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策略投资方法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策略投资方法论

篇1

在美国投资界,理查德・雷恩沃特(Richard Rainwater)因屡次成功抄底起死回生的行业而被誉为点金圣手。但在与罕见的脑部疾病斗争六年之后,这位白手起家的得克萨斯批发商之子于美国家中悄然离世,享年71岁。

1944年出生于中产之家的雷恩沃特,在孩童时期即表现出精明的商业头脑。13岁时,他揽下一份送报纸的差事,但与巴菲特在奥马哈自己送报不同,得州的雷恩沃特采取的策略是自己当工头雇其他少年送报,只从中收成20%。

中学毕业后,雷恩沃特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学习数学,之后他又在斯坦福大学拿到MBA学位。在毕业之时,就立志要成为赚大钱的人,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跑到高盛在纽约的办公室毛遂自荐,成了高盛在得州的一名证券交易员。工作第一年,他就和搭档赚得近20万美元的佣金提成。

但斯坦福的校友人脉才是雷恩沃特财富生涯的幸运基石。因为和石油大亨巴斯家族的希德・巴斯一起上过几门课,雷恩沃特获得了巴斯家族的赏识,受邀为其管理家族资产。1970年,雷恩沃特辞掉了高盛的工作,正式成为巴斯家族的资产组合管理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雷恩沃特最初的投资极不成功,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当时每一笔投资都“赔得一分不剩”。雷恩沃特开始意识到投资方法论的重要性,为此他花了一段时间寻访巴菲特等投资名师,并且开始研究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的著作。

失败是成功之母。寻访后的雷恩沃特领悟到了投资专一的重要性,并建议将巴斯家族的投资集中到房地产、对冲基金以及套利交易等方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雷恩沃特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管理的巴斯家族资产在1970年只有5000万美元,但到了1986年他自立门户离开时,这笔资产暴增至40亿美元。

在管理巴斯家族资产的十几年中,雷恩沃特逐步发展出一套个性化的投资理论。虽然同样坚持低买高卖的原则,但雷恩沃特并不像传统价值投资者一样只追求低价股,而是更多关注商业周期,并寻找那些目前处于麻烦之中、但前景光明的行业。此外,一旦确定要进入某个行业的某家公司,雷恩沃特绝不会买完股份就作壁上观,相反他会主动介入公司管理经营,从实质上控制公司,不达投资目标绝不甘休。

对迪士尼的投资堪称这一方法论的典型实战。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迪士尼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营收连续下滑,股价也大幅缩水。雷恩沃特评估了迪士尼的财务状况,他发现,虽然迪士尼出现经营问题,但其股价已经在公司真实价值之下。此外,迪士尼债务较少,拥有的大量独一无二的动画资源更是一个未充分开发的宝藏。狩猎目标确定后,巴斯家族闪电收购了迪士尼10%的股份,之后又安排传奇CEO迈克尔・艾斯纳执掌公司帅印。之后的故事众所周知:迈克尔・艾斯纳担任迪士尼舵手长达21年,在此期间,迪士尼公司的市值从不到20亿美元的小公司发展成最高千亿美元市值的全球企业。

1986年,为巴斯家族工作十几年的雷恩沃特自立门户,投资生涯亦更加光辉。秉承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投资方法论,雷恩沃特对石油、医疗以及房地产等领域展开重点投资。在油价跌至9美元一桶之时,雷恩沃特开始收购钻井企业,在医院经营频频亏损之时,他大肆收购医院组建新医疗集团,在得州房地产濒临崩溃时,他以真实价值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房地产。这些问题资产经过一系列兼并重组以及管理整顿后,市场价值迅速攀升,而雷恩沃特要做的,无非就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这种投资方式收益显著,雷恩沃特公司前五年的年均收益率高达70%,而滚雪球式的投资也最终使雷恩沃特成为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

在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中,雷恩沃特说自己的成功投资秘诀不过三个词:“时机,时机,时机”。在他看来,投资重要的是要清楚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来。

雷恩沃特被华尔街誉为“美国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然而由于其行事低调,不喜媒体曝光,并不为大众所了解。不过,低调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他出色的社交能力与深厚的政商人脉。他与布什家族交往紧密,布什家族财富在上世纪80年代的积累,与当年他的大力协助密切相关。另外,与他当年一起进行医疗投资的合伙人斯科特如今是佛罗里达州长。

篇2

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关系到成千上万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责任十分重大。资本市场的高收益毋庸置疑,但风险也相对较大。从1998年到20__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年平均收益是6.80,而标准差却高达21.20。尤其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仍处在不断规范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尤其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股权分置、信息披露不透明、法规不健全、金融工具匮乏等等制度性的缺陷都使得大家对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问题尤为关注。

那么,社保基金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投资运作中的风险呢?本文试图站在投资管理人的角度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只要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坚持从受益人的利益出发、以法规为准绳、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投资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首先,社保基金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InvestmentPhilosophy)其英文本义是投资哲学,哲学是人们的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投资理念本质上指的是投资人对投资目的和投资方法的认识。投资理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为什么要投资,二是怎样投资。

社保基金的性质要求其投资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因此,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在我们看来,其核心可以归结为十二个字——“安全至上、谨慎投资、长期增值”。

众所周知,收益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性的战略投资者,不可能去“追涨杀跌”,而必须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理性投资,耐得住寂寞,着眼于长远。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收益,也不能一味地拒绝承受适度风险,社保基金的管理者(受托人)必须根据资金的性质和受益人的偏好确定适度的风险收益目标,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收益稳定下的风险最小化或者是风险预算下的收益最大化。

其次,社保基金需要合适的投资方针和产品。

无论是哪一类社保基金,受托人需要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制定投资方针,投资管理人需要根据投资方针设计产品。在投资方针中,受托人必须为社保基金确立适度的风险收益目标,找到合适的业绩基准和跟踪误差的目标范围。

这里必须注意,以往那种只重视绝对收益率的观念需要改变。社保基金作为资金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必须建立起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与基准比较、与同风格类基金比较、考察风险水平和过往业绩的一贯性等方法发掘优秀的投资管理人,避免误入那种只根据历史回报选择管理人的“业绩陷阱”。

资产配置比例限制也是投资方针中的重要内容。资产配置解决的是资金在股票、债券、现金等不同金融工具上的配置比例问题,国外对收益来源的研究表明,资产配置能够解释90以上的投资收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都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比例进行了严格限制,前者确定的股票投资上限是40,后者是20,事实上,社保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法定的配置比例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投资方针明确后,就需要投资管理人为社保基金“量身定做”投资产品。我们认为,产品设计的前提是社保基金的需求,设计社保产品需要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如资金性质、法规合同限制、运行模式、基金收支预测等;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如投资对象特性、市场情况、投资策略等;在风格特点上,社保产品应该能满足中长期投资需要,风险介于存款(国债)和股票之间;预期收益高于存款(国债)。

最后,风险控制必须贯穿于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全过程。

篇3

他后来又讲到,自己希望将来能有一个方法论体系,但现在远远没有形成。这些还在摸索中。

在采访中,挂在王宗合嘴边的话是“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但如何做到?其并无清楚框架,在他看来,不能有惯性思维,没有框架也才没有束缚。

“个性很强的人”

“王宗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多位鹏华基金公司人事如此评价。

语言中,王宗合自己对其定位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基金经理,对只担任了不到一年基金经理来说,其“有个性”已在投资上体现。

谈及今年投资的感受,王宗合认为,今年A股市场不管是从自上而下的策略还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均比较挣扎,很难有一种策略从年初贯穿到年终。

但在其看来,这是好事。“复杂的市场环境,对新手是个很好的锻炼。”

担任基金经理时,王宗合只有四年证券从业经验。2009年5月,王宗合加入鹏华基金公司,先后做过研究员以及鹏华动力增长基金经理助理。

这之前,其在招商证券担任研究员,负责消费类行业研究,在鹏华基金也主要从事这些行业的研究。

2010年12月28日起,至今担任鹏华消费优选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鹏华消费优选基金是一只以消费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主题基金。

除基金经理个人因素外,今年消费类基金中冲出的黑马基金经理较多,包括像易方达刘芳洁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也取得相对较好的业绩。

“应对的比较好”

“应对的比较好。”总结今年能在同行跃居前列时,王宗合说。

以金融股为例,一季度,该基金金融保险板块占基金净资产的24%,到二季度,该板块降至1%,到三季度又回到18.8%;事实上,银行股一季度涨幅相对较大,二季度跌幅较大。

王宗合认为该案例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他分析说,一季度市场低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股涨幅较大;二季度时,市场对银行股形成的一致看好的预期,所以就撤离了。

是市场让王的行业策略比较多动,一季度,重配了金融、钢铁、消费等,二季度,又偏重于食品饮料、零售、医药,同时减持了金融、钢铁等行业的配置。

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鹏华消费优选收益率为-10.52%,在32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11名,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7%左右。

篇4

记者:嘉实基金近两年业绩表现比较优秀,特别是今年整体业绩优势更加明显,据统计,截止11月末,尽管上证综指下跌13.94%,但嘉实旗下有6只基金收益超过20%。作为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大型基金公司,能够取得这样业绩的原因在何在?

邵健:首先,优秀的业绩与嘉实投研体系整体的升级是有关系的,嘉实自2008年末开始构建“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希望适应不同市场,力争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达成既定的投资目标。在投资方法上深度拓展,既有价值投资,又有成长股投资、主题投资,既有主动投资,又有被动的指数化投资。这一业务模式的核心就是投资方法的多元化,并让每一位基金经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投资风格。

其次,团队的稳定也很关键。嘉实目前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资深投资与研究人员,队伍在业内最为稳定。很多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在这个行业已经有5-10年的经验。好的平台与体系,加上一批经验丰富、勤勉工作的人,共同来创造的这样的业绩。

记者:您管理的嘉实增长基金自成立7年以来回报率已超过640%,无论五年期、还是最近一年和今年以来业绩在晨星标准混合型基金中均排名第1,可谓是公募基金中的常青树,您个人有什么投资心得可以分享?

邵健:自加入嘉实起,我就一直管理着嘉实增长这只基金。这只基金良好的业绩,首先源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孕育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涌现出一批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长期丰厚回报的公司。

第二,在成长投资方面,嘉实有着比较深厚的经验积累,并形成了一套良好的方法论,以及风险控制的体系。

第三,嘉实目前有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团队,宏观策略团队专门负责对宏观经济与市场趋势的研判,能够较好把握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周期,有助于我们在各个阶段和不同市场环境中都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而行业公司团队也拥有一批优秀分析师,能够把握一些行业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以上因素,共同造就了嘉实增长基金的优良业绩。

记者:2008年末嘉实率先对2009年流动性带来的A股上涨给出了正确的乐观判断;2009年末嘉实又对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以及结构性机会有着比较清晰的判断。时值年末,您如何看待2011年的宏观经济?

邵健:宏观经济方面,我个人相对乐观。

回顾全球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过了近3年,以美国为代表全球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它的过度产能、过度的库存,还是过度消费问题,都在逐步修复过程中。根据传统的经验,美国经济有望在2011年下半年进入一个潜在增长率以上的增长,并且是一个可持续的成长。欧洲方面尽管目前遇到一些困难,预期欧洲很快进行较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市场对欧洲风险的忧虑可能会显著降低。综上,我们认为全球经济环境在明年之后,将比过去的一两年有较显著改善。

国内经济方面,我们认为中长期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可能会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经济会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11年我们预计GDP的增数应该在9%-9.5%之间。具体来说,消费仍然会保持稳定,大概会在14%―15%左右的增长;出口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相对更乐观的,全年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在投资层面,估计明年的增速在23%左右。

整体而言,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相对确认,但通胀将是影响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记者: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走势将如何演变?看好哪些投资会?

篇5

我们忽视了什么?——行为经济学大师的阐述

作为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我们工作的核心是在关键的时点做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为追求这些决策的合理性,我们在决策形成之前会对大量的信息资料做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所有投资者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决策的理性,这些“理性”不断本文由收集整理汇集,便形成了规模庞大且富于变化的金融市场行为。但追求理性并不意味着实现理性,时至今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始终存在缺陷,不理性的市场行为和不合理的定价水平随时随地都在出现,而且我们很难确保自己独善其身。这一点无需赘述,在学术领域有大量经典的实证研究予以佐证。

这里我所关心的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市场参与者不懈追求决策合理性的过程中,大家究竟忽视了什么而使得这种合理性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完善决策过程?

针对“忽视了什么?”这个问题,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大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曾有过一段经典的阐述——“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务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维定势的盲点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结合自身对国内债券投资工作的一些体会,个人认为,丹尼尔·卡纳曼的这段描述非常贴切地揭示了绝大多数投资决策过程中都容易忽视的一些盲点,它们源自人类天生的思维习惯,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盲点1”和“盲点2”。盲点1是指,人们太注重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典型逻辑,而忽视了特定事件发生所存在的客观概率。盲点2是指,人们往往只对事件的结果记忆深刻,而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对于这两点的理解与警觉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1.对盲点1的检视

在“盲点1”方面,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这样的定性标准来衡量一个投资决策在事前的合理性,但很多情况下仅有逻辑还是不够的。单一的逻辑分析无异于纯粹的学术讨论,就好比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论战,各自都具备令人心悦诚服的逻辑框架,但实际上各自的有效性又都存在着非常现实的历史局限。因此,如果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仅凭一个出色的逻辑就得出结论,而忽视了这个逻辑成立的客观概率,那么它势必会降低决策的有效性。

金融市场上广为流传的“跷跷板效应”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跷跷板效应大体是指,当权益类资产的表现突出时,会减弱人们对债权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从而导致债权类资产的回报降低,反之亦然。这个逻辑条理清晰,很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但它实际上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的成立同样存在一个概率,而且这个概率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以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我们选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道琼斯指数作为判别依据,以“年”为时间间隔,统计近50年来的数据(见表1)。

表1 美国1960年以来符合跷跷板效应的次数统计

时间 符合跷跷板效应的次数

60年代 8/10

70年代 3/10

80年代 5/10

90年代 3/10

2000年以后 7/13

合计 26/53

196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明,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只有在六十年代才属于大概率事件,近50年来整体而言,可能性只接近50%。所以倘若我们对此一味认同,那就类似于在玩“掷硬币”的游戏,这种决策逻辑的合理性不可谓之高。

同样的例证也发生在宏观经济领域,上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根据英国某一段时间内(1867-195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描绘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所阐述的通胀与失业的逻辑关系在六十年代曾令人深信不疑,并深刻影响了当时欧美经济政策的制定。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了其逻辑成立的历史局限性,如图1所示,进入70年代后,通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联系瞬间消失殆尽。这又一次告诉我们,人类总是倾向于高估自身对世界的了解,试图从复杂的系统中提炼明确的、典型的逻辑,但却忽视了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忽视了本应考虑的客观概率。

图1 “菲利普斯曲线”成立的历史局限性

60年代 70年代

具体到国内债券市场,作为投资操作自由度最高的券商自营,长期以来主流的操作思路都围绕着高收益债展开,其中的逻辑简单明了——在违约仍是小概率事件的情况下,高收益债券抵御价格下跌风险的能力更强。然而这一逻辑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在2007年到2012年的六年间,国内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通过对比不同策略在每一年的夏普比率水平可以发现,投资长期限、高收益债券的策略只在2010年的收效要好于投资短期限、低收益债券的策略。

源源不断的事实表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无数事件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例如人口、资源、制度、科技、政局等等,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系统中,任何试图揭示因果关系的典型逻辑都有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客观概率,认识这一点,是我们对“盲点1”时刻保持警醒的关键。

2.对“盲点2”的检视

对于“盲点2”的理解,在中国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的思维往往只对事件的结果保留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这样的思维习惯同样会给理性判断制造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一些固有认知,例如,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对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是非评价。

多年来,金融市场参与者总是简单地将ltcm的破产作为投资风险管理的反面教材,导致后来者也很少再去关心这个公司起步、发展、鼎盛、幻灭的完整历程,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因为它让我们与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金融投资方法论擦肩而过。我们不应就ltcm的破产而否定其存在四年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客观地说,它的成功是源自对科学投资方法的坚守,它的失败则源自对这份坚守的忘却。在1998年公司倒闭之前的4年内,ltcm在投资获利和风险防范方面都为世人树立了典范——4年获利3倍,组合回撤鲜有超过2%,净值增长完全是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这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所蕴含的投资方法论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借鉴,但不幸的是,由于人们思维中“盲点2”的存在,这些珍贵的学习素材一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大家记住的只有破产这个结局。我个人曾尝试过将ltcm的部分投资理念应用于国内债券市场,由此构建的真实投资组合,其夏普比率在2012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6倍有余。可以说,就投资决策人员而言,对ltcm发展历程的研究相比其破产所带来的教训更有价值。

在我们身边关于“盲点2”的案例同样存在,典型之一就是人们片面依照短期业绩作为筛选基金的标准。无论何时,只要是关于基金的话题,最重要的关键词,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指标,就是“当期业绩”。公众只专注于这个所谓的“结果”,而很少去关心基金经理实现这一结果的时间过程,例如换手率、波动率、最大回撤、配置策略等等。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很难选到那些能够在“长跑”中胜出的优秀基金。不过,平心而论,换做自己,虽然意识到了思维认知中的这个盲点,但平日里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唯业绩是从。这正是丹尼尔·卡纳曼,作为行为经济学鼻祖提示我们的另一层含义——人类思维的习惯根深蒂固!让自身时刻敬畏那些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盲点,是一种与自我之间的长期抗争,因为这些盲点的存在是人类大脑思维的天性。

篇6

面对全球新一轮的颠覆式创新挑战,产业要素叠加、产业价值创新并非是创造的拐点,企业裂变式的经营策略将是新一轮商业契机的核心。如何发挥出产能聚合、价值倍增的商业奇效,正是当下企业家们探寻的焦点。同时,也是本文所要分享的创新经营方法论之“乘法效应”。

“乘法效应”一:

不相关联要素的聚合产生裂变效应

从“御姐范”、“可爱萝莉”,到“朋克”与“混搭”,从追求风格的一致与传统色彩、材质的统一搭配,到求新、求变,使服饰上的多种元素相融合,让人们感叹创新的精彩之处。其实,不关联要素的聚合与关联要素的重新定位,可以组建成一个新的产业结构,从而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例如,房地产商、旅游公司、广告公司,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企业,如何将看似不关联的商业个体要素聚合起来,产生价值裂变效应呢?这就是创新经营方法论之“乘法效应”所提及的“将不相关联要素聚合起来裂变为商业效应”。所谓的不相关联要素是指不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它们属于不同的行业,看不出直接的相关性。然而,如果我们跳出行业站在价值创新的角度来把它们当成整体看,却发现它们之间互为价值创新主体,一旦形成连体闭环将会产生价值递增效应。地产商需要购房者或租房者,旅游公司需要游客,并不断刺激其消费,广告公司需要广告及活动引爆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看似不相关联的元素,其实存在于一个共同的商业互生圈当中。譬如,将旅游项目嵌入到商业地产当中,形成“旅游地产”的商业业态,同时和广告公司达成战略型利益捆绑关系,广告的转化率、人流量和媒体的曝光度与覆盖率直接决定广告公司的收益率,这样广告公司的服务质量和速度会自发性地提升。通过旅游带动地产,可以作为游客的增值服务,或拥有优先的选房权,并且给予优惠的价格,或进行短期合作,作为旅游观光时期的观景房。将不相关联要素的交互与融合,形成新的商业生态圈,演变出新的商业价值,达到企业裂变式的发展,以及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二:

异业嫁接,实现商业价值倍增

正如大家所知的“凉茶试水互联网”案例,王老吉和加多宝先后穿上“互联网+”的外衣,罐身附码。王老吉推出“超吉+”,以每年60亿罐的消费量作为流量基础,并基于移动互联网打造的互动和服务平台,以电商为入口,消费者可通过内容通道享受其提供的一系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增值服务。目前,王老吉已与京东、苏宁易购、优酷、爱奇艺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的超级联盟。过去的凉茶主要依靠传统的商超、便利店等流通渠道,厂商不知道哪些人购买了他们的产品。如今,通过大数据分析,厂商可以知道消费者来自哪里,其性别、口味偏好等消费习惯,可以帮助厂商及时制定促销策略,更好地安排生产研发、发货配货等。

加多宝的“淘金行动”也再次证明了异业嫁接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金罐加多宝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消费者的吃穿住用行、娱乐、理财等需求进行全方位覆盖,让金罐加多宝真正成为消费者生活圈的入口。当然,金罐加多宝也与百度外卖、当当网、酒仙网、中英人寿、张小盒、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其实,快消品跨界做移动互联网正是运用了“乘法效应”,通过平台间的跨界整合、异业嫁接,并运用互联网等运作手段,创造一个新增流量的新风口,最终实现实体产业与新型产业聚合,商业价值倍增的经济效果。

“乘法效应”三:

改变商业逻辑,“小资本”撬动大商机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逻辑是指企业通过一连串的商业活动来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而创新经营方法论所讲的是新商业时代下的商业逻辑,指的是商业行为从起点到终点全过程的顺理成章、合乎逻辑。这就意味着,在商业领域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上,资本的游戏不是简单的出口与入口的规则,“以小博大”也许正是资本游戏的精髓所在。

对于一般的射击爱好者而言,射中10环的概率会低于射中9环的概率。因为10环是一个点(靶心),而9环是由N个点组成的圆圈。若延伸到企业经营上,甄选投资项目时,找准靶心是关键,但是射中靶心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在进行项目优选时靶心可不止一个,因为市场环境随时会发生改变,某一单一要素的改变可能会牵连关联要素的改变。延伸到企业经营领域,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后者更重要。其一,通常意义上单点投资的风险往往大于多点投入,资金的投入时机与运用也一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二,投资方式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投资与投智相结合,投智是关键,智慧的输出被很多企业经营者所忽视,有时好的创意就是打开企业经营之锁的钥匙,而且不受环境、时间的限制,可以因时因地演变出无穷的经营价值,多“点”智慧投入,往往会比资金的单“点”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商机,撬动更大的市场。

“乘法效应”四:

新技术运用,带来商业价值裂变

互联网技术运用及移动终端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乘坐地铁经历的人们不难发现,出站口旁的可移动自动售货机,偶尔也会被过往的人群熙攘围观。比如“炎炎夏日,扫码赠凉饮”的活动,通过扫码,输系方式,关注商家的官方微信,即可获赠一瓶饮料。通过消费者关注的二维码,商家还可以不定期地推动产品的促销广告,比如将产品信息软性植入到有趣的段子中。比起短期的销售利润,卖家关注更多的是消费者的用户黏性,与消费者作朋友,远比说教式的广告更容易令人接受。

篇7

【关键词】量化投资 特点 策略 发展

一、引言

量化投资在国外的实践已经有了4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量化投资起步较晚,从2004年开始出现量化投资的产品,由于缺乏有效的对冲手段,直到2010年4月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之后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开始涉足量化投资。[1]

2015年的中国股市跌宕起伏,杠杆配资引发了大幅上涨和断崖式下跌,股市出现罕见的千股涨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奇观,众多机构投资者和散户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其中少数量化投资基金在大幅波动的市场中却表现相对稳定。量化投资基金和量化对冲策略的稳健,很快引起了全市场的关注,也成为近期银行、券商、信托等机构追捧的新的产品模式。

在此背景下,作者在本文中对于量化投资的概念、特点、策略、理论基础和发展做一个总结,希望为量化投资研究和实践做一些参考。

二、量化投资解读

(一)量化投资的定义

量化投资在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现有的定义对于量化投资的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本文对于量化投资的定义为:

量化投资是指将投资者的投资思想或理念转化为数学模型,或者利用模型对于真实世界的情况进行模拟进而判断市场行为或趋势,并交由计算机进行具体的投资决策和实施的过程。

(二)量化投资的特点

1.投资决策中能够客观理性,克服人类心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传统投资的分析决策,大多数方面都由人工完成,而人并非能做到完全理性,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很难不受市场情绪的影响。[2]量化投资运用模型对历史和当时市场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检测,模型一经检验合格投入正式运行后,投资决策将交由计算机处理,一般情况下拒绝人为的干预,这样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受人的情绪化的影响将很小,投资过程可以做到理性客观。

2.能够通过海量信息的大数据处理,提高投资决策效率。我国股票市场上有近3000只股票,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包括政策、国内外经济指标、公司公告、研究报告等,投资者靠自己手工的筛选根本就是力不从心。量化投资的出现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量化投资运用计算机技术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对其进行辨别、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并做出投资决策,大大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投资决策效率。

3.能够实现精准投资。传统的投资方法中认为投资是一门艺术,投资决策需要的是投资者的经验和技术,投资者的主观评价起到决定作用。而量化投资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套利策略中,它能做到精准投资。例如在股指期货套利的过程中,现货与股指期货如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时就能进行套利,量化投资策略和交易技术会抓住精确的捕捉机会,进行套利交易来获利。另外,在控制头寸规模方面,传统的投资方法只能凭感觉,并没有具体的测算和界定,而量化投资必须要设定严格精确的标准。[3]

4.能够快速反应和决策,把握市场稍纵即逝的机会。量化投资往往利用高速计算机进行程序化交易,与人脑相比它能够迅速发现市场存在的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具有反应快速、把握市场稍纵即逝的机会的特点。量化投资在速度上最出色的运用就是高频交易,与低频交易相对,高频交易是通过高速计算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市场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完成交易。[4]

5.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获取较为稳定的收益。与传统投资方式不同的是,量化投资在获得较高超额收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业绩也更为稳定。相关研究显示,1996年至2005年期间,量化投资基金与以所有传统主动型投资基金和偏重于风险控制的传统主动型投资基金的信息比率对比情况中,量化投资基金的信息比率都是最高,说明量化投资相对于传统投资,能够在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三、量化投资的策略

一般的量化投资的策略指的是用来实现投资理念或模拟市场行为判断趋势从而获取收益的模型。量化投资需要权衡收益、风险、交易成本、具体的执行等各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这些方面会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有时候量化投资策略模型也会将风险、成本等方面融合在模型中。

(一)国外量化投资策略的分类

国外习惯上将量化投资的策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阿尔法导向的策略,另一类是贝塔导向的策略。阿尔法策略(alpha strategy)是通过量化择时和调整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的头寸大小来获取收益的策略;贝塔策略(beta strategy)是通过量化的手段复制指数或者稍微的超出指数收益的策略。[6]相比而言,量化指数的贝塔策略相对更容易,所以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量化投资的策略指的是阿尔法策略(alpha strategy)。

阿尔法策略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理论驱动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

理论驱动模型是比较常见的类型,这些策略是运用已经存在的经济、金融学的理论,构建策略模型,进行投资决策。理论驱动模型根据输入的数据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类,主要有基于价格相关数据的策略和基于基本面数据的策略。

数据驱动模型广泛的被运用于股票、期货和外汇市场,因为采用的数学工具更为复杂,相对而言难于理解,目前使用的还不是很多。与理论驱动模型不同,数据驱动模型认为进行投资决策其实是不需要理论的支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数据(例如交易所的价格数据)中识别出某种行为模式或市场趋势,进而进行预测或者解释未来的模式,从中获取收益。

(二)我国量化投资策略的分类

国内比较常见的量化投资策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按投资标的所在市场分类区分的量化投资策略,分为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量化投资策略。现货市场包括股票市场、ETF市场和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包括商品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期权与其他衍生品市场,国内运用较多的是投资于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等期货市场。

另一种分类方式是分为两大类:判断趋势的单边投机策略和判断波动率的套利交易策略。[7]单边投机策略主要包括量化选股和量化择时,套利交易策略主要包括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套利、期权套利、另类套利策略等,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这种分类方式。

四、量化投资理论的发展

(一)投资理论的发展

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Markowitz(1952)[8]第一次把数理工具引入到金融研究领域,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和风险报酬与有效前沿的相关概念,这是量化投资接受的最早的严肃的学术成果。Sharpe(1964)[9]、Litner(1965)[10]、Mossin(1966)[11]在马克维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这是如今度量证券风险的基本的量化模型。

20世纪60年代,Samuelson(1965)与Fama(1965)[12]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这为后来在新闻量化交易等方面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持。20世纪70年代,金融衍生品不断涌现,对于衍生品的定价成为当时研究的重点。Black和Scholes(1973)[13]将数学方法引入金融定价,他们建立了期权定价模型(B-S模型),为量化投资中对衍生品的定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该理论之后,Ross(1976)[14]根据无套利原则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APT),该理论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完善和发展,为量化投资中的多因素定价(选股)模型提供了基础,这也是Alpha套利的思想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期权定价理论倒向微分方程求解;“金融工程”概念得以产生,金融工程着力于研究量化投资和量化交易。同期,学者们从有效市场理论的最基本假设着手,放宽了假设条件,形成了金融学的另一个重要的分支――行为金融学。

20世纪90年代,金融学家更加注重对于金融风险的管理,产生了诸多的数量化模型,其中最为著名的风险管理数量模型是VaR(Value at Risk)模型,这是量化投资对于风险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15]

20世纪末,数理金融对于数学工具的引入更加的迅速,其中最为重大的突破无疑是非线性科学在数理金融上的运用,非线性科学的出现为金融科学量化手段和方法论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16],尤其在混合多种阿尔法模型而建立混合模型时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技术。

(二)量化投资的数学和计算基础

量化投资策略模型的建立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和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主要有随机过程、人工智能、分形理论、小波分析、支持向量机等。[17]随机过程可以用于金融时序数列的预测,在现实中经常用于预测股市大盘,在投资组合模型构建的过程中,可以优化投资组合;人工智能的很多技术,例如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可以运用于量化投资;分形理论用于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分析;小波分析主要用于波型的处理,从而预测未来的走势;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运用于数据驱动模型,还可以运用于设置模型的细节;支持向量机可以分析数据,识别模式,用于分类和回归分析。

五、国内外量化投资实践的发展

(一)国外量化投资实践的发展

本文认为量化投资在国外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49年至1968年:对冲阶段。该阶段是量化投资的萌芽阶段,该阶段具体的量化投资实践很少,主要是为量化投资提供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准备,量化投资脱胎于传统投资,对抗市场波动,通过对冲稳定Alpha收益,但收益率低了。

2.第二阶段从1969年至1974年:杠杆阶段。在该阶段,量化投资从理论走入了实践。在投资思路上,因为原本的Alpha策略收益有限,通过放杠杆扩大第一阶段的稳定收益。实践方面,1969年,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爱德华・索普(Ed Thorp)开办了第一个量化对冲基金,进行可转债套利,他是最早的量化投资的者使用者。1971年,巴莱克国际投资公司(BGI)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被动量化基金,标志着量化投资的真正开始。

3.第三阶段从1975年至2000年:多策略阶段。在这一阶段,虽有一定的挫折,但总体上量化投资得到了平稳的发展。在投资思路上,由于上一阶段通过杠杆放大收益的副作用产生,放大以后的波动率又增大,从而转向继续追求策略的稳定收益,具体的手段是采用多策略稳定收益。实践方面,1977年,美国的富国银行指数化跟踪了纽约交易所的1500只股票,成立了一只指数化基金,开启了数量化投资的新纪元。[18]1998年,据统计共有21只量化投资基金管理着80亿美元规模的资产。[19]

4.第四阶段从2000年至今:量化投资阶段。这一阶段,量化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投资思路上,运用量化工具,策略模型化,注重风险管理。在实践方面,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前,全球对冲基金的规模由2000年的3350亿美元在短短的7年时间内上升至危机发生前的1.95万亿美元,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对冲基金规模有较大的回落,直到2008年之后,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对冲基金规模才开始反弹。

(二)我国量化投资的发展

本文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量化投资的发展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2004年至2010年: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我国没有足够的金融工具,量化投资在我国发展缓慢。2004年8月,光大保德信发行“光大保德信量化股票”,该基金借鉴了外方股东量化投资管理理念,这是我国最早的涉足量化投资的产品。2010年4月16日,准备多年的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在中金所的上市,为许多对冲基金的产品提供了对冲工具,从此改变了以前我证券市场只能单边进行做多的情况。

2.第二阶段从2011年至2013年:成长阶段。2011年,被认为是我国量化对冲基金元年,[21]而随着股指期货、融资融券、ETF和分级基金的丰富和发展,券商资管、信托、基金专户和有限合伙制的量化对冲产品的发行不断出现,这个阶段的量化投资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促使该阶段发展的直接原因就是股指期货的出现。[20]

3.第三阶段从2014年至今:迅猛发展阶段。2014年被认为是“值得载入我国私募基金史册的一年”,基金业协会推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和产品的登记备案制,推动了私募基金的全面阳光化,加速了私募基金产品的发行,其中包括量化对冲型私募产品。2014年称得上我国量化对冲产品增长最迅速的一年,以私募基金为代表的各类机构在量化对冲产品上的规模均有很大的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全年销售的量化对冲基金规模超过了百亿。

2015年,上证50ETF期权于2月9日正式推出,这对于对我国的量化投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4月16日,上证50与中证500两只股指期货新品种的上市给量化投资带来更多的策略的运用,金融衍生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量化投资提供更多的丰富对冲手段,也提供了更多的套利机会。

六、总结

量化投资的技术、策略、硬件设施条件都在飞速的发展,与传统的投资方式相比,量化投资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量化对冲产品,以其长期稳健的收益特征,成为目前“资产荒”下对信托、理财产品和固定收益产品良好的替代产品。未来随着我国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国债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股指期货市场未来逐步恢复正常,量化投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徐莉莉.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现状[R].渤海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专题研究报告,2012.

[2]廖佳.揭开量化基金的神秘面纱[J].金融博览(财富),2014,(11):66-68.

[3]王力弘.浅议量化投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投资,2013,(02):202.

[4]Durbin,M. All About High-Frequency Trading: The Easy Way To Get Started[M]. McGraw-Hill Press,2010.

[5]蒋瑛现,杨结,吴天宇,等.海外机构数量化投资的发展[R].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数量化系列研究报告,2008.

[6]Rishi K. Narang. Inside the Black Box: The Simple Truth about Quantitative Trading[M]. Wiley Press,2012.

[7]丁鹏.量化投资――策略与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Markowitz,H.M.. Portfolio Selec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52,2:77-91.

[9]Sharpe,W.F.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 Journal of Finance,1964,19(3):425-442.

[10]Lintner. 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 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 budget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5,47(1):13-37.

[11]Mossin.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J]. Econometrica,1966,Vol.34(4):768-783.

[12]Fama,Jensen,and Roll.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9,(12)34-36.

[13]Black Fischer,and Myron Scholes,1973.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3,81(3):637-654.

[14]Ross.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76,13(3):341-360.

[15]Jorion,Philippe.Value at Risk:The New Benchmark for Managing Financial Risk (3rd ed.)[M]. McGraw-Hill Press,2006.

[16]戴军,葛新元.数量化投资技术综述[R].国信数量化投资技术系列报告,2008.

[17]丁鹏.量化投资与对冲基金入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18]郭喜才.量化投资的发展及其监管[J].江西社会科学,2014,(03):58-62.

[19]Ludwig B.,Chincarini. The Crisis of Crowding: Quant Copycats,Ugly Models,and the New Crash Normal[M]. Wiley Press,2013.

[20]曾业.2014年中国量化对冲私募基金年度报告[R].华宝证券:对冲基金专题报告,2015.

[21]严高剑.对冲基金与对冲策略起源、原理与A股市场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12):81-83.

篇8

常斌到京东负责投资后,常常会觉得回转寿司特别有意思,因为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和回转寿司太像了。 京东集团战略与投资副总裁 常斌

如果把这名投资人比作食客,把创业项目比作回转寿司的话,常斌对TMT领域的寿司都不陌生。他之前在今日资本任职7年,看过大量TMT案子,比如B轮时的途牛,A轮时的饿了么。

这些当时拿起来看了一眼又放了回去的“寿司”,转了一圈回到常斌面前时,他人已在京东,而寿司也涨价了。可涨价也抵不住吃货的决心,常斌还是让京东把这些寿司一一“拿下”。

很湿的雪,很长的坡

常斌参加过两次巴菲特年会,一次是2012年在今日资本时去的,一次是2015年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50周年。“见巴菲特就像去拜见祖师爷一样。”常斌双手合十做了一个拜见的动作。他认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论已融入到了自己的理念里面。

按照巴菲特“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一理论,常斌是十足的“湿雪长坡派”幸运儿。

2006年,常斌还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加入今日资本,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京东――到这里已经可以嗅到幸运的味道――第二个是土豆,然后是赶集、蚂蜂窝等等。

“京东是我个人非常重要的成长主线。”常斌对京东的感恩洋溢在整个语气里。2006年底的某天,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跟常斌交待“研究一下京东多媒体这家公司”时,京东还是一个早期项目。不久后,常斌见证了刘强东和徐新会面时著名的一幕:刘强东要250万美金,称自己想做“中国第一、世界前五”的零售商,徐新回应道:“你只融250万美金,那我就不投;但是你要1000万美金,我就投。”

常斌刚一入行就见证了这一略显戏剧性的投资案例,并持续参与了京东的投后管理、融资,见证了京东“坐了火箭”般在9年时间里交易额增长了5000倍。

2008年,京东经历了一次融资难的危机,为此,常斌投入了很多努力做京东的投后工作,与京东结下了“信任和战斗友谊”。到2013年,看到京东商业模式和行业地位逐步稳固,有机会成长为一个大的平台型公司,未来会用投资并购手段发展扩张,看到了公司的前景和自己的位置,常斌加入京东负责投资,“把自己投了进来”。

“湿雪长坡”理论还有第二层含义。今日资本当时80%做消费零售,20%做互联网,总体以零售、消费为投资重点。今日资本当时研究了中国零售消费的各个类目、各个品类,新旧渠道、新旧品牌需要不断的甄选与鉴别。

常斌在今日资本时,关注的领域是“20%做互联网”的部分,同时在零售和互联网化结合这个“比较窄”的领域里成了专家。而到京东以后,常斌依旧可以把在零售和互联网这个交集领域积累的优势延续下去。

做“万亿级国民企业”的京东

常斌不仅负责京东投资,还负责京东战略,投资是战略的一部分。

刘强东在2016年初的年会上明确表示,京东的战略规划是做“万亿京东”,集团净收入超过一万亿人民币,成为中国的”国民企业”。

京东2015年的交易额已达4700亿元,而任何成功,无疑都是人与事的特定的结合。撇去人的因素不讲,单就事情的复盘上,常斌说,京东之所以能像坐火箭一样成长,一是从3C品类这个足够好的突破点抓住了电商市场的机遇,二是抓住了客户体验,抓住了成本、效率这两大零售本质,三是构建了在品类、物流、IT、市场营销上的能力。其中,京东市场营销的奇特之处,是形成了朴素的口碑。

一方面是“万亿”,另一方面是“国民企业”,常斌也有自己的理解。国民企业的标准是:人人都跟京东有关系,京东能解决国计民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仅是普通品类,还包括4S店、药店、旅游等专业店,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京东都要能解决。“京东最后其实是一个大的用户型平台,(受到赞誉)最多的是我们的信誉、物流、仓储体系。”

在消费领域浸近10年,常斌已经对电商形成了清晰的、结构化的认识:所有的电商都可以划分成三层,信息、货、履约。信息指前端流量及用户交互,货指供应链,订单履约则包括物流仓储配送等等。

新的电商创业公司多在前端信息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也有少数垂直领域的创业者拥有货即供应链方面的能力,而京东拥有强大的订单履约能力,各有优缺点,最佳的结果是合纵连横,结成一个大的生态同盟。

京东未来更广阔的增量是在京东的平台地位上,“在整个大的生态里面扩张、构筑一个生态体系,变成行业的基础设施”。

京东要做的,就是在每一个品类里都通过投资、合作、并购等方式,把这三部分能力做强,缺什么能力,就找那方面做得好的创业者补强,比如在生鲜电商品类投资天天果园是看重其在货上面的能力,投达达是看重它众包物流的能力。

无论企业怎么变大变强,不变的是京东的零售本质。尽管在外界看来京东已是一个非常成熟的零售平台,但常斌分析,现状是零售非常宽广和深远,京东已有的优势是中等价格、中等频次的品类。这些品类模式的特点是用户对货的需求不太急,所以京东可以把货放在离用户30、40公里远的仓库里,以达到最大经济效率。这一模式的基础设施跑通之后,所有中频中价的品类,京东都可以很快拓展到,代表品类是3C、服装、家具、化妆品等。

所以常斌的思路很清晰:京东要继续发展的,目前是高频低价和低频高价品类。高频低价以生鲜为代表,青菜、草莓、醋,全都不适合从京东40公里以外的仓送达妥投;低频高价则包括旅游、家装、教育、车、医疗性消费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京东同时在从中等频次、中等价格的核心领域向两边扩,今天我们还有大量的领域要去探索。”

投资or合作?目的是能“解决问题”

常斌说,如果说财务型投资最大的风险是错过优秀项目,战略型投资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和最好的合作伙伴。错过不是问题,因为除了钱,常斌手里还有战略资源可以作为和创业者谈判的“筹码”;估值再高,还可以谈通过资源支持。“只投钱已经无法构成行业的竞争壁垒和门槛,现在这个阶段独特的资源可以转变为核心竞争力。”

就像德州扑克,VC的玩法只有放钱投资才能继续往下看“牌”――看创业项目能不能成功;而京东作为战略投资方,不用放钱就可以一直看牌,可以以按比例合作的方式长期与创业项目协同。“创业项目选战略投资人就像选男女友一样,双方一直、随时可以结合,不怕错过最佳结婚年龄,因为一直、随时有结婚的可能。”

京东投资是京东生态布局的一部分,投资的投法取决于生态的设计。而京东的生态可以从刘强东在今年年会上的演讲知晓一二。他说,未来几年,京东集团将聚焦在三个领域进行开拓:电商、金融和技术。电商包含京东商城、京东到家,金融包含京东金融和保险,技术以云和智能为主。这几个业务高度相关,以零售为核心,本质是零售,布的是零售生态局。

零售在这三个领域中业态最成熟,所以京东多找中大型伙伴进行合作;金融和技术则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是自己做还是合作、投融资。

电商是京东的主业,在这方面的投资,更多是一种“查缺补漏”,常斌曾把它形容为“一个老电商对新电商的投资”。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个行业基础设施和细分市场明星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新的范式。

常斌要做的,就是在这几个方面找到最佳解决方案,可以是自己做,也可以是投资,也可以是BD,还可以是并购等等,即“狙击手”策略:在每件事情上设定一个主题,找到一个最好的合作办法,一枪解决一个问题。

他经常感觉自己其实是一个销售,销售战略资源,附带销售“钱”,本质上,是在寻找和京东战略资源匹配的合作伙伴。

比如,“京东投资永辉,就像中国的亚马逊和中国的沃尔玛的合作;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我们也是在通过重构两个新生意来改变行业,这是VC做不了的。”在常斌看来,这是京东投资和普通VC的一个不同。

京东做投资也是以具体的问题为导向来选择采用哪种投资方式,比如投途牛的时候,京东自己做旅游不擅长,最后的选择是和已经小有所成的玩家合作,把京东旅游频道运营权交给途牛。

生鲜则是最能体现京东生态布局的一个品类。京东要做生鲜和O2O,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生鲜品类不可能用京东大仓模式,距离太远,所以必须跟超市合作,用超市的货。看中永辉这方面的能力后,京东成了永辉的股东并建立了战略协作关系。其次,京东缺少生鲜品类“货”上的能力,而天天果园创业数年,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京东用流量和物流上的优势和天天果园货上的优势结合,形成了互补。第三,做生鲜食品的用户社区也是京东不具备的能力,所以京东投资了下厨房,接入了下厨房的电商板块,下厨房得以流量变现,京东则找到了新的用户场景和流量。

京东在投资旅游和生鲜的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对旅游,京东采取排他性合作方式,把频道独家交给途牛运营;但是生鲜,除了投资天天果园,京东还自己做生鲜类目。这仍然源于问题导向的原则。常斌认为,旅游市场是较为成熟的领域,最好是采用排他方式让渡出去,而生鲜整个市场都处于早期阶段,在京东自己做还是让投资伙伴独家做,并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去探索,互相协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篇9

He Cailing; Zhang Yujing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Xianyang 712000,China)

摘要:物流信息化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标志,其中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又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和根本目的。本文将就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对策。

Abstract: The logistics informatizaton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and sign of logistics modernization,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is the foundation and fundamental purpose of logistics information.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problems in our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 层次 物流信息标准 对策

Key words: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level;logistics information standard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30-01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总量和物流增加值连年大幅度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物流业的服务成本仍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10年我国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仍然高达17.8%,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存在很大差距。造成我国物流成本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及技术装备水平太低,尤其是物流信息技术水平低下。因此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1物流信息化的概念和层次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利用现代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依照国内外实践经验,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础信息化。主要解决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共享问题,从而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和生产效益。这一层次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解决了信息共享、信息传输的技术问题,信息系统的任务就是实现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共享,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第二层是涉及流程改造的信息化。这一阶段中,为了不断降低成本和加快资金周转,将系统论和优化技术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并融入新的管理制度之中,信息系统作用在于固化新的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在规定的流程中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第三层是供应链的形成和供应链管理作用的提升,物流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阶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主要通过对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反馈服务来提高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整体效益。

2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信息系统使用率低,信息化层次低据亿博物流咨询研究调查,在我国物流服务企业中,仅有39%的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绝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约67%的企业处于基础信息化阶段,约28.3%的企业已经开始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的优化,仅4.7%的企业开展了物流供应链管理。

2.2 信息化建设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信息系统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企业各部门的业务需求为基础,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和未来架构。在我国,物流信息化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物流企业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思路、策略等方面认识非常有限,因此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完整的信息化战略规划。

2.3 物流信息化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平台发展缓慢据统计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

2.4 物流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标准化是信息化的基础,没有标准化措施,信息化各环节就不能有效衔接和协调。我国大多物流企业是在自己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开展信息化建设,缺乏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物流信息系统的标准较为混乱,不成体系,造成各企业的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3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对策

3.1 积极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并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物流企业应该着眼长期,积极购买或开发物流管理软件,提高企业作业效率及管理水平。已经建设物流信息系统的企业应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层次,通过信息系统的升级促进企业流程的优化与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3.2 加强人员培训,适当借用“外脑”提高决策者的信息化规划能力物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加强物流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要借鉴国内外物流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提高信息化的规划能力,必要的时候可以聘请专家给予指导。物流企业可以借鉴以下信息化建设经验:①企业高层领导要积极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战略制定与规划,把进行信息化总体设计及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企业物流的不断升级;②企业领导要根据客户需要与业务需求来制定IT投资方案,制定信息化目标与策略,并划分优先级别,实现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稳步有序推进,避免脱离企业实际、忽视企业实力的盲目发展,造成管理资源的浪费和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冲突和矛盾;③软件开发要根据企业或行业应用实践,推出低成本、适用易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平台,在满足企业当前应用的同时,要进一步兼顾和满足物流企业未来扩展与升级需要。

3.3 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现阶段,我国可采取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协调、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应遵循效能、齐全、方便、快捷、互利、低价的原则,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4 完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我国现有的物流标准比较零散、混乱,国家应出台规范的物流流程和信息化标准,推广与世界物流标准接轨的应用软件,以降低企业开发软件的投入成本,为物流企业对软件的二次开发和设计奠定基础。政府还需加快一些急需标准,如企业间电子化物流信息交互标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等的研究制定,以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4结语

物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为此企业必须树立信息化意识,认真研究和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排除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困难,科学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物流企业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博弈论 策略思维 思考

从历史方面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海萨尼、泽尔腾以及纳什等人在相关研究中对博弈论的解概念予以不断精炼,并将其在理性经纪人的行为分析中予以应用,表明经济均衡与博弈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以及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等多种传统博弈论的分析框架,使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中产生的巨大影响。

一、智猪博弈分析

假设猪圈中有小猪、大猪各一只,于猪圈一端对按钮予以设置,每按一次按钮,猪圈另一端的食槽就会有10单位猪食进槽,但是每按一次按钮就导致相当于2单位猪食的成本被消耗。若是大猪按钮取食,小猪呆在旁边观望,那么大猪可以进食9单位食物,而小猪只能进食1单位食物;若是大猪与小猪同时按钮取食,那么小猪可以进食3单位食物,大猪可以进食7单位食物;若是小猪按钮取食,大猪呆在旁边观望,那么小猪可以进食4单位食物,大猪可以进食6单位食物,详见表1。这个博弈并无“剔除劣策略均衡”,主要在于大猪并无劣策略,而小猪的劣策略主要为“按”,因为大猪不管怎样选择,小猪选取“等待”均要优于选取“按”的一种策略。因此,小猪会将“按”剔除,选取“等待”,而大猪了解小猪一定会选取“按”,所以最佳选择为“按”。

实际生活中,这样类似的“智猪博弈”案例较多,其主要体现的是参与人低位不对等的博弈结构,此不对等可以是参与人选取的策略与行动,也可以是其拥有的支付函数与信息。例如:大户在股票市场上为大猪,其主要对信息予以收集,进行技术性分析,对股价走势进行预测,而散户在股票市场上则为小猪,其在技术分析方面基本不用花费资金,主要在于其跟随大户在投资方面的策略进行股票买卖,这一现象就是“散户跟大户”。大股东在股份公司中为大猪,其主要对相关信息予以收集并负责监督经理,在经理任免方面拥有决定性的投票权,而小股东在股份公司中则为小猪,其不需要对经理予以监督,在投票权方面并无实际权利,主要跟随着大股东获取收益。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上为大猪,其在技术创新上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对新产品进行研发,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则为小猪,其不会开展大规模技术创新,而是跟随着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当大企业研发的新型产品进入市场之后,对大企业研发的新型产品予以仿制来进行产品销售。

二、演化博弈论分析

演化博弈论,实质上就是生物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物,其不仅汲取了哈耶克的思想观念,还对传统博弈论中理性经纪人的超理性假设进行了修正,主要强调热情、冲动、遗忘、规则、习俗、习惯、非理性预期以及犯错误率等一系列传统博弈论中未被重视的内容,对传统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产生的一定的影响。演化博弈论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其提出经济人并不是超理性的,而是以惯例、习俗以及个人习惯等一系列生活常规为基础的一种“异质低度理性”,大部分时候其在了解、掌握的信息基础上作出理性、正确的决策与行动。这一观念主要表明,适应性过程的展开有充足的时间时,在社会制度变迁中有着关键性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个人理性,而是演化力量,强调均衡形成过程中制度变迁具备的重要作用。

所以,在均衡概念理解方面,传统博弈论与演化博弈论在本质上存在着差异性。例如:若是传统博弈论强调的是尘埃落定之后世界看上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么演化博弈论则更加关注尘埃是怎样落定的,并且将这一过程当作随机力量形成的持续冲挤,因此在博弈论中引入随机过程后,可能会引起多种结论出现变化。若是将传统博弈论看作是演化博弈论的一种特例,那么对于“进化稳定策略”形成机制的演化博弈论进行探讨,能够进行研究的内容就更为宽泛,演化博弈论在正统博弈论基本假设方面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对博弈论的解释能力、解释范围予以了丰富与扩展,并且使其成为了一个潜在诺贝尔奖研究领域。

同时,在对“制度”进行分析的时候,演化博弈论在这一方面主要将制度作为一种合理的高维博弈中的均衡,若是在规范方面出现了偏离状况,则需要接受惩罚。比如,在一个行驶需要靠左的国家中,在行驶过程中靠右的结果就是车毁人亡,但是这并不代表规范、制度处于一尘不变的状态,有些时候均衡在独癖性冲击下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法国大革命之后,民众强烈要求拿破仑制定并实行向右行驶的新规定,并且逐渐向拿破仑占领的国家中传播,在此后多年中,由于道路资源使用频率逐渐增大,局部性规范逐渐转变为地区性规范,奥地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等多个国家改变了行车规则,因此靠右形势无疑是行驶的最佳策略。

三、结语

博弈论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其完美且不平凡,其完美主要体现在博弈论具有透彻且凝练深邃的策略思维,同时与人类智慧的最佳发挥相伴。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可以找寻到博弈论理论模型的原型,而且现实生活中的习惯、习俗以及经验法则均能够在博弈论中寻找到相关元素,博弈论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实质上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且学术研究前沿主要在现实生活中获取验证,而随着演化博弈论的出现及发展,博弈论理论研究必然会更加深入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李凌,王翔.论博弈论中的策略思维[J].上海经济研究,2010.

[2]张国鹏,丁恩杰,涂相华.基于博弈论的协作中继策略[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

[3]郭贵春,刘伟伟.博弈论语义学的方法论特征及其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2.

篇11

投资目标和策略

投资目标方面,中国和外国的私募基金都希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投资管理,力争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使基金份额持有人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另外,私募基金亦较着重同行排名,所以它们较重视相对收益,而非绝对收益。

投资策略方面,由于中国私募基金的具体投资范围和限制主要依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它们的投资策略和外国的私募基金一样,皆是十分灵活和多元化的。以一只股票型私募基金为例,它采用以价值为本的投资理念,通过客观、准确分析宏观经济形式及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结合多元化的投资方法,投资于被低估的投资标的;另一只同样是股票型的私募基金,其投资策略主要建基于量化模型,以2σ理论为方法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交易模型,包括事件驱动投资法、全行业周期投资法、PEG选股模型、强度投资模型、风格指数模型、各种低风险套利模型等系列交易系统,已分别应用于金融、商品投资市场,为投资人提供金融投资与直接投资服务;而一债券型私募基金则主要投资于短期融资券、公司债、附增信条款的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固定收益类品种,其债券投资以持有到期策略为主,从而有效规避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追求本金安全。

基金类型

在中国,私募基金的类型大致上可分为股票型、管理期货、市场中性、货币型、债券型、宏观策略等,看似十分多元化,但其实大部分中国的私募基金都是属于股票型,而且股票型大部分偏多头,而缺乏中性策略、相对价值、绝对回报、事件驱动套利等投资策略的产品。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缺乏多元化的衍生工具,包括对冲有一些指数不能做对冲,中国借股票也是比较难的,券商自有的券才能借出来,各种原因导致中国私募基金做对冲的比海外的要少很多。

相反,外国的私募基金的类型比较广泛,以美国为例,当地私募基金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其操作方式早已超越了早期的简单地利用股市买卖进行对冲操作的方式,它们可大量地涉足期权、期货等投资领域,运用各种投资策略,故此其私募基金的类型也较为多元化。

投资的市场

在投资的市场方面,因法规所限,中国私募基金所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以本地市场为主,以属于管理期货型的私募基金为例,它主要投资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的期货品种;而属于债券型的私募基金,则主要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的债券产品予以投资。

国外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私募基金大部分则会投资于本土以外的市场。以台湾的私募基金为例,在投资标的规范上,私募基金的投资标的尺度非常宽松,不管是股票、基金、债券等有价证券,无论是海外或国内发行,都没有设限,亦无投资比例之规定,操作灵活性与多元性将远大于中国目前的私募基金。

基金经理

在中国,杰出的私募基金经理主要是拥有高学历(很多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多年金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良好声誉的人。以最近一年回报排名最高的十只私募基金的经理为例,他们都拥有多年股票投资经验和业内知名且有优良的历史投资业绩,当中有些投资管理团队更是全部成员都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北京大学等著名院校。

国外及中国香港的私募基金经理则不尽相同。相同点在于,国外私募基金经理也都拥有业内知名且有优良的历史投资业绩。以美国为例,他们主要是出自华尔街的出色交易员和基金经理,大多拥有多年金融相关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声誉。不相同的地方是,国外及中国香港有入行的最低门槛,就是要获得当地监管机构的认可,才可从事资产管理的行业。以香港为例,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获得由证监会 (SFC) 发出的牌照,才可从事资产管理的相关业务。

主要投资者

目前中国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者与外国的不同,中国的私募基金投资者超过百分之九十都是拥有高资产净值的个人投资者,包括大公司的创始人、高管等。他们较重视短期利润,例如基金本年及去年的回报,很少关心其中的操作方式、波幅程度和风险管理。而一些国内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和差不多3万亿养老金,其实还没有大规模地进入这个市场。

相反,外国私募基金的投资人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机构投资者,当中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国家的基金和一些规模颇大的家族企业。他们注重的是长期的稳定盈利以及基金的操作方式,他们会根据私募基金历史业绩和交易记录来判断基金的执行动作是否跟说明的策略一致,即使基金有超额回报,海外机构投资者也会注重超额回报的来源,除非该基金是以合理的方法获得回报,否则海外机构投资者是不会投资该基金的。

风险管理

在中国,由于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产品和生工具,私募基金可以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较外国少。以中国一固定收益型私募基金为例,由于中国缺乏对冲利率的生工具,它只能依靠把债券持有到期的策略,去规避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虽然这样可以保本,但却不能最大化投资回报。

相反,外国私募基金可以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较多,原因在于它们可投资于全球不同的市场,并使用各种不同类型的生工具作对冲。以一外国固定收益型私募基金为例,它能在利率上升时,使用一些相应利率的生工具作对冲,从而规避风险并增加投资回报。

发展方向

在未来,中国的私募基金主要有四大发展方向。

第一,机构投资者也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机构投资者会变成私募基金投资绝对的主体。随着各种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加速发展,私募基金投资主体会逐渐趋向机构化。

第二,规范程度的提高。私募基金行业尽管在运作上还没有成熟国家的规范,但在基金业协会指导下,规范程度也会快速地提高。

第三,对冲基金国际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其实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中国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人或者私募基金开始在香港设公司,也有越来越多的境外机构在中国设公司,做量化和行政服务。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步代加快,中国私募基金业的国际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第四,在整体投资市场弱势的环境下,外国对冲策略基金相对传统股票做多型基金理论上体现出了优势。两者策略相比,共同点都是将资产主要投向于股票,核心都是选股。所不同的是,股票多头只需要选出被低估的股票,而股票多空策略则同时还需要选出被高估的标的,同时采取做多和做空操作来对冲掉组合风险,因此股票多空策略的收益率应该是比股票多头策略要好,但由于目前能够做空的工具比较有限,大部分的股票多空策略私募基金都采用股指期货来做空,绝大部分只是被动采用股指期货来控制净值的回撤,尤其是由于流动性的原因导致的私募基金不能降仓的市场中能够取得比股票多头策略的好的业绩表现。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是一支由业界领

亚洲金融风险智库是一支由专家牵头成立的非盈利性智库组织,智库自2011年成立,一直关注当下热议的金融话题,为关键人士提供风险管理意见。

篇12

这跟他的投资哲学有些像。他说,很多时候,大家看好的项目未必能够成功,反而是争议很大、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项目,后期表现让人惊艳。所以,周绍军的判断很独特,就算有些项目融了很久都融不到钱,但只要他认可就会投。

2001年开始做投资至今,周绍军的投资经历长达十几年。他的投资生涯可以分为PE和VC两个阶段:

PE阶段,投了兴业太阳能(00750 HK)、迪威视讯(300167 SZ)、蓝色火焰(300291 SH)、联络互动(002280 SZ)、昆仑万维(300418 SZ)等。

早期投资包括万泉河(430434)、美家帮(836509)、速腾聚创、快金数据、云汉芯城、小伴龙、LIVALL、爱牙、好色派沙拉等40多个项目,集中在天使和Pre-A阶段,70%以上都拿到了下一轮投资。其中,速腾聚创的估值增长了40倍。

战绩卓著固然有经验之故,但“老司机”都是从没经验的新手过来的。十几年后的今天,周绍军的投资方法论究竟是怎样的?

高到“苛刻”的择人要求

大学毕业后,周绍军先后在银行和地产公司工作,后去英国攻读金融和投资管理硕士。当时学校有一个科目叫做资产组合,就是讲怎样将不同的资产组合,产生最大收益。

这勾起了他对投资的兴趣。毕业后,周绍军在英国短暂工作了几个月,而后在人民日报的国际版看到了深圳创新投的招聘启示,就投了简历,从此进入投资领域。

虽然那时候投了很多技术型公司,但周绍军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科生。他说:“相对而言,理工科的投资人对技术更为敏感,如技术独创性、门槛等,而文科背景的投资人会更看重市场、收入,还有‘人’。”

周绍军考虑项目,对创始人的要求称得上“苛刻”。他的理由也很直接:创业成不成功,主要还是看人本身,投资人能给的帮助其实并不多,压力还需要他们自己扛,事情也需要他们自己做。

他分析了自己所投的项目,发现跑得比较快的项目,创始人都具备三个特点:

1.沟通能力。因为无论是和投资人沟通,和团队沟通,获取家庭支持,还是后续融资,沟通能力都很重要。

2.执行力。创业者有想法但不去落实肯定行不通。哪怕做出来再进行调整,也好过不去落实。

3.学习能力。对于早期项目而言,设想的方向和产品会不断地演变,所以,在过程中吸取大家的意见,根据环境变化对产品进行调整,都很重要。

和别人不同的是,周绍军并不拒绝投资“富二代”“创二代”创业者,反而觉得,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符合自身特点且心智成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很多“二代”被教育得更好,心智成熟的人也不会抗拒利用父母的资源来使项目顺利运行。

相比方向,模式并没有那么重要

除了看人,每个早期投资人都会赌方向。东方富海目前比较关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但周绍军的策略是投“部分”,也就是对方向作拆分,从中发现值得布局和投资的部分,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大数据、交互识别和传感器,机器人中的控制系统、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以及制作机器人的材料等。

与这些相比,商业模式在周绍军看来并不十分重要。他说,虽然也会关心商业模式,但并不会完全去赌它,因为对于早期项目而言,随着环境变化,商业模式也会相应调整,“可能刚开始谈的时候是App,成功的时候就变成了其他形态”。

周绍军早期投资中最得意的项目之一,就是速腾聚创(一个做激光雷达的项目),不仅因为它的估值增长了40倍,还因为它的迭代速度惊人。

2014年底,周绍军投资的时候,速腾聚创的两个创始人一个博士在读,一个博士刚刚毕业。他们想从室内导航切入,但周绍军发现,虽然停车导航很难找到商业模式,但他们所研发的扫描设备可以用在装修领域、测绘领域,于是就建议两人将精力放在扫描设备的研发上。之后每隔几个月,速腾聚创就会出现让人惊喜的变化,包括设备功能、设备形态,以及应用场景的变化。一年以后,产品开始投放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外界对无人驾驶的看好,速腾聚创迅速拿到了四轮融资。

但这仍不是转变最大的项目。周绍军所投的爱牙,一开始是一个想要帮齿科引流的App,但如今彻底变成了一家SaaS公司。周绍军说,爱牙在做App时发现对齿科没有绑定能力,所以在B端加入了SaaS功能,后来发现用户对SaaS的需求要强于App,索性就砍掉了App,再后来又顺着逻辑线帮助他们采购,顺利进入电商领域。

“这就是市场发生变化或者需求找得更精准之后所作的调整。这时候再坚持原有的模式就会很难发展。”周绍军说。

做事要简单直接

周绍军觉得自己更适合做早期,因为相比PE,它更“简单”,不会涉及到资源整合等等。

事实上,“简单”也是周绍军信奉的另一条理念。他认为,无论是创始人还是项目,都要尽量简单,因为早期项目非常脆弱,风险很大,任何一种可能都会导致失败,所以无论是投资人和创始人的沟通,还是创业公司内部的沟通,简单一些,效率就能提高。

他开玩笑说:“我所投的项目,吃亏就吃亏在太老实,从来不夸大流量。”但也因此,这些项目更容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在东方富海的投资协议里没有对赌、回购等条款。周绍军相信,信任一个创业者给其带来的动力,要远远大于约束他。因为约束过多,创业者就会朝着短期的目标走,忘了大局。

除了沟通,在产品设计上一开始也要尽量简单,比如交易架构。周绍军说,做PE时,他投的一个项目为了防止风险做了非常复杂的交易结构,但事实上,当项目出现风险时,这些交易设计并没有任何优势,反而要因此反复沟通和安排,而一些简单的项目,后面却得到了很好的回报。股权结构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股权结构简单,后面再增资,处理起来也会比较简单。

周绍军2001年做投资至今,投资经历长达十几年。

篇13

在20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广泛推行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如何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资本收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此时作为现代管理会计雏形的成本会计,开始引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联系的某些技术方法,如“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这些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大大丰富和扩展了成本会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会计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主体内容,开辟了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新途径,直接推进了成本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进程。但是,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复杂程度,管理会计本身的成长状况,以及相邻学科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某些弊病和缺陷,管理会计赖以形成的理论(包括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与条件尚不成熟,所以,在较长时期,上述技术方法只被看作是会计配合推行泰罗的科学管理所作的一些尝试,只是作为原有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附带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40年代中期,随着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开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简称“三论”)的产生,现代管理成为一个集方法、手段、技术、理论为一体的整体,形成为管理科学。而包括“三论”在内的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管理会计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充实了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别是现代管理科学方法论工具的广泛引入和运用,赋予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成为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新的生长点,大大丰富了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在现代管理科学的直接推动下,最终从传统会计中催生了管理会计,并使其成为在现代条件下主要致力于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中、事前规划的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

所谓现代管理方法,是指能够有效保证管理活动正常进行,促进管理职能和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专门方法和技术,它是管理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现代管理方法以定量分析、系统性和择优性为其基本特征。它所包括的一整套管理技术,在现代管理会计中应用较多的有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控制技术、规划技术、协调技术等。

在管理会计中具体应用的预测技术主要有:有资金、成本、销售、利润预测中采用的经验推断法,如:特尔菲法、基本因素分析法、相互影响矩阵法;时间序列预测法中的趋势预测法、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二次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因果预测法中的简单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非线性回归预测法,以及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经济计量法、马尔科夫预测法等。

具体应用的决策技术主要有: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模型、非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模型、风险型问题的决策模型和博弈型问题的决策模型等,如,在多种产品生产数量决策中应用的逐次测试法、矩阵法、单纯形法;在定价决策中应用的微分极值法、边际分析法、0.6指数定价法、保利基础定价法、临界成本定价法以及最优价格一数量组合决策方法等;在存货决策中对于享有数量折扣时、因素不确定时、成本资料不完备时等条件下应用的经济订货量法以及挂签制度法、ABC分析法等;在投资决策中应用的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年值比较法、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等。

规划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有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如在存货规划确定经济订货量的逐次测试表法、图示法和数学模型求解法等。

具体应用的控制技术主要有:成本控制技术,如,在产品成本控制中采用价值分析方法控制产品设计成本(这是产品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采用差异分析法等控制产品制造成本,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控制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以及成本差异),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双堆控制法、ABC分类控制法和定期订货控制法等控制存货成本;利润控制技术,如,采用本量利分析法控制利润,在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非线性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以及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预算控制技术,如,在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控制中采用的弹性预算控制、概率预算控制、零基预算控制和滚动预算控制以及把总预算中确定的指标按照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上划分的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分解的责任预算控制等。

现代管理方法尤其是精密的数量学科方法的广泛引入和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不具现实性的假设(长期以来,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批判性强、务实性差、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脱离等问题颇有非议,甚至说管理会计过时了)。如,假设处理和获取信息不需付出代价,交易成本为零;信息是充分和准确的,不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者(人)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或委托人利益)是一致的:企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中各种产品的品种结构固定不变以及所使用的会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强调统计显著性而忽略实际政策意义等。而且突破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管理会计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比如,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成本、收入与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意味着当销售收入、成本均表现为曲线时,可以也需要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分别确定其各自反映的有关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建立利润函数式,并据以进行本量利分析。又如,当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对于它们的预期的变动,往往难以在事前掌握得十分准确,而只能做大略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利润将相应的增加或降低到多少,就有多种可能。这时若仅通过原来一项简单计算或单因素分析已不可能得到一个定值。当通过引入和动用现代管理方法中的概率分析方法,就可以估计和分析它们将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变动,有关数值在这个范围内出现的可能概率是多少,然后加以综合考虑,最终就可以确定一个最可能达到的数值。“三论”不仅为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直接成为管理会计中的实用方法和技术。

20世纪六七十年展起来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简称“新三论”)、超循环理论等又使管理会计有了新的飞跃。目前,直接起源于“新老三论”的现代管理方法,已成为管理会计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法系列,它们有系统方法、系统模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控制方法、协同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黑箱方法等。

比如,系统方法中的运筹学方法,就是在给定的目标及其约束条件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和求解,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较优的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它包括规划论、博弈论、决策论、库存论、质量控制、网络计划法等。而系统分析方法是根据目标需要,从系统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系统分析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等待,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程序、组织及各种技巧,对系统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价,使其在整体上达到最优目标的科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

美国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Robort.S.Kaplan博士认为,运筹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最终渗透到管理会计领域,是在60年代后期到整个70年代。运筹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运用于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具体方法及其解决的具体问题很多,涉及生产、营销、管理等领域。诸如:

——生产和销售限制因素条件下进行最佳产品经营组合决策时采用的线性规划法,包括图解法、逐次测试法和单纯形法等。

——针对企业生产中稀缺资源的利用情况,采用了影子价格,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在企业存货控制过程中,利用库存控制方法研究经济订货量模型及其扩展模型与采用的ABC分析法。

——利用代数分配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服务部门的费用分配。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管理会计中有关部门人契约的通用模型、分类模型和基本模型,这其中涉及到包括责任会计、资本预算制度、参与预算、成本分配与差异调查、转移价格、监控系统、收入操纵、考核指标设置、信息系统选择权的分配、以业绩计量为基础的报酬制度等内容的方法应用。

——利用网络计划法(计划协调技术)对构成计划目标的所有任务,按其相互联系与时间关系组成统一的网络形式,对网络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预测、调整。

——在资本投资经营决策过程中,利用决策论方法根据系统状态的客观信息提出各种可能选入的策略方案,并就这些策略方案对系统状态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按某种评价标准选取最满意的策略方案。如在不确定型经营决策中采用的决策表法,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大中取大法、折衷决策法。

——在估量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时,采用的数量统计方法,如决策树法、期望损益分析法等,包括净现金流量期望值、标准差、变化系数,包含风险因素的折现率等的计算方法,在不同投资方案之间进行资本总量的合理分配时,采用的0或1技术法、线性规划法等。

——在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对比与优选中,采用的差量分析法、费用现值对比法、年费用比较法、差额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内部收益率法、现值指数法等。

——在具有不同寿命期的固定资产更新分析中采用的经济寿命周期法,在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决策中采用的现金流量分析法等。

——在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过程中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敏感分析方法和概率分析方法等。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采用的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成本、计划评审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等。

再比如,信息方法中的信息熵的原理与方法引入管理会计后,也成为其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会计就是“会计”与“管理”的有机统一体。尽管它与财务会计一样也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计量、确认和核算,但它主要是紧紧围绕着“管理”即“规划”和“控制”展开的,而这展开的全过程都处处体现了信息熵的原理和方法。即管理会计的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熵的过程。展开来说:

——解析负熵。解析的负熵作用是通过对以会计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提升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表现出来的。因此,管理会计的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做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适合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种目的明确的信息加工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相关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决策质量的提高,这显然是一种负熵作用。

——控制负熵。控制行为可以说是直接的负熵。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变化都存在多种可能性,为了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成为严格按照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运行和变化的行为。管理会计就是通过落实责任,考核实绩和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进程进行严密的监控,这种监控行为意味着熵值的减少。

——筹划负熵。计划(预算)是筹划的主要形式之一,计划是管理有序化的过程。管理会计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确定目标,编拟计划和制订计划的手段与措施,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筹划,这种筹划行为可以大大提高人、财、物和信息资源之间的协调度,并大大降低经济活动和管理中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筹划具有明显的负熵作用。

现代管理方法应用到管理会计中的具体方法很多,而且还处于发展之中。仅凭本文,笔者无意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具体方法,只是想以例举的方式说明现代管理会计广泛地吸收和采用了现代管理方法。从整体上来说,虽然上述方法的引用并没有从实质内容上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却使管理会计对原有内容的认识更广泛、更深入、更严密、更科学了。使之从简单的、线性的、确定性的、对称性的研究拓展到了多元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非对称性等的研究;使之转向企业目标、资源约束条件的多维认识。如,企业的目标由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转向多目标体系,企业资源约束条件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企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也由单一向多因素综合影响等方面发展:企业信息由完全、充分、对称性、确定性转向非充分、不完全、非对称和不确定性,企业委托人与人利益由一致转为并不一定一致,等等。总而言之,现代管理方法的广泛引入和应用,使得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渗透着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定量化、自动化和人本化等现代化思想,从而大大推动了现代管理会计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性科学的转变。

(三)

在现代管理理论大规模武装管理会计,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和五彩缤纷的丰富内容的同时,不少学者回过头来从另一角度作了思考。他们感到在这一变化的进程中管理会计似乎迷失了什么,管理会计应该是什么样,如何对其进行定义,其特质应该有哪些,其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哪些,其对象是什么,等等,对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广大会计学者仿佛在“摸着石头过河”。

从几十年来的实际情况看,广大会计学者在广泛的领域内自觉的借鉴和创新,使管理会计,乃至整个会计科学的发展由继承、衍接传统为主转向以借鉴、突破为主,使得当代管理会计科学乃至整个会计科学能与其他许多科学一样,出现分化与重组并立的现象,一方面,会计科学原有的许多内容分裂、衍化,另一方面,会计科学内容及其他学科的内容重组。这一并未完成的过程,尽管现代管理会计新的完整体系尚未最终建立,尽管其内容中多多少少还有人工斧砍的粗糙痕迹,以及也偶有出现学科内部之间发生内容重叠、观念冲突的现象,但这也从另一方面充分说明它是广大会计学者关注时代、关注会计科学而虔诚投入的结果,是管理会计与时代变革同步的突出体现。笔者认为,一方面,管理会计不仅不绝缘于其他学科领域,而恰恰相反,管理会计与其他学科是相融相通、互补互进、相得益彰的;另一方面,在整个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过程中,对吸收和应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采取一种开放发展的积极态度。半个世纪以来,管理会计也就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指导下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笔者相信,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企业生产组织的重大变革,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的蓬勃发展,现代管理会计也将面临新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李天民编著:《现代管理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年版。

朱海芳编著:《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篇14

在20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广泛推行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如何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生产效率和资本收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此时作为现代管理会计雏形的成本会计,开始引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直接联系的某些技术方法,如“标准成本”、“差异分析”、“预算控制”等。这些方法的引入和应用,大大丰富和扩展了成本会计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会计体系的基本结构和主体内容,开辟了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的新途径,直接推进了成本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的进程。但是,限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复杂程度,管理会计本身的成长状况,以及相邻学科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某些弊病和缺陷,管理会计赖以形成的理论(包括方法)和实践的基础与条件尚不成熟,所以,在较长时期,上述技术方法只被看作是会计配合推行泰罗的科学管理所作的一些尝试,只是作为原有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附带部分而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40年代中期,随着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开始,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简称“三论”)的产生,现代管理成为一个集方法、手段、技术、理论为一体的整体,形成为管理科学。而包括“三论”在内的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管理会计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充实了成本会计的内容。特别是现代管理科学方法论工具的广泛引入和运用,赋予它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成为现代管理会计方法的新的生长点,大大丰富了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在现代管理科学的直接推动下,最终从传统会计中催生了管理会计,并使其成为在现代条件下主要致力于加强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与管理,尤其是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预测与决策,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事中、事前规划的新的相对独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

所谓现代管理方法,是指能够有效保证管理活动正常进行,促进管理职能和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各种专门方法和技术,它是管理的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现代管理方法以定量分析、系统性和择优性为其基本特征。它所包括的一整套管理技术,在现代管理会计中应用较多的有预测技术、决策技术、控制技术、规划技术、协调技术等。

在管理会计中具体应用的预测技术主要有:有资金、成本、销售、利润预测中采用的经验推断法,如:特尔菲法、基本因素分析法、相互影响矩阵法;时间序列预测法中的趋势预测法、趋势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直线趋势法、二次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因果预测法中的简单线性回归预测法、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非线性回归预测法,以及投入产出分析预测法、经济计量法、马尔科夫预测法等。

具体应用的决策技术主要有: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模型、非确定型问题的决策模型、风险型问题的决策模型和博弈型问题的决策模型等,如,在多种产品生产数量决策中应用的逐次测试法、矩阵法、单纯形法;在定价决策中应用的微分极值法、边际分析法、0.6指数定价法、保利基础定价法、临界成本定价法以及最优价格一数量组合决策方法等;在存货决策中对于享有数量折扣时、因素不确定时、成本资料不完备时等条件下应用的经济订货量法以及挂签制度法、ABC分析法等;在投资决策中应用的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年值比较法、投资回收期法和投资报酬率法等。

规划技术中应用较多的有线性规划、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等,如在存货规划确定经济订货量的逐次测试表法、图示法和数学模型求解法等。

具体应用的控制技术主要有:成本控制技术,如,在产品成本控制中采用价值分析方法控制产品设计成本(这是产品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一环),采用差异分析法等控制产品制造成本,采用标准成本制度控制产品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以及成本差异),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双堆控制法、ABC分类控制法和定期订货控制法等控制存货成本;利润控制技术,如,采用本量利分析法控制利润,在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非线性情况下的本量利分析以及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预算控制技术,如,在生产经营全面预算控制中采用的弹性预算控制、概率预算控制、零基预算控制和滚动预算控制以及把总预算中确定的指标按照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上划分的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分解的责任预算控制等。

现代管理方法尤其是精密的数量学科方法的广泛引入和应用,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不具现实性的假设(长期以来,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批判性强、务实性差、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相脱离等问题颇有非议,甚至说管理会计过时了)。如,假设处理和获取信息不需付出代价,交易成本为零;信息是充分和准确的,不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者(人)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或委托人利益)是一致的:企业产销平衡;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变动成本与产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呈完全线性关系;销售中各种产品的品种结构固定不变以及所使用的会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强调统计显著性而忽略实际政策意义等。而且突破了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管理会计的研究更符合实际情况,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比如,用非线性方程来描述成本、收入与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意味着当销售收入、成本均表现为曲线时,可以也需要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分别确定其各自反映的有关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然后建立利润函数式,并据以进行本量利分析。又如,当产品的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时,对于它们的预期的变动,往往难以在事前掌握得十分准确,而只能做大略的估计,在这种情况下,利润将相应的增加或降低到多少,就有多种可能。这时若仅通过原来一项简单计算或单因素分析已不可能得到一个定值。当通过引入和动用现代管理方法中的概率分析方法,就可以估计和分析它们将在什么样的范围内变动,有关数值在这个范围内出现的可能概率是多少,然后加以综合考虑,最终就可以确定一个最可能达到的数值。“三论”不仅为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直接成为管理会计中的实用方法和技术。

20世纪六七十年展起来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论(简称“新三论”)、超循环理论等又使管理会计有了新的飞跃。目前,直接起源于“新老三论”的现代管理方法,已成为管理会计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法系列,它们有系统方法、系统模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控制方法、协同学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黑箱方法等。

比如,系统方法中的运筹学方法,就是在给定的目标及其约束条件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算和求解,对系统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较优的方案,为决策提供科学的定量依据。它包括规划论、博弈论、决策论、库存论、质量控制、网络计划法等。而系统分析方法是根据目标需要,从系统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系统分析对象作为一个系统等待,运用系统的思想、方法、程序、组织及各种技巧,对系统对象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评价,使其在整体上达到最优目标的科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整体性。

美国哈佛大学会计学教授Robort.S.Kaplan博士认为,运筹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最终渗透到管理会计领域,是在60年代后期到整个70年代。运筹学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运用于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具体方法及其解决的具体问题很多,涉及生产、营销、管理等领域。诸如:

——生产和销售限制因素条件下进行最佳产品经营组合决策时采用的线性规划法,包括图解法、逐次测试法和单纯形法等。

——针对企业生产中稀缺资源的利用情况,采用了影子价格,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内部转移价格。

——在企业存货控制过程中,利用库存控制方法研究经济订货量模型及其扩展模型与采用的ABC分析法。

——利用代数分配法等数学方法进行服务部门的费用分配。

——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管理会计中有关部门人契约的通用模型、分类模型和基本模型,这其中涉及到包括责任会计、资本预算制度、参与预算、成本分配与差异调查、转移价格、监控系统、收入操纵、考核指标设置、信息系统选择权的分配、以业绩计量为基础的报酬制度等内容的方法应用。

——利用网络计划法(计划协调技术)对构成计划目标的所有任务,按其相互联系与时间关系组成统一的网络形式,对网络的各项工作进行分析、预测、调整。

——在资本投资经营决策过程中,利用决策论方法根据系统状态的客观信息提出各种可能选入的策略方案,并就这些策略方案对系统状态所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按某种评价标准选取最满意的策略方案。如在不确定型经营决策中采用的决策表法,包括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大中取大法、折衷决策法。

——在估量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中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时,采用的数量统计方法,如决策树法、期望损益分析法等,包括净现金流量期望值、标准差、变化系数,包含风险因素的折现率等的计算方法,在不同投资方案之间进行资本总量的合理分配时,采用的0或1技术法、线性规划法等。

——在资本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对比与优选中,采用的差量分析法、费用现值对比法、年费用比较法、差额静态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内部收益率法、现值指数法等。

——在具有不同寿命期的固定资产更新分析中采用的经济寿命周期法,在固定资产租赁或购买决策中采用的现金流量分析法等。

——在投资决策方案的评价过程中对主要经济评价指标的敏感分析方法和概率分析方法等。

——在短期经营决策中采用的差量分析法、贡献毛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最优生产批量法、成本、计划评审法、线性规划法、非线性规划法等。

再比如,信息方法中的信息熵的原理与方法引入管理会计后,也成为其一大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会计就是“会计”与“管理”的有机统一体。尽管它与财务会计一样也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计量、确认和核算,但它主要是紧紧围绕着“管理”即“规划”和“控制”展开的,而这展开的全过程都处处体现了信息熵的原理和方法。即管理会计的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减少熵的过程。展开来说:

——解析负熵。解析的负熵作用是通过对以会计信息为主的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提升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表现出来的。因此,管理会计的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做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适合于经营管理的需要。这种目的明确的信息加工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相关性、精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决策质量的提高,这显然是一种负熵作用。

——控制负熵。控制行为可以说是直接的负熵。由于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和变化都存在多种可能性,为了实现预定的经营目标,就必须采用多种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成为严格按照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运行和变化的行为。管理会计就是通过落实责任,考核实绩和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进程进行严密的监控,这种监控行为意味着熵值的减少。

——筹划负熵。计划(预算)是筹划的主要形式之一,计划是管理有序化的过程。管理会计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确定目标,编拟计划和制订计划的手段与措施,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筹划,这种筹划行为可以大大提高人、财、物和信息资源之间的协调度,并大大降低经济活动和管理中的盲目性与不确定性因素,因而筹划具有明显的负熵作用。

现代管理方法应用到管理会计中的具体方法很多,而且还处于发展之中。仅凭本文,笔者无意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具体方法,只是想以例举的方式说明现代管理会计广泛地吸收和采用了现代管理方法。从整体上来说,虽然上述方法的引用并没有从实质内容上扩大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但却使管理会计对原有内容的认识更广泛、更深入、更严密、更科学了。使之从简单的、线性的、确定性的、对称性的研究拓展到了多元的、非线性的、不确定性、非对称性等的研究;使之转向企业目标、资源约束条件的多维认识。如,企业的目标由单一的利润最大化转向多目标体系,企业资源约束条件由单一转向多元化,企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也由单一向多因素综合影响等方面发展:企业信息由完全、充分、对称性、确定性转向非充分、不完全、非对称和不确定性,企业委托人与人利益由一致转为并不一定一致,等等。总而言之,现代管理方法的广泛引入和应用,使得现代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中渗透着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定量化、自动化和人本化等现代化思想,从而大大推动了现代管理会计从描述性科学向精密性科学的转变。

(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