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范文

策略投资方法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策略投资方法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策略投资方法论

篇1

在美国投资界,理查德・雷恩沃特(Richard Rainwater)因屡次成功抄底起死回生的行业而被誉为点金圣手。但在与罕见的脑部疾病斗争六年之后,这位白手起家的得克萨斯批发商之子于美国家中悄然离世,享年71岁。

1944年出生于中产之家的雷恩沃特,在孩童时期即表现出精明的商业头脑。13岁时,他揽下一份送报纸的差事,但与巴菲特在奥马哈自己送报不同,得州的雷恩沃特采取的策略是自己当工头雇其他少年送报,只从中收成20%。

中学毕业后,雷恩沃特进入得克萨斯大学学习数学,之后他又在斯坦福大学拿到MBA学位。在毕业之时,就立志要成为赚大钱的人,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跑到高盛在纽约的办公室毛遂自荐,成了高盛在得州的一名证券交易员。工作第一年,他就和搭档赚得近20万美元的佣金提成。

但斯坦福的校友人脉才是雷恩沃特财富生涯的幸运基石。因为和石油大亨巴斯家族的希德・巴斯一起上过几门课,雷恩沃特获得了巴斯家族的赏识,受邀为其管理家族资产。1970年,雷恩沃特辞掉了高盛的工作,正式成为巴斯家族的资产组合管理人。

初生牛犊不怕虎,雷恩沃特最初的投资极不成功,用他自己后来的话说,当时每一笔投资都“赔得一分不剩”。雷恩沃特开始意识到投资方法论的重要性,为此他花了一段时间寻访巴菲特等投资名师,并且开始研究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的著作。

失败是成功之母。寻访后的雷恩沃特领悟到了投资专一的重要性,并建议将巴斯家族的投资集中到房地产、对冲基金以及套利交易等方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雷恩沃特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管理的巴斯家族资产在1970年只有5000万美元,但到了1986年他自立门户离开时,这笔资产暴增至40亿美元。

在管理巴斯家族资产的十几年中,雷恩沃特逐步发展出一套个性化的投资理论。虽然同样坚持低买高卖的原则,但雷恩沃特并不像传统价值投资者一样只追求低价股,而是更多关注商业周期,并寻找那些目前处于麻烦之中、但前景光明的行业。此外,一旦确定要进入某个行业的某家公司,雷恩沃特绝不会买完股份就作壁上观,相反他会主动介入公司管理经营,从实质上控制公司,不达投资目标绝不甘休。

对迪士尼的投资堪称这一方法论的典型实战。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迪士尼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营收连续下滑,股价也大幅缩水。雷恩沃特评估了迪士尼的财务状况,他发现,虽然迪士尼出现经营问题,但其股价已经在公司真实价值之下。此外,迪士尼债务较少,拥有的大量独一无二的动画资源更是一个未充分开发的宝藏。狩猎目标确定后,巴斯家族闪电收购了迪士尼10%的股份,之后又安排传奇CEO迈克尔・艾斯纳执掌公司帅印。之后的故事众所周知:迈克尔・艾斯纳担任迪士尼舵手长达21年,在此期间,迪士尼公司的市值从不到20亿美元的小公司发展成最高千亿美元市值的全球企业。

1986年,为巴斯家族工作十几年的雷恩沃特自立门户,投资生涯亦更加光辉。秉承已经被证明有效的投资方法论,雷恩沃特对石油、医疗以及房地产等领域展开重点投资。在油价跌至9美元一桶之时,雷恩沃特开始收购钻井企业,在医院经营频频亏损之时,他大肆收购医院组建新医疗集团,在得州房地产濒临崩溃时,他以真实价值三分之一的价格购买房地产。这些问题资产经过一系列兼并重组以及管理整顿后,市场价值迅速攀升,而雷恩沃特要做的,无非就是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进行交易。这种投资方式收益显著,雷恩沃特公司前五年的年均收益率高达70%,而滚雪球式的投资也最终使雷恩沃特成为了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

在为数不多的公开演讲中,雷恩沃特说自己的成功投资秘诀不过三个词:“时机,时机,时机”。在他看来,投资重要的是要清楚什么时候上车,什么时候下来。

雷恩沃特被华尔街誉为“美国最精明的投资者之一”,然而由于其行事低调,不喜媒体曝光,并不为大众所了解。不过,低调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他出色的社交能力与深厚的政商人脉。他与布什家族交往紧密,布什家族财富在上世纪80年代的积累,与当年他的大力协助密切相关。另外,与他当年一起进行医疗投资的合伙人斯科特如今是佛罗里达州长。

篇2

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关系到成千上万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责任十分重大。资本市场的高收益毋庸置疑,但风险也相对较大。从1998年到20__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年平均收益是6.80,而标准差却高达21.20。尤其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仍处在不断规范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尤其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股权分置、信息披露不透明、法规不健全、金融工具匮乏等等制度性的缺陷都使得大家对社保基金的投资风险问题尤为关注。

那么,社保基金如何才能有效控制投资运作中的风险呢?本文试图站在投资管理人的角度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只要社保基金的管理人坚持从受益人的利益出发、以法规为准绳、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投资风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首先,社保基金必须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InvestmentPhilosophy)其英文本义是投资哲学,哲学是人们的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投资理念本质上指的是投资人对投资目的和投资方法的认识。投资理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为什么要投资,二是怎样投资。

社保基金的性质要求其投资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的增值。因此,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在我们看来,其核心可以归结为十二个字——“安全至上、谨慎投资、长期增值”。

众所周知,收益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社保基金作为长期性的战略投资者,不可能去“追涨杀跌”,而必须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理性投资,耐得住寂寞,着眼于长远。不能片面地追求高收益,也不能一味地拒绝承受适度风险,社保基金的管理者(受托人)必须根据资金的性质和受益人的偏好确定适度的风险收益目标,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收益稳定下的风险最小化或者是风险预算下的收益最大化。

其次,社保基金需要合适的投资方针和产品。

无论是哪一类社保基金,受托人需要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制定投资方针,投资管理人需要根据投资方针设计产品。在投资方针中,受托人必须为社保基金确立适度的风险收益目标,找到合适的业绩基准和跟踪误差的目标范围。

这里必须注意,以往那种只重视绝对收益率的观念需要改变。社保基金作为资金庞大的机构投资者,必须建立起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通过与基准比较、与同风格类基金比较、考察风险水平和过往业绩的一贯性等方法发掘优秀的投资管理人,避免误入那种只根据历史回报选择管理人的“业绩陷阱”。

资产配置比例限制也是投资方针中的重要内容。资产配置解决的是资金在股票、债券、现金等不同金融工具上的配置比例问题,国外对收益来源的研究表明,资产配置能够解释90以上的投资收益,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都对社保基金的投资比例进行了严格限制,前者确定的股票投资上限是40,后者是20,事实上,社保基金管理人严格遵守法定的配置比例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投资方针明确后,就需要投资管理人为社保基金“量身定做”投资产品。我们认为,产品设计的前提是社保基金的需求,设计社保产品需要充分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如资金性质、法规合同限制、运行模式、基金收支预测等;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如投资对象特性、市场情况、投资策略等;在风格特点上,社保产品应该能满足中长期投资需要,风险介于存款(国债)和股票之间;预期收益高于存款(国债)。

最后,风险控制必须贯穿于社保基金投资运作的全过程。

篇3

他后来又讲到,自己希望将来能有一个方法论体系,但现在远远没有形成。这些还在摸索中。

在采访中,挂在王宗合嘴边的话是“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但如何做到?其并无清楚框架,在他看来,不能有惯性思维,没有框架也才没有束缚。

“个性很强的人”

“王宗合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多位鹏华基金公司人事如此评价。

语言中,王宗合自己对其定位是做一个有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基金经理,对只担任了不到一年基金经理来说,其“有个性”已在投资上体现。

谈及今年投资的感受,王宗合认为,今年A股市场不管是从自上而下的策略还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均比较挣扎,很难有一种策略从年初贯穿到年终。

但在其看来,这是好事。“复杂的市场环境,对新手是个很好的锻炼。”

担任基金经理时,王宗合只有四年证券从业经验。2009年5月,王宗合加入鹏华基金公司,先后做过研究员以及鹏华动力增长基金经理助理。

这之前,其在招商证券担任研究员,负责消费类行业研究,在鹏华基金也主要从事这些行业的研究。

2010年12月28日起,至今担任鹏华消费优选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鹏华消费优选基金是一只以消费股为主要投资标的的主题基金。

除基金经理个人因素外,今年消费类基金中冲出的黑马基金经理较多,包括像易方达刘芳洁管理的易方达消费行业也取得相对较好的业绩。

“应对的比较好”

“应对的比较好。”总结今年能在同行跃居前列时,王宗合说。

以金融股为例,一季度,该基金金融保险板块占基金净资产的24%,到二季度,该板块降至1%,到三季度又回到18.8%;事实上,银行股一季度涨幅相对较大,二季度跌幅较大。

王宗合认为该案例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他分析说,一季度市场低估了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股涨幅较大;二季度时,市场对银行股形成的一致看好的预期,所以就撤离了。

是市场让王的行业策略比较多动,一季度,重配了金融、钢铁、消费等,二季度,又偏重于食品饮料、零售、医药,同时减持了金融、钢铁等行业的配置。

截至12月6日,今年以来鹏华消费优选收益率为-10.52%,在32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11名,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7%左右。

篇4

记者:嘉实基金近两年业绩表现比较优秀,特别是今年整体业绩优势更加明显,据统计,截止11月末,尽管上证综指下跌13.94%,但嘉实旗下有6只基金收益超过20%。作为资产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大型基金公司,能够取得这样业绩的原因在何在?

邵健:首先,优秀的业绩与嘉实投研体系整体的升级是有关系的,嘉实自2008年末开始构建“全天候、多策略”投研体系,希望适应不同市场,力争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达成既定的投资目标。在投资方法上深度拓展,既有价值投资,又有成长股投资、主题投资,既有主动投资,又有被动的指数化投资。这一业务模式的核心就是投资方法的多元化,并让每一位基金经理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投资风格。

其次,团队的稳定也很关键。嘉实目前积累了一大批优秀的资深投资与研究人员,队伍在业内最为稳定。很多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在这个行业已经有5-10年的经验。好的平台与体系,加上一批经验丰富、勤勉工作的人,共同来创造的这样的业绩。

记者:您管理的嘉实增长基金自成立7年以来回报率已超过640%,无论五年期、还是最近一年和今年以来业绩在晨星标准混合型基金中均排名第1,可谓是公募基金中的常青树,您个人有什么投资心得可以分享?

邵健:自加入嘉实起,我就一直管理着嘉实增长这只基金。这只基金良好的业绩,首先源于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孕育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涌现出一批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长期丰厚回报的公司。

第二,在成长投资方面,嘉实有着比较深厚的经验积累,并形成了一套良好的方法论,以及风险控制的体系。

第三,嘉实目前有一个比较好的研究团队,宏观策略团队专门负责对宏观经济与市场趋势的研判,能够较好把握经济周期和资产价格周期,有助于我们在各个阶段和不同市场环境中都取得比较优良的成绩。而行业公司团队也拥有一批优秀分析师,能够把握一些行业优秀公司的投资机会。

以上因素,共同造就了嘉实增长基金的优良业绩。

记者:2008年末嘉实率先对2009年流动性带来的A股上涨给出了正确的乐观判断;2009年末嘉实又对2010年中国经济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以及结构性机会有着比较清晰的判断。时值年末,您如何看待2011年的宏观经济?

邵健:宏观经济方面,我个人相对乐观。

回顾全球经济,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过了近3年,以美国为代表全球主要经济体,无论是它的过度产能、过度的库存,还是过度消费问题,都在逐步修复过程中。根据传统的经验,美国经济有望在2011年下半年进入一个潜在增长率以上的增长,并且是一个可持续的成长。欧洲方面尽管目前遇到一些困难,预期欧洲很快进行较大规模的量化宽松,市场对欧洲风险的忧虑可能会显著降低。综上,我们认为全球经济环境在明年之后,将比过去的一两年有较显著改善。

国内经济方面,我们认为中长期增长的潜力依然较大。但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可能会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经济会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2011年我们预计GDP的增数应该在9%-9.5%之间。具体来说,消费仍然会保持稳定,大概会在14%―15%左右的增长;出口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相对更乐观的,全年有望实现20%左右的增长;在投资层面,估计明年的增速在23%左右。

整体而言,2011年全年经济增长相对确认,但通胀将是影响经济的不确定因素。

记者: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资本市场的走势将如何演变?看好哪些投资会?

篇5

我们忽视了什么?——行为经济学大师的阐述

作为金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我们工作的核心是在关键的时点做出最合理的投资决策。为追求这些决策的合理性,我们在决策形成之前会对大量的信息资料做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所有投资者无时无刻不在追求决策的理性,这些“理性”不断本文由收集整理汇集,便形成了规模庞大且富于变化的金融市场行为。但追求理性并不意味着实现理性,时至今日,金融市场的有效性始终存在缺陷,不理性的市场行为和不合理的定价水平随时随地都在出现,而且我们很难确保自己独善其身。这一点无需赘述,在学术领域有大量经典的实证研究予以佐证。

这里我所关心的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在市场参与者不懈追求决策合理性的过程中,大家究竟忽视了什么而使得这种合理性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完善决策过程?

针对“忽视了什么?”这个问题,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大师,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曾有过一段经典的阐述——“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务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思维定势的盲点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结合自身对国内债券投资工作的一些体会,个人认为,丹尼尔·卡纳曼的这段描述非常贴切地揭示了绝大多数投资决策过程中都容易忽视的一些盲点,它们源自人类天生的思维习惯,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盲点1”和“盲点2”。盲点1是指,人们太注重那些看似天衣无缝的典型逻辑,而忽视了特定事件发生所存在的客观概率。盲点2是指,人们往往只对事件的结果记忆深刻,而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时间过程。对于这两点的理解与警觉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1.对盲点1的检视

在“盲点1”方面,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这样的定性标准来衡量一个投资决策在事前的合理性,但很多情况下仅有逻辑还是不够的。单一的逻辑分析无异于纯粹的学术讨论,就好比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论战,各自都具备令人心悦诚服的逻辑框架,但实际上各自的有效性又都存在着非常现实的历史局限。因此,如果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仅凭一个出色的逻辑就得出结论,而忽视了这个逻辑成立的客观概率,那么它势必会降低决策的有效性。

金融市场上广为流传的“跷跷板效应”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跷跷板效应大体是指,当权益类资产的表现突出时,会减弱人们对债权类资产的配置需求,从而导致债权类资产的回报降低,反之亦然。这个逻辑条理清晰,很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但它实际上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的成立同样存在一个概率,而且这个概率或许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

以成熟的美国市场为例,我们选取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道琼斯指数作为判别依据,以“年”为时间间隔,统计近50年来的数据(见表1)。

表1 美国1960年以来符合跷跷板效应的次数统计

时间 符合跷跷板效应的次数

60年代 8/10

70年代 3/10

80年代 5/10

90年代 3/10

2000年以后 7/13

合计 26/53

1960年以来的历史数据表明,所谓的“跷跷板效应”只有在六十年代才属于大概率事件,近50年来整体而言,可能性只接近50%。所以倘若我们对此一味认同,那就类似于在玩“掷硬币”的游戏,这种决策逻辑的合理性不可谓之高。

同样的例证也发生在宏观经济领域,上世纪五十年代,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根据英国某一段时间内(1867-1957年)的宏观经济数据,描绘出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其中所阐述的通胀与失业的逻辑关系在六十年代曾令人深信不疑,并深刻影响了当时欧美经济政策的制定。然而事实再次证明了其逻辑成立的历史局限性,如图1所示,进入70年代后,通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联系瞬间消失殆尽。这又一次告诉我们,人类总是倾向于高估自身对世界的了解,试图从复杂的系统中提炼明确的、典型的逻辑,但却忽视了事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忽视了本应考虑的客观概率。

图1 “菲利普斯曲线”成立的历史局限性

60年代 70年代

具体到国内债券市场,作为投资操作自由度最高的券商自营,长期以来主流的操作思路都围绕着高收益债展开,其中的逻辑简单明了——在违约仍是小概率事件的情况下,高收益债券抵御价格下跌风险的能力更强。然而这一逻辑的合理性值得商榷,在2007年到2012年的六年间,国内信用债市场快速发展,通过对比不同策略在每一年的夏普比率水平可以发现,投资长期限、高收益债券的策略只在2010年的收效要好于投资短期限、低收益债券的策略。

源源不断的事实表明,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无数事件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例如人口、资源、制度、科技、政局等等,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系统中,任何试图揭示因果关系的典型逻辑都有它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客观概率,认识这一点,是我们对“盲点1”时刻保持警醒的关键。

2.对“盲点2”的检视

对于“盲点2”的理解,在中国有句古话——“不以成败论英雄”,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的思维往往只对事件的结果保留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这样的思维习惯同样会给理性判断制造障碍。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往的一些固有认知,例如,金融市场长期以来对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是非评价。

多年来,金融市场参与者总是简单地将ltcm的破产作为投资风险管理的反面教材,导致后来者也很少再去关心这个公司起步、发展、鼎盛、幻灭的完整历程,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因为它让我们与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金融投资方法论擦肩而过。我们不应就ltcm的破产而否定其存在四年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客观地说,它的成功是源自对科学投资方法的坚守,它的失败则源自对这份坚守的忘却。在1998年公司倒闭之前的4年内,ltcm在投资获利和风险防范方面都为世人树立了典范——4年获利3倍,组合回撤鲜有超过2%,净值增长完全是一条平滑的上升曲线。这光鲜的成绩单背后所蕴含的投资方法论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借鉴,但不幸的是,由于人们思维中“盲点2”的存在,这些珍贵的学习素材一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大家记住的只有破产这个结局。我个人曾尝试过将ltcm的部分投资理念应用于国内债券市场,由此构建的真实投资组合,其夏普比率在2012年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6倍有余。可以说,就投资决策人员而言,对ltcm发展历程的研究相比其破产所带来的教训更有价值。

在我们身边关于“盲点2”的案例同样存在,典型之一就是人们片面依照短期业绩作为筛选基金的标准。无论何时,只要是关于基金的话题,最重要的关键词,也可以说是唯一的指标,就是“当期业绩”。公众只专注于这个所谓的“结果”,而很少去关心基金经理实现这一结果的时间过程,例如换手率、波动率、最大回撤、配置策略等等。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人们自然很难选到那些能够在“长跑”中胜出的优秀基金。不过,平心而论,换做自己,虽然意识到了思维认知中的这个盲点,但平日里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唯业绩是从。这正是丹尼尔·卡纳曼,作为行为经济学鼻祖提示我们的另一层含义——人类思维的习惯根深蒂固!让自身时刻敬畏那些投资决策过程中的盲点,是一种与自我之间的长期抗争,因为这些盲点的存在是人类大脑思维的天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