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骨科医院治疗关节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骨关节炎病人需要骨科住院手术时,往往是病情严重的病人,有的已经完全丧失了相应关节的运动功能,而造成不能行走只能依靠轮椅等。骨关节炎病人经(手术)治疗出院后回到社区,一般病人病情有所好转,大多数人相应关节的运动功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并可以逐渐提高。
治疗情况的不同
骨关节炎病人在骨科病房住院时,一般病情比较重,准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往往以保证手术成功为核心,调节病人身体能更好地适应手术并充分做好术前准备;而术后重在防止各种手术并发症。专科医院治疗手段主要是根据病情和基础疾病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简单的术后康复。
骨关节炎病人术后出院回到社区,一般已经度过了手术后的危险期并开始进行全面康复,此时往往手术伤口已经拆线,病人需要社区医师长期的指导及管理。治疗手段主要是康复、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必要时配以一定的药物治疗。
管理情况的不同
骨关节炎病人在专科病房住院时,由于准备手术或手术后不久,往往以卧床为主,较少运动(虽然病人应积极进行合适的床上运动),并且较少能进行健康教育等管理。骨关节炎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每日活动量会明显大于住院时,同时对其制定相应的长期康复计划。除此之外,在社区还需要社区医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发放教育资料、举行健康讲座、建立病友联谊会或俱乐部等,并确立良好的医患合作关系。
监测内容的不同
骨关节炎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虽然仍需要监测病人的一般状况和术后情况,但是更重要的是监测病人的康复情况,如手术关节的运动功能、屈曲度、运动时是否有疼痛等,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评估。
心理情况的不同
骨关节炎病人在专科病房住院时,身着病号服往往会觉得自己是“病人”,对病情比较重视,也会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进行治疗。这时家属也会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
骨关节炎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有的还会继续积极配合社区医生的工作,但是有的患者特别是一些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往往会对自己的康复失去信心,甚至悲观失望,进而会不配合社区医师的管理或拒绝治疗,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
下面把以上各方面的不同总结为表1。
今天记述的一位医生,从医四十余载,成功治愈的患者不胜枚举,他就是现任济宁市中医院(三甲)骨科首席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众多媒体与行业公认的国内知名骨科专家,被国内广大患者誉为“骨科疑难病症患者保护神”,赢得成千上万患者信赖和爱戴的医生――张成顺。
磨砺医术 成就终身
张成顺,自1973年济宁医学院本科毕业,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3年之久,他基础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颈胸腰椎疾患,特别是久治不愈的膝、髋骨关节炎(滑膜炎)及损伤、股骨头缺血坏死、骨不连等疑难患者治疗有上万成功案例。他在国内著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三甲+JCI认证)骨科退休后,又先后受聘于北京麦瑞骨科医院(JCI认证)微创中心,北京恒安医院骨科首席专家;今年初,当地领导安排他回到原籍“孔孟之乡”,受聘济宁市中医院骨科,入选济宁市首批知名专家,发挥他的微创技术治疗疑难骨病优势服务回报“父老乡亲”。如今,应用微创高科技技术在故乡“已结硕果”,同时也为外省市的膝髋骨关节炎(滑膜炎)颈腰椎“疑难病症”患者全方位服务,可谓“硕果累累”。
近5年来,张成顺教授受聘北京两家知名医院骨科,他与国内众多顶端级专家共事,开阔了视野,博采众家之长,在颈腰椎、膝髋踝骨关节病治疗从开放手术转向微创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微创高科技技术成果在“北京开花”,领先利用最新高科技技术:实现了利用膝关节镜、椎间孔镜、椎间盘镜等微创技术+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He-Ne激光针刀+中药离子透入、超氧+联靶、等离子射频、宝石激光等,成功代替了痛苦大,出血多,风险高,恢复慢的开放性手术,为众多疑难骨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微创技术在骨科领域应用价值”技术成果央视华人频道访谈录上下集,于2015年10月已经在CCTV、CNTV、凤凰网电视等媒体推广普及,绽放“徇丽光彩”。
张教授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理论成果丰硕,他曾主持多项科学攻关研究,并先后6次获政府科委科技进步奖;在国家、省级期刊发表数十篇论文,其中多篇获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均为第一名次;主编著作3部、参编2部;他还被济南《当代健康》、沈阳《卫生生活》等重要报纸聘为特约撰稿人;同时他的搜狐“骨科专家”博客位列(三甲)医院名博6年,入驻国家科技成果网5年。鉴于他在医疗行业的卓著成绩,先后被载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华人物大典》,他还被兰州《健康周刊》报纸“建国六十年大庆专访”誉为“患者信得过的好医生”。
悲悯患者 着手成春
谈及自己43年的从医之路,张教授颇为感慨地说:骨科医生的成长需要时间岁月的磨励,数十个春秋的骨科临床工作,让他深深地感到“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因为身负广大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重托,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疏忽。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骨科专家,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外科功底,更需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广大患者需要。
张教授回忆说:去年2月曾经有一名广东省李XX女性中年患者,她在当地诊断患双侧膝骨关节炎滑膜炎,在当地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治疗,手术后6个月恢复缓慢;李XX膝P节疾患使她痛苦不堪,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只能扶拐步行,她的双腿坡行明显加重;曾经多方求医,但不同医院治疗方案不同,而迟迟未能治愈。
这位远在广州李XX患者,于去年11月经网上找到张成顺教授。他耐心细致地寻问了病情和在当地的治疗情况,然后给她做了MRI和其它检查,诊断为:膝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收住院又给患者做了系统检查,张教授亲自为李XX做了膝关节超氧+射频微创介入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既安全又可靠,最重要的是的确有效,及时减轻了她的痛苦。在张教授的悉心治疗下,最终,该患者的膝骨关节病情得到了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临床治愈的目的,出院时已弃拐行走。患者找回了当年的自信,事后患者对张教授感激不尽,感谢给了她第二次能够站起来自然行走的机会;张教授也很欣慰,深深地感到医生使命的光荣和神圣。患者还非常感谢的是,张成顺教授在患者出院后,还经常电话询问,指导患者病情康复和保养方法。
还有一位来自四川省西充市的罗XX在北京打拼多年,身体一直很好,但在2009年,由于积劳成疾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当时他只有35岁,正值壮年。他在京经过几家医院的治疗后,病情没有好转,就这样他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到家乡“休养生息”,人生也从此陷入了低谷。患病几年来,每日他全身的骨头与关节都钻心地疼,最严重时,他躺在床上连翻身、起身都非常困难。几年来在疾病的折磨下,他的病情已发展到脊背弯曲、颈部、四肢关节僵硬疼痛、双腿无法正常行走的情形。
后来,罗XX看到跟他患有同样疾病的人经过治疗竟然可以正常行走,他又燃起了希望。
2014年4月,罗XX带着从亲戚朋友那借来的有限资金,慕名找到了张教授。张教授耐心认真地听他叙述病史、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等,又全面仔细地为他做了检查,认真地阅读了他多年来看病的资料。在明确诊断后,张教授向罗XX全面介绍了医院治疗“强直性性脊柱炎”的方法和程序。在罗XX住院治疗期间,张教授常常抽空去病房看他,成了“忘年交朋友”,跟他交流,鼓励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罗XX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后能下床走路了,他的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这位患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发表数万字文章,详细介绍他经张教授治病全部过程,感谢的言词涵盖其中。文章在互联网上得到迅速传播。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他每治愈一位患者,便交一个朋友,每位患者都有动人故事,至今“记忆犹新”。张教授说,只要身体健康允许,当医生的只要不倒下,他就会一直工作在一线,用自己毕生的经验技术来拯救服务更多的患者,不能愧对医生职业使命的人生。
医德广厚 传道不已
在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当下,张教授说:当医生不应该有骄傲的资本及留下遗憾,他认为能当医生是“上帝赐予”的职业使命;医生的经验技术是建立在患者疾病痛苦之上,才能够让他医术长进;通常人们认为患者应该感谢医生,而张教授他认为,医生应该感谢患者的信任爱戴和理解。而要想成为一个受人们爱戴的好医生,不能满足你是什么大学毕业?还有你是什么研究生学位?从医一生不是“索取多少”,而是要有“奉献精神”;现在国内各级医院不同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国家政策给予的薪金报酬应该说符合国情,额外索取之风应该得到逐步纠正。当医生还要有“抛家舍业”的精神,张教授自己便有数年多次到国内外著名医院研修的阅历途径。他认为,真正人民信任的好医生,只要从医不终止,便需要一直勤奋学习,不断摄取新知识,“学无止境”,自己学到的国内外新知识还要善于研究,成功后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使自己的职业“不辱使命”,满足不同时代不同病情患者的需求。
鉴于张教授的威望和他在不同医院漫长的“执医生涯”,临床“传帮带”培养的年轻人及进修医生有数百名,分别有的已经成为“学科带头人”和地方省内知名专家。不仅他工作过医院医生向他请教,一旦有机会院外同行也时常跟他们共同交流,对此他都尽力提供帮助,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技术。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鹿瓜多肽; 中药外洗; 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并常好发于中老人的骨关节疾病。女性发生率常多于男性,以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关节肿胀并且僵硬,活动范围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膝关节变形[1]。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其病理是以因关节软骨软化、破坏等而引起骨质增生为主的关节病变。现笔者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9±10.3)岁。其中单侧膝患者35例,双侧膝患者13例,所有患者病程均大于3个月,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由常州药物研究所生产)膝关节腔注射,2 ml/次,7~10 d/次,5次/疗程,一般1~2疗程。治疗组鹿瓜多肽注射液(由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膝关节腔注射,4 ml/次,1次/7~10 d,5次/疗程,一般1~2疗程,注射间隔期间外洗自拟软坚温经汤,药物组成:灵仙30 g、乌梅60 g、沙姜15 g、制川乌15 g、制草乌15 g、细辛15 g、防风15 g、羌活15 g、宽筋藤20 g、乳香15 g、没药15 g、红花15 g、当归尾15 g、赤芍15 g、香附15 g,上药加水3000 ml首煎至2500 ml,温洗患部,复煎外洗3~4次/d,外洗2 d/剂。停药后30 d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并且膝关节活动自如。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基本可以正常活动,并不影响工作生活。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膝关节活动仍受限,还不能正常生活工作。无效:临床症状并无改善,或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病例数+ 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停药30 d后进行随访,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1.7%。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愈率75%,总有效率95.83%。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继发性的骨质增生[2],其实际并非炎症,现临床常用方法是激素注射及消炎镇痛等方法,但并未达到满意效果。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称为“膝痹”。《素问·痹症》曰“痹者,各以其时外感于风寒湿气也。”痹症内因:劳累过度,饮食不当,跌扑损伤等。外因:外感风寒湿。痹症日久则气血瘀滞,脉络闭阻不通,则关节部肿胀刺痛,又由于多发于中老年人,其肝肾亏虚则筋骨受损不易恢复,所以治疗原则为散寒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
现临床常用透明质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透明质酸钠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3]。常用于治疗关节性疾病,可以增加关节功能,防止摩擦,虽然可以有效改善关节疼痛,但并不能完全治疗骨性关节炎,也不能改善骨关节增生问题。
鹿瓜多肽是一种水溶液,从梅花鹿骨骼肌葫芦种植物甜瓜的干燥种子中提取制成,并且具有灭菌性质[4]。临床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的治疗,它可以很好地修复创伤。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β-转化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由于可以诱导新骨的形成,所以可以修复骨损伤。β-转化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多肽,其具有双重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分化,又可降低分化,是一种调节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使细胞更好的增殖及分化,是一种肝素粘合多肽,可以增加骨钙素的合成。甜瓜籽提取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并且具有很好的止痛作用,因为它可以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且抑制前列腺液的分泌与释放。甜瓜籽提取物和骨诱导多肽类共同作用可以促进骨损伤的愈合并且促进骨源因子的合成。
中药外洗治疗选药灵仙、沙姜为治疗骨鲠要药,有软化之功,配上性酸之乌梅可软化骨刺;制川乌、制草乌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止痛,可消除关节疼痛,加上细辛、防风祛风散寒止痛,羌活擅治痹症尤治肢体活动不利,宽筋藤舒筋通络,可加强消除关节部肿胀刺痛之功;乳香功擅活血伸筋,没药擅散血化瘀,是外伤及骨科要药,红花、当归尾、赤芍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香附行气行血,气行则血行。药物君臣佐使配合共同达到软坚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使用中药外洗时注意药的温度,不要过凉或者是过热。鹿瓜多肽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外洗共同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损伤的修复,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通过研究分析临床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可以达到更好治愈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宏,熊小明,吕刚,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17-18,22.
[2] 杨利光.独活寄生汤治疗膝关节增生性骨关节炎138例[J].光明中医,2012,27(5):956-957.
[3] 贾奉禹.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严重反应1例[J].中国水电医学,2001,15(3):161-162.
【关键词】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Analysi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2 cases atypical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HUANG Xiong fei,YU Wei hong.Dongguan Municip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523005,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voide the dela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ypical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and study on the effective treatments.Methods From August 2003 to May 2009,12 cases of atypical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were treated in local 60 150 days,average 93.3 days,11 cases were misdiagnosised as soft tissues inflammation,another one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After entering our hospital,11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cutting biopsies,all were focus elimination by fenestration and continuous washing closed drainage,all were given continuous washing closed drainage by 1500 ml saline with antibiotics,and 6000 9000 ml saline,resisted inflammation 3 weeks,then oraled antibiotics 2 3 weeks.Results To All wounds normal healed by postoperative follow up 3 12 months,average 6.6 months,no infection recurrence.Conclusion Improving the basic hospital service level.To the patients unknown reason limb swelling and pain,even if the pain are not so serious,it is important that preventing the dela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ypical chronic suppurative osteomyelitis to instruct patients to hospital examine.It is definite curative effect that focus elimination by fenestration and continuous washing closed drainage with oral antibiotics
【Key words】Atypical;Chronic pyogenic osteomyelitis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早期多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症状比较典型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非典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相对增多,症状、体征不典型,X线改变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贻误治疗,为患者带来伤痛和经济负担,治疗也较为棘手。自2003年8月至2009年5月作者共收治非典型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2例,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有关问题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9~54岁,平均23.5岁,其中9~20岁7例;病变位于股骨4例,且1例累及膝关节,胫骨6例,肱骨2例;病程60~150 d,平均93.3 d;均在当地卫生站接受治疗,误诊软组织炎症1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1.2 临床表现 12例中11例无急性发病史,体温正常,均有局部肿痛,疼痛不甚严重,无肢体功能障碍,局部皮温稍升高,轻压痛。1例有短期的急性发热病史,当地卫生站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膝部疼痛不消失,局部皮温不升高,误诊类风湿性关节炎。
1.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11例,1例明显升高: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1.1×109/L,血沉增快6例,C反应蛋白升高8例。
1.4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8例见长骨局部梭形骨膜反应,皮质增厚,未见骨破坏或死骨形成;3例干骺端广泛骨膜增生,骨密度升高,并见散在透明的骨破坏,其中1例累及骨骺;1例见股骨干局灶性骨膜反应,皮质骨密度升高。多数病例CT表现局部皮质破坏缺损,骨膜层状增生反应,髓腔内密度无明显改变;MRI表现为骨皮质破坏,细线状高信号骨膜反应,髓腔内信号在T1W1上呈斑片状低信号或中等信号。
1.5 诊治方法及结果 11例患者均于入院后第2天行切开取活检术,同时取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检查,2~3 d后病理诊断确诊,1例患者入院后第2天手术,见股骨髓腔内及膝关节腔内大量脓液,术中即确诊。确诊后全部病例均行开窗病灶清除,闭式冲洗引流术。一般放置冲洗管一条,引流管两条。手术标本再次送检细菌培养加药敏,只有一例细菌培养为阳性,参照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余11例选用克林霉素加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甙类药物抗感染,输液抗炎3周,然后口服抗生素2~3周。应用抗生素盐水1500 ml(庆大霉素24万U/500 ml),生理盐水6000~9000 ml行持续闭式冲洗,3周左右血象、体温正常,流出的冲洗液清亮,停止冲洗并拔管。3个月内禁止负重,3个月后扶拐行走,全部病例切口均正常愈合,随访3~12个月,平均6.6个月,感染无复发。
2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抗生素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一些急性或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患者,常常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在卫生院接受了不规范的高档抗生素治疗,干扰了疾病发展的进程,患者的全身毒血症状得到了控制,以至患者无畏寒、高热等急性症状,只有局部的酸胀痛,可以忍受,未引起患者或家属的重视,往往治疗几天后就停止治疗,症状加重又治疗几天,经常反复,病情加重后才去较大的中心医院治疗,贻误了治疗时机。本组12例患者中有7例为学生,因担心影响学业,在卫生院治疗后症状又得到了一定控制,以至3~4个月后才来我院就医,其中有一例9岁的患者,病变已波及骨骺,相信对其肢体的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例54岁的患者在卫生院治疗达5个月之久,以至股骨下段的病灶累及临近的肌肉及膝关节腔,手术切除了大量坏死的肌肉,包括股直肌,治愈后膝关节活动度仅为0°(伸)15°(屈),严重影响患肢的功能。所以作者认为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基层卫生院及社区医院的业务水平,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伤残有重要的意义,对不明原因的肢体肿痛患者,即使疼痛不甚严重,均应指导去较大的中心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
非典型性骨髓炎的病例,与恶性骨肿瘤尤其是尤文氏肉瘤鉴别比较困难,有文献报道其误诊率高达50%[1],故穿刺或切开活检是必须的,除非术中见典型的脓性分泌物。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失败率,失败又会延误治疗的时间,故本组病例均选择切开取活检。同时行细菌培养,但非典型性骨髓炎尤其是硬化性骨髓炎,大部分病例细菌培养为阴性,本组细菌培养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2]。由于多为低毒性细菌感染,大多数病例只需应用两种抗菌素,兼顾抗革兰氏阳性菌和抗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抗菌素,但疗程比较长,根据大多数文献报道,疗程应在6周左右,疗效尚比较肯定,复发较少。
任何病灶清除术,均不可能彻底清除炎性坏死组织及感染的病原菌,而骨组织往往是抗菌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的盲区,当细菌繁殖累积达到一定的数量,感染又会复发。连续冲洗可以机械冲洗并引流出细菌及坏死组织至体外,同时高浓度的抗菌素能明显提高杀菌效力,可以弥补静脉给药的不足,增加治疗的成功率,那么充分引流和术后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健,为此术中应尽量清除干净炎性腐败的组织及骨碎片,术毕应松气囊止血带彻底止血,否则大量的坏死组织、血凝块及骨碎片易堵塞引流管,以致手术失败,为保险本组均放置两条引流管,且引流管为直径大于3 mm的硬质硅胶管。大部分文献报道[2 4],冲洗液在2000~4500 ml左右,笔者临床观察,至少要6000~9000 ml液体,尤其在早期,如果冲洗速度慢,很容易形成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本组病例闭式冲洗均顺利完成,从而保证了疗效。
参考文献
[1] 吉士俊,潘少川,王继孟.小儿外科学.山东科技出版社,1999:95.
[2]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17 1119.
【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在Ⅲ型Pilon骨折中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入住我院的48例Ⅲ型性pilo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行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对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长期的随访,调查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和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行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25%,长期随访调查显示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Ⅲ型Pilon骨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且症状轻,容易消除。结论 使用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开放性pilon骨折具有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Ⅲ型Pilon骨折;有限切开LCP内固定;植骨;疗效
Pilon骨折是胫骨的干骺远端和内外踝关节在高能量暴力的作用下发生的粉碎性骨折,虽然其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损伤严重,破坏发生在关节面,常常会导致软组织发生严重的损伤甚至出现开放性损伤,使得治疗的难度增大,导致很多并发症出现,预后不好、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是目前创伤骨科临床所面临的重要的难题之一[1]。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对pilon骨折的患者进行了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一般材料本实验患者为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入住我院的48例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所有患者行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其中,男27,女21例,年龄19~59岁,平均年龄36.9±10.1岁。33例为交通事故伤,8例为高处坠落伤,其它伤7例。根据Ruёdi-Allgower标准,所有患者的损伤分型为III型。所有患者的腓骨也发生骨折,骨折后患者被及时送往我院,未经其他医院治疗,从受伤至开始医疗救治不超过6h。
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后行严格彻底的清创处理,以先腓骨后胫骨的原则对患肢骨折处进行手术复位和固定[2]。首先对腓骨的骨折进行复位:在腓骨后缘做一外侧切口,对腓骨骨折进行复位,使用半管形解剖钢板进行腓骨的固定和恢复其原长度。接着在小腿内侧弯向内踝处做一切口(或者适当扩大原伤口),深达骨膜外,在深筋膜和骨膜间进行分离,从而建立皮下隧道,在保持跟骨牵引的情况下进行胫骨骨折复位,在C型臂的透视下,根据骨折块的大小和骨折线的走向使用适当长度的LCP并塑形,经隧道穿经骨折部位把各个骨折块或骨折块与相邻近端骨干进行内固定,尽量使碎裂的胫骨骨折块准确的复位。胫骨关节面处理时以距骨的上关面作为参考对胫骨关节面进行整复,用小号剥离器由后至前、由外向内进行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复位,重点对患者内踝、前外侧骨块和后唇骨块进行复位,以重建髁穴。患者的关节面如有塌陷,或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使用自体的髂骨进行植骨。根据骨质缺损的大小取相应大小的髂骨进行缺损处的植入,首先以克氏钉进行临时的植骨固定,再进行透视。若透视结果显示所有骨折块和植骨的复位良好,则以LCP于胫骨前内侧面将骨折完全固定。去除跟骨牵引,将软组织覆盖在胫骨上,不能使骨外露。
评价指标 将患者踝关节状况和功能状况分为四个等级:优是指患者踝关节的功能结构都正常,活动自如;良是指患者的踝关节微有不适,有轻微的肿痛,活动度为正常的3/4;可是指患者活动时有疼痛,步态正常,活动度为正常时的一半,需要服用止疼消炎的药物;差是指患者行走或者静息时就发生疼痛,活动度最多为正常时的一半,有跛行,踝关节出现肿胀疼痛症状[3]。
随访 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48例患者无1例失访,随访率为100%。随访内容包括患者踝关节功能状况调查、骨折处愈合情况调查、并发症状况并对随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状况进行治疗和医疗指导。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踝关节的功能状况的优良率为81.25%,说明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有效。具体见表1.
术后并发症48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切口表浅感染,经局部换药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愈合;4例患者缝合处的皮肤有坏死,经过药物治疗后治愈,没有再次进行II期缝合; 9例患者切口处有渗出,口服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后愈合;6例患者伴有创伤性关节炎。
3 讨论
Pilon骨折的治疗难度常因为干骺端和骨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严重多合并软组织损伤而大幅度增加,常遗留有关节僵硬和创伤后关节炎等疾病。目前成为最难治的骨折之一,手术的时机、骨折复位的质量、骨折断端固定方式的选择、对受损伤的软组织的处理以及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成为预后的重要因素[4]。
治疗Ⅲ型Pilon骨折正确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固定方法和对软组织的正确处理都十分重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患者的预后不良,出现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闭合性的pilon骨折的手术时机应该选择在周围软组织的肿胀开始消退或软组织愈合时,一般为伤后的7~14天。本实验中48例患者皆为开放性的pilon骨折,其治疗属于急症手术治疗,本组患者均在6小时内被送至我院进行手术,以防止周围软组织进一步损伤,减少细菌感染机会和帮助组织的灌注,使炎性反应的强度减低、持续时间变短,对早期伤口修复有帮助;早期固定损伤的骨骼可帮助患者减少疼痛,减少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在本实验中,对患者采取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的方法防止患肢的胫骨骨折断端造成软组织进一步损伤,钢板和骨面之间留有空隙,不会影响骨折的血供,提供了良好的骨折愈合环境。能够降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法创口小,对患者软组织造成的再次损伤小,确保损伤处的血供,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此类手术术后可以进行未受累关节的活动,可以减少长期卧床休息导致的并发症和“骨折病”。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选择I期部分闭合伤口,用周围软组织覆盖骨折断端、血管、肌腱和关节面等,并在没有缝合的一部分创面上采用VSD覆盖[6],VSD可以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患处软组织的低氧和低营养状态,从而使水肿和渗出减轻,促进肉芽组织形成。
总之,有限切开LCP内固定联合植骨对Ⅲ型Pilon骨折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的踝关节的功能状况的优良率为81.25%,表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率高。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并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仅发生的轻微的感染、炎症、渗出等,并可以通过药物治愈。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学谦,娄思权,候筱魁等.创伤骨科学[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2007: 301 - 4181
[2] 罗从风 ,于晓雯 ,蒋建新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8.18 (6):5841
[3] 张世民, 李海丰, 黄轶刚. 骨折分类与功能评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 348-350.
[4] 霍建忠,陈峥嵘.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 骨科学分册, 2003, 24(4): 224~ 227
[5] 闫军,朱淑昌,胡波.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2、C3型Pilon骨折[J].中国实用医药.2009, 3 (22) : 292 30.
[6] 辛泽团,牛涛.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负压引流封闭治疗开放性 Pilon骨折. 吉林医学.2010.31(35):6452-6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