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范文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2: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人民币 国际化 世界货币

一、界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

随着中国服务和商品贸易在国外市场的扩展,人民币除了具有本币职能外,还会通过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等等各种方式流出国境,在境外逐步担当起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也就是说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的货币职能跨国界在国际范围上得以延伸的过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非常依赖资金财富。如果人民币能实现国际化,既可以减少我国因为使用外币而引起的财富流失,还能为我国如何合理利用资金开辟新的渠道。但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利弊需谨慎衡量。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

从国外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以及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主要能获得以下四方面的好处:

1.获取铸币税收入

一旦我国人民币实现国际化,那么我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得铸币税收入:首先,人民币的流出将伴随着实物或金融资产的流入,实物资产的实际购买力以及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将是我国能得到的国际铸币税收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次,流出境外的人民币是我国对持有人民币的非居民的负债。当我国发生通货膨胀时,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这时,我国将获得一种国际通货膨胀税,这是构成国际铸币税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我国可以以直接投资或者证券投资等形式收回流出的人民币的一部分,这其中获得的投资收入将减少我国获得的国际铸币税的数量。换言之,人民币国际化后,其将在国际范围内充当流通、支付以及储藏手段,对我国来说意味着获得了一种长期无息的贷款。

2.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巨额外汇储备已给我国执行货币政策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大多以美元的形式持有,如果美元贬值将直接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实际缩水。同时,我国巨额外汇储备会引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对我国国民经济是有害的。若人民币实现了国际化,就能减少中国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需求,从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压力得以缓解。

3.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若人民币能国际化,我国就能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调节权,进而提高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最终我国的国际地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原因有:(1)人民币国际化能促进我国成为金融和贸易大国;(2)人民币成为一种世界货币,可为国际储备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促进世界货币的多元化。

4.减少汇率风险,弥补结算手段的不足

(1)降低交易的成本。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外贸企业外币债权和债务大量增加,汇率波动会对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后,外贸和投资行业便可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计价,汇率风险将由交易对手承担,降低了交易成本。

(2)弥补结算手段的不足。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和地区都有贸易往来,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着外汇短缺和结算手段不足等现象。若我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则这些国家和地区可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这对缓解双边经贸往来中结算手段的不足问题是十分有效的。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让我国享受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收益的同时,也使得我国可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主要可能有:

1.干扰到我国的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若人民币国际化,根据 “三位一体”的假说,在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汇率制度的稳定和独立的货币政策三大政策目标中,一国最多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大目标。根据其他世界货币的国际化经验可知,若人民币要国际化,为维持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后,其货币需求函数会受国际因素的影响,这样我国央行调控货币供给的难度就增大了许多。同时,在开放经济下,我国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需要考虑的变量更多,选择一个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相对更难,央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难度增加。

2.面临“特里芬难题”

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将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由境外国家保留,其他国家保留的人民币越多,我国的国际收支赤字将越大,人民币跨境流通的规模越大,我国的责任也就越大,而这种责任是通过削弱我国的国际收支地位来实现的。然而,如果我国一直处于国际收支赤字状态,人民币将可能会出现贬值,这样会降低其他国家对人民币的信心,持有人民币流动性资产的国家可能会放弃人民币资产,从而会形成人民币大量回流,给国内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3.可能存在逆转风险

一种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该种货币被非居民不断持有的过程。当某些条件发生变化时,非居民可能放弃该种货币,而更愿意去持有其他国货币。如果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通常有两个理由会对我国国内经济造成冲击:一是由于我国经济基本面恶化或为了某些特定的经济目标,我国央行可能采取使人民币贬值的措施,这样一来,人民币的非居民持有者将更愿意持有其他币值相对稳定的国际货币而放弃持有人民币。二是当人民币储备国特别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由于其国内经济的需要而减持人民币时,容易引起羊群效应,人民币就会回流到我国,会引起我国货币供给市场异常波动。

参考文献

[1] 黄亭亭.人民币国际化基本条件分析:基于风险和责任角度[J]上海金融,2009(04).

[2] 鲁守博,周昭.对人民币国际化中几种观点的再认识[J]郑州大学学报,2011,44(22).

篇2

关键词:人民币 离岸中心 国际化建设 进程

伴随中国的崛起以及欧元流通的增强,美元的支配性地位有一定程度的动摇。现代国际货币的体系越来越趋向由美元、欧元以及人民币等多种货币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熊庆丽、章向东,2011)。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的资源相对比较紧缺,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尚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距真正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而离岸金融中心的建立可以促进中国充分地参与到国际资本流动中。

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依据

(一)离岸中心的内涵

目前,还并没有固定的离岸金融中心定义,可以被大多数学者承认的定义为,在非常自由以及国际化的金融体制和税收体制背景下,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以外,由非居民参与的资金融通市场。离岸中心具有交易货币的离岸性以及交易主体的非居民性。离岸中心是具有特殊特征的,即离岸业务对于东道国在岸金融的体系来说是处于其之外的,其账户分离,法律依据也不同,以及其吸收以及运用的都是注册地国家货币以外的其他货币。因此,离岸中心既可以不受货币发行国家的法律约束,也可以不受业务开发所在处的束缚,是可以管理和相当灵活的。

(二)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国际上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开始逐渐兴起从事本币以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一些国家的金融机构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外币存贷款中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在提升,与此同时,我国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数量不断增长,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比较稀缺,因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以及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可以提高我国金融行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成为了一种趋势,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李晓,2011)。同时,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有效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步骤的每一步执行都需要借助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是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全面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是非常必要的。

(三)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依据

本文通过路径选择以及区域选择,来分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依据。

1.路径选择。我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需要借鉴全球各国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选择适合我国情况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国际上成功的离岸中心路径选择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要根据货币发行国家的角度来考虑欧洲货币市场及其风险、避税、洗钱这些问题;其次,需要以国际组织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来执行的各个重要的监管措施以及其重要影响,得出这些组织离岸金融中心的构建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后,以离岸金融中心为主体,得出其持续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因此,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离岸中心路径选择依据,结合我国国情,在中国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路径,可以采取内外分离型与避税港型离岸中心(孙海霞、谢露露,2010)。一方面,建立内外分离型人民币离岸中心对我国的金融自由化水平以及监督水平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控制,所以,可以学习国际上发展中国家成功的经验,建立内外分离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够平衡,我国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为依据,结合内外分离型人民币离岸中心,再同时选择合适的区域来建立避税港型的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样,两个离岸中心可以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也同时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到,我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还应该充分考虑效率、风险以及可操作性等依据,对于每条路径选择的优势与潜在风险,以及国内国际的经验教训都是我们选择路径时必须考虑的依据。首先,我国需要维持经济的稳步增长,同时政治的稳定格局也是重要前提依据之一。其次,健全我国相关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制度保障,可以推进我国金融中心的健康顺利建成(彭兴韵,2010)。另外,政府的支持与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我国的基础实施、人才储备以及信息技术等方面都不够先进,因此需要我国政府支持与保障。我国目前根据自身国情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主要任务为选择以及培育一些完备的“金融发展极”。

2.区域选择。依据离岸中心的定义,其可以在货币发行国家的境外经营该货币的存款等业务,如早期的欧洲美元市场,因而,我国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以其为依据,选择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同时,离岸中心根据其定义也能够在货币发行国家的境内经营管理该货币的存款等业务,并允许其在该金融市场可以不受国内金融制度的约束,如美国纽约的离岸金融中心,因而,在中国也可以以该条件为依据,选择上海或天津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

在我国,近年来香港与上海都在积极地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以我国整体的金融战略角度为依据,我国的香港是亚洲区内、内地边上现有的美元区域,具有相当的市场深度以及广度,并且具有相对成熟的法律体系以及基础金融设施,同时,香港与国际有更加密切的接轨,更容易被国际的投资者、企业以及居民所接受。另外,由于香港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可以与我国内地的金融体系互相补充。因此,更多的选择依据倾向于选择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区域,可以更加促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而上海作为我国内地最为重要的国际化金融市场之一,可以在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立过程中,充分积累其制度以及运行的经验,在以后慢慢建立起来。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促进形成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形态和汇率制度的变化过程。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反映了世界经济霸权力量的转移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汇率制度变化从固定走向浮动甚至无序,既反映出世界各国对于稳定货币秩序的渴求,也反映出各大国之间利益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仍位于,多采用固定汇率制度,通过持有中心国家的货币满足支付需要,同时向中心输出资源。因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形成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要求。

适当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贬值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非常大,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在结构上过度集中于美元和美元计价资产,比例在60%以上。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大笔外汇储备就面临了美元贬值的汇率风险,同时也面临了美国国债、机构债产品的市场价值下跌的价值重估风险(曹红辉,2008)。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能够适当地缓解因外汇占款过多而造成的被动流动性过剩问题,可以适当降低我国外汇储备贬值风险。

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货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人民币国际化后,就可以使我国有国际货币的发行权以及调节权,将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可以对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一定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大舞台上的政治与经济地位。

人民币的国际化建设进程

从最近几年的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进程来看,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国际大背景下,虽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尚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但由于我国加速了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建设进程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人民币正在逐渐踏入国际化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中。人民币从2005年7月开始执行汇率制度的改革,从这个时期开始,人民币的外汇市场就开始建立了做市商及询价的制度,在这个背景下,人民币的远期交易等市场也开开始初具一定的规模。从2008年至201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主要选择了盯住美元的战略措施,其主要经济体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贸易方面实施了保护主义策略,因此,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伴随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是加速的非常明显。

首先,作为价值尺度,目前人民币的境外使用范围主要在边贸领域。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主要计价货币的情况已经逐渐增多;其次,作为支付手段,人民币已经逐渐流入了我国周边的国家与地区。同时,人民币在港、澳、台地区,也越来越被市场所接受。另外,作为价值储藏途径,人民币已经在一些国家被当做储备货币来储藏。从目前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来看,人民币虽然还不属于国际货币,还处于国际化的初始阶段,但是通过推行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很大程度地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目前,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试点已开启,并于2009年,将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款项,从中银香港汇入了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这标志着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

借助离岸中心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的对策

(一)离岸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建设的联系

离岸中心与人民币国际化建设有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是推进离岸中心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标志着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的提高,这也就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离岸中心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人民币离岸中心可以提供有效的国际化货币的风险管理方法,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提供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二者互相促进我国人民币以及金融的发展。

(二)借助离岸中心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进程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贸易的结算。增加人民币供应的备选政策措施,如通过增加以人民币支付的进口、允许指定银行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逐步放松人民币的兑换限制以及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人民币等。其次,可以通过扩大人民币计价结算范围、鼓励发行一卡两币的信用卡和八达通等方式,促进人民币流通(何国华,2007)。还可以通过提高出口的人民币结算比例、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建立人民币的QFII制度、推出人民币寿险服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方式,增加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

2.健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清算体系。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利用人民币做跨境贸易结算,有一部分外国企业在我国香港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这些会对香港银行业与人民币相关的业务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因此,我国需要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逐渐普及,健全人民币跨境业务的清算体系,逐步发展境外的人民币结算中心。

3.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的管理,维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目前,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依据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必须对金融市场进行进一步的管理与改造,使我国金融与全球先进水平的差距可以不断缩小。与此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也需要改善,我国需要加强金融市场以及货币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形成完善的金融法制体系,以适应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同时,完善我国人民币汇率的机制,以维持稳定的人民币汇率,避免其大幅度的波动,最终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1.熊庆丽,章向东.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上海金融,2011(2)

2.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1)

3.孙海霞,谢露露.国际货币的选择:基于外汇储备职能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0(12)

4.彭兴韵.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及多元化进程的中国选择—基于“货币强权”的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分析[J].金融评论,2010(5)

篇3

【关键词】人民币 SDR 政策

一、引言

2016年7月24日,国际货币论坛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报告认为,在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将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人民币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是IMF认定的五种‘可自由使用’货币之一。”根据IMF的规定,IMF官方交易使用SDR或可自由使用货币来进行,这些交易包括向IMF缴纳份额、IMF向成员方提供贷款和成员国向IMF还款、IMF向成员国支付利息等。

如此看来,人民币的权重超越了日元与英镑,低于美元和欧元,成为SDR中第三大储备货币。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这是人民币推向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对世界和中国是双赢的结果。这些数据令人振奋,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人民币加入SDR之后面临很多困难要挑战。

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6》提出主题为“货币国际化与宏观金融风险管理”。聚焦宏观管理题,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进入新阶段后的宏观金融政策调整及其过程中可能诱发的宏观金融风险。报告提出,应基于国家战略视角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为实体经济稳健增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终目标提供根本保障。

二、人民币加入SDR后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SDR为信用资产,在现实交易中很少用到。‘国际化货币主要包括:跨境交易结算与投资;进行人民币资产投资;国际储备货币。’这也是人民币目前在国际上的运用和发展。中国加入SDR并不意味着强制,各国仍有自己选择人民币储备或使用人民币结算。但是,通过加入SDR,人民币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肯定,可以加大各国增持人民币为储备货币的信心,从而增加对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中国将迎来更多的投资,大大促进了人民币从跨境贸易结算货币逐步升级为投资货币,加快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二)有利于我国“一带一路”规划蓝图和中东欧投资战略的实现

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路”规划,以及我国推进的中东欧投资战略,人民币在跨境交易结算与投资的作用,影响逐渐加深。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物流领域、交通领域和能源安全领域的基础实施建设项目,这些领域的发展将不断扩大。各种基建项目的投资,涉及到出口固定资产,以及基建项目的融资等,都将会大量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而更加迅速的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一直保持着很好的发展。到2015年底,“中国对外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近30%,全球贸易结算的人民币股票推高至3.38%。综合指数RII(反映了人民币的国际使用程度的量化指标),达到了3.6,五年的增长率超过十次。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达到7362亿元,比去年增长294.53%。”

三、人民币加入SDR后国内外带来的挑战

美联储从2015年开始提高利率,美元指数持续上涨,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我们更多的国内资本向外流动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欧洲因为难民危机和英国“脱欧”,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央行宣布实施负利率的利率政策,欧元大幅度贬值。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元的贬值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中国经济的国际形势可能会更加艰巨。从国内的问题来看,产能过剩,私人投资资本下降造成了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和股票市场的灾难,据统计,“2015年超过200000亿元的市场价值蒸发”,再加上外汇市场令人“惊心动魄”的汇率调整,离岸市场的流动性直线下降严重萎缩。这些变化令国内外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确定性。

四、人民币加入SGR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政策

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为使人民币加入SDR推出了很多项改革措施,2015年8月IMF题为《SDR估值方法评估――初步考虑》的报告:“8月中旬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0月下旬宣布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11月初推出便利境外央行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措施。”

在中国银行进行了这些政策改革中后,中国的资本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杠杆率和跨境资本的净流入是改变以往单向驱动关系周期性关系,和短期资本流动已经足够影响资本市场价格和杠杆水平。有显著增加资产价格联动和国内外金融市场之间的财务风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更敏感。不能积极开放资本账户,有必要加强全口径资本流动监测。

就汇率来说,当前人民币汇率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境外还是境内的人民币汇率,而且时间不同,人民币汇率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民银行以改变改变国内人民币汇率为导向,形成机制,但人民币汇率的起伏依旧很大。还有一种方案:便利国外中央银行机构,更容易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可以将人民币汇率调整在国内外趋近,但效果仍在进行测试,不能作为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资本账户不会马上就全面开放,国内外外汇市场不是完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一个代表性的人民币汇率,如何让境外人民币汇率趋近境内汇率,这是一个难题。

而在利率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了三月期国债,评估结果认为中国匮乏在二级市场的交易量,中国的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选取代表性利率比较艰难事实上,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也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代表利率,前中央银行确定基准利率是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后,这个利率只是参考。

五、德国和日本国际化之后的政策调整

国际金融经典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等宏观金融政策目标中只能三者选择其二。”德国有着我们国家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德国在货币国际化后把稳定初始汇率放在第一位。为此,甚至不惜再一次开启资本管制,令金融市场发展暂时停止,使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这不仅为维持德国了经济上的发展,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巩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更是为长期稳定马克汇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由于选择的政策调整路径不是很恰当,对国内经济和金融运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使德国的货币国际化成果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结果。同样的例子还有日本,日本太过急于求成,高估了实体经济的能力来应对汇率的升值的影响,而且不稳定日元。加上内部宏观经济政策错误,从根本上破坏了国家的实体经济,使得日元的国际化水平的快速下降。

六、结束语

我们通过德国和日本来总结前车之鉴:政策调整不能焦虑,在放开汇率和资本账户前,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管理部门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要应对汇率波动的过程中把从“货币政策独立+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货币政策独立+管理浮动汇率+有限的资本”的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影响,但也尽快适应跨境资本流动,使国内金融市场不被影响,调节金融机构的机制,和实体经济的作用机制,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各类风险和管理系统性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2]欧阳觅剑《人民币加入 SDR 后还要面对新挑战》21世纪经济报道/2015 年/11 月/17日/第 004 版.

[3]杨长江,姜波克编著国际金融学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4.

[4]张茉楠.人民币加入SDR推动国际货币体系重大改革.金融与经济,2015,12:1.

[5]统计年鉴 中知网.

[6]王雅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民币国际化历史借鉴与态势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7]金辉《经济参考报》人民币国际化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篇4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日元国际化

日本作为亚洲最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其日元国际化也是先人民币一步。日元的国际化起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时期日本经济处于顶峰。当时日本对日元国际化有着迫切的需求,在日元国际化之前,日本同样面临着日元和日本国际地位不符的困境。就在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景气的持续,日元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员。这个时期的日本和日元,和今天的中国和人民币有着十分相似之处。但是时到今日,日元国际化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成功。有道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为我们今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一、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

日元的国际化走过了几十年,但就结果来说,日元的国际化水平依然非常低。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如下图所示,日元似乎在国际上从来没有进入主流。

图1各种货币占官方外汇持有的总额的比重

资料来源:IMF Statistics Department COFER database.

日元并不是像美元这样的垄断性质的国际货币,所以日元在寻求铸币税方面的能力十分的有限,可以说在铸币税方面取得收益的可能性比较小。日本实行日元国际化的动力和初衷就是为了减少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使用美元等国际货币而造成的损失。而这个初衷贯穿了整个日元国际化的过程。

当然利与弊是日元国际化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日元国际化的失败也让日本付出许多代价。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将日元国际化失败的原因归纳为:

1.日本对外贸易的基础薄弱。

日本在海外的贸易额巨大,但是相对于国内来说日本的海外市场的结构并不合理。日本长时间为出口导向性国家。并且进出口贸易构成比较固定。

2.国内的金融市场的不健全。

达尔文在卡拉帕格斯岛上发现了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生物,就是由于天然的屏障使得卡拉帕格斯岛上的生物只能与世隔绝独自进化。一旦外来物种入侵,岛上的动物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同样,作为岛国的日本,一样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这就是日本人整天所说的“日本卡拉帕格斯化”。美元对于日元的影响之巨大,也是日元汇率不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

3.国内经济老大难问题

我们通过上图图1可以看出来,日本所占官方外汇储备比例较高的年份,都是日本经济最景气或者是经济泡沫最多的时期。而自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所占官方外汇储备的比例就年年下降。

4.地区金融合作和联合程度不高

虽然日本作为东亚地区最先步入“先进国”行列的国家,但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即溶合作和联合程度依然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和路径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已经成为国家的正式议程。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弊,选择一条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路径呢。我们可以从日元国际化失败的例子上学习到很多。利弊大体上来说有:

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分析:

1. 人民币国际化完成后,能得到铸币税收益。2.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对境外的人民币资产进行金融运作而得到巨额的净收益。3. 提高人民币在国际金融体系的话语权。4. 提高中国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节省外汇储备。5. 有利于本土企业走出去做强做大。6. 有利于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壮大。7. 为中国居民提供了更多的理财渠道,促进居民财富增长。

人民币的成本分析:

1. 人民币缺乏成熟的全球性金融体系作为支撑,即缺乏一个开放、自由、监管有效的金融市场。2. 中国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强大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3. 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需要通过结构性的转型改善这种不利的地位。4. 人民币目前不能自由兑换,而且利率市场化仍然在起步摸索阶段。

人民币国际化的日程可能已经迫近,日元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例证。

1. 首先要夯实国内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内经济规模首先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正所谓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如此巨大的经济规模对外贸易的硬性需求必然十分巨大,这人民币国际化的优势所在。但中国与日本都偏向于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出口对外依存度很高。①

2. 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创新。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我国的一个战略性选择。必须使得金融强国的概念深入人心,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整个社会中创造一种金融创新的氛围,在产业技术升级转型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时期进行诸如银行利率市场化等等的重要改革。鼓励金融业的创新,变短处为长处,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好金融基础。

3. 完善汇率制度。中国和日本一样都偏向于出口导向性贸易政策。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中国的汇率制度受到外币的直接制约。比如人民币和美元的问题,中国目前的有指导的汇率浮动,以及对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如下图所示,如果中国选择浮动汇率制的话,那么将会带来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增大的风险。

图2政策和工具的单边选择

可见,人民币的市场化进程并不能重蹈日元覆辙。客观来看,今天的日本尚不具备强大而开放的国内金融市场,缺乏国内市场的支持的同时,日本的汇率制度改革也不尽人意。虽然日本在几十年的日元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是总体上日元想通过国际化战略挑战现有的“美元霸权”甚至后来者欧元都是失败的。日元国际化的初衷十分的简单,功能上比较单一,未来规划上又十分短视。这些都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该极力避免的,中国拥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13亿人口的市场规模是日本怎么也不能相比的。中国应该要以更加长远和理性的思考方式,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②

(作者单位:河北省省委党校邢台工作站)

注解

篇5

近期诸多迹象表明,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正在加速。尽管官方没有对此提出明确的时间表,但笔者相信,中国政府促进人民币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欧美经济动荡再次触动了中国储备资产安全问题,增加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紧迫感。

人民币汇率改革作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四力之一”,与其他三项联系甚为紧密。中国政府之所以对资本项目放开采取颇为谨慎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便是出于对国际热钱流入的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动更是吸引热钱流入流出、导致投机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增强海外人民币循环与使用,同样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制衡。一旦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海外人民币出口结算将显然比进口更受欢迎。汇率体制和利率体制改革关系密切,两者作为“十二五”期间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共同为国内外金融环境创造市场化的条件。

可见,人民币汇率制度已经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诸多矛盾的集合点,能否在这一关键问题上形成有益共识,对于促进人民币可兑换,早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构想甚为重要。但是,笔者观察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仍然存在两大误区,值得引起广泛关注。

误区一:讨论的关键是

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人民币问题的诸多讨论,大多围绕着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升值多少合适而展开。学者们普遍把寻求人民币的均衡价格当做汇率问题的关键。

但是,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深入,采用浮动的汇率政策已成必然趋势。在此情况下,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利与弊、人民币应该升值多少合适的讨论,意义十分有限。

第一,人民币的合理价值很难判断,过多讨论并无太大意义。考虑到评估方法不同,有关人民币均衡价值的结论一直以来莫衷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就曾指出,如果仅对检验人民币真实价值的模型进行细小改变,评估结果的差异就可高达40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此问题的判断与争论常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使结果的意义变得十分有限。

第二,人民币问题的核心在于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一直以来,一国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浮动还是固定,属于国家问题。例如,近日瑞士央行迫于过度的升值压力,宣布干预汇市保证瑞郎不强于1欧元兑1.2瑞郎。瑞士央行将浮动汇率改为半固定,便是根据自身需要所做出的选择。同样,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外汇当局在欧元大幅贬值之时,也开始干预本国货币。可以想象,如若干预货币国家增多,诸多汇率干预国之间的相对汇率便无法由市场确定,再次上演货币贬值大战。如今中国仍然坚持着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并未启动干预,在这一汇率机制下,讨论人民币汇率价格,应该是经济问题,而非问题。

第三,浮动汇率未必意味着不稳定。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曾放弃盯住美元,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当时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15.7%,但中国经济发展平稳,出口更是保持着较高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达29.1%。对比金融危机到来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稳定在6.83的水平,但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中国出口便出现了大幅下滑。可见,一律认为固定汇率优于浮动汇率的观点值得商榷。

另外,考虑到“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存在,即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三者不能同时实现。在资本管制逐步放开、货币政策独立性甚为关键的今天,采用浮动的汇率政策正是决策层明智的选择。

误区二:认为人民币短期升值过快,

升值压力将长期存在

市场对于人民币的走势,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读。一是,很多人认为,人民币短期内已处于加快升值之中。而实际上,在货币多元化的国际经济体系中,对于人民币升值与否的判断更应该参照一揽子货币,而非仅依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虽然已经超过3.5%,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则是贬值的,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的走势与兑美元走势恰好相反。如果依靠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与否作为判断人民币升值的标准,便造成近期人民币升值较快的误读。

第二,与大部分市场判断不同,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必会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人民币贸易顺差正在下降。受海外经济低迷影响,笔者预计未来中国出口将进一步放缓,今年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或将降至2.2%。其次,投机性资产空间面临打压。近两月,一线城市房价停止上涨,二三线城市面临新一轮限购措施,房价全面拐点即将出现。打压资产泡沫也会减少热钱流入,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有,自去年年底以来,中国进入了全面通胀阶段。笔者预计今年全年通胀水平将高达5.5%,大幅超过4%的政策目标。通胀上升,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也会减轻未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总而言之,正确认识并走出上述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讨论的误区,有助于对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做出有益的探索。

短期内,对待人民币升值问题,应该考虑出口企业的承受能力,把握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并适时增加人民币的灵活性。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仍会温和升值,年底达到6.25左右。伴随着两年渐进升值的过渡期安排,2013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逐渐接近均衡水平,建立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已经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