:Longman,1 985:2.

[2]李瑞芳。孟令新.第二语言学习中语法隐喻对语言输入的影响[J].外语学习。2004(3)1

[3]郑树棠主编.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

篇13

【关 键 词】小学英语教育;可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26-03

自2001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英语课程已经开设了十多年。目前,国内有关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行性研究、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笔者试图对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其对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借鉴与帮助。

一、小学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1. 小学英语培养目标的研究。2001年开始实施的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文化和情感方面的培养。随着新的课程标准出台,出现了各种关于它的解读,这些解读主要体现在对兴趣培养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的争论。王蔷(2005)认为,“小学开设英语课的优势并不在于学生在语言知识的掌握上,而主要是在情感范畴里”。[1]目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都强调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而有的学者认为,过分强调兴趣性,忽略知识的重要性,会影响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提高。鲁子问(2008)认为,“要实现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不是需不需要扎实的语言知识教学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知识教学的问题,如何夯实指向运用能力的基础问题”。[2]

从目前新课程标准培养目标研究来看,争论点不在于是否应该培养兴趣或是进行文化教育,而是应该以何种方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兴趣和进行文化教育。由于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定得比较宽泛,对它的解读出现了争议,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提出较明确、系统地实现培养目标的方法和准则。

2. 中小学英语衔接的研究。有关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都指出,我国英语教学体系衔接不良,造成了外语资源的严重浪费,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王蔷(2008)认为,“中小学衔接问题是不少国家开设外语课程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在中小学的衔接问题上处理得不好,将会使一批学生过早放弃英语学习,他们也会因此而失去今后人生发展的更多机会”。[3]应对我国中小学英语衔接出现的问题,范文芳(2000)提出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从教学大纲、教材、评价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几个方面努力,做好英语教学衔接。[4]“一条龙”规划的提出,引起了学界和教育界对于英语教学衔接的关注,国家以及各省市都围绕英语教学衔接成立了课题进行进一步研究。虽然有的地区和学校取得了小范围内衔接成功的经验,但中小学英语衔接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3. 小学英语开设条件的研究。小学英语虽已经开设多年,但研究显示农村教育条件较差,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例如:教师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教学资源和设备匮乏,课程设置不合理,评价机制不恰当,教材选用不合理等。为数不多的一线教师的研究提出了与实践结合更紧密的问题,如课时不能保障、家长认识不足、如何转换教学和评价模式教好小学英语等。为了解决小学英语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高校研究人员提出,国家应该对基础教育领域推行学校标准化。也有学者指出,平均主义不利于更好、更快地发展,应该均衡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对于小学英语教育可行性的探讨,清楚地表明了它的优势和弊端。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第二语言学习存在着敏感期,小学阶段学习第二语言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

二、小学英语教育实践性方面的研究

1. 小学英语教材的研究。随着小学逐步进入英语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和种类趋于现代化和多样化,全国各地的小学英语教材共有31种,除教材外还有更多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在不断地开发中,每一种教材似乎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与之相应的教法。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选用的教材就有三种以上,以PEP教材、重大版教材、新标准教材为主,还有一些学校选用了《牛津英语》,并开发了校本教材,增加了配套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

2. 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有着自己的特点,如何去认识与处理教师与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传授知识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及课堂与自然界和社会等方面的这些关系,构成了不同的小学英语教学理念。

从目前研究看,部分学者认为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龚亚夫(2009)从英语语言的影响、英语教育的定位等几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我国基础英语教育定位应该摈弃“英本主义”的思维定式,重新构建理论框架,重新审视英语教育的目标,并相应地调整课程的内容。[5]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理念,丁书新等人(2009)对小学英语师资愉快教育理念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指出教师对小学生的特征,小学生英语教学的特征和规律要有清楚的认识,树立愉快教育的理念。[6]而来自一线的教师比较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的理念。他们认为,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可以从内心情感上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渴望,在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上有较强的飞跃。

3.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热点。近年来,不少教育专家已经着手研究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并且已经完成了《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小学英语教学法》等有关小学英语教学法的书籍,这些教学理论的出现对保证小学英语教学科学合理地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根据检索,直接涉及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文章有80多篇,研究人员集中在一线教师和高校研究者,主要涉及游戏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

游戏教学是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研究者从理论上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廖爱秀(2004)认为,英语游戏教学适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7]虽然游戏被广泛地运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游戏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效果。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一直存在着诸多的争论,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更是我国教育界人士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交际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来自一线教师,他们从经验上探讨了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代欣(2008)认为,交际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以及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渗透跨文化意识。但交际法不提倡中途打断学生的表述,从而错过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机会,而且“两极分化”在课堂表现上突出,容易致使“能者会多劳,弱者受轻视”的现象。[8]

2001年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理念,在国内开始任务型外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谭梅(2004)依据任务型教学的先进成果,结合小学英语教育因素,提出了任务型教学在中国小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本土化改造的思路:真实任务教学。[9]刘天华(2007)认为,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各种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包容性,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而且适用于合作学习。[10]

除以上教学方法外,合作学习法也得到了一线教师、教研员,及高校研究人员的重视。但合作学习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性。

4.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关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人员大部分来自一线教师,他们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进行新课程尝试,从经验层面对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张敏(2000)构建了“小学英语交际活动中的“四P”教学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 se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运用)。后来,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增加Progress(检测提高)阶段,形成小学英语“五P”教学模式。[11]王晨(2003)认为,英语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和沟通的互动过程,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建构“主题互动式小学教学模式”。[12]郭爱莲(2005)探索了小学英语AAC ( 目标―活动―交际)教学模式,研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定位和操作方法。[13]雷利军(2006)运用演绎法与归纳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交互白板环境下的小学英语言语交互型教学模式,从学生课堂参与和发展的情况探讨了模式的应用效果。[14]

由此可见,广大英语教师对多年来机械、呆板、只注重语言知识灌输而不强调语言知识运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开始了深刻反思。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起步晚,各地区、各学校大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英语教学,缺乏具体操作模式的指导,许多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进行新课程尝试,部分教师能够探索出较好的英语教学模式,但是相当数量的教师在理解《标准》内涵时容易表面化、片面化,导致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尽管研究者对各种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但是理论和实践存在脱节,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只能说是一个初探。正如查有梁教授在《课堂模式论》中所指出的那样:“教学模式应是开放的、发展的、进化的。初级的教学模式中孕育高级的教学模式,高级的教学模式有待于发展到更高级的教学模式。”[15]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完善。

三、小学英语教育理论性方面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理论,是通过小学英语教育实践的概括和反思,从中抽象出构成小学英语教育各要素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以指导和规范该学科教育的实践。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历史非常短暂,理论研究处于无暇顾及、无力应对的状态,用于指导小学英语教育的理论还比较零散,整体上尚属薄弱。目前,此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研究层面以及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与描述上,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尚未形成一整套揭示小学英语教育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使得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遍理论水平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四、结论

通过对近十年来小学英语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国内对小学英语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的论文数量总体上不多, 其中优秀论文更少, 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屈指可数。小学英语教育在实践上可供调查研究的内容很多, 但在理论上范围相对狭窄。另外, 大部分学校的小学英语学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小学英语教育的研究大部分来自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体会类文章,所以目前以及今后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应过渡到更注重理论研究,但要避免盲目套引理论,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小学英语教育。

注释:

[1]王蔷.国际小学外语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5(1):84-90.

[2]鲁子问,聚焦中小学英语教学(四):语言知识与语用能力是统一体[OL].,2008-08-22.

[3]王蔷.用改革的方式解决英语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J].课程教材研究,2008(10).

[4]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6).

[5]龚亚夫.重新思考基础教育教学理念[J].中国外语,2009(06).

[6]丁书新,武士勋,崔海英,卞凤莲.论小学英语师资愉快教育理念的培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03).

[7]廖爱秀.论小学英语游戏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 2004(01).

[8]代欣.论交际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以渝中区人和街小学为例[D].西南大学,2008(09).

[9]谭梅.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4(04).

[10]刘天华.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11).

[11]张敏.小学英语交际活动中的“四P”教学模式初探[J].上海教育,2000(09).

[12]王晨.小学英语“主题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06).

[13]郭爱莲.小学英语AAC 教学模式探索―河北省“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12).

篇14

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授学生知识,强化学生的能力,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准确英语学习内容,使小学英语课堂更加真实、科学,促进英语教学意义的体现,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以及能力全面提升。

一、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以形象事物进行认知的阶段,小学英语教学利用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利用生活中的场景以及内容进行英语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使课本中的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给予英语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英语学习联系起来,融入到生活中,总结社会以及生活经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轻松、生动的英语课堂氛围,在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实践以及创新意识,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是人们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语言,是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英语是存在于生活中,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成长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英语学习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就小学生而言也具有一定的语言优势。通过将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学习英语,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就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地生活化教学氛围,应积极鼓励和表扬小学生,使学生不再畏惧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小学生,不能因学生的成绩、家庭背景等对学生差别对待,要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使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得以树立。教师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认知等,关心、尊重、帮助学生,让学生感受教师对自己的爱和认可,从而积极地进行英语学习,促进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2.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情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生活中的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英语知识,并实现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主动融入到情境中,实现学生之间的研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以及运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实用性。

例如,在学习《Our Classroom》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全体离开自己的座位,让学生身处于开学时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擦黑板、打开灯、擦窗户、打开门等练习,在教师的口令下,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有效地掌握Turn on the light、Open the door等词组,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能够身临其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3.挑选生活化的英语内容

要促进小学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现,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选择适合生活化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对小学英语知识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将英语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化的设计,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教师应积极将生活化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在学习《Merry Christmas》时,教师可以在圣诞节时进行教学,为学生布置好Christmas tree,准备好Christmas food、Christmas gifts以及Father Christmas等,在教学中,为学生讲述与圣诞节有关的知识,组织学生唱“Merry Christmas”。利用生活化的内容,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英语交际意识以及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自己策划Teacher’s Day、Children’s Day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4.布置生活化的作业

当前,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外作业,使英语知识更好的延伸到课外,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卧室的实际情况将卧室的摆设画出来,并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卧室。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英语名言、谚语等,并分享给其他学生。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手抄报的制作,通过生活化的英语作业,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小学生的英语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水平以及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生活中与英语教学有关的内容融入到英语课堂中,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受英语的真正意义。生活化的英语教学策略能够使枯燥的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的融入到英语学习中,促进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策略是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实际、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积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与学习结合在一起,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袁建琼.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0(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