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方针的定义范文

教育方针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育方针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育方针的定义

篇1

[关键词]股指期货;资产定价;Cranger因果检验;基差

一、引 言

2007年5月31日,中国证券网新闻头条刊载了关于《成功预报大跌――期指仿真价格发现功能神奇再现》的文章,原文提到:5月29日,沪深300指数收于4168.29点,比上一交易日上涨2.3%,创出历史新高;但中金所的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却并没有跟随现货价格大幅上涨,IF0707合约甚至以阴线报收。期现背离的结果是沪深300指数于5月31日重挫6.76%。

文章同时指出:针对这种预测,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虽然现阶段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好几次成功预测出大盘第二天的下跌,但这多少存在“运气”的成分。“股指期货真正想要实现价格发现功能,需首先确定期现之间的合理价差是多少,而合理价差的确定必须有真实的套利资金介入,不然所谓期指成功发现价格,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股指期货研究员对记者表示,现阶段的期指仿真交易还只是纸上谈兵。我国现在运行的仿真交易股指期货与指数价格之间的关系如何,期货的定价功能是否真正有效发挥,是本文的研究方向。

Kawaller(1987)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的办法,考察S&P500股指期货和现货之间的领先和滞后关系。得到的结论是股指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较长时间的领先关系,相比之下现货价格对期货价格的定价领先时间少得多。Harris(1989)通过研究基差来考察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整合关系,指出由于成分股最近没有交易而导致S&P500指数对真实股票价值的滞后,股指期货与真实股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从而股指期货价将领先于现货价。Stoll,Whaley(1990)通过研究5分钟S&P500和MM股指期货、现货时间序列之间回报率的关系,发现股指期货回报在5分钟水平上对现货回报有预测作用,同时相对滞后的现货价格回报水平对期货价格回报有不太明显的影响作用。

李强(2007)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股指期货的推出,可以增加股票现货市场的流动性,在股指期货合同到期日造成股价的巨大波动;在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方面,他认为还存在争议。程传功(2007)从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方面,认为股指期货将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在没有股指期货的市场里面,由于股票价格在相对高位停留时间有限,在抛售的时候股票会集中快速抛出,对股价的短期杀伤力非常大。股指期货推出后,低位买进股票的投资者等到股票运行到高位时,并不需要马上抛出,而可以在高位用期货锁定盈利。这就减缓了股票在高位的卖出压力,相应地降低市场非理性涨跌所带来的波动风险。

本文的研究思路:一是仿真股指期货是否可以预测短期证券价格,我们选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测度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是在基差不稳定的情况下,寻找可以预测股指与期指相对趋势的指标。在真实股指期货市场中,基差是基本稳定的,如果出现基差的异常与背离,立即会吸引套利资金使这一基差回归正常水平。将仿真期货与现货价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可以使用收益率基差的异常值指示的信号进行套利。于是设计了样本收益率基差的均值和方差来估计其置信区间,观察收益率基差是否出现异常,如果出现异常,评价这一信号是否正确预测了未来股指的短期趋势。

二、模型说明与数据描述

(一)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

若时间序列数据的均值或自协方差随时间而改变,那么该序列就是非平稳的。由于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会产生“伪回归”问题,如果进行差分可先化为平稳时间序列,但这样就会忽略原时间序列数据包含的有效信息,因而是一种浪费。对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如果时间序列数据之间是协整的,那么就可以直接用原数据进行后续分析,例如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而且具有单位根;因而需要首先检验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存在单位根,然后检验是否协整,最后才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根过程。若单位根过程经过一阶差分后平稳,即Yt-Yt-1=зt,则称时间序列数据是一阶单整。

进行单位根检验有很多方法,本文采用常用的ADF检验,检验假设为:原假设Ho:β=0,备择假设H1:p<0;检验模型有三个:

说明:第一个模型不包括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第二个模型包含常数项,不包含线性时间趋势;第三个模型包括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检验时应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存在趋势和均值是否为零来选择检验模型。

协整检验是考察这样的时间序列: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它们的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如果平稳,那么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称为协整关系。协整检验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动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以最大效率地使用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而不需进行差分,从而避免信息损失。

协整检验有EG两步法和JJ的多变量极大似然法,本文采用前一种。

第一步首先对Pf(表示仿真股指期货日收盘价)和Pi(表示沪深300指数日收盘价)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各自的单整情况,然后用Pf对Pi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得到回归残差;第二步对回归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一般采用ADF检验。若残差是没有单位根的平稳序列,则说明Pf和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二)Granger因果检验

本文主要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通过Eviews统计分析软件实现。Granger因果检验的思路是: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格兰杰原因(记为“XY”);,否则,称为非格兰杰原因(记为“X≠>

Y”)。在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之前,必须检验时序数据的协整情况;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情况关于原因的推断都是无效的。

首先,检验Ho:X不是Y的Granger原因,对下列模型进行估计:

通过两个回归模型得到的残差来计算F统计值,检验回归系数β1,β2……是否同时显著不为零。如果至少有一个显著不为零,则拒绝原假设,认为X是Y的Granger原因。同理检验Ho:Y不是x的Granger原因,将回归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互换,基本方法同上。

(三)数据选择与统计描述

实际选择数据时遇到了IF合约交易日较少的问题。我们选择现有IF交易合约中历史交易日最完整的IF0706参与检验,考虑到临近到期月时股票的波动性可能发生变化,选用从2006年11月初IR0706合约第一个交易日到2007年5月18日的所有股指、期指日收盘数据。数据来源于博易大师期货交易软件。

观察IF0706与沪深300指数的变动趋势(图1),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一致变化趋势,另外二者均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预期时序数据非平稳。通过检验相关系数发现,IF0706合约与沪深300指数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75,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6,相关程度非常高。相关度较高的两种现象也可能并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而可能只是共同受某一种基础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检验期货价格和指数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三、Granger因果检验

Granger检验的前提是,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或者相互之间服从协整关系。记Pf和Pi分别表示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盘价格,分别对两个时间序列做ADF检验,看是否存在单位根。检验方程是否包括趋势项以及均值是否为零由具体图形判断得到,最优滞后阶数使用AIC准则,结果发现两组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存在单位根。进一步检验它们的单整情况,具体结果参考表1:

我们发现,Pf和Pi序列均为1阶的差分项通过单位根检验,因而是1阶单整;下面需要检验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协整,那么就可以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步骤一:根据上文的结论,Pf和Pi为1阶单整,取变量Pf对Pi回归,得到回归残差;

步骤二:检验回归残差的单位根情况,采用ADF检验,若没有单位根,则说明回归残差为平稳序列,可得出Pf和P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采用以上步骤,用Pf对Pi回归,得到残差,并检验残差项的单位根情况。对六个月交易数据的回归残差检验结果:T统计量为-6.442413,在0.01水平可以接受没有单位根,所以Pf和Pi服从1阶协整关系。在服从协整关系的前提下,进一步展开Granger因果检验。我们进行Granger检验的原假设有两个:一是沪深300不是IF的Granger原因,二是Ⅲ不是沪深300的Granger原因。针对这两个原假设分别计算F统计量和相应P值,如果P值小于我们事先设定的水平(本文取95%显著性水平,a=0.05),那么拒绝原假设,否则就不拒绝。

由于Granger检验对滞后阶数较敏感,本文采用依次多滞后几阶的办法,看结果是否具有同一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结果显示滞后期为1至3的沪深300指数不是IF期货的Granger原因,期货价格也不是指数价格的Granger原因;滞后期为4以后的IF期货价格是当期沪深300指数的Granger原因,而现货指数不是期货价格的Granger原因。

从上面的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得出,在一定的滞后期数上,期货价格走势预示了未来指数价格的趋势,但是指数价格并没有影响到未来期货价格的变化趋势。这也说明在半年的时间长度上,我国仿真的股指期货价格在一定滞后期上可以预测未来标的指数(沪深300)的变动趋势。

无法获得中长期的数据,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们结论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是以股票现货市场为基础对其预期走势的一种反映,但在根本上它不可能决定股指未来的走势,股指的走势在根本上是受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状况、上市公司整体的盈利状况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决定。

四、收益率基差的预测效果分析

基差的本来定义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差,本文沿用这一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提出收益率基差的概念:同一时点上现货收益率与期货收益率之差。基差可以反映现货与期货之间的套利空间,同时基差的变动趋势可以指示套期保值、套利及投机的交易方向,基差的波动可以反映非完美套期保值中组合的风险暴露,所以基差的意义非常重要。由于缺乏套利机制,仿真股指期货和现货间基差非常不稳定(图2):

通过计算收益率基差,得到其分布,可以进一步发现其异常值的情况,从而判断期货与现货在何种方向上存在背离,并根据收益率基差的信号进行交易。我们要考察,这种方法提供的交易信号,在短期内是否正确?具体做法如下:

指数第t+1交易日的收益率与IF0706第t+1交易日的收益率之差来表示。总共有1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数据,计算得到129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基差,做出其直方图如下:可以看出,基差分布均值近似为零,左端肥尾,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尖峰情况。可以发现,收益率基差的水平大多数集中于0附近,而偏离均值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较少,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2、计算收益率基差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假设每个样本点均来源于同一总体,则根据大数定律,对于大样本应服从正态分布。收益率基差样本均值为一0.0008,标准差为0.02847。计算得到正常的收益率基差(98%置信水平,双尾,两侧均为1%)的置信区间应为(-0.05927,0.05767),利用这一置信区间检验基差是否存在极端值,得到极端值点和提示套利操作如下表所示:

用收益率基差法,提示于2007年1月15日买入,当天股指和指数均有大幅上扬;而第二天股指期货即与指数分道扬镳,指数高开,而期货涨幅有限,基差提示应该买入期货,卖出现货;尽管没有真正的套利资金游走于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第三天还是证实了期货的定价效果:应验了期货前一交易日的走弱,沪深300指数当天上下振荡,收出了长的上下影线,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同样,在1月19号和24号,收益率基差提示应该卖出现货,买入期货,表明期货价格已经再度弱于现货,证券市场最终分别于25号和31号两天出现大幅下跌,再次应验了期指的定价效果。2月5号,当天股指出现下跌行情,但期指相对走强,收益率基差提示可以买入现货卖出期货,后来沪深300指数果然出现了一路上涨的行情。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于4月26日,收益率基差提示买入现货时,经过第二天的振荡,接连几个交易日均一路上扬;而5月11日收益率基差提示卖出现货时,一个交易日后沪深300指数出现了大幅下跌。有趣的是,仿真期货交易与证券市场间并没有套利资金,但Ⅲ期货合约仍然表现出准确的预测效果,猜测这可能与投资者的整体预期及时反映在期货价格中有关;因为期货交易存在卖空机制,因而定价效率比我国证券市场高。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仿真股指期货对证券指数的预测效果,得到以下结论:

1、根据Ⅲ合约对我国沪深300指数影响的Granger检验,发现仿真股指期货价格在一定阶数上提前于标的指数价格,表明仿真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得到了发挥。限于时间序列数据的有限性,我们没有研究长期的影响和决定机制。

篇2

关键词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

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 三者的区别

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 三者的联系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的概念

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2.2不同科目间课程目标的比较(见表1)

分析原因:

(1)生物、物理与化学三门学科都隶属于自然科学,在课程改革后其课程总目的是更加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实验,在科学方法、问题判断、文化素养素质方面得到训练。所以物理和化学的课程目标在三个维度上是: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科学虽然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课程目标或课程目的上当然也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从现象到本质,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所以,生物学课程目标更多的是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所以在高中阶段更多地关注学生在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和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而非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中的过程与方法,这点值得注意。

(2)生物学科学习的内容大都是生物学现象和事实,生物学概念(包括原理法则规律、理论等),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和能力,并形成一些至关重要的观点和态度。所以,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时课程标准对于知识这一维度更多的要求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3教学目标

3.1教学目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计划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时所期望达到的要求或结果。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师教的目标和学生学的目标的统称。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实现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障。

3.2教学目标的功能

其一,导向功能;其二,控制功能;其三,激励作用;其四,中介功能;其五,测度功能。

3.3教学目标表述的方式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4) 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4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标、课程目标一旦确定后,基本是静态的、不变的,而教学目标要依据学习情景、学生水平及个性差异不断进行调整。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每门具体的课程,而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宝安.“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和联系[J].江苏教育研,1992(4).

[2]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课程标准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走进新课程丛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一、历史学科教学评价的内涵

关于课程评价的内涵,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有著名的论述,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到:评价的实质在于测定行为改变究竟实际发展到什么程度[1]。卢布姆在《为改善学习而评价》中论及“评价乃是系统收集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2]”。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1981年给评价下的定义是:对某一对象的价值或优点所作的系统探查。我国学者张华对教学与课程评价的定义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与教学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的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3]。而本文是从历史学科教育评价入手,它的内涵比较丰富,涉及范围也比较广,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一)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评价

教育目标是依据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任务,结合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学科的特点而制定的,它也是个目标体系[4]。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以社会发展、学生现有水平、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等方面综合去考虑,去制定。不仅要完整的揭示包括德、智、体、美诸育的历史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在这一目标中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目标层次,而且还要揭示由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所组成的完整的目标体系。由于教育目标的要求和层次的不同,还由于教学对象、教学要求的差别等等原因,教育目标不仅需要合理定制,而且应该有区别的加以分类,制定出分类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目的的任务明确而具体,才可能更加有效的凭借着教育教学目标,去评价教育教学贯彻的程度或者效果。因此,教育教学的进行和后效的检测评定,皆有赖于教育教学贯彻的程度或者效果。

(二)教师素质评价

教育教学目标,因其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贯彻完成的,所以既要评价教育教学目标本身,更要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贯彻过程,这就必然涉及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它却是由多方面多渠道得到反映和鉴别的,评价也就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应该包括教师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教师的素质评价还包括由职业上的事业心、工作上的积极性、素质上的创新性、思想上的道德性、行为上的楷模性等组成的心理素质的评价。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当然也得包括历史专业知识、历史教学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的专业教学素质的评价。然而专业教学素质的评价,应该着重置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教育教学效果的综合考察中予以完成。教育教学的主要场地是课堂,因而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当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

(三)学生人才质量评价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评价,既然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部分,那么学生受教育的成才质量之评价则理所当然成为教育评价的另外一重要部分。学生是教育培养的对象,应该作为人才看待,更应该以人才的要求去加以培养,人才的标志,决不能以简单的百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而应该以和谐发展的程度作为标尺。和谐发展指的是以全面性发展为基础但具有个性特点和能力专长、和谐发展的成才要求,决定着人才质量的评价。一方面是过程性发展变化的评价,另一方面是诊断性的反馈评价,二者最终归结到成就性的检验评价。总之,学生人才质量的评价,其意义的重要性、评价工作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要求的科学性,决定了它是教育评价的又一重要内涵。

以上就是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历史学科教学的内涵,这仅仅是比较重要或者说是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而其内涵所包括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

二、历史学科教学评价的方法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类,即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所谓量化评价方法,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所谓质性评价方法,就是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的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中意义,促进理解。[5]而对于具体的历史学科来说,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对于教学评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则分为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首先要说的就是广度。所谓学生获得知识的广度则大体与前面提到的量化评价方法相类似,指的是历史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教授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涉及面是否广。优秀的历史教育者能够做到在尽可能有限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而所谓的深度则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其讲述知识的理解程度。讲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教师对讲课深度的把握与学生掌握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是广度和深度的结合,二者任何一个有所偏重则可能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学生获得知识的程度也体现了教师授课的成功与否,因此这对历史学科评价至关重要。

(二)教师预期目标的实现

作为教学过程的又一重要主体,教师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师的预期目标指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授课有一个计划,即备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在授课过程中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是全部学生都掌握呢,还是了解到了就行了。若是教师的预期目标是讲完前两节,并且要求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得掌握,但由于对班级学生的了解程度不够,对其具体情况没有掌握好,因而导致课的进度减慢,同时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课程,那么这一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有很多。

因此教师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对于课程评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从这一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授课计划,从而使自己的课程能更好的进行。这一意义在后面部分会有详细论述。

(三)社会的反响

教学过程的主体部分是学生,教师起主导作用,但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主要参与者,还应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因此社会的反响就成为我们补课忽视的群体。这个社会群体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例如学生的家长、教育工作者的家庭成员、社会上一些对教育比较关注的人等等。他们对教育虽然不起主导作用,但其对教师授课的一些反响与评价,往往可以成为教学评价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的授课如果能受到社会上的高度评价以及一些关注,那么这个教学可以说是成功的,相反,如果收到的批评比较多,那么则说明这个教学存在着相对较多的不足。因此,社会的反响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教学的好坏,是教学评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历史学科教学评价的意义

前面部分主要论述了历史学科教学评价的内涵、方法,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学科教学评价的意义。

(一)导向作用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任务,再根据教育任务制定教育方针。教育方针一旦制定之后,有个稳定的贯彻阶段,但是稳定是相对而言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下,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方针作适当的调整。教育评价甚至是缩小范围后的教学评价,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他们对教育方针的制定贯彻和调整,起着肯定、维系和局部否定功能。历史学科教育评价,对于教学思想和教育教学目标有着评价作用,促使教育教学目标纳入教育方针所规定的的相对固定的轨道,对于教育教学目标的贯彻过程及效果,发挥着检验和评价的功用。由此而言,历史学科教育评价,引导推动着教育教学按照教育方针制约着的学科教学目标向前发展。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学科教学评价则会在整个过程中起着一个导向作用,使得教育教学与教学目标无限接近。

(二)教学工作的评估目标

除了导向作用之外,还是教学工作的评估目标。历史教学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检验评价的工具之一便是历史教学评价的一系列标准。历史教学评价的内容决定并制约着历史教学的形式、方法、手段,因此历史教学评价的标准,包容了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因此可以成为各级教育教学行政部门评比检查、督促推动教学工作的准绳,同时也成为听课观摩、评教研讨的同行们用以比较、衡量和借鉴学习的尺度。同样,依据此种准绳和尺度,执教者也可以自我评价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既能反馈作用于教学,又能鞭策自身的进修提高,有利于改进教学质量。

在一系列的准则要求之下,执教者会对自己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将历史教学评价的外延扩大,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评价就可以成为历史教师教育教学中作的评估目标。这个功能也能使教学工作者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完整。

(三)反馈、调整过程

反馈和调整过程对于教育教学评价来说是最主要的功能,在文章的第一部分略有提及,这里将会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问题、学生学习的症结、能力和性格的倾向等方面都可以在教学评价方法中体现出来,执教者根据这些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可以制定相应的计划或者对已有的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这些弊病都是需要诊断的,只有及时进行诊断并科学的分析诊断结果,才能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历史课改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要注意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6]。历史教学与文章的第二部分教学评价的方法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教师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反响来评判教育过程是否成功,与此同时,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体现,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即就是通过诊断、调整、改进、补偿、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教育循环。

以上三点就是历史学科教学评价的意义,其不仅有导向作用,而且还在改进和推动教学的向前发展,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历史学科中,教学评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基础作用来讲,它可以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讲授,从而使得课堂教学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

结语

篇4

【关键词】校风建设 探索 途径 高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其办学规模和招生人数在逐年上升,现在几乎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当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提升和确保教育质量, 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高度协调统一。要达到这个目标, 校风建设是突破口与支撑点。本文就新时期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校风建设谈几点看法,以供商榷。

一、校风的定义及其重要作用

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育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对教职工具有凝聚作用、对学生具有陶冶作用、对社会具有示范作用的优良校风。校风,简单地说就是指学校的风气,具体地说就是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共同信念、意志、风格、价值观念等的综合体现,是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教风、职工工作作风和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也是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优良的校风具有激励功能、教化功能、约束功能、保护功能和延伸功能等育人功能,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高职院校校风现状分析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的,校风建设总体比较薄弱。一是生源总体素质下降。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应届、历届高中毕业生,也有中职、技校毕业生,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背景不同,受教育背景不同,很多学生独具个性,这使他们显露出许多新特质,比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控能力、学习主动性和成才意识薄弱、追求时尚自由等等,平时把学习丢一边,快考试了就临时抱佛脚。二是一些学生辅导员不重视班风建设。良好的班风是校风建设的基础和支撑,它能使班级朝气蓬勃、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班风建设不好也就等于失去了学生基础,校风建设就无从谈起。三是一些教职工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课前没有认真备课,课中照本宣科,课后拍拍屁股走人,甚至他们的一些言行在学生中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

三、加强校风建设的途径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它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校风建设的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校风建设的科学机制以及确保该机制的正常运行。

(一)做好学风建设

学风,从广义上讲就是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学风建设是学校长期而又艰巨的一项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又无形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熏陶和感染,一旦形成优良的传统,它就能成为一种使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然而,高职院校中不少学生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入学后又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待考试临时抱佛脚,60分万岁。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也见效于学生,没有抓住学生这一主线,学风建设就等于纸上谈兵。因此,做好学风建设对校风建设至关重要。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形成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形态、文化神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处理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良好校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为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这就必然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历史的厚重感。而时代在变幻,历史在进步,校园文化不断追求时代性、先进性,甚至追求文化的超前性和引导性,作为最能体现校园文化精髓的校风,怎样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现时代的先进文化相结合,既保持它的特点,又吸取时代精华,使不同时期的校园主体从中获得时代的特色和传统的营养。

(四)处理好思想指引与实际行动的关系

篇5

1、漏洞百出

“三维目标”漏洞百出,有遗珠之憾。如:(1)“三维目标”中没有“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甚符合。(2)“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丢弃了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是人们对“世界”及“人生”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一个人的政治方向、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还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

没有“世界观”和“人生观”,又哪来的“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中的“价值观”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还有就是,这个“目标”只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忽视了对教师本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要求以及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

(3)“三维目标”还缺少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崇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等目标维度,亦即缺失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所以新课程标准是“不标准”的“课程标准”,是“漏洞百出”的“课程标准”,还有扰乱人们思想,与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甚符合之嫌。

2、逻辑混乱

“有学者依据布鲁姆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学理论,认为‘三维目标’的设置不科学,主要的理由有两个:(1)目标分类学设置的目标有详细的分级指标,而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每一维都没有亚层级,这样会导致目标含义不确切,无法测量与评价。(2)‘过程’作为目标难以理解,因为不管是布鲁姆,还是加涅,都是从学习结果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或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在逻辑上是对立的,二者无法统一。新课程改革将‘过程’作为‘三维目标’的内容违背了国际公认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摘自《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作者:邓友超)

笔者认为,“三维目标”确实存在逻辑和分类不当的弊端。如“过程和方法”目标与“‘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包含关系——“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包含于“过程和方法”目标中,它的达成就是“过程和方法”的抉择和运用的结果,所以,“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过程和方法”是“过程”。另外,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其中就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和训练。但教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又不仅仅是完成“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的目标和任务,还有前面说过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健康”、“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品德”等维度的目标和任务,亦即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以“三维目标”存在逻辑和分类方面的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将“三维目标”修改为“四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品德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育与心育”、“创新意识和能力”,将“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删除。这样就理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是各个目标之间不存在逻辑混乱问题;二是更加直观、具体和浅显易懂,尤其是与党的教育方针相吻合,亦即涵盖了对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

3、不便操作

课程目标必须是“具体”、“明确”和“可检测”的,不是“笼统”、“模糊”和“难以检测”的。可是,“三维目标”既笼统又抽象,不易操作。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它存在“什么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门学科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范围有哪些?”“各学段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应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如何进行有效评价?”等问题未明确和具体化的缺陷,模棱两可的,使新课程实施者——教师难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态度”目标就更是如此。

由于“三维目标”存在上面一些问题,引发了基础教育课堂“形而上学猖獗,形式主义盛行。具体表现为‘四个满堂’和‘四个虚假’。‘四个满堂’即‘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四个虚假’即‘虚假地自主’、‘虚假地合作’、‘虚假地探究’、‘虚假地渗透’”(摘自《深圳特区报》,2004-11-02(08),作者:程少堂)因此,那些“低效”、“无效”或“负效”的课堂就频频出现了,使新课改演变成了一场“笑话”和不小的灾难,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一个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唯有迷途知返,方能浴火重生”。(摘自《教育科学研究》2011.04期,作者:邢)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真正起到构筑“高效”课堂、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促使基础教育走向科学化和正常化轨道、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审视十年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反思和研讨,全面总结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扬长避短。

篇6

一、 相关概念的解析

1.(辞源)上讲,“病”指“疾病”、“生病”,也就是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随着对疾病研究之深入.医学上产生了一门基础学科―― 病理学。所谓病理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专业名词。它是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患病集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状况,以认识和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据此.我们把病理定义为疾病及其发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和原理。“病理”一词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判判。病理的反面是健康健康是人们所期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和被作为目标的状态;而病理则是人们不希望的,是需要克服和治疗的状态。

2. 教育病理及教育病理学的名称。教育病理学是德国莱德齐大学教授司托里音伯耳首先使用的,早在1890年司氏就在自己的著连中使用了教育病理学的名称。而日本学者们对教育病理的研究比较深入,由此涌现出众多的的研究者,使日本成为教育病理研究的典型代表,但是所谓教育病理,在日本并无明确统一的定义,有时指“教育的病理”,即作为结果或症状出现在教育领域中的病理现象;有时则指“病理的教育”,即作为病理之原因的教育问题;有时则指这两方面的综合。本文所探讨的教育病理,主要是指前者,即如日本教育学者大桥熏所界定的那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是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职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多种越轨行为的过程。

3.教育管理病理及学校管理病理。教育管理,在汉语里,既指宏观的教育行政活动,又指微观的校务管理活动;在英语里,则主要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具体的经营和对教育的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学,在美英等国,其研究巳走向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多元并置和多元融合的发展之路;在中国则还处于经验科学的发展阶段。根据陈孝彬先生的定义: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的行为。按照教育管理对象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广义的教育管理学和狭义的教育管理学两大类。所谓广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整个国家教育系统的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是以中央或地方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所谓狭义的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组织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构建学校和社区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和健全学校组织及其运行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全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的一门现代科学。

二、 校长负责制病因分析

校长负责制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确实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校长负责制出现了许多的漏洞,面临严峻的挑战,从而造成了学校管理的病理,其病因如下:

首先,校长负责制中的校长主要是实行任命制。这一体制中由于校长主要是由政府任命,校长基本上也只对上级政府负责,上级用管理政党干部的方法管理校长,一大批校长的任用与管理归组织或人事部门,无形中对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导致教育行政部门事权与人权不统一。比如有些学校行政级别高,教育主管部门行政级别低,教育部门就管不了学校。一些行政领导又常被任命到学校担当领导职责,从而导致了学校政府化,校长官员化和行为媚上化。

第二、就校长本身的素质来看。现在的许多校长素质不高,这里的素质包括自身的道德素质与人际关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领导水平。有的校长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缺乏管理学校的技能和方法;有的是领导水平不高;有的则是知识与能力结构不良;当然也不乏有的道德品质低下,欺上媚下,靠吹、拉、捧走上领导岗位的。

第三、就办学思想来看。办学思想是指对办好学校的整体认识,它是校长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管理思想和教育方针,从本校实际出发,确立的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决定着该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着该学校办学效益的高低。而有的校长对办学思想的认识模糊;有的校长其办学思想处于“缺失”形态,比如行政经验型的、实务忙碌型的、平安度日型的和盲目模仿型的;还有一些校长固守着错误的办学思想,把盈利创收放在首位,以应试为工作中心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及管理

第四、从校长领导的有效性来看。有很多校长并不能有效的领导学校,原因有很多:一是对教育方针不能正确理解;二是不能相信和依靠教师办学;三是激励能力不够;四是缺乏足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没有管理欲望;六是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当然还由于现行的校长负责制并没有给校长足够的自,影响其管理的效率。

最后,就校长的考核及监督机制来看。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本身就是滋生专制和腐败的温床。君不见,一年一度的对校长的考核也不过是走走过场缺乏实际的监管作用。每一年度的对校长的考核虽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在教育局领导的指导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拉开了帷幕,教师们拿起残存的权力去给校长们进行民主评议,可是这样的评议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最后的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说了算,在这样的格局下,校长只需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样而这些校长们又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他们往往有着共同的利益,因而这种系统内的监督,又有何作用呢?

三、 校长负责制的治疗方案

那么针对学校管理中的这个病理,我们又该采取何种方法去根治它?

1. 针对任命制,实行校长选拔制。首先,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校长的选拔标准。国外学校对校长的选拔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英国,无论是中学和小学,要当一名校长,必须有8―10年的学校工作经历,必须具有成功的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行政工作政绩。在美国,要成为一名中学校长,候选人必须具有一定年限(至少3年)的教学经验,获得教育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学 位,取得州教育部门颁发的校长资格证书,且具备管理和督导方面的专门知识,拥有某些行政经验和管理能力 。在德国,大学毕业者到中小学校实习2―3年,再经过各州的统一考试,合格者由州教育部分配到各个学校。经过学校 10年左右的教学生涯,且必须是优秀教师, 担任过副校长者才有资格应聘校长。

其次还要广开选才之路。1986年,美国教育部在《美国初等教育改革报告》中提出,“担任校长职务的人不应只是现任教师,各行各业具有领导才能的人均可担任此职。”这一建议虽然遭到校长组织的反对,未能实现。但突破常规选拔校长的思想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纽约市政委员会也在一份建议中提出,“校长职务的大门应向企业界、高教界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打开。”贝内特在他的1988年《改革报告》中也强调,“必须打破常规并欢迎有才干的人到学校来任领导的职务。”新泽西州教育专员曾提出一项选拔校长的方案,该方案规定无公立学校教学经验者,但如具有管理学硕士学位,通过审查、考试和学校见习,亦可作为校长侯选人。

2.树立校长职业意识,促使专业发展,提高校长的素质。提高校长的素质就是:首先要树立校长职业意识。2001年,以清华大学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主任王继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了对校长职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他们认为:“职业化校长是指专门从事学校经营和教育服务的专业校长,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指一个具备某种能力和精神特质的社会群体。校长职业化就是要把校长从官本位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任命制的事业管理者,转变为聘任制的产业经营者; 由执行计划的职务校长,转变为关注市场的职业校长。”要“淡化校长的职务观念,强化校长的职业观念;淡化校长的权力观念,强化校长的能力观念;淡化校长的教育事业观,强化校长的教育产业观。”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教材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48-01

在研读了新课标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数学知识不仅包含以生活实际为原型的数学事实,也包含了一些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或者操作技能,因此不难发现数学其实并不是单纯的逻辑学科,它更是以生活实际和应用为基础的实践学科,既然数学有如此的内涵,我们深入研究其知识结构就显得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材知识结构的涵义、知识结构的种类以及新教材知识结构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1 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的涵义

何谓知识结构?顾名思义,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就是指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以新教材的数学基本定义、数学定理和公理、数学公式以及方法为出发点,深入系统地将这些元素之间的关联点串接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就称之为知识结构。通俗而言,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就是以新教材的教学知识为导向,把其中的各个相关联的内部规律串接为一个系统。

2 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的种类

经过笔者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研究,运用知识结构的相关原理,以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模式和数学元素之间的联系为根本,将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划分为四类:逻辑结构模式、教材结构模式、认知结构模式以及教学结构模式。

逻辑结构模式就是指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以逻辑思维为主,每一个部分的学习都为下一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层层相扣,每个经典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非常严密而理性,逻辑性编排非常明显。

教材结构模式是指初中数学新教材的编写者以一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为基准,实现我国新课标的计划和素质教育的目的,在数学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融入了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模块。

认知结构模式是指初中数学新教材紧抓数学学科的本质,以最为原始的数学知识呈现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兴趣的同时建构数学学习认知结构。

教学结构模式是指初中数学新教材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符合中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的一套教学参考标准,严格贯彻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经典模式。

3 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上文中已经简单介绍了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的内涵和分类,接下来本文主要从研究这一知识结构的重要意义来探讨,各个知识结构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1)新教材的逻辑结构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生的成绩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学习能力,而学习数学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逻辑思维水平,新教材彰显的逻辑性恰恰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新教材的教材结构为教和学提高了有效的理论资料,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教师没有良好的教材也教不出优秀的学生,这一道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明了,初中数学新教材内容创新、知识点、插图新颖,对于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都是非常有力的保障。

(3)新教材的认知结构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是严格贯彻教育方针政策的表现。新教材完全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新课标的要求,将教育心理学中认知结构应用于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有效地提高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4)新教材的教学结构还原了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授课模式,为青少年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新教材的很多数学知识要求教学结构调整为学生自主学习,这更加将课堂和学习的主导位置还给学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值得我们大家深刻思考的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结构的几种表现形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的,只有正确和统一地看待和把握这些知识结构,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本文先叙述了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再阐述了新教材知识结构的主要种类,最后分别论述了几种知识结构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影响,笔者坚信经过广大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初中数学新教材的各种知识结构模式,将教学方法和教材的知识结构相融合,让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在数学课上得到各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我们当下教育最为真实的本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80.

[2]刘延勃.哲学辞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12.

[3]柯普兰.儿童怎样学习数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8

关键词:教育学;中外合作办学;办学体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003-02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学应该按照教育学的角度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和方针、教育制度、教育中各项工作的任务、过程、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教师及学校管理的领导等方面。

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本质

不论是教育家的阐释还是辞书的定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没有变,那就是以人为本,处处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自身素养的提高,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是发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应当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如果说它对本土的传统教育带了影响,那也是积极的、有益的、发人深思的影响。早就有教育专家表示,中国并不缺大学,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也不缺大学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人才。高等学历人才培养的趋同,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弊端。我们应该通过合作,去反思自身在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好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将在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中发挥示范、探索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借鉴,推动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改革。尤其是通过加强国际间教育交流、引进国外智力、借鉴国际成熟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提高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这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往往是理念的革新,例如淡化分数要求、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实践能力、与职业市场接轨紧密等。让境外教育资源与国内的公立、民营教育机构在平等的环境下良性竞争、互为补充,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有利于国内教育界接受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竞争机制的完善,促使教育深化改革。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和经验将引发“鲶鱼效应”,它不仅能丰富本土学生的选择,还可为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的目的

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皮亚杰认为,教育是认知发展的陶冶过程,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受教育者与外界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受教育者多少知识,而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把内心潜在的发明和发展的可能性表现出来。按照皮亚杰的话说,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能做新事,有创造能力和发明兴趣,而不在于只训练重复既有事情的人;教育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批评性,具有求证的能力,而不只是接受知识。由此可见,皮亚杰认为教育最主要目的不在于接受事实,而是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果不但表现在培养出的人才,同时表现在教育管理、发展规划、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十多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引智具体体现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健全了质量监控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引进了大批国外优秀教材,促进了教师英语水平、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全面引进国外先进课程,特别是一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双方共同进行全面质量监控。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通过努力,大批中方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不少人还能进行全英语授课。学院培养的学生有着出色的英语能力和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深受企业青睐。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外籍教授带来最新原版教材和最新教育思想,用英语进行着与国际同步的高层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教学。海外权威经济学杂志评选亚太地区前50名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排列第13名,这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的一家。学院编写的案例涉及管理学的大多数领域,目前已在世界很多地方用于教学。不少教授的论文已在许多海外著名期刊发表。这些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案例,也说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在“引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和安全的社会事业,在加入WTO之初,维护教育就成为我国制定中外合作办学相关法规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中许多条文都是围绕维护教育来制定的。例如,《条例》第五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中国法律,贯彻中国的教育方针,符合中国的公共道德,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这些规定集中体现了维护教育的制度理念,确保了在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之初对国家和教育安全的保护。

篇9

边区政府采取的是分步实施,逐渐解决的办法。《陕甘宁边区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规定,“义务教育之实施,分于六年内逐步推行,至第六年起开始普遍的义务教育”“儿童已达规定入学年龄而家庭贫困无力供给入学或已经入学而家庭无力继续供给者,由当地乡、区、县政府调查属实后,酌情采取下列办法以补助:一,减少或免除其家庭之义务劳动;二,县政府给予救济或发动群众予以救济”[1]。边区政府为了逐步减轻和免除群众的经济负担还规定:“一是各县筹措之教育经费来源,仅限于以下四种:各县原已确定为教产(包括土地、房屋、林业、营业、牲畜在内)及教育基金(指现金)之常年花利收益;买卖婚姻、赌博、缠足之没收款及罚款;学校自行生产之收益;在自愿原则下,向人民劝募之学款。二是各县原已确定为教产及原已确定为教育基金之现金,均作为教育基金,不得动用。以该项基金之常年花利作为常年教育经费。三是各县原无教产者,得以下列办法建立之:原由该县县政府所管有之公田,拨归教产;尚未分配之荒地或熟地,全部或部分拨归教产;原属神庙产,人民自愿拨归教产;一姓或数姓所有之坟地,在一姓或数姓同意下,归为学田。四是所没收之买卖婚姻款或经县政府判决没收之赌博罚金,以及经县政府判决之缠足罚金,均全部作为教育经费之收入。五是各学校自行生产之收益,均作为教育经费之收入。六是各县教育经费常年收入尚不敷常年你支出者,得向各县人民在自顾原则下劝募之。七是各县筹措之教育经费,如开始时因特殊情形一时不能筹措齐全,不足该县开支者,得由该县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提出,经由县政府审查,呈请教育厅批准后酌量补发。”[2]这些办法有效减轻了群众的负担,逐步让群众享受到了基本免费的教育。第三,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制度,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主体是政府,由政府承担实施责任。陕甘宁边区义务教育始终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陕甘宁边区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工作应切实负责”,并指出对“其推行工作著有成绩者,由教育厅呈请边区政府奖励之,其推行不力,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任务者,应由直属上级予以申斥或记过处分。”[1]

从制度层面看,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育教学原则。边区政府确定义务教育的基本方针是:“要使儿童身体、头脑和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要激发儿童的民族觉悟和培养儿童的社会意识,并且养成革命精神;要指导儿童求得日常生活及抗战建国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成为抗战中大众教育的传播者;要提高儿童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要指导儿童在自动学习中,发挥独立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其成为抗战建国的干部。”[3]各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了思想教育活动。课程内容主要以抗战为主,并实行开放式教学,请当地劳模、英雄来校作报告,打破只以课堂为主的呆板的教学方式,做到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联系、时事教育与文化教育相配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内容与战争生活相结合。二是制定了有助于推广与普及的“民办公助”方针。边区政府于1944年提出实行“民办公助”,要求每村都有一所民办的村学,在村学的协助下来办冬学、夜校、识字组,以达到消灭文盲之目的。“民办公助”的学校发展迅速,至1945年在边区的小学中有76%是民办的,民办小学的学生占到了小学学生人数的一半。“民办公助”的实质,就是根据群众的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达到推广与普及的目的。“民办公助”的学校与公办学校在目标上是统一的,在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的。三是为实施义务教育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首先,建立师资队伍管理制度。边区政府强调小学教员为国民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在社会地位上应该尊重与爱护。还颁布“训令”,责令各级不得任意调动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级教育干部,并规定:“第一,在社会地位方面,免服兵役,可兼任文化教育、群众团体方面的相关职务,可参加文化教育方面的相关会议;第二,在工作方面,不得无故解除小学教员职务,要按时发给学校经费,尽量采纳小学教员对其工作提出的意见;第三,在生活方面,按时发给薪金、津贴、粮食、制服、被褥以及医药费等,即使在其他行政工作人员缓发或停发时,对小学教员仍应照发;第四,在学习和深造方面,书报费必须按时发给,提供学习上所需要的帮助。对工作积极、艰苦奋斗、成绩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3]其次,建立经费管理制度。边区政府规定:各县“所得之教育经费,不得移作其他用途”[2]。

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制度保障了边区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尽管在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但总体上是成功的。从其所具有的丰富的内涵看,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也是相符合的。认真研究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制度,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第一,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想共识。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始终把消除青少年文盲与培养建设人才结合起来,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培养出了大批抗战建国的有用人才。虽然时过五十多年,其使儿童“身体、头脑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教育方针,仍是熠熠闪光的。然而,我国现今的教育却出现了无可忌言的险境。“我们的教育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顶尖人才”这一轰动全国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是对目前严重存在的应试教育怪现象的尖锐批判。片面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是一种扼杀人才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的个性、创造潜能很难发挥出来。为此,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些现状的疑虑和不满上,而应该来一场全民族的思想解放和文化更新,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建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想共识。如果永远沉溺于考试为本,分数至上,那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根据青少年成长规律组织教学,真正从制度层面上把教育和生活打成一片,把学校和社会打成一片。陕甘宁边区的做法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第二,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确保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是人民群众最强烈的诉求,教育公平是每个家庭最热切的期盼。陕甘宁边区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可以说开了我国教育公平的先河。首先,在配置教育资源方面做到了基本均衡。即使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保证了教学所需的基本费用,保证了学生的正常开餐,保证了对贫困学生的救济,保证了教师资队伍的稳定。其次,在保证受教育权利方面做到了基本均衡。使每一个学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反思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但由于城乡、地区、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加上“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在教育公平方面还存在着严重问题。一是在教育观念上,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好坏与教师优劣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二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目前还低于许多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三是优质资源大多向“重点”和城市学校倾斜,使得“薄弱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然薄弱。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只把促进“教育公平”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深刻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把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心真正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来。第三,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把政府和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构成一种立体的、前瞻的义务教育责任体系。陕甘宁边区的义务教育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由政府切实负责,应该说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也是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

边区政府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实行,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扫除义务教育的障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实践告诉我们,实施义务教育一方面必须以政府为主体,另一方面必须依靠广大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义务教育虽然具有强迫性,实施起来仍然离不开群众的自觉性。陕甘宁边区以农业为主,村庄分散,劳动力不足,群众生活并不充裕,加上旧的观念影响,许多家长宁肯让子女参加劳动也不愿送去读书。边区政府为保证入学率制定了一些强迫性制度,如处罚时除罚金外,还予以拘留,直到儿童入学后才予放出,等等。这些制度在当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操作起来容易脱离群众,难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义务教育,核心是指父母对子女的义务,进入21世纪,义务教育不只是限于父母的义务,而是扩展到了政府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义务,并且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义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在以政府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政府和家庭、学校、社会融为一体,统筹解决义务教育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变“政府要我入学”为“政府要我入学,学校欢迎入学,群众自觉入学”,从制度上构成一种立体的、前瞻的基础教育责任体系。

作者:徐声慧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篇10

关键词:特色学校 特色文化 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08-01

1 什么是特色学校

对于特色学校的定义,虽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说法,但是大家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指在现今教育的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也有人将特色学校概括为:特色学校就是个性化的学校。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特色就是难以模仿。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三层基本含义。

1.1 “人无我有”即办学的独特性

它是办学特色的基本属性,也是办学特色的决定因素。由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多层次性、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教育理念、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1.2 “人有我优”即办学的优质性

办学特色必须具有较高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优质性。满足人的个体发展需求和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发展需要是办学特色赖以生存的土壤,优于其他学校是办学特色得以发展的前提。

1.3 “人优我新”即办学的创新性

办学特色只有不断地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赢得不断发展的空间。

2 为什么要办特色学校

为什么要办特色学校,在教育改革破冰的初期,人们的想法更多的可能是想打破多年来形成的僵死的单一的办学模式,而使学校出现一些新气象。这种尝试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各级政府逐渐将特色学校纳入了考核,甚至在年终考核中加分等等原因,使得特色学校逐步变味了。有些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为了考核而特色,这样,特色学校实际上已经被异化了。要搞清楚特色学校的办学目的,还要回到我国的教育方针上来。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更加需要个性发展的人才,说到底还是一个育人的问题。一所好的学校,应该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终身学习所需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一所好的学校,还要关心教师的专业成长,让学校和教师一起成长,让学校成为教师“建功立业”的基地,让教师精神自由、个性舒展、生活自在。总之一句话,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摇篮,应该是和谐的。

3 怎么创办特色学校

特色强校,是学校办学的方向,但是怎么才能做到特色强校呢?做任何事都不能凭空臆想,特色强校也是如此。创办特色学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3.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特色学校首先应该是独特的,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独特呢?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利用现有条件为学校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市酒钢三中在通用技术教学方面就充分利用了酒钢这个国有大企业的优势资源,通过和酒钢合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基地。其实只要我们开阔思路就会有办法,一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城市差,但并不是没有出路。我国有许多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城市学校已基本失传,而在许多农村却广泛存在,比如跳绳,踢毽子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动动脑筋,做点文章,同样可以搞出自己的特色来的。所以,解放思想,广开思路,才是最重要的。

3.2 层级推进,逐步实现办学的特色

对于特色学校的办学标准,可以搞层级式推进,不要搞一刀切,有些学校还不完全具备在许多学科领域大面积搞特色的条件,那就在具备条件的一些项目上突破,然后逐步推开,最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分层级推进的办学方法。首先在某一个领域搞出自己的特色。比如有些学校搞的书法教学就很有气场,由书写技能的教学逐渐提升到要“立字”先“立人”的高度,这样就把一项单一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心里健康成长甚至和人生观的形成联系起来,这样的特色已经逐渐摆脱了特色项目的层级,而是升华到了育人的高度。我市长城路小学的“诵经典”活动就具有这样的特色。学校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从简单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开始,一直到唐诗宋词,逐渐推进。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渗透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这样就不仅仅是一个诵经典活动,而是通过诵读经典,不但让学生获得了中华文化的滋养,而且塑造了他们文雅的人格,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3 登高望远,打造校园特色文化

有人说:“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管理”。如果说,管理是筋骨,那么文化就是活生生的血肉,特色学校的创建,如果抛开校园文化建设,充其量也就是一个空架子。人们一提到北大,自然就想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因为这不仅是一种办学思想,更是一个文化。而南京雨花台中学极力打造的“三宽”(宽松、宽容、宽厚)环境,不只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校园文化。学校提升健康指数、自由指数、幸福指数这“三个指数”,让老师们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生活自在。校长穆耕森说,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培育”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对于教师发展,穆耕森倡导“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就是在这种具有家园文化的温馨氛围里,教师和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健康成长。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除面临上述社会大环境的压力冲击外,还要面对其自身所特有的问题,如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这些问题往往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形成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因此,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内涵阐释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做了一个全面的概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是打造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基本需求。

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的重要因素是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即心理素质,它是学生各种素质提高的中介,是大学生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不能忘记或忽视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基础性作用的心理素质,决不能忘记或忽视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联系着受教育者人格塑造的关键是心理健康教育,它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它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思想和品德的训练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受教育者正确的把握自我,准确的认识和评价自身的行为,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优化心理、健全人格。

3.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减少心理疾病。

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不仅表现为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增多,而且由于心理疾病导致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变大学生诸多不良性格,如孤僻、懦弱、害羞、不合群、敏感等,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以思想进步、朝气蓬勃、能独立思考、有参与意识、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全部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实现全过程育人。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把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中心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2.将新生入学与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并举,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预防。

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就必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可以有的放矢的、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的措施和方案。每年对新生采用“心理健康问卷”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及时发现有心理症状的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的领导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服务,根据诊断结果,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充分发挥辅助育人功能。

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投入,避免有咨询机构、无专业人员,有专业人员,无先进设备的状况。心理咨询不但能够帮助和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而且能够排解学生心中的忧难,开发其身心潜能。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去适应外界环境。

4.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提升理论研究水平。

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加强对专、兼、聘职教师进行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接受掌握新观念、新方法与技巧的自觉性,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实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个体素质和这支队伍整体水平的进一步专业化,推进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于兴虎.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思考[J].都市家教, 2010(2).

篇12

那么,体育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在学前教育中设置体育游戏有何重要的意义呢?果如一些人认为的只是简单地锻炼了身体吗?带着这些问题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广泛查阅了当前学前教育的论著文献,结合自己多年的从教经历,略有心得,简述如下:

一、遵循学前教育方针正确理解健康涵义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首先就提出了健康教学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要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提出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其中户外游戏(体育游戏)又是学前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可见:一切回避室外体育游戏的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思想。

(2)身体健康的定义不是单纯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把幼儿培养成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体育活动课责无旁贷。体育游戏作为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意味着在对进行幼儿体育游戏的时候不只是教会他们东奔西跑、嘻嘻哈哈。还要求老师在对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对幼儿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通过各种体育游戏的教学对幼儿渗透情感教育,教会幼儿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各种体育游戏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发挥体育游戏功能渗透多项教育内容

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兴趣浓厚、情绪亢奋、一定想把游戏中最开心的事情告诉同伴,此时思维活跃的他,组织语言的能力特强,可以说是出口成章,教师要适当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加以引导,从而培养他们的语盲表达能力。

体育游戏中的趣味性、竞技性,除了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儿体验备种感受: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希望的实现与落空。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抓住机会集体或个别对幼儿适时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幼儿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这就是在教育分类上为什么要把体育游戏作为综合教育课程,是因为它包含了一个对幼儿进行多重心理素质培养和个性调教过程。是因为它的教育功能的多样性。

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培养幼儿自强、自信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风貌的塑造上。一个有效的体育游戏应该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标,教师在科学设计体育游戏时,应有意识地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结合在一起,尽可能不搞单一的个人项目游戏,也不搞单一的集体项目游戏。也就是说,那些表现个人技能的游戏最好都用组队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能显示个人的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的强大,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协作理念,形成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科学安排体育游戏激发幼儿创新能力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旺盛期,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体育活动因其所特有的动感、角色、情节等特点,成了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体育游戏也随之成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主阵地。

诗人泰戈尔说:孩子的创造天赋往往是无意识的。体育游戏中,在幼儿理解游戏的内容、玩法,明确了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后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动脑去争取成功。教师在游戏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定难度的困境,鼓励幼儿遇到难题要学会互相协作,共同探讨,大胆尝试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幼儿天生好动,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是让幼儿用单纯的动作模仿、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用固定的游戏规则来约束幼儿,这样会使幼儿对体育游戏失去兴趣,创新将成一纸空谈。游戏中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发展态势灵活掌控、随机应变、正确引导,适时表扬鼓励。这样,一定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将游戏进行下去,并能激发幼儿不断地进行游戏创新。从而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为幼儿将来更广泛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3

前言: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始人。清末以来,在黄炎培的积极倡导和实践下,职业教育形成的巨大思潮席卷全国,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尊重与认同。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黄炎培来自于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学成后的十余年间,黄炎培举办了多个学堂,积极从事学校教育。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教育实践中,黄炎培发现了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弊端,很多学子在本文由收集整理饱受教育之后仍停留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之很差。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无法挽救民族危亡。黄炎培认为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而进行,他主张德、体、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改变过去偏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提倡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阶段,经过对国内外的一番考察。黄炎培得到启发,在实用主义教育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的思想,经过考察后的思考总结,1916年9月黄炎培正式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具体可以理解为:在遵循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的技能,并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乐趣,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关注个性发展,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谋生手段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教学中遵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原则。

大职业教育主义阶段,20世纪中国工商业发展很不景气,实用型人才供过于求,就业出现较大困境。使得社会、家人及学生都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职业教育办学受到较大阻力,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认真的思考总结后,他意识到,教育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特性。他于1926年1月发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书》,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这标志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思想内涵

手脑并用是其核心思想,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其进行解析。

2.1 首先,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平民。黄炎培倡导、推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基于此,他提出“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凡平民教育性质之职业学校,最合现今社会所需要。”根据黄炎培的众多言论和他首创的职业学校的立校旨趣,以及他后来几十年的实践,应当而且可以把“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作为“手脑并用”的一种释义,并且这种释义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处在首要和最高的层次上。

2.2 从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做人第一、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职业“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下一种确定的互助行为。职业教育,即是给人们以互助行为的素养,完成他们共同生活的天职”。由此,他认为要用最多的热诚,包涵一切,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发挥大合作的精神,做训练的方针,使受吾教育的,精神方面和智能方面,完全适合于人群需要。

2.3 从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重技能。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教育,一改传统的重书本、轻实用的倾向。他还说:“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职业教育,不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

2.4 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手脑联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作为教学过程、教育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倡导和要求的是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夫”,“适合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通过对黄炎培先生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的全面、深刻的了解。足见在他的思维视野中,坚持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不仅是由“手脑并用”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所规定了的,而且是人类文明生成历史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然规律,又是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

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

黄炎培老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仍是我们亟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的源泉。办学者应该从中领悟到,应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以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络。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必须谋学生个性之发展。人人依其个性,因材施教,将“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统一了起来,将发展个性、能力本位与全面发展统一了起来。职业教育界的同仁不能按部就班、年复一年地办学,而必须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是动态的,是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对于求学者,要学会手脑联动,做学合一。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特征出发,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注重技能,注重实用,要达到“技能纯熟”。他说“职业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很分明,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技能,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生活,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他对办学者的启思,对求学者的忠告对现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篇14

1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

黄炎培来自于贫困的知识分子家庭,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学成后的十余年间,黄炎培举办了多个学堂,积极从事学校教育。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教育实践中,黄炎培发现了传统教育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弊端,很多学子在饱受教育之后仍停留在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之很差。通过这样的教育形式无法挽救民族危亡。黄炎培认为教育不能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实践经验而进行,他主张德、体、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改变过去偏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提倡实用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阶段,经过对国内外的一番考察。黄炎培得到启发,在实用主义教育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的思想,经过考察后的思考总结,1916年9月黄炎培正式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具体可以理解为:在遵循不同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基础上,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的技能,并能够在生活工作中找到乐趣,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他认为,职业教育要关注个性发展,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谋生手段的基础上服务于社会和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教学中遵守“手脑并用”、“做学合一”原则。

大职业教育主义阶段,20世纪中国工商业发展很不景气,实用型人才供过于求,就业出现较大困境。使得社会、家人及学生都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职业教育办学受到较大阻力,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认真的思考总结后,他意识到,教育须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职业教育更是如此,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特性。他于1926年1月发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书》,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这标志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2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思想内涵

手脑并用是其核心思想,我们要从多方面多层次对其进行解析。

2.1 首先,从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平民。黄炎培倡导、推行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基于此,他提出“办职业教育,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职业学校”;“必须同时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配合,才能兴旺发达”;“凡平民教育性质之职业学校,最合现今社会所需要。”根据黄炎培的众多言论和他首创的职业学校的立校旨趣,以及他后来几十年的实践,应当而且可以把“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并起家来”作为“手脑并用”的一种释义,并且这种释义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处在首要和最高的层次上。

2.2 从训育方针和德育标准来看,“手脑并用”的理念倡导和要求做人第一、敬业乐群。黄炎培认为,职业“是人类在共同生活下一种确定的互助行为。职业教育,即是给人们以互助行为的素养,完成他们共同生活的天职”。由此,他认为要用最多的热诚,包涵一切,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发挥大合作的精神,做训练的方针,使受吾教育的,精神方面和智能方面,完全适合于人群需要。

2.3 从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实用、注重技能。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教育,一改传统的重书本、轻实用的倾向。他还说: “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而不去实地参加工作,是知而不能行,不知真知。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手脑并用。”“职业教育,不唯着重‘知’,尤着重在‘能’”,“办职业教育不但着重知能,而且还需养成他们适于这种生活的习惯”。

2.4 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来看,“手脑并用”理念倡导和要求职业教育手脑联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作为教学过程、教育方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它倡导和要求的是做学合一、知行统一、智能并重。黄炎培指出:“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办职业教育,万不可专靠想,专靠说,专靠写,必须切切实实去‘做’”,“手脑联合训练,确是人类生活教育上最基本的工夫”,“适合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通过对黄炎培先生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的全面、深刻的了解。足见在他的思维视野中,坚持手脑联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不仅是由“手脑并用”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所规定了的,而且是人类文明生成历史中的基本事实和必然规律,又是青年期身心发展的自然要求。

3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意义

黄炎培老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面对当今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仍是我们亟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的源泉。办学者应该从中领悟到,应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以达到了“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目的。加强与社会、企业的联络。职业教育机关的本质是十分富于社会性的,所以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怎么?就是社会化。必须谋学生个性之发展。人人依其个性,因材施教,将“对己谋生”与“对群服务”统一了起来,将发展个性、能力本位与全面发展统一了起来。职业教育界的同仁不能按部就班、年复一年地办学,而必须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是动态的,是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的,只有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对于求学者,要学会手脑联动,做学合一。黄炎培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本质特征出发,强调职业教育必须注重技能,注重实用,要达到“技能纯熟”。他说 “职业教育的目标,很简单,很分明,是给人家一种实际上服务的技能,得了以后,要去实地应用。把所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生产,应用于生活,这才是职业教育的宗旨。他对办学者的启思,对求学者的忠告对现今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