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2:13

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篇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2.023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迅猛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上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2]科研平台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在高新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向创新型社会的建设的宏伟目标,科研平台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开放共享科技资源、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高校具有较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汇聚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学术思想活跃的科研人员和学者,并通过创新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培养有活力和干劲的后备人才队伍,在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或涉及基础研究的应用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适合于原始性创新工作的开展,正成为我国创新体系和科研平台建设的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近年来,“985工程”和“211工程”极大的促进了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快速发展。[3]目前,我国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高校基础研究体系。最近,科技体制的战略性革新,进一步提高了高等院校在整个国家创新?w系中的地位。科研平台建设,不仅为创新打好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也会有效促进学科交融和新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科研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1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现状

广西自治区科技创新体系和科研平台的核心是由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组成。因此,施行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对于构建创新型新广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2年,广西开始启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4年广西科技厅启动了广西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工作,迄今为止,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组织认定了7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逐渐形成了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格局。重点实验室涵盖生物、医药、化学与化工、信息、材料、地学、工程等学科,涉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优势领域,重点实验室建设初见成效。[4]然而,与江苏、浙江、湖南等教育科研发达地区相比,我区重点实验室建设起步较晚,科研平台建设与发展已经明显的落后于国家科研平台建设整体发展水平。同时,国家级科研平台偏少,已经成为制约我区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实现科研平台的良性发展和高效运行,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充分助力区域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于自治区科研平台建设和运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

2 广西普通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的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首先,广西部分高校受地域、历史等因素制约,科研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建设步伐相对迟缓。其次,由于地区经济、科教发展布局脱节,高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意识不强,不少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未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再次,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不突出,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不高,高校科技支撑能力发挥不够充分,校企合作活力不强。这些因素,使得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自身能动性和外部推动性较低,是导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数量不多的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的推进,对相关地区的教育科技和创新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广西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充分满足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计划对当地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2)科研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平台运转不够活跃。高校与政府、地方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缺乏高效的合作的机制,是科技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而缺乏充分的技术合作和转化资金,往往会导致高校科研平台越来越不适应政府和行业企业需求,从而使得很多建设中的科研平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降低。很多高校对科研平台的内涵、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够,部分高校片面重视项目研究,长期忽视科研平台的规划和建设,这导致在新时期面向创新驱动发展要求时,现有科研平台建设水平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

(3)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科研平台建设缺乏长远学术规划和学术指导。广西高校整体科研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家经济发达地区,由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和发改委公布的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广西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入围,全区仅广西大学土木工程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缺乏高水平科研人才,是科研平台建设面临的首要难题。一方面,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或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或部分科研平台的带头人综合能力不强、国际视野不够宽广,必将难以对科研平台的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形成具有学术远见的规划和有效的学术领导,进而使得科研平台建设缺乏可预期的目标,难以产生标志性的原创成果。另一方面,平台成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则难以形成团队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进而缺乏自我反思、改进和提升的主动性,使得平台建设和合作研究难以开展,平台运行效率低下。科研人才的培养与科研平台建设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科研平台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和系统性,反过来也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难以形成人才和科研平台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4)政府建设资金有限,学校配套资金跟不上,科研平台建设经费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以国家和区各级政府拨款经费为主。建设资金有限,要求学校给予配套,而学校往往难以拿出配套资金。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的往往以高水平的学科和科研队伍的形成为主要标志,这一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然而,而各级政府对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往往缺乏连续性的投入机制,对于获得资助的平台建设项目,经过一定时间的建设周期(一般3-5年左右),在验收后往往不再有后续支持。这中资金投入和建设的模式,使得那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方向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建设,很多周期长、见效慢的科研方向和项目无法继续研究,一些科研平台的建设不得不陷入停滞甚至半途而废,导致经费和资源的浪费。

(5)科研平台运行机制等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于仪器设备等高校科研硬平台建设。目前,高校科研平台一般主要依托学院进行管理,研究人员和仪器设备均隶属于二级学院,由二级学院行政领导兼管。学院内部,无专职的管理人员导致科研平台管理比较松散,部门间的协作、学科间的融合十分有限,阻碍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同时,科研平台之间缺乏有效的开放和资源共享,各个科研平台各自为战,无法开展系统的大科学研究,无法发挥科研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和促进学科的交叉。此外,这一管理模式下,缺乏充分的技术合作保障条件,很难实现高校科研平台与企业合作。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高效率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为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广西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策略

3.1 强化科研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做好科研平台建设是改善科研创新环境的前提,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即利于高校科研长远发展,又能够在一定阶段实现重点突破,从而对实现学科方向和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高校科研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科研平台全体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也需要高校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还需要上级政府机关的充分协调,将科研平台的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搞好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科研基地建设涉及科研平台负责人、学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全体相关科研人员,乃至全校教职工,因此,加强对科研平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开展科研平台建设工作的重要思想前提。

3.2 重大项目引导,凝练研究方向

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需要与科研活动紧密结合。特别是申请并获得重大科研项目,对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大项目不仅能够加强科研活动的能动性,体现创造性,而且在增强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申请大项目或重点项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平台牵头,申请重点项目,既可以充分发挥平台的支撑作用,又能进一步凝练科研平台的学科方向,有效促进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5]强化重大项目的申请,能够使得科研活动和平台建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增强科研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促进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团队的形成,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和活跃的创新氛围。

3.3 完善制度建设,科学管理高效运行

完善的管理体制,决定着科研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和科研平台运行的高效性,进而决定着科研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实现科学建设和高效率运行,增加科研平台的创新活力。

首先,要变科研平台从属于二级学院为依托学校建设,保证其运行的独立性。因为只有使得科研平台在管理上独立,才能将全校各专业方向的优秀科研人才凝聚在科研平台上,进而形成团队,集中优势力量申请和攻关重点项目和重大课题,实现学科融合,获得大的创新性的成果。学校统筹管理,通过政策引导,给各科研平台相应的优惠措施,诸如:给平台一定的独立的研究生招生名额,依托科研平台建立的人才高地和人才计划,科研平台人员的教学科研确立独立的考核指标单独考核等,从政策和制度上为科研平台独立运行提供保障。

其次,变革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创新,建立科学的选人办法、合理的用人机制和权、责、利明晰的考核分配制度,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科研平台人员聘任和考核人事制度建设是整个科研平台运行机制的关键,对于提高科研平台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层次分明的学术和管理队伍,科研平台主要责任人和管理团队由高校面向社会甚至国内外公开择优聘任。施行科研平台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科研平台的发展建设。设立行政副主任和行政秘书等组成的管理团队,协助主任处理日常事务。施行科研人员全员聘任制和合同管理,确立择优选聘、优胜劣汰的原则,严格科研人员质量管理。坚持高层次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结合促进科研团队发育和学科交融,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促进人员流动和队伍优化。同时,建立全面、科学、合理、适用性强且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研究成果分配制度,做到权、责、利明晰,增强科研团队的活力和创新积极性。

3.4 拓宽科研平台投入渠道,保障科研平台运行

按照规划和进度,持续进行科研平台建设的投入,为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科研平台建成以后,还需一定的运行资金支持,才能保证高效率持续运行,多方位、多渠道拓展运行投入,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也是科研平台发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科学规划,避免重复建设,裁汰冗员,避免经费的浪费,保障科研平台健康运行。

3.5 依托科研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培养拔尖人才

人才是科学研究活动最具有活力的因素,是科研的生命和核心。以科研平?_为科研活动的物质基础和组织中心,凝聚最优秀的科研人员、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开展科学研究、获得创新成果的关键。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不仅决定了科研平台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也决定科研平台运行的效率,因为科研平台的硬件条件再好,只有合理的和使用者结合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活力的、高水平的、创新性的人才缺失将导致平台的僵化和科研停滞不前。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提高各类科研平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项目申请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其次,除了必要的人才待遇,还要给予科研人员学习、深造和提升的机会,拓宽视野,提高创新能力。最后,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建立平台之间、国内与国外之间人才的学术交流机制,为人才成长营建良好的氛围。

篇2

高等院校的科研平台往往依托于学校的重点学科、特色优势学科而建设,没有一流的学科,也不会有一流的科研平台。而重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又需要科研平台作为支柱,提供优化的运行环境和基础保障。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将促进所支撑的学科快速发展,为平台内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开创有利条件,为学科建设创建平台,提供有利资源,大力推动高层次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学科和平台在各自的发展中交叉、融合,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关系。

1、科研平台人才团队的源泉来自学科梯队的建设

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师资队伍,要创建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学科;要想有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良好的师资队伍。科研平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主要载体,人才的源头来自于学科,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和凝聚学科人才。只有形成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科梯队,才能支撑起各级科研平台的建设。

2、科研平台建设成效反映了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学科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创造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科研平台建设是以科研工作作为基础条件的,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将推动平台建设的长足发展,科研平台的建设成效最终必然反映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成为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3、平台建设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各级科研平台是学科开展科研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改善教学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手段,它为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平台建设,能够组织优秀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在短期内发挥最大效能,极大地改善相关学科的软硬件条件,不仅促进科研基地本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绩效,多出成果,出大成果,较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各级重点学科及学位点等的申报过程中,科研平台的辅助和保障功能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1、正确定位,坚持优势特色

科研平台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研究方向是平台建设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是建设的航标,具有引领标识的重要作用,它规定或带动着平台其他工作的开展,是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既要满足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有长远的建设规划。因此,平台建设要依托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进行合理布局和定位。大多数科研平台是建立在几个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基础上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一个学科的研究工作如果面面俱到本学科的所有内容,无异于大海捞针。有些科研平台研究方向比较分散,特色不明显,重点不突出,大多数研究人员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合力,体现团队优势,不利于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这无疑也将影响学科建设工作,阻碍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形成,更无法做到优势互补。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建设之初,要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态势,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稳定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突破口,确定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制订建设和发展方案。当科研平台的研究领域处于学科发展前沿,就会极大地促进学科发展。高校要树立大学科的思想和跨学科的观念,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不求其全,但求其特。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已确定的研究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科研工作,在已有的优势中与时俱进,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水平提升了,就会找到新的学科增长点,实验和教学水平也相应得到发展,平台建设氛围也会不断保持新鲜的动力,从而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2、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人才团队建设是平台发展的基础。形成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教学、研究环境是科研平台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是关系到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科研团队中,高层次领军人才是关键。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具有创新思想和科学管理能力的领军人才是平台建设的核心,需要能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不仅要科研水平高,更要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以前瞻性、先进性和应用性的原则牢牢把握科研平台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而青年学术骨干,应当实施“引进与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选才当用,用其所长。让他们承担重要科研岗位,整合资源、疏通渠道,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人文环境。科研平台也是高校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能带来互动性,通过对外开放,从而实现科研活动的互动、科技信息的互动、科技人员的互动以及学术思想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技思想和实验技术,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促进平台自身发展,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取得科研成果的同时又为高校培养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学术骨干,为学科梯队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的象征,是国力的体现,更是学科发展、平台建设的第一推动力。在科研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所支撑学科的优势特色,将科研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在科研选题上,既要关注具有直接应用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内容,更要从本学科建设的长远出发,注重和强调原始性创新的研究工作,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比例,夯实学科基础。要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增加学科之间的学术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增强创新意识。要依托科研平台的研究队伍,不断探求新的学科增长点,力争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积极申报和承担各级重大重点项目,努力使具有原始性创新的基础研究和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研究得到同步发展,稳步提高平台整体科研实力,带动学科全面发展。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平台;现状分析;发展思考;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技平台是支撑农业科技进步、凝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与条件,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科技平台建设与发展,提高科技平台运行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科技平台交流协作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发展、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对于促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不但肩负着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重任,而且肩负着引领全国农业科研力量,满足国家农业重大战略需求的重任。面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新变革和国家农业重大战略新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在谋划加快建设若干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农业科学中心和一批引领全国农业科技风向的国家级农业科技中心,围绕新时期宏伟蓝图和发展目标,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多层级、高水平、共享度高的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平台在学科、人才、团队和项目中的聚集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支撑。

1新时期农业科技平台发展的形势与需求

1.1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平台建设必须主动迎接科技变革新挑战

21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步伐进一步加快,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并高度融合,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不断融合与交叉,世界各国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愈发激烈,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等高技术迅猛发展,为农业科技发展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重大工程设施、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支撑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比肩国际的重大科技平台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研发方面,在生物育种、生物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研究方面,迫切需要打造一批起点高、装备强,具有战略性和标志性的重大科技平台,占领农业科技的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性、前沿性、交叉性科学研究,缩短与世界先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差距,支撑未来我国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1.2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速转型,平台建设必须全力满足国家农业科技新需求

党的十提出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任务。然而,当前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我国粮食等农产品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科技创新驱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高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决定了农业科技必将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这给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重点实验室、改良中心等科技平台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阵地和策源地[3],随着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加速转型,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重任务叠加和各项要求的全面提升,需要在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品种遗传与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全方位的科技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的综合能力,才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1.3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平台建设必须加快适应科技管理模式新调整

近年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正向纵深迈进,我国农业科技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与激烈变革并存的新时期,这给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挑战。科技平台是承担和执行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条件。伴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科技管理制度正在逐步调整和细化,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构建、科研项目专业化机构管理、五大类科技计划统筹等具体措施正在快速推进。为适应国家科技管理制度变革,保障科技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升,必须加快理清平台功能定位,明确平台的支撑重点,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科学管理模式[4-5]。

2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二五”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8大学科集群、130个左右学科领域、300个左右研究方向,不断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级、部级和院级,创新、支撑和服务”三级三类科技平台体系,平台数量达488个(省级平台未统计在内)。

2.1平台体系现状

围绕农业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平台226个,其中,国家重大科学工程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地1个,建成4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9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5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建成22个国家品种改良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和20个院级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示范的条件资源集成系统,建设支撑平台210个,其中,国家作物种质长期库1个、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9个、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圃12个,建成5个国家级野外台站、24个部门重点野外台站、60个院级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7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58个功能研究室、8个综合试验站,以及8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分中心)。围绕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转移与应用,建设服务平台52个,其中,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部门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34个,建有4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成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禽流感、口蹄疫等3个国家参考实验室和禽流感、马传染性贫血、马流感、口蹄疫等8个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参考实验室。

2.2主要建设成效

1)科技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据统计,仅2014年,各类平台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课题)2654项,合同经费42.88亿元,占全院年度合同经费总额的73%;当年所有7项国家级奖励均来自于平台体系,此外,还获得省部级奖励43项,2728篇,其中,SCI/EI论文1352篇;申报和获得专利712项等,各级平台已经逐步成为全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2)人才团队建设日益加强,凝聚和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各级平台现有工作人员3468人,其中,固定人员2751人,占79%。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6人,杰青11人;在读研究生(含联合培养)284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992人、博士研究生660人,在站博士后197人。3)条件能力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条件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的重点支持下,各平台实验装备、基础设施投资已达1.7亿元,条件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改善。4)体制机制建设日臻完善,运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各平台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指导作用,通过动态考核、开放课题设置、学术交流等措施,不断创新管理手段,完善运行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保障了平台高效运行。

2.3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

平台建设和运行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支撑学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1)平台与学科发展系统性、配套性不强。重大科技平台多集中在作物、兽医、畜牧等学科,工程机械、信息经济等学科重大科技平台建设仍显不足,智能装备、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等新兴、交叉学科布局几乎空白[6]。2)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顶级创新平台数量不足。目前,各级各类科研平台虽然数量较多,但顶尖水平的创新平台数量明显不足,尚未在代表国家最高等级的国家实验室方面取得突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有限,与把握世界科技前沿,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7-8]。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全国学科发展的平台有待加强。“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承担了农业部19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承担着组织、统筹全国相关科技平台力量的重任[9],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综合性实验室组织经验不足,统筹能力还需加强。4)促进平台资源共享共用,平台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各类平台资源分散、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调配途径和办法,平台运行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共享共用机制仍不完善[10],难以充分发挥平台资源的最大效能。5)条件保障能力有所突破,稳定经费支持仍显不足。由于平台条件建设投入历史欠账较多,仪器设备老化、更新慢、维修维护难等问题依然突出,绝大多数平台主要依靠科技项目维护,日常运转难以保障,急需长期稳定的运转经费支持。

3新形势下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思考

“十二五”中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启动实施,明确了中长期的创新目标和方向。“十三五”作为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快速提升的机遇期,也是实现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设一流现代院所的关键期。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科技平台发展需要围绕“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两大使命,以重大关键平台建设为重点,强化平台与学科建设的系统性、配套性,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3.1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研究,在强化现有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和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管理与运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多学科支撑、众技术集成的专用研究设施、公共实验平台以及公益性的全国农业科研共享共用的重大基础设施,为我国农业优势学科率先进入世界前列夯实基础。

3.2打造重点实验室精品平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现有国家自主创新渠道,进一步加强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兽医生物技术、水稻生物学、棉花生物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运行管理,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加快推进作物基因组学与分子育种、蔬菜生物学、油料作物生物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利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力建设,强化实验室硬件条件能力;充分发挥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在行业领域的牵头作用,加强机制建设,推进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共同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3.3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科领域,依托昌平综合农业、饲料、油菜、茶产业和柑橘等已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强化运行管理和建设,重点推进国家昌平作物、畜牧、蔬菜分中心升级。针对中、下游学科,新建沼气、中兽医药、水稻、农业机械等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促进上游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上、中、下游科研创新、集成示范与转化应用相互衔接。

3.4深化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建设,增强科学研究基础支撑能力

统筹规划现有5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2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站、60个院级野外科学观测站,加快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灾害和农业资源环境四类农业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性、长期性监测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和资源共享与开放,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和试验基地支撑。

3.5加强国家重大科研基地和仪器设备试点工作,提升共享共用和开放服务能力

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试点工作,加快建立健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标准规范、网络条件和工作机制;建设在线共享服务平台并纳入国家网络管理平台,按照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实行分类开放共享,探索科研设施与仪器在线服务平台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

4参考文献

[1]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17-21

[3]蔡彦虹,刘平,李仕宝.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4):18-21

[4]刘建伟,刘方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8):185-187

[5]陈丽珍,郑玉,罗海燕,等.关于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329-330

[6]李建萍,刘建安.加强农业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8(5):48-50

[7]苏丁丁,熊兴耀,程鹏,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现状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6):88-91

[8]牛爽,任蔚,高铭宇.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些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6(5):53-54

[9]秦长平,刘彬.关于我国新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6):24-27

篇4

[关键词] 科技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资源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更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创建独立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转变步伐,是现代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我市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我市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和总体目标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是根据区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需求和优势特色产业特点,以科技资源集成开放和共建共享为目标,通过培育、涵养、凝聚、整合、优化科技资源,完善相关基础条件设施,建立产学研用工机制,提升公共技术服务能力,具有综合性、公益性、共享性、开放性、中介性、服务性、导向性和创新性特征的现代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有效改善区域科技创新环境,最终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特色明显、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政府决策、科技进步、企业发展、经济增长、新农村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十一五”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和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全面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和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有效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实现我市科技、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支撑。

2.1 建设以“万方数据”资源库为重点,“中国知网”资源库为辅助的科技信息资源平台,为我市的科技查新检索、文献检索、论文检索,知识产权专利查询等工作做好服务。完善数据库。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库4类308个品种,完善科技专家库5类861名,录入科技成果1731个,科技计划项目704个。已经市内外科研课题1 504个,技术难题861个,科技图书索引7 600多种。

2.2 发挥平台咨询作用。服务平台可供全市政府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和广大科研工作者对7 600多种期刊和3 000多万篇论文等进行全文查询、下载。企业和社会各类科技难题可上平台征咨询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2.3 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逐步建立本地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工业、农业、社科项目等资源数据库,使其成为驻马店市的“科技120”。

2.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围绕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建设和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库、科技人才信息库、技术贸易和技术产权交易网络、知识产权服务网络、完善“科技服务120”服务平台,有效服务各类创新主体。大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积极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强高校、科研单位重点实验室建设,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和载体的作用。全市已建立博士后科技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市级71个,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个,市级7个,重点实验室5个,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4 250人,其中高中级人员1 660人,承担研发项目382个,天方药业、中集华骏被认定为省级创新型企业,欣泰药业、中集华骏、天方药业、驻研种业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白云纸业、平煤蓝天、永泰建材及设备公司、天方药业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示范企业,中集华骏被省认定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平舆县被认定为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平舆县工业集聚区被省认定为民营科技园区。黄淮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设置有科研处,建立了4个研发中心、6个实验室。市农科所由所改院,下属设立了8个研究所,并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关系,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截至目前,各级研发中心和各类创新企业覆盖了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主要领域,以重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已具雏形。

3 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扶持、引导力度还有待提升,平台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随着科技创新的突飞猛进,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增加,创新的难度和继承度也在不断地提高,对跨部门合作、专业化分工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3.2 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粗放型生产企业居多,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安于现状,大部分企业只是跟随、模仿,加之现有的科技开发型人才少,科技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

3.3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数量不足。目前驻马店市级以上研发中心65家。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研发机构,企业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素质,难以适应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技术人才短缺。

3.4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技术开放性不够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平台的开放性不够,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共享,平台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利用效率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地域差距拉大的问题,无法形成集成优势,需进一步整合完善。

3.5 缺少规划,资源整合度不够高。目前我市创新平台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的管理,整合度不够高,难以形成资源共享的规模效益。

3.6 对外交流与合作不够。开展高水平、高层次和实质性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承办地区性、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其他科技情报机构的信息,有利于突出特色,互补发展,促进创新体系的完善,对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管理经验具有重要作用,驻马店市目前在这方面还相当欠缺。

4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4.1 加强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建立以科技主管部门牵头的宏观管理工作体系,统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规划、监管和指导,积极稳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以科技、财政等部门为主,建立局际协商制度,统一协调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平台建设的咨询工作。

4.2 强化制度创新,规范平台建设。健全保障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绩效考核机制、共享监管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形成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营造平台建设健康发展、有效运营的环境,使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发展与投入、机构与队伍、科技人员地位与作用等得到合理的保护和支持。建立和完善平台建设的相关制度、办法,促进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

4.3 加强投资导向,调整支出结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财政资金为主导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发挥投资导向作用;调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结构,设立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结合平台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安排涉及平台建设和相关科技计划的经费。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考评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制定相应政策,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平台建设。

4.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高度重视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健全有利于正确导向的人才评价方法,吸引和稳定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

4.5 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发达省市的联系,建立稳定的联系渠道和长期合作关系,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加强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我市科技创新服务管理水平和科研水平。

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参与省科研网络的协作共建。充分利用国内外基础数据、科技信息、科技设施、互联网络等可共享资源,实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资源互补共享。

4.6 营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加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理念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创造开放条件,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参与科技创新的机会,展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增强社会各界重视和弘扬社会公共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崔宁宁.搭建全新的科技创新平台[J].化工管理,2006(12).

[2]张定龙,江东.推动科技创新平台跨越式发展[J].今日科技,2008(4).

[3]胡卓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共享的本质与机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5).

篇5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主体(参见图1上部分)主要包括:①骨干企业,主要由上游企业、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组成。②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包括研究型大学和一些行业特色鲜明、科研实力强劲的特色大学。科研机构包括高水平的国立研究院所、非营利性研究机构、私营研究机构等。③用户,包括企业用户和大众用户。一般而言,愿意参与创新或具有创新能力的主要是领先用户。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的“用”,除了“领先用户”的内涵外,也是指导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价值理念,它以技术创新的应用为根本目的。增加“用”的原因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存在高风险,让用户参与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利于减少创新环节,降低创新成本,加速科技成果应用。此外,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相关的中介机构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因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系统构成,主要由“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企业孵化、科研团队建设、投融资、公共服务”六大子平台组成(参见图1下部分)。六大子平台依据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形成整体的协同创新效应,因此进一步分析平台的运行机制就十分必要。

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三重互动

1.“三重互动”运行机制形成的基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反映平台运行的内在结构及运行的机理。基于“用户需求”和“市场导向”的研发理念,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六大子平台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形成三大运行体系。三大运行体系之间形成立体的、网络化的“三重互动”关系,彼此相互协同。第一,研发平台体系,它是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出资建设的实体性研发平台,包括以企业为主导建设的或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导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研发平台体系是科研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的基础。研发平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第二,科研团队体系,它包括行业领军人物、科研骨干和技术骨干、领先用户、高级管理人员等。可以通过研发平台体系的建设汇聚高端人才,完善科研团队体系。第三,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其成果的转化应用。研发平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关系如同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研发平台是实体性平台,属于硬件部分,为技术创新(软件操作)提供物质基础。与“研发平台—科研团队—技术创新”的“三重互动”模式相适应的“三大运行机制”则是:“共建共享”的研发平台体系运行机制,“流动、竞争、激励、服务”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以“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参见图2)。

2.三大运行机制。(1)“共建共享”的研发平台体系运行机制。研发平台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的运行机制。技术研发平台基于学科交叉的综合集成,主要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在内的科技研发平台系统,它们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源头创新的技术基因。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指中试平台、质量研究与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中心,图书、情报、信息中心等,它们为技术研发提供服务,为创新成果转化奠定基础。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服务平台是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功能模块。研发平台体系以资产为纽带,是产学研用各主体以多种形式共同出资建立的平台,坚持开放、竞争、联合、共享的基本原则,打破学科、部门、单位和区域之间的壁垒。一是完善组织架构。研发平台可以由骨干企业或者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牵头,组织、优化和整合产学研用的优势资源建设。企业成为研发平台建设的应用主体和受益主体,高校、科研院所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原创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管理委员会为研发平台的管理部门,负责协调产学研用合作的重大事务与决策,制订产学研用合作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统筹创新要素。各项目承担单位为研发平台建设的主要责任者和承担者。二是形成核心平台与联动平台的互动机制。一方面,坚持研发平台这一核心平台与整个平台内部的科研团队建设、投融资等平台形成联动,互相支撑。另一方面,发挥协同创新平台的辐射与示范作用,探索建立与区域内其他创新机构的互动,如联合多家孵化、中介服务、龙头企业等单位,形成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三是创新资源的共享机制。一方面坚持创新资源,如仪器设备、相关数据、科技情报、市场信息在协同创新平台内部的优先共享。另一方面,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向社会开放,扩大仪器设备的受益面,体现大型公共研发平台的辐射作用。四是建立平台运行的评估监测体系。加强平台建设的科学决策和监督管理,建立评估监测信息汇集与分析系统。采取政策、资金等措施对优秀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持续性支持,对运行差、创新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人才流失严重的协同创新平台实施退出,或更改建设单位等措施,保障协同创新平台的优质运行。(2)“流动、竞争、激励、服务”的科研团队建设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应当面向全球,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将分散的团队、个人凝聚在一起共同进行科技攻关,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形成人才相互竞争、激励,努力进行科技创新的局面。一是加强载体建设,打造引才高端品牌。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相互协同,着力打造一流引才载体。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集聚人才中的平台作用。研究型大学实施“学术尖端”战略,通过“顶尖人才”计划,吸引政府投资和吸引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进入协同创新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涵养人才的作用,为平台提供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人才。发挥政府的作用,创建引才品牌。如由国务院侨办、湖北省暨武汉市共同主办的湖北“华创会”,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打造的四个重要引才引智平台之一,涉及科技、经济与人才的主题活动。二是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构建“产学研用互通”的人才驿站机制。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以借用、聘用或兼职等方式到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如江苏省采取的“产业教授”、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等。在调研中发现,浙江省则形成了“人才+资本+民企”模式。充分发挥浙江省民营企业众多、民间资本充足的优势,引导其投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又如广东的“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模式,扶持创业创新的“政府奖金+创投引导基金+匹配投资+地方孵化基地支持”的“深圳模式”[8]。三是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发挥的激励机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奖励、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建立具有激励效应的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创新能力。允许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离岗到平台进行科技研发,并在一定年限内保留其原有身份和职称。四是提供专业的人才创业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如2010年广东省设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整合了高层次人才创业、生活方面的23个项目,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创业保姆”模式,打造一流创业服务环境。如无锡市政府为相应企业配备一批训练有素的行政助理,帮助企业处理日常行政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项目申报、与政府部门沟通等工作,行政助理的培训、管理费用均由地方财政承担[9]。(3)“知识创新与技术转移”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本质是知识整合、创新、应用、共享的过程,其中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重要环节。对于产学研用各方而言,通过网络化的协同组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形成研发平台的知识创新———创新成果转移———成果市场化的相互衔接,形成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跨越“达尔文”死亡之海。在知识创新方面,要重视高端定位。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坚持面向市场需求,研发做到“顶天立地”。要重视基础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发挥基础研究在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积累智力资本和取得重大突破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作用。要重视学科的交叉集成,这是形成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可以重大项目的立项实施来推动学科的综合集成,形成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局面。在技术转移方面,一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利益共享:要保障研究开发过程中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初始契约中应当对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问题、产学研各方的投资比例与利益分配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以消除合作障碍,保证各方的合理利益。风险共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和用户成为多元投资主体,各方应该通过协商共同分担风险责任,在协同创新平台中,技术研发应得到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降低技术研发风险。研究成果可以得到孵化的条件和政策支撑。同时平台要加强与技术市场、科技条件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科技金融机构等科技中介的联系,以降低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成果转化机制。公共服务平台要服务于科学家、企业家、投资者,承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的市场拓展功能。不仅激励科研人员进行发明创造,而且对发明人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全程服务。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转让、授权、仲裁、维权的各个环节;加快中介机构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专业的商业计划书、技术开发计划书,促进企业与研发平台对接,解决一些企业不知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不了解最近的科研成果等“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投融资机制。利用协同创新平台所处的科技创新区域的优势,整合本地资本资源,引进外来资本,营造运营机制灵活的多元化投融资环境,促使企业、资本、政府间高通量对接。构建项目从早期政府引导资金扶持奖励及天使基金,到中期创投跟进、后期风投接力的链式投融资平台。平台通过对项目前期的筛选、中期的控制到后期的投资接力,全面对知识创新和技术转移的风险进行控制,实现加快研发、引导资本介入[10]。

三、“研发平台—科研团队—技术创新”三重互动机制间的逻辑关系

篇6

关键词:学科建设;科技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2004年,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指出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平台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十一五”以来,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推动下,包括农业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在内一大批科技平台的建成与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科技基础条件(见表1),并且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江苏作为全国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最活跃的地区之一,2014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区域创新能力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一。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提升建设,江苏省承担了大批高水平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吸引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科研条件平台已然成为全省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新科技研发的关键力量。江苏作为一个农业强省,近年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文章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通过梳理该院在依托学科发展来加强科技条件能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分析了农业科技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为农业科技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可鉴之资。

1概述

1.1学科建设

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只是一种知识形态,是一种学术的分类(subjectacourseorareaofstudy),是一定的科学领域或科学分支;或是指教学的科目(discipline:abranchofknowledgeorteaching),是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而对于以科研和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单位,学科则是在实践形态上的一种界定,其含义是一个由学者、知识或学术信息以及学术物质资料所组成的实体化了的组织体系,是由一群学者以及学者们所依赖的一定学术物质基础,围绕知识进行的创造、传递、融合与应用的活动,是一个实际存在且具有组织形态的学术组织系统[2]。因此,学科一般是统领农业科研单位建设与创新发展的“主线”,学科建设贯穿科研单位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农业科研单位在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通过确立学科名称、凝练学科方向、建设人才队伍、创建条件平台和营造学术氛围等,对人才、团队、平台、基地和制度等进行系统设计、布局,有目的、有计划和有重点地推动各类资源向学科集聚,打造农业科研单位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最终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3]。

1.2科技平台建设

科技平台这一词语是随着计算机学科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有学者认为,科技平台的概念来源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工具环境,狭义理解指的是科学研究的设备设施,广义理解就是科技创新的综合环境[4]。笔者认为科技平台就是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交流合作等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发挥各种资源要素集聚效应的整合体,也是学科建设和地位提升的基础。其主要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等形式,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已成为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科技平台建设作为科研单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条件,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其本质就是通过对现有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资源进行软硬件建设,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建立共享服务机制,有效改善科研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持续发展能力,为研究所科研长远发展和重点突破、加强学科建设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5]。

1.3学科建设与科技平台建设之间的关系

科研机构的学科发展与科技平台建设始终处于相互交叉又不断融合的调整过程之中,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赖。一方面,学科建设是科技平台活动的基础,是平台人才团队培养的源泉。科技平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和凝聚起强有力的学科团队和人才,只有一流的学科才能支撑起一流的科技平台。另一方面,各级科技平台是科研活动与学科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改善科研环境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组织人才、技术和设备等核心要素资源。科技平台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科研基地本身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绩效,为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创造条件,推动学科的发展[6]。最终,科技平台的建设成效必然反映在学科建设的水平上,为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基本情况与成效

2.1基本建设情况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根据国家各部委的各类科技平台建设计划,结合省内科技发展需要,坚持科技平台发展与学科建设规划相结合的理念,依托学科建设带动科技平台体系运行,依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特点设置了粮食、作物、蔬菜、园艺、植物保护、资源环境、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畜牧、兽医、装备、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经济信息等13个专业研究所,已先后在各学科领域建成国家级平台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部省级工程技术中心),部省级平台(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站和基建类项目)18个,江苏省省级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13个,市级平台1个,院级平台6个,逐年购置试验仪器设备800余台。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性研究平台为基础,以工程中心等技术性研究平台为延伸,以公共服务中心为推动力的一体化科研平台格局[7]。基本覆盖了江苏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学科领域,为全院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建设成效

1)科研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部各类平台项目总投资2.4亿元,财政资金8572万元,新增科研仪器设备原值5397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8台(套)(原值1715万元)。除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大部分高值仪器设备及院级科技创新平台购置和配套的仪器设备均可提供院内共享。2)重大科研项目立项能力大幅提升。通过多年的不断积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各个平台积极在各自领域寻找切入点,自主创新水平飞速提升,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逐年提升。“十一五”以来,各平台累计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项目176项,财政经费达14551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8项,财政经费422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3项,财政经费1625万元;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技计划380余项,财政经费12811万元。3)自主创新成果产出量质并举。科技创新平台已逐渐成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产出的培育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据统计,全院80%以上的科技成果都与平台有关。“十一五”以来,各平台发表学报级以上论文66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6.7;出版专著20部;申请专利482项,授权专利275项;审定动植物新品种62项;获得新药证书5项;制定行业标准27项;获省级以上成果奖励37项;转化应用成果57项,直接经济效益达7190余万元。4)学科团队建设再上新台阶。随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优秀学科带头人引进计划”和“优秀科技队伍发展计划”的稳步推进,各平台的研发团队层次不断提升。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共有专职研发人员34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4人,约占21%;博士123人,约占36%;引进海外优秀人才6名。研发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为全院平台创新建设和战略视野提供了充足的驱动力量。5)学科交流与合作内涵不断丰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的运行始终以“开放、流动、合作、共赢”为宗旨,在自身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开放与交流。“十一五”以来,各平台累计与37个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承担横向项目180余项,获得经费2000余万元;与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扬州大学等多个高校签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协议,联合培养研究生160余人,培养博士及博士后50人。平台的开放与交流打破了学科间和单位间的界限,为推动学科融合,促进产学研合作打下了基础[8]。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与考评机制不健全

科技平台已经成为体现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出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国家层面至今仍没有形成一个共性的管理办法,现有平台普遍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术委员会学术指导制和课题制等实验室内部管理体制,尚未作为独立机构运行和管理,从属性地位使其无法解决内部人员的身份问题,尤其是在职称评审、绩效收入等方面缺乏公平合理的考核标准与话语权。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外,大多数平台的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没有对从事科技平台基础性工作的人员给予和科技创新研究工作同等的评价。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绝大多数科技平台的管理人员为兼职身份,有的甚至身兼数职而无法专心于此。许多从事基础性操作的技术人员为临时聘用身份而非科研辅助岗位,种种管理权限上的不自主不利于培养并留住能够为我所用的专职和专技人才,种种管理与考核机制上的短板很难使得有人主动承担起科技平台日常的管理事务或基础性实验工作,严重阻碍了科技平台的管理和发展。

3.2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失灵

由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在学科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对于学科发展与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尚未形成若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与科技平台作基础,无法凝聚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从事创新研究,更难以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的一致共识。平台的实际运行往往牵制于单一研究室和研究所的界限划分,始终缺乏学科强有力的吸引与有效的管理抓手,平台统筹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功能呈现日渐弱化的趋势。有的学科带头人把学科建设单纯地认同为学科合并或拼凑,科研工作完全集中在本学术领域的引领和示范,但谋划学科建设方略、培养创新团队能力不足,协作观念比较薄弱,导致有些科研平台拼凑和成果组装痕迹明显,学科内部“单兵作战”、“个体户”现象较为普遍,无法在科技平台之间形成一个完备的资源开放共享体系,进而影响科技平台保障基础条件和学科团队建设功能的发挥。

3.3平台运行经费保障机制缺失

我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重建设立项,轻运转维护”的现象由来已久,虽然近年来对于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资助幅度有所提升,但除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运转经费外,各类科技平台计划大多数是一次性投入,建设完成验收后国家不再提供日常运行管理和维护费用,造成地方科研单位长期无稳定的平台运行经费投入,仅靠知识产权转让等收益反哺科研。仅用于维持仪器设备日常维护和运转已颇感吃力,后续开放和运行管理更无力支持,导致科技平台管理乏力,影响了应有功能的发挥,甚至阻碍了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更高层次平台的申报立项[9]。“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大力改善了科研仪器设备、科研用房用地等基础设施条件,却带来科研基地、仪器设备尤其是高值大型设备日常维护与更新的巨大经费缺口,加之政府采购自主选择性较低,极大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另外,不同研究所之间的科研条件差距较大,以及一些急需拓展的新型学科发展等都缺少改善研究条件的保障经费,亟待探索运行经费的新型保障机制,保障资金的稳定支持[10]。

4进一步强化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的对策

4.1突出顶层设计,优化整体布局

科技平台建设不是某一部门的一己、一时之事,而是一项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全局、各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和科研人员积微成著,力争实现各平台内部优化发展的系统工程。第一,应借助当前全院范围内进行学科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对现有科技平台的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和调查,掌握翔实一手信息,明确各自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提高平台运行效能,以便在积极挖掘新平台培育点的同时,以“激活存量、强化增量、查遗补缺、修缮提质”的方式加速现有平台的提档升级。第二,强化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建设的有机联系。要充分发挥院内三级学术委员会体系在学科建设上的指导与咨询功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依靠学科抓手疏通各类平台之间的联系,将平台发展纳入学科建设体系并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逐步整合相近学科、培育新兴学科、打造特色学科,真正打破研究所、研究室和项目组之间的界限,做到科技平台与学科建设共生共荣,实现科技平台系统内部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4.2体制机制创新,维护良好运行环境科技平台

内部通常包含一个甚至若干个科研团队,其运行与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科研、财务和人事等多个部门,需要借助体制机制创新来保障平台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提高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与责任感。首先,赋予科技平台以法人地位或同等权限。只有在人事聘用、经费使用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平台一定的自,才能够彻底解决人员身份待遇和晋升渠道不畅的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有可能通过人才引进和专业培训等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分布、学历构成和专业与职称等结构相对合理的平台团队,为平台有序健康的发展运行提供基础保障。其次,鉴于平台工作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建议在项目申报、评优考核等方面对在平台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与倾斜,以确保其工作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与合理评价。总之,在科技计划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科技平台的专门化管理是摆在科研单位面前的崭新课题,只有转变观念不断探索,组建专门化的平台管理队伍,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营造团结协作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实现平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3推行项目化管理模式,提升运行效益

针对科技平台建设完成后运行乏力的状态,亟待推行平台的项目化管理模式。平台项目化管理主要是将学科发展规划与科技平台的工作计划和建设内容相结合,通过明晰每个项目具体的建设内容、建设经费、建设期限、建设目标以及任务指标,来进行有关部门、人员在建设过程中的权责划分。该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资源统筹配置,更使得参与其中的团队人员能够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与经费,提高人员积极性与平台的建设效率,拉升团队整体水平。另外,要启动平台运行的监督与激励机制。现有公益类科研单位平台建设经费的来源渠道单一,基本依靠中央预算投资与地方资金配套,且资金投入量巨大。急需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建立起一套全过程的评估办法与问责机制,包括评估平台建设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情况,资金使用绩效等,避免经费集中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同时,要积极对平台建设成效进行大力宣传,通过宣传平台建设成果以引起及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合作交流,努力营造平台建设的良好氛围,以引起社会关注,拓展企业横向课题投入、社会投资等多种融资渠道参与平台建设,为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与支持。

5参考文献

[1]金立波,黄海,尹海燕,等.高等院校科研平台承载作用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8):112-116

[2]宣勇.论大学学科组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5):30-33

[3]王小虎,陆建中.农业科研院所学科特点与学科建设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1):5-8

[4]赵沁平.建设科技平台会聚学科力量提高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3-4

[5]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6]张玉安,曲宏.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平台建设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23):92-93

[7]刘华周,郑建初,黄俊.提升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05(1):1-4

[8]王澎,李国锋.省级农科院科研平台建设与发展思路解析——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3(4):32-34

[9]潘冬梅,李仁刚,刘春全.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2-115

篇7

农业技术是一个由经济、生态、技术与社会构成的复杂综合体,其创新实质上是技术开发与市场需求的双向互动,始于市场需求对技术成果的初步构想,终于实现商业价值的技术扩散。核心环节是构建一个鼓励、引导、支持和服务能力较强的创新平台,促进技术产品的转移与扩散。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主要面向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具备公共产品属性,使得农业科技在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需要构建新的组织形式和联系通道。农业科技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通过科技平台的有机连接,能够丰富农业发展内涵,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1农业科技平台功能定位

农业科技平台是依托装备精良、技术实力雄厚的农业科技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投资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集聚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面向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技术咨询、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等服务形成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它既是政府引导支持农业科技集成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工具,也是农业企业提高研发能力、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打造产业制高点的主要利器。研究开发,强化技术支撑和引导,主动策应市场需求,突破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开发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抢占农业产业技术领域的制高点。成果转化,密切联系产学研合作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成果的中试和放大研究,加快自主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破解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技术瓶颈,提高农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扩大现代农业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示范推广,立足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以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为载体,推广转化、运用先进技术成果,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技术咨询,在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农业规划、专项论证、创意设计等工作,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提高农业科技的开放水平。教育培训,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经纪人、农民企业家、职业农民等专题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参与科技创新,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创业从业能力。休闲娱乐,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为内容,以设施化、园艺化、工厂化生产为手段,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支撑集约化、多元化、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2农业科技平台主要类型

依据农业科技平台的功能定位、内涵特点和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农业科技平台划分为科技成果展示、公共技术服务、科技创新研发、科技创业等四大类。一是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平台。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产业主题公园、农民公园、休闲观光园等。二是农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主要包括科技服务超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种质资源库、农产品检测服务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主要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试验观测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等。四是农业科技创业平台。主要包括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农民创业园、农业创业中心、家庭农场等。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实践的深入展开,平台与平台之间的分工界限逐步被打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发展势头。四类平台既可以单独发挥作用,也可以跨界组建,涵盖多种功能属性。构建综合性平台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

1.3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主体

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组织有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户,其中政府是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农业企业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使用者,高校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提供者,农户是科技成果的主要受益者。在实践活动中,农业企业主要承担了技术产品研发、技术示范推广、成果转化应用、市场推介服务及商业价值实现功能,其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力量。坚持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的主体力量,能够充分集聚创新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产出和成果转化水平,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农业企业按照发展要求,组织联合农林科教单位、农技推广部门、农村合作组织、金融投资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强化公益、服务农业”的要求,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平台。农业科技园区、农民公园等成果展示平台应由农业企业牵头组建,走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子;科技培训中心、农产品检测服务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可由科教单位、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基础条件和服务方向牵头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研发平台主要立足农业企业组建,积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农技推广部门参与建设;农村创业平台、农民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可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组建,吸引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建设。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联办农业科技综合性平台。

1.4农业科技平台运行体系

农业科技平台组织运行架构主要包含组织系统与人员配备、仪器设备购置、技术依托单位入驻、展示(服务、研发、发展)项目确定、工作经费落实、政策环境配套等诸多环节。它们互为条件,相互依托,缺一不可。其中,组织系统与人员配备是前提基础;仪器设备购置、技术依托单位入驻是支撑条件;展示(服务、研发、发展)项目确定、工作经费落实是关键所在;政策环境配套是不可或缺内容之一。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旨在探索建立技术成果商业价值市场实现的渠道,促进技术产品的转移与扩散,其运行必须体现开放性、公益性、服务性、战略性,促进农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之间的协同创新和优势互补。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发展战略、年度计划、中期评估、绩效考核,实行资金补助和动态管理,从而保证整个平台体系的高效协调运行,通过改善农业创新创业条件,优化科技产出结构,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提升现代农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江苏省农业科技平台培育实践

2.1江苏省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成绩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现代农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1.2%,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江苏省围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三农”为核心,以营造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环境为重点,以项目为突破口,按照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的要求,充分借鉴国内外科技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优化创新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各类科技平台建设,加速培育农村特色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初步搭建起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各地各部门相继启动农业创新平台建设,进行大胆探索与实践,促进科技产出和人才培养。农业、科技、教育、财政行政主管部门通过项目申报、资金扶持、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手段,培育和发展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农业科技平台。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服务推广,利用平台载体推动农业产业链整体技术创新,取得了一批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重要成果,农业研发设计、科技培训、检验检测、共性加工、生态体验等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据统计,江苏现建有部属、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家,省级以上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库、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基础设施80个(其中国家级7个),各级各类农业园区1822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4个、国家有关部门同意建设的29个、省级部门建设的114个),国家、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家,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分店、便利店215家。

2.2江苏省农业科技平台存在问题分析

农业科技平台以特有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极大地释放农业科技工作的创造活力,有效地调动各方面参与和支持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回顾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现有农业科技平台在运作模式、成果研发、产业支撑、组织协调、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若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总体规划,资源整合有待提高。分布在各地的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各自为政,服务保障能力不强。平台布局多有雷同,存在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力量分散的现象,实际利用效率较低。此外,农业招商引资、高层次人才引进、高精尖项目对接等措施没有同步跟上,高水平综合性平台缺失,难以形成帮农、富农的合力。二是功能定位不准,服务难以正常开展。进行成果转化、示范推广、教育培训等,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份内之事,农业平台建设内容可以交叉,但基本职能应该回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其前沿性、公益性、便捷性、开放性应该体现。少数科技平台开展服务项目少,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脱节,直接导致影响力小,难以维系正常运转。三是财政投入不足,过度依赖企业投入。农业科技平台建设从筹划、调研、论证,直到建成发挥作用,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农业为弱质产业,投入大,见效慢,建设具有一定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不少地方财政投入不足。四是创新氛围不浓,创新创业人才稀缺。引人、育人、用人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撑和协调服务不到位、不及时。对于成果突出和产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引不进、用不上。五是激励机制缺失,推进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和规范运行处于探索阶段,部分科技平台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宣传策划、项目论证、中介服务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和发挥作用。

3江苏省新型农业科技平台构建与实现途径

江苏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强化政府支持引导,通过构建新型、高效、开放的农业科技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产业实现有机融合,力争在部分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上率先实现突破,大幅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

3.1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3.1.1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合集成、支撑发展”的建设要求,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机制创新,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平台建设内涵,完善重大平台布局,形成以综合性平台为主体、专业性平台为补充的多层次、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农业科技平台体系,实现开放运行、优势互补和合作共享,促进农业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林科教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有机融合。

3.1.2目标任务

推进农业科技平台体系化、网络化建设,省级层面注重面向基础性研究、成果应用性研究,建设综合性示范平台和高端研发平台;地区层面加强成果转化与开发性研究,统筹建设综合性平台,着重建设成果研发中试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县级层面侧重建设成果展示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做好与省级层面、地区层面科技平台的衔接互通。优化和完善平台空间布局,打造区域性科技品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平台的整体效应。专业性平台在产业链上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放大特色优势;综合性平台作为创新网络的支撑节点,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支撑和保障平台功能基本健全,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3.2发展原则与优先领域

农业科技平台建设重点在产业,难点在布局,出路在服务,必须面向未来,拓展空间,向下延伸,更加注重对休闲农业、智能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的支撑与服务,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

3.2.1发展原则

一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现代农业综合竞争力。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围绕地方农业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聚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功能,提升现代农业综合效益。二是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注意扬长避短,准确把握区域农业特色定位,发挥农林科教单位的设备条件优势、人才智力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产业化优势、市场化优势,坚持差别化发展思路,建立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科技示范平台。三是有利于规范平台运作,提升农业创新创业能力。统筹规划农业科技平台布局与建设,采取灵活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策略,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分类推进各类农业科技平台的规范运作,实现平台高效运转,形成符合区域农业创新特点的平台体系。四是有利于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提高农业科技的开放水平。着力建立开放、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平台,善用国内、国外两种科技资源,大胆借鉴先进平台建设经验,积极引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吸纳多方社会资源,推进农科教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3.2.2优先领域

根据《江苏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优化区域创新体系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围绕引领和支撑农业特色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突出产品、技术、装备创新重点环节,抓住发展现代农业重大机遇,进一步细分产业链,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优质稻米、专用大(小)麦、现代种苗、花卉苗木、设施果蔬、畜禽养殖、特色水产、沿海滩涂、农机装备、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制品及兽药、生态观光、新型业态等层次丰富、功能完善的平台载体,鼓励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组建综合性平台,通过整合发展,建立低成本、高效能,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创新链,构建特色优势明显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3发展路径与支撑手段

坚持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明确平台建设目标和方向,有效整合优势资源,细化推进措施,促进科技平台早出成果、早出效益。

3.3.1统筹规划布局,加快区域特色平台建设

建议由科技部门牵头,会同农业、海洋、教育、财政、金融、科研教学单位等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使得平台建设与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农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服务超市、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等重大平台建设,要按照区域特色和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倾力扶持,力争做大做强,做出特色。此外,要密切跟踪现代农业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农业科技具有区域性明显和研发周期长等特点,抓好农业平台建设的前期对接和项目储备工作,超前谋划布局一批水平高、影响大、带动力强的重大研发机构和平台。

3.3.2强化分类指导,不断拓展平台服务内涵

坚持“引导、规范、开放、共享”的要求,帮助完善现有平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平台。科技成果展示平台重抓农业品牌展示和扩大对外开放,着力宣传地方特色资源和优质农产品,为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提供技术通道。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抓功能完善和服务水平提高,更加注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更加注重技术支撑,更加注重便民高效。科技创新研发平台重抓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项目集成创新,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发展现代农业,扩大现代农业发展内涵。科技创业平台重抓软环境提升和中介服务完善,引导农业科技园区逐步建成农业科技孵化器,为入园企业提供成果中试、公共技术服务、投融资等平台,促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综合性平台则以重大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为目标,加快布局与提升,不断完善创新创造功能,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3.3.3突出招才引智,提高平台支撑发展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继续办好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国际园林花卉展览会,积极招院引校和招才引智,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围绕农业技术发展需求,积极帮助做好宣传策划、项目论证、经费落实、人员培训等工作,加快组建一批校企合作联盟、技术转移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竭力解决制约农业产业链发展关键节点难题,提升现代农业整体竞争力,确保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招得进、留得住、见成效。

3.3.4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完善财政资金扶持方式,坚持资金引导和奖励性补助并举,对经省级以上认定的平台,按仪器设备投入、研发经费使用、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为农服务工作实绩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加强各类涉农计划项目之间的协同配合,集成实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土地治理、生态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监督等各类计划项目,推动平台的共建共享,防止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推动作用。

3.3.5推行服务创新,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

篇8

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科技平台对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的载体和基石。依托于现有科技平台,热科院在项目申报、成果产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环,平台在体制及运行机制的管理上成效显着。但从总体上看,热科院科技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整体水平还相对不高,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1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平台数量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目前热科院国家级科技平台有7个,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等国家级平台均空缺。2平台发展目标、定位、研究领域和方向需要进一步明确。虽然绝大多数的平台定位清楚,发展目标明确,但部分平台定位模糊,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等方面,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导致一些低水平研究重复。例如,热科院天然橡胶加工科技中心与海南省天然橡胶加工重点实验室,热科院热带微生物研究中心、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研究中心与海南省热带微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筹存在部分研究内容重叠现象。目前,在热科院现行的考核评价机制中,有大部分内容针对的是单位、个人,奖励的是个人、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学术专着等,而涉及科技平台的考评机制较少,导致依托单位和平台的负责人、平台的科技人员的责、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重申报筹建,轻运行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最根本的理念是开放、共享、合作和交流。但从目前科技平台运行情况来看,总体偏弱,如许多科技平台没有开放课题,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的研究课题较少;在学术交流上,针对平台的特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邀请高水平专家来作学术报告的也较少。即使同一个平台的科技人员,学术交流或共同研究科学问题的也较少,没有形成团队力量。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的建议

1系统化布局科技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体系建设。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组织专家或院学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分析研究,科学化、系统化地进行科技平台布局,提出在哪些学科、哪些领域里要新建科技创新平台、科技支撑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使科技平台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技平台体系,在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处于优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热科院的影响力[7-8]。2积极申报国家级科技平台。围绕热带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立足热科院现有的人才队伍、学科优势和科研积累,通过整合各种科技资源,积极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的要求,对照现有的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研究基础和水平,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升质检中心和观测实验站的条件和研究水平。同时,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孵化出国家级质检中心和国家级科学观测实验站。3拓宽平台申报渠道,提升平台研究水平。对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要积极谋划,确保现有实验室和观测站的建设,提高研究水平和核心竞争力[9-10]。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建设有潜力的省级、院级的科研平台,提升条件和研究水平,使其在下一轮农业部重点实验室、观测站申报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和观测站,使热科院热带农业科技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对其他各部委和地方政府设立的部级平台,积极组织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申报书、建议书,尽可能争取更多的部省级平台。1根据各级各类平台的属性,制定科学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通过调研、引进、集成其他科研院所的平台评价机制中的有益元素,针对热科院科技产出的特色,建立科学的评价原则、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选择适宜的评价模型,综合各指标权重,尽快确立适合热科院科技平台的评价机制[11]。2根据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平台考核纳入单位、科技人员的年终考核。一是通过明确各平台“十二五”期间的总体目标,确定“十二五”期间各级各类平台需要完成的量化指标和年度指标,依据这些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二是明确各平台科技人员“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的任务和年度任务,依据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3优先支持以科技平台为依托的项目和奖励申报。在项目立项、项目申报过程中,尤其是在申报较大的项目时,优先考虑依托科技平台,按平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整体打包申报。以项目带动科技平台建设,以项目促进科技平台合作交流,提升科技平台的研究水平。此外,在成果报奖、奖励等方面,优先支持依托科技平台申报的科技奖励,促进科技人员为科技平台建设发挥作用;在条件建设和配备方面,也要重点向科技平台倾斜,尤其要保证省部、国家级重要科技平台条件建设。根据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中评选出2~3个优势科技平台,对其进行重点支持。这些优势科技平台的设立,将起到示范标杆作用,使各级各类平台形成良性竞争,促进科技平台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整合现有各类科技资源,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共享共用,提高利用效率;建立学术交流的促进和激励机制,如根据各平台的研究领域(方向,有针对性地制订年度学术交流计划,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平台实行人才聘用制,引进高水平人才,不仅是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的需要,也是提升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国际合作交流的需要。可以以设置流动编制的方式,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支持有相关研究的优秀学者以博士后的方式进入科技平台开展工作。此外,还可以通过合作研究、特聘研究员等方式大力引进在相关专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依托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凝聚国内外领先或特色鲜明的学科群体和科研团队,为优秀学术团队的成长和不同学术背景的高水平学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支持,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不断提高热科院科技平台的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

篇9

摘要: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总结了其渔业科技平台的建设现状以及在引领科技创新、促进成果产出、人才培养、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效。面对渔业发展新形势,分析表明其存在着布局系统性不足、顶级平台不多、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系统布局、打造精品平台、开发平台网络管理系统等发展建议,旨在为渔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渔业科技平台;现状分析;发展思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科技平台是指支撑渔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机构或组织,是开展渔业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1-2]。渔业科技平台按照功能定位分为科技创新、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三类,按照设立单位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方等层级[3-4]。其中,科技创新平台是组织渔业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和共性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肩负着源头创新、开展前瞻性研究、组织开拓性工作的重要使命;科技支撑平台是组织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和技术集成与示范的主要基地;科技服务平台是服务社会渔业生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公益体系[5-6]。截至2015年底,我国省部级以上的渔业科技平台已建154个,包括国家级平台19个、部级平台54个和省级平台81个,涉及资源环境、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病害防控、水产加工、质量安全、装备工程、信息技术等八个渔业研究领域(以下统称为“学科”),为提升我国渔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引领渔业经济发展和培养渔业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7]。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简称“水科院”)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是我国渔业科技平台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本文以水科院为例,概述其渔业科技平台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旨在为渔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1科技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1.1平台体系现状

水科院建院以来,按照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单位优势与特色,不断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工作,现有渔业科技平台132个,包括国家级平台4个、省部级平台87个、院级平台41个;科技创新平台96个、科技支撑平台19个、科技服务平台17个(见表1)。全院搭建起以“国家—省部—院”三个层级、“创新—支撑—服务”三种功能定位为基本框架的渔业科技平台体系。各级各类渔业科技平台为促进水科院乃至全国渔业学科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1.2平台布局分析

从平台层级来看,省部级平台最多(占66%),主要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野外台站等;其次是院级平台,主要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国家级平台最少(3%),包括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共建)、淡水鱼类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4个。从功能定位来看,科技创新平台最多(占67%),主要为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次是科技支撑平台(20%),主要为野外台站、水产加工技术中心及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科技服务平台站最少(13%),主要为质检中心及试验中心。从学科分布来看,资源环境学科最多(占24%),饲料营养学科和信息技术学科最少(各2%);从单位分布来看,黄海水产研究所平台最多(占21%),渔业工程研究所最少(无)(见图1)。

2科技平台的主要功能与建设成效

2.1优化院所战略定位,引领全国渔业科技创新

对于多位一体化的科研机构,如何布局院属单位在全院中的定位是一个难题。作为学科建设的宏观标志,高水平科技平台代表单位的发展定位。因此,布局高水平科技平台是调整多位一体化的院所战略定位的有效措施。对比水科院院属各单位的优势平台与院规划对其的战略布局,不难发现,水科院通过高水平的建设逐步实现了各单位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之于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国家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科学中心,农业部远洋与极地渔业创新综合重点实验室之于东海水产研究所的大洋渔业科学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综合重点实验室之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国家湖泊生态渔业科学中心等。同时通过建设国家实验室和牵头三个农业部渔业重点实验室学科群等高水平科技平台,引领渔业科技创新,促进全国协同创新,发挥了渔业科研“国家队”作用。

2.2聚集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产出

对比科技平台与科技经费的数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虽然科技经费的变化存在相对滞后性,但两者成正相关(图2),表明科技平台的发展有利于科技资源的争取。随着科技平台的发展,科技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水科院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十二五”期间,在各类平台的支撑下,水科院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课题)4727项,合同经费25.2亿;省部级以上奖励131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获得水产新品种14个;获得专利授权2095项,其中发明专利1048项;发表学术论文6773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1814篇;出版专著123部。

2.3凝聚和培养大量优秀人才,科研团队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水科院各级科技平台现有工作人员283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4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部级突出贡献专家30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2名,水科院首席科学家28人,研究生导师395人,已基本形成了由院士、国家级专家、部级专家、水科院首席科学家以及中青年优秀人才组成的层次结构比较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2.4大力开展基础条件建设,硬件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在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2~2016年)》、农业部修缮购置等项目的支持下,各平台实验装备、基础设施总投资达5.08亿元,实验基础条件和工作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全院拥有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1025台套,其中单价5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330台套,单价20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台套,为支撑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3科技平台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期间,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明确将“基地和人才专项”作为五大类科技计划之一,要求新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将科技平台建设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为科技平台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8]。然而,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产品结构性过剩,信息装备水平落后的问题,渔业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渔业生产标准化、绿色化、产业化、组织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9]。同时,更需要围绕渔业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渔业科技平台的整体布局,使科技创新更加主动地服务于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面对现代渔业建设新要求,水科院科技平台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3.1布局系统性不足

一是学科布局不均衡。如水产饲料占整个水产养殖成本的50%~80%,是渔业科学的重要学科,而水科院水产饲料营养学科力量薄弱,相应平台数量仅占2%(见图1),成为水科院发展的短板[10];又如渔业的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产业重点向集约化、生态化陆基养殖和深远海渔业进军,亟需先进的装备工程和信息技术支撑,而渔业信息技术和装备工程学科平台数仅占2%和5%(见图1),不利于渔业机械化和信息化。二是区域科技平台“占位”不够。全院9个研究所主要按海区和流域布局,分布在7省市,其中所处的上海、湖北、江苏等省市级科技平台仍为空白,在促进区域渔业发展、引领区域渔业科技创新的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基础性工作平台布局不够全面。渔业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原始科学数据是渔业科学事业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目前水科院野外台站总体数量偏少(占13%)并过于离散,而且监测指标不够全面,仅包括部分天然渔业水域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数据,缺乏对渔业捕捞、水产养殖品种、病害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等渔业生产相关数据的监测。

3.2顶级平台不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水科院全院132个平台中,国家级平台仅占3%(见图1),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仅有1个共建的国家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方面均为空白,多个优势和特色学科未能占领高水平平台,如海洋工厂化养殖、淡水渔业养殖、远洋渔业,与“国家队”和“一流科研院所”的定位不匹配;二是现有平台建设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平台相互交叉重复。如农业部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与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几乎均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3.3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运行活力不足

在科技平台管理方面,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如院所上下两层的管理队伍主体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缺乏一套关于“建什么、如何建、如何管”的有效建设方法等;在科技平台运行方面,机制较为保守,缺乏全院统筹管理和共享平台,科技资源的共享与挖掘利用机制有待创新,没有稳定运行经费保障平台的运行,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机制。

4水科院渔业科技平台发展建议

面对新形势,针对存在问题,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加快发展,不断完善科技平台体系,努力提高渔业科技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水科院科技核心竞争力。

4.1系统设计,优化布局

针对平台布局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建议围绕国家战略、现代渔业和院中长期发展目标等需求,制订渔业科技平台发展规划,指导全院平台建设。以“三级三类”为基本框架,构建资源环境、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病害防控、质量安全、水产加工、装备工程、信息技术等渔业科技平台体系,系统布局,促进协同创新,打造渔业科技平台“全院一盘棋”。重点加强饲料营养、信息装备学科平台的建设,培育薄弱学科;设立建设配套资金,鼓励省级平台的申建;整合优化现有野外台站,建设全国渔业科学观测网络体系,建立渔业大数据中心,提升渔业科技原始创新水平等。

4.2打造精品平台,提升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整体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建议围绕海洋强国、绿色生态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依托现有优势资源,凝炼重大渔业科学问题,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渔业科技平台,如“深蓝渔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淡水生态渔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水产品质量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牧场国家工程中心”、“工业化水产养殖国家工程中心”以及“渔用疫苗国家工程中心”等。

4.3开发水科院科技平台网络管理系统,提升管理运行水平

针对管理机制有待完善、运行活力不足的问题,建议开发水科院科技平台网络管理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实现以下功能:一是展示水科院平台建设现状、发展规划及近期重点任务;二是展示各个平台档案、发展目标及动态信息;三是实现所内、院内、本区域及本领域平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院所两级公共实验室的建设;四是明确平台管理团队、平台技术支撑团队;五是建立平台年度上报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科学管理与高效运行,使科技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信乃诠.关于当前农业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6,25(5):3-5.

[3]刘彦,程广宇,段小华.我国创新基地的发展与需求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4):5-10.

[4]熊明民,刘建安.加强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3,32(3):17-21.

[5]蔡彦虹,刘平,李仕宝.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4):18-21.

[6]刘爽,熊明民,刘建安,等.农业科技平台建设分析与发展思考———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1):49-51.

[7]钟汝杰,王玉梅,孙昭宁.中国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1):23-26.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5-09-25)[2016-08-20].

[9]农业部.《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EB/OL].(2016-12-31)[2017-02-20].

篇10

关键词: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资源管理;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TP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42-2

1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筹备

面对学校各大理工学科对于科学计算的庞大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应当建一台全校共享的大型高性能计算机为学校的科研提供基础性平台支持。

从平台开放共享、全体受益的原则考虑,高性能计算设备考虑由一个技术型服务部门来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该部门应当有能力对网络和IT设备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够为大型计算机的运维提供保障。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部门,有校园骨干网等大规模网络架构的设计能力,有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大型IT设备运维经验。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了网络与信息中心作为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托管单位。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设备采购,需要将购置和研发相结合,既要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的任务,也要担负起探索开放式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的工作。在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之前,网络与信息中心先行建设了一台64节点试验性计算平台,包含64个双路8核刀片节点,理论峰值为3.2 Tflops,并专门成立了高性能计算运行管理部门,在开放运行的实践中摸索平台建设和管理经验,大胆进行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试验计算平台的运行,在科研支持、需求培育和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获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对试验平台运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2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设计思路

2.1 整体框架设计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并结合试验计算平台的运行统计,考虑到未来几年计算需求的增量,根据“按需建设、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推算出学校需要投建性能不低于300万亿次/秒的集群才能满足未来3~5年各学科的计算需求。而各学科在应用层面的多样性也为集群的架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从全校角度出发通盘考虑,既要创建一个通用的计算环境,又需要照顾到不同用户和应用的特殊需求,最终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相互补充和协同工作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其布局概念如图1所示:全校的高性能计算环境由一个拥有最高端计算能力的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各院系自建的次级计算平台或工作站组成,以达到全校计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校级计算平台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求解和异构加速计算服务,院系自建的计算设备可用于建模、前后端处理和小规模开发试算等应用。

图1 全校高性能计算整体框架

2.2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设计

在前期论证研讨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应用需求情况,可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其中第一层设备两路计算节点是大规模数值求解和海量数据处理的主力,选取高密度刀片式方案;第二层计算设备为按需配备一定比例的机架式MIC和GPU异构加速节点;计算网络为Infiniband FDR 56GB网络,管理网络为千兆以太网;采用商业版作业调度和资源管理软件,以满足复杂的作业管理需求;节能方面考虑,部署水冷系统[1],根据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估算,机房电能使用效率(PUE)可控制在1.45左右,年均可节约电费约50万元。图2为集群框架概念图。

3 高性能计算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探讨

3.1 组织与建制

①组建超算部。在学校网络与信息中心内已成立超算部,当前已借助试验平台做了一些前期建制的探索工作,具体包括负责拟定校高性能计算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根据用户应用需求合对平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培育和开发校内和周边科研单位的重大应用;做好用户培训和教学,推动高性能计算的高水平应用。②成立高性能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将主要由校内各学科应用学者代表组成,负责高性能计算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对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规和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指导、评估和论证;协调、组织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对平台在研项目进行评审,评定重点扶持或奖励等级[2]。

3.2 服务与管理

优质的服务是高性能计算平台为科研用户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内容,服务工作主要应体现在如下方面:①管理制度严明。要满足用户长时间、不间断计算的特点,高性能计算设备必需保证7X24小时正常运转,因此必须配备严格的机房和设备管理制度,规定每日2次巡检,定期对配电、空调、安防等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出具运行统计报告,让用户了解平台运行情况。②技术支持专业。高性能计算平台技术支持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上,更要体现对用户不同领域和学科专业的支持。因此对人员要求相对比较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能,还需要对物理、化学、力学等与计算相关的学科有深入的背景知识。因为高性能计算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用到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科研人员,具体则涉及各学科专业软件的使用,如果没有足够深入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和科研经历,那么平台技术支持人员最多只能是维持系统的运行,而对于提升应用水平、发挥平台效用则力不从心,因此比较理想的人选是在这些学科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博士来担任。这也是将HPC的内涵从“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到“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的理念上的提升。

4 高性能计算应用培训与教学

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提升高性能计算在科研中的高水平应用是平台建设的另一大任务。在试验平台运行期间,我们就已开展过几期应用培训,最终发现这类短期的应用培训并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从培养科学计算用户的角度出发,提炼学校各科研领域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传授实用的科学计算技术,使师生能够在各自的科研工作中用好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工具,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这才是我们在设计高性能计算应用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在校研究生院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与应用》的研究生课程,联合物理、化工、材料和力学等学科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授,结合科研实例讲授各学科在高性能计算中的实践和应用,并提供上机环境供学生演练,为学生开辟良好的高性能计算学习和实践环境。

5 结束语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将围绕该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以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为核心,整合学校各重点学科的优势资源,打造一个技术先进、服务优良、成果突出的科技创新支撑平台。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设备采购、技术更新的过程,更是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的全面探索与创新。

参 考 文 献

篇11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⒈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⒉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⒊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⒋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⒈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⒉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⒋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⒈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⒉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⒊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⒋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⒌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⒍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⒎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⒈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⒉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⒈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⒉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⒊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⒈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⒉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⒊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⒉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⒊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⒋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⒌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⒈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⒉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⒈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⒉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⒊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⒋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⒉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⒊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⒋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⒈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⒉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⒊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⒋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篇12

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 共享 辽宁

一、辽宁科技创新平台的总体情况

我国正式提出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强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是以科技部2004年制定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为标志的。2006年辽宁省科技大会上颁布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定”中指出,鼓励、支持企业建立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省市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大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同年4月,省科技厅成立了创新平台管理处,作为归口管理部门。此后,辽宁省科技平台建设步入了规范化的快速发展轨道。

(一)取得的成就

几年来,辽宁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思路,采取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发展策略,较好地适应了辽宁老工业基地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目前,辽宁装备制造行业科技平台、以企业研发中心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研发平台和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初具规模。以省级以上工程中心为例,自该中心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70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850多项;主持和参加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800多项,转化工程技术成果3000多项,辐射到国内1000多家企业,为全省主要行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和绩效考核的要求看,科技平台绩效考核的标准有四项:资源整合、组织管理、运行服务和持续发展能力。工作目标是深化科技资源共享,推进科技平台运行服务,规范科技平台运行管理。

辽宁省在科技平台建设当中,在促进开放与共享方面明显滞后于国内科技大省。在科技平台资源整合、组织管理、服务运行方面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科技资源配置规模与平台水平小而低、科技创新平台网库资源集成欠缺、科技创新平台开放性较低、平台运行机制市场化程度不足、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区域共享水平不理想等等。

目前,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长三角、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泛珠三角创新体系完备的区域,在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共同受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效益。2008年,江苏省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实现成果转化服务收入733亿元;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服务平台,服务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而辽宁全省2008年技术市场成交额尚不足100亿元,且服务收入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2007年技术服务和咨询收入约为成交总额的四分之一)。比较来看,辽宁平台服务水平与效益亟待提高。

二、加快辽宁科技平台共享开放水平的对策

加速辽宁科技平台建设进程,提高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整合水平,提高科技平台服务效益,应是辽宁省平台工作与政策激励的重要目标。推进科技平台更加注重机制创新,以进一步拓展平台内涵、推动开放运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

(一)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是平台建设的核心任务

首先,平台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全社会科技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为此,要把建立和完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作为平台建设的核心任务,其重中之重是将全省科技资源建立在统一的对外服务的平台窗口上,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地发展。

其次,在资源建设上,应囊括全省所有科技创新资源,动员与组织全社会的资源参与到平台的服务与建设中来。应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政策,使资源拥有单位尝到甜头,真正认同共享理念,体会共享带来的好处,主动加入平台建设。

在这方面辽宁省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为了让科技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上海市决定,凡是由政府部门资助的项目,其科技成果信息和基础数据都将上网;政府部门资助配置的设备,都要向社会开放;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将自费配置的设备,向社会提供有偿共享。上海交通大学为充分鼓励教授或课题组利用科研经费参与购买仪器的积极性,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出台了一个创新性的计划,对于科研经费比较充足、仪器使用率比较高的教授或课题组,可以自愿出资与分析测试中心以入股的形式合作购买仪器。除了在管理、使用上可参照院系提出的“仪器代管制”的方式以外,每年还可按出资比例参与测试费净收入的提成,实现利益共享。

(二)分类引导平台科技产出,推动实质性开放运行

加快研究制定各类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放运行的实施细则,引导各类创新平台向企业聚集,为企业服务。不同部门和单位,应按照各自功能定位,研究制定各类创新平台的科技产出指标体系。企业研究院和重大研发机构主要考核战略性目标技术和产品;重点实验室主要考核发明专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考核成果转化;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考核服务量和服务收入。在实际工作中,科技产出指标的制定和考核,应将绩效评估、开放考核与运行补贴实行有机统一,进一步推动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服务,引导和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健康发展、良性运行并发挥作用。

(三)创建高效的运行模式和社会化管理体制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社会化管理运行机制是推进平台建设的重要保障。以社会化管理的思路来设计、建设和管理平台,是推进平台建设、发挥平台功效的机制保障。应采取理事会、技术委员会等形式,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高效的平台管理体制,建立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可持续支持机制,有利于平台的开放、共享和形成长效的运行机制。

广东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省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归纳起来,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新兴科研机构(联盟)建设运行的一种探索和尝试,通常是在政府指导下,以非营利组织模式建立的事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平台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主任)负责制,下属职能机构(二级研发、技术服务中心)采取事业部制,按企业化模式运营;理事会是平台的决策机构,理事会由发起单位(出资者)代表、政府相关部门代表构成;平台成立学术委员会,作为指导平台发展的咨询机构;在人员管理和使用上,采取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相结合的模式;对国家资助的技术开发形成的知识产权明确归属,对最后的科技成果扩散有所规定。

(四)建立完善的社会化管理机制

应主要包括:建立资源提供方激励机制;吸引用户使用的激励机制;用户服务机制;表彰奖励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此外,还应包括分工协调机制。在目前的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建立科技共享平台难度很大,因而,平台运行部门应注意解决各分中心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各分中心在资源建设、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侧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提高各细分领域的服务能力。

(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稳定支持模式与竞争项目支持模式相结合

目前,国家科技平台建设的投入形式仍主要以项目为主。尽管项目合作具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等优点,但项目合作难以兼顾共性技术的共用性和前瞻性。同时,研发项目合同的收入,通常不足以弥补创新平台为了该项目研发所投入的所有研究成本,前期的基础研究支出需要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通过政府稳定的实施有效监管的公共资助,可以确保其研究的前瞻性,同时确保科研方向的持续性和队伍的稳定性。通过争取得到的科研合同项目,可以保证其满足政府、公众、企业对某项科研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政府的科研经费同企业的科研投入就通过创新平台,以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表现形式得以衔接。这种稳定支持与竞争项目支持相结合的资助模式,不仅被国外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在国内也普遍受到欢迎。

(六)积极开展经济圈的科技资源协作共享

篇13

【关键词】科技平台;科技创新;服务

引言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无疑是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富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发展动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确立显得更加重要。对于如何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水平,各地政府也在群策群力,本文将以科技平台的建设为着力点,通过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来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一、科技平台建设

科技平台建设由资源条件、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交流合作等物质与信息系统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专业人才队伍等组成,是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有利于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对于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本文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的对如何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展开分析和讨论。

二、科技平台建设的类型

1、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主要需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响应的工作:加强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自然科技资源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建设。在这方面大庆市政府通过积极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07年以来,大庆市通过实施“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社区”、“数字农村”四大工程,加快“数字大庆”建设步伐,实现了全市网络资源优化组合与共享,及可共享信息的集中存储、交换与共享,为全市搭建了畅通的交流平台,为促进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起重要的成果则体现在技术水平的先进性上,因此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尤为重要[1]。技术创新平台是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集成的平台体系,在重视产业单项或共性的技术开发的同时,更加关注新兴产业和重大产品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平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公共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等。经过积极努力,目前大庆市科研院所及分支机构已达到86家,省部级以上中试基地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8家,检测中心10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个,重点实验室43个。这为人才引进、发展创造了条件。

3、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前提,而成果转化则是假设技术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桥梁,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开展响应的工作:首先,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科技园区的推动作用。以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为核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其次,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推进中小企业的成长,促进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交流合作。再次,建立各类产学战略联盟,加强交流协作,进一步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最后,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大庆市政府经过积极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各级、各类单位和个人创新、创业优化了环境。

三、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功能

充分有效的引导能够有效规范和提升政府的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的主导作用,激发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运行机制市场化,发挥市场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调动作用;扩大科技平台的服务对象,将研究、开发等产业环节纳入服务对象;实现资源条件的共享化,打破科技条件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间的壁垒,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科技共享服务计划,实现科技资源条件的共享,开放资源服务社会。政府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设立专业的科研机构,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科技平台建设,对于推进科技经济结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切实了解区域科技创新实际,把握现有的科学技术,将人才与资源结合,借助政府与市场的配合,才能正真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14

1 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筹备

面对学校各大理工学科对于科学计算的庞大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应当建一台全校共享的大型高性能计算机为学校的科研提供基础性平台支持。

从平台开放共享、全体受益的原则考虑,高性能计算设备考虑由一个技术型服务部门来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该部门应当有能力对网络和IT设备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能够为大型计算机的运维提供保障。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是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技术部门,有校园骨干网等大规模网络架构的设计能力,有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和丰富的大型IT设备运维经验。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选择了网络与信息中心作为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托管单位。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设备采购,需要将购置和研发相结合,既要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的任务,也要担负起探索开放式公共服务体系和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的工作。在项目建设正式启动之前,网络与信息中心先行建设了一台64节点试验性计算平台,包含64个双路8核刀片节点,理论峰值为3.2 Tflops,并专门成立了高性能计算运行管理部门,在开放运行的实践中摸索平台建设和管理经验,大胆进行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试验计算平台的运行,在科研支持、需求培育和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获得了良好成效。通过对试验平台运行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高性能计算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2 高性能计算平台的设计思路

2.1 整体框架设计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并结合试验计算平台的运行统计,考虑到未来几年计算需求的增量,根据“按需建设、适度超前”的指导思想,推算出学校需要投建性能不低于300万亿次/秒的集群才能满足未来3~5年各学科的计算需求。而各学科在应用层面的多样性也为集群的架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从全校角度出发通盘考虑,既要创建一个通用的计算环境,又需要照顾到不同用户和应用的特殊需求,最终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相互补充和协同工作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其布局概念如图1所示:全校的高性能计算环境由一个拥有最高端计算能力的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各院系自建的次级计算平台或工作站组成,以达到全校计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校级计算平台提供大规模并行计算求解和异构加速计算服务,院系自建的计算设备可用于建模、前后端处理和小规模开发试算等应用。

图1 全校高性能计算整体框架

2.2 高性能计算集群的设计

在前期论证研讨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应用需求情况,可采用技术较为成熟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其中第一层设备两路计算节点是大规模数值求解和海量数据处理的主力,选取高密度刀片式方案;第二层计算设备为按需配备一定比例的机架式MIC和GPU异构加速节点;计算网络为Infiniband FDR 56GB网络,管理网络为千兆以太网;采用商业版作业调度和资源管理软件,以满足复杂的作业管理需求;节能方面考虑,部署水冷系统[1],根据北方地区气候条件估算,机房电能使用效率(PUE)可控制在1.45左右,年均可节约电费约50万元。图2为集群框架概念图。

3 高性能计算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探讨

3.1 组织与建制

①组建超算部。在学校网络与信息中心内已成立超算部,当前已借助试验平台做了一些前期建制的探索工作,具体包括负责拟定校高性能计算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根据用户应用需求合对平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管理;培育和开发校内和周边科研单位的重大应用;做好用户培训和教学,推动高性能计算的高水平应用。②成立高性能计算专家咨询委员会。将主要由校内各学科应用学者代表组成,负责高性能计算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重大问题的决策;对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的规??和方案等重点问题进行指导、评估和论证;协调、组织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学科交叉与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对平台在研项目进行评审,评定重点扶持或奖励等级[2]。

3.2 服务与管理

优质的服务是高性能计算平台为科研用户创造良好科研环境的重要内容,服务工作主要应体现在如下方面:①管理制度严明。要满足用户长时间、不间断计算的特点,高性能计算设备必需保证7X24小时正常运转,因此必须配备严格的机房和设备管理制度,规定每日2次巡检,定期对配电、空调、安防等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出具运行统计报告,让用户了解平台运行情况。②技术支持专业。高性能计算平台技术支持的专业性不仅体现在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上,更要体现对用户不同领域和学科专业的支持。因此对人员要求相对比较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网络技能,还需要对物理、化学、力学等与计算相关的学科有深入的背景知识。因为高性能计算平台服务对象主要是用到大规模并行计算的科研人员,具体则涉及各学科专业软件的使用,如果没有足够深入的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和科研经历,那么平台技术支持人员最多只能是维持系统的运行,而对于提升应用水平、发挥平台效用则力不从心,因此比较理想的人选是在这些学科方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博士来担任。这也是将HPC的内涵从“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到“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的理念上的提升。

4 高性能计算应用培训与教学

培养高性能计算人才、提升高性能计算在科研中的高水平应用是平台建设的另一大任务。在试验平台运行期间,我们就已开展过几期应用培训,最终发现这类短期的应用培训并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从培养科学计算用户的角度出发,提炼学校各科研领域中共同关注的问题,传授实用的科学计算技术,使师生能够在各自的科研工作中用好高性能计算平台和工具,提高科研效率和水平,这才是我们在设计高性能计算应用教学首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在校研究生院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大规模并行计算与应用》的研究生课程,联合物理、化工、材料和力学等学科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授,结合科研实例讲授各学科在高性能计算中的实践和应用,并提供上机环境供学生演练,为学生开辟良好的高性能计算学习和实践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