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新引擎范文

经济发展新引擎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新引擎,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新引擎

篇1

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新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目前,以财政资金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已独力难支,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引入社会资本才能实现目标。

发展绿色金融(生态金融),运用市场化机制和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方向。通过绿色金融,推动技术改造,促进技术引进,加快技术创新,从根本上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减少污染,构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加强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创新产品,完善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在资源配置、环境风险防控、引导企业和社会经济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绿色金融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篇2

商务服务,城市的名片

位于厦门岛东海岸之滨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把由“98”字样组成的金灿灿的钥匙,每年“九八”投洽会期问,万商云集。高规格的盛会,带来了数以亿计的巨大商机,而除开投洽会,厦门每年还要举办50多场相当规模和影响的展会,各种国内外会议、产品展示会、产品推广会更是不下1000场。展会经济,让厦门声名鹊起,甚至许多人的生活就是靠展会富起来的。据统计,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厦门市宾馆床位每年新增数千张,民航客运量每年提高20%,航空运输港已成为国内第五大空港。

会展业成为国内外客商认识厦门、认识福建的窗口。而今,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带动城市第三产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厦门市从高层到市民的共识。厦门会展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量可观的经济数字,还有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不仅打造了这座城市的名片,也大大提高了厦门的城市辐射力。

与厦门相同,福州市着力培植的“5・18”盛会,也成为当地第三产业的发酵器,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实体蓬勃兴起。放眼国际,衡量一座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城之列,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这座城市召开国际会议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大型展会,可以给举办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有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

会展,作为商务服务业中的一支大军,被誉为“无烟工业”、“城市的蛋糕”,德国的小城科隆和杜塞尔多夫正是借助会展经济,一举成为世界关注的名城,城市的诸多配套产业围绕着会展经济展开,成为当地经济最为丰厚的部分。会展经济能够作为一张名片,足以指引一个城市整个第三产业大发展的特色之路。

商务服务缘何能担当大任?

放眼国际,商务服务一直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且增长最快的领域。早在2000年,欧盟国家的商务服务GDP的比重就与制造业相同,而在2001年,美国的商务服务占GDP的比重开始高于制造业。从这我们也能看出商务服务对于海西建设来说,具有着多么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现代商务服务行业范畴很广,它包含了所有直接向商业提供的服务,从最简单的办公室保洁,到知识密集型的技术科研等。研究认为,工业行业服务外包日趋专业化,商务服务领域投资处于高水平以及企业不断壮大过程中供需格局改变等,都成为商务服务业发展前景光明的重要原因。

商务服务能够将密集型知识注入其他的行业领域,是普及技术的重要途径,是其他产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对于普及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也尤其重要。商务服务在制造业全部中间需求的比重是衡量商务服务重要性的一个指标。以美国轿车产业为例,生产企业的核心功能已经从制造转向研发、设计和营销,占总产值88%的中间投入的核心是服务,而不是生产制造。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足够的技能,以及市场规模不足以维持高度专业化的商务服务众多业态,所以对商务服务的市场需求很小。这里有一个循环问题,即专业化程度决定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又取决于专业化的发展。因此当我们在探讨海西建设中如何发展商务服务业时,我们就必须正视市场规模和专业化的问题。

推进海西商务服务业的几点借鉴

产业推进。进一步确立商务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的地位。把信息咨询、市场调查、会议及展览服务、广告服务、翻译服务等发展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作为繁荣发展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商务服务业对其他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政府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商务服务产业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与市场信息等公共服务,适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探索政府资金引导、市场配置资源的商务服务业投资机制。发展壮大一批品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力争进入全国同业百强,培育几个国际国内知名会展品牌,形成相对稳定的参展企业群、采购客商群,使之真正成为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市场演化。加快培育信息咨询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翻译服务、公共关系服务、市场调研等新兴商务服务行业的市场主体。特别是要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参与商务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

要把发展商务服务业与政府职能转变及事业单位改制结合起来。实行政企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培育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微观主体。增强商务服务企业生存发展能力。

要引导商务服务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规范经营行为、实施国家和行业标准、价格协调、调节利益纠纷、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自律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法律制约。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商务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完善展览业、市场调查、旅行社等商务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形成有利于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执业资格和市场准入制度,研究制订新兴商务服务业的市场运行规则和监管办法,整顿和规范商务服务市场,研究建立中介组织的日常监管机制,使行业标准、法律法规能够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交通战线的同事们,大家好!

我叫,来自哈密运管总站,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交通事业成为加快新疆经济发展的引擎”。

演讲开始前,我想先问在座各位一个问题,如果父母马上要过生日了,特别是适逢以整十年计算的华诞之喜,我们做儿女的最想做的一件事

是什么?我敢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会和我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除了给奉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外,就是在老人家面前谈成败、话得失,尽表做儿女的骄傲与感恩之情。

或许单纯的数字有一些枯燥,那我就给大家拉拉家常。53年前的1956年,我父母辞别繁华的上海前来到新疆哈密从事运输工作。有一年,他们非常想到美丽的巴里坤大草原去一览草原风情。如果放在现在,这也许是再轻松惬意不过的事情,而在当时,却是需要在精神和精力上有相当准备的。因为就当时的条件,去肯定是去得了的,但去了之后是否有游玩的心情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号。从哈密到巴里坤虽然只有100余公里的路程,但仅有的

交通工具只是每天一趟的大篷车,唯一可供选择的通行线路是铺着石子的搓板路。车况和路况的“差差联合”,使得仅百余公里的路程需颠簸7个小时不说,到达时还一定是灰头土脸,一身疲惫,哪里还有游玩的心情?

现如今,去巴里坤游玩只不过我们简单的周末旅游计划而已,因为去那里,再也不用翻越那蜿蜒跌宕的盘山公路,再也不用乘坐那“车开动兮灰飞扬”的大篷车,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中巴和穿行于山谷、径直通向目的地的高标准公路,整个行程只需不2个小时的时间。不仅如此,便捷而快速的交通,还使得工作在巴里坤居住在哈密成为再平常不过的事,有朋自远方来,随时可以带他们上玩鸣沙山,浏览巴里坤古城。而这要是放在以前,则根本无法想象。常听妈妈讲,由于交通不便,经常有产妇生产在颠簸的路上,病人等不到车开到医院就死了,大雪封山一封就是半年……

从哈密到巴里坤交通的今非昔比,只是我们新疆交通及道路运输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新疆道路运输事业,可谓一路走来现彩虹。现代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各族人民多元化的乘车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道路客运事业正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全区不仅实现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往返于各地州及所属县、市的无障碍互通,还实现了各地州市内市与县、县与县之间的无障碍互通。

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其稳步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行业管理和规范化的市场化运作,更离不开行业管理者的运筹帷幄。多年以来,在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紧紧围绕“建设大交通,发展大物流,搞活大经济”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多方投资、加强监管、城乡统筹、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网络化、全覆盖的道路运输市场,引导广大道路运输经营者规模化、集约化、体系化经营,以法律手段为主的道路旅客运输市场宏观调控机制渐趋成熟,客运车辆覆盖面广、运力充足,现代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道路旅客运输向着高速、舒适、便捷方向发展。

抚今思昔,我区交通事业一路胜利走来;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对新疆道路运输业以全新的姿态又好又快的发展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了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些都对新疆交通事业发展提出了

新的要求。

篇4

中国凉都六盘水,为世人所知的是夏天平均19.7℃的气温。宜人的气候只是六盘水发展旅游的众多优势之一,近两年,六盘水将山地旅游作为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形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滑雪的山地旅游产业体系。

来自六盘水市生态旅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1062.52万人次,同比增长56.46%,旅游总收入64.31亿元,同比增长75.94%。而在此前,六盘水市旅游总收入增速已连续四年保持全省第一。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六盘水都是靠矿产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如今,六盘水把发展目光从地下矿产转向地上的绿水青山,大力发展山地旅游,找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从无到有

“江南煤都”华丽蜕变

阳光明媚的7月,钟山区大河堡花海景区内,40多种百合花错落有致次第开放,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三三两两的游客或在花丛中拍照,或在秋千椅上享受悠闲的慢时光。

很难想象,这片面积330亩的花海,两年前还是一片石漠化荒山。

2014年8月,来自赫章的付根林放弃之前开办的铁矿,将工作重心转向农业观光产业。两年内先后投入1.7亿元,购买培植土覆盖这片石漠化严重的荒山,再从国外购进郁金香、香水百合、紫罗兰等多种花卉,建成现在春赏郁金香、夏赏香水百合、秋赏超级水仙和非洲菊、冬赏紫罗兰,四季花香的田园牧歌式景区。“看着窗外设计感十足的花海,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付根林自豪地说。

在六盘水,除了政府主导转型发展,像付根林这样主动转型发展生态旅游的企业家不在少数。

如果错过了盛夏景致,还可以到盘县领略“杏黄果熟”的金秋美景。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的盘县石桥镇妥乐古银杏村,1400多棵古银杏与古旧的民居相依相伴,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

选定转型发展路径后,六盘水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无中生有”打造了一批山地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相继建成野玉海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百车河旅游综合体、江湖滨旅游度假区、郎岱古镇生态文化旅游区、h龙溪温泉景区、韭菜坪旅游景区、妥乐古银杏景区、乌蒙大草原旅游景区、哒啦仙谷景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梅花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11个重点旅游景区。

不仅“无中生有”,还要就地转化。

六盘水曾是“三线建设”西南地区的主战场,重要的煤炭基地、钢铁基地,是在“三线建设”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既有着深厚而丰富的三线文化底蕴,更是“三线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

2013年8月,贵州省三线建设博物馆开馆,生动还原了当年指挥三线建设的办公遗址、三线建设指挥部、县委楼、陆家大院以及育才壁、蒸汽机车、机械设备等历史现场和文物,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线建设”时期成立的老企业――水钢,也结合自身实际,开辟了三线工业旅游,让游客行走老厂区,看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贵州海拔最高的地区,六盘水冬天较同纬度地区更寒冷。“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更为寒冷,雪的保留时间长,最适合发展雪上项目。”六盘水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相继建成玉舍滑雪场、盘州云海乐原滑雪场和梅花山滑雪场,打造了中国南方冬季旅游新名片。2015年,全市三个滑雪场累计接待游客8.58万人次,滑雪项目总收入3288万元,填补了贵州冬季旅游产品的空白。

六盘水把旅游业上升到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发展的突出位置深度谋划部署,提出要“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决定以生态旅游破题,另辟发展新径。

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生态、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转型,这一发展理念已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六盘水建设成为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和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多次在公开场合这样表示。

从有到优

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六盘水市将于7月30日召开全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届时将推出一批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

在梅花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上千工人正加班加点赶工期。时光隧道、鸟巢酒吧、树屋娱乐场、山中别墅、山顶旋转餐厅、梅花坪等景点已初具雏形。而同步建设中的梅花山旅游快线,预计将于同期竣工通车。

今年以来,六盘水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作为总抓手,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

开展旅游市场综合大检查和明查暗访,梳理出全市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28个“痛点”,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开展最佳导游、最佳旅行社、最佳旅游饭店等评选工作。

组织旅游行政管理干部、旅游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赴瑞士开展“山地旅游产业培训班”,进一步强化专业知识,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全省项目观摩会、全省小城镇建设观摩会、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和消夏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开展好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车队服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

加快建设盘县高铁车站旅游集散中心、钟山区旅游集散中心,哒啦仙谷、娘娘山、韭菜坪等重点景区共计10个游客服务中心,同时新建、改建旅游公厕70座以上,建成停车场10个、新增观光车70辆、旅游标识标牌500块,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8个。

在景区景点内为不同的度假组团建设舒适的居住场所,或民居或风情客栈,抑或山中别墅。积极突出山水特色、城景一体、产景融合、全域旅游,想游客所想,努力推动低端旅游向高端旅游转变、短线旅游向长线旅游转变、粗放旅游向集约旅游转变、休闲观光旅游向体验消费旅游转变、过客旅游向居住旅游转变,走一条独具山地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

从优到特

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记者采访时居住的酒店紧邻凤池园,从20多层的房间里向外看,湖光山色、小桥流水尽收眼底。像这样的湖景房往往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

随着市区凤池、瑶池、龙池,明湖、德湖、天湖等天然湿地公园建成,市民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休闲娱乐场所逐渐增多,六盘水一改昔日“黑、大、粗”的工业城市形象,转而成为休闲之都、时尚之都。

随着水盘高速、六六高速、杭瑞高速毕都段、镇胜高速六盘水段、内环快线、机场快线的建成,一个个景点被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连接。

未来,六盘水还将加快六威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建成盘兴高速公路,建成沪昆客运专线境内段,加密月照机场航线,争取开辟更多成熟客源地的航线航班,推出季节性旅游包机。

六盘水的旅游形象越来越靓丽,发展全域旅游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依托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和重点旅游景区,六盘水今年将重点谋划推出山地健康游、农业观光游、美丽乡村游、休闲体验游、民族特色游5条市内1日游、2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借助黄果树、织金洞、威宁草海等知名景区成熟的客源市场,重点打造推出山地健康之旅、避暑休闲之旅、冰雪温泉之旅3条省内精品旅游线路。

篇5

5月27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和北京联合大学承办的“首届高等教育信息化校长高峰论坛”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融合・创新・引领――高等教育教学变革之路”是此次论坛的主题,论坛目的是探讨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方向,搭建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决策、交流平台,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整体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所渗透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信息化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之势,高校该如何采取应对之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顺应与反思的结合也许可以找到一条适合高校的信息化之路。本刊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约请部分高校的管理者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思考。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之一,信息化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强烈地呼唤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激活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动力”成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亟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寻求突破。

教育信息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引擎

1.“互联网+”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这既表明了网络信息安全所面临形势任务的复杂和重要,又标志着中国已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列入国家发展的最高战略方向之一。2016年4月,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推动我国网络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随着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体系逐步构建成型,“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毋庸置疑,“互联网+”绝非单纯的加法,而是互相融合形成的化学反应,是互联网化或信息化,最终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对传统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

2.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和破解制约发展难题

教育信息化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随着改革进程的由浅入深,教育信息化的各项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透过美国1996年、2000年、2004年、2010年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清晰地看出美国教育信息化走过了基础设施与设备配备、教育资源建设与推广、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等阶段,目前进入到深入应用、全面融合、引领创新的发展阶段,即“互联网+教育”阶段,寻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目标,这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聚焦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正致力于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面融合、部分创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创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让教育信息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篇6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长期饮用无糖或低热量饮料的人比普通人发福速度更快。

贴有“健怡”、“无糖”或“低热量”标签的饮料中含有如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剂,以代替蔗糖和果糖。一项历时10年针对474人的研究表明,人们饮用上述种类的饮料越多,体重增长也越多。

得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临床学教授海伦・哈祖达说:“那些标有‘无糖’的饮料或许不带热量,但并不代表人们饮用之后不会产生热量。这项调查和其他前瞻性调查的数据都表明,把无糖汽水和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作为健康饮品是错误的选择。”

这项调查的研究人员将饮用无糖饮料人群的腰围和未饮用此种饮料人群的腰围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前一群体的腰围增长幅度比后一群体要高出70%;大量饮用无糖饮料的消费者的腰围增长幅度则要比未饮用此种饮料的消费者高出500%,即前者腰围增长幅度是后者的6倍。

编撰这份报告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上提出,推广健怡饮料“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危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项调查并没有考虑饮用无糖饮料的人群与非饮用人群的其他饮食和生活习惯,而前一人群可能比后一人群的饮食质量普遍要差。

研究显示少吃脂肪有助预防糖尿病

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降低患糖尿病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减少脂肪摄入量。

美国亚拉巴马大学的研究人员说,为了解脂肪摄入量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他们对69名体重超标的人进行跟踪研究。被调查对象是被认为有可能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研究人员将被调查对象分成两组,并对他们的饮食进行干预。第一组人员每顿饭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第二组人员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当研究进行到第8周时,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人员的胰岛素分泌明显增加、葡萄糖耐受性明显改进、胰岛素敏感性也明显增强,这些改善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以上生物指标被认为是导致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负责这项研究的营养学家劳拉・格利指出,就预防糖尿病而言,吃什么比吃多少更重要。换言之,与其费劲节食减肥,不如改善饮食结构。

站直能让人减轻疼痛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表明,站直了不仅给人以良好的印象,还能减轻身体的各种疼痛,让人感到全身舒畅,心情愉悦。

研究人员先给志愿者的胳膊绑上血压计,然后进行充气,直到他们感到疼痛为止。而后第二次试验前,让志愿者先保持20秒钟的瑜伽姿势,背部挺直,两脚叉开。结果证明,站直了可以降低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度,无精打采则会让身体对不适更加敏感。《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认为,因为这种姿势能够提高身体对疼痛的忍耐度。

研究人员指出,疼痛既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而站直身体,不仅能缓解和预防身体上的不适及疼痛,还能缓解情绪上的痛苦。因此,他们建议,平时可以顶本书,看看自己能不能站直;当你感到不适时,也不应蜷缩身体,而应挺胸直立,并尽可能舒展身体。

静坐超两小时患心脏病几率翻倍

篇7

在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看来,农村或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则认为,汽车消费将会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引擎之争

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学者看法不一。在4月15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大家看法纷呈。

在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看来,农村或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而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则认为,汽车消费将会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15日,在“新一轮增长的需求引擎”研讨会上,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表示,从宏观来讲,未来将以内需发展为驱动;微观来讲,企业将以工业科技化为内在驱动力。

澳大利亚FMG首席运营官Neville POWER认为,利用技术进行创兴将是未来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以前中国经济的引擎是投资和出口,下一轮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时代将终结,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向依赖消费发展。而这种发展引擎,不能再依赖道路、高楼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依赖美国的消费者。

谭旭光补充说,下一步发展农村和农民,提高农民和农村的消费能力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要客观认识到农民和农村的消费在逐步提高,而不是一下子达到一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因此, 谭旭光非常看好未来消费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拉马多莱表示;加工制造业在中国是不可持续的,服务业的发展将是中国未来的对外驱动力。中国有8.5亿使用手机的用户,有好几亿上网的用户,还有这么多3G用户,所以服务业在中国必然将成为下一轮发展主要的推动力。 这一看法得到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的认同。张平在博鳌说,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力争在五年内使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国民经济中提高4个百分点,2015年达到47%左右。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巴扎达(BAZID)认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有很多驱动力,首先中国有能力进行城市化,同时有能力让人们成为中产阶级的消费者,中国也有能力使制造业出口,使制造业出口创造更多的价值。“现在有很多新的经济体,无论是中东、非洲、亚洲还是其他的国家,都处于新的增长周期,这是正常的现象。” 巴扎达(BAZID)说。

也有学者从区域经济的概念提出,海洋经济可能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蓝色新引擎”。 如今,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有了总体规划和明晰战略,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海洋产业布局已是当务之急。

催生新产业商机

新的引擎正在酝酿新的商业机会。

与会的很多企业家表示,未来会关注可能的发展新动力,并致力于投资期中。很多国内外企业汇聚博鳌,就是共同商议新引擎可能带来的商机。

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谢国民认为,物流将是中国最有前途的事业之一。会上很多与会华商纷纷表示,自己仔细研读了中国的“十二五”规划,通过研究看清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中找到新的投资机会。

篇8

打造西部及广大西北内陆地区“开放开发龙头地区”,以此带动西部经济前行,这是十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之时的美好理想之一。如今,《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获批,让这个理想不再停于表面,而正在成为进行中的现实。

按照《规划》设定的目标,“到2020年,规划区内经济总量将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以上。”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这意味着该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并列,成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三大重点区域之一,得以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拥有一席之地;更意味着该经济区将要支撑和带动起整个西北地区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成为西部经济新引擎。而这足以看出政府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寄望之深。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杨凌、渭南、铜川、商洛部分县区,以及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人口2842万。

事实上,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量,这一分地区都具备足够的实力来担当“支撑和带动起整个西北地区经济新引擎的使命和责任。

从地理位置上看,这部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从经济发展潜力上看,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从科技和人才储备上来看,这一地区集聚了80多所高等院校、10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院所,100多万科技人才,科教综合实力雄厚,同时这里也是国防军工基地、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装备制造业聚集地;而从历史文化沉淀来看,这里作为中国最早对外贸易的“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曾尽显繁华风光,13个王朝建都于此,更让这片土地声名显赫。

可即便各方面优势显著,但一直以来,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内陆区域,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一块“洼地”。这对于具备如此厚重沉淀和厚积实力的地区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正因为如此,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来说,这是一次再也不能错过的发展契机。

在这样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规划》描述的宏伟蓝图,在充分利用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的战略机遇和国家支持政策提供的广阔空间的前提下,探索和制定扎实细致的实施计划和发展措施,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和勇气。

所幸,这里不缺少实干的魄力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在看到自身优势的同时,他们同样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不足和未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如区域产业集聚度不高,体制机制创新活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仍较薄弱,对内对外开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等等。而这至关重要,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情况,直接决定着经济区能否改变目前经济发展乏力的局面,承担起带动西北地区未来10年的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新使命。

相信,在这样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整个西部地区尤其是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明显提速。关中―天水经济区也将由纯粹地理意义上的区域,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西部地区经济新的增长极。

篇9

近期,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人民网、人民论坛网做了题为“谁是新成长周期的‘引擎”’的专题调查,共有3295位网友参与。

7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启动国内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正当其时

“你认为目前启动国内经济新周期的‘引擎’是否及时?”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6.47%的被调查者表示,“及时,是到了发掘新动力应对经济下滑趋势的时候”;仅有12.42%的被调查者认为,“还不到时候,传统支柱产业仍将发挥突出优势”;另有11.11%的被调查者表示“说不清楚”。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依靠低成本优势、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获得了高速发展,此次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专家表示,规划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将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2008年11月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超出许多人的意料,产业振兴规划的制定十分及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所选取的十大产业,一是就重要性而言,都属于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工业产值和国家税收的主要贡献力量;二是问题突出。近年来,这十大产业出现产能扩张过快、产能过剩、低端耗能和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它们受到较大冲击。

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支柱产业。以房地产业为例,2003年提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2006年进一步提出房地产业是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各地政府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主要也是房地产业。然而,此次出台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最富戏剧性的也莫过于房地产业――在舆论广泛看好的情况下,房地产业最终还是无缘“十大产业”。

在回答“有观点认为,房地产业虽然没有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它的龙头产业地位将不会改变。你是否认同此观点?”的提问时,45.53%的被调查者表示“认同”;46.3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认同”;还有8.11%的被调查者认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认同与“不认同”房地产业的龙头地位的公众几乎是旗鼓相当。

房地产业最终无缘成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成员,调查结果显示其原因在于:一是认为房地产业本就处于强势地位,不必列入产业振兴规划(1495票,占总49.54%),二是振兴规划中的十大产业具有更加重要的国家战略地位(1380票,占总45.73%),三是房地产业稍有降温就谈振兴还为时尚早(1205票,占总39.93%)。

6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

国务院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等,都是我们正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11%的被调查者认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很好,是应对金融危机、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举措,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在列举的钢铁业、汽车业、船舶业、石化业、纺织业、轻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物流业、能源业等十几个产业中,谁将成为下一个经济新周期的“引擎”?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电子信息业(2156票,占总66.18%)、装备制造业(1998票,占总61.33%)、能源业(1682票,占总51.63%)等三个产业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

“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不仅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带动上下游几十个产业的发展,对拉动消费的作用同样是不容小觑的。”“虽然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规模和成就,但是仍然处于低端发展阶段,因此具有长期投资的机会和发展潜力。”网友表示。

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但产业发展积累的矛盾在这次经济危机中也充分暴露,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企业集团大而不强等。现在的经济形势也是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好时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认为能源业将成为我国经济新成长周期的“引擎”,排在了第三位。由此可见,能源业虽然最终未搭上振兴规划的“末班车”,但新能源作为能源家族中越来越重要的一员,其未来发展前景与此次振兴规划关联度也较大。

针对“你认为作为经济新周期的‘引擎’,应当具备哪些特点?”的提问,相关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以上观点。该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带动多个产业链发展(2725票,占总88.47%)、未来发展潜力大(1955票,占总63.47%)、节约能源和资源(1905票,占总61.85%)。

市场需求程度、科技创新程度和政策导向: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影响支柱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支柱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撑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而且是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你认为地方如何选择本地的龙头企业或支柱产业?调查结果显示,83.49%的被调查者认为,“充分结合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或区位优势”;67.62%的被调查者认为,“从市场需求出发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有的地方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一会儿大搞生猪养殖,一会儿又搞有机蔬菜种植,虽说初衷是好的,可相关政策既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也不从市场需求出发,盲目上马打造所谓优势产业,折腾了农民却没带来多大的收益。”“如何发展本地的支柱产业,有的地方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喜欢盲目跟进,别的地方搞什么也跟着搞什么。”网友纷纷表示。

当问及“某种产业发展为龙头产业或支柱产业,你认为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市场需求程度(2250票,占总72.39%)、相关科技创新程度(1905票,占总61.29%)、政府政策导向(1790票,占总57.59%)。

篇10

论文关键词: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民营经济发展

 

由于东北区域在历史上曾为全国奠定工业基础,支付国家改革开放成本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过透支性贡献,基于东北区域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应当致力于把东北打造成国家重量级的新型战略区域。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利于发挥民营经济在活跃市场、创造财富、增进就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这不仅是面向21世纪中期促进国内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升级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发展对东北区域开发意义重大,必须全面落实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注重利用好国家正在着手制定新非公36条实施细则的有利时机,促进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应当看到,东北区域由于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至今相对滞后,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竞争加剧,金融危机后遗症显现,致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更大考验。在这种形势下,东北作为国家重量级战略区域,必须从战略高度审视民营经济发展问题毕业论文提纲,本文对此从学与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一 东北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透视

在国家“十二五”开局之际,东北区域要审时度势,由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共同担当起振兴东北的历史重任,以利于适应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升级、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进程。

1.构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需要

2011年9月6日,第七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春举行,会议围绕东北亚区域能源资源合作、大图们江区域投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议,可谓盛况空前。首届东北亚博览会于2005年举办,在随后的历届展会规模越来越大,辐射面也越来越广,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表一)。本届博览会成果丰硕,共吸引来自104个国家的客商5万多人,引进外资18.8亿美元(表二)。其中,新能源开发合作对接会成功签约20个项目,总金额达197亿元。加之日前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来华访问所取得的诸多成果,预示着中俄经贸战略合作即将为东北亚经济发展掀开新的宏伟篇章。目前,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美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俄两国地理上相邻,管道运输方便,能够实现深度与广度合作,对于双方能源安全都大有裨益。与此同时,俄罗斯东进战略难免与美国的“重回亚洲”战略发生碰撞,而美、日等国又希冀于深化合作遏制我国崛起,可见中俄两国全面强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尤为必要。

而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来说,中国务实地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是推动东北地区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引擎的战略要求。《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签署与实施,体现了中俄两国共同的国际战略眼光,能够拉动东北亚各国在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中获得无限商机:黑龙江省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作为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目前已成为东北亚新的投资热土,既能够打通中、俄、日、韩之间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也有利于东北亚各国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国务院2009年11月对《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复和推进,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开发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长吉图地区作为我国面向东北亚的重要门户,预计到2020年对外开放水平能够实现重大突破,将成为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公布《2010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1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45项具体工作,标志着东北区域开放已经进入了“深耕细作”阶段。目前,东北民营经济正在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之中,其势头应当得到各个层面的大力支撑。毫无疑问毕业论文提纲,民营经济全方位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对于推动东北区域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引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表一 2005~2011年历届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规模对比

 

 

 

第一届

(2005年)

第二届

(2006年)

第三届

(2007年)

第四届

(2008年)

第五届

(2009年)

第六届

(2010年)

第七届

(2011年)

参展参会客商人数(万人)

3

4

5

5

5

5

5

世界500强企业(家)

53

71

81

62

80

110

101

对外贸易成交额(亿美元)

2.92

3.84

4.1

4.75

5.2

5.85

6.65

签订投资项目数量(项)

163

256

169

171

252

267

305

投资合同金额(亿元)

367.9

600.9

719

1060

1711

篇11

20*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各国陷入衰弱阴影,中国的出口引擎突然失速,并一度出现增速下滑20%的严峻局面。在出口与内需双双不振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更难以提升日程,仿佛重病的病人,起死回生是第一位的,猛药之后才能慢慢调理将养。当时,中国政府果断出手,四万亿投资与各行业振兴计划、各区域发展计划相继密集出台,政府以高达近50%的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完成了“保增长”的任务,创造了以地产和股市价格逆市上涨为代表的经济复苏图景。

不出所料,20*年,中国经济交上了令人满意的答卷,gdp高速增长8.7%,而且经济总量34万亿元,紧逼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中国面对“保增长”的压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保增长”的下一步是什么,转变增长方式与结构调整当然是题中之义。猛药之后,中国经济以不可避免的留下了高增长后遗症,比如说、天量信贷后的银行呆坏账隐忧、楼市股市高涨背后的资产价格泡沫和大干快上带来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中国不但面临着刺激政策推出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在告别高增长之后,如何寻找到新的发展引擎,这个引擎应该是绿色可持续的、应该是普惠大众而非仅仅是利益集团独享的。

现在,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共识。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会上,大会发言人*指出,“预计今年的会议,加快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式,还将是重要议题”。

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调整经济机构,以及如何选择到新的增长引擎,目前已经有多种路径可供选择,有些已经成为既定的政策目标,比如大力拉动内需,比如发展城镇化,比如抹平城乡鸿沟,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比如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敢于花钱,比如调节收入分配,让社会公平发展,让更多人享受经济增长成果,让更多的老百姓“收入倍增”。

无论这些政策和建议怎样表述,但核心就是一个逻辑,中国经济发展不能继续靠出口和投资,内需必须发展起来,而启动内需的前提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并敢于花钱。怎么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过去30年计划都是从增量上做文章,只要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老百姓的收入就能水涨船高,现在的很多治标不治本的对策也大多源于此。

而中国今天必须面对的现实是,在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时,中国的高增长神话还能否继续?中国现在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人口红利衰竭、低劳动力价格透支和能源瓶颈、环境瓶颈和贸易摩擦等重重壁垒。

如果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个相对缓和的稳定期,如果高增长注定成为过去,中国百姓的收入倍增要从哪里来?

篇12

当前,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周期有两种不同的判断,较为乐观的看法是,中国经济的长波、长周期发展至少延续到2020年,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不会使经济二次探底,中国经济仍会保持10%的高速增长;较为悲观的人认为,世界经济正处于第五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经济发展的长周期或长波,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的下降期,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可能步入一个棺对较长时间的低增长格局。我们暂且不必对两种观点作出评论,我们更关心的是中国经济周期的性质、主要特征以及能否寻找到新的发展引擎,延长本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或是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

从建国后我国历次经济周期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周期逐渐从过去的短周期向中周期过渡,周期持续时间不断延长(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到去年已经持续了9年),波动幅度减缓,波峰和波谷的位势从“高位型”向“中位型”转变。中国经济周期仍以增长型周期为主,会围绕潜在经济增长率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上下波动。

从中国经济周期的决定因素看,真正决定经济周期的还是产业结构特征、需求结构特征、资源结构特征以及区域结构特征等因素。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这决定了工业的周期波动与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仍是整个周期波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区域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经济结构都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重要内生动力。

从时间维度上看,眼下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出现周期性回落有其客观必然性。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高增长行业动力衰退,同时新的高增长产业生产力正在集聚,尚未真正释放能量,就出现了高增长行业的转缺口。

从空间维度上看,经济的启动与飞速发展有赖于一些经济比较活跃的核心区域的带动,即一国经济发展往往需要阶段性的区域龙头或者引擎,对于大国而言,更需要多个引擎。从投入产出效率、产业链看,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整合能够破解转缺口的瓶颈约束,推动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随着区域整合进程的推进,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范围都将越来越大,从而形成需求扩大、结构升级与产业转型、城市化进程、经济增长等新一轮的经济循环。

那么产业轮动的路径如何选择?这里需要我们把握两个着力点:第一,整合壮大战略性大产业。关注关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大产业,构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物流产业等现代工业体系,这是国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篇13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隆重举行热电公司扩建工程并网发电庆典仪式,这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我县能源工业实现了新的跃升和进步。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并网发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电力系统的干部职工及关注支持东宁发展的各级领导、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作为我县工业骨干企业中的皎皎者,热电公司以改制添活力,靠技改增效益,连续年实现利税超千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次,又针对全县进出口加工业加快扩张、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总投资近亿元,历时个月,完成两台万千瓦机组扩建,仅此年可增发电量亿度,新增利税万元,这必将有力促进煤电产业加速发育,为县域工业发展注入源源的动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我省推进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机遇在前,园区及大项目建设方兴未艾,能源工业发展大有可为。真诚地希望,热电公司以此为起点,强化自身管理,加大技改力度,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真正成为促进工业快速崛起的“强引擎”。县委、县政府也将继续尽己所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积极保好驾、护好航。

最后,祝热电公司的事业兴旺发达,祝各位领导、朋友们顺利、安康!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于此,隆重举行热电公司扩建工程并网发电庆典仪式,这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标志着我县能源工业实现了新的跃升和进步。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并网发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电力系统的干部职工及关注支持东宁发展的各级领导、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作为我县工业骨干企业中的皎皎者,热电公司以改制添活力,靠技改增效益,连续年实现利税超千万元,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次,又针对全县进出口加工业加快扩张、用电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总投资近亿元,历时个月,完成两台万千瓦机组扩建,仅此年可增发电量亿度,新增利税万元,这必将有力促进煤电产业加速发育,为县域工业发展注入源源的动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我省推进对俄经贸战略升级的机遇在前,园区及大项目建设方兴未艾,能源工业发展大有可为。真诚地希望,热电公司以此为起点,强化自身管理,加大技改力度,降低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真正成为促进工业快速崛起的“强引擎”。县委、县政府也将继续尽己所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积极保好驾、护好航。

篇14

我国虽然面临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钢铁、造船、汽车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决定一个产业是否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需要看这个产业是否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资源密集型产业仍将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由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城市化仍没有完成。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就是一个资源大量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看。这个过程只有在工业化过程完成,从工业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的时候才可能发生重大变化。有关康德拉季夫长波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进入信息社会之前出现的一系列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群都是和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

我国虽然可以通过引入更现代的技术,降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强度,但我们仍无法想像,在工业化过程中我国可以完全超越对资源的大规模利用与开发这样一个阶段。一个产业是否能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和市场有关的。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还没有完成,决定了我国对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需求还很大。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第二个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竞争力

资源密集型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都很大,这些产业在我国也是属于有竞争力的产业。不同国家,其竞争优势是不同的,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从而会有所不同。根据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的差异,经济增长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资源驱动型、劳动驱动型、资本驱动型、技术驱动型。

我们曾就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做过估计,我国1980~2005年工业增长中,矿产资源的消耗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大,贡献率为37%;其次是环境资源的消耗,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18%;能源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也很大,为16%;土地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小,仅为3.3%。相比之下,资本和劳动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有限,二者之和仅为1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工业增长是资源驱动型,而并不像大量研究所表明的那样,是资本驱动型。

考虑到工业增长在整个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由工业增长的资源驱动性质,可以推断出中国经济增长同样具有资源驱动的性质。经济增长是靠各个产业来带动的,经济增长的这个性质表明,我国仍处于资源密集型产业有竞争优势的时期。这些行业如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设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增长都是很快的。

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可以看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时期内仍离不开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1993年之前,我国的消费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1993~2002年的10年间围绕60%上下波动,而在2002年以后下降到60%以下,实际上这种下降趋势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我国的消费率已下降到不足50%。同时,中国的投资率一直较高,基本上保持在35%以上,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率进一步上升,已从2000年的35%上升到40%以上。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从未来一段时期来看,我国的经济要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仍离不开投资和出口拉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的、投资规模较大。这些产业不少对出口的贡献也是很大的。

百姓观点

“龙头产业”一头连着国计,一头系着民生,它将会怎样影响百姓生活,听听百姓怎么说。

尊重民众的首创精神

2009年的中国,正站在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1978年我们也站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上,政府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的确定和推广普及开始,积累和放大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最终成就了被誉为“中国奇迹”的30年高速经济增长。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和发展中,解开中国产业振兴和发展谜团的钥匙仍然隐藏在人民群众应对金融危机的创新活动之中。我们希望不管什么样的产业成为“龙头”,都能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山东 王宇)

产业振兴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头痛医头

从长远来看,产业振兴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眼前的问题,而是要通过下这一剂药,让我们的企业变得更强壮、更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如果通过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在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世界又需要中国的产品了,如果这时候我们的企业发生变化了,不再依靠别人的技术做简单的加工制造,而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向世界提供中国产品的同时,输出中国技术和中国理念了,那么这个产业振兴的效果就是真正的实现了。(北京 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