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范文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乡村公共艺术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公共艺术设计

篇1

【关键词】一村一镇一地图;数据收集;处理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是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项目的地图和数据成果,既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有机组成。“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的数据收集与处理需要借助村镇地图数据库,数据库分析的基础上才可提取重要要素,通过图库一体化生产技术,为每一个乡镇、行政村、社区居委分别编制一张正射影像地图,直接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实现新农村的规划设计管理、应急指挥管理等。

一 项目总体建设思路及数据整理思路

(一)项目总体建设思路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总体建设思路为在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多种技术手段构建村镇地图数据库,从数据库中提取有关信息要素,采用图库一体化生产技术为每一个乡镇分别绘制一张特有的正射影像地图,总体技术建设思路见图1。

图1 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项目总体建设思路

(二)数据整理思路

从表1中可以看出,正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专题信息数据等现有数据资料的整理是开展该建设项目的基础。下面本文将详细分析各个数据整理工作的大致思路:(1)正射影像数据直接采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的数据成果,不需要另行处理建库。(2)已建库数字线划数据包括交通、水系、居民点及设施、地貌、植被与土质等图层信息,这类信息可直接加以利用,等高线、高程点等图层没有建库,因此需要重新建库,数据的处理和转换是重点,等高线、高程点等图层可根据国土局现有资料及外业调查数据进行数据整合与提取,在数据入库过程中要把各图幅中相同图层的数据进行接边融合处理,将处理好后的数据再行入库[1]。(3)行政界线数据在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中已经建库,不需要再单独建库。

二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建设及村镇影像地图的编制

(一)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建设

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建设首先需要建立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行政界线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专题数据的数据集、参照《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试行)》中的有关数据图层和要素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入库。

(二)村镇影像地图的编制

在已建成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编制村镇影像地图,采用图库一体化技术可为每一个行政村、每一个镇(街道)编制一幅影像地图,村镇地图只政府内部使用,不公开出版发行,具体编制流程见图3。在制图规划上,需参考国家、省、市标准及数字地理空间框架标准,并在制图方案中明确各项表示内容和表示区域,同时还要制定地图图式标准[2]。符号库的制作依次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1)确定符号标准。符号标准需参考“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地图符号标准”,制定符合市村镇影响地图编制的图式标准。(2)制作符号库。符号库的制作需要利用ArcGIS软件,借助其符号编辑功能生成新的符号,建立一个专题符号库,对于特殊符号需采用软件自带的TrueType造字程序进行符号的绘制。(3)匹配地物编码。符号库中的地物符号要严格按照市村镇影像地图图式标准进行整理,并将其与专题数据地物编码相匹配,完成村镇专题数据库的符号化。

村镇影像地图编制需要符合一定的编绘要求,按照一定的图层顺序使用ArcGIS软件将其导入数据库,并依次挂接地图符号。地图要素包括点、线、面三种几何元素,图层顺序从上至下依次为“注记-点状要素-行政界线-道路-水系-影像图”。水系编绘要求通过水系数据叠加要清晰地反映不同地区水系类型的形状特征,并正确表示水系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地图上的河流、运河、沟渠、湖泊、水库等均应详细标注出具体名称,水域水系采用斜体字进行标注,其他均采用正体字进行标注[3]。交通编绘要求通过交通数据的叠加正确反映不同道路的等级、通向和形状等,铁路与各级道路的名称均沿中心线标注,高速路、快速路、国道和省道要标注其道路编号。境界与行政区划要素编绘上要正确反映境界的等级、位置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若有自然、文化保护区界线,开发区范围线,国有农、林、牧场界线,特殊地区界,均应特别标注。

三 村镇影像地图分幅与整饰

要想使编制的村镇影像图具备实用性、美观性,就要在最后阶段进行分幅与整饰,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查看习惯,增加地图的美观性。

(一)村镇影像地图分幅

村镇影像地图分幅采用矩形分幅方式,原则上为外扩矩形处理方式,特殊形状的地区可作破图廓处理,如果存在的飞地不在主区外扩矩形内可采用插图形式表示,但需附加飞地与主区的位置关系图。地图整体采用正北方向,比例尺设定为1:5000,如果成品尺寸超过设定范围可适当调整比例大小。

(二)村镇影像地图整饰

村镇影像地图的整饰主要分为地图裁切、名称标注、图面整饰三部分。地图裁切是根据行政区划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专题数据影像数据按照自然界线范围进行裁切,裁切处理需要用到ArcGIS中的CLIP工具。对于地图上的各个水系、交通、境界、地貌、地名地址等需要根据成图比例尺和各要素不同等级,按不同字大小、字体注记,沿线状地物进行标注,需要注意的是标注字体间距不得超过5个字间距。图面整饰包括境界内外整饰两个环节,境界内整饰主要是对地理数据图层的层次组合进行顺序调整,从而最大限度的表达地理信息。境界外整饰则是按照成图要求在设计版面上添加各种地图图式,包括图名、图框、图例、比例尺等。

四 结语

村镇地图可直接作为地理信息服务于农村基层,对实现村镇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村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成果可提供给社会大众共享,或作为政府部门、企业的地理参考资料,有关单位应当积极推进村镇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一村一镇一地图”项目,使项目建设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综合管理和应急指挥。

参考文献

[1]晏晓红.基于空间认知的网络地图设计与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3.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校园;公共艺术;可持续设计

0引言

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17个发展目标关注着全人类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问题,在人类不断发展的实践探索中,设计充当着重要角色,带来了社会进步,设计创新引领时代的发展。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消耗。因此,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深刻的思考,从而诞生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可持续设计不仅包括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也包括更广泛的环境设计以及生态系统设计。校园公共艺术是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生态的校园对于促进校园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1962年,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的出版,引发了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人类开始关注环境问题。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剧烈,1987年联合国起草了《布兰特伦报告》,报告的题目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此诞生,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尊崇经济、社会、环境三重原则,同样,可持续设计也从经济、社会、环境这3个基本原则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澳大利亚建筑师对可持续设计概念进行了高度概括,即“追随着太阳,观察风的方向以及水的流动,使用简单的材料,尽量减少对地球的影响”。在设计中应该从场地、区域的环境因素方面做出相应的回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在可持续能源的驱动下进行可持续设计,并找到一个契合点,同时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2可持续设计与公共艺术

关于公共艺术,中国美术学院王洪义在《公共艺术概论》一书中定义为:“公共艺术是近些年来在国外学术界中经常被使用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科,其专业学科特征表现在:其艺术展示空间具有开放性、公开特质、强调公众参与性和空间的公共性,公共艺术则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和与环境空间协调的艺术设计。”可见,公共艺术是一种体现公共空间民主、开放、交流、共享的态度和精神,能够在当代文化意义上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人类的公共环境是一个以社会群体部落为形象的活动舞台,是一个与地貌、人种、文脉、生态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类生存环境。从艺术的角度思考公共环境空间,对人类生存状态、自身境况进行优化。公共艺术基于公共环境空间存在,是艺术和环境的对话,设计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可持续性,使公共艺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校园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1)促进人类行为价值观的改变艺术在情感上对消除与他人之间的分歧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可以改变我们在更大的社会领域中自我定位的方式,这些领域的特点是围绕环境恶化不断增加的讨论和随之发生的可持续生活的问题,如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2006年,艺术家开始用艺术手段推动巴西贫民窟的改造;阿尔巴尼亚通过建筑的色彩改造,降低犯罪率,带来了一个国家的改变。校园公共艺术创作,通过艺术教育促使人们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改变;公共艺术实践可以唤起同学们可持续设计的思考,并使他们关注可持续发展。2)营造和谐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如今,很多大学开始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关注的热点,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开展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绿色校园建设是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可持续设计的校园公共艺术,能够促使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建设。

4校园公共艺术可持续设计的方法

1)生命周期设计我们的设计如果不考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则任何设计活动都难以实现。因而,设计应该从产品性能、环境保护、经济可行性的角度,对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进行考虑。从原材料选取、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包装、销售和售后服务到后期的回收与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预防要求,多级使用资源与能源,以降低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对环境的影响,使其与地球的承载能力相一致,以确保产品的绿色属性要求。这种处理工业产品环保需求的设计学科称为生命周期设计。设计要关注整个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利用生命周期设计策略,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比如通过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回收,将材料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延长材料寿命以及便于拆卸等。2)循环经济设计威廉•麦克唐纳和迈克尔•布朗加特所著的书《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一书所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樱桃树从它周围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使得自己花果丰硕,但并不耗竭它周围的环境资源,而是相反,用它撒落在地上的花果滋养周围的事物。”这就是“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发展模式,而不是单向的从生长到消亡的线性发展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核心过程。“3R”可通过公众意识、教育和实践实现。校园中有很多固体废弃物、建筑固体废弃物等,对其加以利用再设计,可以减少工业化原料的输入,减少能源消耗及材料用量。如在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公共艺术设计中,利用建筑废弃物(红砖、混凝土块等)制作的校园景观桥、休闲椅,利用废旧塑料管制作的放置雨伞的装置等。3)低影响开发设计低影响开发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对分散、小规模的源头控制降低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在公共艺术设计过程中,选择无毒害的资源及可再生和生态兼容的资源。公共艺术创作中或许会用到很多化学材料和物理能源等,比如塑料、油漆、石棉等。校园绿化常会用到人工草坪、外来的植物树种等,这些往往会带来环境的不适应性,需要施肥、灌溉等。如果采用低影响的开发设计、自然本土的生产材料,不但利于地表径流,而且能形成优美的校园公共艺术景观。4)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对于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倾向使设计师更加关注区域适应性,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艺术设计尽量利用本土资源,能够节省运输成本和材料成本,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如在从化的高校,周边农村种植水稻,会产生很多稻草,如果焚烧会带来大气污染,但如果用来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则能解决不少问题。比如我们可以用稻草为校园众多的流浪猫狗搭建造型美观的窝棚,不仅能解决流浪猫狗到处乱闯的问题,而且能增加校园景观的趣味性。5)数字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在强调可持续设计的同时,也不应忽视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和技术的运用数字艺术的发展给传统的公共艺术带来了全新的面貌,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利用计算机生成技术、数字编程、算法、人工智能等创作数字雕塑,实现公共艺术朝着新的方向发展,用数字艺术赋能未来的设计师。

5结语

可持续设计是设计研究的前沿热点,关注社会和谐、公平,以及关注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使可持续设计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进行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一方面可以体现人类精神层面和情感世界的拓展,激发人类的反思,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生态的校园景观文化,是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在进行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应该思考公共艺术和环境的交互,达到共生共存。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要面对现实,让优秀思想在艺术作品中孕育和传播,并利用设计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VEZZOLIC,MANINIE.环境可持续设计[M].刘新,杨洪君,覃京燕,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2]威廉•麦克唐纳,迈克尔•布朗加特.从摇篮到摇篮:循环经济设计之探索[M].刘曦,赵宇,段于兰,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3]阿德里安•帕尔,迈克尔•扎瑞茨基.可持续设计新方向[M].中国21实践议程管理中心,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4]大卫•伯格曼.可持续设计[M].徐馨莲,陈然,译.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5]赵晓燕.生态公共艺术设计在校园改造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9.

[6]刘灿,金岩.当代公共艺术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中的设计表达[J].设计,2017(21):62-63.

篇3

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公共环境改造能够提升公共环境人文方面的品质,成为乡村空间发展的一个基点,能直接促进我国乡村生活环境的建设,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塑造将对周边街巷、住宅产生辐射,形成建设理念、施工技术上的示范,整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另外,乡村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对接和一般的公共行为艺术不同,更加不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能凭借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的传播功能达到加强村落文化和信息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同时还能增强地区开放性、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得乡村自治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自组织的发展[1]。除此之外,当地居民协同参与才能完成制作大型户外的公共艺术建设。通过这一参与过程培训当地居民的相关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的自治发展能力。引入农村发展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改造乡村公共的空间环境和建设农村的视觉文化为核心,提供一个“基核”和契机来发展农村的人居环境,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前在这样的经济和土地制度下,要想整体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农村各家各户在建设自家居住环境的时候必须尊重农村的环境、邻里和传统,农村社会的自组织的程度和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提升,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是非常科学和环保的,并将组成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当地发展的条件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能促进农村自组织的发展并改变已有的演化路径;设计一个与新公共艺术相适应的、长期和稳定的制度,能保障乡村社区和居住环境的演化进程;正确认识与运用乡村自组织原理,引入合理公共艺术,对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大有裨益。

二、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自从2000年以来,许多的年轻艺术家将他们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入到第三世界贫民区及已衰落的欧洲老村庄。这些当代的艺术品与博物馆中收藏的艺术品有很多的区别,它们结合了摄影、绘画和大地艺术并处于行为艺术与新媒介的中间,通过运用现代媒体中蕴含的力量充分挖掘农村社区中存在的价值,同时提升居民自我意识。相比较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改造,引入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改造自建的社区,能让村庄更加的开放,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村庄平衡和均质状态的打破增加了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村庄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同时能让当地村民更加认同自建社区并提高他们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的发展。一是增强村庄开放,增加信息交换。引入村庄自建系统的公共艺术是比传统的艺术更具有张力的表现形式,通过加强与乡村空间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同时这种形式的艺术传播性更强,能很好的加强与外界之间信息和文化等的交流,扩大影响,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该地区的发展,使得信息和资金等流通更加快速,提高地区的发展潜力。二是破坏乡村均衡、均质的状态。当前乡村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侵入和缺失的传统文化等的影响表现出均质化的现象,乡村已经不再具备特色的社会文化。而这种创新性的当代公共艺术参与到乡村公共建设能打破这种均质化的农村发展倾向,保持农村人居内部环境的非均衡性,使村庄保持动态、可持续和具有特色的发展空间。总之,在村庄空间建设中介入公共空间艺术能创造出一种“无中生有”的村庄文化特征,增加新的空间基点,发展地区文化[2]。三是增加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乡村自治能力。当代农村的乡土意识受到土地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婚姻家庭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转型的国家基层治理方法等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农村社区逐渐消失的传统意识现象也不利于农村自组织的治理。另外传统农村在自建时所重视的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也正在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急需寻求新组织形式来建设和演化乡村的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公共艺术,对提高地区的认同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居民自治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自组织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体现、尊重并关注当地人民平常生活的艺术作品,能极大的引起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四是当代乡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形式,不但能促使乡村不均衡发展状态的形成,同时有效改善乡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乡土观念和社区意识;另外还能让乡村环境更加的开放,打破均衡状态,改变村庄周边已有的环境关系,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向新的演化路径发展;再者,在乡村建设中实施公共艺术需求村民的大力参与,并且农户通过培训能掌握新的技能获得非农业的收入。公共艺术这种外部的干扰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乡村公共环境的影响是直接作用,而对农村居民建设自住房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并且能全面的影响村庄整个人居环境的演化。

三、未来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思路

篇4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篇5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建筑空间;空间文化

随着现代化都市营造进程的加剧,文化内涵的审美旨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如何营造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已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亟待研究的课题。现代都市环境中的空间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元性,其审美发展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空间文化的主题化趋势日益明显等。同时,空间文化的设计业已成为基于传承底蕴和创新式思维的多元化定位,它以特有的空间设计、文脉和隐喻,实现了人自体与社会阶层及生存空间三因素相互作用的都市环境生态系统。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空间文化营造

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我们追求的不仅是生产物质的满足,还有空闲之余的精神享受。因此,就会产生在追求物质生存功能价值的同时追求精神价值的文化内涵。这两者的关系是在矛盾中统一的。对于精神空间文化的营造,不同风情地域的人文生活都具有各自特点,就某一地方的标志性建筑就可以看出其设计的功能美感与形式美感的统一。环境艺术是人创造自身生存环境的一种主观行为,这种主观行为属于有意识设计的范畴。

环境艺术的主角——建筑与空间会在人们心理情绪中产生某种反应,其中存在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建筑形式美就表述了这种规律。建筑物是由各种构成要素如墙、门、窗、台基、屋顶等组成的。这些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色彩和质感,而形状(及其大小)又可抽象为点、线、面、体(及其度量),建筑形式美法则就表述了这些点、线、面、体以及色彩和质感的普遍组合规律。

一座建筑物的美学效果与这些形式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应的形势却是来自于空间文化的影响。在都市生活中,建筑本身就是地域空间文化的标志。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Lucio Costa)的规划中奖。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雅典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文化主题。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凸显巴西本土文化与殖民文化的融合。自然、社会和人的三大系统因素在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现代环境艺术在这个案例中体现出都市空间文化的有意识创造。赞扬者们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

环境艺术设计注重生态文化的融合过程,更重视突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心理需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对现代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现状的负责,通过设计来改变现状,来融合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可见,随着人们对物质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要求在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要得到相应的精神文化享受,空间文化的设计将成为未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主题。

二、现代生活模式与生态环境的共融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环境艺术设计更多的受现代生活模式的影响。然而,现代工业生产也在强烈地干预着自然地生态环境,逼迫生态系统难以共存和循环。设计师在保证高科技文明继续发展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生态文明特征和本土习俗的空间文化。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瑞士馆,被一层神奇的红色“幕帷”包裹,这层帷幕不仅可以自然降解,还会随风发光。穿过帷幕,瑞士馆的缆车还将带着参观者渐渐升到瑞士馆的馆顶,完成一次从瑞士城市到乡村的美好旅行。乘坐缆车参观游览这种动静结合的形式能让人感受到城乡之间的互动。参观者不仅可以领略瑞士城市文明,还将在瑞士馆顶欣赏到瑞士典型乡村风光——海蒂故乡的绿色欧蓍草和蒲公英。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瑞士馆总面积为4000平方米,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展馆设计强调了对比,设计人员运用中国的阴阳原理,将缆车作为游戏的元素纳入到设计之中,带着乘客从负荷沉重的城市升入馆顶的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世界。记者了解到,缆车每小时能运载3500人,每辆缆车可乘坐4人。缆车设有遮雨蓬,在雨天也能正常运营。

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美不在功能本身,它体现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体现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的统一中,因此,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交流、文化的传承以及空间文化的营造,“在功能上达到了完备、完善、完美的要求,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就是体现了功能美的产品” [1]。

三、空间文化的营造

现代文化空间的营造不仅仅是建筑形体、城市景观和环境设置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都市文明与文化传承问题。都市街道的名称、由来是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居住者的社会定位和伦理观也是空间文化的因素,物质生产和精神需求同样是空间文化的内容。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其形式与功能却彰显着创造意识和审美意识强烈的文化内涵,无论是私有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技术的历史与思维的创造都将成为空间文化的属性。

都市环境艺术的设计中,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各种地域文化和城镇文化等观念正在激烈地分化与融合。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应生的,具有个性的城市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城市需要人们不断创新和设计。如上海这个集古老传统与现代文明于一身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开放的有个性城市,能够融合多种地域文化,并能够吸取外国先进文化,兼收并蓄,奋发向上。上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城市,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上海都兼容并包。上海以海纳百川的气势,开放创新的意识,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东海之滨。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和优化人类生存的环境。最完美的环境空间应该既是功能性的,又是艺术性的。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生存的物质空间,而且能够改善人们的文化空间。正确处理建筑与其所处的城市空间的关系、环境观念——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脉络、人本观念——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是我们这个时代空间文化创造的主题。

四、结语

都市环境艺术是空间文化的形态。都市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为人们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基本需求条件,就能为人们的审美活动构筑广阔的舞台,从而在美的层面体现出城市设计美的目的性来;一个城市如果形象真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在心理功能上就具有了认知的基础。城市的艺术形象是城市形态美的外在表现,它是人们接受美和培养美的媒介,同时也是规划师、设计师和建筑师思想情感的表现和表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