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资产定义的变化范文

资产定义的变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资产定义的变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资产定义的变化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医院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令第8号)以及国家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规定,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卫生部共同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同时废止了1998年的至今已经运行十多年的旧《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原制度”),新制度充分体现了医院的公益性特点,强化了医院的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在医疗药品收支核算、医疗成本归集与控制、会计科目和财务报告体系等方面,凸显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本次制度修改,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也做了很大的改变。

一、 新、原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差异比较

1、单位价值方面的变化

2、明确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

新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并且对于应用软件和图书做了专项说明。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有了更加明细的说明,便于医院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相关账务处理。

3、取消了“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 “累计折旧”科目

原制度规定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记入支出,即对固定资产不提取折旧,按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并通过“专用基金一修购基金”进行核算。与原制度相比,新制度取消了“专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增设了“累计折旧”,新制度中累计折旧是作为“固定资产”项目下的一个备抵项目,反应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情况,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就是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更加真实的反应医院的固定资产价值信息。

4、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后续支出处理更加合理

新制度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的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新制度认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支出应分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即如果是资本性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否则应计入当期损益科目,这样使得医院的成本费用与收入更加配比。而原制度对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容易造成后续支出会计处理不规范,从而影响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真实性。

5、新制度增设“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新制度借鉴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引入“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该科目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和真实性原则。原制度中,固定资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的原值,不计提折旧也不计提减值准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或者长期闲置等原因,必然会导致医院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随之降低,甚至是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医院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严重失真,对医院管理决策人员形成一定的误导。

二、 新制度的亮点

1、改变了以往固定资产的摊销模式,确定了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

新制度打破了原有的严格遵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固定思维,提出医院的固定资产参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资产补偿机制,要求医院通过成本补偿尺度,从收入中收回固定资产价值。这样,既能反映医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其损耗程度,又能反映其实际价值。

2、引入谨慎原则

新《医院会计制度》基于谨慎原则,要求医院不仅要求对资产进行折旧或摊销,甚至对一些资产要求计提减值准备。

新制度引入“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并且要求医院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对于长期闲置的固定资产、价值大幅下跌的资产或损耗比较严重的资产进行可回收金额的有效估计,并将其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进行比较,确认该项固定资产是否发生减值。若确认发生减值的,借记“其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减值准备应当作为相关资产的备抵项目,减少期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以保证医院有关固定资产信息的准确性。

三、 新旧制度衔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结转“固定资产”科目金额

新制度设置了“固定资产”科目,由于固定资产价值标准提高,原账中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实物资产,将有一部分要按照新制度转为低值易耗品。转账时,应当根据重新确定的固定资产目录,结合固定资产的清理状态,对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进行分析:

1、对于达不到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库存物资”科目;对于已领用出库的,还应同时将其成本一次性摊销,同时做好相关实物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库存物资”科目。

2、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因出售、报废、毁损等原因已转入清理但尚未从原账核销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连同相应的“固定基金”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原账中“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原账中“固定基金”科目,贷记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新旧转账时已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在执行新制度后发生的相关清理费用以及取得的清理收入等,通过新账中“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3、对于符合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且未转入清理的,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中“固定资产”科目。

(二)追溯确认待冲基金。

按照新制度规定,医院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使用的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应当确认为待冲基金,并在计提资产折旧、摊销等时予以冲减。医院应当将执行新制度前所有在账固定资产(新旧转账时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物资”科目的固定资产以及图书除外)、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对于除房屋及建筑物、无形资产以外的确实难以追溯的固定资产,至少应当按照以下范围追溯确认待冲基金:1999年1月1日以后以固定资产入账并且执行新制度前仍在账的资产。

按照上述要求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余额中由财政补助、科教项目资金形成的金额追溯确认为待冲基金时,在新账中,借记“事业基金”科目,贷记“待冲基金”科目。

(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篇2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会计核算;企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固定资产折旧在我国企业会计处理当中,比较的特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既会影响到处于微观地位的企业,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税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会发挥差异化的效用,并且也会差异化的影响到企业业绩、利润以及国家的税收。那么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

(一)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来对折旧方法进行合理选择

企业持有固定资产,主要是用于商品的生产、劳务的提供等等,作为一种有形资产,通常使用寿命在一个会计年度以上。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长的使用年限,那么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就会在成本或者费用中转移它的价值。因此,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进行统筹考虑,之后慎重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果在各个使用年限内,固定资产会给企业带来差别不大的经济利益,并且有着类似的损耗和修理支出,那么平均年限法是不错的选择。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固定资产的使用规律是早期给企业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效用却逐渐减少,那么也会逐渐减少计入产品成本和费用的折旧金额。

(二)要结合企业固定资产的磨损状况来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

固定资产的磨损价值会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反映出来,其中包括两种损耗,分别是有形和无形的。需要充分考虑这两种影响因素,之后才可以对折旧政策进行合理选择,因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和折旧方法的选择会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决定性影响。如果固定资产有着较快的无形损耗,那么加速折旧方法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折旧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三)要结合企业财务利益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

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长的使用年限,那么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就可以在产品成本和费用中加入固定资产的价值。折旧方法的不同,会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认产生影响,销售成本的核算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在选择折旧方法的时候,就需要充分结合财务利益来进行。

(四)要结合纳税角度来对折旧方法进行选择

在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之前,还需要将纳税影响因素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因为企业需要纳税,并且如果企业有着较大的规模,纳税在支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税制条件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也是差异化的。因为纳税紧密联系着国家折旧政策,因此,纳税考虑是不超出国家折旧政策的弹性范围。

二、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对成本费用的影响

除了在产品或者劳务成本中计入固定资产折旧额之外,还会将一部分在期间费用中计入。因为固定资产有着较大的价值,那么在整个使用期间都会贯穿折旧计提,在产品或者服务成本中依然会计入很大的折旧额。要知道,折旧额和成本费用呈正比的关系,也就是折旧额越大,那么就需要越高的成本费用。如果其他条件是相同的,那么企业前期的成本费用,匀速折旧费就会低于加速折旧法,而后期的成本费用则会正好相反,因此,就需要选择合理的折旧计提方法。

(二)对企业利润的重要影响

确定下来的折旧方法,会对产品和劳务成本中的折旧成本直接决定下来,因此,企业利润的分配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选择的折旧方法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折旧方法,会提高折旧成本,那么如果其他因素是固定的,就会减少企业可以分配的利润。相反,如果选择的折旧方法,降低了折旧成本,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就会增加企业可以分配的利润。

(三)对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影响

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市场价值会对企业的利润水平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企业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当企业具有较高的利润水平,那么就会有较高的股息或每股收益,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就会升高企业的股票市价,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相反,就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那么要想平息市场波动带给企业价值波动影响,就可以对折旧方法和折旧政策进行合理选择。

(四)对企业筹资量的影响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这样就需要对此进行补偿,被人称为折旧额。折旧额的多少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是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价值。在某一个时期内,有很多的折旧,那么就说明企业留下了很多的现金。

三、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内容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不同于存货,它不是被一次性完全地耗用或销售而转化为货币资金,它可以在较长的时期内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其他目的服务, 并且其服务潜力是随着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降低以至于消逝。因此,按准则的规定,应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另外,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或者为维护或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往往需要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维护、改建、扩建或者改良,即进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二)固定资产的清查和期末计价

为了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应在会计期末进行固定资产清查并考虑是否发生固定资产减值,以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期末价值。

(三)固定资产的处置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对那些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通过对外出售、对外投资、对外捐赠、偿债、非货币交易换出等方式进行处置,对那些由于使用而不断磨损直到最终报废,或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发生提前报废,或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非正常损失发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清理。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固定资产退出企业,都应作为固定资产减少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四、不同固定资产折旧法对企业的影响

(一)从纳税方面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几种折旧方法对应纳税总额没有影响,只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使得企业资产折旧在期间分配上前多后少,造成应纳税额往后递延,从货币的时间价值出发,这两种方式使得企业在资金的周转上得到了一定优势。

(二)从现金流量方面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本质上是企业投入到固定资产上的资金的投资回收,因此,会计年度内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越多,则资金回收速度越快,当期回收现金流量越大,对于需要融资偿债的企业来说,加速折旧法从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无息贷款。

(三)从净利润方面分析,企业采用加速法提取资产折旧,增大了企业的成本费用,使得利润相对减小。反之,使用直线法提取资产折旧,则会相应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大当期利润。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提取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成本费用,间接改变企业净利润,不失为企业调整利润的一种方式。

五、规范企业计提固定资产可采取的措施

(一)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方式以达到更新改造的目的,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折旧方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企业采用直线折旧,减轻工作量,计算简单,但是这种折旧方法往往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笔者建议在技术和条件成熟的企业应该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固定资产在使用的前期,生产效率比较高,应该多计提折旧。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增长,其效率逐渐下降,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逐渐减少,应少计提折旧费。这样做比较符合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因此正确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可以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减少企业的隐性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建立健全财务控制制度,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及时性

固定资产的核算是企业财务核算的一部分,要想完善固定资产的核算,加强对其控制,应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加强会计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使得固定资产从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护、修理、处置以及报废直至退出企业整个管理流程都能做到科学合理,从制度上确保固定资产业务操作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及时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企业财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影响,因此,企业就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据制定下来的经营目标,对折旧方法进行合理选择,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资产负债观利润表观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人们支持用勾稽关系和非勾稽关系着两种方法来解释会计要素、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之间的关系。假如没有资本支出或前期调整,那么净收益等于本期业益的变动,从这一点看,两个报表在数字上存在着勾稽关系。非勾稽关系割裂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数学关系,认为每张报表的界定和计量都独立于另一张报表。

1.勾稽观念

美国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确认的会计要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利润是根据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计算出来的。在勾稽观念下,利润是业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表中列示了勾稽会计模式和分类体系。

在勾稽观念下,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用表的模式进行分类。所有者权益由三个部分组成:实缴资本,留存收益和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实缴资本可以细分为法定资本和其他来源的实缴资本。留存收益由3部分组成:损益表账户,前期调整和股利。由于收益是留存收益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存在勾稽关系。损益表内部本身可以进一步的划分: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区别开来,将收益和损失划分为正常的和不正常的。一些会计业务没有包含在损益表中,因为他们被认为是属于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而这些调整可以直接记入到留存收益中去。股利则代表着对利润的分配。随着第130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有关全面收益条款的颁布,这些未实现的资本调整很快就消失了。

在勾稽关系体系中,有两种定义会计要素的观念可供选择。一种观念称为收入――费用观,专门定义损益表的要素,它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而将资产和负债作为收入和费用的副产品来定义、确认和计量。另一种方法称为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而把收益作为资产和负债计量的副产品进行定义、确认和计量。

2.收入――费用观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政策主要是关于收益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收益是将确认的收入和其相关的成本(包括注入折旧等费用的主观分配)进行配比而得出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受控于收入确认和成本配比的会计规则。这些规则代表了一种收入――费用导向。

收入―费用观的后果之一是,由于资产负债表作为收益计量规则的副产品,这就导致了资产负债表不仅包含资产和负债本身,而且还包含所谓的具有不明确的借贷方的递延费用和递延贷项。这些项目并不符合现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但却依然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仅仅是因为这些项目在损益表中的递延确认。例如,开办费就是一项递延费用。这些成本费用需要在几年内摊销到损益表中去,而不是于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发生的开办费是一向沉没成本,不能再收回。因此,这样的费用项目能否在资产负债表中继续保留就很值得怀疑。一些递延贷项也是一样,许多此类项目的贷方余额并不是真正的负债,而仅仅是未来损益表的贷项。这些贷项是有现实的经济业务引起的,需要递延到以后期间的损益表中。

3.资产――负债观

资产―负债观直接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和呈报。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6号财务埃及概念公告中将全面收益定义为“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来自于非所有者的公司净资产的变动额”。损益表被视为归类和报告企业净资产变动的一种简单方式:由于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所以将其作为主要的计量对象是合乎逻辑的。所有者权益账户仅仅是一个使复式记账会计体系成为可能的发明,收益及其组成部分是从属概念,他们只是报告资产和负债的一种简单方式。

资产――负债观主要关注净资产的计量,这种方法明显优于收入――费用观,因为,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正是净资产的增加才产生了收益,反过来就不一定了。

现行会计准则采用资产负债表观,着眼点在于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资产和负债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利润反映的只是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净资产变动的组成部分,净资产的增加才是企业价值真正地增加。净资产的变化决定着股东财富的变化,也决定着投资者利益的变化。因此,应该由单纯地注重利润考核指标转向净资产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净资产的增加来确认利润而不是由利润来确定净资产。资产负债表观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概念,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化,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避免短期经营行为和收益超分配现象的发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等行为的发生。资产负债表观是以真实的净资产增加作为收益,注重的是经济实质,有助于企业避免眼前利益和收益超前分配,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战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资产负债表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确认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跟旧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定义的角度不同。旧企业会计准则强调收人、费用的直接确认和计量,因为旧企业会计准则将配比原则与权责发生制原则看作是两条重要的原则,未强调其与资产、负债的关系。而现行会计准则中的定义更强调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正是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应用的是资产负债观的思想,并且要求收人、费用只有在导致资产、负债变化且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人、流出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损益观把重点放在损益表、收入确认原则和收入计量规则上,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损益观在确定收益时不以现实的资产负债为标准,而是运用递延、应计、摊销和分配等会计程序,使收益数据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特别是管理当局收益平滑或盈余管理行为, 又可能使账面收益与实际业绩完全脱离。在损益表观下,按照配比原则将不能与当期收入相配比的费用挤到资产负债表中去,以“递延( 待摊) 或预提”的项目列示,这大大削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正好相反,它强调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损益表中的递延资产等虚拟资产作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不及时确认,不摊销或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权责发生制就成为此时冠冕堂皇的理由了。按照资产负债观更加注重相关性原则的应用,将已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即不符合资产定义的项目剔除出资产负债表,如:“ 待处理财产损益”、原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递延税款、“ 待摊费用”和“ 预提费用”等项目都不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所有者权益要素仍由资产和负债的对比来确定,说明所有者权益的变化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变化决定的,而不是由利润的变化所决定。此外,收入和费用的概念在定义角度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原来定义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的变化影响。因此,会计六要素的重中之重不是利润而是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我国的现行基本准则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说明,是以“经济利益的流动”作为主线,贯穿于六项要素之中,把所有的要素都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而且区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的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充分体现了资产负债观。

2.会计计量模式

在损益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的确定。损益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的市场价格频繁波动的情况逐渐增多,仍用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信息越来越显示出相关性不足的缺陷。在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导的计量观下,企业有责任将现值或公允价值恰当地纳入财务报告中。如果仍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计量属性,则与现行计准则财务会计的目标相背离。因此,现行会计准则在保留了原历史成成本,引入了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性质的资产存量价值变化的特点,选择能够客观反映这些资产存量价值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

3.会计目标侧重点不同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财务会计目标两种基本观点。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反映受托者的受托责任和履行情况,关注的是企业受托资源的安全、资本的保全和增值,因此要求提供尽可能客观可靠的会计信息。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与经营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因此更强调会计信息与经营决策的相关性。

在损益表观理论的指导下,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 利润表中的收益信息更主要的是提供有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反映的主要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且主要是基于本期的考虑。该信息有助于企业所有者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损益表观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在资产负债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 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是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现值反映。该信息有助于现在的和潜在的股权投资者、债权投资者以及其他用户去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发生的金额、产生的时间以及其不确定性。因此,资产负债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篇4

关键词:资产 会计要素 基本准则 比较法

一、资产定义及观点综述

(一)资产的定义 目前对资产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整理了已有文献中关于资产的定义,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以看出,迄今为止资产概念共经历了未来服务说、未耗用成本说、借方余额说、财产权说、经济资源说、未来经济利益说、资源说以及权利说等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由于受当时客观历史条件的约束以及人们认识的出发点不同,形成了对资产的不同定义。但总的来说,人们对资产认识的趋势是内容上越来越科学,范畴界定上也越来越准确。虽然关于资产的内涵目前还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但均强调了“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资产的本质特征。从上述资产定义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看,早期对资产的定义主要采用了损益表法,如Paton & Littleton,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等对资产的定义。在损益表方法下,资产或被定义为成本,或直接被定义为是一种帐户的结转余额。该方法的优点是强调了资产的实物形态及其在获取收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承认资产是获取利益的一项投入。缺点是仅将资产定义为投入而忽略了产出,切断了资产与企业未来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对资产的定义主要采用了资产负债表法,资产被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或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或权力。分析上述对资产的定义,可以发现其侧重点存在差异:有的侧重于从经济资源角度定义资产,如中国、加拿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有的侧重于从经济利益角度界定资产,如美国、澳大利亚等;有的侧重于从权利角度界定资产,如英国;有的则从费用的侧面或会计技术来阐释资产;或者综合上述几个方面力口以厘定。

(二)资产观点综述 目前关于资产概念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源观。资源观强调资产在本质上属于资源范畴。该观点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由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颁布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跨国公司委员会在其1988年的《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与概念》中,将资产的范畴从经济资源扩大到资源(有形的和无形的),并强调公司可望从这些资源中获得未来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其1989的《财务报表的编辑和列报的框架》中进一步完善了对资产的定义,是目前资源观最具权威性的定义。IASC对资产定义的优点是易于理解和便于操作,并目将对资源控制作为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原因,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IASC将未来经济利益的载体解释为企业控制的某种资源,因而用经济资源的概念来为资产会计要素下定义不太适合,因为会计学中资产的概念比经济学中经济资源的概念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上都更宽泛的多。对“资源”观的另一主要批评是认为资产作为一种资源,只是从资产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静态和存在形态考虑,只是获得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或能力,未能揭示资产的本质特性一未来现金流的流入。

(2)经济利益观。经济利益观最早可追溯到未来服务说的提出,但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则是在由sprouse&Moonitz1962年主持撰写的《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ARSNo.3)中。这一观点在20多年后被美国FASB认同,并在其1985年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得到体现。经济利益观的支持者认为,将资产定义为未来经济利益,是从资产企业经营活动中动态表现及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出发,真正揭示出了资产所具备的本质属性,符合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符合报表要素及要素定义必须满足财务报表目标这一会计概念体系间的内在逻辑,符合企业持有资产是为了获得未来经济利益这一根本目的。然而,由于FASB对资产的定义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遭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其中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首席会计师舒尔茨(W・P・Schuetze)对此的批评最具代表性。他认为FASB关于资产的定义太过于复杂、抽象,不具备可操作性,并列举了许多案例,说明这一混乱给实务带来的困难。此外,反对这一定义的主要理由还有:(1)忽略了解释资产具有经济利益的内在原因。资产之所以能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主要是因为它投入企业经营使用。也就是说,未来的经济利益只是企业持有某种资产的结果,从资产到未来经济利益,还有转换、创造和实现的过程。(2)预期未来的经济利益不属于单项资产的特性,甚至也不完全属于物质资产的特性,可能导致实务操作上的困难和混乱。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要形成现实的生产力具有盈利能力,必须既有物质资产,又~-ACJ资源,并由经营者加以合理配置和有效营运,才能够取得未来经济利益。

(3)权力观。对权利观的早期描述可追溯到未消逝成本说,它隐含着取得财产权利而发生的费用支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1955年的第2号《会计概念公报》、舒尔茨(Sehulze)、萨缪尔森(Richard A Smuelson)等对资产的定义均强调了资产的权利特性。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在1992年和1995年两次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于1999年《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将资产定义为: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而使一个主体能够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使用权。英国ASB关于资产的定义是在继承了FASB和IASC有益思想后的一种扬弃,内涵更富有弹性(孙菊生,2000)。且有利于确认目前尚不能被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租人固定资产的使用权、期权、契约等。但将资产定义为产权(财产权利)的缺陷在于:必须依存于产权这个概念,而产权概念目前争议颇大;由于产权权利的可分离性,可能导致同一项资产在不同的企业多次确认,从而导致社会资产总量的虚增;以产权作为资产定义的核心,还会将如人力资源或其他无形资产项目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最终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性。

二、资产与资源、财产权、成本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资产与资源 资源的概念有多种。《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显然,该定义只限于对自然资源的解释。当前人们对资源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等内容。通常来说,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资源可从性质、形态、用途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照资源的性质,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从形态上划分,可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两类;从资源利用的可控性程度,可划分为专有资源和共享资源;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可划分为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经济资源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长期劳动过程中相结合的产物,并目是人力资源进一步与自然

资源相结合的物质基础。在宏观经济学上,经济资源指的是能够增加或代表整个社会实际财富的各种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实际资产,即实际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和产出物。有用性、稀缺性及凝结人类劳动是经济资源的重要特征。资产与资源在本质上都与未来经济利益相联系。按照资源观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但两者存在着区别:(1)所属范畴不同。资源属于经济范畴,而资产属于法律范畴。(2)侧重点不同。资源强调的是财富来源,而资产强调的是财富归属。(3)包含范围不同。就整个经济体系而言,会计学中资产既包括实物资产,还包括虚拟资产,如金融工具,而经济资源一般是指实际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和产出物等实际资产。(4)外延不同。就某一会计主体而言,资源比资产的外延要大,即是资产的一定是资源,反过来则不然。

(二)资产与财产权 经济学角度的财产权(property rights)又被称为产权,侧重于考察财产权的功能、财产权与经济效益的联系等。如德姆塞茨认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在于事实上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的合理预期。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内在化的激励。诺思则指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法学则试图明确财产权的内容。但因财产制度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对财产权的定义存在差异。英美法系国家由于本身没有严格区分财产权和所有权,故认为财产权就是所有权,是包括不同权能的权利。如《牛津法律大辞典》将产权定义为:产权亦称为财产所有权,是存在于任何客体之中或之上的完全权利,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出借权、转让权、用尽权、消费权和其他与财产有关的权利。但在大陆法系国家所有权则只是财产权的一种,财产权同时还包括他物权。如按照法国《民法典》的定义,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理论上进而认为所有权包含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项权能,所谓与所有权有关的权利就是在所有权权能与所有人发生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即非所有人在所有人的财产上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以及在特殊情况下依法享有的一定的处分权。资产和财产权均强调对所持有资产的自主支配权,且都与经济利益相联系。但两者存在区别:(2)归属的主体不同。财产权由于其可分离性,因此同一产权的不同权属可归属于不同的主体,但资产只能属于某个特定会计主体。(2)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财产权强调其对财产享有的各种权能,但资产强调其使用和营运后所产生的收益。(3)从会计等式看,资产是与权益相对应的概念,随权益的变化而变化,而财产的变化是资本积累或资产运营的结果。

(三)资产与成本 成本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成本指的是企业为获得一项资产或一项劳务而付出的代价,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企业发生成本必然导致资源的相互转换,其结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外交易而发生的资源转换,如购买机器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相互转换,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形成产品的生产成本等。两类转换的共同特点是资源转换的等价性,即在转换过程中不产生收益。因此,成本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只有耗费而不能在未来获得收益补偿是不能作为成本来确认和计量的。资产和成本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成本是资产的价值计量基础。目前,大多数资产的计量仍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原因有:一是与历史成本相比,未来收益难以计量;二是收益确定的需要。其实,资产按其取得成本计量,其本身也隐含味着成本的确认需考虑能否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否则就不能确认为成本。也就是说,成本和资产在本质上都与未来经济利益相关,但资产不等于成本。首先,成本的发生只是说明了资产的存在以及取得资产的花费,没有考虑对资产运用应得到的回报;其次,按照成本说,不仅资产的存在取决于是否发生了成本即实际投入了货币,而且资产的数额也决定于取得该项资产所实际投入的货币量,因此原始成本成为唯一的资产计量属性,这从根本上排除了在某些情况下资产计量中采取非原始成本的可能性。

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资产定义分析

篇5

一、我国成本与往用的一般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对费用的通行看法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七章“费用”采用了这一定义。而成本往往定义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耗费。从费用与成本的关系角度看,费用的对象化构成产品成本,也就是说发生的耗费是费用,费用分摊到产品或劳务构成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管理费用等,则被称为期间费用或者期间成本。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都反映了“费用计入成本”这一观点。

对成本、费用的上述定义存在的问题是:①成本和费用所涵盖的内容基本相同,相互之间的差别很少。从概念体系的科学性上讲,用两个概念表示相近的内容不太合理。②在实际应用中,成本、费用之间的转化太频采,常常是费用转化为成本,成本又转化为费用。如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耗费是费用,这些费用构成辅助生产车间产品的成本;辅助生产车间的产品和劳务被企业内部消耗,又构成管理部门和基本生产车间的费用;基本生产车间将各种费用按照产品归类,又构成产品成本等。③往往用产品成本概念取代成本概念。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对成本和费用概念作了重大修改,将费用定义为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将成本定义为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同时规定,企业应将当期已销产品或已提供劳务的成本转入当期费用,这种修改是必要的,将费用与成本作了明确的划分。但其表述仍有模糊之处,例如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财务费用属于什么?是属于费用还是属于成本?按照成本的定义,它们显然不属于成本,按照费用的定义,它们也并不属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另外,按照定义,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应该是成本,但在同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与会计报表》中,又仍然在传统的费用概念基础上使用“费用”概念,如在“生产成本”科目的说明中指出,企业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应该技成本核算对象分别归集,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可以看到,尽管新会计制度在定义上对成本、费用概念作了区分,但在使用时,仍回到了“费用计入成本”的思路上。因此,有必要对成本和费用在功能上进行重新定位,使成本和费用概念体系更加科学。

二、成本与费用概念的功能定位

“成本”和“费用”概念是两个相互联系又存在重大区别的概念。从概念体系的科学性上讲,需要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用来说明企业资产形态变化过程中的计量标准;一个用来说明经济资源的消退。

从概念体系的科学性和人们的使用习惯来看,用成本概念来表述资产变换过程中的耗费比较合适。不论如何表述成本定义,我们始终可以将资产形态变换过程中的耗费理解为成本。如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被消耗的货币资金形成所购买的原材料的成本。同理,生产产品等发生的材料、人工耗费也构成产品成本。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的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曾经将成本定义为企业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这一定义的外延相当广泛,远远超出了产品成本(劳务成本)概念的范围而延伸到一切发生消耗的项目上。后来这一定义被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修订为;成本是用货币计量的,为取得或即将取得的商品或劳务所支付的现金或转让的其他资产、发行的资本股票、提供的劳务或发生的负债的总额。这一定义同时对“商品和劳务”作了较为广义的解释,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和递延费用都包括在内,使成本的概念在外延上突破了产品成本的范围。成本可分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已耗成本是那些不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需要作为当期费用处理的成本,如已经销售产品的成本等。未耗成本是那些能产生未来收入的成本、构成资产,包括存货、预付费用、厂房、投资和递延费用等,这些成本在成为已耗成本之前可能从一种类型转化为另一种类型。

通常可以将费用定义为企业从事营利活动所发生的、能够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这一定义使成本和费用概念明确区分开来。不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消耗可以是成本,但不能作为费用;被消耗掉的成本要转化为费用。按照这种解释,购买资产、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耗费是成本而不是费用,因为这些活动并不减少所有者权益,而只引起不同资产之间的变化;已销产品的成本是费用,所得税是费用,它们不仅使企业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且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从上述分析可知,成本的基本特征是,成本的发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这一特征具体表现为:①用现金、其他资产等支付的成本,改变的只是资产的存在方式,不改变资产总额。②以负债方式形成的成本,使资产和负债同时以相同的金额增加,但成本的发生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而费用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在企业从事营利活动过程中发生、能够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我国以前的成本、费用概念,在功能分工上并没有作这种区分,经常用“费用”概念来表述“成本”。新会计制度尽管在定义上对成本和费用作了区分,但在概念的使用上仍然沿革老的思路。从成本、费用的基本定义出发,我们认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应该称为成本,而当成本不再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时,作为费用。针对我国成本、费用概念体系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如下:

篇6

关于资产定义的理论,目前存在着三类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未来经济利益观、成本观和财产权利观,具体观点如下:

以未来经济利益观来定义资产的代表观点有以下几种:“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收益”;“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成本观的代表人物有佩顿、利特尔顿等,他们认为资产是未消逝和耗用的成本或者资产的性质是未分摊的成本或未结转为各期的数额。关于财产权利观的资产定义有以下几种:“资产是现金、对现金或劳务的求偿权以及能够单独出售和变现的项目”(SEC首席会计师舒尔茨,1993);“资产是能够用于交换的抽象权利,资产的价值是财产的货币表现”。

以上三种观点虽然很具有代表性,各自形成了理论体系,但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资产定义内涵过于抽象,把资产定义为一种未来的经济利益,其必然存在一个如何定量化的问题,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依赖未来现金流量的贴现技术,未来现金的流入、流出时间和数量就很难界定。成本观是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提出的,缺陷在于其认为资产是一种成本,而成本仅仅是在投入层面上与资产取得了一致,一旦涉及产出层面,它就不能反映资产的价值,即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成本是对资产的耗费,代表资产的减项,仍然是一种投入,而资产真正应体现为产品销售时所带来的价值。财产权利观必须依存于“产权”这个概念,而产权概念目前争议颇大,用一个本身就颇有争议的概念来定义会计基本概念,就很容易就引起新的争议;另外,以产权作为资产定义的核心,很多资产,如知识产权或其他无形资产等将会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最终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

二、国外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理论

国外比较权威受全世界认同的准则就是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FASB中关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拥有或控制的可预期的未来的经济利益”;IASC中关于资产的定义:“资产是作为过去交易和事项的结果而由特定会计主体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FASB的资产定义是公认的最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利益观,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概念框架,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系统,但是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未来经济利益观本身的一些缺陷。另外,其存在的问题就是未来经济利益在很多情况下不是单一资产所独立创造的,那么未来经济利益在各项资产中的分摊就很难进行;还有FASB的资产定义外延过于广泛,现行会计实务之中很多项目都可以归类为FASB的资产,但并没有把它们确认为资产。

IASC关于资产的定义也是典型的未来经济利益观,所以其也必然存在未来经济利益观本身的缺点,但国际会计准则引入了资源这个概念,将资产定义为一种资源,比FASB的概念要更具体,更侧重实物观念,把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定义为资源,没有实物形态的侧重于经济权利,这是比较合理的。国际会计准则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国际会计准则是折中产物,在情况各不相同的很多国家均适用,并且其有较强的操作性,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因之所在了。

三、我国会计准则资产理论选择

我国的每次准则制定,都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前提下,结合我们自身特点所进行的。从1992年的准则中的比较粗糙的资产定义到新准则中相对完善的资产定义,可以看出我国准则的变化趋势以及取得的成绩。

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2001年执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对资产的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是:“资产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和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以上三个时期不同的准则,可以看出我国资产定义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1992的《企业会计准则》把资产定义为“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这种定义没有说明资产的性质,不能概括资产的内涵以及特点,且货币计量在现在已经不提了,因为所有的会计要素都能以货币计量了。《条例》中则强调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资源,并提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说明我国的资产定义开始引入未来经济利益观,强调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且规定这种资源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定义继续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另外,还加强了资产要素确认时的计量,这些都明显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我们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不仅因为这是趋同所必需的进程,国际会计准则拥有较强操作性也是我们借鉴它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会计准则资产要素的新特点

在全球趋同的潮流下,我国的准则制定在很多方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但趋同不是等同。我们不仅关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进展情况及对我国现行准则的影响,另外,我们也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约束。资产定义在新准则中修改颇大,体现了很多新特点,不仅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同时也保留了我们自身的特色。

(一)大幅度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在会计准则的修改过程中,我们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尽可能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从资产中一些具体项目的一些修改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趋同趋势,在存货中我们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原因是IAS2在2003年的改进计划中已经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在此方法下不仅成本流与实物流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一致,另外管理者还更容易操纵利润。新《资产减值》准则中,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可回收金额的计算方法,明确了若干项资产减值迹象,以及可收回金额为协议销售价格减去处置成本后的净额或者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

篇7

【关键词】 财务报告; 概念框架; 初步观点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86-05

一、问题缘起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G20和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建立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已成为全球共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产权经济、法制经济,产权界定和产权保护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曹越等,2011)。会计成为良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依赖于一套高质量的概念框架体系和由其指引的会计准则体系。2013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下同)了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讨论稿(简称DP,下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评论》(A Review of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评论截止日期为2014年1月14日。DP由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包括9部分,分别为引言、财务报表要素、支持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额外指引、确认和终止确认、权益的定义以及负债和权益要素的区分、计量、列报和披露、综合收益表的列报以及其他问题。DP反映了CF(概念框架)的最新进展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形成CF征求意见稿(简称ED,下同)奠定基础。一旦DP中的观点纳入CF ED和CF,将指引IASB制定和修订IFRS,并对各国(尤其是新兴转型国家)CF和准则趋同产生深远影响。本文着力于介绍和评论DP的主要内容及变化,并基于中国制度背景提出需关注的问题,以供读者和准则制定部门参考。

二、讨论稿主要内容及观点评论

(一)关于引言

引言部分主要描述了CF项目的历史、DP的发展、CF的目标和地位。值得关注的是:

1.CF的制定思路。2012年,IASB重新启动了CF项目,要求在2015年底前完成CF的修订工作,且不再与FASB联合进行。为了修订CF,IASB决定不再继续按照原先的8个阶段而是开发一套完整的建议方案。这是IASB修改CF思路的重大变革。IASB将重点关注:财务报表要素(包括负债和权益之间的边界)、确认和终止确认、计量、列报和披露(包括在其他综合收益中应该列报什么)以及报告主体。在发展修订CF的过程中,IASB已经决定在现有CF(2010年第1章和第3章)的基础上通过更新、完善以及弥补空白建立新的CF,而不是从根本上重新考虑CF的所有方面。IASB的思路是对的,因为这样可以为建立一套内在逻辑一致的CF奠定基础。

2.CF的目标。IASB的初步意见是:修订CF的主要目的是协助IASB识别在制定和修订IFRS时一致应用的概念(para.1.26)。该初步意见高度凝练了CF的目标,具有新意:一是凸显了CF的本质含义“逻辑一致”,言简意赅;二是体现了CF目标的原则导向,克服了现行的规则导向,更符合CF的定义。

3.CF的地位。现行的CF并非准则或解释,不会任何特定的准则或解释。IASB的初步意见是:在极少数情况下,IASB可能会一项新的或经修订的与CF相冲突的准则以实现财务报告的整体目标,并在该准则的结论基础中描述哪些偏离CF及其原因(para.1.32)。IASB关于CF地位的陈述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传承的是默认现行CF地位(不会特定的准则或解释)现状,创新的是明确了少数情况下当CF与具体准则冲突时如何处理。为了实现CF“一致应用的概念”目标,建议IASB将CF作为IFRS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高于具体准则,以利于发挥其“统驭”和“指导”具体准则的功能,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关于财务报表要素

该部分涉及财务报表要素、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收益和费用的定义以及其他定义。值得关注的有:

1.财务报表要素。DP首次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权益投入、权益分配以及不同类别权益之间的转换)和现金流量表要素(现金流入和流出)纳入CF中,其中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要素吸纳了美国SFAC NO.3财务报表要素的规定。而现金流量表要素则属创新,一方面体现了IASB以交易和事项为基础从整套报表层面定义要素的新取向,另一方面暗示了IASB拟强化现金流报表要素的决策有用性。当前主要国家的CF均未涉及现金流量表要素,IASB的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2.资产和负债的定义。资产和负债的现行定义包含经济利益的预期流入或流出。IASB认为应该修改定义明确:(1)资产或负债是标的资源(或义务),而非经济利益的最终流入(或流出);(2)资产(或负债)必须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这些流入(或流出)可以是不确定的。IASB建议的定义为:(1)资产是过去事项形成的由主体控制的现时经济资源;(2)负债是过去事项形成的主体承担的转移经济资源的现时义务;(3)经济资源是一项权利或者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其他有价值的资源。

资产和负债定义的改进可以从两方面体现:一是强调资产是一种资源、负债是一项义务;二是明确不确定性的作用。现行的定义涉及经济利益的预期,容易导致资源(资产)或义务(负债)与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混淆①。拟定的定义将“经济利益”转变为“经济资源”,从根本上消除了这种混淆。此外,相比现行定义,新定义更简洁、重点突出,同时更清晰地表明了资产和负债定义之间的相似之处。IASB主张: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不应保留预期流入或预期流出的概念,概率的引用应该从确认标准中删除。

(三)支持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额外指引

本部分讨论IASB为CF提供进一步指引以支持经修订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包括“经济资源”和“控制”的含义,“转移经济资源”、“推定义务”和“现时义务”的含义,报告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实质。值得关注的有:

1.经济资源及控制。DP将经济资源解释为“不是基本的实物,而是由实物产生经济利益的权利,包括使用权、销售权、抵押权及其他法定权利”。这里体现了经济学中的“产权”概念和民商法学中的“所有权”概念,强化了“经济资源本质上是经济权利联结体”的思想,对于保护财务信息使用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现行CF没有定义“控制”,IASB为CF拟定的“控制”定义为:当主体为了获取来自经济资源中的经济利益而有能力掌控经济资源的使用时,主体就控制了经济资源。该定义实质上是吸纳了现有“控制”定义(《顾客合同收入》ED和IFRS 10《合并财务报表》)的共同点,对于IASB形成一致性的“控制”概念尤为重要。

2.转移经济资源。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两类。IASB的初步观点是CF不应该将负债定义减小至仅包括由法律或等效手段强制主体执行的义务,暂时支持保留现有的负债定义(即囊括了法定和推定义务)并提供更多指引,以帮助区分推定义务和经济强制。

(四)确认和终止确认

该部分内容包括确认、主体是否应确认所有的资产和负债、很可能、相关性和成本约束、如实反映、增进的质量特征、终止确认及其方法。值得关注的是:

1.确认。IASB认为,CF确认标准应包括符合定义、相关性和成本约束以及如实反映,应该从CF的确认标准中删除“很可能”(para.2.17-2.36)。因为资产或负债的新定义删除了“很可能”,鉴于“符合定义”是确认标准之一,所以必须删除“很可能”。确认标准应该单独包含如实反映,不需要将增进的信息特征(可比性、可验证性、及时性和可理解性)作为确认标准。

2.终止确认。现有的CF没有定义终止确认,也没有描述应该何时终止确认。IASB认为,对于主体保留部分资产或负债的事项,在制定或修订特定准则时,究竟决定使用全部终止确认还是部分终止确认方法,这取决于计量单元。可见,IASB并无在修订的CF中定义终止确认的意向,而是留给具体的准则项目来解决。这值得商榷。按照CF“一致应用”的逻辑,CF中定义了确认及其标准,也应定义终止确认及其标准。建议IASB在CF中将终止确认定义为:当主体转移与资源有关的权利并保留其他权利时,就要在财务报表中转销那些不再控制的权利并继续确认剩余权利;将终止确认的标准明确为:若不能同时满足确认的标准,就须终止确认。

(五)权益的定义以及负债和权益要素的区分

这部分讨论了权益的定义、计量,不同种类权益的列报以及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是否取决于负债的定义。值得关注的是:

1.关于权益的分类与计量。DP认为应该保留现行的CF关于“权益”的定义并将权益划分为一级权益②和次级权益③。IASB可能会决定(para.5.18):(1)使用原生净资产的分配作为一级权益计量的主要方式;(2)按主体计量金融负债的类似方式来计量次级权益。但目前并无单独在CF中规定权益计量要求的想法,拟在具体准则中予以规范;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不将权益工具的计量纳入CF,难以建立“一致应用”的计量框架与指引。建议IASB在修订的CF“计量”部分阐述权益工具计量的指引。

2.区分负债和权益工具。现行准则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首要标准是“主体是否有转移经济资源的义务”,但实践中存在明显的不一致④。DP提出了两种可以简化负债和权益区别的方法(para.5.30):狭义权益法和严格义务法。前者只确认母公司发行权益工具的现有最大剩余部分为权益工具,所有其他工具都划分为负债;后者仅仅将存在提供经济资源的义务划分为负债,将所有的权益要求权划分为权益。IASB初步认为,严格债务法相比狭义权益法而言更可取。该观点值得肯定,因为:严格义务法和现行的负债的定义是一致的,与现行的非控股权益的处理也是一致的;严格义务法使两者的重要区别(主体有转移现金或其他经济资源的义务吗)更明显;当制定新准则或修订准则时,运用该方法可以避免不一致性(如IAS 32和IFRS 2之间)。

(六)计量

现行CF对计量以及何时采用何种计量方法的指引十分有限。这部分描述了财务报告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如何影响计量要求,讨论了以成本、现行市价(包括公允价值)、现金流为基础的三大计量方法及如何采用某一恰当的计量方法。值得关注的是:

1.财务报告目标如何影响计量。IASB初步观点为:(1)计量的目标受制于财务报告目标(para.6.10)。该观点值得肯定,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其基础依赖于现行CF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2)CF应该要求大部分情况下相关的资产或者负债采用相同的计量方法,但不应该要求所有的资产或者负债采用同一计量基础(para.6.14)。这个值得肯定,基于同一计量基础计量相关的资产和负债可以减少会计规则的不对称性,使得财务报表相关数据具有相同的意义,且更通俗易懂,但是对所有资产和负债采用同一计量基础无法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最相关的信息⑤。

2.信息质量如何影响计量。IASB的初步观点是:(1)如实反映作为基础质量特征在计量中含义比相关性更少。如实反映并不意味着计量在所有方面都必须非常精准⑥。我们赞同“如实反映不等于精确”的观点,但是建议IASB在计量中要强化如实反映性的运用,尤其是在通过估值获取公允价值时要如实反映估值输入值和模型的选择,毕竟如实反映是财务会计的核心职能,是财务会计作为一种低成本社会信任机制的基础。(2)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应当采用尽可能少的计量属性来提供相关的信息(para.6.23)。该观点值得肯定,因为对于特定的项目而言,采用的计量方法越多,方法的变化也就越多,也就更难理解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来体现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因而应尽可能地避免计量属性发生不必要的变化,若发生变化,应详细解释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影响。这表明后续的计量属性和初始的计量属性应当一致,或者至少要相关,这也是CF“一致应用”的要求。

3.资产和负债的初始计量。IASB初步观点是:资产和负债在初始计量时选择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或现行市价(包括公允价值)或以现金流为基础计量;初始计量受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非交换交易和内部建造四大因素的影响。(1)对于等价交换的资产而言,一项资产或者负债的初始计量都是按成本或者公允价值(两者相等)进行计量(para.6.16)。最初选择的计量模式是为了匹配后续计量模式。对此,我们表示赞成,等价交换尽管初始计量成本和公允价值金额相等,但是为了提高可理解性,还是要作出与后续计量相匹配的选择。(2)若主体间是不等价交换(如关联交易、财务危机),主体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取得的资产、承担的负债(para.6.65)。因为不等价交换使得成本计量失去相关性,也不能反映交易实质。(3)通过非交换交易获得资产或承担负债(如没有对价的无条件的捐赠或拨款以及诉讼),初始计量可以采用现行市价(如公允价值)或以现金流为基础计量(para.6.69)。因为若按成本计量,计量结果为零⑦,等价于没有确认,难以提供该交易的相关信息。

4.关于资产和负债的后续计量。IASB认为确定特定资产的计量方式取决于资产贡献未来现金流的方式(para.6.16),包括资产使用、出售、按合同条款持有以及收取使用权费用。IASB的初步观点是:(1)对于间接贡献现金流量的在用资产而言,主体应按成本计量。值得肯定,因为除非发生减值或减值准备转回,现行市价计量使得资产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利得和损失可能不具有相关性。(2)销售资产应按脱手价格计量。因为销售资产会产生直接的现金流,现行脱手价格(或可能是现行脱手价减去销售成本)是最相关的。(3)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和现金流有重大变化的混合工具,应按现行市价计量。因为成本计量模式难以为评估未来现金流量值提供相关信息,现行市价可以克服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不匹配的缺陷,提供最相关的信息。(4)对资产使用权收费应采用现行市价。因为资产收费的现行市场价格反映了主体通过现有合同和未来合同在整个资产经济寿命内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取现金流的能力。

针对负债得后续计量,IASB的初步观点是:(1)对于有既定条款的负债而言⑧,基于成本的计量方法是首选;但对于存在高度不确定的结算金额(如保险合同和退休人员福利)的既定条款负债,应选择基于现金流的计量方法;(2)对于没有既定条款的负债,基于现金流的计量方法可能是唯一选择(para.6.99)。IASB以是否具有“既定条款”将负债划分为两类具有新意,其观点可归纳为:对于确定性负债首选成本计量,而对于不确定性负债则用现金流计量。该观点值得肯定,因为对于确定性负债而言,成本计量通常能够提供与根据条款清偿负债最相关的信息;而对于不确定的负债而言(不管是否存在既定条款),基于成本的计量无法合理确定清偿金额信息且难以确定现行市价,只能采用现金流计量基础。

(七)列报和披露

该部分讨论了列报和披露的含义及其差别、主要财务报表中的列报、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重要性及列报和披露的形式。值得关注的是:

1.列报定义及与披露的区分。列报和披露在现行CF中无定义。DP将“列报”定义为主体主要财务报表财务信息的披露(para.7.9),明确了披露与列报的关系:“披露”比“列报”含义更广;主要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表、利润表和其他综合收益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及附注是披露的一种形式。

2.主要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主要财务报表可以凌驾于其他主要财务报表之上,投资者都是一起参考以对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绩效作出整体评价(para.7.31)。该观点明确了主要报表之间的关系,值得肯定,可以提醒利益相关者,要整体评价主体的业绩,须避免过于依赖某一报表,建议审阅四张主要财务报表,这对于引导利益相关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至关重要。

3.财务报表附注的范围。DP建议,“CF”认定以下为披露:报告主体的整体信息,主要财务报表的可确认金额及其变动,未确认资产和负债的性质和程度,由主体资产和负债引发的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可能会影响列报和披露金额的方法、假设和判断及其变化。而针对具体的披露内容,IASB拟由具体准则规范。该观点值得肯定,毕竟CF不可能制定详细的披露指引,通过认定上述披露原则,CF可以指导具体准则如何披露。

4.沟通原则。DP提出,准则中的披露指南应该将促进财务报表披露(包括列报)作为一种沟通形式,而非以满足具体准则要求为唯一目的(para.7.49)。当制定披露要求时,IASB应考虑如下沟通原则(para.7.50):要求披露是明确的、平衡的、可理解的、关联的、非重复的并且寻求最佳可比性以促进主体有用信息的披露。将披露作为一种沟通形式并提出沟通原则是DP的一大创新,它体现了CF和具体准则的关于披露的“原则”导向,赋予了不同主体选择符合自身实际披露形式的自由。

(八)综合收益的列报

本部分旨在讨论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简称OCI,下同)的列报。现行CF没有具体讨论应该在损益表还是其他综合收益表中列报财务业绩。报告财务业绩是IASB应解决的关键议题之一。值得关注的有:

1.列报形式。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是应该在一张报表还是两张报表里列报?IASB认为应该在完善或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时解决,而不应纳入CF。我们建议采用一张表列报,因为一张表可以明确反映出综合收益的构成项目及其之间的联系,符合披露“相互关联”的“沟通原则”。

2.转回。IASB的初步观点是:(1)CF应规定列报损益总额或小计。这值得肯定,因为大多利益相关者认为“损益”是一个有用的财务业绩指标,且已根植于经济、商业和投资者心中,通过分析损益的构成进行经济决策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惯例。(2)CF应要求列报在其他综合收益中某些收益或费用项目被转回后损益的总计或小计。(3)除基于成本计量外,其他综合收益的使用应限于资产或负债的现行计量或重新计量的变化导致的收益或费用项目。DP列举了其他综合收益能否转回至损益的三种方法:禁止转回(方法1)、转回的“窄口径”(方法2A)和“宽口径”(方法2B)。

禁止转回认为,收益和费用项目在利润表和其他综合收益表中只能确认一次,永远不能转回,这与初步观点不符。方法2A提出,只有“过渡性项目”(一项资产或负债重新计量计入利润表和财务状况表的方法不同产生的差异⑨)和“不匹配的重新计量”(将一组关联资产或负债的一部分重新计量计入损益而剩余部分未来没有重新计量的情形⑩)两类项目将有资格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方法2B指出,除了过渡性项目和不匹配重新计量外,转回还将应用于“暂时性重新计量”(由在OCI中确认的重新计量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未来将变现或清偿的资产或负债引起的收益和费用项目)。至于方法2A与2B的选择,IASB还没有初步意见。笔者建议IASB在CF中采纳方法2B,因为该方法认为,为了提高损益的预测价值和可理解性,一个项目的组成部分可以被分解为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并分别进行确认,这在引入“计量单元”之后可以实现,有助于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同时“暂时性重新计量”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和转回可以确保损益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如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OCI,出售金融资产或清偿金融负债时再从OCI转入损益,可以确保“净利润”符合“可分配性”这一各国公司法的规定。

三、总结

整体而言,DP除了“在非营利组织中运用概念框架”外,涵盖了之前8个阶段确定的CF构成要素(其中报告主体概念体现在附录中),表明IASB加快建立内在逻辑一致、连贯的CF的坚定决心。DP内容丰富,讨论深入,遵循“现行CF规定提出改进或增加意见反馈者的正反意见IASB初步意见及理由或可能的倾向”的逻辑,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是一份高质量的讨论稿,体现了IASB对修订CF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准备。DP对现行CF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创新点体现在:(1)CF制定思路发生重大变化,不再与FASB联合制定CF,变先前8个阶段的“逐步推进”为一整套方案的“平行推进”;(2)简化CF的目标,明确与具体准则相冲突时CF的地位;(3)首次提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要素;(4)从权利与义务的维度修订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删除“很可能”,用“经济资源”取代“经济利益”,并提供额外指引;(5)修改确认标准,删除“很可能”,增加“成本约束”;(6)提出区分负债和权益工具的“狭义权益法”和“严格义务法”;(7)从财务报告目标与信息质量维度描述计量的影响因素,简化计量属性,提出成本基础、现行市价(含公允价值)基础和现金流基础三大类型计量方法,并分别从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两个层面讨论资产和负债计量方法的选择;(8)定义了“列报”,明确了“列报”与“披露”的关系、主要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披露的“沟通原则”;(9)提出了收益和费用项目在损益中还是在OCI中列报及OCI能否转回的“窄口径”方法和“宽口径”方法。当然,DP没有讨论除主要财务报表及附注之外的其他财务报告,仍主要基于成熟市场经济体,其中一些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已在文中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曹越,伍中信,赵西.现代会计理论的产权基础[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4):60-64.

篇8

【关键词】 会计研究; 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

一、引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二条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第六条规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第十五条规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根据上述规定,在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中,确定可回收金额是核心,而要确认可回收金额,需比较“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个数值。两个数值中较高者一俟确定,是否进行资产减值(定性)、需要减值多少(定量)的问题即可确定。那么,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正确应用准则,避免实务操作中出现无序现象?上述问题尚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作进一步理论回答。

二、文献回顾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这一定义来看,资产的计量需反映:资产的过去信息,即“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的现在信息,即“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产的未来信息,即“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从计量技术上,资产应当按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方式计量,但未来事项的不确定性使得资产计量存在变化可能,如果持有期间的预期经济利益低于初始计量时的预期经济利益,就会发生资产减值。我国关于资产减值的文献集中于盈余管理,也有文献研究了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一)盈余管理

2006年准则颁布之前,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文献集中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研究。例如,罗世全(2000)研究1999年度沪市438家上市公司发现,资产减值的追溯调整行为存在“保牌、保配”的盈余管理动机;李增泉(2001)的研究发现,具有扭亏、配股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增加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具有巨额冲销动机的上市公司会选择增加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赖朝晖(2003)和薛爽等(2006)的研究发现,亏损公司和扭亏公司具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Shimin Chen等(2007)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行为表明,资产价值的回升和报告动机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转回行为均有影响,结论说明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一定能带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了长期资产减值不能转回,有文献研究了该项规定的效果。例如张然等(2007)与王建新(2007)的研究发现,准则实施前,上市公司没有集中转回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对该类计提更加谨慎。“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一规定有助于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实质。

深入细究可发现,上述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分类管制措施并非绝对有效。例如构造交易,将长期资产全部转出,按照准则规定,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在资产处置时全部由相反方向(借方)转出,通过这一处理,企业仍可调整利润的。比较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后者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并不直接伴随现金流或其他实物资产的变动;前者通过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利润,一般直接伴随现金流或其他实物资产的变动。根据这一区别,调整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方式相比较调整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方式,前者的利润操纵成本会高于后者。李享(2009)以及罗进辉等(2010)的研究找到了新准则体系实施后上市公司利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

(二)资产减值基本理论

相比较盈余管理动机研究,资产减值基本理论研究文献较少。张为国和赵宇龙(2000)主要介绍了FASB颁布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情况;周中惠和罗世全(2000)的研究认为,在“受托责任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计量上需要使用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多重计量属性,资产减值的计量符合这种计量要求。毛新述等(2005)明确了资产减值属于资产的后续计量,与资产的初始计量――历史成本计量不同,因而主要采用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

总结上述文献,关于资产减值基本理论,尚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资产减值准则涉及的计量概念及其应用上继续研究。

三、理论模型

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探讨资产减值的理论问题。笔者将时间分为过去(past)、现在(now)和未来(future)(如图1所示),考虑一个两期的情况,时点分别为-1,0,1,假定没有“流动性”问题。财务会计报告是报告“现在”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报告“过去到现在”的经营成果(利润表)和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一)定义

按照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假定企业在时点-1时购入某项资产A,其购买价格为PA,在时点1资产A到期,企业进行处置。

定义1: -1时A的入账价值为V-1,0时A的账面价值为V0,1时A的账面价值为V1。

定义2:-1到0期间的折现率为rp,0到1期间的折现率为rf。

根据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的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资产定义,将特定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在企业持有期间带来的经济利益,将剩余权利的定价定义为资产A到期处置带来的经济利益。

定义3:0时A带来的经济利益为S0,1时A带来的经济利益为S1,资产到期处置值为R,其中S0和S1为特定权利的定价,R为剩余权利的定价。

(二)模型

理想状态下,市场既可以对特定权利定价,也可以对剩余权利定价,按照资产定义,三个时点的资产账面价值为:

在时点-1,资产A的入账价值与购买价格相等,PA=V-1,企业购买资产A时的入账价值等于特定权利的经济利益折现值与剩余权利的经济利益折现值:

比较(3)与(5),可得:V0(1+rf)-S1=V1=R,等式左边表示资产A由时点0经过一期到达时点1时账面价值,等式右边表示资产A到期的处置值。

四、理论应用

本文将资产减值中的公允价值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通过模型建立联系,并以此分析实务中的资产减值处理问题。

(一)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定义

现有的公允价值权威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IASB);二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FASB)。我国公允价值的概念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保持一致。

而根据现行准则中的资产定义,从计量技术上,资产应当按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方式计量。Feltham和Ohlson(1995)从股利贴现模型出发,在净剩余关系的假定(即假定除融资交易外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变化的会计事项都反映在利润表上)下,建立了公司价值与会计信息相互关系的剩余收益模型,为提倡公允价值的计量观提供了理论基础;Barth(2006)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将未来估计包含于当期财务报表中,有利于提供经济决策有用性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是将未来信息包含于现在时点的计量当中,现值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模型的应用

根据第二部分的模型和分析,可以找到资产不同时点的数量变化,可从理论层面精确刻画资产价值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资产A未发生减值的计量

时点-1到时点0资产A的价值变化

V-1-V0=S0-V-1×rp(6)

时点0到时点1资产A的价值变化

V0-V1=S1-V0×rf (7)

-1到0期间和0到1期间,资产A的价值变化应为该期间资产A所提取的折旧,提取折旧后,资产价值由V-1变为V0,再由V0变为V1,从而得到资产A最后的残值R。

在此过程中,资产A未发生价值变动,计量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信息是连续的,现值计量体现了资产自身的价值。现行实务中,金融资产当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计量基本符合这种情况。

2.资产A发生减值的计量

如果0时点资产的市价变为P0,此时该市价表示会计准则中“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方便处理,假定处置费用为0,不影响分析),根据前述模型,经过一期后,资产A的价值变为V0,表示“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根据Barth(2006)资产A的市价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将未来的估计包含在了资产A的市价中,P0此时的涵义为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通过模型表示为:

前式调整折现因子,后式调整未来现金流,两者含义不同,效果相同。

若P0>V0,资产A不需提减值准备,根据谨慎性原则和实现原则,此时存在rf≥ rf或(S1+R)≤(S1+R);

若P0(S1+R),应做减值处理,应提取减值准备金额为V0-P0:

借:资产减值损失V0-P0

贷:××资产减值准备V0-P0

在此过程中,资产A发生了减值,计量上过去与现在的信息发生断裂,通过减值处理后,现在和未来的信息连续,现值计量体现了资产自身的价值。现行实务中的绝大多数资产减值基本符合这种情况。上述过程适用于从时点0到时点1的情况。

3.资产减值准则中可回收金额的判断

实务中,从资产减值准则中可回收金额两个数量判断――“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上看,第一个金额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和提供者都能观测到的市场决定的金额,从信息角度上优于第二个金额;然而从模型上看,资产被持有状态下,其特定权利与剩余权利并未通过市场定价,此时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属性是估计值,实际交易时,柠檬市场的存在将导致实际交易价格与公允价值背离。因此,实际应用中,两个数量并无优劣之分。

由于公允价值实际应用存在三个层次,准则表述中存在具体条款中再次套用公允价值与现值的比较问题,从准则制定的逻辑性而言,存在误导,也为扭曲会计准则提供了可能。

五、政策建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会计准则需要会计实务检验质量。通过上述模型分析和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准则制定者应保持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逻辑一致

制定层面上,本文提及资产减值准则具体条款规定存在误导,准则完善过程中需注意这类问题。

(二)准则制定者与准则执行者应保持沟通

应用层面上,准则制定者需思考制约准则执行者的激励因素,两者的沟通机制十分必要,应在互动中不断完善准则。

【参考文献】

[1] Barth, M.E., 2007. “Standard-setters, measurement issues, and the relevance of research”[J]. Accounting and Review 71: 513-537.

[2] Feltham, G.A., Ohlson, J.A., 1995. “Valuation and clean surplus accounting for operating and financial activitie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1, 689-732.

[3] 李增泉.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政策的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2(4):70-113.

[4] 罗进辉,万迪日方,李超.资产减值准备净计提、盈余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来自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10(2):179-200.

[5] 王建新.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3):42-50.

[6] 王志伟.公允价值计量内涵与应用思考[J].财会通讯,2007(3):134-135.

[7] 张然,陆正飞,叶康涛.会计准则变迁与长期资产减值[J],管理世界,2007(8):77-85.

[8] 张为国,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FASB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概览[J],会计研究,2000(5):9-15.

[9] 周忠惠,罗世全.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0(9):23-30.

篇9

资产的概念是会计学最重要的概念,现行的准则定义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它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资产的定义主要有四种观点。

1.1未消逝成本观

未消逝成本观是对资产性质的早期描述。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anintroductiontocorporatestandard)(1940)中明确提出了未消逝成本观。他们认为:“成本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中已经消耗的成本为费用,未耗用的成本为资产”。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资产是营业或生产要素获得以后尚未达到营业成本和费用阶段的那部分余额,是成本中未消逝的那部分余额。显然,这种观点同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着重从会计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资产,强调了资产取得与生产耗费之间的联系。

1.2借方余额观

资产定义的借方余额观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的前身)所属的会计名词委员会在其颁布的第1号《会计名词》(1953)中提出来的。该公告认为:“资产是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某种东西。这一借方余额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规则从结平的各账户中结转过来的,前提是这一借方余额不是负值。作为资产,它代表的或者是一种财产权利,或者是所取得的价值,有的则是为取得财产权利或为将来取得财产而发生的费用支出”。这一认识的基本特征是将资产视为借方余额的体现物。据此,不仅借方余额所体现的应收账款、存货、设备、厂房等要确认为资产,而且由借方余额所体现的递延费用等项目也可以确认为资产。显然,这种观点只是从会计结账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资产,很难说是在描述资产的性质。

1.3经济资源观

经济资源观是关于资产定义的颇具影响的一种观点。1957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的《公司财务报表所依恃的会计和报表准则》中明确指出:“资产是一个特定会计主体从事经营所需的经济资源,是可以用于或有益于未来经营的服务潜能总量”。对资产的这一认识,第一次明确地将资产与经济资源相联系,虽然它并未正面提到无形资产的内容,但这一定义至少可能将无形资产包纳其中。另外,它也明确了资产与特定会计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特定会计主体能够借助资产业从事未来经营。1970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的第4号公告中提出了一个资产定义:“资产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企业经济资源,资产也包括某些虽不是资源但按照公认会计原则确认和计量的递延费用”。这一定义虽然明确指出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接受了“经济资源”这一新认识,但它却认为,经济资源应否视为资产,取决于公认会计原则的确认和计量标准,这就把资产的实质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之间的主从关系颠倒了。

1.4未来经济利益观

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1962年,穆尼茨(moonitaz)与斯普劳斯(r.t.sprouse)在《会计研究论丛》第3号——《企业普遍适用的会计准则》这一文献中明确提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在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sfacno.6)中提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资产的本质在于它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在现实中,虽然成本是资产取得的重要证据之一,而且成本还是资产计量的重要属性,但是,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未来的经济利益,而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加也并不必然会发生成本,例如,业主投资、接受捐赠等。所以,未消逝成本观将未耗用的成本看成是资产,视资产为成本的组成部分,是不切实际的。而经济资源观强调资产的经济资源属性,把一些不是经济资源但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利益的或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项目如某些备抵项目排斥除在资产之外。未来经济利益观则将这些项目合乎情理地包括在资产之中。因此,我们说未来经济利益相对于其他观点来说更加全面、合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这种定义突出了以下特点:

(1)资产的经济属性即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这也是资产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要成为资产,必须具备能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2)资产的法律属性即必须是为企业所控制,也就是说,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能可靠地流入本企业,为本企业提供服务能力,而不论企业是否对它拥有所有权。

2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不同属性

计量是指会计要素量化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对资产加以量化表述的理论依据与具体方法。它涉及到计量属性与量度单位的选择。计量属性解决“计量什么”,而计量单位解决对选定的计量属性“用什么计量”。计量属性与计量单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计量属性是内在的,根本的问题,计量单位是外在的、形式的问题,计量单位的选择随计量属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不同的计量模式体现出资产的属性不同,会造成资产的价值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资产的定义、属性选用恰当的计量模式计量资产的价值就尤为重要,它不仅仅在于是否能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现行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成本;现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目前,主要运用的会计计

量模式主要有四种: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

(1)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是资产投入价值,即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其弊端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名义货币发生变化的话,从根本上动摇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2)重置成本法计量模式表现出资产的属性是资产重置价值,即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3)公允价值计量法体现资产属性是资产交换价值,即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4)在现值计量模式下,资产的属性体现是资产在用价值,指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折现的金额。从现行的资产定义来看,现值计量模式最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

3现行的计量模式与资产定义、属性之间的矛盾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1)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存在着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和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其交易价格的形成基本符合“公平、熟悉、自愿”的前提,因此具备“公允”的要求,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这种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是比较便利和直接的,并且易于交易方接受并获得关注者认可,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确认的理想状态。(2)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不存在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搭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选用适当的参数,参照各方询价因素,结合现金流量折现、期权定价等方法确认公允价值。(3)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在这种方式下,同类交易标的价格无法由市场直接获得,因此只能用类比的方式,采集同类交易价格,作为估值的依据。这样,如何选择确定同类交易就成了公允价值确认的关键。同类交易不仅要求选取物与标的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同时其实施载体各要素也应具备可比性,比如期望现金流、期限等。这样,现行会计计量模式是一种以公允价值为主体,多种计量模式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因此,体现出资产属性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历史成本、重置价值。也有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现值等。而现行的资产定义为,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因此,资产的价值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认可投入成本,决定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根据资产的属性其计量模式就是现值,因为只有能现值反映企业未来的产出,最恰当地反映未来经济利益的计量属性。其他的计量模式均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及属性,只有在这一属性无法满足可靠性和可验性的要求,在具体会计实务往往是从投入成本的角度考虑,采用其他的替代计量属性,但也要求排除人为估计等因素干扰,客观、真实的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现值是资产真实价值的最近似的反映。不同方法对资产计量的结果都是对资产现值的代替。因此,根据资产的属性采用的计量模式应该是现值或者是以现值为代表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而不是现在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4资产概念的重新定义

由于企业的资产形态千差万别,资产的特性各有不同,因此现行的资产概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1)现行的资产定义不能反映企业整体资产价值。企业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现行资产的属性仅对有形资产进行了反映,而对在企业经营起着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去未予反映,主要是因为1.无形资产难以用货币明确计量;(2)现行资产观认为资产都应该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取得的。即使企业拥有了某项未来经济利益,如果没有明确的交易或事项,也不能确认为资产。这使得自创商誉被排除在企业资产之外,从而使企业的无形资产未能得到真实的反映。换而言之,现行会计计量仅反映有形资产价值或企业整体资产的一部分。因此,提供的相关信息无用。特别需要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的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传统企业主要制造业为主,以生产、销售商品为经营方式赚取利润,资产形式主要是有形资产;而知识类企业主要以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获得利益,一般不进行生产、制造,其资产形式主要以无形资产为主,表现在:品牌、经营理念、管理制度、营销方式、人力资源等,以微软、思科、搜狐、网易等信息技术为代表企业,其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的价值日趋重要,如按传统会计理论计量这类企业资产价值大打折扣,使企业的内在价值未能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我们认为,自创的无形资产必须要计量;(3)现行资产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资产的本质特征。企业资产形态尽管千差万别,但从发挥作用来看,可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直接创造企业的未来经营利益,即未来的现金流入,而非经营性资产一般不产生现金流入,甚至是现金流出,因此,如果用现行资产概念度量非经营性资产的话,从理论上讲,非经营性资产不是资产,则与资产存在的实际状态不符;如果用现值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价值的话,则非经营性资产会出现负数,显然不符合资产逻辑。因此,对非经营性资产不能用现值计量,对应的资产属性则不是未来经济利益,而是它的服务作用和其提供的利用的功能,因此其计量的方法应根据资产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计量,由于资产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差异,不同时点上的资产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因此,对于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的资产价值,应采用技术方法折算出时点价值,从而保证资产的可比性、可加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的资产定义应予以修正为:企业过去的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利用的资源。其具有以下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服务上利用;(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形成的。它的优点在于:(1)扩大了资产的范围。修正后资产概念的范围包括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客观地反映了企业整体资产价值;(2)修正后资产概念的本质特征包括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其形成的计量方法可以采用多种计量模式,从而形成了以现值计量方法计量经营性资产,用其他计量方法计量非经营性资产的现值混合计量模式,解决了现行的一种资产属性采用多种计量模式反映的弊端,修正后的资产观认为,资产的概念应依据资产在企业的本质特征及功能予以反映,对能创造未来经济利益的应持未来经济利益观,对不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资产来说,显然未来经济利益观是不成立的,应根据资产提供的服务和功能定义最为恰当,并可以采用除现值以外的方法予以计量。修正后的资产定义使资产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形成了严密的逻辑关系,客观、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

篇10

目前,FASB和IASB正坚定不移地在其准则制定中贯彻资产负债观。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在新准则中充分吸取了资产负债观的理念,比如资产减值、或有事项、所得税等准则,尤其是所得税准则表现资产负债观最为淋漓尽致,可看作资产负债观的一个全面实验品。

一、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本来是计量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理论。资产负债观基于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当资产的价值增加或负债的价值减少时会产生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通过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收益,按照收入费用观,会计上通常是在产生收益后再计量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后来,人们将之引申到会计准则制定中,使其成为统驭会计准则制定与发展的两种制定理念。在会计准则制定中,资产负债观即是指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首先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和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和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和计量,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收益;而收入费用观则要求在准则制定过程中,首先考虑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与计量。在这种观点下,资产负债表成了损益表的附表,包含了资产、负债和其他用以保持资产负债表平衡的应计项目和递延项目。明辨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差异并从两者中作出适当的选择相当重要。以下笔者选取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计量、财务业绩报告等关键观察点来考察资产负债观和收入费用观的重要差异。

(一)会计目标的比较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会计界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形成了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

受托责任的产生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理论基础是委托理论。在受托责任观下,投资者更关注资本的保值增值、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由于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主要是反映经营业绩的信息,财务报告应主要反映基于历史成本的经营业绩,即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坚持收入确认的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受托责任观无疑受到收入费用观的青睐。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股份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资本的快速流动,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受托人)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已变得比较模糊,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更加关注整个资本市场的可能风险和报酬以及所投资企业的可能风险与报酬,大量的投资者依据公司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这就要求会计系统应当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决策有用观成为资产负债观会计目标的首选。

必须明确的是,无论会计目标倾向受托责任观或决策有用观,为如实反映报告期内一切交易和事项,都必然选择资产负债观作为指导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可靠、及时地提供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数额及其变动信息。

(二)会计要素比较

资产负债观优先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例如FASB首先定义了资产和负债,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得出权益的定义,即将权益定义为“资产减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进而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定义其余的营业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等要素,即将营业收入为“……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获得的或其他增加的资产、或因而清偿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费用定义为“……因交付或生产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或因而承担的负债(或两者兼而有之)”;利得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来自营业收入或业主投资以外,来自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来自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增加”;损失定义为“是某一主体除出于费用或派给业主款以外,出于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出于一切其他交易和其他事项与情况的权益(或净资产)的减少”。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的著名学者泽夫教授认为,于1980年12月的SFAC3(1985年12月SFAC6取代SFAC3,但未改变SFAC3企业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是FASB对偏好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的一个公开宣告。

收入费用观以收益为重。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中没有将资产和负债放在优先地位,其他要素的定义并不依附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除了注重收入与费用的直接配比及其结果,其他各会计要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比较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所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最为重要的质量特征。

资产负债观侧重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资产负债观并非将相关性置于可靠性之前,不惜牺牲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去实现相关性。恰恰相反,会计理念转向资产负债观正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加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企业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影响的真实可靠信息。

收入费用观则侧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它要求会计确认与计量一定要符合实现原则、强调客观性。在可靠性与相关性发生冲突时,往往牺牲后者而力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四)会计计量比较

1.会计计量属性的比较

在计量中需要研究的是计量属性。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在计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成本抑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选择上。

著名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有一句名言:“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这一切使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面向未来、面向市场作出适合于现在的正确的经济决策。而本质上是与工业经济相适应、以反映经管责任为目标的历史成本会计已难当此任,因为它不确认和计量企业外部发生的许多对企业价值及其变化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和情况。公允价值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对公允价值的认识日益加深,认识到广义的公允价值是发达的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会计计量追求的一种目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理念,是几种计量属性的综合,即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

资产负债观全面运用公允价值。资产负债观强调资产负债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同时要求会计收益中全面反映报告期内企业各项交易和事项的影响,因此必然内在地要求会计计量中全面采用公允价值,全面反映报告期内所有交易和事项的实质,并由之计算确定企业报告期的收益。

收入费用观强调基于实现原则、采用交易法进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因此倾向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历史成本确保了信息的可靠性,但不能充分揭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应该认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不矛盾。相反,两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即历史成本作为一种计量手段内涵于广义的公允价值计量。

2.会计计量重心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资产计价。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会计要素的定义和计量都同资产计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产的定义几乎完全抛弃了重视成本的倾向,强调资产的价值;并且不是资产的现实价值,而是资产未来的服务潜能,或在未来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资产的定义侧重面向未来,必然要求资产计价的定量化过程也要面向未来,改变了历史成本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入了现行成本、现行市价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计量属性,由之带来的资产账面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当及时确认并计量。可见,资产计价成为整个会计计量工作的基础。

收入费用观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资产计价附属于收益确定,资产也更多的是作为从属于收益确定的一项会计要素存在,收益通过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确定。

3.收益计量模式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认为企业收益是期末净资产比期初净资产的净增加额(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造成净资产的变化),收益确定就转化为对期初和期末资产与负债的计价。但在资产负债观下,只能提供企业收益总额,无法提供收益的明细信息,减弱了收益数据对使用者的有用性。

收入费用观下,收益的确定强调配比原则,即收入大于费用为收益,收入小于费用为亏损。收入费用观以会计期间假设为基础、根据企业经济业务中收入与费用的变动来计量利润,可操作性强,并可提供各种性质的收益明细数据。但在强调收益的配比原则下,那些不符合配比原则而又对收入或费用产生影响的项目,将作为跨期项目暂计到资产负债表中,以后会计期间逐步转入收益表。这样,资产负债表沦为收益表的过渡表,其有用性大打折扣。

(五)财务业绩报告的比较

资产负债观下对企业财务业绩报告的显著影响是要求增加报告综合收益的会计信息,扩展了收益表。

1.英国增设“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

1991年6月,由英国和苏格兰两个特许会计师协会的研究组联合发表了一份题为《财务报告的未来模式》的报告,提出在传统损益表之外增加一个利得表,以便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全部业绩。利得表的主要特点是按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利润,且以“现行价值”为基础来计量净资产的变动,还考虑到了消除物价变动的影响。这样,势必增加了利得表编制的复杂性。

因此,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考虑了另一思路:坚持“满计当期全部损益”观点,把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损失)绕开损益表,在资产负债表的业益――准备部分予以确认。同时,设计一个与损益表相互配合的新的财务业绩表,作为企业业绩报告的重要补充。1992年10月,ASB了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报告财务业绩》,使上述思路变成了现实。该准则规定一个企业的财务业绩是由损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共同表述的。在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中报告的主要内容有净损益、未实现的资产重估价盈利(损失)、未实现的交易中投资利得(损失)、外币净投资上按现行汇率折算的差额。

2.美国要求在收益表之外报告“全面收益”

1997年6月,FASB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全面收益也是建立在资产负债观基础上的,并将全面收益的报告分成两个模块:全面收益=净收益+其他全面收益。其中净收益仍由收益表提供,仍然只反映已确认及已实现的收入(利得)和费用(损失);其他全面收益则涵盖那些已确认但未实现、平时不计入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部分表述的项目,例如外币折算项目上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在特定债券或权益证券上投资的未实现利得或损失等。

3.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设计了表述已确认未实现利得(损失)的表式

1997年8月,IASC对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IAS1)进行了重大修订。修订后的IAS1题为《财务报表的列报》,它要求补充编制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或在业主产权变动表中详细披露已确认的未实现利得,并在附录中提供了相应的表示,便于人们操作。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先后英国的ASB、美国的FASB和IASC(后为IASB)都在资产负债观下,增加了企业的财务业绩报表。

二、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的思考

(一)我国会计准则理念选择的基本态度

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所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进步、是方向、是大势所趋。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从重视历史信息转向关注未来信息,要求披露的信息量和范围的扩大,对收益和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变化(刘玉廷)。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应顺应潮流,在准则制定过程中积极向资产负债观靠拢,把它作为会计准则建设与完善的指导理念,以便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开展会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会计的社会性一面及会计准则就具有经济后果的性质。我国准则制定不能立即、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观。例如,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构成及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关注程度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差距(如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还不够发达,资本市场上投机气氛严重,散户对信息的解读能力不强等)。从影响会计信息供给的法律法规因素来看,我国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仍不发达、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刚刚起步等,一些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没有办法取得,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不可能完全体现财务资产负债观。正如美籍日裔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所指出的那样:会计准则及其制定理念的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因为大量的合约及其他法律关系已经建立在依照当前准则得出的会计数据之上,“这就好比从海底抢救一名潜水员,要慢慢地、小心地把他举起来,否则他很容易死亡”。FASB也曾指出,会计理念及相关准则制定的观念转变是一个逐步演进、总体方向不变的、一如既往的过程。

(二)我国会计准则理念转变的路径选择

篇11

关键词:会计;公允价值;资产减值

一、引言

会计是商业的语言,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面和会计知识来了解一个公司的整体运营状态。会计专业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以说它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会计学的研究对象是资金的运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允价值会计理论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虽然任何其他的计量属性期都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但顺应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会计计量属性体系的总称,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基本原则债务所使用的金额。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的表述基本一致。微小的差异在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给出了如何确定公允价值的原则。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的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的会计准则基于与国际会计准则和以上国家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类似的理解,将公允坐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新的会计计量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有用的会计计量模式.文章重点讨论的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背景和历程以、公允价值在运用中的优缺点及公允价值会计的现实运用情况.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使用已是大势所趋,为我国未来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也必然会带来影响.

三、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近年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技术条件的不断变化,资产减值问题已经引起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因此,笔者认为研究资产减值的理论与实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需要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其次,研究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的相关内容,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再次,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实务应用研究,从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并引出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各种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如资产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或自然力作用等原因导致资产的实体发生价值减损。无形损耗如由于科技进步导致资产原有技术的相对落后,或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资产的收益下降而形成的价值减损。然而,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许多企业在购置时无法预料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如经济环境的变化、技术条件的进步、使用方式的改变等,它们会造成资产发生各种不可预期的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而资产这部分价值损耗无法得到补偿,它影响资产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造成资产账面价值的损失,这就是资产减值。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也失去了其在工业时代所具有的稳定性,会计应当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因此,资产减值会计越来越受到各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2006年2月了新的会计准则,在此次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最复杂的准则之一,它更加细化和明确了资产减值中的一些问题,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规范,增强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可操作性,但是,在资产减值会计方法的具体运用上还有很多不完善不规范之处,比如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操控利润,虚假的会计信息,其报表信息缺乏可信度,致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确决策,针对这些弊端,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多方面的完善。

篇12

关键词:货币危机;资产负债表效应;产出紧缩

中图分类号:F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1-0006-04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多次严重的货币危机,这些货币危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不仅货币的真实和名义贬值都很严重,而且导致了危机国家产出水平在短时期内的严重下降。同时,许多国家的金融系统最终崩溃。

在以前的研究中,这种由外部冲击引起的产出下降的原因一般归结为:外生性因素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然而,由于汇率的巨大变化会引起国内和国外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根据经济学原理,这种相对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影响真实经济的运行。因此汇率的变化能够引起一国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在现有文献中,关于货币危机引起产出下降的理论主要是资产负债表效应(Krugman,1999)[1]。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主要内容有:如果一经济体中存在严重的货币错配现象,当本国货币大幅贬值时,公司债务增加的速度快于收入增加的速度,其净值将会减少。这时公司的风险增加,筹集资金的成本提高或者是筹集资金的方式受到限制,就会影响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最终导致产出的下降。这种产出的下降和因货币贬值造成的进口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引起货币的进一步贬值,从而加剧资产负债表效应。但是关于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作用也有不同的看法。例如,Cespedes(2002)[2]认为货币错配不一定必然导致产出的下降。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只有在外币债务水平特别高和国际资本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货币贬值才有可能导致产出的下降。

由于理论模型没有得出肯定的结果,对于货币危机中产出的下降是否是由资产负债表效应引起的,只能依靠经验分析。同时,资产负债表效应发生的准确路径,以及它的重要性也需要在实证分析中解决。本文着重从国家层面,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货币危机中的外债、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紧缩之间的经验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从实证分析上支持了资产负债表效应理论。

关于货币危机与产出下降关系方面的实证分析的文章不多。这些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Milesi-Ferretli和Razin(2000)[3]和Gupta、Mishra、Sahay(2003)的研究[4]。这些研究和本文相比,有如下区别:(1)他们选取了1970-1998年之间所发生的货币危机作为样本,而我们只是选择了1990年以来的样本。(2)他们采取了广义的货币危机的定义,而我们所采取的是狭义的定义。(3)他们选择的国家对资本账户的开放度没有要求。由于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论证:在资本账户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资产负债表效应对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的样本集中在1990年以来所发生的货币危机。Gupta、Mishra和Sahay(2003)发现:在一个相对自由的资本流动制度下,货币危机发生之前,往往有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而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如果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的国际贸易量不大,很可能发生短期的产出下降、经济衰退。我们的经验研究采用的回归方法和他们相似,但是我们强调了外债持有额度和汇率超调的关系。同时,净外债额度在Gupta、Mishra和Sahay(2003)的研究中是不显著的,而在我们的研究中却是显著的,而且它也是产出回归中重要的回归变量。

二、货币危机的界定和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统计描述

通常货币危机的定义是与对货币汇率的投机攻击联系在一起的。它的界定一般分为两种方法[5]。其一为广义的货币危机;其二为狭义的货币危机。广义的货币危机强调投机攻击对汇率、外汇储备和利率的共同影响,因此,危机发生时,汇率的变化不一定明显。而狭义的货币危机则强调攻击对汇率的影响,因此,汇率的变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如Frankel和Rose(1996)在构建货币危机预测的多元Probit模型时[6],就是采用了狭义的货币危机的概念。他们把货币危机定义为名义汇率贬值至少超过25%,并且比前一年的贬值率至少大于10%。

由于本文检验的主要目标是危机发生以后的汇率行为和生产紧缩的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狭义货币危机的定义,将分析限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所发生的货币危机,而且,这些危机发生的国家都是资本账户对外开放的国家。我们检验了JP摩根真实有效汇率库中所有的国家对美元的汇率,得到了各国货币每一个月的名义汇率序列,我们定义depit计为第t个月的货币名义贬值率,如果符合下面两个条件,我们把第t个月作为货币危机开始的时间。

条件1:depit>10%,depit-depit-3>10%;

条件2:盯住汇率制度或爬行盯住汇率制度崩溃。

符合上述条件的货币危机我们共找到了24次,有关这些国家及其相关的数据见表1。

我们把货币的贬值分成两个部分:基本贬值和汇率超调。基本贬值是危机开始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变动到均衡汇率时的贬值程度。假定当一国开始发生货币危机时,它的真实有效汇率估计过高,而危机过后,其真实有效汇率要调整到均衡汇率的水平。由于国家不同,从危机发生到货币价值趋于稳定所需的时间不一致。为方便起见,我们规定危机发生后24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作为该国的均衡汇率,在后面我们将检验这个假设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定义货币的基本贬值率为: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汇率超调就是指货币的贬值程度超过基本贬值率的部分,实际上也是危机过后的24个月中货币价值最低时的真实有效汇率低于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危机中货币总贬值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24个月中的最低货币价值时的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危机前的真实有效汇率的百分比。

统计结果表明,在货币危机期间那些有高额净外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比一般国家的汇率超调更严重。在这里,净外债包括各行各业的外币债务,同时扣除了银行系统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企业所持有的外币资产也应该扣除,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些数据很难得到,而且这些外币资产数量相对较少,因此没有扣除。我们也没有扣除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因为在危机发生时,这一部分货币不一定为负债者所用。我们将在后面对这个假设进行稳健性检验。

我们可以从现实中看到汇率超调与净外币债务是相关的。这种关系的产生是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的结果。净外债越多意味着货币错配现象越严重。这时,在货币贬值的影响下,产出可能会降低。

为检验产出下降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相关性,我们首先要量化产出降低的程度。我们使用按季节调整的季度GDP数据,把产出下降率定义为:危机发生后的两年里的最低产出偏离危机发生前产出的百分比。然后,我们需要测度资产负债表效应。根据其定义,资产负债表效应是由于外债的真实价值对GDP的比率上升造成的,因此资产负债表效应可以用净外债率乘以真实汇率的总的贬值率来表示。

三、 汇率行为与产出紧缩关系的回归分析

前面我们提供了关于净外债、真实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这几个变量之间的经验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们估计的方程如下:

汇率超调=α1+α2(净外债率) (1)

GDP变化率=β1+β2log(净外债率×总贬值率) (2)

方程(1)对汇率超调和净外债率进行了回归。方程(2)对产出下降率和资产负债表效应进行了回归。我们预期α2>0,即外币债务越重导致的汇率超调也越严重。我们也预期β2<0,即资产负债表效应越大导致的产出下降也就越严重。我们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2的第1列是我们用OLS方法对方程(1)和(2)分别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尽管我们所取的样本规模较小,但是估计结果却强烈支持我们的假设。在显著性水平为1%的条件下,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我们的回归结果是:一个国家的外债越高,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也就越严重。同时,一个国家在危机过后的产出下降的严重程度和他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高度相关。或者说,一个国家的货币贬值越大,外债负担越严重,货币危机引起的产出下降就越大。然而,我们的结果来自于OLS回归,根据OLS回归方法的基本假设,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样本数目小和变量的内生性。

首先,我们的回归只使用了24个观测目标,由小规模样本支持的结论是否反映了真实情况呢?作为对所发现的结果的检验,我们使用中位数回归方法再一次估计方程的系数和标准误差,其检验的结果在表2中的第2列。我们发现系数α2和β2的符号和我们所预期的完全相同。因此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

其次,我们使用OLS方法分别估计方程(1)和(2)时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内生性问题:方程(1)中的汇率超调变量是方程(2)中的总贬值率的一部分。即,总贬值率=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基本贬值率×汇率超调。

因为,如果两个方程的残差的方差矩阵不是对角线矩阵,则用OLS独立估计的两个方程就不一致。方差矩阵的非对角线性表明在第二个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和本方程的残差有联系,而这是不符合OLS的假设条件的[7]。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使用3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方程(1)和(2)。3SLS在回归来自方程(1)中的内生变量时使用预测数据,用原始数据来估计方程(2)。我们回归得出的结果在表2第3列,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仍然和预期的结果是相同的。另外需要指出的是,3SLS估计得出的数值和OLS估计得出的数值相同。

对我们的回归结果还需要做如下说明。在我们的样本中,平均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为15.5%,而净外债/GDP为40%。当一个国家的净外债/GDP比率上升10个百分点,则汇率超调增加11.8个百分点,通过汇率超调的直接或间接效应,收入将降低1.6个百分点。我们也能够测度其他一些外生变量对产出的影响,如基本贬值,根据我们的结论,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基本贬值率上升10个百分点,我们可以预期产出会降低0.8个百分点。

四、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我们在上一部分中所得到的结论可能在两方面受到质疑。第一,我们假定了外币风险引发了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导致产出的下降,而这种假定仅仅是对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性解释。为检验模型的可靠性,主要通过对前述的两个方程加入一些另外的变量来重新估计我们的模型。第二,我们的回归结果对我们所使用的变量的定义是否敏感。对于这个问题的检验,主要通过改变变量的定义来重新回归原来的经验方程。上述两方面的检验证明了我们的结论是稳健的。检验的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是我们在原来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另外的一些变量所得到的回归结果。它的每一列表示的是加入不同的变量所得到的相应的回归结果。

第一,我们在方程(2)中加入一个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然后在方程(1)和(2)中都加入这个变量。我们知道,一个需要国外资金的企业,如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融入资金,则肯定会影响到其产出。我们把国外资金流入变化的变量定义为货币危机前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和危机后12个月的国外资金流入量的差与危机前的产出量的商,表3中的第1列和第2列就是加入了这个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然而,加入这个变量之后并不影响我们基本模型中的系数的显著性。它只是稍微削弱了一点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力。在增加了资金流入量变化这个变量之后,这些结果仍然表明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影响产出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有人认为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急剧收缩加剧了货币危机后产出的下降[8]。因此,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两年内银行信用的变化量,然后把这个变量加入方程(2),并把它同时加入方程(1)和(2),如表3的第3栏和第4栏所示,两年内银行信用对私营部门的变化量在5%的条件下是显著的。这个变量的加入削弱了其他变量的系数,但是外债和资产负债表效应的系数仍然是显著的,并且其符号与预期的符号相同。

第三,我们把世界经济增长情况在方程(2)中考虑。这样做的理由是,当一个国家发生了货币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该国产出有较大的影响。具体地说,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状况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恢复;当世界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一个正在经历货币危机的国家,特别是那种对外开放的小国经济,可能会更加萧条。为了检验这种想法,我们计算了每一次危机之后的两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然后,把世界经济增长率作为自变量加入方程(2)中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在表3中的第5列,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但是,此变量的加入对其他变量的系数基本上没有影响。

第四,产出的急剧下降可能是银行危机的结果。事实上,在我们的样本中,有13次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是同时发生的。从许多银行危机发生的原因来看,银行系统、公司和客户的货币错配而导致的资产负债表效应是引发银行危机的部分原因,而且,在我们的例子中,银行危机的产出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产出的影响是一致的。由于这些原因,我们认为银行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就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为了检验这个假设,我们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建立一个银行危机的二元probit模型[9]。当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同时出现时,因变量为1,其他情况因变量为0。然后把它与资产负债表效应一起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在这里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显著的。这个结果表明银行危机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改变回归变量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来检验基本结论的稳健性。

首先,我们把净外债的定义改为各部门的所有外债扣除掉银行系统、公司和政府的全部外币资产,然后按原方式进行回归。表5的第1栏的结果标明,在改变净外债/GDP的定义后,我们的结论仍然是成立的。

然后,我们再考虑3种不同的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定义。当我们把均衡的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后36个月的真实有效汇率时,α2和β2的符号仍然和预期的符号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其回归结果在表5第2栏中表示出来。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3年和危机后两年的真实有效汇率的平均数时,对我们初始模型进行回归,结果如表5第3栏所示,α2和β2的符号和预期的符号完全相同,并且在1%的水平上是显著的,只是α2由1.2变为了0.90。最后,我们把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定义为危机前5年的真实有效汇率,我们这样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的原因是:要说明用危机后的数据来定义均衡真实有效汇率是否有内生性的问题。即,我们的模型中的一个自变量是否内生于我们的模型中。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例如,一定程度的汇率超调、净外债规模或者是产出下降,在危机的初期可能会引起政策的改变,从而改变均衡真实有效汇率。如果是这样,我们得出的结论将会是无效的。要使我们的模型是可识别的,模型中的两个变量:净外币债务和基本贬值,必须是外生的。当我们把均衡真实汇率用危机前的数据来表示时,则说明基本贬值并不由货币危机来决定。根据这个定义重新进行回归的结果,如表5第5栏中所示,我们的结论仍然得到支持。

最后,我们把汇率超调的测度方式改为:货币危机期间,真实有效汇率偏离均衡汇率的百分比的平均值。这种测度方法的改变主要是说明:持续一、两天的汇率超调对经济的影响与持续一、两个月或一、两年是不一样的。这种测度方法与初始模型中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重新定义的变量的系数与原变量的系数有很大的变动。但是,系数的符号没有变。这次回归的结果在表5的第4栏中。尽管改变了我们模型中的各个变量的定义,我们的回归结果仍然是稳定的。

五、结论

在本文中,我们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汇率超调、资产负债表效应和产出下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

1.负有高额外债的国家,在货币危机中的汇率超调现象是非常严重的,而严重的汇率超调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可能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

2.在货币危机中,银行危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可能是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一部分。因此,在讨论货币危机的成本时,不需要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列出。银行危机对资产负债表效应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3.我们的计量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处于货币危机的国家的汇率超调和产出下降的幅度。

参考文献:

[1]Krugman P.,Balance sheets effects, the transfer problem and finan-cial crises(A).In Isard,P.,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C).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31-44.

[2]Cespedes L.,Chang R.,IS-LM-BP in the Pampa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2002.

[3]Milesi-Ferretti,G.M.,Razin,A.Current account reversals and cur-rency crises(A).Krugman.CurrencyCrises(C). Chicago: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2000:285-323.

[4]Gupta,P., Mishra,D., Sahay,R., Output response to currency cris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9,2003.

[5]金洪飞,姜诚.关于货币危机后经济衰退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10).

[6]Frankel Jeffrey A. No single currency regime is right for all coun-tries and at all times[J].Economical Policy 31,2001.

[7]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81-883.

[8]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27.

[9]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3:35.

篇13

一、会计要素定义的原则

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必须是为确认与计量提供依据,特别是为确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基本的会计概念,要素的定义必须置身于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必须符合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受会计假设、会计对象等的制约。各概念之间必须前后一致,富有严密的逻辑。如果离开了整个概念框架来研究定义,容易顾此失彼、我们认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即会计要素的定义必须体现其本质特征;(2)一致性,即各会计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3)通俗性,会计要素的定义要

做到文字通顺,语义流畅,符合汉语的习惯,容易为我国广大会计人员所接受。

二、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

会计要素个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容易与会计帐户相混淆;少了,就难以覆盖现行会计报表内的所有,不具有完整性。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个会计要素组成。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要素体系则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得、费用和损失等7个会计要素组成,而美国FASB所定义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入、费用、业主投资、业主派得、全面收益、利得和损失10个。不管会计要素有几个,只要其体系严谨、逻辑一致,能满足会计确认与计量的要求,就是一个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从我国的会计要素体系看,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企业具体会计准则——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均是狭义的,排除了利得和损失。这样将导致利润与收入和费用的差额不等,会计要素之间本应存在的勾稽关系受到了破坏,更为严重的是,该会计要素体系无法为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一些广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提供应有的理论依据。解决这一矛盾有两种方案,一是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和澳大利亚等国对收入与费用类似的广义定义,让它们涵盖利得和损失的内容;二是增设“利得”和“损失”两个会计要素,删去“利润”这一会计要素。我们认为,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适合采用第一方案。对比基本准则中的“收入”定义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收入》中的“收入”定义,可以看出,收入准则虽然未包括营业外收入,但已大大地扩展了基本准则的收入外延,如果能对收入准则的收人定义进行修订,则相比于“利得”和“损失”概念,比较容易为我国广大的会计人员所接受。

至于这些会计要素的主语,国际会计准则是采用“企业”,而美国是采用“特定主体”。我们认为,既然是会计基本概念,立足点就应更高,不应只是企业,而应该包括所有类型的企业、非盈利组织,而且会计要素的主语应与会计主体假设相一致,而会计主体与作为企业的主体有时是不一致的,特别是随着基金会计的发展,基金会计主体和企业主体是分离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些会计要素的定义可以用“某一特定主体”作主语。

三、如何构建我国的会计要素

根据以上的构思,以下对我国的六大会计要素进行逐一探讨。

(一)资产。会计要素定义中最重要的是资产的定义。会计学上的“资产”在经济学上是“经济资源”的概念,正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才会有对资源的主权,才会有这些资源的流入与流出的问题,才会有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费用等问题。同时,资产的定义是所有会计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核心,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资产的内涵界定为“未来的经济利益”,这“未来经济利益”成为所有会计要素的共同基础:收入是未来经

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是现在承担的未来经济利益牺牲的义务等。因此,科学地定义资产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要素体系的关键。

那么应如何定义资产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考虑资产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考虑如何将它化地表达。美国FASB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特定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获得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澳大利亚对资产的定义与美国基本相同,差别在于它强调资产是“被企业控制”的,而不提“获得”。国际会计准则和新西兰也都认为资产是“为企业所控制”的,但国际会计准则认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而新西兰认为是“服务潜力

”。虽然各国的表述各有差异,但都基本上揭示了资产的基本特征,正如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在定义资产时提出的资产三大特征。第一,资产包含未来经济利益,其中,未来经济利益表现为给企业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一种能力;第二,企业能从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或控制别人得到这种利益;第三,引起企业获得这种利益、控制别人获得这种利益的交易或其他事项已经发生。而我国基本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相比较而言,这个定义没有指出资产的实质,而且“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三者是不能并列的。我们在修订资产定义时,美国FASB所概括的资产三大特征可作为我们定义资产的,但不能照搬。

1、关于资产的内涵。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认为资产的内涵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加拿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资产的内涵是“经济资源”,应当说,两者都是为了强调资产的有用性或盈利性。将资产内涵定义为未来的经济利益过于抽象,而且未来的经济利益在多数情况下绝对不是单一资产创造的,如何将既定的未来经济利益在各项不同的资产之间,在会计上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和目前会计上还不可能确认为资产的其他项目,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之间进行分摊?实属难题。况且,资产是可以带来经济利益的,但具有经济利益的并不一定是资产,比如,稳定且优良的客户群、广泛而高效的销售网等。相反的,是资产就是一项资源,为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必然是企业的资产,从这一点看,将资产理解为“资源”更科学。因为将资产的内涵理解为“经济利益”会混淆利益和产生利益的基础。但仅仅理解为“资源”还不够,难以为某些特殊业务提供确认依据,比如,在资产未来可收回价值小于帐面价值发生资产减值时,应对资产的减值作出会计处理,因为该经济资源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将要减少,虽然资源尚在。因此,我们认为,“是否包含未来经济利益”应成为判断资产之所以为资产的一个核心标准,也是定义负债、收入、费用等要素的依据。所以,资产的内涵应是“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关于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某一特定主体与作为资产的“经济资源”究竟存在怎样的权利关系,是资产概念的另一实质问题,美国FASB认为是“取得或加以控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认为是“拥有或控制”,其他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是“控制”。我们认为,如果将资产的内涵理解为“经济资源”,则资源是“拥有或控制”而不是“获得或控制”。“拥有”地有“控制”权,将“拥有”和“控制”并列,有重复之嫌,而且企业的资产和是否拥有该资产的所有权并无必然联系。我们认为,只有被企业实际“控制”才是资产的基本特征,典型的例子就是融资租赁。作为出租方,在融资租赁期内,对租赁物拥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但与该租赁物相关的风险和报酬都已经转移给承租方,出租方对租赁物并无实际的控制权,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为一项资产;而承租方对租赁物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拥有控制权,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因此,正如《资产计量论》第38页所述:“提出资产确认的‘实际控制权’是有客观基础的,以实际控制权确认资产,是资产确认的一种科学的思想,也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合理标志”。而且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控制”一词已无法回避,《投资》等其他具体准则都已引用该词。所以,我们认为,某一特定主体对资产的权利是“控制”。

3、关于资产的来源。大多数国家认为,资产来源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的结果”,也就是说,只对信息作出反映。在此次资产定义的修订中,是否有必要保留这一限制条件?我们认为,“‘过去的交易与事项”可以删去。因为:(1)从会计的史看,会计对象已经历了商品运动(WG—W……)、简单的价值运动(G-W-G……)和价值增值运动(G—W—G’……)的过程,会计对象已不仅限于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还着眼于未来的价值增值运动,这势必使资产的定义不能再局限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2)从刚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工具:确认和计量》看,再强调“由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已没有意义,只要合约已经签订,风险和报酬已经产生或转移,相关资产和负债就可以确认。如果继续保留“过去的交易与事项”这一限制条件,会使得一些衍生金融工具和未来事项难以纳入资产负债表,而未来的财务会计发展一旦突破实现原则,“过去的交易与事项”将会被打破。(3)从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实务看,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放在资产定义中的目的,也仅仅是为进一步说明资源的来源,更多的是带有说明的成份。资产既然是所控制的资源,那么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必然已经发生,似乎没有重复的必要。因此,我们建议,在资产的定义中不必说明其来源。

除此之外,我国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还有“能以货币计量”这一定语。“能以货币计量”(准确地讲,应是“能用货币可靠地计量”)是会计确认和计量中的,一般认为不是资产的本质特征。只需在关于要素的确认标准中规定,没有必要在要素的定义中进行规定。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某一特定主体所能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二)负债。负债的定义应与资产的定义相呼应。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认为负债有三个特征:(1)它表明了某实体当前对其他实体的义务或责任,该责任将会在未来特定日期通过资产的转让或使用来清偿;(2)这种义务或责任使企业无法避免未来的利益牺牲,或选择的余地很小;(3)导致企业承担义务或责任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

FASB将负债定义为:“特定实体由于当前义务引起的经济利益未来可能的牺牲,该义务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表现为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负债的定义与美国完全一样。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是:“负债是当前所承担的义务,该义务是由过去的事项引起的,清偿该义务将导致企业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的流出。”尽管各国的表述有所差异,但都认为负债是一种经济义务或经济责任,都抓住了负债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这一本质。比如,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认为负债是“经济利益的牺牲”或者必须“转移的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是“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的流出”;加拿大采用了列举的进行表述:“将来要通过转交或使用资产,或提供劳务,或放弃其他经济利益”;我国则将“经济利益的牺牲”描述为“将以提供劳务或支付经济资源之方式偿付者”。

我国基本准则将负债定义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负债定义为债务,在形式逻辑上犯了重复定义的错误,也未能揭示出负债的本质特征,“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并不能概括负债的各种解除或了结方式。比如,企业可通过“债转股”方式把负债转化成股本,此时并不“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负债,但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因此,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表现形式应是最终资源的减少,而不是“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

此外,在负债的定义中,“现有”一词是必要的,这体现了会计的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即企业过去已经履行完毕的义务或尚未发生的未来义务,都不构成企业的负债。同时,“现有”还表明负债是基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产生的结果。基于上述,我们建议将负债定义为:

负债是某一特定主体需在未来减少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进行清偿的现时经济义务。

(三)所有者权益。美国把所有者权益称之为“权益”,认为“权益是实体在资产减去负债后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权益的定义与美国完全相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一定义有两点不足:一是主体定位不合理,会计要素应以主体假设为基础进行定义,并保持首尾一贯;二是未揭示它与资产、负债要素的联系。我们认为,所有者权益应当反映两个特征,一是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权益;二是所有者权益是通过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计量的。但应注意的是,企业资产减去企业负债后的剩余余额只是所有者权益的表现形式,这个恒等式只能是说明所有者权益在计量上的意义,而不是权益的内涵,我们不能说所有者权益就是资产减负债,因为,资产减负债后还是资产性质,所有者权益既不是资产本身,也不是资产减负债的差额,而是对这个差额所拥有的权益,即剩余利益。因此,我们建议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某一特定主体的所有资产减去负债后的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利益。

(四)收入。美国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由于生产或制造商品、提供劳务以及其他构成企业当前主要或中心业务,而带来的资产流入或改善以及债务的清偿(或两者兼而有之)”。国际会计准则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些总流入导致权益除所有者投入以外的增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该定义有两点不足:一是将“收入”定义为“营业收入”,属循环定义;二是未能揭示出收入的本质特征。我们认为,收入的表现形式应当是经济资源的流入,具体地说,就是资产的增加或(和)负债的减少,即,最终表现为净资产的增加,它应当是日常活动过程中所“赚取”或“实现”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与基本准则相比,该定义抓住了经济利益的流入这一本质,但其中的“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与要素定义的主语不符,犯了文义逻辑错误。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的收入概念是狭义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采用的是广义的收入定义,而我国现行的收入定义是狭义概念,即派生收入的经营活动具有经常性、重复性和可预见性,它不包括非惯常性的利得或营业外收入。在上文已论述过,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要素没有利得和损失,会计要素的定义难以为所有的经济业务提供确认依据,根据目前的实务现状,需要修订狭义的收入概念为广义的收入概念。

此外,强调收入和费用涵盖会计期间是必要的。收入是一定会计期间实现的收入,费用是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利润形成于特定的会计期间,这与会计分期假设协调一致。如果收入和费用要素的定义没有涵盖会计期间的概念,则不符合收入、费用是对一定会计期间企业日常活动进行动态描述的要求。因此,我们建议将收入定义为:收入是某一特定主体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由于日常活动而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五)费用。美国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由于生产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从事构成企业其他的持续的主要的或中心的业务而发生的资产的流出、耗用或者负债的承担(或兼而有之)”。这个定义是和狭义的收入定义相匹配的。国际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经济利益的减少,表现为资产的流出或耗用,或者负债的发生,从而导致分给所有者以外的权益的减少”。这个定义包括了“损失”,是和广义的收入定义相对应的。两者都抓住了费用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的本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该定义将费用定义为耗费,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也未能揭示费用的本质。我们认为,和收入要素相对应,我国的费用要素也应采用广义的定义,并抓住费用会最终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或牺牲(所有者权益的减少)的特点来定义,因此,建议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某一特定主体在一定会计期间由于日常活动而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篇14

前言

随着会计计量方法的不断变革,会计观念也随之变革,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受到了挑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会计环境及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球性通货膨胀促成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局势的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被大量的采用,大规模的企业联合和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决策的相关性及充分披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价值计量基础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高度的决策相关性,并且能披露传统会计所无法处理的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等会计信息,使资产负债表更能体现企业价值,提高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引起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变革,取代了历史成本法的统治地位。

一、旧有的权责发生制在会计计量变革中的观念变革

旧有的权责发生制在收入实现原则中体现出来,其中有些方面的内容,如交易发生方面、资产价值可计量方面,收益过程基本完成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会计计量需求的冲击。

一是传统会计观念认为,企业必须作为参与交易的一方,强调以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作为确认营业收入的依据。由于强调这一点,自然认为历史成本是资产计价最切实可行的基础,它为会计记录提供了客观和可靠的证据。然而,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即使企业的经济业务过去没有实际发生,销售业务没有出现,价值计量仍可成为资产计量的工具。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就不是以企业购并业务的发生为前提,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计量依据仅是证明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企业的合约并不是实际的交易,其再计量的依据也不是实际交易,而是未实现的市场公允价值。

二是权责发生制下的营业收入是一定时期内提供商品或劳务而流入企业的资产。假如资产的价值不能客观地计量,那么就不应视为已经发生了营业收入。然而,在现代会计业务中,有许多未来现金流入的价值是不确定的,只能通过预测估算的方法确定其价值。可见,资产价值的可计量性作为收入实现标准又有一定的松动。

三是收入确认原则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经营周期或收益过程完成以后即收到现金或取得收回现金的权力,营业收入才会全部实现。然而现实情况是自创商誉、衍生金融工具和人力资源的计量都可以不考虑收益过程是否完成,通货膨胀会计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中持有利得的计价并不考虑其是否真正实现。

二、传统财务报表要素定义的观念变革

传统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是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结果的确认,尽管着眼点在未来,但所关注和要确认的信息却是历史信息。所以,采用成本计量来反映会计要素的具体数额与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互相匹配。传统会计要素定义强调下面几点,首先,会计要素起源于过去的交易;其次,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方向确定;另外,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的金额确定。在现代会计环境下,一些重要的交易与事项并不能满足或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衍生金融工具。因为大多数衍生金融工具合约所规定的主要经济业务的履行,其立足点是将来而非过去,过去发生的只是数量极少的承诺费或保证金,而占主导地位的合约标的都在将来发生。未来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和流出方向很难确定。如在双向期权交易中合同买方既可以行使买方期权,也可以行使卖方期权,因此,某种经济资源既可能是流出也可能是流入。其它的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源等都不完全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如果将这些交易和事项拒绝于财务报表之外,即使采用附注或补充报表的形式,也不能充分揭示此类与决策高度相关的信息。这样对财务报表要素重新定义的要求便产生了。IASC

在第48号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的两条标准,一是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的所有风险和报酬已经实质上转移到了本企业;另外是企业所获取的金融资产的成本或公允价值或所承担金融负债的金额必须可以可靠地予以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