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规律范文

安全生产规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规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生产规律

篇1

有人说:安全生产毫无规律可循,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而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难做,难就难在不知道事故会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方式如何,其影响和后果难以预料。因为我们斗争的对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安全大检查,做到“别人生病(事故),我要吃药(预防)”,或者置身于事故后的查找分析原因、进行事故通报、深入责任追究、做好举一反三等等。其实这些反映的只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部分内容,也是对安全生产的一种不完全认识。其实,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科学的方法作支撑。安全生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求急、求快。无论是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还是各种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的大检查,做好举一反三工作,这固然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要求之一,但却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部内容。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理清整体思路,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找准工作方法,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安全生产事故之间似乎看上去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单个事故的发生极具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若突破微观的局限性,跳出事故本身,从宏观领域进行思考,则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某种数理统计规律。这种规律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自始至终在主导着我们的全部安全生产工作。一、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总是呈“浴盆曲线”分布所谓的“浴盆曲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或者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两头高(陡),中间低(平)”的分布特点,反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这种表现形式总体相同,具体形状略有差异。由于这种概率分布形状如侧视的“浴盆”,故称“浴盆曲线”。安全生产的规律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料。但是无论从政府宏观安全管理还是从企业微观安全层面上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分布总是呈“浴盆曲线”,这数理统计规律已经有专家提出。其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是若干企业的数理叠加(不是简单相加),因此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处。如果能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用“浴盆曲线”这一来描述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分析和解释安全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应当更为确切。按照“浴盆曲线”的有关表述,就是说在某地或者某企业,从其设计投产初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理论值较大,即事故存在间隔短、次数高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操作培训、防范措施、人员教育等工作逐项落实,事故发生的概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段时间就是“浴盆曲线”的前期——曲线的下降沿。到了“浴盆曲线”的“盆底”平坦阶段,由于相应的安全设施已经运转良好、岗位安全规程已经得到制定和完善、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同时经过试运行、试生产阶段后,人和设备已经渡过磨合期,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已经得到有效掌握和控制,因而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并将在此后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平稳的态势。其间即使发生了事故,姑且抛开事故伤亡大小,从宏观上讲不具有普遍性,只能看作是偶然因素和个案而已。当时间进入到“盆底”的某个转折点,由于设施设备等逐步进入故障多发期,设备故障率的增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于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这阶段就是“浴盆曲线”的后期——曲线的上升沿,事故再次进入高发期。“浴盆曲线”基本上反映了安全生产的全部过程,具体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宏观和微观表现形式大同小异而已。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只是一种数理统计值,是一种概率分布,并不是说理论值越大,就一定会发生事故,理论值越小事故就一定不可能发生。二、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线既然安全生产在宏观和微观上共同存在着数理统计的某个特点,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应紧紧围绕其中心主线来开展,否则我们只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面对忙乱无序的工作,陷入矛盾和压力之中。(一)健全安全法规,完善安全规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从理论上讲,项目建设初期,安全生产便处于“浴盆曲线”的前期——下降沿。为了能够有效扼制事故的发生,企业就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相关安全规程或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政府的管理职责就是加紧制定和完善不同行业间的安全规程,修订出台国家的行业安全强制标准,并对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加以检查督促。这样才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建设初期及其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和不安全因素,使得我们一开始就能够加强对事故和风险的防范。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行业之间交叉发展、交替发展、跨越发展已经比较普遍。一些原有的行业安全规程或者规范是在体制改革前,由当时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与现行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存在相对滞后和缺乏监督等等,需要进一步加以修订和完善。同时,由某一部门承担起大量的原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安全监管职责,显然存在着不熟悉(机构人员新,规程或者规范种类多、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或者力量不够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接受监督管理不够,甚至存在监管真空,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又难以整改等。许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企业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程或者规范不彻底、心存侥幸造成的。《安全生产法》是一部大法,是一个总的框架体系,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通过执行具体的行业安全规程或规范加以体现。企业违反了行业安全规程或规范,轻则可能引发伤害事件,重则发生死亡事故。因此依法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并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是有效压降事故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与安全生产“浴盆曲线”前期——下降沿,所要求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高度一致的。事实上,经过多年深入人心的宣传,消防安全已经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人们都知道,消防审查和验收是需要通过的第一道安全关口,没有消防的安全审查和验收,是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但这反应的仅仅是安全生产“三同时”的一部分内容。在消防安全审查和验收手续通过后,几乎很少有单位或者个人(除需要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会到相关监管部门履行办理“三同时”手续。原因比较复杂,一种可能是建设单位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举可以节省资金和降低成本;第二种可能是建设单位不知道该找谁办理“三同时”手续(原主管部门撤消了),监督管理部门宣传不够;第三种可能是建设单位认为消防安全审查和验收手续通过后,“三同时”手续已经事实履行完毕;第四种可能是国家只规

定了部分行业的“三同时”管理,企业认为其他领域没有进行报送备案的必要;第五种可能是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忙于发证项目的安全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其他的“三同时”工作;第六种可能是面对巨大的责任压力,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在技术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开展“三同时”工作十分慎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做好“三同时”工作,牢牢把好安全入口关,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量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不论行业如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一旦失控,事故必然出现上升。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控制和压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行业安全规程规范,不断深入企业一线,通过“企业一日”活动,熟悉行业安全管理规程,了解安全生产状况。企业间的安全“三同时”内容千差万别,不尽相同。我们要逐步建立各类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由日常安全检查向系统安全管理过渡。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企业是否需要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其在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上,不能内外有别,特别是在开展安全“三同时”上,应当一视同仁,依法接受监督。综上所述,当安全生产处于“浴盆曲线”前期——下降沿,“三同时”工作是应对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理所当然成为这段时期的主要工作。无论是监督管理部门还是被管理的企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二)加强安全检查,积极开展反违章活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企业经过试运行、试生产阶段,表明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安全生产也处于“浴盆曲线”的“盆底”阶段,并将在此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由于各种危险注意事项得到有效重视,岗位安全规程已经建立,因而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这段时间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以围绕管理软件建设为主,即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全员“三级”安全教育、定期培训高层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突出开展反违章(包括习惯性违章)活动,全面构建安全生产文化,增强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等等。在这段时间,人的思想容易麻痹。时间一长,各种违章现象,特别是习惯性违章容易被忽视,偶然因素和个案因素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墨菲定律对这段时期的安全生产已经作了充分描述,即单个(次)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其重复次数越高,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总概率势必越大。因此,“浴盆曲线”盆底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围绕容易麻痹忽视的偶发因素和个案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把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当前各地对这一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都比较重视,每当事故发生,均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事故,开展通报,举一反三。但是不少地区把全部监管精力都放在查找偶发原因上,并且一有事故发生便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大动干戈,动不动就开展安全大检查,甚至不惜走极端路线,显然并不可取。因为这其间所发生的事故,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偶然因素和个发案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要学会判断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事故发生的脉络,分清事故的主次,合理分配自己的监管精力,这样才不会由于个案事故而影响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强制设备淘汰,开展隐患排查督办活动,认真把好安全出口关。进入“浴盆曲线”后期——上升沿,主要设备等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年限,设施老化使得企业总的安全风险增加,造成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事故再次进入高发期。强制进行设备淘汰报废,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督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彻底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虽然法律法规已经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这主要是投产初期的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但是对使用期满的设备或设施(继续使用有可能发生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强制进行淘汰报废则规定含糊。因此,除了少数行业(如汽车设置强制报废年限、特种设备设置强制年检报废标准),其他能够坚持执行此项规定的,可以说屈指可数。分析原因,一是强制淘汰报废的执行期限和标准实际操作难,面对不同的设备,其安全期限和淘汰期限难以判断;二是强制淘汰报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企业存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再投入进行设备改造;三是强制淘汰报废的监督实施主体过多或者不明确;四是少数地方认为强制淘汰措施会增加企业负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利,从而影响当地的政绩;五是相关监管部门认识不够充分,认为淘汰报废不安全设施是企业自己的事,企业由此发生安全事故理反正要依法予以严惩,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六是相关部门基础工作准备不足,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只能听之任之,凡此种种。大量的事实表明,安全出口关引发的事故比例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安全入口。只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出入口的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因此,强制淘汰报废不安全或者已经使用期满的设施、查找整改设备安全隐患,是加强安监管、把好安全出口关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通常不会主动申报已经服役期满的设备,这就需要我们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强制淘汰报废并不等于可以不问青红皂白、不讲原则、不进行调查研究,就一刀切地要求企业实施关闭。这就需要我们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们千万不能只注重把好安全进口关、只注重《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而忽视加强安全出口关的管理。认真做好强制淘汰报废和隐患整改工作,我们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一是尽可能完善国家强制报废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便于操作;二是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管理平台,从事并积累大量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及时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掌握企业主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地对企业加强安全监管;三是积极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四是建议制定强制淘汰报废法规,全面推行主要安全设施备案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目前安全生产出口关形同虚设、无人把守的格局,有效做到控制和压降事故。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次又一次的事故通报和不断举一反三的被动安全检查来实现控制压降事故的根本目的。控制和防范事故,必须学会在预防上下功夫,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唱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旋律。透过大量的典型事故案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安全生产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要高度重视监督管理的全部过程和环节,科学界定监管目标,合理分配监管力量。事实证明,安全生产采取极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早晚要走入死胡同。我们只有以党的正确路线为指导,积极探索安全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的工作主线,不断总结改进自己的工作,用法制的手段、科学的方法,大力开展基础性工作,全过程全方位地加强监督管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苏州市安监局刘玉马地址:苏州市三香路998号邮编:215008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线

有人说:安全生产毫无规律可循,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因而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难做,难就难在不知道事

故会何时何地发生,发生的方式如何,其影响和后果难以预料。因为我们斗争的对象是一种无形的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展安全大检查,做到“别人生病(事故),我要吃药(预防)”,或者置身于事故后的查找分析原因、进行事故通报、深入责任追究、做好举一反三等等。其实这些反映的只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部分内容,也是对安全生产的一种不完全认识。其实,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和科学的方法作支撑。安全生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求急、求快。无论是开展日常安全生产检查还是各种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的大检查,做好举一反三工作,这固然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要求之一,但却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部内容。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理清整体思路,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找准工作方法,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安全生产事故之间似乎看上去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单个事故的发生极具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若突破微观的局限性,跳出事故本身,从宏观领域进行思考,则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某种数理统计规律。这种规律像一只无形的大手,自始至终在主导着我们的全部安全生产工作。一、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总是呈“浴盆曲线”分布所谓的“浴盆曲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或者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两头高(陡),中间低(平)”的分布特点,反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这种表现形式总体相同,具体形状略有差异。由于这种概率分布形状如侧视的“浴盆”,故称“浴盆曲线”。安全生产的规律究竟是什么?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事故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料。但是无论从政府宏观安全管理还是从企业微观安全层面上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分布总是呈“浴盆曲线”,这数理统计规律已经有专家提出。其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是若干企业的数理叠加(不是简单相加),因此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处。如果能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用“浴盆曲线”这一来描述安全生产的整个过程,分析和解释安全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应当更为确切。按照“浴盆曲线”的有关表述,就是说在某地或者某企业,从其设计投产初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理论值较大,即事故存在间隔短、次数高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操作培训、防范措施、人员教育等工作逐项落实,事故发生的概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段时间就是“浴盆曲线”的前期——曲线的下降沿。到了“浴盆曲线”的“盆底”平坦阶段,由于相应的安全设施已经运转良好、岗位安全规程已经得到制定和完善、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同时经过试运行、试生产阶段后,人和设备已经渡过磨合期,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已经得到有效掌握和控制,因而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并将在此后一定的时间内保持平稳的态势。其间即使发生了事故,姑且抛开事故伤亡大小,从宏观上讲不具有普遍性,只能看作是偶然因素和个案而已。当时间进入到“盆底”的某个转折点,由于设施设备等逐步进入故障多发期,设备故障率的增加导致安全风险增加,于是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这阶段就是“浴盆曲线”的后期——曲线的上升沿,事故再次进入高发期。“浴盆曲线”基本上反映了安全生产的全部过程,具体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其宏观和微观表现形式大同小异而已。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只是一种数理统计值,是一种概率分布,并不是说理论值越大,就一定会发生事故,理论值越小事故就一定不可能发生。二、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线既然安全生产在宏观和微观上共同存在着数理统计的某个特点,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应紧紧围绕其中心主线来开展,否则我们只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面对忙乱无序的工作,陷入矛盾和压力之中。(一)健全安全法规,完善安全规程,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从理论上讲,项目建设初期,安全生产便处于“浴盆曲线”的前期——下降沿。为了能够有效扼制事故的发生,企业就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执行相关安全规程或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政府的管理职责就是加紧制定和完善不同行业间的安全规程,修订出台国家的行业安全强制标准,并对企业的贯彻落实情况加以检查督促。这样才能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建设初期及其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和不安全因素,使得我们一开始就能够加强对事故和风险的防范。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行业之间交叉发展、交替发展、跨越发展已经比较普遍。一些原有的行业安全规程或者规范是在体制改革前,由当时的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在特定的时期发挥了特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与现行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存在相对滞后和缺乏监督等等,需要进一步加以修订和完善。同时,由某一部门承担起大量的原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的安全监管职责,显然存在着不熟悉(机构人员新,规程或者规范种类多、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或者力量不够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部分企业接受监督管理不够,甚至存在监管真空,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又难以整改等。许多事故的发生,就是由于企业执行国家相关安全规程或者规范不彻底、心存侥幸造成的。《安全生产法》是一部大法,是一个总的框架体系,需要监管部门和企业通过执行具体的行业安全规程或规范加以体现。企业违反了行业安全规程或规范,轻则可能引发伤害事件,重则发生死亡事故。因此依法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并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是有效压降事故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贯彻落实。这与安全生产“浴盆曲线”前期——下降沿,所要求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高度一致的。事实上,经过多年深入人心的宣传,消防安全已经为社会所广泛接受。人们都知道,消防审查和验收是需要通过的第一道安全关口,没有消防的安全审查和验收,是不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但这反应的仅仅是安全生产“三同时”的一部分内容。在消防安全审查和验收手续通过后,几乎很少有单位或者个人(除需要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会到相关监管部门履行办理“三同时”手续。原因比较复杂,一种可能是建设单位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举可以节省资金和降低成本;第二种可能是建设单位不知道该找谁办理“三同时”手续(原主管部门撤消了),监督管理部门宣传不够;第三种可能是建设单位认为消防安全审查和验收手续通过后,“三同时”手续已经事实履行完毕;第四种可能是国家只规定了部分行业的“三同时”管理,企业认为其他领域没有进行报送备案的必要;第五种可能是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忙于发证项目的安全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其他的“三同时”工作;第六种可能是面对巨大的责任压力,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在技术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开展“三同时”工作十分慎重。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做好“三同时”工作,牢牢把好安全入口关,是非常重要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大量的事故教训告诉我们,不论行业如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一旦失控,事故必然出现上升。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三同时”工作,是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控制和压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行业安全规程规范,不断深入企业一线,通过“企业一日”活动,熟悉行业安全管理规程,了解安全生产状况。企业间的安全“三同时”内容千差万别,不尽相同。我们要逐步建立各类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由日常安全检查向系统安全管理过渡。值得注意的是,不论企业是否需要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其在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上,不能内外有别,特别是在开展安全“三同时”上,应当一视同仁,依法接受监督。综上所述,当安全生产处于“浴盆曲线”前期——下降沿,“三同时”工作是应对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理所当然成为这段时期的主要工作。无论是监督管理部门还是被管理的企业,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二)加强安全检查,积极开展反违章活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企业经过试运行、试生产阶段,表明已经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状态,安全生产也处于“浴盆曲线”的“盆底”阶段,并将在此后的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由于各种危险注意事项得到有效重视,岗位安全规程已经建立,因而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这段时间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主要以围绕管理软件建设为主,即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全员“三级”安全教育、定期培训高层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突出开展反违章(包括习惯性违章)活动,全面构建安全生产文化,增强遵章守法的安全意识等等。在这段时间,人的思想容易麻痹。时间一长,各种违章现象,特别是习惯性违章容易被忽视,偶然因素和个案因素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墨菲定律对这段时期的安全生产已经作了充分描述,即单个(次)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其重复次数越高,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总概率势必越大。因此,“浴 盆曲线”盆底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要围绕容易麻痹忽视的偶发因素和个案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把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当前各地对这一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都比较重视,每当事故发生,均能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调查处理事故,开展通报,举一反三。但是不少地区把全部监管精力都放在查找偶发原因上,并且一有事故发生便草木皆兵、疑神疑鬼、大动干戈,动不动就开展安全大检查,甚至不惜走极端路线,显然并不可取。因为这其间所发生的事故,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理论上讲都是偶然因素和个发案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我们要学会判断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整体上把握事故发生的脉络,分清事故的主次,合理分配自己的监管精力,这样才不会由于个案事故而影响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三)强制设备淘汰,开展隐患排查督办活动,认真把好安全出口关。进入“浴盆曲线”后期——上升沿,主要设备等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年限,设施老化使得企业总的安全风险增加,造成事故发生的概率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事故再次进入高发期。强制进行设备淘汰报废,是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督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彻底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虽然法律法规已经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这主要是投产初期的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但是对使用期满的设备或设施(继续使用有可能发生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强制进行淘汰报废则规定含糊。因此,除了少数行业(如汽车设置强制报废年限、特种设备设置强制年检报废标准),其他能够坚持执行此项规定的,可以说屈指可数。分析原因,一是强制淘汰报废的执行期限和标准实际操作难,面对不同的设备,其安全期限和淘汰期限难以判断;二是强制淘汰报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撑,企业存有侥幸心理,不愿意再投入进行设备改造;三是强制淘汰报废的监督实施主体过多或者不明确;四是少数地方认为强制淘汰措施会增加企业负担,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利,从而影响当地的政绩;五是相关监管部门认识不够充分,认为淘汰报废不安全设施是企业自己的事,企业由此发生安全事故理反正要依法予以严惩,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六是相关部门基础工作准备不足,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只能听之任之,凡此种种。大量的事实表明,安全出口关引发的事故比例已经接近或者超过安全入口。只有加强对安全生产出入口的管理,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因此,强制淘汰报废不安全或者已经使用期满的设施、查找整改设备安全隐患,是加强安监管、把好安全出口关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通常不会主动申报已经服役期满的设备,这就需要我们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开展相关监督检查。强制淘汰报废并不等于可以不问青红皂白、不讲原则、不进行调查研究,就一刀切地要求企业实施关闭。这就需要我们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们千万不能只注重把好安全进口关、只注重《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而忽视加强安全出口关的管理。认真做好强制淘汰报废和隐患整改工作,我们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一是尽可能完善国家强制报废标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便于操作;二是监督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管理平台,从事并积累大量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及时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掌握企业主要安全生产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多层次、全方位、动态地对企业加强安全监管;三是积极推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方法,采取可靠有效的安全技术手段来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度;四是建议制定强制淘汰报废法规,全面推行主要安全设施备案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目前安全生产出口关形同虚设、无人把守的格局,有效做到控制和压降事故。总而言之,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次又一次的事故通报和不断举一反三的被动安全检查来实现控制压降事故的根本目的。控制和防范事故,必须学会在预防上下功夫,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唱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旋律。透过大量的典型事故案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安全生产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要高度重视监督管理的全部过程和环节,科学界定监管目标,合理分配监管力量。事实证明,安全生产采取极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行不通的,早晚要走入死胡同。我们只有以党的正确路线为指导,积极探索安全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紧紧围绕安全生产的工作主线,不断总积极探索安全生产规律牢牢把握安全生产主线

篇2

(一)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课件的制作上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并灵活应用,充分将影音、图像和动画融合到多媒体课件中,使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和表述出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矿山工程系建有教学矿井一座,它被批为矿业工程类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矿井主体、煤炭科技展示楼、煤矿机电设备展示广场、矿山公园、煤矿机电设备实训中心五大主体。其中,煤炭科技展示楼设置煤矿生产展示3D影院,通过程序控制以立体流程展示煤矿生产整体流程。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通过程序设置实现煤矿模拟生产整体操作和3D展示,在此过程中将煤矿安全生产每个安全控制点有效融入,从而有效保证安全生产的整体流程。

(二)引入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提供进行分析的素材和机会,通过案例学习,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进行采矿设计及指导现场生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得到强化[1]。例如,在讲授矿山安全法时,在课堂上阅读《法制网》一则新闻“新闻报道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于2013年发生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4.1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共致53人遇难”。然后假设其中一组同学是八宝煤业公司现场人员,另一组同学是八宝煤业公司负责人,要求他们分别写出当前应对措施、注意事项、事故上报流程、事故调查程序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善后处理措施等。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学生亲临其境,驱使学生主动去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理解、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实训中心资源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矿山工程系拥有国家级教学矿井、矿山地质测量实验室、矿山采掘技术实验室、矿山采掘机械实验室、矿山供电实验室、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室和矿山工程实训中心等实验实训中心,集煤矿“勘测、开采、机电、通风与安全”于一体,涵盖了煤矿类专业大部分的教学实验系统。通过对整个实验实训中心的参观,使学生对井下复杂的系统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有效地克服《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课程知识点抽象、复杂、过于死板、难以记忆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模块的法律内容,有目的地将教学场所安排到相应的实验实训中心。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以煤矿生产技术人员身份明确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进行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煤矿生产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都要确保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确保法律条款与生产结合,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变过去偏重理论知识、考试内容局限在书本上的做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估方法。《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课程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一)学生出勤率和课堂表现

实行扣分加分制度,学生无故旷课、迟到、早退每次扣10分,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并且回答正确每次加5分,本部分满分100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0分。占总体考核30%。

(二)作业完成情况

对课堂布置的作业进行批改,存在漏缴和抄袭情况每次扣10分,满分100分,扣完为止。占总体考核30%。

(三)技能操作

课程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技能操作考核,给出40组不同的技能操作考核试题,实践考核题试题依据不同法律法规知识点进行设置,内容包括进入模拟矿井前的物品贮备、清点和查验,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规程操作和工作记录填写,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控制,模拟矿井事故处理流程以及升井后的物品归位和记录。要求学生抽选试题,然后按顺序依次考核。技能考核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考核过程中可以参考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并做详细记录。占总体考核40%。

三、建立课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

课程教学信息的客观反馈,有利于课程内容调整、结构优化、方法改进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信息反馈与控制的功效,这样能有效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课程教学质量。本课程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评价

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效果几个方面进行评价[5]。本课程采用统计方法,搜集大量的数据,对教学情况进行客观调查、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评分部分、专业性评分部分和学校评分部分。其中,学生评分部分采用学生抽查法,抽取班级1/2学生,首选班长、学习委员和课代表,其余学生随机抽取,选取的学生按评分标准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评分。

(二)学生发展评价

主要通过学生的品质道德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是根据学生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尤其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行使权利和完成任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价统计。

(三)考核结果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考核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并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将分析结果与以往几年考核结果进行对比,对成绩上升或下降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通过学校的教务处、学生处、院团委、学生组织社团以及用人单位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工作,对收集到的课程教学信息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加工处理,针对教师自评和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能够解决的就及时解决处理,不能解决的上报主管部门,并不断督促相关解决办法出台,最终形成课程教学的趋于固定的体系。(本文来自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四、教学改革实践

篇3

__县安监局全心全意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大局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杜绝后两个月各类事故的发生,近日,__县安监局深入县各重点行业实施边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培训,边在各重点行业生产经营现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深入县各重点行业宣传教育内容为学习《安全生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新修订的《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把法律法规的主要精神和基本内容宣传到各类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使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形成强大的法制氛围。

二是加强源头管理,落实好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防范措施。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突出重点,涉及到生产经营安全、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等安全检查。认真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为重点,坚决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窝点;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督检查,对重大危险源要实行24小时严密监控,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要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或关闭;加大对非煤矿山检查力度,坚决关闭取缔非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非煤矿山企业;对县产业集聚区园区内企业,对未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未经安全生产“三同时”审查,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一律停产停业整顿;要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各个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工作。

篇4

关键词:煤矿安全;经济下行;监管

目前,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下行趋势,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受此影响,煤炭下游各行业,如火电、化工、冶金、建材等需求严重不足;社会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压力逐步加大,煤炭用量受到严格控制;优质清洁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能加大,造成全国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价连续下跌,煤炭行业发展陷入困境,甚至一些煤矿因资金状况难以为继,主动停产、转产。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规律分析,当煤炭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煤炭经济处于大起大落的时期,往往也是煤矿事故的多发期。煤炭工业经济持续低位运行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变,煤矿安全生产面临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考验[1]。

1.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煤炭行业进入“四期并存”的阶段,即需求增速放缓期、超前产能和库存消化期、环境约束强化期、结构调整攻坚期。这是10多年来持续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作用的客观体现,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既有挑战也有机遇。从有利的一面看,“四期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必将推动煤炭行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从而促进安全生产。同时,由于一些小煤矿业主抗风险能力较差,为避免亏损被迫退出煤炭行业,整顿关闭阻力减轻、障碍减少,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依法治理良好环境的形成,有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机制的健全完善,也有利于全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2]。一是为促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条件。经济下行客观上迫使煤炭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整合重组,全面结束煤炭行业依赖粗放型发展模式的进程,转向依靠理念创新、科技创新,走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提高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煤炭产量受控促进安全生产风险整体下降。控制国内煤炭生产总量是帮助行业脱困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安全监管监察,依法调控、依法治理,促进企业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减轻了安全生产风险。[3]从不利的一面看,为防止陷入亏损,各煤炭企业均采取措施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部分企业通过延长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来摊薄成本,甚至以量保价,低价促销,降低安全标准,违规超能力生产,造成安全生产风险加大,为企业长远发展埋下隐患。一是安全投入减少。当前,煤炭企业各种税费较重,融资十分困难,融资成本较高,加之下游企业的拖累,加重了煤炭企业财务费用负担,致使企业安全投入必然会减少,各种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技术改造、设备设施更新升级等难以落实到位。二是人员情绪波动。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分散了企业负责人抓安全工作的精力,造成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的情绪波动,人的不安全行为增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生产、技术、管理骨干大量流失,动摇了安全生产基础。三是管理水平下降。部分煤矿为防止巨额亏损而采取降薪措施,客观上造成企业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的热情下降,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得不到有效激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大打折扣,企业安全生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4]。

2.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1)尊重经济规律,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为煤炭企业清费利税,严格落实煤炭资源税改革措施和煤炭企业收费清单制度,调低煤炭增值税税率,合理减免有关涉煤费用。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对煤炭企业的信贷状况,尝试建立政府以奖代补等激励机制,引导、支持、帮扶企业加大安全技术改造等投入,为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完善煤炭企业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重组政策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安全的产能,优化煤炭开局,提高生产集中度[5]。

(2)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继续通过开展“千名干部与万名矿长谈心对话”等活动,了解煤矿真实情况,掌握煤矿安全生产普遍性问题,探讨解决办法。把执法监管过程当作为企业服务的过程,在不降低安全监管标准的前提下更好地提供各类服务;组织专家帮助企业排查隐患,支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为企业安全技改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提高各类涉煤行政审批办事效率,帮助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示范企业(矿井)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标准体系,实现“四减”(减矿、减面、减产、减人)要求。

(3)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生产整治。整顿关闭小煤矿和“打非治违”是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煤矿安全整治,把小煤矿数量降到一定程度,从整体上提升煤炭工业的素质和安全保障能力。对违法违规建设的项目一律责令停工停产;对超能力生产、越层越界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一律严厉处罚,直至关闭;对非法违法开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予以关闭;对安全基础条件差且难以改造,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的小煤矿,一方面要加强监管,一方面要加快引导其退出煤炭生产领域。

作者:穆壹 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安监局

参考文献:

[1]汤道路.煤矿安全监管体制与监管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2]王沛莹.论我国煤矿安全法律制度构建[J].煤炭技术.2013(08).

[3]姚有利,秦跃平,于海春.煤矿安全状况随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07).

篇5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逐渐成为与土地、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日益对经济运行、社会生产生活和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是指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的数据所构成的数据集合,必须通过特殊化处理分析,才能形成有规律、可预测的信息服务能力。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等特征。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安全监管部门、企业或者其他机构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海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总结数据的规律,发现数据的价值,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执法检查、事故调查和决策分析等业务提供支持,安全生产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

安全生产大数据特征

安全生产大数据是大数据的子集,是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业务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海量数据。通过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发现潜在隐患、评估安全风险、寻找事故规律、追溯事故原因,实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

安全生产大数据除了具有大数据的一般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3项特征。

数据分散

安全生产大数据主要存储在生产经营单位、政府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技术服务机构(从事安全评价、文化宣传、教育培训、检测检验、产品研发等工作的机构)、社会公众(如网站、论坛、社交网络、互联网),这些数据融合困难,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

数据边界模糊

安全生产涉及众多行业领域,面广复杂,如何界定安全生产数据较为困难。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工艺技术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安全生产数据定义模糊,尤其是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时,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就更加困难。

数据效用时间短

企业安全生产监测、视频图像等数据效用时间短,比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演化规律不清,瞬时突发,瓦斯突出、矿震、矿压监测数据效用时间很短。相比于金融、社交、物流、零售等大数据,安全生产大数据价值密度更低,比如在低瓦斯矿井下,瓦斯监测数据长期不变。

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案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积极推动安全生产大数据的应用,组织研发团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研发与试用工作。采用了NoSQL(非关系型)数据库、MapReduce计算框架、HDFS高性能分布式存储系统、图计算、语义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识别、毫秒级索引查询分析和实时处理等技术,初步建设了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开发了集地图导航与图表相结合,静态、动态监测预警与多维度关联相结合的事故钻取分析、事故发生规律与致因挖掘、事故预测预判和风险防控于一体的大数据应用系统,具有事故统计分析、隐患分析、远程执法巡查、态势分析、安全研判、舆情热点分析和决策服务等功能。

下面,简单介绍安全生产大数据的两个应用案例。

安全生产互联网舆情分析

安全生产舆情具有负向性、突发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主观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这些舆情信息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安全生产工作。大数据给舆情监测和分析方式带来了变革。

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定期从互联网上采集安全生产舆情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分类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舆情大数据。可以使用智能语义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舆情趋势、等级、影响程度上进行分析,实现对安全生产舆情的监测分析、判断安全生产工作的潜在影响和风险、确定舆情的等级和影响程度。

安全生产事故规律分析

首先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事故原因,挖掘事故规律。例如,通过地域性分析,发现山西、湖南、重庆为煤矿事故多发地区,黑龙江发生重大事故起数较多,据此,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安全监管监察工作;通过事故统计分析,可知顶板、瓦斯、运输为煤矿事故的主要类别,因此要求煤矿加强对这些事故类型的预防;对灾害伤亡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伤亡模型,伤亡人数逐渐减少,表明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

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进行安全生产态势预测,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的问题

当前,安全生产信息化还很落后,成功的大数据应用案例还很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安全生产数据采集机制和手段不健全,有些安全生产数据难以采集或者采集的稻莶蛔既贰⒉煌暾。安全生产数据不规范,融合难,质量差。

二是企业由于信息安全、商业秘密保护等多种原因,不愿意开放共享自身的安全生产数据。

三是适用于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的算法、模型研究不深入、不成熟,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价值点还没有全部发掘,业务需要进一步研究。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建设是一个渐进的持续过程,需要不断开发完善。

安全生产大数据应用方向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通过人工方式很难完全排查企业存在的隐患,特别是对于有隐蔽性的隐患,需要排查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这种方式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而且很难界定安全与危险状态,隐患排查效果差。应用大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隐患,提高企业隐患排查能力。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通过分析55万起工伤事故发生的概率,提出了著名的“1∶29∶300安全法则”。这个法则告诉人们,每一起重伤或死亡事故,背后必定发生了300件无伤害事件,也就是潜在的隐患,这些无伤害事件往往被人们忽略了。

采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物、环境的监测信息和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建立企业安全生产大数据。利用图像识别、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数学等算法,建立隐患诊断大数据模型,通过对多个数据参数分析比对,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管理缺陷,从而界定是否构成隐患。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独立打分的方法可以评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强,而且多是使用静态数据评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应用大数据可以动态评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

首先,构建企业安全生产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和风险指数,采集企业各类安全生产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根据算法计算出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指数。融合区域、行业或者全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数据,建立区域性安全生产风险指数。安全生产风险指数可以用红、橙、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在地图上可视化展示。建立安全生产风险预警机制,促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精细化和精准化。

突出预防为主,强化信息技术对安全生产风险识别与管理的支撑保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源头治理能力,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事故调查

大数据用于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也是一个主要方向。建立安全生产大数据,记录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管理台账、隐患排查信息、监测监控信息、执法检查等信息。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可以φ庑┦据进行取证,从而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认定事故责任。2010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发生死亡29人的矿难,由于该煤矿的监管记录保存完整,每条记录都包括检查的时间、结果、违反的法律条款、处理的意见、罚款金额、已缴纳的金额、煤矿是否申诉等数据项。逾千条的监管记录为事故追责提供了重要证据,最终事故认定矿山安全与健康局无监管失职,煤矿所属公司承担主要责任。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机构应用大数据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是“智慧安监”的发展方向,应用点包括:

1.大数据应用于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业务

政府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收到某个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或换发)业务,分析企业安全管理、风险、事故、信用、标准化、隐患排查等数据,依法判断是否批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申请。

2.大数据应用于日常安全监管监察业务

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在日常监管监察工作中,通过分析企业安全管理、风险、事故、执法、信用等数据,对企业实行分类监管监察,提高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效能。

3.大数据应用于安全生产执法

篇6

大家知道,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构成事故的“三要素”。但是这三者中,物和环境相对稳定,而人却是最活跃的。人是操控物态、改变环境的主体。因而事故“三要素”中人是主要的因素。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关键是管人,管住了人,也就把握住了安全的主动权。

人为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是在研究人与事故的联系及其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与构成事故的要素,因此,要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发生,依据人的安全与管理的需求,运用人为事故规律和预防控制事故原理,联系实际,而产生的一种对生产事故进行超前预防和控制的方法。

一、认识人为事故的规律,加强预防性安全管理

在安全生产中,人既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又是生产中安全与事故的决定因素。人的安全行为能保证安全生产,人的异常行为会导致事故。因此,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好人的预防性安全管理,强化和提高人的安全行为,改变和抑制人的异常行为,从而实现安全生产。附表《人为事故规律》揭示了人为事故的基本规律。

在掌握了人们异常行为的内在联系及其发生规律后,为了加强人的预防性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人的表态安全管理。从产生异常行为表态始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有效预防人为事故,必须做好人的表态安全管理。例如,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提高人们的安全技术素质,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需要,从而为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提供基础保障。

2、做好人的动态安全管理。从产生异常行为动态续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必须做好人的动态安全管理。例如,建立、健全安全法规,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促使人们的生产实现规律运动,及时发现并改变人们在生产中的异常行为,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要求,从而预防、控制由于人的异常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3、做好劳动环境的安全管理。从产生异常行为外侵导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预防、控制人为事故,还要做好劳动环境的安全管理。例如,当发现作业人员受社会或家庭环境影响,而思想散乱,有产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时,要及时行进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消除后顾之忧,从而预防、控制由于环境影响而导致的人为事故发生。

4、解决好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产生异常行为外侵导发致因的内在联系及其外延现象中得知:要想预防、控制人为事故,还要解决好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消除违章指挥;加强工具、设备管理,消除隐患,使之达到安全生产要求,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由于管理失控而导致的人为事故。

二、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

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自觉接受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思想,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支配行为的思想保证。

2、要努力学习生产技术和安全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和应变事故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支配行为的技术保证。

3、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规程,不能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即只有用安全法规统一的生产行为,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4、要做好个人使用的工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烦的日常维护保养,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并做到正确使用,当发生异常情况时,要及时处理,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5、要服从安全管理,并敢于抵制违章指挥,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分担的生产任务,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求得解决确保安全生产。

三、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发生

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是继强化人的表态安全管理之后的动态安全管理。通过强化人的安全行为预防事故发生,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超前有效预防、控制人为事故的目的。

1、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在认识到人的异常意识具有产生异常行为,导致人为事故的规律之后,为了保障自身在生产实践中的自我改变异常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自我控制是行为控制的基础,是预防、控制人为事故发生的关键。例如,当发现生产环境、工具、设备异常时,或领导违章指挥有产生异常行为的外因时,能及时采取措施,改变物的异常状态,抵制违章指挥,有效控制由于异常行为而导致事故发生。

2、跟踪控制。跟踪控制,是指运用事故预测,对已知具有产生异常行为因素的人员,做好转化和行为控制工作。例如,对已知的违章人员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转化工作和进行行为控制,防其异常行为的产生和导致事故发生。

3、安全监护。安全监护,是指对从事危险性较大生产活动的人员,指定专人对其生产行为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监督。例如,电工在停送电作业时,一般要有两人同时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防止误操作的事故发生。

4、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指运用人自身技能,对从事生产活动人员的行为,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从发现并改变人的异常行为,控制人为事故发生。

篇7

关键词:安全 心理 培训 应用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综合性科学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是核心,因为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按照人的心理规律和客观规律制定安全预防措施,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的安全生产运行过程是人――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状态――人的反复循环,其中,人是安全生产运行中的核心因素。安全管理就是要着重研究和控制在生产活动中自由度极大的人。煤矿事故,除了环境和设备诱发的因素外,更多的是人为事故,即责任事故。必须要运用安全心理学的原理,培养训练员工养成自我控制的素质,减少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知觉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知觉直接影响和制约人的行为,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矿工要做到高效和安全作业,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是通过对井下一系列复杂事物和特殊环境的感知、记忆、理解,达到人与性格、事物与环境、生产与安全的适应和协调。只有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观环境,才能为排除不安全隐患奠定认识基础。同时,只有矿工知觉出不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按照感知规律认识和观察井下环境的方法有:

1、运用强度性,增强刺激感。被知觉的事物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达到知觉的清晰。一般来说强烈刺激容易被知觉;微弱刺激容易被忽略。在井下安全管理中,适当运用知觉对强度的敏感特征和反映规律,多搞一些安全标志,搞一些相对强度如静与动、白与黑等,提示矿工们注意,增强知觉效果,提高矿工的安全警惕性。

2、运用对比性,增强印象感。为了突出不安全的隐患,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在管理中运用不同事物的对比差别,增强人的安全知觉印象。例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环境对比等等。

3、运用协同性,增强有效感。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协同性原理,调动各种器官,参加知觉运动,使人的知觉达到更加有效的程度。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听的东西只能记住15%,看的东西则可记住25%。所以,安全教育应采用耳听、眼看、手到多种形式,特别是对新设备的操作和新技术的掌握,要进行试操作以及岗前培训。

二、安全行为中的动机激励

安全动机是推动矿工进行安全生产的一种内部动因,驱使着员工注意安全,达到精力集中,成为一种定向力量,真正把安全当做生产的第一需要,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矛盾。必须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从煤矿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说,通过预测矿工的动机培养提高矿工安全动机的行为,主要有以下途径:

1、强化目标的吸引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整顿”、“无事故季”、“安全生产月”活动。按工种不同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对机械工种类开展“安全运转1000天”,对个人提出“安全标兵”、“十佳安全能手”、“安全红旗手”等等。推行的目标一定要有强度,对员工要产生吸引力,使人产生积极地、强烈的反应和情感。

2、增强安全动机的外界压力。开展“安全家庭”、“安全帮教”活动,家属对矿工要做的“敲安全钟、吹安全风”、“亲友提安全希望”等,对矿工安全动机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3、开展岗位技术比武活动。开展岗位技术比武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学技术、学管理、学知识,达到了解设备性能、掌握操作方法,熟悉工艺流程,安全生产。

三、安全行为中的个性培养

安全管理是以具体的人为对象的,必须掌握和了解员工性格特征;煤矿工人憨厚朴实,不拘小节。生产中“愣头青”发生的惨剧比例很高,侥幸、麻痹心理是安全生产的大敌。

矿工有不同的个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凭想象去改变的。但必须引导矿工的个性去适应和服从安全生产总目标,在安全管理上应发挥人的个性。因此,需要做到:

1、根据矿工不同的个性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矿工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在处理安全与人的关系问题上不能搞一刀切。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有效地发挥性格的作用,做好各项工作。

2、根据性格在社会倾向上的优劣,将性格引导到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轨道上。管理者摸透每个矿工的性格,按内向型的、外向型的、冷静的、急躁的等划分性格,让工作岗位与性格协调起来。如看守工、机车司机、电工等,最好安排沉着冷静的职工担任。

3、根据性格的相对稳定性,管理者要耐心,因势利导,不要激化矛盾。如对急躁和冒险性格的人,不要简单的批评,要让他们干自己适合的工作,随时提醒他们遵守《安全规程》。

四、注重安全心理培训

培训可以提高矿工的素质,但往往只强调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而忽视了心理素质,虽然前三个不可少,但都受心理素质的制约,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共同基础。实践证明,在紧张、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心理素质强就会激发斗志、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员工的技术素质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处险不乱,化险为夷,保证安全生产。因此,务必对矿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运用心理学方法,建立矿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势,提高安全心理容量和素质,使员工能自觉的控制心理活动,遵章守纪,戒除自己的违章行为,保障安全生产。

篇8

1.1强化安全意识

在日常安全生产中,安全措施执行是否有力、落实是否到位,其重要原因就是少部分员工的误操作和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因此,必须加大对安全意识的教育力度,引导干部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控为主”的意识,形成生命第一的观念。同时,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

1.2培养安全意愿

安全意识往往停留在思想上,而安全意愿不仅是在思想上,同时还在情感上主动追求本质安全。一个不具备安全意愿的员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安全职责的行为,只有在强烈的安全生产意愿驱动下,员工才能自觉地履行安全职责。为此,在开展安全思想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员工安全意愿的培育摆在首位,对于安全意愿较弱、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员重点教育引导。

1.3保持安全情绪

每逢节假日等特殊时期,都是安全管理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部分员工可能会产生歇歇脚思想,出现不安全行为,威胁安全生产。因此,培养员工的“安全情绪”是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培养“安全情绪”,需要员工做好情绪掌控,发现自己情绪低落,一定要学会自我剖析、及时调节,避免因情绪化影响工作开展。

2发挥“友律”,互保安康

在没有监督约束的情况下,个体行为很容易因信马由缰而出现纰漏,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监督约束,引导员工把安全行为驶入安全轨道。

2.1互保联保

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对员工现场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岗位因其环节多、风险大,需要两人甚至三人互保联保,以提高安全系数。因此,必须教育引导员工充分发挥“结对子”所产生的互相监督、互相照看、互保平安作用,使彼此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2.2导师带徒

对于新员工、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员工,在实施互保联保的同时,可以组织班组长或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与其签订导师带徒合同。在具体实施中,要引导教育员工通过安全、任务、技能、出勤等方面的对标排序、考核管理,提高师徒双方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以点带面,点线成面的良性循环。

3遵守“纪律”,谨小慎微

在生产实践中,每一名员工都必须恪守“铁制度、硬执行、真较真、不糊弄”原则,时刻按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

3.1以“戒”为训

安全制度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而成的,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必须认真遵守执行,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可以说,制度的刚性要求每一名制度之下的员工都必须执行,否则就会受到处罚。可以说,处罚不仅是针对当事人,更是针对情形相似的每个人。

3.2以“实”为本

安全工作重在落实,如果不能把安全制度、相关措施严格落实到工作现场,安全目标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安全管理重在过程管控,通过强化过程控制,督促管理人员遵守制度、操作人员按章作业,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才能规范生产行为,让员工用心地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发生。

4掌握“规律”,规避风险

井下现场条件虽然复杂多变,但安全管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4.1学习安全知识与“明知故犯”型不同,一部分员工出现不安全行为,纯属“无知型”。必须坚持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采取集中培训、专业培训、现场实训、案例教育、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角色仿真、上岗能力认证考核、实际操作演示等形式方法,分类组织培训,突出应知应会、岗位规范操作和安全综合素质等能力的提高。

4.2运用安全规律我们要学会运用安全管理规律,当前一套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成为煤企的保安“法宝”,即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明确矿井安全管理重点,通过保障机制,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风险管控标准与措施的执行,使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5弘扬“情律”,缔造和谐

实现安全生产是员工的最大福祉,也是构建美满家庭、和谐社会的根基所在。

5.1家庭的温情

安全是家庭和个人幸福的基础,消除事故隐患,杜绝“三违”现象,才能确保生活幸福、和谐、美满;一旦因个人原因引发事故,在给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痛苦的同时,还会殃及无辜,其危害之大可晓而知。

5.2集体的关爱

强化团队意识及团队归属感是抓好员工安全思想教育工作的又一个突破口。要大力开展以“关注员工安全、关爱员工情感、关心员工冷暖”为主题的送温暖活动,让大家处处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心无旁骛地投身到安全生产之中。

6运用“利律”,挖潜增能

在安全管理中,同样可以运用经济杠杆的“倒逼”作用,激发员工自主保安的热情。

6.1算清“安全帐”

我们一定要引导教育员工算清安全帐: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无法保障安全生产,一切生产经营上取得的成绩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的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对员工而言,如果发生事故,重则失去生命、丧失健康,轻则被追究责任,甚至还会连累自己的团队及工友,其损失可谓大矣。

6.2掌好“安全秤”

我们必须引导员工正确看待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杜绝赶任务、赶工期、找捷径、怕麻烦的思想,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要科学部署安全工作,严抓思想教育,紧抓责任落实,正确处理“小我”和“大我”的关系,为了我们安全生产的“大效益”共同努力。

7敬畏“法律”,勇担使命

安全生产关系着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经济效益与稳定,要引导员工怀着“敬畏法律,敬畏生命”的高度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7.1当成政治工程优先抓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发展之基、员工的立命之本,确保安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此,安全工作抓必抓先,抓必抓牢。在生产过程中,要把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放在第一位,只有优先抓好这些事关安全生产命脉的环节和要素,才能保障安全生产。

7.2当成使命工程全力抓

篇9

首先介绍述职报告的定义。根据国家有关公文写作的规定,报告是向上级机关陈述事项的上行文,属于行政公文中议案、报告和请示三个上行文之一。《国家行政公文处理办法》规定 “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 。述职报告可以说是工作报告中的总结性报告,是社会组织机关和部门的负责人向上级管理机关陈述自己某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总的回顾,找出内在规律,以指导未来实践的履行职务情况的口头报告。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公文,属于报告的一种,又与总结和讲话稿相似。

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特点

( 一 ) 个人性。安全生产工作述职报告是积极安全生产责任人自身所负责的组织或者部门在某一阶段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回顾,按照上级规定在一定时间进行,要从安全工作实践中去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不足与教训,从而对过去的工作做出正确的结论。与一般报告不一样的是,述职报告特别强调个人性。个人对本岗位,或所管理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有职责。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督查的材料必须真实。这就要在写作上更多地采用叙述的表达方式。还要据实议事,运用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提出主题,写明层义。讲究摆事实,讲道理;事实是主要的,议论是必要的。在写法上,以叙述说明为主。叙述不是详叙,是概叙;说明要平实准确,不能旁征博引。

( 二 ) 规律性。述职报告要写事实,但不是把已经发生过的事实简单地罗列在一起。它必须对搜集来的事实、数据、材料等进行认真的归类、整理、分析、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从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得出公正的评价议论,即主题和层义以及众多小观点(包括了经验和规律的思想认识)。议论不是逻辑论证式,而是论断式,因为自身情况就是事实论据。如果不能把感性的事实上升到理性的规律性的高度,就不可能作为未来行动的向导。当然,述职报告中规律性的认识,是从实际出发的认识,实践理性很强,其目的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因此述职报告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凭空而来,必须进行 “ 扬弃 ” ,即必须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而继承性,就是要继承发扬以前工作中好作风、好的方法,去掉不好的方面,不断创新,工作才会有进步。策略性也是规律性的一个方面。策略即今后工作计划,是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

(三)通俗性和专业性。安全工作既面向群众,又必须有相当的专业性、学术性,因此要在保持相当的专业性的同时,又不失通俗性内容要尽可能明晰准确,结构是格式化的。如果需要在面对听观宣讲,则必须口语化,适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拉近讲话者和听众的心理距离,这就特别讲究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

(三)艺术性。述职报告的艺术性是魅力所在,直接影响着整个报告这一艺术生命体。这样,写作述职报告必然联系整体的讲话活动特点来进行。 “ 述职报告 ” 一词,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待: “ 述职 ” ,是主体的实质性道理。 “ 报告 ” ,是呈现表像而又整体的艺术生命体。报告者要两者并重。写作述职报告,最好从上述总的认识出发。

安全述职报告的主题

述职报告是带有艺术性的论说文,正如所有科学文章如议论文、说明文一样,一定要明确树立一个鲜明的主题,即一个判断句,还要在报告中反复突出。主题要概括全文内容即对社会组织公务情况的深刻认识及办事意向。工作的 “ 主张 ” 、目标,在报告中就是 “ 主题 ” 。确定主题,这是写作首要而且最为重要的工作。要总结出一个集中议论的句子即主题句 —— 口号、标语、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标题并贯穿全文、反复突出。当然,安全工作述职报告离不开 “ 安全 ” 这两个字,其他如 “ 以人为本 ” 、 “ 科学发展 ” 等应该也相当时髦。

篇10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突出煤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控制指标体系,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1、加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考核力度,要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安全事故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制。

3、进一步完善驻矿安监员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工作创新,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把握事故发生规律,提高事故的预控能力。

1、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

2、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提高煤矿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3、要针对近年来其它旗县发生的安全事故,查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并牢牢把握规律,对季节性、专业性的规律提出预警、预控的方案和对策,并针对性的落实监管措施。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煤矿建立辅助救护队,配备相应救护设备、仪器,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5、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6、大力推进煤矿质量标化建设,力争所有生产煤矿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其中11座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

7、针对东胜区各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十项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措施。1、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修筑永久性防爆密闭,与采空区进行隔离,杜绝采空区密闭漏风,严禁私自打开密闭进入采空区作业;2、要加强顶板管理,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在顶板破碎的地方要采取打锚杆、挂网片、喷浆等相结合的支护方式;3、要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避免风路短路造成有毒气体积聚;4、对老窖地质资料不健全的矿井,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老窖积水造成透水事故;5、加强机电管理,确保双回路供电系统稳定运行,井下所有电器设备要安装保护装置,防止停电漏电触电造成人员伤亡;6、针对煤矿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机械设备处在磨合运行阶段,专门加强技术人员资格审查和专业培训,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7、严格落实监控系统责任责任质,做到监控到位、责任到人;8、审查煤矿的施工资质是否合法有效,若不具备施工资质和管理能力,责令其停建停产;9、露天煤矿在采剥、装运、排土过程中,要加强机械管理,避免机械碰撞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爆破公司进行爆破作业。10、进一步加强火区治理监管、实现火区治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要严格按照《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剥离,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停止施工。

三、加强煤矿矿用设备检测检验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和现代化装备为基础,保障煤矿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煤矿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煤矿从业人员与设备本身安全,只有将设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定期检验,才能实现本质安全。随着矿用设备的老化,矿用本文来源:文秘站 设备的安全隐患将增大,对煤矿矿用设备检测检验管理工作定为20__年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严防老化设备和明令淘汰的设备在煤矿中使用,严格要求煤矿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矿用设备、监测监控议器安全可靠。

篇11

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突出煤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控制指标体系,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1、加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考核力度,要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安全事故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制。

3、进一步完善驻矿安监员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工作创新,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把握事故发生规律,提高事故的预控能力。

1、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

2、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提高煤矿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3、要针对近年来其它旗县发生的安全事故,查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并牢牢把握规律,对季节性、专业性的规律提出预警、预控的方案和对策,并针对性的落实监管措施。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煤矿建立辅助救护队,配备相应救护设备、仪器,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5、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6、大力推进煤矿质量标化建设,力争所有生产煤矿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其中11座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

7、针对东胜区各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十项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措施。1、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修筑永久性防爆密闭,与采空区进行隔离,杜绝采空区密闭漏风,严禁私自打开密闭进入采空区作业;2、要加强顶板管理,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在顶板破碎的地方要采取打锚杆、挂网片、喷浆等相结合的支护方式;3、要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避免风路短路造成有毒气体积聚;4、对老窖地质资料不健全的矿井,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老窖积水造成透水事故;5、加强机电管理,确保双回路供电系统稳定运行,井下所有电器设备要安装保护装置,防止停电漏电触电造成人员伤亡;6、针对煤矿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机械设备处在磨合运行阶段,专门加强技术人员资格审查和专业培训,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7、严格落实监控系统责任责任质,做到监控到位、责任到人;8、审查煤矿的施工资质是否合法有效,若不具备施工资质和管理能力,责令其停建停产;9、露天煤矿在采剥、装运、排土过程中,要加强机械管理,避免机械碰撞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爆破公司进行爆破作业。10、进一步加强火区治理监管、实现火区治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要严格按照《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剥离,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停止施工。

三、加强煤矿矿用设备检测检验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和现代化装备为基础,保障煤矿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篇12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对策;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目前的施工安全形势

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些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受作业环境条件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现场安全隐患未能彻底消除,因工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还时有

发生。

2、原因分析

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为何难以根本消除?施工安全事故为什么仍然屡屡发生?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结合笔者的经验和认识,分析如下。

2.1认识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认识的不到位是施工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一些交通行业主管部门认为,施工安全生产实行属地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安全监督部门的事。对建设项目而言,项目业主的认识也不到位,不少项目业主认为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事情,现场安全监管是监理的事情,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安全责任。有的甚至认为管多了责任就会上身,思想上没真正重视。这种片面认识直接导致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和体系建设不健全,措施不得力,安全管理工作仅是开个会、发通知、提口号和走过场地进行检查;二是对安全生产愚昧无知,部分施工单位一味追求进度和效益,在安全方面,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但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安全检查也是流于形式,有的单位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检查,对安全生产的愚昧和无知造成安全隐患无穷,很多惨痛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均是死于愚昧、死于无知;三是对安全生产规律缺乏研究,认识不够深入,对安全生产的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

2.2管理不到位

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是施工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管理不到位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未真正建立,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甚至取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使得管理力量更加薄弱;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没有层层落实到位,对分包单位实行以包代管,制订的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三是一些施工单位一味强调进度而赶抢工期,片面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违章违规的行为,处罚措施和整改落实均不到位,致使施工现场到处存在安全隐患,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2.3监管不得力

政府安全监管不得力是施工安全问题的间接原因。监管不得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方式大多以不定期大检查为主,日常监督管理缺乏有效措施,而且检查形式单一化,手段较为落后,还存在建设规模大与监管人员不足的矛盾,使得安全监管覆盖面小,监督力度不够,不适应当前公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二是执法不严格,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暴露出可操作性差、部分条款交叉等问题,致使对施工安全问题纠正不及时、处罚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导致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

2.4经费投入少

安全经费投入少,是施工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不少施工单位以低价获取工程,施工中通过压缩安全经费来扩大利润空间,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2.5人员素质低

现场作业人员素质低是施工安全问题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工业化、加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其他行业,公路工程建设门槛较低,吸纳的农民工较多。与产业工人相比,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严重不足、安全风险意识低、安全技能和防范能力都相当差。

二、对策研究

1、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相对于平原区而言,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受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建设难度大。其特点和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作业环境条件艰巨复杂

施工现场地处高山河谷,作业环境十分复杂,条件恶劣,安全隐患源、危险源较多且分布范围较广。在气候冷暖、洪水、雨雪、大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影响下,塌方、倒塌、水毁、滑坡、泥石流等安全事故随时都会发生。

(2)安全生产事故诱因多样化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构造物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构造物和交通工程设施等,高墩桥梁、隧道、高边坡等工程施工难度很大;施工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年以上,涉及的材料、机械、人员多;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普遍偏低;陆地、水下、水上、高空、爆破等各种特种作业多;工序之间施工协作性要求高;传统质量、进度、资金三目标对安全生产形成的压力;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足,例如,勘察设计深度特别是地质勘探精度不够,地质情况变异大,会增大后期施工难度,埋下安全隐患。

(3)安全事故易发、多发

高速公路工程作为线状工程,线长点多,一个施工标段短则几公里,长则十到几十公里,而且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场地狭小,工种复杂,地质条件差,施工技术难点多,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易发、多发施工安全事故。

2、安全源于管理

(1)安全必须依靠管理

管理是第一位资源。通过对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和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表明:搞好高速公路施工安全工作,必须依靠管理,安全生产实质上要解决的是管理问题。

(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制定具体、明确、量化的安全管理目标,目标管理是管理中的管理,目标体系的设定、实施、检查与评价应当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制定目标要突出重点。对于山区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目标应把对触电、高处坠落、车辆和机械伤害、火药爆炸、淹溺等事故的预防当作重点控制对象;把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各类人员具备安全上岗资格并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能力、现场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合理组织施工生产、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机电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齐全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爆破作业、高处作业、水上作业、吊装作业、人工挖孔作业、张拉作业、隧道施工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作为管理的重点。

3、安全管理的实施

3.1抓住一条主线

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应紧紧抓住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条主线。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施工单位岗位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基础、核心制度。只有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做到层层有分工、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

3.2落实四项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建设项目的从业单位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需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资金保障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检查和应急救援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组织约束、社会约束、自我约束、激励机制。

(2)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按照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GB/T28001—2001),施工单位要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积极推动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3)深人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培训教育工作

严格执行“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规定,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包括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典型事故经验教育等,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手段,提高培训效果,积极创建企业安全文化。

(4)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监管不留死角,确保机构到位、人员到位、制度到位、经费到位。狠抓基层和基础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结语

在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向山区发展、建设难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形势严峻。当前,解决这一现实课题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其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对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从创建安全文化、健全安全法规、落实安全责任、依靠安全科技和加大安全投入五个方面人手,强化管理,实现人机环境的和谐与统一,确保山区高速公路施工本质安全。

参考文献:

[1]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国家标准[S].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公路分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篇13

为进一步深化“建筑安全年”活动的开展,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这么一个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我们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落实安全保障措施,营造安全施工环境,从而提升我们建筑行业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减少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此,我谨代表活动的主办方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这次培训班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从市里邀请来给我们授课的两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加这次培训班的所有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借举办培训班这么一个机会,我想谈一谈以下四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谈一谈为什么要举办这么一个培训班

大家可能都知道,就在10天前的5月19日,湖南省的一条高速公路在建隧道内,一辆载有炸药的车辆在卸货时,因为操作不慎发生了爆炸,事故造成了共20人死亡,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还有今年以来我县在其它领域也陆续发生了一些人员伤亡事故,可以说是教训非常深刻。说句心里话,我们哪一个人不希望笑语常在、哪一个家庭不希望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希望兴旺发达、哪一个单位不希望平平安安,但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安全。没有安全,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无从谈起;没有安全,一切美好的追求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安全,一切所做的努力都等同于零。对于建筑行业,安全这个因素比其他大部分的行业更加重要。建筑施工行业因其劳动强度高,危险性大,而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高危行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建筑行业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和煤矿事故,因违章作业而造成的死亡事故占60%左右,其中农民工死亡占77.7%。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且大多数都是青壮年,都是家中的顶梁柱,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对企业发展造成极坏的影响,而且给伤亡者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永远的伤痛!近年来,虽然我县通过搭建平台、完善制度、强化措施,不断加强和规范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监管,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那么一种向上的趋势。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我县建筑行业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三违”现象(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时有发生,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下马虎就有可能发生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尤其是今年县里正在大力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项目建设的力度和强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并随着下一步一大批重点项目的陆续开工,建筑施工工地可以说将在县里全面开花,不仅给我们的监管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同时也给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觉得在这么一种形势下,非常有必要组织我们的建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及相关人员举办这么一次安全培训班,同时也真心的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培训班,来营造一种“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县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第二、谈一谈目前我县建筑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的建筑管理和质量安全工作在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尤其是智武副局长的主抓主管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建筑市场监管得到加强,秩序趋于规范,体系逐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不”:

一是质量意识还不够强。建筑工程质量还没有真正成为建设活动各方主体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自觉行动。在工程建设活动当中,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弄虚作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欺诈行为屡屡发生,甚至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是安全措施还不够实。一些企业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十分严重,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投入重视不够,对事故防范措施不实,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造成安全管理、技术水平低下,使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

三是教育培训还不到位。目前,我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民工为主,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一些建筑企业对他们的岗前、岗位和转岗培训流于形式,致使一线作业人员操作技能低下,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尤其是爆工、电工、电焊工等一些特种工种和关键岗位,仍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是监控和信用体系还不健全。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的不大,措施不够得力,一些建筑安全隐患未能彻底消除;工程款清欠任务繁重,前清后欠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引起我们监管部门和建筑企业业主的高度重视。

三、谈一谈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首先是谈一点体会。通过这几年来工作的实践,我认为要想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法”、“理”、“责”、“情”四个字。

“法”就是法律、法规。对我们监管部门来说,就是要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指导、协调和服务,为参与建筑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提供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环境,并依法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予以制裁。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来说,就是应当认真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使得自身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理”就是真理和规律。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有其特定规律,必须认真研究、遵循和适应这种规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使得我们制定的政策制度符合客观规律,从而不断增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责”就是责任。责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无论是我们的监管部门还是施工企业、监理单位,都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既要抓好经济发展、也要抓安全生产。通过建立清晰明确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实效。

“情”就是感情。要带着感情、带着真情去抓安全生产工作。广大建筑劳动者,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农民工朋友,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必须深怀对他们的真挚感情,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盼,才能真正的转变工作作风,不顾个人的、部门的利益得失,全力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其次是谈一点建议:讲到安全生产,我们时常会想到这么一句话,那就是:“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抓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艰巨、细致、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主管部门也好,建筑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也罢,要正确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小事”和“大事”的关系。安全工作中“小事”和“大事”之间的关系,是量变到质变的具体体现。事故教训告诉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一些在平时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其背后往往潜藏着一些事故隐患,所以这就要求在我们监管过程中,发现隐患尤其是一些可能会导致作业人员伤亡的隐患,处理要及时果断和不留情面,真正做到抓“小”防“大”,防微杜渐。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偶然”和“必然”的关系。在安全生产中,常有人以“偶然”两字来分析和解释各种事故,这种“偶然”对抓好安全生产是十分有害和可怕的,每件事故的背后都蕴涵着发生的“必然”规律。所以安全监管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少搞表面文章,做到从严要求,从严把关,才能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突击”和“持久”的关系。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仅靠一时的“突击”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需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所以类似专项检查的“突击”并不可少,但形成一套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更加重要。在这方面,我们县里通过制定、落实建筑业管理的“三项制度”和“百分制考核”方案,建立了一套比较有效、动态的监管措施,并已在我们整个赣南地区得到了逐步推广。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独唱”和“合唱”的关系。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我们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单打独斗”是难以为力的。所以要抓好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依靠广大施工监理企业、各项目指挥部、各生产班组及所有建筑施工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四、谈一谈对这次培训班的几点要求

局里对举办好这次培训班应该说是非常重视。为了举办好这次培训班,我们局里相关人员、相关股室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从方案的拟定、课程的设置、专家的聘请到后勤的保障等,都牵扯了大家比较多的精力。我们参训人员也是克服了许多不便,放下各自手中的工作,来参加今天的培训班。我想,既然办了,我们就要把它办好,办出成效;既然来了,就要做到学有所成。借此机会,我就本次培训班简单地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端正学习态度。建筑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大家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学、带着问题来学,争取通过这次培训班,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是要严肃学习纪律。这次培训就安排一天的时间,希望大家要集中精力,自觉维护好课堂纪律,做到尊重专家、服从管理,确保学习效果。

篇14

【关键词】煤矿企业;持之以恒;安全管理一、正确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讲话中提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的管理理念,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方位、全过程是实现安全管理的保障。欢城煤矿在全矿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经实现安全生产2600天,安全生产形较好。但不能不注意到在长期安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松懈麻痹思想。因此,应正确认识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意识到安全隐患存在的客观性和长期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性。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对职工进行进行安全教育使其获得安全高效的操作技能,做到按规程操作,避免违章现象处出现。领导班子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让安全为生产保驾护航。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企业干部必须实施安全管理,这是法律责任赋予的要求;企业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管理,这是每一个职工自身利益的需要。安全生产是各方面通过长期努力的综合结果,我们要坚持学习,认真学习专业的科学基础知识、然后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遵守规章制度,学以致用。从每一个单项工程或每一环节的起点,都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

二、安全管理重在坚持

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中,有人用偶然来分析和解释事故诱因。以事出偶然来开脱,对搞好安全生产是不利的。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任何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背后都可以找到隐藏着的必然规律。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基础工作入手,狠抓管理,从严要求,从严把关,从严考核,从严奖惩。只要坚持严字当头,认真强化安全管理,能逐步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杜绝事故的偶然而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然。安全生产涉及到井上井下,方方面面。要持之以恒,做扎实细致的工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要把坚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要不怕繁琐,不怕唠叨常抓不懈。通过长期努力打开安全管理的新局面,通过深入持久,加强巩固。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要从严格制度、加强纪律开始,在时间、形式、教育等方方面面形成企业文化,做到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惟有如此,才能搞好安全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中,我们要处理好突击与持久的关系,用突击来巩固持久,以持久来检查突击,把突击与持久恰当地运用到安全生产管理当中。

三、如何抓好安全生产

经济利益煤矿企业的根本目的,但在具体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抓好安全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煤矿的效益主要来自于煤炭生产,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保障可言,如果没有安全保证,企业利润与效益就是一句空话。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的情况,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发生事故,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善后处置。处理事故的过程也是经济损失。企业效益与安全是煤矿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企业领导必须认真做好两手抓,必须做到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职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形成安全第一、警钟长鸣的氛围,针对不同时期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安全工作的新问题、新动向,耐心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地依靠广大职工,齐心协力地搞好安全生产;基层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现场的生产指挥和安全管理,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要与职工群众一道,即时排查,不让事故隐患蔓延和发展,提高职工群众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培养全体职工高度负责的积极态度,要养成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要严格奖惩制度,赏罚分明。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和繁重系统工程,涉及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所以,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互动管理。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编制严密的安全联络网,构筑好安全管理平台。要从“人、机、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加大安全投入,保证职工的思想稳定和积极有效的工作状态,保证物资的合理充分保证和设备的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企业和谐文明的精神风气。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企业每一位管理者的头等大事,需要我们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管理理念,营造安全氛围,谱写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新篇章。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