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化医疗服务范文

数字化医疗服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字化医疗服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以" 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和数字化医院建设"为主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验。

医联体即国外的IDS:(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早在医改之初的美国,大医院为了降低成本必须和社区医院合作,共同组成一个有效的体系,完成一体化健康与疾病相关的整合型服务体系,达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该模式在国外已有二三十年的实践,命名为IDS.在中国,不同的医疗机构互相配合在一起,为病人提供一个连续的服务,所谓的医联体也就是IDS,北大人民医院院长助理、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介绍。

在IDS包括很多方面,从社区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到二级医院的康复,覆盖了人全生命周期的从健康到亚健康;以及疾病、重病的全部服务内容。在IDS这个内涵里面,其实不仅仅是技术的整合,包括临床服务的整合,医师的整合,功能的整合,行政的整合,信息的整合等。

刘帆表示,中国的问题在于二级医院跟三级医院抢生意,整个医疗服务配置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协调和控制,进而导致资源配置出现问题,造成整个服务导向大医院。所以,迫切希望在北京地区有若干个IDS来相互制约这种无序状态,共同促进不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协调合作,能够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在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的同时改善服务质量。

医联体三种模式:医联体的模式有很多种,在美国和台湾有三种,分别是契约结盟模式、平衡权利模式和闭锁模式。在我国,由于社区医院,区级医院不能并购,各医院之间基本上是契约结盟的关系。也就是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互相整合在一起,按照政府的要求,借助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团队,在政府的监管下为病人提供一整套的服务。核心来讲,现阶段的医联体主要是围绕医疗机构互相联合,医疗工作者可以围绕以下几点开展工作。

篇2

关键词:虚拟化技术;服务器;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9-6671-01

1 虚拟化技术

1.1 虚拟化技术的概念

虚拟化是指资源的抽象化,从本质上讲是指从逻辑角度而不是物理角度来对IT设备资源进行配置,是从纯粹的逻辑角度来看待不同的物理资源的方法。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软硬件的分离,即用户无需考虑硬件问题,而只需在虚拟层环境上运行自己的系统和软件。

1.2 虚拟化技术的发展

1965年的IBM7044被认为是虚拟机的开端,而虚拟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则是在本世纪初期,2001年IBM首次在小型机上实现了逻辑分区,2004年实现了微分区的技术,最小分区粒度能达到1/10个CPU,并且最多支持254个虚拟I/O设备[1]。2005年10月,IBM公司虚拟I/O服务器,这之后虚拟化技术因迎合了社会实际需求更是实现了快速发展,到今天很多大型的企业和机构都不同程度的应用了虚拟化技术。

2 服务器虚拟化的主要优势

2.1 可以继续支持早期的业务应用

对于windows NT、windows server2000等早期的操作系统,微软等软件提供商已经停止了技术支持,不再支持新的硬件平台,而短期全部升级运行在这些系统平台上的业务应用也不现实[2]。为此可以将这些系统迁移到新硬件平台上运行的虚拟系统上,实现业务的延续。

2.2 可以有效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

据统计现在的服务器系统平均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这对价格昂贵的服务器硬件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利用虚拟化技术同时运行多个业务系统则可以充分发挥服务器硬件资源的整体利用率。

2.3 可以提供良好的应用系统执行环境

虚拟系统下的若干子系统互相独立,假设其中一个子系统出现故障,其它子系统仍可安全正常运转。

3 医疗行业服务器资源整合及虚拟化可行方案

基于国内医院疗养院IT现状,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对IT基础架构进行整合,即存储整合与服务器整合。

3.1 存储整合

服务器用SAS硬盘价格贵且多台之间共享性差,为解决此类问题,建议采用SAN存储架构,即所有存储被整合成一个存储池,服务层中的物理和虚拟服务器可同时访问不同阵列上的磁盘空间,以达到高度共享[3]。

3.2 服务器整合

据统计各大医院疗养院都有十几台至几十台X86服务器,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的服务器都担任一种角色,服务器的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建议使用VMware等软件对X86服务器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虚拟化整合。

4 结束语

随着医院疗养院规模及功能的不断扩大,各单位的IT系统也日益膨胀,为方便管理、节省资源,服务器及存储等系统的资源整合势在必行,而虚拟化技术为此提供了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 广小明,等. 虚拟化技术原理与实现[M].电子工业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医院 数字化创新 成就医院发展

【Abstract】Digital hospital is a symbol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means of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medical services, hospital digital construction must be put in the important position.

【Key words】Hospital,Digital innovation,Achievements of hospital development

引 言

近年来,无锡市中医医院积极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通过数字化创新支撑医院高效快速的发展运行体系,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运作效率,医院被确定为“全国数字化试点示范医院”。数字化建设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无锡中医院一个卓越闪亮的新品牌。

一、数字化医院建设必须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打破固有思维壁垒 ,数字化医院是由数字化医院管理、数字医疗和数字化服务构成和建立的现代医院经营和管理模式。它的建立和发展对医院建设和管理产生质的飞跃,意义重大而深远。其技术难点高、专业针对性强、涉及领域广等特点,决定了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要不要创建数字化医院,怎样创建数字化医院,创建怎样的数字化医院,这都涉及一个理念思潮的变革,也是开展这项创新工程的前提和关键所在。

1.1、转变习惯思维的定势。作为一家传统医药氛围浓厚的中医院,继承好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其立院之本。

1.2、突破认识实践的误区。扑面而来的信息时代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群体形态,医院数字化的实施不再得不偿失、收支失衡,而成为现代医疗服务业发展的必然。我们在实施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突破了三个认识实践误区。一是观望等待的误区。信息时代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这需要我们做出快速的反应,才能主动应对变化。二是范畴局限的误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逐步从建设以经济管理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向以病人和临床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发展。渗透于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技术,将给医院的整体运作带来重大变革,我们将数字化的触角延伸到管理、临床、综合应用等领域,便于医院管理者真正做到“管住、管好、理清、理顺”。三是投资偏颇的误区。数字化建设的先进性决定了它的高起点高科技,但它又必须是切实可行和高效务实的,不能单纯贪精求尖,盲目投资,而是因“院”制宜、科学定位,在广泛进行信息化投资的性价比论证基础上设计了可行性整体规划,既要起点高,又要基础实,使信息化的资源配置趋于价值最大化。同时还要避免追求廉价的误区。在信息投资中一要强调适宜的产品,二要强调合作共赢。适宜的产品包括先进性、稳定性、前瞻性、安全性、开放性、灵活性、可用性以及合适的性价比、公司的成长性等。选择信息产品并非越便宜越好,而是要符合未来发展方向。医院一般不可能轻易换系统,否则以往的投资成果将大打折扣,因此选择要谨慎;同时一旦选择了,要保证公司方的适当利益,包括产品的利润、实施的配合和应有的维护费用等,谋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保护医院的投资。 1.3、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院数字化建设不存在终极目标,持续创新成为数字化发展的恒定守则。我院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建设规模、需求特色,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实施,确保了数字化建设与信息化产业的与时俱进。

数字化医院建设必须以管理创新为主线,实现运营高效优化 医院的需求驱动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医院的需求决定数字化医院的基本框架。为了适应目前医院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数字化医院的信息体系基本框架必须是结构合理、定义明确、扩充性好、操作性强、耦合性低。随着我院数字化建设的逐渐成熟和深入,我院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利用先进信息管理之手,提高医院决策水平和管理品质,使现代化医院管理在高效率中尽享真正数字医院的融合之美。 2.1、数字化为医院管理提质增效。信息技术成为提高医院决策水平和管理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始终把如何利用深层次的数据为医院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作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2.2、数字化为医疗质量保驾护航。我们从医院的生命线――医疗质量这一视角切入,充分利用数字化设备和系统的信息资源,使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成为繁复的临床医疗中提升医护质量的最直观的载体和手段。一是提高医护质量。完善的“移动查房系统”使医疗质量得到质的改观,移动查房车即时录入病历和医嘱,能查阅病历、影像、检验等疾病相关资料以及知识库管理系统的各种医学资料,同时提升了教学查房内涵。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全结构化电子病历使医生通过便捷的编辑软件和病历模板完成规范的病历书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医疗过程的控制、临床路径管理、病历质控以及医疗缺陷管理等起到了关键作用。电子病历后结构化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实现了与国际水平的接轨。三是提高医疗安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会快速提示医生用药的合理与否,使病人得到最安全、最快捷、最合理的治疗。“危急值报告及医疗安全警示系统”对重点实验室等指标的危急值预警,更好地实现了患者安全管理目标。“慢病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改变了传统报送模式,多维度统计分析查询功能,体现了院感控制的前瞻性。 2.3、数字化为综合保障借智成势。门诊、住院、临床、医技、药品、后勤综合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医院所有业务全面、动态的控制,规范了医院工作过程,为医院的综合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楼宇智能控制系统”拓展了数字化技术运用的新范围。二是“移动资产管理系统”开创了医院物流管理的新境界。使用者只要用EDA手持终端,对准物品上的条码一描,便能将信息上传,轻松地对全院的资产进行盘点。而且它不完全依赖无线移动网络,只要把数据下载在EDA上即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产动态管理。三是“成本核算和绩效体系”实现了人、财、务管理的新架构。

三、数字化医院建设必须以服务创新为亮点,延伸边际价值效应 在应对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中,打造新的服务价值链无疑将成为医院创新服务的秘方和关键,这对医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将改变医院传统的服务模式,增加现代化医院的服务元素。我院始终坚持把传统文化、整体医学与人文关怀的医学观点和现代医院的服务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借助高效率的数字化系统,在打造服务品牌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1、“医患通”客户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把服务对象视为顾客并为其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将成为21世纪医院创新经营的关键。“医患通”客户服务平台是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系统、信息软件系统、现代通信技术和客户管理程序而构建的一个全新服务模式,体现了现代医院服务观。一是信息化让顾客满意理论有了新的实践平台。作为现代医院参与21世纪市场竞争的“通行证”,“顾客满意理论”正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医院的客户是来医院求医问药的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亚健康人、患者。顾客服务的目标是通过关怀,满足这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技术的手段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为顾客满意服务提供了信息支持和应用领域。二是信息化让患医沟通联系有了新的互动模式。通过“医患通”,医院内部的医疗信息网络可以与社会通讯平台(手机、小灵通、互联网、3G手机、PDA、数字电视等)之间互动。、

3.2、“床边视频互动”创新服务方法。我们研发的由数字电视、定制软件以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组成的床边视频互动服务平台,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医院病房客户服务,突破了传统医院服务范畴,为住院患者提供便捷服务、情感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创新了人文化医疗服务方法。一是数字多元化功能促进医院服务向整体服务延伸。医疗整体服务倡导的是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层次对病人进行综合治疗的服务理念。二是数字多元化功能促进医学信息向普及对称转归。三是数字多元化功能促进医疗服务向宾馆化模式发展。医院是个开放的整体,按照市场经济法则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突破口是医院实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谋略。

3.3、“构建价值链”创新服务元素。打造和谐共赢的服务价值链无疑成为数字化服务创新的关键。我们面对“管理者、员工、患者” 这些服务节点,进行了服务链元素的构建、重组、协同、融合。

结 语

数字化建设,可以实现中医院传统和创新的糅合之美和卓越之美,支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建设的无限发展空间让我们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新的梦想。如何挖掘深层次的数据利用、如何在更高层次上为医院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何推动区域医疗协同等方面进行研发,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功能更好地为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和运行效率,推进医院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篇4

【关键词】数字化 医院 建设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广,医院如何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以及与社区、社会医疗保险系统的接口需求等日益要求建立一个面向社会、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系统,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解放思想,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进而引出一个概念:数字化医院建设。

数字化医院是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医院形态,是基于网络计算机技术建立的一种面向社会、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医疗信息系统[1],其网络设计要充分利用当前的数字化软硬件技术,在目前医院局域网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组建最为先进的网络硬件平台。其实践目标是要实现医疗信息的集成一体化,形成数据安全严格控制、数据信息流畅调用、业务运作智能预警的网络化医疗信息系统;其社会目标是实现患者医疗数据的整体性、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就诊人员提供一个高效、简便、透明的人性化、现代化医疗服务模式;其价值目标是为了有效地优化医院的医疗、人力、管理资源,全面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和在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2]。

通俗地来说,数字化医院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病人的诊疗信息、卫生经济信息与医院管理信息等,进行有效的收集、储存、传输、整合,并纳入整个社会医疗保健数据库的医院。数字化医院建设包括三个部分即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归档系统(pacs),这三大系统中又分支为挂号、收款、药房、药库、物资管理、住院管理、电子处方以及护士工作站、院长查询决策参谋、信息统计、后勤管理、医保管理、电子病历、医学影像、实验室信息等子系统。建设数字化医院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构想模式可分为临床系统电子病历、医院管理系统、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检验信息、药物及物流管理系统和医保电子商务系统六大功能模块。其中, 电子病历是核心,数字化医院的应用系统建设必须以围绕电子病历建设为主线,所有医疗数据都要统一体现在电子病历之中,实行全面规划、分布实施、完整构件的建设原则,并根据医院的自身条件逐步展开; 医院管理系统要解决的是将医院的局域网信息系统转换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分析的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的构建必须以涵盖医院的业务管理来展开,如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就诊管理、住院管理、医疗管理等,在满足医院日常业务自动化管理的同时,最终要为医院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分析;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管理系统是成功实施数字化医院的关键,它是未来医院无胶片化的发展方向, 也是实现远程医疗援助和诊断的有效依据,该系统牵涉到众多高端医疗设备的网络接入,数据标准最为复杂,数据存储量和传输量也比电子病历大很多倍,而且还存在数据的无损压缩、存储、显示等应用需求,因此,在前期网络硬件框架的建设中,必须对整个院内主干网络和系统架构予以全面统筹考虑; 检验设备主要是通过管理系统与电子病历接口,使检验数据融合到电子病历中,其建设必须以电子病历数据结构为标准进行接口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药物及物流管理系统属于医院的保障体系,其建设是对医院的管理和运行的根本改变,重点围绕无纸化处方业务的开展对药房药源流动业务进行流程优化,做到病人未到药已备、病人一到药已齐,最大程度地减少病人排队取药的等待时间,并根据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设备和物资,提高后勤物资供应的服务效率。此外, 数字化医院还要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有良好的接口。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目前各地区、各类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各种商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各类特种疾病长期门诊及普通门诊医疗保险等)政策及体系各不相同,各自也都有其不同的网路开发与应用程序,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需充分考虑做好与各医疗保险系统的接口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最后,数字化医院与医院的电子商务建设以及与社区居民管理也需有一体化的扩展接口,使医院向社区延伸,变被动求诊服务为主动保健咨询服务,充分利用数字化医院扩大医院的影响力。

如今,国际形势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渗透化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目前,由于医院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的普遍缺乏,各类城市、大小医院间的差异以及医院信息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我国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未能有许多的成功案例,但解放军第五医院、北京安太医院、上海徐汇中心医院、广东省江门中心医院[3]等已率先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为数字化医院的摸索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笔者认为, 建设数字化医院既是历史的必然,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计算机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数字化医院奠定了基础,医院局域网的发展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为建立影像存储传输系统提供了技术手段,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为远程医疗系统的建立架起了桥梁,所有这些条件,使得我国的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牛君哲,尹良均,姥志强.关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6探讨[j].人民军医,2006,49(5):301-302.

篇5

世界各国都在医改,而健康档案是重点,面对如此大跨度、多学科、多载体的海量信息,采用过去的人工纸质方式、分散保管已无法满足人们利用的要求。去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经济刺激方案中就有53页描述“健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而《经济复苏法》则支持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电子健康档案。英国卫生部把卫生信息化作为医改主要内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准备花26亿英镑,用10年时间培养社区全科医生,患者可以在网上自行选医院、选医生。并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庭医生间的病例转诊,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子邮件网络系统。

结合我国国情来说,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为全科医生提供病人全面的基础资料,它是全科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身体及其家庭健康问题、做出正确临床决策的重要基础。传统的病历档案是以各器官系统为单元、以疾病为中心,而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全科医疗服务是连续性的,是以现代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进行临床思维,以健康问题为中心收集资料并进行诊疗的,因此,其健康档案记录的形式和内容与以往病历有所不同。完整和系统化的健康档案记录是医生本身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料。全科医疗式的健康档案记录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克服以往门诊病历过于简单、不规范、医疗及法律效力差等缺点,成为基层全科医疗服务领域内重要的医疗法律文书。健康档案记录为预防医学的实施提供资料,是评价全科医生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的工具之一。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

数字化健康档案的特点

1 信息保存更完整。通过建立个人身份、户籍资料或医保系统相关联的ID身份识别系统,构建完整保存的健康档案。

2 健康资料更详细。传统的健康档案仅包含疾病、体检等信息,而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环境、职业环境等,必须通过数字化健康档案多渠道采集信息才能得以完整保存。

3 通过数字化健康档案与远程会诊相结合的方式,足不出户便可得到异地专家给予的健康指导。异地专家通过网络数字化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健康信息,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意见或会诊意见。

4 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诊疗服务。一旦患病,患者可以授权医生通过调阅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本人的患病历程,为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了依据。

5 合理保护个人隐私。个人健康档案,可以自由设置对外公开的信息,档案内容只有被授权的人员才能查看,且本人可以隐藏其真实身份,仅提供健康资料,保护了个人的隐私权。

数字化健康档案的拓展性应用

建立健康数据中心,把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个人的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甚至手机移动方式联系起来,使病人能够找得到医生,医生也能够及时关注病人的健康,其基础就是要建立全面、完整、海量的健康档案数据库,有了健康信息才能提供健康服务。

数字化健康档案拓展性应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档案采集、档案管理和档案利用3个核心问题。档案采集的主要任务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馆藏历史档案进行数字化扫描或翻拍、转换,建立索引和目录,完成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二是针对现行和将来的档案,实行数字化加结构化管理,逐步实现电子病历及其他辅助系统全数字化,并遵循HL7标准(《医疗健康信息传输与交换标准》Health Level 7),以便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进行协同调用,共享结果。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建立海量存储备份、灾难恢复系统和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以保障档案资源的真实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1 实现网络化,进行信息共享

实现以“四无”(无纸、无胶片、无线网络和无线射频识别)为特征的医院信息数字化,具体体现为: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和存储的计算机化、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解决传统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为错误、重复劳动、共享度低和不能被自动处理等问题,带来的利益是准确、及时、高度共享和自动化的信息处理。无线网络延展了信息获取范围,使提供“高度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成为现实。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基础上的病人电子医疗记录给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关于病人基本情况、检查情况、治疗情况、病程记录等全面的综合信息,使医疗服务提供者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信息。数字化的病人医疗记录能有效地改善医疗质量,为跨学科治疗小组以及跨医疗机构的医师协作工作组的合作提供有力的工具。

2 健全数据库,实现海量信息储备,逐步形成数据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