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好处范文

经济学的好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学的好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学的好处

篇1

关键词:激发 地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33-01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而且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愉快的情绪。所以,教师必须努力创造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才能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学会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这样使学生融入其中观察思考,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判断、选择、评价,以得出最佳答案。在这一过程中,还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究问题,地理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比如,教学“黄河”这一节内容时,为了分析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地上河”,可让学生看黄河流域图、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图、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图和黄河“地上河”景观图及视频,让学生对该区域有直观的印象,然后老师再逐一设问:黄河流经的中下游地势、河床、水流有什么特点?黄河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学生思考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黄河为什么会成为“地上河”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

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之中,学生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思维的活跃与激荡。只有始终保持与学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真诚地对待学生,才利于充分调动师生合作交流的积极性,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地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要鼓励学生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胆怯,鼓励学生别出心裁,不断创新,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常用商量的口吻提问,以激励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面对学生的发言,总是相信和尊重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每一个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加油。尤其是对学困生应付出更多的关爱,一视同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享受到取得成绩的喜悦,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不是“被遗忘的角落”。

3 重视发展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的最大快乐莫过于自己发现问题,以及经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开展的“分组导学”课上,通过老师必要的指导,适当的点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合作,信息互通,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问题,老师绝不包办代替,而是积极引导,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让学生经历自主学习的全过程,多体验一些成功的快乐。

4 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生动形象

多媒w技术不但能使地理教学具有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而且可创造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地理教学信息空间,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令教学直观生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讲“长江”这一节时,可运用多媒体投放长江水系图,老师讲到长江的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省区,上、中、下游的划分等地方时让其闪烁,这样使学生观察方便,记忆容易。又如讲“印度农产品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可将印度的农作物用计算机制成形式各异的“卡通”式农作物,点击任何一个“卡通”,就可听见该“卡通”描述自身的“生活环境”(即“家”)的声音,并安排几个小“卡通”找不到“家”,请学生帮他们找到“家”。这样就强化了记忆,突出了教学重点。

5 兼顾其他学科,使课堂充满趣味

在教学中,发挥诗词、歌曲、趣闻的激兴作用,将语文中优美的诗词引入,将音乐课中动听的歌曲引入,将历史等学科中的奇闻轶事引入,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梅雨天气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赞美桂林山水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另外,课堂引入歌曲,既可活跃气氛,又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如讲我国的民族时,让学生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讲新疆时,让学生听《掀起你的盖头来》;讲欧洲多瑙河时,让学生听《蓝色多瑙河》,这时学生自然就意识到这堂课讲的知识内容,注意力更集中,更乐学、愿学。

6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使学生体验过程

篇2

关键词:出生人口性别比;男女平等;性别偏好;性别经济学;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4-0036-05

一、引言

出生人口性别比(Sex Ratio at Birth, SRB)是指在一定人口规模下平均出生100个女婴的同时对应出生的男婴数,反映的是婴儿出生时男婴与女婴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经济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衡量人口结构的重要指标。

根据近百年来世界各国人口的经验数值,正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应在103―107之间波动,也就是说,每出生100名女婴应该对应出生103-107名男婴。这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个年龄男性的死亡率都会略高于女性。出生时男婴数量略多,之后每个年龄男性的死亡也略多,这样到达性成熟期,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就达到了1:1的比例。相比较正常取值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如果超过107就被称作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1]刘爽(2009)利用《联合国人口年鉴》“出生统计专辑”,对所提供的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出生人口数据进行了计算,发现在20世纪80、90年代,在数据可获得并被统计的62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的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处于103-107的范围内,它们占到全部被统计国家和地区总数的约92%。其中,又以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的国家和地区最多,占到总数的46.8% 。偏离103-107的只是极个别国家。并且这种偏离也是有高有低。[2]宋健、金益基(2009)进一步分析了本世纪初期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数据,在能够获得数据的全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出生人口性别比恰好为105的国家和地区占所有国家和地区总数的比例2000年为48.0%,2002年为45.2%,2003年为47.1%,2005年为42.6%。世界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2000年、2002年和2003年均为105,2005年为106。仅有个别国家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低于100,如位于拉丁美洲的开曼群岛2000年和200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为86、位于北大西洋西部的百慕大群岛200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94;出生人口性别比高于110的国家也不多,仅有位于亚洲的中国、韩国和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等寥寥几个国家和地区。[3]

从时间上看,我国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为108.47;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显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16.9;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高达118.06(详见表1)。从空间上看,1982年时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比较正常,基本维持在103-109之间,只有4个省份高于110;2000年时全国大部分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有17个省份在110-120之间,有7个省份高于121以上;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有15个省份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15以上(详见表2)。从城乡分布上看,我国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均失衡,农村高于城市。根据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估计和预测,到2020年,我国20-45岁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4]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最为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5]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与男孩性别偏好

从所收集的国内外文献看,影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人口学因素,如种族、家庭规模、父母年龄、出生孩次以及第一个孩子的性别等;第二类是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传统、城乡差异等;第三类是自然生物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哺乳情况等。这三类中,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比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要复杂深刻得多。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中,对于出生人口性别比产生着直接和最显著影响的就是夫妇生育行为中的“性别偏好”。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的人口变动不仅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民族未来,而且对于全球的人口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当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现象时,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与性别偏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顾宝昌和罗伊(Gu B和Roy K)(1995)参照东亚其他地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现象后认为,失常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种新的人口趋势,它平衡着生育率急剧下降国家的父母对性别偏好的渴望和小家庭的要求。[6]鲍思顿、顾宝昌等(Poston JR,Gu,Liu和McDanie)(1997)通过对男孩偏好和我国分省出生人口性别比进行的分析,证明了男孩偏好与出生人口性别比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7]

国内学者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研究,深入论证了男孩偏好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比如,穆光宗、陈俊杰(1996)通过对中国农民生育需求的层次结构研究,认为性别偏好在中国农民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中具有核心地位。[8]李南、菲尔德曼、李树茁等(199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上升,不仅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导致性别选择压力的上升,而且也部分是由于性别偏好的增强所致,“男孩偏好似乎在低生育人口中对出生人口性别比起关键作用。”[9]李冬莉(2001)则将传统家庭制度中的父权、父居和父系作为分析框架,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实地调查,说明了地区经济发展对妇女地位和性别偏好产生了不同影响:在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但性别分工对妇女更加不利的地区,传统家庭制度被保留,性别偏好很强;而在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的一些地区,妇女收入的增加使其家庭地位得到很大提高,随着家庭制度的变迁,性别偏好逐步弱化。[10]可以说我国绝大多数学者、政府的管理者和社会大众都认同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根本性的内在动因是现实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依旧强烈的生育男孩偏好。[11]正是夫妇的微观生育性别选择带来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这一宏观人口后果。

三、男孩性别偏好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生育观中的男孩偏好表面看起来是一种文化习俗,其根本原因还是现实生活中男性的价值高于女性,女性在学习、就业、收入等方面仍受到歧视,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正如米德・凯恩所指出的那样:“男孩偏好实质是妇女地位低下,即妇女在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造成的,而妇女依赖于男性实际上存在于一个社会性的制度结构层面上,即劳动的性别分工、劳动力市场的构成、继承制度、宗教习俗、婚姻和家庭规则等。”[12] 男孩偏好的经济社会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孩子效用的性别差异。最早对孩子效用进行探索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莱宾斯坦(H.Leibenstein),他在1954年和1957年相继出版了《经济-人口发展理论》和《经济落后与经济增长》两部著作,阐述了家庭规模可以通过父母对孩子取舍的决策来实现的思想,并提出了边际孩子的合理决策理论,开创了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时代。[13]随后,另一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贝克尔(G.Becker)于1960年发表了《生育率的经济分析》,对家庭人口的生育行为和决策进行分析,详细论述了子女的成本―效用理论和数量质量替论。[14]他们认为,人们生育决策主要跟男孩与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关,即跟男孩与女孩发挥的效用有关。刘鸿雁、顾宝昌(1998)通过在皖北地区进行的性别偏好调查发现,男孩的主要效用还是以传宗接代为主,其次才是养儿防老,接下来才是提供劳动力;而女孩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在精神需求上。[15] 由于男孩和女孩存在着不同的效用,就表现出人们对不同性别子女效用期待不同和普遍偏好男孩这一症结。另外,加上我国传统的男娶女嫁的婚姻模式,进一步扩大了男孩和女孩给父母带来的经济效应的差距,预示着生养男孩就将在经济上给家庭带来更高的经济效应,强化了对男孩的偏好。

2.就业的性别差异。按照性别划分,劳动力可以划分为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劳动力的最初性别分工是由于家庭财富的增长,劳动力不足以满足家庭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家庭制度从母系氏族逐渐过渡到父权制,男性逐渐成为承担生产活动的主要劳动力,女性则成为承担家务活动的主要劳动力。[16]在劳动力市场和非劳动力市场中,都存在着劳动力的性别分工,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在市场参与率、就业率、兼职率和行业职位选择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根据我国2010年《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中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1.4%和48.6%,但是就业比率上女性要远远低于男性,城镇就业人口中女性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7.2%,明显低于男性就业率,并且低于女性的自然人口比(详见表3)。从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劳动适龄人口×100%)来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虽然明显高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一直低于我国男性劳动参与率(详见表4)。①

3.行业和职位的性别差异。大量的经济学研究表明,各种原因使得女性在职场上难以获得与男性公平竞争的机会,存在性别隔离现象。②无论是在哪一个时代,劳动人口中的性别隔离始终是深深扎根于性别分工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种隔离现象发生在行业、职业内部或之间,并最终导致了男女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性别隔离现象也存在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根据我国职业划分原则,共有73类职业,其中1-5类为管理人员,6-23类为专业技术人员,24-27类为办事人员,28-36类为商业、服务业员工,37-42类为农、林、牧、渔业劳动者,43-73类为产业工人。李春玲(2009)统计了我国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的女性就业者在这73类职业中的百分比,详细观察了职业性别隔离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在管理人员职业中的比例虽存有明显上升,但比重仍然很低,管理人员职业依旧是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职业(详见表5)。[17]

4.工作期限的性别差异。在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制定了《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女干部、女工人50岁可以享受离、退休待遇,而男职工、男干部一律60岁离、退休。有差别的退休年龄规定主要是考虑当时很多职业都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女性较难胜任,因此具有一定合理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女性生育数量减少、家务逐步社会化,并且女性的预期寿命长于男性,这一变化趋势要求在退休年龄方面作出新的变革。虽然我国关于男女退休年龄的政策不断调整,但男女实行不同退休年龄的现状至今没有改变。工作期限的差异,直接带来工资水平的差异。彭希哲(2003)通过计算考察男女由于退休年龄差异而导致的实际工资收入水平的差异。他假定男女青年22岁毕业后开始工作,并有相同的起始工资1000元/月,以后每工作一年工资增长3%;同时还假定不存在就业和职务提升中的性别歧视。通过计算,他发现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男性在60岁退休,女性在55岁退休。那么,男性退休工资为2985.2元,而女性为2575.1元,比男性少13.7%。 [18]

5.收入的性别差异。王忠(2011)认为,收入是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收入的性别差异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存与发展。[19]对于女性来说,收入的增加会提高她们在家庭决策中的影响力,有利于资源在家庭内部进行重新分配,有利于女性自主选择生育计划(如降低生育率和提高生育质量),并有助于提高子女的人力资本水平。从家庭的角度看,较高程度的性别收入平等对家庭的形成和稳定有有利的影响,并有利于家庭的功能实施和福利改善。从宏观的角度看,性别收入公平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性别收入差异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领域。贝克尔(1985)的研究表明,当假设男女劳动力是完全替代时,对女性在经济上的歧视不仅损害女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收益,并由此而导致投入减少与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发达国家对性别收入差异的研究非常多,而我国对相关领域进行的研究并不丰富。[20]葛玉好(2007)发现,女性在工作经验回报率和工作经验年限分布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21]李实和马欣欣(2006)用1988年和1995年两年的城市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职工收入的性别差异,发现虽然政府主张男女同工同酬,反对歧视女性,但是现实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普遍,即使从事相同的职业,女性的工资都低于男性(详见表6)。[22]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也表明了这一事实: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包括各种收入在内的年均收入为7409.7元,仅及男性收入的70.1%,并且差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23]

6.养老支持预期的性别差异。特别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必须依靠生育男孩来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家庭对男性劳动力有着现实需求。同时,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生老病死要依靠家庭,现实需要“养儿防老”。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表明,有30.16%的农民主要出于“养儿防老”的目的而生育(详见表7)。“养儿防老”既是一种养老方式,更是一种经济利益。[24]尽管现实中,子女(主要是儿子)对父母的赡养大多是低标准的,但是儿子确实起到了老年保险的作用,当父母年老有急需时,儿子不可能坐视不救。[25]徐勤(1996)通过对保定市老年人家庭代际关系的调查发现,在经济方面,儿子与女儿的支持比例接近,但儿子的人均支持量、支持总量及父母的人均获得量均明显高于女儿,养老功能向儿子倾斜。[26]宋璐、李树茁(2011)通过对成年子女代际支持的性别分工模式研究发现,女儿对父母的经济支持随着父母的年龄增加而下降,而儿子对不同年龄的老年父母的经济帮助相对平衡;儿子提供的生活照料超过女儿,且这种性别差异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逐渐明显。[27]另外,在一些家庭内,家庭的经济收入大部分归男性支配,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男的说了算,女性没有发言和支配金钱的权利,较低的家庭经济地位限制了女性赡养自己父母的能力。因此,在一些农民的意识中,“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主流,生男孩就意味着生活有保障,养老没有后顾之忧。[28]

四、解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途径

认清两性不平等的现实及其背后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根源,切实提高女性的社会性别地位,是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根本途径。因此,需要倡导社会性别平等理念,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女性地位,促进两性平等与和谐发展。

1.实施性别主流战略(Gender Mainstreaming Strategy)。性别主流战略是把性别问题纳入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宏观决策的主流,也就是把性别平等主流化作为社会发展战略,贯彻于社会发展全过程,通过改变社会政策、制度、法律、文化和社会环境,使两性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并从中受益,防止社会性别问题边缘化现象的出现。[29]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妇女大会上,通过了《北京行动纲领》,纲领以确保两性平等为基本原则,将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提高两性平等的一项全球性策略,其目的是把男女平等放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环境中,使男女平等成为一个常规化和日常性的问题。目前,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已被纳合国的性别发展指标体系,[30]这就需要我们从长远战略发展的视角将社会性别平等设定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社会性别主流化战略,并尽快建立或完善法律、制度、组织机构、财政预算等相关支持保障体系,形成社会系统工程。

篇3

一、加快教师角色转换

已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与主宰。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涨。教师一黑板一黑板地板书,学生一张一张记笔记做题,都很疲倦,但效果并不是很好。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一定要适时转变自己的角色,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讲“时间和位移”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进行兴趣导入;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阅读时,把不明白的问题勾勒出来,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如果不能形成答案,则在班上继续讨论。教师作为主导,只是对学生问问题的角度是否与本课的重点难点相吻合上做好掌控。对重点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探讨,向纵深方向引导。对于非共性的和简单的问题,在巡视中或是在小组内解决。当学生掌握知识后,教师需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有关例题精选出来。可以作为小测,也可以作为大家共同探讨的问题,目的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充当讲解者,既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又能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思路,还能给不明白的学生以启发。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解除学生畏难情绪

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分析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理论为主,而高中教学更侧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以及对动态复杂的物理现象的认识。因此,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加之有的教师求胜心切,对刚上高一的学生就要求以高考的样式去思考,去做题,讲一些有难度的高考题,令学生们颇感头疼,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自信心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鉴于此,在教学中,教师特别是高一的物理教师,一定要注意通过各种方法排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首先是把握好讲课内容的难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先讲清楚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然后对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不可急于上难度,不出偏题怪题,不搞难度比拼,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为主。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明白。当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之后,再逐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再一步步接触一些综合性的习题,放慢节奏稳扎稳打,切不可急于求难。其次,抽象的知识不利于理解,教师要化抽象为直观,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物理教学中应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化难为易,降低学物理的难度,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多采用生动贴切的比喻,真实可见的演示及亲力亲为的实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创造条件。

三、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有人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的教育事业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心理学分析认为,情感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的影响。情感交流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师生之间教学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外可以和学生多沟通,当他们感到学业艰难时,教师不妨把对学生的关爱化作一句句宽慰的话语。一次真心沟通会赢得学生无比的爱戴,一句真诚的赞美会在学生心里产生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与满足,促使他们积极上进。每一位物理教师不仅教学上有热情、有方法,还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让情感因素所起的作用转化为学习动力。

篇4

【关键词】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017-02

1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在铁道信号专业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为铁道信号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我国铁路基础信号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备的维护,学完本课程后,学生能够具有对我国铁路现有信号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日常测试、故障诊断、故障处理的能力。

本课程支持的专业课为《车站信号》、《区间信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驼峰信号设备》以及《调度集中系统》。如果本课程未学习,学生对铁道信号专业课程涉及的基础设备知识就不清楚,对整个专业就不理解。

2 情景教学法应用于《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教学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营造出实际工作的场景,通过具体的基础铁路信号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对于较复杂的设备进行分解与组装,借助于集语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对较复杂的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的结构和动作过程进行动画的演示,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岗位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适应工作环境,了解设备运作,启迪思维,开发智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采用“情景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2.1 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

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必须确定以现场工作人员的那个岗位为情景进行设置,其日常工作内容包含有几个知识点,并把知识点设计成相应的任务,然后对应教材中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转辙机的维护”这个情景中,通过播放现场工人在日常工作中的视频场景,使学生了解该情景涉及的工作任务,通过观察、查找资料,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完成该场景任务需要掌握的工作技能,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具体设备操作进行每个任务的讲解,使学生对具体的任务完成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程中主要讲述的是实际铁路信号设备,首当其冲的是要了解铁路信号设备结构。教师通过三维立体的动画演示和实物结构的分解与组装,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观看并掌握其结构。在《转辙机的维护》这一情景中,通过对部件的拆卸和安装过程演示使学生了解设备的组成及连接关系,并且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提问:部件之间的安装方式是通过齿轮连接还是杆件连接,谁在上谁在下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可同时播放让人激动鼓舞士气的音乐。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的信号工区,感受到教师为其所创设的情景。该情景教学模式是完全按照机电修配信号工进行电动转辙机的轮修作业过程进行设计的,其分解与组装过程模拟了真实的生产作业过程,使学生置身于其中,及早感知和体验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工作敬业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2 理解――深入情景,理解工作原理,掌握结构

教师通过对铁路信号设备各部件逐个的讲解,并辅以多媒体动画的演示。如在“转辙机的维护”学习情景第一个任务“ZD6系列转辙机的维护”中,通过多媒体动画,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转辙机的动力是电机,并通过齿轮的啮合作用带动主轴动作,为了避免轴向的晃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主轴又带动道岔转换,主轴动作完毕后通过自动开闭器这个设备给出转辙机动作的结果。教师通过语言的讲述,动画的演示,对标准化作业程序和技术标准结合实物进行标调和演示,最后学生进行转辙机的实际操作,操作过程模拟真实的作业环境,使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任务讨论,按照咨询、决策、计划、检查、评估五步教学法进行现场教学。每组6个学生,其中1名扮演工长、1名安全员、2名防护人员、2名信号作业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并有教师现场解决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第一步:室内防护人员到车站值班员室(老师处)了解设备运用情况,登记要点确定检修设备,并上报给工长。第二步:工长通知信号作业人员和室外防护人员,准备相应的工具,出发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讲话及相应的注意事项。第三步:到达需要检修的设备处,通过电操观察设备的动作,分析设备动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检修标准共同制定检修方案。第四步:按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设备检修,作业完毕后检查现场有无漏检漏修项目,工具材料是否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通知室内防护人员恢复设备使用,上报车间领导(教师扮演)。第五步:由工长和安全员给出本次设备检修的总结,即经验和教训。

2.3 深化再现情境,加深学生对部件与部件、部件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解

当学生对本次学习情景任务有了一定的概念,并经过亲自动手实践后,学生对转辙机的整体结构就有了大概的了解、对其工作原理有了一定的掌握,此时教师通过改变学生的角色、改变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条件(生产现场常见的设备故障),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通过对故障的分析、处理更进一步的了解本专业工作岗位的情况,对专业知识能力、动手能力的需求,也能更充分的理解各部件结合方式对整机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他们智力的开发。

3 情景教学法融入课程教学的启示

3.1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应该有一种激发学生认识兴趣的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潜能释放出来。随着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直接压缩了中专、技校的招生空间,愿意读中专、技校的人越来越少。因此,许多中专(比如本人所在学校)为了生存采取了“降低门槛”、甚至免试入学的办法,取消了对学生年龄、成绩等限制。学生质量下降,给中专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许多问题。虽然这些孩子的文化水平不如以前,但动手能力却不比以前差,所以为了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必须提高对激发学生认识兴趣方法的认识,加强对这类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问题情境,采用引题、释疑的方法,制造认识冲突,加大训练强度,开展学习竞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与普通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相比较,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知能结构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A、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不必达到学科研究型人才的要求,更强调理论的应用性。

B、相关的专业知识要更宽泛些,因为技术实践问题更为综合,参与因素更为复杂。

C、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更强,尤其应具备较强的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现有基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必须贯彻“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 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样,既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师是否教得正确,又可以使学生加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4 总结

通过对采取情景教学的班级学生现场调查,他们一致回应,通过情景教学,任务讲授,更能学到知识,比起听不懂的理论要强的多。对几届毕业生也采取了问卷调查,95%的学生对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表示欢迎,并证明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能得到运用。学校毕业的几届学生绝大多数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并适应,企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十分满意。

参考文献

[1] 张乃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篇5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056-02

1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教学手段上的改变,它不再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来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更多地采用了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让如今的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因此,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将为藏区师生的英语交际创设出良好的环境,同时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一定的拓展,从而让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切实得到提高。

2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英语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它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英语是集人文性、综合性以及交际性为一体的学科,它既区别于实验操作课,又与基础文化课不同。加之初中学生具有注意力较差、缺乏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叛逆等特点,所以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背单词、空口说或者是练句型,这些显然都是有悖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

据一份关于地区初中生的调查报告显示,6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学好英语的捷径是多背单词,可客观上来讲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不需要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当问到学生对英语教学的看法时,70%以上的学生都觉得非常枯燥和乏味。与此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多数学生都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加入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英文短片,便能更好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让英语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更让人惊奇的是学生在选择喜欢的教学方式一项中,几乎全部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由此足以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

3 客观合理地分析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3.1 注重培养感知能力

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虽然可以节约很多备课时间,也能让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可是它也容易让学生产生过于依赖的心理,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急速下滑。而对于英语这门纯语言的学科来说,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感知能力来学好这门学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在培养感知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在抽象思维里边去感知,最终引导学生对其本质进行认识。

3.2 注重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某些英语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经常把原本生动的形象变成几张简单的图片,甚至有的就直接播放课件,这样学生的想象力便受到极大的限制,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观赏者”而不是“参与者”。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好时期,所以对于多媒体的运用应该有个度,那样才不至于让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被扼杀掉。

3.3 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的确可以展现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场景,然而信息技术教学它也是一把利弊同在的双刃剑,一旦运用不当便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清楚地认识到它的本质仅是辅助教学。在很多初中英语的公开课中,教师都会运用到多媒体课件,看上去课堂氛围倒是生动活泼,可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能正确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实质,忘了它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只能进行辅助教学,让教学质量能有所提高,而不是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多媒体课件如果设计或者是使用得不好,也会让人觉得虽然有一定的直观性,但是没有什么实用性,自然教学效果也就不能让人满意。

4 让多媒体课件更加科学合理

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以及遵照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通过科学、严格且合理的教学设计,再用多媒体这种表现方式与超文本结构制成的课程软件。所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将成为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参照地区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以及查阅网上诸多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要想让多媒体课件具有实际的教学价值,就必须要符合完整性、生动性、交互性和方便性等要求。此外,多媒体课件还应该具有教学反馈的作用,因为只有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好教学策略。

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它采用的方式还是其产生的效果,都应该是在传统的教材之上的,换句话说,要是制作出来的课件连课本的效果都不能达到,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制作课件呢。成功的课件不但要能让学者有所触动,还应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不然教师就和普通的放映员没有任何区别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一大动力,同时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多媒体这一信息技术固然有它的很多优点,但是不能因为它的好就完全把传统的教学方式抛弃掉,因为教师的职责不光是“授人以鱼”,还应该同时做到“授人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与当前教学理念相契合。

参考文献

[1]杨烨.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10):35-36.

[2]范保宁.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4).

篇6

 

一、本科生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内容繁多,教学时间紧凑经济学和管理类本科生在入学第一学期便需要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目前各高校常用的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有曼昆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萨缪尔森等著的《微观经济学》和高鸿业著的《西方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这三本教材分别有22章、19章和10章,每本教材的内容均十分繁多,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消费行为、生产行为、市场分析、外部性,有的还涵盖了简单的博弈论、一般均衡分析等。而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需要参加近一个月的军训,第一学期的学时被大大压缩,一般高校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学时只有36个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需要向学生教授如此多的教学内容,无论是给老师还是给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数理分析方法微观经济学采用了大量的数理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图形和数理模型。经济数学、统计学等数学分析工具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微观经济学中也大量使用了这些方法,即使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也包括了边际分析、最优化方法等。这对于刚进入本科生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他们同步学习的高等数学中还未学习到极限、微积分等相关内容,很多知识无法用高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解释,对教师授课造成了一些困难。

 

.学生需求各异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需求是不同的。大部分管理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只会学习初级微观经济收稿日期:2012—04一学,但是如果需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需要掌握的则是中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微观经济学虽然与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章节是类似的,但是各章节内容的深度和分析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区别。如果对这类学生只教授初级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给这些专业的学生深造、继续研究生学习造成较大的障碍。

 

二、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针对以上微观经济学课程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科生微观经济学进行教学改革: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层次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大部分学校对于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开设的是初级微观经济学公共课,即经济类和管理类的学生均采用同一本教材学习初级微观经济学。由于经济类的学生还需要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因此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要求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对管理类的学生就会有学习与考察脱节的问题。因此,对于管理类学生而言,应该在初级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将内容拓展到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初级内容和中级内容的衔接。

 

虽然中级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比较数理化、讲授内容也比较深入,但是可以以初级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的本质内容、内在核心解释给学生,便于他们今后自学和考试。

 

.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概念也较零散,几大块理论之间的联系性也不算特别强。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授课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打破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用案例分析方法讲授市场的结构,分析完全市场和不完全市场的特征,用参与式教学讲授初级博弈论的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讨论课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各种原理用来分析国内和国际经济热点现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各种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如何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各种经济社会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学时安排有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助教为学生的课程作业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在课下更好的学习和消化。

 

.尽量采用双语教学,与国际接轨微观经济学的大多数经典教材均是国外经济学家撰写,很多学校也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利用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知道经济学概念和原理的原始表述,这种表述比翻译后的表述更加准确,也便于学生以后阅读国外文献,同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对英语的学习。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二十多章的经济学内容,利用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很有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了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还可以采用随堂测试、学生分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方法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7

一、激发学生兴趣,化深奥抽象为浅显易懂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中,容易因为学生们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教师应该多采用新闻事例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理论与实践更充分的结合。教师亦可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做一些生动活泼的课件以打破课堂的沉闷。并优化教学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变困难为简单。同时,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学习经济学的好处,并向其讲清楚经济学学习的难度,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习。

二、引导接触热点,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融入

新闻每天都在更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接触财经新闻,探讨经济热点。一来,注重经济热点的学习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有利于其日后的工作生活。二来,对于经济学的初学者来说,微观经济学就是厚厚的充满了难懂的数学公式和文字图形的教材,微观经济学里面的专业术语和统计数据让他们觉得既枯燥又无味。而教师利用经济热点来引出知识点则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打破学生“理论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另外,与学生们共同探讨经济热点,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在帮助教师自身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关注学习进度,变死记硬背为有效引导

正如我们前文所分析的一样,经济系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即使有在大一时学过微积分,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熟练的把微积分的知识运用到微观经济学的课程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理解书本中繁复的公式以及图形,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多注重基础的知识。例如“弹性理论”,在碰到这类需要用到微积分知识的课文时,不应该就微观经济学的课本理所当然的向学生授课,而应该更注重学生对微观经济学中与微积分相对应的那些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举一些简单的数学案例,先简明扼要向学生讲解一下相应的数学知识,激起学生对微积分的记忆,再进行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这样定然能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经济模型和数学公式。

另外,微观经济学还有很多坐标曲线,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就有一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需求曲线、吉芬商品的价格-消费曲线等十几种曲线。虽然每条曲线都易于理解,但是容易弄混。有一句这样的谚语“Tell me ,I will forget; show’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时候都只能做到“tell and show”这样的话,学生就很容易忘记,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例如,我们在讲曲线的时候,我们在向学生讲解的同时,也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自己画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做好课前的备课,在讲解课本的同时,举几个例子,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并最终将所有知识掌握,铭记于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自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熟悉概念原理,并能在操作的时候纠正学生的错误,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四、重视学习形式,化结果检测为过程调控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产业集聚;集聚机制

经济集聚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独特方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这种发展方式业已出现,但一直未被重视。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直到工业革命以后,这一发展方式才越来越受关注,现阶段经济的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在研究产业集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即产业为什么集聚、选择在那里集聚以及如何集聚,这三个问题一直是相关学科及学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的空间性问题

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多变与人类思维方式以及技术手段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首先,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消耗基础之上的,然而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各种资源是有限度的,那么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分享这些有限的资源,使得物尽其用,就成为了当政者必须予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个前提条件下就形成了经济学这门科学,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如何在社会群体之间有效配置问题的科学。其次,人类社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之上,时空的有效结合保证了社会经济行为活动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时空条件下对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问题就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的时点之间的资源配置、不同空间位置上的资源配置。

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主要致力于前两个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探讨资源在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配置,强调个体行为的动机。它首先建立了物品稀缺性和理性人假设,然后通过消费者的均衡和厂商均衡分析来获得最终的市场均衡。主流经济学的市场均衡分析没有考虑空间的因素,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都集中在同一地区的,因此剔除了空间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经济活动受制于地理空间上的限制由来已久,即使在现如今交通运输很发达的状态下,经济活动仍然脱离不了地理空间的限制。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维度并不意味着空间因素被所有的学科所忽视,实际上,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某些经济学分支学科始终关注经济活动的空间维度或地理尺度,也不缺乏经典的空间分析方法。早在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就已经建立了著名的杜能模型,深刻的分析了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开创了经济学分析空间因素的典范,他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此后,从20世纪初开始,一批区域经济学者,如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艾萨德、胡佛、佩鲁等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集聚的探索

区域空间是产业集聚形成与发展的承载实体,产业集聚不仅是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想要解释的对象。然而,主流经济学由于缺乏对空间因素的研究,所以限制了它只能解决产业集聚的一个方面问题。我们知道,最早对于产业集聚原因提供系统解释的来自于经济学家马歇尔,他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认为产业集聚是因为规模经济所致。这一解释目前仍然被多数学者所推崇。区域经济学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入了空间因素,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来解释产业集聚,并在分析过程中综合形成了区位论的概念,区位论不仅成为产业集聚的微观基础理论,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区位论解决了产业集聚的地点问题,至于产业集聚的原因,区域经济学继承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认为产业集聚是由规模经济导致的。但是在具体的成本收益分析思路过程中,更多的考虑了空间的影响因素,也即更多的考虑运输成本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主流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各自解释,实际上体现的是如何处理空间布局、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增三者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二者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区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一直不能相融发展。主流经济学缺乏空间分析的工具,而区域经济学又缺乏对空间经济问题的规范解释,这严重限制了他们解释现实中出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力度。虽然区域经济学对集聚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但始终都没有给出满意的回答。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比如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等都意识到了集聚存在,并强调集聚效应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对于集聚为什么会产生,以及为什么会在特定的区域产生,并没有给出过多且合理的解释。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藤田等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将不完全竞争模型引入区域经济的分析中,尝试利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对区域经济以往的研究成果进行统一。克鲁格曼认为主流经济学对空间问题的分析必须解决三个问题:规模收益递增、竞争的非完全性和对运输成本的处理。规模收益递增是古老的经济学命题,马歇尔曾经论述过规模报酬与产业集聚的关系。主流经济学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有很长历史,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模型成为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运输成本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直到现在,经济学对运输的许多问题都难以解释。所以克鲁格曼假设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成本”的形式存在,即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会有一部分的损失,而不是引入一个专门的运输业。新经济地理学派首先将区域产业集聚归结为个体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然后又把个体理性动机归结为规模收益递增所致,最后又将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因归结于外部性所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交易费用的降低。这样融合了主流经济学和以往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产业集聚的解释,也为我们解决产业集聚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分析

通过上述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都在试图找出产业集聚的一条发展路径,但是由于各自研究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直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出现,才给产业集聚的研究带来了新机。本文结合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集聚研究的成果,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归纳出产业集聚形成的一般机制,认为产业集聚机制是内生于经济系统的一系列因素交织并相互促进的具有累积因果循环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聚集的形成具有阶段性和梯次性,表现出初始集聚机制和后续集聚机制两个方面,初始集聚机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后续集聚机则制解决的是产业集聚规模从小到大的过程。

1. 初始集聚机制

初始集聚机制是在区域要素禀赋不同的条件下个体理选择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区域的划分正是以空间为基础的。区域空间具有分异性,即区域间是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学对于区域差异的解释,最初来源于地理上的不均衡,比如由于矿产资源、水文资源、气候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地表的分布不均而导致的,后来,在此基础上,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行为和城市出现就加剧了这种不均衡性,最终使得区域间的要素禀赋不同,或者是区位势能不同[7]。在要素禀赋差异的前提下,使得维持维持经济活动的市场是不均衡的。在非均衡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通常会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生产活动,比如选在人口集中、交通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生产。其选择遵循的是成本收益最优原则,最主要是降低各种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等,这个在前面分析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的时候都已经解释过,可以把它融入到前人的研究中。最终,众多企业集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导致了产业在区域内的集聚发展。

2. 后续集聚机制

其次,后续集聚机制是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循环累积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现象时的理论基础是规模收益递增,不管是城市还是区域经济发展,都存在这种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产业集聚作为一种区域经济景观,在分析它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递增收益理论。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旦产业实现了集聚发展,集聚所带来的好处会促使产业集聚自我发展,并且依循这一路径使产业集聚的规模变大变强。产业集聚的好处主要表现在递增收益上,递增收益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说,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节省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这个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从产业层面来说,众多企业集聚在某一区位,能够使各个企业获得集聚租金;比如由于聚集效应的存在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辅助行业带来的专门的服务、由于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学习降低学习成本、由于人才集聚效应的存在人口的集中利于形成专业的劳动力市场等等,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所熟悉的聚集经济。建立在递增收益基础上的各种集聚或溢出效应,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产业集聚倾向于自增强发展,最终使产业集聚规模的变得更大更强,以至于产业集聚的力量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1):68~69

[2]殷广卫: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南开:南开大学,2009

[3]Marshall A:1920(1890)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Macmillan Press, London

[4]Weber,A:1929 The theory of the lovation of Industries[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

[5]Krugman P:1991 Geography and Trade[M], MA: MIT Prcs, Cambridge

[6]颜 飞 罗永刚:区域经济学理论范式演进与应用拓展[J].财经问题研究.2008(8):25~26

篇9

究其原因,近百年来,世界经济学研究重心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也逐步完成了从欧至美的转变,美国日益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最前沿国家,经济学长期被认为是“显学”。当今美国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前列,社会对经济学科的需求更大,“显学”的地位也由此更为彰显。市场看好,经济学教授的收入高也顺理成章。

与美国教授的薪酬相比,中国从事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们要“寒酸”得多。不过,这不包括中国的“明星”经济学者,如果将他们的所有收入加起来,年薪几十万乃至百万者不在少数。如果再考虑到四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和人民币走强的事实,虽然他们还没有达到美国同行的水平,但其实际购买力和财富增长的速度不会逊于别人。

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不像美国同行,再怎么出名,也只是个大学教授而已,中国的经济学者(包括老、中、青三代),常常自称或被认为是“经济学家”。能冠以“经济学家”头衔,同时“经济学家”的队伍如此庞大,这不仅令国内其他学科望尘莫及,也令国外学者自叹不如。

这里不试图就彼此的研究水平进行对比,但从中、外经济学者所研究的领域中还是可以领会到某种治学风格的不同。在目前美国一流大学经济系正在争抢的“明星”经济学教授中,有三位引人注目: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休・拉宾(41岁),主要研究人类经济行为为何常常不理性,哈佛大学目前正在挖他;二是哈佛大学的凯洛琳・郝克丝碧(38岁),主要研究学校改革、教师工会及学生行为的经济意涵,斯坦福大学正考虑将她挖过来;三是前麻省理工学院的桑德希尔・穆拉那森(31岁),主要研究人类个性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哈佛大学刚刚将他收在帐下。

由上可知,由于美国经济学发达,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相关研究实际上已经被逼到十分具体、微观的层次。实际上,上述分析技巧加在一起并形成一种连贯的、可靠的经济科学的可能性越来越小。美国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看,美国经济学教授为了“有饭吃”,不得不守住自己的一“点”。

同样,中国的“明星”经济学教授无形中把自身看成是全能型,这也是为了“有饭吃”。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教授是“多大的云下多大的雨”,中国的经济“明星”们赶上了经济学成为中国“显学”的好时代,更吃得开。上至国家经济决策,下至市场体制改革、企业改革重组甚至个人理财,到处都有他们的论述,各种利益与好处当然也就跟着来了。

然而,教学的不站讲台,搞研究的坐不住板凳,就那点东西到处讲,时间长了,好比关公卖豆腐―――人硬货软。无论叫得多好听,也只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大杂烩,只是给中国引进了一大堆似是而非的概念与术语。换言之,中国至今还从未形成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即使中国气势磅礴的改革为国人特别是经济研究者们提供了绝好素材和活生生的样板。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界突出存在的浮躁。

去年,我院一位长期从事世界经济研究的学者(现已退休)撰文批评对我国经济改革理论有较大影响的三名著名经济学家,从学术、理论、事实甚至是道德层面上反驳他们所谓的“制度创新”,认为这是从西方搬来的并且已经落伍的、正在走向没落的理论,这位学者的做法,体现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治学作风与社会责任心,曾引起不少反响。

篇10

关键词:新兴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

以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和亚当斯密(Adam Smith)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是关于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此后,随着经济学新古典框架的构建,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共同组织起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关注的重心是价格制度对于资源分配的决定作用而非价格制度协调专业化和分工的功能,这使得经济研究的重点由经济组织问题转到了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由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不能解释诸如经济发展、贸易和经济增长等现象,也无法阐释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经济含义,因此,在它之后,人们又分别发展了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增长理论以及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企业理论等多个经济学学科的分支理论,以填补以上空白。这使得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分支学科,存在理论核心的内在不一致。

致力于解决这些经济理论内在矛盾和冲突的经济学家们经过努力,在20世纪80年代,通过采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工具,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了决策和均衡模型,建立起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焦点集中在人们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的社会分工水平对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意义上。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中所有互相独立的分支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框架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自然而然成为理论的内在核心,并成功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一、新古典经济学主流地位的确定

综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以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流经济学的核心,是关于分工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斯密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即“分工受限于市场的大小”。杨格(AllynYoung)又将其发展为杨格定理,即不仅分工依赖于市场的大小,而且市场的大小也同样依赖分工的水平。这种因果循环揭示了分工的网络效应,分工网络效应是基于个体网络决策的,而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则需要采用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当马歇尔在19世纪末试图用数学框架将古典经济学形式化时,受到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做了一个纯消费者决策和纯厂商决策截然两分的假定,以避免涉及角点解①和相关的超边际分析。马歇尔对需求与供给的边际分析,使他在取得对资源分配问题形式化的成功时,同时也遗憾地导致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精彩思想在新古典经济学这一主流学派中地位的逐渐丧失。通过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过程。

1890年,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形。这本著名教科书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洞见,即古典的经济组织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价格理论。由于当时还缺少处理角点解的数学工具,马歇尔不能用一个数学框架将他对分工与专业化问题的洞见数学化;而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供求分析,在对资源配置问题进行数学处理时则非常得心应手,这使得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第二部分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部分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对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数学化,这在形式上更接近一种科学,更接近一代代经济学家所追求的目标,因而关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了此后经济学的主流。而作为古典经济学理论之核心的专业化和分工这一深刻的经济思想却被淡忘了。

到1948年,萨缪尔森出版了他的《经济学》教科书,这是经济学发展的又一个分界点。他的这本教科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就是马歇尔对供求的边际分析,宏观经济学部分则是凯恩斯经济学。在这本被无数大学用做标准教科书的教材里,只有一小段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表示象征性重视的文字了。这样,在萨缪尔森之后,关于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及其对分工网络决定作用的分析,以及对市场协调分工职能的研究,在主流经济学里失去了它的核心位置。

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针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需要不同的经济学分支理论来给予解释。例如,发展经济学、贸易理论、比较经济学、增长理论以及产权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企业理论等的产生,正是对新古典经济学学科分支之间,理论核心彼此不一致的反映。没有一个内在统一的理论内核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兴起

一些经济学家质疑并致力于解决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下的内在矛盾和冲突。新兴古典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支最新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它从传统经济学的困境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深入展开了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的研究,并成功地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缺陷,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

分析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有三个特点:(1)采用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需求和供给,并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基础。因此,社会的分工结构是外生给定的,市场的存在及市场的大小也是外生给定的;(2)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厂商的生产条件主要由厂商的生产函数代表,而生产函数是产出和投入的关系,生产力与厂商规模有关,而与个人的专业化水平及全社会的分工水平无关;(3)新古典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方法是假定最优决策不可能是角点解,而进行的一种对内点解②的分析。这些研究前提和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经济生活存在较大差异而遭到质疑。细想这些研究特点的产生,在分工与市场互为前提的条件下,个体网络决策决定分工的网络效应,因此,对个体网络决策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但由于受当时个体网络决策研究手段的局限,以纯消费者和厂商的绝对分离为前提的理论假定,导致了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这也导致了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对分工研究的淡弃。

1962年,Buchanan和Stubblebine提出了超边际分析的概念,超边际分析方法为个体网络决策提供了分析工具。具体说来,超边际分析方法的运用,首先是对个人选择专业化模式的决策所产生的角点解进行边际分析,然后在不同角点之间进行总效用——成本分析,并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结构。由此产生的所有关于超边际决策(或任意一对参与者是否相联通)的信息称为“组织的拓扑性质”,而所有关于资源分配边际决策的信息只同商品流量大小有关,它被称为“组织的非拓扑性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开始将超边际分析应用于各种决策问题。但是,很多经济学家仍然遵循马歇尔关于纯消费者和厂商截然两分的假定。在这个假定下,角点解是一个例外,而内点解则是一个通例;并且,经济组织的均衡拓扑性质不能严格定义。

直到20世纪末,由张五常和文玫完成了文定理的证明,才极大地推动了对分工网络效应的研究。张五常和文玫等人证明:如果采用一个斯密框架,则内点解就决不可能是最优均衡,而角点解则成为一个通例,其结果正好与外生给定的纯消费者与厂商截然两分前提条件下的结果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揭示分工网络效应的含义,边际分析就不够了,超边际分析成为必需。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基础上,以罗森(Rosen)、贝克尔(Becker)、杨小凯、博兰(Borland)和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遵循以上思路,从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入手,采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并成功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与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这些前沿经济学家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分工演进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相对完备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这一理论学派所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在不同个体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下发展全社会分工水平,从而不断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而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集中程度、贸易多样化程度、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每人的生产率、每人的贸易依存度、社会结构的多样化程度、社会的商品化程度、市场个数都将随着分工的演进而演进。此后,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对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入研究,使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得以在具有新数学模型的现代躯体中复活。

三、新兴古典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复兴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特定的研究范式。所谓范式,按照科学哲学家库恩(Kuhn,1962)的理解,就是一种“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该科学共同体共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共同体成员提供了共有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成为规定相应学科发展方向的共同传统。库恩给出了范式的一般内涵,在此基础上,拉卡托斯(Lakatos,1978)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用于范式内部的基本结构的分析。按照拉卡托斯的理解,研究纲领或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部分。对某种特定的范式而言,保护带是外围,由种种辅假说构成,是不稳定的、可变的;内核是核心,由基本理论构成,是稳定的,不容改变的。

深入领会古典范式的精髓,不难发现,分工和专业化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灵魂。古典范式的内核是: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按照亚当斯密的阐释,其内容是:(1)国民财富增长,源于劳动分工;(2)劳动分工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3)分工虽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分工的水平受制于市场范围。但不幸的是,古典经济学的系统理论没有一个好的数学框架来组织,随后的一场致力于将经济学发展成为精密科学的边际革命,则将这一核心问题逐渐挤出了主流经济学的视野。经济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就由经济组织问题逐渐转向资源配置问题。

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其带来的结果是:(1)经济研究的重点从专业化和经济组织问题,转向给定组织结构下的资源分配问题。经济组织为什么会从自给自足变得越来越专业化,企业和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并变得越来越复杂等现象,新古典经济学无从解释;(2)由于纯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分离假定,使得专业化经济概念变得没有意义。因此,专业化经济概念被规模经济概念所替代。事实上,专业化和企业规模是相关但不尽相同的两个概念:专业化的增加与活动范围的缩减有关,而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增加。专业化与小而全、大而全的不经济相对应,而不同于规模经济;(3)在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中,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和均衡总是同外生给定的最高总产量边界联系在一起,因此均衡的总合生产力不再有增加的余地。这个框架不能用来解释古典的经济发展问题:为什么在生产函数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分工水平的提高却能提高总合生产力?看不见的手是如何协调分工从而促进经济进步的?还有很多经济现象也都无法用新古典微观经济学来解释,比如:城市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市场的扩大、生产力的提高、比较优势和贸易依存度的变化等等。

其实,马歇尔也曾注意到供给和需求边际分析的弱点,他因此提出用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来解释社会分工的经济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学家杨格(1928)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的。杨格的学生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1925)也指出,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犯了一个逻辑的错误,因为对所有企业都是外部性的规模经济,不过是一个毫无内容的空壳而已。但是,杨格也无法将他的思想数学化,因而他的思想也一直不能通过主流经济学教科书流传下来。

直到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发展了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等方法,为处理分工和专业化问题涉及的角点解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武器。一批经济学家采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才重新复兴了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新兴古典经济学用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及个人决策如何交互作用决定全社会分工水平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遵循这一思想,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源的稀缺程度本生不是固定的,市场和价格制度将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来促进全社会分工水平的发展,从而不断地改进资源的稀缺程度。对于一个给定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这种给定分工水平下的帕累托最优只是一种局部均衡,而整体帕累托最优包括了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分工结构两部分内容,它被称为全部均衡。全部均衡是所有局部均衡中效用最大的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是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吻合的,效用最大化同时意味着生产力最大化。但在新兴古典的框架中,由于存在着分工好处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在交易效率不高时,帕累托最优不会是最高分工水平。只有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均衡才会越来越接近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意味着,交易效率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流通效率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当交易效率改进时,它通过提高生产力,减少资源的稀缺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市场决定最优分工水平和结构的功能更主要表现在通过不同个人决策之间的交互作用最终决定的参与市场行为的组织效率上,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给定产品的相对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分工水平和结构达到最优。而资源配置效率则只是在给定分工结构下(生产力水平或稀缺性一定时)对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的最优折衷。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模型,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征:(1)每个决策者都是一个消费者——生产者,他们用边际分析对每个贸易模式计算资源分配,然后用总成本——收益分析法来从众多的角点解中选择最优的贸易模式和专业化水平。这两步决策程序,就被称为超边际分析。最优决策总是一个角点解而非内点解;(2)生产函数是对每个消费者——生产者设定的,且代表每个人对所有可能的生产活动边干边学的能力。企业制度是随着在当个体决定去选择一个高的分工水平,并且用劳动市场来协调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之间的分工时才会出现。同时,作为个体生产函数组合的企业生产函数也在事后出现。整个行业呈现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分工网络,使得一般递增报酬和分工的网络效果同一个竞争性的市场是相容的。由于分工经济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帕累托最优效用边界可能不同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同样,在竞争性均衡中,边际成本定价法不再成立。这一特征使它区别于所有有规模经济的模型;(3)交易费用对均衡的分工网络大小有着重要的含义。随着交易费用系数下降,均衡的分工网络规模扩大,总合生产力和社会福利会提高,而总交易费用也会提高。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内生了市场结构和分工水平,从而推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从关注资源配置问题向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转换。在新兴古典分析框架内,它逐步解释了分工的发展是如何引起市场的出现、企业和货币的产生以及失业和景气循环交替的原因,它解释了新产品、新行业如何由于分工在迂回生产部门的加深而出现,保险业如何为解决分工加深后交易可靠性下降的问题而产生,分层金字塔交易组织如何由于分工加深而为提高交易效率而产生和不断演进……这些不但扩展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范围,而且重新将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互相孤立的经济学分支,包括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新贸易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对策论等,用一个内在一致的核心理论统一起来,所有互相独立的个别理论都能很自然地解释为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分工发展的不同侧面。一旦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内生个人选择专业化水平的决策,然后来分析市场和价格制度如何决定全社会的分工水平,则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的缺点就可以被彻底克服。

四、对新兴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总结

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以专业化经济范畴取代规模经济范畴,以内生交易费用取代外生交易费用,以超边际分析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边际分析方法,以角点均衡基础上的全部均衡取代传统经济学的全部均衡,将经济研究的核心从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资源配置问题重新转回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焦点——经济组织问题上来。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恢复了专业化和分工问题在主流经济学核心中的应有地位,同时,它以“分工和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为其理论内核,形成了一个各学派都可以共享的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而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复兴。

注释:

① 角点解是指当一个决策变量的最优值取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为0)时的点解。

② 内点解是指当决策变量最优值的取值均在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不为0)之间时的点解。

参考文献

[1] 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杨小凯.在“电子商务与网络决策国际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2001.

[5] 雷宏振,赵阳.新兴古典经济学和经济学的范式革命[J].江淮论坛,2001(6):9-13.

[6] 李利明,邢惠清.《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简评[J].经济学动态,2001(1):79-80.

[7] 王拓.分工经济思想的发展——从亚当斯密到新兴古典经济学[J].当代财经,2003(11):13-17.

[8] 于业明,王欣,王建军.新兴古典经济学述评[J].世界经济文汇,2001(2):10-12.

[9]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10]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均衡 发散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67-02

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有着其鲜明的阶级立场,就是要寻找最广大人民特别是无产阶级的现实解放的道路,不坚持甚至否定这个立场,无条件认同西方经济学的所谓价值中立原则就会消解政治经济学于无形。但是,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研究与创作《资本论》的时代毕竟有了很大的变化:无产阶级的境遇已经有了较大改善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进入了“福利主义”;资本已经从绝对短缺走向相对过剩而劳动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则出现了相对供给不足的情况;知识经济时代无形的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真正的资本;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中国权力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实践遇到了破产或重大挫折;包括西方与西方经济学在内的西方社会科学使我们对宏大叙事背景下主体的重要性与经济学中微观的领域都有了比以往更细致的认知;中国已经完全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已经进入了碎片化与云时代,如此等等。这些时代的变化就要求我们在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某些传统的内容时既要站稳立场又必须求新求变。所谓站稳立场就是要以宣传、传播、解释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主,不如此,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课程的存在就没有必要。所谓求新求变就是要力争观点均衡与思维发散,除了介绍的基本观点,还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相关观点;除了经济学内容,还要介绍其他学科的相关认识。下面我就以自己在“资本的来源”与“资本的特征”教学中的内容安排为例,浅谈一下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采行观点均衡与发散思维方法的尝试与努力。

说到资本的来源就不能不提到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三个典型的案例:第一,羊吃人的圈地运动;第二,罪恶的黑奴贸易;第三,丑恶的鸦片贸易。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会让同学们记住一系列冷酷的数字:1714年至1820年,英国有600万英亩以上的土地被圈占;100吨的船运了414名奴隶,船上每个奴隶分得的空间只有5.5英尺长,16英寸宽,400多年的黑奴贸易使得非洲共损失了1亿多人;鸦片大量输入,不仅使几百万中国人感染恶劣的嗜好,也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国家财政遭受重大破坏和损失。在这些形象化的素材后面,再引入马克思的经典名言: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是用血与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资本来到人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学生自然可以高度认同。但是仅仅谈到血与火还是不全面的。于是我又安排了资本来源的第二个内容,就是科技与创新,也安排了三个案例:第一,珍妮机与工业革命;第二,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第三,苹果成为全世界现金流最充沛的公司。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会让同学们了解获得资本除了肮脏其实还有阳光的路径,这就是科技发明,这就是全面创新。没有蒸汽机提供的动能就不会出现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模式;没有珍妮机就不会有英国毛纺业的强大竞争力;没有乔布斯的创新思维,苹果就不会成为世界上到目前为止现金流最充沛的公司。这样一来,“血与火”同“科技创新”;“肮脏”与“光明”就达到了均衡,使学生就不会对资本产生偏激的原罪论,也激励他们应该有梦想通过自己的创新与努力去积攒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仅仅如此,我觉得教学还意犹未尽,所以我加上了第三块的教学内容,介绍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新教的节俭理念有利于早期资本的积累,而对于谁才是上帝选民的疑惑或恐惧则催生了人们不懈的奋斗精神,把这样一个看起来与经济学无关的经典名篇放在这里教学恰到好处,它引领了资本产生的第三种路径:个人的勤俭与奋斗。至此,我们就对资本来源的教学真正形成了一个均衡的观点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实际上我在课堂上还鼓励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发现,找出第四种、第五种直到更多的路径。

篇12

一、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应处理好的六个关系

“政治经济学必须发展,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政治经济学也不例外”,“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生命力,在于它能够反映实践和时代的要求,随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能够不断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理论才是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需要立足于新经济带来的现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的基本特征,使政治经济学能够与时俱进,增强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追求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六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实现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要研究市场经济问题,但在市场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政治经济学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的考察来解释经济的本质问题。而西方经济学侧重于经济运行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既要研究生产关系,又要研究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重视经济运行分析。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以经济学为主体,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借鉴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角度研究生产方式”,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互补,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生命力和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

(二)处理好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讲,在理论的号召和指导下,可以使人们更加清楚改革的目的,形成“改革共识”,增强人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尽管30年来,中国改革的实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我国的改革理论仍处于滞后状态。为促进改革理论的发展,应在对实际应用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把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与改革理论的创新结合起来。一是提升改革理论研究水平,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建立改革理论的创新激励机制,提高人们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积极性。二是处理好改革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要善于从改革的实践中及时地总结、提升改革理论;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验证和修正理论。

(三)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这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定量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从当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来看,定量分析占据主导地位,忽视了定性分析,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失去了思想性。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中要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加强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创新。

(四)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前,传统政治经济学居于中国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其解释和预测能力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传统政治经济学范式‘衰落’了”。因此需要进行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形成新的分析范式,而在理论创新中需要吸收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思想。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首先要处理好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借鉴和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其次,要处理好与经济史学的关系,从经济学说史中吸取养分,继承政治经济学说史上的先进成分。同时从经济史的演化过程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特别是要从中国改革30年的历史事实中总结提炼经济思想,以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最后,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的关系,通过与经济社会学、经济哲学、经济伦理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政治经济学的解释力。目前经济学的学科划分太细,肢解了整体性,在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其他分支学科关系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其他分支学科的紧密联系。

(五)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托宾指出经济学走到极致,将无限地接近于历史学,因此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从史学中吸取养分,提高其创新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需要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主张对政治经济学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而政治经济学的争端也往往归结为价值论的争论,“任何纯理智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关于最后价值的判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需要处理好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与哲学的交叉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建立政治经济学的伦理基础。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心理学与经济学互涉的历史发轫于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随后经历了一个从相互分离到再度结合的过程。随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政治经济学自身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张,从而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日益增多的交叠。所以在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六)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创新过程中,不仅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而且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一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其最鲜明的特性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开始于边际主义,数理方式是现代经济学方法论的标志,数理方法的运用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研究的工具,而且通过数理的方法还可以发现规律,使经济学具有科学的形式。保尔·拉法格在《忆马克思》一文中提到马克思对数学分析的评价,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完善的地步。”二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物理学的关系。经济学很早就从物理学中吸取思想方法,经济学中所使用的机制、均衡、熵定律都是来自物理学,尽管经济学不能和物理学一样进行试验,但是其研究方法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中,需要处理好和物理学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在经济学说史上,经济学从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中获得大量好处,追究经济学与生物学的相互关联,就会发现两者一直都是相互影响的。美国旧制度经济学家将生物学上的演化引入经济学,提出了制度演化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马歇尔将生物学上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经济学,强调经济的“连续原则”,笃信自然不能飞跃的格言,肯定经济世界是不断变化和缓慢成长的。因此,在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处理好政治经济学与生物学的关系。

二、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突出八个创新

新时期推进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在坚持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传承,尤其是对政治经济学继承的基础上,要突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八个创新。(一)形成新概念。概念、范畴体系是区分理论范式的两个最重要标准,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形成新的概念和范畴体系,需要从现实中抽象出新的概念并将其增补进来,以使政治经济学具有更强的时代特色。新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需要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主体,吸收各种经济学流派的科学成份,建立新的概念:一是要推动政治经济学学科本身的概念创新。结合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时代的新特点,赋予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新的内涵,把它的性质界定为: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学科。“特别是在资本、劳动力、剩余价值、剥削等问题上要有创新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二是引进新概念。如,“科学发展观”、“利益和谐”、“现代财富观”、“民营经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增强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力。

(二)拓宽新范围。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体,吸收各个流派的科学观点,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解释范围。从时间看,理论阐述不只是从马克思理论讲起,而是向前延伸一些,如,在讲劳动价值论时,要反映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观,使人们从历史演化的角度认识劳动价值论。从空间上来看,在分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基本理论时,既分析资本主义,又分析社会主义,同时重点结合中国的现实。

(三)建立新范式。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的新范式就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的现代形态:一是要反映现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又要反映每一个理论形成的历史、重大事件,还要阐述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既体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深刻性,同时又体现历史的厚重感。二是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新范式。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发展使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二次现代化过程,社会也由传统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需要从变化了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础出发建立新范式。

(四)确立新对象。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一致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而且政治经济学不能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它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进行研究。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论证的基础上,不仅要研究生产关系,而且要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关系及其运行机制;任务是探讨人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关系的一般规律。

(五)明确新主线。公平与效率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创新要围绕调整宏观经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一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抓住以下三个核心:一是在宏观上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宏观结构平衡、价值平衡及其调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二是在微观上以处理好企业利润最大化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为核心,通过强调效率,在微观上促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又通过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的公平。三是在资源配置上以处理好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核心,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又实现和谐发展,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促进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六)构建新体系。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全新体系。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传统,立足现实,突破苏联范式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实现政治经济学的转型,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体系。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结构和理论的逻辑自洽性,理论体系应分为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每部分按历史顺序,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逻辑,分为一般理论、资本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最后具体到中国的现实。

(七)增加新内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坚持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世界经济新形势和新的时代特点,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一是根据情况变化,在角度上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如,将“对外开放理论”改为“经济全球化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二是总结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30年来的经验,把新理念、新现象和新问题加进去,增强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

(八)归纳新观点。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系统梳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出新的观点。如,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分类及目标、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构成、经济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等。既使传统理论得以继承,又使各家观点得以展现。

三、新时期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

政治经济学学科创新要在其逻辑自洽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系创新这一主线,以与时俱进为基本原则,以突破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苏联范式和实现政治经济学教材的转型为目标,针对当前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两分法的局限性,借鉴政治经济学史上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以及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优秀传统,以生产关系的四分法(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为指导,建立由七大部分构成的理论新体系。

(一)生产方式与基本经济制度。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首先研究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最后研究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垄断资本主义到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特征;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二)生产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生产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在生产的一般理论中,研究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资本、技术,生产的组织以及生产规模与再生产理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生产的研究中,研究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的生产效益、社会主义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组织、社会主义企业、社会主义农村的经济组织与中介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协调发展。

(三)交换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交换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交换和社会主义的交换。在交换的一般理论中,研究分工与交换、商品、货币、市场及市场体系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在资本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商品交换、资本主义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竞争机制、资本循环与周转以及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在社会主义的交换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四)分配理论。沿着从一般到具体的思路,先研究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和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分配的双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收入分配及其机制、初次分配及其决定、再分配及其调节、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实现;在资本主义的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形式(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以及资本主义的其他分配方式)、资本主义收入分配的调节;在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的性质与特征、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形式、社会主义再分配及其调节、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

(五)消费理论。在研究思路上,先研究消费的一般理论,再研究资本主义的消费和社会主义的消费。在消费的一般理论中,主要研究消费的双重含义及相互关系、消费及其决定因素、消费结构与模式、消费的变化趋势、消费与社会福利的增长;在资本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资本主义消费的性质与特点,资本主义的消费结构与方式、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在社会主义的消费中,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消费的作用与幸福指数、社会主义消费的结构及方式转变、社会主义的消费模式及合理化。

篇13

盛洪的新书《儒学的经济学解释》,在我看来应该叫做《儒学与经济学》,而不是一本用经济学解释儒学,或者是用儒学解释经济学的书。儒学和经济学互相解释,背后是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二者有重合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区别。

经济学解决不了公共问题

个人的幸福只有个人知道。在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怎么处理的层面,经济学的解释力相当有限。我们不能简单去说在公共事务中也存在帕累托最优,利益冲突中没有人受损失的情况

哲学和经济学是有区别的。首先说,经济学是有局限的。经济学解决私人物品和个人利益问题,用交换能解决的,经济学都可以解释。只要属于个人利益,只要能够交换,只要有界定清楚的边界,经济学就都能解决。甚至,经济学也可以用一些近似的方法,把外部性近似到内部性,把不可计算的想办法用经济学的框架来计算,本来受损失的人用补贴的办法使他没受损失,来解决公共利益的计算问题。但总体上来说,经济学只要超过个人利益,一超出个人的领域到公共事务层面,经济学的解释力就有限了。

个人的幸福只有个人知道。在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怎么处理的层面,经济学的解释力相当有限。我们不能简单去说在公共事务中也存在帕累托最优,利益冲突中没有人受损失的情况。一致同意的情况太少了,幸福不可说明,不可以比较,不能经济学家说你幸福就幸福了,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可做的事情非常少。

虽然后来发展出了政治经济学,以及公共选择理论,但是总的来讲,很多东西仍是经济学解释不了的。宪法的来源一个是利益,一个是宗教,盛洪的书里也非常强调宗教的传统。宗教的意思就是,有些解决争端的思维方法是超越利益的,没有超越个人利益的方法,有些事情就无法解决。宗教为什么能够起到维系社会的作用,就是因为宗教提供这些东西和价值观,这些东西严格说来是社会政治,是哲学反映,或者神学范畴,是属于宗教意识形态的东西。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体会,道德的概念可以二分法,一种叫行为美德,一种是公共理性。行为美德就是讲私人道德,公共理性是讲天下怎么和谐、怎么组织,使大家安居乐业。后者不是一般人想的,也不是一般概念中的美德、伦理,而我们通常强调美德而忽视了公共理性原则。

经济学把道德美德和价值判断作为前提接受它,将其作为行为函数。我们的行为约束、偏好,就是价值判断,但是我们的研究角度不是这个,经济学不能决定伦理是什么,经济学不能假定你能不能损人利己,或者利他。亚当・斯密说,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但是,那是先为自己,后为他人,是有次序的。

而我们的美德是,你要先为他人,大公无私,非得是把自己钱给别人花,才叫美德,这跟英美人在制度设计时对人的假设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往往就是这个目的,不损人利己叫美德。但经济学其实不否定损人利己,而经济学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呢?假定所有人都没有道德,假定所有人都损人利己,或者就是经济人,以自己私利为最大化,但怎么防止损害别人利益,经济学靠制度,不靠道德说教。经济学不是靠道德教化而是靠制度约束人。

经济学只要界定、给定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给定了个人经济人的概念,给定了利益最大化的概念,公共行为的事情就只能用均衡的办法,只能用价格之外利益均衡的办法处理,经济学没法超越它,超越它经济学就给不了答案。只要不是帕累托改进,只要一个人受损失就没法论证这件事。而哲学、公共理性、政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让一步,都受点损失,将来这个事才能更好,你们都别在这给我杠上。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跟经济学家是不太一样的。

经济学家里头也有一部分公共经济学家,在解决公共的问题。但是严格说来,经济学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均衡概念当中还是帕累托最优概念,不能有一个人受损失,有一个人受损失,经济学家就做不了判断。法官的工具除了利益均衡之外还有正义,还有法律程序这些东西,而我们经济学家没有。

在这个意义上,用非经济学的方法去解决公共理性的问题,判断公共事务中可能有人要受损失是一件好事。这些损失可以使我们能够进步,对整个社会有好处,对下一代有好处。比如环保的问题,还有体制改革的问题,都应该使用超越经济学的思维。体制改革为什么改不动,因为在利益集团那卡住了,每个人都只能允许帕累托改进,改国企不是帕累托改进,就卡住了。最早过渡经济学文章提出非帕累托改变,相对应改革的问题都是非帕累托改进,得有人受损失,没人受损失多数情况改不动。中国唯一的一个帕累托改进,是中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的大队书记、大队长和普通民众都从中受益才行。要改革必须超越经济学,必须是一个政治考量,必须有经济学之外的工具和理性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认真思考公共理性

中国公共理性的缺失原因很多,跟宗教的缺乏和历史传统的被打断都有关系。儒学是宗教的哲学,一种关于公共理性的思想集合。它可以为当下的中国人提供的伦理基础,或者叫做正义基础

我最近看过研究香港政治体制的文章,觉得挺有启发。西方的三权鼎立概念,是让总统代表全民的利益。总统是政党选出来的,因此总统有两重身份,政治家和公共知识分子。公共知识分子就是精英,就是君子,就不是儒家学说中的小人,而是能够比别人多想一层,能想公共利益,想家国天下的事情。

小人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贬义,只是没有公共理性,喻意为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理性人、普通人。君子可以同时是小人,而小人只是小人,做不了君子。君子和精英也得生老病死,也是一般的人,经济社会当中买东西少给我一分钱我也不干,也有经济理性。但我们同时是公众人物,公众人物就要有公共理性,比小人想得远一些。所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仅仅在于,君子同时思考公共理性,小人只负责思考经济理性。

美国是总统假定既是政治家又是知识精英。国会里的议员纯粹是政治家,政治家是利益团体,就是互相斗、互相掐。但对总统的要求就有点高高在上,尽管总统是政党选出来的,但是一旦到了那个位置的时候,就要超越政党的利益去想全国的事情、想整体的事情。三权分立的制度又设计了另一个司法制度,所谓大法官制度,把公共知识理性的责任交给大法官。国会负责利益,大法官负责公共利益,总统则兼有二者之能。

但是,三权鼎立的架构,现在也面临严重的政治衰败问题。总统和大法官也有政治色彩,是政党、政治、利益集团的一部分,就失去了强有力的知识精英的行政能力,很多事情就开始走向政治衰败。而英国和一些欧洲国家的制度是官僚体制,官僚选出的总理有行政权,议会可以跟他冲突,但是只要选出了总理,他就有充分多数权力,他的地位和多数票是正比例的、一致的。因此英国不像美国那样对行政无能,英国这种制度完全可以行政有效,是精英执政。一方面,执政党可以考虑全国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有一个官僚体系,就是文官体系也在考虑全国的问题。而且,英国也还有一个大法官去制衡。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政治家和精英统一的制度。一旦是总统或拥有最高权力的人一定想全国的事情,尽管他有他的利益基础。整个管理行政系统的人也都是精英。因此与英国的制度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但是,如何体现知识精英的公共理性,我们现在非常欠缺制度层面的设计。孔夫子思考的问题是精英和皇帝,和行政是一致的。他所谓道德伦理、仁义礼智信、君子概念都是一体的,我们现在仍然传续他一体化的概念。尽管出了很多问题,但是一体化的概念没有变,皇帝的德治跟法治要结合起来,要公共思考,想天下子民的利益,要把德的范畴提高到最高的程度,把它贯穿到行政当中去,让行政有充分的权力来管。但是,没有权力分立的制度设计的坏处是,一旦有了明君我们就有了盛世,一旦有了暴君天下就轮回。成也它,败也它,我们总寄希望于出现明君。这就比较糟糕。

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美国的开创者其实不仅依靠,也依靠杰弗森这些人对欧洲千年历史的思考,依赖历史的智慧。通过学习历史,知道最好的统治是什么样的统治,最好的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宗教起了一个作用,他告诉信众,人都是人,都是上帝子民,如果理解上帝旨意的话,怎么现实格物致知,要面壁思考过去历史,从过去历史当中接近上帝,接近完美的制度。

中国公共理性的缺失原因很多,跟宗教的缺乏和历史传统的被打断都有关系。中国今天要解决公共理性的资源来源,就不要全盘否定儒家学说,因为儒学贯穿在我们的历史里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将来也可能贯穿于政治宪法框架当中。儒学是宗教的哲学,或者哲学的宗教,或者具有相当于宗教的部分功能,但它不是宗教,而是一种哲学,一种关于公共理性的思想集合。它可以为当下的中国人提供的伦理基础,或者叫做正义基础。

再加上经济学的利益考量,我们就可以有一个好的制度。经济学可以解决经济学的问题,但是超越经济学的就是政治问题。公共选择就是政治,不能用经济学的框架来解决,这也是我们探讨儒学最重要的意义。经济学必须与儒学相结合,来为中国人的公共理性提供思想资源。

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认为经济学可以解释儒学,而是儒学和经济学缺一不可,经济学替代不了哲学,哲学也不能够解决经济学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超越经济学的哲学,来处理这些问题,处理的实际是什么呢?问题不是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但是政治问题也是处理人们利益关系的,超越了经济利益,经济学能够分析的利益关系之外的那个利益。

谁来传递公共理性?

知识精英要起的作用,一方面是建立一种制度,从顶层的制度要具体经营制度,然后要维护这个制度的实施,而不是考虑这个时候道德说教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在最高层次上,所谓的宪法层次上没有宗教传统。我们没有宗教,又批了儒家,所以我们的社会没有公共理性。中国人总爱说知识分子是传道的,我宁可不用道这个词,知识分子是传递公共理性的。公共理性就是,我们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理性思维来解决公共问题,使得社会怎么和谐、怎么运作。

但是,归根结底问题就是,谁是那些主动承担公共理性的公共知识精英,如果大家都没有知识精英,这事怎么办?如果大家都没有美德,都道德沦丧,我们大家都不想这问题怎么办,这个问题就无解。知识界有些人连基本“小人”的美德都没了,处处知识腐败。另外更多人比如经济学家想的是现实问题,经济怎么发展,通货膨胀怎么着了,这些思考都很功利、很现实。主流经济学家忙于天天要解决那些主流关心的现实问题,而这些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有时候看起来不是很容易击破的。

话说到底,我们进入道德沦丧的时代,我们怎么来建立公共理性呢?光靠说教行不行,说教没人听,还得找一个好的方法。

首先处在这个时代,知识精英确实很稀缺。而且特别是经济学界尤其稀缺。经济学变成了显学,博士生毕业找的工作也都不错,所以没有人真正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很焦虑也没用。大概要经历一个时期,什么时期呢?就是经济的发展真正到了下一代,有了一批衣食无忧的学者。知识精英就这么来的。我们所崇拜的当年那些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都是贵族出身。钱学森订婚的时候,送给他未婚妻的是一架白色三角大钢琴。我跟我导师说,你当时30年代出国东京留学,你们家一定良田万亩,你衣食无忧,因此你想的都是道德文章。现在知识分子都是从山沟里刚考出来,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不想点那些问题?而且大科学家,我们老说西方学校就是为了好奇心而学,那牛顿坐在那吃饱了撑的没事看着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才想天体的事情。

我接触过一些英国贵族,你能感觉他的样子是什么样子,发展中国家之间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早超脱了,我根本都不想。我们现在缺君子的背景,缺贵族。有人也许会说我,经济学家说这个干什么,经济学家要解决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企业已经这么不景气了。但我们处在这个时代,就得多少有些超越的人去思考一些超越性的事。我现在有点理解当时他们为什么那样着急改变中国,是因为中国当时那么落后啊。

儒家为君子的精神培养提供了精神资源,君子之道,就是精英养成之道,就是培养君子而不是小人,去主动思考公共理性,传达公共理性的人。但是,儒家的表达需要现代化和通俗化。儒家的话语体系是说教型的,说教人们不喜欢。因此,儒学的当代表达,第一怎么能够切合理论的本身含义,第二怎么让公众更加理解就需要注意。中国回到宗教时代已经不可能了,时代已经过去了。宗教是人类年轻时候童年的产物,你过着青年生活,重新变成宗教怎么可能。

但是回到儒学是不是对,是不是好,这个固然可以讨论。但是,到了现在你怎么去跟9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说,让他们真正接受儒家文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本书讲我们的传统,也吸收其他的文化,其他的宗教、科学的东西,理性的东西有比较开放的概念。另外文化精英,比如学文化,学文学的,学历史的,不是学经济学没用了,其实经济学是非常有用的,对建立理性思考,经济学哲学、政治学,都是非常有用的。

篇14

【关键词】产品定价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联合解释

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并存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门见解非常不同的学科,首先它们的阶级立场不同,分析的结果必定也不相同。但二者都共同用来解释现实,中国的学生既学习马克思经济学,又学习西方经济学,可见这两种理论都有其可取之处。因而在商品的定价这个问题上,看看这两种理论分别怎么说也未为不可。

西方经济学是在完全不抱有阶级意识的情况下,构建其理论的。而在系统地学习《资本论》时,可以看到马克思贯穿于全文的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我们要明确的是资本论的研究目的,马克思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去批判当时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这种理论对于无产阶级的觉醒功不可没。

马克思本人也十分强调与时俱进,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虽然其剥削的本质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依然存在,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早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更有人性色彩。现在这个时代与马克思那个年代不同,由于竞争的存在,资本家已不单纯地只会剥削劳动者,他们还要考虑企业的长远生命力,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因素,人的因素。工人也不再是因为一无所有而不得不接受剥削,有一部分工人有生产资料而自愿选择工作,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也会给劳动者带来效用,如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心理的满足,社会的承认,等等。在劳资关系问题上,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工人和资本家由于在某些方面拥有一致利益而共同想要把企业办好。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指导作用必然会受到重视,它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和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同时,也就是在寻求整个社会的更高福利水平。

所以,两种理论虽然有着不同的前提和结论,却有同时站得住脚的理由,我们应当对其本着兼收并蓄的精神,采取批判地学习的态度。

二、对价格现象的解释

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格围绕着其价值上下波动,而价值是由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一定量的两种商品相交换,是因为包含在二者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相当正确的,科学地解释了价格的载体及根源,并考虑到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因素。相比之下,在价格形成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完全避开了价值的载体这个问题,而是直接由供求曲线的交点得到均衡时的产品价格,供求关系成为决定价格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的理论故然正确,但若仅仅运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产品的定价,恐怕是不足够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能决定产品的价值,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言,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具体怎么波动,《资本论》没有详细谈及,在这点上,西方经济学丰富的价格理论恰恰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

首先,同种产品价格的差别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没有矛盾的。为了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先剔除剥削的因素。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买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是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基础。按此,假如抽去劳动力的买卖,一切商品就应该是按等价交换的了。然而,劳动者凭借同样性质的劳务,比如,一小时的洗碗服务,在有的地方可以拿到10元钱的报酬,而在有的地方只能拿到5元的报酬。从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这涉及买者的支付意愿,商品的价格还要看其为买者带来的效用。同样是洗碗,对高收入而又忙碌的金领阶层来说,机会成本很高,他们愿意支付高价雇人洗;而对一般收入的家庭,则只愿付很低的价格,否则就自己洗。这与劳动价值论是不矛盾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价格的不同,而不是价值,可以认为这两份报酬不同的一小时洗碗服务的价值是相同的(耗费在当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效用从而人们的支付意愿则为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提供了一个依据。

同理,厂商对同种商品的不同消费群体施行的各种价格歧视策略也可看作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一种正常现象。西方经济学避开劳动价值论不谈,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只能把两种商品价格的区别完全说成是供求引起的,今天它们的价格悬殊是这样,明天完全可以是另一种情况,波动得多离谱都有可能,没有一个中心可言。而马克思所说的价格围绕价值的波动,意味着长期看来价格的总体水平与价值是一致的。笔者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这样的理解:如果商品甲的价格长期地处在一个比商品乙的价格更高的水平上,就可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品甲具有比商品乙更高的价值,即前者耗费了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不同的是,价格蕴含了许多不可单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因素,这些因素最终作用于供给和需求,通过供求变动来影响价格。于是,对某个价格的分析,首先要分析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决定价值的因素,继而分析影响供求关系的种种影响价格的因素。

而某种商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应当从最根本的源头算起,即这种商品从没有到有的全过程中所耗费的一切社会劳动。举例来说,不能因为上衣是由棉花加工5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下同)生产出来的,麻布是由麻纱加工10小时生产出来的,就认为一尺麻布的价值是上衣的两倍。事实上,耗费在上衣上的社会劳动远不止加工棉花,还要从棉花的种植、收获,甚至棉种的采购算起,要从这一最基础的源头,即原材料最初由自然界获得算起,如何从自然界一步步地通过劳动最终生产出上衣来,这整个过程中所耗费的全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才是上衣的价值。接相同方法得到的麻布的价值后,二者才可以比较。

对供求关系的分析则可以从消费者的效用入手。我们知道,西方经济学的供给曲线就是厂商的生产成本曲线,效用则衡量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可以反映到需求曲线上来。这里之所以单讲消费者的效用而不提生产成本,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在避开了剥削本质的同时,也就避开了供给曲线中厂商追求利润的加价空间,事实上厂商并非是完全按照生产成本来作供给曲线的,价格必须在成本之上的一定水平,厂商看到有这个利润空间才会愿意提供一定单位的产品,没利润就不会有资本主义生产了。西方经济学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所建立的阶级基础就不同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由于本文是同时采用两种理论来解释价格的,生产成本曲线的不适用所造成的空白已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分析填补。

下面,笔者试着按照自己设想的这种思路来分析餐饮业的定价,以此为例。

同样是餐馆,环境优雅的、品牌名声响的、菜品风味独特的就可以打出昂贵的菜单,而普通的小餐馆饭菜价格则便宜得多,这是一种长期的现象,因而可以认为前者具有更大的价值,才能反映为较高的价格。从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看,高档餐厅的室内设计与布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优质的服务水平,独特的烹饪手艺,等等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反映了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耗费,因而有一个较高的价格中心水平(即价值)。这同时体现为更高的生产成本,加之商档餐厅一般会索要一个更高的利润水平,在这个利润空间的加价上形成生产者的供给曲线;消费者在高档餐厅吃饭,将会由于优雅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美味的菜肴中得到更高的效用水平,从而支付意愿更高,反映为右移的需求曲线。供求曲线的结合便可得到一个高于普通餐馆要价水平的价格,这是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方面。价值和这种波动共同造成了我们看到的价格水平。可见高档餐厅的高价位现象,可以由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供求论的结合来提供一点解释。

同样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到其他的产品差别定价上。对于同一种产品在同时同地对不同类群的消费者的区别定价,即各种类别的价格歧视,如民航机票的票价就分为头等舱、二等舱、折扣机票,商家提供一定的折扣券等促销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辨别出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效用水平即支付意愿,从而制造不同的价格波动。

三、对学习马克思经济学的一点看法

马克思的理论在当时是相当正确地,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自然要有些发展,这种精神我们从《资本论》本身所运用的发展的分析方法亦可体会到,马克思也考虑到无产阶级地位提高的情况,并警告世人不要被这种表象所迷惑,尽管他看到的只是他那个年代的情况。诚然马克思经济学是“一家之言”,但它之所以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现在马克思的理论亦在被世人不断地完善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有许多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言论,在深刻地毫不畏惧地揭示资本主义制度裸地剥削关系之余,也与他的阶级立场无不相关。他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本身就有深刻的阶级烙印,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那么一定程度上也可认为马克思在此是劳动的人格化,既然都带有人格色彩,言辞也许偶尔会有些许偏激,因为他要捍卫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但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都是正确的,学者首先要对自己的正确理论怀有百分之百的信心,才能试图用它说服他人。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们也确实是站在资本家的立场帮忙说话的。举例来说,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贸易模型是从一国总体效用来考虑的,认为贸易会使双方国家都从中得到好处,从而提倡国际贸易。事实上,李嘉图知道国际贸易会带来的国内收入分配后果,但他本人当时是一个伦敦商人,他站在自己的资本家立场上,选择了用一个不考虑贸易在国内不同要素间的收入分配后果的模型来展现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强调贸易对一国总体的好处,他为资本家这个特殊群体谋求到更多利益。因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可以看成是一种用经济理论游说政府政策的狡猾的策略。所以我们在学《资本论》的时候不要盲目的批判,初看起来简单的东西,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值得研究,不得抓住从他的理论本身导出矛盾来他的观点,就不能轻易否认马克思经济学。

参考文献:

[1]厦门大学经济学系《资本论》教研室.资本论(选读).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