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范文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57

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篇1

关键词:商品肉鸡;传染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215-1

1 商品肉鸡生长发育优势

商品肉鸡作为常见的食用商品能源,具有生长快速、饲养所需周期较短、饲料消费较少等一些特点,并且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对比发现,肉鸡的肌肉生长速度远远快于其内脏的生长速度,尤其是它们的心脏和肺部的生长远慢于肌肉的生长,从商业利益角度考虑,这一优势是导致肉鸡能够成为肉类食用商品中最受饲养者欢迎的理由之一。

由于肉鸡从出壳开始一直到商品供应的周期非常短暂,从而导致作为商品上市供应的肉鸡大多肉质娇嫩,肉感,这也是商品肉鸡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正是由于肉鸡的内脏器官发展缓慢,以至于器官的功能大大降低,不能为它们生长迅速的肌肉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从而导致发展并不成熟的肉鸡个体感染上许多疾病,又因为它们大多群居聚集,所以这些传染性疾病成为了商品肉鸡的天敌,并日益常见起来。

2 商品肉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和发病规律

肉鸡的常见传染病大多产生在肉鸡发育生长阶段,由于体质和环境的影响,相对于其他鸡种,商品肉鸡的发病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难以从单个个体上检验出来,通常都是等到个体发病并且产生传染后才能察觉,因此,加强肉鸡的饲养管理对于诊断和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

2.1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断

现阶段,随着我国肉鸡饲养水平的提高,肉鸡饲养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只有科学地养殖才能减少肉鸡发病率,当然,科学技术的应用,为商品肉鸡一些常见传染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机械化的诊断工具来确保鸡群的健康与否,还可以通过体貌、毛色等对照诊断鸡群的健康情况。科学的管理模式区别于传统饲养模式,摒弃了传统模式中混养、散养,采用了科学的管理,封闭式的饲养模式,通过人为调节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以及杀菌消毒等防护手段,保证了肉鸡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将肉鸡的发病率降到最低。然而,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仍然有一些传染病防不胜防。

对于肉鸡来说,常见的传染病分为生长初期的大肠杆菌病、烟曲霉菌病;快速生长期的鸡新城疫、鸡球虫病;生长后期的禽流感以及经常性病发的大肠杆菌病。因此,熟练地掌握商品肉鸡在各个季节的发病规律是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2.2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规律

众所周知,春季和夏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对于肉鸡种群来说也不例外。早春时节,由于通风和保暖之间的冲突,肉鸡的鸡舍一般比较干燥。随着肉鸡的增长和排泄物的增加,在不及时通风的情况下,补充不了新鲜的空气,以致于大量的有害气体滞留于肉鸡体内,久而久之,鸡群逐渐出现了病体。

春末夏初时节,由于气温的升高,昼夜温差的加剧,导致鸡群吸收的新鲜空气不能及时替补排出的有害气体,从而使得鸡舍在自然通风状态下已经无法实现气体之间的平衡交换,因此,夏季是肉鸡的发病高峰期,这时候的商品肉鸡传染病常见的有大肠杆菌病和鸡球虫病。

由于冬季是一些病毒病菌的冬眠季,因此在这一季节,肉鸡的发病率较其他季节来说是比较低少的,但是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不仅需要观察预防鸡群的健康成长,还需要保证它们拥有一个保温且通风的环境。

3 商品肉鸡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治疗

虽然说鸡群传染病的及时诊断对于维护饲养人员的利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传染病的治疗在处在鸡群发病的特殊情况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由于肉群的庞大和集中,使得传染病在鸡群中传染速度之快,传染程度之深远远超出人类所想象。因此,正确迅速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已经传染的鸡群来说十分重要。当今社会,疫苗药物的研究发展,使得预防和治疗肉鸡的传染病结合为一体,对于突发传染病的鸡舍,除了隔离出那些发病的肉鸡外,还可以通过对鸡舍的消毒,用具的清洗和肉鸡的药物喂食等措施来治疗已经出现常见传染病的鸡群。

4 结语

篇2

[关键词] 传染病防治 急诊医护人员 测验

[中图分类号] R1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51-03

卫生安全防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前卫生事业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传染病防治在卫生安全防御体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我们对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有许多新发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2003年我国多个省市发生SARS的流行,就是对卫生安全防御体系的一个考验。面对突发的急、慢性传染病,医院急诊科室成为了防御的最前沿阵地,如何加强急诊医护人员各种传染病防治的知识、增强防范意识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成为各种类型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次基线调查的目的就在于了解目前北京市急诊医护人员掌握传染病知识的现状,根据测验结果制定对急诊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的培训计划;以增强急诊医护人员对各种类型传染病的应对能力。具体摸底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在北京市先去五家三级甲等医院和三家社区医院,对其急诊意识和急诊护士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摸底测验。本次测验共有来自朝阳、天坛、陶然亭、友谊、同仁、宣武、大栅栏和椿树等8个医院的120名意识和142名护士参加,各单位参加人员情况(见表1)。

表1 各医院参加测验的人员情况

1.2 研究方法 邀请6名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专家拟出两套针对急诊医生和护士的测验试题,经过多次修改论证后形成最终的测验试卷,满分均为100分。由调查员到各医院进行集中摸底考试,急诊医生和护士均为匿名参加本次测验,医生考试时间为45分钟,护士为30分钟。同时对部分急诊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日常接诊情况调查,了解日常接诊中38种传染病出现的频率,接诊频率按五级评分,分别为0=从未遇见,25=偶尔遇见,50=一般,75=比较常见,100=非常常见,共回收问卷49份。

1.3 分析方法 应用Epi6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核对,SPSS10.0统计软件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进行检验,并比较分析不同级别医院的得分情况。计算日常接诊中传染病出现的频率得分,小于25分为少遇见,大于50分为比较常见。

2 结果

2.1 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2.1.1 急诊医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本次急诊医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共有50道题,每题2分,各题的难度、区分度统计结果(见表2)。其中区分度大于0.4的有40题,占80%,在0.19以下的有4题,占8.0%(见表3)。难题和容易的试题题数目各为14、9题,分别占28.0%、18.0%(见表4)。

表2 急诊医生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表2 急诊医生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表3 急诊医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试题区分度统计

表4 急诊医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试题难度统计

通过计算库德-理查逊(Kuder-Richardson)系数来检验急诊医生试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R=0.9341,显示急诊医生摸底测验试题具体有很高的信度。为了检验本次用于测验的试卷的效度,我们特邀请几位传染病专家,请其主观判断试卷的内容效度,结果证明该试卷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可以用该试卷测验急诊医生的传染病防治知识。

2.1.2 急诊护士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本次急诊护士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共有30题,其中前10道每题4分,其余20道题3分,各题的难度、区分度统计结果(见表5)。其中,区分度大于0.4的有20题,占66.7%,在0.19以下的有6题,占20%,(见表6)。难题和较难题数目各为9、8题,共占56.7%,说明急诊护士的题目较难(见表7)。

表5 急诊护士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试题区分度统计

表6急诊护士摸底测验试题分析

表7急诊护士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试试题难度统计

计算库德-理查逊(Kuder-Richeardson)系数R=0.9735,显示急诊护士摸底测验试题具有很高的信度。专家判断试卷的内容效度也很好。因此可以用该试卷检验急诊护士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

2.1.3 急诊医护人员日常传染病接诊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共涉及传染性疾病38种,按从未见过、偶尔见过、一般、比较常见、非常常见五种情况分别赋予0、25、50、75、100分,分别计算每种疾病接诊频率得分(见表8)。其中接诊频率得分为0分,即从未接诊过的传染病有五种,分别是鼠疫、黑热病、布鲁氏病、莱姆病、炭疽。大于50分的五种分别为流行感冒、痢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感染性腹泻。

表8 急诊医护人员接诊传染病频率得分的均值

2.2 传染病防治知识摸底测验的总体情况 本次测验共回收合格的试卷262份,包括120名医生和142名护士的试卷,无空白卷。其中急诊医生的平均成绩为57.35分,护士的平均成绩为57.62分(见表9)。

表9传染病知识测验总体情况

2.3 三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比较 五家三级医院急诊医生的平均分为60.14,三家社区医院急诊医生平均分为52.87,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得分差异有显著性(F=15.475,P

表10社区医院与三级医院测验结果的比较

2.4 不同医院急诊医生测验情况 各个医院急诊医生参加摸底考试测验的结果(见表11),友谊、同仁、宣武三家医院医生的评分均超过及格分60分,友谊医院急诊医生得分最高(64.9),陶然亭医院得分最低(49.8)。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医院得分有显著差异(F=5.595,P

表11 不同医院急诊医生摸底测验结果

表12 各医院急诊医生得分两两比较的显著性结果(P值)

2.5 不同医院急诊护士测验情况 各个医院急诊护士参加摸底考试测验的结果(见表13),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医院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3.354,P=0.003),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显著检验结果(见表14),椿树医院急诊护士得分显著高于除陶然亭以外的其他6所医院。

表13 不同医院急诊护士摸底测验结果

表14 各医院急诊护士得分两两比较的显著性结果(P值)

3 讨论 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是急、危重症多,流动性大,有传染患者就症。绝大多数成人传染病患者发病后并不是直接到传染院和综合医院的传染科就诊,而是可能直接到急诊科就诊,许多急诊医护人员常是病人一到就要立即进行救治,不可能把病人放到一边,先窒息询问病史和做好各种防护再去抢救病人,这种工作方式无疑是将急诊科工作人员暴露在危险的境地之中,如有烈性传染病,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如不是具备较强的传染病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将势必造成传染的漏诊和误诊。例如本次调查中对于有典型临床体征的霍乱和鼠疫病例的鉴别诊断,误诊率分别为55.8%,63.3%。这不仅使得急诊科医护人员成为最容易感染的高危人群,更为严重的如漏、误诊一些传染性较强的传染病病人,这些病人流入社会就有可能在一般人群中引起广泛的爆发和流行。

此次急诊医生和护士的传染病防治知识测验试题均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经几位传染病专家判断证明该试卷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因此可用于检测急诊医生的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

从此次检测结果分析急诊医护人员传染病知识掌握总体一般偏差,均未达到及格分。这表明许多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消毒隔离防护意识,究其原因是因为近年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载趋势,许多高年资的急诊医生常年也未必接诊一例传染病人,而随着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和医疗机构的规模扩大,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普通临床医生与传染科医师也是隔行如隔山,由于目前传染病发病率低、病例少,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对传染病所获得的知识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传染病知识水平就必须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系统的培训而仅仅依靠在实践中学习摸索的方式已不适于目前的防治状况了。

此次测验试卷中区分度差的10道试题中,绝大多数难度指数均>0.9,即试题非常容易,这10道题所涉及的疾病及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知识均是目前卫生部或卫生局反复要求进行培训、重点要求掌握的传染病相关知识。例如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染性非线性肺炎等,多数医务人员均接受过相关培训,故知识掌握较熟练,试题回答正确率较高。对于难度大的试题,多数为发病率较低或基本不常见的传染病,这些病种的救治一般均在传染病院,因此综合医院的急诊医护人员较少见到此类病例,缺乏相关的就诊知识,例如乙脑、流脑、阿米巴痢疾等。像腺鼠疫、黑热病等传染病所测试人员中根本无人见过,回答正确率就更低了。而病毒性肝炎、猩红热等基本虽然临床相对比较常见,但由于考核内容过于专业,掌握情况也不好。

由于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和在医院医疗工作中的最前线地位,更由于他是医院应急的最易调动力量,因此使得急诊科在自然灾害和大疫到来之时,成为第一时间到位的救护队伍,和疫魔打遭遇战的前头部队,而通过此次对262名急救医护人员的传染病之时摸底测试结果表明,依靠目前医护人员的诊疗水平尚不具备抵御传染病流行的条件。

因此尽快加强医护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培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不仅要求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平时要搞好急诊技能的训练,基本知识储备,基础知识的强化,更要熟练掌握各种传染病识别与防护,包括一些少发病和新发传染病,当遇到大疫时不但能给病人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还能及时发现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为防止疫情爆发流行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同时也能对医护人员做到适当防护,避免工作人员受感染和作为第二传染源。所以加强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培训不见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当患者是否有传染性或传染性不明确时,以传染病患者对待,严格执行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操作规程,充分利用各种屏障防护用具和设备,减少各种危险行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

参考文献

[1] 苏雷,秦唯一,等.反思sars,综合医院急诊工作需要改进的重要环节[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0):716.

[2] 张敏强著.教育测量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8-118.

[3] 王力发,杨丽编.教育统计与测量[M].第一版.黑龙江: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4:294-299.

篇3

家庭暴发:此户家庭中三人同时发病,儿子来所就诊后被确诊为肺结核,父母陪同来所,经检查也被确诊。时间上无法区分谁先感染发病,但从肺部病灶分布情况高度怀疑其母亲为首发者,引发其他二人发病。

涂阳肺结核病人,既是社会主要传染源,又是引发家庭传播的传染源。1例传染性肺结核病人,1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

主要症状:3例均有咳嗽、咳痰、伴乏力、盗汗等症状,儿子伴胸痛。详见表1。

细菌学检查和X线诊断:肺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胸部X线和痰结核菌检查。仅依靠X线检查,对肺结核病作出诊断,往往不准确,痰涂片检出结核菌其诊断的准确性非常大,很容易找到传染源。

我所实施“世行项目”规定的肺结核门诊诊断规程,凡来门诊就诊的“可疑者”作痰涂片检查,以检出诊断肺结核传染源。

DOST的实施:对于病人来说,可以保证在不住院条件下得到规律治疗,提高治愈率;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减少复发机会。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可以减少传染。从而阻断结核病的传播。

本文报告的肺结核病家庭暴发的3例病人,均接受我所的DOTS管理,由县、乡、村三级督导员分级管理,治疗满2个月3例查痰均转阴性,拍胸片病灶均吸收明显,可能与从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有关。3例均享受低保,家庭困难,无钱住院治疗,均服用口服免费药,现仍在治疗中。肺结核病在家庭中互相传播的很常见,但常常是发病时间先后不同,发病者家庭关系以父子(女)、母子(女)、兄弟姐妹者多见。而此例家庭与他们不同,发病时间相同,发病者父子。夫妻关系同时存在。

篇4

关键词 发热 不明原因 病因

本文就2001~2006年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4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病例规律,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提高对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

144例患者来自我院感染科2001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其中男92例,女52例,年龄10~78岁。平均36岁。

诊断标准发热持续3周以上,T≥38.5℃,经门诊检查或住院1周以上诊断仍不明确的患者。144例中有126例经有关检查最终明确诊断。

方法 血液细菌检查40例(27.8%),骨髓检查18例(12.5%),组织检查22例(15.3%),影像学检查21例(14.6%),临床过程分析及诊断性治疗25例(17.4%)。

结果感染性疾病最多见,共84例,占58.3%,其中细菌感染最多(37例),其次为病毒感染(26例),此外寄生虫感染和真菌感染占有一定比例。细菌感染中,以结核菌感染最多。非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肿瘤性疾病(18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6例)。另有药物热8例。仍有18例未明确病因。

讨论

本研究中144例FUO患者中,最终明确诊断126例。明确诊断率为87.5%,与国内外报道相近。是常见病的非典型表现,而不是罕见病例引起,故我们在病因诊断中,首先应从常见引起发热待查的病因考虑。本组病例中,感染、结缔组织病及肿瘤仍是引起发热的三大疾病。

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仍为主要病因。其中结核病仍为首要病因,这主要是近年来人口流动性增大,造成结核的传播,同时由于肺外结核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依据造成诊断困难。结核病患者中,肺外结核是诊断FU0的重点难点。此类患者除长期发热外,常伴乏力、消瘦、盗汗等非特异性症状,辅助检查缺乏特征性,PPD可为强阳性,也可为阴性。化验检查可有血沉增块,抗结核抗体可为阳性或阴性,因此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仍是诊断肺外结核的主要方法。另外,伤寒也是发热待查病例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肥达氏反应假阴性率25%~44%,只做1次血培养伤寒则有21.7%被漏诊,因而不能只相信1次肥达氏反应、血培养,必要时可以多次多部位骨穿结合骨髓培养确诊。

FUO病毒感染病例中,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为主要病种,这些病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于院外诊为FU0,因伴有轻度肝损害收入我科。入院后,1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仍有8例出血热抗体阴性,但入院后有明确的出血热临床经过,予临床明确诊断。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可长期发热,但血象可恢复正常,抗EB抗体可为阴性,从而增加诊断困难。故诊断这类病例时,不能完全依赖实验结果,而应密切观察临床经过,以助诊断。

其次,感染性病例中寄生虫感染达11例,占感染性疾病中的13%,考虑与近年国际交往增多,疟疾等寄生虫感染病例增多有关,其中8例疟疾中有4例为援外归国人员,有疟疾流行区生活史。另外真菌感染中,PCP比例增大,与近年来艾滋病发病率上升,而有的患者因为社会心理因素,隐瞒病史,未能进行相应检查明确诊断有关。因而在这类病例中,追问完整的病史有助于诊断。

结缔组织病中,以女性患者为多,其中男女比5:11,SLE是其中主要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复杂,需排除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其他疾病,才能最后作出该病的诊断。

篇5

关键词:传染病;预警机制;实践

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主要为各种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广泛的在人类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类型,其传播包含携带源、传播途径及易感群体等三个关键环节,及时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能避免其大规模流行爆发,这对于传染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医院在其已有的预警、分诊及防控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原有的体系、优化原有流程、改善报告机制、坚强防控力度,能够提升医护人员对于传染病的预警能力、控制能力和应对能力,从而提高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在早期实行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病的扩大化传播[1,2]。

1预警机制

1.1发热症状的预警、分诊及应对

1.1.1症状标准医院应公开告知发热症状(其体表温度≥37.5℃)的患者应在入院时首先于发热门诊进行分诊,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予以引导,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诊治。

1.1.2流程 ①发热患者经检查后由经验丰富的接诊医师作出初步判断,确定该发热患者是否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患者;②若检查结果揭示患有或疑似患有传染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并接受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文件,及时上报至医院管理人员,同时进一步检查和监控患者状况,并将传染病进行分类,在确认无误后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等待指示。

1.1.3应对措施发热为呼吸道病的一般症状,而该类传染病伴有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哮喘等相关表现。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以飞沫传染为主,因此及时将传染源及疑似传染源加以隔离为有效的应对手段,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控作用。

1.2腹泻患者的分诊、应对

1.2.1一般症状就诊者的腹泻症状规定为排泄次数>3次/d,且其排泄物多为水样便、稀便、血便或黏便,同样医院应公开规定有类似症状的就诊者首先到肠道门诊行预检,并按照以下流程操作。

1.2.2分诊流程①通过详细检查确定腹泻患者否为消化道传染病者;②若检查结果表明其为消化道传染病者或疑似患者,则立即对该患者进行专室隔离、治疗和监控;③填写报告,将信息上传至疾控中心。

1.2.3疾病防控消化道传染病一般包括霍乱、痢疾等,粪便、水源、病原接触为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对患者进行隔离,同时对病例地区进行水质的病原学检测。

1.3流感的诊断及监控

1.3.1症状发热门诊的流感样患者的腋下测温高于或等于38℃,且伴有喉部疼痛、咳嗽等表现。

1.3.2分诊与发热患者的诊断类似,主要仍是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行专室隔离诊治策略,作好记录,避免交叉污染,并及时上报。

1.3.3防控此类传染病较为常见,应详细记录各年龄段患者的数量并加以统计,掌握其流行病学特征,并根据患者的年龄以儿科、内科、急诊科及发热门诊作为重点的防控科室,积极隔离和治疗患者,防止其流行传播。

2实践内容

我院实践及完善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职责、优化结构、规范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方面,具体介绍如下。

2.1建立体系和明确指责 实践的首要任务为建立其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我院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分别为总体级、预警级、防控级别,总体级负责监督管理并评估全院的疾病防控实践活动,由院长担任;预警级则负责疾病防控预案和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预警制度的建立、相关制度培训、人员体系搭建以及模拟演练的实施,由疾控中心专家担任,提出宝贵意见;防控级则负责具体的防控工作及应对策略的实施,由感染管理科室人员、专家组、应急组和信息科人员组成,感染管理科室负责管理就诊者的分诊、隔离及治疗工作;而专家组负责分析检查结果、提供权威建议,并负责重症患者的筛查和救治工作;应急组则负责按照管理科指示进行接诊、隔离等防控应对工作;信息科则负责填写报告、备案及病例上报工作。

2.2优化流程 公告规定有发热、腹泻及流感症状的患者首先于相关科室就诊,并由应急组工作人员加以引导。优先接诊重症、急症患者,并行隔离治疗,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分诊流程。

2.3定期开展例会 规定每月至少举办1次例会,在会上通过回顾、探讨、分析、反馈,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对实例进行回顾,探讨处理对策;记录会议要点,实时检验实践效果。三级管理人员均应参加,由院长召开。

2.4加强培训 制定了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制度后,应对全院人员实施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分类、传染病防控要素、隔离措施、应对策略等专业知识及相关规定,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及管理者的应对能力。

2.5实践效果

3效果总结

实践结果发现,各类传染疾病的上报数、数据完整性、问题发现数目均有所增加,而漏报、误报数明显减少,并补报了相关传染病病例。整个实践过程中,我院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医护人员疾病防控的意识得到增强、隔离和应对措施得当、上报及时、记录完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呼吸道传染病如肺结核、消化道传染病如霍乱以及禽流感疾病的传播,效果令人满意。而同时,传染病的防控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作用也提示我们实践具有长期性、持续性、计划性、时效性等特点,必须不断完善预警机制、不断调整应对措施、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从而保障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3]。

综上,针对较为常见的传染病类型(例如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性感冒以及消化道传染疾病等)进行仔细分析,对急诊患者临床表现出的腹泻症状、流感样症状以及发热症状进行认真观察,创建具体的预检标准以及分诊标准。我院采取明确职责、建立体系、优化流程、举办例会和加强培训等措施,建立了高效的预警机制,使医护人员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防控意识及工作效率大为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安凤梅,姚峥.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控预警机制建立与实践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57-1759.

篇6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以积累经验,提高诊治率。方法对2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治疗及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16例误诊,误诊率为69.57%。本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经正规治疗,治愈率100%。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较易误诊,提高对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规范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Theclinicalanalysisof23patients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

LiuXian,ZhangJiwan

SichuanProvincialCorpsHospital,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infectiousmononucleosis,foraccumulatingclinicalexperienceandimprovingtheirtreatment.MethodsTreatmentsin23patients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werestudied,observingtheirclinicalcharacteristic,laboratoryexamination,pathologicalmanifestations,treatmentandmisdiagnosis.Results16cases(69.57%)weremisdiagnosed.23caseswereimprovedafteraborativetreatment.Conclusion

Theinfectiousmononucleosisareoftenmisdiagnosed.Thestandardtreatmentwillbehelptoimprovingthecurativeeffectinpatients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

【Keywords】Infectiousmononucleosis;Clinicalcharacteristic;Diagnosis;Treatment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疾病,成人较为少见。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以期为本病的合理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均来源于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为18~56岁,平均37.2岁。

1.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中发热22例,体温37.8~40度,持续时间3~15天,咽部充血23例,伴扁桃体肿大21例,扁桃体表面有白色分泌物者8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6例,肝肿大18例,脾肿大9例,皮疹3例,眼睑浮肿2例。

1.3实验室检查及病理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3.5~22.1)×109/L,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并见异常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增高11例,心肌酶谱升高14例,心电图异常3例。血清嗜异性抗体反应阳性21例。病理检查:本组患者有9例切取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表现为淋巴组织的增生主要在滤泡间,原有淋巴滤泡因而明显缩小、高度分散,淋巴窦内充满巨噬细胞和免疫母细胞及少量浆细胞,髓索内可见数量不等的免疫母细胞,可见灶状坏死区。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也符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形态学。

2治疗及结果

本组患者初诊时误诊16例,误诊率为69.57%。本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给予甘利欣,松泰斯,维生素C和肌苷等护肝降酶治疗,合理处理并发症。结果本组患者均治愈,治愈率100%。治疗后0.5~1年期间随访,无复发。

3讨论

3.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一般特点本病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在我国儿童中发病率较高[1],近些年观察发现本病在成人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主要经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肝、脾、心肌、肾、肾上腺、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均可受累,临床表现为富含淋巴组织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咽峡炎,多伴有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升高,并出现异型的淋巴细胞浸润。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眼睑浮肿,认为是由于颈部肿大淋巴组织增大,压迫淋巴管,使静脉回流受阻所引起的[2],也可能与不同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结增生程度不同有关[3]。有学者认为本病的免疫功能存在动态的变化[4]。本组患者均应用以阿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对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具有高度的亲和性,能明显缩短白细胞总数及异常淋巴细胞恢复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和体温恢复时间,促进肝脾淋巴结缩小,总体治疗效果好。

3.2误诊情况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因此患者就诊时主诉并不完全相同,首发症状不同,因此有16例患者在初诊时误诊,均发生在我院门诊及其它科室,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3例,误诊为扁桃体炎3例,误诊为急性白血病、败血症、药疹、心肌炎、肾炎各1例。误诊的原因:①与发病早期患者症状轻、体征不明显有关;②临床非感染科科室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对发热、咽痛患者临床诊断不足;③没有对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特异学血清检查,或者通过一次查到异型淋巴细胞小于

总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较易误诊,临床医师要对不典型临床表现的疾病高度重视,并加强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正确治疗。

参考文献

[1]李晓娟,李香玉,周平,等.39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J].医学杂志,2007,32(7):773-773

[2]岑丹阳,陈纯,薛红漫.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38例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8(4):594-595

[3]王晓莉,于洁,徐酉华,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相关疾病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9):696-699

[4]魏红霞,蒋瑾瑾,郭林芳.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状况动态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5):718-720

[5]秦刚,陈明腺,施光峰,等.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24(3):192-193

篇7

关键词:儿科 小儿发热症状 误诊 分析

发热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大多数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个别病例虽然经过详细检查,但仍不能查出发热的原因,容易造成误诊。根据病因,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现就几种容易造成误诊的小儿感染性发热性疾病进行如下分析。

一、结核病发热诊治中的误诊分析

1、肺结核发热误诊分析。各型肺结核均可表现为长期发热,体温升高程度不一。因此,各型肺结核引起的发热均可能误诊。例如,原发性肺结核引起的发热一般伴有轻微或间断的呼吸道症状,能够提醒医生考虑到呼吸道疾病,其胸片的异常与发热几乎同步出现,若能及时进行胸片检查,可发现原发性肺结核的表现,但常误诊为肺炎。根据笔者对误诊病例的分析,认为误诊的主要原因是:(1)未曾考虑到肺结核的诊断。(2)不了解原发性肺结核的临床和影像特点。患儿呼吸道症状较轻、体征少,与胸片的异常不相称,胸片和CT可见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这些与肺炎不同。(3)忽视结核感染的依据。不仔细询问结核病接触史,不进行PPD检查。因此,只要考虑到原发性肺结核是长期发热的原因之一,并仔细阅读胸片和CT,对可疑者及时做PPD试验,一般能够避免误诊。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发热最易被误诊,其仅表现为长期发热,无呼吸道症状,病后1-2周胸片可能正常,会误诊为败血症、伤寒等疾病或考虑为不明原因发热。此外,由于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有长期发热、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中毒症状相对较轻、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程早期胸片正常的特点,若随后未动态复查胸片,或胸片出现粟粒样阴影,但呈非典型的三均匀表现,患儿因病情重、PPD阴性或未检查PPD,可误诊为结缔组织疾病,这种情况似有增多的趋势。

2、结核性脑膜炎发热误诊分析。在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程早期,患儿以发热为主,神经系统症状轻微,易被忽视,可误诊为不明原因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发热性疾病。由于部分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合并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突出表现为高热,神经症状被掩盖,也易造成误诊。笔者认为结核性脑膜炎引起发热误诊的主要原因是:(1)未考虑到结核性脑膜炎也是长期发热的原因之一;(2)忽视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线索,因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由于神经系统症状较轻,或呈间歇性,脑膜刺激征缺乏,常将神经系统症状(如呕吐、头痛)误为发热的伴随症状,未及时进行脑脊液检查,如忽视早期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呕吐、头痛、性情改变等),尤其是对于有结核病高危因素的儿童。

3、肝或脾结核误诊分析。单独的肝或脾结核也可以是长期发热的原因,因肝或脾结核少见,常误诊。误诊的原因多是:(1)不了解单独的肝或脾结核也是长期发热的原因,未考虑到诊断;(2)不熟悉肝或脾结核的表现。若肝或脾结核引起长期发热,其病理表现为于酪性坏死,B超可发现肝脾内有低密度病灶,腹部强化CT可发现肝脾低密度病灶周围强化,有这些表现时应及时进行PPD检查。PPD阳性对诊断非常有价值。必要时进行肝穿刺,依病理确诊。由于真菌感染增多,单纯病理检查有时与真菌感染很难鉴别,需要做病原体检查,如抗酸染色、真菌染色、组织或脓液真菌培养、结核菌培养等。

二、常见病毒感染发热诊治中的误诊分析

1、婴儿麻疹。我国自普种麻疹疫苗后,麻疹的好发年龄渐向两极分化。≤8月龄和≥15岁人群发病率明显增加。婴儿麻疹多因体内存留一定量胎传特异性保护抗体,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与典型麻疹相比,多数婴儿麻疹前驱期短。眼结膜炎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麻疹黏膜斑不典型、缺如或与皮疹同时甚至稍后出现,皮疹较稀少。但多数具有疹出热高的特点,并能见到疹退后皮肤脱屑和较浅淡的色素沉着,有助于临床诊断。由于婴儿体内仍有胎传IgG抗体的干扰,还可能造成麻疹IgM抗体假阳性。临床上,对8个月以下婴儿或未按时接种麻疹疫苗的较大婴儿,有发热伴皮疹时应高度警惕本病,以避免误收入普通病房,导致麻疹病毒的院内传播。

2、EB病毒(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的首要病因,占90%以上。典型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颈淋巴结肿大最为明显)三联征,常伴脾肿大或肝脾肿大,典型血常规改变为淋巴细胞绝对数和相对数增多以及异常淋巴细胞增多f>10%)。发热在三联征中最早出现(年长儿可先有2―3d前驱表现,如头痛、不适等),几乎见于所有病例,体温通常高于39℃;随后出现扁桃体咽峡炎和淋巴结迅速肿大;淋巴结和脏器肿大常常在病后2―4周内表现突出,典型血常规改变在病后1~4N内,多于2―3周出现。由于本病常可累及多个脏器或系统,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不一,在某些患儿病情表现严重,故为最易发生误诊的发热性病毒性疾病。本病在下列情况下容易发生误诊:(1)在疾病早期,发热明显,但其他典型表现未出现或不明显,易误诊为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发热性疾病。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及时发现典型表现,避免误诊。(2)由于本病半数以上病例肿大充血的扁桃体有白色膜状分泌物,易被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当然,约5%病例确可伴有链球菌感染。此时,应关注其他体征和血常规的改变;若按链球菌咽峡炎治疗48h后,发热等症状仍无改善应考虑本病。(3)某些少见的器官或系统损害特别突出,尤其是在疾病早期和典型征象出现之前,例如患儿在疾病初期仅仅表现为出姐伴血小板减少、面神经麻痹、惊厥、严重肝炎等,而更常见的传单征象如淋巴结肿大和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尚未出现或未被认识。

3、单疱病毒性脑炎。本病多见于成人,但在幼小儿童,原发性单疱病毒(HSV)感染时有发生。如果在夏季发病,发热和惊厥等神经系统损害明显,易与流行性乙型脑炎或肠道病毒脑炎等相混淆。笔者发现,有些幼小儿童血清抗HSVigM出现较迟,可能在病程第2周或更晚时间才出现,这也会造成病原诊断不明或误诊。由于早期、全程、正规静脉使用阿昔洛韦治疗对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有显著意义,故笔者建议,对于局灶性脑炎,特别是累及颞叶、额叶或枕叶的单侧或不对称(一侧重一侧轻1病灶者应早期规范使用阿昔洛韦。同时动态监测血清和,或脑脊液异性IgM抗体,早期抗体阴性者不要轻易放弃抗病毒治疗。

4、儿童艾滋病。我国已进入HIV感染快速增长期,随着育龄女性HIV感染率增加,经母婴传播被HIV感染儿童的数量将随之增高。同时,20世纪90年代接受不洁血制品输注儿童也将进入艾滋病期,故儿童艾滋病发病率将呈逐渐增加趋势。慢性或反复发热是儿童艾滋病的常见表现,但由于疾病早期消耗综合征表现可能并不突出,其机会感染类型和表现多样,而感染又是儿科常见疾病,如果不注意追问输血等高危因素病史,极易发生误诊和漏诊。临床医师对反复或长期发热、与年龄或药物使用史不相称的机会感染、慢性腹泻、不明原因进行性消瘦的患儿应高度警惕本病。

篇8

徐州医学院门诊部,江苏徐州 221009

[摘要] 目的 为了解高校发热病例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防控感染性疾病。方法 对2013 年1—12 月首诊于医学院门诊部的404 例发热学生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该组发热病例以中、低度发热为主,大一学生多于大二及大三,且以呼吸及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高发。 结论 感染是高校发热病例的主要致病因素,应加强探索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发热原因及诊治规律,注意筛查并隔离传染性疾病,防止疾病蔓延。

关键词 发热;高校;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 R44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9(a)-0153-03

[作者简介] 李红(1968-),女,安徽明光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诊疗与高校保健工作。

发热是医院门诊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种繁多,是内科临床诊治的重点及难点。目前由于流感、禽流感、SARA病例的出现,对学校、集体场所等人群聚集地方发热病例的筛查及诊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的预防并早期诊治发热性病例,及早发现具有流行病学特征的门诊发热病例,现对2013年1—12月间首诊于该高校门诊的404例发热学生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度1—12月所有首诊于该高校门诊的发热学生病例。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判定发热以腋下测量体温升高为标准,测量前排除影响体温测试的各种因素,测量不少于10 min以达恒温。正常腋温在36~37℃,若腋温>37 ℃尤其超过37.2 ℃,可初步认为发热[1]。其中低热为37.2~38 ℃,中度热为38.1~39 ℃,高热为39.1~40 ℃,>40 ℃为超高热。

1.3 资料收集

所有患者均详细登记个人资料,测体温、问病史、进行体检,必要时选择血尿粪常规、X线摄片或至上级医院做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及时治疗;不能诊断的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转诊后及时随访,补全后续资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版本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及构成比进行描述,并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①404例发热学生病例中,女生226例,男生178例,年龄17~28岁,平均20.37岁,以低热及中度热为主,高热较少,超高热仅1例。男女生患病人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61,P>0.05)。男女患病人数占比及发热程度构成比,见表1。

②首诊于该高校门诊并能够确诊的363例发热病例中,发病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计295例,占总病例数达73.02%,其次依次为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未发现有传染病暴发情况。因条件所限该校门诊不能确诊的41例病例以‘发热待查’转诊至上级医院。发热患者疾病构成,见表2。

③41例‘发热待查’病例转诊至上级医院后,20例因种种原因失访,另21例经追踪随访获得准确信息,其中仍以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计13例,2例肺结核位居第二。具体发热待查病例后续随访情况,见表3。

④404例发热学生病例按年级划分,以大一、大二、大三为多,患病率依次递减。因医学院校专业最后1年均在外实习,五年制专业大四在外见习较多,故大四发热病例明显减少及大五发热病例没有均为情理之中。该校研究生1年级基本在校上课,后期在临床一线较多,故发热病例也较少。发热患者年级分布见表4。

⑤404例发热病例按发病月份划分,以9、10月较多;3、4、5、6月及11、12月相差不多;1、2、7、8月份分别因在校时间长短(寒暑假原因)发热病例数表现出对应的因果关系,即在校时间越长的月份发热病例越多。具体发热患者月份分布,见表5。

3 讨论

该校2013年404例发热病例整体情况类似往年,未发现传染病暴发情况。从表4中可以看出,大一、大二、大三病例较多,其中尤以大一新生为多;而在表5中,以9、10月为多。综合表4表5可以看出,秋季为发热疾病比较集中的时期。大一学生对新环境不适应,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加之军训,且9月暑热尚存,最易患病,历年如此,已成规律。建议学校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大学新生的健康教育和各项后勤保障,以提高学生防病治病能力。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2],而高校是宣教的最佳场所之一。

篇9

掌握: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转诊指征、预防措施及报告程序。

熟悉: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病因。

了解: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痢疾杆菌为病原体,革兰阴性杆菌。

流行病学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经粪一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反复多次发病。呈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

诊断细菌性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急性细菌性痢疾表现为急起发热、腹痛、腹泻,每次排便量少,呈黏液脓血便,粪质少,伴里急后重,查体左下腹可有压痛。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曾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史,但病情迁延不愈,病程>2个月。中毒性菌痢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障碍,肠道症状不明显,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诊断。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粪便常规有较多白细胞、红细胞,并有脓细胞。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

阿米巴痢疾(又称肠阿米巴病) 发病缓,多无发热。腹痛轻,右下腹压痛多见,里急后重不明显,便次少,3~10次/日,便量多,粪质多,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臭味,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可见夏科雷登结晶,粪便中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其他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侵袭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以及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亦可出现痢疾样症状,鉴别有赖于粪便培养检出不同的病原菌。

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夏秋季较多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有集体共同进食史,同食者常同时或先后发病。潜伏期短,多为数小时,呕吐明显,有腹痛、腹泻,大便多为黄色水样便。镜检白细胞≤5个/HP。剩余食物、呕吐物、排泄物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霍乱发病急,腹泻、呕吐,多无发热,无里急后重,多无腹痛,大便量多,次频,黄色水样便或“米泔水”样便,无臭味,每日可达数十次;呕吐常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为喷射状,少有恶心。粪便常规仅可见少量黏液、红细胞、白细胞。粪便悬滴穿梭样弧菌,粪便涂片可见“鱼群”样排列的弧菌。

常见感染性腹泻的鉴别诊断见表1。

治疗 ①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饮食,适当补液。②病原治疗:抗生素首选喹诺酮类,儿童可选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广谱青霉素、阿奇霉素等也可应用。慢性菌痢病原治疗疗程应适当延长。③对症治疗:物理降温为主。腹痛剧烈可给山莨菪碱片。毒血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④中毒性菌痢需要控制高热与惊厥、抗感染性休克、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转诊指征 急慢性患者应转至传染科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预防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早期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阴性。搞好个人及环境卫生,注意饮食及饮水卫生。痢疾菌苗效果欠佳。

报告程序 按乙类传染病与24小时内报卡。

病毒性肝炎

熟悉: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转诊原则;肝功能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传播途径及报告程序。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基础。

病原学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传染途径 甲、戊型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乙、丙、丁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

临床表现

急性肝炎 多以发热起病,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尿黄、目黄。急性黄疸型者黄疸多于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随之发热也消退,胃肠道症状及全身乏力亦较前改善。可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可有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肝功能明显异常。急性无黄疸型者病情相对较轻。

甲、戊型肝炎为急性肝炎,消化道症状较重,不转为慢性。

急性乙、丙型肝炎症状较轻,尤其是丙型肝炎多无症状,可伴自身免疫现象,部分乙、丙型肝炎会转为慢性。

当患者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肝脏肿大,血清直接胆红素比例明显升高,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升高,胆固醇升高,可诊断瘀胆型肝炎。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是指当急性乙型、丙型肝炎病迁延半年以上;或因反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症状,有肝掌、蜘蛛痣,伴或不伴黄疸,脾大,肝功持续异常,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等。

当慢性肝炎患者肝脏影像学提示肝硬化或出现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可诊断肝炎肝硬化,并根据Child-PughA评分等分为代偿性肝硬化与失代偿陛肝硬化或静止性与活动性肝硬化。

重型肝炎 少数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快,黄疽迅速加深,出血倾向明显,出现高度乏力、厌食、腹胀、腹水,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扑翼样震颤阳性,甚至肝昏迷、脑疝,即发展为重型肝炎(肝衰竭),并根据既往有无肝病史及病情进展速度分为急性、亚急性、慢加急,亚急性、慢性肝衰竭。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见表2。

诊断

急性肝炎者既往无肝病史,甲、戊型肝炎起病前可有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史。乙型肝炎多有乙肝家庭聚集史或乙肝患者密切接触史。丙型肝炎多有输血史及不洁注射史。

多以发热起病,伴乏力及消化道症状,可出现黄疸。

查体可有肝肿大、肝区叩击痛。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明显异常,血清学检查发现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阳性(HAV-IgM、HBsAg、HCV-Ab、HEV-Ab)可确诊。

当黄疸持续不退,但症状轻微,且有瘀胆表现可诊为瘀胆型肝炎。

当病情进展迅速。消化道症状加重,有出血倾向,黄疸上升快,且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可诊断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常有肝炎病史超过半年或明显慢性肝病体征,当有门脉高压表现或肝脏影像学证实可诊断肝炎肝硬化。

鉴别诊断

与其他黄疸性疾病相鉴别,如与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病等诱发的溶血性黄疸鉴别;与胆道结石、胆管癌、胰头癌致肝外梗阻性黄疸鉴别。

与其他原因导致的肝损害相鉴别,如慢性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感染中毒性肝损伤。

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衰竭相鉴别,如药物中毒、急性妊娠脂肪肝、Reye综合征等。

篇10

(辽宁省兴城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25100)

对于母猪流产的诊断和其他疾病的诊断有明显的不同。其他疾病多是从发生急性感染、未进行过任何治疗且出现症状的具有代表性的患畜身上采集恰当的样本后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找到病因。流产发生时大多原因不明,即无论是大体还是微观检查均没有发现病原体。

由于影响流产因素特别多,如激素、遗传、营养、毒素、创伤、代谢、缺氧和感染等,进行胚胎和胎儿死亡原因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的。即使采样和检测十分顺利,也只有1/3的流产可确诊,并且说明大部分的流产并不是由感染造成,进行诊断前需要更细致更全面的临床调查。诊断部分个体或散发的流产样本难以代表整个畜群的状况。当发生传染性流产时,可能出现以下几个指征:妊娠母猪在流产前1~4星期表现有一定的症状,如发热、抑郁、食欲不佳;部分特定的子群体发生流产,如刚引进的母猪、小母猪;集群性的流产;渐进性的整个畜群都发生流产;未注射疫苗的母猪发生流产。

1组织采样的一般原则

诊断母猪流产时,每胎中需要送检至少4~6个胎儿的样本。送检完整的冷冻胎儿样本同样可以,尤其是胎儿冷冻后运输以最小化进一步自溶时。样本应该包括胎盘,因为根据胎盘是否有损伤可以辅助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的流产,更好地理解从胎儿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细菌的诊断意义。在非细菌性感染的情况下,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死亡脱水后会木乃伊化,这在病毒导致的流产中很常见。

组织病理学是常规诊断方法,可确定检出微生物可能的致病作用。在实验室检测方法未能检测到病原体时,组织病理学可以根据炎症或者坏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流产。当流行病学检查显示为感染性的过程,同时又有相关的损伤存在时,若初步检查未发现病原体,此时应扩大检查的病原体种类,进行更多的检查。

2病毒性流产

同其他家畜相比,病毒是导致猪感染性流产最常见的病因。例如,在美国60%的感染性流产都是由蓝耳病病毒引起的。尽管母猪的病毒性疾病可能是导致流产的原发性病因或者是促进因素,但通常可见胎儿胎盘的感染。

尽管有很多病毒可以引起母猪的繁殖性疾病,但目前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和细小病毒是最常见的。其他引起流产的病毒包括脑心肌炎病毒、肠道病毒、捷申病毒、水疱病毒、猪繁殖与神经综合征病毒、巨细胞病毒,在野猪还可见伪狂犬病毒。在其他国家,繁殖疾病由日本脑炎病毒、猪瘟、非洲猪瘟等感染导致。

病毒导致的繁殖性疾病在大体检查时可见木乃伊胎的增加,多胎可见有胎儿异常,脐带育节段性的出血水肿,出现很多针尖大坏死灶,心衰。显微病变对病毒性流产更有诊断意义,检出率也更高。提示病毒感染的显微病变包括非化脓性脑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多组织坏死。

病毒性感染常见自溶的胎儿或木乃伊胎,这种胎儿不适于进行病毒分离。但荧光抗体检测或者PCR可能从中检到病毒的抗原或核酸,尤其是细小病毒或圆环病毒的感染。最好用新鲜的死胎、弱胎或者母猪样本来进行病毒的分离。

PCR检测迅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而且受胚胎自溶的影响较小。然而,PCR难以区分同源性很近的毒株,对于部分样本类型可能是首选方法,分离病毒的能力也不是特别突出。由于特异性方法的出现,传统的病毒分离方法逐渐被淘汰,导致流产的不常见病毒被确诊的数量越来越少。当常规检测病毒结果为阴性时,应考虑病毒分离,尤其在出现胎儿异常、木乃伊胎、间质性肺炎、心肌炎、脑炎或坏死时。

3细菌性流产

篇11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复习 诊治

中图分类号:R379 文献标识码:A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喉部不适伴异物感约1月入院,无咽部疼痛及呼吸困难及吞咽梗阻感,无寒战、盗汗,无咳嗽咳痰,无咯血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四肢关节痛,无头痛,无恶心、呕吐。曾于当地医院治疗数天后,体温无明显降低。抗生素治疗无效,门诊行颈部磁共振示:口咽旁右侧间隙异常强化灶,考虑肿瘤性病变,右侧颈部筋膜广泛增厚,不排除合并感染可能,门诊诊断:咽旁新生物,入院查体:入院查体: BP: 120/80 ; R:20 次 /min ;P :82 次/min ;T: 36.6 。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剂出血点,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无明显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一)专科情况: 咽部粘膜慢性充血,咽后壁偏右明显隆起,挤压右侧梨状窝,致标志不清,会厌部未见异常,双侧声带光滑,未见异常新生物,两侧声带披裂运动正常。

2 辅助检查

2012 /07 /3 骨髓检查( 图 1) 无明显特异性。

颈部彩超:右侧颈总动脉中上段可见一大小4.1?.9cm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部回声不均,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该低回声区与甲状腺有明显分界,与颈动脉相邻。

CDfI:甲状腺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左侧颈总动脉中上段后方低回声区内可见血流信号,右侧颈部低回声区内可见血流信号,颈部MR、影像所见,序列COR、SAG、AXI+C口咽腔右侧壁咽旁间隙内见长轴与脊柱平行的梭形异常强化灶,其中心见不规则形态未强化的坏死区,病灶边界欠清,口咽受压变窄,右侧颈长肌、右颈动脉鞘区、口咽后壁及推前组织见异常强化灶。

入院诊断:右咽旁肿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2012年7月11日在全麻下行右颈侧切开径路咽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紧贴颈动脉鞘有约5cm?cm?cm大小囊肿样物,肿物边界欠清,与右侧颈长肌、右侧颈动脉鞘、口咽后壁及鼻咽顶部椎前组织粘连较紧,术中见囊肿内容物为黄色胶冻样分泌物,部分内容物液化,术中妥善保护颈动脉鞘,分离周围组织,完全切除肿物;术后常规病理检查,术腔放置负压分流,切口加压包扎,术后约10天完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

图1

术后病理切片HE染色可见: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其内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大量的泡沫细胞浸润,其中泡沫细胞内外可见大小约1-4cm的红染圆形小体,真菌孢子 PAS 呈阳性反应,PAS染色(+),ESR、HIV-Ag / Ab、肥达试验无异常。考虑为(右侧咽旁)组织胞浆菌病。病检右侧颈深上淋巴结3枚呈反应性增生,免疫组化:PCK(-),CD68(+),CD31血管(+) S-100散在(+)。

3 讨论

本病由荚膜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该菌属双相性真菌,在组织内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有人认为只有酵母型致病,而菌丝型无致病性。

本病的传入途径,从呼吸道、皮肤粘膜、胃肠道传入。最常见由呼吸道传染,首先犯肺,再波及其它单核巨噬系统如肝脾、肾及中枢系统,一般男性患者多见,病理改变主要是开始为中央部分增生,吞噬细胞内可多可少的真菌,其后发生组织坏死,周围呈肉芽肿样变化,最后则愈合或纤维化。

本病主要分三型:肺型、播散型和皮肤型。本例属皮肤型。

本病治疗以抗真菌治疗为主,合并感染,酌情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两性霉素B,庐山霉素,但该药物副作用大,卡帕芬净治疗效果较好,但该药物昂贵;支持对症治疗,加强营养和适量的维生性B和C;必要时输血,输氧或血浆,局限性病变者可以手术切除。

本病的预防最好方法是避免暴露在引起感染的马尔尼菲青霉中,当你暴露被禽类或蝙蝠污染的泥土中时戴口罩或呼吸器;污染地喷洒3%福尔马林能杀死真菌。

本病鉴别诊断:组织胞浆菌病临床表现各异,不能单凭病史和临床表现做出诊断。该病确诊有赖于病原学诊断。从痰、尿、血、胸水及其他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分离出荚膜组织胞浆菌可以确诊。

目前国外发展了快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DNA 来诊断该病的分子鉴定方法。Bracca 等创立的半巢式 PCR 可检测出相当于 10 个酵母菌细胞的基因组物质,而不与其他细菌或真菌病原发生交叉反应。现已有商品化的组织胞浆菌特异性的 DNA 探针,采用该探针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做出诊断。

参考文献

[1] 崔宜庆.组织胞浆菌病近况概述[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

[2] 桂希恩,管立人.内脏利什曼病、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及马内菲青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1.

篇12

0引言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是血液病诊断最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就我院送检的58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检查与细胞化学染色,结合临床表现作出骨髓细胞学诊断,为儿童血液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1临床资料200506/200712我院门诊与病房送检的58(男31,女27)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进行细胞形态学诊断与(或)细胞化学染色,年龄50 d~17岁. 骨髓涂片标本经瑞氏姬姆萨染色,采用生物显微镜,先用低倍镜(10×)进行全片观察,再用高倍镜(40×)进行观察,最后用油镜(100×)观察涂片情况,以确定标本有核细胞形态[1]. 计数200个有核细胞,核算百分率(%). 按照《血液病学诊断及疗效标准》[2],结合临床提供的患儿病史、体症及实验室检查,得出实验室诊断. 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氯醋酸萘酚酪酶(ASDCE)染色、α丁酸萘酚酯酶(αNBE)染色、糖原(PAS)染色和铁(IS)染色. 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结果58例送检的骨髓细胞学标本与临床初步诊断构成比见表1. 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疾病分别是缺铁性贫血(IDA)占92.0%,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87.5%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占86.5%. 临床诊断白血病9例中,ALL 3例、ANLL 2例、NHL 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MDS 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临床初步诊断ITP 16例中,骨髓细胞学诊断符合ITP 14例、大致正常1例、感染性疾病1例. 临床诊断发热待查8例中,骨髓细胞学诊断符合正常骨髓4例、感染性疾病1例、MDS 1例、类白血病反应1例、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临床初步诊断贫血15例中,缺铁性贫血(IDA)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溶血性贫血2例、巨幼细胞贫血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例、营养性混合性贫血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例、感染性疾病2例. 临床诊断肝脾大待查6例中,其中大致正常2例、ANLL 1例、NHL 1例、IDA 1例、高雪病1例. 临床初步诊断其他疾病4例中,郎格罕组织细胞增多症1例、高雪病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1例、尼曼匹克1例. 表158例送检的骨髓细胞学标本与临床初步诊断构成比

2讨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等诊断技术,可以为临床血液病和某些遗传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在58例儿童骨髓标本中,最常见的5种临床初步诊断分别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待查、白血病待查、发热待查、肝脾大待查,分析结果表明ITP,IDA及All的实验室骨髓细胞形态学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均达80%~9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儿童人群,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能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助于白血病早期诊断[3].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常可分为肯定性诊断、符合性诊断、提示性诊断和描述性诊断. 可作为肯定性诊断的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疟疾等.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作出符合性诊断. 骨髓稀释者应重新穿刺或骨髓活检,做病理切片检查,本组有1例患者经3,5次更换部位穿刺均为骨髓稀释,后经骨髓活检证实为骨髓纤维化;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细胞涂片联合检查,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尤其对骨髓纤维化,MDS,骨髓转移癌,骨髓坏死,MM等诊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成秀姝,郭江梅,杨玉琴. 儿童1929例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结果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7,12(6): 271-272. 转贴于

篇13

【关键词】传染病信息;漏报;原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00-02

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各级医疗机构的基本职责,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是医院公共卫生科日常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迟报、防止漏报是传染病监测和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传染病迟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常见的迟报漏报原因及管理对策分析总结如下:

1 常见迟报漏报原因

1.1 门诊工作日志登记不规范 门诊工作日志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重要原始依据,如果门诊工作日志的填写存在项目填写不全、字迹潦草、漏登等情况时,容易发生漏报。

1.2 检验检查结果滞后 临床上较多的检验结果如肝功能、DNA、痰培养、血培养、大便培养、脑脊液培养以及梅毒抗体检测等往往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出来,如果阳性结果不能及时反馈,容易发生传染病迟报漏报。这种情况在门诊更容易发生。

1.3 转诊和住院部直接收治病人 外院怀疑或者确诊的传染病人直接转入住院部,中午、夜晚急诊入院的传染病人,住院医师接收病人后,往往在第一时间忙于对病人的检查和救治,容易发生迟报漏报。

1.4 入院时诊断不明确和住院过程中更正诊断以及在住院过程中新发现传染病 如入院时以“发热待查”、“咯血原因待查”收入院,住院过程中诊断为猩红热、手足口病、肺结核等传染病;入院诊断为肺部感染,住院进一步检查订正为肺结核;入院诊断为乙肝,住院过程中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同时患有肺结核等情况,如果住院医师及时报卡的意识不强,很容易发生迟报漏报。

1.5 体检中心存在漏报的隐患 在体检中查出的传染病,如乙肝、丙肝、肺结核等,体检中心往往能及时将检查结果通知其本人或单位,却忽略传染病报告。因为不是临床科室,疫情信息管理员在收集卡片时也容易遗漏。

2 管理对策

2.1 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培训到位 医院成立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小组,分管院长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工作,各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传染病管理工作负责[1],公卫科疫情信息管理员负责全院各科室传染病信息的收集、审核、登记、上报。

2.2 规范门诊日志的填写登记 门诊工作日志的填写登记应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填写,特别是就诊日期、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诊断、电话、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信息不能遗漏。疫情信息管理员每天上午和下午两次到门诊各诊室收集传染病报告卡,逐项核对门诊日志登记信息。

2.3 建立健全检验、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制度 检验、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开单医生或所在科室要形成制度,认真落实。

2.4 加强对住院病人传染病报告情况的督导 出入院登记是检查住院病人传染病报告情况的重要原始依据,应按要求完整、规范填写,必填内容有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出入院登记不是传染病报告的唯一依据,应结合病区交班报告、出入院病人日报表、住院病人病案等信息资料,仔细核对,防止漏登漏报;对未明确诊断的病例应追踪督导至诊断明确;住院过程中更正诊断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填写订正报告。

2.5 定期开展有临床科主任轮流参与的自查 自查是传染病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纠正迟报、防止漏报的最重要环节。作为鄂西川东最大的传染病医院,为减少和防止漏报的发生,提高医院传染病规范化管理水平[2],我院每月第二周开展自查,为期一周,2名临床科主任轮流参与(分管院长不定期参与),全面收集、检查门诊各诊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体检中心、住院部各科室登记资料,病案室出院病人病案,拉网式检查,发现漏报,及时补报。临床科主任参与自查,能真实体验疫情管理员的工作流程,客观了解全院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学习和借鉴其他科室好的方法和经验,看到自己科室存在的不足,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科室的疫情报告工作。及时完成自查报告、考核评分、处罚建议,参与当月自查的临床科主任或分管院长签名确认。

2.6 及时反馈通报传染病报告情况,认真落实相关奖惩政策 疫情信息管理员及时将自查报告、考核评分、处罚建议反馈通报给院办、财务科及相关各科室,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传染病管理自查、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工资挂钩,与个人年终考核挂钩,与科室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各项相关制度的落实。

此外,疫情信息管理员应加强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按照疫情信息管理员管理规定的要求,积极参加疾控中心组织的各种培训、考核,不断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心,认真、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篇14

急性感染性喉炎

本病为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征。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喉梗阻者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症状易被忽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是否发热,而对孩子已经很明显的呼吸困难却视而不见,不能给医生问诊提供正确答复。且喉炎早期(起病1~3天)咳嗽常常并不突出,以至于在接诊过程中医生没有机会听到患儿咳嗽,如果这时没有提示性提问(如孩子是否咳嗽?是否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可能错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

痉挛性喉梗阻者在夜间睡眠中可有呼吸困难、可憋醒,而白天或到医院后症状却很轻,几乎无咳嗽及呼吸困难。如仅发现发热症状及查体咽部充血较突出,非常容易忽视喉炎这一十分危险的疾病。

建议 ①对喉炎、喉梗阻、会厌炎、咽后壁脓肿、支气管异物等呼吸道危险情况随时保持警惕,即使认为患儿不是以此来诊,也最好让能配合的患儿咳嗽一声,根据其声音特征为诊断提供依据。②进行必要的提示性询问,即使找不到线索,也需告知家属疾病的可变性及重点观察症状。③经验上,喉炎与很多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样,也常常在当地相对集中地发病,如果已经在近日接诊过喉炎患儿,更应警惕该病,并在近期做好筛查工作。

大叶性肺炎

本病临床上起病急骤,常以高热、恶寒开始,继而出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并有肺实变体征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等。疾病常见诱因有受凉、劳累或淋雨等,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在儿科多见于>5岁儿童。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以大叶性肺炎为代表的细菌性肺炎症状越来越不典型,可能与抗生素应用的广泛和患者就医的及时与否有关。具体表现:①发热常只有低热或

建议 ①对较大的学龄期儿童出现的发热,应该建议其作血常规检查,必要时加上C-反应蛋白(CRP)及血细胞形态分析和胸片检查。②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咳嗽也可以很轻微,如在笔者接诊的患儿中有1例已经出现大量胸腔积液,问诊时却没能问出咳嗽病史,可见咳嗽之轻微。如果临床见到发热的学龄期患儿,有间发或阵发、被迫性清嗓样轻咳(更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的患者),应警惕大叶性肺炎可能。③经验上,大叶性肺炎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样,常有一定的小范围流行,如果已经接诊明确的大叶性肺炎,应在近期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④对高危年龄发热的儿童应予必要的提示性问诊,要强调哪怕很轻微的咳嗽也属咳嗽症状,避免漏诊。⑤不论血常规如何,如在接诊时未做胸片检查,要交代家属,如果现有治疗后不见好转,仍要完成胸片检查,必要时可行肺部CT进行核实。在治疗效果不好时要给予必要的复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病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临床症状过多或过少时,最易误诊,但仍有具备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例>50%被误诊、漏诊。另外,部分家属常难以接受另外采血做血细胞形态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血细胞形态检查化验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不像血常规只要几分钟就可拿到结果,也是阻碍医生与家属在初次不愿选择的原因。

建议 ①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给予必要的警惕,对门诊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如治疗3~5天效果不好,除了考虑细菌耐药以外,也要考虑门诊是否误诊,进一步扩大检查范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应在重点考虑之列。②对发热住院的患儿,因现在的机查血常规不能很好地发现白细胞形态,血细胞形态分析(如没有该机器时只能人工镜检)应该列为常规检查项目。③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其他感染性疾病一样,有一定的流行特征,常常集中发病,如果近期临床有诊断明确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则在近期更应提高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警惕。④个别患者可能不发热,不能因此而放松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临床曾见1例10岁男童,持续1个月左右的疲乏、腹痛不适,化验血异形淋巴细胞>0.30,抗病毒治疗后不适消失。⑤笔者所在医院,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EB病毒抗体阳性率很低,这可能与技术水平有关。临床还是靠血异形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诊断依据,虽然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但在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较多的时间段里,化验血异形淋巴细胞>0.10的患者还是明显增多。至少我们可以推定:这些血异形淋巴细胞异常的患儿可能是同种或同类病毒流行感染引起。

化脓性扁桃体炎

本病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可导致患儿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①大多数为5~12岁偏大的孩子,起病急,常常表现为“突然发病”。②精神多较差,表情痛苦,第一眼就让接诊者感觉“孩子病得很重”,甚至常常想到败血症、脑炎、休克等严重问题。③常伴有很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且常常是首发的和唯一的症状(可以不伴发热),临床常称其为“胃肠型扁桃体炎”,临床也因此误诊为“急性胃炎”、“细菌性肠炎”、“肠痉挛”等。④查体:阳性体征少,半数以上咽部检查可见到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但有时充血也可不显著。对于不发热的患者,咽部查体常被忽略,尤其是那些只表现腹痛而无发热、呕吐的孩子,常只诊断为“肠痉挛”。⑤血常规多有明显的血象变化,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更应得到重视,但也可见到血常规正常者。

建议 重视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胃肠道表现:虽然呕吐、腹痛的消化道症状要首先考虑消化道的感染,但也应该想到消化系统外疾病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可能。相比于5岁的大龄儿童更容易配合医生的查体,扁桃体炎是引起儿童感染、发热的重要诱因,应该引起基层医师的注意。急诊患儿可以先进行重点查体,如认真查看患儿的咽部、颈淋巴结;进行心肺听诊、腹部的触诊;查看下肢皮肤是否有出血点以及足底的巴氏征检查等,重点查体花费不了医生多少精力,如果有时间,鼓励基层医师用系统的查体代替重点查体,会减少很多发生误诊的可能。

笔者认为,胃肠型扁桃体炎患者入院时应与脑炎、阑尾炎、细菌性肠炎或痢疾、食物中毒、败血症、过敏性紫癜、大叶性肺炎、心肌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等鉴别。

急性阑尾炎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科常见的急腹症。6~12岁为发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