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范文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1:59

水利工程的投资逻辑

篇1

【关键词】 逻辑框架法; 沼气工程; 绩效审计

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对农村沼气工程等公共投资项目进行了绩效审计的有益探索,相关绩效审计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种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审计实务之中,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绩效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绩效审计技术方法仍然较为落后,审计逻辑思维不够严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相互脱节,严重制约审计人员开展相关绩效审计并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在进行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绩效审计时,归根结底,最大的问题在于未能形成发现苗头、分析根源以及彻底解决问题的系统性逻辑思维范式,绩效审计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项目申报书、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预算和项目合同,项目评价缺乏逻辑性,绩效指标之间重复或者脱钩,使得绩效审计举步维艰。本文拟尝试用改进后的逻辑框架法,结合“问题树――目标树”的分析方法,探讨应用逻辑框架法在农村大中型沼气工程绩效审计中的具体运用。

一、逻辑框架法的提出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以下简称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于1970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概念化分析和论述项目的科学思维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架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使之更容易理解,它与对比法、成功度评估法、多项目决策方法以及模糊数学等方法相比,具有逻辑关系清晰和提供了一种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项目立项决策、可行性研究及评估、监测评价和可持续性分析等领域,特别是项目后评估等工作。目前,已有2/3的国际组织把逻辑框架法作为援助项目计划管理和目标评估的主要方法。LFA的基本结构是一张4×4的矩阵表格(详见表1):它表明了LFA的基本结构模式,垂直各行代表项目的目标层次,自下而上地列出项目的投入/措施、产出/结果、项目目的/作用和宏观目标/影响,予以分析项目各关键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横向依次是验证项目的客观验证指标、验证方法以及重要的假定外部条件。

(一)逻辑框架法(LFA)的层次划分

逻辑框架法(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为了实现某一目标,需要达到怎样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需要进行何种力度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将会产生何种结果?按照这种逻辑思维,LFA将项目目标分解为四个层次:

1.宏观目标/影响层次:通常指的是被评价项目所属领域的最高层次目标,通常为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它超越了项目本身的范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与作用。

2.项目目的/作用层次:该层次主要回答“为什么”要实施该项目,即该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直接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效益,属于项目级的成果与作用。它站在微观的角度看项目给受益群体带来的社会经济成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

3.产出/结果层次:这里的“产出”是指实施项目之后,形成的具体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即产出物,通常为可量化的直接成果,说明一个项目实施之后的效果性。

4.投入/措施层次:指的是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内容,主要包括:为了完成项目所投入的资金、人员、管理机构等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和时间,一般用于衡量项目实施的经济性。

(二)逻辑框架法(LFA)的逻辑关系

1.垂直逻辑关系。逻辑框架法(LFA)垂直方向的四个层次由下而上形成了三个逻辑关系,以此来描述项目设计中思考的层次关系: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投入,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项目的产出与实现项目的直接目的之间的关系;第三级是项目直接目的对实现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目标的贡献关联性。此外,还隐含有第四个逻辑关系――项目目标和目的的实现为再次投入打下的基础。

2.水平逻辑关系。逻辑框架法(LFA)的垂直逻辑关系主要用于分析评价项目的层次关系,但并未阐述如何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分析和评价。传统的LFA主要通过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投入的资源与成果之间的效率,利用验证方法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以评估项目的产出、目的与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并未能对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和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未能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来保证项目的持续性。

3.反馈关系。逻辑框架法(LFA)的反馈关系是LFA的一种隐含关系,它反映的是现阶段项目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对下一轮该项目的投入。政府新一轮的投资会结合前期投资的宏观目标、项目目的的实现情况,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率性、效果性、效益性、环保性以及公平性,以使本期政府投资资金效益最大化,从而影响到项目投入情况。由此可见,LFA的反馈关系是一种间接关系,它督促项目的可持续性和高效运行。

传统的逻辑框架法作为一种成熟的项目定性分析工具,以其较强的逻辑性和直观性,在建设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以其仅有的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并不能满足对农村沼气工程进行绩效审计的要求,绩效审计不仅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评价项目,更需要进行审查和提出改进建议,因此提出需要对传统的逻辑框架法做出必要的修正(如表2)。

二、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引入逻辑框架法的可行性

在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中尝试应用修正后的逻辑框架法,更符合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要求,其可行性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逻辑框架法(LFA)纵向的逻辑关系与绩效审计要求是一致的

审计人员在进行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时,经济性对应改进逻辑框架法中的投入,主要用于评估农村沼气工程投入的资金、人员、管理制度等资源与时间,分析沼气工程是否以较低的成本建造与运行,与同类工程相比其资源节约度;效率性对应改进LFA中的产出层次,即投入层次中,落实的一定资源与时间,直接产生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及其附属工程数,用于衡量是否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宏观目标与项目目的相当于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中的效果性,体现沼气工程处理禽畜粪便、秸秆,产生沼气、沼肥的能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此外,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体现其环保性;以项目促进宏观目标的实现情况来决定资金的分配,使政府资金流向最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符合政府资金分配原则,体现了公平性。

(二)逻辑框架法(LFA)横向的逻辑关系与对沼气工程开展绩效审计的思路一致

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是运用一定的审计方法与技术,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来分析和评价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取得的经验,提出审计建议,以改善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与管理现状的一种审计活动。在LFA的横向上,根据事先确定的验证方法取得验证指标的实际值,并与预测值进行对比,找到二者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内外部原因,以此为依据提出审计意见,同时总结项目运行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在项目下一阶段的运行过程中,扬长避短,进而实现投资项目高效运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指标的选择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具有权威性、代表性、认可度高的指标,在国家和行业标准较为缺乏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项目可行性标准中的计划指标或者同行业已经达到先进水平的标准。

(三)逻辑框架法(LFA)的反馈关系与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的机理相耦合

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审计,发现农村沼气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资金使用效率性、效果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进而提出审计意见,以帮助被审计单位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工程运营管理的能力。由此可见,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实施过程经历了“评价―反馈―调整―改进―评价”的系统循环。在LFA的反馈关系中,政府通过评价农村沼气工程在改善农村环境、缓解农村能源压力、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效率效果,控制资金投入等措施来促进被审计单位通过严格审批,改善后续服务投入,以不断提高农村沼气工程的运营绩效。总之,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可以借助LFA的反馈关系来促进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项目管理与运营的改善。

(四)逻辑框架法(LFA)适用于可量化的农村沼气工程

LFA主要适用于分析公共工程的投入、产出和结果等。它要求公共支出及其结果是可观察和可量化的。农村沼气工程经过项目可行性报告、政府预算、项目决算,有充分的数据指标对其进行量化考核。沼气工程作为一个持续使用时间较长的项目,相关部门通常需要制定中长期的计划,例如,沼气工程具体的施工项目数量与合同书中的规划建设项目数量,产出的沼气、沼渣、沼液和处理的禽畜粪便数量与预期值的比较等,它们都可以进行具体的量化和考核,有利于绩效审计取证的开展。

三、修正的逻辑框架法在沼气工程绩效审计中的实施

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的实施路径一般包括:进行审计调查,将调查数据与预期值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然后经过逻辑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审计意见加以解决。在利用修正的LFA进行绩效审计时,应当着重利用LFA的清晰层次关系与因果逻辑关系,发现并解决大中型沼气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修正LFA应用于农村沼气工程的四个步骤:

(一)研究项目背景,进行利益群体分析

所谓的“利益群体”是指受沼气工程建设或产出影响或可能影响的个人或者企业,这里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或者负面的影响。利益群体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确定沼气工程的长远目标和明确哪些群体的利益更为优先,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应当围绕这些利益群体,了解沼气工程是否已经使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达到最大化,是否最大化缓和矛盾。其中,最关键的是沼气工程运行对当地乃至地区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社会生态环境是一个地区长远的、可持续的目标,是项目正常运转的根本。利益群体分析与问题树的构建有密切的关系,没有了解利益群体,就不清楚哪些问题是主要的,需要首先解决哪些关键问题,利益群体对沼气工程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二)审计调研,构建问题树

通过相关群体分析中的问题分析找到农村沼气工程需要解决的利益群体的核心问题,通过收集资料把所有问题汇集起来,利用核心问题分析现状,向上逐级推出由此引起的主要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引起问题的各层次原因,进而建立问题树。问题树可以清楚地描述事物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有助于分析理清项目存在的最根本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负面影响。

(三)分析问题,构建目标树

目标树分析是用于表述在问题解决后将达到的状态,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目标树的任务就是将问题树进行转化,明确项目的宏观目标/影响、项目目的/作用、产出/结果、投入/措施,也即将问题树中的主要问题、原因、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分别对应转化为目标树中的产出、投入、项目目的和项目目标。转化的主要步骤是把问题树中的负面状态利用一定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正面状态,并且利用“手段――目的”的方法保证层次的完整,即“手段”保证“目的”的实现。

(四)构建审计实务逻辑框架

根据已经建立的目标树形成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的逻辑框架,在项目投资、项目建设、项目运行环节,分别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分析每一层次指标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审计意见。具体可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指标完成情况。利用LFA对农村沼气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应当事先设置绩效审计指标,绩效审计指标应当客观、全面并且保持各评价年度之间的稳定性。在进行绩效审计时,将验证指标与实际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2.找出差异的成因。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找出形成预期与实际差异的主要原因,依据“问题树――目标树”的分析方法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观原因和项目受限的客观原因。

3.提出审计意见。在发现了形成差异的主客观原因之后,利用头脑风暴法等群体决策方法,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案可以不考虑项目受限的客观因素。立足项目的发展与变化,结合项目主体自身能力,对形成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行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找出使项目效益最大化的方案作为审计建议。根据形成的问题树、目标树和已经确定的具体实施方案的分析便可确定农村沼气项目绩效审计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资金、技术、人员方面的限制,便可形成相应的审计报告。它表明了LFA的基本结构模式,垂直各行代表项目的目标层次,自下而上地列出项目的投入/措施、产出/结果、项目目的/作用和宏观目标/影响,来分析项目各关键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横向依次是验证项目的预期和实际指标、信息资料和验证方法以及重要的假定外部条件。

改进逻辑框架法作为一种项目规划、目标风险分析和评价、监测评价和可持续性分析的工具,对于客观、科学地评价已建成沼气工程建设与运营的效益、总结经验有一定促进作用,通过理顺项目的因果逻辑关系,有助于科学地界定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并按照思维的逻辑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审计建议。但是,应用于农村沼气工程绩效审计项目的改进逻辑框架只是一种项目后评价的工具,它并不能取代实地调查、问卷调查、查账、符合性测试等传统审计方法。两者应当配合使用,以使绩效审计更好地展开。

【参考文献】

[1] 黄溶冰,王丽艳,齐兴利.基于改进逻辑框架法的公共投资项目效益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07(2):13-16.

[2] 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审计研究,2004(6):3-8.

[3] 戴智,戴毅.逻辑框架法在工程项目后评价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09(5):26-29.

[4] 朱旭萍,唐德善,廖昕宇.逻辑框架法在黑河调水及近期治理可持续性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787-789.

[5] 蒋翠清,李华好.基于逻辑框架法的工程监理项目后评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248-252.

[6] 时现.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6):28-31.

[7] 张宏亮,肖振东.基于AHP的公共环境投资项目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审计研究,2007(1):31-36.

[8] 刘爱东,赵金玲.政府投资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研究――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10):31-38.

[9] 王如燕.政府环境绩效审计标准研究[J].财会月刊,2006(7):54-56.

[10] 房巧玲,刘长翠,肖振东.环境保护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审计研究,2010(10):22-27.

[11] 邓朝晖.论平衡计分卡在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中的运用[J].嘉兴学院学报,2009(4):64-67.

[12] 毛晔,姚玉蓉,张星.大型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模型――基于可持续性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27-30.

[13] 王会金.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评析与我国绩效审计战略[J].会计研究,2010(5):75-82.

[14] 戚振东,吴清华.政府绩效审计――国际演进及启示[J].会计研究,2008(2):76-85.

[15] 王宇龙.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初探[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5):83-85.

[16] 刘玉娟.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选择[J].审计研究,2009(5):24-28.

[17] 王新奇.农业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11):57-58.

篇2

【关键词】水利 信息化软件 逻辑实现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各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在新的条件下,在水利行业应用信息技术是必然的,我们应该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水利部提出并开始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正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虽然起步早,并曾经一度领先;但是发展速度慢,已相对其他信息产业落后—我国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从“七五”期间就开始了,并曾经领先于其他信息行业,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种水利基础信息的遥感、遥测以及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处理。全国水利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设“国家水文数据库”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水利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也已经基本到位,开始实行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联机管理;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覆盖全国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也已投入了建设。

三、水利行业业务逻辑层应用技术分析

在水利行业中一般对其本身业务非常重视,所以业务逻辑层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在业务逻辑层中,除了Web和WCF服务,还有一种轻量型的服务,它直接连接数据库并获得服务。通过它实现业务逻辑时,经常将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结合在一起。这种服务有:NET架构的ADO. NET,LINQ(语言集成查询),XML等。Web或WCF服务都是针对互联网发展愈发庞大而产生的技术,更适合于在互联网中各个服务器之间相互调用服务。这些业务逻辑层的服务事先编好, 独立,再由系统的表现层调用。具体优点如下:开发人员可以只关注整个结构中的其中某一层;可以很容易用新的实现来替换原有层次的实现;可以降低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有利于标准化;利于各层逻辑的复用。在需要服务分层分级部署或服务器之间要通过互联网联系时,使用这种技术比较适合,如企业的分布部署或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服务要调用另外在其它服务器上的服务。它有以下缺点:

(一)降低了系统的性能

如果不采用分层式结构,很多业务可以直接造访数据库,以此获取相应的数据,如今却必须通过中间层来完成。

(二)降低了灵活性

有时会导致级联的修改,这种修改尤其体现在自上而下的方向。如果在表示层中需要增加1个功能,为保证其设计符合分层式结构,可能需要在相应的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中都增加相应的代码。通过分析水利行业信息系统特点,可以看出目前水利行业系统,在网络的物理连接上大多属于内网,提供通,LINQ等技术访问数据库的便利性;由于要贴近实际业务,要求用户在页面和功能上紧密有机的结合,以实现复杂的逻辑关系,并符合用户的日常工作习惯。因此需要灵活的编程方式。类似,LINQ这种直接连接数据库的轻量型的服务,将系统业务逻辑层和表现层结合起来,有利于在水利行业信息系统中实现业务逻辑复杂,并且需要经常改动的系统。

四、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举措

(一)增加投入,继续发挥政府主导和扶持作用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重要的公益性事业,要实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而政府投入则是资金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位置,把水利纳入重点支持的领域,资金投入比例不断增大,来源渠道不断拓宽。

(二)加强管理,推进水利信息化健康发展

水利行业发展与改革的良好局面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基础。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健全管理机构,明确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职责,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相应部门,逐步规范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信息化有人管、有人建、有人运行维护,保证水利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三)任人唯才,加强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

水利信息化建设领域是一个范围宽泛、科技含量高、智力密集的领域,对人才的实践经验要求高,需要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熟悉水利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因此,水利部门首先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培训;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用人机制,注重引进既懂水利又精通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水利信息化建设。

(四)资源共享,加快资源整合和共享进度

所有信息基础设施,包括采集、监控、通信网络、数据存储、计算、安全和机房等软硬件设施,都必须按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和应用,特别是要依托数据中心建设,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对行业内部要最大程度地共享信息资源,对社会公众要最大程度地公开公共信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国各行业的发展,是我国各行业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水利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进一步的推动水利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水利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2003,4.

[2]杨艳等.关于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49.

篇3

1逻辑框架法

1•1逻辑框架法的概念LFA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使之更易理解。LFA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LFA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如果”提供了某种条件,“那么”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LFA的基本结构是一个4×4的矩阵(见表1),它表明了LFA的结构模式,其垂直方向各横行代表项目目标层次,它按照因果关系,自下而上地列出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等4个层次,包括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验证方法与指标,说明目标层次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重要的假定条件与前提;水平方向的各竖行代表如何验证这些不同层次的目标是否达到,从左到右列出各目标层次的预期指标和实际达到的考核验证指标、信息资料和验证方法以及相关的重要外部假定条件。

1•2逻辑框架法的目标层次及逻辑关系

1•2•1LFA的层次如表1所示,LFA把目标及因果关系划分为4个层次:a.目标层次。通常是指高层次的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该目标可由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机构的整体目标以及项目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要求。b.目的层次。目的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即项目的直接效果、效益和作用,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什么,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指标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c.投入层次。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的投入量和时间等。d.产出层次。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干了些什么”,即项目的建设内容或投入的产出物。一般要提供项目可计量的直接结果。

1•2•2逻辑关系a.垂直逻辑关系。以上4个层次由下而上形成了3个逻辑关系。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项目的产出与社会或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级是项目的目的对整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些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如上所述,在LFA中“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上下间的因果关系(图1)。图1垂直逻辑中的因果关系b.重要的假定条件。在逻辑框架的4个目标层次之间有一些重要的限制条件,称为假定条件,即必要的外部条件或风险。重要的假定条件主要是指可能对项目的进展或成果产生的影响,而项目管理者又无法控制的外部条件,即风险或制约条件。c.水平逻辑关系。LFA的垂直逻辑分清了评价项目的层次关系,但尚不能满足其对项目实施分析和评价的要求。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之间的效率。对应垂直逻辑的每个层次目标,水平逻辑对4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4逻辑框架[9-10]。

2GEF海河项目简介

全球环境基金(GlobalEnvironmentFacility,以下简称GEF)作为一个国际资金机制,主要为受援国提供4个领域及与之相关的土地退化方面项目的资金支持,这4个领域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国际水域、臭氧层损耗。提供资金的目的是取得全球环境效益,促进受援国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海河是流入渤海的重要流域之一。由于流域内的城市、工业、农业、畜牧业等陆地污染源给渤海造成了严重污染,削弱了渤海的生态系统功能。GEF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项目(以下简称GEF海河项目)是通过世界银行申请全球环境基金的赠款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332万美元,其中申请全球环境基金赠款1700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1632万美元。项目实施期为2004~2010年。项目的实施涉及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海河水利委员会、漳卫南运河子流域、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及16个重点项目市、县(区)等众多部门和单位。项目内容包括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知识管理开发、天津滨海污水管理、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等4个主要组成部分(图2)。该项目旨在提高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减轻流域水污染状况,从而改善渤海水环境状况。

3GEF海河项目评估

项目评估是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对项目的合理性、效率、效果、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评价。虽然编制逻辑框架是一件比较困难和费时的工作,但是对于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来讲,可以事先明确项目应该达到的目的和实现的目标,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国际上已普遍将LFA应用到项目评估中。

3•1GEF海河项目问题分析

对GEF海河项目的问题采用“问题树”的方式进行分析。海河流域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的核心问题:①平原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多年年平均36•7亿m3,其中浅层18•7亿m3,深层18亿m3),水位连年下降,年均1~3m;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不断扩大,地面沉降;②地表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不合理,并存在浪费;③水污染十分严重,咸水区分布面积增加。问题的原因:①海河流域的水资源极为短缺,人均占有不足全国平均的1/6,以仅占全国1•5%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全国10%的人口、8•5%的耕地和10%的粮食生产以及京、津等几十个城市的供水任务;②气候连年干旱,影响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补给;③涉及生产和技术、工程、管理和政策、体制等诸多因素,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不同资源利用,山区和平原不同区域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后果:①严重影响其流入的渤海水体环境;②制约海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③影响当地人民的生计与健康,使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农业收入降低或有限,增收或脱贫困难;④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上可能会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矛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难以保障。

3•2GEF海河项目逻辑框架分析

3•2•1GEF海河项目的层次

3•2•1•1目标层次a.实现黄海生态大系统(包括渤海)及其水域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b.实现水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

3•2•1•2目的层次在海河流域水量和水质方面,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水平,减少陆地污染源对渤海沿岸和海洋环境的污染。

3•2•1•3产出层次项目的产出即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知识管理(KM)开发、天津滨海污水管理、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等4大组成部分(图2)。

3•2•1•4投入层次a.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①支持制订市、县(区)级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②支持编写预投资研究报告并开展部分计划内行动;③支持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的机构协调机制;④支持制定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⑤支持制定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⑥支持制定海河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总预算1470万美元。b.知识管理(KM)开发。通过改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IS)、河流数据编码系统、流域模型、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和其他知识管理应用,支持流域级的战略规划和技术调查;②通过改善数据采集、地理信息系统(GIS)、河流编码数据系统、流域模型、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和其他知识管理应用,支持制订县(市、区)级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计划,总预算585万美元。c.天津滨海污水管理。①支持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机构协调机制(市建委、环保局和水利局);②支持制订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计划;③支持编制预投资研究报告并开展部分计划内行动;④支持大沽排污河整治恢复;支持小城镇废污水处理与管理,总预算413万美元和9825万美元(通过天津环境发展二期项目(TUDEP2)进行融资)。d.项目管理、监测评价和培训。①支持发展有助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的政策、法律、行政管理机制和工具;②支持项目管理、监测评价;③提供国内外培训,总预算864万美元。

3•2•2项目考核指标

3•2•2•1目标指标a.将试点县区排入渤海的污染负荷量降低10%(基线:COD16•4万t/a;NH3-N1•9万t/a)。b.以环境上安全的方式处理大沽排污河中220万m3污染沉降物。c.在天津市每年至少有一个小城镇排入渤海的COD和NH3-N分别降低1万t和500t。d.在海河流域和中国其他流域普及应用降低渤海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方法。

3•2•2•2目的指标a.建立县级机构间合作委员会。其结果是改善了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作,在上级部门(省、直辖市、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污染防治工作得到了加强。b.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省、直辖市、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水利部和国家环保总局)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项目实施单位已采用了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改进方法(包括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和知识管理,水权和取水许可管理和排污控制)。c.天津沿海县(区)已实施了小城镇废污水管理,包括污水收集、工业预处理、废污水处理和废污水回用。d.在试点市、县(区)和沿海县(区)减少废污水排放,每年将减少10%(基准:COD16•4万t/a;NH3-N1•9万t/a)。e.试点市、县(区)每年将减少10%的用于灌溉目的的地下水超采量(基准:4•2亿m3/a)。f.减少入渤海的排污量,在天津市至少有一个小城镇每年减少1万t的和500t的NH3-N污染。g.处理大沽排污河220万m3污染沉降物,实现一次性减少1万t油、2000t锌和5000t总氮。

3•2•2•3产出物定量指标产出物定量指标:①准备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并于2007年3月31日开始启动实施;②建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IWEM)机构协调机制,并于2004年12月31日运行;③准备战略研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将研究成果纳入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④准备漳卫南运河子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开始初步实施;于2008年12月31日前准备海河流域战略行动计划(SAP);⑤准备示范项目,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开始实施,成果纳入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⑥明确并实施政策、机制和工具;⑦水资源-水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创建、检测、实施,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⑧应用系统开发、建立,并于2007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⑨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系统建立、检测,并于2006年12月31日前正常运行;⑩2008年12月31日前知识管理(KM)和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机制建立、检测和正常运行;112008年12月31日前,大沽河整治改造第一期大沽河至巨各庄泵站间的排污渠改造成功;12于2006年12月31日,完成大沽河沿岸工业污染控制研究,行动计划正在实施,初始研究结果纳入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中;132005年12月31日前,完成两个小城镇的综合废污水管理研究,准备并开始建议的实施;14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至少一个小城镇的财政激励机制试验并正常运行;152004年9月30日,专家组包括国际专家组发挥作用;16开展培训、研讨班和考察(包括在年度培训计划中),并根据这些计划实施;172004年12月31日前,项目范围的监测评价系统建立并运行;182004年9月30日,管理信息系统(MIS)投入运行。

3•2•3项目验证方法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中期和最终审查报告、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半年度报告、世界银行GEF检查监督团报告。

3•2•4假定外部条件

3•2•4•1从目的到目标的主要条件a.政府对地区规划的持续承诺。b.政府机构的支持。c.广泛利益方的参与。d.水资源与水环境规划及管理的改进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3•2•4•2从产出到目的的主要条件a.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借鉴市、县(区)和子流域级“自下而上”的水资源管理模式。b.中央政策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及其规划的改进。c.知识管理(KM)和遥感监测蒸腾蒸发(ET)管理水平的改进有助于改善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d.污水处理厂按计划运行。e.项目管理可以指导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规划及流域管理。

3•2•4•3从投入到产出的主要条件a.配套资金充足并及时到位。b.市、县(区)政府强烈支持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规划(IWEMP)及其实施。c.海河水利委员会主持知识管理(KM)系统的设计和改进,并对其他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d.从政治角度支持废水综合管理规划。e.各级项目管理充分,部门间良好合作。

3•3项目评估根据上述问题及项目逻辑框架分析,并对照GEF海河项目有关文件,可以发现:①项目的目标是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和利用的核心问题及其环境、经济、社会等负面影响的解决,因此其表述是合适的;②项目的4大组成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所有主要问题,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措施;③在原来的项目设计中还缺少明确的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与成果和相应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措施。

篇4

一、国内外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现状

国外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乎与项目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达国家的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使用国家预算的国内公共部门大中型投资项日,并有明确的后评价法律依据、系统的机构和评价程序与方法。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多采用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起步工作也是在80年代开始的,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交通部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估工作重点、必备条件和组织管理方式及后评估报告的文件格式及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与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较少,仍使用传统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

2、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标准,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效果;

3、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改进研究较少。

4、我国的路网建设涉及区域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地区统计资料不完整,使评估测算愈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路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需要。本文在现有的 “前后对比法”和“有无评价法” 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逻辑框架法”,以健全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二、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指将公路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及后评价时所作的新的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程度,用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以便为今后加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前后对比法”多运用于公路项目的过程评价,通过对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观测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运用“前后对比法”,通过对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到项目效果好坏的原因,指出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差异,总结出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使以后项目的实际计划和目标制定更加切合实际。

(二)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公路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该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也是后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仅是项目的效果和作用,还受项目以外多种因素(如国家政策、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简单的有无对比不能得出真正的效果。

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的真实效益和影响,我们在前述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逻辑框架法,旨在完善公路项目的目标评价。

三、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所开发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主要应用于项目后评价中。“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宏观目标评价(即项目建成后对沿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作用)和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有些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指标,项目后评价要给予重新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LFA的思路和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 提供了某种条件, “那么” 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目标内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目标所需的。

外部条件。对目标体系而言,包括目标指标、实现目的、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投入、预期的效益产出四个层次,从而形成一个LFA的基本模式,如表1所示的4×4的矩阵:

从表1看出,LFA包含四个层次的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

1、垂直逻辑关系 项目管理者联盟,项目管理问题。

1)宏观目标

项目的宏观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所指向的目标,该目标可通过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公路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的要求。

2)项目目的

也叫直接目的,是指项目的直接效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公路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来的效果,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

3)产出

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在分析中应注意,在产出中公路项目可能提供的一些服务和就业机会,往往不是产出而是项目的目的或目标。

4)投入和活动

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

上述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因此,要应用LFA进行公路项目目标评价,目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第三级是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沿线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种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公路项目目标的各种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利用LFA来体现。通过分析目标管理诸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实现从设计,实施到最终效果的项目目标的系统评价。

2、水平逻辑关系

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X4的逻辑框架。

篇5

[关键词]公共项目;发展结果导向管理;绩效管理;逻辑框架

[中图分类号] F27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1-0052-03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项目是公众社会生活的平台,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直以来,我国的公共项目发展暴露出供给严重不足、建设质量低下、经营效益不高等特点[1]。同时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私有资本、社会要素和市场主体逐渐参与到公共项目的建设中来,给公共项目的绩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因此,新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亟待探索和研究。

本文尝试在公共项目的绩效管理中引入“发展结果导向管理”理论,简要介绍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机制,及其相关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

二、理论基础――发展结果导向管理理论

“发展结果导向管理(Managing for Development Results, ”MfDR”)”理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次世界性的圆桌会议。2002年,在美国国会的推动下,世界银行、国际经合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联合启动了世界范围内的“结果导向的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当年在世界银行总部召开了MfDR第一届圆桌会议,主题是“发展结果导向,寻求更好的绩效、监测与管理”。第二届圆桌会议于2004年在非洲摩洛哥召开,主题是“MfDR:发展结果导向的投资监管”,提出了绩效管理的结果报告机制和加强在监测与评价领域的战略调整与信息系统研究。第三次国际圆桌会议于2007年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议建议通过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确定关键指标、加强计划实施过程中有效监控和评价以提高发展成效。这样基本形成了发展结果导向管理理论的方法和管理原则。

“发展结果导向管理”是在“面向结果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它通过一些基本的原则的应用来实现对公共项目的更为有效的绩效管理[3]。这些原则包括:在项目实施的所有阶段致力于与结果相关的对话;在一致认可的结果的基础上把规划、监测和评估联系起来;尽量使得对项目实施的期望结果的反馈报告系统简单、低成本和便于使用;通过安排资源来实现结果而不是片面的用结果决定管理;充分利用结果信息进行管理学习、决策制定以及整体的报告和责任系统。

“发展结果导向管理”是一种改进计划、监测和评估工具的管理学方法,其目的是达到预想的发展结果,并使这种发展结果具有可持续性。采用“发展结果导向的管理”理论作为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改变了传统意

义上公共项目绩效管理以经济评价为主的理论前提,更加关注项目的相关性和持续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

(一)管理思想

发展结果为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通过确定公共项目绩效方面的关键要素――投入、产出、产效和影响,和他们的因果关系、评价指标,以及可能对公共项目成败产生作用的假设和风险进行规划、监测、评估,对公共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结果链”就清晰的反映了实现发展结果的绩效管理流程(见图1)。投入是指开展项目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活动是运用项目投入,为产生预期的项目产出而执行的一系列任务。产出则是项目提交的直接产品或者服务。产效是项目产品给利益相关者带来的直接效益。影响则是项目对国家、社会、行业带来的长期性的效益和影响。

图1、结果链

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方法的核心思想体现在:①强调发展干预(公共项目)的结果导向。在项目的概念化设计阶段,要对项目的发展结果(产出、产效、影响)有明确的设计和界定,也就是要明确项目开发要实现的目标。在整个公共项目开发过程中,要为了这些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绩效管理。②注重项目设计阶段的公众参与。参与是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公众参与可以了解公众的现实需求,使得项目开发的目标与公众的现实需求相符合。③重视对公共项目发展结果的管理。通过对项目长期的跟踪和绩效管理,实现项目对发展问题带来的持续改进,从而实现发展目标。这要求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公共项目的效益。对宏观社会带来的长远影响。

以发展结果导向管理为基础的公共项目要求把项目的规划、监测和评估联系起来[4]。在项目规划的时候,应该是从结果链的末端开始,首先考虑开发的长期目标和深远影响,再考虑项目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和效益,然后才规划项目的直接公共产品。进而分析项目的具体开发活动和投入。在项目实施和监测评估过程中,就应该顺着结果链的顺利依次进行。

(二)相关的绩效管理内容和工具

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的管理工具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问题――目标分析、绩效监测评估逻辑框架、贫困影响分析等内容和方法。

1.利益相关者分析

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在明确待解决的发展问题的基础上开展的,其目的就是要明确发展问题直接或间接涉及、或影响到的人和组织。在这个阶段可以发现公共项目的支持群体和反对群体,也就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有利条件和阻碍条件,以便各方协调一致,达成共识,实现公共项目的顺利实施,最终解决发展问题。经常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进行分析和讨论。

利益相关者矩阵(见表1)分析涉及到项目的相关方、各自的利益、对问题的看法、拥有的资源和掌握的权力[5]。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关键在于要让可能对发展问题持反对意见的利益集团参与,尽可能完整的收集各方的意见,排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干扰。利益相关者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整个项目期间要重复的进行,并不断更新。利益相关者分析的重点是明确公共项目所涉及的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各方对问题主要的分歧和矛盾的地方,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为项目的实施创造条件,最终使得项目符合各个相关者的利益[6]。

表1. 利益相关者分析矩阵

2.问题――目标分析

问题――目标分析是把发展问题转化成发展目标分析的过程,是探究问题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分析问题后果和明确项目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是问题树――目标树(见图2)。通过发展问题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后果,从而得到项目的发展目标,确定项目的发展结果,即产出、产效和影响,再根据问题原因寻找具体的实施方案。

图2、“问题树――目标树”思维导图

发展问题是当前公众面临的负面形势,也是整个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利益相关者分析阶段围绕讨论的主题。在问题树分析时要找出发展问题相关的问题和主要限制因素,并阐述其后果,问题树就清晰的反应了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

解决发展问题就是实施项目的发展目标,对应的建立起项目分析的目标树。建立目标射的过程就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如果问题树的逻辑存在问题,则必须返回到问题树,重新检查其因果关系,再回到目标树进行方案分析。问题树――目标树分析的最终成果就是找到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案,明确其实施的发展结果。

3.绩效监测评估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法主要用于项目的绩效监测评估阶段。项目的垂直逻辑由项目的投入和发展结果构成,包括投入、产出、产效和影响,这样就形成了逻辑矩阵的目标层次,用来阐释各个目标层次的内容和祥和之间的因果关系。绩效监测评估的水平逻辑包括绩效指标、数据来源和假设风险,与垂直逻辑的每个目标相对应,对各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和评价。其作用是通过水平逻辑的内容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

表2. 逻辑框架――公共项目绩效监测评估

逻辑框架工具主要用于项目的绩效监测评估阶段。项目的垂直逻辑由项目的投入和发展目标构成,包括投入、产出、产效和影响,这样就形成了逻辑矩阵的目标层次,用来阐释各个目标层次的内容和祥和之间的因果关系。绩效监测评估的水平逻辑包括绩效指标、数据来源和假设风险,与垂直逻辑的每个目标相对应,对各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和评价。其作用是通过水平逻辑的内容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

用逻辑框架法来确立项目目标层次间的逻辑关系,用以分析关于公共项目发展结果四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的效率、效果、影响和持续性[7]。效益用于反映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反映项目把资源转换为直接产品或服务的程度。效果反映的是项目的产出对项目目的和目标的贡献程度。影响分析主要反映项目目的与最终目标间的关系,评价项目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和非项目因素对当地社区的影响。持续性分析主要通过项目产出、效果、影响的关联性,找出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区别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4.贫困影响评估

公共项目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外部性[5],因此发展公共项目一定要考虑公共项目给贫困人口和社会弱势群体带来的好处,这是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在公共项目的规划和经营中,要采取各项措施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尽可能多从公共项目受益的机会。发展结果导向的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政府间以及各发展部门间的努力和合作,通过公共性、基础性项目的开发减少贫困,追求持续而公平的经济增长,以及更好的解释和衡量发展成效[4]。亚洲开发银行的贫困影响矩阵提供了一种贫困影响评估的框架和模式,具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四、结论

公共项目的开发需要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要面向社会公众、面向弱势群体。发展结果导向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模式关注项目的长远发展结果、强调公众参与、重视项目的持续改进和长期效果的管理。这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需要,对我国的公共项目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志峰.公共项目绩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Asian Development Bank.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Handbook[Z].

[3]Asian Development Bank. An overview of managing fordevelopment results at IFAD[Z].

[4]Erniel B. Barrios. ADB Institute Discussion Paper. Access to RuralDevelopment: Household Perceptions on Rural Development[M].2007.

[5]Asian Development Bank. Managing for Development Results inADB: Revised Action Plan[Z].

[6](美)戴维.罗伊斯,布鲁斯.A.赛义等著.王军霞,涂晓芳译.公共项目评估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Asian Development Bank. Henrike Feig,Bob Finlayson. Special Evaluation Study on ADB Assistance to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in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M]. 2008.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Public Project for Development Results

He Yonglang,Wu Zongfa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篇6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文明思想;人的发展

一、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巴黎研究经济学、哲学时写作的,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手稿》中马克思这样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不仅向人类提供物质食粮,还提供精神食粮,人类还通过自然界进行生产活动。所以马克思把自然界比作人的无机身体,要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实现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还极大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成为当代人的发展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

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资本逻辑的概念,资本逻辑指资本作为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生产关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其活动过程具有必然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规律。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理性向工具化方向发展,造成了“自然异化”和“人的异化”,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本具有双重逻辑,表现在:一方面资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另一方面,资本将人异化成为资本增殖的工具,进而破坏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是在特定条件下造成的,深入分析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对当代中国社会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资本逻辑反生态性产生的条件

(一)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其所处的产业有关

根据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资本在第一、二产业要实现增值,必须扩大再生产,扩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从而排放到自然界中的废弃物也增多。资本在第三产业的增殖主要靠人力资源等软实力要素的投入,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弱,排放到自然界的废弃物少,环境污染小。所以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主要产生在第一、二产业。

(二)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落后的生产方式有关

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方式粗放,资本主要通过自然资源能源的高投入以及高排放和扩大规模取得规模效益获取高额利润,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发达国家,情况相反,发达国家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降低单位能耗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所以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落后的国家。

(三)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异化消费观有关

异化消费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异化消费指人们以追求商品数量增多而不是商品使用价值及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为消费目的,以标新立异的消费凸显自己,以消费品的档次显示尊贵的社会地位,这种无限扩张的消费与有限的资源相冲突,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

(四)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与环境成本外部化有关

环境成本外部化是指资本家通过转嫁污染来逃避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将资源密集型和环境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际之间的污染转移是垄断资本的国家在保护本国资本的情况下对发展中国家的污染转移;在国家范围内,本来由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所应承担的治理成本转嫁给社会,对企业发展不造成任何影响,更不会影响其利润,所以企业可以肆无忌惮地直接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

三、当代中国社会如何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了解了资本逻辑反生态性发生的条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条件产生的可能性因素,实现对资本逻辑反生态性的超越,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通讯业、高新技术业、旅游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不是通过扩大自然资源的投入而获利,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获利。并且因为其产品的非物质性,在对其进行消费的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又符合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是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包容型、可持续型发展方式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高,成本高,质量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包容型、可持续型发展方式主要依靠技术、创意和人力资本等软要素来发展经济,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消耗低,成本低,质量高,对环境污染小。

(二)转变消费观念,树立生态消费观

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对生态不利的商品之所以能在市场横行,关键在于不合理的消费观念。所以,转变异化消费观念,树立适度、绿色、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厉行节约,让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资本没有市场。

(三)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制度建设

资本家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将环境污染产业转嫁到别的地方,而逃避应付的责任,关键在于缺乏制度的约束。是制度没有对这些投机者做很好的规制,让资本家有利可图。如果我们能够从制度上对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进行建设,对转嫁污染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罚款、规制,甚至处以刑事责任,对资本行为人应负的社会责任给以明确的说明,那么资本家在遵循市场规律时必然会兼顾生态规律、自然规律,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国内外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现状

    国外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乎与项目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达国家的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使用国家预算的国内公共部门大中型投资项日,并有明确的后评价法律依据、系统的机构和评价程序与方法。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多采用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起步工作也是在80年代开始的,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交通部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估工作重点、必备条件和组织管理方式及后评估报告的文件格式及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与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较少,仍使用传统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

    2、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标准,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效果;

    3、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改进研究较少。

    4、我国的路网建设涉及区域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地区统计资料不完整,使评估测算愈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路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需要。本文在现有的 “前后对比法”和“有无评价法” 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逻辑框架法”,以健全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二、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指将公路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及后评价时所作的新的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程度,用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以便为今后加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前后对比法”多运用于公路项目的过程评价,通过对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观测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运用“前后对比法”,通过对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到项目效果好坏的原因,指出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差异,总结出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使以后项目的实际计划和目标制定更加切合实际。

    (二)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公路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该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也是后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仅是项目的效果和作用,还受项目以外多种因素(如国家政策、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简单的有无对比不能得出真正的效果。

    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的真实效益和影响,我们在前述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逻辑框架法,旨在完善公路项目的目标评价。

    三、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所开发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主要应用于项目后评价中。“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宏观目标评价(即项目建成后对沿

    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作用)和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有些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指标,项目后评价要给予重新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LFA的思路和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 提供了某种条件, “那么” 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目标内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目标所需的。1)宏观目标

    项目的宏观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所指向的目标,该目标可通过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公路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的要求。

    2)项目目的

    也叫直接目的,是指项目的直接效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公路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来的效果,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定。

    3)产出

    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在分析中应注意,在产出中公路项目可能提供的一些服务和就业机会,往往不是产出而是项目的目的或目标。

    4)投入和活动

    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

    上述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因此,要应用LFA进行公路项目目标评价,目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第三级是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沿线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种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公路项目目标的各种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利用LFA来体现。通过分析目标管理诸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实现从设计,实施到最终效果的项目目标的系统评价。

    2、水平逻辑关系

    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X4的逻辑框架。

篇8

一、国内外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现状

国外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几乎与项目前评价同时产生。最早开始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6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各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发达国家的后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使用国家预算的国内公共部门大中型投资项日,并有明确的后评价法律依据、系统的机构和评价程序与方法。国外建设项目后评价多采用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相应的指标体系也比较健全和完善。

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估的起步工作也是在80年代开始的,在原国家计委的指导下,交通部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于1996年制定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详细规定了公路建设后评估工作重点、必备条件和组织管理方式及后评估报告的文件格式及内容。这标志着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已经开始进入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但与其它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创新研究较少,仍使用传统的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

2、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上,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标准,影响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效果;

3、对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方面的改进研究较少。

4、我国的路网建设涉及区域较多、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千差万别,部分地区统计资料不完整,使评估测算愈加困难。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现有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计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公路项目后评估工作的需要。本文在现有的 “前后对比法”和“有无评价法” 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尝试引入“逻辑框架法”,以健全公路项目后评价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目标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

二、我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常用方法

(一)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法”是指将公路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预测结论以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项目实际运营结果及后评价时所作的新的预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程度,用以发现变化和分析原因,以便为今后加强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前后对比法”多运用于公路项目的过程评价,通过对公路建成通车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观测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一般包括前期工作情况和评价、项目实施评价(主要包括执行情况评价及项目实施结果评价等)、营运情况评价、项目管理、配套及服务设施情况和评价。运用“前后对比法”,通过对全过程各个阶段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到项目效果好坏的原因,指出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差异,总结出项目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使以后项目的实际计划和目标制定更加切合实际。

(二)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指将公路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该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的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也是后评价方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的效果不仅仅是项目的效果和作用,还受项目以外多种因素(如国家政策、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所以,简单的有无对比不能得出真正的效果。

为了客观、全面地反映公路建设项目的真实效益和影响,我们在前述两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逻辑框架法,旨在完善公路项目的目标评价。

三、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所开发的一种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工具,主要应用于项目后评价中。“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相互间的关系来评价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及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宏观目标评价(即项目建成后对沿

线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和作用)和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因此,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要对照原定目标的主要指标,检查项目实际实现的情况和变化,分析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有些原定目标不明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的指标,项目后评价要给予重新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LFA的思路和方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LFA的核心概念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如果” 提供了某种条件, “那么” 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目标内在的影响因素和实现目标所需的。1)宏观目标

项目的宏观目标即宏观计划、规划、政策和方针等所指向的目标,该目标可通过几个方面的因素来实现。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公路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或投资组织的整体目标。这个层次目标的确定和指标的选择一般由国家或行业部门选定,一般要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联系,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等的要求。

2)项目目的

也叫直接目的,是指项目的直接效果,是项目立项的重要依据,一般应考虑公路项目为受益目标群体带来的效果,主要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成果和作用。这个层次的目标由项目实施机构和独立的评价机构来确定,目标的实现由项目本身的因素来确

定。

3)产出

这里的“产出”是指项目的建设内容。一般要提供可计量的直接结果,要直截了当地指出项目所完成的实际工程。在分析中应注意,在产出中公路项目可能提供的一些服务和就业机会,往往不是产出而是项目的目的或目标。

4)投入和活动

该层次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和时间等的投入。

上述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项目宏观目标的实现往往由多个项目的具体目标所构成,而一个具体目标的取得往往需要该项目完成多项具体的投入和产出活动。这样,四个层次的要素就自下而上构成了三个相互连接的逻辑关系。因此,要应用LFA进行公路项目目标评价,目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第一级是如果保证一定的资源投入,并加以很好地管理,则预计有怎样的产出;第二级是如果项目的产出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确保外部条件能够落实,则预计能取得怎样的具体目标;第三级是项目的具体目标对沿线地区乃至整个国家更高层次宏观目标的贡献关联性。这种逻辑关系在LFA中称为“垂直逻辑”,可用来阐述各层次的目标内容及其上下层次间的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公路项目目标的各种内在逻辑关系可以利用LFA来体现。通过分析目标管理诸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实现从设计,实施到最终效果的项目目标的系统评价。

2、水平逻辑关系

水平逻辑分析的目的是通过主要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与垂直逻辑中的每个层次目标对应,水平逻辑对各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假定条件所构成,形成了LFA的4X4的逻辑框架。

篇9

一、认真编制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

编制进度计划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无论是项目自身的各道工序,还是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进度计划之中,或者说,都要对其进度作出计划安排。根据内容划分项目进度计划,包括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如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的长短来分,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从管理范围来分,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一般比较详细。

二、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一是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二是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三是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四是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五是项目内部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的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主要依据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资料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

三、利用网络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网络图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还能够明确地表现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计算和进行优化,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例如,建一般的住宅,按照通常的施工工艺,总是做完基础才能砌墙,砌完墙才能铺楼板,盖完一楼才能盖二楼,如此等等。只要施工工艺不变,上述逻辑关系就不会改变。另一类逻辑关系是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

四、优化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就是通过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科学地调整工期,不断地改善初始计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寻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工期调整。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常常需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搭接流水,缩短工期。在不同的工序之间,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流水段分得越细,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流水步距)越小,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总工期就越短。

合理排序,工期最短。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先,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将导致总工期的不同,需要找出最优排序方案。

资源平衡。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也就是说,要使资源的计划用量控制在可供应的资源限额以内。很明显,资源用量越趋于均衡,资源用量高峰就越小,资源使用的一次性费用就越少,经济效益则越好。对于企业配备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他们每天都充分发挥效率,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成本优化。在项目施工中,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案,工程成本会有所不同。寻求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是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一般说来,直接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工期比较长;为了缩短工期,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机械或施工工艺,直接费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变效率,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增加资源的使用强度,那就势必要扩大现场的临时设施和附属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一次性费用的投入,其结果也要导致直接费用的增加。通常项目经理部总是优先采用那些增加费用不多而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方法。不过,随着工期的缩短,直接费会更快地增加。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个国定贫困县每年投入40%的财政收入为了创建十五年义务教育,在国内一举成名到底值不值得,为何不用这笔财政进行县内的招商引资,加快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非议者也有之,“这是当地领导人的政治做秀,在经济发展难以加分的情况下通过所谓的制度创新来创造民生政绩工程,增加仕途升迁的政治筹码”。可以想见,宁陕十五年义务教育政策的背后,既有地方当政者主观的决策不断向前推动,也有客观的人口因素(宁陕人口尤其是适学人口的急剧减少)和财政因素(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宁陕的义务教育,占到了总额的50%以上)发挥作用。不论争议如何,宁陕县以实践的诚意和决心在努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问题,真切地诠释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宁陕县十五年义务教育政策所涉及的各种争议,实质上可以归于“政府的钱应该多大程度花在教育上”这个问题的争议。这既是一个应然问题,它涉及到政府财政分配的价值问题,即为什么要把政府的钱花在教育上?它也是一个实然问题,涉及到政府财政分配的效率问题,即政府需要将多少钱花在教育上才合适?在政府财政分配的价值问题上,国家毫无疑问应该通过政府财政保障国民受教育权的实现,这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的民主性质决定的: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政府财政又来源于公民的税收,那么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的实现就必须得到政府财政的保障。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建立起国家义务教育制度的法理性基础。

关于政府财政分配的效率问题,就复杂得多了,也争论不休。政府财政是一种有限资源,而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却是无限的。花在国民义务教育的钱多了,那么用在政府机构运转、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民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钱就少了。因此,政府财政分配存在着有限与无限、价值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在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政府公共财政的功能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两种逻辑:一种是“权利”的逻辑;另一种是“发展”的逻辑,它们体现了对国家的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认识。在“权利”的逻辑下,政府财政的首要功能是“服务”,以保障和满足公民权利为中心任务,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建设。但是对于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的分配则要坚持“发展”的逻辑,政府财政的首要功能是“发展”,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任务,公民权利要限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可以为了发展而牺牲公民的某些权利。换言之,政府财政分配的原则与公民权利实现的程度必须与一国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建设高福利社会就会被认为违背了“逻辑”。若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家级贫困县宁陕县实行十五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即使通过各种财政途径解决了所需经费问题,依然可能会被指责为有悖逻辑。

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以“发展”的名义来指责“宁陕教育模式”的道理似是而非。发展的逻辑蕴含着一个认识论前提:用于满足公民权利的政府财政分配是一种消费性的负担。其它不论,单论国民教育问题:国民教育到底是一种国家负担,还是国家投资?从发展的逻辑来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解释现代经济发展的源泉到底是什么。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他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教育则是形成人力资本最好的投资,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舒尔茨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就抱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所有资本只包括物质设施、建筑物、器材和物质库存等等。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贬低人力资本投资、抬高物力资本投资的固执态度的原因。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巴西,最优先受到考虑的是钢厂、民航、辅肋工业以及土地开发等等,而只把少量资源留给中等和高等教育。长期以来,这种反常的投资减少了生产和福利的潜力。理想的投资方式应该是增加那些可能生产最佳预想收益率的资本形式。”自舒尔茨以后,“人”在现代经济发展理论中不再被认为是简单的“劳力”这一变量,而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成为了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观来看,不是等国家或地区富了,才来办“富教育”;而正是因为穷,才更应该勒紧裤腰带办“富教育”。诚如宁陕县主政官员所言:“地方穷,并不代表就应减少对教育的投入。单靠百姓之力,越穷就越难接受好的教育,越没有好的教育,知识就越匮乏,宁陕人就越难改变贫穷,这就成了恶性循环。实行十五年免费教育,绝不是我们心血来潮,也绝不是一句口号,这是宁陕人的迫切愿望,也是宁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9年,宁陕县决定在全国贫困地区率先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此举使全县的高中入学率一下子增加了40%,达到96%。从20世纪80年代的零本科生,到2011年宁陕县已经有了近280名本科生。

“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之于个人,能提升素质,改变未来;教育之于国家,更能振兴民族,和谐社会。教育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源泉,然而,国家可以经济“保8”,可以“保增长”,可就是在过去长时期内不能教育经费“保4%”。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到2012年达到4%。早在1993年,4%就被写进了当时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承诺在20世纪末完成。近20年过去了,教育投入一直不曾达标,成为了政府与社会之痛。事实上,即使4%的目标,也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国家层面尚且如此,况且地方乎?总体来看,政府在政策实践中显然更倾向于为“看得见、来钱快”的经济项目投资,教育经费只能沦为“剩余财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宁陕县以自己的诚意和决心实行了十五年义务教育,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将国家财政真正用于民生,更在于修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对于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它是一道力度不小的警醒剂,即使对于国家来说,它一样具有重大启示:是时候从国家高度来修正我们的教育政策和财政政策了,“再穷不能穷教育”。而如今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在公共教育方面所做的重大努力,则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

篇11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目标;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ntrol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on how to make the adjus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goal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gress.Keywords: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gress; control objective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多种类型,代表不同利益方的项目管理都有进度控制的任务,其控制的目标和时间范畴并不相同,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下面就建筑施工企业应如何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谈点看法。

1 认真编制进度计划

按合同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这既是合同要求也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需要。在这一点上,建设单位同施工单位双方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确保合同工期履约,是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和主要工作内容。

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就谈不上控制,控制就是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差距,然后进行反馈调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就是确定一个控制工期的计划值,并制定出保证计划实现的有效措施,保证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

编制进度计划就是决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或者什么时候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无论是项目自身的各道工序,还是与施工有关的其他工作,都应纳入进度计划之中,或者说,都要对其进度作出计划安排。根据内容划分项目进度计划,包括目标性计划与支持性计划。针对项目施工本身的进度计划是最基本的目标性计划,它确定了该项目施工的工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系列的支持性计划,如材料使用计划,周转材料使用计划,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劳动力使用计划以及构件、半成品使用计划等等。从时间控制的长短来分,有总进度计划与阶段性计划。总进度计划控制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而阶段性计划包括本项目的年、季、月施工进度计划和旬、周的作业进度计划等,从表达形式来分,有文字说明计划与图表式计划。前者用文字说明各阶段的施工任务,以及要达到的形象进度要求;后者用形象而简洁的图表来表达施工的进度安排。从管理范围来分,有总体进度计划与分区进度计划。总体计划是面向项目全局的战略性进度计划安排,一般比较粗略;而分区计划则是针对项目中的某一部分或一个专业工种的进度计划,一般比较详细。

2 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项目施工计划的编制依据,一是本项目的工程承包合同。合同中工期的规定是确定工期计划值的基本依据,合同规定的工程开、竣工日期,必须通过进度计划来落实。二是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这个资料明确了施工能力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法,体现了项目的施工特点,因而成为确定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目标计划的基础。三是企业的施工生产经营计划。项目进度计划是企业计划的组成部分,要服从企业经营方针的指导,并满足企业计划综合平衡的要求。四是项目设计进度计划。图纸资料是施工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设计进度计划相衔接,必须根据每部分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来安排相应部位的施工时间。五是项目内部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如果已经有了关于材料和设备及周转材料的供应计划,那么,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必须与之相协调。除上述五点主要依据外,还应注意有关现场施工条件的资料,主要包括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气候环境资料,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能源供应情况,辅助生产能力等。还要在编制项目施工进度计划之前,对已建成的同类或相似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资料进行收集,并认真进行分析、整理,列出控制的约束条件,为编制项目进度作好充分准备。

3 利用网络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网络图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它不但能清楚地表示项目控制进度计划中的各项工作内容、时间安排,还能够明确地表现各项工作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来分析计算和进行优化,因而网络计划比横道计划有更好更多的优点,“网络计划技术”在施工企业用来控制工程工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逻辑关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叫做工艺逻辑。施工工艺不变,工艺逻辑不变。例如,建一般的住宅,按照通常的施工工艺,总是做完基础才能砌墙,砌完墙才能铺楼板,盖完一楼才能盖二楼,如此等等。只要施工工艺不变,上述逻辑关系就不会改变。另一类逻辑关系是由施工组织的方法决定的,叫做组织逻辑。这类逻辑关系常常随着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方法改变而改变。例如,组织两栋住宅楼的施工,先挖甲栋的地槽再挖乙栋的地槽,做完甲栋的基础再做乙栋的基础,这样先甲后乙的顺序关系,就是由于采用了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而决定的。也很可能是因为施工力量有限,不能齐头并进地同时进行两栋住宅楼的施工。如果有足够的施工力量,其他条件也许可,为了缩短总工期,两栋住宅楼也可齐头并进地进行施工。

考虑逻辑关系,明确逻辑关系,目的是使项目施工有章可循,这种顺序不能随便改变。以工艺网络为基础,考虑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包括实际投入的施工资源量和具体采取的施工组织方法,加上相应的组织逻辑关系,就可以画出可供实施的施工网络。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时,往往只能根据既定的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确定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工艺逻辑关系,画出工艺网络。由于工艺网络一般只考虑工艺要求,是在假定资源无限的条件下进行的,凡是工艺上允许同时施工的工作,都按平等作业安排,因而工期一般都较短。但是,实际上,资源总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则是编制计划时必须重点考虑的实际问题,在项目施工中用来指导施工。

4 优化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就是通过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科学地调整工期,不断地改善初始计划,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寻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

工期调整。工期通常是进度计划编制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一定的资源用量与成本消耗条件之下,常常需要适当地调整计划工期,以满足规定工期的要求。

搭接流水,缩短工期。在不同的工序之间,将顺序施工改为搭接交叉施工,将一个施工项目合成若干个流水段,组织流水作业,可以缩短工期。前一道工序完成了一部分,后一工序就插上去施工,前后工序在不同的流水段上平行作业,在保证满足必要的施工工作面的条件下,流水段分得越细,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流水步距)越小,施工的搭接程度越高,总工期就越短。

合理排序,工期最短。一个施工项目可分成若干道工序,每一个流水段都要经过相同的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在各个流水段上的施工时间又不完全相同,如何选择合理的流水顺序,就是合理安排工期的关键问题。因为由施工工艺决定的工作顺序是不可改变的,但哪个流水段在先,哪个流水段在后的流水顺序是可以改变的,不同的流水顺序将导致总工期的不同,需要找出最优排序方案。

资源平衡。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时,必须进行资源的平衡。不但要求资源的计划用量不超过资源的可供应量,还要力求做到资源的均衡使用。也就是说,要使资源的计划用量控制在可供应的资源限额以内。很明显,资源用量越趋于均衡,资源用量高峰就越小,资源使用的一次性费用就越少,经济效益则越好。对于企业配备的人力和物力,如果计划的安排能使他们每天都充分发挥效率,那么这个计划的资源用量就是均衡的,经济效益也必定是好的。

篇12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发展模式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8.125

1 引 言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历了全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2011年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中国开始进入城市占主导的“城市型社会”,至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6.1%。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取得成绩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尖锐的问题,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等。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中,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根源在哪里,中国未来城镇化之路又该如何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框架。

2 中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据人口普查,2010年非正式迁移人口可能达2.61亿人,还不包括区域内部的人口迁移。本地迁移人口接近9000万,因此,2010年来自农村的总流动人口达2.75亿人,这些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籍,结果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也被称之为“半城市化”问题。

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走向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所谓的人口红利,主要就是来自于农民工低工资水平下近乎无限的供给。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群体面临着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障碍,农民工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而成为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人”,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没有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2.2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尽管城市化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也带来了高成本,尤其是特大城市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交通堵塞问题尤为严重。北京和上海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分别为79分钟和69分钟,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少于40分钟的通勤时间,也高于韩国(韩国是OECD国家中通勤时间最多的)。小汽车过快增长和公共交通滞后是特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公共交通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化。国家很早提出公交优先发展的战略,但在实践中公共交通设施投资不足,发展滞后,尤其是轨道交通远低于国外城市发展水平,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城市化质量较低。全国十大城市中,每平方公里轨道密度仅达到国外主要城市地区的四分之一。

2.3 环境污染问题

快速的城镇化导致了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挑战。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在某些领域已初见成效,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程度依然严重。水资源短缺让水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长江以北城市多数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很多河流湖泊污染严重。同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不断上升的能源需求也给控制空气污染带来很大的难题,近几年冬天,华北大面积的雾霾天气频发,治理难度极大。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降低了人民的福祉,而且贫困人口往往受到更显著的影响。环境恶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癌症村等各类社会问题在局部地区频发。

2.4 住房问题

收入增长和城市人口增长推动住房需求增长,需求增长过快致使房价过快上涨。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人们对住房的额外需求,而城市人口增长也对住房需求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县级市,人口增长并不是土地需求增加的主要刺激因素,主要因素为建筑密度下降和人均住房面积的增加。2000年至2010年,515个城市中增加的建设用地面积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从而使得总建成区面积占到总耕地面积的2.5%,建成区面积的平均直径从9公里扩展至12公里。城市化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刺激了住房投资。原有城市人口的改善性需求、新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加上投资需求,共同推动中国房价的过快上涨。

3 中国城市化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3.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

马克思认为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存在的空间形态,并从城乡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古代的城市化是“城市乡村化”,在城乡关系中,乡村占据主导地位,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城市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空间存在。而资本主义的城市化是“乡村城市化”,在城乡关系中,城市占据主导地位,乡村服从于城市,农业只是大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部门,乡村是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延伸。城市和乡村的相对地位和相互关系要根据整个社会主导生产方式来确定,这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深层次理论依据。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由传统的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全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由此决定了工业在产业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在城乡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乡村围绕城市而存在。这样就不难理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走向城市是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必然结果。这样也就不难理解,农民工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和难度,这是城市主导地位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历史性的。

3.2 空间资本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此为商品的二重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和切入点。在自然经济体系下,生产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使用价值,使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但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这是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是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资本增值的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也称之为“资本逻辑”。在资本逻辑下,社会生产无限扩大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并存,这是资本逻辑的悖论,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自然经济时代,城市主要提供空间的使用价值,而在资本主义经济时代,空间(城市)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逐渐被纳入到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之内,城市的目标变成了提供空间的价值。资本逻辑不仅是生产的逻辑,城市作为一种空间产品,也逐渐纳入资本的逻辑体系,空间实现了资本化。城市化现象和规律,也就与资本的逻辑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城镇化现象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都可以纳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进行剖析。资本逻辑和利益博弈主导着城镇化进程,与资本逻辑相伴生的资本过度积累引发一系列城镇化危机。

国家管控并引导着资本流动和空间政策,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空间生产,按照效率和增值的原则生产建成环境。在工业生产和空间生产的地方竞争模式下,地方尽可能地缩小人口和土地城镇化的成本、扩大土地财政规模。农村依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资本循环过程,成为了源源不断地供应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仓库”。

空间生产一味服从于资本积累,则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特别是容易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这种资本城镇化道路显然不可持续。毋庸讳言,资本逻辑下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等,就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本化过程中压缩和降低成本的一种行为逻辑。房地产泡沫化,就可以理解为空间资本化过程中过度追求资本升值的一种行为逻辑。这些问题集中涌现且相互关联,日益威胁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4 走包容性城市化之路

包容性城市化的概念源于包容性增长。所谓包容性增长就是通过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让更多的人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在社会公平、机会均等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最大的特征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向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思想自由发展回归,是一种真正的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而城市作为城乡空间的主导力量,作为现阶段生产力的空间表现形式,作为多元要素高度集聚的人类居住单元,更应该体现最大的包容性。

包容性城市化是基于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概念,应该具有开放、公平、多样、协调四个基本特征。

开放是指城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对外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与协作,成为世界城市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的节点,对内积极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福利的提升。开放的另一层内涵是城市对外来资本、外来人才等生产要素高度开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公平是指城市发展体现以人为本,让不同群体在发展机会、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发展权利等方面实现相对的公平。机会均等是现代化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空间生产应当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层面的“空间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公平正义。

多样是指功能多样、产业多样和文化多样,既要有高端高科技的战略新型产业,也要有基本的社会服务业,特别是要有由大量移民构成的文化上的多样性,这是城市真正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用城市经济学的概念,就是城市既要有基本职能,又要有非基本职能,过于强调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的,都是短视的。

协调是指城乡协调、城郊协调、新旧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城市多方力量和空间形态保持适度平衡,而不是处于显著而极端的失衡状态。在城乡关系中,城市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城乡存在合理的分工,而不是单纯的依附关系,在分工合作中,城乡实现互动发展、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包容性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化。包容性城市化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分工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城镇化实践的方向,是降低资本主义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社会风险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与东亚快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差别就在于拉美没有实现包容性城市化和包容性增长,收入差距悬殊,造成了大量的贫民窟,这应该引起中国足够的警醒。

5 基于包容性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5.1 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户籍制度改革十分复杂,因为户籍性质不仅决定了个人在城市的权利,也决定了其在原籍的权利变化。农转非意味着放弃原籍的土地使用权。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对户口迁移设定了较高的门槛,而中小城市则相对宽松。来自农村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希望留在大城市,但只有少数人愿意将他们的农村户口改为城市户口。因为,放弃农村户口意味着放弃丧失所有享受的土地权利。外出务工更多的是被当作增加家庭收入的一种方式,而并不是一项长期的决定。另外,即使放弃土地权利的代价不高,外来人口也很难满足当地户口所需要的条件。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基本困难是农村户口所享有的土地权利和宅基地权利。大多数城市外来人员将此项土地权利视为城市务工收入不确定性的有效保障。此外,大多数外来人员并不追求在一个地区长期定居,如果就业前景变化,他们就会迁居至其他地区务工。

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将是降低城市户口的价值,逐渐取消城市公共服务与户籍之间的关联性。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乡户籍的分割和限制,设施居住证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医疗、社保、子女入学、保障性住房等,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引导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阶层。

5.2 改革土地制度,农村建设用地入市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用地成为稀缺资源,建设用地指标特别是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指标被严格限制,并通过指标配额在不同层级政府进行分配。这样政府牢牢控制住了土地的一级市场,并通过土地的开发获得巨量的土地增值收益,也是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市建设中,政府也成为了利益的主体,为追求更高的收益,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由此带来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也就成了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

未来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让人民均等地享受土地增值收益。具体措施为: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政府政策应保持中立;建设用地指标配额应该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地方决定的总体规划,由地方决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建设用地入市,让农民享受更多的土地开发溢价;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范围扩大,即允许出售、租赁、抵押并可以延至70年。

5.3 改变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

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包容性城市化的内在要求,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转向环保型的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之路的重点内容。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资源价格体制改革。提高燃油附加税,完全放开燃油市场,由市场定价,鼓励能源节约。推动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全面市场化。从供给端入手,放开电价,逐步取消对部分行业的偏袒性定价和歧视性定价。提高终端用户的自来水价格,更好地凸显水资源的稀缺性,引导和鼓励节约用水。

建立环境税体制。提高污染费,逐步向环境税体制转型。实施总量控制,有效实施排放交易体系试点。推动碳定价体系,实施碳排放税,逐渐降低碳排放。同时,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排放和燃油质量标准。

环境目标控制。建立更广泛的环境目标,强化执行,把环境目标纳入考核体制,让地方政府对环境负责。改进全国的环境数据收集,实施PM2.5数据城市全覆盖,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等所有主要污染物的信息。

5.4 推动PPP模式,创新投资机制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融资体制,大力推广PPP模式,引导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公私合作,构建伙伴关系,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有效缓解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困境。在轨道交通建设、水务建设、垃圾处理、环境治理、综合管廊等领域重点实施PPP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韬.农民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

[2]OECD(2013).OECD Economic Surveys[M].China OECD Publishing,2013.

[3]武廷海.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城镇化[J].城市规划,2013(11).

篇13

关键字: 建设项目;后评价;评价方法;评价原则

一、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建设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建成运行并达到设计能力后,通过对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项目运营情况的综合研究,衡量和分析项目的实际情况及与预测情况的差距,确定有关项目预测和判断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从项目完成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和判断是否正确并分析其原因,为今后改进项目准备、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创造条件,并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二、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评价方法

(一)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原则

1、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动态分析采用动态指标,静态分析采用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静态指标是将资金看作静止的固定的实际数值而设置的有关价值指标,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静态指标的优点是使用简单,计算方便,但不能真实反映项目运营寿命期内的实际经济效果。

2、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项目评价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实施与经营过程的经济费用效益计算,以明确具体的数量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和检验。在强调、突出以定量分析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难以用定量指标反映的经营效果。故需要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这样较能全面客观地反映问题。

(二)有无对比法

1、有无对比法的含义

“有无对比”是指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此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的影响与项目以外作用的影响。这种对比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原则。

2、有无对比法的实施

项目后评价中的效益评价任务就是剔除那些非项目因素,对归因于项目的效果加以正确的定义和度量。由于无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往往无法确定地描述,项目后评价中只能用一些方法去近似地度量项目的作用。理想的做法是在该受益范围之外找一个类似的“对照区”进行比较和评价。

(三)逻辑框架法

1、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是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使之更易理解。逻辑框架法为建设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的手段进行逻辑关系的分析。

2、逻辑框架法的模式

逻辑框架的模式是一张4X4的矩阵,横行代表项目目标的层次,包括达到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方法(垂直逻辑),竖行代表如何验证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水平逻辑)。

表1-2逻辑框架法的模式

层次描述 客观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 重要外部条件

目标 目标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标的主要条件

目的 目的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的的主要条件

产出 产出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产出的主要条件

投入 投入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投入的主要条件

3、垂直逻辑

垂直逻辑用于分析项目计划做什么,弄清项目手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确定项目本身和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物质、政治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垂直逻辑中的基本要点有:项目目标的层次、层次间的因果链、重要的假定条件、前提的含义。4、水平逻辑

逻辑框架图的横向由验证指标、验证方法和重要的外部条件三部分构成。目的是通过这些验证指标和验证方法来衡量一个项目的资源和成果。对应垂直逻辑的每个层次目标,水平逻辑对四个层次的结果加以具体说明。

(四)综合评价法-项目成功度综合评价

1、项目成功度综合评价的概念

项目综合评价的方法有很多,项目成功度评价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项目成功度分析时,首先确立项目绩效衡量指标,然后根据如下的评价体系将每个绩效衡量指标进行专家打分。

2、项目成功度的测定步骤和方法

项目成功度评价表设置了评价项目的主要指标。在评定具体项目的成功度时,并不一定要测定所有的指标。评价人员首先根据具体项目的类型和特点,确定表中指标于项目相关的程度,把他们分为“重要”、“次重要”、“不重要”三类,在表中第二栏里(相关重要性) 填注。对“不重要”的指标就不用测定,只需要测定重要和次重要的项目内容,一般的项目实际需测定的指标在10项左右。对每项指标的成功度进行评估,分为AA, A, B, C, D五类。综合单项指标的成功度结论和指标重要性,可得到整个项目的成功度评估结论。

三、建设项目后评价评价方法的比较

“有无对比”法的是分清项目作用的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作用的影响,用于项目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是项目后评价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但“有无对比”法不能全面,系统对项目实施评价,特别是一些定性的方面,对比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在项目后评价中对比法应该与其他方法联合起来使用,分析各项指标变化的原因,找出关键因素,提出改进措施。

逻辑框架法从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得到所谓的“问题树”。将“问题树”进行转换,即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相应的手段一目标关系,得到所谓的“目标树”。“目标树”得到后,进一步的工作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规划矩阵是一个4X4的方阵,矩阵自下而上的四行分别代表项目的投入、产出、目的和目标四个层次;自左而右的四列则分别为各层次目标的文字叙述、定量比指标、指标的验证方法和实现该目标的必要外部条件。

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就是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化,而不谋求某一项指标或几项指标的最优值。综合评价有两个重意义:一是在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二是将不同观察角度,各种不同的价值观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性和系统的层次性、综合性所决定的。但是,项目成功度指标往往采用定性描述,受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社会经历和能力大小的影响,人们对各项影响因素的褒贬程度也不相同,以至很难确定这些因素的具体评判值。

总之,本文经过系统分析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流程等基本理论,比较研究了项目后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建设项目后评价对于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促进建设活动规范化,弥补拟建项目从决策到实施完成整个过程的缺陷,改进项目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许晓峰, 肖翔. 建设项目后评价[M] .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2]王红平, 段文辉. 谈项目后评价[J]. 经济师, 2003年第5期

[3]白思俊. 关于项目后评价的探讨[J]. 管理工程学报, 2002年增刊

篇14

对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力拓历年的财务、非财务数据、已披露信息中的细节深入研读,可以反思、分析这场牵动太多人神经的跨国商业利益博弈中值得重视和必须正视的行业规律、跨国公司的定价逻辑,关注国际金融资本不寻常的表现,铁矿石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资本深度介入的利益领域。

运营收益、商业模式和价值规律

运营收益、净收益率

三大矿业巨头是提供初级工业原料的生产企业,按一般商业逻辑普遍认为该产业不属于高赢利领域。但是大宗商品之一的铁矿石已经属于高赢利的行业。现实中企业赢利能力与产品本身的科技含量和制造复杂程度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特定的时期,没有技术含量的初级工业原料也能为企业实现超高利润(见表1)。

三大矿业巨头业绩特点

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已经进入“净盈利过百亿美元的超级公司行列”,2008年全球500强实现净收益超100亿美元的公司是24家。即使在2007年国际金融和经济形式还处于增长期时,也只有37家公司。因此必然会吸引国际金融资本投资和长期持有两拓等公司的股票和重要的股东。

20042008年五年间,三大矿业巨头年平均净收益率都超过20%,淡水河谷更是平均高达35%。力拓公司2008年处理资产减值损失80亿美元,造成公司2008年净收益率低于常年平均水平。总体而言,力拓公司收益率和收益能力比另两家差。对比财富500强企业,连续多年实现净收益率达20%以上的公司也是凤毛麟角。500强中绝大部分公司净收益率都不超过10%。超过20%的公司也只有微软、英特尔等极少数公司,即使当年处在赢利最佳期的国际顶级金融机构也很难达到20%以上的净收益率。

2009年上半年报三家公司业绩都出现大幅度下降,主要矿产资源价格平均跌幅超过50%以上。例如,力拓半年报信息显示,铜和铝的价格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跌超过50%、煤炭降幅达60%,铝业出现全行业性亏损,铁矿石业务在公司营业收益的比例明显比常年高。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需求下降的幅度平均达50%。铁矿石以外的其他矿业资源大多处于微利和亏损,严重拖累公司2009年上半年的业绩(详见表2)。

商业模式

资源类企业实现价值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和价格。商业模式和价值逻辑主要也是围绕这两个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三大矿业巨头都是通过高固定资产投资来提高公司矿石供应,预期有能力向市场出售更多矿石原料。当资源价格保持在高位时,企业就实现了绝对商业利益(见图1)。

商业模式决定高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矿业巨头历年实现的营业利润、现金流中的绝大部分都投资到新增固定资产、并购有价值的矿产资产的投资中。以力拓为例,20042008年累计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达222.16亿美元,收购加铝的投资是375.93亿美元,五年累计资本支出超过600亿美元。

新增供货产能:按正常商业逻辑和产业规律推理,持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一定会增大矿业企业生产、供应能力。可以推断,三大矿企预期矿石供应量和生产能力会持续增大。

增加产能的逻辑:预期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对钢铁产品的长期需求,三大矿业巨头同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供应能力,期待将来实现销售收入和净收益同步增加。因此,从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结构宏观分析市场预期需求,尤其是新增需求的新兴经济体是公司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

价值规律

矿业企业价值是建立在预期销量和单价同步上涨的信心支持下公司股价走高,股东实现投资性资产增值,同时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消化和风险转移。

规律一:当两大驱动因素同时看涨时,矿企的利益最大化,能将高固定资产投资向“需求方”转嫁投资成本,实现绝对商业利益。矿企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可以通过新增供应量和推高价格,向需求方转移投资成本。如果市场没有新增需求消化新增加的产能,矿业巨头的投资成本很难向需求方转移,只能自己承担固定投资成本。

规律二:如果出现市场需求疲软或预期需求下降,矿企首先“保价格”。财务数据显示,三大矿业巨头平均销售价格与供应量是正相关逻辑关系,“量、价齐涨”。如果出现市场整体需求下降时,矿企策略是“保价限量”,为实现绝对商业利益,成熟型跨国公司间不会发生行业内部的价格战。

公司战略,看准新兴经济体发展经济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

公司长期战略和市场定位针对新兴市场国家

三大矿业巨头都是以全球战略布局铁矿石国际贸易的,整体规划、预测全球矿石供需。这也是国际成熟跨国公司市场策略和公司战略的框架下定位公司的发展规划。共同点都认定发达经济体对工业原料的进口需求在持续减少,全球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三大矿业巨头给股东提供的公开信息中已经明确提出公司的长期战略和重要的市场定位是针对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按商业逻辑推理矿企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与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从宏观经济层面整体、系统分析主要需求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

“必和必拓向股东提供的信息中明确归纳出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决定了其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依赖进口大量工业原料保经济增长和GDP,导致单位GDP对原料消耗远大于发达经济体。”

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占中国GDP比重大,基础性建设、城市化发展决定了整个中国市场对钢材需求量的长期预增。当中国为保经济增长推出的4万亿元巨额投资方案后,判断这一定会影响到市场对钢材的需求预增,从而带动铁矿石的市场需求。

资源密集性行业:中国经济结构决定了重化工业和基础设施等行业对资源性初级工业品的需求。预期中国国内一般性工业产品的加工能力和出口量会持续增长,这对铁矿石等工业原料的需要大有影响。

中国新建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多数布局在沿海地区,对比国产矿,进口矿的物流成本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新建的中国钢企对进口矿的需求会增加。

中国国产矿业对高现货价格的依赖度更高,国产矿开发成本没有优势,规模相对小和分散,地理位置决定了物流成本比进口矿高。“必和必拓2009财年业绩汇报资料显示,该公司推断进口矿占中国全部铁矿石需求比例会上升到70%。”

看准中国需求――2009全球独树一帜

2009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矿石数量比2008年同期明显增大,从力拓和淡水河谷进口的金额分别增长5.87%和35.85%。对比同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对矿产品的需求都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例如,淡水河谷向中国以外国家和地区销售的金额比上年同期减少61.32%。力拓公司下降幅度是42.98%。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一家能保持需求的持续增长,因此中国需求对三大矿业巨头股票价格的走强起到“绝对影响”。“必和必拓给股东的信息披露中重点强调了这一点,原文的用词是absolutelyimpact(见表3)。”

国际金融资本“多重身份”

国际金融资本持有两拓大部分股权,股东趋同明显(见表4a~c)

国际金融资本配置的投资性资产是出于保值和实现资产价值长期增值的目的。国际金融资本早就看准了初级产品的增值空间和收益,大量资金投向初级产品的金融市场中。相对于金属期货产品,铁矿石定价机制相对传统,还没有成为金融产品。但是有投资眼光的国际金融资本早就是两拓的重要股东并长期持有两拓的股票。

摩根大通、汇丰、花旗等国际金融资本在两拓股东中占有重要份额,持股时间长,早在2003年度就是必和必拓主要股东,因此它们的综合影响力对两拓执行管理层在重大战略和经济决策上会起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两拓年报信息中都提到组建西澳大利亚“合资公司”是重要的公司战略,也是为股东实现商业利益最大化。从股东利益分析,两拓之间在今后发生重大经济合作和整合资源的可能性极大。

财务顾问

国际金融机构是两拓公司重要的财务顾问,为资产收购、对外投资、融资提供服务。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商业方案设计、合约条款的选择和策略上提供专业性意见和指导性的报告。中铝与力拓公司的谈判过程中,摩根大通也担任中铝的财务顾问。

融资发行人和主要券商

摩根大通是力拓公司2009年新增配股发行的主承销商之一,同时摩根大通与瑞士信贷一起担任力拓公司的联合经纪商。

国际金融资本定期向市场传递信息

近期国际投行再次现身,集体唱多铁矿石价格。高盛、美林证券、瑞银、摩根大通等投行又站出来“喊话”,预测2010年全球铁矿石长期协议供货价格可能出现10%20%的上涨。按惯例每年的10月,供需双方为下一年度基准协议价格开始谈判。此时国际投行发出的声音值得“关注”。

反思

为什么经济危机后,大宗商业价格出现深度调整,国际矿企间没有出现为争销售量而大打价格战,反而为共同的利益,表现出趋同的商业思维和价值逻辑?

思维和意识

大部分国内媒体和人士还是习惯性按“国内思维”分析国际矿业巨头的企业战略和商业逻辑。必须正视铁矿石博弈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以权益利益为纽带构成了西方主流资本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当某个行业或领域长期由国际金融资本持有和控股时,按传统商业模式,尤其是国内型意识和思维已经很难跟上强大对手们的意识和价值逻辑了。

国际矿业资本的逻辑是以实现“绝对商业利益”为商业目标。多年的铁矿石价格博弈,主要供应方已经表现出趋同的商业价值观。

三大巨头之间的默契“密而不宣”,其整体利益是一致的。价值逻辑是在供方整体利益的保证下,独立经济体的利益才能实现最佳。受共同利益的驱动,主要矿石供应方之间不太可能发生彼此为争销售量而大打价格战。

类似国内人士希望看到的三家中能有被分化出来的矿商与中方单独达成协议的设想和期待,不太可能发生在这些成熟的跨国矿企上。尽管主要供应方由各自独立的执行管理层和股东构成,但在价值逻辑和大战略目标上能表现出趋同的经营思路和意识,需要国内企业人反思和必须要正视这些事实。如果始终以国内意识和思维去同成熟的跨国矿业资本进行商业搏弈,被动局面很难出现转机。

反思定价权

任何经济教科书都没有定价权的最权威解释,只是原则上归纳为反应供需关系。现实中的定价博弈决不会完全遵循教科书按原则定价。现实中的定价是市场供需主体对市场的了解、影响和掌控能力的体现。尽管三大矿业巨头年报和公开信息中没有正面解释定价权,但披露的文字细节中流露出矿业巨头如何认知、理解和运用定价权。

“必和必拓BHP理解、认识的定价权”:

in-depthmarketunderstanding深度认知市场。

marketknowledge主导权在于对市场的整体认知。

必和必拓归纳的信息中重点强调了对市场的综合认识和深度理解,这也是争夺所有商品定价权最核心的领域。定价权就是整体信息情报战,包括用户关系沟通、市场分析预测、相关行业发展分析,近期市场动向探测、市场供求均衡摸底、谈判准备与技巧,这些跨国公司都进行了充分的工作,特别是对中国经济形势和相关市场的认识及未来发展预期比中国对手还看得透和远。具体细节如下:

必和必拓信息中披露的主要细节

2009年2月公司已经判断中国钢铁企业“去库存化”已经完成。推断中国主要钢铁企业会增大进口铁矿石数量,对矿商而言是重大利好。结果也验证了必和必拓2009年早期对中国需求的整体判断:

中国需求会先于其他经济体。

中国国内矿对“高现货价格”依赖度更高。

中国现行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决定对铁矿石长期高位需求。

专业性、系统性、整体性战略分析和计划报告是国际跨国公司制定公司长远投资规划和重大战略决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