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案例范文

阅读教学案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41:59

阅读教学案例

篇1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阅读童话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二、课前准备

给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喜欢的童话故事书。

三、案例片段描述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举行一场智力赛,看谁的知识最丰富,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好吗?(出示10道智力竞赛题,让学生抢答。)

师:同学们真厉害!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

生1:我是听妈妈讲的。

生2:我是从电视上看的。

生3:我是从书中看的。

师:获得知识的方法很多,看书是最好的方法。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许多书。看,故事中还有非常精美的图案,我们一看图案就能猜出故事情节。同学们,你们想看吗?

学生纷纷举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智力竞赛告诉学生,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对于低年级学生,图文并茂的书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兴奋点”,达到最佳效果。)

片段二:

师:我知道大家在课外也读了不少书,谁来说说你都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

生:我读了《白雪公主》这个童话故事,知道白雪公主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善良,我很喜欢她。

师:真好!谁还想说?

生1:我喜欢《格林童话》,里面的故事十分精彩。

生2:老师,我读了《一千零一夜》,里面有阿拉丁和神灯、渔夫和魔鬼、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三个苹果的故事……我从故事中学会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做一个会思考的孩子。

师:说得真棒呀!你不仅知道《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还想做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学生。真棒!

生:我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里有很多故事,比如:《拇指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些故事很好看,我从中懂得了好人有好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师: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我们不但要阅读,还要学会思考,这样,我们的阅读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原来书是那么有趣,还有很多有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看书的欲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评价学生时,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童话阅读是快乐的。)

篇2

一、一切为了学生――黄沙淘尽始得金

案例1:和老师一起读

师:请这位男同学读第一段。

生:(摇头)

师:(摸着孩子的头)小声读也可以。

生:(摇头)

师:找个伙伴一起读。

生:(不说话)

师:那好,请你和老师一起读。

生:(点头)我最喜欢……

师:他读得多认真啊!大家给他掌声,一会老师让你单独读书,好吗?

生:(点头)

以上是一位青年教师在进行《鲜花和星星》一课公开教学时的课堂片断。这个读书的小男孩声带有问题,而且胆小,平时老师从来不叫他回答问题。这节课上,上课老师并不了解学生,可是她凭着执著和一片爱心,感动了这个孩子。下课后,男孩跑到老师跟前,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幸福。《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整个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老师们应该放低要求,俯下身子,真正做到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果。

二、读书内化――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

案例2:“读得进”

师:同学们现在练读第二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练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一到休息日……

师:“息”是一声,他读得非常准。大家跟老师读第二句,注意停顿。

生:(跟读)

师:“涌动”、“人流”这两个词不好理解。大家想一想过年前跟爸爸妈妈赶集时,街上的情景。

生:人很多,非常挤。

生:我是被拥着往前走呢!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情形就是:街上涌动着赶集的人流,课文中说的是什么呢?

生:看花的人流。

师:理解了句子意思,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大家看彩图,想一想梅花山怎么会“成了欢乐的海洋”呢?

生:一朵梅花就像一朵浪花,所以梅花山成了大海。

生:看花的人都笑呢,就是欢乐的海洋。

师:你们理解得真棒,大家带着这种欢乐的心情来读一读最后一段吧。

老师每一次指导学生读课文都有明确的要求,即:读通――理解――入情,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句子,再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最后入情入境地朗读。这样读书合乎认知规律,学生更是乐此不疲。

“记得住”就是要注重积累。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匆匆》一文时,用手打着节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背诵:“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的时候,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学生不仅积累了典范的白话文句式,还积累了一种在朗读中产生的感悟。这不仅是一个语感积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情感提升的过程。

“用得出”。于永正老师非常注重在课堂上实现读写结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安排了写话一个环节。老师提示道:“强盗用指南针远航,用枪炮屠杀,逼迫中国人在纸上签下不平等条约,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孩子们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写下这样的话语:“落后就要挨打”、“不要用罪恶的子弹摧残娇弱的和平之花”、“邪恶的剪刀剪不断正义的钢绳”。

三、课堂评价――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象1:课堂上,学生发言后,老师让学生们集体伸出大拇指夸赞:“真棒、真棒你真棒,你是我们的好榜样”。

现象2:上课时,老师忙于发小贴星,下课后,学生的额头、衣服上贴满了各色的星章。

现象1、2中的评价方法,许多老师都曾使用过,作为对课堂评价的一种探索,我们可以经历这么一个阶段,但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否则,评价只能流于形式,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经常看到表扬的学生漫不经心,受表扬的无动于衷。有的老师说加星是为了量化学生成长的过程,为形成性评价做好记录。但是课堂不能太滥了,否则会出现热热闹闹没有实效的结果。

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

四、板书――千呼万唤始出来

现象1: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把所有的板书内容都写在纸上,从一上课就开始往黑板上贴。一刮风,好几个老师跑上去帮忙摁纸条,学生也担心纸条随时会掉下来。

现象2:老师让学生看投影,自己在电脑前一边点击鼠标,一边讲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写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下课后,黑板上只写了一个课题。

其实大家听听那些名师的课就会发现,他们都很重视板书。窦桂梅线条流畅的简笔画,于永正工整简洁的板书,靳家彦的板书图文并茂,支玉恒的板书由师生共同完成……所以,盲目地忽视板书并不可取,如何发挥板书的最大效益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1教学案例

观摩了湘潭市风车坪小学四年级丁老师的一节数学教学,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例五:已知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定义和关系。教学过程,由学生齐读后发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汇报数学信息并通过数量关系式计算得出结果。全班学生齐读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教师带读书本上的定义: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作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作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作时间。

2案例反思

本节课选《三位数乘两位数》,本节课时为第三课时,主要通过体现实际生活应用习题案例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数学公式。应用题案例以数学语言叙述,需要小学生通过阅读摄取信息。整节课,授课教师很重视数学阅读教学:一复习回顾知识是让学生回忆背诵数学公式并复述的方式。二教学应用题型,首先让全体学生读题目找信息,即是让学生找到解题关键、找到条件,全体同学齐读后,个别同学汇报信息。三通过对关键信息的解读来学习新的知识点,再让学生读定义。四让学生读数量关系式,熟读会背诵。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方法地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加深学生运用正确的数理逻辑的体验。

3数学阅读教学的内涵

阅读是获取、加工材料,摄取信息的过程,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透过数学现象看本质,根据条件得出结论等逻辑推理的过程即理解。阅读是自我学习知识的重要学习方式。朗格朗的终身学习教育需要通过学会阅读来实现。解决数学应用到生活实际问题离不开数学阅读。数学阅读分为浅阅读和深读两种。浅阅读停留在浅见的、浅显的层面上,而深读则是需要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发现数学信息、探求数学问题。数学阅读就是通过数学文本获取数理知识、理解数量关系、感知空间结构变化的过程。数学阅读教学,即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于文本获取数学信息的智育活动。

4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学理分析

很多小学生由于数学阅读意识还没有形成、数学阅读习惯还未培养,未能掌握良好的数学阅读方法。对于应用题的信息看不懂题目条件、看不出逻辑关系,这些都说明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同时,很多教师对数学阅读教学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呈现“为了解题而解题”,的现象。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学理分析。其一,从认知情况分析来看,数学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实际认知规律的发展。其思维主要呈现出具体性和形象性等特点,求知欲强烈,受学习经验和内容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还不够强,学习方法方面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学习习惯还处于塑型时期。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其二,从小学数学特点方面来看,小学数学主要包含了数的认识,数的关系,简单的图形问题等,让小学生对数学有了基本的初步认知,教学内容和方式贴近生活,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但表达数学语言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方式大多选择直观教学,教学选取简单的、联系学生已有经验的内容,数学知识大多需要详细的文字解释。小学数学的知识点适合用阅读教学,同时通过阅读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5实施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考虑因素

实施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主要受教师教育理念、授课类型、小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整体教学氛围等因素的影响。

5.1教师教育理念的影响

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渗透在其教学计划和课堂组织之中,决定课堂教学过程时间的分配、方法的选择、问答设置、互动交流。教学穿插数学阅读教学可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关注学习相对较困难的学生,增强小学生数学的理解能力,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5.2授课类型的影响

数学阅读教学受教学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授课类型的不同,这种教学方法所占教学时间分配就不一样。按照授课类型可以把数学课划分为:讲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讲授课和复习中教学设计时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运用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逻辑思维的运转。习题课和试卷讲评课主要讲解题目,但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学阅读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具体题目安排,典型问题着重用这一方法去分析问题、加深印象。

5.3小学生学习情况的影响

小学生原本的数学基础、数学思维、数学认知结构、阅读心理、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学习情况都是数学阅读教学实施考虑的因素。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是他的知识储备,数学阅读教学需要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对新知识产生认知。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影响着思考数学问题方式,实施数学阅读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数学认知结构具体安排。学生的阅读心理对阅读是否有兴趣,是否排斥、抵触。

5.4学校整体教学氛围的影响

从教学环境来看,学校的整体教学氛围潜在地影响着数学阅读教学是否可以顺利实施。一般而言,学校的同一学科教学风格相似,所以一所学校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是以讲解教师为主还是学生自主学习亦或二者参半,决定着数学阅读教学是流于形式还是可以顺利实施。因此,不同的学校教学氛围不同所实施的数学阅读教学情况也不一样。

6合理安排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策略

实施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6.1提升教师核心素养,打造数学阅读教学共同体

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方法,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解渗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引。为了实现更好地教,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核心素养。学校打造数学阅读教学共同体,让数学老师在集体的帮助下加深对数学阅读教学的学习和理解。加强数学阅读教学,减少师生课堂交流误解。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多次磨课,带动学校教学氛围,促进数学教学优质化,落实数学阅读教学。

6.2完善数学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数学阅读教学设计其中并付诸实施尤为重要。进行课堂教学环节预设,对阅读教学时间的安排,要注意追求解决问题的同时不能太过于低效率。教学计划中运用阅读教学方法要适当,计划一定的时间,太短或次数太多则不能达到原有的效果。首先,需要正确解读数学语言,再结合问题训练。其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把关键信息标注记号。学生掌握了具体的信息条件,弄清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标记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来,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

6.3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只有明确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才能自觉地发展或被培养数学阅读意识。激发其阅读动机,通过培养阅读兴趣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其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地提升阅读能力。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学方法,“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获得自主发展。在分析数学阅读教学实施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加深对其认识,让数学阅读教学真正地得以实施。从教学的本质论上,数学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数学教学方法改革20年的分析研究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2):45-49.

[2]刘宏宏.学生数学阅读心理机制及教学策略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3]张玉杰.小学高年级数学阅读的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4]杨红萍.数学阅读教学访谈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132-136.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何为师者?众所周知,“传道,授业,解惑”者。顾名思义,传道即对学生进行的德育,且把它摆于首位,可见,自古以来,德育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如今,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构建。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背景下,德育应巧妙自然地融入每种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影响。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这一理念正与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不谋而合。在英语教学这块阵地上,英语老师的任务除了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善于挖掘运用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抓住适当的契机,适时地渗透德育,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应该做到基本思考中除了语言观、学习观,也自然包括英语教育观的本质属性问题。因此,摒弃旧观念――德育是班主任的事,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是每位英语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本文将结合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案例,谈谈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德育渗透。

二、案例描述

1.在阅读课本阅读素材过程中实践德育渗透

课本中的阅读素材大多经过精挑细选,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是实现英语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更是德育渗透的重要依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时,教师要将思想教育融于各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潜移默化中,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德育。

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金钱”是Module 4 Unit 1 Money的主题,课文A material world是关于前百万富翁Charles Gray的采访。课文通过对他16年前和现在的生活情况的对比,体现主人公正确面对金钱和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幸福所在。在while-reading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让学生通过查找细节信息,从house,money,feelings三方面对比Charles Gray 16年前和现在的生活情况。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主人公身上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并非都来自金钱。接着,在post-reading部分,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比吝啬鬼葛朗台的例子,进行反衬。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金钱和快乐方面换位思考。最后,把话题拉近我们身边实际,通过李连杰的壹基金慈善活动,进一步突出主题――对待金钱和快乐的态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通过对前百万富翁Charles Gray的事例的教学设计,帮助了学生认清物质世界中,应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幸福观。

2.在阅读完型和阅读理解题文本过程中体验德育渗透

不少学生喜欢做完型和阅读理解题不是因为看可以选对几个正确答案,而是读完一些“有趣”的文章素材后,可以开阔眼界,感受正能量。的确,完型和阅读理解题文本阅读是了解各方面知识的渠道之一,包括教会你很多“道理”,这就是无形的德育。

例如,在2015年福建省质检试卷中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D篇的文本阅读很好地体现了德育性和人文素养。这篇完型填空讲述了职业棒球员Frank在被经理辞退后决心以饱满热情和活力投入一份新工作中,给他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评讲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以下突出主题思想的漂亮句子:Enthusiasm is by far the highest paid quality on earth.It helps you become more successful and enjoy a healthier,richer and happier life.这样一来,学生从阅读中体会到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投入热情和活力,这也为正在冲刺高考而忙碌的学子们指明了方向。又如,阅读理解D篇讲述了人和人之间避免不了有隔阂芥蒂,但大多数人不愿先说道歉来让步,导致亲人或朋友关系的僵持。文章中以一对母子的事例说明欲重修亲情,就要勇于放下。评讲完后,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并学习以下突出主题思想的好句子:So many of us hold on to little complaints that may have come from an argument,misunderstanding.Stubbornly,we wait for someone to reach out to us,this is the only way we can forgive or rekindle a friend or family relationship.As you reach out and let others be “right”,they will become less defensive and more loving toward you.这篇文章告诉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学生一个道理:退一步,海阔天空。

3.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贯穿德育渗透

没有丰富文学滋养的英语文化教育是有缺憾的。在进行文学阅读的教学中,采用“以美导引”“以情陶冶”“以意贯穿”的模式,来使学生在赏心悦目的审美情境、活动情境和思维情境中,领略语言的魅力,并透过语言贴近文学形象的心灵世界。

在阅读文学作品节选中,例如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讲述了一个勇敢、忠实可靠的骑士――高文爵士。在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在卡米洛举行的新年宴会上,一位身着绿衣、骑着绿马的高大骑士走进大厅,手里拿着一把巨斧。他向骑士们提出挑战,问他们当中有谁敢于用斧头将他的头砍下。但谁要砍他的头,就须答应一年后在脖子上同样挨一斧。众骑士中只有高文接受了这一挑战……(A green-skinned knight offers the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 a simple but deadly challenge,one taken on by the brave Sir Gawain.The challenge will force him to choose between his honor and his life...)笔者在此篇文学阅读中除了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发展(beginning―development―climax)、人物关系,感受文学语言的美之外,进一步重点突出思想灵魂――骑士精神,骑士的精神美德(virtue)为:谦卑(modest)、荣誉(honor)、牺牲(sacrifice)、英勇(bravery)、怜悯(mercy)、精神(spirit)、诚实(honesty)、公正(justice)。通过此篇文学阅读,让学生去学习骑士精神,让自己成为具备一些精神美德的人,以后可以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

4.在阅读谚语名言过程中感受德育渗透

在阅读谚语名言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深刻体会话里的道理,不仅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素材,而且让学生有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明白很多人生哲理。

No pains,no gains.(不劳不获)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以上两个谚语都鼓励学生在花样年华时,要付出努力才会有所收获。

Who questions much,shall learn much,and remember much.――Francis Bacon

培根说敢于提问、质问,将会学到或记住更多东西。学生通过读这句名言可知在漫漫求知路上,大胆提问或质疑的重要性。

Intellect has powerful muscles,but no personality.――Albert Einstein

篇5

一、应用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的活动有了明确的指向性,注意力集中到整个目标的完成上。学生就会在目标任务的指导下,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教学内容,并提高了各种能力。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小学生的想象力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活跃起来。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使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增强,增强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二、教学案例描述

例: 我在上小学三年级语文《赶海》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

师:那赶海有趣在什么地方呢?请小朋友听课文朗读,(打开朗读课件)注意从第二 三自然段中,动笔画出你认为课文中写得有趣的地方。读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看看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到这个地方确实有趣。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读读自己画的句子,互谈感受。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样的情景?看着这么可爱、调皮的浪花,你们想跟它们干什么呢?

生:赤着脚在海边追赶浪花,和浪花捉迷藏……

师:追赶浪花,和浪花捉迷藏该是多么有趣的情景,小朋友想不想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师:刚才我们体会了追浪花的乐趣,那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呢?

生: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师:你们有没有在大人的带领下到田野里摸过鱼或螺?老师请两位同学上台来示范“摸”的动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摸”的动作,再想想这句话该怎么读?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生:因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

师:你体会得真好!从你的读中,老师体会到你摸得真认真,那你摸到什么东西了呢?谁来读读下半句话?(指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一只小海星被你抓住了,应该很高兴的呀!你怎么不高兴呀?老师教你一个办法,笑着读,你试试?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三、任务驱动法教学反思

“任务”是“任务驱动”式学习的核心,“任务的提出”是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任务,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课堂上,在营造模拟情景中提出任务,并提供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探索活动,寻找、搜索相关知识,归纳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这样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在《赶海》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明晰了探究任务后,就需要放手让学生去试一试。学生为完成分任务自主思考、组合信息,自主体验探究过程(自评、互评)。在这一阶段,学生在问题和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任务,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敞开探究的思路,掌握探究的方法,并主动地提炼总结,交流探究结果,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篇6

关键词:个性化 阅读 案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个性化阅读的体验性,是读者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实现相互融合,这种融合即是一种独到的体验。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性格、独特的阅历和独特的教学经验,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教学中常常采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方法。

一.教材简介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选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课后设置了3个训练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课堂教学设计:

面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备课组的三位老师设计出了三种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案。

方案一:识字探句意 诵诗绘情境

1.吟读课文,感知韵律。2.朗读课文,识写生字:紫、尺、疑3.默读课文,探求句意。4.品读课文,感悟意境。5.背诵课文,描述情境。

板书设计:简笔画

方案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课文插图。2.朗读并背诵诗歌。3.根据课文插图说说诗句的意思。

(1)川:河流,平原。指瀑布的宽阔悠长。

(2)疑:怀疑,表示揣测,意为“好像”。

4.画一幅画,并把诗歌默写在画上

5.赏画(包括欣赏画面与诗歌书写)

方案三:用问题驱动建构

1.你是怎样识记“紫、尺、疑”这三个生字的?

2.说说你和老师的朗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括号的词好还是原文里的词好?为什么?

(1)日照香炉生(升)紫烟

(2)遥看(望)瀑布挂前川

4.你能根据插图把诗句的意思讲一讲吗?

5.你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吗?试一试。

三.案例分析

面对同一个课题《望庐山瀑布》,三个老师设计出了三种不尽相同的教学方案,反映出了不同的教学思想。

第一个设计所用的是“目标教学”思想。“识字探句意,诵读绘情境”这个标题,既简明扼要地展示出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又简明扼要地显示出了教学的整体立意: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融通整合,将简明的教学策略和简洁的教学流程融于标题之中,传达出了实现目标的行为方式及技巧。五个教学环节,对应着五种不同的阅读方法和五个具体的目标,由浅入深地开展教学活动,显示出教学过程的有序性、知识能力的系统性、方法的灵活性、目标的有效性。

第二个设计所用的是“情境教学”思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标题很有诗意地展示出了明确的教学理念――情境教学!同时把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展示出来――“语言描述情境”、“图画展示情境”。这种方法通过形象的图画感知与抽象的语言理解,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五个教学环节把诗与画粘合在一起,既符合诗歌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发展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个设计所用的是“问题教学”思想。问题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方法。它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建构隐含于问题背后的新知识、新方法。五个问题的提出,的确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有效地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转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它具有主观性、直觉性、想象性、间接性、多义性等特点,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因而不能像其它学科一样直接地、线性地、单调地去探究问题,应该间接地、立体地、多角度地去探究问题。因此,教师要从三个方向引导学生思维:一个是顺向思维――“一江春水向东流”;另一个是逆向思维――“反弹琵琶成新曲”;还有一个是多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这样,答案就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

篇7

一、教学过程

1.读前阶段

读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扫除生词障碍,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经验,使学生带着兴趣和期待,自然地进入阅读主题。

Step1:创设语境,导入生词

(1)问题语境

利用上个单元学习过的内容,通过提问与“大熊猫”有关的问题,以旧带新,导出生词。

如T:Are there many giant pandas in the world now?(导出rare)

T:Sowhat should we do?(导出actively take actions)

(2)图片语境

展示几幅图片,带领学生进入新的语境“扎龙自然保护区”,导出government,red-crowned crane,wetland,tourist这几个生词。此设计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学生识记词汇的意义。

Step2:大胆预测,激活图式

预测就是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让学生根据文章题目预测文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以Zhalongis a special place为中心,发散思维,做出了Where?Why?How?Who?等丰富的预测,形成了一个关于Zhalong的初步概念图,使学生带着期待展开阅读。

2.读中阶段

读中阶段,教师既要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又要理清阅读主线,烘托阅读重点,使阅读任务迎刃而解。

Stepl:巧设略读任务,突出文章主旨大意

略读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技巧,目的是通过快读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本环节让学生略读整篇文章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文中谈论了哪三个内容,此任务化难为易,学生很快就轻松地找出了答案。

Step2:利用图表分步寻读,理清文章脉络

说明文缺乏情节,内容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采取图表法可使抽象的内容视觉化、具体化,它展示的内容层次分明,能帮助学生理解、组织和记忆各种信息,从而降低阅读的难度。

(1)思维导图

让学生寻读文章第一部分paragraphl&2,根据思维导图的主干Zhalong is a special place,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归纳总结出枝干部分的关键词和短语,如wetlands,provide food…red-crowned cranes。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概括了文章第一部分的主旨大意,使学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和文本互动,提高了处理信息的能力。

(2)流程图

文章第二部分第3&4段设计为一个流程因果图,学生根据问题Whyare birdsin danger?阅读文章,完成图表后,便能清晰地获知文章第二部分的流程和因果关系,即People change thewetlands to make more space for rams and buildings,——There will beless and less space for wildlife。——Birds are in danger because of not having enough space。这种方法能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并保证了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3)表格

表格的形式使第三部分第5&6段的内容清晰、系统、有条理地展示在学生眼前,Who often/wiii go them?What do/will they do?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而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读后阶段

Step1:电话询问,在情境中交流合作

为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进行pairwork,一个学生扮演去扎龙的游客,一个扮演游客的朋友,通过打电话询问扎龙的有关情况。这样的读后活动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从而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Step2:角色扮演,在情境中内化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语言,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内化已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输出,最终达到学会使用语言的目的。

Step3:拓展延伸,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

读后的最后环节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主题,对教学进行拓展和延伸,设置小组讨论活动,What should and shouldn’t we do toprotect wetlands and wildlife?让学生联系生活,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启发,真正实现了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反思和启示

篇8

【主题描述】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语文的重要栏目。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名著阅读即为本。设计这一栏目,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接触人类精神高端,享受高峰体验,“以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引导他们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目的”,为学生奠定自己的精神地基。

关于名著导读的处理,有的学校或是粗略处理,一点一说,学生读一遍了事;或是干脆把这一环节略去不提。稍好一些的学校倒是建议同学买买书,也没有具体的指导。这使语文新教材的“名著导读”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初衷大打折扣。因此这样一个问题就摆在教师面前: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名著导读的过程中,是否要在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知识拓展,进一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

【案例描述】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阅读指导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学生对象为昆明十中求实校区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培养阅读兴趣;2.结合作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3.懂得对名著进行情感体验,结合名著谈感受。

针对第一点目标,依靠教材就可以完成,因为教材中提供了相的资料,而对于第二、三点教学目标,就只能依靠知识的拓展来完成。本课所预想的知识拓展的方式有两种:1.人物评价的方法介绍2.回答学生所提问题。而知识的拓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贯穿在以教材为基础和主导的学习中。

【教学过程】

教师以《西游记》人物评价、作者及《西游记》简介来导入:唐僧――心慈面善,菩萨心肠;肉眼凡胎,八十一难,功到自然成。沙僧――憨厚老实,少言寡语;埋头挑担,任劳任怨;流沙河畔,金身罗汉。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绎西游。《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一百回,西天取经,修成正果。浪漫主义杰作,最著名的虚幻神魔小说。从十九世纪开始,它被译为日、英、法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引出了本课的话题――《名著推荐与阅读:阅读方法之人物评析三字经》。

环节一:评说西游――行走在取经路上

唐僧评说:坚定的信念,向善与大爱,向西向西再向西,无为与大勇。

时尚评说:唐僧肉眼凡胎,不能上天入地,不能除妖降魔。但是作为取经队伍中的“领头大哥”,他无疑是称职的。他用他身上的佛性去召唤出三个徒弟的佛性,以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地实现了既定目标。

环节二:人物评析的方法之一――全

优点与缺点全面评价,现象与本质全面剖析。如评析孙悟空:

1.孙悟空哪些方面分别体现了“物性”(动物特点)、“神性”和“人性”?

取名:悟―吾心

回目:第一回?摇灵根育孕源流出?摇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四回?摇官封弼马心何足?摇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十五回?摇蛇盘山诸神暗佑?摇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三十三回?摇外道迷真性?摇元神助本心

第六十七回?摇拯救驼罗禅性稳?摇脱离秽污道心清

第八十三回?摇心猿识得丹头?摇姹女还归本性

情节: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

2.他取经前后有何变化?

时尚评说:孙悟空从吴承恩笔下不断惹祸的“坏小子”到后来除妖降魔的“革命斗士”。

他的变化告诉我们:取经的过程实则修心的过程,将本能的“我”去掉,蜕变成社会的自我,将社会的“我”去掉,蜕变成道德和价值的自我,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环节三:人物评析的方法之二――入

走进作品,分析细节;揣摩意图,解读情节。

如评析猪八戒:贪吃、贪睡、贪色、贪功、贪图享受,丑得公然、丑得明白、丑得公开、丑得本色、丑得轰轰烈烈,不以为丑的喜剧性格,凡夫俗子的人生追求,性情之清醇,生命之本真,生活之简约。

时尚评说:悟能虽称“八戒”,但他始终“戒”得不彻底,“戒”得不情愿。可是在行走的途中,八戒却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一个好逸恶劳的懒汉猪,变成了一个一心向佛的好和尚。

看到八戒,让我们更明白:平凡也是幸福,戒去缺点就接近成功。

环节四:人物评析的方法之三――出

读出自己,读出社会。

课堂作业:对沙和尚用第三种方法写时尚评析。

最后,张老师用阿里巴巴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马云的话结束课文:“我自己最欣赏的团队是唐僧师徒。唐僧是一个好领导,他知道孙悟空要管紧,所以要学会念紧箍咒;猪八戒小毛病多,但也不会犯大错,偶尔批评批评就可以;沙僧则需要经常鼓励一番。这样,一个明星团队就可形成。”

【案例分析】

(一)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采用“人物评析三字经”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除此之外,还要逐步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方法,如读书之前先翻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背景、作者和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做点读书笔记,可以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全书的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对这些片段的点评,实际上是起个示范作用,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开展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同类型的书,要介绍不同的阅读方法。

(二)如何“导读”

教材中每部书前的“导读”,教师宜作适当补充。关于阅读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开交流会的形式让大家相互交流、激活。教师主要补充、指导学生如何自我管理、监控,如何写思考性、研究性文章,或提供相关信息,解答阅读时的困惑。教师的导读还应包括对“思考与探究”的引申和点拨。

(三)把握较好知识教学的“度”,还要把握好阅读的“量”

毫无疑问,激发高层次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名著导读”重在“导”,导得巧妙,导得吻合学生心理,导得时机恰当,导得学生爱读、会读、视阅读名著为最高精神享受,应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由此引发思考:五册必修课本每册介绍两部名著,中外各占一部,共计10部。这还达不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之要求。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实际以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我们可以也应该让学生参与选择,最简便实用的办法是开学生推荐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了解来向其他同学推介名著,在相互推荐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所要阅读的名著。这样做,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激活思维情感,而且最能保证学生的介绍权、推荐权、选择权,更吻合学生实际。

(四)把握好阅读时机

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实践中我们发现,假期是最好的阅读时间,我们也有明确的规定:选好一本好书,做好读书笔记。

(五)设计导读程序

每部书的导读又可分为三个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首先,对学生讲明名著导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阅读名著对语文学习和自己终身发展的积极作用,让阅读名著成为每个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必修课。

其次,还要讲求一些方法和操作步骤等,调动一切切有利因素为名著的学习与阅读服务。作为自由阅读的篇目,但学生一旦选定篇目,就定下来不许改变,坚持读完整的一部,老师记录学生选定的篇目,并在每次自由阅读时记录学生阅读的进度(页数),以此督促阅读。

其三,以评价促阅读。这里的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指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作的阅读进展情况的评价。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老师和家长,评价的要点是阅读的态度、进度和收获。我们也可精选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设计好问题,将其引入试卷,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

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

一、目前存在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困难

1.提问式。传统教学中教师认为常用提问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是这样的方式模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比如:其一,对问题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在提问方式和语言表达上把握的不足,阻碍了学生透彻掌握知识,对基础知识认识不足;其二,教师单纯的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答案,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太过注重文章的答案,而忽略了阅读的过程,对知识的吸取不够充分,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

2.对话式。经过了提问式的发展,对话的形式也是一段时期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参与度和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使师生交流增多,知识传达更加顺畅,但是这种方法没有体现出很好的效果,主要在于:第一,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设置情境教学当中,形式大于内容表达,假如出现了设置情境不合理,缺乏连贯性,容易误导学生,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第二,教学形式主要放在师生的问答上来,课堂交流也成为了简单的英语问答活动,长期进行下去,难免使得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茫然。第三,教师设置对话形式,通常根据个人的理解去设置情境,可能和学生的思维不统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违背了教学目的。

3.讨论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主要由4大部分组成,第一,教师编写教案阶段;第二,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课堂讨论的内容形式;第三,组织学生展开相关讨论;第四,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谈论式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形式,但是需要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相当较多,在高中英语学习的巨大压力下,不能被广泛应用。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1.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特点。任务型教学方式被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在目前阶段主要存在于下面几个特点:第一,注重教学的意义,教学活动开展更贴近自然;第二,任务的亮点是针对某一教学任务的,这种教学任务源于现实生活,更贴近生活,调度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给学生留学深刻印象;第三,任务学习的设计要注意后期任务的完成情况,只有合理完成任务才是任务学习的主要标志。

2.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高中学习处于学习的白热化阶段,学习压力大,面临高考,学生的情绪比较高亢,在这一阶段完成英语读学习就需要教师发挥一个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将英语阅读的方法和任务意义明确了,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和学生的沟通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性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融合英语知识,语法英语、词汇把握更加灵活、准确,全面提升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效果。

首先,任务型阅读教学选择的目标是从学生的生活中获取的,让他们接触更新的文献阅读,始终让学生保持语言学习的新鲜感,使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环境中乐意主动探索,主动结合实际,树立个人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产生良好的阅读情感,愿意并积极投入英语任务型阅读当中。

其次,教师要以促进者、答疑者和向导的角色进入到阅读教学中,控制课堂气氛,即不能死气沉沉,“各自为政”,也不能一片混乱,无组织和纪律可言,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教学任务。

再次,教师要从各个方面来使学生的学习环境更加开放,使学生能够灵活的接受并且满足更多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提供学生从多方面获取语言信息,并将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够应用到阅读实践中。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案例及分析

1.任务准备: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习到课堂时间内应该学习的词、句、对话等知识。可分为以下几点:

a.明确教学目的和目标。

b.培养学生的兴趣。

c.让学生尽快熟悉规定的话题和语境。

d.掌握关键的课堂知识并搜集用于写作的素材等。

2.任务实践:实际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也是一个融汇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朗诵,对话,讲故事,总结文章大意等方式进行,教师辅助学生在阅读总概括文章大意,建立文章阅读框架,现引导后实践,在长期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有一种主动和积极建立文章阅读框架的思维,有助于后期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大意和主旨把握的更加准确,在答题的过程中,显得比较轻松,轻松了就会使得学生更加喜欢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四、总结

综上所述,任务型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学习任务为主线,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也改变以往的授课模式,以辅助和调控的互动方式进行教学。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操作性等特点,教师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形式,使整个教学模式更加灵活。有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动力,有助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篇10

课本内容接近学生生活,而且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情比较感兴趣,也有话可说,所以我以吸烟为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引入新课,这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学生用书高一必修2第二模块里的阅读课(Reading and vocbulary)。在Introduction里面初步认识和学习了描写抽烟、吸毒及其危害性的词语,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延续。在课文里描述了Adam Rouse的吸毒经历及的危害。

三、设计思路

本堂课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我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从用中学,学以致用。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课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识记与吸毒有关的词语。

2.阅读文章后通过回答问题、填空、选择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吸毒及其危害的知识。

2.培养阅读过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教学辅助手段

CAI课件

七、教学过程

Step1、Presentation

1.Give students some words related to drug that have learnt last lesson to and they speak out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2.Show some pictures to l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dangers of drugs.

.图片直观的展示了与本课有关的内容,学生就很自然地进入到新课中来。

Step2、New Words

According to English definitions of new words and then let students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 words.

Words: addictive; drug addict; drug dealer; heart rate; powerfully; inject; needle

通过此项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较难的词汇。

Step3、Listening

Teacher plays CAI cartoon to the text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titles for the two articles.

A. A Drug Addict and His Story

B. Dangerous Activities of Teenagers

C. The Dangers of Using Cocaine

这个练习锻炼学生听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Step 4 extensive-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parts 1-6 on page13 and then decide which article they belong to.

这个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Step5、intensive-reading (aloud)

I.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Article 1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Adam Rouse are true Except that _____

A. he used to be a drug addict B. he now works in a center for drug addicts

C. he was an excellent student before D. he once stole things for money

2.What drug did Adam Rouse start using first?

A. Cannabis B. Crack cocaine C. Cigarettes D. Medicine

3.What did Adam Rouse do to pay for the drug?

A. He asked his friends for money B. He asked his father for money

C. He stole things and sold them D. He made money by doing part-time job

II. Ask students to read Article 2 and then fill in the blanks.

1. Cocaine is a ________addictive drug.

2. Users ________needles to inject the drug are in more danger.

3. Smoking crack cocaine also cause _______behaviour.

这两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抓住文章的细节,从而为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中的细节题打基础。

Step 6 summary

Have students read Article2 again and then complete the passage

Cocaine is a _____addictive drug. Some users _____cocaine, others _____it. Users who inject the drug are also __________if they _____ needles ____others. Crack Cocaine is the most _______form of Cocaine. Users ________ Crack Cocaine much more easily if they smoke it.Using Cocaine increases the user’s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Smoking Crack Cocaine also causes _______behaviour.

这个练习让学生将课文复述出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Step7、Practice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two groups and then act the text out.

学后反思

通过这一活动锻炼并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能用本堂课所学的词汇及知识进行交流,达到学以致用。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write a passage on how to refuse drugs.

篇11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 in

Watch a video about an argument between a son and a mother.

设计思路:

观看一段关于母亲与儿子之间由于能否外出所产生的矛盾的视频。九年级学生正直青春期,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但是又同时面对很重的课业压力。所以,孩子与父母在外出游玩和在家学习上有着较为明显的矛盾。故以讨论日常生活的话题进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互相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学后记:

针对上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1)本活动在设计上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

(2)能使阅读前的“Warming up activities”真正发挥“热身”的作用,这就为顺利开展之后的多个活动打下了基础。

(3)上课伊始就顺利切入主题,言语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Step 2: Group discussions and show.(组内交流,先学展示)

-- Find some problems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1. Sts show useful phrases of this passage.

(Sts can share the phrases with each other.)

--Help st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设计思路:

(1)通过汇报小组的板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本文中出现的有价值短语,并将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大家,以达到理解和记忆的目的。在展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己学习的能力。

(2)让学生相互问答,相互质疑,检测对本文有价值短语的理解和运用,在交流中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Sts and teacher read the passage by following the tape together.

--Help sts solve the problems of pronunciation.

O计思路:

(1)听和读都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边听边读(默读)可以培养其快速阅读的能力。

(2)通过有目的地听和读,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握课文中一些细节性的内容。

3. Sts answer the questions of 2c on Page 55.

(Group discussion and solve problems together.)

--Check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assage.

Question 1: What is Liu Yu’s hobby?

Question 2: What does Liu Yu want to be when he grows up?

Question 3: Why do Liu Yu’s parents not allow Liu Yu to practice his hobby at night?

设计思路:

(1)进一步有目的地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细节。同时,通过抢答加分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2)帮助学生运用连词“but”将问题串联,进一步体会主人公和父母之间矛盾。

4. Sts role-play the dialogues.(在“演”中“学”,在“演”中“说”)

(sts role-play the dialogues in groups and then show in class)

--Help sts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ogues between Liu Yu and his parents’. Try to make clearly about the opinions of them.

5. Show the opinions about Liu Yu and Liu Yu’s parents.

(sts discuss with their group members and then show the opinions in class)

--Check the answers of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opinions of Liu Yu and his parents.

设计思路:

(1)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通过表演对话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

(2)通过文章改写与复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6. Sts have a debate.(在活动中运用――以读引说)

(Sts share their own opinions in their groups and then

have a debate in class)

Positive side: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Negative side: Teenagers should accept their parents’ suggestions.

--Help sts to speak out their own opinions by using target languages.

篇12

关键词:学案导学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学的重点。而英语阅读能力则是学生正在掌握英语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但是,传统的英语阅读方式偏重对于语言的分析,而忽视了教学策略的作用,注重应试技巧而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学案导学教学概述

1.概念

学案导学,又称导学案,是指一种以学案作为教学知识的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运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2.优点

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体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3.原则

在对学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在对学案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学生中的认知主体。

(2)灵活性。

时代的变化和教学的改革,都要求学案的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案,保持学案的多样性,适应实际教学的需求。

二、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对阅读内容的设计

学案导学教学,其应用的重点并不在于学案,而主要突出“导”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配合学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理解阅读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习的主旨,从阅读的内容、写作的特色等方面,对学案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保证学案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对译林牛津版的高中英语阅读模块进行教学时,针对“ReadingAppreciatingliterature”教学,可以要求学生首先独自完成相关的思考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Howtoreadliterature?”来对学案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案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内容。

2.对阅读案例的搭配

合理的案例搭配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形成相对严密的学习思维。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选择与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相似或相反的阅读案例,使得学生可以对此类阅读文章的表现方式、理解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对高中英语“ReadingLostcivilizations”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接受楼兰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大大增强。

3.对阅读能力的拓展

实际上,无论是语文阅读还是英语阅读,最重要的是对于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化积累,可以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入,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可以针对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整体认知,设计出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思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应用,最终目的仍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因此,在对学案进行设计时,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钱静.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学案”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8):173.

[2]吴银花.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学案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刊),2012,(10):33.

篇13

引言

广东省深圳市北斗小学是深圳市罗湖区一所老牌省一级学校,是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罗湖教育信息网的综合信息平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物质基础上,学校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了“学校的数字化知识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等专题研究。在罗湖教育上级部门的引领和推动下,历经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在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成熟基础和积累,形成了数字化管理体系、数字化教师培训体系,涌现出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亮点,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有效模式。

有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管理制度,为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创新夯实了基础。北斗小学早在2008年就参与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的整本书阅读项目的研发,最早开始研发了整本书阅读案例,案例和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课在全区进行推广,案例获得中央电教馆颁发的一等奖。整本书阅读课例分别获得了罗湖区一等奖、深圳市在线展播优秀课例质量奖,广东省优秀课例二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整合学校“智慧北斗”与“特色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两大核心竞争力,学校从战略高度出发,探究两者的结合体。探究“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基础。

案例设计

背景 基于“阅读人口”的低比例,中国国民阅读量与世界阅读先进国家相比,阅读量较低。1941年,叶圣陶提出“整本书阅读”,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2001版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的课程标准都将整本书阅读写进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现状 新课改以来,阅读课程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从一本教科书突围展开大量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新教育的“阶梯阅读”,江苏扬州的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八岁能读会写”项目、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三叶草亲子阅读等各种促进阅读团体都在各个角度和运用各种方式对阅读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多地区、学校有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的意识,但缺乏作为承接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管理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复制、可供操作的模式。

综述 本案例依据国家倡导儿童素质教育、推行基A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首先甄选出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开发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再将隐藏在最佳案例中的“流程、步骤、方法、工具”归纳提取出来,形成策略/技术,显化隐性原理。进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整本书阅读模式”。

设计 第一,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目标定位。以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为核心选择书籍,阅读者(教师+学生)围绕着书,有目的、有计划共同进行一段阅读的旅程,以彼此的经验和生活唤醒自己,激活自己;同时,书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阅读者的心灵之窗,将其营养化育为师生的文化积淀,精神养料。第二,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内容设计。一是建立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体系:班级共读、亲子阅读、拓展阅读。在此主要研究班级共读。二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选择:书目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三是班级整本书共读的组织形式:整本书共读选择何时进入课堂?以什么形式存在?课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四是从众多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案例中,提炼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方法、工具,固化下来。

实施过程

陶行知倡导读整本书。学校将新媒体新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套全媒体化的阅读模式。结合书本的电子化、拓展阅读专题网站、阅读互动社区、写作博客等信息化手段,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数字化。

第一阶段:博客圈为“整本书阅读”铺路 教的方面:教师网络教研博客建立,使教学设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取众家之长。阅读指导活动之前,教研团队在博客圈进行设计交流,制定实施方案。分别开展活动之后,进行反思教研,调整方案,制定下一步实施计划。

学的方面:班级“整本书阅读博客圈”的建立,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基础。教师、学生、家长分别拥有独立的博客,他们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都会在博客圈中展现。这样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活动、阅读进度、阅读体会、阅读疑难等信息就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展开。许多阅读交流活动,以博客圈为载体,教师在班级博客上发起阅读活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博客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密切了家长、学生、教师三者的联系,阅读活动的开展更为深入,交流更为频繁,提高了阅读的成效。

第二阶段: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 第一阶段已开发出成熟案例,并普及整个语文科组,第二阶段建立覆盖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计划”,把阅读整本书从刚开始的文字书,拓展到绘本、桥梁书的阅读。小学六年从绘本入手,到中年段的桥梁书、童话,到高年段的文字书阅读,阅读难度呈阶梯上升的态势。紧接着开发整本书班级共读书目的方案。将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推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一,选书原则。儿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经典的:历经时间考验的儿童文学作品、名著名篇、语文教材里课外书屋推荐的书籍、与课文相关联、名作家相关联的作品、适合学生年龄段兴趣生活的作品。有阅读坡度的: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

第二,分类搭配。书目的搭配――指向不同素养(《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书目的阶梯则是绘本、桥梁书、文字书。

第三,整本书阅读案例写作模板。即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话题引领,带领学生读下去;书面表达,领着学生写出来;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读开去。

第四,整本书阅读案例话题设计。从形式的角度看,话题应该是适合儿童的,有情趣的。哪谌莸慕嵌瓤矗多提诠释性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让学生读聪明,读成有思想的人。

第三阶段:国家资源平台:学习社区构建――为“整本书阅读”搭建共读社区 学校以“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为基地,大力推进信息化教研。早在2009年11月,学校就获得教育部电化教育主题社区一等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提名奖,并获中央电教馆立项。2014年作为优秀社区在全国交流汇报,2016年荣获中央电教馆精品专题教育社区称号。借助“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学习社区将班级共读推向线上共读。社区有来自全国的助学导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可自行开展小组研究,并开设小组活动计划和流程控制。小组自行设计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规则和活动评价,使阅读活动落到实处,学习社区真正实现交流、交互、共赢。

社区采用班级共建,教师与助学者指导的方式。学生个体加入社区,开展活动,但同时根据活动内容,增加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加入小组开展阅读活动,助学者在不同小组指导学生,教师统筹全局,以班级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导。

第四阶段:基于“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 现在,借助广东省教育资源平台“一起阅读网”和“一起阅读”APP开展“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案例研究。实现智能化评价与数据转化。教师每个学期进行阅读计划设计与推送,学生接受班级阅读计划信息,家长同时接收到班级阅读计划,方便亲子共读与鼓励督促。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在线上线下阅读共读书目,线上可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频率,每本书配备专家组团队设计的相应阅读检测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答题完毕,系统及时给每个学生出一份分析报告,从阅读的五个维度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于设计下一步的阅读计划。客观题平台实时呈现班级、甚至省内实验学校的阅读积分排行榜,评选“阅读达人”,阅读币可换取书籍,很好地促进了阅读。主观题,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学校利用此平台,将整本书阅读推进到智能评价与转化数据阶段。

在此阶段,大力推进APP在校园中的全时空应用,“为你诵读”“喜马拉雅”“一起阅读”都成为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辅助工具。

推进校本特色研究,学校还可以将校本课程电子化,网络化,如今学校正着手将“北斗人文星”“慧风雅韵――中国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上传到平台,教研团队进行课程的学生考察试题设计,完成了学生的阅读与诵读的校本特色。

实施成果

经过卓越绩效和“智慧校园”的双轮驱动,学校互联网+整本书阅读效果初显。学校被评为中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深圳市电教示范学校、书香校园、首批教育教研基地、现代教育制度先进校、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试点学校。六个科组获市先进、示范教研组。

在实施“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带动了系列小课题研究,并在区里成功立项和结题,其中《借助故事妈妈进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提升》获罗湖区小课题研究一等奖,《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话剧活动的常态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获罗湖区重点小课题立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论文写作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数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全体家长的参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书香校园氛围浓厚。

反思

篇14

综观这本书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其一,编排颇具匠心,课堂案例与理论解说有机结合,既体现了编著者的良苦用心,又有利于阅读者的研究学习。

不同于我们常见的课堂教学实录之类的书籍,这本书不是课堂实录的罗列,而是课堂案例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该书主要内容共分为四章,每一章各有四节内容,前三节为课堂教学的实录案例,第四节从理论角度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方法或策略加以阐述。如第一章中前三节分别运用三个课堂案例,介绍了文本处理的相关方法;第四节从和谐共生教学和树式共生课堂结构角度,进一步从理论上对文本处理的方法做详细的总结和阐述。这样,既有具体实践的示范参照,又有理论规律的总结指导,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广大的一线教师阅读学习,吸收借鉴起来较为便捷。另外,书中共精选了黄老师本色语文的12个典型课堂教学案例,每个课例的后面,都附带了由黄老师本人和其他专家老师撰写的“说课评课”内容,这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课堂的教学设想、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思想以及课堂教学特色等内容。这样一来,阅读者在阅读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就可以直观地学习到黄老师对于各种文体的文本处理方法,课堂的组织艺术和构建方法;研读“说课评课”内容,可以结合黄老师的课堂实践,进一步领略黄老师的教学思想,体悟课堂教学的艺术,从而掌握不同文体的课堂教学规律,在研究学习中学会构建自己的课堂,促进自己的成长。如阅读第二章第三节的《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两篇散文一起学习的课堂案例,阅读者不禁会问,执教者为什么把两个文本放在一起学习?通过阅读“说课评课”环节的内容,阅读者就明白了黄老师这样处理的目的是试图解决众多老师倍感困惑的时间紧张而课文篇目众多这个矛盾问题,从解说中学习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从根本上说,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二是要有正确的处理教材的策略,分类处理,因文而教。从具体的方法上来看,进行整合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其二,课堂案例中课型多样而不单一,有利于阅读者多方面的学习。

这本书共有12个典型课堂教学案例,这些案例从文本上讲,既涉及小说、散文、文言文、古代辞赋等文本的课堂教学,也涉及作文的课堂教学;从学段上讲,既有初中的课例,也有高中的课例;既有必修模块的课堂教学案例,也有选修模块的课堂教学案例(如苏教版高中教材选修模块“现代散文阅读”中的《葡萄月令》);既有单篇的课堂教学案例,又有两篇整合的教学案例(如《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从文体特征出发,遵从各种文体阅读的基本规律去设计教学,可以学到教学常教常新的方法,可以掌握小说文本解读的把手,可以学到选修课的教学思路,可以学到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教学方法、“言文”的落实方法,可以学到作文教学中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的一些常用方法。

其三,书中的课堂教学理论建构在实践的基础上,都有案例可循,鲜活易懂;教学方法源于实践,便于借鉴操作,具有可推广性。黄老师的课堂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从学理层面对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提升和总结。读者不仅可以学到黄老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智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体悟到有关课堂教学的思想和课堂构建的方法。从每一章第四节的系统论述中,我们分别可以学到文本处理的方法,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的“添加、删减、整合、分解”四种基本策略,教学凭借的作用及其设计,以及作文的共生思想等。从每一章的具体内容来看,从第一章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案例中,我们可以领略到黄老师的阅读教学思想――“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综合素养的基本定位和‘阅读教学应该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问题探讨为引导,以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基本策略”。从第二章的课堂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黄老9币的课堂教学的理念,那就是“引领学生成长”,“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精神成长”;从《葡萄月令》的课例中可以学到选修课教学的“要求高一点,容量大一点,活动多一点;专题意识强一点,选择余地大一点,学生自主再多一点,课程个性更强一点”的基本特征。从第三章的文言文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从文体特征出发决定教学内容,如何从章法鉴赏到文化传承上拓宽课程资源,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增加深度和容量”,从而解决“言文”统一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