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西方经济学笔记范文

西方经济学笔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8: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西方经济学笔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西方经济学笔记

篇1

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西方经济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质量与教学内容常常发生矛盾。上述教改在具体实施中会遭遇很多困难,如进行案例教学可能会导致基本教学内容无法按时完成。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提供某种辅助教学工具,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灵活的自主学习。

本研究拟探索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引入毕博平台,为西方经济学提供现代化的辅助教学工具,使课堂中无法完成的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毕博平台与传统课堂

教学比较研究

毕博平台是一个具有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功能的课程管理平台,教师可以借助毕博平台创设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更为充裕的时间内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这里将毕博平台与传统课堂的教学进行比较:

1.传统课堂教学

西方经济学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校指定的教材制定PPT或者通过板书,通过语言讲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主要通过平时问答、期末考试这两种方式来实现,教学地点仅限于课堂。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遵循教师的教学思路,即使有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互动环节,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大多数财经类本科院校的教学课时为64个课时,需要完成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内容,多数教师只是疲于完成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将学生排除在教学之外,只让他们被动地去接收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很容易导致学生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所以传统课堂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2.毕博平台教学

毕博平台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而言,具有以下优势:教学活动不再受到传统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主学习,也可不必遵循固定的教学速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学习速度。毕博平台教学可以实现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学习形式的开放性、学习目的的开放性、评价方式的开放性。教师只需要在毕博平台上提供丰富的在线资源,指引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与方向。在毕博平台上,教师可以在线实时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还可以在线指导学生学习,在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是极其丰富的,各经济学流派观点不一;经济现象是极其复杂的,很难用单一理论知识进行完整解释。这些知识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很难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完成,而通过毕博平台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阅读相关知识,讨论经济现象,提高学生观察经济问题、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二、基于毕博平台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由于西方经济学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遭遇课程内容多而课程时间少的难题,大多数教师只能疲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很难提高教学质量。毕博平台教学将西方经济学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通过在毕博平台上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互动沟通,学生兴趣小组实时在线讨论,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兴趣及解释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主要以毕博平台为辅助教学工具,就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考评方式等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

1.教学内容改革

西方经济学教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应该覆盖这门课程的基本框架。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可完成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大纲内容,如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为价格理论,研究对象为个体经济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涉及到的基本内容有:需求与供给、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及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学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经济行为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利益。如在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研究消费者在收入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根据商品的价格购买商品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在成本有限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消费者及生产者的行为又通过市场中的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为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对象为经济总体(通常以国家为单位),涉及到的基本内容有: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宏观经济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学的内容是以实现无失业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为目标,使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核心。

上述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可在传统教学中完成,但由于西方经济学内容多、理论强、流派杂的特点,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这一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在更为充裕的时间内掌握经济的基础知识和扩展知识。

(1)可以在毕博平台中放入教师上课用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可以节省学生的做笔记时间。学生在课堂上只需要认真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如仍有问题,可课后自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2)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联系很紧密的课程,其理论可以解释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经济现象及经济问题。但课堂中由于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只会对一部分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可以在毕博平台以讨论的形式列举出一部分经济现象,让学生自己运用经济学知识进行解释,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理论经济学的兴趣。

(3)在授课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通常都只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讲解,如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论、国民收入决定论等,很少涉及到经济理论的前沿问题,如不完全信息理论、博弈论等。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在毕博平台中完善,这样可以完善学生的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有利于他们更好的掌握经济学的知识。

(4)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系统的理论经济学,其理论的完善有利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如货币政策与货币银行学,财政政策与财政学,这样相关课程也可以在毕博平台中进行链接,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知识的宽度与深度。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大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都有意的将讨论环节删除,整个教学课程都以教师为主导,由教师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枯燥无味。毕博平台可跨越时空界限,教师可以通过毕博平台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经济生活很紧密的学科,经济现象无处不在。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实现案例教学。如在毕博平台中由教师提出经济现象,由学生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经济现象。如微观经济学中供求理论,在这部分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用供求理论来解释我国房屋价格变化的原因及理解为什么房屋价格越涨消费者越买,跌时反而不买。在讲解消费者行为理论时可以用边际效用原理来解释婚姻生活中的七年之痒,解释为什么钻石的价格高于水的价格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介绍我国2008年的经济形势和目前世界的经济形势,及美国次货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是如何演变为金融危机进行转化为债务危机的,并介绍各国在面对经济问题时是如何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及效果如何。这些内容都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经济学无处不在。

(2)比较教学法

西方经济学中很多理论内容不同,但使用的分析方法却大同小异。如在微观经济学中存在很多变量,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却是相似的。如边际效用、总效用、平均效用;边际产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比较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方法与分析生产者均衡的方法、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完全垄断的短期均衡等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中的三大模型。这些内容的分析方法相同,教师可通过毕博平台进行列表,进行比较教学,使学生发现规律,较轻松地掌握这门课程。

(3)讨论式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有限,很少有西方经济学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但讨论式教学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也可通过毕博平台实现。首先将学生分组,并将讨论问题放在毕博平台中。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可结合供求理论讨论分析如何解决我国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困境;结合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我国的犯罪行为,并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讨论怎样降低理性人犯罪;结合生产者行为理论讨论分析我国高校扩张是否存在规模经济等。在宏观经济学部分可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讨论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政策的使用及带来的效果。在线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辅助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三、西方经济学毕博平台建设

毕博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学习,但是教师应该注重毕博平台建设,完善毕博平台教学资源。具体而言,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内容:

1.提供与教材相配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服务,也可供课后上网自学,深入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2.提供配套的习题和试题以构建在线测评系统,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估;

3.以讨论区的形式供学生对经济学学习过程及经济问题开展网上讨论;

4.提供现实中经济学案例资料,提高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5.提供经济前沿理论资料以及各经济流派代表人物和观点,完善学生的知识面;

篇2

一、多元化与数学化

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反映的是人类的活动与经济参与的一般规律,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内在的反映。其研究成果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此外还研究社会经济连续的发展,人与人间,人与自然间,人与社会间的和谐发展等。在现实的世界里面,所有的关系都是很复杂的,还变化无常,应该要采取不同的研究办法来对其研究。研究不同的方面,比较分析然后对那些内在的发展规律进行揭示。这绝对不能用数学的分析来解决,因此就确定了马克思的主义是多元化的。现在的经济学越来越数学化,这样的数学化现已发展成了主导趋势。现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发展越来越让人难以想象,还有别的不是经济上的因素的趋势。经济学的数学化可能会把手段和目的的混淆加速化。一九八八年的诺贝尔奖的获得人阿莱批评了经济学数学使用的过度趋势,他指出现在的经济学是被人为地加入了数学的模型并使其成为了主导,并且可怕的是在这个错误的主导思想上向前发展;受到数学思想的荼毒比较深厚,在历史上是一种倒退。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就提出了数学分析的方法,并为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即使他的理论包含了很多的数学公式,可是他反对对于数学的滥用倾向。里昂•惕夫说:“专业的经济学的杂志里面整篇都有着数学上公式的充斥。这样的话就把那些看这些杂志的人从一个看似有理的却是任意假设出来引导到虽然很精确但是却毫无道理的结论,所以对数学的滥用就成了经济理论学的研究误区。数学对于经济学理论是种研究,论证,分析的工具。这个工具是不是可以发挥成果,其关键就是在研究经济学的时候是不是正确利用。正确理论的服务需要数学的方法,却也可能为错误理论进行效劳。浅层次的来看,貌似这两种推理的方法的数学方式都是合理的严谨的,但是事实是对于同一个数学的推理不仅可以导出正确结论,还可能致使成果错误。一九九四年《博弈论》出世,让有些西方的学者们欢呼一个对人际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工具出现了。最起码能够将双头,单头问题解决了,可是这六十几年来该书却没有帮上解决问题的大忙。美国的哈佛教授于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在对美国的《挑战》杂志社的记者采访进行回答时说过,对于现在来说单一数学的分析并不一定有很好结论,可能得需要哲学的一些基础。克莱因是1980年诺贝尔奖的获得人,他说过,没有什么可以代替计量的经济学中数量的办法。也不是一切的经济学的问题都能够被量化,能够测算,在有的时候肯定得有主观上的决策。他的话表明用数学的办法来作为研究经济学的主张单一不合情理。在经济理论中用数学方法是有局限的,其实就是说数学的办法只是辅助工具,它是分析经济的第二重要方法。

二、发展性与两重性

马克思的主义作为真理,是永不会过时的,它只会跟着在实践过程当中继续发展。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自创建至今是在连续不断地发展着的,其理论的体系是开放的。正是它的开放特点,才能够吸收兼容别的学科精华从而让自己更加完善。该经济学的体系是通过继承前人在经济学的成就的遗产所建立发展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世界观是科学的,拥有着与时代共同发展的优秀品质,伴随社会的发展而连续壮大发展。以上就表现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特性。可是,西方的经济学拥有着双重性:一是阶级特性,二是某种条件之下实用的特性。它不仅是资本主义形态与意识,还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的经济经验的总结。其阶级的特性主要是为了维护那些资本主义阶级的利益,对资本的主义这种制度进行了维护,也对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与对资本主义的宣传进行了维护。对于特定的情况就如那些实用特点强的市场的经济客观现实进行了限度之内的反映,尤其是现实的社会化的生产。西方的经济学也有有价值的科学性与能用东西的存在,不单单只是形式中存在,通常是和形态意识以及具有辩护特性理论东西共同存在,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马克思的经济学在我们国家要进行发展就必须按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实情,尤其是按照我们国家的特色制度对市场的经济发展与实践,将中国化,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对马克思的主义进行发展概括。发展就要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吸收人类一切科学成就,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背景下,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借鉴其合理成分来不断充实发展自己。

作者:石劲松

篇3

关键词: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比较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深入了解不同经济学体系的方法论是把握好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关键。本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对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经济学与其它经济学流派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注重对经济制度、经济权力及其历史变迁的研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分析个体的经济行为;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归结为经济关系,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确定生产关系及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把生产关系的变化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从生产力水平出发,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反映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本质和精髓,并使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整体、一种范式与其它的经济学流派区别开来。马克思经济学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不仅在于其理论,而且在于其方法。

当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视为一般和永恒的范畴,从总体上看,其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的人性论,并以个人主义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在这一哲学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并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可见,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出发,侧重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中也有类似的体现,虽然马克思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也没有使用过相同的名词。

二、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比较

(一)总量研究方法和个量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个量研究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其特点是把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排除掉,突出个体经济主体的现状和特征。这种研究方法在实践中主要分析单个企业中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和利润的决定及单个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单个居民户的收入合理使用,以及由此引起的单个市场中商品供求的决定、个别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将某一个体的具体情况和局部特征表现得非常清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难以注意到宏观经济对个量关系或个体经济行为的影响;二是研究结果常常是有条件的,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排除一些外部经济因素来研究个体经济问题,但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一些外部因素却常常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有时还可能会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而且研究结果往往与现实不符。

总量研究方法把制度因素及其变动的原因及后果和个量都看成是不变或已知的前提下,以经济发展的总体或总量为研究主体,研究宏观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研究消费时,只着眼于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总投资、总储蓄的相互关系,对个体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动则不予关注。这种研究方法由于抓住经济运动的总体状况及总体结构,因而其研究结果对把握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研究方法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往往忽视个量对总量的影响。

作为分析经济的具体方法,不论是总量研究方法,还是个量研究方法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个量与总量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加和关系,有些经济现象从总体和个体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就运用了总量与个量研究方法。关于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马克思有时以个别资本为研究对象,有时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在对魁奈的《经济表》中运用的总体的研究方法,曾给予很高评价。他说:“魁奈的《经济表》用几根粗线条表明,国民生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年产品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无数单个的流动行为,从一开始就被概括为它们的具有社会特征的大量运动,——几个巨大的、职能上确定的、经济的社会阶级之间的流通。”但由于魁奈“有限的资产阶级的眼界”,使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进行错误的划分,因此,他虽然天才地应用了总量分析的方法,却不能得出完全科学的结论。从马克思对个量和总量研究方法的运用中,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的总量分析总是以个量分析为前提,因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宏观分析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贯性。而二战后以凯恩斯主张的以总量分析方法建构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却缺乏必要的微观基础。这也是近些年来西方经济学理论界为之修漏补缺的重要原因。第二,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作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个量或总量的研究方法。而西方主流经济学者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则往往忽视甚至抹煞了现实的阶级关系。

(二)均衡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均衡分析方法是研究各种经济变量如何趋于平衡的方法。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曾借用机械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研究方法来说明经济均衡。因此,均衡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各种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均衡实现稳定的条件。虽然,由于影响均衡的条件经常变动,以致难以达到均衡,但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时,研究各种力量的均衡方向,仍然极为有用。均衡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将经济事件分为若干部分,集中考察其中的某一部分,而对其他部分存而不论。一般均衡分析法则侧重用各种经济因素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来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重视不同市场中各种商品和资源的产量和价格的相互关系。如果资源供给状况、消费者偏好、技术函数已知,一般均衡理论便能从数学上证明通过资源和商品价格的自行调节以达到彼此相互适应的水平即均衡状态。

均衡分析法侧重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在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其科学性不容怀疑。但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在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时都往往忽视量的平衡背后质的关系,甚至用量的平衡取代质的同一性,这往往会掩盖事物发展的本来面貌。如,马歇尔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确立了供求相等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并以此代替价值关系。但他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供求相等时的价格恰好处在这一水平,而不会处于其他水平。因此,这种分析方法缺乏对价值实体的分析。从均衡方法的具体运用来说,决不能用函数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的分析。函数分析是量的关系的研究,而因果关系的分析是质的关系的研究,因此,不能用量的分析代替因果关系的研究。波兰经济学家兰格在《政治经济学》一书中,将经济规律和一切规律分为三类,即因果律、同时律(或结构律)和函数关系律,并指出:“最基本的是因果经济律,因为其他两类经济规律都可以转化为因果律”。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也完整系统地运用了均衡分析法,在分析供求时马克思不仅分析了竞争如何使供求趋于一致,同时也着力分析在供求一致时的价值决定问题,这实际上是分析价值实体问题,因此,马克思能科学地揭示价值是价格变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均衡分析,他深入地研究了社会再生产平衡发展的实现比例或均衡条件,但并不说明资本主义经济是均衡的,而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难以达到均衡,并且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均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三)静态和动态研究方法的比较与评析。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主要为了说明什么是均衡状态和达到均衡状态需要的条件,而不管达到均衡的过程和取得均衡所需要的时间。当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会由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如果只着眼于前后两个均衡状态的比较,而不考虑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均衡点的移动过程和经济变化中的时间延滞,则被称为静态的研究方法。动态分析方法是对经济体系变化运动的数量进行研究,通过引进时间的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从前到后的变化和调整过程。汉森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引用拉格纳·佛里舒的话说“不但考虑在某一时点的系列数值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在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同时我们引用某些足以在同时属于不同时刻的其中数值的公式,这是动态学说的重要特点。只有通过这种学说,我们才能解释一种情况怎样从前面的情况中产生出来。”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之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个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

由此可以看出,用是否考虑经济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化来区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如何将根据有无时间的变化与有无增长来区分的动态和静态分析统一起来?阿克利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静态分析,不论简单的或比较的,都只集中在均衡位置上面。它既不涉及达到一个均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也不涉及各个变量向均衡状态所经过的路线。这是一件关系动态分析的事。”“如果均衡是在时间推移中没有变动的一种状态,那么只要均衡保持着,一种关系的时间维度就可以略而不论。”按阿克利的意思,尽管均衡是在时间中变动的,但量上没有变动,可按静态来处理。瑞典学派的林达尔在《货币与资本》中认为:“没有经济事物不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如果要具体考察动态与静态,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一般方程,然后又将具体的经济量值带入方程中,如果在量上不变动,这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如果有量上的变动,就称为特殊的动态。”

西方经济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法各有所长。静态分析可有效说明均衡的条件,而动态分析可观察到经济变化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物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中运动的,运动是普遍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不过是运动的一种特例,并且认为静止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否则任何事物都不具有质的稳定性。但决不允许用静止掩盖和替代事物运动变化的绝对性。质量互变规律告诉我们必须在质量互变中研究动态与静止。因此,西方经济学中的静态与动态分析与的运动与静止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局限在数量关系上。

(四)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比较与评析。实证分析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樊刚指出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经济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理论结论更加接近具体事实。”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实证分析这个方法论术语,在一些学者看来,马克思经济学在方法论上强调的只是规范分析。其实,马克思主张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分析方法,就是规范与实证有机结合的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分析方法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证分析方法,是“动态实证”。马克思十分重视对事实的分析。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他说:“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马克思很重视实证分析,如,马克思对分工、生产、交换、市场、利润、利息等范畴的考察和研究都是实证分析,他的经济研究实践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五)数理模型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可使对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研究的表述更简洁清晰,推理更直观、方便和精确,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条理化、逻辑化和明了化。与英国的斯密、李嘉图,法国的魁奈、西斯蒙第及德国的李斯特等同时代的经济学家相比,马克思是当时经济学大师中运用定量分析最多和最好的。《资本论》在数学方法上,除运用简单的加减乘除之外,还有比例关系、函数关系、不等式及众多的统计图表。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恩格斯认为:“单靠数学演绎就确定一个论断为真理的事,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或只是在非常简单的运算中才有。”而且列宁也指出:“数学公式本身什么也不能说明,它只能在过程的各个要素从理论上解释清楚以后对过程绘图说明”。可见,马克思经济学对数学的运用,只是把数学当成一种工具。而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把数学当成一种目的,以数学化的程度来评价经济学达到的水平。

(六)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与评析。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研究经济问题。在一定情况下,这种假定有利于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做深入分析。但在许多情况下,经济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复杂得多。因此,制度经济学家创立了将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采取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方法论。总体来看,制度分析方法的特征主要有:第一,动态化特征。即用进化或演进的眼光看待经济世界,这是制度分析方法的一个突出特征。制度分析方法特别看重制度的演进,而且认为促进制度演进的真正动因是技术的变化或技术的能动性,同时还认为技术变化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必须在制度演化的动态过程中去寻找问题形成的原因。第二,“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制度分析方法始终坚持一种信念:社会经济是一个整体,经济系统中一切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且任何事物都是其他事物的原因。所以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既考虑“经济因素”,又考虑“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并把法律、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纳入经济研究的内生变量中。第三,方法论的集体主义特征。从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二是方法论的集体主义。正统经济学是以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为基础,而制度经济学则带有强烈的方法论集体主义色彩,他们认为对制度这一集体行动的考察和描述才能最好地理解个人的经济行为。第四,具体化特征。制度经济学家使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及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带有具体化的特点,侧重研究微观经济制度,并更多地从现象上和形式上进行分析,较少进行内在矛盾的分析和考察。其理论核心总是围绕制度的内涵和构成、制度变迁和创新、产权制度和国家理论这些具体的制度范畴。

制度分析方法不是西方制度经济学家的独创,其实马克思就是一个制度经济学家,他的生产关系分析实质就是制度分析,与西方制度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本质上来进行制度分析的,西方经济学家则是从现象上进行分析。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注重从现象和形式上进行制度分析,因而具有客观实用性,所以它针对当代外部性经济问题的解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经济理论的研究中。

三、结论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具有不同的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是制度分析,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马克思经济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中,进行观察和感悟事物所形成的理性结论。

篇4

1.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美国大学经济学在课程内容上重视基础课程,重视选修课和数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

1.1重视基础课程。美国的经济学成果在人数和质量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基础课教学的重视。体现在美国知名的教授、学者甚至是诺贝尔获奖者都在从事基础教学,一流的师资力量为培养经济学人才提供了基础;其次重视基础课程设置,尽可能的完善基础课程设置,每年美国的大学都要对基础课程设置(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要求等)进行修改,以期望更加完善。

1.2课程选择性强。大学设置选修课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大学实行选修制与学分制,可以跟本科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结合起来,体现本科生学习主体性,因此美国的大学非常重视选修课的设置,通过选修课程,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扩大知识面。

1.3重视数学课程。经济理论需要数学论证过程,因此,美国经济学教育重视数学课程。他们的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几乎包含“统计分析”、“数理统计”、“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等强调实证研究技术方法的课程,切分层次进行教学。例如“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就分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两个层次,前者为理论部分的学习,主要强调基本原理及数学推导,后者主要强调实证应用分析,重视数学理论与应用。

1.4课程结构合理。从纵向来说,其课程的衔接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从横向来说,其课程设置体现宽领域的学科兼容性。如美国大学经济系设置了许多跨学科或多学科综合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中国经济、东南亚经济、拉丁美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心理与经济学等,都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拓宽和丰富专业领域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

2.国内大学课程设置。

2.1课程划分专业。由于国内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以“专才”的思想制定培养规格,致使目前经济类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如高等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就分为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金融学)投资专业等多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小。

2.2课程设置层次不凸显。我国只设立了“微(宏)观经济学”一个层次的课程,难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几乎没有开设“经济原理”课程,而是直接进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专业基础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层次不凸显,使学生在理解专业基础课程时存在较大的难度。

2.3重视数学程度不够,虽然国内教育者已经意识到数学重要性,但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方面,很多大学经济学专业设置的数学、数理统计等课程较少,使经济学必备的数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严重脱节;另一方面,作为实证研究必须具备“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是从理论和基础的模型推导上进行学习,实证应用分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性,课程划分很细,数学重视程度有待加强。从课程设置上看,国外经济学课程内容比我国更丰富,层次更清晰。

二、教学方法

1.国外教学方法。

1.1启发式教学。美国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课堂教学,但教学方法灵活。通常会以聊天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气氛轻松活跃,同时面对面地倾听和交流使学生缓解了心理上的紧张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2灵活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取实验、案例、讨论等形式多样、灵活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灵活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1.3重视科研学术。美国高校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学术讲座,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组织有关专家定期座谈,让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的最新发展,获取本门学科的最新信息。

2.国内教学方法。

2.1注重教学体系完整性。国内经济学教学中教师更注重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课堂讲授过细,注重形成教学体系,注重体系完整性。

2.2忽视创新。国内经济学教学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创新研究,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及考核评价不是围绕提高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而设计的,同时缺乏配套的相应辅助手段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性平台,从而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形成链条的中断。

2.3教学方法单一。国内经济学本科生教学仍然侧重于课堂教学,师生教学互动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单向模式,缺乏启发、交流,缺少多样式讨论,情景分析等等。

三、启示

1.明确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上要定位明确,紧跟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本科生教育要偏重于综合教育,培养复合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分阶段分等级操作实施。

2.重视基础学科。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的课程可以分理论,分层次进行学习,扎实经济学基础;重视选修课,以扩大学生知识面;重视数学在经济学中作用,分阶段、分层次学习。

篇5

一、自然之物与劳动、资本的通约——寻找不变的价值尺度

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起点,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分析层面。马克思经济学和以正统自居的新古典经济学都是从这里着手开始经济理论体系的搭建。两者都遇到了同样的技术性间题:为使交换成为现实,必须构造出相互交换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体系。除去两者所被赋予的不同意识形态,其实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其根本的区别在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决定财富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劳动、资本的三位一体;马克思经济学认为资本从逻辑上讲只能是自然和劳动的产物,所以在这些要素中,只有土地和劳动才是有关财富形成的终极要素。

认为价值是由土地和劳动共同创造的第一人是配第。配第在考虑价值量的决定时企图把土地和劳动通约,他用土地的面积、自然年生产力和劳动者的谷物工资及劳动时间来进行劳动和土地之间的换算。川但是他受到了重农学派的影响,没有解释作为土地之外的自然之物与劳动之间的通约。为克服这一间题,斯拉法也作了解答。假定商品是用商品生产出来的,即A商品的价格由生产A的劳动以及为生产A所耗用的B,C,D……Z商品来决定,这样就得到一个方程;同理B商品的价格又由生产B的劳动以及为生产B所耗用的A,C,D……Z商品来决定。依次推理,C,D……Z商品都可以作出如上分解,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的投人一产出方程组。加上劳动变量,消去一元,求解该方程,就得到了一种相对价格体系,川也就是李嘉图苦苦追求的“不变的价值尺度”。这个理论完美地实现了劳动与物质的通约。斯拉法通过“标准生产体系”,用数学证明了利润与工资分割经济剩余的比例不会对价格体系产生影响。也就是说,通约后的价格体系可以换算成以劳动时间计量的单位,并且不再受资本构成的干扰。这就提高了劳动价值理论的纯洁度,解决了李嘉图面临的难题。但是斯拉法的生产体系是线性的,意味着这种价格体系只是在固定不变的技术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在一个动态的技术可以变化的社会里,价值尺度将会受到影响。

斯密面对这一难题,干脆抛弃了自然之物。而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之物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他批驳了财富是由人类劳动唯一生产出来的观点,认为自然之物构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克思通过定义明确区分了财富与价值,排除了自然之物的原始价格对劳动形成的价值量的影响。但是这样就产生了一些问题,财富归根到底都可以分解为自然与劳动,而不可能分解为单一的劳动。那么这个“终极之物”是如何定价的呢?

人类社会之初,假设自然资源是充沛并可自由支取的,如阳光与空气,必定没有价值和价格,因为它们不是交换的对象。一旦出现了稀缺,就会有先占权或暴力创制的种种产权。马克思写道:“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看作隶属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这些产权的取得,显然是来自于先于生产和交换的非生产的制度因素,它赋予自然资源以垄断价格,使“不具价格的东西也获得了价格”。简化掉开采成本的影响,它是权力对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再分配,它的量的决定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即维持资源产权的资本化费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从而获得地租的过程。所以诺思称赞马克思所强调的所有权在经济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是重大贡献。

自然资源的资本定价理论是由当代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索罗较早提出的。他试图深究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把资源视为资本,扣除开采成本和供求的影响后,当预期的资源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利率时,业主就倾向于较早开采,反之亦然。这样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假设所达到的均衡,按照现实的开采量和利率,就可以倒求出现存资源的价值,完成自然资源与资本的通约。然而资源存量的勘察开采和转换替代取决于不确定的技术条件。一般来说,资源存量是未知量,而存量的多寡将直接影响价格体系和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使得情况更加错综复杂。

用现金流资本化的方法把资源与资本通约存在同样的问题,不仅要假设利率不变,还必须假定现金流是永续和稳定的。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垄断利润和租金在长期中不可能保持稳定。不确定的技术和自然资源存量的变化将对现金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两大经济学范式都试图把自然之物通约掉,使用的方法不同,是为了服务于不同的目的。新古典经济学把一切能够带来稳定的现金流的东西统统资本化,是为了论证给这种现金流带来保障的制度的合理性;而马克思要揭示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增殖的社会过程中的矛盾,所以必须把规模报酬递增内生化。报酬递增的规律只有在价值的世界里才能找到,自然世界受物质和能量守恒原理制约,不可能产生报酬递增,所以马克思要抽象掉使用价值对价值的影响。无论如何,把自然之物通约掉,可以使我们集中讨论劳动和资本这个更为核心的问题。

二、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实践尺度与理论尺度的背离

劳动价值论必须解决不同种类的具体劳动之间的计量及可加性的通约问题。马克思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同质的抽象劳动,但对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的换算通约却没有过多涉及。

马克思排除了劳动者的察赋差异,认为人类抽象的劳动是同质的。斯密也是这样。他认为:“人们天赋资质的差异实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人们到了壮年,分别选择不同的职业,好象是由于不同的天资,但在多数场合,天资的差异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然而在现实中,“由于总体工人的各种职能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低级,有的比较高级,因此他们的器官,即各个劳动力需要极不同的教育程度,从而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工厂手工业发展了劳动力的等级制度。与此相适应的是工资制度”。

马克思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换算来说明不同等级的具体劳动之间的通约,“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至于这种换算所必须的自乘系数又是什么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但是马克思没有详细论证这种“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从而留下了广阔的探讨空间。

庞巴维克对此进行质疑:“依照什么比例复杂劳动产品的价值可以转化为

简单劳动,这是不确定的,不可能预先根据复杂劳动所固有的任何性质加以确定。它只是实际交换关系所决定的实际结果。”这个批评可以说是切中要害。要把现实中不断生成变化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在理论上用简单倍乘系数固定地表达出来,无疑是极其困难的。对此,希法亭辩护说,庞巴维克把揭示价值规律的“固有性质”的“理论尺度”同作为“实际结果”的“实践尺度”混同起来了。在希法亭看来,理论尺度似乎没有必要和实践尺度相吻合。希法亭为马克思的辩护,如同麦克库洛赫为李嘉图的辩护,并没有为劳动价值理论增添有分量的理论价值。这种价值尺度的两分法实际上等于承认了两种尺度之间的背离。要想取得理论上的进步,我们必须找到新的理论尺度,使之与实践尺度相符合。 对于不同劳动之间的通约,新古典经济学用供求理论来解释,认为劳动力等级和工资体系,都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讨价还价的均衡的结果。但是结构上的均衡无法解释总体上的非均衡—失业。虽然凯恩斯极力反对劳动价值论,他却站在西方经济学立场上第一个从总量的角度上思考劳动就业量的决定的问题,用失业的现实反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的供求理论,从而与马克思有了相通的地方。

凯恩斯写道:“所以在讨论就业理论时,我只想用两种数量即币值量及就业量。前者是绝对齐次性,后者可变为齐次性。因为只要各种劳工以及助理员之间之相对报酬相当稳定,则为计算就业量起见,我们可以取一小时普通劳工就业为单位,而一小时特种劳工之就业,则依其报酬之大小加权。在凯恩斯看来,构成总量的不同劳动之间是可以通约的,这个通约有两层含义:一是用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劳工”的劳动时间来作为劳动就业的基本计量单位;二是利用市场上形成的报酬体系作为加权来换算不同种类的劳动。以“新剑桥左派”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凯恩斯的第一层含义,认为“工资率决定物价水平”,市场上的讨价还价只是使得工资率围绕一个基准上下波动,而工资率的决定力量只能在“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中寻找,从而把目光转向习俗、历史、法律等长期社会因素,以及劳资双方阶级力量的对比。他们不自觉地涉及了价值的“绝对尺度”,猛烈抨击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虽然他们并不赞成劳动价值论,但是沿着这些观点可以找到两大经济学范式之间关于价值理论的融通的线索。

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囿于市场理念和均衡思想,把目光集中在第二层含义上,就连以研究劳动价值论着称的米克也写道:“(各种不同的劳动)在理论上必须换算,在实际上换算不是根据准确的尺度,而是根据在市场上的讨价还价。米克认识到了不同劳动之间通约的理论困难,却又试图用理论和实践两种尺度进行调和。这个做法不过是对希法亭的回应。

三、劳动与资本的通约—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资本与劳动是两大经济学范式的基本概念,而越是基本的概念越是深奥复杂。资本在不同语义里歧义颇多,没有统一的解释。本文认为,资本定义要满足下列条件:第一,完全抽象掉具体物质的内容,我们已讨论过对“终极之物”的通约问题。第二,包含有时间因素,否则就无法解释利息的时间性质。第三,包含有生产力的技术性因素。这是资本的传统语义里的基本内容。

最传统的观点就是认为资本是实物资本,是机器设备、原材料、生产工具或是过去积累的物化的劳动。这显然不满足上述条件一。认为资本是生产条件和环境的总和等观点,虽侧重历史的演化,但是内涵过于宽泛,无法做时间上的分析,不能说明利息的产生,不满足条件二。西尼耳的“节欲论”是纯心理的概念,节欲一年与一个月显然是不一样的,它包含了时间因素,并且排除了物质因素。但是单纯的“节欲”什么也创造不出来,储蓄不能够自动地转化为投资。所以,他的观点不满足条件三。庞巴维克的“迁回生产”是最接近满意程度的资本概念。他的迁回生产过程又是和时差利息论密切相关,迁回生产在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后能够带来更大的生产力,所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按照他的定义,资本是一种迁回的生产手段,所有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按照等级排序,处于迁回生产顶端的是高级资本。

虽然庞巴维克极力反对劳动价值理论,但是“迁回生产”与马克思的资本定义也有相通的地方。马克思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处于运动过程中的价值,从自身出发并以加大的量回到自身”。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可变与不变资本,其实质功能却是通过不断的再生产的循环来实现自身不断增殖的终极目的。马克思和庞巴维克都继承了欧陆哲学的思维传统,在资本定义中彻底排除了实物概念,重视时间和技术的因素,强调再生产循环的社会过程,认为资本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是面向未来的不确定的更大产量或价值,而不是对已知的过去的盘点。

于是,迁回生产和复杂劳动也就有了融通的地方。劳动过程不是简单的物质能量的转换,最鳖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人类使用实物资本的生产过程是有意识的能动的复杂劳动,也是迁回生产的开始。复杂劳动与经验、技能、知识、资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的知识越多,操纵的资本越高级,劳动的复杂程度越高。斯密最早对此有所认识,他把“社会上一切人民学到的有用才能”也算做与实物等同的资本;而舒而茨发展的人力资本理论更加贴近了复杂劳动的概念。它们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培训”和经验积累;其目的都是为了递增的报酬或增殖的剩余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生产过程越来越“迁回”,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大,“整体工人”的劳动程度也越来越趋于复杂,社会生产力也越来越大。马克思认为在劳动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紧密结合的,“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器官……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这种延长了的肢体,或者说,由人类所掌握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外在地转化的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就成为社会平均的复杂劳动程度的标志。不仅如此,个别劳动越是复杂,所能够操纵的实物资本也越高级。这里的操纵不是直接的操作,它指的是复杂程度较高的劳动处于迁回生产过程中的较高地位,掌控着所有下游的低级实物资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它在再生产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生产出更多的产量和使用价值,另一方面还担负着进一步技术创新的任务,使得迁回生产的链条继续延伸。因此,复杂劳动通约为简单劳动,应该按照它们在迁回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行系数折算。

至于系数折算的具体方法,本文只能作出粗浅的尝试。如果按照复杂劳动所掌控的实物资本量进行折算,存在着上文讨论过的实物资本的加总悖论,使得这个方法并不可行。我们可以尝试按照复杂劳动在下一个生产周期所带来的产量和使用价值进行折算。产量和使用价值可以用货币量加总,同时在技术上也可以预期。通过技术上的统计,就能为实际折算提供现实资料。当然这只是近似地换算,是价值决定因素中的实践尺度。这并不意味着使用价值量决定价值量,归根到底,这个系数是在迁回生产的过程中复杂劳动的特性所决定的。诚然,产量和使用价值并不是再生产的唯一目标,理论尺度与实践尺度仍然有偏离;但是通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实践尺度,比在市场中形成的尺度较少地受到偶然因素的干扰,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理论尺度。

有人用复杂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和培训、教育等费用为基数来进行系数折算。这些时间和物质耗费是一种沉没成本,只能说明过去而不能面向未来。只有通过对复杂劳动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衡量,才能够揭示动态的“生产者背后的社会过程”。因为人类的学习、技术的进步是加速度的变迁过程,复杂劳动的折算不仅仅是简单的倍乘,而是非线性累积的指数乘积。也只有在扩大再生产的循环中,依据未来的产量和使用价

值,才能够反映这种系数的指数特征。 复杂劳动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在劳动价值论中占据关键地位。在迁回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劳动,是劳动的一般形态,反映了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的特性和劳动对资本(生产资料)的利用程度,是劳动与资本通约的桥梁。所以,价值量是对复杂劳动的计量。对于同等程度的复杂劳动,可以用劳动时间计量;对于不同程度的复杂劳动,必须先折算它们的换算系数。从以上论述可知,这个系数必然也包含了技术的因素。所以说,时间与技术是价值尺度的两维刻度。

四、通约的量纲——一种新的理论尺度

由此可见,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通约矛盾不能依靠单纯的时间标准来解决。如果以劳动时间为单位,则人寿期百年,所有人创造的价值就大致等同,这与现实显然不一致。马克思认为价值量是由劳动时间决定,并且不受技术变动的影响,但是这样就不能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如果要进行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之间的通约,就要折算它们之间的技术含量,承认技术对价值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利用综合时间和技术的复合单位来定义价值是惟一的出路。正如牛顿在自然哲学里对质量的定义表述为每单位加速度的力,价值的量纲应该表述为时间与技术的复合单位。

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庞巴维克的话:“马克思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发现了一种思想,即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在交换的场合,事情是以商品所有权的变化为结束。这宁可表明存在某种导致变化的不均等和优势。当某些复合体彼此密切接触时,就会产生某种新的化学组合..…事实上,在现代政治经济学家看来,古代经院学者关于被交换商品中存在某种等同的理论是不能成立的。庞巴维克的原义是批评马克思逻辑“三大步”的第一步,即相互交换的商品中包含有等量的质。他的意思是说,商品的交换,就像是能量的流转,总是由“不均等和优势”肇始,并且终结于这种“不均等和优势”的消洱。这个说法是有启发的。不同的分工造成了不同的技术和察赋差异,从而具有了李嘉图式的“相对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仅可以解释国际贸易,同样可以解释国内的一般性的商品交换。价值的流通,正是基于这种相对优势,从而使得买卖双方有利可图。

这样,价值的复合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找到根据。在交换中,出于对相对优势的衡量和比较,人们一方面需要计算由劳动时间来计量的实际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对相互之间的生产技术条件和机会成本进行估算对比。马克思写道:“不同部门的生产力水平不能直接比较。我们不能因为生产一盎司金与生产一吨铁需要同量劳动时间,就说金的生产力低于铁。可见,时间与技术因素必须综合地考虑在一起才能在交换中进行相对优势的比较。当金与铁交换时,生产铁的工人会计算在自己现有掌握的技术下生产一盎司金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同样生产金的工人也会计算由自己来生产一吨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当各自都估算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时,交换就发生了。估算中依据的时间和技术,就产生了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

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比如供求的数量、讨价还价的势力等等。但是它的决定性的因素,是能够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所以恩格斯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某种物品是否应该生产的问题,即这种物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才谈得上运用价值来进行交换的问题。而生产费用,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显然是不同的。只有把劳动时间和技术条件结合考虑,才能判断出一宗交换“值不值得”,判断出该商品的价值能否保证它的再生产。

马克思定义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构造一种标准的社会平均技术条件。对于生产同一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来说,这是合理的,而对于资本构成不同的众多品种商品的生产者来说,就不太现实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斯拉法的“标准生产体系”一样,排除了技术变动的可能性,不能够反映动态的社会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新的“价值的理论尺度”也需要综合考虑时间和技术。

篇6

关键词:马克思;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理论;比较研究

货币流通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货币流通量是指在商品流通中需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需要量或必要量。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有相通或相似之处,但却存在本质差别,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研究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货币供求关系问题。

一、对两种货币需求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的目的

研究两种货币需求理论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在于揭示两种理论的联系、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进而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公式m=pt/v和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实际上是把货币需求看作是流通中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两个因素,即:货币需求量md=f(pt,v)。在这个等式中,md为货币需求量;pt代表商品价格总额;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费雪的货币交易方程式把商品的范围扩大到金融资产,而马歇尔、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则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但经过整理仍能回到马克思和费雪的简单的货币需求模型。研究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于明确:一方面,复杂的货币需求模型与简单的货币需求模型具有渊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复杂模型是由简单模型发展而来,因此,要承认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在货币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复杂的货币需求模型体现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承认复杂货币需求模型对经济现实的解释力。

两种货币需求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资产选择货币需求理论,如,凯恩斯的利率变化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从而影响货币需求量的理论,对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所揭示的若货币供给超过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必要量,则有可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也有借鉴意义。凯恩斯不是从货币需求量来说明货币供给量,而是着眼于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和产出。但按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如果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并进入流通领域,增加的货币供给就有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因此,把两种理论综合起来考虑,会更全面地解释现实中货币供求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与费雪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公式最相近的西方经济学货币需求量公式就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两者都是从商品交易或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研究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问题。

(一)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的相同或相通之处。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可概括地表述为:mv=pt或p=mv/t。在这个方程式中,m代表货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t代表商品交易的实际数量;p代表商品价格。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公式可表述为m=pt/v,如果把v移到公式的左端就变成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并可进一步转换成p=mv/t。因此,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形式上具有相同或相通之处,都是研究流通中物价水平和预测货币需求量。分析这两个公式会发现:第一,两个公式在组成要素、结构及表现形式上是相同或相通的,都提出了货币数量、物价水平、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问的关系。第二,两个公式都指出流通中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在v和t不变的条件下,p随m同方向或正比例变动;在m和t不变的条件下,p随v成同方向或正比例变动;在m和v不变的条件下,p随t成反方向或反比例变动。第三,两个公式都具有预测流通中货币量的功能。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t,如果把v移到公式的右端,从形式上就变成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m=pt/v,也具有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一规律性。

(二)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优势。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从实质上看有本质区别。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货币需求理论。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对等的基础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即货币价值或货币符号所代表的价值与商品的价值对等。费雪虽然也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却不承认商品或货币自身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而认为由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决定。这一根本区别决定了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优势和费雪交易方程式的不足。

首先,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只适用于对纸币流通中物价水平的说明,而不适用于金属货币条件下对物价水平的说明。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贮藏职能理论,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贮藏职能像一个储水池,会通过自发调节,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数量相适应。因为不仅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决定,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也由劳动决定,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只能是等值的商品和等值的货币相交换,而不会是多值的商品和少值的货币相交换,或多值的货币和少值的商品相交换。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多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多出的那部分货币就会自动退出流通,形成贮藏货币;当流通中的货币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就会有一部分贮藏货币自发地补充到流通中来,满足流通需要。这种情况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与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基本上相适应,而不存在货币量脱离流通中的商品量而无序变动的问题。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变动只能来自生产商品和货币金属的劳动量的变动和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

其次,费雪交易方程式对p取决于m的解释,是建立在v和t相对稳定的假定基础上。这使他的解释只适合短期内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能充分解释长时期的物价变动情况。在长期,即使v、t和m都能保持相对稳定,但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商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由于缺乏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不能说明这一问题。相比之下,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则能充分解释这类问题。

再次,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能正确地认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从商品流通来说明货币流通。因此,马克思的公式是用待实现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来说明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数量乘以单位商品价格水平而形成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从而能正确地说明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相比而言,费雪的交易方程式没有劳动价值论作基础,虽然也从商品流通的视角研究货币需求量问题,却不能正确认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关系,看不到商品流通对货币流通的决定作用。这使他把货币数量看成是决定商品价格水平的根本因素,不能准确地说明货币流通规律问题。

当然,也不否定费雪的货币需求理论,把货币的流通范围扩展到金融商品,这使他的货币需求理论在商品流通的范围上更贴近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实际,对研究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需求量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三、马克思与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量问题。因此,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称作商品流通货币需求理论。马歇尔、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都是从资产选择的角度来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此,他们的货币需求理论可概括为资产选择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与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

1、两种货币需求产生的领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中的货币需求产生于商品流通领域。马克思把商品流通定义为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流通必然要有一定的货币量作交换媒介来完成,这就产生了完成一定的商品交易量需要多少货币量的问题。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探讨人们在持有的资产,如货币资产、实物资产或证券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在这里,货币需求被当作一种资产选择行为,货币被当作是资产或财富的一种形式。因此,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虽然也认为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但他们都并不是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本身来解释货币需求量,而是从资产选择的视角来说明货币需求量问题。因此,他们所说的货币需求是在商品流通之外,由资产选择而决定的货币需求。

2、两种货币需求决定的因素和规律不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于商品流通,并由商品流通决定用于交换媒介的货币需求,由流通中的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决定。因此,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的规律就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需求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资产选择货币需求理论认为,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首要因素是人们的财富总量或国民收入水平,其次是利率水平,还有其它相关因素,如财富所有者的偏好等等。

3、研究问题的目的和途径不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为了说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问题,及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纸币发行量多于或少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商品价格变动问题。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解释产出和物价的变动问题或以持币量为内容的货币需求量问题。如,在产出问题上,凯恩斯认为,在货币需求曲线既定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会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产出。而在货币需求量的变动对物价影响问题上,解释的途径与马克思也有所不同。如,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后,个人与企业拥有的现金数量就比其拥有的其它资产多,由于持有的现金过多,所以就购入其它种类资产加以调整,于是使各种资产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这时会进一步发现,购入其它资产并不会增加更多收益,还不如用于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划算,最终结果将会促使物价上涨。

4、两种货币需求量的具体含义或表现形式不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是指为完成一定的商品交易量而需要的货币量,即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必要量。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量是指在一定的收入和资产环境下,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因此,前者是处于流通领域中,用于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后者是处于流通领域外,处于停滞沉淀状态,储藏在人们手中的货币量。

5、两种货币需求的货币职能不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直接产生于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直接产生于货币的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间接产生于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二)马克思与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相通之处。从上述两种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中看出,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存在于不同领域、产生于不同原因、具有不同表现形式或含义、用于说明不同问题的货币需求理论,因此差别很大。但这两种理论也有某些相通之处。

从宏观货币需求总量及其决定因素来看,两种理论具有相似或相通之处。把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与马歇尔、凯恩斯等人提出的剑桥方程式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比较可说明这一问题。先看剑桥方程式:md=kpy。在这个公式中,md表示货币需求量、p表示物价水平、y表示总收入、py表示名义总收入、k表示py与md的比例,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的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把剑桥方程式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加以比较:首先,商品交易总量pt与收入总量py间具有紧密关系。收入总量py必须经过商品流通,才能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这样一来,收入总量py也就成为商品交易总量pt。其次,把k与i/v相互替代。因为k表示py与md的比例,等于py/md。如果从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角度来看,py除以m。应该等于货币流通速度v,而k则相当于货币流通速度v的倒数1/v。这样,剑桥方程式就可转换为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公式m或md=pt/v,就可看出马克思的货币流通公式与剑桥方程式具有相通之处。

再看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m/p=f(y,w;rm,rb,re,1/p·dp/dt;u)。在这个公式中,m为个人财富持有者持有的货币量,即名义货币需求量;p为一般物价水平;m/p为个人财富持有者的货币所能支配的实物量,即实际的货币需求量;y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收入;w为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即来自财产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rm为预期的货币名义收益率;rb为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债券(股票)收益率;1/p·dp/dt为预期的物价变动率,即实物资产的名义报酬率;u为货币的效用及影响此效用的因素。

篇7

一、二者理论渊源之间的比较

从理论渊源的角度分析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经济学理论,二者在产生的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并且马克思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对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意义。经济学界对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考察,在普遍的经济学者的观念里,以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问世作为西方经济学的起点,这是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契机。而马克思经济学是在19世纪的后期,?Y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逐渐凸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马克思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被提出的,因此,西方经济学是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并根据当时的社会问题加入了一些具体的理论知识,二者在理论渊源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二、二者科学态度之间的比较

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再权威的经济理论也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但是,时代一直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而且不同的国家多面临的经济形势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应该在借鉴时持有科学的态度。马克思经济学中有一些内容是我国在借鉴过程中不能丢弃的,比如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尽管马克思经济学所处的时代的市场经济与现代的市场经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与西方经济学中相比,我国的经济理论还没有十分健全,因此,我国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应该大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优秀成果,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运用。

三、二者经济理论之间的比较

(一)经济增长的微观层面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以价值作为理论的微观基础,以价值的补偿现象以及实物之间的替代作为主要的内容[2]。而西方经济学在微观层面的研究基础是价格,这与马克思经济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前者将价值和价格作了明显的区分,而后者只强调了效用和均衡价格之间的区别,而对价值和价格却没有明显的区别。

(二)经济增长速率之间的比较

在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中,经济增长的速率的决定因素是工资和消费,其中,这种经济理论认为工资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的为工人提供工作的动力。而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率不仅受到利润率的影响,还受到生产技术因素的影响,即经济增长速率能通过利润等相关因素的函数进行表示。

四、二者制度理论之间的比较

(一)制度具有的重要意义

制度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制度的重要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交集,二者的交集部分即认为经济效率的增长,不是只有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这一个因素,还与制度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制度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二者都对制度的重要性作出了一系列的阐述。

(二)制度的范围和内容重点

从制度的范围的角度来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要远远大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二者对制度的研究范围包括正规与非正规两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经济学对制度的界定排除了意识形态层面的内容,这样的制度定义是相对准确的,因为如果将道德层面的因素也归纳与制度的研究范围,会造成很多的经济问题无法界定。

(三)制度的现象与本质

西方经济学是从企业的性质与交易的费用的等因素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的着手点,并通过一些理论和假设来解释经济活动的相关影响[3]。但是这样对经济活动的研究并没有联系现象的实质。马克思经济学对企业的性质等相关因素的延吉u,既涉及到了表面的现象,更对现象背后的实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在这个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

篇8

所谓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是指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国情的案例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实践教学中,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当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教材大都来自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典型案例,严重脱离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的本土化,从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方面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使该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

 (二)西方经济学本土化案例教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也遭遇了许多重大的挫折和教训,可以说,我国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我国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外部素材,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已经获世界许多国家承认的大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本土化的条件已经相当成熟,这要求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快本土化步伐,从而为提高高素质的应用型经济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篇9

【摘 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选择于我院行血透治疗的67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造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67 例行血透治疗的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9 例,发生率为13.43%(9/67)。23 例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中,术后活动强度和幅度过大占主要原因,比例为65.22%,显著高于护理不当的26.09% 和血管瘤的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患者血透术后活动强度、幅度,并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预防内瘘闭塞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内瘘的使用寿命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临床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而动静脉内瘘则是关键的血管通路,临床上加强内瘘的护理管理对提高其使用寿命及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因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发生内瘘闭塞现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均造成制约。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行血透治疗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针对性的预防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治疗

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67 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5 年1月~ 2017 年3 月。其中,男36 例,女31 例;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26 例,高血压肾病24 例,糖尿病肾病17 例;年龄28 ~ 75 岁,平均(54.63±5.22)岁;内瘘使用时间1 ~ 19年,平均(6.55±1.37)年。

1.2 方法

对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通过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得出造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用X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

经统计分析,本组67 例行血透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9 例,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13.43%(9/67)。

2.2 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

从表1 可以看出, 本组9 例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中,术后活动强度和幅度过大占主要原因,其发生比例65.22%,显著高于护理不当的26.09%和血管瘤的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

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具有安全、方便、持久应用等显著特点。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67例血透患者中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率为13.43%,发生率较高。而在原因分析中,主要包括术后活动强度和幅度过大、护理不当及血管瘤。(1)术后活动强度和幅度过大。该原因占主要原因,动静脉内瘘主要是通过外科手术将邻近动静脉吻合而成的血流通道,在透析术后若患者活动强度和幅度过大极易引发血管痉挛而损伤血管内膜,或扭曲血管造成吻合口成角,均易导致局部硬结、血肿等的形成而造成内瘘闭塞[1]。(2)护理不当。精细的护理是长期维持性血透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前提,而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部分护理工作者因护理经验的缺乏、护理操作技巧的不熟练等对内瘘护理不当而导致其闭塞。如缺乏对内瘘使用情况的密切观察导致内瘘处血肿、瘀斑、局部渗血等意外情况未能及时发现而造成内瘘闭塞,缺乏对内瘘使用过程中的保护而大大降低了其使用年限等。(3)血管瘤。合并血管瘤的患者因血管内膜增生的发生使近心端血管管腔严重狭窄,大大增加了血流阻塞的风险,并进一步形成血栓而引发内瘘闭塞。

3.2 预防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措施

篇10

关键词:;新制度主义;比较分析

一、方法论上的不同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的。首先,马克思想要回答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即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为了找到问题的答案,也为了提供一条回答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当时的主流经济学一样,马克思采用的是抽象分析法,坚持的是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相统一的方法。他把人既看作一个自然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成是一个自然发展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既阐明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变迁,揭示了制度的动态性、历史性及其演变规律,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分析了微观层次的制度,又分析了宏观层次的制度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了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的辩证统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却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归纳法、进化论和历史唯心主义。他们对制度的分析所坚持的是个体主义方法。在新制度经济学者看来,制度只有形式上的演进,没有质的飞跃,社会的发展变化也无什么规律可寻。他们以“经济人”的假设为前提,对制度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这使得他们不能对各种制度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揭示,找不到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也不能找到制度替代、创新和变迁的根本原因,即社会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新制度经济学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产权、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与市场交易的联系,意识到价值、价格等经济范畴所具有的制度涵义。但是,他们还没有做到用一整套经济范畴(即便是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范畴)来综合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产权关系及政治、文化关系,从而妨碍了他们更为理论化地把握制度变迁与市场经济演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

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是以剖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为直接目的的。在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制度的本质特征逐渐形成。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借助商品经济形式运行,特别是剥削性质又掩盖在商品经济的平等交换的面纱之下。马克思制度经济学就要通过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手段,一层层地把面纱揭去,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来面目。因此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又是批判性的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在整个马克思的经济学中,经济制度研究是核心,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从属于制度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揭示市场运行是如何优化资源配置的,不是为了解答被西方经济学视为核心问题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等。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虽然在不同角度和层面上都曾经研究或涉及到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只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和制度本质又如何表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而并不是以解决这些问题本身为直接目的。这是由马克思经济学所担负的特殊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与马克思不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并非直接以资本主义的制度研究为对象,以建构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为目的。它是在运用现有的市场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经济运行发生矛盾,而这些矛盾的解决不得不关涉到诸如产权等制度问题时,才不得不关注制度研究。这就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始终是从经济运行的角度去研究制度,研究的是经济运行中的制度问题,因此其使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研究角度,都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直接相关联。

由此可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市场经济运行理论是没有截然界线的,仍是在新古典主义的基础上,在改变其前提约束条件下,对其理论的重新考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不以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为直接目的,就使其理论难以达到马克思制度经济学所具有的完整性、体系性和逻辑严密性。也正因为新制度经济学是在肯定资本主义产权私有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其理论目的是为现存的经济运行过程提供制度说明,因此其经济制度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肯定辩护式的,而非批判的。

三、前提假设的不同

篇11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价格理论 边际效用论 价格制度

一、马克思的价值学说

(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决定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第二种含义是指社会总劳动分配上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它实现商品的价值量。对于价值构成,马克思把商品价值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代表生产上消费掉的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本的价值部分(C);补偿可变资本的价值部分(V);剩余价值的部分(M)。商品的价值(W)=C+V+M。对于价值规律,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既包括价值交换的关系,又包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关系。总的说来,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以现实价格波动为中心。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价格是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的社会化,价格不再直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是直接围绕转形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转形有三个层次:首先是价值由于产业资本的参与分配转化为生产价格。资本不创造价值,但资本仍然参与价格的形成。所费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K),又由于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因此,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P)。这样,就转化为生产价格=K+P。其次价值由于商业资本的参与转化为完全的生产价格。商业资本是有一部分产业资本形成的。商业资本不具有生产剩余价值的职能,但具有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因而也属于职能资本,从而也要求取得平均利润。由于商业资本的介入,商品的价格就由产业部门的生产价格加商业利润加纯粹流通费用构成,这就完成形态的生产价格转变。最后价值通过土地所有权的参与再转化为垄断价格。土地由于所有权的存在使它具有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三种形式的地租。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产业利润+商业利润+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垄断地租,最终形成垄断价格。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1)边际效用价值论。这种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边际效用,该理论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奥地利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又称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有门格尔、庞巴维克、维塞尔等。以后以杰文斯和瓦尔拉为代表的数理经济学派与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美国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大都是以边际效用价值理论作为分析经济问题的基础。

(2)均衡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又称均衡价格论,它认为商品的价格决定于供给价格相交之点。供给价格受生产费用决定,需求价格受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决定。均衡价格论是当代西方价格理论的一个重要学派,其中主要以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局部均衡价格论为代表,一直到后来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的一般均衡价格论,还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等提出的动态均衡价格。

(3)“创新”价值论。这种观点通过引入新产品、新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引用新的原材料、实现企业的新组合等。自动创造新的价值。因此,“创新”价值论又称自动化价值论。这种理论是由美籍奥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他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年)等书中宣称边际效用价值论要优胜于劳动价值论,而他的“创新”价值论则最为科学。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对价值问题都作了详细的研究。在某些方面,二者也具有共同之处,但从本质和总体上看,二者的区别是极为深刻的。

(1)关于价值的本质和决定。马克思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内在基础的分析,抽象出价值并把价值和交换价值明确区分开来。马克思通过对商品二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体现生产者的一种神会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则把交换价值、价值同价格融为一体。如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的均衡价格论,取消了价值作为商品本质特征的地位,把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归纳为价值决定,并采取价格决定价格循环论证的方法,把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归结为市场买卖双方之间的供求关系。另外西方经济学家特别强调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知识可以提高劳动的复杂程度,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2)关于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价格形成上,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共同特点在于都是从个别商品价格与一般商品价格两个方面分析其决定和变化的,二者都认为商品的供求关系会影响个别商品的价格,而纸币发行过多则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即出现通货膨胀。但西方经济学更进一步地对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变动的伸缩性(弹性)作了更为具体的量的分析,提出了计算弹性大小的公式,进而分析了决定一种商品弹性大小的因素。

区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决定商品价格的基础上,马克思坚持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商品价值是商品价格的基础,而当代西方经济学则把商品的边际效用或商品的生产费用作为价格基础,进而又以供求的均衡价格作为决定价格的基础。(2)在对待供求均衡的经济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供求均衡只具有分析方法上的理论意义,对于分析商品价值决定则毫无实际经济意义,而且从长期的平均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把供求均衡作为决定商品价值(他们称为均衡价格)的基本条件,供求不均衡则被视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3)在决定供求变化的因素上,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收入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和商品的价值变化对于供求的调节作用;而当代西方经济学是从供求的变化和生产费用的变化来说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

四、结论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尽管不排斥供求对价值、价格的作用,但是没有过多的去研究供给和需求是如何参与价值、价格的决定;而西方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价格理论,研究供给、需求价格机制的作用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价格与供求关系,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 医院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节省卫生资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已为广大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人员所熟悉,各医疗单位广泛开展了药物经济学的实际研究。药物经济学研究目的是使药物在临床治疗中,不仅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因素,使患者以最小的经济负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1]。其研究结果应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设计研究方法。

目前药物经济学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一是随机临床试验(简称RCT) ;二是观察性研究;三是实际临床试验(简称PCT)。为了便于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应明确对药物经济学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的成本效果分析[2]方法中的效果与功效的两个概念区别。一般认为效果是在药物的临床实际使用的条件(即自然状态下)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以后可能获得的效益;而功效是在药物理想使用条件,特定人群中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接受药物治疗后可能获得的效益。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药物经济学所需要的是效果,更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

1 随机临床试验

随机临床试验以某个时间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要求所有试验对象均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合对照组,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对个体进行药物治疗、检查。在随机临床试验中,不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研究个体除了所使用的药物不同外,其他应相同(包括所作的各种检查、其他治疗手段等),临床医生不能随意修改治疗方案,如给药剂量、给药次数等。随机临床试验有三大优点:一是均衡,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各组,消除了分配偏倚;二是便于组间比较,因为随机化消除了设计中未直接考虑而在试验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可能产生的偏倚;三是能有效的 对各组间进行统计的显著性检验。缺点是研究经费较高、费时。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是研究药物功效的一种方法,用于评价新药的功效确实不失为目前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其可能存在过高估计药物治疗成本,从而掩盖研究药物与对照药物之间原本存在的成本差异的缺陷,因而在用于评价药物的经济学效果是并不是最理想的方法。

2 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是基于回顾性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经济学效果,实际操作时按照研究设计的要求,以某个时间点为研究的终点,收集过去某个时间范围内满足研究要求的所有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该法的主要优点是研究结果反映的是临床实际情况,同时省钱、费时少。缺点是存在分配偏倚,造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并人间的基本特征不一致,进而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样本数足够大的研究,可以采用分层或配对的方法来小除非随机分组所带来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不一致,即偏倚。

3 实际临床试验

实验临床试验与随机临床试验一样,以某个时间点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将所有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同的是它不要求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作相同的检 查或采用其他相同的治疗手段等,它允许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修改治疗方案,如改变药物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等。实际临床试验除了拥有随机临床试验的三大优点外,它还反映了临床药物使用的实际情况,缺点是研究经费高、费时。实际临床试验主要用于评价药物的效果。

4 讨论

RCT因其能有效消除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旬在的偏倚,目前是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有人甚至把它看作使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金标准,但从功效和效果及药物经济学应用于实践的特性的角度来看,只是基于药物效果而不是药物功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才更有用,更能为广大医药工作者所接受。采用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获得的药物经济学结果属于功效研究,只能看做是成本功效分析,不能被认为是成本效果分析;另外它可能会过高估计药物治疗的成本,不能反映真实世界(real would)(临床实际)里的成本情况。PCT是一种在真实世界下评估药物效果的一种方法,与RCT相比有了大的进步,是一种比较好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但由于其拥有与RCT某些相同的缺点,如费时、费钱、样本数偏少及随访期短等,目前该法用的并不多,远远少于RCT。相比之 下,基于回顾性数据的观察性研究倒不失为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观察性研究省钱,费时少,只要拥有适当的样本数和和足够的统计能力(statistic power),就能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对象间的一致性。

本研究对药物经济学研究常用的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比较其优缺点,各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研究方法。当然,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并不限于以上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运用其他的方法,如模型模拟的方法等。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药物经济学研究将在控制药品费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内容;必要性

两百多年前,《西方经济学》课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有必要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西方经济学》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报关与国际货运、管理学等专业均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上述各专业的基础课开设。然而,在大部分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学生参与课堂远远不够。这种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三个弊端:一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教学地位以教师为主,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过少,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以课堂为中心,与现实社会脱节。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和说明,缺乏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问题但无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更无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目标导向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书本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通过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为此,如何教授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在掌握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兴趣引导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研究方法多样,逻辑性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既有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又有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既有宏观经济的整体分析,又有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既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又有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总结;研究方法上既有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还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样庞大的内容体系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课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西方经济学》课程有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学中数学的运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数学公式来推导、论证经济理论,在辅助其他教学方法的情况下,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难度不大。二是编制数学模型,计算、验证经济学理论或进行经济预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定量分析虽然能使经济学更能应用于实际,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但在学生数学基础普遍偏差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数学分析方法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上层建筑,西方经济学企图为其经济基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在意识形态上,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从而加强对该制度永恒存在的信念;第二,总结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并把经验提升为理论,以便改善其运行,甚至在必要时为拯救其存在提供政策建议。因此,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又是资本主义的经验总结。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依托一本教材,以课堂教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必须加以改革。

(一)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过多的现状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学习。能否学好西方经济学,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很大关系。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学生非常熟悉且敏感的课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各抒己见,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使学生了解一些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不仅有利于他们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研究、借鉴西方的一些有益的做法。

(二)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与社会脱节的现状

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很多问题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牢牢掌握,但如果不讲方法,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实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例如,在讲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时,需要学生记住: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化。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可以通过引用大量的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的商品例子,通过对这些商品价格改变后总收益变化的分析,加上几何模型作图说明问题,实例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三)改变以考试为中心,忽略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现状

这种以教师“教”替代学生“学”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满足于记忆授课内容,使得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为了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有的学生考核方式下,学习成绩的好坏占很大的比重,很多学生将通过学校的考试作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也有很多老师将提高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根本。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在于教会了学生多少个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而是在于教会学生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单纯是知识点的熟练记忆,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对老师而言是教育的失败。

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其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深入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一)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较难理解理论要点,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改变单纯理论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案例分析的比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使基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变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实践分析,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供求定理的讲授过程中,运用谷贱伤农的实例分析说明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化的影响;在支持价格的讲授过程中,运用最低工资法的实例分析说明支持价格政策的应用;在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分析中,结合农产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的原因。通过实际例证的分析,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

(二)教师主导和学生导向相结合

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授课中,一直坚持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在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认识和主张,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思考,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以往大大提高。

(三)学生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试题型主要包括选择、判断、名词、简答、论述等,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体现出来。为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考试题型上缩减传统考试题目的比例,增加应用型题目的比重,分析题、计算题、图形分析题占据更大比重。这种考试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一门传统的理论性课程,但是经过在课堂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上的有益尝试和调整,《西方经济学》课程同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晓梅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翟仁祥,韩曙平.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06):134-136

篇14

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西方经济学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但是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比较复杂,就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运用多媒体进行行教学就能够把经济学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

二、西方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

西方经济学通常情况下开设在本科低年级,为了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为学习其他管理类专业提供了基础。西方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别,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在课程内容上,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对经济中的成本生产、福利经济、失业理论和供求理论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三、多媒体教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优势

(一)有利于案例教学的演示,提升学习分析能力

通常经济学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是以外国的研究为基础,很少有对中国状况进行分析。这样的状况下,学生学起来就会很吃力,普遍认为经济学枯燥、无聊。这样的背景下就应该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之前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口述为主导,学生不能进行充分的思考,很难记住教学案例。从而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更加直观的教学内容,方便了学生的思考核分析,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分析能力和水平。[1]

(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的时间,给学生在课堂上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了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讨论问题之前进行充足的准备,间接地提升了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也能够更加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地学习,实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

(三)有利于学生经济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可以融入很多现实中的材料,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现实中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经济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研究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还能够体会到西方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兴趣,加强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四)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黑板上书写大量的板书,耗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学生进行机械地记笔记,不能和教师教学的节奏吻合。但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把大量的经济学概念展示在多媒体上,为课堂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学生也节省了记笔记的时间,能够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的演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知识。

四、西方经济学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

在网络形式的背景下进行多媒体教学主要以构建主义为理论教学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境、协商、会话”。在网络条件下的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师说教教学的模式,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分析和探讨,并且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把网络上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在运用多媒体的前提下,充分地讲解教学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网络多媒体教学还会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实现大量的网络教学还有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我们制定出相关策略。[3]

(二)多媒体教室的教学模式

进行多媒体教室教学主要以认知主义为理论基础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演示。这样的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多媒体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目标就具有特定性和完整性。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看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就充分发挥了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丰富的教学资源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传统教学和现代媒体结合的教学模式

现代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教学资源通过影音图像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来,利用声音、表情和手势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媒体教学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上的不足。并且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还要在讲解的同时适当书写板书。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传统上的课堂教学。所以,运用传统教学和现代媒体教学的模式。促进西方经济课堂教学效果。

五、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