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保企业现状范文

环保企业现状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环保企业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环保企业现状

篇1

[关键词] 船舶企业; 环保; 现状; 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37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59- 02

1 船舶生产环保工作现状

我区大多数民营船舶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场地比较分散,露天作业多,环保设备设施落后,给环保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1.1 有害物质排放缺乏有效收集处理

在船舶修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排放到自然界,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给自然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1) 有害物质排放。如船底漆红丹(Pb3O4)中的铅,油漆中的苯、二甲苯,电焊中产生的含锰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氮。

(2) 有害粉尘排放。如除锈中的砂尘、铁尘、石棉尘、电焊尘、硅酸钙尘等。

(3) 固废物排放。如油漆桶、油漆刷头、废弃油漆溶剂包装物、废钢刷、废漆纸、废钢屑、边角料、废焊渣、焊头、污泥、生活垃圾等。

(4) 废水排放。如舱底油污水、生产中含油废水、员工生活污水等。

以上有害物质缺乏整体性的有效收集及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大部分不经无害化处理便排向大自然。这是当前船舶生产企业环保工作普遍存在的不良状况。

1.2 卫生技术设施不完善

(1) 生产场所不符合设计卫生标准。如露天作业、场地不硬化、厂房矮小狭窄、加工车间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工作场所没有严格区分。

(2) 缺乏必要的卫生工程技术设施。如通风、除尘、排毒、降温、防噪等设施不良,效果不佳。

(3) 缺少安全卫生防护。对有毒有害作业缺乏应有的个体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选择不当,效果不佳。

在实际生产中常是多种有害因素混杂存在,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

1.3 物理防护不当形成职业危害

历年环保状况证明,造船业的劳动防护和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如高温可造成中暑;噪声及振动可造成耳聋、神经性麻痹;电离辐射会造成电光性眼炎;油漆废气可形成过敏性哮喘、接触性皮炎及有机溶剂中毒;电焊、除锈、炭刨会导致各种尘肺等。

近几年由于舾装使用高分子材料,如泡沫塑料、硅酸钙板、矿棉作绝缘材料或舱室隔热、玻璃钢制品及黏结剂,造成三氯乙烯、甲苯急性中毒、甲苯二异氰酸酯所致过敏性哮喘,燃烧塑料品产生的一氧化碳、氮化氢、光气等急性中毒在各船厂时有发生;由于推广高效焊接,CO2气体保护焊、氩弧焊、等离子切割以及冲铜矿砂除锈等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扬尘、有毒气体对工人造成新的职业伤害。

2 原因分析

2.1 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度不够

由于大多数造船企业处于“低、小、弱、缺”的状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环保治理设施建设方面缺乏科学认识,对上述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排放,思想上不够重视,物质上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1)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环保领导小组,配备日常环保管理人员专门落实相应职责,并将环境管理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工区,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

(2) 环保设备设施不齐全。各生产企业对环保方面的投入参差不齐,一些环保设备设施不完善。如缺乏废气收集设备,使得油漆废气不达标排放;缺乏废物回收体系及相应堆放场所,使得固体废物得不到合理处置;缺乏污水净化系统使废水治理不够理想。

2.2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1) 由于企业规模小,市场抗风险能力差,很多企业不愿将太多资金投入到环保建设中去。例如:油漆废气的回收,如果要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浓缩有机废气再催化燃烧净化的话,一套设备要150万元,年运营费20万元,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其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

(2) 企业效益不稳定,舍不得花钱。当市场行情对船舶生产企业有利时,企业效益好就会多拿些钱用于环保方面。如果市场行情低迷,生产吃不饱,连工资都难发得出,企业就肯定不会有钱拿出来建设环保设施了。

(3) 国家政策对中小企业扶持欠缺。一般来说,大型企业容易得到国家层面上的支持,包括政策方面、人才方面、科研技术方面以及银行贷款方面都会比较容易获得国家资金援助,因而,大型企业投入到生产环保工作上的资金就相对优厚。中小型企业要想在政策上、资金上、银行贷款方面获得国家的支持难度就大很多,因此,中小企业投入到生产环保建设上的资金就明显不足。

3 改进措施

3.1 严格船舶生产企业市场准入,执行“三同时”制度

(1) 新建船舶修造项目选址必须符合当地船舶工业发展规划,符合土地、城建、港口等相关规划,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分和总量控制要求,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选择的工艺流程应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2)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未获通过的,或环评未经审批的,不得开工建设或生产;必须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配套建设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地方规定的标准。环评提出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要重点落实。

3.2 加强船舶企业环境整治,完善和规范污染治理措施

(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量,从源头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

(2) 对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必须经处理达标排放。含油废水外协处理须落实规范的、经环保部门认可的处理单位;生活污水应推行资源化、生态化污水治理工艺,鼓励规模企业实施中水回用。

(3) 利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减少废气污染,提倡使用高压无气喷漆,环保型喷砂机等设备。设置钢材预处理、二次涂装房,对集中排放有机废气应采取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等有效措施,确保达到国家标准;使用环保型的原辅材料,推广使用低苯、无毒油漆。

(4) 规范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措施。废铁等应由相关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回收处置,油漆桶原则应交供应商回收;危险固废必须设置规范的仓储场所,有防雨、防渗等功能,处理实行联单转移制度。

(5) 对污染严重、强烈难以达标排放的污染源限期治理,改进生产工艺,完善污染防治设施。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建议当地政府责令关闭,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

3.3 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污染治理

(1) 用市场化手段鼓励含油废水集中化处理,重点扶持从事含油废水规范处理的规模企业,实现船舶含油废水减量化,资源化和达标化排放。

(2) 用市场化手段作引导,统筹建设船舶企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立固废工业焚烧炉。

3.4 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环境管理基础

(1) 完善内部环境管理领导,建立环境管理组织体系,成立环保机构,落实专职人员,制定各项内部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2) 建立规范的环境统计台账。对日常环境管理原辅材料消耗,污染物排放及处理,定期进行统计并申报,随时接受环保部门日常监督检查。

(3) 制订切实可行的环境风险防范应急预案,配备围油栏、应急池等防止环境风险的设施,进行环境风险防范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

3.5 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环境监管力度

(1) 加强船舶修造企业的污染监控,企业在线监控设施应与环境部门联网,由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违法排污行为将严肃查处。

篇2

【关键词】汽车 环保检测 现状 未来发展

汽车的诞生,彻底地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但是,汽车在带给人类巨大的财富、加促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也成为全球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成为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比2012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再次创造了全球汽车产销记录;并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也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汽车环保检测业也同样肩负着无比的重任;面临着更多、更艰巨的挑战。

一、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六五”期间就已经开始着手推广汽车检测技术;并于80年代初,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车辆检测站;至1991年时,在交通部及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等的大力扶持与培育之下,全国范围内的汽车综合性检测站也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至2013年年末我国共有汽车检测单位约7200余家;综合性能检测站约为1500余家;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国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力度,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环保检测项目。在依据《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与要求,我国自2000年起,就在国家环保部门监管之下开始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予以了定期的全面检测。同时,环保部还对全国范围内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了综合性的检查、监管与整治工作。据2012年环保部检查、整治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机动车环保检验站均可完成机动车相关的污染物检测工作,且达标率在90%以上。

(二)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现存问题

首先,汽车环保检测设备不完善。目前,我国多数机动车环保检测软件设计系统不规范,检测设备的标定等程序未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统计设计。另外,一些检测设备也没有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检测机构准入的门槛过低;检测设备落后,无法完成对一些新型汽车的低碳标准检测任务。从我国各地检测站的统计资料也可以看出,检测线的检测设备在检测数量超过5000辆次之后,就会出现较大的检测误差。这多是由于检测设备超期“服役”的结果而引发的。

其次,机动机检验站点过少。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地域性差异,也导致部分城市未能在所辖区域设立机动车环保检测站;进而也无法满足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实际检测需求;这也给当地的机动车检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偏远山区的车辆往往因一次环保检验不得不驱车数百公里进行车辆检测;这既提高了机动车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机动车的排污总量。

第三,检验机构管理不规范。个别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着设备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在实际机动车检测过程中,过于重视检测数量、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检测质量,导致一些检测项目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真正节能减排的要求。

二、促进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机动车环保检测业欲想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客观地正视我国东西部的地域性差异以及南北差异;由国家交通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尤其是对一些偏远、贫困的山区、经济落后地区均应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站点的设立与完善工作;做好检测机构的有效覆盖率;进而减少跨区域检测现象。现时,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之下,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各地区机动车辆环保检测机构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以及恶性竞争等现象。这样一来,既满足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实际检测需求,也给当地的机动车检测带来便利;同时也减少了机动车因跨区域检测而造成的排污总量。

(二)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在进行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的设备检查、测试工作,以提高检测设备的检测准确度。同时,还必须制定、完善环保检测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制度;拟定科学的车辆检测流程、在落实检测手续信息化的前提下,减少检测等时间,全面提高检测效率。

(三)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

我国应在完善相关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各地域、南北差异等制定、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机动车环保检测软件设计系统;同是,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还必须时刻跟紧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加大对机动车环保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采用智能化、精密化的检测设备以全面提升机动车环保检测精准度、拓宽检测范围,进一步满足一些新型汽车、低碳标准等检测任务。另外,还要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以全面保障检测队伍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强的检测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考核,以满意机动车环保检测的技术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汽车环保检测业也必须紧紧跟随国家环境保护要求,促使机动车环保检测业得以逐步的完善和健康发展。虽然,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在经营、管理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在迎接汽车环保检测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发展机遇时,必须明确汽车环保检测工作的发展目标,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来合力打造一个技术先进的、检测规范统一的、管理科学的汽车环保检测业,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光,关阳,游江峰. 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益与环保管理对策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0).

[2]江鸿. 福建省机动车尾气污染情况分析与点燃式发动机轻型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方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07).

篇3

【关键词】 环保装备制造业 发展现状 战略措施

1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在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工业化污染愈加严重,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空前提高。但如何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进行有效处理,如何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且实现产值创造已经成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20世纪80、90年代为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大了其产业整体规模,且其产业领域也得到了拓宽,大幅度提升了其整体水平。在整个环保产业内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较快,发展规模逐步扩大。现阶段,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已逐步成熟化,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特征。

水、大气污染治理为我国环保装备的主要类型,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较少,噪声控制设备等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发展体系。由图1得出,在整个环保装备中,占据比例较大的部分为空气、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概为80%的比例,在环保装备总产值内空气、水污染治理产值超过85%,固体废物设备年产值只有5%,在全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内噪声、振动控制设备年产值为其6.5%,2.3%为环境监测仪器年产值。由此可见,我国环保装备具有极为不平衡的发展现状,根本无法对现阶段环保需求加以满足。

2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较低

目前,我国环保装备企业普遍存在经济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等现状,缺乏特大型企业集团,无法达到有效带动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环保产业协会调查了环保企业100多家(陕西),相比总企业数量,该调查比例为10%,在企业调查中普遍存在规模小的特点,企业产值小于1000万为总数的7/10,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数量仅为3个。即便环保设备企业发展不错的情况下,也存在单一产品种类现象,主要以城市垃圾分选、焚烧及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装备为主,此类设备只是一般设备,具有较大科学技术含量,且具有成套设备生产能力极为缺乏,在国内市场此类产品具有较低竞争力,这就对环保制造业集团化发展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业,这也是导致整体环保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

2.2 创新资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环保装备制造业如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投入少,则无法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更不能达到装备现代化需求。由于科学成果无法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开发、生产能力,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难度增大。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其环保装备企业研发投入之间也存在极大差异,投入资金少也是制约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以中小型企业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类型,企业科研条件极为缺乏,科技创新资金往往存在不足现象,致使生产装备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符。

2.3 核心技术人才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与强大的教学团队,人力资源普遍具有较高素质、涵养,可为我省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但因我省以中小型企业作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主要类型,在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存有诸多问题,且更难留住人才,同时政府也没有相应政策支持,为优秀人才的提供保障。也就是说,我省虽然对大量优秀人才进行培养,但同时也存在极为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这也是导致企业缺少科研人员、企业科研力量不足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大量企业的管理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企业核心文化缺失,管理乱象等,都是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

3 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与相关建议

3.1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取向

(1)新型工业化结合地区特色发展环保装备制造业。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应与其自身发展现状相结合,将地区工业特色充分展现出来,且对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加以明确,对地区工业发展优势、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也可通过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对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对研发、设计与制造环保装备起到推动作用,对其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

(2)在资源配置中应对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且发挥政府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环保装备制造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强劲的发展势头,要求在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让企业优胜劣汰,对企业改革、创新加以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中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引导作用为,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企业知识产权起到保护作用,将财政支持作用发挥出来的同时,也应加大监督力度,如企业污染、能耗大必须予以取缔,且对此类企业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变为环保装备制造业。同时,政府还需进行环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对信息调整趋势全面掌控,才能为新技术引进提供便利。

3.2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依托各大经济区开发建设,向新经济开发区转移更多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将新开发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支撑作用。对外来企业需加以鼓励,并向园区进行研发中心转移,进行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等优势企业的培育,对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技术与节能减排等起到积极带动作业。同时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以大力支持,对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以完善,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建立。

根据集中布局、集约用地等规定,园区产业需做好定位工作,帮助环保产业园区不断提升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高端化,合理利用土地的目的。同时严格遵循当前社会经济所需,不断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力培育,对产业链加以完善与拓展。对企业生产协调程序加以优化,积极推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企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网络建设,对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有效提升,且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3.3 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因环保装备具有特殊性,市场高要求产品质量、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需以产品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且将质量管理系统引入,有效控制生产整个环节的质量,降低产品不合格比例。伴随人们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对客户需求、产品问题进行及时了解,为改进产品、适应社会发展提供便利,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其竞争优势在于人才。为全面提升本产业发展水平,必须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扩大人才储备量。首先,需进行一批人才培养,如管理型、技术型等;其次需对一批人才加以稳定,需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选取相应的激励办法,对人才提升吸引力,能够留住人才;最终,加大人才吸引力度,为人才留任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丰厚的待遇。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环境问题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关注,当今国际竞争已不局限于传统资本、资源与劳动力竞争,而将碳生产率作为竞争的重点,节能减排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环境压力日益加重的前提下,环保产业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我国将大力发展低碳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事环保有关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环保产业还礼体系,本文结合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研究其发展战略选择、发展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篇4

关键词:化工行业;环保现状;发展战略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性产业,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我国各省雾霾现象愈加严重,由于空气污染导致各地疾病发病几率逐渐上升,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无非是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环境污染现象的治理,传统方法是先污染创造经济效益,后采取治理措施,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导致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随着近年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了谋求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升环保工作开展力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规范,以求改善化工产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谋求行业持续发展。

1我国化工环境污染现状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根本,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化工产业建设,在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环保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化工行业在创造巨大经济利润的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应对这一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降低化工行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污染[1]。“三废”问题治理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治理工作开展顺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治理效率。就权威数据机构调查显示,我国超过两千多家化工企业化工废水排放总量获得了明显的改善,2007年化工废水排放总量较之2005年减少了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2.6%,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其他的工业生产固体废弃物有所减少。针对化工产业的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构建相应的化工环保机构,各地区的化工厅,各地区相继设立了环境保护办公室,大型化工企业内部设置环保部门,对化工行业生产建设起到了全面的监督和制约,健全相应的环保治理体系[2]。对于化工行业污染问题,先后成立化工清洁生产中心以及化工防治污染技术协会,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全方位的对化工企业生产进行监督和指导。化工大中型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近年来相继在内部成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以及检测中心,对化工生产各个区域和流程设立监测站,吸收更多的环保治理人才,壮大队伍规模。为了推动化工行业环保工作建设,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有章可循,化工部环保部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环境保护工作决定》,颁布环保工作职责范围的《化工部环保领导小组环保职责范围》等众多法规条款,结合化工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环保建设意见。化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对于环保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内部推行环保生产,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环保生产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严格遵循下发的相关环保政策以及制度规范,对于一些污染现象严重的产品优化调整,大力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化工企业生产“三废”排放。此外,化工行业在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已经初步研发出实用性较强的环保生产技术,化工企业每年在“三废”方面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和改善[3]。经过了化工行业环保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不是很乐观,化工行业仍然占据着全国高污染行业的榜首,主要化工污染物为二氧化硫、粉尘和烟尘、氰化物、硫化物等,还有挥发酚和铅、汞,成为当前化工产业主要污染排放物。由此看来,加强我国化工行业污染治理仍然是当前环保工作首要开展方向,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2我国化工行业环保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意识不足

为了保证环保工作有序开展、有章可循,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众多法律条款,尽管法律法规制度较为完善,但是部分化工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却将这些法律法规视若无物,重视程度普遍偏低,并未将其看做是法律法规,认为环保生产只是一种公民义务,遵不遵守无所谓[4]。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化工企业领导干部自身环保意识不足,对法律认知程度偏低,以至于在经营和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轻环保、重生产效益的现象,企业领导干部很少为环保分配更多的资金,即使有也只是敷衍上级检查,工作流于表面。化工企业的经营扩建中,忽视国家产业发展政策规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造成建设水平过低,在无形中加剧了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对环境污染加剧,甚至有极个别的化工企业购置的环保设施一次未使用过,只是将其用作检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大肆排放到周边环境中,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从中不难看出,企业环保意识有待加强,为环保工作开展奠定基础[5]。

2.2生产水平偏低

我国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从无到有,经过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老牌化工企业较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期间,乡镇化工企业逐渐兴起,这些化工企业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生产设备,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的工业国家,并且有着较为突出的高能耗、物耗的缺陷,获得的经济效益偏低。基于此,造成大量能源和资源的浪费,增加污染治理难度。但是就当前化工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尚未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及治理技术对污染问题有效进行治理,加之全国范围内化工企业分布不均匀,过于零散,集中处理污染废弃物的想法难以实现。

2.3管理方法落后

化工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始终致力于无泄露工厂以及生态环保生产,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效,但是只有少部分化工企业污染排放符合标准,不能达标的化工企业占据多数。在不能达标企业群体中,多数为中小企业,这类企业自身经济实力较弱,生产品种缺乏统一规范标准,生产技术过于落后,分布过于零散等众多问题,导致环保工作开展难度较大,成为当前首要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化学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方面,由于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未能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作用,对于其中存在的污染问题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造成污染事故发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此外,环保治理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同样是影响环保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当前我国环保科技人员更多集中在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停留在科研层面,企业难以吸收到更多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在近几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谋求长远发展,过于重视生产效益,而忽视了环保工作开展,环保技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大量技术人才的流失,长此以往,污染问题逐渐严重,环保治理难度随之提升。

2.4治理技术水平不高

在化工科研工作开展中,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化工技术并不能有效满足实际环境保护技术要求,针对环保技术开发的难度,等同于生产技术的开发难度,所以在新时期化工环保科研任务较为繁重,相较于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我国化工环保技术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机废水处理技术浓度高、生化难,西方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主要是通过催氧化法或者湿式氧化法等技术,将污染物中不可转化的大分子转化成可生化的小分子,提升污水处理效果[7]。这种技术由于较为先进,我国尚未引进。其二,焚烧技术,国外针对有机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焚烧方式,我国对高浓度废水的焚烧设备始终未得到有效改善,诸如在喷嘴和焚烧炉内的防腐处理,存在较大的缺陷,大型焚烧设备在我国仍然处于空白形势,有待加强资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但是这种高资金投入成为制约我国环保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焚烧技术在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开发。其三,生化处理的高效菌种研究。当前我国对于高效菌种的开发重视程度较高,但是由于化工环保行业资金投入较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进一步开展高效菌种研发工作,出现部分环保项目入水处理指标不合格的问题,由此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菌种。即使购买了菌种,但是仍然缺乏足够的资金对菌种变异特性进行深入研究,难以做到全面推广。在“三废”处理过程中,由于化工生产自身特性,即使处在同一个行业,不同企业所选用的生产原料不同,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技术也不尽相同,所以生产形成的污染物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农药和精细化工行业生产中,产品种类繁多,造成的污染情况较为复杂,针对污染成分采取环保治理措施,存在众多的治理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浓度高、生化难的污水处理;②浓度高的有机废水处理;③含氰、磷废水处理;④低浓度废气处理。

3化工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3.1计划期间发展战略,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

增强环保意识,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前提,只有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环保工作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科学合理的协调两者之间关系,落实环境保护战略。保护环境并非是单纯的说说而已,需要有严明的法律法规提供保障,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加强各级监督和管理,以此来规范化工企业生产行为。我国针对环境保护制定的法律规范和标准相继出台,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随着污染的加剧,相应的对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完善越来越严格,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3.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化工产业布局

我国在“十五”计划期间,对工业布局以及企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主要是应环保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推行高经济效益、能耗和污染物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一些经济效益高,但是污染较高的产品和项目应禁止应用对于现有污染较为严重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强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优化内部结构,对于部分污染严重,但是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进行治理的化工企业,可以通过重组企业内部结构,引进先进技术,推行生产集中化、大型化,降低污染面积,逐步推进环保工作。

3.3推行环保生产模式,坚持防治结合原则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推行环保生产模式主要是强调采用清洁原料,规范清洁的生产过程,开发清洁产品,这是一个长期不间断改革过程,所以需要化工企业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企业污染点和污染面积有针对性的引进先进环保生产技术,不断优化和创新生产工艺,在治理旧有污染点的同时,防止新污染的出现。相较于中小化工企业而言,推行环保生产模式是对生产技术全面的创新和改造,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以降低污染为主要工作目标。由此,企业应转变传统生产方式,优化内部结构,选择更为环保的生产材料,最大程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4结语

综上所述,化工行业“三废”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愈加严峻,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全球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化工企业推行生态环保发展战略是必然选择,在实际推行中尽管为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化工企业需要自我进行改革,针对污染点进行创新改革,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为企业生存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亚明.我国煤化工行业的能耗现状及节能战略分析[J].煤炭技术,2013,13(09):11-13.

[2]戴厚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技术进步战略[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2(09):1-4.

[3]刘良,花永康.我国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精细化工基地信息通讯,2012(01):8-14.

[4]孟全生.当前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非国有企业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1(12):7-15.

[5]康淑云.我国煤炭行业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分析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5,26(10):32-40.

[6]纪寿文.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13(07):11-14.

篇5

关键词:塑料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

1前言

由于塑料制品应用范围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比较广阔。从我国目前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正从传统的塑料产品向新材料方向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工艺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生产工艺,使塑料制品的产品性能和环保特性更加突出。基于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质量,提升塑料制品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

2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发展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塑料制品行业产业规模较大,塑料制品种类齐全

目前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的行业,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整体塑料制品产业规模较大,每年的产值约在百亿元左右。并且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塑料制品的种类相对齐全,塑料制品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有效的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塑料制品的市场占有率。某些特种塑料还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对丰富材料市场和增加塑料产品供应品类具有重要作用。

2.2塑料制品行业在环保要求下正在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塑料制品面临了发展瓶颈。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环保属性,满足塑料制品的发展需要,塑料制品行业在环保要求下,正在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除了合理选择原材料之外,还在产品制造工艺上进行了全面创新,保证塑料制品在产品性能和环保属性上达到预期目标。从当前塑料制品的产品供应来看,具有环保属性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对繁荣市场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对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3塑料制品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塑料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国内的厂家之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给塑料制品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外资品牌不但在产品性能和环保属性上比较突出,在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上也比国内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为此,在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只有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并在发展战略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塑料制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提高塑料制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虽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对产品环保属性要求更高,但是由于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在前期着手进行了产业升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塑料制品行业所面临的总体压力不大,其未来走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塑料制品行业产品的环保属性将更加突出

随着国家对塑料制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在发展中,也将产品的环保属性作为了研发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产品研发上的努力,目前塑料制品行业在产品的整体环保属性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有些产品已经具备了可降解的属性,对满足环保要求和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我发展中,塑料制品行业的环保属性将更加突出,环保属性将成为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发展标准,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

3.2塑料制品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将更加先进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基于对塑料制品行业的了解,以及塑料制品在市场中的应用,高性能塑料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将会对塑料产品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塑料制品行业将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上进行不断创新,保证塑料制品行业能够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得到有力支持。因此,未来塑料制品行业将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得到有力发展,为塑料制品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

3.3国内塑料制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目前国内塑料制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除了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之外,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随着国内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塑料制品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特性上有了较大提高,并且在生产成本控制上取得了积极效果,使国内塑料制品企业能够在市场占有率上获得较大提高,满足塑料制品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塑料制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4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我国目前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正从传统的塑料产品向新材料方向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工艺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生产工艺,使塑料制品的产品性能和环保特性更加突出。基于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质量,提升塑料制品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王琪,王茹.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05).

[2]杨芳.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新材料研究与应用[D].四川大学,2014.

[3]肖良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刘纵曙.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4.

[5]卢晓英.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势[D].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