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语文教学建议

篇1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设施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有一个全新的高度,通

过优秀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方法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一种能力与教学理念的表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许多小学语文老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以“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在整个语文课堂上只能聆听老师的讲授。没有及时革新教学理念,更没有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本身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动,如果一味地用这样的传统教学形式,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很大程度上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无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而且这样的老师在整节语文课中,都是以单向讲解的教育形式,整整四十五分钟,不断地让学生听,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课堂上的知识接受量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部分教材中存在内容与实际脱离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人教版。虽然人教版的教材具备了相当的权威性,整个教材的内容也相当丰富。但是在整个教材中,同样存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有所偏离的内容。比如:在《穷人》这篇课文中,所讲述的是一名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非常穷困的生活之下,收养了邻居西蒙死后所遗留下来的两个小孩子的故事。通过文章的描述,反映出了在当时沙俄专制制度下的社会现实等这种形式的内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教育与批判意义。但是如果太多地出现这样主题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发展是没有太大益处的。较远地背离了当前学生的童年生活,无法与实际相结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还没有能真正理解这些内容的程度。因此很容易造成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降低,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对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也没有太大的益处。

3.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不完善,影响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现在的小学校中,还有许多的教学设备与师资力量不够完善,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的学校更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本质上就影响到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相应的提升。加之师资力量的不完善,一个老师代教多门课程,没有形成良好的教学方式,同样只能采用传统的“听与授”的教学。严重地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无法让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得到相应较快的提升。

二、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模式

想要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避免四十五分钟都是在讲解,而是需要与学生进行互动,适当地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当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用“说”的形式来学习知识,不断提升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意识。

2.改变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特性就是好动,对于一个事物来说,他们是很难长时间地保持长期的注意力。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避免采用“填鸭式”教学,要改变和丰富更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灵活地运用教学内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老师也需要针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了解与关心,可以针对某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困生更好地融入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能,能

有效地提升语文的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回归,完善教学设施

尽可能地删除教科书中某些负面或者陈旧的内容,可以适当选用与当今时代相融合的内容。可以把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选进教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关联性,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对于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需要尽可能地进行完善。尤其在当前新课改的影响下,国家对于教育设施的大量资金投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大学校的设施与师资力量的完善,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强大的保障。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求与改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积极性,

寻找出更多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建议

语文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一门启蒙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儿童识字、看书、写作的重要工具。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语言文字,首先要解决好教与学的关系。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不用注入式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而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使学生主动地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例如,教讲读课文,要让学生多读多想,使学生领会文章的思路和内容,收到课文感染和陶冶,增加语文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再输之以规律的知识,克服讲框框、搬概念的老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的根本保证。首先,要对学生严要求、严训练。这对培养学生专心读书的习惯、认真查字典的习惯、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背诵发言的习惯都是极为重要的。培养良好的习惯要“严”字当头,丝毫不放松,当然主要的因素还是教师,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同时要方法得当。教师要在课堂语言、板书和作业批改当中,力求科学严谨,起表率作用,并且持之以恒。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练习,我从没轻视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我的做法是:

第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进行思维和想象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注意观察的综合性和准确性。

篇3

1.教学目标依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一环,在教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进行,从以往单纯关注学生语文知识接受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态度等的养成,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评价方式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扭转,不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语文教学目标来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片面狭隘,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价值观、情感的养成,使得三维的语文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

2.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评价依然没有明显转变

新课改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通过语文教学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良好态度的养成,同时,在教学评价上也要多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的程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评价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过多关注学生知识的接受,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二、加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较为突出存在的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寻求转变,努力提高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以不断地向新课改的精神靠拢。

1.广大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理念,尤其是要加强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实际授课中积极实践

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性因素,其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要积极接收新课改的理念,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从原有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发动者,不断以自身力量促进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

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和实践语文教学目标时,广大一线教师要将三维目标结合起来,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充分关注三维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又不能机械死板,在设计有关三维目标时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情况综合考虑,做到有重点详略得当,难重点突出,以更好地实现三维目标。

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评价的改革力度和步伐

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紧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也更能唤起中小学生的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认真选取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提炼合适的教学内容,突出特色;同时要进一步加快教学评价改革的步伐,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价值观的养成。

三、总结

篇4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同时,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这种语文知识的积累习惯不是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我们从小学时期就开始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和培养,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成长有著重要的意义。那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既代表着我国的软实力和五千年的文化,又能够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古老生活哲学。小学阶段,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接受的良好教育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时,通过语文诗词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诗人炽热饱满的情感以及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文化底蕴;二是能够提高其他学科的成绩。学好语文不单纯是为了提高语文成绩,它还影响到历史、政治、数学等学科的成绩。因为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理解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对提高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只有把语文知识学好了,才能更好地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三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外来文化的侵蚀,使得我们年轻一代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语文知识中蕴含着我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这些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更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好语文,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中华文化有重要意义;四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通过语文学习可以积累很多格言、警句、俗语、哲语等,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耳濡目染,在脑海中积累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素材,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存在弊端

自主学习不仅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基础,还是教师组织学生课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新课改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为了把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然而,当前我们一些老师对新课改中的“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放弃了自身的正确引导作用,过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发挥,使课堂教学出现吵闹、混乱、毫无秩序的不良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很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违背了学习语文的本质初衷。

2、不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从而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提高。当前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实施,我们大多数教师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教育事业奉献了力量,但还存在一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和教材的研究不够深入,思维仅停留在关注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也是新课标所不容许的。

3、激励措施欠缺,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评价性语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自信心。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措施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我们重视,如: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评价单一,重复的评语较多,失去了评价的原有效果;评价语言过于虚假,非发自内心真挚的言语,失去了评价本身的激励性,不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公平公正的客观评价。

三、改进建议

1、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降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强调一种角色的转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创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针对学生能够自己学的知识,我们不教;针对学生不能自己学的知识,我们要给予指导学习;针对学生不乐意学的知识,我们要运用智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语文知识走进学生的心灵。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二是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三是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四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五是品味语言,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六是赏识鼓励学生,让其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2、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正处于从懵懂时期向着初中的成熟期的过渡阶段,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能力的最佳阶段,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一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通过引导观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实现其个性化发展;二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知识少,字词量很有限,并且对语言的逻辑性不能够完全掌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予引导,并通过仿写练习的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三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丰富想象力。

篇5

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借助语言来实现,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接受的语言。说话应该尽量做到清晰,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笼统。否则,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切入点,要么不能围绕课堂预设,乱说一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课文的时候,首先让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就进行提问:你了解了课文的什么内容?学生一时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回答才好,于是就出现了冷场的局面。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提得有一点大了。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学生活动有序地进行,不能随意组织、随意发号施令。(例如:学生练习以前要组织到位,不应在活动中不断调整指令,干扰学生活动或造成活动的无序性。)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教学环节中来。谭老师在教学时,针对一年级学生爱动的特点,教学语言十分亲切,经常提醒学生的坐姿和书写习惯,做到了教学活动组织有效。

三、对话交流要“到位”

1.辐射要立体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交流环节既是学生心得交流的最佳“平台”,更是言语操练的最主要“时段”。但是,当前语文课堂上的交流却问题不少,主要是教师放得不够,学生也因此而无法畅快淋漓地自主言说。浙江蒋军晶老师获全国一等奖的《月光曲》一课亮点很多,在课堂交流方面做得更好。请看片断:

师: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回答是默认了。

生: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地说他就是贝多芬。

生:我觉得这和我们以前曾学过的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一样,在这里盲姑娘知道贝多芬,我感觉他们之间是互通的,他们心有灵犀。

生:我觉得贝多芬已经知道盲姑娘知道是他弹的了,所以没有必要他非得点明他就是贝多芬,只要让盲姑娘感觉到他的音乐是多么好听就可以了。

生:我的理解是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音乐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语言,所以他并不想用嘴里的语言来表达,他只想用自己的音乐来回答盲姑娘,这是他感谢盲姑娘的一种行为。

……

蒋老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并不易答,因为书上并没有直接可寻的答案。但是,他的“放开”却换来了学生的“开放”,学生的发言应该说在“个体自主性”和“多向交互性”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不但每个人的发言都很自主、独到和完整,而且整个群体交流过程又很自由、交互和多维,充分展示了学情,有效锻炼了学生,也全面推进了教程。实际上,唯有多维、立体的课堂交流,才能让教学丰润、高效。

2.语言要提质

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些课,学生发言虽积极投入却只能蜻蜓点水式地说些粗浅感受,缺乏“含金量”;有的则虽然观点较深入,但语言不规范,表达欠妥,词不达意;更严重的,还有诸如语序失调、逻辑紊乱等现象。曾有专家提醒:“语文课,‘交流’好才是真的好。”确实如此,因为语文课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如果学生在语文课上不讲究、不习练、不规整自己的语言,那应该在什么课上去讲究、去习练、去规整呢?课堂交流,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四、有效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