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5 10:00: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美国 大都市区
1. 绪论
人类科技日渐发达,世界城市也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在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两大背景下,大城市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其在空间范围上构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周边城镇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形成了世界经济竞争的缩影,协调发展大都市区城市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模式的演替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以求为我国区域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与政治体制相对应,美国国土规划的职能主要在地方政府,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组织,所以,美国整个规划体系是一个以地方为主、高度分散、缺乏高层次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美国至今还没有进行国家级的系统的全国性国土规划,只有问题导向型的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相关内容也分散在相关规划中。整个规划体系由联邦的公共土地用途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以及有关的政策、独立的州综合规划(只有部分州)、州域内的区域规划、地方政府综合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组成。
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是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维护国家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美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模式演替分析
美国是大都市区发展进程最快也是最明显的国家,也是提出大都市区概念的地方。美国大都市区起源于上世纪初,到40年代逐渐成熟。而目前,美国已经有268个大都市区,百分之80的人口居住在大都市区,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将美国大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都尤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并与之相适应。
3.1 单中心城市区域的对外扩张
19世纪后期,是美国经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得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这一时期,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并控制着周围区域的发展,为了突破城市行政辖区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束缚,中心城市采取了对外扩张的发展模式。而对外扩张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兼并和合并等手段来实现。
从美国大都市发展的历史上看,其中心城市的兼并和合并有着自东向西,自北朝南的发展特征。美国东部城市起步较早,也是最早实施兼并的区域,例如纽约、芝加哥等都通过兼并的方式实现了中心城市的极速扩张,而后这种趋势向西、向南扩散。
3.2 多中心管治结构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成熟,中心城市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飞涨等去中心化因素逐渐增强,兴起了以中产阶级为主要人群的郊区化进程。客观上增强了郊区的经济实力,郊区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这决定了中心城市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依靠强权的合并、兼并来进行对外的扩张。这一阶段多中心管治结构逐渐兴起。代表性的就是专区的职能分割的应用[3]。
从1952年至2002年,是美国专区规划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专区数量迅速增长,洪士建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实践和理论互相推动的结果。他认为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都市范围内形成了数个次级中心,大都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持续转变,另一方面,公共选择学派在美国的兴起,以及其所主张的多利益体综合管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多中心管治结构得以持续发展和应用。
4. 美国空间国土规划案例分析
4.1 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都市区规划
20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两个城市分隔,缺少合作,总人口约46万。20世纪50年代,快速郊区化促使这两个城市逐渐结合,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大都市区逐渐形成,人口达120万。大都市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引发人们思考。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整个大都市区持续增长,如何解决大都市区排水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布局、管理上遇到的问题。人们认识到需要通过区域性、整体性规划解决问题。
规划目标改变现有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通过对城市的无序蔓延进行限制,将城市开发集中在两个中心城市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卫星城,并由大都市区交通系统将其联系起来。
具体措施图7—5
首先,成立大都市规划协会。企业、社会团体、市民等非政府力量和政府共同关注,促使区域规划得到州立法机构的重视,并于1957年通过大都市规划协会草案。该委员会(MPC)是一个政府性质的区域规划机构,提供28个席位,21位是代表地方政府,7位是由政府指定代表市民、商人和社团组织担任。由于政治家和政治体制的原因,MPC的权力和职能受到法律的限制,并没有执行权。
其次,MPC编制大都市区域规划。1966年完成规划工作。本次规划提出:①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紧密联系;②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性规划模式。土地利用规划合作中的一个突出障碍是财产税分配问题。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各市政府在应征税的设施布局上产生激烈竞争。
5.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总结
纵观美国国土规划的发展历程,有效解决限制大都市区整体发展的行政分割与区际冲突问题,是美国政府、企业、社团和居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和主动要求,形成了不同模式演替的主线,促使其采取了有效的规划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打破行政界线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是美国大都市去中心城市区域规划的普遍做法,最常用的方式则是兼并或市县合并。
2.虽然美国有深刻的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传统文化背景,但是,为了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各个相关政府之间通过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来解决单一政府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3.在地方自治的体制之下,普遍建立大都市区政府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建立城市联合管理体系,建立松散型的大都市地方政府协会,来协调区域间的关系,并与大都市区政府的相互补充也是一种普遍采取的方式。
4.联合组建各种单一功能的特别区和协调机构根据管理的现实需要,各地方政府联合组建各种各样的特别管辖区(特别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都市区范围内的交通、水利、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
6.对中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的若干启示
我们经济经过30多年的迅速的增长,区域城市化趋势格外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数个明显的大都市区。但是,因为机制的不健全,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缺乏,各个城市之间普遍存在互相争夺优质资源,却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城市之间互相攀比、相互封锁、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要比我国提前数十年,研究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对于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方面将有重要借鉴意义。
1.建立区域联合管理机构
纵观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历史,区域性的联合政府是美国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联合政府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高的整体价值。而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大都市区的许多成员,比如天津、北京的京津都市区,上海、苏州等组成的大上海都市区都分属不同的行政单元。行政单元与级别的不对等无疑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全球视野,逐渐淡化行政界线的限制,建立互利互惠,资源互补的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是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提高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在市场条件下,仅靠政府之间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也逐渐增强,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美国,由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区域规划协会在美国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市场机制以及行政单元无法频繁划分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空前复杂,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在大都市的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上协调各个利益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应当是区域规划当中的重要命题。在美国纽约大都市区的规划当中,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当做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在该规划当中,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在规划中强调的“学校—工作联合体”的机制,该机制实行教育与培训终身制,从而保证了低收入集体的劳动竞争力。而在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财产报告,中国家庭资产中位数是247万,而平均数却仅有47万,如此可见一斑。在珠江三角洲的大都市区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竞争加剧,劳动力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应当是未来中国大都市区规划中的重要任务。
4.注重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美国大都市区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上来看,其早期的仅注重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后来越来越注重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其中环境问题成为这种转变的关键要素。纽约大都市区规划提出的3E战略是后期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典型代表,该规划当中将环境提高到与经济、公平同等的地位。这也说明,环境不仅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在我国,区域规划当中的环境问题还处于学术层面,对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远不及其他要素,粗放型增长还是我国大都市发展的基本情况。环境的持续恶化也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当中的重要的消极要素。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应当是我国区域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当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 面向2l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5]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生态导向;可持续发展;立法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4)09-0103-0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制度保障视角下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法治研究”(13YJA820008)。
作者简介:郭庆珠(1974-),男,山东菏泽人,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和规划法治研究。
一、现实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时代特色之一,与城市化相伴的是人口急剧向城市集中,公共设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尤其在大城市,上述问题已经变得非常急迫和突出,很多城市中心区的地表土地利用已经到达了极限,在此情况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开发成为必然。“纵观当今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把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作为解决城市资源与环境危机的重要措施、实施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我国某些大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非常高,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广泛认知。与此同时,某些大城市的地下空间已经成为稀缺资源。[2]
如何才能最优化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规划通过考量现实,在对未来目标进行合理设定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科学的手段保证相关目标的实现,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性的需求,可以防止在盲目和无序状态下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从实证的视角考察,在二战后,世界各国莫不重视规划的引导、协商功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在解决有关城市的住宅开发、建筑规划、环境整治等问题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3]伴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也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基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性,其已成为法律调整的重要对象。在全国范围内,《城乡规划法》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都规定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但总体来看,上述法律对其规定得比较简略。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有些地方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制定了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如天津市在2008年了《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上海市在2013年了《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等。
生态问题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考量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地表的开发利用而言,这个问题更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因为一般来讲地下的生态环境系统是比较脆弱的,一旦破坏,很难予以重建和回复,从一定意义上讲具有不可逆性。“地下空间本身是一个环境实体、一种自然资源。它可以被人类活动所改变或破坏。从这个方面来说,相比于地表设施,地下设施更应该强调:地下环境很难恢复到修建地下设施之前的状态。”[4]因而通过科学的地下空间规划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小对地下生态系统的改变或破坏是十分必要的。上述涉及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立法中,也都对相关生态问题进行了规范,但是总体来看,有关规范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文拟结合我国实践对有关的法制问题进行探讨。
二、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生态诉求
城市化是各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这已经被历史和各国的实践所证实,但是人类在享受城市文明和便利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甚至是忍受着快速到来的“城市问题”,这在20世纪中期的工业发达国家体现得非常明显,有人对此做了总结,认为:“城市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人口增长过快,超过城市承载力;城市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城市水资源短缺;城市生物多样性减少;交通拥挤,不利于人们的出行;城市蔓延加剧,人们的通勤时间过长,在城市的居住舒适度迅速下降。”[5]为了有效缓解“城市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生态城市理论和生态城市建设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并把其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前文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经和地表城市开发一样成为城市建设的基本组成,显然其也要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要求,并且基于地下的特点,还应该在生态保障问题上采取更高的标准,那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应该体现怎样的生态诉求呢?笔者认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设定未来的地下开发建设目标和蓝图时,生态导向应该是其最为核心的考量因素之一,具体而言应该彰显“适度、和谐和可持续”的生态理念。
首先,规划内容要充分考虑城市地下空间的生态承载力,满足“适度”的要求。所谓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空间在特定时期,在不损害区域空间生态系统的功能完整及其生产力的情况下,即在其生态容量内,该区域空间复合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的最大支持能力。生态承载力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即环境支持力、资源支持力和人类支持力。[6]具体来讲,就是指特定区域空间内生态环境对污染废弃物的同化、承受能力,即纳污能力;所能提供的资源消耗能力;所能支持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能力。“适度”的生态理念要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在设定未来的开发规模、范围和强度时应该不超越地下空间的生态承载力,即要适度保持地下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地下空气、水等环境污染的出现;要避免对地下空气、水等资源的过度消耗或破坏以防止可能带来的生态危机;要防止为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过度开发地下空间,比如不能为了商业化需求而进行过大强度的地下开发等。由于受到光照、通风等因素的影响或限制,相对于地表,地下空间的环境修复和资源再生能力是比较弱的,因此开发时更应慎重。同时还应该看到,有些地下生态系统的破坏甚至会对地上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如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或破坏往往会对地上植被、水循环等带来诸多不利的后果。
其次,规划内容要符合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客观规律要求,注重人类发展和地下生态系统的协调,满足“和谐”的要求。基于人类本性和活动的需要,在建设开发过程中往往会追求设施的舒适、方便,但是这种追求一定要合理,要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客观规律和生态需求相协调,不能因为一时或个别的需求而影响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潜能,比如采光、通风的设计既要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要尽可能避免过多的占用地下空间资源或对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交互性适应即为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和谐’。”[7]城市地下生态环境系统的良好运行是人类在地下空间设施中活动的基础,否则,无论城市地下设施建设的如何完善都会失去其存在的社会意义,二者的和谐共存是十分必要的。为实现这种“和谐”要求,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时既要注重对人类活动所需设施的开发,又要注重对地下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开发,在二者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来促进人和地下生态系统的和谐相处。同时,地下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和相邻、相近设施相互协调、和谐共存,通过互联互通和共享采光、通风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三,规划内容要在前述“适度”的基础上,重视系统性和公平性,保证城市地下空间生态系统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性和公平性”要求城市地下开发要充分照顾系统整体和未来公平的需求,保证资源、环境等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以及现代人和后代人之间进行均衡的动态传递。在生态承载力容量范围内的“适度”开发是满足“可持续”要求的基础,但“适度”开发未必一定就能保证“可持续”价值的实现,同时还必须从长远的眼光出发,满足地下开发系统性和公平性的要求,才可能有助于“可持续”开发的进行。因为地下开发具有隐蔽性和难以恢复性的特点,一旦开发就很难恢复原样,现有的开发若只满足“适度”要求而未考虑系统整体性和未来公平性要求,那么,相邻空间的开发会面临障碍,未来人们也可能很难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如一个地下单体建筑虽然满足了“适度”要求,但是若没有预留必要的通风、采光等互联互通通道,那么,要想在其基础上进行深层开发或发展其成为地下综合体可能就比较困难,后代人们进一步开发的权利显然也会被剥夺掉,换句话说会造成对相邻空间权益人利益――此为相关社会公平问题之一――和代际公平的损害。“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及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当代人在发展与消费时应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样的发展机会,同一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8]“可持续”的生态理念更为直接地体现了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循环利用和均衡发展有直接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三、成效与缺失: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生态内容之考察
上文提及了几部目前我国比较成熟的规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的立法,下面就以上述立法作为样本考察实定法中有关生态内容的规定:
(一)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生态内容的成效
一是基本确立了“生态保障优先”的价值理念。一般来讲,一部立法会体现不同的价值需求,这就会涉及到价值取向选择的问题,在不同价值取向的指引之下,立法内容自然也会相应的有所侧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主要会涉及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安全价值、社会价值和公平价值等,从实定法进行考察,上述诸多价值中,生态价值往往被放在优先考量的位置,从总体上讲,“生态保障优先”已经成为现有相关立法中最基本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选择。前述各部立法在总则中对生态保障都有相对比较明确的规定。《城乡规划法》第4条第1款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根据该法第33条的规定,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要符合城市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显然上述有关生态保障的内容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起着当然的指导作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和《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等立法总则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上述立法都明确强调了“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有序、协调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契合了上文所述“适度、和谐和可持续”的生态理念,表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实定法已经基本确立了“生态保障”价值在相关立法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更为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二是立法中的生态规范贯穿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全过程。法律总则中有关生态保障的价值诉求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全过程都有约束、指导作用,但是总则中的规定往往具有很强的原则性和抽象性,那么在规划建设的具体过程中有没有相应的生态规范?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分为不同的阶段,从整体上来讲包括规划编制和实施阶段,在这其中又可细分为规划评估、勘察、设计和施工等,有的规划还有可能会涉及到修改的问题,即规划编制完成后在实施的过程中可根据情势的变化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修订。考察现有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有的基本上在规划建设全程都规定了生态保障的规范内容,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第7条在涉及规划编制时规定:“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第16条在涉及规划实施时规定:“地下工程设计应满足地下空间对环境、安全和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与出入口设计应与地面建设相协调。”相对而言,《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在此方面体现的更为明显,规定的也更为具体,涉及到的规划阶段也更为全面,如该法的第11条、第17条、第24条、第32条和第33条等都规定了生态保障的内容,具体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以及规划实施中的项目选择、项目设计方案、勘察、施工等不同阶段进行了规制。
(二)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生态内容的缺失
一是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对于生态正义的维护还有待加强,相关生态理念的制度支撑有待进一步强化。随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重要性认知的深入,生态正义成为近年来人们非常重视的社会问题之一。“生态正义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公平地在主体之间分配生态权益或分摊生态责任。”[9]具体到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中的生态正义,主要是指: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要体现公平性的要求,要保障与地下空间资源相关的各利益主体有充分的机会参与生态权益的规划配置;对地下空间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规划建设的利益主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要对因此而受损害的相关各方进行适当的补偿。从实质意义上来讲,前述城市地下规划开发中“适度、和谐和可持续”的生态诉求是与生态正义的内涵相契合的,因为满足了上述要求,则说明规划开发并没有为了眼前自身的利益而过度、任意和不顾后果地进行开发,而是考虑了同时代和后代利益主体的权益保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虽然我国现有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基本确立了“生态保障优先”的价值理念,是对生态正义的正面回应,但总体来看,以下方面仍有待改进:首先,“适度、和谐和可持续”的理念在立法中的落实还不够具体、全面,很多立法尚未把三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往往出现规定碎片化的情况,实践中很容易导致片面理解生态正义的倾向,难以兼顾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共同需求。其次,现实实践中不公平的情况仍然比较多见,对于地下空间规划利益主体缺乏必要的规制手段,生态保障中公平、正义的维护还有待通过立法强化,尤其应该加强相关保障制度的建构,因为若仅仅在实定法中做原则性规定,而缺乏制度支撑,很可能在实践中流于虚置。因而,总体上讲如何在立法的层面强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与生态正义维护、生态理念转化相关的制度建设仍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二是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对于地下开发中生态保障系统性的关注不够,未能有针对性地建构有关法律制度。城市地下开发中的生态保障相对于地表开发是有一定特殊性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前者具有系统性非常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空间资源一旦被开发或环境被改变就很难回复,即使是局部空间资源开发或环境改变也很可能会对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任何项目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都要摈弃孤立、个体开发的观念,如有可能,要尽量进行长远规划,尽可能减少目前不同规划建设之间以及目前的规划建设和未来进一步开发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比如要充分考虑分层开发的问题,当进行某一层次的开发时,要为其他层次的开发预留出生态余地。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在满足生态保障系统性要求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下空间开发会涉及到众多行政机关的职权,如国土资源部门、城市建设部门、民防管理部门以及房屋管理部门等,导致很多情况下政出多门的状况。有的立法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如《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第5条第1款就规定“市和区、县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承担地下空间开发的综合协调职责”,但由一个职能部门对其他和其地位平行的职能部门进行综合协调毕竟缺乏相应的权威性,实践中的效果也注定不会理想。立法如何从制度上回应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生态保障系统性的需求有待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三是现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对于生态保障中法律责任的规定还不够具体和有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一般都有“法律责任”部分,但考察现有的规定,很少有责任是针对生态保障来进行设计的,换句话说,目前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因生态保障问题而对规划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内容并不多见,出于对生态价值的维护,立法在这方面显然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四、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生态内容的改进
在上文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生态内容的改进略作探讨:
首先,要结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的特点,改进规划编制生态信息公开以及公众参与制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并保障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强化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以利于生态正义的实现和生态保障理念的落实。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而政府信息公开是公民知情权实现的重要保障,也是公众有效参与和监督权力运行的一个必要条件。行政机关在制定城乡规划时,必然涉及到公开的问题,我国《城乡规划法》中其主要体现为“规划草案”的公开,如该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该条规定显然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制定有约束作用,但是除此之外在其他有关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专门立法中鲜有类似的内容和具体的实施措施,实有改进的必要。笔者认为,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及其涉及到的生态保障而言,仅仅公开规划草案是不够的,无助于信息公开有效性的实现。因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尤其是其中的生态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若仅仅公开草案的话,由于信息量过于单薄,再加上公众本身并非专业人员,对于地下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很可能会对公众的理解造成困难。而且地下空间开发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公众难以有感性的认知,综合以上两点,仅仅公开规划草案往往很难达到让公众知晓并理解信息之目的,有效性不彰,进而会影响公众参与的效果,因此在公开草案之前或同时还应该公开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相关资料涉及到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的除外),这些资料在规划草案编制前一般由编制机关通过调查取得。我国目前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包括《城乡规划法》,基本上都没有公开基础资料的内容,笔者认为基于前述地下空间开发及其生态保障的特殊性,应该在立法中建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基础资料公开制度,而且应该由规划编制机关主动公开,而不需要利害关系人的申请,需要公开的基础资料主要有与城市地下开发相关的:(1)勘察和测量资料;(2)气象资料;(3)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状况;(4)城市交通资料;(5)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资料;(6)城市环境资料等。[10]除了上述资料之外,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做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也应该公开,供公众查阅、监督。另外,为了保证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如有可能的话,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机关应该对上述资料进行公开说明,以避免公众因有关地下专业知识的欠缺而造成误解。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并非是纯技术性的结果,同时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因此公众的参与是必要的,公众参与既有助于监督规划权力的运行,也有助于规划利益的平衡,使规划内容更具社会性和科学性。基于地下开发中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很难回复的特性,更应该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因而强化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规划制定前的环境影响评价更应该如此。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1条的规定,只有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才“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笔者认为,由于地下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出于保护的需要,应该将所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都认定为“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以便在公众参与下更好地监督和检验针对该地下空间规划所作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其次,借鉴德国的“规划确定程序”,建构某一机关集中行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权制度,以有助于生态系统性的维护和统筹协调的进行。德国的“规划确定程序”是指当规划涉及到多个行政机关职权时,可由一个行政机关编制规划草案,对于涉及到其他行政机关事项的,可通过听证或其他方式听取有关行政机关的意见,在听取意见后形成的规划草案报请规划确定机关裁决,裁决后得以确定的规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再涉及到前述其他行政机关职权而需要它们核准或同意的,可得免除。通过上述制度,实际上把多个行政机关的事权集中到了规划确定机关手里,产生了集中事权的效果,避免政出多门。[11]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通过立法建构集中行使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权制度,即立法确定由一个行政机关编制地下空间规划草案,涉及到其他行政机关职权的,可征求其意见,在报请规划编制机关的上级机关批准后,规划实施――包括实施中的许可、确认、处罚等以及规划修订等相关职权都集中并转移给该审批机关,其他相关机关都不得再分散行使规划涉及到的相关职权。这样可以避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中各行政机关各自为政所导致的矛盾、冲突,对于统筹协调和生态保障系统性显然是有利的。若有了上述制度建构,上文所述《天津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条例》第11条的规定――编制地下空间规划,应当符合统筹协调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关系的要求――显然就有了制度化的保障。
第三,完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立法中规划主体的责任体系,同时,可以立法建构相关的生态补偿制度。针对现有立法中鲜有因生态原因而追究规划主体责任的问题,从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维度出发,可以从生态承载力的视角切入完善相关规定,比如因生态承载力评价错误导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造成或可能造成生态系统损害的,应该责令规划编制以及审批机关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对相关的责任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等。当然,上述内容只是目前比较易于切入的部分之一,相关责任体系的整体完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仍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可以建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中的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12]根据上述定义中有关利益关系的分析,目前,可以尝试通过国家的税费政策、财政补贴、政策倾斜、技术支持、向地下开发受益方征收资源费和生态系统保障基金等方式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区域内的利害关系人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1]陈志龙,刘宏.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6.
[2]郭庆珠.城市地下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取得的法律思考[J].商业时代,2014,(9).
[3]郭庆珠.“规划行政”:现代行政法的时代课题与挑战[J].河北法学,2008,(9).
[4]仇.地下空间利用[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9.
[5]朱春玉.魅力城市:生态城市理念与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的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4-5.
[6]李爱梅.城镇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与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3).
[7]王继明.生态和谐与和谐社会的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0,(1).
[8]李浩.生态导向的规划变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4.
[9]黄明健.论作为整体公平的生态正义[J]. 东南学术,2006,(5).
[10]陈志龙,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5-36.
>> 国外防治“城市病”的经验借鉴 城市电网规划现状与应对措施的探讨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借鉴与思考 国外城市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借鉴与启示 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解析与应对措施 城市建筑规划过程中的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 城市消防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与应对措施 城市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高速铁路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国外防范信用卡风险的做法与启示 城市规划中不确定问题的应对措施 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城市电网规划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国外室内设计思路的借鉴 国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考察与借鉴 国外推进城市化的产业集群政策分析与借鉴 国外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案例与借鉴价值 海绵城市管理与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救助,国外的借鉴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3-08)
[2] 陈哲,刘学敏[EB/OL].“城市病”研究进展和评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1):101-108
[3] 中国城市发展网.
[4] 陶纪明.什么是“大城市病”? [EB/OL]. (2006-7-28).
[5] 郑易生,钱薏红,王世汶,等.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J].生态经济,1997(6):6-14.
[6]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21世纪中国水供求[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7] 袁东振,国外如何应对“城市病”[J].科学决策,2005(8):33-35.
[8] 张晓青.西方城市蔓延和理性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管理,2006,13(2):34-38.
[9] 李强,刘安国,朱华晨.西方城市蔓延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10):49-56.
[10] Katz, Peter. 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1994.
[11] Fonder, Eben. Better Not Bigger: How toTake Control of Urban Growth and Improve Your Community[M]. Vancouver: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9.
[12] 张进.美国的城市增长管理[J].国外城市规划,2002(2):37-41.
[13] 费移山,王建国.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个世纪的追求[J].规划师,2002,18(2):88-90.
[14] 唐子来.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J].国外城市规划,2000,16(1):10-13.
[15] 张承安.反磁力吸引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城市规划学的一种新的学说[J].城市规划,1981(8):54-59.
[16] 赵尚朴.日本《土地基本法》可资借鉴[J].中国房地产,1994(1):70-71.
[17] 蔡玉梅,顾林生,李景玉,等.日本六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及启示[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76-80.
[18] 沈悦.日本的城市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4(1):60-64.
[19] 唐黎明.城市病根源于战略眼光的欠缺[N].社会科学报,2010-12-16.
[20] 林坚,陈霄,魏筱.我国空间规划协调问题探讨——空间规划的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12):15-21.
[21] 曹银生.英国规划体系的特点与启示[J].上海城市规划,1999,9(4):31-36.
[22] 于立.规划督察:英国制度的借鉴[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2):72-77.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Planning to Manage “Urban Disease”: The Experiences from Foreign Countries
WANG Kai-yong1, YAN Bing-qiu1,2, WANG Fang1,2, GAO Xiao-lu1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正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中央有新要求、发展有新需求、人民有新期待。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顾大局、观大势、谋大事,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的改革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准确把握中央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等等。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确定把“尽职尽责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今后国土资源工作在大局中的定位。这些新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湖南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湖南省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积极探索、模范实践,不断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
准确把握湖南省发展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当前湖南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最核心的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最根本的是促进“三量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需要国土资源部门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发挥更大作用。既要加大资源要素保障力度,满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要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还要统筹处理好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准确把握应对困难挑战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作者:侯华丽 单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矿产资源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问题矿产资源大多埋藏于地下,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且矿产资源在被探明储量以前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动态调整性。因此,在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上,需要与其他国土空间开发(类型)或规划做好统筹协调或衔接。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城乡建设、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相关规划。从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看,在矿产资源空间开局方面,考虑了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上级规划中区域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布局、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现状、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采用了“反规划”和“正规划”相结合的思路,将区域划分为重点勘查(开采)区、禁止勘查(开采)区、限制勘查(开采)、鼓励勘查(开采)区。但是,从各地调研反映来看,存在以下两大问题。一是“既管好自己”和“又不影响别人”的矛盾。其他国土空间开发类型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如交通(特别是新建公路、铁路)、水利等一些规划,并没有考虑区域矿产资源条件,导致许多矿区特别是矿产资源远景区被压占,直接对未来矿产资源的勘查特别是开发利用造成影响。也就是说,矿产资源规划在空间布局上体现了其他空间规划的诉求,但却对于其他空间开发类型没有“制约”或者“排他”性作用,无法反映矿产资源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如何在下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特别是在矿产资源空间布局方面反映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动态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空间“诉求”,在分区思路上值得我们深入讨论思考,并且在规划实施管理上予以重点考虑。二是说法“有形”和空间“无形”的矛盾。目前我国一些省级或者地(市)县级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等大多只给出了大致范围和空间规模,并没有在空间坐标上具体划定,如何在禁止开发区中划定“有形”范围,在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成为一个难点。
现有法规规定对矿产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但对规划定位和作用没有明确规定,规划实施制度不健全,缺乏对违反规划予以处罚的相关配套政策,特别是编制实施责任不明确,约束力不强,制约了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二是规划实施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参与矿政管理的方式较为单一。目前规划具体落实方式还比较单一,多通过矿业权会审方式进行落实,在年度推进、目标考核、监督检查、违规查处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实施力度不够。三是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规划调整机制尚待完善。规划基础支撑还不能满足规划管理需要,如,许多地方对矿区(特别是历史遗留矿区)、矿业权的底数不清,对快速变化的勘查开发数据信息共享和掌握不够,一些地方特别是市、县级矿产资源管理手段和方式较为落后,对于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高效的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监管的意识不足,规划动态调整机制还不完善,与实际管理需要有差距。基层规划管理队伍薄弱,市县级国土部门缺乏矿产规划管理人员,特别是县国土资源局大多没有设置相应的矿管股室,缺少经费,缺少人员,缺乏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普遍存在,严重制约影响了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各级各类,定位明确,规划体系内做好统筹衔接建议进一步深入明确把握各级规划的内容和深度,作到各级各类,定位明确。其中,全国、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侧重宏观,并对市级、县级做出宏观指导,市级、县级把握微观,特别是由于图件比例尺的限制和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微观复杂性,具体区块划分及相关指标建议通过县级规划甚至是矿区规划加以落实。省级、市县级规划尽量同步推进,压缩规划周期,体现规划的时效性和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工作方式,其中,省级规划管理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在把握总体指导意见、大框架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市县级规划的指导与审查,实现各级规划同步进行,合理把握市县级规划的内容深度,增强规划的适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调整和完善规划的空间分区思路,与其他规划做好协调探索更为有效的规划分区方法和管理手段,进一步增强矿产资源规划的空间控制能力。建议根据战略性、紧缺性、一般性等不同矿种类型以及勘查、开发等不同矿业活动阶段,探索开展差别化的空间分区管理思路和协调机制,在生态(包括地质)环境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与水利、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之间的关系。总体思路就是,“管自己”和“管别人”相结合,在与其它规划做好衔接协调的同时,也要体现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保留更大、更合理的规划空间诉求,以保障国家对矿产资源特别是紧缺重要矿产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探索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制度,完善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升、全面推行的思路,逐步探索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制度,促进落实规划总量、空间和时序等重要内容。主动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资源管理需要,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建立年度评估制度,及时吸纳地质找矿新发现、新突破,并按照矿政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规范规划动态调整条件、程序和有关要求,确保规划与实际工作衔接一致,切实发挥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作用。加快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以规划为依据”的政府的宏观调控监督管理职能坚持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既要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意图,又不能脱离市场经济规则。强化“以规划为依据”的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职能,形成统筹且能使各方实际有职有责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矿产资源规划的有效落实。其中,重点建立规划管理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快出台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进一步明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为规划编制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各类规划及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实行统一归口管理,确保规划和矿政管理各环节的有机衔接。特别是加强构建与矿业权审批、投资管理相衔接的规划管理制度,设计适应矿政管理总体思路的规划管理程序。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协调;问题;对策
引 言:区域协调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均衡发展或者平均主义,而是强调差异性之间的协作和和谐;同样的,区域协调并不是避免内部竞争,并不是对各项经济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而是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要求,结合相关的协调机制和政府制度,来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促进竞争的公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空间影响范围的角度上来讲,不能仅仅局限于区内协调,应该走出去,和区外进行共生和共赢,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竞争并不单单指的是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与其他城市集团之间的和竞争。
1区域规划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某市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区域协调问题。该市是一个航线的中心,可以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有着十分优美的自然风景,该市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旅游业和农业。它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优越,将来一段时期内,可以成为全国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有一个优良的天然海港,为世界所熟知,正在逐步的规划。通过调查发现,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对规划中重大战略性问题缺乏指导
近些年来,该市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排在前列,因为它的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因此有外国公司希望过来投资。但是在现行规划当中,虽然分析了本市的交通便利情况、工业发展情况以及风景优势,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本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无法有效的将本市优势职能给突出来。
1.2 缺乏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本市的一个机场,原来是军用机场,后来政府主张将其扩建为民用机场,这样重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引起当地的重视,在规划中也没有加入这个方面的内容,要知道,机场的修建,将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1.3 城市布局规划比较的封闭
政府在规划城市新区发展时,只注意到了有很多新的空间,并且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并没有思考如何协调新区和老城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无法将城市的旅游优势给发挥出来。
2 区域协调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策略
2.1 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在进行空间规划时,我们将该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且对本市和其他相邻市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协调和配合各方面的职能。同时,提升本市的功能定位,将其定位为全国的交通枢纽、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对区域空间进行布局,增强该市的国家竞争力。将城市新区为本市发展的一个契机,对该城市的总体功能结构进行优化,将旅游资源的优势给充分突出来,以其他功能的空间转移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
2.2 规划调整和操作的策略
(1)依据发展的形势,来对本市区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协调国家的相关部门,来对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
(2)对本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在规划时,总体考虑老城和新区,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要将城市的规划衔接上机场的用电空间。
(3)要控制新区内的投资项目,禁止那些与旅游商务不协调的功能项目进入。
(4)要在合适的时间,向新区转移行政、教育等职能机构,在进行新区开发的同时,改造老城区,从而优化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
(5)在建设和发展新区的时候,需要采用分片组团的形式,规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以此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6)对土地开发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大力进行新城区建设。
3 当前城市规划新的认识
(1)重新认识规划定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建设投资的主体逐渐实现了多元化,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就强调创新规划方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改变,政府也开始淡出了经济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中,一方面需要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进行重视,以此来优秀的控制和分配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还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支持和调控,政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对空间资源进行调控,为社会的公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区域协调规划的发展目标就是市场一体化,而区域规划的核心则是合理的地域分工。
(2)规划编制的重点
具体来讲,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结合这些方面来进行,1要结合综合和专业,在工作组织方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协作,以此来实现共赢的目的。2要结合保护和发展,要对过去那种以人定地的方法进行改变,有效地衔接上国土规划,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对区域开发建设容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同时,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科学的分配。3要结合开发和控制,要以区域生态多样性为指导,对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明确,对集中建设规划区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合理的划分其他的三类管治区域,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廊道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以及限制建设区等等。还可以依据各个要素资源的具体特点和情况,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4要结合刚性和弹性,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不能仅仅采用刚性或者弹性的任何一种,需要将这两种控制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各类分区的管治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刚性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禁止建设地区、集中建设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区域交通市政设施体系等,而弹性控制则应用于其他的限制建设区域。在城市规划中,那些少量的农村居民点是可以保留的,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生态资源的保护即可,比如山体、水体、林地等等。5要结合战略和行政,区域协调规划虽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但是还作为战略策划而存在,公共政策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的实施方式,分解和细化规划目标,将政策措施分时段分阶段的落实下去。
4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区域协调的重要性,并且在不断的为之努力。首先,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协调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杨保军. 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 城市规划. 2004(05).
关键词:土地管理;制度;分析;完善
中国土地制度是从适应中国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需要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来的,既在保护耕地、促进节约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参与国家宏观调控等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但也具有了某种局限性。本文主要从《土地管理法》中有比较明确表述的制度入手,就这些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做一粗浅分析。
1 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2 条第 4 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目前,征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征地范围过宽。大量经营性用地和城市规划区外许多乡镇企业的用地,也以“公共利益”和“国家建设”名义征用,农民感到难以接受。(2)补偿太低。政府付给集体和农民的征地费用,与土地的市场价格差距太大,引起农民不满。(3)对因征地而产生的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缺乏妥善安置。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分配关系中,对农民的利益保障不够。
1.2 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2 条第 5 款指出“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当前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离规范化的土地市场尚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体现在:(1)土地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划拨用地、协议出让土地仍占相当比重;(2)土地市场监测、调控技术手段缺乏,不够有效;(3)城乡土地收益分配严重失衡。由于农民收益受损、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可能累积许多新的矛盾。
1.3 土地用途管制
《土地管理法》第一章《总则》第 4 条指出“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相比,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存在的问题有:(1)规划弹性不足。《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划分土地利用区,明确每一块土地的用途。这样一来,就没有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余地了,也就谈不上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从规定每一块土地用途转向限制土地使用权,通过用途管制规则来管理不同分区土地用途。(2)土地利用规划缺乏法律权威,规划管制失效、规划实施缺乏监督、规划随意修改、计划指标屡屡突破的现象普遍。(3)管制目标的实现过度依赖审批方式。目前还存在审批环节多、审批内容重复、审批链条长、审批权限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不相适应,不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
1.4 土地调查统计制度
《土地管理法》第 27 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第 29 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当前土地调查制度仍存在不适应形势发展的方面:(1)土地调查数据已不单是地方土地管理的基础性数据,更成为地方在耕地保护、规划编制、计划指标分配、执法监察等方面谋求利益的工具。这种情况下,很难完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2)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要求土地调查及时、快速、准确。而基层调查人员和时间都难以保证,中介机构又良莠不齐,实际工作中规范化管理难度大,成果质量高低不一,很难适应土地调查快速反应的要求。(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势下,土地质量日益引发关注,土地生态和生活功能越发突出,单纯以数量和生产功能为主的调查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急需进一步向土地质量和土地生态状况调查扩展。
2 未来中国土地管理制度完善的思考
(1)更新管理理念。树立新型资源观和资源管理观。加强土地管理的社会风险、经济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制度设计。加大对土地资产和资本化背景下有关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土地管理的经济安全意识、民生保障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大力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制度创新。
(2)加强土地基础制度建设。①产权制度:一方面建立城乡产权主体明晰,权能明晰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实现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统一登记。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土地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加快全国宗地统一编码工作。②规划制度:一方面改变多部门分头规划的现状,建立以空间约束和功能布局为主要特征的国家空间规划分级体制。推动《土地利用规划法》立法,确定规划的法定地位,保证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实现“立法―规划许可―计划制度―管制规则”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快国土空间开发的管制体系建设。③土地调查制度:一方面建立国家直属的土地调查机构,建立专职的土地调查队伍,从体制机制、人、财、物等保证土地调查的正常开展,提高国家把握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的快速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适应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资源管理观念转变,开展土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综合监测与调查,建立产业用地和生态用地调查统计制度。
(3)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①征地制度:一方面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同时,缩小征地范围,合理控制征地规模,推进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护农民权益,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完善征地程序,健全征地补偿争议救济程序。②审批制度:一方面除国家关乎国际民生、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等重大建设项目由国家审批,逐渐以规划许可制度代替审批制度。同时,调整各级政府用地审批权限,减少省级以上政府土地审批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规划管制和综合监管职能;具体审查事项下放到地方,提高整体审批效率。③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一方面结合财税改革,开征房产税、土地闲置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社会公平,防止土地投机的土地交易税费制度。同时,缩小划拨用地范围,规范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行为;探索基础设施、公益用地的有偿使用。
(4)完善土地法制,提高权利保障、市场运行、执法监察的法律保障。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保护不同权利主体,构建平等交易制度等。同时,提升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法律空间。
参考文献
[1] 贾彩彦. 近代城市土地管理制度变革因素分析――对租借地城市的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02)
[2] 贾彩彦. 近代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的变革及渊源[J]. 贵州社会科学. 2014(07)
收稿日期:2013-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205);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资助项目(2013)
作者简介:叶昌东(1983-),男,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E-mail)。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中国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城乡规划建设有三方面的新要求: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以及对生态、绿地等要素的重视。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农林院校在风景园林、国土研究、乡村研究等方面的学科优势,提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特色化教育应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生态景观设计、土地利用、乡村规划。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乡规划;教育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18-04
城乡规划专业与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全国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5个,城市化率从18%上升到52.5%,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3-4倍[1]。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建设带来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城市规划专业,从20世纪末的不足30所迅速增加到约140余所,学科背景由单一的以建筑学为主向地理学、风景园林、测量学等多学科发展。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三种类型[2-4]:一是有传统建筑学背景的院校;二是以区域分析、宏观分析为主的有地理学背景的院校;三是以风景园林学科为依托的农林院校。第一种类型的院校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培养的学生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强;第二种类型的院校以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为代表,其重视区域分析及宏观社会、经济分析,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三种类型的院校以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为代表,其注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园林绿化、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研究[5]。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不同,不同的城市对城市规划人才的需求会有所差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体来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发展以物质性大规模的土木建造为主,对擅长物质城市空间形态建筑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较迫切。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逐渐过渡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人居环境、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等,为擅长社会调查、宏观经济分析、区域规划的地理学研究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提供了发挥空间。第三阶段,即目前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30多年来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12年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到来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社会需求的特点
生态建设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产生开始,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理论中就表达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强调农田、绿地等要素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此后在有机疏散、生态城市、绿带控制、生态可持续发展等规划理念中,均突出强调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目前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最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紧凑城市、低碳城市等从不同的侧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时期,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目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围绕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必将使城市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发生重大转变,其转变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内涵是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规划。城市和乡村密不可分,城市是城乡区域的中心,为城乡区域提供现代化工商业服务设施;乡村是城市的发展腹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和空间(特别是生态环境空间)。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原来的《城市规划法》,标志着城乡统筹规划体系的正式建立和实施,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将村庄规划纳入到统一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中;其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更加突出城乡一体的布局模式;第三是建立并完善乡村层面的规划。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规划、美丽乡村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等一系列乡村层面的重要规划在全国铺开,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实践的体现,它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规划管理强调多规融合。负责城乡空间规划布局的主要有建设部门的城市(乡)规划系统,国土部门的土地利用规划系统,以及发改部门的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系统。多规融合的规划管理模式要求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协调一致,要求多学科、多层次人员的参与。目前广泛开展的“两规衔接”〔包括城市(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三规合一”〔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多规融合”〔包括城市(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旅游规划等〕模式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
(三)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布局,生态、绿地空间要素是城市空间布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基本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游憩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可以提高居住功能的环境质量等。当前在城市(乡)规划工作中开展的一些生态、绿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如绿地系统规划、绿道网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评选等,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人们对生态、绿地等空间要素的重视。
(四)构建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强调节约理念,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长期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构建节约型内涵式的城乡空间布局模式;节约型城乡空间布局主要从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城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优势
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有了用武之地,其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可以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学科发展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风景园林为主要依托的生态学优势
风景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农林院校开设的城乡规划专业大多依托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优势,如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与城乡规划联系紧密的风景园林专业的传统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此外,农林院校在植物、园艺、农业、林业等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也有了展示的空间,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城乡规划实践中也将大显身手。
(二)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国土研究优势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农林院校有较强的优势。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有规划建设部门和国土部门,其中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有密切联系。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之前农村土地和城镇土地分属农业部和建设部主管,因此农业院校在土地管理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农业院校占多数。
然而由于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方面往往难以保持协调一致,因此,在学科建设上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与联系一直不太紧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多规融合管理模式下,国土部门和建设部门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协调将得到加强,这也为密切两个专业的联系提供了机遇,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以乡村为重点的地域空间研究优势
乡村是农林院校在地域空间上的重点研究领域,有长期从事乡村区域研究的深厚基础,是农林院校突出的学科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乡规划重点是城乡统筹,而乡村区域规划研究是城乡规划的薄弱环节,这就更需要农林院校在乡村研究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城乡统筹的规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特色化方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坚持特色化发展的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农林院校特色化教育改革应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生态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最具特色的专业,其专业教育的重点主要包括:
1.绿地系统规划
随着生态文明在城乡建设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绿地系统规划已由过去仅作为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上升到单独的规划类型;空间上也突破城市内部公园绿地的局限,向区域性生态绿化网络系统的方向发展。城乡建设对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视带来对相关领域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当进一步作为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优势和特色进行培育。
2.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将带来对园林景观设计人才需求的上升,因此,园林景观设计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3.生态环境规划
宏观生态环境规划是城乡统筹规划体系新的内容,农林院校在生态环境相关研究领域具备较强优势,可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
(二)土地利用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内容,农林院校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具备较强优势,应当加强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开拓新的发展方向,主要整合方向有:(1)国土空间布局。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规融合”的背景下,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专业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整合十分必要。(2)地理信息系统。由于具备地理空间信息的存储、查询、分析、展示等综合功能优势,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中,随着规划空间的不断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乡村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乡村规划是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层规划,规划实践工作量大,社会需求多,将成为促进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在乡村规划领域具备较强的优势,应当在乡村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同样应当作为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农林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其中应当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农林院校应认清新时期城乡规划要求的变化,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专业发展定位,找准学科发展方向。本文从社会实践需求角度出发,分析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城乡规划的新特征,立足农林院校的学科优势,提出了农林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化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以启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单赛卖,韩立云.“ 建设热”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2009(12):17-19.
[2]李翅.风景园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特色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16-19.
[3]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52-56.
[4]千庆兰,邓清华,宋建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区域与城市规划模拟实验课程改革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7(5):122-124.
[5]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32-35.
[6]卓健.城市规划高等教育是否应该更加专业化——法国城市规划教育体系及相关争论[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6):87-91.
Feature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eriod
YE Changdong1, ZHANG Yuanyuan2
(1.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P. R. China;
2.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P. R. China)
关键词:反规划理论;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Abstract: the planning theory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priority control, to realize the city space planning.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theory and its value, combined with a partial town town planning status and version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theory into a new round to the town plan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of rationality.
Key words: the planning theory; Tow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28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镇化健康发展。” 《纲要》要求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兼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镇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
反规划理论概述
2.1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它不仅代表着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逆向思维过程。“反规划” 理论相对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反规划” 理论将环境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先行条件,它主张首先从围绕环境和生态空间的非建设用地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首先实施对非建设区域进行控制和把握。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前,首先应该针对城市的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状况进行城市发展的评估,了解城市发展的环境承受力与生态支撑力及其对城市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总体状况,从而决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空间布局。这种反规划理论更多的被称为是一种生态规划理论和景观规划理论。
“反规划” 理念作为一种积极地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无序扩张的思维方法,并非是主张不规划,或者是反对城市规划,而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规划思路与途径。它主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优先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状况(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用以保障居民高质量生活的自然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据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将导致城市规划的滞后与被动,造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非建设用地随意被侵占,用地结构失衡,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2反规划理论的价值分析
2.2.1反规划理论是对传统规划理论的继承和重要补充
对比两种城市规划理论,将城市与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关系分别形象地比作“图”和“底”的话:就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而言,城市被当做“图”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而环境则被当做“底”,镇规划则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而反规划理论则重点强调了环境作为“图”的设计与规划的科学性,在环境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的规划。反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规划理论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忽视生态空间和规划被动、滞后性的问题的有效补充。反规划理论重视对大地景观和生态原貌的保护和保存,它强调作为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提供持续发展条件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设施是恒定的、不变的,一旦作为大地中的河流湖泊、绿地、湿地、土地资源因城市建设面积的急剧扩张而发生极大的变动,供应人们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系统将出现恶化、功能减退甚至带来极大的自然灾害。反规划理论是在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和反思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带入城市规划理论中,以自然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并反思人们的经济发展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从而构建合理的城市规划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是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突破。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土地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的总体协调、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都逐渐得以完善和发展。土地资源的规划也从追求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发展到追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策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建设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膨胀,随之出现城市非建设用地被肆意侵占,城市绿化用地转为他用,城市肌理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生态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利用反规划理论逆向思维,将土地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结构、有不同空间构型的完整的系统。在有生命的、有限的土地上既能够保证生态空间的合理化和健康发展,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对镇化发展的急切需求,这种思维方式才是反规划理论向我们呈现的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3.上一版的茂林镇镇规划概述
3.1 茂林镇上一版镇规划项目简介
茂林镇位于玉林市东部,南流江上游两岸,是玉林市东部出入北流市、容县、梧州及通往经济较发达的广州的门户。现有企业主要是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夕阳行业,如:采石场、水泥厂等,发展后劲已明显不足;企业主要以私企为主,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镇内道路狭窄破损,路网密度偏低,道路等级不高,只有玉容一级公路与玉梧公路路况较好,交通发展滞后,制约了茂林镇的发展。工业园区的推进没有实质性进展,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集群效应。镇内水泥厂、石灰厂、泥石场等高排放企业制约了镇经济发展的步伐。《玉林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规划对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茂林镇而言,有必要对镇的发展建设进行重新考虑。茂林镇2004-2008年工农业产值对比如表1所示。
表1茂林镇2004-2008年工农业产值对比表 单位:万元;%
3.2 上一版镇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实施成效上看,规划并没有使茂林镇统一发展,茂林镇目前还处于一个分散建设态势。在与下位规划的衔接上,总体规划也基本上失去了指导意义。从反规划的理论出发,茂林镇上一版镇规划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茂林镇的城市规模预测没有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思考,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对茂林镇当地的生态系统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预测时也较少考虑到周围的玉林城区和北流城区对其的辐射影响。二是茂林镇的建设不集中,用地过于分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合理。
3.3 反规划理论在新一轮的茂林镇镇规划的应用
3.3.1绿地系统与生态空间规划
一是充分保护利用现有自然山体生态资源,将自然树木与人工绿化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的角度,建设适宜生活、发展和谐的人居环境。二是突出镇区特色原则:突出镇区周围山体环抱、镇区内部南流江流淌、水塘镶嵌的环境特点,构筑镇区特色绿色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稳步发展原则,正确认识茂林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引导培育茂林镇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引导建设生态强镇,综合分析茂林镇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对茂林镇发展的影响,探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推动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3.2土地综合利用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应用
反规划理论强调在对镇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状况评估的基础上去确定整个镇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从茂林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土地规划是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土地的综合利用规划也要在反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一是从反规划理论出发,在编写镇规划之前,对镇的生态空间与结构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镇建设用地规模,不得擅自变更、扩大用地范围,切实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镇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定要求进行控制和建设,对于已建成的用地中如有与规划不相符合的,则不得扩建和新建,必须结合旧城改造按规划实施。对于拟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办理,并定期进行现场核查。
二是土地开发和利用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茂林镇而言,切实保护耕地,严格实行基本农田转用许可证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农业观光园建设,提高地力水平,认真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结语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与重要补充。茂林镇在发展过程中,将“反规划”理论充分应用到实际的镇规划过程中,使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更加的合理,同时也为其他镇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宁,廖铁军.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
[2]侯伟,徐苏宁.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反规划”思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区域协调;措施探究
1、区域协调的理论基础
区域协调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均衡发展或者平均主义,而是强调差异性之间的协作和和谐;同样的,区域协调并不是避免内部竞争,并不是对各项经济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而是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要求,结合相关的协调机制和政府制度,来对市场秩序进行维护,促进竞争的公平,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空间影响范围的角度上来讲,不能仅仅局限于区内协调,应该走出去,和区外进行共生和共赢,保持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竞争并不单单指的是两个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说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与其他城市集团之间的和竞争。目前,全球时代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就是城市区域。
在增长极、核心边缘等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很多的区域主义新理论。其中,自组织理论认为城市区域作为一个耗散结构系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依据一个非线性过程来进行动态变化,内部结构、外部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如果各个组成要素能够激励互容,那么系统整体的空间结构就比较的稳定,并且有着较高的效率。产业集群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区域竞争和创新的作用,它认为区域经济专业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区域竞争力,并且只要是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专业化水平都比较的高。而竞争与合作理论指的是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论,它认为区域竞争,可以有效的提高质量,区域合作,可以有效的实现互惠互利。
2、区域规划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以越南庆和省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区域协调问题。庆和省位于越南的中南部,它是一个航线的中心,可以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并且有着十分优美的自然风景,本市的主导产业是轻工业、旅游业和农业。在2008年的时候,人均GDP可以达到630美元,全市GDP为10亿美元。南部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军用机场,正在逐步的改造和扩建为民用机场,它的基础设施条件十分优越,将来一段时期内,可以成为全国的重要国际航空枢纽。有一个优良的天然海港,为世界所熟知,正在逐步的规划。
通过调查发现,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对规划中重大战略性问题缺乏指导:近些年来,庆和省的经济发展迅速,在全国排在前列,因为它的交通区位十分优越,因此有外国公司希望过来投资。但是在现行规划当中,虽然分析了本市的交通便利情况、工业发展情况以及风景优势,但是并没有认识到本市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无法有效的将本市优势职能给突出来。
二是缺乏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本市的一个机场,原来是军用机场,后来政府主张将其扩建为民用机场,这样重大的事情居然没有引起当地的重视,在规划中也没有加入这个方面的内容,要知道,机场的修建,将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城市布局规划比较的封闭:政府在规划城市新区发展时,只注意到了有很多新的空间,并且发展速度也较快,但是并没有思考如何协调新区和老城之间的关系,这样就无法将城市的旅游优势给发挥出来。
3、区域协调规划的总体思路和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在进行空间规划时,我们将本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且对本市和其他相邻市区的关系进行了思考,协调和配合各方面的职能。同时,提升本市的功能定位,将其定位为全国的交通枢纽、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对区域空间进行布局,增强本城市的国家竞争力。将城市新区为本市发展的一个契机,对本城市的总体功能结构进行优化,将旅游资源的优势给充分突出来,以其他功能的空间转移带动城市新区的发展。
规划调整和操作的策略:一是依据发展的形势,来对本市区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协调国家的相关部门,来对重大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整合。
二是对本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完善,在规划时,总体考虑老城和新区,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同时,要将城市的规划衔接上机场的用电空间。
三是要控制新区内的投资项目,禁止那些与旅游商务不协调的功能项目进入。
四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向新区转移行政、教育等职能机构,在进行新区开发的同时,改造老城区,从而优化整个城市的功能结构。
五是在建设和发展新区的时候,需要采用分片组团的形式,规划要有一定的弹性,以此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不同的发展阶段。
六是对土地开发模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大力进行新城区建设。
4、对当前规划的启示
(1)重新认识规划定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城市建设投资的主体逐渐实现了多元化,城市区域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就强调创新规划方法。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改变,政府也开始淡出了经济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规划中,一方面需要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进行重视,以此来优秀的控制和分配经济资源;另一方面,还离不开政府的相关支持和调控,政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对空间资源进行调控,为社会的公平、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区域协调规划的发展目标就是市场一体化,而区域规划的核心则是合理的地域分工。
(2)规划编制的重点
具体来讲,城市总体规划应该结合这些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结合综合和专业,在工作组织方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协作,以此来实现共赢的目的。
二是要结合保护和发展,要对过去那种以人定地的方法进行改变,有效地衔接上国土规划,结合区域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来对区域开发建设容量进行合理的确定,同时,对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进行科学的分配。
三是要结合开发和控制,要以区域生态多样性为指导,对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明确,对集中建设规划区进行科学的划分,同时,合理的划分其他的三类管治区域,比如交通基础设施廊道规划区、禁止建设区以及限制建设区等等。还可以依据各个要素资源的具体特点和情况,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
四是要结合刚性和弹性,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不能仅仅采用刚性或者弹性的任何一种,需要将这两种控制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各类分区的管治要求进行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讲,刚性控制的主要对象是区域禁止建设地区、集中建设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及区域交通市政设施体系等,而弹性控制则应用于其他的限制建设区域。在城市规划中,那些少量的农村居民点是可以保留的,只要不影响到其他生态资源的保护即可,比如山体、水体、林地等等。
五是要结合战略和行政,区域协调规划虽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但是还作为战略策划而存在,公共政策也是它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动态的实施方式,分解和细化规划目标,将政策措施分时段分阶段的落实下去。
5、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的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区域协调的重要性,并且在不断的为之努力。首先,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正确的认识,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本文简要分析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协调问题,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陈振光,宋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与协调[J].国外城市规划,2002,2(5):123- 125.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布局; 调整优化
中图分类号: TU9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做好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和调整, 关系到城市各种建设的部署和安排,关系到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前景。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一个科学、 合理、 有预见性的城市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建设方向、 发展重点和规模, 预测并规划好城市的空间布局, 并对城市建设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对策,提前组织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为居民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2、 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规划。一是当地政府根据城市自身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环境对城市的发展做出规划, 主要还是对掌控的土地进行开发和规划, 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二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对土地的规划和控制, 引导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困扰和限制, 我国在城市空间布局的规划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城市规模增长过快, 空间规划不合理。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 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飞跃的发展。 大中城市的数量、 城市人口的规模以及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等等都有了迅猛的增长。 但由于当时城市规划的限制, 城市人口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 随着城市的发展开始人口密集区域逐渐向城市的郊区扩散。这种放射式的城市形态会带来很多问题, 比如市中心人口密度过高, 区域功能性低等, 特别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者节假日的时候, 城市中心道路极易出现交通堵塞现象。这说明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2 城市规模扩大侵占耕地,可用耕地面积锐减。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以侵占耕地资源来实现的。据国土资源部门的 统计,在快速发展 的十年(1996-2006 ) 中, 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 提高了 19.38%; 但是在十年中城市建设占地增加了 351.6 万公顷的耕地。 这说明, 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路来发展城市, 实现城市化, 那么城市化水平每提升 1%, 意味着我国的耕地面积减少 40 万公顷。持续下去到 2020 年, 全国耕地会进一步锐减到 16.92 亩,远远少于我国制定的目标 1.08 亩。
同时我国的城市化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这导致耕地的占用问题因区域不同而严重程度不一。我国耕地产量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平原地区, 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 这些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比如京津冀地区、 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山东、 湖北、 安徽等优质耕地比较集中的省份。在这些地区内, 大中型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向外延伸, 小城市、 城镇的发展速度很快, 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在这些地区耕地被侵占用作建筑开发的面积很大, 特别是城市周边的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 降低了耕地的质量和产量, 甚至有些地区出现土地沙化、 海水倒灌等现象,是耕地永久性丧失了耕作价值。因此保护耕地资源势在必行, 必须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 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 调整并优化城市规划。
2.3 城市道路规划不科学,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催生着家庭轿车数目的不断增加。目前在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等大城市, 汽车保有量以很快的幅度在增长, 其中家庭轿车占了很大的比重, 年增长率超过了 20%。此外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少, 造成了建设速率缓慢的问题; 道路等级规划不明确, 各车道的功能不清; 公共交通利用率低, 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且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等等。城市规模的扩大是原本存在的交通矛盾、拥堵问题更加严重。
2.4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不合理, 城市功能发挥不全。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降低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着手改变传统的发展规划, 呈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的趋势, 城市交通布局的不合理, 严重影响了城市内工商业、人动和社会活动的范围, 更严重影响了临近城市间的交流和沟通, 这对城市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 城市调整优化空间布局的措施
3.1 规划城市的发展规模, 调整城市的空间布局。我国城市化已步入加速期,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规划城市的发展模式, 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 控制城市规模的无序扩大和蔓延。这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耕地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耕地空间分布不均。若城市发展继续沿用现行的发展模式,不仅会阻碍城市的长远发展, 更会造成大量耕地被侵占, 损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城市、 郊区和城镇的繁荣。
3.2 集约利用土地, 建设紧凑型城市。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发展必须走节约利用土地的紧凑型路线。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率, 实现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性、 合理性、实用性。限制城市规模的过度扩散, 在改建、 新建的建筑系统中实行节能减排, 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的同时保证城市的舒适度, 力求建设能耗低、 环境优、 质量高的城市居住环境。 构建紧凑型的城市空间, 可以将城市内部的各项服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综合, 比如将各种服务活动、 娱乐休闲活动以及工业活动等统一集合在某一区域内, 实现高密度的活动混合。 这样可以减少居民工作和生活之间的交通出行, 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减少交通对环境污染, 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
3.3 限制私人汽车, 平衡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家庭轿车的普及在带给居
民便捷、 舒适交通的同时, 也带来了堵车、 空气污染、 PM2.5 超标、 燃油供应紧缺等负面效应, 并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公共交通, 就会使私人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气候环境也会持续恶化。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空气污染加剧, 城市交通严重堵塞, 燃油价格不断攀升。这时再来调整规划城市交通体系, 面临的局面会十分严峻, 甚至难以控制。因此在 “汽车时代” 里, 必须采取政策和措施, 鼓励、 扶持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打造方便、 舒适、 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 引导公众主动选择公共交通, 尽可能避免过多的私人交通, 实现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的平衡。
3.4 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我国的产业结构处在大调整的阶段, 由以前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正在向以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城市的空间结构相应的出现了变化。经济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良好转变, 对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调整优化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在这一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土地利润最大化, 提高城市土地产出效率, 合理规范城市用地结构, 使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和完善。
4、 结语
城市发展的长远计划、 城市发展的方向都离不开城市规划。在可持续发展路线的指引下, 城市的发展应综合统筹经济、 文化及基础设施等各项建设,合理安排城市交通、 住宅、 商业、 工业和娱乐等的空间布局, 保证城市的和谐、有序发展。本文指出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在城市的科学规划、 经济发展、人居环境和城市的节能减排等方面表现出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章圣伦.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J].经济师,2011,03(05).
[2]侯艳玉.城市空间发展与规划目标一致性评估究[M]. 山东建筑大学,2012.
[3]何昌彬.谈对城市规划发展趋势的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4]刘少华.关于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问题思考[J].知识经济,2011(07).
关键词:围填海、规划、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围填海简述
1.围填海基本概念
围海造陆是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古老的方式,也是人类拓展生存空间及生产空间的重要手段。围海造陆工程主要是在拟建海域修建围堤、围埝等,并采用吹填淤泥、填筑建筑土石料等手段再经过地基处理形成可用陆地。
2.围填海的必要性
世界主要的城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随着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沿海地区的许多大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猛增,向海洋要土地就成为了沿海地区获取土地来源最为直接的途径。
就围海动机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方面海洋经济和临海效应在区域经济拉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围填海造地可以建设临海工业区、居住区以及休闲旅游区,实现“临海经济效应”;一方面由于国家对土地的紧缩政策,围填海造地可以实现新增土地,从而弥补耕地占用,实现土地的占补平衡;还有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围填海可以增加土地面积,通过土地转让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
二.围填海发展概况
1.目前围填海发展情况
从上个世纪开始世界范围内开始进行着大面积的围海造陆工程。荷兰是围海造陆大国,也是世界公认的海洋管理和利用最成功的国家之一。荷兰也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围海造陆的国家,自1200年以来,荷兰人民从大海夺得的土地共6925平方千米,占目前全国土地面积的20.4%,其中13至15世纪,每个世纪围海造陆350-425平方千米。荷兰是闻名世界的风车王国,而荷兰早期的风车主要是用于围海造陆时的抽水功能。
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之一,日本战后新造陆地在1600平方公里以上,相当10个神户市区或20个香港岛。新地主要用于工业、交通、住宅三大方面。据史料记载,仅冈山县一地,在16世纪末就将儿岛湾填埋了90%,围垦出了上万公顷的良田。九州的佐贺县,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围垦,增加了约1/3的耕地。濑户内海,从1975年到2000年的25年间,填海造出的土地超过了136平方公里。
中国香港一百多年来,为了获取更多平地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几乎每隔10~20年就要进行围填海。香港陆地面积大约为1100平方,10%来自于围填海。维多利亚港水域是围填海的主要区域,随着香港城市的发展及新机场的使用,更大规模地围填海工程正在规划中。
中国澳门土地面积狭小,以低矮山地为主,因而需要围填海来补充发展商业和住宅用地。现在澳门的范围(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原先都是海中岛屿,后经自然陆连和人工围填海而成。经过了多轮的围填海工程,澳门半岛从原有面积为2.7平方公里达到目前23.8平方公里。
中国大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开始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填海增加的土地面积约有120 万公顷,相当于现有滩涂面积的一半多。随着我国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和土地紧缺的形势下,我国正掀起新一轮的大规模的围填海热潮,目前天津滨海地区进行着我国最大的围海造陆工程。
2.未来围填海发展趋势
围填海对生态环境的负影响是明显的,但同时为了生存与发展向海洋拓展空间也是一种必然趋势。所以进入21 世纪以来,围海造陆用地类型逐渐发生转变,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围海造陆用地开始由农业、工业用地逐渐向更侧重于旅游渡假、生态保护的人工岛屿用地方向发展,马尔代夫的斯拉夫士、南非金伯利市的卡姆菲斯大坝、佩博霍尔姆岛、迪拜的世界岛、东京湾海萤是就是由围填海形成的世界五大著名的人工岛屿。
三.围填海空间形态研究
根据目前围填海的现实案例,空间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填满型、水道型、不规则半岛型以及群岛型四种类型。
类型一:填满型
这类型是最传统的填海方式,在原有陆地基础上简单拓展,开发强度一般不低于0.95,目前多用于城市拓建及建设农田、机场、滨海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内部水系较少,利于二期开发;填海规划较为简单明确,交通基本为陆上型。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多,亲水景观要素较少。
案例:香港西九文化区
西九文化区(原称: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英文: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位于九龙半岛西九龙填海区的南端,临近尖沙咀,是中央维多利亚港的门廊,位置显著。是由时任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于1998年的《施政报告》中宣布的大型发展计划:包括于西九龙填海区临海地段兴建一系列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包括集文化、艺术、潮流、消费及大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核心设施包括剧院综合大楼、演艺场馆、博物馆群及广场等。
最初设计概念——巨大流水天篷
最初设计选中建筑师诺曼·福斯特(Foster & Partners)的规划方案,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一个流水般的巨大天篷,与蜿蜒曲折的土地轮廓交相辉映,构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风景;沿海岸线建有连绵不断的长廊,提供众多规模不一的公众空间,可提供多元化用途;设有一座文化中心,集演奏厅、博物馆、展览馆和表演场地等用途于一体,与周围的娱乐业、零售业等有机结合,使各种活动的分布合理而富于想象力,兼顾公众与个人的兴趣;其设计理念便是吸引人们穿过发展区内的商业及娱乐部分走向另一端的艺术文化中心,凸显香港作为亚洲主要文娱艺术中心的地位。
图3-1巨大天篷方案
新发展概念——城市中的公园
2010年西九管理局动用1.5亿元委托三间顾问公司研究的概念设计方案,三家建筑顾问的概念都强调绿化与节能,及自夸设计融入香港本土文化,都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比独立的地标建筑更重要。
“普世主义”的福斯特方案名为 “城市中的公园”,由街区、公园、独立地标型建筑三项中心元素构成,形成由小巷,街道,公共空间,公园,还有平凡的建筑群和好几颗公众的文化宝物所交织而成的理想城市。
图3-2“城市中的公园”方案
“东方主义”的许李严案名为“文化经脉”,通过以商业楼宇为主的城市带、以文化设施为主的文化带、以及滨海绿化带三个空间带,营造一个绿色互动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能量’的文化区。
图3-3“文化经脉”方案
库哈斯的“文化新尺度”案由村落、园林地貌、街道风貌三种元素组成,先是“草木繁茂的公园、辽阔的公共空间”,然后是“三个以‘村’的概念演化而成的社区”,竭力想把高雅与草根文化、全球化与九龙本地社区、都市和乡村等多重矛盾的因素并列或交织起来,但是方案最大的缺陷是三个村落各自的独立性和步行交通所要求的连续性出现了很大的矛盾。
图3-4“文化新尺度”方案
落实及进展
2011年3月,管理局最终挑选了福斯特(Foster+Partners)的“城市中的公园”设计概念作为基础方案,计划于2013年开始建造工程,小型展览馆及西九中央公园部分地方可于2014至2015年完成,稍后落成的包括一个名为“M+”的文化的博物馆、及演艺剧场、中型剧场 I、音乐中心、大型表演场地、展览中心,以及音乐剧院等。其他创意教育设施及多个为视觉艺术展览馆,亦会相继在此阶段兴建。第二期落成的场地包括大剧院、戏曲中心的小型剧场、中型剧院II及M+第二期。
案例小结
填满型围填海 “陆面宽广、利于开发”的特点给这些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给规划管理带来了很多难题。作为城市空间的拓展区,若果一味通过牺牲城市公共空间追求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到最后大部分为住宅、商业建筑物,是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极大破坏。
通过城市公园、公共绿地来弥补内部水系的不足,配合街区的人性化设计、滨水岸线公共空间的返还,强调城市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营造松弛有度、松紧对比的滨江城市形态,或许才是这块围填海土地最好的城市价值。
类型二:水道型
这类型也是传统填海方式,突出特点是内部水系发达、景观资源丰富、陆上交通与水系交通互为结合;开发强度在0.65~0.9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综合性工业新城、港口、新农业基地、主题公园、亲水居所与度假地等。这一填海模式陆面宽广,水陆交织较为规则,利于二期开发,同时贯通水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自然灾害带来的外部海水压力。
案例:Prins Alexander Polder
Prins Alexander Polder位于鹿特丹东北部的Polderboard Schieland地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人口18000,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之下6米,是荷兰海拔最低的一处填海地。
沿用荷兰传统的块状地块开发模式,本地区以填海时所保留的纵横交织的水道划分为基础,细分为小块土地,以此为基础单位进行开发。自十九世纪末起,经济花卉的种植逐渐取代传统农业成为当地产业的主体。目前填海地75%以上的面积为种植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建起第一处现代住宅区Het Lage Land,房地房业开发发展。
类型三:不规则半岛型
这类型是比较现代的填海方式,以不规则的半岛形态为特征,海岸线大大延长,凸显现代海洋都市概念,重视水系交通;开发强度在0.10~0.35之间,目前多用于建设高档居所、度假村、主题公园及配套酒店等休闲娱乐设施。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最为复杂,陆面狭小,须根据二期开发需要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但是所耗费造陆材料较少。
类型四:群岛型
这类型目前少见,由多个人工岛屿组成,亲水景观丰富,以水系交通为主,一般用于建设居所、小新度假村及配套酒店、小型主题公园等,用来配合附近主题区域发展需要。这一类型填海模式的填海规划需考虑二期开发需要,防波堤工程繁复;陆面狭小,容积率最低,开发力度及功能有限。
案例:朱美拉棕榈岛(The Palm Jumeirah)
朱美拉棕榈岛是世界第八奇迹迪拜“棕榈岛”工程的其中一个人工群岛,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部、阿拉伯湾南岸,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改造项目之一,它由一个像棕榈树干形状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形状的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三部分组成。
人工岛呈棕榈形放射,长约14公里,宽约8.5公里,周围有新月形的环岛,环岛面海一侧为防波堤。其中每一座岛屿群约可供建设1000栋独特设计的临水别苑、4000套高级公寓与5000套滨海居所供出售,此外还可建60座以上的豪华酒店,以及码头、主题公园、餐馆、购物中心、疗养院、健身场所、影剧院等配套生活及旅游娱乐设施,保证业主日常生活所需及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图3-7朱美拉棕榈岛
案例小结
群岛型围填海可以创造出很多惊叹的空间形态,是高端旅游度假项目青睐的现代填海方式。这类型的空间形态可以天马行空,有了想象力就有了规划的资本;通过不同形态的人工岛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岸线景观,沿海岸线布置低密度的别墅和高端酒店建筑,结合原有的海洋景观,塑造出时代特色的滨海城市景观。
但是曲折的空间轮廓加大了建设工程的施工难度,也增加了大量的投资成本,对于旨在谋求开发收益的政府或者开发商而言,并非最好的选择。或许等到一个城市真正需要去创造一个滨海城市地标、提升城市空间影响力的时候,群岛型围填海也许能为政府提供新的思路。
四.围填海空间规划影响要素解析
围填海空间形态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要素,其中填海成本、开发功能、城市格局、城市文化是几个关键的要素。
1.填海成本
围填海的成本主要集中在沿岸防护堤和填土量上。填海成本跟水深成正比,水越深,需要建设的防护堤和填土工程量越大;一般情况下围填海区域水深控制在10m以内,局部可有所突破,但是需要考虑其必要性。
围填海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围填海的轮廓形态,普通、规则的外部形态可以节省很多的开发成本,同时获得最充足的土地资源,因此很多的围填海项目更倾向于普通规则的填满式外部形态。
2.开发功能
开发功能是影响围填海轮廓形态的主要要素,也是围填海土地能够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点。围填海相比较于陆地的土地,前期开发成本更高,这也决定了这些土地大部分会用于住宅和商业建筑的开发,获得更多的收益。虽然具有高的前期开发成本,但是有着更大的开发建设空间,没有拆迁问题、权属争议问题、地质环境问题等开发限制要素,未来的城市空间形态可以尽情的规划设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3.城市格局
围填海土地是城市的拓展区,其空间形态的好坏离不开城市发展格局和城市总体形态,一个好的围填海空间形态必须能够延伸城市的发展脉络。外轮廓形态与城市形态相协调,应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内部空间形态要保持城市空间的自身特征,无论是可成为城市地标的商务建筑,还是一般的住宅建设,都需要融入城市天际线,保持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4.城市文化
关键词:地铁; 下沉广场; 地下空间
Abstract:The article states that city sunken squar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way Transit, including the comfort、Security which its taking to us and how to linking up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surrounding business exploitation. and further study it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developing pattern, that makes it play an activity in the large-scale urban planning of sunken space.
Keywords:subway; sunken square; sunken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7-079-02
在我国土地与空间资源十分稀缺的今天,特别是在特大型城市,更可谓是“寸土寸金”,因此对于城市立体空间的综合利用也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城市正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确实起到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集约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空间立体开发、增加社会经济效应的作用,毫无疑问,这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同时,为市民提供宽敞、明亮、温馨、平和、卫生、美观的环境空间,也应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这也是本文进行探讨的目的。
1研究的范围及概况
上海地铁13号线真北路站位于金沙江路和真北路路口东侧,沿金沙江路东西向布置在道路下方,处于长风生态商务区7A地块内,该地块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西部,内、外环之间,是上海市著名景观之一苏州河沿岸的重要开发区。
本项目旨在通过同步开发地铁站周边的地下空间及两个街区,创造富有时代感的城市地下空间。
2设计理念
2.1先进性
诠释新概念的地下空间;
连续的、带状的下沉广场把地铁与两侧物业开发紧密相连;(图1)
通过架空连廊把地面与建筑连接,既能保证下沉广场的连续性,又能保证人流的可达性。
2.2舒适性
感受自然的地下空间,阳光、绿树、光影、清风、水景、蓝天,在地下2层的地下空间中央大街漫步,让人随时能感受到下沉广场的自然气息。(图2)
主要通道:通过下沉广场的楼扶梯及坡道,使地面人流与地下人流自由转换;
下沉广场:起到了人流集散的作用,同时也给人提供了休闲、娱乐、互相交流的场所;
联系南北两侧下沉广场的通道及玻璃幕墙:让阳光、清风的引入变成了可能;
架空连廊:更体现了地下空间的趣味性。
2.3安全性
在日本普遍实施的第一安全区划,例如写字楼的标准层,对办公空间走廊避难层,分层次进行规划,办公空间发生火灾时,首先为了脱离危险来到相对安全的走廊避难。走廊被称为第一安全区划。最后从这个区划再逃到更加安全的第2安全区划(避难层)。
地下带状的、连续的下沉广场是作为发挥“第一安全区划”作用的空间,处于南北两侧地下建筑中的人流及中部的地铁车站客流均可第一时间疏散至处于地下二层的室外空间。从而降低了本来地下空间的“危险”程度。
3下沉广场的设计
本案下沉广场的设计成功地摆脱了以往片状局部下沉的设计理念,转而投向将整个可以与人互动的建筑面沿线几乎全部下沉,身处地下的人透过过道,透过窗户就可以看到广场上的树木、喷泉、过往的人流,感受到阳光、清风,甚至可以呼吸到清新的氧气,给人以无比愉悦的视觉、心理享受。
4地铁与商业开发的结合
地铁站厅设于地下一层,标高相当于两侧物业开发的地下二层,二者标高上的统一,也使下沉广场能够将其水平联系创造了可能,从而打破了以往单纯的通道连接。
而带状下沉广场的设计,也使通常情况下点对点的介入,变成了现在面对面的交流模式,使得地铁客流与商业客流之间的转换更加便捷,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周边地块的商业价值。
另外,车站在满足各项规范的前提下,非付费区尽量向下沉广场敞开,或是采用玻璃幕墙等通透的介质予以隔断,给人在视觉上的穿透性,从而摆脱以往地下空间给人留下的压抑、局促的感觉。再加上地铁车站与两侧物业开发的柱网采取统一布局,使得在结合上更加秩序,更加完整。
5出入口通道的设置
车站除消防人员专用的通道直通地面以外,其余通道均通向南北两侧的下沉广场,然后经由下沉广场的楼扶梯到达地面,而以往的垂直交通大多都在狭长的通道内完成,可以说你一旦进入通道,你出地面的路径是唯一的,而当你有一天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水平交通就可以到达下沉广场后,你便拥有了可以自由选择路径的权力。
6引发的思考
6.1地下室内空间应尽可能地宽敞,留有一定的公共区域,休闲空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地引入自然光线。
6.2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要简洁,要充分考虑到地下空间室内室外视觉的通透性,尤其在紧急情况下,客流可以轻易地辨别疏散方向。
6.3地下空间的设计应坚持综合开发的原则,对地下的各项设施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避免资源浪费,各种功能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紧密相连,提高城市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6.4下沉广场是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合理、有效地设置下沉广场,对提升整个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清风、阳光、蓝天、绿树的存在,甚至可以使人在进入地下空间时的压抑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
7结语
我国已进入了地下空间开发的高速发展期,各大城市对地下空间资源的渴望也日趋强烈,但同时我们也应保持清新的头脑,避免盲目开发。地下资源也是有限的,我们在鼓励的同时,一定要把可进入地下的交通、市政、人防、商业、停车等在平面和竖向上统一规划。并要时刻把提高地下空间环境质量作为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曲淑玲. 日本地下空间的利用对我国地铁建设的启示. 都市快轨交通,2008, 21 (5).
关键词:雨课堂;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1课程设计
选取专业主干课程进行改革,使用“雨课堂”插件,以培养规划学生应具备的软能力和硬能力为导向,从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重点关注对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的培养和形成个人知识体系的塑造。
1.1课程简介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社会对规划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城乡规划专业也要将变革目标聚焦于学生,对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一定的创新与调整。而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城市规划原理”几乎涵盖了学生整个规划生涯的方方面面,是专业教学的核心部分,其对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整个行业发展现状,从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包括基础设施、道路与交通、公共空间等多方面内容,具有理论性强、复杂度高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导致学生理解及运用有一定难度。而目前“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仍遵从老派的教学框架,整体的课程安排为每周1~2次课程进行概括性的理论讲解,学时短、学习模式与方法落后。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难以充分理解城乡规划的相关原理以及培养学生结合知识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把“雨课堂”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细分庞大的规划原理体系,将其融入到课前认知、课程理解、课后内化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好掌握课程知识点,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与热情,达成高水平教学目的与要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2课前
“雨课堂”依托于PPT与微信,对教师与学生双方而言,使用环境都十分简单。教师将前沿性、综合性的规划理念与课本中基础性、宽泛性的知识点相结合,精心设置课程内容,确定每个教学单元目标,量化学习内容。将每节课程相关的预习资料通过“雨课堂”发送到学生端,便于学生下载查阅。在这个过程中,将问题发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课程效率。其中,预习资料的选择并不局限于需要上课讲解的重要内容,还可包含多元化的思想,以供学生全方位感知城市。学生在微信端打开预习资料,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进行碎片化学习,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预习资料后,可上传疑惑点至教师端,等待教师回复或上课讲解,增加课下师生之间的互动。
1.3课堂
教师通过点击PPT进入“雨课堂”,随机点名提高学生专注力、抬头率,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学生端发送的疑惑点以及教学任务中的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对于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表达。根据学生的疑惑点,深化课程目标,适度调整课程进度,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力。学生通过微信的“扫一扫”进入虚拟课堂,考勤签到,在手机端查看课件,改善听课体验;依靠雨课堂的弹幕、“不懂”按钮等功能与教师有效互动,提高课堂活力,增强学习趣味性;重要知识点可点击“收藏”按钮,将繁琐的笔记整理简化为一键记录,便于课后复习;在课堂答题环节,学生通过手机端答题,教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答题效果、错误率,更高效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对症下药,提高学习效率;在“雨课堂”分组匿名讨论模式中,学生大胆表达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活跃的思想交流更能激发意想不到的灵感与思潮。
1.4课下
教师可以下载课堂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依托“雨课堂”平台,进行多元化的作业布置——单选、多选、主观题等,从不同维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辅导。将整体的课程学习落到平时,准确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改变传统的临考学习模式,而不只是一考定终生。学生在经历了课前认知、课堂理解后,以对课程知识点有了大致理解。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点与教师的案例进行结合分析,通过多元化习题的练习,完成知识与自身的融合,利用“雨课堂”中留言板等功能学习心得,塑造并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2课程评价
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对课程设置进行审视和反思,开展系统的检验和进一步讨论。
2.1学生评价
为顺应现代化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高校教育进入全面改革时期,加强课程效果,发挥学生在课程中的核心作用,培育出创新能力高、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学生方面,“雨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知识内容的吸收、实践与内化,侧重主动性学习的培养,是课程效果评价的重点之一,也是培育人才重要保障之一。
2.2知识理解
不同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方式不同,为保证每个同学都能领悟课程内容,教师将教学内容细化,分布在“雨课堂”的不同功能中。如城市规划原理课中,学生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特点及优缺点记忆不足,教师在课上明晰城市布局特点,学生课下结合“雨课堂”中的典型城市例子,加深对城市布局形态的理解和记忆,将课外知识不断扩充进自己的知识系统中,把书读厚。首先,就课程活动而言,通过课前碎片化的预习、课上深度学习、课下测试与实践等,不同层次地帮助学习理解。其次,教师将量化课程数据,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学习,锻炼扎实的基本功,由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
2.3课内实践
在学生对城乡规划各方面理论知识有一定理解后,课程中教师便可深入引导学生从城市的表象问题入手,利用“雨课堂”进行规划模拟训练,溯源其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针对问题,从宏观视角对城市综合分析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城市各子系统之间如何协同发展具有一定判断,能够提出完整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展望未来的创新思维。“雨课堂”的课程活动将这些可迁移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将现代网络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不受限于时间和地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演示和拓展传统教学模式下“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这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学生更能积极参与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更好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外,还在解决同一城市问题上,各抒己见,,从而有序推进团队工作,展示出专业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程内化
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如何内化知识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通过“雨课堂+线下”混合式模式的学习,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留下最精华的部分,归纳总结,把书读薄,重构并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这个过程可能存在一定瑕疵,但经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升级迭代,对学生长远发展自己的知识内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雨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学时间固化,为学生加工内化的知识、输出知识、传播知识提供平台且提高了能效。
3.1教师辅助
“雨课堂模式”对教师在课程内容,课程评价方面的帮助不言而喻。而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最终掌握在教师手中,无论什么样的科技最终还得依靠人的情感进行输出,这是机器所不能取代的,所以说,软件的辅助加之教师的理解才能真正使课程日臻完善,而不是单单地依靠课上的习题抢答,红包试题,主观讨论。情感的输出之下有高效辅助工具配合,可缩短课程时间,还能减少课程中那些因课上作业而造成的拖堂、节奏乱、秩序差的情况发生。
3.2课程内容
“雨课堂”模式使教师的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反而更专注于与学生的连接,与学生实时互动,以此来增加课程吸引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进一步归纳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做好日后教学规划,课程改革奠定基础,保障课程效果。课程内容的变革与时代的知识应该接轨,那些书本中难免会有陈旧的知识,而城乡规划本身就是一个紧跟时代的前沿型综合专业,对于知识和时事政治的把握应该有良好的敏锐判断。所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3.3课程转变以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成绩由30%平时成绩和70%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可以对学习效果排序,缺少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重难点的关注,难以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传统考核中,整个考核过程偏向总结性的评价,评价效能低,而雨课堂恰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课程从被动转向主动,学生融入课堂,老师融入学生。“雨课堂”学习模式应用新技术,助力评价体系,实现由表面化、单一化向深层次地完成教学目标、客观化地转变。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中同样难度的试卷,运用雨课堂前后的分数上连续有了平均分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善,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学活动全互动,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控能力,保障学生对隐含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的进程正逐步向前,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而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模式的体系构建尚未形成自身的优势,唯有培育出多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满足社会需要。“雨课堂+线下”的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中充分强调学生本身,转变学生的上课状态,健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学生多元发展的能力。将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种解放出来,注重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也从被动向主动转变,不再死读书而见微知著,迸发更多灵感;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培养适应时展的专业能力,实现师生共同进步是新时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内在要求,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波,徐冬平.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13):48-50.
[2]郭利平.雨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05):24-26.
[3]张晓琴,高岩,张波.“学生为中心、数据为驱动、成果为导向”一流课程建设的探索[J].办公自动化,2021,26(19):9-11+40.
[4]王爱,何颖.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J].城市建筑,2021,18(19):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