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6 09:53: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信息化布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3-000-02
摘要:信息化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有力工具,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对于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 信息化管理财务工作布局
管理信息化是改变我国企业传统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进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来有效组织和发挥财务管理的功效,为企业的业务经营分析、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已成为众多管理人员的共识。企业信息化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资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一、信息化管理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信息化建设,其各项管理工作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工作也必然要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工作相协调。因此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信息化系统是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一)对财务管理信息分类的影响
财务管理所需的信息,除货币量化了的财务信息外,还要有市场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组织管理信息等非财务信息。对于信息的分类,不再按信息的来源划分,而是按照信息的应用的层次划分。财务管理信息分为:基础信息、加工后信息、决策信息,基础信息可从财务管理系统中直接获得,加工后信息是对基础信息进行的简单处理的信息,满足一般管理的需求,决策信息则是以基础信息和加工后信息为基础的可推理决策的信息。
(二)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由于条件的限制,使得出资者、经营者、财务经理、财务人员之间相互脱节。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以后,借助于信息通讯技术,可以使得这四个层次的人员保持实时全方位的联系,从而构筑一个四个层次的财务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全部包括在财务管理体系之中。
另外,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按某种形式辩识并取得来自企业内部及外部的财务信息,并在财务组织内部进行沟通以使财务人员清楚地获取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履行其责任。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财务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化、实时化、电子化的技术特点,在财务工作中展现出新的特点并发挥出新的作用。
(三)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信息化的实现将财务人员从繁复的会计核算中解脱,从而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在财务岗位的设置和分工上与传统模式有了很大区别。财务内部控制和互相监督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关键不在于财务人员与财务人员间的牵制,而在于财务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间的分权。
二、信息化管理下企业财务工作的目标定位
信息化管理思想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实现财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具体而言,财务信息化管理建设总体目标是在企业范围内建立一套安全、规范、统一、实时的财务信息系统。根据当前财务管理业务的内在需求,目标如下:
(一)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统一的财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信息化的先行目标。包括统一软件和数据接口、统一报表格式、规范会计核算方式,在满足不同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统一会计科目、代码和会计政策等。
(二)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做到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实现远程查询、溯源查询等功能,可以对单位财务信息进行实时监测,结合内部审计,及时发现问题。
(三)实现强大灵活的报表生成系统。建立统一的报表体系,快速自动生成、汇总各单位的各类会计报表,支持基本报表、行业报表以及公司内部管理等各类报表,支持多种格式的报表输入输出、接口良好,能和其他软件的报表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四)支持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和决策分析功能。满足各类财务指标的分析需求,在信息实时、准确共享的基础上,支持领导查询和决策分析,全面提高各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五)建立企业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财务管理功能。根据不同层次单位的特点,设计不同的预算管理方案,深化预算管理工作,建立完善资金、财务、资本、筹资等预算,使预算的组织、编制、实行与控制、调整、分析与考核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闭环程序。
(六)实现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建立高效有序的资金管理体系,对资金进行统筹调度,改善资金结构,合理配置使用资金,解决资金沉淀与短缺并存的问题,掌握企业资金流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和资金运营风险。
(七)建立便捷实用的资产管理体系和灵活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将产权登记、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股权管理等资产管理软件与财务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一体化,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实现与财务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通过绩效评价,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绩效。
三、推进财务工作信息化的主要风险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正在向电算化会计系统及网络财务系统方向发展,传统会计将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这无疑是单位管理手段的巨大进行步,极大地促进财务工作效率的提高,但同时也给单位财务管控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网络财务的开放性增加了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
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财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如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来源呈多样性,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过滤难度加大;大量财务信息通过网络通讯路线传输,有可能被非法窃取甚至篡改;网络财务系统还可能遭受“病毒”入侵等等。总之,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动态性,势将加剧网络财务信息失真的风险,加大网络财务控制的难度。
(二)财务成本风险
财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消耗的资源也是相当庞大的,一般软件厂商在投标时只会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介绍,而项目建设期成本往往只包含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购买费,但系统运行后期的费用是相当高的。因此对对实施的成本进行控制就显得相当必要。这些成本通常包括:硬件及网络建设费用、系统软件费用、运行的网络使用费,应用软件费用、培训费用、实施费用及维护费用等。
(三)人力资源风险
在系统建立初期,软件供应商一般会提供保修期,并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但在实施后期,随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机构的深入融合,各种问题逐渐暴露,软件供应商的人力支撑力度还会逐渐削弱,企业面对很大的后期维护压力。
另外,很多企业财务人员相对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对计算机技术掌握不够,而财务信息化系统要求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要有一定的掌握程度,这对企业财务人员也带来某种程度的挑战。
四、信息化管理环境下企业财务工作的新布局规划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融合,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要更好的适应国际范围内竞争的需要,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管理水平。而企业管理的核心是财务管理。大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加强企业管理,深化企业改革,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转变经营理念,实行财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配套建设
许多企业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每个职能部门实行电算化。于是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在社会上得到认知,使自己的产品得到全球市场的认可,都纷纷建立企业网业、注册域名,实行办公自动化或电算化核算物流。许多企业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己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即完成了上述信息技术对管理革命影响的第一层次,但由于未达到更高层次,致使企业信息化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资金占用、节约成本、信息畅通等,反而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因此,必须尽快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分,以财务信息化管理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只有将企业信息化和财务信息化进行配套建设,各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共享,才能避免形成“信息孤岛”,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二)财务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变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为财务管理的利器
企业信息化对于一个企业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涉及到国家政策、客观环境、领导意识、员工素质、管理基础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企业信息化应从企业自身需求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要想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系统首先必须要抓住主流,抓住核心,讲究策略,分布实施。
实行企业信息化管理,主流是抓财务,首先实现财务信息化,以财务信息化带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化,财务是核心,是基础;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成功不仅实现了企业最基本、最核心部分的信息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积累了经验;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成功可为企业的理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也可为实现企业全面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软件,它能实现生产经营权过程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集成和数据共享,保障企业预算、结算、监控等财务管理规范化、高效化,最终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供销一体化的财务信息系统,实现所有的业务核算及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并做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管理统一。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必须运用于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以实现企业价值增值
企业实行财务信息化或企业信息化,并非只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按照信息化要求,在企业内部以价值链增值活动出发审视企业,将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实行以财务为先导,以价值成本为核心来管理和控制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后勤及服务,将企业的间接费用降到最低;在企业外部,按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与其他企业结成联盟,建立共同目标,通过相互间信息的自由交流,共享先进成果,以其供应链的最佳优势来击败他们的共同竞争对手――其他供应链的盟友。
参考文献:
[1]何寅.《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中国农业会计.2011.11.
[2]钱芳洁.《加强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国对外贸易.2011.16.
[3]黄桂红.《浅谈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应用》.中国对外贸易.2011.16.
[4]陈国清,徐冬青.《创建“三位一体”的工会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新机制》.中国工会财会.2010.02.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信息技术
1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
1.1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随着企业的规模扩大,业务量增长较快,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实际需求,而信息技术则为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新的机遇,使用信息技术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因此电力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1.2实现内部审计全面性
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保证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内容,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覆盖面较窄,而且所反映的问题全面性不足,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发挥其作用。电力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内部审计,借助信息手段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实现内部审计的全面性。
1.3提升内部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内部审计需要对电力企业经济业务的运行进行监督评估,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减少人工处理数据中的失误,内部审计信息化能够更加精确的处理数据,而且电力企业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内部审计员工提供了信息查询平台和交流平台,提升了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大数据时代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
在大数据时代下,大多数企业都提高了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将信息技术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全面提升内部管理质量。但是针对目前电力企业的现状来讲,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并且将其运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基本满足信息化管理的相关需求,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仍然较为薄弱。企业管理层较为重视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内部审计工作,从而导致在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其投入的精力较少,另外,由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成本,而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收益,反而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企业内部审计意识薄弱。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信息化理念,未能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导致其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进行工作,较少使用大数据技术。
2.2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不完善
完善的内部审计系统是电力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基础,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包括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信息系统的硬件基础设施需要电力企业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电力企业在系统建设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这些成本是否能够在系统建设完成后投入使用过程中得到回报还未可知。而且内部审计系统中需要开发多种功能,必须要满足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需求,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电力企业的内部审计系统功能有待完善,信息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电力企业的需求。
2.3内部审计人员信息技术水平较低
在电力企业未开始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之前,内部审计人员只需要拥有较高的审计专业知识即可,但是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要求下,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不足以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由于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推进,传统模式下的内部审计人员面对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审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展开工作。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只有少部分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做到同时掌握审计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其他内部审计人员仅仅在审计知识方面占据优势,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较为匮乏,导致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较慢。
3优化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意识
电力企业在提升对内部审计信息化重视的同时,需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审计意识,明确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落实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端正内部审计人员以及其他员工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态度,使其积极配合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打破传统审计模式的局限性,接受并尝试内部审计信息化,从而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基础环境。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改变以往“轻审计,重效益”的管理观念,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内部加大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宣传,使员工更加深刻的理解内部审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从而促使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技术和平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3.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电力企业实现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基础,首先,电力企业需要在系统建设前期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所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并配合成本管理对购买软硬件设施耗费的成本进行控制,保证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购置高质量的软硬件设置,满足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需求。其次,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关内容,并且与软件公司的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内部审计系统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的全面性。最后,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开发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多次测试,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同时电力企业可以与软件公司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于后期对系统进行更新维护以及升级。
3.3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电力企业针对现阶段内部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应当制定科学人才培养计划,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差异化培训,对审计专业能力较强,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的员工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对信息技术水平较高,审计能力较低的员工加强内部审计专业培训,通过差异化培训缩短员工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内部审计工作。电力企业还可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和考核机制,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进行考核,对表现较好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以此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对培训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电力企业也可根据内部对人才的需求,招聘内部审计人员,并且要适当提高招聘条件,确保为企业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优化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加快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
2011年10月19日,赛迪顾问《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在京。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前者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概括了物联网产业区域布局及特点,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面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后者分析了中国集团企业创新发展现状,预测了未来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提出了集团企业信息化架构和信息化发展策略,为集团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显示,中国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环渤海地区的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珠三角地区则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显示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全球化,集团企业普遍采用围绕产业链进行相关专业化发展、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重组整合等方式提高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内部管理复杂程度急剧增加。
正值“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的《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和《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2011年)》,对中国物联网产业及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及各类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提供了参考,成为政府、企业、投资机构深入了解中国物联网产业和企业信息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信息系统
安徽省阜阳商厦在实施企业信息化ERP系统之前,通过考察其他企业,认为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实施过程中硬件和软件是否匹配、协同。
阜阳商厦在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考虑了各种实施风险,尤其对在软、硬件淘汰的风险上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设备选择上采取谨慎的态度,既不贪大求洋,又要满足企业的运行需求。在设备选型中做到了实用性、先进性、可扩展性、延续性为一体,既节约了投资,又规避了硬件过早被淘汰和不匹配及运行不稳定的风险,绕开了IT的“黑洞”。
在信息化投资中,硬件投资是一个比较大的投资。硬件包括主服务器,网络基础设施,工作用PC机及POS机。精心选择这些设备,使其匹配、协同,做到整修系统“一体成龙”,确保网络系统顺畅运行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
稳定、高效的主服务器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主服务器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部件,它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个操作平台,一切作业都要经过主服务器来处理和解决。因此主服务器的性能决定着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果。主服务器性能不好,不仅影响企业信息化的运行效率,也影响企业建设信息化的信心。阜阳商厦的主服务器选择是IBM AS/400系统的I820小型机,之所以这样选择,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信息化总体规划需求及应用软件的合理配置
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对软件选型的要求是瞄准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而对整个系统的选型要求是一体成龙,适我为佳。
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和评比,商厦最终选择了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来完成阜阳商厦ERP系统的开发和实施。而在主服务器的选型上,要使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必须给所选择的软件系统提供一个畅通、安全、稳固的操作平台,这样才能使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在一个小平台上顺畅地运行。
企业设备选型的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原则要求
选择主服务器要使软件、硬件合理搭配,使整个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这样在选择主服务器时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选择主机时应该遵循先进性、适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延续性。
先进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遵循着摩尔定律,升级、换代很快,如果设备选择不当,将给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选择设备时要从其先进性考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AS/400是第一种完全地发挥64位处理器技术优势的计算机,所采用的64位处理器、64位关系型数据库和64位操作系统环境,在当今都是先进的。
适用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考虑设备先进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其适用性。因为最先进的设备在某些功能上往往并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且对于企业目前的情况也不适用,而当技术成熟被广泛运用之后,这一技术的价位也会大幅度下降,性能大幅度提高。所以在选择设备时应该充分考虑其适用性,以“适我为佳”的原则,使其同软件系统密切配合,既能满足要求,又能充分利用所有功能,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浪费。商厦在AS/400小型机上选择了最基本的配置,已经能够适用于当前的工作需要。
集成性 设备选型要充分考虑其集成性,使硬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能够合理氧化酶,成为一体化无缝连接,使系统协调、集成一个稳定的运行平台,这样才能发挥更大功效。AS/400小型机将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在一起,整台设备高度集成,工作起来稳定而协调。
可扩展性 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即使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或设备,若干年后随着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落后,阜阳商厦选择AS/400小型机时考虑了其可扩展性,仅仅选择了基本配置,这样当有新的更高的需求需要使用新技术时,可以采用升级的办法,如增加CPU数量,增加内存和硬盘的容量来解决这一问题,既避免由于技术更新不得不更换设备而带来的硬件淘汰风险,又避免了一下子投入过大,产生的成本过高、资源浪费等风险。
既要有利于操作,又要确保运行平稳和高效
对于处在中小城市的商场来说,高技术的人才短缺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使用现有人才操作过于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必然要花费商场很大的精力和资金去培训专门的人才,这样在设备选型上如果能选择操作比较简单,免维护的机器就会在人力资源的配备上要求可以较宽一些。因此设备的可操作性较好,这样日常的维护工作量将会较低,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
满足工作要求又适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在具体的配置上采用大框架、小配置方式,既可减少初期投资又便于日后升级,配置了一块CPU,1G内存和四块硬盘,而在IBM AS/400 I820小型机上最大可配置4块CPU,16G内存和六块硬盘。之所以这样配置,是因为它能够满足目前的工作要求。当然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求肯定会大幅度提高,而随着需求的提升,只要采取增加CPU数量,扩大内存和硬盘容量的办法就可以解决新的需求,这样就可以避免初期投资过大和后期更新设备两大风险,兼顾了设备选择中的先进性、适用性、延续性及可扩展性原则。
体现“简约成本”的思想
在IBM I系列小型机中,其操作系统是OS/400,数据库是DB2,这种OS/400操作系统及DB2数据库是专为这一系列的小型机设计的,是集成在一起的,体现着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在运行过程中,就会非常的平稳和协调,而且这种设计使企业在这一方面的总投入最小,真正体现了“简约成本”的思想。而四块硬盘的工作也同一般的服务器有所不同,其虚拟存储技术、四块硬盘同时工作,大大提升了硬盘工作的效率,降低了硬盘存取数据远低于CPU速度的瓶颈,使整个小型机工作的速度大大提高。这是因为在一般的服务器工作中,存取数据是在一个硬盘上,而一个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常常受到硬盘的存取速度的制约,特别是处理大量的数据时,大量的数据要在硬盘、内存及CPU中频繁地交换,这时硬盘的存取速度是制约整个计算机性能的重要一环。
阜阳商厦过去曾经使用的一台服务器当数据达到2GB时,就不能支持前台的POS机工作,并有时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就是这个原因。而IBM I系列小型机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可操作性来说,也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它没有WINDOWS那样的操作界面,但是其操作上强大的帮助功能及命令提示功能也给操作人员很大的帮助,工作起来几乎不需要人工的干预,非常适合企业的使用。
安全、稳固的网络设施是信息系统畅通运行的基础
对于网络的建设,要根据“效益驱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先打好基础,再逐步扩张的方式,采用既实用又经济的方案。
虽然阜阳商厦走的是大型百货连锁业态和与之相适应的开工,但由于我们不定期只有四个百货商场连锁,工作场所相对比较集中,这样在网络布局上比较紧凑。经过研究,一致认为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提供不同的网络速度有利于整个网络的运营,这样在网络主干的顶端选择了3COM24口100M交换机,而主干上全部选用了D-LINK24口100M交换机,支线上选用了普通的集线器(HUB),建设了一个星型的高速以太网,在整个网络的成本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网络性能却很通畅,而在网络设计上根据商场的建筑特点进行布局。
对于一个现代商场来说,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地改变环境布局,进行新的装修调整是经常的工作。那么计算机的使用场所也会随着调整,如网络布局不合理,将会给后期调整带来困难,有时不得不重新设计和布网,给前期投资也带来损失。而我们在网络设计上充分考虑这一点,将过去不合理的网络布局进行重新高速为网络垂直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合理配合,交网络顶端交换机由中央机房移到弱电井中,而通过网络顶端交换机到中央机房只需要几根线就可以连通了。
这样将来无论如何调整,都不需要更改整个网络,既避免了由于商场局部调整带来网络大调整所造成的损失,又避免了由于网络调整而影响工作。这样的调整是一个既节省又实用的解决方案。
经济、实用的客户机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在各部门客户机的选择方面,由于系统采用的“胖”服务器、“瘦”客户机的集成方案,系统对客户机的要求很低,最低要求CPU主频只要达到100MHZ,内存达到16Mb,硬盘只要达到2Gb,就能够满足运行。
当今国产计算机已经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新的计算机最低配置也已经达到CPU主频1G HZ,MW DHB 128Mb,硬盘20Gb以上,而这样的计算机配置已经远远达到这套系统的运行要求,价格却相当低,一般较好的品牌也不超过4000元。所以,最终我们选择了联想启天2200型商用PC机,整个配置既经济又实惠。
另外,由于商场使用财会电算化多年,POS系统和一些设备虽然还没有损坏,但却存在更新的需要。经过研究,阜阳商厦最终采用增加内存和硬盘容量的办法去升级这些设备,每台机器只要很小的投入就能达到新的设备功能,在不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前提下,为企业节省了开支。
优良、耐用的POS设备是系统运行顺畅的保障
POS机选型,在一个商场里,对于POS机上的投资是一个较大的投资,因其站点多,交易频繁,环境较差,所以在选购上如果选择不好,在具体操作使用上必然会出现机器损坏过多,维护量大等问题。在这一点上阜阳商厦充分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根据比较再加上多年使用POS机的经验,感到IBM4614 POS机性能较好,维护量小,而且一些IBM特有的技术如“IBM灰尘”解决方案较好,特别是一些易损件,如打印机,键盘等,IBM4614 POS机的寿命相对都较长。而且由于有些POS机已经使用四五年还能够工作,相对一些其他品牌的机器来,综合使用成本较低。
【关键词】油田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
1.引言
当前,飞速发展以及日益更新的信息技术正在广泛的普及,并且正在从各个领域深层次的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活动。对于油田企业来讲,信息化的建设以及企业管理的改革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的建设与革命同时也在影响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使油田企业在生产油、炼制油以及运输油方面得到更多的优化处理;第二个方面,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善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管理的优化也成为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因此,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是油田企业提高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2.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当前,油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比较滞后的现象,相比具有高新技术的制造型大型企业,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决策者的运作能力、企业员工的综合素养、资金储备、销售渠道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因此,上述原因造成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观意识不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等结果,使得很多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尽管我国社会的信息化已趋于成熟,但是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以及建成后的利用率较低。另外,我国对推动油田企业信息化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发展还相对落后。上述这些因素均限制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基于油田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的措施以及对策。
3.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和方向
在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来讲,由于当前市场竞争十分的激烈,使得很对油田企业之间的竞争持续升温,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足以及周转困难等现象出现,这些因素能够严重的阻碍油田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作为油田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为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信息化的人才引进以及软件技术等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从人力资源方面来讲,油田企业应该注重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尤其是加强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与信息处理技能将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升级,能够利用规范的、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企业的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系统的管理,为企业建成完整的、高效的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部门协同合作来讲。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内部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的,单凭管理层的工作是不够的。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的遵守由管理者进行统一部署和领导,由各个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筹划来完成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时,油田企业的战略分析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要从全局进行油田企业的优势和不足,面对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市场环境,详细分析企业遇到的基于和挑战,及时的调整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和经营模式等,为油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全局的,长远的目标规划。
4.油田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很多油田企业共同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基础十分薄弱和落后,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经营理念落后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低下。油田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有利的位置,必须要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还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其中包括了采油、炼油设备的改进,更主要的是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的开发方面。油田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应用信息化建设来促进油田企业的管理模式革新。信息化建设与油田企业管理模式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信息化建设要依靠高效率、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优化管理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支撑。在油田企业的日常运营时,管理的每个方面均依赖于企业信息的实时传达以及高效率的数据处理。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要注重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
5.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分析了油田企业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方面、人力资源方面、部门协同合作方面探讨了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及发展方向,并在最后给出了油田企业管理模式革新的发展方向。
总之,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模式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关系,信息化建设要依靠高效率、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而企业的优化管理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支撑。因此,将二者进行结合的发展才能够保障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建成以及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付吉群,赵权.构建油田内部网站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6) :100-103.
[2]曾范清.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初探[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02):156-158.
[3]陈婉玲,刘湘轶.拓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1):99-111.
[4]詹英姿,陈显平,王丽萍.石油企业信息化以及企业创新管理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