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09:53: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机制;利润;成本;收入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7-0020-07
对发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来说,各国政府和理论界显然是没有做好思想准备的。特别是我国政府在衰退发生之前,甚至在衰退已经发生之时,还在不断加强紧缩政策的力度;但相对于其他各国对本国经济前景日益悲观的认识来说,我国政府和理论界却又是最乐观的。这种认识是基于所谓的良好的基本经济面,但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方向并不是由这些所谓的基本经济面决定的,而是由承担生产组织任务的企业行为决定。然而,企业行为是由效益决定的,即由相对价格关系或总收入与总成本的关系决定,或者说是由微观机制决定。这说明,要揭示宏观经济的运行方向,必须从微观机制着手。
一、当前经济形势判断
实际上,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看,这次出乎我国政府和理论界预料之外的经济衰退在两年前就有可能发生。
根据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经济周期计算,我国的这次衰退应在2006年底前后发生。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时间约为9年,如以衰退谷底为起点(见图1),我国前两次经济周期的时间分别是1981-1990年和1990-1998年。从这种现象看,从1998(或1999年)开始的本次经济周期,约在2006年前后发生衰退,而在2007年达到谷底。所以,从正常的周期关系看,当前我国的衰退实际上比正常期间延迟了两年左右。
“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周期的平均长度并不能说明每次周期就一定会遵循同样的运行过程。实际上,经济运行对人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之所以说本次衰退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发生在两年前,是因为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显示了这种迹象。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微观机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因为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是由追逐利润的企业行为支配的,所以,利润或利润率的变化方向决定着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
对利润的考察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考察所有企业或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中成本与收益的相对变化。在劳动生产率等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这种变化主要取决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化。如产出品价格与投人品价格之间的变化方向是否一致;在同方向的变化中,产出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速度,是快于还是慢于投入品价格的变化等。如果产出品的价格上升速度慢于投人品和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那么利润就会减少。只有在产出品价格上升速度快于投人品与要素价格的上升时,利润和利润率才会上升。
从这种关系看,我国经济从2003年以来就出现了日益明显的紧缩现象。如从2003年到2008年,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0.1%、2.8%、0.8%、1.0%、3.8%、2.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品的价格分别上升2.2%、5.6%、1.6%、1.5%、3.9%、4.4%(本年以2008年零售商品中的建筑材料及五金电器的价格指数代替);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升2.3%、6.1%、4.9%、3.0%、3.1%、6.9%;原材料、燃料、动力的购进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4.8%、11.4%、8.3%、6.0%、4.4%、10.5%;劳动力价格则分别比上年上升12.4%、14.9%、17.1%、17.6%、21.5%、21.4%,1这是各种价格上升中最快的;对于地租与利息价格的上升,这些年同样是非常快的。可见,在各种价格变化中,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速度是最慢的,6年间平均增长速度是1.8%;而中间品价格增长较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4%;上游和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增长更快,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7.6%;基本要素价格的上升则是最快的,如劳动力价格6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17.5%。在这种相对价格关系中,必然得出绝大部分企业的效益(利润率)是很差的,且是不断下降的。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我国在2005年前后就出现大批的中小企业停产、歇业的状况。正如郎咸平所说,2006-2007年我国的股市泡沫主要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停业,从而将资本转移到资本市场的结果。
对于统计资料显示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2006-2007年效益大幅度上升的情况,实际上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非均衡变化,也就是上游产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变得短缺或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结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就预示着宏观经济即将发生转折。由于这些产品的可替代程度较低,产业的调整时间又长,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供给状况,因此会像瓶颈那样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从宏观经济看,虽然这些产业的产出也构成社会总产出的一部分,但却又是中下游产业的投入品。它们的短缺和高价格,不仅会从数量上强性约束其他部门的增长,而且会导致后者成本的不断上升,从动力机制上抑制它们。上游和垄断性行业在高利润作用下,虽然也会进行扩张性的投资,但受资源约束和投资所需时间长等因素的限制,这种扩张力量是远远抵消不了中下游行业的衰退力量,导致宏观经济在它们之间的非均衡的此消彼长中衰退。所以,当上游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部门出现高利润时,也就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即将发生转折或衰退的时候。众所周知,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垄断性产业、中上游产业,股票流通市值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也是国有企业。当它们的效益大幅度上升之时,也就是广大的中下游产业陷入困境,进而宏观经济行将衰退之时。
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向都是由其内部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引起的。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生产组织者时,经济扩张;当社会利益分配的重心背离生产组织者时,经济衰退。市场经济是由企业支配的经济,企业的利益目标是利润,当平均利润率提高时,经济扩张;当平均利润率下降时,经济衰退。同时,在利润分配中,当利益分配的重心转向中下游产业资本时,经济扩张;当利益分配重心向上游、基础性产业和垄断性产业资本倾斜时,经济衰退。正是这种利益关系,决定了经济高涨的后果一定是经济衰退。因为,在经济高涨阶段,基本要素、上游和基础性产品变得短缺,价格快速上升,由此使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在最终产品需求方面,则因消费倾向下降(收
入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相对减少(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而降低产品出口的相对竞争力等)、财政自动稳定器的收敛作用等而相对不足,使企业收入相对下降。在这种成本与收益的非均衡性变化中,利润率必然会不断下降。当企业效益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宏观经济的衰退也就不可避免。因此,如果没有外力的强烈冲击,在市场经济内在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在两年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衰退。
这种强烈的外部因素是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海外的强劲需求与各级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畸形扩张。这种需求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例如,从2006年到2008年,我国的外贸出口(以美元计算)保持了27%、252%、17.2%的增长速度,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774.8亿美元、2622亿美元、2955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则分别保持了23.9%、24.8%、(2008年1-6月)263%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更是分别达到25%、32.3%、(2008年1-6月)33.5%的增长速度。同时,因资产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的财富效应,使得消费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如2006-2008年,消费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3.74%、16.8%、(2008年1-6月)21.4%,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强力作用下,使本应在两年前发生的衰退延缓了下来。
然而,正如“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一样,强大的外部冲击,虽然延缓了衰退的到来,但也加大了经济系统内部的抑制力量。如近两年来,基本要素的价格、上游产品、基础性产品和进口性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以极快的速度上升,而扣除受气候影响的农产品及食品外,最终产品的价格上升则非常缓慢,只是因最终需求的存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得不在效益日益下降甚至亏损的情况下苟延残喘。一旦需求减少,大部分企业必然会在收入减少与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萎缩。
最要命的是,企业除了遭受经济系统内在抑制机制的作用外,还遭受到了来自政府方面的强有力抑制。例如,基于对宏观经济形势的误判,在经济系统内部的强大抑制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高涨时期,不合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严重抑制经济活力的紧缩政策,如新的《劳动合同法》、持续性的货币紧缩政策等,更是加强了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外部力量一旦发生转折,宏观经济就会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急剧衰退,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率几乎为零(同比增长6.8%),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下降,失业大量增加,各种基础性产品如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等严重过剩。这都显示我国本次经济衰退的力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笔者曾多次分析过,在经济高涨阶段,是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因为,这时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作用。众所周知,
“繁荣”的过后是“危机”或“衰退”,即使不实行紧缩政策,经济也很快要走向衰退。实行紧缩政策,无异于落井下石。所以,繁荣阶段是绝对不能实行紧缩政策的。实际上,繁荣时期的任何调节都是无效的。不过,如果一定要调节,那么扩张政策比紧缩政策要稍好一点。
二、宏观经济趋势分析
相对于政府和理论界大部分人的乐观来说,笔者对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形势的趋势持谨慎态度。因为,宏观经济是一个具有巨大惯性的运动体,在它的惯性力量衰竭之前,要改变其运行轨迹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从周期关系看,我国的宏观经济还只是刚刚迈上衰退之路,衰退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之势,反而在继续加强,如消费在明显萎缩,出口则急剧下降,自发性投资也在减少等。同时,经济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衰退还在快速地相互传导,这说明经济系统内的各种反制力量还抵消不了衰退力量。最近公布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了这一点。这些都决定了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必然要持续一段时间。更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方向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也就是由企业效益或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从现有情况看,整体企业的总成本与总收益都在向着不利于平均利润率的方向运动。
(一)收入趋势分析
企业效益是通过利润的大小或利润率的高低来体现的。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大小取决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只有收入的增加快于成本的增加,或者收入的减少慢于成本的减少时,利润才会增加;如果相反,则一切反之。这里,首先分析企业收入情况。
对整体企业来说,收入来自于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这些需求可分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等四个组成部分。
1 消费支出预期
那些对我国经济形势持乐观认识的人,大多数是建立在对我国消费支出有巨大潜力的乐观预期上。因为我国现有的消费率很低,或者说有很高的储蓄率,中外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差距又大,所以,我国有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乐观是缺乏依据的。
从形式上看,我国较高的居民储蓄率,是有巨大消费潜力的象征,但实质体现的则是我国的制度结构和分配结构存在严重的弊端。从制度结构看,我国在转型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对未来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恐惧感,以至有钱不能也不敢消费。虽然政府目前正着手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远水难解近渴。从分配关系看,我国的分配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如反映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接近0.5,属收入分配很不平等的国家,储蓄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占人口绝对比重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拥有的储蓄却很少,以致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如广大的农民群体等,虽有强烈的消费意愿,但却缺乏消费的能力。当前启动的各种工业消费品下乡,希望通过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来为城市经济解困的措施,注定会以失望收场。如果成功,则必然会以农村经济的持续凋敝为代价。因为对这些(相对高级)消费品的购买,将会挤占农民用于维持再生产的资金,减少他们对生产的投入。所以,这将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持续的伤害。要扩大农村消费,必须首先增加农民的收入,并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在当前困境下,应该是城市反哺农村,而不是最贫困的农村来援助城市。
正是因为这样的弊端,导致消费需求不振。这是成为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痼疾。如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9.5%,居民消费率则由48.2%下降到36.2%。这种趋势近两年还在持续(2008年可能接近33%)。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恶化,这种情况必将更加突出。为应对严重过剩的局面,许多企业进行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降价促销,由此提前释放了相当部分的消费需求。同时,政府又出台许多鼓励消费支出的政策,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2009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同比增长15.2%,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0.2%。这种情况说明,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指望通过刺激消费来促进
经济增长的做法,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实际上,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在衰退阶段往往会下降。如危机以来,美国、西欧等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倾向,政府刺激经济的相当部分支出变成了居民的新增储蓄。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除菲律宾的消费倾向略有上升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消费倾向都明显下降。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薄弱,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所以,衰退阶段的消费支出也必然会更加疲软。
2 投资需求
这里将政府直接投资作为政府支出对待,因而仅分析市场自主性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强劲的投资支出一直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引擎。在当前经济困难之时,投资是否能够充当引领经济、避免衰退的主要力量呢?答案是否定的。
市场经济中的投资需求是由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决定的。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企业效益的大幅度下降,必然会严重阻碍投资的增长。从统计资料看,2008年中期以来,虽然投资保持了稳定状态,且在各方面有明显萎缩之时,2009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仍然维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26.3%,但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靠政府投资的增长。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增长了35.6%,中央项目投资更是增长了40.3%,扣除这部分投资后,由市场调节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刚性。这也就是说,2008年中期以来,我国投资速度的稳定应该看作是前期经济过热时大量新增项目投资的延续。随着市场前景的日益暗淡,企业继续投资的愿望与能力必然会受到极大影响。
因此,在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内源性的投资必然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如前几年推动投资快速增长的两大热点――房地产泡沫和中上游资源价格的畸高现象都已消失,导致这两方面的投资呈现快速下降态势。2009年1-2月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已从上年同期的32.9%下降到1%,且这种趋势会加速。其理由是,前些年的过度投资形成了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我国空置的商品房数量是年需求量的数倍,过剩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l亿吨等,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行业都普遍存在。在这些过剩产能被消化之前,新增投资是不会明显增加的。2可见,投资的回升将会明显落后于其他的有效需求。
3 净出口
出口曾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在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快速增长而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情况下,就只能通过持续的出口增长来吸纳过剩的生产能力,其后果是造成我国极其严重的对外依赖。如2007年我国的对外依存度竟高达64%(2008年因人民币升值等原因而降到58%),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6%,与此对应的则是巨额的外汇储备。这种状况对于我们这么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不正常的,反映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
显然,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未来的出口需求显然是令人沮丧的。如2008年11月我国的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出口增速由10月的增长17.6%逆转为下降2.2%后,在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情况下,出口增速竟如自由落体般坠落。如与2008年同期相比,2009年1-4月出口分别下降17.5%、25.7%、20.9%、22.6%;外贸顺差也大幅萎缩,2月份贸易顺差只有48.41亿美元,只及1月份391亿美元的8.7%。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这意味着,长期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出口引擎已经熄灭。
不过,比之依赖出口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和韩国等来说,我国出口受到的不利影响要轻得多。这些国家2009年1-2月的出口下降幅度都超过40%,远高过我国的27.2%。主要原因是,两者间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品层次存在差异,即前者出口的是价格与收入弹性较大的、相对高档和奢侈的产品,而我国出口的是弹性较小的、低档的必需品,由此前者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要更明显。这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零售额明显下降之时,出售大众普遍消费品的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却仍在上升一样。可以乐见的是,如果世界经济继续衰退,同时不出现严重的贸易保护,那么不排除中国出口有发生逆转的可能――会替达国家的高价商品。这种情况也给人们一种警示,盲目地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进步,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4 政府支出
在各项有效需求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政府支出。如自经济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迹象以来,政府就采取了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仅180度弯地改变了货币政策,而且启动了两年4万亿元的新增投资计划。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扩张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对许多产品的消费需求实行财政补贴等,由此使2009年的财政赤字达到创记录的9500亿元,实际结果甚至还会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的下降可能会超过预期)。所以,在各项支出中,政府支出应该是增长最大的部分。
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当前各界对政府4万亿投资的作用可能抱有过高的期望。实际上,相对于原有的投资规模(17.2万亿)和经济规模(超过30万亿)来说,该投资额是不大的,并且还是分两年进行。其中,政府的财政投资仅仅只有1.18万亿,其余的还得依赖各方面的投入。在各方面需求呈快速萎缩之势,指望这点投资来扭转经济运行的态势,真有“山羊拉大车”之感。从受益者的结构看,结论会更加悲观。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投资将落人大型国有企业等垄断利益集团,所以会极大地降低其乘数效应和就业效应。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政府较强的调控能力是我国应对危机的重大优势,但却不能对此抱有过高的期望。在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内在(微观)机制。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证明,政府既缺乏对宏观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能力,也缺乏正确调节经济运行的基本能力,甚至往往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如数次所谓经济过热的降温调节(1986-1989年的控制经济过热调节、1996-1998年的“软着陆”调节、2007-2008年的紧缩调节等),都导致我国经济持续数年而政府束手无策的衰退。本次调节政策的转换之快,即使思维最活跃的人也会目瞪口呆。近两年政府对股市调节的结果,更是反映了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我国正在执行的一些政策,如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很可能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无穷后患。因为,其内容主要是“官进民退”、垄断取代竞争、破坏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规则等,实际上是这些行业中的垄断集团在特殊时期瓜分国家利益的行为,这不仅起不到扩大投资和促进技术进步的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中外历史证明,所有的产业政策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从以上各项需求的综合内容看,今后数年内,我国有效需求,或者说企业总收入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二)成本趋势分析
在收入预期悲观的情况下,如果要宏观经济的运
行态势发生转折,就只能希望成本的快速下降了。
从宏观角度看,整个社会企业的总成本由基本三要素的支出――资本折旧、税收和进口要素支出等部分组成。在这些成本中,对企业整体来说,有些是外生性的,如税收;有些是内生的;有些则具有外生与内生的两重性,如资本折旧和进口要素的支出等。
劳动工资支出是整个成本构成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次经济周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中,劳动工资的上升是最快的(2000-2008年算术平均增长率是15.3%)。尤其是2008年实施新的《劳动合同法》以来,更是以年均18%以上的速度增长。可见,这是侵蚀企业利润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的衰退和就业形势的恶化,企业的劳动支出压力会有所减轻。如失业会使企业节省部分劳动支出,同时也会减轻工资上升的压力等。3但要看到的是,工资水平本身有易上难下的刚性特点,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更是限制了工资水平下降的空间。所以,工资成本的减少虽会减轻,但像产品价格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则是很难的。
利息支出的大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总量和利率水平。对企业来说,借贷资本量往往变化不大。因为,大部分资本属于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本,变化的主要是季节性的流动资本,它们占总资本的比例较小。所以,衰退阶段因此减少的利息支出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变化是不大的。总体而言,衰退以来,中央银行已5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因而企业的这方面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但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利益的分配却是极不均衡的,也就是大部分降息的好处被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广大中小企业获得的利益则是极其有限的。因为,后者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得银行贷款,而民间借贷资本的利率在经济衰退期间则往往是最高的(风险最大)。所以,对那些仍在营业中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利息支出的下降是有限的。
在衰退阶段,虽然企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需求的减少,地租有所下降,但对那些持续经营的厂商来说,租约的期限往往较长,由此决定了地租下降的空间有限。
资本折旧,对企业来说属于长期固定费用,且折旧率由“税法”决定,因而不会有明显变化。只有对那些破产重组的企业来说,因资产大幅贬值,这方面的支出才可能明显下降。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政府最近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措施,如上调出口退税率等,每年可减少税收负担数千亿。
进口要素,其中包括技术、设备、人员和原材料等各种投入品。随着世界经济的衰退,它们的价格水平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幅度更是明显,如石油价格已下降2/3以上。最可喜的是,自2008年9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速度开始快于出口商品价格。2009年1月份更是出现了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如2009年1月份进口价格下跌10.6%,出口价格则上涨23%。从世界经济形势看,进口商品,尤其是初级产品价格的低迷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情况说明,世界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将由近几年的初级产品生产国转向制成品生产国。
从以上各项成本的形势看,在经济萎缩的作用下,各项成本都会下降,但进口成本、税收与利息支出的下降会更明显。在整个生产成本下降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另一种可喜的现象。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尤其是在加工工业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下降速度最慢,中间品次之,上游产品最快。如在2009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下降4.5%,而最终端的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4%(同比。下同),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的下降则达到5.7%,其中,加工工业下降3%,原材料工业下降8.4%,采掘工业的下降则达到17.4%。而前几年,如上面指出的那样,价格的变化速度是完全相反的,即采掘工业产品的价格上升最快,中间品次之,最终产品最慢。这种变化说明,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经济利益分配的重心开始逐渐向中下流产业倾斜。这是经济系统中的抑制力量开始衰竭,扩张力量逐渐加强的标志。
(三)企业利润的变化趋势
从上面收入与成本的分析中知道,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整体将面临收入减少与成本下降的局面。由于前者是降低利润的,后者则是增加利润的,因此,企业利润会向哪个方向运动,也就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
从当前形势和经济运行的内在趋势看,在今后两年时间内,企业收入的下降会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收入减少产生的乘数效应会更直接,而成本方面则受到存量资本和工资刚性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同样的速度下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两者间会出现非均衡性的变化。受收入与成本之间这种非均衡变化的作用,平均利润率会继续下降,由此会促使宏观经济在惯性作用下继续衰退。这种机制是造成我国的宏观经济衰退将要持续数年的主要原因。
不过,随着衰退的持续,经济系统中的扩张力量会逐渐加强。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消费倾向会重新上升,政府的净支出也会大幅度上升,由此会扭转收入减少的力度;而成本的下降力度则会随着衰退的持续而加强。所以,在衰退中,抑制与扩张的力量是此消彼长的。到一定程度时,扩张的力量就会超过衰退的力量,由此推动宏观经济的运行出现反转。对我国来说,这个时间将出现在2011年左右。因为,只有利润回升,同时利润的重心向中下游产业倾斜,企业才有扩大生产和投资的动力和能力,由此带动宏观经济的扩张,而利润的明显回升,只有在两年后才会见到。所以,宏观经济起码要到2011年才会出现明显的反转。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的组织者是企业,企业是追逐利润的,只有利润回升并达到一定程度,宏观经济才能真正反转。这说明,要促使宏观经济早日回升,就必须在增加企业利润方面着力。
虽然对政府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存有疑问,但在帮助企业脱困,提高利润方面,政府还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就短期来说,在成本方面,主要是降低企业税负,加速资本折旧力度,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和担保力度,适当放松《劳动合同法》对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的约束,限制基础性产品的价格(以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损失为代价),以降低广大中小型企业的成本;在长期方面,应该完善经济环境、破除垄断等,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在收入方面,短期主要是加大政府的支出力度,尤其是大幅度增加民生工程的支出,发放非替代性的消费券等;在长期方面,应努力消除各方面的二元化现象,缩小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消费上的后顾之忧,并将收入分配重心由政府和垄断集团等向民众转移。
应特别指出的是,各界都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面比较健康,因而会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复苏。笔者认为,这种乐观的依据是不牢靠的。一个内需乏力而严重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体,是不可能先于外部环境的好转而全面复苏的。虽然我国实施了强有力的扩张政策,但面对急剧下降的出口和明显萎缩的消费与民间投资等,其作用是有限的,难以扭转经济运行的趋势。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是世界经济规则的接受者,不仅不能像美欧等发达国家那样对外转嫁危机,而且要分担它们危机的部分损失(目前情况是美国“吃药”,全球“买单”)。所以,从各方面看,那些认为我国基本面好于欧美发达国家并率先复苏的乐观认识,都是缺乏客观依据的。为此,必须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①本文的各种数据资料,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包括“统计年鉴”、月度资料和季度数据等)和海关网站的“统计数据”。
②这种情况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不救市,而直接进行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开发建设投资的思路是对的。这种投资可以直接带来产出和就业的增加,而前者则只是救了开发商,但不会对产出和就业产生影响。
③假设经济体系封闭,工资是劳动者的唯一收入,且消费倾向小于1,那么就整体而言,企业不仅不可能从就业者身上获得利润,而且一定会出现亏损。因为,企业的付出大于收入。只有从失业者身上,企业才可能获得利润(失业者的消费支出构成企业收入,而成本为零)。参考文献:
[1]杨文进,警惕经济衰退的征兆――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5,[6]。
[2]杨文进,从周期关系看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其趋势j,统计研究,2004,(8)。
[3]杨文进,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今年以来,随着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快速下滑的势头得到了抑制,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
第一,投资快速增长。1-5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9%,比2001-2007年平均增速高出近10个百分点。
第二,消费增长平稳。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点。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因此,剔除价格的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率仍高于2008年各月的实际增长水平。在国家“家电下乡”等扩大农村消费政策有力推动下,农村消费增速已连续4个月快于城市消费增长。
第三,工业运行呈现低位趋稳态势。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其中3、4两个月增速分别为8.3%和7.3%,均高于去年后两个月和今年1-2月增长水平。
此外,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PMI指数连续3个月超过了经济扩张和收缩分界线,汽车消费和资本市场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暖迹象。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基本遏制了快速下滑的态势。但能否就此判断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进入持续上升通道呢?在对这个问题的判断上,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注意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总是出现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更迭,如此循环往复,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奥地利经济研究所近期对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1977年“西班牙经济危机”、1992年“日本经济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四次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和有较大影响的经济事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危机造成工业生产力下滑的时间平均持续2年,工业产值跌幅为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经历了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三次冲击。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回落(GDP增长下降1.5个百分点),1999年经济增长延续下滑态势(GDP增长下降0.2个百分点),2000年、2001年经济开始稳步复苏,到2002年回复到9.1%的较高增长水平。尽管对我国经济复苏时间存在诸多争论,但一个共同的判断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因此,我国经济实质性复苏还面临很大困难。
另一方面,要注意支撑经济进入合理增长区间的动力是否可持续。从当前的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需增长强劲,外需持续走低。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最近几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按照支出法测算的外需贡献率存在方法论上的缺陷。例如,无法衡量大进大出和小进小出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影响)。根据我们的测算,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0%。因此,在我国经济的回暖历程中,进出口的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持续下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1.8%,进口同比下降28%。5月份当月,我国出口下降26.4%,与4月份相比,同比降幅加深3.8个百分点。
从对外贸易的区域结构看。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下降更为明显。1-4月,我国与欧盟贸易额下降21%;与美国贸易额下降16.2%;与日本贸易额下降23.8%。但我国与东盟、韩国、台湾地区、印度、俄罗斯、巴西贸易额分别下降了27.1%、28.1%、40%、30.4%、41.6%和25.4%。可以看出,全球经济衰退已严重影响到国际贸易,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仍很严峻。
新出口订单指数通常可以用做反应出口形势变化的一个先行指标,4月份的数据显示,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9.1%,继续保持了上升态势,并接近扩张的临界点。根据2006-2009年数据,计算得到的出口增长率与新出口表定单指数的相关系数表明,二者时间变化的时滞效应约为3个月。按照这样的判断,下半年我国出口进一步下滑的空间不大。
二是中央投资强劲,地方配套困难。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的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短期保增长、长期扩内需和调结构的预期政策目标,关键在于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投资激励措施。目前我国的投融资体制决定了中央政府的投资规划基本可以迅速贯彻和实施。这样,扩大内需措施和产业振兴规划实施能否有效地实现预期政策目标的关键就在于落实地方和社会投资配套机制。
审计署提供的数据表明,4万亿投资计划在具体落实中,中央投资资金到位率94.01%,而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只有47.98%。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可能导致有些项目不能按计划及时开工,或者已开工的项目进展缓慢,使新增投资项目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财政”遇到了困难。随着经济下滑,房地产市场萎靡导致的土地转让收入下降,使得地方财政难以足额落实配套资金。
目前我国的地方和社会缺乏有效的市场化配套投融资机制。现行《预算法》等法律限制地方政府实行赤字融资、发行债券、市场借贷,因此地方政府只能依靠规费、土地批租收入、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税收返还等预算外资金以及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基金等方式配套投资。如果没有配套政策和措施来引导和确保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到位,那么,中央投资一方面可能不足以引导实现保增长、扩内需等预期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可能还会威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和可持续性,以及在长期内抑制居民消费能力。
三是国有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尚未有效激活。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2009年1-5月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0.6%,比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高7.7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进一步扩大。在经济恢复过程中,政府投资起着先导作用,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民间投资能否有效激活。没有民间投资的配合,国家促内需、调结构的目标也不容易达到。民间投资多集中在批零贸易餐饮、建筑、房地产等一般竞争性行业。近期的数据显示,民间投资意愿不足的局面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以房地产投资为例,2009年1-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只有6.8%。民间投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资金不足,大量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很突出,而另一方面,一些行业门槛仍然太高,民间投资很难涉足。
二、宏观调控的方向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
连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需要认识到,当前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拉动和政策刺激效应的格局越来越明显,由此形成的产能过剩、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平衡以及产业结构不平衡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保增长仍然是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最重要内容,但要避免急于求成,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宏观调控更要突出强调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积极推进和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做好政策储备,从容应对国际和国内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调整投资结构,要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投资适度地快速增长。一方面,要引导、鼓励增加民间投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财政性的公共投资,并充分利用好财政的公共投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在民生方面的支出比例,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合理调整。政府积极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才能改变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释放居民消费潜能,扩大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改变拉动内需单纯依靠增加投资的方式,实现投资消费双拉动,并从根本上解决投资偏高消费偏低这一结构失衡的深层次矛盾。
综合各方面分析,预计2015年四季度GDP增长6.9%,消费物价增长1.5%。2015年全年经济增长6.9%,消费物价增长1.4%左右。预计2016年经济增速下滑探底企稳,全年经济增长有望实现6.7%左右增幅,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长10.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左右。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进口同比下降-0.8%左右。PPI全年同比下降1.8%左右,较2015年下降幅度减小,CPI全年增长1.3%左右,略低于今年。M2同比增速在12.8%左右,信贷同比增长14.3%。
全球经济形势总体判断:
今年深度调整 明年缓慢复苏
2015年,全球经济呈现深度调整。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总体复苏态势不稳,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明显,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仍未摆脱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呈现明显的分化格局,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印度经济仍保持在7%的经济增速,但俄罗斯、巴西两国经济陷入衰退,南非经济增速也陷入低谷。
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平衡导致了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2015年12月17日,美联储如期宣布提高联邦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0.25-0.50区间,这意味着美联储结束了长达7年的零利率政策,长达半年的首次加息预期终于兑现。针对美联储加息,越南、挪威、印尼、菲律宾均按兵不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林等石油出口国、与美国经济周期一致的墨西哥和汇率盯美元的香港均以加息应对。
2015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给原材料进口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带来了下行压力,传导到消费者价格CPI领域,导致消费物价低迷。根据IMF的预测,发达国家通货紧缩压力明显,预计2015年发达国家CPI增速为0.3%,新兴市场国家CPI增速为5.6%。预计2016年发达国家CPI上涨1.2%,而新兴市场国家CPI上涨5.1%。
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以及全球货币政策的分化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明显。国际资本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欧美发达国家的趋势明显,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持续贬值,俄罗斯、巴西等国的通胀率居高不下。
受需求疲软、汇率波动以及全球产业链条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全球贸易出现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上半年七国集团(G7)和金砖国家货物贸易总额同比下降了10.9%。
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有望继续缓慢复苏,但是面临的下行风险在增加。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差异化导致货币政策的分化,美元在首次加息后进入缓慢加息通道,英国央行预计将迎来10年来首次加息,而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仍有扩大量化宽松政策的可能性,由此带来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外汇市场的乱局还将继续困扰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在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增速下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国际资本外流引发了政治与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2015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
结构性通缩应受重视
2015年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减速,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改革深化,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增长平稳减速
成功实现软着陆
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面临需求放缓、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压力。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分别同比增长7.0%、7.0%和6.9%,预计四季度当季GDP同比增长6.9%,全年增长6.9%,比去年下跌0.4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增长成功实现软着陆。
1、工业和服务业走势分化,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低增速,但服务业增速加快。前三季度我国第二产业同比增长6%,其中工业同比增长5.9%,较去年同期减缓 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8.4%,比去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2%,比10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11月份制造业同比增长7.2%,已从底部初现回升态势。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扩张态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比第二产业占比高10.9个百分点。
2015年1-11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部分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是国有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收窄。二是地方国有企业利润连续四月出现同比下降,降幅逐渐加大。三是钢铁、煤炭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
2、消费增速放缓,四季度略有回升。
1-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同比增长10.6%,较去年同期放缓了 1.4个百分点。消费在三大需求中相对稳定,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四季度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仍负增长。
投资增速下滑幅度较大。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与1-10份增幅持平,较去年同期放缓了 5.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仅1.3%,较去年同期放缓了10.6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1-11月同比增长8.4%,较去年同期放缓 5.1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1-11份同比增长11.0%,较去年同期放缓6.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11月同比增长18.0%,较去年同期放缓2.8个百分点。从当月增速来看,四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仍是负增长。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从9月份的低点6.8%回升至10.8%,但房地产投资连续四个月负增长,11月份跌幅扩大至5.1%。
4、进出口增速下降,贸易顺差增加,出口市场份额上升。
1-11月我国累计实现出口同比下降3%;进口同比下降15.1%; 1-11月累计实现贸易顺差5391亿美元,同比增长61.8%。贸易顺差增加的原因是
进口的大幅减少,而非出口的增加,呈现出明显的需求衰退型顺差特征。 从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的份额来看,2014年中国出口占比平均值为12.9%,2015年1-8月中国出口占比平均值上升至14.5%,这表明中国出口份额并未下降。同期进口占比平均值分别为8.5%和8.7%,基本平稳,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对世界贸易需求并未产生相对的紧缩作用。
生产部门物价低迷
成功避免消费领域通货紧缩
2015年面临较大物价下行压力,成功避免消费领域的通货紧缩。预计全年CPI同比增长1.4%,PPI 同比下降5.2%。
虽然以CPI指标来衡量,暂时还不能判定中国已经陷入全面通货紧缩状态,但是因中国消费占GDP比重低,投资和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远高于发达国家,仅仅以CPI来衡量物价变化并不全面。
PPI连续3年多负增长,对投资和生产部门已经产生了严重的紧缩作用。抛开判定通缩的概念和标准之争,结合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我们认为当前结构性通缩比较严重,有可能进一步蔓延恶化,对此仍应给予重视。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创新创业提供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已告别高增长、高投资、高投入时代,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创新创业提供新动力。
一是消费、投资结构优化。
经济下行过程中,居民收入快于GDP增长、就业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消费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前三季度累计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二是二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1.4%,比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1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5.8个百分点。服务业内部出现转型,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2.6%,比全部服务业投资快11.4个百分点。
三是居民收入增长较为稳定,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2%,实际增长7.7%,分别高于GDP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2.6和0.8个百分点;累计新增就业达到1066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5%,实际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8.4%,实际增长6.8%。
四是创新创业提供增长新动力。
高技术产业、网上商品零售、快递业务、手机上网流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智能电视等符合转型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商务便利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1-10月份,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2%,好于同期整体工业企业利润形势。
灵活运用货币金融政策
成功抵御金融风险
经济增长减速,股市、房地产、债市、汇市等潜在金融风险隐患增大,但中央政府通过灵活运用各种政策,成功抵御了金融风险。
一是稳定股市。
受多重因素影响,2015年中国股市大幅波动。今年8月中旬股市暴跌后,推出各种救市措施,股市恢复了稳定增长。截至2015年12月25日,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12.16%,涨幅高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高于泰国、越南、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
二是稳定房市。
为应对房地产销售压力,2015年中央出台了包括降息、降低首付比例、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房地产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销售,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增加,涨幅有所扩大。11月份全国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3个和40个,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均扩大;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由降转平,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持平。
三是稳定汇市。
2015年人民币面临较大贬值压力,资本流出压力加大。自2014年下半年后,中国外汇储备开始转入下降通道,并延续至今。为减缓资本外流压力,8月11日实施汇率改革,人民币在可控制范围内对美元贬值。截至2015年12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8月10日贬值4.3%。
四是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有序推进。
3月26日,央行公告简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管理流程;4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6月2日,央行《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并正式实施;7月21日,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8月1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市场化决定机制出台;9月15日,央行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9月30日,央行开放境外机构参与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10月23日央行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利率管制完全放开;11月20日央行下调分支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走廊初步成型;11月30日,人民币成功加入SDR,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推进。
财政政策加力增效
促进经济增长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积极转变调控思路,创新方法手段,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供给侧完善宏观调控措施和手段,切实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
一是发挥政府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作用。
中央财政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一般预算支出进度,继续大力推进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收费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继续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投入力度;优化水利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等;支持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中央财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财政资金重点投向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加快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注重创新投入方
式,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稳步发行地方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央财政今年落实稳步发行地方债的工作,并适度加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同时,中央财政还在今年发行了专项支持投资项目的债券。发行6000亿元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增加7000亿元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额度,用于支持2015年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项目及在建项目建设。下达3.2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主要用于偿还2015年到期债务。
2016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增长新动力显现
增速下滑探底
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总体上看,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增长新动力的不断显现,有望探底企稳。
五大发展理念为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指引
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供给侧改革的根本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五大理念的指引下,政府将在区域、产业、 国企、财税、金融、民生等领域推出一批力度大、接地气的改革方案。
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仍是稳中求进
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总的定调仍是“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就是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创造新供给和新需求,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由于房地产投资仍难以显着回升,明年国内需求仍面临较大下降压力,而全球多数经济体复苏缓慢也制约外需,加上金融行业在今年高基数影响下也会放缓,明年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适当小幅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可能更为合理。这意味着经济工作目标虽然可能小幅下调,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点底线是6.5%,2016年增长目标可能设置为6.7%。
五大任务指明周期性调整的工作重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前四大任务直指经济下行阶段周期性调整的艰巨任务。去产能是指传统产业尤其是重资产、周期性行业的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对应去房地产库存;去杠杆对应降低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控制金融风险;降成本主要通过降低税费和调整能源价格实现,补短板主要是补齐民生、产品、产业方面的短板,强化扶贫、产品和产业升级、农业等领域工作。去产能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但短期可能使得过剩行业投资继续大幅放缓,并导致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大幅收缩。
加快产能出清可能带来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使得经济面临较大的通缩风险。正是基于这些考虑,会议强调“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这意味着过剩产能去化会相对循序渐进地进行,供给侧将是缓慢的产能出清。
财政政策加力发挥托底作用
为维持相对较高经济增长,政府稳增长力度或加大,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一是“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这可能意味着财政支出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力度超出想象的可能性较低。二是“实行减税政策”,而减税属于供给侧改革的措施,着重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三是“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弥补财政减收。2015年共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预计明年财政赤字规模增加至2万亿左右,赤字率可能达到2.76%,赤字净增量增加3800亿元左右。上述减税增支措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总体来看财政手段仍是托底经济的政策,经济真正意义上走出低谷不是靠中央财政加杠杆,而是靠企业加杠杆,中国要重回企业加杠杆仍需先完成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过程。
货币政策仍将在稳健的基调下保持适度宽松
一是社会总需求仍然偏弱,需要在需求侧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二是配合供给侧改革,为实体经济提供适宜的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三是配合结构性财政政策,为各项财政专项债券、地方政府债务、国债发行提供有利的利率环境,同时降低存量债务的压力。四是美联储加息后为应对资本外流,人民币温和贬值。预计2016年一次降息,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4%左右。
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综合前述分析,2015年四季度工业生产、投资小幅回升,消费增长基本平稳。2016年宏观经济走势仍受去产能、去泡沫和清理债务等因素影响,企业库存可能见底回升;物价方面须防止去产能力度过大导致消费物价负增长形成通缩;房地产销售出现有回暖迹象,房地产去库存任重道远,能否带动房地产投资回升仍有待观察;总体上经济增长仍有下行压力。国际金融市场震荡的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极大挑战,货币政策操作难度加大,财政支出仍需加大力度。
假设2016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不至于产生系统性风险,基准预测基于以下基准假设:(1)美元波动。因美国经济复苏走在发达国家前列,美元汇率波动与美国经济与欧洲、日本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的相对速度密切相关,但美元过于强势也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我们假设美元指数在90到100之间波动。(2)美国加息。未来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可能慢于历史上任何一次加息周期。假设2016年加息两次0.25%。(3)油价维持相对低位。原油价格回落至40美元/桶左右,我们假设2016年纽约原油价格维持在45美元/桶左右。(4)根据美联储公布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和联邦储备银行行长12月份的点阵图预测报告,假设2016年美国经济增长2.4%,根据IMF10月份《世界经济展望》预测值,假设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增1.6%和1.0%。
国内政策变量基于以下假设:(1)一次降息,三次降低准备金。未来根据经济增长和物价变化情况、金融市场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降息空间较小,仍有可能继续降准。假设2016年降息一次,降准三次。(2)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保持在6.73元/美元左右。(3)财政赤字规模增加至2万亿元左右,赤字率可能达到2.76%,赤字净增量增加3800亿元左右。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总体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稳定增长,内需拉动和支撑作用继续增强,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夏粮生产和农业农村形势向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货币信贷平稳回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逐步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这些表明中央关于今年加强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是正确的、有效的。展望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但也有不少来自国际国内的不利因素需要认真加以应对。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与节奏,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在“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有利条件方面看:
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温和复苏。总体判断世界经济复苏势头尽管低于预期,复苏的过程也会出现反复,但出现剧烈波动仍属于小概率事件。这将在总体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
二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较为强劲。虽然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温和放缓,但工业化、城镇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增长等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今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发展经济的能动性较强。目前,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价格调控总体有效,市场供应得到较好保障,社会需求基本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重点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三是信贷质量总体风险可控。在刺激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我国经济也存在一些风险性因素,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经济增速放缓过程中,这些风险是否会集中显现,导致经济“硬着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综合现有各方面的情况看,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风险是可控的。
从不利因素方面看:
一是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世界经济虽然有望保持温和复苏势头,但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风险性因素也不可忽视。美国虽然在最后时刻达成了提高政府债务上限的协议,避免了债务直接违约,但经历此波折后,市场对美国国债的信心下降,美国国债被评级机构历史性地降低信用等级,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冲击,美国债务问题将更加复杂。欧盟债务危机仍在发展。日本全年的经济增长则仍受地震困扰,如果应对不好仍会影响日本的复苏进程。
二是影响通胀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下半年,我国通胀形势仍面临着国际局势和国际流动性过剩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这给宏观政策的操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是一些地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今年上半年,主要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波动并向下游传导,企业融氪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劳动力工资上涨,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困难。
四是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很重。从统计数据看,下半年完成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和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等结构调整任务,仍任重而道远。
二、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及建议
综合考虑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仍然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即经济增长继续温和回落但仍能保持9%以上的较快增长,而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将得到有效控制,通胀出现冲高回落的趋势。预计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9.5‰全年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在5%左右。
工业生产运行平稳。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政策措施的带动下;装备工业发展还有较大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支撑工业经济继续平稳运行。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保持高位。随着“十二五”新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逐步落实,政府投资可望有一定程度的加速;同时,社会投资增长有望保持较高增长的态势。
消费增长放缓但程度有限。虽然前期消费热点降温,但在目前就业形势依然较好、工资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将进一步提高,对保持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今年我国还对个人所得税等做出调整,这些都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增长16.4%。
物价将呈回落趋势。下半年,我国存在着不少有利价格回稳的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这一基本面因素不支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扬。二是今年我国有望实现粮食连续增产,这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三是我国已经和将要出台一系列降低生产流通成本的挟持性政策措施,其效应也将逐渐显现。四是国内货币信贷条件已出现明显变化,对价格上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五是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明显减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要正确认识取得的成绩,又要保持清醒头脑,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的准备,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一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二要综合治理物价过快上涨。
三要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生产。
2008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众多不确定因素的一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经受了雨雪冰冻灾害和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等国内国际严峻形势的考验。进入二季度,雪灾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在蔓延,一场大地震又突然降临,为中国经济平添了不少变数。面对这样的“三重冲击”,中国经济在2008年将呈现怎样的走势,成为各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和预测。
一、我国经济增速出现下降,但通货膨胀压力有增无减
一季度我国经济经受了雨雪冰冻灾害、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等国内国际严峻形势的考验,延续了2007年下半年经济增速下滑的走势,并且因遭受雪灾的短期影响,下降幅度明显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比2007年全年回落1.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当时雪灾的情况比较严重,国民经济能够继续保持10%以上的较快增长势头,应该说整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
与此同时,价格上涨的压力有增无减。受雨雪冰冻灾害、食品等价格高涨以及进口商品价格走高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价格上涨加快。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其中2月份受雪灾和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7%,环比上涨2.6%,上涨幅度较大;雪灾和春节之后部分产品价格的绝对水平有所下降,使得3月份同比涨幅下降,环比出现负值,但4月份价格水平又略有回升,同比涨幅较3月份也提高了0.2个百分点,仍然显示出较强的上涨势头。
从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了2007年下半年经济减速、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态势,这样的走势将对2008年未来时间形成重要影响。
二、2008年未来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降,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社会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相互耦合的结果。下面,我们对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各项因素进行较为详细地分析和判断,以便能够对总产出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化趋势做出判断。
(一)消费实际增速可能明显下降
从社会总需求的未来变化来看,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看清楚的是消费的变化。一季度,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6%,同比加快5.7个百分点,名义增速创12年以来的新高。但由于一季度商品零售物价涨幅高达7.4%,如果扣除物价因素,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的实际增速比去年一季度略有降低,但幅度不大。未来时期这种实际增速小幅下降的态势有可能延续下去。
影响消费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从名义收入增速来看,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494元,同比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但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大,剔除价格因素之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4%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1%,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由于2008年经济增长慢于2007年已成定局,促使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因素不多,因此,全年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明显放慢的态势在2008年内将延续下去。
此外,由于2008年先后发生雪灾和地震灾害,可能会增强人们防范风险意识,预防性储蓄增多;股票市值的大幅度缩水可能会出现“负财富效应”;“负财富效应”将使更多的人减少开支。由于国家2008年取消了“五一黄金周”长假,加上地震等灾害的影响,外出度假、旅游和购物的人数大幅减少,从而使得消费的同比增长速度受到影响。高物价降低了部分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以食品为主的价格上涨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实际购买能力,食品等方面支出的增加会“挤占”他们对其他商品的购买力。
上述因素将使得居民消费的增长受到较为明显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实际增长将会达到11.7%左右,低于2007年增速0.8个百分点左右。但是,从名义增速来看,由于2008年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2007年,使得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名义增速将达到19%左右,比2007年高出3.2个百分点左右。
(二)净出口绝对量较上年有所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下降
对总需求影响较大的是净出口的变化,由于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口增速加快,使得净出口绝对量较上年有所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下降。影响出口增速的因素较多:一是世界经济放缓,外部需求减弱。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将明显减速,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IMF最新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仅增长3.7%,比2007年下降1.1个百分点。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将今年欧盟与欧元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至2%及1.8%,均低于过去的预期。二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出口的影响。受美元走软、利率倒挂和外资流入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名义汇率升值幅度约5%。由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有半年到一年的滞后期,预计人民币升值加快对我国出口尤其是下半年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三是政策性因素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新劳动合同法、出口退税、税率调整等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以及土地、劳动、资金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出口企业成本迅速上升,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在前不久举办的广交会上,厂商的订货情况明显不及往年,说明未来出口增速仍可能下降。
由于前不久美国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长要好于预期,一些学者认为,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没有原来估计的那么大。我们认为,对此问题还要进一步观察。从美国一季度GDP增长的情况来看,一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率为0.9%,比2007年四季度高出0.3个百分点,但应该注意的是增长的结构。一季度美国GDP增长率没有像经济学家们预期的那样出现明显下降,反而出现小幅反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政府采取的一揽子财政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季度美国联邦政府消费和投资支出增长4.4%,而2007年四季度仅仅增长0.5%,尤其是国防支出增长5.6%,而2007年四季度是下降0.5%。联邦政府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额对GDP增长的贡献度由2007年四季度的0.04提高到一季度的0.31。二是一季度美国私营部门存货增加39亿美元(2000年不变价),而2007年四季度是减少489亿美元;使得库存变化对GDP增长的贡献度,由2007年四季度的负1.79转变为一季度的正0.21。
从绝对量来看,2008年一季度,美国GDP相对于2007年四季度仅增加262亿美元,存货增加了39亿美元,联邦政府消费和投资支出增加了82亿美元。可以看出,这两项就占到一季度GDP增量的将近一半。如果扣除库存增量和联邦政府消费与投资,GDP增量将减少一半。
从美国私人部门的消费来看,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增长1.0%,而2007年四季度增长2.3%;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出现6.2%的降幅,2007年四季度却是增长2.0%。从美国私人部门的投资来看,一季度私人部门投资下降6.5%,比2007年四季度14.6%的降幅明显减缓,但仍然出现较大降幅,并且降幅减缓的重要原因是存货的增加抵消了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影响,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下降7.8%,比2007年四季度4.0%的降幅明显增大;其中住宅投资一季度下降25.5%,比2007年四季度25.2%的降幅还有所扩大。三大需求中私人部门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都明显下降,充分说明美国经济自发增长的动力仍然很弱。考虑到中美经济之间相互传导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时期美国经济减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可能继续增大。
反过来,引起进口加快的因素却比较多:一是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价格大幅上涨,并且主要以美元计价,这会提高我国进口的名义增速;二是中国经济增长较快,国内需求依然强劲,对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将继续扩大;三是名义和实际汇率上升也有助于进口的扩大。
从总体来看,尽管受国外需求减速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2008年上半年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带动了我国出口商品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国外需求减速的影响,我国出口名义增速将保持20%以上;我国进口额因进口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名义增速提高较为明显,上半年增速可能在25%以上。下半年国外需求减速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出口增速下降到20%以下;随着国内需求的放缓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势头的减缓,进口增速将有所放慢,下半年进口增速将下降到25%以下。
(三)投资的变动趋向最难把握,是决定经济走向的重要因素
目前,最难把握的是投资的变动趋向。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进入2008年后企业赢利增速明显放慢,这将不利于吸引企业投资。前4个月新开工项目数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似乎印证了上面所述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雪灾和地震灾害对基础设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地震造成住宅、厂房和道路的大量毁坏,众多灾民无家可归,急需为他们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急需将通往灾区的道路修复以便向灾区运送物资,短期内将需要进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前4个月新开工项目建设规模出现下降,可能是南方受雪灾影响、部分项目开工期推迟的结果,随着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加快,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建设规模下降的态势将会得到扭转。
从资金来源与投资完成额的关系来看,今年以来由于受从紧货币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投资资金来源增速放慢,前4个月投资到位资金增速慢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2.4个百分点;其中,由于房地产价格高到广大居民难以承受的水平,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又对居民关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起到了警示风险的作用,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出现小幅下降,减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来源,前4个月房地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速慢于投资完成额增速6.2个百分点。资金供应紧张可能成为未来时期投资增长的重要限制因素。
我们认为,对2008年投资走势起决定性影响的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从紧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但出于救灾的需要,财政政策在具体执行时可能会略有放松,尤其是用于救灾的专项支出将不会拘泥于年初制定的支出规模,中央财政在灾后不久即拿出700亿元用于建立灾后重建基金就是明证。即使是货币政策整体上放松的可能性不大,但对灾区的贷款也很有可能以专项贷款的形势单独列出。根据这样的判断,未来时间投资资金来源到位的步伐,可能会继续受到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但由于今年的投资需求中有相当部分属于刚性需求,投资完成额增速明显下降的可能性不大,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可能会与2007年大体持平,甚至略有突破。
但是, 由于2008年工业品出厂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均出现上升,因此,投资品价格涨幅较2007年明显加大,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品价格同比上涨8.6%,不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2.3%的涨幅,比2007年四季度5.8%的涨幅,也高出2.8个百分点。根据目前情况看,2008年全年投资品价格将明显高于2007年,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投资增速可能会明显回落。
(四)供给因素也是促成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因素
除了社会总需求下降的因素之外,供给方面的因素也是造成经济增速下降的重要原因。 年初的雪灾,使得我国南北运输干线受到很大影响,造成南方很多发电企业煤炭供应紧张,加之南方一些电力传输线路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其它地区向南方电网的电力传输也受到严重影响,使得南方部分地区工业生产受到电力供给不足的明显影响。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降到15.4%,比2007年四季度各月17.5%左右的同比增速明显下降,2008年3月份之后电力供应恢复正常之后,工业生产增速又回升到17.5%左右(4月份15.7的增速是由于今年4月份清明节放假,造成与上年工作日程度不可比,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估计,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影响,4月份工业生产增速仍然保持在17.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电力供给不足对1~2月份经济增速产生了明显影响。5月份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也对国内能源供给产生明显影响。
一是由于地震对煤矿安全造成威胁,四川全省煤矿在地震发生后全部停产,这将对全国尤其是四川当地的煤炭供求产生明显影响。二是由于地震对宝成铁路部分线路造成破坏,对铁路运输也产生了短期影响,四川省内部分发电企业的煤炭供给受到影响。三是四川地震灾区部分水电厂遭受破坏,也减少了当地的电力供应。虽然地震造成的这种影响可能是短暂的,但也将对工业生产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再者,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由于美联储采取连续降低利率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的对策,加剧了美元对其它货币贬值的势头。由于美元是世界商品交易的主要结算货币,美元贬值对应的是商品价格的上涨。加上美国次贷危机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低迷,大量资金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流入商品期货市场,使得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我国大量从国际市场购入石油、铁矿石等生产资料,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引起我国企业购进原材料的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这些因素对我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了明显影响,也将对我国各产业的增速产生影响。
具体分析我国三次产业的增长情况,我们认为,一季度受雪灾的较大影响,农业生产出现2.8%的较低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近年来一季度的增速,考虑到2007年底和2008年初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这将对农业生产产生明显的激励作用,二季度之后农业生产的增幅可能会逐步提高,下半年有可能恢复到4%左右的增长速度,全年增速为3.5%左右。从第二产业增速来看,二季度虽然受地震灾害的影响,但由于这种影响主要局限于灾区及其邻近区域,二季度电力供给的保障程度较一季度好转,工业生产增速有可能高于一季度;三季度因气候炎热、居民用电高峰来临,工业生产用电的供给会更为紧张,工业生产受到的影响会有所加大;四季度供给方面的影响减小,但需求增长放慢的影响加大,工业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初步估计全年第二产业增速为11.3%,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增速来看,二季度由于国家2008年取消了“五一黄金周”长假,各项服务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速可能会受到影响,出现小幅下降;但三季度受奥运会的刺激作用,交通运输、旅游、商品销售等各项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速会明显提高;随着这一短期因素的消失,四季度将小幅回落;初步估计全年第三产业增速为10.9%,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
三、2008年我国价格涨幅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价格涨幅将明显高于上年
抑制通货膨胀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近期国际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地震灾害影响,使得人们对价格的走势更为关注。下面,我们分别对工业品价格和消费价格走势分别进行分析。
由于我国多种重要生产资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在这些生产资料中,石油、铁矿石等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其它生产资料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大。因此,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不单纯取决于国内供求状况,还受到世界范围内供求状况的影响(当然,由于中国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越来越高,国内需求也已经成为影响世界供求平衡状况的重要因素)。从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来看,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与美国的生产价格指数具有非常相似的走势(见图1),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判断2008年未来时期的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需要从国际背景进行分析。
2007年底以来,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购进价格涨幅呈现逐月提高趋势,主要与国际石油价格和铁矿石价格等大幅度上涨密切相关。近期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最近石油期货价格已经突破每桶130美元的价位。由于2008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节节走高,成为带动生产资料和工业品价格升高的主要因素,但应该注意的是,石油价格上升到130美元左右的平台之后,上涨势头已经放缓,而2007年三季度之后,国际石油价格即开始持续上涨,从基数的变化来看,进入下半年之后,石油价格同比上涨的幅度会逐渐缩小。铁矿石价格是一年一度通过谈判确定的价格,2008年内价格已经确定下来,而且国内钢铁企业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多数已经调高了钢铁出厂价格,加上随着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国内外需求增长有可能放缓,年内钢铁价格涨幅继续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从工业生产增长、货币与工业品价格的关系来看,2007年四季度以来OECD国家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经明显放慢,美国甚至曾经连续出现工业生产下降的情况,因此,实体经济部门的需求不支持工业品价格的持续走高。如前所述,当前石油、农产品等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农产品作为工业品的原料,其价格也影响到工业品成本),与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流出的资金进入到这些市场炒作有密切关系,但没有实体部门需求的支撑,价格持续高涨难以长期维持。我们认为,到2008年年中之后,这些商品价格的涨势将会趋缓,甚至有可能出现价格绝对水平的下降。因此,将导致工业品价格涨幅的回落。
消费价格与工业品变化的原因存在差异。从表面上来看,我国消费价格涨幅的提高,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价格上涨的动因有相同之处。但是,如果对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之间的差别。以中国和美国为例,食品价格上涨都是造成各自消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国消费价格中食品所占权重要明显低于中国,美国食品价格对消费价格总体涨幅的影响要明显小于中国),但带动美国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是粮食价格的上涨,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涨幅并不大;相反,中国粮食价格的涨幅并不高,肉禽及其制品的价格涨幅却非常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粮食的自给率很高,加上国家在2007年底、2008年初采取了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率、征收出口关税等措施,使得国内粮食出口受到抑制。限制粮食出口的措施,阻断了国际粮价上涨向国内传递的渠道,成为国内粮价保持基本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尽管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内价格上涨幅度要低得多;尽管国内外同类产品价格差距拉大,但中国粮食出口总量没有出现明显增加。从肉禽价格变化来看,主要原因可能是中美两国饲养周期存在差异,价格变化不同步所致。据此,判断国内食品消费价格的变化,主要应该根据国内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近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的影响,不宜估计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