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给老师的毕业礼物范文

给老师的毕业礼物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给老师的毕业礼物,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给老师的毕业礼物

篇1

1、送他们魔方和指南针。生活就像一个魔方,如果不去探索它就很平常,如果不甘平庸、勇于探索和挑战就会得到无穷的快乐和认识。指南针告诉他们一旦确定生活的目标就要矢志不渝的去追求。两者结合就是静与动,发散与凝聚的结合。

2、可以为学生定制一些带有鼓励话语的小礼物,像是刻字的钥匙扣或是保温杯之类的,这样的礼物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因而会更合适一些。

3、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够开开心心的,所以可以定制一些趣味的生活用品之类的吧,像是各种定制的趣味证书或是奖牌之类的,都是可以让学生们开心一笑而又特别个性的毕业礼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本来这件事情不牵扯我,可女儿有事,卓卓的毕业典礼将由我和老伴陪同前往。

那天早晨叫醒卓卓,匆匆吃了点饭,我们就驱车前往幼儿园。来到教室时,大人孩子已经来了不少,坐了一大圈。一个假期没见面了,孩子们相互嬉戏着,家长们则相互寒暄着,一时间教室里热闹得像个集市。

毕业典礼的重头戏――汇报演出开始了。只见孩子们轮番上场,有的背诵唐诗、三字经,有的跳舞、唱歌……轮到卓卓上场了,他背诵了妈妈提前陪他练习了许多次的儿歌:“一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大石头,翻了个大跟头。两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两人见了面,相互点点头。三个小朋友,出门走走走,遇到了老爷爷,扶他慢慢走……”或许是有些紧张,就在快背完的时候,他突然忘词了,只见他有些口吃,小脸通红,眼看就要急得哭了。徐老师赶紧走上前提示了一句,在大家一片鼓励的掌声中,卓卓背诵完了儿歌《十个小朋友》,不好意思地下了台,扑进了外婆的怀抱。

最后一项安排是孩子和老师拥抱告别,这将毕业典礼推向。三十几个小朋友轮番上台,和徐老师一一拥抱。相拥抚摸着这些相处了近一年的孩子们,泪珠在徐老师的眼眶中打着转,她一定非常舍不得这些孩子呀。我和老伴也被感动,眼中也湿润了。一个能为孩子们流泪的老师,一定是充满爱心的好老师。

晚上女儿回到家,卓卓用稚气并有些激动的语气,如实地向妈妈汇报了毕业典礼的情况。最后他有些遗憾地说:“今天忘记送徐老师一个礼物了。”妈妈提醒他:“幼儿园老师不允许小朋友送礼物的。”“那徐老师怎么给小朋友礼物呀?”卓卓和妈妈据理力争。这时外婆猜到了缘由,说:“可能是每次上课,老师为了鼓励小朋友贴在他脸上的‘聪明’即时贴吧,被他当成礼物了。”

篇3

如今,杨宝要幼儿园毕业了,送他一份什么礼物呢?

我不期待儿子长大后成为“大人物”,我只求他可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绘本就是一个好帮手。学龄前的孩子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让孩子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的“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而这一切感知收集之后,最终将成为孩子的成长经验。

好吧,那礼物还是离不开绘本。除了给杨宝添了不少新绘本,我们还打算一起演一出绘本情景剧,主题是《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不仅是送给杨宝的礼物,也是送给幼儿园所有大班孩子的毕业礼物。至于演出服嘛,我们决定自己动手做……好期待和儿子一起登台表演的那一刻,那可是我们母子的首次舞台秀哦!

孩子眼里的“毕业”是什么?

憧憬型

亮亮(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去新的学校,要学新知识了!

佳佳(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去交新的朋友了。

乐乐(中班5岁):毕业就是穿很好看的裙子参加毕业典礼!

李亦磊(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上一年级了。

王朋(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唱毕业歌了。

认真型

小米(大班6岁):毕业就是长大了一岁,要更懂事了!

茜媛(中班5岁):毕业就是从一个小的学校换到一个大的学校。

章蔓妮(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学拼音了。

虞佳佳(大班6岁):毕业就可以去茅老师那里报剪纸班了。

伤感型

妞妞(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了。

小妍(大班6岁):毕业就是不能来幼儿园玩滑滑梯了。

黄路瑶(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到很远的实验小学去读书,要和我的好朋友分开了。

陈震浩(大班6岁):毕业就是要和亲爱的老师、阿姨说再见啦!

不知所措型

琪琪(中班5岁):毕业啊……让我想想,大概是去检查身体吧。

鸣鸣(小班4岁):毕业就是要去比赛(谁是)第一名!

陶陶(小班4岁):毕业就是要听老师的话。

刘安心(大班6岁):毕业就是我爸爸妈妈结婚了。

篇4

一、活动形式:家长开放、文艺汇演

二、活动主题:毕业季、圣诞感恩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小朋友体验离园时的惜别之情,借由圣诞节日气氛,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感谢伙伴的陪伴。

2、体验与老师与父母、老师、伙伴一起参与游戏,增进家园、师生、同伴的互动。

四、活动组织者: xx 幼儿园

圣诞毕业典礼邀请函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即将来临了,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又能收到圣诞老爷爷为他们带来神秘的礼物,孩子们听说圣诞老爷爷为他们带来了礼物,他们可开心拉。在圣诞当天我园将举行大班毕业典礼,我们将会为孩子和家长们留下一个难忘又有意义的圣诞节。圣诞爷爷也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小礼物,还有现场抽取参加狂欢舞会幸运大奖,等着大家来拿。期待着活动当天你您的到来 , 为我们孩子的成长做见证,一定要准时哦!

具体时间:*年*月*日

五、参与人员:园长、全体老师、家长、幼儿

六、活动流程:

1、主持人出场:( 选择一位园所老师充当活动主持人,借由圣诞节节日气氛来引出毕业典礼,简单介绍圣诞节由来、习俗等等。)

主持人出场话术:

小男生:亲爱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们。

小女生:亲爱的叔叔、阿姨和朋友们。

男女生合:欢迎来到我们毕业典礼的现场。

老师:感谢你们的到来,今天我将和两位小朋友一起带领大家走进“毕业班典礼”。小朋友们说我是谁? -Melody、很高兴在这么温馨的场合之下我们又见面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承载着欢声笑语,也夹杂着离别的愁绪。愁是我们的宝贝即将挥手告别辛勤教导我们的老师,以及朝夕相处的伙伴;喜的是我们的宝贝长大了,张开理想的翅膀往更高的天空飞翔。

小男生: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要毕业了。

小女生: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爸爸、妈妈、老师一起和我们来庆祝。

老师:是啊,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非常感谢培育宝贝的老师,同时也不舍离开我们的园长。小朋友,离别在即,让我们再次感受园长那慈祥的笑脸,听听园长老师的教诲和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吧!

2、园长致辞(围绕圣诞节感恩这一主题展开:家长对园所的支持、老师的辛勤付出等等)

主持人出场话术:

小男生:看看身边的伙伴不再任意打闹,个个都长高长壮了。看,我就是一个健康的宝宝。

小女生:是啊,我也长高了很多,比小班的小朋友大多了,是幼儿园让我成为一个漂亮的小姐姐。

老师:你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是老师的心愿,更是爸爸、妈妈众所期盼的。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会有怎样不同的心情呢?

3、小中班助兴演出及毕业班节目汇演

毕业生致答词

Dear principal,teachers and friends.( 亲爱的园长、老师、朋友们 )

Today is a wonderful day、(今天是个激动的日子)

We are glad to have studied in here.( 我们十分高兴曾在这里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 )

Now we would like to say thanks to everyone、(现在我们想对每个人说声谢谢)

Goodbye,everyone、(再见各位)

We’ll remember you and don’t forget us、(我们会永远记得你们)

Goodbye!Best wishes!Bye-bye! (再见!祝福你们!再见!)

4、毕业班集体歌唱毕业歌

歌词:

Today we should say goodbye

Say goodbye

Say goodbye

Today we should say goodbye

Say goodbye to our friends

5、亲子互动游戏

1、游戏名称:两人三足

游戏准备:布条、场地划线(起点、终点)、篮子、英语卡片若干

游戏规则:家长一人和孩子一起并排站立,把孩子和其中一名家人两人的腿绑在一起。两组或三组一起,在起点线上听到老师的口哨声开始往前跑,到终点后家长从篮子里拿出一张卡片再跑回起点,由孩子念出单词。最快完成的一组为胜者,老师颁布礼品给胜者。

2、游戏名称:毛毛虫

游戏准备:呼啦圈、障碍物设置

游戏规则:孩子和家长三人排成一列纵队,第一个呼啦圈套在前面身上,第二个呼啦圈套在后两人身上,通过规定路线中的障碍物,并由孩子沿途进行单词复述,先到达目的地为胜者。

3、游戏名称:抢阵地

游戏准备:呼啦圈若干

游戏规则:准备好呼啦圈放在地上,母子、父子听口令强阵地(迅速站到圈中),没有抢到即淘汰,随即撤走一个圈,继续游戏,以此内推,直到剩下一个呼啦圈为止。

七 、毕业礼帽制作、抛学士帽合影留恋 ( 老师指导家长和小朋友制作毕业礼帽 )

抛学士帽的注意事项:

2、由于幼儿尚小,活动需在老师家长监护的情况下的进行,避免落下的学士帽划伤幼儿。

八 、互赠小礼物( 园方协助准备礼物,例如:优秀毕业生奖状 )

九 、主持人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篇5

刚毕业回到学校时,校长对家长说着我就是孩子的语文老师时,家长说:“她都是个孩子,怎么教我们家的孩子。”我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帆布鞋,手指扣着牛仔裤。委屈。后来各种让自己哭笑不得的情况发生,原因只是因为我年纪小,不是正式编制老师。我一度怀疑自己回来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可每当走上讲台,看着孩子们单纯的脸,自己也变得简单。

教师节的前几天时,我就听见有好多学生说着要在节日当天送我一个神秘的礼物之类的话,我想着一个7、8岁的孩子想法真多,课堂上我告诉学生,不要给我任何礼物,话音刚落,学生们脸上的表情立刻变得不高兴了。有学生发言了,用稚嫩的语气问我:“老师,难道我们亲手画的画、做的卡片你都不收吗?”其他学生附和着,我知道,我伤到孩子们的自尊心了。我突然感动、自责,我像孩子们提出道歉,并说:“老师很高兴收到你们亲手做的礼物,但在老师心中,你们给老师的礼物就是你们变得更优秀,比如上课更认真、字写的更漂亮。”孩子们不约而同的大声回答:“我们一定会做到。”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是幸福的。

节日那天,早读时间时,我走进教室给孩子们指导读课文,学校通知全体教师集合照相,我看看教室的孩子们,再看看校园里其他的老师陆续到场,有的孩子注意到了,马上举手发言说:“老师,你赶紧去吧,我们会好好读课文的。”其他孩子也用同样的眼神看着我,我给孩子们说:“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的更好。”有些活泼的孩子甚至起立,坐着敬礼的姿势说着“保证完成任务”。中午改作业的时候有好多孩子一手拿着作业本,一手拿着一朵塑料花,或是自己做的贺卡、画的画,也有拿着买来的漂亮包装的礼物,我都给孩子们说声“谢谢”,收下了,特别是孩子们自己做的礼物,我会低头靠在孩子的脸边,摸着孩子的头,问问孩子为什么做这样的形状?甚至有些平时课堂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学生都大胆的说着自己的想法,着让我发现了更多学生的优缺点。那段时间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比平时要进步很多,感动中,在节日过后的一次日记批改时我发现了这样一则小日记

今天是教师节,因为自己生病,早晨没去学校,下午我也没有准备礼物给老师,但是我当天写作业时非常认真,老师在我的作业本上画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还夸我真棒。我想,我是不是已经把最好的礼物送在了老师的心里呢?

我在班上读了这则小日记,并说“这是我收到最让我感动的礼物。”好多孩子都低着头,抿着嘴。孩子们用眼神告诉了我他们心里的疑问:难道我送给老师的礼物老师不感动吗?我看着我这70个单纯可爱的孩子,告诉他们,他们所有人给我的礼物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真心送给了我。这时,孩子们才露出了真正属于他们的笑脸。看着这些简单、稚嫩的小脸,我模糊了双眼,现在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班里有个孩子因为家庭特殊,照顾他的奶奶不懂知识,那孩子平时不多说话但特别聪明,记忆力特别好。我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每天给他辅导一个半小时,很快他的成绩由平时的七十几分提到了九十分,我看见孩子平时没有笑容的脸上有了一丝微笑,我想,多好。在圣诞节的时候,班里好多孩子拿着苹果给我,我对着他们说着“谢谢”,笑着收下孩子们的一颗颗心。我给辅导的孩子拿着一个包装好的苹果来我办公室,腼腆地对我说着“节日快乐”。当时我心里愣了一下,因为我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绝对不会有多余的钱买一个五块钱的苹果。我问他为什么要给我苹果时,他说:“我奶奶让我给老师的。”当天晚上辅导时,说起礼物,他奶奶给我说,孩子回家说学校老师让每个学生给老师买礼物,她只好给孩子钱了。

我一下子心凉到底。突然认识到我帮助孩子提高的只是他的卷面成绩,而不是思想上的成绩。那一刻我又一次深深怀疑自己做的是否值得?难道减短自己看书的时间,就是为了换来一个欺骗家长和老师的孩子吗?那一刻我深深认识到,教育一个孩子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而这三者缺一不可,并且同等重要。在学校,老师可以教一个孩子如何诚实,但由于社会教育或家庭教育的缺陷,使孩子得不到更好的实际教育,这样,孩子很难会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因为,在我心里,不是成绩好的学生就一定是好学生,而是作为一个学生,首先做的是一个品德兼优的学生,其次才是成绩好的学生。

对于过节学生给老师礼物这件事,我不赞同老师拒绝学生的礼物,更不赞同老师严厉地批评学生。给老师礼物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如果大人、老师都能认真、正确对待这件事,那我觉得这不失为孩子学习同长辈如何交流的一次好机会。日常教学中,虽然提倡学生和老师平等,但在学生和老师心中,始终不会做到真正的平等。那么学生可以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情感,也可以学会如何更好的和别人进行正确、有礼貌的口语交际,老师在这些交流中也会发现孩子的优缺点,这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又是多么的弥足珍贵。有些家长为了“刻意”讨好老师,或是甚至有些老师为了某些原因“刻意”接受学生的礼物,这样就扭曲了原本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共同交流的教师节节日的宗旨了。口语交际是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就课堂的四十分钟很难让班级授课制下的学生更好、更全面、更灵活的进行实践学习。那家长、教师为何不正确的对待节日这一机会,让孩子大胆和老师交流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投稿咨询 杂志订阅 发表辅导 文秘咨询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