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龄化城乡倒置范文

老龄化城乡倒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6 10:27: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老龄化城乡倒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老龄化城乡倒置

篇1

上述课题负责人、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称,人口老龄化问题并不只是东部发达地区或者城镇所独有的问题,它在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更为突出和严峻。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吸拔下,大规模流入城镇的农民工已不再仅仅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包括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

率先“未富先老”

四川作为中国最主要的劳务输出地之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东南飞”导致的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现象更为严重。此次由四川省社科院和四川省农业厅联合组织的课题组就选择四川省富顺县、安岳县和中江县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区完成520份农民问卷调查(有效问卷501份)。

调研报告称,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依据。而对50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8%,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1.4%。

郭晓鸣说,如果去除长期在城镇务工且被纳入城镇人口的那一部分人口,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将更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长期在城镇务工,导致农村空巢化现象的出现,38,3%的家庭只有一位或两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留守在家。

而更详细的数据显示,在调查涉及的1744个劳动力中,有750名外出务工,占比43.6%;而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0.53%。

不仅如此,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有88.4%的人仍在从事农业劳动,且占总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33.2%,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凸显出农业劳动力高龄化特征。而在45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中,只有17.3%从事农业生产,仅占总农业劳动力的23.3%。

“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出现,意味着在公共财政投入更少、居民富裕程度更低的传统农区更早丧失‘人口红利’,并且面临着更加沉重的养老负担,这对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必然产生显著的制约性影响。”郭晓鸣说。

引发多样化挑战

该课题的初衷在于准确把握当前西部农村“谁在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及其对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影响。报告显示,劳动力老龄化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向小农经济倒退,也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要障碍。

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老龄劳动力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了倒退性调整,其主要做法是将水稻和油菜种植规模缩小至满足自食需求的水平,并逐步放弃种植玉米(2313-10.00-0.43%)、小麦(2459-19.00-0.77%)、红薯等耗费劳力且收益不高的非生活必需的传统作物,无力耕种的土地则大多撂荒或临时送给乡邻耕种。老龄劳动力生产粮食主要用于自食,用作出售的粮食较少,农业生产又回归到改革开放前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模式。

而从家庭副业上看,大量农户因缺乏劳动力而主动缩减了生猪等养殖业的发展规模,有57.3%的家庭已经不再饲养生猪,户均存栏数为3.3头,且主要用于自食,用于出售的生猪数量逐年锐减。曾经作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重要支柱之一的养猪产业的衰落,表明农民这一传统增收渠道几近瓦解。

不仅如此,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首先导致生产方式向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倒退,进而产生农业技术需求明显萎缩这一更为严重的后果,这就使得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上面热、下面冷”、农民积极性低等突出问题,导致了老农民、老品种与老技术的循环。

报告还称,农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农村家庭的空巢化,501户农户的调查显示,农村家庭空巢率高达38.3%。显然,农村家庭空巢化将对农村老年人口产生经济和社会上的双重影响,而社会影响甚于经济影响。

篇2

计划生育对老龄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使我国老龄化提前到来,而且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加速老龄化由轻度、向中度和重度老龄化的转变。重度老龄化将带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有人口学专家预测,如果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的较低水平,我国社会总人口到2015年达到14亿、2020年约14.3亿、2030年左右达到14.6亿峰值,之后实现零增长并逐年下降,2040年降至14.3亿左右、2050年回到14亿。笔者以此为依据,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年龄组2010年人口及死亡率数据,预测未来50年(即到2060年)老年人口和老龄化发展趋势,并绘制了60岁、65岁和80岁及以上年龄老年人口趋势图(图1)和老龄化趋势图(图2)。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含65岁,以下同)老年人口882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6.97%,2010年老年人口增加到11894万人,10年增加3073万人,年均增加307.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8.94%,这10年是老龄化起步时期,也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老龄化提前到来的10年;2020年、2030年和204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增加到18716万人、25678万人和33343万人,其中2011~202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加682.7万、2021~203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加696.2万人、2031~2040年老年人口年均增加766.5万人,老龄化水平分别提高到2020年的13.09%、2030年的17.59%和2040年的23.32%,这30年是老龄化持续加速时期,也是老龄化由轻度向中度和重度老龄化连续跨越的时期。2010年老龄化水平(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超过20%的国家只有德国(20.4%)、意大利(20.4%)和日本(22.7%)(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我国老龄化水平将在短时间内达到和超过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对此起了重要作用。

2计划生育政策反过来又可以延缓或调节老龄化进程

2.1调节老年人口,缓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从图2可以看出,2040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速和老龄化开始明显放慢,并在2055年达到峰值后逐年下降。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2040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72.7万,2055年达到峰值时,也只比2040年增加了1362万人,此后步入下降通道。2050年老龄化水平为23.69%、2055年达到峰值时24.79%,仅比2040年提高了1.47%,2060年下降到24.16%。2040-2060年的二十年将是我国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后面临各种挑战的20年,也是老龄化由快速发展到迅速减速并转身向下的20年。很明显,计划生育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对老龄化的抑制作用在实施后的六十年开始显现。我国普遍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进入老年时期的人口开始下降。计划生育对老龄化的加速与抑制,其作用原理是不同的:前者是通过少生减少总人口,使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后者是因为少生而在几十年后减少老年人口,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前者发生作用是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前几十年,后者发生作用是在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的后几十年。

2.2调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延缓老龄化进程调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有两种方式,一是调节老年人口绝对数,周期很长,至少需要60年才能见效,这就是我们在上面提到的70年代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老龄化的到来,同时在60年后延缓了老龄化的进程;二是在老年人口绝对数既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使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或下降,其效果是很快就能显现的。所以,面对老龄化不断加速的人口形势,有的人口理论工作者开始呼吁放宽生育政策,逐步开放两胎生育,使妇女总和生育率逐渐提高到更替水平,最终实现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现在的问题是,生育政策什么时候开始调整?调整的幅度多大?如果现在开始放宽生育政策,人口的峰值将提高,峰值到来的时间将推迟。这些因素的改变都会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带来深刻的影响。由于人口再生产周期很长,人口政策的调整必须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必须着眼于人口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着眼于人口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

2.3调节老龄化的区域结构,缩小老龄化的区域差距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别化造成老龄化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农村生育政策比城市宽松、经济欠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宽松、少数民族比汉族宽松,从而使老龄化呈现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民族差别。城市老龄化甚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甚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甚于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差异化生育政策造成了老龄化的发展不平衡,循着这种思路,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差异化的生育政策缩小老龄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现在有些城市或地区已经开始调整生育政策,以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计划生育法只是规定了基本的原则,具体的生育目标及措施,可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基于上述国情,我国的省、市、自治区人大均颁发了当地计划生育条例,以落实国家的计划生育法律。笔者以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状况还得维持下去。调整生育政策由各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行制订实施,其效果会比全国统一为好。

篇3

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按照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这一国际上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三千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

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 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这种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之下,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照料、精神慰藉功能逐渐弱化。虽说“百善孝为先”,但面对老人所需要的长时间与专业的护理,子女也会觉得分身乏术,产生“照料疲劳”的感觉。且面对着越加激烈的竞争,一些青年夫妇更重视子女的照顾和教育,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子女身上, 而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却有所忽视。所以,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也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

三、 公寓化养老模式初讨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化养老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和政府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保证“老有所养”,还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把养老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讨新的养老模式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拥有分散的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各类保障服务设施,让老人居住得安心、舒心,又拥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氛围。所以,其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减轻子女养老压力,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专门化、系统化,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新型老年公寓起点高、理念新、融入市场会很快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变老年人“望寓生叹”为“养老首选”,让养老产业的经营者看到了光明的前程。老年人养老观念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年轻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生育观和事业观,将拓宽更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激活“老年经济”,形成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新型老年公寓是一个探讨养老社会化的实验平台。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加速养老福利型向社会化养老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注入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

篇4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探求自我发展的道路。自2000年起,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了总人口数量的7%,年龄中位数超过35岁,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造成了整个国家处于“未富先老”的状况下,即人口年龄的老化程度快于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医疗条件的改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经济的转型以及社会观念的改变使得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短短的半个世纪经历了从相对年轻型的人口到老年型人口的转变。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加,但人均GDP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居民的人均收入及消费水平并不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并且城乡消费差距也还十分明显。

如图1所示,2000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逐年下滑,虽然这一趋势在2010年之后有所缓解,但是居民消费率一直处在50%以下的水平,这与钱纳里等人提出的标准结构中工业化中期阶段65%的居民消费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为16674元,而农村居民仅为5908元。在影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中,收入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城乡居民在消费观念、家庭年龄结构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尤其是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农村人口的大量迁移,使得落后的农村地区反而出现的更高的老龄化水平,并且我国城镇和农村的老龄化水平倒置情况还很严重,这对于居民的养老与城乡社会发展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那么,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城乡老龄化水平的不同是否会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产生影响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文献综述

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研究,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莫迪利亚尼等人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根据这一假说,消费者会将一生的预期总收入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最优配置,以取得跨期效用最大化。

以该理论为基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探讨,力求得出老龄化与消费或储蓄之间的关系。Leff(1969)对1964年74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作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然而,随后的Goldberger(1973)以及Ram(1982)则对leff的结论提出了质疑,他们通过实证研究认为抚养比和储蓄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关系。Modigliani and Cao(2004)采用我国1953-2000年时间序列数据,对人口老龄化与储蓄率的关系进行计量估计,研究结果认为老龄化是我国出现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原因。舒尔茨(2005)使用16个亚洲国家和地区1952-1992年间的数据,利用动态面板回归的方法检验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认为老龄化会对储蓄率产生影响,但其影响是很微弱的。国内学者方面,王金营、付秀彬(2006)对我国自1978年以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引入标准消费人概念和变量,并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均有一定影响,并且老龄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未来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比率。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2008)利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对1989-200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估计,考察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发现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存在负相关的关系,但是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于潇、孙猛(2012)通过对边际消费倾向的测算,认为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路径主要是通过改变社会总体消费倾向来实现的,但在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会对总消费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毛中根、孙武福、洪涛(2013)通过对1996-2010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测算,认为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是导致居民消费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而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则不显著。

总之,国内外学者对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水平关系的研究至今并无定论,而在进行城乡老龄化与消费水平关系分析时,以住的文献也是假设同一省份或地区的城乡老龄化水平相同。但事实上,城乡老龄化水平并不相同,并且存在倒置现象。因此,本文分别对2000年至2012年的城镇和农村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重点考察城乡二元结构下,老龄化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着怎样的影响,并从城乡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收入水平、家庭结构、消费行为以及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上述结论。

城乡二元经济下老龄化与消费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说明

为了研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老龄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了2000年到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由于西藏自治区人口较少,且抽样数据的波动性很大,个别年份还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这严重影响整体数据的稳定性,因此笔者剔除了该地区的数据。

在这里,模型的建立相对简单,只考虑消费与人口年龄结构和收入的关系,没有考虑财政支出、利率、城市化及各地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该模型的重点在于研究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选取的数据包括城乡的老年及少年抚养比以及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和支出。数据处理上,为了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这两个变量相匹配,笔者将各地区城市及镇两个部分的老年及少年抚养比整理合并,得到城镇老年抚养比和城镇少年抚养比。该模型的居民收入与消费已扣除价格因素。

(二)计量模型设定

为体现城乡之间的差异,本文分别建立两个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面板数据的特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表述为:

(1)

(2)

这里,式(1)表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方程,式(2)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方程。其中,i表示经济区域,t表示时间,cons表示实际人均消费,old表示老年抚养比,young 表示少年抚养比,ln(income) 表示实际收入的对数值,对实际收入取对数的意义在于表示实际收入对实际消费支出的弹性,即衡量实际收入变化百分之一的情况下,实际消费量将会变化百分之几,从中也可以看出收入对城乡消费影响的差异。consit-1 和consit-2 表示滞后一期和两期的消费水平,用来衡量棘轮效应的大小,ε表示随机误差项。城镇和农村的方程构造和经济学意义相同。

对于面板数据模型参数的估计选择使用Arellano和Bond(1991)提出的二阶段GMM估计方法。在文献中,一般将他们二人提出的二阶段GMM估计方法称为标准一阶差分GMM估计。本文利用STATA12进行具体估计。

(三)实证结果

2000-2012年城镇与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老龄化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相同,老龄化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负相关,并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同时,老年抚养比增加1个百分点,收入会减少21.49元。而老龄化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关系不显著。少年抚养比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正向的影响,且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其中城镇少年抚养比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提高22.09元,农村少年抚养比增加1个百分点会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15.11元。城乡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也很显著,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平均消费水平会增加27.78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平均消费水平会增长10.49元。此外,城镇和农村居民都会受到上一期和上两期消费水平的影响,其中上一期的影响更为显著,存在明显的棘轮效应。

城乡老龄化与居民消费关系实证结果分析

首先,城镇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与消费水平负相关,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城镇居民退休之后,收入减少,老人们需要动用之前的储蓄来养老,并且老年人自身也往往比较节俭,这会减少他们对自身的消费支出。第二,城镇地区生活相对富足的老人们有很强的赠送动机。在我国,老人们的代际消费倾向较高,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消费比较克制,但是对后代则比较慷慨。尤其是在子女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上,老一辈的财富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老年人们会自觉减少自己的消费,而主动将储蓄赠予后代。第三,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少子化成为我国家庭目前面临的主要局面,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1.18,其中城市为0.88,镇为1.15,农村为1.44,这与发达国家1.7的总和生育率相差很多。尤其对于城镇地区的老年来说,少子化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今后生活的不确定性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可以看作是居民为老年时老有所依所做的一种投资。但子女数量的减少使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得不为预防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而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另一方面,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老龄化与城镇居民消费的负相关关系仅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这是由于一方面受传统的养老观念的影响,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会一部分地补偿老人退休之后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老年人来到生命的最后阶段,补偿消费心理比较强,一些年轻时没有体验和享受到的事物,他们希望可以在夕阳阶段得到补偿。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年消费水平的提高。

其次,与城镇不同,农村居民的老年抚养比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地区居民收入来源与城镇不同,他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并且一些身体强健的老年还可以继续劳动。表2显示了2012年城镇和农村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农村地区有28.4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但是,大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不再劳动,收入减少,消费也会随之减少。但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农村地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还要依靠家庭成员的供养,这也会增加其他家庭成员的支出。且家庭成员对老年人不同的赡养方式也会影响家庭的消费水平。同时,由于农村家庭规模相对更大,子女相对较多,这对老人的赡养也更为有利。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城市平均家庭规模为2.73人/户,这一指标,镇为3.09人/户,而农村则为3.19人/户。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消费物资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尤其在医疗保健、老年文化娱乐等方面,这不利于农村老年人消费水平的提高。总之,这些方面综合起来使得农村地区老龄化与居民消费的正负关系不明显。

再次,实证结果中还可以看出,城乡的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都呈正相关关系。这与之前多位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孩子的增加必然会带来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孩子数量的减少,加上预防性动机的增强,这些都会减少居民消费水平。结论中还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对人均消费影响的绝数值并不相同,城镇是农村的近三倍,并且从实证结果也可以看出,城乡收入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消费水平的差异。另外,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会受到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棘轮效应比较明显。因此,消费水平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

另外,老龄化不仅影响了老年人的消费水平,还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消费,以及全社会的消费预期。在我国,家庭养老仍然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口的增多,必然加大家庭养老支出。而目前,我国老龄化还表现为老龄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以及高龄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三大特点。预计到202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2200万,这将是2012年的四倍以上。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以及行为能力大大下降,需要特殊的照顾,这更会增加年轻子女的家庭负担。子女对老人的赡养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老人的消费水平,但是会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消费支出。同时,由于老龄化、高龄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城乡居民的预期寿命也在逐年增加,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4.83岁,10年间增加了3.43岁。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人们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更加长远的打算。为了可以在退休之后可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居民也会自觉增加储蓄,从而减少当期消费。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老龄化与消费水平的计量检验以及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老龄化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不同,城镇地区老龄化水平与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老抚养比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居民的消费水平;但农村地区老龄化与居民消费水平无显著关联性。

第二,城乡少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

第三,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原因,并且城乡居民都会受到过去消费习惯的影响。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笔者认为要在老龄化加深的条件下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应当首先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老年人口的收入。其中农村地区老年人的收入亟待提高,并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城乡养老金的并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做法。

第二,应该促进城乡在基础公共服务上的均等化,这包括基础医疗保健、社区养老设施、老年文娱活动等方面,从而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篇5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也就是独生子女政策造就的“四二一”式的家庭结构,注定了这种方式难以为继。

三、如何解决养老问题

第一、建立基本养老保障政策体系,确保老年人晚年的基本生活。在城市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目前的改革正在实行统一的制度,随着改革的推进,将会形成一整套政策。在农村,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目前的参保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成熟的政策,国家的责任没有相应的体现,仅仅依靠民政部门的努力显然政策的力度不够,需要从全国农村地区的整体考虑制定适应性强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考虑到21世纪中中国非农人口达到50%的发展目标和趋势,要使农村养老保险在政策上能够具有向城市基本养老保险过渡的兼容性。

第二、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分散老年人晚年的疾病风险损失。城市目前的改革步履维艰,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没有高效的操作性政策,试点过程中应付改革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步伐难于适应现实需要,需要加大政策干预的力度。

第三、建立养老社会化服务政策,解决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问题。目前,部分城市已经作出政策性的安排,例如上海。但从全国城市来说,养老社会化服务没有统一灵活的明确政策,在经费、管理、组织、人员等诸多方面没有基本的安排。政府大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事业,但在税收等方面缺乏可操作的鼓励性措施。农村地区的养老社会化服务由于设施、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目前主要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五保”政策,很难适应农村老龄化的需要。(下转第436页)

(上接第434页)

第四、建立扶持家庭养老的配套政策,刺激家庭成员养老的积极性,使老年人居家养老有一个政策上的保障。家庭在赡养老年人的现实作用毋庸置疑,如上所述,目前的问题是没有实质性的刺激和鼓励措施。如果不尽早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加上社会养老的不确切的宣传,将会挫伤家庭成员养老的积极性。

篇6

(沈阳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1)

摘 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展进步的一个突出问题,其显著特点是“未富先老”、在老龄化社会里“跑步前进”,且老龄化速度快。那么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2012年老年人口比例达17.67%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这将会对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老龄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188-02

在2010年,辽宁省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其呈现“三快一高”特点,即老年人口增速加快,高龄老人增速加快,空巢化加快,失能老人占老年人比例增高。本文通过详述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概况及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辽宁省人口老龄化概况及特点

1.辽宁省比较早地进入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因年轻人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其实按照这一标准,辽宁省在1995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得,除去暂住人口,辽宁省60岁及以上人口很可能达到总人口的1/6,预计在2030年,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将会提前20年。2010年辽宁省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的15.43%,2011年为16.96%。截至2012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25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51.7万人,占总人口17.67%,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4.3%相比,高出3.37个百分点。

2、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以2012年为例,在全省751.7万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399.8万,占53.2%;农村老年人口351.9万,占46.8%。从地区分布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五市城镇老年人口多于农村老年人口,其他九市均是农村老年人口多于城镇老年人口。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倒置现象突出,如沈阳,抚顺,锦州等地。其实,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与我国的人口流迁密不可分。欠发达地区的青壮年从乡村流向城镇,青壮年的流出则加剧了乡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同时降低了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

3、城镇化进程加快,空巢老人数与日俱增

随着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子女因工作、学习、结婚在外而形成了空巢老人群体。截止2012年末,辽宁各市空巢老人在老年总人口中占了四成左右。空巢现象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数也在与日俱增。即目前看来空巢老人所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是缺乏照料和精神慰藉。2012年末,全省空巢老人达到340.6万人,占老年人口45.31%。

4、老年人教育程度较低,收入水平不高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以及文化的普及,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但是老年人受教育的程度仍然较低。从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及以下的老年人口比例最高。虽然在2012年末,全省共有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155所,在校学习人数2.4万人;基层老年学校621所,在校人数近10万人。其在总的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仅有1.6%,总体来说,辽宁省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同时,辽宁老年人收入水平主要由离退休金养老金、劳动收入以及其他人员供养三部分组成,而以离退休金为主要经济来源的比例接近1/3,收入水平不高。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之所以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源于经济发展与人口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人兼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属性,所以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产出,劳动供给,以及社会保障支出产生深远的影响。

1、人口老龄化对产出水平的影响

经济水平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即劳动投入量、资本投入量以及技术进步。下面将采用一个基本的产出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水平的影响。假定劳动投入量L,资本投入量K,则该省总产出Y为:

Y(t)=A(t)·F[L(t),K(t)]

在资本投入量和技术一定的前提下,产出规模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劳动投入量减少,从而使总的产出水平降低。

2、人口老龄化对GDP的影响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经济指标,其包含储蓄,投资以及消费等变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相应要求提高产出中用于老年人支出的比重。由于老年人不长期从事生产,所以在养老水平一定的情况下,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则需要产出的就越多,而用于投资的比例就相对较小。在下图中可得,随着辽宁省GDP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基本呈增长态势。综上所述,人口老龄化不但改变了资源配置关系,而且使得储蓄率降低,消费率提高。

3、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进而影响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使得劳动力资源减少。自2009年开始,退出劳动年龄人口大于进入劳动年龄人口,而在2020年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显著。在总的劳动人口中,年长者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年轻人比重将会减少,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预计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中位数为44.6岁,2030年将达45.9岁。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将对我省的劳动就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人口老龄化将会改变劳动力的人口结构变化,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经济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最终体现为对总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4、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增大

(1)养老保障支出。养老金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重点,直接影响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老年人为保障对象的养老金负担问题日益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辽宁省作为全国首个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的省份,截止2012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60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6万人,增长3.38%。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八年增长,平均涨幅14.2%。如下图近六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一直持续增长,在2012年,企业养老金人均1683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增长,养老保障支出不断增大,给省内经济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2)医疗保障支出。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数量大幅度上升,致使老年人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攀升。老年人口是医疗服务需求量最高的人群,因此对整个社会医疗业乃至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压力是令人担忧的。在2012年末,省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251.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1.8万人,是2000年的61.63倍。2012年末,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90元,比上年度提高60元。因此,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医疗费用既影响到老年人自身的总体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压力。

(3)养老服务支出。目前养老服务的内容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基本涵盖了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心理慰藉以及权益维护等一些基本需求。2012年末,全省城乡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591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20万张,新增床位2万张,同比增长11.1 %。省内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心敬老院建设工程,全年维修改造农村中心敬老院105所,改扩建城市公办养老机构68所,并新增众多文娱设施。总体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促使养老服务支出会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周广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影响[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 莫龙,韦宇红.中国人口:结构与规模的博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 姜向群,杜鹏.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龄事业发展报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王慧娟.辽宁人口老龄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09,(8).

[5] 李军.充分认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理论经济,2013.

[6] 刘穷志,何奇.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财政政策[J].经济学季刊,2012,(10).

篇7

论文摘要:中国是在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迟滞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现行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制、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和传统管理体制都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的发展中国家。

论文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社会;养老保障;医疗保障;老年照料服务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l%,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届时我国老龄人口总量比美国全部人口还多。从本世纪前半叶开始,我国将始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国家。我国老龄化水平从10%提高到30%,仅用不到50年时间,而英国、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要用100年左右的时间。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而言,这一速度的确是惊人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结构、老年群体状况及城乡老年人口分布将呈现许多变化。一是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四二一”结构家庭(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二是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0万,预计到2020年将翻一翻,2052年将超过1亿,占世界高龄老人总量的1/4。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高龄老人的这种增长速度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三是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2020年、2030年将分别高于城镇5个和7个百分点。老龄化对农村的冲击比城镇更为严重。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四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较为发达的情况下自然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13美元以上。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瞻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养老、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加强,对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较弱,制度准备也较为迟滞,面临的形势相当严峻。

一是现行养老保障体系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要求。充足稳定的养老金供给是养老保障制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的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抚养结构的根本性转变,造成在本已较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情况下,养老金缴费者急剧减少和领取者大量增多,养老金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一方面,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之比为l2.8:1,2004年锐减到3:1,养老负担急剧加重。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窄,只在城镇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绝大多数农村老龄人口还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医疗保障体制不适应老年群体迅猛增加的要求。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源消费的主体,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余寿中约有2/3时间为带病期。而目前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分布不均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小,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个人负担费用上涨过快。老年人口总量的迅速增长,对医疗资源的消费和占用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有限,这将给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带来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

篇8

1 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劳动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加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下降了,平均期望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老年是生命的一个过程 现代科学不断发展,人们从细胞核去研究防止早衰,促进健康,消除促进衰老进程的内外因素,提高晚年的健康水平,延长人的寿命。但是人的生命从出生一发育一成熟一衰老一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发展规律,是生命的必然过程。2000年,WHO对成人年龄界限作了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59岁为中年人,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老年期的界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增加,社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秩序的改善,老年期的年龄界线还会后退。1964年,中国第一届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曾规定60岁以上为中国老年的老年期,而到1981年,中国第二届老年医学学术会议已公认65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欧洲发达国家挪威已规定67岁以上为老年期。

1、2 老龄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 世界人口构成比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发达国家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18%左右。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人对社会的需求与依赖性增强,使医疗、保健、临终关怀的任务加重。老年社会对构建人文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是对医疗保健的影响。领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的人增多。医学越发展,社会的负担就越大。有些西方国家目前有1/4的地方财政支出用于退休金和抚恤金及医疗费用。二是对医院管理的影响。老年人有特殊的疾病谱,特殊的心理状态,特殊的护理要求,特殊的医疗制度。三是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老年人要求安度晚年,有特殊的文化、娱乐、健身的要求,公园、图书馆、养老院都要增加。除此之外,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劳动、教育、文化等问题,它是各国正在设法解决的问题。

1、3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200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3、1 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程度虽然低于发达国家,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远比其他国家快19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是4 000万,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英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5%增长到7%用了80年时间,瑞典用了40多年时间,显然,我国老年人口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1、3、2 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大,老年人口绝对数世界第一不难想象,由于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首位,即使老年人口系数多一些,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1982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是4927万,大约相当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四国1980年老年人口总数之和。200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系数达到了7.3%,老年人口总数达到8 000多万,这几乎相当于目前整个欧洲的老年人口总数。

1、3、3 医疗和社会保障支持能力弱 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 000~10 000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2 000美元,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但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同人口老龄化趋势很不适应,缺乏老年医疗保健专业队伍。尤其是老年医疗保健研究以及老年社会医学研究领域尚有许多空白点。

1、3、4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在地域分布上是倾斜的 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年)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沿海地区高于西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医疗条件较好地区明显高于经济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地区。二是城乡倒置显著。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2 老年全方位的变化

2、1 老年生理上的变性萎缩老年人各器官衰老表现并非病理变化,因此,须与老年病区别,但衰老与老年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老年人生理上变化可归纳为:从解剖组织学角度看,一切脏器趋于萎缩,只有前列腺肥大;从生物学角度看,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DNA的修复能力差;从生理学角度看,一切功能都呈现出斜线下降而且不可逆。

2、2 老年人的精神衰老 老年人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体差异大,老年人的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变化也不一致,一般规律主要表现有运动反应时间慢、学习和记忆差、智力降低(智力是否随年老而衰退目前尚有争论)、性格和社会适应――性格和对社会环境地适应密切关联。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特征,老年人到了后期,心理表现更加典型,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老年心理:怀旧、依赖、希望、恐惧。

2、3 社会方面的角色改变 老年不是从社会生活中的脱离,而是角色的改变。表现为从主角转换为配角、从“养人”转换为“人养”、从健康角色转换为疾病角色。日本高龄化调查委员会报告:全日本有老年特别护理疗养院500多所,可接受容纳4万多人,但卧床不起,需照料的有40万人。瑞典调查报告:70岁以上老人占医院服务总量50%,是急诊服务的25%,护理机构工作量的75%。美国有关机构调查:65岁以上支出的卫生费用是65岁以下的4倍。65岁以上老人有83%需看门诊。我国复旦大学医学院调查:上海5个区65岁以上老人病床需要量是平均量的2.4倍。可见,只有具备能力的长寿才是积极的、愉快的,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幸福;失却能力的延年益寿,对老人本身,对社会都是一种痛苦和负担。

3 老年人医疗保健的道德要求

健康需求是老年人的第一需求。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惧死的心理,故健康对老年人来说是特别关心的一件事情。老年人因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对老年医疗保健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3、1 关切――理解尊重。赢得信任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尊重老年疗养员的特殊需要,要求我们对老年患者真正做到体贴关切。对患者体贴入微的关切,精心的照顾,这种美德是无价之宝,诚是信任的前提,满足和尊重老年患者的需要,使之改善情绪,增强亲切感、信任感、安全感、舒适感。

3、2 审慎――严谨精细,突出预防 老年患者功能衰退,机体老化,生命脆弱,保健护理工作务必细致、周到,防止老年疗养员在疗养期间发生病变。因此,必须做到:①严密观察。注意老年疗养员的饮食、行动、睡眠等的表象和反应。②精细护理。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避免粗疏,特别注意老年疗养员个体的特殊性。③应急准备。对体弱或生病康复期的老年疗养员,因为老年人身体状况复杂、反复多,而且变化无常,特况多,必须做好组织应急准备,包括器材、药材和思想准备。

3、3 真诚――热忱尽责,冷静自制 对老年疗养员的护理更能体现我们的人道精神和服务本质。由于对象情况特殊,要求做到:①周全完善。处处着眼于和维护老年疗养患者利益,除坚持常规操作外,还要防患于未然,时刻注意维护正常生理功能和必要的生活服务,提高满意率。为老年疗养员的服务更要强调“慎独”,医护人员要有着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②宽容自制。来疗养的老年疗养员,大都是离退休干部,他们心理上的变异、性格、感情、意志等都发生变化,在疗养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当或过火的行为语言,医护人员要体谅他们的心情,积极调整与疗养员的关系,竭诚服务。当老年疗养员不尊重医嘱安排,擅自改动或放弃某种治疗时,必须耐心规劝,不恼不躁。个别疗养员侮辱医护人员或破坏正常工作秩序时,都要冷静克制,不中止或改变正当的疗养护理原则。③优化环境。对老年疗养员要避免不良刺激,增加良性刺激,维护躯体疾病的病程和预后相平衡的心态,创造一个有利于疗养康复的内外环境。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15402

0 引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农村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98%,其中,农村老龄人口占全国老龄人口的55.92%。由此可见,城市老龄化程度与农村相比已呈现倒置格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也更加重视。党的十报告强调:“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时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针对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农村养老制度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1 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是适应农村老龄化进程的需要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上升,据调查显示,退休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例已达1∶5,人口老龄化形势不容乐观。从总体上看,农村人口总量高于城市,相应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较之城市更快,而人口的老龄化加重了社会负担并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就我国而言,城市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更是刚刚起步,还未建立系统的养老保障制度,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弊端的凸显让农村老年人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刻不容缓。

1.2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还存在较多漏洞,致使农村许多居民在丧失劳动力、进入老年阶段后,生活失去来源,难以安享晚年,农村老人的合理权益未受保护。并且,农村老年人生活穷困和缺乏保障的现状会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也限制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只有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障制度,才能让农村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才能更好地建设农村经济、和谐社会。

1.3 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需要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劳动人口由农村汇集到城市。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村“空巢”现象越来越突出,留守的孤寡老人缺乏经济来源,生活举步维艰。为此,一些外出农民工为了赡养老人,被迫重返农村,从而导致城市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阻碍城市化进程。因此,健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和体系,能有效缓解家庭矛盾,消除农村老人养老的后顾之忧,让青壮年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在提高个人收入的同时为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为老人养老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2 新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对养老保障投入不足

我国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水平远高于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巨大。这种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国家对城市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而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养老保障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在养老保障制度方面,城乡也逐渐演变为二元结构,加之国家进行税费改革,县与乡的财政实力被削弱,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存在供需失衡,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紧缺问题极为突出。

2.2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缺陷

我国农村主要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水平较低。但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引导,很多家庭结构转变为4-2-1或4-2-2模式,特别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加重。并且由于观念的转变,部分人尊老意识逐渐淡薄,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堪忧。同时我国当前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中还存在着制度设计不合理、管理基金不规范等许多亟需改进的地方。

2.3 现有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覆盖面窄,养老保障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仅包含一些最基本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项目,社会保险也仅针对于一些无生活来源又丧失基本劳动力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其他绝大部分农村老人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和福利,仍旧依赖家庭赡养。同时,大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只能承担一些最低标准的投保费用,现行的养老保

险覆盖面窄、参保率低,难以为老人今后的养老提供可靠保障。

2.4 社会养老保障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缺乏规范

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政府虽然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在实质上并未构成全方位的科学法规体系,国家也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的实施。此外,在制度管理上,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筹规划,管理方式较为混乱。如,在部分农村地区,由劳动部门负责农村社会养老统筹工作;由卫生部门或乡集体负责农村的养老医疗保障工作,各部门职责交叉混乱导致各项政策难以落实。

3 健全并强化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对策

3.1 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支持,加强对农村资源的开发,帮助农民创收,从根本上提高家庭对老人的赡养能力,同时也让农村老人拥有一定的自养能力。从实质上讲,城市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劳动农民的贡献和牺牲,因此,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

3.2 加强思想教育的力度,发挥家庭养老功效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老人赡养仍旧以家庭养老为主。为此,政府与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国传统的尊老、爱老、敬老美德,以最大限度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同时,政府可制定相关的《家庭赡养协议书》,强化农村居民赡养老人的道德意识,驱动农村居民将敬老思想贯彻到实际赡养行为中去。

3.3 制定有效的法规政策,完善城乡一体化体系

当前,大部分国家都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立并落实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我国也应当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政策,从养老保险的范围、参保流程到养老金发放、监管均以专门法律进行约束和保障,从而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相关部门与所在地区管辖政府还要将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纳入到工作议程中,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一个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征收的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而有计划、分层次地实现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养老为主向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主的转变。

篇1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庞大的老年群体也造就了潜在的巨大市场。《报告》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并且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与此相对应的老年市场需求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据统计,2005年老年市场需求为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2020年达到2万亿元。市场需求巨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已给我国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影响。国家已经意识到解决老龄社会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必然。国家必然会为此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加快发展老龄事业。以老年消费群体为目标对象的“银发经济”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可以大胆预测老年产业的黄金时代即将来临。

展会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大连首先关注到“老年产业大有可为!”,2004年中国第一个以老年产业为主题的展会(统称“老博会”)在大连举办。随后2005年,广州、重庆和廊坊也相继举办。今年下半年“老博会”突然开始发力。据统计,将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的“老博会”多达八个(北京、上海、沈阳、广州、重庆、大连、济南),其中五个是首次举办(今年上半年举办的2006中国国际(哈尔滨)老年人用品博览会也是首届),而上海将有两个“老博会”在年底举办,争夺国内非常稀少的可以开发的展览项目。

老年产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所有有关老年人物质、精神需求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包括衣、食、住、行、用、医、药、文、体、乐、学等,以及家庭服务、咨询服务、护理服务、保险服务、健康休养等。因此,“老博会”招商对象也非常广泛,只要是老年人生活所需的一切用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消费需求的都囊括其中。涉及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养老服务机构、文娱休闲、医药及保健品、医疗器具、法律咨询、旅游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老博会”大有作为。

但是通过对各地已经举办的,或是即将举办的“老博会”所作初步调查却显示,“老博会”参展商相对单一,以本地的健康休养等机构以及医药和保健品企业为主。因此规模都偏小,基本上都是100到200个展位,历时最久,发展最好的大连“老博会”的规模也只能达到300多个展位。

限制“老博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首先,基于参展商的特殊性,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展会,“老博会”地域性较强,辐射半径有限。比如养老服务、金融保险、文娱休闲、家庭服务、护理服务等都只能吸引本地区的展商参展。展会规模大小,目前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老年产业发展。

其次,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老年产业发展滞后。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老年市场供应每年只有500亿元,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用品的开发和生产、销售还很滞后,市场存在着许多空白,供需之间存在巨大商机。老年产业亟待开发。针对目前老年产业的发展现状,一个省(直辖市)的老年产业只能基本满足一个展会的需求。据了解,由于迫于大连“老博会”的压力,预计9月举办的沈阳“老博会”已经确定延期举办;去年创办的廊坊“老博会”也已经无限期延期举办;而今年上半年举办的中国国际(哈尔滨)老年人用品博览会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很简单,本地区的老年产业不足以支撑“老博会”的发展。

篇1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旅游创意 ;人力资源开发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语境特征

新世纪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语境。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特点,对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表现如下:

(1)、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 ; 据统计数据,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2014年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亿-4亿的规模。我国60岁老年人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远高于总人口6.6‰的自然增长速度,相比其他国家我国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列。

(2)空巢比例高,保障较滞后 ;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调查,当前我国城市空巢家庭达49.7%,农村空巢及类空巢家庭达48.9%。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趋微,而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极为不足。

(3)地区不平衡,城乡倒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自东向西的阶梯特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老龄化程度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42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态势将会持续到2040年。

二、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老年人的旅游消费行为尽管受到自身的心理、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但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有充足的闲暇时间

与适龄工作成年人相比,摆脱了工作束缚、尽享天伦之乐的老年人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年轻人由于受工作所限,用于旅游的时间一般不会太多。现代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老年人不必整日操持家务。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于是出现了很多的"空巢家庭"。因此,老年人的空闲时间非常充裕。

(2)有较强的购买能力

随着居民收入的整体增加与养老保险制度等的健全,为老年人外出旅游奠定了越来越好的物质基础。除了老年人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做儿女的为了孝敬父母,也不惜支出让父母外出旅游;一些单位还专门组织老年职工旅游。

(3)有强烈的旅游欲望

现在的老年人多数是在物质和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度过的自己青春,一直缺乏机会满足自己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另外与中青年相比,多数老年人已上无赡养责任,下无抚养义务。因此,当他们从繁重的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中解脱出来时,便会爆发出极强的补偿愿望,希望自己的晚年生活能过得充实幸福。

三.当前我国老年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旅游产品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起来的特殊产品,由交通、住宿、饮食、游览、购物、娱乐六大要素构成,它们是旅游业竞争的核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规模巨大,但针对老年人的旅游产品目前发展还不完善,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缺乏专业性

当前我国专门设置部门针对老年游客服务的旅行社不多,不能适应"以人为本"的专业化需求;饭店与宾馆住宿业缺乏适合老年人的软硬件设施,不能为老年旅游者提供相对舒适的休息环境及贴心照顾。在饮食方面缺乏针对老年人的餐饮菜单及菜品设计;针对老年人旅游专门提供的交通工具对安全、舒适等问题稍欠考虑,不能适应老年人的需求。

(二)旅游景点的老年旅游产品设计针对性不强

我国很多旅行社设计的老年旅游产品没有针对老年人的身心特征与行为特征。而旅行社为了经济效益会安排过多的景点和购物点,以致行程紧迫,从而对老年游客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旅游景区在规划时较少考虑到老年旅游群体对旅游景区游览的特殊要求,这使得老年人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无形中多了很多限制。

(三)老年旅游产品市场较为混乱

同其他群体类似,老年游客对旅游产品六大要素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需求,其消费行为也值得关注。当前,还很少有专门针对老年游客的旅游产品店。大多是与其他旅游群体共用一个旅游产品店,这给老年旅游者购物带来了不便。并且由于旅游市场的不规范,以次充好,强买强卖来欺骗老年游客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可见,老年游客的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老年旅游市场的突破路径:旅游产品创意人力资源开发

旅游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支柱,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创意,而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意的主体--创意人才。因此,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语境之下,老年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旅游产品创意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问题。本文按照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构建了系统的旅游产品创意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一)自我开发

自我开发主要是通过本人主动去参加相关培训;到高校进修;阅读相关资料等途径来知识储备,提升人文艺术素养。另外注重体验生活,生活是旅游创意和产品内容的源泉,体验越深刻,创作质量才会越高。

(二)职业开发

首先,旅游企业应该为旅游创意人才提供系统性、实战性培训机会。通过培训,可以增强员工的专业技能,也可塑造创造性的思维心智。其次,旅游业工作内容丰富,可以通过岗位轮换,拓宽工作领域,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释放人才的创新能量。

(三) 管理开发

1. 外部招聘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内部培养固然重要,但利用外部渠道进行寻聘,则可能更快地激发企业的活力,达到最佳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效果。

2. 维持与挽留

每一个员工的需求不尽相同,开发者要结合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激励。例如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创意人才,以知识产权、技术要素等作为股份入股;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对创意人员应持宽容的态度,允许犯错,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意动机和激情。

3. 企业文化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会增强员工的认同感,为员工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更大平台。企业文化不仅能使人才留住,它终极的目的还是营造一个良好的创造氛围,让员工与它一起发展。

(四)社会开发

1. 高等教育培养

高等教育是文化产业人才开发的基础环节,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强当前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更要注重高校对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系统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大胆突破,扭转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交叉,将文学艺术学科与经济管理类学科有机融合。

2. 理论研究支持

将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旅游理论结合,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来分析旅游人才问题,有利于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体系还不成熟,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严重滞后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完备而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体系为支撑。

3. 国家政策倾斜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相关政府部门要依照当地地方特点,对旅游创意人才施与合理的优惠政策。另外,一些旅游企业自身缺乏创新能力,经常抄袭、模仿某种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一些独特、新颖的旅游产品,最终导致新品不"新",独特不"独"的现象,极大的打击了产品创意者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旅游创意人员有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法制环境,保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张建宏,创意型旅游人才培育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旅游报 2012,12版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06

年2月23日发行

[3]凌丽琴.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对策[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5): 41-42.

篇12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特征 影响 解决对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这造成了生育率急速下降,人口结构从年轻型转为成年型。根据国际上普遍的衡量准则: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说明该国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突破2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我国老龄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在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状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时期

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以上,呈现“先富后老”,这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0美元,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21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基数小的国家更为艰巨。

(二)城乡倒置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并没能做到同步发展,城镇化相对落后,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乡村。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入城市,降低城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同时却加重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在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和老年抚养比等三个重要指标上都显著地高于城市。其中,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05亿,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是城市的2.3倍;农村老年抚养比高达34%,是城市的2.8倍。

(三)规模大,增速快

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全球老年人口比重从1950的5.2%上升到2010年的7.6%,而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却翻了将近两倍。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为参考,该项指标从2002年的7.3%上涨至2012年的9.4%。2012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27亿人,且每年仍以800万人的速度增加。根据国家老龄委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将于2020进入小康社会,65岁老年人比例将超过12%,80岁以上人口将占老年总人口的12.4%,高龄化的增长形势更为严峻。预计2050年,我国将迈入超高龄化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峰值达到23%。

二、人口老龄化给我过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对经济增长速度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发展停滞的状态下,我国能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国内需求的持续增长。但中国人口老化越严重,国内消费受到的阻力越大。老年人的消费指数和消费结构与年轻人相比差别很大,他们消费心理较为保守,喜爱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商品。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会使得消费需求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给新产业、新服务的发展造成阻碍,而这必然影响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导致劳动力资源相对短缺

人口老龄化F象的加剧造成社会劳动力供给严重下降,以前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劳动力非常的充裕,而近些年却出现了用工荒现象。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企业所需要支付的劳动报酬日渐增加,经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成本也随之加大,同时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我国对外贸易也不在具有竞争优势,这都将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医疗保障资金需求急速增加

老年人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导致我国医疗保障资金的需求迅速膨胀。2002-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平均每4年翻一番,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1.23%。预计到2020年将占到1.41%,203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2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到205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

(四)增加社会养老负担

由于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高,导致我国养老资金的缺口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低,一般都只覆盖了大部分城镇,大部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几乎没有覆盖,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口完全依靠儿女赡养,这给青壮年人口带来了不小的赡养负担。

三、人口老龄化的解决对策

(一)改变产业结构,发展老龄产业

为了寻求老龄化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应该充分分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结合老龄人口消费需求发展老龄产业,以老年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出人口老龄化在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我国经济建设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针对当前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空白的现状,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视,借助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统筹我国养老保险工作,拓展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增强其影响力,为老龄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加快公共财政改革的步伐,加大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的投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我国城镇及农村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减轻我国城镇及农村人口退休后对生活来源的担忧,进而促进他们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

篇13

根据WHO规定,一个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数7%以上,则称为老龄化社会。截至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为0.88亿,占总人口比重的6.96%,我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数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数的9.7%。此外,我国人口存在“老少倒置”的特征,并且,在总人口数老龄化同时,高龄人口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加,从而加重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自19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以来,我国传统的“N代同堂”的格局被“4-2-1”的家庭模式逐渐普遍,子女面临极大的赡养压力。由于医疗水平和卫生水平的提升,老年人生理寿命不断延长,很可能面临“空巢”状况,而失独家庭的老年人则面临更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由于传统的“孝”伦理,子女宁愿将老人留在家中,也不愿意让老人进入社会养老院,这加剧了年轻子女的压力,造成了老年人的晚年健康问题,延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二、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医疗保险的挑战

医疗保险是指签订合同的方式,以合同内的医疗行为的出现为领取保险金的前提,保障被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的一种保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了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营养、餐饮旅游等老龄化产业在“银潮”不断发展,但老年医疗保险仍存在一定缺欠。如何正确对待现存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医疗保险问题并将其有效解决,目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一)政府支持力度欠缺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保险发展迅猛,但居民所享受的医保服务却越来越难以满足就医需求,经济发展对增进国民医疗保健水平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这主要由于政府卫生支出较少,而个人在就医时承担了过于沉重的负担。医疗保障属于公共产品,我国政府应履行社会保障职责,改变政府在医疗保险等问题上的缺位状态。目前卫生总费用支出水平和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短期内还不可能达到全民医保水平,我国还不具备条件实现西方国家那种全民医疗保险或者全民免费医疗,但仍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制度安排在全民医疗保障层次上实现全民医保。

(二)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由于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老年人的大量医疗需求尚无法有效转为实际有效需求。城镇职工医保主要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员,将大量失业未缴费的人员以及老年居民群体排除在外。农民自主参加,并按要求缴纳相关的费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相似之处。但最贫困的农村居民却会因为没有缴费的能力而失去参保资格,而社会保障所要求的是突出对经济弱势群体保护,这两者是不相符合的。若如此,农村合作医疗或许仅成为了变形的“富裕群体互助制”,而失去了社会保障的真正内涵。

(三)城乡医疗二元体制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需要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对应的就是医疗制度的二元化格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医疗服务等相对完善,而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较低,这也使得当地的医疗制度发展受到制约。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二元化”医疗制度的不均衡性越发明显,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能及时建立社会统筹、科学合理、统一协调的现代医疗制度,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我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改变传统的医疗理念。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城乡医疗制度二元体制需要全方位改革,从而迎接不断出现的新挑战。

(四)医保筹资缴费面临挑战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采用现收现付的筹资方式,主要依靠收入转移来维持制度运行,医保基金重在“收支平衡”。现行的医保制度的制度基础是原有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因此现行的医保模式缺乏基金的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现在在职职工缴纳的实际缴费部分也承担了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支出,这不符合保险运行原理。综上,现存的医疗筹资方法及保障方式已落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情势。老龄化带来的医保缴费问题或导致保障基金风险加剧甚至崩盘,继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医疗保险的“系统老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也妨碍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当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导致了医疗器材等的综合提价,增加了医疗费用成本,给医保基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

(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亟待提速

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是影响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我国的一个突出难题,是我国社会建设方面的一个显著薄弱环节。现今的医院一味追逐经济指标增长,采取了提高药品的定价,遍行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使得在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药品制作等方面的医疗卫生体制都存在相关影响。这一系列的弊端严重冲击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而人口老龄化促使老年疾病普遍化成为趋势,这使得原本脆弱的医疗保障体系更不堪重负。我国从2009年开始推动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但医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很多改革措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调整医疗卫生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仍然是我国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保险的对策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最大压力,同时也是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解决医疗保险问题,是民生之重。现针对我国老龄化特殊情况,提出一系列解决建议。

(一)加大政府全方位支持

人口老龄化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应主动担负起肩负的责任,满足老年人群的基本医疗与护理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发展的老年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结构,多渠道扩充基金来源,并加大在老年人医疗保障方面的投入力度,发挥财政基金对医保基金的补贴力度。各地还应开展社会捐助,将其资金充入医保基金,部分程度上减轻财政的压力。尽管医疗保险覆盖率在不断扩大,但我国的医疗资源有限。为保障医疗的公平性,政府应关注医疗领域,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增加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以医疗需求者都能得到适合的医疗保障。

(二)建立健全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但并未在诸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政策中体现强制性的要求。一些投机性参保的情况如“有病参保”“无病不保”等十分不利于医疗保险的稳定运行,而医保基金的共济作用也相应因此而削弱。我国应该建立健全新型医疗保障体系,其中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应涵盖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型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等。对于老年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因此,应建立起一个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特种病的补充医疗保险等所组成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制,可以保证城乡居民的基本健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的医疗护理等问题已成为民生关注的重点,城镇大部分老人已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由于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全护理床位尚未列入医疗保险之中,这导致了老年人在治病和康复期间需要几经周折,影响了老人的康复,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将全护理床位纳入医疗保险,可以有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老年人的就医及护理需求。与此同时,调整现行医保政策,将临终关怀的某些项目纳入医保,并予以倾斜,这样限制无效治疗,提高了生命质量,也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支出,节省大量卫生资源。

(三)建立准确的医保资金筹措机制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拓宽医疗费用的筹资覆盖面,目前的重点在于民办的相关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应把农民工和流动人员纳入覆盖范围,以此来缓解缴费和消费比例失衡的趋势,体现医疗保险互助共济的特点。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可引导低龄老人适当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和退休老人适当缴费,将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医保等挂钩,从而引导老年健康职工延迟退休年限。这样增加了医疗保险缴费总人数,缓解了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冲击。为了实现医疗保险基金社会化管理和统筹调剂的目标,医保部门可拓建多层次投资模式发展医保基金,将其投资于低风险,高收益,时限恰当的理财产品,加速医保基金的升值,从而进一步缓解基金受到老龄化的冲击,使老年人的生活真正得到保障,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四)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的有效运行,在于医院、药品厂商等的多方面配合。为了在医疗保险基金有限的前提下高水平地保障医疗品质,经办机构必须严格化监管监察,从而稳定医疗保险基金的有效运行。医保基金管理机构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相关结算方式,比如以总额预付为基础,实现部分病种单病种的互联网结算,通过增加医疗机构的风险成本,增强其主观控制医疗成本和费用的积极性,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医德医风,因人施治,促进医院、保险部门、患者三方的共赢。

(五)着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首先,建立“六位一体”的老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各项检查,实现“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而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效果,也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避免了病情贻误。社区卫生机构通过举办各种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退休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引导退休人员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患病率,将大病开支防患于未然。举办“家庭病床”和“社区病床”老人在社区内就近接受医疗服务,节约医疗成本和消费。其次,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规范医务人员及参保人员的医疗活动中的违规操作,避免医保资金浪费。组织医院实行定点定人巡诊制度,使熟悉社区老人的医生可以深入了解老人致病的心理因素,真正实现“老有所医”。最后,在社区设立老人的健康档案,促进社区资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篇14

关键词:基层医院 骨质疏松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4-02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人类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居各种常见病的第7位,因为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发病率也明显上升。

1 存在问题

1.1 受经济、社会条件的制约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据报道,老年人权益保障还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6个方面:城镇部分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保障不落实;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老年贫困问题比较突出;老年人的社会照料与服务明显滞后;歧视老年人,侵犯老年人人身、财产、住房和婚姻等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地方和部门对老年人权益保障重视不够,工作缺乏力度。本地区经济水平滞后,农村多数老年人无经济来源,靠子女养老度过晚年生活,文化程度低。

1.2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据报道,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1.3 医院领导对骨质疏松不重视,无相关专科,无专科医生,缺乏对骨质疏松相关人员、知识的培训、学习,只是把仪器买回来,仪器销售公司负责培训操作人员,很多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的诊疗也不是很规范,骨密度仪检测结果出来,一些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也只开钙片,止痛药,知识的老化、没有相关学习、培训,现实中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的患者比较普遍,在本地区曾做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高,就诊率低,复诊率低,诊疗中不能给患者一个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案,如何谈开展业务。

1.4 骨质疏松治疗存在问题,药物种类少、药物的副作用、用药时间长,药物治疗只是缓解疼痛、提高骨密度,没有达到根治效果,无治疗跟踪随访,多数老年人无退休金,靠子女抚养,经济贫困,导致多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复诊复查率低。

1.5 一些老年人对自己的身体不重视,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必然趋势,对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等疼痛,能忍则忍,不能忍的就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患者及多数医务人员则以腰肌劳损或风湿诊治,多数用止痛药或激素。一些中年人也认为骨质疏松症还与自己无关,是老年人的专利,检查无多大意义,单位在职人员大多数是中年人,体检也就忽视骨密度的检测。无不适症状,也就认为是身体健康,防病意识比较淡薄。

1.6 有部分人盲目的添加钙片,自认为到了中年或者老年阶段,身体就会缺钙,街上药店的钙片品种繁多,容易购买,所以部分人自行的补充钙片。

2 对策

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环境因素对健康作用最重要,最需要政府的干预,行为和生活方式虽然掌握在个人手中,但是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和信息,才会使每个公众克服自己形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才能抑制疾病在萌芽阶段,才能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必须做到政府支持、医务界重视、老百姓有共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居民接触并获得更多健康教育知识和信息,才能使预防措施变得卓有成效。

2.1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将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面效应。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文化程度相对低,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重点在于预防。因此,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使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扩大,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2.2 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学习,组织相关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培训,了解相关的诊疗和护理,在本院开设专科门诊、专科指导康复等业务,提高本地区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水平,利于患者的就诊和康复,以使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

2.3 加强健康教育,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掌握骨质疏松症相关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护理人员担当健康教育的骨干,在医院门诊、病房对相关病人及家属进行进行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评估,在治疗过程进行随访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心里变化、知识掌握情况、生活习惯、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和疼痛改善情况等,在社区进一步宣传知识教育、饮食教育、运动教育、用药教育、并发症的预防等[1]。使病人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2.4 加强生活饮食指导,饮食习惯和饮食营养对骨质疏松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人体钙的丢失肯定伴有骨钙的丢失,钙平衡对维持骨量是很重要的。钙质是骨矿物中最主要的成分、高钙饮食可以提高骨量、减少骨质丢失。一般儿童需钙400~700mg/d,青少年1300mg/d,一般成人1000~1500mg/d以维持正钙平衡,如不能满足,则需动用骨钙以维持血浆游离钙浓度,这就会引起骨钙的丢失[2]。

3 小结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骨痛(如腰背痛、腿痛、胸痛等)、骨骼畸形(如驼背、身高变矮等)、功能障碍(如行走困难、起卧困难、转折身体困难等),骨质疏松会大大增加骨折的几率。“木陈变朽,人老骨脆”,古人积千百年的经验,已认识了骨质疏松。但这个“变”非常潜隐,使人早期毫不知晓。因为人无法感觉到骨质的慢慢流失,毫无症状,骨骼越来越脆弱,直到骨骼断裂,因此骨质疏松被称为“无声杀手”。据调查显示,骨质疏松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骨质健康已亮起了红灯。骨质疏松可发生在任何人群和任何年龄,其发病率受遗传、年龄、性别、地理环境、气候、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因此,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易患人群进行健康教育,让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定期检查骨密度,合理用药,以从根本上减少、减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实现健康老龄化,对基层医院骨质疏松事业提出了更新的挑战和更高水准的要求,从而使得骨质疏松防治显得更为重要。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问题和重大的社会问题。从研究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出发,探讨用何种手段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优质的老年医疗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随着新世纪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骨质疏松事业必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幸福、健康地安度晚年,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