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

篇1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19-02

脑卒中即临床医学上的脑梗死,指患者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及脑软化,导致神经系统出现意识障碍、偏身、偏瘫及感觉丧失等症状[1]。相关调查指出,我国每年因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约为150万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及治疗已经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为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我院对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MRI及颅脑CT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分布为51-81岁,平均年龄为(59.6±2.4)岁;神经功能评分为(30.1±3.2)分。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分布为52-80岁,平均年龄为(59.1±2.5)岁;神经功能评分为(30.5±3.0)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神经功能评分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降血糖、降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脑细胞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四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血府逐瘀汤的治疗。其方为:桃仁12g,当归9g,红花9g,生地黄9g,赤芍6g,牛膝9g,甘草6g,枳壳6g,川芎5g,柴胡3g,桔梗5g;肝肾阳虚者加杜仲30g,附子6g;肝肾阴虚者加龟板20g,山萸肉12g;气血两亏者加党参30g,黄芪30g;痰浊壅盛者加半夏15g,石菖蒲20g;偏瘫明显者加僵蚕10g,地龙10g。每日一剂,用水煎服,四周为一个疗程。

1.3疗效判定

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超过90%;显效:病残程度为1-3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90%;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少不超过18%。总有效例数=痊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均通过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实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进行检验,P

3 讨论

西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因动脉粥样化的影响,患者血流缓慢,血液粘度显著增高,大量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上,形成附壁血栓,造成管腔闭塞,脑卒中患者多伴有血小板聚集及血小板释放增加等特点[3]。中医学上将缺血性脑卒中归属于“中风”的范畴,主要病理在于淤血停滞在脑部,五脏精华之血及六腑清阳之气无法上行至脑,造成脑卒中。因此,淤血内阻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临床治疗的原则应为理气通络、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是典型的补血理气、活血祛瘀方剂,既能理气,有课活血,使气血和调,达到养血活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梗死病灶存在缺血半暗区,该区域的脑学供应显著减少,仅能维持细胞的生存,无法维持细胞的正常活动,因此,及时改善梗死病灶区域的血流灌注,从而减少神经毒素对细胞的损害,减少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使其最大限度的恢复正常功能[4]。血府逐瘀汤可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栓的形成,可显著改善缺血半暗区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5]。本组研究中采用常规西医结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显著疗效,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王庆云.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3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03):85-87.

[2] 刘海超.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5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之路,2014(01):350.

[3] 王进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75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02):231-233.

篇2

[关键词] 咯血;自拟秘血散;酚妥拉明

[中图分类号] R4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6-54-02

咯血是指血从肺、气管而来,经咳嗽咯出,痰血相兼、痰中带血丝或纯血鲜红间杂泡沫的病证,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急症,发生率20%~90%,多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气管扩张、肺癌或二尖瓣狭窄、血液病等疾病,大咯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失血性休克,其中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大咯血患者的抢救是至关重要[1]。笔者近年使用自拟秘血散配合西药治疗咯血3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者28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急诊患者,全部经过血常规、血沉、痰培养或痰中找抗酸杆菌或癌细胞、胸片、胸CT、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确诊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二尖瓣狭窄或血液病等疾病。其中肺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34例,肺癌14例,二尖瓣狭窄5例,血液病2例。64例患者随机分两组,中西医结合组36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21~76岁,平均43.2岁;对照组(西药治疗组)28例,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3~79岁。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 中西医结合组使用自拟秘血散,主要成分有生大黄、仙鹤草(重用)、三七、白芨等,每次6g,每日2~3次,5~7d为一疗程。同时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中静滴,每日1次,用药1~2次后,再根据病情使用1~3次。

1.2.2 对照组采用酚妥拉明10~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予以常规输液、适量输血、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1周后评估疗效。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

2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8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18,P

3讨论

凡肺络损伤,血经气道咳嗽而出,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或痰血相兼,或痰带血丝,均称为咳血,又称嗽血、咯血。多因外邪犯肺、肺火上炎、阴虚火旺以以致肺络损血液妄行,溢入气道而成。外邪、饮食、情志、劳倦往往是咯血诱发或加重的因素[2]。咯血量每次少于100mL为小量咯血,100~300mL为中等量咯血,超过300mL为大咯血。咯血可引起窒息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对本病的治疗,按照急则治其标的原则,急救首要的原则是迅速止血、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休克。使用自拟秘血散治疗咯血,经验证疗效显著,能缩短止血时间,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血液流变学检查显示,咯血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黏滞凝集性增高状况。应用本方中药可使各项异常升高指标明显下降,西药组无此作用。治疗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症咯血比单纯西药有明显的差异,平均止血时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症咯血比单纯西药有明显的优越性。

两组均选用非止血药的酚妥拉明,酚妥拉明有直接扩张血管平滑肌作用,它使肺血管阻力降低,血液从肺部流向周围血管而起内放血作用,从而有效降低肺动、静脉压,减轻肺淤血而使咯血停止,尤其对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者适宜[3,4]。另外,确保咯血病人的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与休克、治疗原发病,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2-1305.

[2] 周仲瑛.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46-347.

[3] 程国玲,韩明锋,吴敏.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治疗咯血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5,10(6):778.

篇3

【关键词】玻璃体积血;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5-2314-01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B

玻璃体积血在眼科临床中较为多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长期不吸收,将会导致玻璃体变性、积血机化、玻璃体后脱离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当前临床上尚无独特疗效和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59例患者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16~75岁,疗程1天~1个月,高血压动脉硬化15例,糖尿病性14例,肾病1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1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5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4例,外伤9例,经常规检查如视力、裂隙灯检查、散瞳检查眼底,出血量大窥不见眼底的患者,眼B超检查确诊为玻璃体出血,均无视网膜脱离,眼压均在正常范围。

1.2 治疗方法:对59例不同病因所致的玻璃体积血,进行常规检查,了解病因,实施治疗方案。西医疗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抗高血压和降糖降脂,病程早期,予以卧床休息,包扎双眼,全身应用止血剂,6-氨基己酸6 g静脉滴注,出血停止后,尿激酶500~1 000单位溶于0.5 ml生理盐水,每日1次球结膜下注射,10天为1个疗程,同时给予0.4 g安妥碘肌肉注射。中医则根据患者病变与体质辨证施治,运用四物汤基础上加味,配予凉血止血,止血化瘀,滋阴降火,平肝明目,补益肝肾等药物,随症加减。而对于部分玻璃体内的机化物,选加海藻、昆布等药,促进吸收。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视力恢复至1.0或发病前视力,玻璃体出血完全吸收;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玻璃体出血大部分吸收;有效:视力提高2~3行,玻璃体出血部分吸收;无效:视力无变化或下降,玻璃体出血无改变或加重。

2.2治疗效果:本组治疗时间1~6个月,治愈12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44%。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对所有患者进行最终观察3~6个月,均未发生继发性出血。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6岁,2003年9月初诊。左眼起病1个月,曾在某医院住院,疗效不佳而来我院就诊。左眼视力仅感光,外眼无特殊,眼底黑,眼压正常,时感头晕,纳可,易激动,口干,舌质红苔薄,脉弦,测血压150/90 mmHg,属阴虚阳亢,上扰脉络,日久血瘀,则不见。方用四物汤加味。组方:生地黄12 g,当归10 g,赤芍10 g,川芎12 g,女贞子15 g,水蛭15 g,旱莲草12 g,白茅根15 g,藕节15 g,石决明20 g,珍珠母30 g,三七粉10 g。冲服。服1周后,视力指数,玻璃体积血较前吸收,续服1月,视力达到0.8,玻璃体积血基本吸收,眼底清晰。

4 讨论

玻璃体积血是最常见的致盲疾病,可为眼内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恶性贫血及眼部的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玻璃体后脱离等引起视网膜血管病理性改变,毛细血管壁的渗漏及血液粘滞度改变所致,另有一部分是因眼外伤或眼部手术后并发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壁的破裂,引起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而致。由于玻璃体中留有胶质,又无血管,其代谢过程较慢,血液进入玻璃体后容易和玻璃体中的胶质混合,所以其出血过程的吸收相当缓慢,若出血较多而又处理不当时,积于玻璃体中的血块可发生机化而引起增殖性视网膜玻璃体病变,机化形成的条索可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裂孔及造成网脱、机化膜,还能促视网膜上无用的新生血管增生,导致血管的再次破裂出血[1]。为此,一旦玻璃体积血的诊断成立,及时采取切实有效和及时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目前对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尚无特殊的方法和特效的药物,玻璃体切割手术虽然可以将混浊的玻璃体及陈旧性玻璃体积血切除,但不能解决血管本身的张力和血液本身的凝结度,故仍有继发出血的危险,而且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也有引起网脱和继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在一般医院也不适于开展这种高难度的手术,所以,目前大多主张以中西药物治疗为主。在治疗当中必须全身与局部结合考虑,应用中西药物及必要时可考虑玻璃体切割等措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祖国医学认为,玻璃体积血为瞳神内气疾病,多以内障目也。临床上中医认为,忧思郁怒,疏泄失职,致使气滞血瘀,热气伤血,火郁脉络,血热妄行,溢于络外,阴虚阳亢,血络受损,气血不足,失于统摄等,为其病因所在,需辨证施治。在临床治疗中运行四物汤加味,随症加减,以水蛭为主药破血凉血逐瘀功效,补血调血,更有助于改善循环,激活玻璃体积血纤维蛋白溶解酶,加速血块溶解,可增加毛细血管渗透,亦有利于积血吸收,比单用西医治疗疗效确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奥扎格雷钠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b)-078-02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基本病因,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现代医学针对病因及病理改变,除对症治疗外,根据病情又采用溶栓疗法、脑保护治疗、抗凝治疗、降纤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多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联合应用,取得一定效果。2007年10月~2009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5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70例符合以上标准的两所医院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60.35±6.21)岁;伴发高血压20例,糖尿病14例,高脂血症15例,冠心病8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59.72±5.84)岁,伴发高血压23例,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6例,冠心病11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拟定。所有病例均为初发无意识障碍的50~70岁患者,于发病≤72 h入院,经头颅CT或MRI确诊病灶在基底节区。

1.3 排除标准

合并颅内出血或其他脑血管病;适合静脉溶栓者;药源性或动脉炎引起的脑血栓形成;颅内占位;脑外伤;严重心肺肝肾等原发性疾病;有出血或出血倾向者;血液病;已应用抗凝药物;孕妇、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据病情稳定血压、血糖及血脂,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并使用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300 ml中加入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 mg(每支40 mg,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日1次静脉滴注。

1.4.2 治疗组 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活血抗栓汤口服,组成如下: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大黄(后下)5 g,水蛭4 g,三七5 g,鸡血藤15 g,甘草5 g。随症加减,上肢偏废:桑枝、桂枝;下肢偏废:杜仲、牛膝、桑寄生;口眼歪斜:白附子、僵蚕、全蝎;言语不利:石菖蒲、远志、郁金;高血压:钩藤、夜交藤、天麻;心烦失眠:夜交藤、酸枣仁、远志;痰浊盛:胆南星、陈皮、半夏;便秘:瓜蒌仁、重用生大黄;气虚:黄芪、太子参;阴虚:生地、沙参、天花粉;阳虚:制附子、桂枝。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分2次口服。

以上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全部病例在治疗前后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监测。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7%以内;恶化: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治疗前;死亡:在治疗中死亡。总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疗效比较用χ2检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例)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2.3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x±s,分)

与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脑血栓形成是在脑动脉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血栓,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血流受阻,引起相应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产生相应的神经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

奥扎格雷钠是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抑制血栓烷A2的产生,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脑血栓形成,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3],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本研究中自拟中药活血抗栓汤,具有活血逐瘀、补血通络作用。方中水蛭破血逐瘀;鸡血藤补血行血、舒筋活络,共为君药。当归活血补血,祛瘀而不伤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活血行气;三七活血化瘀;共助君药活血祛瘀通络。赤芍善走血分,凉血散瘀。大黄荡涤胃肠积滞,以防便秘发生。甘草调和诸药。现代研究证实:水蛭[4]与鸡血藤[5]有抗血栓作用;川芎[6]、赤芍[7]、鸡血藤[8]、三七[9]、大黄[10]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总之,本研究提示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中,活血抗栓汤与奥扎格雷钠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安全可行。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S].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张世恒.奥扎雷格治疗急性脑梗死98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09,15(32):149.

[4]吴喜国,肖光艳,韩志.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2):35-37.

[5]王秀华,刘爱东,徐彩云.鸡血藤抗血栓形成作用的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5,21(4):41.

[6]阮琴. 川芎挥发油川芎嗪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42-643.

[7]郑建明,陈晓春,张静,等.赤芍801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24(7):942-946.

[8]余燕影,章丽华,曹树稳.丰城鸡血藤黄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5):741-744.

[9]陈志刚,朱陵群,王席玲,等.三七总皂苷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给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5):55-58.

篇5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12-0035-02

本院中风病科2008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6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105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证实。排除血液病、肿瘤脑转移、颅脑外伤导致脑出血,入院24 h以内死亡以及合并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治疗不够4周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6岁;出血量12~50 mL,平均24.51 mL。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74岁;出血量10~50 mL,平均23.63 mL。2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及临床症状、体征、合并症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1)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根据病情使用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疗法,并配合适当康复训练等。(2)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10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4周。(3)治疗组前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适当康复训练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葡萄糖(血糖高者用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自拟通腑醒脑汤:生大黄(后下)15 g,黄连6 g,黄芩10 g,栀子10 g,三七粉(冲)3 g,郁金12 g,白茅根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或鼻饲(呕吐者则将中药高位灌肠)。后2周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自拟祛瘀通窍汤:大黄12 g,三七粉(冲)3 g,水蛭(烘干研末冲入)6 g,郁金12 g,丹参16 g,红花6 g,牛膝20 g,每日1剂,水煎250 mL,分2次口服。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不足17%或增加18%以上。死亡。

3.2治疗结果

3.2.12组治疗后血肿吸收情况治疗组62例中,血肿完全吸收47例(75.81%),部分吸收15例(24.19%)。对照组43例中,血肿完全吸收15例(34.88%),部分吸收28例(65.12%)。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率优于对照组(P

3.2.2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治疗组基本治愈23例(37.10%),显著进步27例(43.55%),进步6例(9.68%),无变化4例(6.45%),恶化1例(1.61%),死亡1例(1.61%),总有效率90.33%。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9.30%),显著进步9例(20.93%),进步14例(32.56%),无变化10例(23.26%),恶化5例(11.63%),死亡1例(2.33%),总有效率62.79%。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3.2.3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情况治疗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并需要抗生素治疗者21例(33.87%),对照组出现感染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者38例(88.3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4讨论

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损害主要是血肿压迫、病灶区及周围脑水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后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的局部脑缺血及与此缺血相关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了继发性脑损害。醒脑静能透过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醒脑止痉、清热解毒凉血、行气活血开窍通闭等功效,可改善大脑功能,其抑制炎症因子、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促醒、抑制血管通透性、改善缺氧细胞的水和电解质代谢、增强组织细胞耐缺氧能力从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等作用及其使用安全性已为临床和动物实验所证实[2]。中医认为脑出血急性期病机以标实为主[3],风、火、痰、瘀相互交结,影响气机升降,致气血逆乱,上冲犯脑。同时,腑气不通,浊气上熏,加重病情[4]。腑实与瘀血、热积、痰浊为病机重点,也是病情转归关键[5]。通腑清脑汤用具有通腑泻热、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作用的生大黄为主药,使上逆的气血迅速下行,浊气下泄,脑府得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大黄通腑泻下作用,不但清除肠源内毒素,且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组织间液向血管内转移,有利于脑水肿消退,并能缩短出、凝血时间[6]。大黄其成分大黄多糖具有钙阻滞作用[7],且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从而消除脑水肿,减轻神经损伤[8],减轻血肿及高颅压对下丘脑-垂体的影响,促使其功能恢复[9]。配伍黄连、黄芩清热解毒,栀子泻火清热、凉血活血,三七止血祛瘀,郁金凉血活血、化痰开窍,白茅根凉血止血利尿,共奏通腑清热、凉血止血、祛瘀利水、化痰开窍之功效,使脑府中瘀血水浊痰热迅速清除。从2组出现感染并发症及使用抗生素情况比较,证明醒脑静和通腑清脑汤具有抗炎、预防和治疗感染的作用,从而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抗生素使用。治疗2周后,脑水肿及热毒已基本消除,继续祛瘀通窍、恢复神经功能是下一阶段的治疗重点,所以第3周后改用祛瘀通窍汤,方中大黄、三七、郁金、水蛭、丹参、红花、牛膝等均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开窍通络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王东升.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34(9):787~788.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333~340.

[4]林沛,黄永回.加味自拟化血止血利水汤治疗脑出血68例[J].广西中医药,2010,33(2):19~20.

[5]孟旭.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演变规律初探[J].光明中医,2010,25(3):411~412.

[6]龙舟.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药治疗概要[J].中医临床研究,2011,3(3):88.

[7]林秀珍,靳珠华.番泻苷、大黄多糖与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5,30(4):307.

[8]唐立明.中药大黄的现代医学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3):185.

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3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36-01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发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到抑制。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西医常规化疗恢复慢、副作用大、死亡率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取长补短,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同时一些低增生性白血病,本来白血胞、血小板很低,经不住强力的化疗药,可用中医中药来治疗,既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又能缓解病情,为此,寻求既安全、方便、经济、实用,而又能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当今研究的课题。2002―201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NLL)患者184例,将治疗时间满两周的96例分为2组,分别应用中西医结合(二次同步化联合HOAP方案结合中医中药)、HOAP方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依据骨髓穿刺检查,按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诊断标准[1]依次分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红白血病(M6型)。

1.2 一般资料及分组方法:96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及病例对照原则分为2组,其中中西医结合组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12-20岁10例,20-40岁21例,40-60岁15例,>60岁2例;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M1型20例,M2型9例,M3型4例,M4型2例,M5型9例,M6型4例;病程6-103日,平均48日;初治者38例,复治者10例(指其它方案化疗完全缓解后复发,采用本方案者);HOAP治疗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12-20岁12例,20-40岁23例,40-60岁17例,>60岁3例;按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分型:M1型22例,M2型7例,M3型3例,M4型3例,M5型11例,M6型2例;病程8-97日,平均45日;初治者40例,复治者8例。

1.3 西医治疗方法:选用HOAP方案,用高三尖杉酯碱(H)、长春新碱(VCR)、阿糖胞苷(Ara-C)、泼尼松(P),每疗程5-7日,间歇1-2周,开始第2个疗程。治疗前常规应用止吐药物,如胃复安、恩丹西酮。治疗中,如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过低,可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2。根据病情和血分析灵活掌握,也可适当缩短疗程。如白细胞显著升高或幼稚细胞大量出现,则适当缩短间歇期。

1.4 中医治疗方法:化疗间歇期或化疗同时服用滋阴助阳兼以清热解毒抗癌为主的中药方剂:熟地30g、获等30g、黄蔑30g、白花蛇舌草30g、龙葵30g、山豆根30g、软紫草30g、半支莲30g、山药15g、山英肉10g、肉灰蓉10g、巴戟天10g、补骨脂10g,人参(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当归6g如发热加用双花、板蓝根、柴胡各30g,连翘、黄连各10g;出血可加用生地、丹皮、藕节、三七粉、云南白药、阿胶10g;口腔溃疡加用生石膏30g,玄参、知母、桅子各10g。每日1剂,水煎40mL,分2次内服,一般连用3-4周为1疗程。间隔1周,可继续服用。

1.5 疗效标准。按1987-11-20于江苏省苏州市“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提出的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2]。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并且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2.2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8例中,完全缓解30例,完全缓解率62.5%。完全缓解30例中有7例生存期达25年以上,占23%(7/30)。采用西医治疗方案的48例中,完全缓解18例,完全缓解率38%。完全缓解18例中有2例生存期达25年以上,占11%(2/18)。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单纯西医治疗组在缓解率及生存期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现代医学对血液病的治疗多采用输血、激素、化疗、免疫抑制剂、骨髓移植等常规疗法,激素类如康力龙、强地松、此类药物作用缓慢,疗效不稳定,而长期应用激素会引起骨质疏松症和骰骨头坏死和肝肾损害,往往是旧病未愈而又添新疾。骨髓移植由于受骨髓来源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外,骨髓移植的患者常发生抗宿主病(GVHD),5年内复发率也高达70%,中医中药药效缓和稳定,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可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对白血病细胞也具有损伤活性[3],养阴益气中药有杀伤白血病细胞而同时保护正常细胞的作用[4]。扶正培本中药具有改善骨髓功能,防治白细胞减少及增进机体免疫功能[5,6]。总之,中医中药在改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的作用是肯定的。中医中药能弥补西医化疗不分敌我一味杀的不足,又能解决对化疗药耐药的问题,值得我们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26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90

[3] 唐由君,张若英,赵东坡,等.紫金锭及其加味抗急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6):418

[4] 唐由君,张若英,赵东坡,等.六神丸及其加味抗急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6):441

篇7

目的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方法选择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实习结束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计划实施合理性,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

关键词:

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方案;问卷调查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适应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中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一个新专业,它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实行的一项工作方针,是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从2007年招生,从当前实际出发,着重培养临床实用人才,面向基层培养中西医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以“中医与西医并重、能力与素质协调、人文与科学兼顾、医德与医术相长”为专业教育特色。本专业截止2014年有四届学生完成全部培养计划,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6.2%,从事医疗技术职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8.9%,基本完成培养目标。调查研究前四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实习基地少、中医专科特色实践少、学生自主选择机会少等。针对实习安排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安排进行了调整,并进行调查研究其合理性,以便不断优化实习方案,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广州医科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参加实习的2009、2010级学生共95名学生。其中2009级32名,2010级63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入学成绩及前期基础课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09级实纲按旧计划,2010级实纲按新计划。

1.2研究方法对2009级的学生应用原有的实习方案,其资料作为空白对照。对2010级的学生实施新的实习方案。原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医门诊6周,中西医内科病房18周;西医内科14周,外科4周,妇产科3周,儿科3周,传染科2周;选科2周(急诊科,皮肤科,影像科,心电图。)新方案:实习时间共52周,中西医综合科12周,中西结合内科8周,中西医结合妇科4周,中西医结合儿科4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4周,针灸科4周,西医内科4周,西医外科4周,传染科2周,急诊科2周,选科4周(影像科,心电图,其他)。实习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实习中遇到的困难、专业轮科安排、实习基地条件等进行反馈,提出建议等。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实习学生参与调查。结合毕业考核成绩分析两组差异。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ANOVA分析。

2结果

2.1毕业考核成绩比较两组同学的毕业考核成绩中总成绩、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经分析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2.2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提高专业能力和实习安排合理方面,2010级的同学认为更有利于提高专业能力,安排更合理,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习医院总体满意度、基地设施及安全管理、管理制度、指导老师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各高校虽有开展中西医结合专业,但培养模式各有不同,加上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中医和西医是在两种异质的文化土壤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发展起来的科学,属于典型的不可通约的理论框架,培养绝非简单的将知识相加。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与疾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有很大差异[1]。因此目前在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方面强调“中西医并重,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了解中医、西医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更好地应用中西医两套知识及技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毕业后可以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国内各高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根据各自的优势及特点有“两个基础,一个临床”模式,也有“两个基础,两个临床”模式,在实习的安排方面也各有特点,如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和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附属医院为主的优质临床教学资源已相对紧缺,因此有的院校[2]利用设计模型求解的错位生成算法,在确定附属医院对实习生的最大容纳量后用该算法制订实习轮转安排表,使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有的院校[3]根据教育部、卫生部新近下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医学院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比如医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工作中擅离职守、缺乏锻炼机会、心理问题等,积极开展对临床实习教学模式及管理工作的改革,加强学生入科前思想教育及技能培训,优化实习轮转安排,增加了康复科、社区卫生中心、老年病科、肿瘤科等科室的轮转,并在实习期间有3~4周机动时间供学生考研复习。总结各院校对中西医临床专业培养的安排,大都结合培养目标以及各院校实际情况,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全面提高实习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获得实际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工作作风和敬业创业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提高全面素质的必经阶段。在实习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解决临床问题相联系,培养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向合格医师成长奠定基础。在调查研究前两届实习生实习情况后,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第一,由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新专业,而我校是以西医教学为主的综合医学院校,因此实习基地以西医教学基地为主。前两届实习生的实习基地较局限,以目前广州医科大学三间附属三甲医院为主。第二,由于实习基地的限制,实习轮科安排以西医科室为主,中医科室轮转时间上虽然没有减少,但中医科室以门诊为主,一些如骨伤、康复、妇科、儿科的中医特色不明显。第三,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大,大多数时间已经按规定排满,而有的学生如果对某个专科感兴趣,希望将来朝某个专科方向发展,选择在相关科室轮转的时间自主性不大。随着近几年中西医临床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结合以上实习安排中出现的不足,对实习方案进行了一些改革,突出“临床实用型”目标,从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拓展实习基地、强化专科技能、提倡因材施教等方面优化实习方案,并推行建立实习生档案,尝试进行实习后调查追踪机制,分析实习改革结果,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①融合中西医并重理念: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师资优势特点,培养方案中按照“两个基础,两个临床”进行教学,即中医基础、中医临床、西医基础、西医临床等分别由学校附属临床学院的中医教师和西医教师进行授课,在原实习方案中的具体安排也是按照中医临床和西医临床进行轮转实习。只有在中西医结合病区实习生才可以体会到中西医融合的理念。虽然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实际临床中取长补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故两套理论如何互补融合是优化实习方案的一个重点,新方案中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妇科、儿科的实习安排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合中西医并重的理念。

②拓展实习基地:由于我校中西医临床专业为新专业,所以前两届招生人数每届为30人,实习基地为学校附属的医院。而附属医院均为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所以学生的中医技能实习机会少,不全面。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和专业依附学科的发展,我们拓展了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山中医院等几间以中西医并重的实习基地。给学生选择锻炼的机会更多,更有利于培养“实用型”综合人才。

③强化专科技能:原实习方案中除中医、西医,内、外、妇、儿外,急诊、皮肤为选科,又根据目前临床中对医师急诊技能的要求,以及部分专科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的发展较好,市场需求大的现实,在新实习方案中增加了专科实习的时间,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针灸科实习时间各为4周,急诊为必选科室,时间2周。这样的调整有助于增加专科技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符合实际临床需求。

④提倡因材施教:每位实习生除了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技能以外,均有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在新方案中西医综合科室、中西医内科、西医外科等科室轮转中,设定了总的时间,具体的专科轮转时间可由学生选择,如中西医结合内科总实习时间为8周,在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中西医结合呼吸科、中西医结合肾病科、中西医结合消化科和中西医结合血液科等科室中选择2个,每个科室4周。这个情况可以根据实习基地医院的实际情况,如可选择基地医院的重点专科科室,也可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进行选择。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充分利用了优势资源,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也为学生今后专业兴趣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果显示两个年级在毕业成绩上没有明显差异,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010级同学对新的实习安排、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方面比较满意,与2009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新方案的实习安排较合理,新增的实习医院在管理、实习基础设施及指导老师的安排方面也基本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另外,同学们也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在实习期间加强师生互动,增加动手能力;实习讲课增加实用性内容;实习安排上对重要科室可以适当增加实习时间等等。结合培养目标,通过与同学们以及实习基地老师的沟通,我们会不断优化实习方案,提高实习生整体素质和动手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临床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宁,李文剐.用比较的观点看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J].北京中医,2004,23(6):365-367.

[2]郭煜,孙思文,朱晓霞.基于目标规划的临床实习轮转安排优化设计[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6):669-671.

篇8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教材编写

在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21世纪,医学将会在寻求还原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方法相结合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医学发展的这一走向,注定了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现实可行与不可或缺。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起步,以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方向为标志。1992年,泸州医学院率先开始了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的探索并得到好评。教育部于2002年批准包括泸州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湖南中医学院等在内的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外设置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正式招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2005年,我国第一版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第一批16本)凝聚了全国40多所医药院校和中医院校200余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心血,正式编纂出版。这是中西医结合高等本科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西医结合教育由零散走向规范。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专业教育的依据,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中西医结合专业拥有自己的教材。其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由我院担任。回顾我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育18年的探索,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和《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的筹建、出版和反馈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一、筹建过程和出版意义

中西医结合专业独立于中医、西医专业以外,非常年轻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目前尚有许多空白有待探索和开发利用。我院自建院以来就是中医系、西医系并存,这在全国的医药院校也是少有的优势。这一优势非常利于我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故我院继199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后,1992年率先在五年制中医学专业中开设之。医学教材建设是保证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专业没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已成共识和积虑,我们在充分利用自身、科室和我院特色和优势的同时,经全国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改革研究协作组第二届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教学研讨会讨论决定,由我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与附属中医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为主编单位,率先联合全国十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着手于2002年编写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2003年8月由四川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3月在我院临床本科2001级投入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协编教材的出版和发行,使部分中西医结合院校使用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教学成为可能,对我国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同时,该协编教材的发行和使用为我院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的编写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的编写经过主编会议、编委会议、初稿、中稿和定稿会议的周密安排和精心编写,历时两年,凝聚了全国21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知名专家的辛勤和努力。2005年10月,由中国中医教材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她的出版,使中西医结合专业自豪地拥有自己的皮肤性病学教材,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该规划教材在全国较多中西医结合系学生中已使用5年,反应较好。

二、教材研究与提高

任何一本教材的编写都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任何一本教材的出版都具有不能磨灭的作用。但是,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完美无暇、无可挑剔,特别是对于毫无蓝本参照的《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规划教材更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面向 2 1世纪的教育改革,教材必须要反映临床技能训练及社交能力、判断能力、主动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的教育内容。所以,不断地收集反馈信息,不断地升华提高,才会使已出版的教材有顽强的生命力。教材编委会对《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规划教材非常重视反馈调整。2004年7月,规划教材昆明定稿会议上,教材编委会独创性地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秦万章教授提出成立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收集反馈意见。这一提议立刻得到秦万章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于2004年11月广州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中国首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临床与教学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在美丽的四川康定举办。此次会议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安徽、辽宁、四川等地的会议代表共120人,共收到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皮肤性病教学方面9篇,有皮肤性病学研究生培养、病案式教学效果分享、《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编写的会议纪要等内容汇报,为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学经验交流拉开了序幕。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已定期举办两届教学研讨会,及时沟通、交流教学研究经验和教材使用中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取长补短,有利于不断改善和提高。2007年9月,昆明第十七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年会正式宣布成员名单并颁发聘书,商议学组的工作计划。

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个独立学科,国家职业医师考试也将中西医结合列为与中医、西医并列的一个类别,使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伴随着中西医结合专业皮肤性病学教学研究学组的成立,这一教学平台无疑更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校际交流,有利于教学用书及相关课件的开发利用,出版的教材质量将处于良性循环和监控中,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的教学、研究将得到更好的发展,更有利于新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教材的编写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严火其.从库恩范式理论解读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55-56.

篇9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胃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3-022-01

胃病主要是由消化系统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疾病,是临床医学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胃病有很多种类,像:慢性胃炎,门脉高压性胃病,幽门螺旋杆菌性胃病等等。这些胃病的其病发的机制基本相同,都是由消化系统的病变所引起的[1]。目前,在临床医学上,中药以及西药对于治疗胃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疗效不是十分的明显。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胃病的治疗,从而研究有效的治疗胃病的方法。下面就对具体的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胃病患者120例。其中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患者90 例、阴性患者30例。这120例患者有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在19岁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岁。将这120例患者随进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一组为中药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19到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岁。西药治疗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9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岁。中西医治疗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19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三组患者在年龄上以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资料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中药治疗组的40例患者采用黄芪 20g,柴胡15g,党参 15g,香附 20g,厚朴 15g,麦芽 15g陈皮 15g组成中药配方,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一剂。对西药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口服泮托拉唑 45mg,每日一次。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采用中药:黄芪 20g,柴胡15g,党参 15g,香附 20g,厚朴 15g,麦芽 15g陈皮 15g组成中药配方,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一剂。西药:口服泮托拉唑 45mg,每日一次。进行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另外,对于三组患者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胶囊一剂阿莫西林结合服用。对这120例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临床研究,在这6周中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以及HP结果,分析3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

1.3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胃镜下粘膜比较光滑,没有出血点,没有充血水肿和糜烂,Hp 检测为阴性。显效: 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胃镜下出血点明显减少,充血水肿和糜烂均有明显的改善,Hp 检测为( - ) 。有效: 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减轻,胃镜下出血点有所减少,充血水肿和糜烂有所好转,Hp 检测为( - ) 或者( + ) 。无效: 临床症状没有减少,胃镜下出血点没有i减少,充血水肿及糜烂没有任何变化变化,Hp 检测为( - )。或( + )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通过为期6周的临床研究,临床结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显示,经过为期6周的临床研究,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的中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西药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采用中药西药结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

讨论

胃病是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临床上的多发病。胃病越早治疗越好,长期的胃病容易诱发胃癌的危险。胃病在中医上,属于胃脘痛的范围,其发病的机制主要与饮食失调,气候变化,精神刺激以及过度论疲劳有关[2]。因此,中医上主要利用黄芪、党参的益气健脾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利用柴胡、香附、陈皮以及厚朴等疏肝理气,促进胃肠蠕动的功能,利用麦芽、山楂、等健胃消食,促进消化的功能进行联合的治疗胃病[3]。在西医上,主要认为胃病是有饮食失调所引起的,主要采用泮托拉唑等药物进行胃病的治疗。本次临床研究是采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胃病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的方法与单方面的采用中药治疗或者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要好。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中药治疗胃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采用西药治疗胃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采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治疗胃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由此得出临床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病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镇.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临床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3):167-169.

篇10

1 我国的中西医结合简史

自西医渐进,清代医家倡导中西医汇通至今,我国“中西医结合”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特别是在20世纪中叶(50~60年代)兴起和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架起了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中西医学术交流、渗透和结合,而且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实验研究,促进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和走向世界。通过不同时期医家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58年全国开办“西学中班”[1]。1980年国务院批准“中医、西医、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决策[1],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中西医结合医学”列为一个独立学科。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或称“综合医学”“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2 中西医结合医学概念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指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和方法,使中西医药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通过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要求,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与生命问题的科学。

3 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价值

临床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其研究应该遵循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一般原则,同时其研究成果应能增强临床诊疗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并要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应用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兼容共扬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长处,客观上成为传统中医学与现代科学体系的连接点,为两大医学体系的沟通、渗透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医学与西医学两大体系相互结合,互补应用,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4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2]

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取长补短,相互渗透。一般说来,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重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西医以辨病为主,重视局部性改变和功能变化,在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许多特长。因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即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基本思路。

4.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在西医作出诊断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是目前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经常采用的方法。

4.1.1 病证诊断的结合简言之是双辨诊断,是对同一患者的疾病状况作出中医病、当时证的诊断,同时又作出西医疾病诊断——这是目前中医医院临床的诊断模式。所谓“双辨诊断”就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要反映出中、西医疾病的发生变化规律,又要体现证候进退的变化规律,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断模式,双辨诊断模式适应临床复杂多态的情况,应灵活地选择不同的结合形式。

西医辨病+对应联系相关中医病+中医辨证:首先辨病,掌握疾病过程的本质和全局,并在病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临床思维整合;后辨证,了解疾病当前的病理特点,以便辨证施治。例如某患溃疡病,对应联系中医病为胃脘痛;多属脾胃虚寒证,可拟建中温阳止痛治方(从整体调治);同时根据溃疡病病理特点施以制酸、护膜、活血化淤等措施(从局部施治)。

病证诊断的分期分型结合:在比较明确掌握疾病过程某些中西医结合内在规律的情况下,可建立中西医病证结合的分期分型诊断 。例如某患者诊断为脑梗塞,根据疾病不同阶段中、西医的病理特征进行分期分时段分型诊断[3]。

4.1.2 病证施治的结合 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本身就体现了同病异治的原则。 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如病人、病种、诊疗条件、疗效分析等)按不同的思路,灵活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和(或)西医病因治疗,目的必须是提高临床疗效。

西医病因与中医辨证均清楚——辨证论治与病因治疗并举 。例如:肺炎球菌肺炎(痰热壅肺证),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清热宣肺化痰)+西药抗生素治疗。

中医辨证清楚,西医病因未明或无特效疗法--辨证论治为主+对症治疗 。例如:胃癌晚期(痰瘀内结),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活血行瘀,化痰软坚) +静脉营养/胃空肠吻合术或胃肠造口(对症+姑息性手术);慢性肝炎(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胸腺素、强力新、水飞蓟宾(免疫调节, 保护肝细胞)等。

病因病理明确,目前辨证不典型——则以病因治疗为主+经验方或协定方。 例如: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发现结石,中医证候不典型),解痉、碎石/总攻疗法(消除病因)+排石汤、金钱草冲剂(利尿通淋验方)等。

病情好转,病因未除,一时无证可辨——则继续病因治疗+康复经验方调理。 例如:肺结核缓解期(原有证候基本消失),坚持全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彻底消除病因)+白及补肺丸/白及百部丸(扶正补虚杀虫)。

若有针对西医病症且通过临床与实验研究确实有效的专药专方,则直接辨西医之病,采用专药专方治疗 。 例如用蒲黄降血脂(治疗高脂血症),五味子降转氨酶(治慢性肝炎)。

4.1.3 其它方面的诊断及辨治

分阶段的病证治疗结合:疾病演变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抓住各阶段病证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中、西医方法在不同阶段治疗上的实际效果以及中西医药配合的疗效优势,灵活运用中、西医方法,彼此有机结合,以期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分阶段结合是中西医临床结合的重要诊疗思路,如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肝功能代偿阶段,侧重中药益气活血调治+西医一般治疗;肝功能失代偿阶段,中西医积极配合,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抗腹水治疗;晚期顽固腹水,腹穿放液+白蛋白输注+中药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严重并发症(出血/肝性脑病),以西医方法为主抢救+中药急救方应用;险候缓解后,中西医方法继续调治。

中西医融贯的病证治疗结合:所谓“融贯结合”,就是中、西医理论相互渗透,中、西医方法彼此借鉴,两者融会贯通,有机结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从其概念可知,这是一种建立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高水平结合,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于它提示中西医结合由初步、局部的结合,逐步积累向较高层次结合的方向发展。目前临床上的融贯结合有 3种不同的形式。①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某些疾病西医诊疗有其薄弱环节或不足,以中医学理论为主指导结合,使疗效显著提高。例如根据中医学“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理论原则,指导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通里攻下、扶正祛邪治法; 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等法,可分别针对急腹症的若干主要病理过程产生良好疗效,不仅明显地降低手术率,而且更有利于患者的整体康复,促进病情好转。②中西医理论互用,共同指导结合针对中、西医理论方法临床运用时各具优势和不足,在各自的医学理论指导下,中、西医方法互用,优势互补;或从不同角度配合治疗,发挥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例如抗癌治疗时,用西医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方法消除局部肿瘤病灶,并追剿转移灶癌细胞;用中医扶正固本方法调动患者机体整体自稳机制,减轻西医治疗给机体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并兼有祛邪抑癌的作用。③把中医现代研究或中西医结合应用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直接运用于临床通过中医治则治法的现代研究,在认识到传统治法的具体作用环节、主要药物和作用机制之后,即可使中医方药新用、新药专用或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发挥中药最大的疗效,达到中西合璧提高疗效的目的。例如用活血化淤方药解除心绞痛,促进心肌梗塞的恢复;活血化淤方药还具有抑制免疫损伤、调节免疫水平和代谢过程的作用。通过对治疗慢性白血病的经验方当归芦荟丸效方原理研究和有效药物筛选,将其中的有效中药青黛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研 制出靛玉红,用于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仅其抗慢粒的效果可与白消安(马利兰)相同,而没有其细胞毒性和抑制骨髓的毒副作用。

4.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所谓微观辨证,即是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更准确、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简言之,是试用微观指标认识和辨别证。

亚健康状态,西医认为“无病可认”,够不上任何疾病的诊断标准, 往往给予“神经官能症”或“××系统功能紊乱”的诊断。但中医认为却是“有证可辨”,也“有药可治”。以上是指虚证而言,实证则不一定是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空白,而是机体的种种反应状态,西医对这种反应状态不曾予以理会,中医则同样“有证可辨,有药可治”。微观辨证将揭示许多已知结构的未知功能,通过宏观辨证就能发现人体隐潜性变化,例如见到肾阳虚外貌就可预测到下丘脑的衰老钟调节功能已提前衰退。可以说是“宏观辨证通过微观指标可以发现隐潜病变, 从而弥补了辨病的不足”。

宏观辨证不足之处,在于人体内在病变,不一定都会在外表显露出来,也就是尚未“形见于外”出现典型的证。“证”的症状有时全部显露,有时会部分表现而不易辨识,有时还潜伏着,要到一定阶段才表现出来。例如支气管哮喘,从明、清以来的治疗理论一般都是“发时治肺,未发治肾”,说明传统中医通过方药测证,已预见到补肾将对哮喘可起到预防发作的作用,近人对哮喘患者的内分泌研究中,发现患者即使无肾虚的临床表现,也有类似于肾阳虚证的隐潜性变化——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西医学长于识“病”,中医学长于“辨证”,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在治病的认识和实践上确是各有所长,我国广泛的从宏观上采取辨病与辨证的结合,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深入,以及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对中医“证”本质的研究,越来越感到病与证的结合必须从深入的“微观”层次上,才能找到结合点。在具体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并不应以微观辨证取代宏观辨证,而是弥补宏观辨证用肉眼来观察事物方法之不足,因此也是为发展宏观辨证,提高宏观辨证的水平,将微观辨证和宏观辨证有机地结合。结合得好,必然会把识病治病的水平提高一大步,有时也可能有不一致的表现,这就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所取舍。微观辨证,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一次飞跃和突破。

4.3 功能辨证与形态辨证相结合 功能辨证是指以中医生理功能为依据的临床症状辨证;形态辨证是指以西医解剖结合改变为依据的病理结构改变。两者结合就是将中医传统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病理形态变化结合起来认识疾病和提出诊断。例如在中医辨证诊断基础上,把诸如甲状腺肿大、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也可包括在内,其目的是逐步使中医学与现代人体形态学接近。

4.4 病证舍从西医治病与中医治证各有其“理”,各有所据。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并行不悖,相济为用。若两者在治疗理论上发生矛盾,医理有悖时,则只能依据临证当时的具体情况,舍弃次要方面,而依从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称为病证舍从。

4.4.1 舍病从证 如肝硬化胃底与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溃疡病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肠道内积聚,按西医的一般原则,不主张使用泻下方法消除陈血。因为按西医理论,泻法增加胃肠蠕动,可能导致新的出血。但中医辨证认为呕血为胃火上逆迫血妄行,黑便是瘀血内留,淤血不除,胃热不减,出血难止。据此认为应舍病从证,急宜逐淤止血,选用生大黄为主的止血不留瘀为方药,不仅可以排除肠内积血,使隐血试验转阴,而且可迅速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

4.4.2 舍证从病 如免疫性抗体增高的孕妇在分娩后常发生新生儿溶血症导致新生儿死亡。按中医辨证理论,活血化瘀药可以堕胎,故孕期严格禁忌使用活血化淤药。但中药现代研究证实活血化淤药物能抑制免疫性抗体,据此则舍弃中医辨证理论,依从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的治疗原理,自孕期4个月开始,持续服用益母草、当归、川芎、广木香等活血化淤药物直至分娩,使孕妇体内免疫抗体下降,明显降低新生儿溶血的发病率。

4.5 中医临床思维在诊疗实践中创新在中医临证过程中,继承并非最终目的,不能为了继承而在中医理论框架内驻足不前,尤其是在中西医都在发展,彼此临床视野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更要有突破传统、逼近真理的临床创新思维。

4.5.1 中医辨病应吸收现代先进的理化检查方法,延长拓宽自己的诊断视野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存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生血障碍,根据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 论,使用补肾药治疗;急性肝炎有急性传染的特点可与中医的“疫毒”相类,病位在肝,故治疗时不仅限于传统方法采用疏肝柔肝,而且兼以使用清热解毒之法。

4.5.2 对以西医诊断的疾病,按中医理论探索新的病因病机和传变规律 如对乙型肝炎不一定按传统认识“黄疸”“胁痛”分湿热熏蒸、肝郁气滞、肝阴亏损等 证型辨治。可从湿热邪毒袭肝、病情迁延反复难愈、久病人络成瘀的慢性肝炎临床特点,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当责之于毒、痰、淤,病机为邪毒袭肝,肝脾失 调,继而痰淤留滞,三者相互滋生,搏结为患,从而确立解毒、化痰、消淤作用治慢肝的新治法。

4.5.3 诊断疗效判定标准的制定,应在保持中医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借鉴西医之长 如《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的制定,可参照西医《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来辨析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并对 卒中(中风)分期标准、疗效判定标准互为参照补充,深化中医对“卒中”的认识。

5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必然依据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思维方式而确定,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亦服务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继承中医整体、宏观、动态性的思维优势,吸取中医注重观察、比较、类比、分类、调查等方法的精华,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解决临床医学的重大诊疗问题,揭示“病”与“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内在统一的客观基础,促进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

5.1 临床流行病学方法临床流行病学(Clinical epidemiology)是采用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并吸取运筹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DME(Dsign,设计;Measurement,衡量;Evaluation,评价)是临床流行病学的核心内容和方法。近年来,应用DME方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广泛接受,在病证结合研究,新药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5.2 循证医学方法

循证医学指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强调从系统研究中获取依据,以使研究结论建立在具有说服力的、充足的证据基础上,从而使在个人经验及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诊疗手段、方法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研究主要指有关疾病的诊断、预后、治疗、 康复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循证医学亦重视临床实践中个人经验与从系统研究中获取的科学证据、结论相结合,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并认真、确切、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决策中改善对人的诊疗结果。中西医结合临床既重视从临床中获取患者的信息对诊疗的指导作用,又注重科学系统的研究;既遵循疾病防治的科学 系统性原则,又遵循了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体现了循证医学研究的基本思想。

5.3 数理统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运用数理统计以及概率的原理,从数量上通过分析事物的部分(样本),来推断事物整体(总体)特征和本质规律的方法。临床医学中存在大量的“软指标”,此外,中医学从整体功能的“司外揣内”的观察和推理模式,更迫切需要甚至是较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5.4 计算机科学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在我国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医药卫生各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医计量诊断模 式、专家模拟系统、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生物电信息的处理和中医药信息处理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中医辨证论治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以 及中医药的学术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对中西医临床结合的几点看法[4]

6.1 重在融合“病”“病”与“证”概念的研究现代西医学的病名定义严谨,有较明确的病理生理理论,病理解剖系统的理论基础,临床表现演变过程及辅助检查等。而传统中医学所言及的病名较宏观,内容较广,缺乏特异性、针对性的客观指标。而传统医学的“证”是从客观角度阐述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客观指标。应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着重进行研究。

6.2 在研究四诊与现代检查的结合传统中医学的四诊诊察方法,凝集了二千多年以来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较真实反应了疾病的病因病理和诊断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对人体疾病微观的科学认识。而现代西医学重视对人体的微观研究,忽略了宏观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和人体自身的协调统一关系。如能汲取两者之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且能及时吸取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势必减低对疾病认识的盲目性,做出恰当的诊断处理,是祖国医学的发展。

6.3 重在制定统一的“病”与“证”诊断辨证标准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中医学及现代医学均受到挑战。若观点被别人认可,就必须言之有据,经得起重复验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统一的公认的标准来衡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更应该重视这一点,搞出切实可行的诊断辨证标准。

6.4 重在恰当使用治疗手段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是依据某位患者所患某种疾病的病理生理演变及临床表现,采取恰当中医和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好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以期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并不是把中医和西药同时应用于某人治疗某种疾病即为中西医治疗。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着重认真加以研究,总结经验,以供别人及后人借鉴。

6.5 重在制定统一的、客观的、科学的疗效判定标准疗效的判定要有标准,而这一标准应具有统一、客观、科学、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为学术交流建立平台,供研究者选用。有了统一标准,才能得出相一致结果,才具可信性。为“肯定”或“否定”提供了依据。

6.6 重在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传统的中医药学凝聚着历代医家的智慧和宝贵经验,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之经验,故有“经验医学”之称。缺乏现代科技体系双盲、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统计学处理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难以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故在研究中应重视选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科学的评价手段。拿出切实可信的结论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季钟朴.中西医结合30年回顾与展望[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2):1.

[2] 王 伟,陈可冀.中西医结合临床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136.

篇11

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两个基础加一个临床”的模式,即中医基础课程和西医基础课程加中、西医临床课程,学时各占1/3。结果是学生对现代医学体系掌握得不够全面,对中医学理论体系掌握得不太熟悉,对中、西医理论不能够融会贯通,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揭示疾病的内在本质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没有完全体现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特点。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两个基础课程没有什么争议,关键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课程,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又是重中之重。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课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1培养目标茫然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要是面向中西医结合五年制本科阶段教学。对中西医结合本科的培养目标目前仍不统一[1],北方某中医药大学确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基本临床技能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能运用中医诊疗思维与技能和一定西医学知识和基本临床技能,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中医临床专门人才;而南方某医科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确保其毕业后作为医生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保证他们有适当的基础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和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郭勇等[2]对中西医结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既能继承传统中医精华,又能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并且能够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有机结合并熟练地应用于临床的现代中医人才,成为新时展的迫切需求。以上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均不统一,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在于精通中医和西医两门医学,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两种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机械地堆砌杂糅在一起。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教学课程中,也经常遇到学生会有这样的困扰: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感觉很茫然,由于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学习起来也感觉非常吃力,很难实现两种思维的转换,更不用说是结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实行“减负”的教学改革,而“减负”的重中之重又在于减轻学生两种医学思维转化和结合的思维负担,这不仅是教学者的难题,也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1.2教材建设不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教材的内涵与真正体现中西医结合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它们都涵盖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部分内容,各论中每种疾病都分别列出中、西医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但均未能较好解决中西医结合理念与内涵问题,存在严重的“中”归“中”,“西”归“西”的问题,教材存在着概念不够清晰,内容结合的少,凑合的多,夹生现象明显;教材编写上欠精炼扼要,重复的篇幅多,有关新知识、新技术的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3]。

1.3临床基地缺乏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基地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中医学的师承教育很难实施。临床基地的缺乏也是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临床的切身体会,学生很难深刻地体会课本的知识,很多内容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2教学改革探析

对以上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以下初步的教学改革探析,希望为中西结合内科学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2.1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总体计划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培养目标有3点:(1)熟练掌握西医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2)熟练掌握中医常见病症的证治方药;(3)实现中西医的融汇贯通。

2.2整合课程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目前教材的编写大多是将每种疾病的中西医内容放在一起,如果学生对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都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成两种思维的转化和结合就比较困难,而且每一种疾病的中西医认识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笔者尝试提出“先分后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先分别讲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内容,最后讲中西医结合的内容,一共分三部分讲授,中医内科学由专门的中医学老师讲授,西医内科学由专门的西医学老师讲授,中西医结合部分由资深的中西医结合专家讲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前两部分重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狠抓学生的记忆牢靠程度,最后一部分重在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中西医的融会贯通。

2.3总结选择“结合点”,开拓学生思路

在中西医结合部分,可以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由于中西医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也不是毫无关联,在很多认识上两者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要找准两者的“结合点”,引导学生以这个结合点进行思维散发,最后老师再进行总结。此“结合点”也就是中西医两种思维的结合点,是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此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解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还可以引用王树人先生提出的“象思维”,象思维是中医学的原创性思维,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象思维首要在“察象”,此“象”,可有象有形,也可无象无形。有象有形者,取自然之形;无象无形者,取自然之理。前者取自然之“图像”,后者取自然之“法象”[4]。如在中医心系病症的讲解中,对于初学的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不寐、癫狂也属于心的病症,不是属于脑吗?这就犯了中西医概念混淆的错误,也是很多初学面临的困扰,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从功能象,即“法象”来思考,思路将会明了很多,例如,脾主运化是中医脾脏的一个功能象,而在西医学中各种消化腺有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此两者有共同的功能象,也就是中西医的结合点。

2.4加强实践,注重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培养

篇1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279-02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包括了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三门学科的知识。国内绝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都将它作为中医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凸显其重要性。本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桥梁课程,与中医药临床联系十分密切,可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纽带,有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掌握和对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学与免疫学紧密联系的基础;中医外感病邪的疠气往往与医学微生物学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感染有关;西周时期的《周礼・疾医》里描述“四时皆有疬疾”,而“秋时有疟寒疾”,其中描述的疟寒疾即是人体寄生虫学的疟疾。而且,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和中医药研究的广泛开展,科学工作者发现某些中药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与免疫增强的功能,可以保护免疫器官、滋养免疫细胞、调节增强免疫分子的活力,发挥抗感染、抗肿瘤等多种免疫作用。目前,中医药界已经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出具有广泛免疫作用的多糖,比如,甘草活性多糖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作用,还可广泛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活性,从根本上强身抗病,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从这些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药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中医药专业特别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掌握好《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践技能,对于本专业学生未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和将中西医有机结合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现状

通过对国内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我们发现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由于中医院校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多,学校教务部门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上倾向于以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为主,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作为一门西医基础课,往往不能引起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加之在一些中医院校,很多专业都是将这门课作为考查课或选修课,因而不少同学都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临床实践用处不大,因而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不高;二是中医院校内西医基础课的课时数普遍不足,对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大部分中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都只安排了60~72学时的教学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0~64学时,试验教学8~12学时),部分专业(如护理学专业)仅安排了48学时,而在西医院校中,临床医学专业和相关的临床专业都将本课程拆分为《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人体寄生虫学》等这三门课程,往往安排的180~210教学学时。从学时安排上来看,中医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时数的严重不足使得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展开,而《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与临床医学各课程的联系紧密,因而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本课程中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以及人体寄生虫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方面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教学才能得到理解和掌握。然而在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安排方面,中医院校由于受课时安排不足的限制,往往仅仅安排12~16学时的实践教学,与西医院校安排的60~80学时的实践教学相比,仅为其五分之一,这使得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受限,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掌握。然而,期望像西医院校那样大规模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的课时也不现实,这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而言势必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学习压力。因而要在较少的实验学时安排下提高《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教学效果,对《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二、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反思

1.确定课程定位,强化教学理念。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的课程功能应从原有的知识定位向着知识、技能和创新并重的定位转变。

2.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校教育的经典,是课堂教学的范本。以中西医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重新构建教材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重新编写和出版供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工作人员除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应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4.基于综合性和创新性试验,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目前医学院校开展的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即由老师设计好,由学生按一定的程序实施让学生直接观察,由此来验证课堂所学理论。这种传统的、单一模仿式的实验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的学习兴趣及创造热情,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国内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多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我校目前开设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如:玻片凝集试验、补体溶血反应、病原微生物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代谢产物的鉴定等,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率低;有些实验内容简单,实验方法落后,已经不能够适合于临床和科研应用,如:单向琼脂扩散法、双向琼脂扩散法5]。因而,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意义重大。目前,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方面应用广泛。所谓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而完成的复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所涉及理论知识多,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像验证性实验那样单一,要求的是要有综合能力。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还要熟悉其他相关课程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体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达到实验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促进实验教学的效果。每次实验教师抽取一个小组对当前实验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出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一起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通过小组式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思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选择使用的实验材料,要自己配好试剂,实验的仪器要调整,操作、记录、结果分析等均由自己独立完成,其中每一步骤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完成,不仅提高了查阅文献的能力,而且学到了传统教学中不做或由教师代做的许多实验方面的技能,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设计性实验能使学生养成独立的分析、动手、反思、创新的精神,对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型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中医药院校《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未来拟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实践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试验教学,通过改进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其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合格人才提供思路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罗晶,刘艳明.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235-1238.

[2]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篇13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本科生 基本素质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中西医并存的产物,其研究中医和西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对象内容和观察方法,比较二者的异同点,吸取二者之长,融会贯通,创建医学理论新体系,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疾病防治的整体医学,所以中西医结合是促使中医药现代化和丰富西医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推动整体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50年代就开始以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和中医学习西医等形式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时至今日,全国的中西医结合形势有了很大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要使中西医结合取得成功,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而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壮大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的学生应以发扬中西医结合专业为目标,着力锻炼以下素质。

一、个人修养及身体素质

首先,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在大学之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从医人员精神风貌,在仪表上要典雅、庄重、大方;在气质上温文尔雅,不卑不亢,豁达大度富有活力;在对待患者态度上要认真负责,面带微笑给患者以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同时要做到尊重接触的任何一位患者;在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以任劳任怨的献身精神和负责尽职、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赢得信任和尊重。

其次,要有严肃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在学习中做到专心专注,在实习中做到手勤、脚勤、眼勤和口勤,充分学习和利用现有的医疗设备和条件,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而且要认识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不仅要加深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要夯实现代西医学科的各类知识,在校期间能够做到认真学习,博览群书。

再次,要具备主动与人沟通的意愿与技巧。一方面,现代的医疗是团队的医疗,医护人员要通力合作,才能照顾好病人,另一方面,医生必须与患者沟通,与家属沟通,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等传统中医方式治疗,要利用有效的沟通获得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需要进行自我充实,磨炼沟通能力,做到在适当的时机,能使用适当的言语清楚表明立场,以满足沟通交流的需要。

最后,要有充沛的体力。一方面患者需要救助的情况在时间上是随机的,医生必须有二十四小时备战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医生若上一台大手术可能连续耗时几小时,必须有过人的体力、毅力与修养。因此,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在入学后,要将健身计划纳入大学日程,经常运动,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自己的体力。

二、道德素质

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医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医疗作风。一个缺乏高尚职业道德的医生,即使医术再高,也不是一名好医生。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第一要敬业乐群,愿意花费较多时间在工作上,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第二要操守把持,一个人再有学识,再有能力,倘若在品行操守上不能把持住分寸,则极有可能会对自己的成长道路产生阻碍作用,甚至给医院造成莫大损害。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持正义,主动抵制各种存在于医疗行为中的损害广大患者及家属利益的行为。

三、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进入临床后首先要下工夫苦练的实践本领。只有把这些基本功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生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理论:如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象经络学说等,以及西医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药理等。二是基本知识:如医院的常规制度、各项操作规程、正确询问病史、病历及各项医疗文件的书写、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的望触叩听等基本检查的步骤与方法、常规检验与常用功能检查的项目及临床意义、药物作用适应证及禁忌证。三是基本技能:危重病人的急救技术及各项诊疗技术的操作、各种常用检查器械的操作技术、中医的针灸、按摩等操作手法。

四、法律素养

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生在临床实习及执业中,要注意:第一,在病历书写上要将自己书写、制作的医疗执业依据“病案”视为法律上的证据,将来既要为自己维权用,又可以为患者、其他法律部门作为诉讼证据用。第二,无论是开具处方,还是给病人开诊断证明、病假证明等,都要以自己执业诊查中了解到的医学信息和相关理论知识为依据。第三,对于患者病情和诊疗措施中存在的风险,要恰当、适时地予以告知,必要时应当由患方签字,或者记录有关情况。第四,如果患者病情特殊,自己难以判断,则要及时申请辅助检查,要求有关科室或者上级医师会诊。第五,在临床学习及执业中遇到特殊情况,要善于发现证据,留存证据。第六,依法行医,依法执业。医师的执业范围和医疗技术,要符合法律和相关诊疗规范、常规,任何执业行为和要求都要以规范性法律文件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恩.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未来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学中国人,2011(4).

[2]黄绍烈.中西医结合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中医药管理,2005(2).

篇14

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45例骨与关节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5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酶联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外周血血清IL23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常规方法对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进行检测,比较两组间IL23、CRP及ESR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观察组IL23水平与CRP、ESR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两组受试者外周血IL23、CRP及ESR表达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广西地区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23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骨与关节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与关节结核;白细胞介素23;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中图分类号:R529.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2.004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23(IL23) level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in Guangxi and to explore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Fortyfive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2015 to July,2016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fiftyfour healthy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serum IL23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in both groups and the levels of plasma C reactive protein(CRP) and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 were tested by routine method.The difference of levels of IL23,CRP and ESR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IL23 levels and CRP,ESR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nalyzed.

ResultsDifference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IL23,CRP and ESR in peripheral blood of both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IL23 in peripheral blood of patients with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in Guangxi significantly increases,which suggests that IL23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

【Key words】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IL23;CRP;ESR

骨与关节结核(bone and joint tuberculosis,BJ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好发于脊柱,如果治疗不及时,后期容易出现窦道、畸形甚至截瘫[1]。近年来,由于耐药性(占结核病患者11%)的增加、合并HIV感染、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等使我国BJTB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2~3]。BJTB发病较为隐匿,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预防及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是由p19亚基和p40亚基通过二硫键连接产生的一种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属于IL12家族成员,由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产生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4]。Cooper AM等[5]研究发现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缺乏IL12和IL23共同的p40亚基比缺乏IL12 p35亚基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提示IL23在机体感染分枝杆菌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对BJTB患者外周血中IL2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初步探讨该细胞因子在BJTB发病中可能存在的机制,为早期BJTB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Y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 2016年7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广西籍壮族BJTB患者45例,既往未感染肺结核,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病、遗传性疾病者,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BJTB,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16~75岁,平均(46.76±14.50)岁。同期随机选取我院体检中心的5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体检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未患心、肺、肾等基础疾病,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21~63岁,平均(41.75±12.87)岁。所有受试者均来自广西地区且征得本人或家属的知情同意。两组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血标本的采集

于清晨抽取空腹受试者肘正中静脉血3 ml于促凝管,15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放于-80℃冰箱冷藏用于待测IL23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同时抽取2 ml外周血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待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表达水平。

1.2.2外周血IL23水平的检测

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具体步骤按照IL23 ELISA 试剂盒(浙江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L23 ELISA Kit)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CRP、ESR含量的检测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7600)、血沉分析仪(意大利Test1)检测CRP、ESR表达水平,具体操作由我院检验科人员严格按照英国RIQAS质控标准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IL23、CRP、ESR表达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AKx-D〗±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不同浓度梯度标准品的OD值

观察组外周血IL23水平的标准曲线绘制,如表1和图1所示。

2.2两组IL23表达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IL2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CRP、ESR水平的相关性

经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23与CRP、ESR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r=0.138,P>0.05;r=0.243,P>0.05)。

3讨论

骨与关节结核病情复杂、进展机制不清、致残率较高,使得治疗难度增加。通常认为骨与关节结核来源于肺部感染灶的血行转移,但并非所有骨与关节结核患者都合并肺结核。目前关于结核杆菌与骨破坏之间的机制仍不明确。以往有研究[6]表明,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间的动态平衡直接影响着健康骨形态的维持,而结核分枝杆菌含有多种抗原成分,能够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12、TNFα,诱导破骨细胞的成熟和活化导致平衡破坏而最终引起骨坏死[7]。

当结核杆菌侵入宿主后,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其中CD4+T淋巴细胞起着重要作用[8]。以往我们认为IL23通过诱导CD4+T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参与结核免疫反应,但近来研究表明IL23还可以诱导CD4+T细胞分化成高活性TH17细胞,通过生成IL17A、IL17F、IL21、IL22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9]。国外有学者[10]就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Arg381Gln)多态性与肺结核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提示IL23R基因 rs11209026 位点与突尼斯人活动性肺结核的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另外,国内学者卓文基等[11]对肺结核患者血清IL23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23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其可能在结核感染和免疫反应中起作用,并认为IL23在血清中分泌水平的差别,有可能成为肺结核临床诊断依据之一。

目前IL23与肺结核的相关研究较多,也提示其参与结核的免疫反应当中,但却未见文献报道其是否参与骨与关节结核免疫反应,而广西地区作为结核的高发地带,因此我们选取本区内骨与关节结核患者45例和健康对照组54例进行血清IL23表达水平的检测,为明确IL23是否参与骨与关节结核免疫作用及具体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本实验采用ELISA 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骨与关节结核患者血清IL23 表达水平较高,也许同它参与结核自身免疫反应作用有关,这与卓文基等的研究结果相同,提示IL23可能通过诱导CD4+T 细胞向Th1 细胞分化,促进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FNγ以及扩大TH17细胞群产生IL17等方式参与机体对结核病的免疫应答,它的表达水平也可能成为骨与关节结核的诊断及愈后标准之一。

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可以在炎症刺激下由肝细胞合成,正常人的血清中含量很低,而炎症感染者血中有较高的表达。而ESR在很多情况下都能够变快,常见的有炎症、恶性肿瘤、贫血等疾病。而本研究对两组受试人群外周血中的CRP及ESR水平检测结果也发现:观察组受试人群外周血中CRP及ES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

综上所述,IL23在骨与关节结核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表达水平较高,表明可能与骨与关节结核的免疫反应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对骨与关节结核的认识以及对IL23精确的分子结构、抗炎作用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IL23有可能成为骨与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依据及判断愈后方面更好的指标,为今后早期预防及控制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学术委员会.正确理解和认识骨与关节结核诊疗的若干问题[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384392.

[2]Zhao Y,Xu S,Wang L,et al.National survey of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2,366(23):21612170.

[3]蒲新明,依旦・吐尔逊,阿尔泰,等.耐药结核病现状及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6,32(5):717720.

[4]Sun L,He C,Nair L,et al.Interleukin 12 (IL12) family cytokines:Role in immun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NS autoimmune disease[J].Cytokine,2015,75(2):249255.

[5]Cooper AM,Kipnis A,Turner J,et al.Mice lacking bioactive IL12 can generate protective,antigenspecific cellular responses to mycobacterial infection only if the IL12 p40 subunit is present[J].J Immunol,2002,168(3):13221327.

[6]Charles JF,Aliprantis AO.Osteoclasts:more than’bone eaters’[J].Trends Mol Med,2014,20(8):449459.

[7]刘瑞霞,崔婷,宋冬明,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信号通路的变化[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6(4):328332.

[8]Urdahl KB.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barriers to T cellmediated immunity against tuberculosis[J].Semin Immunol,2014,26(6):578587.

[9]Heidarnezhad F,Asnaashari A,Rezaee SA,et al.Evaluation of Interleukin17 and Interleukin 23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and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J].Iran J Basic Med Sci,2016,19(8):844850.

[10]BenSelma W,Boukadida J.IL23R(Arg381Gln)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severity[J].Clin Vaccine Immunol,2012,19(8):11881192.

[11]卓文基,钱明,陈涛,等.肺结核患者血清IL6、IL12、IL23、TNFα、IFNγ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0):46.

(收稿日期:2016-11-18 修回日期:2017-04-12)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81541136);2012年广西卫生厅重点课题(重2012083);2011年广西教育厅课题(201106LX431);2010年广西卫生厅课题(重20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