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高校辅导员
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对于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高校辅导员来说,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它们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培养这种意识。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也就是处理于异域文化相接处的人的态度,要有广大的胸怀和对他人的理解,同时要对自己的文化懂得反思,明白它的来历,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促进世界和平,这是费先生身后的最大心愿。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来源历史深处。泱泱大汉、煌煌盛唐,当这些盛世湮灭于历史的长河时,留给人们的是深深扎根在民族灵魂深处的文化。所以,当人们谈到兵马俑,谈到丝绸之路,甚至谈到不被人熟知的缶,都满怀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自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到如今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中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创造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抗震救灾精神,都是我们难能可贵的财富,这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再生再造,也让我们在新时期增强文化自信。
二、高校辅导员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提高自身素质,更加有效开展工作的需要。
1.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多紧迫。要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期待文化春天的到来,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必由之路。
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一个民族之所以异于别的民族,就在于文化的特殊性。著名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国问题》一书中提出"不管中国还是世界,文化最重要"。①这一著名论断。在他看来,民族、国家、社会的生命力皆来自于文化。文化若不朽,民族便有希望。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也曾把文化看成是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起最后的决定作用的根本力量。著名的社会学家提出"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无疑,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确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我们应该引以为豪引以为荣的可贵财富。一个没有文化是没有根的民族,一个只发展经济忽略文化发展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历史上从"焚书坑儒"再到西方列强的入侵,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更让我们认识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觉的重要性。若是只注重经济的速度发展,忽略了文化的发展,那么这样的发展也是有缺陷的断层式的发展。高校辅导员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重要一员,和谐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春天中的一部分。我们期待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文化春天的到来,我们就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每个人的高尚品格。
2.高校辅导员自身素质提高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思想观念深刻的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与文化大交融。这些变革给大学生们带了巨大的改变,他们自强而创新,但是也带来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缺乏的现象。这些问题说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基于高校辅导员特殊的角色定位与岗位职责,辅导员素质要求在新时期也越来越全面。辅导员承担着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担负着管理并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任。有句俗语是,什么样的辅导员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工作的开展相当重要。
辅导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与其角色和岗位职责相适应。尼采说过: "要提高别人,自己必须是崇高的。"②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需要相当程度的知识水平,更需要的是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与学生的成才是戚戚相关的。当前,我们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一些学生的思想困惑、精神焦虑有所增多,高校辅导员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任务更加繁重。所以必须在坚持"以文化人"的同时,提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更好地用文化指引学生舒缓压力、涵养人生,更好地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三、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笔者认为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1.深入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的精髓。高校辅导员要深入解放思想,了解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进一步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意识。结合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等具体的工作中,都要有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能只盯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情况,而是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高校辅导员要破除原有的陈旧思想,不光认识到文化的教育作用,还要看到文化巨大的能动作用。要不断破除小文化意识,要全局看待文化,要把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作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新思维。
2.继承与创新的思想
高校辅导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还必须有继承与创新的思想。继承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的是学生的校园文化建设。"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要运用好"继承与创新"这两个"重要的轮子"。既不能因为传统思想和惯性思维,限制了辅导员的开拓创新意识,又不能盲目求新求变,忘记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合理的做法是,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同时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再联系学校和学生自身的特色,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和发展,使校园文化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保持活力。例如,辅导员在开展学校歌咏比赛时,可以在固定的表现形式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汲取过去的比赛经验,时刻用创新的思维,去调动学生的热情与参与度,以期在比赛中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既有利于学生们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锻炼了辅导员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也使校园文化不断葆有生机。
注释:
①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
②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
③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2004年12月。
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当前,通过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心态不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功利主义思想不断滋生,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生的思想和心态难免会受到影响。另外,随着网络上各种西方思潮的泛滥,学生的文化思想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些都造成了当前部分学生心态不稳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不能沉下心来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不仅课程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古代文学课程的特殊性
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介绍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课程,教材中有大量古文,这些古文在语法上与现代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这就导致,多数古代文学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将教学重点放到了各种文言词汇的讲解上,从而忽视了对文章内涵的讲解,这就使古代文学课程的趣味性大大降低,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也就很难在古代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另外,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学校或者专业,由于觉得古代文学与专业课程没有相关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将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到必修课程当中,这就导致古代文学课程在学校中的普及率偏低,部分学生无法通过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来建立文化自信。
(三)部分古代文学教师不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当前,部分古代文学教师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不足,因此不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样在其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通过特定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效果自然不好。教师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不重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不会刻意引导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学生就很难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因此文化自信的培养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态
面对当前社会环境以及网络环境对学生心态造成的影响,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心态。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监控,一旦发现其心态出现问题,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教育,从而保证其有一个正确且稳定的心态。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传统文化当中,从而削弱外部环境对其心态的影响,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心态。相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从而保证课程教学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改善教学方式
针对古代文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的情况,教师应当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进行一些文言词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这些词汇的演变历史融合进去,详细解释同一词汇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蕴含的意义,通过这种对比式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该词汇。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词汇的讲解还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其对该词汇在我国各个时期的运用情况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进而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粗略的印象,有利于激发其文化认同感,从而培养其文化自信。另外,我国所有学校都应当将古代文学课程设置到必修课程当中,这样才能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在学校中的普及率,从而使学生通过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来建立文化自信。当然,可以根据学校类型以及学生专业课程的差别,对古代文学课程的教材难度进行区别设置,这样才能保证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且帮助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建立文化自信。
(三)教师应当增强对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文化自信;大学英语教学;培养路径
1大学英语课程对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之余,应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以其所携带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弱化了学生的母语文化能力和民族认同感。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巨大冲击,母语文化的保持与发扬面临极大的挑战。[4]大学生是展现文化自信的主要群体,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延续中华文明的重大责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对于大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作用。
2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课程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反映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成果,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进度安排等各方面内容,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遵照的总依据,也是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最终评定标准。但目前各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并非紧随《指南》。如果各院校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未做及时修订,没有根据新的文件提出明确的中华文化教学目标,就会导致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语言教学表现失语。大学英语作为重要的人文公共课,课时量有所缩减。原本开设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课,已经削减至三个甚至两个学期。教师要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完成词汇、文章阅读、翻译及写作的讲解或练习等教学任务,而课时缩减就难以保障有充足的时间来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未考虑到文化教学目标的相关要求,这会影响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师生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较模糊。教师受所学专业及个人爱好限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受限。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中,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限于单词记忆、文章理解、阅读材料、课后作业等,缺乏对语篇内容的完整理解,这会影响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自信教育的实施,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欠缺。
3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
只有将中国文化知识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如何有效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必须对整体和局部、多层面和各教学环节做出相应调整。
3.1修订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促进中国文化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顺应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2)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精神,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版)进行的修订。院校在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时,应及时修订并且明确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所应完成文化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3.2调整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教学模块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严重缺失中国文化方面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学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与文化。传统教材处处彰显英美文化,所选用文章对于中国文化涉及得很少,严重阻碍了当代大学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学习路径。大学英语教材应该融入中国文化,要更多地用英语承载中国文化,借助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掌握以标准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更好地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3.3优化教学设计,有效渗透民族优秀文化
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开发教材中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至关重要。教师应在课堂导入时引入中国文化,增加中国文化用英语表达的辅材料,同时要注意难度适中。可采用教师或学生讲解、集体或分组讨论、视频或音频学习、翻译练习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中国文化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避免盲目接受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第三版)第一课Sym⁃bolsofCulture的导入为例,教师可在文章导入中引导学生学习麦当劳及迪士尼西方文化时引入Sym⁃bolsofChineseCulture。教师可用象征中国文化元素的素材如饺子、茶、京剧、长城、兵马俑等来进行讲解。在讲解文章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单元主题进行中国文化的培养。《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的每个单元选取了单元主题类似的两篇文章,但学习的角度和深度有所区别。教师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可利用当前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等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如在第一册第五单元ILoveThisGame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运动员精神时,可结合东京奥运会中苏炳添、巩立姣、全红婵等运动员的事迹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试与评价是正确评估教学过程与效果的重要环节,能给予教学及时的反馈和引导。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教师可在翻译、写作等作业中融入中国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如果在期末、A/B级及四六级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的考核部分,将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唤醒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3.4加强中国文化教育,多元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有效利用学校的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文化讲堂等有序展开中国文化的宣传和学习。教师可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博物馆、档案馆、爱国教育基地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效利用校园网、英语网站(如ChinaDaily)、“学习强国”平台等的文化专栏、文化录播课,向学生手机推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阅读材料。教师也可以开设线上或线下选修课,如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的英文翻译作品解析等。
3.5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强化教师的中国文化教学输出能力
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的主动担当。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文化责任担当意识,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觉构成要素图所示,见图一。
从图一可以看出,大学生文化自觉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一是文化价值认知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地位深刻性的认识。大学生要明确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历史地位。二是文化规律遵循意识,是指大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性认识。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具有一般规律,也有掌握文化发展特殊规律,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是文化责任担当意识,是指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担当的主动性认识。大学生要有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勇敢地承担起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责任。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践行主要表现:一是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大学生要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成为自觉践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二是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大学生要坚持刻苦学习,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把内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自觉推进文化创新。三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大学生要利用出国交流、外国学生来校交流等平台,积极参与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构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指大学生群体对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对外来文化的批判借鉴,对本民族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它包含意识和践行两个层次,具体包括文化敬仰意识、文化信任意识、文化信心意识;坚持主导文化方向、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六个维度。大学生文化自信构成要素如图所示,见图二。
从图二可看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分为意识和践行两个层面。大学生文化自信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文化敬仰意识。大学生要礼敬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不能夜郎自大、孤芳欣赏,又不能妄自菲薄、自暴自弃。二是文化信任意识。大学生要对中华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优势充分信任。三是文化信心意识。大学生应对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大学生文化自信践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主导文化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大学生要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二是践行核心文化体系。大学生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增强文化鉴别能力。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能够坚持科学的态度,做到既批判糟粕、抵御侵蚀,有吸收精华,博采众长。
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优秀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根基。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中华儿女不断传承和创新。大学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青年学生作为创新先进文化的有生力量、发展繁荣文化的担当者,理所当然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学生要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思想内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认识、理解与创新的能力,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以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来带动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真正担当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任。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中的“不诚信”,道德规范的“软约束”,使得部分大学校园中也滋生了有悖于大学精神的文化问题,如有的大学生还一定程度存在着荣辱不清、是非不分、学风不正等现象,有的大学生信念异化、理想价值追求被现实利益迷惑,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精神文化的冷漠蔑视。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也不断加大,一些西方国家以影视作品、广播、书籍、广告、刊物等为载体,通过媒体网络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渗透”“西化”,从而消减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削弱了大学生对中国先进文化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当前高校文化发展,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克服“利益自发”,克服对西方文化的“全盘吸收”,为此,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核心的大学文化精神,推进以团结向上、积极健康、求实奋进为目标的校园文化。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以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需要培养众多的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人才,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走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寄托与希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增强他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认同与理解,鼓励他们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创新与发展,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对策与建议
强化主流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环境下,许多国家对建设自己的主流文化更加重视、更加自觉。例如,美国就始终把反映垄断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作为根本内容,以此来打造“美国梦”、强化“美国精神”。为此,我们要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值观。同时,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实解决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等问题。加强对互联网、多媒体等新兴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利用易班平台抓好阵地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引导能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在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形成了“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等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必须坚持和发扬的基本精神。为此,学校可以多增设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如古典名著选读、国学课程、传统的书法艺术等,也可以利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传统节日氛围,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节日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民族文化的礼敬感和自豪感。
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 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观念,反映商品经济的时间观念、竞争观念、信用观念、效率观念等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和借鉴,丰富和发展自身文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借鉴中,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对来之不善的文化坚决予以限制。在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培养大学生坚持民族主体性意识,强化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坚定大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自觉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熏陶、渗透、浸润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作用。学校要注重大学生全面人格的养成,注重学校文化精神、文化能力、文化态度的形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采用中国元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全面渗透、完整融入、有效贯通到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之中,尤其是在学校人才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互联网、广播、报纸等文化阵地积极主动宣传中国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举办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进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担当起文化建设的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以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为例,调查发现:在课堂上,自信心比较强的学生往往表现为主体意识比较强,经常主动举手发言,发言时声音洪亮,敢于尝试回答难度比较大的问题,甚至敢于质疑等,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的表现则与之正好相反。自信的学生,往往成绩较好,综合素质较高,而不自信的学生往往成绩不理想,总想着读完高中就去打工挣钱,对能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缺乏自信。由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少得褡宓厍学生的自信心,成为破解现今民族地区教育难题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一中,一直以来倍受关注。2016年高考前夕,凯里一中缓解高三学生压力的一段视频登上搜狐搜索榜第一名,引起整个社会对这个民族地区学校的空前关注。然而凯里一中不是突然崛起的,其影响力的扩大和学校探索全面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实践是分不开的,这也说明了学校这些年的改革与创新是卓有成效的。需要指出的是,学校的一些做法,就是围绕树立学生民族自信,帮助学生突破自我来进行的。
一、“民族先锋”定方向
学校通过凝练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园精神,大力推进特色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激情校园,潜能一中,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培养目标是“民族先锋,国家栋梁”;校园精神是“艰苦奋斗,自信自强,敢于亮剑,追求卓越”。这些理念、目标与精神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定下了基调,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十三五”开局伊始,学校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力求突破。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课程、一流的校园、一流的质量”为目标,大力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努力实现学校“从战术选择到战略管理、从人事管理到人本管理、从资源利用到资源开发与整合、从同质化竞争到差异化发展”的战略转型,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助推凯里一中的品牌价值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民族文化聚人心
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巧妙利用本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特点,大力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以“发现民族学生优良品质、培养民族学生自信心、展示民族学生风貌、成就民族学生未来”为核心,以“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民族文化校园奠基学生未来,点燃激情、梦想未来(激情校园)”为目标,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自信心”为突破口,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快速成长。具体做法是:课题的引领――让学生发现民族文化的博大,激发学生研究、弘扬和传承的热情;管理的推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注入新的动力,全面建设“民族文化校园”(学校三大特色:民族文化校园、书香文化校园、社团文化校园);活动展示――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民族课堂活校园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总是保持沉默,被教师点名回答问题时经常表现得怯生生的,或东望西望,或说话声音极小。为此,针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校设置了不同的阶段目标。高一阶段,认识自我: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掌握学习方法,打牢基础;认真执行学校全封闭管理的规定;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高二阶段,完善自我: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等品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三阶段,超越自我:培养学生“拼搏”“一往无前”“吃苦耐劳”“勇争第一”的精神,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
除此之外,学校将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民族音乐、舞蹈、传统手工艺等列入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找到存在感,进而在学习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实践证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一些增强自信的特色活动是有效的。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自信心的关键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为其创造积累成就感、获得自信的机会。
四、以德为先,正确引领
学生是新生力量,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需要有全面的素质、强大的能力,才能为家庭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此,学校以德为先,引领学生形成对人生、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对历史、对祖国、对世界,乃至对自然和人类思维的正确看法,以激发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美好生活与和谐社会的热切向往,产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自信心,需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如果直接对行为不端的学生进行生硬的批评教育,只会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远,师生关系更加紧张。要想帮助这些学生,首先就要拉近和他们的距离。教师最好能找到这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并且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重拾自信。同时要适时关爱,适时“重用”他们,主动让他们承担某项任务(当然得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快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这样的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和亲近感时,教师的教导就开始生效了。
关键词:中职生;自信心;成长;就业;成才
一、引言
中职教育是作为义务教育后分流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满足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去向继续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因社会文化对蓝领劳动和中职教育的认同感不高,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期待较高,尤其是高招扩招之后,更多初中毕业生选择了上普高继续学习,北京市已基本能够满足8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上普高学习。直接显现的结果是中职学校录取的新生的文化课成绩整体情况直线下降,很多专业还根据管理规定取消了专业面试,造成的结果是中职学校只能接受成绩分流中的底层学生,并且还不能进行专业兴趣和潜能的基本筛选,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压力,以及学生实习分配压力越来越大。
在学校德育工作实际中笔者发现很多中职新生不单单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习问题;更多的学生表现出严重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自信心不足,甚至严重自卑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又有多种形式。
要立人先立德,要立德先立心。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笔者与学校德育工作团队一起,经过研究分析制定了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德育工作基本策略的工作思路。过两年的研究与实践,学生自信心提升幅度大面积广,德育工作效果明显,并且很好地促进了学生专业课学习训练和实习就业水平的提升。
二、问题分析与解决的主要实践
与普高就读的同龄人相比中职生的学业压力明显较小,但积累的心理问题较多,自信心偏低,这些问题已形成基本共识,且很多有识之士对于中职生自卑问题的研究分析比较充分。本文主要针对北京地区中职生特点,结合一线工作实际,实践研究增强中职生自信心的主要途径与实践成效。
(一)本文对自信心的基本界定
本文重点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问题,关于自信心的定义更多地参考了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与英国激励大师史蒂芬.米勒(Steve Miller)的观点。史蒂芬.米勒认为自信就是你的感觉,自信是你可以想象并感受的东西。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用自我效能这个概念进一步丰富了对自信心的研究和实践指导,他认为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在某一情境下,有四个主要因素决定自我效能感:第一,行为成就:效能期望主要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以前的成功导致高的效能期望,而以前的失败导致低的效能期望。第二,替代经验:观察他人的成败,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与自己的成败相似的影响。第三,言语劝说:当你尊敬的人强烈认为你有能力成功的应付某一情境时,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第四,情感唤起:高水平的唤起可导致人们经历焦虑与紧张,并降低自我效能感。
(二)基本表现与成因分析
中职生普遍心理问题较多,以北京市昌平卫校2011年4月学生科对2009,2010级两个年级20个教学班共863名学生,其中男生140人,女生723人,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测验所用量表是SCL-90共90个 项目。分数大于等于160分的人数284人,占总人数的33%(scl90问卷>=160分定为阳性)。通过此项测评可以科学测出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 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它10种因子。测评结果见下表:
该校的统计与分析发现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具有普遍性,笔者也在本校做过类似的调研,并开展过心理辅导活动,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各种各样,造成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近十年(有的从幼儿园)的学习不顺利,进而承受来自同学、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各方的压力,严重损坏了学生自信心的正常建立。
学生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多数是与自信心缺失有关。反之,一旦学生自信心缺失,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且很难解决。学生性格不同,在行为方面和心理问题上呈现的形式也会有所差别。无论是学习问题、行为问题,最终都能在心理问题上找到原因,也只有找准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对内因进行诊断分析,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进步、成长和成才的问题。一个自信的悦纳自己有一定自信的人,会更加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一个对自己自信,对做事自信的学生,才会更加努力地投入精力和毅力去学习与训练。
针对中职生群体自信心表现基本情况,学校德育的重点抓手应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教育与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在校学习与生活全过程,学校德育部门还应根据高一高二在校学习期间和高三下企业顶岗实习等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培养培训方案。同时,要特别强调一个教育和培养基本原则:学生自信心的增强需要教育引导,有时还需要相关理论分享,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认识自我;但自信心的提升要重在活动中体验成功,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积累自信。所以说学校要精心设计系列活动,有根据时间线推进的整体系列方案,更要有根据学生个案设计的个性化心理辅导活动方案。打开心结,增强自信,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做法与实践
1. 理论学习与心理辅导,指导学生科学评价自己
指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评估,合理地做出选择与改变,这些是帮助学生增强自信的第一步。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了解每一名学生在自我认知、自我接纳、 对外沟通、交往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样便于心理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等更具有针对性地辅导与帮助。全校由德育处牵头,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以及应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策略研讨。班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板报宣传,同时对问题相对严重的同学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情况,设计帮扶活动。各班由班主任牵头,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并积极吸纳班内干部参与,与家长一起,在心理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学校心理中心定期制作心理月刊,帮助同学及家长了解心理学知识,尝试心理学常识分析自己的困惑与烦恼。
入学前三个月,学校统一组织进行自信教育。告诉同学自信就是你的感觉,自卑也是你个人的感觉。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能力特长,重点是告诉同学过去文化课学习的不理想,并不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如:组织优秀毕业生到校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组织高年级学生干部对学生进行传帮带,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我,开启新的航程,各班开展讲故事活动――我是谁(名片设计)?让每一名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优点写出来,并在全班宣讲介绍自己,目的是引领学生关注自身的优势,而不是像以往,总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要求所有人要认真听,老师会在中间提问:“你旁边的同学兴趣是什么、爱好是什么?他的优点有哪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倾听,发言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体验到被尊重,被接纳的感受,集体归属感则逐步增强。进而各班级开展下一步活动---发现积极的自我,通过讲解标签效应的故事,引领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学会将消极的自我评价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为自己为同学贴上积极的自我评价标签,形成当自己或同学有消极评价自我时,及时帮助提醒,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看自己的班级氛围。
一系列的活动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认识到自信的力量,积极态度的力量。
2.激励教育为主,引导学生悦纳自己
权威的积极评价对青少年自信心增长很关键。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尊、自信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曲线变化。由于自我意识中的“想象观众”和“个人神话”,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并不总是与品德有关。另外,观点选择能力是衡量青少年社会认知水平的重要尺度,作为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威认知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青少年的人际知觉能力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外部到内心的发展趋势。罗森博格指出,高水平自尊、自信具有三大特征:自我接受、喜欢自己、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基于对以上理论的基本认同,学校在引导学生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抓住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积极发挥权威评价和外部评价的作用,以激励评价为主,帮助学生形成高自尊、自信的心理自我认知,悦纳自己。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游戏(大风吹),所有学生围坐一圈,游戏失败的学生会有三种结果:一是被班级内的五名学生每人赞扬一句;二是游戏失败的学生要赞扬班级内的五名同学;三是进行才艺表演。学生们在游戏中感受到被接纳,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看到同伴的优点,达到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们在游戏的愉悦中逐步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越那自我 。
自卑感源于不正确的比较。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学生学习的年级越高,不自信的学生比例会越高,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误,家校教育缺乏针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辅导。权威认知是学生培养自信的关键,但因为过度强调文化课学习与升学的关系,很多孩子在家长与老师的不满和督促中带着灰暗的心情成长。为改变这种不利因素,学校严格规定教师用语,通过专家辅导,向教师和家长剖析成人的激励与欣赏对孩子自信心增强的重要性。让老师明白教师积极的用语,不单单是规范、礼貌、情绪管理那么简单的事情,与学生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激励评价也需要方法技巧和诚意。学校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指导教师与家长如何积极地与学生交往交流,因为泛泛地浮夸地表扬对激励学生增强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效果不大。教师与家长要针对每一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找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作为激励评价的突破点,以此为圆心,逐步扩大激励范围,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兴趣范围。比如,有的男孩孩子游戏玩得就是很棒,比同龄人水平高很多。过去家长老师因为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很着急,严格批评很多。换一个角度看,这正是这个孩子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的点,他就是想通过玩游戏的能力证明自己也很聪明,潜意识中保护自己的自信心。家长和老师就可以从这一点出发,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激励评价他抬起头来做人。在班内,班主任安排他做多媒体管理员,并给予相应的德育加分奖励,对他相应的要求是作为干部要有担当,要处处做表率;班主任与家长配合,建立家校联系本,在本子上表扬他在家、在校好的表现以及寄予的希望,联系本有学生进行传递,而传递的过程就是对学生极好的激励过程。
在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增强他们自信心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家校各方形成一致意见,统一行动。在制定学生个性化激励教育方案时,学校教师要积极邀请家长参与,校内各科教师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要形成统一认识。“权威”人群观点一致对帮助学生尽快增强自信心和调整成长认知的一致性非常有益,也是必须的。另外,家长与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刻意追求完美,不要总是苛求自己。改变社会上各种浮躁电视娱乐节目式口号激励:我是最棒的,永远争第一。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可以说是最棒的,更没有那么多第一。引导学生多做纵相比,与自己的过去比,有了进步与提高就是好样的。好孩子是夸奖出来的,孩子的自信心更是真诚地夸奖出来的。
3.实践活动锻炼,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正如史蒂芬. 米勒所说:自信就是你的感觉,自信是你可以想象并感受的东西。所以,培养提高学生自信心最为重要的环节是通过活动让他们感受体验成功。感受成功c自信的方式是多方位的,比如:鼓励学生塑造一个光鲜靓丽的形象,有了好的外观形象才能有好的感觉,有了好的感觉才能有自信。学校营造氛围,要求与鼓励同学多穿校服中的正装,展示阳光靓丽形象,增强自信,也为马上面临的实习就业做准备。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通过运动学会放松,保持镇静。在运动活动中也让很多有运动天赋的同学展示力与美,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热烈鼓励声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感受成功。鼓励学生适当对自己进行拉伸,挑战一下自己的恐惧极限,不要每天都谨小慎微地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形式。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校内生活,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帮助同学锻炼社会交往技能,另一面,活动中能展露才艺的也会促进同学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肯定自己,提高自信。
通过实践发现,中职校在每月一主题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专业开展丰富多采的社团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非常有实效。专业课社团活动的开展可根据各专业学生兴趣,设计为专业技能拓展类、跨专业交流类、各类对外展示表演类、社会宣传服务类等辅助专业建设类的专业社团。学生课下在这类社团活动中,有的本专业技能会大幅提高;有的会因为跨专业变成多面手,比如学西餐的同学,参加中餐雕刻社,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盘饰水平;更多社团成员会在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技能比赛、下社区服务,以及参加公益活动等活动中,得到社会群众真诚地夸赞。这样一个个学校精心营造的善小,对同学来说会产生极大的成功体验感,因为这些孩子在中小学一直是边缘生,过去出头露脸的事往往与他们无关。同时,学校德育部门还及时对各类活动进行评比表彰,让每一位同学都会有得到肯定与赞许的机会,各类活动中的成功体验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
三、结束语
中职教育是教育的重要阶段,它帮助解决了一群特殊孩子的成长与生存问题。要立人先立德,要立德先立心。对中职生这群学生尤其需要从心开始,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自信的人格,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慢慢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不卑不亢,学会悦纳自己,并在活动去体验成功,逐步增强自信心,为将来下企业实习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为孩子们的一生幸福打造一颗坚强的心。
四、参考文献
1.周宗奎 主编,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诺曼.文森特.皮尔,钱峰 译,自信的力量[M],北京:东风出版社,2011
4.刘春玲,高剑,昌平卫校应对生源素质变化的基础管理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2013
5.王俊成 程琳, 浅谈大学生的自信心与心理问题[J],心理医生,2012年12月
6.杨丽,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2年5月
7.霍华德加德纳 著,沈致隆 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8.祁园园,多元智能评价观对学生评价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6月
9.魏君,高职学生自信心不足原因及自信心培养路径分析[J],求知导刊,2015年7月
10.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5-07-30
11.Gerald Corey,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胡佩诚 等译,心理学与个人成长[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2.史蒂芬.米勒,钱峰等译,自信的七个秘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13.Thomas J. Zirpoli, 关丹丹等译,学生行为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
在多元文化冲突困境下,文化自信是塑造中华文化共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与“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具有内容的同构性、目的的一致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分析“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将文化自信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有助于探索提升当代社会文化自信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内涵
“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是指通过开展理想教育、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提高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能力,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为文化发展的承载者和引领者。基于文化自信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源性和功能的契合性,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都是指向人,均在于价值观教育。因而,“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自信培养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在当前高校中虽然很少开设文化自信教育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实施机构,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己经渗透了不少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
1、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助于“90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由文化知识、文化能力和文化态度构成的多层次统一体。感性、理性文化知识的获取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文化鉴别和创造能力离不开对文化的自信,文化态度更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总而言之,通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文化认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鉴别、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
2、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文化产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更为关键的是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崇敬和信心,更是塑造他们对文化的传承、批判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存在问题
1、文化自信培养方法单一,合力有待形成
当前,在社会新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面临着日益复杂、利益交织的思想状况,传统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很难有效应对,这对文化自信教育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提出要求。就当前而言,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宣传教育相互配合的模式有待构建。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课堂中老师会讲,校园里、社区里也有标语、宣传栏,但在家中就不会谈及这样的话题。”这说明“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的支持系统。
2、文化自信培养内容整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
据调查显示,50. 18%学生认为内容枯燥乏味,54.67%学生认为内容过于空洞理想化, 47. 83%学生认为内容泛政治化,35. 21%学生认为内容脱离学生实际,31. 34%学生认为内容缺乏人文关怀。这说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时代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即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缺少契合性。一方面,文化自信培养内容与“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利益、需求契合度不高。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的探讨
1、开展理论教育,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性认知
加强理论教育,既要引导“90后”大学生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用武装自己的头脑。更要让大学生明辨主流文化的导向,知。强化通识教育,首先要增设有关中国文化、中华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开设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选修课或讲座作为有益的补充,充实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真学、真信和真用。
2、融入日常生活,加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情感体验
通过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和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文情怀和治学精神。另外,要融入到各种仪式制度和节日庆典活动中。就“90后”大学生而言,各种传统节日,建党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都蕴涵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高校工作者及时抓住时机,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平等的交往中真诚表达自己,真正去互动与交流。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当代大学生深处网络的世界,他们在生活、学习、娱乐各方面都高度依赖网络,是影响大学生的重要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这一方面给大学生解决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约束,同时也可能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导向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网络信息的获得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对任何事物片面的了解都无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高职院校要注重学校网站建设,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网站的关注度和利用度,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4、自足校内外文化实践,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90后”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创建。学校拓展活动阵地,以红歌传唱、经典朗诵、戏曲表演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主题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主性。通过舞蹈、绘画、DV作品等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二是“90后”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在实践中将学到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自觉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动准则。通过公益项目,如爱心家教、交通协管员、关爱孤寡老人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尊老爱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进而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价值认知,成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龚小青.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自觉素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12)
[2]周剑娜.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路径探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3]孙吉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
关键词:大学新生;自信;自卑;自由
自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为基本的人格特质,它可以激发每个人不断进步、积极进取,自信的有无或强弱从根本上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自信偏低将阻碍个体获得成功,反之则有助于个体获得成功。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以及谈话等方式,笔者重点关注了信阳师范学院大一新生的自信问题,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自信的本质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新生在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时,最主要的反应就是不自信,但他们同时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把自信简单化、表面化,以为能说会道、人际关系好就是自信。这种将自信简单化的做法实质上是对自信本质的忽略或者无知,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就简单地探讨一下自信的本质所在。
从字源上看,“自”即“自己,己身”,“信”即“信从、信任”,“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的论述,指出了自信的重要性。
关于自信的学术定义,见仁见智,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当然这也反映了学者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自信内涵的丰富性。对此,车丽萍在其博士论文《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中作了非常详细的归总和讨论,在此不再赘述,单引用她给自信所下的定义作为问题的答案:“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见,自信首先是一种人格特征;其次,它是一种指向自我,反观、反思自我的认识或者评价;再次,这种认识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认识或评价。通俗地说,自信就是一种积极肯定自我、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力量,要相信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贫困、失意、焦虑、不幸中不能自拔,只有相信自己才会迎来成功。
二、自信的缺失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亲密接触,笔者感觉大多数新生面临着自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大多数新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轻松自如地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长远目标的缺失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迷茫状态等。缺少自信更为严重的表现就是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反映,是一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一种复杂情感。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类重要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遇事畏缩不前,严重阻碍了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兴趣和激情,使他们变得颓废、消沉、缺乏斗志,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在大学阶段没有解决自卑这一心理问题,将会给整个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的话甚至会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
通过调查发现,自卑心理在大学新生中比较严重,它是自信心缺失的必然后果,而造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种:一是高矮胖瘦等形体原因;二是学习成绩不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三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保持正常的交往;四是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孤僻、自闭的心态。当然,从自信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也正是导致大学生新生缺乏自信的基本原因。可以说,自信与自卑是相互交织、轮番出现的。因此,要想拥有积极的大学生活乃至积极的人生,就需要我们多一点自信、少一些自卑,把自卑踩在脚下,昂首挺胸,迎接属于自己的那片自信的天空。
三、自信的重建
病态的自卑是对自己的彻底怀疑甚至是根本上的否定,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卑的学生加以正确的疏导和治疗,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自卑的桎梏,重建自信心,认真过好每一天。针对自信心的缺失和自卑心理的泛滥问题,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采用比较权威的关于自信、自卑等人格个性方面的调查问卷,在新生中间开展全面的自信心理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调查显示,自信问题确实是当前大学新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这项调查活动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下去。
二是充分利用日志、博客等网络途径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话与交流,有重点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将相关的文章收集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并随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解决了不少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迷茫等方面的困惑或无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效果也比较好。
三是积极开展以公开发言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演讲类活动。鉴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入学前几乎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缺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笔者在开班会时,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走上讲台,向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是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自卑心理。因此,笔者在各个新生班大力倡导体育活动,先后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绳、长跑等多项体育赛事,自己也尽可能地参与,与学生同乐。通过锻炼,不少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得到增强,心理压力得以减轻。
五是开展有深度的经典品读活动。传颂千年的中外优秀经典作品,无不包含一种思想的力量,阅读经典最大的好处就是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笔者有计划地在新生中开展了经典著作的品读活动,如组织专家教授解读经典作品,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名家讲座等。
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最终归宿就是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生活。如果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自信与自由的这种联系,那么对自信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也是当下的部分研究者所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自信的归宿
在笔者看来,人们寻找自信、培养自信、挥洒自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获得一种自我创造感,一种真正的自由感。
其实,不仅仅是年轻的学生,整个国民在骨子里都缺少一种自信,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自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上。正如邓晓芒先生所断言的:中国人在本性方面有两大欠缺——自由精神的欠缺和理性精神的欠缺。单说自由精神的欠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禅宗和儒家的自由观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真正体现,儒家、道家的自由观“都是把自己消融到作为既成事实的世界(自然、社会、宇宙)中去,以无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以无可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一种自欺的妙法,或如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艺术’”,因此这种“自由”是无法产生“创新人才”的,而只能产生出“奴才”,而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真正的理性是“自由的理性”。
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信是为了自由,是为了培养一种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其实质就是为了人的本然的自由本性,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为了自信而自信”,而是要“为了自由而自信”,要积极的自信,更要理性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自信绝不是自大、自负,它在本质上包含有一种创造的力量,一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自由感。我们的人生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每个人的角色必须自己去创造,要想真正承担起人生中的痛苦、失望、苦恼和危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来,就离不开这种饱含自由感的自信精神。只要我们拥有最基本的自信,就能够克服自卑等心理问题,昂首挺胸,坦荡如砥,勇敢迎接挑战,成就精彩人生。
参考文献:
主持人简介:周秦,江苏苏州人。幼承家学,通韵律,工诗文,擅恹笛度曲。1982年毕业于江苏师院中文系,师从钱仲联先生治明清文学,为入室弟子。1989年主持昆曲艺术本科班教务。2001年出任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广泛联络海内外专家学者,筹办并主持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中国昆曲论坛》。2003年,应白先勇先生之请担任青春版《牡丹亭》首席唱念指导,复与曾永义先生合作编演《梁祝》《孟姜女》《李香君》《杨妃梦》。多次赴台北、香港等地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国讲学教习,推动昆曲在海内外的传承弘扬。2004年获苏州市政府颁发的“昆曲评弹传承荣誉奖”,2009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称号。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昆曲论坛》主编,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寸心书屋曲谱》《苏州昆曲》《昆戏集存》等,目前主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有“中国昆曲音乐研究”、“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等。
主持人话语:作为一种成熟完美的综合性艺术,昆曲艺术的遗产价值体现在极其广泛的文化领域中。它代表着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曾经达到的最高成就,并在世界文化总格局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一席。明证之一便是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19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昆曲(KunquOpera 0f China)赫然名列其中,它是得到由18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全票通过的4项代表作之一。
“入遗”十年以来,伴随着昆曲存活环境和发展态势的长足改善,昆曲正日益成为文化学者和高校师生关注的热点,与昆曲有关的科研日益繁荣。2001年12月,苏州市人民政府与苏州大学共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自2003年以来,中心已在国家文化部的指导下实施五届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编出《中国昆曲论坛》8辑。2005年8月,经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领导小组确定中心为“国家昆曲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并正式授牌。2009年6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经国家文化部授予“为昆曲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荣誉称号并受到隆重表彰。
为纪念昆曲“入遗”10周年,2011年5月间中心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千灯召开第二届国际高校师生昆曲研讨会。来自海内外36所高校的百余名教授、研究生应邀与会,提交并宣读了65篇论文,内容覆盖昆曲史论、传奇文学、声腔音乐、场上表演、剧本翻译以及昆曲艺术的教育传承、昆曲文物的保护修复等广泛领域。本期专栏选刊千灯研讨会发表的部分论文。其中陈学凯教授从遗产守护、文化自信的高度对昆曲的历史文化内涵重新加以认识阐发,将昆曲传承的意义归纳为“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进而就昆曲的传承发展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周秦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通过为时五年的深入调研,基本理清了昆曲艺术的场上遗存现状,并以苏州昆剧院为基地,实施“苏州大学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初步建立起一个高校与剧团合作互动的工作平台,藉此“为昆曲遗产的保护传承积累经验,并产生实在的推动促进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学者的关注和认同,近年常有外国名校博士研究生选择与昆曲有关的课题作为学位论文题目,并来到中国进修。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研究生Kevin Schoenberger采用国内学术界尚不太熟知的“混音文化”理论,分析研究明代戏曲家徐渭的杂剧《歌代啸》。立意新奇,方法独特,启人深思,颇值得一读。
摘要:昆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而守护昆曲的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则是守护昆曲遗产的核心任务。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是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艺术境界,是昆曲自身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从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艺术与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彰显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彰显自己的文化自信,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不会失去其本真,昆曲才有大好的希望和前途。
关键词:昆曲;历史文化;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陈学凯(195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2)01-0136-05 收稿日期:2011-10-15
保护昆曲首先是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持与守护,其作用是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性,以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基本精神,并为世人所认同。除此之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更为重要的还是昆曲作为中华民族最古雅久远、积淀深厚、且包含有大量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载体的重要性,尚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对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也还远远不够;对于什么才是保护、传承昆曲的的最佳途径,尚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分歧。
昆曲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昆曲的出现虽然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元明之际,但是,戏曲的产生显然要早于这个时期,因为昆曲作为最精粹的戏曲艺术是戏曲成熟后的产物,在此之前的元杂剧就已相当成熟。昆曲是元杂剧的发展者与继承者,是高则诚、施解元“易北为南”的结果,也是魏良辅、梁辰鱼雅化昆山腔的结果。昆曲所达到的艺术高度是中国戏曲经历漫长的历史形成的,因此,认识昆曲的文化价值也应从中国戏曲的源头开始。
王国维在其《宋元戏曲史》中说:“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巫之兴也,盖在上古之世。”“是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乐人神者也。商人好鬼,故伊尹独有巫风之戒。及周公之礼,礼秩百神,而定其祀典,官有常职,礼有常数,乐有常节,古之巫风稍杀。然其余习,犹有存者:方相氏之驱疫也,大腊之索万物也,皆是物也。”戏曲史家徐幕云先生则认为:被称为“优伶”的古代艺人,“优字始见于春秋之世;而‘伶’字则自黄帝时代。考‘伶伦’为黄帝乐官。”‘乐虽始于黄帝,至舜乃益备。史称舜作五弦之琴,又孑L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舜乐也。”徐幕云的“优伶”说似乎将戏曲的源头推到了传说的黄帝时代。而穆凡中先生的《勾栏瓦舍》一书则认为:“百戏起于秦汉,两晋隋唐也很盛行。”
王国维、徐幕云和穆凡中在戏曲的历史渊源问题上,看法存在着一些差异,这只能说明中国戏曲文化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厚难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内涵,对它的研究,存在着认识和观点上的多样性分歧则是必然的。
从中国戏曲史的角度来看,元明之际钟灵蕴秀的昆曲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数千年戏曲文化发展与积累的必然结果。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昆曲是从上古到元明这数千年来,戏曲文化演变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枝艺术奇葩,也是中国古典戏曲艺术所能达到的最后一座高峰。而昆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就在于此。因此,昆曲的研究必须从戏曲的源头开始,这不仅是为了搞清昆曲之前戏曲演变发展的源与流的问题,更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它们来认识昆曲背后所存在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进而才能够树立起支撑昆曲不断走向未来的源源不绝的文化自信。
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脉,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今天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不断地从昆曲中汲取中国古典文化思想之伟力,古典艺术精神之气质,古典艺术技巧之神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更伟大的文化艺术成就。因此,昆曲守护与传承的作用和意义,既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中华文脉继承延续的工程,又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为中华文明在现代的崛起,做一种基础的扩展、强化、巩固与铺垫的工程。以昆曲本身所具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来看,我们是完全有理由对她满怀这样的文化自信的。
对昆曲的文化自信,也就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我们拥有这种文化自信的理由源于昆曲悠久的历史,唯美、隽永、深厚的艺术魅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永远珍重、保持这一份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持志”精神,一种对我们钟爱的文化的淡定和自守。刘熙载在其《古桐书屋六种・持志塾言・叙》中说:“孟子始言‘持志’,志之赖於持也久矣。持之义不一端,大要维持之欲其正也,操持之欲其久也。持之之方亦不一端,大要善其志之所以养也,慎其志之所以发也。每念古人之学,无不以此为兢兢,而即可准此以见吾人之失。”“持志”是一种文化艺术能够永续传承的精神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守护昆曲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必备的精神意志与思想认识。
刘熙载认为“持志”的首要问题是“欲其正”。所谓“欲其正”就是要永远秉承守护一种艺术文化的正统和正宗地位,保持其正确的前进方向,而且要从始至终都毫不动摇。而难就难在能够使它久而不失,持之以恒地传承与延续。“持志”的方法同样也是要发扬其优长才可以保障其久而不失,只有充分发挥其文化艺术之优长,养其正气,慎其志趣,兢兢业业,才可以守之不失,才可以充分地张扬一种艺术传统自身所具有的文化自信和艺术魅力。
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毕竟不同于其它一般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思想艺术境界。从这个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艺术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
昆曲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价值,是在中国文明历史发展与演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她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既是昆曲艺术的源泉,又是昆曲赖以延续与传承的文化基础。同时,昆曲又是中国古代非物质文明的一座高峰,她把中国古代诸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汇集综合于一身,尽显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以昆曲的音乐声腔为例,它的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上承古代庙堂与宫廷音乐的余绪,还包括唐宋大曲以及宋词、元曲、诸宫调、唱赚、民歌、甚至于玄妙的宗教音乐在内。昆曲汇集了我国古代音乐的精华,是我国古代数千年优秀音乐的大宝库,是真正融合了百代之优长的华夏之音,是名副其实的雅乐正声。因此,从音乐文化的视角来看,昆曲相对于当今时代任何一种中外的音乐文化,包括中国其他所有的戏曲声腔在内,就其音乐文化内容的丰富与精美而言,无与伦比。昆曲以她的音乐文化之深厚、久远,以她的音乐文化蕴藏之丰富多样而冠盖群乐。我们应该看到,这是昆曲在音乐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文化自信之所在。
昆曲是“百戏之祖”,中国后来兴起的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曾经以它为师。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昆曲与京剧的区别绝对不像其它地方戏和京剧的区别那么简单,昆曲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的区别并不仅仅停留在剧本、唱腔、调式这些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昆曲是我国古典音乐和古典词曲的活化石,因而,昆曲所拥有的文化底蕴与文化价值是其它任何剧种都无法比拟的。以昆曲的曲牌为例,它承袭了唐诗、宋词、元曲的艺术传统。因为曲牌和词牌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艺术形式上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律。昆曲曲牌在格律上,要求曲有定拍,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京剧与地方戏则以板腔体为其声腔特征,板腔体的音乐结构与曲牌体的音乐结构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为板腔体是由民间音乐乱弹发展而来,它是地方戏的显著特征。诚如傅谨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说,除了昆曲以外,其他所有剧种包括京剧在内都只能称为‘地方戏’,因为除昆曲之外的所有剧种,都是基于某种地方趣味发展而来的。更局限地说,京剧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与昆曲构成鲜明的对峙――就其艺术上的地域特色而言,京剧无疑更接近于北方而不是江南,它在音乐声腔体系上,是梆子乱弹系统在其流变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方言土语相结合而衍生出的地方声腔中的一种,由源于湖广、安徽加上北京本地的诸多地方声腔发展演变而来,既为特定地域的民众所喜爱,同时也充分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区的美学趣味。”
而昆曲却不同,它是数千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所创造积累的戏曲雅文化,并成为跨越所有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表,是我们民族精神高端和艺术高端在文化艺术领域里的绽放与显现,也是中国传统优秀艺术的一个总汇集。因而,昆曲在与任何中外戏曲剧种相比较和相对垒的过程中,都应该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才是正确的,而这一切都是由昆曲自身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我们认为,昆曲的文化自信是历史赋予的,是中华数千年文学艺术的积累赋予的,她不是任何人可以随意改变和杜撰的一种艺术。作为拥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戏曲经典,她能够继续存在于今天,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她更无需改变自己,也无需为了适应现状而模仿别人。这就是经典存在的价值和经典存在的意义,也是我们守护文化遗产的基本态度。因为昆曲是今天的中国人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立足之点。所以,对于原汁原昧的昆曲的坚持守护与永续传承,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自信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真正的中华文化能否得以继续生存,以及她的未来命运将会如何的重要问题。
我们坚信昆曲的传承,必须首先树立起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并通过这种文化自信以达到繁荣与复兴昆曲的目的。而如何提升人们对昆曲的文
化自信,坚守这份文化自信,以及永久延续这份文化自信,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对昆曲抱有坚定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就是说昆曲的文化自信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寻找与实践的,只有我们不断地去努力展示与充分地实践,才不会使昆曲的文化自信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老子・三十三章》)昆曲的守护与传承只能是有志者的理想和事业,只有把昆曲看成是自己理想和终生事业的人,才适合于这一项工作。老子的“不失其所者久”就是指一种内在的自信力,有了这种内在的自信力量,方能走向久远。亦如孔子所言:“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篇》)
同时,昆曲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外在的期待,或者完全依靠外在的恩赐,而是一种自我的不懈努力与追求,这是我们永久保持对昆曲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在两个方面不断地继续努力:一是昆曲的理论研究要更加深入,对昆曲的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探讨应更加注重;二是演艺方面应不断地汲取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将其转化为真正的舞台实践,并传播给戏曲的广大受众,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成长繁荣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是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
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昆曲区别于其它戏曲剧种的本质之所在,是昆曲的内在规律的外在展现,也是昆曲艺术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它是不容我们作任何背弃与改变的。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保持昆曲的文化自信,维持昆曲生命永续存在的大前提。亦如明代学人屠隆在其《梁伯龙鹿城集序》中所说的那样,“草木之华必归之根本,文章之极必要诸人品。”背弃了根本,丢掉了人品和灵魂,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丧失,实则是对昆曲的根本放弃。守护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固有程式,是对昆曲艺术信念的坚持,是对原有程式的维护,而这一切都需要有一种文化自信才能坚定起来并自持下去。
我们所说的文化自信,一言以蔽之,就是对民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崇敬。亦如孔子在对待三代传统时的态度一样,坚持“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孔子决心守护周公之道统,并声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篇》)孔子的伟大与不凡即体现在这里,那就是他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精神,孔子最终以三代传统的不朽而成就了自己的不朽。孔子不是企图通过舍弃和贬低传统来张扬自己,孔子的圣智是基于对民族优秀传统的敬畏,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拜,对传承华夏道统的历史使命感,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因此,孔子的人品是尊贵的,孔子的文化品位是高尚的。孔子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此。
其三,昆曲的文化自信在于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理念与原则。
明代昆曲曲师钮少雅在其《南曲九宫正始・凡例》中说:“大凡章句几何,句字几何,长短多寡,原有定额,岂容出入?自作者信心信口,而字句厄矣。自优人冥趋冥行,而字句亦厄矣。试就《琵琶》一记,夫句何可妄增也?南吕宫【红衲袄】末煞,妄增一句,不几为同宫之【青衲袄】乎!夫句何可妄减也?南吕调【擎梧桐】末煞,妄减一句,不几为同调之【芙蓉花】乎!夫字何可妄增也?仙吕宫【解三酲】第四句下截妄增一字,不几为南吕宫之【针线箱】乎?夫字何可妄减也?正宫【普天乐】第一句上截妄减一字,不几为双调之【步步娇】乎!”钮少雅还指出:“凡歌曲必先正其文句,而又合调依腔,方为正体。”钮少雅以一个昆曲艺术家的眼光与立场,不仅坚守了昆曲的艺术理念与原则,亦在于通过理论影响和昌明自己的思想主张,来充分地展现与强调昆曲的艺术理念和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昆曲艺术的本真,从而坚定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达到永续传承昆曲艺术精髓的目的。
其四,昆曲的发展创新必须以我为中心方能彰显其文化自信。
任何文化艺术的生命延续都必须关注发展与创新的问题,昆曲亦不能例外。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讨论这一问题更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守护文化遗产与发展创新之间,有时的确是存在着一些尖锐的矛盾与对立。至于古老典雅的昆曲应该不应该有所创新,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昆曲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和条件下,才可以畅言发展和创新的问题,因为创新与发展不是一个可以不可以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哪一种成熟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的问题。我以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昆曲作为文化遗产还处于频临消亡的低潮时期,是不宜提倡发展创新的。因为它会干扰文化遗产的抢救与挖掘工作,而削弱和分散本来就非常稀有的昆曲的人力和财力资源。应该说在当前的形势下,积极地保护,倾尽全力地坚守,只争朝夕地抢救、挖掘与传承才是当务之急。等到昆曲步入了繁荣甚至于异常火热的时代氛围时,等到我们对昆曲的认识和把握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时,创新必然会在内部发生,而且会自然天成,合情合理,没有做作,到那时更无需我们刻意去提倡创新了。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昆曲能否借鉴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艺术元素,来装扮、修饰、美化自身?我们认为:凡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艺术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性,艺术文化尽管不可同类,但其内在的精神总有相通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艺术文化之间,是可以相互学习与借鉴的。问题是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地点上,找到一种自然的交集,而且这种自然的交集又能为昆曲的发展和创新预留多大的空间,我们能否做到既无不及,又无太过,使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嫁接融合达到一种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的水平。
但有一点是必须确定的,那就是昆曲的发展与创新必须以自我为中心,以充分地彰显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张扬自己的文化自信,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昆曲未来的任何创新与发展都会不失去本真,那么昆曲才有大好的前途和希望。
一、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组织、主导的重要作用,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势必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处于如此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教师也会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紧张感、焦虑感,这些不良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样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要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素养,向学生展现一个内心充满阳光、乐观、积极向上、勇于面对、敢于挑战的教师形象。这样教师的教学才能充满激情,将思想品德课上得更加活泼生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思想品德课本身巨大的魅力,才能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与人格魅力。同时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会直接传染给学生,从而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学生会紧跟教师的步伐,同样也会成为生活的强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拥有生命的色彩。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还要加强心理健康学习,要让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修养、有涵养、有恒心、有毅力,学会自我控制与调节,乐观生活,快乐工作。为此在平时教师既要认真研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等资料,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要深入研究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认真研究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间找准最佳切入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学间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得到心理与智育的全面发展。
二、相机渗透,增强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但目前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生活于温室中,他们极为欠缺的就是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许多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习惯于求助于他人,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性,这说到底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勇于面对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勇于挑战。
一方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素材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要与这些内容紧密结合,将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要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如在学习“排解不良情绪”这一内容时,我先为学生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班的一位同学遇到了困难,非常沮丧,他选择了逃避。假如你是这位同学,你又会如何面对?请同学们一起来为这位同学支招。这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总结出了许多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顺利地学习了新知,而且体验了成功,感受到自信的重要性。当学生自己遇到此类问题时便不会选择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勇敢地接住命运所抛给我们的一切,包括美好与困难。
另一方面不要吝惜赞赏,要用赞赏来激发自信。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尤其对于正处于生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赞赏更是重要。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成为增强学生自信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这样在无形中便可以帮助学生重新找回自信。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我们要少一些包办代替,多一些自,少说几句“他能行吗?”多说几句“他一定行”,让学生在我们的信任与期待中找回自我,找回自信,做生活的强者。
三、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深切体会
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只让学生机械地掌握这些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这些理论与行为结合起来,而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背诵条条框框,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实现道德的内化,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如有些学生只会说遇到困难时如何如何,但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就不知所措,学生并未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一直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的弊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我们就必须要改变枯燥的说教,代之以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行为结合起来,建立直接联系,在活动中感悟、体会,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行为,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
(一)多媒体重现场景
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选取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故事,利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来动态地展现给学生,重现场景,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感受教学的形象性,从真实的生活事例中获取直观信息,从而为上升为理性认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情景表演再现
学生有着很强的表演能力与表现力,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来编排各种情景剧,可以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的内容与生活行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二者间的直接联系。实践证明,采用情景表演再现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学生在表演中可以产生真实的感受与深刻的感悟,这样更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增强团结意识,这正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最为需要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在时代变革中既能保持自我又能面对世界的标识。坚持和提高文化自信,能使一个人、一个国家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使命。推动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促进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是历史赋予大学的神圣使命。
一、当代大学生文化认知的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大学生成为了受到外来多元文化侵袭最严重的群体,伴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造成了他们对物质追求远大于对文化的追求的现象,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冷漠无视,对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自信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民族传统文化认知不足
跟据有关统计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很有必要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但是事实上真正接触民族传统文化的情况不容乐观。真正仔细完整听完过一场传统话剧的大学生只占23.4%,完整看完四大名著的占了29.6%,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如绘画,书法等一点都不懂的竟然占了17.2%。这个现状非常不容乐观,大部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太少,这个结果让人不免担忧,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
2.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认同
伴随着网络的发达和智能手机普及,大学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停的拓宽,大学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正确的指导方针,也是大学生必须长期遵循的一个原则。但是当代大学生对西方的外来文化存在盲目认同现象,主要表现在对外来语言、节日、生活方式、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过分崇洋。2014年一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让韩国的饮食、服饰文化和生活方式再次掀起热潮,相比中国传统节日,他们更注重“圣诞节”和“情人节”这样的外国节日。他们对国内的影视剧、综艺节目、新闻节目失去兴趣,反而对外国的综艺和影视趋之若鹜。
3.对主流文化失去兴趣
在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的今天,部分大学生崇尚越来越崇尚“享乐主义”价值观,痴迷网络游戏的不占少数,“ 考试只求低空飞过”成了他们的信仰, university“任你玩四年”是他们的追求,泡网吧泡夜店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崇尚韩剧和美剧带给他们的流行时尚和价值取向,对外国文化的全面肯定和对中国文化的全面否定,重洋的思想比比皆是;一些大学生甚至接受封建迷信思想,痴迷于。他们认为成为“高富帅”“白富美”才是他们理想的生活状态,对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了解甚少,或者持怀疑态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和了解甚少,对国家主流文化失去了兴趣。
二、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对策分析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
大学处于接触兼容并包的各种社会思潮和科学文化的最前沿,而大学生也正处于思想文化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但是思辩能力不强,较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误入歧途,从而影响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程度。对文化的接受程度和方向反映了一个人的多方面素养和发展方向。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从而使他们在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就能够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摆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要倡导先进的文化,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指导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主学习与鉴赏能力的培养
要加强文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便全面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自信心。在我国,高中阶段的孩子们接受着高考的重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和了解并不深入,理论基础较薄弱。这就决定了在升入大学以后,高校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引导大学生主动寻求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大的环境和氛围,高校教育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心态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实践教学。不但要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优势和特长,也要看到外来文化的不足和缺点,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崇洋。通过大学阶段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积累的知识底蕴,准确系统的分析外来文化,学习其中有利身心发展的精华部分。当代的大学生承担着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不仅要掌握我国传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具有独创精神和思辨能力,在学习与吸收的过程中掌握创新的能力和方式,从而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都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动力。
3.充分发挥高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增长才干的主要阵地,专业课教师和理论课教师同样都是社会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近年来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旨在改变教育教学和考核方式。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上就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知识背景,促进公平、正义、团结、友爱之风的传扬。要改变传统的以授课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方式,增加更多实践讨论环节,引导大学生去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加更多的弹性考核机制方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主流价值观在大学有传播和发展的土壤。此外,增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相关方面的影响也显得极为重要。作为高校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的带路人,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以使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各个方面朝着积极、健康方向发展,进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黄秋生,薛玉成.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10-113.
[2]杨娜娜,张超英. 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与思考[J]. 魅力中国,2009,18:94-95.
作者简介:杨杉,1987年出生,法学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新纲要中明显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快乐地上学,在平时的谈话、观察和探索中,我找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转变成人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依托
二、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取得成功的体验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三、积极的评价与反馈是发展自信心的重要教育手段。
四、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是培养自信心的前题条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心 教育 心理 成功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而缺乏自信并非不聪明,而是一种“不敢”、“不行”、“不好”的消极的内心体验,久而久之,会形成自卑、焦虑、敏感的性格,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自信的人更能获得成功,更容易得到幸福。然而在现代教育中,由于过去只注重智力开展,轻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现代的孩子尤其是中小班的幼儿较胆小、懦弱,缺乏主动性,更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新纲要中明显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快乐地上学,在平时的谈话、观察和探索中,我找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1.转变成人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依托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 愿望和理想的动力。一位哲人说得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要驾起家园互相沟通的桥梁,使家园同步对幼儿进行教育,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并使家长意识到培养幼儿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更新家长重知识轻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观念,了解幼儿在家庭教育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基本情况。其次,定期召开家长会,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努力改变家长的教养,教给他们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再次,还要进行家访,对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共同切磋,制定教育方案。如:我园举办的小班家长会,向他们宣传了自信心如何培养、面对幼儿不肯上学怎么办、如何让幼儿学会生存等内容,事后家长向我们咨询了有关该方面的内容,觉得这样教育子女很有道理,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正在转变。
2.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取得成功的体验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
每个幼儿由于其遗传素质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不同的性格、容貌、体质、智力、生活习惯和兴趣特长,使幼儿之间产生了明显的个性差异,这些个性在家庭中是日积月累地自然形成的,往往不会引起父母的特别关心,进入幼儿园这一集体生活环境中,却要受到集体成员的重新考查、比较、评价,引起不同的态度反应。教师教养的态度亲切而民主,考查比较全面,对儿童比较宽容信任,幼儿适应起来就比较容易、顺利。教师的教养态度严厉而专制,考查比较片面,对儿童急躁粗暴,会增加某些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困难,特别是有生理缺陷的幼儿,体力、智力较弱的幼儿,独立生活或自制能力较差的幼儿,他们在集体中自我估价低,容易退缩、孤立及受到成人和同伴的轻视和拒绝。在集体活动中儿童经历的事情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却是不平衡的。有些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经常能得到自我选择和决策的权利,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成功的喜悦,幼儿的自信心就强;反之,经常得到的是挫折和失败,幼儿就怀疑自己的力量,自我肯定少,自信心减弱。如果成人不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发展自信心是很困难的。我们调查统计了全班幼儿的年龄,身体发育状况、按照《纲要》要求的学习成绩、与同伴的关系、家长文化水平、家庭期望程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分别与幼儿自信心得分相对比,找出其相关系数。
3.积极的评价与反馈是发展自信心的重要教育手段
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就是他律性。年龄越小的儿童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特别在幼儿心目中有威信的成人与小同伴,他们的语言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几乎可以说,儿童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的,有些积极和消极的评价对幼儿的志向、情感、行为起着持久铭刻的作用。我们曾经问过一个幼儿:“你知道自己有什么长处?有什么优点?”他说:“我没有长处,也没有优点。”当我们感到惊奇时,幼儿沮丧地加了一句,“我尽挨老师批评。”这说明教师只有批评,没有肯定,使幼儿感到自己一无是处。有个自信心较弱的幼儿上课从不举手,问她“为什么你不能试试看呢?”她说“我不行。我笨。妈妈说我天生脑袋小,所以比表哥笨。”邻居小朋友在旁边补充说“她是笨猪;他爸爸老写她笨猪。”她则自己说:“我总是答不完全的。老师说,我只能答对一点点。”
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包括、鼓励、点头微笑、语言夸奖、图片表彰,给予特权与委托重任,或送给红星、图片等礼物。恰如其分地给幼儿良好行为以积极的评价与反馈,不但能使幼儿体验到快乐和满足,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地位,激起继续上进的愿望,也会增进幼儿的成功感。
消极的评价和反馈,包括厉声叫嚷、没有根据的批评、孤立隔离、粗暴的语言,讽刺挖苦、侮辱幼儿自尊心的言行以及变相体罚等,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后果。
教师和家长对自信心较弱幼儿点滴的进步,及时给予积极评价,不仅会使幼儿看到自己的力量,感到快乐和满足,激起上进的愿望,同时也会增进成人与儿童之间相互亲近与理解的情感,增强教育的感化力量。但是,成人必须学会使用积极评价的教育艺术,做到:(1)公正合理评价,应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幼儿可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不同的表达方式,防止滥用表扬而失去效应。(2)比自己,提倡纵向的比,即从幼儿原有的基础出发把今天的幼儿与过去的幼儿比,减少横向的比,即与同班、同龄的其他幼儿比。脱离实际的要求划一,开展竞赛等。要鼓励幼儿各按自己的步伐前进,而且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3)多侧面。成人要以多侧面的价值观来要求幼儿,避免把积极评价仅限于狭小的范围和界限之中,如有的只注重知识、智力,有的只注意纪律、听话,忽视孩子其他方面的优越表现,并不予反馈,以致幼儿获得成功的机会减少,潜在的能力被埋没。(4)实事求是与恰如其分。虚假的吹捧表扬,过多的物质刺激,往往有害无益。对经过一定努力取得的成果,应给予恰当的积极评价,并要提出下一步要求,要慎用消极的评价。自我意识常在整体上调节和控制人的行动,虽然,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遭到失败和挫折。但面对失败和挫折,自信心强的幼儿往往把失败看作是偶然的、客观的原因造成的,他们比较冷静,能查找原因,保持信心,继续努力去实现目标,自信心弱的幼儿则往往把失败看作是必然的,是自我的“无能”造成的,他们容易放弃努力,丢掉或改变目标。
4.给孩子创设成功的机会,是培养自信心的前题条件
1、因深层的愧疚感而导致的精神不堪重负。对许许多多的甚至所有的家庭而言,考上大学或许是父母心中的唯一期待,开学时的谆谆教导,回家时的语重心长,加之回校后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的目光洗礼,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一赶再赶,不曾有过一丝的松懈与怠慢:成绩进步了,得到的是更加“教导”的目光与期盼;一旦成绩下滑了,有的是严厉的目光“示意”甚至拳脚口头的“制裁”。从此背上沉重的精神重担,卑从心起。
2.因学校人际关系的更趋复杂与淡漠而寂寞。跨入新的校园,人多了也杂了,环顾四周,是一张张新的不能再新的面孔,同学到校或这之前首先问的问题就是——我能合群吗?虽然这种担心、顾虑会随着学习、生活的节奏渐次淡化,但一次次的测试和成绩统计,一次次的灰心沉沦,一次次的告诫努力,得他们埋头于书本之中,卷入于源源不断的实习、作业、考试中不能自拔,于是这之间的关系淡了。于是他们有话自己说,有事自己解决,上网聊天的多了,信件往来多了,多数人因各种原因不愿敞开心扉与人交流,自我封闭,人情淡了,于是自信的天空塌了,自信的太阳落了,自信心坍塌了。
在实际工作中,我采取以下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进行摸底调查,选择合适的导向性词语,进行良性“心理暗示”:
在刚接手新班的时候,我就利用开班会的时机让学生写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和自己最大的缺点。很多同学在写自己最大的缺点时,都写到诸如“自卑”、“无用”、“交际能力差”、“学习不努力”等。综合学生的这些有共性的缺点,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我们制定了“自信、积极、团结、乐观、执著、勤奋”的十二字班训。我把这十二个字的班训写成红底黄字的标语,贴在教室后墙上。另外,我还要求学生把班训写在日记本、书本等常用的学习用品上,以达到让学生随时看到、听到、说到、做到,起到耳儒目染的作用。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暗示”,整天见到“自信”、“乐观”等这样的导向性词汇,就可以让学生每天处在一个良性的心理暗示中,日久天长必定可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使其建立很强的自信心,起到由外而内的教育作用。
二、以“放大镜”的眼睛看到学生的优点和成绩,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在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优点和成绩,那怕是极小的微不足道的,作为班主任都应该善于捕捉和搜取,不失时机地用“放大镜”的眼睛进行适当的“放大”,公开地进行表扬、鼓励。这样既对学生本人进行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激励,又对其他同学的行为进行了很好的引导。比如有个学生平常时有旷课、迟到等现象,对专业的学习也信心不足。但我发现上次下大雪,在校外参观时拾金不昧,就在班上及时进行了表扬,说他比过去爱学习了、有了很大的进步,还在不同场合号召广大同学向他学习。从此以后,我发现他看我的眼神变了,里面包含了“自信”的“光泽”,学习上也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模仿“三棱镜”给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自信点”:
有的学生文化普遍较差,但这并不代表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不行。要知道即使是一束暗淡的阳光,一经“三棱镜”的分解也包含七种美丽的颜色。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创造、争取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和机会,让他们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得以发挥和发展,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建立起自信来。比如班上有些同学学习不专心,平时也违犯纪律较多,可这样的同学往往身手敏捷、身体素质较好,并且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多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的这些才华得以展现,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有比别人强、值得自信的地方。我在班上就相继开展了寝室篮球赛、班级乒乓球赛等活动,让有各种特长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有时我也亲自参加这样的活动(比如乒乓球赛),并有意安排与那些性格内向、比较自卑、违纪较多的同学对峙。 这样他们的成功转移到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深入观察、了解学生,在适当的时机给于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重建信心:
11月30日,当地时间中午12点30分左右,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当大会主席在来自全世界121个国家的700多位与会者面前,庄重地宣布这一决议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不少国家的代表立刻离席来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那一刻,我和所有与会的中国代表一样,心情万分激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浓浓的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么强烈,那么真诚!
在这次常会上一道被列入代表作名录的,还有其他许多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例如比利时的啤酒文化、韩国济州岛的海女文化、印度的瑜伽,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按照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以下简称“《公约》”)的界定,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被不同社区和群体在适应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过程中及与其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再创造,为他们提供持续的认同感,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笼统地说,各国、各民族千百年来创造并代代相传的口^传统及风俗习惯,构成了非遗的主要内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在20世纪后半叶发起这场全球范围的非遗保护运动,有着诸多现实的原因,例如工业化、现代化带来的传统文化的迅速萎缩,以及全球化造成的文化均质化和认同危机,等等。
记得两年前,我带一位从韩国首尔来的民俗学家去三里屯感受现代的北京。她到了以后很困惑地说:“这里和首尔、纽约有什么区别呢?”的确,站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商业街区,你常常会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因为眼前的一切――无论是建筑、商品,还是拿着iphone、喝着可口可乐、穿着阿迪达斯运动服、听着美国女歌星Taylor Swift歌曲的年轻人……这一切与你在纽约、柏林或者首尔大街上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所有的一切都似曾相识,看不出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文化均质化也带来了个人身份认同的危机。就在2016年圣诞节过去不久,我的两位朋友先后对我谈到了圣诞节给他们的家庭带来的困扰。这两位朋友的孩子分别在上小学和幼儿园。她们都说,近年来幼儿园和小学常在圣诞节和万圣节等外来的节日里组织活动,比如老师或家长扮演圣诞老人光临教室,给孩子们分发糖果和奖品,孩子们也互换礼物。这类活动对于活跃班级气氛、调节生活情趣有不少的益处,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孩子们对外来的节日更为热衷,而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所知甚少,相应地,也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认同。这使他们的父母既焦虑又困惑。
当前,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全球化的洪流当中,越是这样的时代,“我是谁?我是哪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我以何种特色身处世界之中?”这一类的问题就越显得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身份认同,也关乎人类文化的未来走向:一个只有单一文化的世界,该是多么乏味、脆弱、危险!
在我看来,教科文组织所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有助于确立群体和个人的身份认同。很多学者都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界定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身份时,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世代相传的民俗传统往往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成为其文化身份的一种证明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持续的身份认同感,成为我们在这个日益多元的世界中寻找自我位置和意义的基础。
以二十四节气而言,它反映的是中国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世界观和生命观。而围绕二十四个统一的时间节点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比如立春时“鞭春牛”、清明节祭祖、冬至吃饺子和绘制“九九消寒图”……它们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盛行,已经成为我们之所以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德国人”或者“埃塞俄比亚人”的文化标识。
第二,有助于在文化均质化时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一点正是《公约》的主要目标之一。世界上的诸多民族都曾有自己计量时间、制定时间序列、安排日常生活的方法,后来随着格里高利历(即“公历”)的逐渐普及,时间的计算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被标准化了。但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对自然宇宙的观察与体认的结果,却始终在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指导作用。而在更广泛地区的日常生活中,其影响则贯穿了一年四季,像惊蛰前后理发、三伏天贴伏、冬至吃饺子或圆子等,都是广为流行的节气习俗和观念,至今为许多人所实践。可以说,在日趋标准化的世界时间体系中,二十四节气以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生命力,以中国民众相应的日常生活实践,为增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应当承认,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代表作名录”制度,对于激发世界各国对非遗项目的信心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能够增强相关实践群体的自豪感,激发遗产创造者和使用者的文化自信,也能够提升其保护遗产的自觉性。我注意到,由于二十四节气成功列入“代表作名录”,国人对这一传统的热情明显高涨:朋友圈里传播相应节气的信息成倍增加,我的不少学生由从不关注变成主动了解相关的节气习俗,连我家门口卖饺子皮的店主也说,今年冬至似乎过节的人更多,饺子皮在上午很快就卖完了。
不过,仅仅依靠列入名录来增强对自己拥有的非遗的信心还远远不够,因为只依赖外部力量的认可来增进文化的信心,依然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在我看来,无论列入名录与否,中国所有的非遗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经验与情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而值得我们自豪和珍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本源。它既能使我们在身处多元的世界文化之林时保持自己的特色,不至于迷失自我,又能够以独特的实践与经验,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句话,文化自信应当首先来源于我们自己对多元化世界中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和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