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艺术审美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生存就是现实,因此把现实与审美的理想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违背设计美学常识的见解。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改变现实顺应潮流,引导创构理想。 作为社会消费结构中人与世界的一种精神关系,审美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审美活动着眼于现实的人生,寻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愿望的达成,从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几乎表现在等同于现实活动,是一种消费水平理想化、艺术化的活动,与现实活动没有距离。这种活动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处,以生命意识为基础贯通自然与社会消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反映出社会化的情感对整个世界消费结构的精神需要。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关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着功利的强度,它以现实消费水平关系为基础,之后才超越了现实及其约束,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审美活动让主体的心灵从现实关系中获得一种超越。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 转贴于
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 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的教育。
中学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其中美育是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普遍的情形却是许多学校及教育工作者轻视甚至排斥美育,其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二:或认为无须美育而人自能审美,或认为审美无关宏旨,因而美育无甚意义。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因此,有必要对美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加以讨论。
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还是艺术的客观事物,只要具有美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但是,人们并非天然地就能进行审美,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1)]客观存在的美,先天健全的器官,只是审美的客观条件和素质基础,主体不具备审美意识,审美仍无法进行。审美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在生理心理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审美教育并在审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的产物。由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培育形成“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2)]客观美才能成为审美反映的对象,主客体之间才能构成审美关系。概而言之:人们要进行审美活动,必须具备审美意识,要具备审美意识,美育是必不可少的。
更深入地看,美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仍在于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认识与改造世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审美意识是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心理根源。客观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类要掌握客观世界(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须相应地拥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方式。审美方式就正是人类掌握客观世界的诸种方式之一。它能使人“按照美的规律”[(3)]去认识、改造世界,而只有充分拥有和运用包括审美方式在内的多种方式,才能使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亦即恩格斯所说的“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4)]总之,无论是从掌握世界的角度还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而言,审美掌握方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既然如此,作为形成人的审美意识的必要条件的美育,当然就绝不应轻忽而应予以高度重视。
美育之重要,还在于它对其它各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德育、智育)有着促进作用。在这里,只侧重谈谈它对德育、智育的促进。
美育的内容是培养审美意识(美的观念),德育的内容是培养道德意识(善的观念),智育的内容是培育科学意识(真的观念),审美意识与道德意识、科学意识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美育能够对德育、智育产生促进作用。
审美意识中渗透着科学意识。科学意识是求真:以概括、理知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审美意识是求美:以感性直观的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美的属性。二者是相互区别、相对独立的;但是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着的,求美的审美意识必然是以对真的认识和把握为基础的。从最一般的如形色声动静等观念到人事景物情等理解,都是人们对事物的概括和理知的认识、把握,离开这种认识、把握,客观事物对于主体根本无美可言。我们对高山、大海的审美反映,就绝不只是单纯的感官愉悦,而是渗透着一定的理性因素、具有对“真”的认识的性质的。特别是对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反映,更有着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的重要因素,如对,对《红楼梦》的审美反映,其中必包含有对特定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认识、了解,如果对此无科学的认识、把握,断不能对它们的重大审美意义产生敏锐的审美感知和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意识中积淀着道德意识。当人在实践中掌握了客观世界规律(真),并运用于实践中时,便产生了道德意识(它是人对客观现实、实践活动是否合乎主观目的、需要的反映、认识,是一种社会功利观念),其后,才从中孕育出审美意识。因而,审美意识在产生之初是等同于道德意识的,客观事物的目的性就是善,也就是美。但是,审美意识一旦产生,就开始逐渐从道德意识中分化出来,相对独立地发展,以自己独特的似乎无功利的形式反作用于客观实践,可以“不顾任何实用的考虑而喜爱美的东西”。[(5)]然而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和利益,与之根本无关甚或相反的东西,不可能被感受为美;所以,分化独立出来以后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尽管可以不与个人当前的实用功利发生直接的联系,在根底里却仍然包含着社会功的利性质,潜隐着比个人直接功利目的远为深广的社会功利目的、需要。总之,相对独立的审美意识虽不等于道德意识,却必然包含着道德意识,只不过它有道德意识的内容和效能,是体现、实现于比较曲折间接的形式里而已。
审美意识中含有科学认识因素和伦理功能性质,培养人们的审美意识的同时,当然就能间接地使人也得到一定的科学意识、道德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可见美育确实是不可缺少不容轻视的一种教育。
二
美育之必要、重要已毋庸置疑,问题的讨论便推进到:中学教育中如何实现美育?总的说来,美育应该且可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乃至行政管理工作中,从而得到某种程度某些方面的体现。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现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大纲》就明确规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应包括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但认识仅止于此,无以理解它为何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要对此有透彻的理解、认识,必须对美育与语文教学的内在联系,对语文教学实施、贯穿、强化美育的必然性、必要性、可行性,予以探讨。
1.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
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没有审美对象的存在,绝无审美意识的产生。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音乐感觉”,[(6)]“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7)]培养审美意识的美育之实施、实现必须以审美对象为先决条件。而正是在这里,语文教学显示了实施美育的优越条件,为美育提供着坚实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文学性既是语文教育的特征之一,又是语文教育的巨大优势。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作。文学是艺术美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集中反映和形象表现。因此,文学正是绝佳的审美对象。其它非文学的议论文、说明文等,也都有一定的典范性,在思想内容、结构、手法、语言上有着美的品质,不失为审美的对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结晶,为美育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同时,既然语文教材以美为其本质属性之一,因而语文教学就必须贯穿着美育。必须从审美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作出审美感知,进而作出审美的判断和评析,否则,学生一开始就会被阻隔于艺术形象之外,进入不了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当然也就不能体察作品意蕴和艺术特点,即使是进行主题分析归纳也很难,因为作品的主题是潜藏于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之中的。不作审美启发引导,只作理论性分析,只能是对完整的语文教学的粗暴,至多只能完成一些知识性教学任务,其主题归纳、形象分析、特色指点等都必是隔靴搔痒、抽象空洞、硬性外加的东西,无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感染、思想熏陶的功能。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质的统一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乃是势之必然。
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优选途径。美育具有多端性,可以选择多种入手处进行美育。引导学生接触多彩多姿的大自然,使学生从大自然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接触异彩纷呈的社会生活,使学生从社会美中去辨别善恶美丑,塑造美的心灵,都是美育的途径。但是,艺术美可以使学生集中地感知美、理解美、体验美,受到美的教育。在谈到社会生活美和文学艺术美时曾指出:“因为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8)]正因为如此,从艺术美入手去进行美育就能实施更高层次的美育,更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中学美育中,艺术美则是重要的审美对象,艺术学科的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便捷的途径。其中,语文教学以其课时多、内容广博的特点,自然地应成为实施美育的最佳手段和途径。
3.中学美育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能的重要渠道。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中学生年龄、阅历、知识、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中学不宜开设专门的美学理论课(即使是大学,也都是在较高年级才开设美学课程),中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便只能交给艺术类学科去完成。音乐与美术当然是美育的基础课,且相当专业化,但是,这两门课程的学时实在太少(大多数高中取消了这两门课程),实难起到完成中学美育任务的主要作用。而语文是学生的主课,是学生接触量最多的学科(其学时占中学全部学科总数的30%),且其内容又集中了深广的美。语文教学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切实而又有效地实施美育。
凡此种种,已足以证明: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语文教学是中学美育的重要途径。
三
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根据语文科的特殊性和语文美育的实践经验,可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去进行美育。
1.在美读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审美感受力指的是通过对审美对象的课文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的、直接的把握领悟,从而发生审美愉悦的一种能力。它的核心是感知,如果对课文中审美因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若明若暗,那就无法对审美对象作整体或部分的反映。人们认识事物是从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美也是通过人的视听感官进入人的心灵的。因此,感受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文学编辑在审美活动中,首先要正确处理真与美的关系,掌握内在审美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作为当代思想引导者的文学编辑们的审美观念,应是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和谐健康的美。什么是美?美,是以真为前提,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创造的再现。首先,编辑要把握好自身的主体意识,体验作者的主题意识和受众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其次,要对审美客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所涉及物的客观运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一个清楚的感知和认识;最后,要处理好善与美的关系,美是以善为前提的,但美并不等于善,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与人的功利目的相联系,而美并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文学编辑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以表达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对生活感受的文学作品为实践对象,承担起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使善得到落实。
文学编辑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期刊这个载体,对读者的思想教育、身心愉悦、情感交流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精神文明的同时,也传播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审美意识应该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前提下,影响作者的审美观念,引导审美活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激励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生活。
文学编辑在工作实践中,一方面要忠实于艺术,客观地对待自己的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要在审美中实现自己作为精神主体的价值。因此,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意识结构,实际上也就是认识文学作品美的规律的途径。无论是哪种美作为一种信息都是基于一定的心理状态才有意义,因而审美意识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一般来说,文学编辑审美意识的结构是由艺术的审美、社会的审美、思想的审美三者构成的。
文学编辑的艺术审美,最基本的目的是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追求。编辑只有在艺术审美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社会审美和思想审美;文艺作品作为人们精神活动的特殊形式,遵循着“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体现”这一基本规律,编辑的社会审美意识,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本质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感悟和运动规律的把握上来考察与评价文学作品,并以一定的时代精神、美学理想和文艺理论为依托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一部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需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编辑审美中的思想审美决定着作品时代精神的体现程度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抒发程度,强调作品的社会性和思想价值。
艺术审美意识、社会审美意识和思想审美意识是互相融合统一的。编辑审美只有具备了以上3种意识,才能对时代、社会、个体等诸因素进行合理的思索,才能具有历史与时代的使命感。从而去发现那些积极思考人生,努力捕捉社会信息,深刻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好作品,并在编辑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获得自己的综合审美意识。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审美现象,文学编辑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文学编辑在具体编辑工作中的审美倾向,是由其审美意识决定的,审美意识直接影响着其编辑作品的质量。
(一)审美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文学编辑要加深对文学审美的专业知识的把握和对基础学理论的掌握和应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活动中的观察力,发现美的敏锐力,和对美的鉴赏力。如今随着传媒业的蓬勃兴起,人们的审美角度日趋多元化, 但是美的本质不变。编辑就要具有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素养,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找出美好的事物,在作者的文稿中找出美的形象,把自己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敏锐力、发现力和鉴赏力,成为一个行业专家。正如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的,“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中发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对一个编辑审美意识的最好检验。编辑的审美素养和对美学的不断地研究和实践,就是审美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随着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审美意识的提高是可把握、可具体操作的事情。作为审美主体的编辑,只要具有审美的需求、自觉性和进取性,终有一天其眼光会透过层层迷雾,片片芜杂,看到隐藏在迷雾后面的亮点和掩盖在芜杂下面的清流。
文学编辑要提高审美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遵循自己的艺术规律,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感、想象和个性,更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艺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尚人格。
现在人类的脚步已经迈向二十一世纪,美育被明确列入教育大纲,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现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是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以达到美育的目的。
美术起源是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产劳动中美术观念的简单流露,如:漂亮的打制石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美的观点逐渐脱离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享受。今天的美术教育更是学生精神中美的种子。美育源于美术教育,两者相辅相成。
一、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的美育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审美能力。各学科都有进行美育的任务,而作为艺术学科之一的美术便是研究美、创造美的,其造型艺术作品都是自然美与社会生活美的再现,它除了对本学科知识、表现技法、形式美法则的传授之外,还包括引导学生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的观察、审美、欣赏与表现。通过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1、 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作为美术本身与孩子们的心灵靠的很近,它的直观性、艺术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对儿童、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创造思维,陶冶其情操起着积极的作用。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美术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可感性的特点,既符合人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又非常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寓理于情、以情动人,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和富有情趣的色彩具有直观感人的 艺术特征 ,符合人们从感性的认识规律,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 美术教育通过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展现出一幅幅具有美学意义的社会图画,人们以艺术手段实施美育时,可以通过对形象的感知而达到理性的领悟,进而加深对客观事物和人本身的认识程度,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
4、 美术课有助于提高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
二、 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美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美术教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是审美和教育的融合。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因此,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并非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强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加以引导而得来。
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教育人,它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是美术教育目的之一。
三、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在语文、数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绷的很紧,发散思维受到约束。在美术课中,是一个有形有色的世界,学生直接感官真实的事物,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大胆的思维。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特别是美术作品的欣赏,帮助学生理解美的构思、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和情调等,可以使学生从中体会美术作品等审美对象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性,并从观察、理解中感悟到美。因此,我在教学中尤为地注意充分挖掘美育内涵,搜集、选择、自制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或更丰富于教材内容的图片、光盘、多媒体课件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欣赏和体会,为美而感动,并自然而然地将这些艺术形象铭刻于记忆,转变为审美实践。
美术教材中,作品的选材都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当学生们听完我的介绍时,都为之惊叹。他们被当时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毅力所折服,提升学生敬佩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画者细心观察,把人们的真、善、美展现给大家,给人以启迪。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不分成绩好坏,徜徉在美的世界中尽自己所能获取知识,同时汲取文化营养。每一幅作品的欣赏都给学生内心深处小小的震撼,从内心调动了他们的真实情感,情感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升华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艺术;启蒙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4-01
艺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而其思想性寓于形象和情感之中,所以形象性和情感性是艺术的主要特征。艺术的这一特征,与其他社会科学.和哲学截然不同,与自然科学更是判若云泥。因为艺术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独有特征,因而艺术教育,直接指向人的情感和心灵,指向人生和生命,对应人的审美心理。对人的人格、气质、情操、思想,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内在的深刻影响。这种对人的灵魂与生命的深刻影响。是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而产生的如下作用而达到的:一是审美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形象和整个艺术作品产生审美美感,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等等。二是认识作用,使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历史时代、民族风采、地域风情、生活面貌、自然风貌等有所认识。三是教育作用,也就是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真谛。四是娱乐作用,使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产生审美和美感,从而身心得到愉悦和消遣,放松与休息在艺术的以上作用或功能中,审美作用是最根本的,最主要的,于是,谈到艺术,必须上升到美学,上升到审美。审美的方式是人类掌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包括生活美,自然美和艺术美,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高级形态,也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更是对人的生命和人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美。美的本质在于,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能动性的创造。从美的本质中可以明白,艺术是人类创造性的激情与智慧的结晶,正如郭沫若所说:“艺术乃发明的事业”。艺术作品是创造的产物。因此,学习、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不仅会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而且会激发人的创造欲望、创造激情、创造智慧、创造性思维,焕发人的创造力,并通过这创造力使人生和生命充满活力。
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形象性和情感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使艺术具备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而具备以上特征与功能的艺术,是美的高级形态。总之,艺术在本质上是真善美的,是创造性的,在功能上,则是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使人发挥创造性,富有生命力。
关键词:美;审美能力;艺术设计;综合素质
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追求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每个人对美的事物的理解程度不同,就会存在审美差异,衡量美的标准是相对的,但人们却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套审美原则,优秀的艺术设计都要遵循美的形式法则。只有熟练掌握美的形式法则,具备很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艺术设计者来说,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一个评判的过程,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艺术设计中充分发挥创作天赋,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因素,再现于和我们生活精密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使用功能。艺术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作为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首先应该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能够被大众接受,其次才会考虑其使用功能。艺术设计应是人类社会一定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不难看出,艺术设计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
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是艺术,美学就是艺术哲学,从事艺术设计首先要考虑审美的需求。美国著名学者马奇认为,美学就是艺术论,它不只是研究艺术中的部分问题,而是全面地研究艺术各方面的理论。我国著名的美术学家朱光潜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只有首先把艺术认识清楚,然后才能认识一般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性质。这是因为:第一,从美学史角度看,认为历史上绝大多数美学家都特别注重艺术美。第二,从实际和方法论角度看,认为艺术是美的高度集中的表现,从艺术入手研究美,更易于抓住美的本质。艺术设计的前提就是对美的认识和把握。从上面两位艺术家的观点来看,他们都一致认为,美和艺术是高度统一的,没有美的艺术不能称之为艺术。对于从事艺术设计的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能力,不能对美与丑的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设计出的作品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所以,审美与艺术设计是高度统一,密不可分的,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前提,衡量艺术设计作品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注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今高校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首先要面对的是一个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主要是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从事艺术设计,就要在生活中不断汲取营养,注意观察,发现美的事物,找出美的事物所遵循的规律。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生活中任何一个时刻,一个事物,都有可能成为他创意的迸发点.这就要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注意掌握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例如构图中常见的对立因素大小、多少、高低、繁简、虚实、方圆、粗细、前后、藏露、轻重、明暗、疏密、冷暖等等。这些对立的因素就要通过平时搜集,在构图上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特别要注意对作品构图中的对立因素的分析。只有通过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这样才会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对于审美能力认识匮乏的人来说,想要提高审美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较容易,首先是多参观各种艺术设计作品展,打开欣赏艺术宝库的大门,了解东、西方艺术的博大精深,特别是对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要了解我国古代艺术的高度成就和特点,而且还要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继承我国传统艺术的责任感。通过大量作品的欣赏,从中发现美的表现手法,学会“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次是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仅让我们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观察校园里的花卉,观察房屋造型,观察来往车辆、人群等。再次是欣赏美术作品,主动捕捉强烈的第一印象,激发其心灵深处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于古今中外留下来的美术作品浩如烟海,要在这艺术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学会美术分类,如:美术可分为观赏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类。又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块,绘画又分为东方绘画、西方绘画两大类,还可分为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素描等等,在学会这些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各类作品的艺术特征,社会作用及人类文明的关系,其次要学会对作品的比较与评价,把欣赏引向深入,才能达到真正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总之,审美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社会性和自然性,理性和感性,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集中地体现在艺术设计之中。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作者单位: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易存国. 《中国审美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牛宏宝著.《西方现代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审美意识 审美联想
一、概述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舞蹈教育以其特有的、鲜明的形象性,在审美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学生素质提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舞蹈审美教育,实际上是通过舞蹈反映的社会生活来认识社会,通过舞蹈所寄寓的道德感、哲理性、文化观来进行某种教育,但更为重要的是舞蹈作为一种艺术乃至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的是历史的、地域的、民族的文化。
二、舞蹈教学过程对审美意识培养的作用
1.舞蹈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格
舞蹈艺术的审美教育以真、善、美的舞蹈浸透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思想、品质,影响、陶冶学生的人格、情操。舞蹈的审美活动总是在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人的心灵和人格产生影响,并进人高尚的审美境界,从而实现人格的建构。舞蹈审美教育不是传授知识,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理融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通过舞蹈审美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应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人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对照所感悟的艺术境界中高尚的人物形象,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舞蹈审美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主动地、充分地把握其感性和理性、情感与理智,其人格便因此而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
2.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气质
在欧美等发达家,作为培养人的素质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交际舞的学习,教会年轻人走入社会的礼节和仪态是通过芭蕾的学习训练人的挺拔、秀美的肢体和高雅的气质。我国古人讲“气韵”、“气韵”在舞蹈这一范畴中,其“气”可以看做是运动着的人体,因为气是生命的物质元素和动作发力的基础其“韵”则意味着具体在运动中的节律。舞蹈作品《雀之灵》通过舞蹈家杨丽萍手臂、肩胸和头部的闪烁性的动作,造成了神奇、幽深的意境,突出孔雀的生命活力,用舞蹈创造出真、善、美的化身。
3.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舞蹈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最佳形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通过舞蹈这个审美媒介来焕发学生的美感,更多地了解、掌握舞蹈的审美知识,在参与舞蹈艺术体验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审美观照、意象的感悟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融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运动、化妆、灯光等为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具体体现特别是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的密切关系,决定舞蹈的审美与想象是在文学的思路和审美想象,进行的、舞蹈的动静、悲喜是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中充分流露表现的,舞姿的造型、画面的构图与颜色的渲染是以美术的线条和色彩为基础的,这不已在舞蹈审美过程中与别的艺术门进行了沟通与渗透,而扩大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范围,从而深人挖掘和建造了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较全面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途径
审美意识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掀开学生的心扉。在舞蹈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意识,才能强化学生审美情趣的内驱力,才能谈得上进行审美教学。
1.触发学生审美意识
舞蹈是一种实体存在,占有一定的空间,有着确定的状貌和具体的视象,欣赏者能够通过视觉感受其表达的感情内涵。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教师对相关舞蹈动作的讲解、示范,并结合视频教学片的播放,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韵律美、形体美、服装美的感受,使其逐渐地融入到对舞蹈美的欣赏中,这种欣赏既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陶冶情趣的活动。上课过程中,除了老师的准确讲解和示范外,观看相关的舞蹈比赛和舞蹈片断,不仅能提高大学生上课的积极参与性,还能逐步消除部分学生的惧怕心理。这是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只有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才能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2.激发学生审美联想
做为动的造型艺术的舞蹈形象,应该是美的创造,符合形体美的法则,给人以美的熏陶。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始终离不开大学生对舞蹈审美情趣的联想。而审美情趣始终要伴随形象,要用形象来思维,这种审美情趣离不开联想。如在观看教学视频片断时,可以就某几个动作的韵律美、形体美具体讲解,反复观看和欣赏,激发学生对舞蹈美的深层联想和认识。在学生通过“观――感――学――做”的过程中,全方位地体验和欣赏舞蹈美。
3.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情趣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情趣,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是自我的情感,审美情趣就必须诱导激发学生对审美客体的喜悦感、自由感、质疑感、惊异感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潜力,产生审美激情,进行深刻的审美情趣。为了达到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在舞蹈教学中,需要教师要求学生分析、体验、享受每个舞蹈动作。通过对具体动作塑造、展现的魅力的观感和体验,充分诱发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趣,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有助于涤荡学生的心灵,也使他们更加懂得学习、生活和追求事业的完美。
4.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形体美的基本形态,确立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识,而且应充分发挥舞蹈美的功能,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舞蹈,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的审美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要留心去挖掘大自然、社会生活中美的题材,理解、把握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就一定可以创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作品充实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节日舞台,为他们编织美好生活、美的理想,使学生在舞蹈美的陶冶中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意识。
四、总结
通过舞蹈教学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可以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的素质。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舞蹈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认识、理解、把握和表现都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彭肖.论舞蹈的美学价值[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
[2]杨淑红.舞蹈与素质教育浅谈[J].剧作家,2007,(3).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情趣;实施美育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习美的知识,就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美术,怎样来学美术等问题。教师要学生熟悉各种美术作品的分类方法,各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要求,主要特征和基本原理,认识美术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对我们文化素质的影响,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引起的美感心理反应等。
“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和价值是由音乐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乃是音乐艺术本身特殊性的一种功能。我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地阐明音乐艺术的本质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那我们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地描绘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生活中的价值”。②
我国当代乐教正从应试、技术教育向以审美为核心的方向转型,正在克服种种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向“善民心、感人深”③的情感世界转移。教学双方通过接受、理解、表现、评价和创造等音乐审美活动,积极地体悟音乐音响形式中的审美蕴积,审视音乐真善美的理想,去感受与之强烈共鸣的情感意兴,使乐教在审美活动中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性、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尽快告别艺匠的、功利的、技艺分割、人艺脱离的音乐教学观念和行为;彻底改变“受其业而不解其惑,受其技而不解其艺,受其能而不解其情”的音乐教学现状。当下,我国各个层面上的乐教正在经历不同程度的教育改革,改革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审美关联,如何认识乐教审美、关注乐教审美的平衡便成为乐教改革关键问题。本文试图从科学与艺术、灵性与悟性、他娱与自娱、先验与即兴四个方面探寻乐教的审美平衡问题。
一、科学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平衡
用理论思维方式揭示乐教的观念、行为、表现方式等本质内蕴,对乐教中发生的各种现象提出为什么,运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法则总结规律、规范行为、抽象本质、剖析现象,阐释乐教的科学基础,使乐教更加理性化、规范化、专业化,更带有普遍意义。这些已凝炼成科学美的规律和形态,成为众多乐教工作者的审美理想,成为规范教学内容、行为、策略的必由之路。科学的理性使当代乐教获得了惊人的快速发展。规范化的音乐技术、科学化的理性知识、严密的逻辑思维,形成了专业教学的共性模式和坚实基础。理论课教师因此认识了乐音间的频率比、听辨域和音变量等音乐底基的科学美;音乐中无处不在的谐音列、沉音列、结合音原理的和谐审美法则;音乐结构和织体音响中蕴藏的斐波那契数列④和黄金分割原理⑤的自然美;调式、音阶、律制内蕴的“数论和谐”审美规律;和声功能序进运用的机械力学程序运行的审美法则;标准音确立所依赖的度量、生理、数理美的逻辑;在定值均分律动上显现的序动美的科学思维;音乐“回归体验”显现的平衡、对称的科学美。声乐教师运用生理解剖理论揭示了许多歌唱艺术中的科学美:空气动力学说解释了歌唱中硬起音和软起音科学原理;快速摄影科技阐释了“声区”的成因,得出真假声机能平衡发展与声区转换混合运用的科学结论;音频仪在“歌唱共振峰”的科学实验上确认了构成歌唱高位置的成因;加亚西喉镜的科学成果(指出了声带闭合对歌唱音质、音色影响)是构建歌唱机能教学理念的关键等。器乐教师通过力学原理认识了钢琴高抬指演奏和快速触键的科学内蕴;通过弦的长度或张力变化认识了弦乐器的指、腕、臂的揉弦要诀,通过肌肉的松紧控制认识了弹拨乐器“摇指”的科学美;通过音响学认识了管乐超吹奏法和弦乐泛音演奏的审美内蕴;通过声学原理认识了管乐“双音”演奏法和奏成和弦音的“加音”“减音”;通过生理心理科学认识了演奏呼吸和序进规律。音响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科学美更是绚丽夺目。卡拉OK、MIDI作曲、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闪烁着科学美的光芒,不但使音乐教学从内容、形式到行为发生了革命性转型,也深刻地影响了音乐教学观念的更新。
另一方面,以想象和联想为特征把握乐教,通过审美创造活动来表现人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是乐教审美活动的重中之重,是教学双方拓展创新思维、张扬艺术个性、提升人格和艺术修养的必由之路。然而,当下的乐教正在异化,正在违背科学与艺术的辩证原则,模糊了艺术与科学的界线,与艺术的本质相悖,与“人是乐教之本’的目标背道而驰。今天我国的乐教,尤其是高等乐教所出现的种种弊端均与“以科学关照艺术”的观念关联。乐教艺术美的复归,是实现全面意义上的“育人”,而不是急功近利的“传技”。艺术美不仅关系到以艺术修养为前提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与提升人的全面素质关系密切。它往往渗透到人对艺术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之中。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理性知识的灌输、音乐技术的训练,而是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自发、自然地获得。因此,乐教的根本是艺术精神和人文内涵。艺术精神用知觉、情感、想象、直觉构建了人多彩的现实和精神世界的艺术美,人文内涵涉及到开发人的艺术底蕴,关系到人格修为和原创能力,甚至涉及到民族存亡、国家强弱与社会进退。从“乐以载道,大音陶情”⑥的角度看乐教的艺术美,它既不是规范美,也不是逻辑美,更不是乐教的各种形式美⑦,而是教学双方鲜活的开放而自由的艺术体验、自我意兴的相互沟通,创新意识的心领神会;是诱发和唤醒人原本具有潜能的催化剂。乐教中若掌握了艺术美,就等于抓住了乐教的根本和精髓,乐教的艺术美早已超出了它的本体意义,放射到人成长的全过程。无情的声音变成了动人的音乐,无意识的音符组成有知感的音乐形象,并非单纯掌握了音乐技术和理论就可达到的。因是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需要依附人的情感和想象,需要通过艺术审美创造活动去塑造、再现和表现;需要在想象中实现互为对象化的审美主、客体。音乐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构建了种种艺术美的形象,它不仅是音乐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产物,也是教学双方的情感沟通、心灵感悟和艺术体验。乐教在不断的艺术审美需求和满足的回旋过程中,逐步提升了艺术的审美层次,陶冶了人的意识和精神,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性的完善。
情感美、精神美、修养美多在艺术审美范畴,逻辑美、规律美、本质美多在科学审美范畴。“艺成而上,技成而下”的乐教审美观应该是当下乐教中平衡科学与艺术审美的重要措施。“艺”是专业全面发展的标尺,是音乐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它的形成并非易事,并非一时,需要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艺术实践中多方汲取,不断蕴积各种感性和理性经验。音乐技能是科学化思维的结果,是抽象出的音乐表现手段,是规范化重复的训练技巧。要使艺术实践成为完美的,富有魅力的表现过程,不仅需要有序控制的音响(器乐和声乐),动静对比的旋律,有致的节奏,严密的结构,丰富的和声等专业技巧,更需要从艺术的高度主动地创造艺术美,表现和再现人的情感理想,使艺术更具感染力,更有想象力,更富情感内蕴,更多地增加艺术想象的空间。完美的艺术形式、感人肺腑的美妙旋律、动听悦耳音响的形成,都是技巧与修养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音乐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音乐修养的人。”有了娴熟的技巧,远不是乐教的目标,只有“化技为艺”“化技为情”,使技巧转化为有艺术、有意味的情感状态,再将情感和想象联想汇集成艺术形象,乐教的艺术思维才有了高度。对艺术形象塑造得愈鲜明、愈生动,艺术形式创造得愈丰富,就愈能显现科学美与艺术美在较高境界的合一。为此,克服“技术至上”的艺匠思想,澄清和扭转乐教启蒙必须先从技术基本功开始的观念。将启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自始至终地作为乐教目标,使学生始终处在不断探讨和发掘艺术潜力,丰富艺术想象力,不断增强艺术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教学氛围之中。必须抵制逐步扩张、无限升级、急功近利、刺激音乐技术教育的竞技和考级行为,突破纯技术训练的尖子培养模式,扭转目前“重技轻艺”的反艺术的乐教观念,使艺术美和科学美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二、灵性审美与悟性审美的平衡
在乐教的审美中,灵性美与悟性美是一对相辅相成、对应互补的兄弟。促进二者的审美平衡、共同发展是乐教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关键。
音乐中的灵性是人原本固有的艺术细胞,是先天赋予的聪明才智,是内在生理的、遗传因子所带来的智商。其实,灵性还包括人在成长过程中受生长环境影响,“潜移暗化、自然似之”⑧形成的心理智商,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的多方知识能力所形成的才智。灵性在人的生长、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被发现、不断被改造,不断地生成。它是人化了的自然美,是滋润过的天性美。在乐教的审美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灵性美,并根据不同人的灵性范围、类别、程度进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诱发、影响、引导、改造、完善他们的音乐灵性,使之更加光彩,更加自然,更具天性美的魅力。除此之外,还要营造多元的、泛音乐的人文氛围,借助教师品行、身正、学高、人格的影响力,构建适合灵性美生成的绿色环境,使每个人的灵性都能在“美”的高位置上闪烁,像鲜花一样在肥沃的土地上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音乐中的悟性则是通过人在后天努力不断成长起来的,对音乐现象、知识、技能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在音乐学习和艺术实践中不断蕴积和发展起来的理智。悟性包括规定、判断、分析、推演、区别、比较等认识和求知能力。在乐教的审美中,悟性是被升华了的人性美。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悟性美的提升,使学生通过孜孜不倦的自身努力,将音乐学习中大量的感性材料迅速地组织起来,不断升华成新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技能要诀。再通过不断地积淀,就会持续提升和扩大悟性美的层次,它是乐教发展的显著标志和原动力。在我国大众教育特别强调教育平等的今天,对悟性审美的关注应该成为首要。
悟性美的不断蕴积、不断固化,潜移默化地转换成人的潜在能力,悟性便会发生质的转型,形成直接揭示音乐艺术奥秘的洞察力,形成瞬间“顿悟”的直觉,这时悟性在直觉状态中,已转化到感性世界,陷入迷狂的热情。这时的悟性已固化成潜隐而恒定的灵性了。灵性美的扩大和提升反过来又为更高层次悟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乐教审美活动中的高视点。忽略了灵性美,难免会埋没人才,丢弃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发挥最大潜能的机会。忽略了悟性美,难免会轻易否定学生的自身努力,容易损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容易导致使用“是、非、对、错”标准法衡量学生的不良后果。
三、他娱审美与自娱审美的平衡
在乐教的审美活动中,主、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客体的娱悦、获得美的刺激和享受为审美目标,偏重“娱人(他娱)”目的,可称为他娱审美;二是以主体的娱悦、获得美的刺激和享受为审美目标,偏重“娱己(自娱)”目的,可称为自娱审美。他娱审美和自娱审美是乐教中两种审美观念所导致的两种结果,也是审美在方向上的两种选择。
在乐教的审美活动中,他娱审美是影响了中国乐教几千年并至今仍在坚持的审美方向。我国古代“以乐载道”,乐教“为道而娱”;革命年代“以乐兴政”,乐教“为革命而娱”;当下“以乐教和”,乐教为他(形式、规律、他人、技巧)而娱。“为他而娱”的音乐审美观特别注重音乐形式美的欣赏,特别关注音乐思想的高度和深远,特别强调乐教过程给教育客体带来的美感刺激,以他人的娱悦和评价为价值取向。在音乐表演的诸课程中,他娱审美是学生对老师的各种规定、规范、要求悟化后形成的美,是以表演教师为主导形成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析方式和审美过程。此时音乐学生的情感是由外而内的“感于物而动”⑨,表演者有感于歌词、标题、提示语、音乐语言、音乐技巧等外因而发,受制于规律、内容、形式和观念等外力而生。这种依据外界事物产生的音乐情感和冲动必然是被动的。他娱审美观长期作用于师生,师生自然视音乐表演的行为、创作等教学形式、内容是教育客体审美和娱悦的工具,必然追求自身情感和娱悦之外的目的来制定审美标准,必然认为遵循他娱审美标准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合乎审美规范的,否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美的。
在乐教的审美活动中,自娱审美中内蕴了许多音乐的非认识性规律,特别追求音乐的别具一格,特别推崇在教学过程中自我意兴的抒发,是学习者自觉地将主体放到自我欣赏和自身能力评估的主导位置之上,学生通过自赏、自评,达到自信、自爱、自娱的审美目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给学生表现生活、发挥和创造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使其获得了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乐教的自娱审美行为,激发和激活了主体情感与客体内容、形式、规范、要求的共鸣,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必然给学生的自我情感带来许多美感刺激和美感享受,其价值取向的标准必然加进了重要的自我娱悦和自我评价。在音乐表演的诸课程中,自娱审美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为,容易产生情感超越,容易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寓学于乐”、自得其乐的教学模式,此时受教育者的情感是发自内心的“心声相应”。倘若自娱审美观念长期作用于师生,师生便会将音乐表演的行为、创作等教学形式和内容视为教育主体审美和娱悦的载体,必然以追求自身情感和娱悦目的来制定审美标准,必然认为遵循自娱审美标准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合乎审美规范的,否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美的。
在当下的乐教的审美活动中,由于长期以来过分地强调了他娱审美的形式和作用,使乐教主体意识失去自我意兴早已成为自然。所以,当下在不断提升乐教他娱审美高度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娱审美怡情悦性的功能,更加关注、突出和发挥乐教过程中的自娱审美行为,开发其作用,使他娱审美与自娱审美建立起相辅相成、能动互补、互相转化、平衡发展的新型关系。
四、先验审美与即兴审美的平衡
所谓乐教的先验审美即先于音乐经验所进行的各种准备形成的美,它是构成音乐经验不可或缺的前期工作。它强调进行充分准备的严格规范的技术训练、音乐知识技能的记忆和表现行为的固化;推崇音乐的技术程度和程式化行为;以定级定量的技术尺度为审美标准;崇尚再现音乐作品的准确性和二度自由创作行为的有限性;强化以机械的、分解组合的音乐学习过程;主张通过系统逻辑的音乐知识和能力积淀的先验过程,着意创作冲动前构思的完美性、严谨性和条理性。长期以来,先验审美主宰了乐教发展的全过程,这种观念在乐教工作者心目中已根深蒂固。他们认为:只有先验的、量化的、预知性的、有准备的音乐行为才可以构成完美的艺术。在乐教先验审美观的指导下,学生完整而逻辑地接受了前人的音乐经验、知识和能力,不断沿着教师预设的知识要点、审美原则、结构框架、表现方法、思考途径、想象空间、技术标准去练习和准备,以理解、消化、完成教师的讲授、任务和作业为审美理想。不断地强化了乐教科学的复制性和非艺术的“对错”是非判断标准,它容易使乐教悖离艺术本体,形成匠化的、模具化的教学行为和模式。
所谓乐教的即兴审美即不经事先有意识地酝酿和准备,直接形成于音乐进行之中的行为。乐教的即兴审美,主张使音乐形成千姿百态的、潜意识的、想象创新的、自然的、随机即兴的、富有艺术动性的形式。因为即兴音乐行为是最古老、最自然、最有艺术魅力、最直接表露情感的音乐表现形式,也是挖掘音乐潜力、发挥人的想象力、探索精神和独创性的最有效的途径。即兴审美强调学生在音乐传承过程中始终保持创新意识,无拘束地探求自我超越性的体验。提倡音乐训练的整体性、直观性、随机性和适用性,推崇即时瞬间的,与众不同、与前不同的,创新精神的、自由二度创作的音乐表演。把即兴音乐审美作为乐教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开启音乐想象力大门的钥匙,把学生放进自由审美想象的天地中去翱翔、驰骋。即兴音乐审美教学体现了音乐艺术的本质,它不但体现了乐教对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对学生许多非音乐素质(应变能力、反映能力、专注力、创造力以及分析、理解、协调、潜意识等)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即兴音乐审美中内蕴了主体的丰富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将它贯穿于乐教的全过程,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必然给乐教带来无限的发展生机。
在乐教音乐行为的审美上,也要充分协调先验审美与即兴审美的两方面。才华横溢的即兴音乐行为并非从天而降,它必须有先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积累,当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蕴积了丰富的音乐先验美时,即兴音乐行为才会显现出才华横溢。先验的音乐知识、能力和技术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因为倘若它不能使人动情,不能让人驰骋想象,就不能给人提供审美享受。当从极其丰富的即兴音乐行为中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时,必然也是先验的能力和技术极大地发挥。然而,由于我国全盘西化的乐教观念,将音乐的先验审美放到了突出的位置,而即兴的音乐审美受到极大的限制,导致了乐教审美失衡。所以在当下的乐教审美中,特别要关注即兴音乐行为的发挥,使其贯穿于乐教发展的全过程,用它去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将音乐丰富的先验美与即兴美融为一体,化合升华,成为永远变化的感情交响,成为乐教进步的强大动力。
由于篇幅所限,在我国当下的乐教审美中,还有理性与感性、共性与个性、线性与非线性、对比与统一、立体与线型、真实与虚拟、他律与自律等方面的审美平衡问题值得关注,笔者将在续文中给以论述。
①音乐教育的简称。
②[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7页,人民音乐出版社,熊蕾译。
③《乐记・乐施篇》,载“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着其教也”。
④斐波那契数列即1、1、2、3、5、8、13、21……中的每一项称为斐波那契数。从数列第二项起,前项比后项之值,随着项数的增加而无限趋近于0.618。数列的前六位数字(1、1、2、3、5、8)的长度比(倒数为频率比)计算的音程关系与当今音程和谐性的理解完全相同。分别为同度1∶1,八度1∶2,纯五度2∶3,纯律大六度3∶5,纯律小六度5∶8。如《二泉映月》中的大小高点可用斐波那契数解释。
⑤把长为L的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对于全部分的比等于其余一部分对于这部分的比。
⑥以音乐传递思想品格、艺术精神和人文意蕴,用最美的音乐陶冶人的情操。
⑦教育模式、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表演水平。
⑧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慕贤》。
关键词:群众文化;音乐;审美;陶冶情操
一、音乐审美的涵义
音乐审美是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积极的改善自己的心理情绪,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思维及情感的认知,思想的观念,行动的方式等等,让人民群众对生活或者是对客观事物有更新的认识,促进人民群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能够积极努力的创造出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树立起健康阳光积极正能量的人格。音乐审美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抽象的,其实更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征。正如作曲家所说:“我们必须用耳朵和心灵去听音乐,然后用感性认知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这样才能完成整个过程的音乐审美。而不同的阶层也有不同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就拿同一个音乐作品来说,不同的人对作品的认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往往都是不同的。而这种音乐审美的认知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这就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不断的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不断的感受内在的旋律波动,获得音乐中对美的感知力。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安于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向往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需求。人们会在闲暇之余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既充实了日常生活,又陶冶了情操,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很多社区基层的文娱活动都和音乐审美能力主动的结合在一起。而音乐审美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对外表现在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它能够很快的让人感知到创造美的过程。当人民群众在学习一部具体的音乐作品时。从群众心理的角度来说,就是让群众感受到音乐节奏的强度、深度、能量、能够产生旋律中的共鸣,在这当中感受美学的熏陶,然后升华音乐内涵。了解好是绝美的绅士风还是律动的嬉皮风,感知音乐中的命运哲理,学习音乐的高层次文化内涵等等。
三、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音乐对人们来说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展现的是创作者对于客观世界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当群众在感知音乐的时候,获得与创作者内心情感共鸣的情绪体验时,也会给听者带来全新体验和审美享受。当群众的思维意识在熟悉的旋律之中就会有更深层次的情绪理解,理解能力不断的加深,难度就相应的就有所降低。音乐审美过程其实就是把不熟悉的音乐作品不断转化为熟悉的作品,然后内化为原动力,获得美的感受力,提升对音乐赏析的能力。在音乐赏析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并产生音乐审美经验,获得满足感和愉悦的内心体验。
四、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对艺术的魅力有所感受,那么这个人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所以群众要想在文化活动中提升音乐审美的能力,就需要全方位系统化的认识到音乐的艺术。需要一个人掌握好艺术手段的基本内在规律,艺术语言将如何的表达,各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都有怎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在群众文体活动中,国家各级政府和社区基层组织就应该想方设法多的去开展相应的活动
尽可能多的开展音乐会、交流座谈、合唱团等活动,来不断的加强人们对音乐深入而系统的了解,提升个人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能够把我们认识到的音乐理论付诸到实际的行动当中去,引导群众对音乐艺术理论的掌握不断的深化并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以及对音乐理论知识不断的内化以及升华。
(二)尽可能多的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
任何一个人的审美意识都不是先天产生而来,而是以先天基础为前提,再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来形成的。在这样情况下就需要人民群众多接触各种各样优秀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可以很好的开拓音乐审美的视野,还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赏析的综合能力。不同的音乐作品有着不同的音乐标签,相对应的代表着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节奏韵律等等。每接触一个音乐作品时,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并潜移默化的内训出音乐审美的敏感度和感受力等等。
作者:纳钦 单位:内蒙古额济纳旗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万雅娜.新时期音乐审美的“异化”现象探讨[J].黄河之声,2014,01.
[2]付馨.大学生音乐审美行为探究[J].才智,2014,13.
[3]覃春梅.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6.
关键词:音乐 欣赏 美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音乐教育和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接班人的作用愈来愈被人们重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美育价值,利用艺术作品特有的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等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美育在育,它以美的形象培养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上理想的人,发挥教育的作用。不管音乐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内容归根到底是感情,音乐作为感情载体,也是美育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在音乐的世界中,体会美的多姿多彩的。
1 音乐及其价值
广义的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但是目前音乐的概念仍存在着激烈的争议,通常可以解释为一系列对于有声、无声具有时间性的组织,并含有不同音阶的节奏、旋律及和声。而《词典》上的定义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在所有的艺术类型中,比较而言,音乐是最抽象的艺术。虽然大多数音乐是依靠听觉,但是音乐实质是依靠感官,甚至耳聋的人也能够通过感觉自己身体的震动来体验音乐,最著名聋音乐家的例子便是贝多芬,其绝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后创作的。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是一群聋哑人的最美丽的杰作,他们依靠感官,体会音乐的韵律。音乐是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之一。音乐创造是有目的的,有其丰富的内涵,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从效果上讲它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这在歌曲中这种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音乐在鼓舞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各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具体的生活现象方面是能够发挥它应有作用的。人们通过音乐艺术所表达的情感,产生相应的联想,从而可以从中看到完美真实的生活画面,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阶段生活的某些方面。此外,因为它体现了创作者的正确观点,具有教育作用。这种教育作用是通过音乐激起人们的感情而达到的,音乐艺术最容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2 美育及其价值
什么是美育,它有什么特点,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它起什么作用,通过什么途径来进行的,这些问题,都在我们心中缠绕,想进一步的了解。所谓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它借助于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如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培养人类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它虽也以艺术为主要手段来反映审美理想,但它更强调自然美和社会美特殊的作用和强烈的效果。它是通过美的各个领域,各种形态而实现的。所以,它不同于艺术教育。它也不是美学,因为美学除了研究人对客观世界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规律以外,还研究客观现实中美好的事物。但是美育却遵循美学原理,根据教育学的客面规律,研究怎样培养人们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的能力,怎样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所以美育包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层次。美育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在智能,道德和体格上的全面发展,也使得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美育强调的是育,要通过日常生活,社会自然和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电视等各种教育手段来提高。
美育可以通过音乐这种途径来提高,音乐可以通过其实践过程,渗透美育价值。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美的神韵震撼心灵,在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个性方面产生影响。因此音乐对美育影响巨大。
3 音乐与美育的关系及其对美育的影响
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身无疑具有某种潜在的教育价值。这种教育因素的社会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要通过音乐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美育能力,就必须使学生通过音乐形象,把握其表现的美的思想感情和美的现实生活。要达到这一目标通过音乐直接向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具有美感的音乐艺术形象能够为学生提供了情感体验的意境,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感受音乐艺术形象中的崇高思想,形成高尚的、美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很多音乐正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传达作品的内容美、形式美和旋律美。如若让学生长期不断地参与音乐审美活动,他们就能在长期的艺术形式熏陶下,形成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我们就具体音乐对美育的影响从几个方面来做简单的阐述:
3.1 音乐在精神上的审美愉悦感。音乐带来的美不仅表现在快乐的气氛,而且也可以给参与者双方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高校开设音乐课程,鼓励学生高业余音乐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愉悦学生的心情,使得学生的整个心灵世界将处于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在心情舒畅的前提下去主动参与学习和生活,达到美的融合。所以,音乐渗透着审美愉悦性功能。
3.2 音乐以其感染力渗透美感。音乐作为艺术审美的感性形式,其感觉、知觉、表象集中在感官上。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离不开音,作为音响传达出和谐美妙的感觉,对于审个体来说具有极强的知觉渗透力。如有一段音乐给人以沉闷、压抑之感,欣赏后,会觉得如同天阴了,乌云密布,山雨欲来的感觉。听久了,就会让人们的心情沉重。而我们听小提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即使那些并不了解梁祝爱传说的人也会为乐曲组成的美妙乐章所感动。轻柔美的音响,波澜起伏的协奏,向人们展示出爱情的美乐章。一曲交响乐的音响渗透出一种气势磅礴、催人振奋的美感。这就是音响之美作用于审美个体的感知,久而久之使审美感知得以强化,从而提高审美能力。音乐这种美的感染力对于审美个体来说,既是审美的享受,同时在审美享受中强化了审美感知。
[关键词]美术课 学生 教育作用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历来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而且要懂得艺术。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鼓舞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他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早在古代就被人们所认识。我国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教育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在教育内容上,主要科目都有德、行、艺的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美术教育事业也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重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审美的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认识,中学美术课得到了全面恢复,被国家教委列为普通中学的必修课。
从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在精神上寻求心理平衡和自我实现的必然,它是人类生活的一种需要。人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地发展美、追求美、更好地创造美,就必然需要不断地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充实、丰富和完善自己。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作用正在于此,它的这一作用是中学其他课程所难以替代的。
二、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扑克、画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品的毒害而上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扑克和画刊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用纯自然主义的手法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亵渎情爱,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学抵制品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上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譬如,要盖一幢大楼,设计时必须考虑大楼的外观,要考虑大楼的造型、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而造型、色彩就属于美术范畴。大楼的设计者除了具备力学知识、土木建筑结构知识上,还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审美修养,否则就难以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再如纺织业,从布料的花样设计到成衣的款式设计和色彩搭配,无一不与美术密切相关。
过去,我们的纺织品由于对美术设计不够重视,产品颜色单调、款式陈旧,难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尽管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但由于设计单一,因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由于我们重视了美术设计,使产品以新颖的设计、优雅的款式和众多的花色品种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信誉,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其他方面如商品包装业、广告业、日用工业、室内装饰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广大中学生今后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人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伴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一、审美能力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感官与心灵对形式美的感悟和品位能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增强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各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这种现象是当代学生必须要面对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对美的发现和对于爱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形成都是基于这种形式美。形式美具有四大要素:色彩、线条、声音、形体,这四大要素中有三个都是对于视觉的体验。高校中对于美术的教育,通过系统的教学,将美术的知识和美术欣赏通过形式美的方式进行教授,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使学生在内心构建起一个审美心理的结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悟与品位能力。
(二)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生境界
审美能力能够在无形中塑造、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超于一切现实因素逐步获得学生对于自由的人生的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这种能力的培养,能够改变学生的心态,从而改变学生的一切活动,致使学生的心理、身体都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具有活力。比如,在对梵高《阿尔的吊桥》进行赏析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幅作品,体会到强烈的彩色应用,能够想象这幅作品是多么的大胆创新。通过对画中任何自然的洞察,体会到了梵高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对理解的渴望。通过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中深切的感受到梵高画的美,能够体会到画中美的感染,从而体会到梵高的伟大情操,这是其他教育培养所达不到的。只有审美,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事物的美,给学生的感官和情感提供享受,使学生的精神受到鼓舞,从而感受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受到陶冶,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趣味。
(三)在学习生活中思维模式更趋完美
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的是为模式从理性向感性、抽象和自由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加强,提高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就像在劳动创造中,劳动可以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的技术,从而不断改善操作,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把握能力和创造力。同样的,美术教育也一样。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将美术教育中直观的造型和理性的实用目的融合起来,使技术艺术化,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社会接受和使用。
二、提高高校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对于审美的理解能力,就是要在对作品的感受的前体现,加深对于自然事物本质的把握或者说是对于艺术作品的内容意义的掌握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需要在长期的美术教育中有意识、无意识形成的,是文化熏陶的结果。它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加大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接触,从而获得感悟,又要学生能够具备大量的知识储备,从而具有丰厚的生活底蕴。所以,要想具有这种审美理解力,首先学生就要接受长期的对于一般知识的教育,通过这个过程,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其次,当学生的知识储备已经达到要求后,就要使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审美理解力的形成。通过这两个过程,可以使学生给你加深对于各种艺术的表现技巧的理解,从而能够每个作品中的各种象征意义和各个典故,从而能够对于作品的哲学思想能够较好的把握,体会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精神。
(二)确立审美知觉在美术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运用审美知觉原理进行的。知觉是对各种事物的不同特征,比如事物的形状、空间、色彩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把握,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觉力、对美的感受力。这是一种自然的艺术知觉,它通过审美的活动,建立起作品的基础,从而搭建起学生和作品之间的桥梁,比如学生对于审美的想象、审美的认识和审美的创造等。高校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学习绘画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的审美知觉的开发,这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视觉训练是高校教学的最终目的。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美术教学中的核心就意味着,通过学生生理和心理对作品的感知,从而建立学生对于作品的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意味着,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要将教学的方式、思想以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实现既能与主体思维方式的相统一,从而事项高校美术教育从技术能力的培养向着视觉思维能力方向培养的全面转型。
(三)培养审美主体的再创造能力
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其根本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再创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形成审美自由的观念和心态,认识到艺术的审美自由是人类劳动的最高形式的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自由创造的审美意识。其次,要从学习方式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教导学生求异、质疑、想象,从而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超越现实的局限,创造即时性和偶然性的审美情感,使艺术的想象在大量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基础情感上,成为作品。最后,要教导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培养凌驾于生活之上的艺术审美。
(四)具体化审美表述的方法
审美的表达,是建立在许多基础上的,比如民族、环境、文化、历史、经济、专业修养、语言等,这些都是学生自身的一种能力。能够对一副优秀的美术作品做出高质量的评价和鉴赏,都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学生这方面的培养,需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从浅入深、由简到繁、从局部到整体,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技巧表述,单纯从技巧上让学生进行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所学的知识对作品进行表述。比如,当学生在进行色彩的研究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的学习,尝试对色彩分析的表述。只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生审美表述的能力,就能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众所周知,舞蹈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体动作艺术的一门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舞蹈艺术审美规律的一门科学,舞蹈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舞蹈审美学。它主要是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审美创造和鉴赏的科学,是舞蹈与美学交融的一门新兴学科。
舞蹈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舞蹈家和舞蹈作品都不应也不可能独立于它所属的社会而存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所以,若不研究舞蹈自律与他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就不可能真正全面地、完整地把握舞蹈的审美本质。
作为舞蹈学科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舞蹈美学首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及相对界定自己的研究范畴。无疑,舞蹈美学是把舞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舞蹈的产生、存在及变化的根源、形态,自然就是舞蹈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物化,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所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当然是舞蹈美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舞蹈不仅是舞蹈美学研究的对象,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审美对象。它之所以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对象,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反映。实际上,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本身也是在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中呈现出来的,研究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的特殊点当然也是舞蹈美学研究范畴之中的重要之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舞蹈美学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个已然的存在物,通过这一存在去把握其形式美,把握其间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把握其真善美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把舞蹈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生成过程,去把握其审美创造、其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以及其生成过程中的美的传统等等。
吴晓邦先生说的好:“谈美最好从美感说起,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舞蹈美感?我认为,舞蹈美感实质上就是舞蹈的审美意识。它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指广义的舞蹈美感,包括舞蹈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诸如舞蹈的审美观念、趣味、能力、理想和审美感受等等:另一种含义是狭义的舞蹈美感,即专指舞蹈的审美感受,即舞蹈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们,在创作与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这种舞蹈的审美感受,是舞蹈审美意识的核心所在。舞蹈的审美意识,也属于人们社会意识的一种,它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没有舞蹈艺术的存在,也就没有关感可言。要认识舞蹈审美意识的来源和本性,就必然要涉及到舞蹈与生活的审美反映关系,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舞蹈美,以及舞蹈的本质与审美规律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舞蹈的审美,在心理学上来说,也是属于心理感觉与知觉的认识活动。费尔巴哈与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曾从哲学上肯定了美感是通由感觉器官对客观现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恰巧又是对自己的认识,即人在客观对象上看到了自身,看到了人的情感和生活,于是产生出审美的愉快。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认识的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但美感认识毕竟与感性认识有本质的区别”。而且舞蹈的美感与一切美感乃至人类的一切意识现象一样,它“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由此,我们看到舞蹈审美意识(美感)是对舞蹈审美对象的一种能动的反映,就其反映的内容或感受的形式来说,也是人们舞蹈艺术实践的产物,它的内容与特性,是取决于舞蹈审美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取决于一定历史社会舞蹈文化发展的现状和水平;它所特有的把握社会现实的审美感知方式,是产生和建立在人类舞蹈文化漫长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之上的。原始社会时期的舞蹈,有其萌芽状态的舞蹈审美意识,这与欲望满足后的、狩猎饱食后的欢乐交织在一起,但它常常被束缚在感觉本身而缺乏想象、理解的自由活动,这是远不能与当今舞蹈多样化发展的高水平的舞蹈审美意识相比的。今天,我们通过舞蹈的审美对象感知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内容、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美育意义。就审美意识来说,它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例如舞蹈审美意识与一般文化意识、宗教意识、科学意识、伦理道德意识之间的复杂的辩证关系,也必然要联系到舞蹈审美观念上真善美的关系舞蹈审美感受的反映特点――社会功利性与心理感受的特殊性――感性、理性以及情与理的统一等,还有舞蹈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异,舞蹈美感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舞蹈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舞蹈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思维等等……都需要我们联系丰富多样的舞蹈艺术实践,去做深入一步的研究。至于舞蹈美,我认为它是属于人工创造的美。舞蹈的美和各类艺术美一样,它包括舞蹈内容的美和形式的美,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而形成其特有的美,它就是舞蹈艺术形象的美。
舞蹈内容的美(包括审美情感、趣味、理想、观念等)是舞蹈家对自然与社会生活审美属性的审美意识的集中显现,它与舞蹈的形式美(包括舞姿、动态、音律、服饰、线条、色彩、构图等等)应是水融在一起的。不过舞蹈又是一门形式感很强的艺术,因此,要重视舞蹈形式美在舞蹈审美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形式美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而在重视舞蹈形式美的同时,不可忽视舞蹈的内容美仍然在舞蹈审美中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作用。从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看来,他们的审美创造体现了一个共同点,即都努力追求塑造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优秀舞蹈作品的美,我们无不是从完美的、真实的人物形象中直观感受到的。所以,从舞蹈美的全部内涵来作总体上的审视,舞蹈的美,可以说美在形象。当然,舞蹈形象的美,是舞蹈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统一,融化在人物形象塑造之中,熔铸出性格鲜明、生动的舞蹈艺术形象。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称之为‘美感’。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也是它的审美创造过程。我认为,舞蹈审美创造的一般规律,可以简述为:审美感受――审美发现――审美意象――审美形象。即舞蹈创作者以审美眼光和心灵,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审美感受,发现并选择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美;进入形象思维的系列加工,从而熔铸出舞蹈艺术美的形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作品是舞蹈家审美观的集中体现,它浸透着舞蹈创作者与表演者的审美感情、趣味和理想 舞蹈审美鉴赏的一般规律是:舞蹈形象的审美感受――审美意象的感知――审美情感的进发与共鸣――审美形象的评判,即舞蹈欣赏者,从对舞蹈形象的直观感觉、印象开始,进而产生联想,想象,感知审美对象的意象所在,激发自身审美情感,从而作出对该作品的审美评价。舞蹈家从生活情感、想象――形象,即情、意、形,换句话说,从内心到外形。而从观众欣赏角度来说,就恰恰相反,观众是要通过形、意、情来感受的,从外形到立意而获得情的感受,即从外到内。从这里我们看到舞蹈形象是审美创造与鉴赏的核心与集中点。如何通过一系列审美活动,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舞蹈审美形象,是舞蹈家们孜孜以求的。舞蹈形象是舞蹈意象的物化形态,它决非是自然物象的简单反映或直接再现与翻版,自然形象是经过意象而转化为舞蹈形象的。所以,舞蹈的审美意象,实际上成为舞蹈艺术形象塑造的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也即是舞蹈形象思维的核心部分。舞蹈审美意象,就是舞蹈家审美心灵里的意中之象。具体说来,即是第一自然或社会事物,被舞蹈家感知,产生心理表象,经过与同一事物相关的表象积累,产生了对该事物的观念之后,创作者不仅不脱离原来事物的感性表象,而是联系各种相关的感性材料,展开舞蹈形象思维活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断泛化、深化给该事物表象染上情绪色彩,注入了主观情感内容,使客观事物的表象与主观的情、意相结合,于是在舞蹈创作者心目中,逐渐形成饱含思想、情感、意趣,表现为精神境界的舞蹈审美意象。也就是说,舞蹈的审美意象是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经过形象思维过程的一系列意识加工,伴随观念的不断深化,情感的凝聚,而有选择地对于那些最能显示主题、人物性格的侧面,紧抓不舍,并使这些表象特别突出出来.强化起来.使之越来越鲜明、丰富、凝练,而成为饱含审美情趣、理想的舞蹈意象。如舞蹈家杨丽萍自编自演的舞蹈作品《雀之灵》的经验告诉我们了舞蹈审美意象的突出作用。作品从孔雀的原生形态和舞姿的雕塑感,以及绚丽生辉的孔雀服饰和独具特色的傣家民间音乐旋律,使演员自我爱怜的陶醉,特别是通过她灵动的手指给予孔雀头千姿百态的造型,注入了杨丽萍主观思想的情意,使之融为一体,她突出的强化了孔雀的“表象”,从自然形象――舞蹈意象――升华为舞蹈审美形象。人们从观赏《雀之灵》中,感受到鲜明、生动、丰富、动人心魄的独特的舞蹈人物形象和傣族民间舞蹈的柔美、轻盈、平稳的时空意境,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力来呈现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舞蹈从原生态中提取,塑造了孔雀的形象,古朴、醇厚与自然浑为一体,追求一种任凭时光穿梭,生命周而复始的宇宙观,在不知不觉的舞姿变化中象征着图腾,舞段采用剪影的方式静态地制造出远古的空间感。着力于动作的张力和意识的外延,寻找一种腾空的漂浮感。杨丽萍独创的那种雕塑感生发出来的,具有闪烁,生动的舞蹈动作,更是民族舞中所鲜见的。用“形神兼备”来赞誉《雀之灵》是似乎还不够的,杨丽萍那着魔般5的手臂有节奏、有层次的节节律动,分明超出了孔雀的机敏、矫健,反映的是人类对精致完美、灵动自由的不懈追求。给人们以强烈的舞蹈美的感染,带来了鼓舞力量,具有现代意识和富有个性的民族精神,《雀之灵》是一个成功的当代民间舞蹈精品,获得了很高的审美价值。通过美学知识的学习和探讨我深深地感到,从审美角度对舞蹈的审美与创作活动,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将有效地从艺术理论到实践,促进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是作品赋有生命力、立体感、艺术性和时代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