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的含义范文

金融危机的含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金融危机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危机的含义

篇1

贝多芬们从未远去

1989年12月25日,为庆祝两德统一,柏林墙倒,由包括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交响乐团在内的多支欧洲著名交响乐团组成的大型乐队,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前演奏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当合唱团吟唱出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时,欧洲的文学、诗歌、音乐和建筑仿佛瞬间融为一炉,而贝多芬的音乐宛如天使一般,为欧洲大陆旷日持久的政治裂痕上洒下了灵药。

在2006年英国圣诞档电影《真爱至上》里,由休·格兰特扮演的英国首相曾经对不可一世的美国总统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的国家虽然国土狭小,但同样是个伟大的国家,我们有莎士比亚、丘吉尔,有披头士、肖恩·康纳利、哈利·波特,还有贝克汉姆的金右脚。”格兰特的这番激励人心的台词何尝不是整个欧洲大陆的写照,仿佛任凭世间风云变幻,国际格局星移斗转,政经力量此消彼长,欧罗巴始终以灿烂的文明示人。正像米兰·昆德拉所提出的“欧洲人”观点一样,除了宗教、地缘和欧元外,是文化与艺术让欧洲实现了比政治经济结盟更有力的一体化,而可以跨过语言藩篱的欧洲音乐可谓首当其冲。

在音乐史中,古典音乐几乎成为欧洲音乐的同义词,和依靠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古典音乐快速发展的美国不同,欧洲音乐400年来血脉相传,正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作曲家,他们生长在莱茵河、多瑙河、易北河畔,居住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游历亚平宁半岛,发迹于西伯利亚平原,生生不息,巴赫在教堂中创作出《赋格的艺术》、维瓦尔第在田园中创作出《四季》,莫扎特、海顿、贝多芬久经不息的旷世杰作应运而生,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不仅属于罗马和米兰,柴可夫斯基的旋律从圣彼得堡一路向西款款走来。

在21世纪刚刚过去的10余年中,世界音乐舞台轮番对一批杰出作曲家进行致敬,而他们无一例外地来自欧洲,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2006年),肖邦诞辰150周年(2010年),李斯特诞辰150周年,逝世100周年(2011年),德彪西诞辰150周年(2012年)。如果说被称为交响乐团帝国的美利坚是古典音乐的后起之秀的话,欧洲亘古不变的“本尊”地位却完全是由一批批伟大作曲家带来的,这一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歌剧院:衡量文明的尺度

19世纪,欧洲作曲家都有一个理想的去处,那就是歌剧院。那不仅是一个可以提供荣耀地位、稳定收入的地方,同时也是实现自己艺术理想的最佳之地。曾几何时,歌剧还只是王公贵族和富商巨贾的消遣之物,然而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度欧洲革命让歌剧从上层社会开始流向普通大众,意大利和德国的相继统一为歌剧凝聚了丰厚的观众土壤,而两者恰恰是两个欧洲最大的歌剧国度,其根源可上溯到德国18世纪早期作曲家格鲁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蒙特维尔第生活的年代。

但20世纪,歌剧院成为了西方社会文化最不可忽视的领域,法国悬疑小说家法加斯东·勒鲁(Gaston Leroux)1911年创作的小说《歌剧院》正是歌剧普罗化的反映,而这本描写巴黎歌剧院美丽名伶与幽灵的爱情故事,后来被改编成著名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可谓是对歌剧艺术的一次膜拜,其风靡程度甚至让很多人将歌剧与音乐剧混淆。

在世界歌剧版图中,除了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外,能够与欧洲歌剧院阵营抗衡的实在寥寥无几。不过20世纪相继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却让欧洲的歌剧艺术遭受重创,维也纳国家歌剧院(Wiener Staatsoper)、米兰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alla Scala)、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Dresden Semperoper,)在轰炸后成为废墟,伦敦的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Covent Garden)也在战争期间沦为舞场。不过各国民众热情的支持和身体力行之下,这些剧院很快实现了重建,并在上世纪50年代后陆续恢复了往日的荣光。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歌剧一直是经济成本最高昂的艺术活动,19世纪歌剧艺术在欧洲始终是由王室资助的,但在20世纪却遭受了诸多波折。与美国完全依靠市场和商业运作的方式截然不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歌剧院都采取政府资助扶持的方式投入运营,奥地利、德国是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其政府投入比例在欧洲最高,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至今几乎所有运营资金皆来自其所辖的奥地利文化部维也纳歌剧管理委员会。

而意大利和英国的歌剧院则没有这么幸运,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80年代的国内政治动荡让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为代表的本土剧院被大幅削减了政府津贴,穷则思变,歌剧院只好效仿美国,将手伸向赞助人的腰包。而英国的情况同样艰难,每逢政党轮替,歌剧院就会面临一次新的命运裁决。上世纪90年代末,伦敦皇家歌剧院由于巨大的财政缺口一度面临解散管弦乐队的危机,但首相梅杰所领导的政府却听之任之,直到工党赢得大选,布莱尔成为新任首相后,这一危机才算化解。至今该剧院每年从政府获得2400万英镑左右的津贴,占其全部运营预算的40%。

正是在欧洲顶级歌剧院的精心运作下,歌剧这门集戏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在延绵400年后仍然占据显赫地位,而没有像其他博物馆艺术一般被束之高阁。虽然遭遇了当下的金融危机,但欧洲主要歌剧院大体运行良好,在刚刚过去的2010~2011演出季中,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创历史新高收获了2000万欧元的营业收入,极大地鼓舞了欧洲歌剧业的士气。

最好的乐团与最佳音乐厅

与美国平地起高楼式的发展路径不同,欧洲的交响乐团是歌剧院的衍生品。19世纪,随着柏辽兹、门德尔松、瓦格纳等一批作曲家的努力,交响乐团逐步从以往为剧院伴奏的领域中分离出来,而投入到技术更为复杂,音响效果更为丰富的交响乐演奏中。而正是在那一时期,欧洲日后所有闻名遐迩的管弦乐团相继成立,1882年的柏林爱乐乐团、1888年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及1895年的伦敦女王大厅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前身)。

由于和欧洲伟大作曲家的艺术创作休戚相关,同时长期与世界一流指挥家进行合作,直到今天欧洲各地的交响乐团仍然保持着最高水平的演奏。2008年英国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评选出的当今国际乐坛20支最优秀交响乐团中,欧洲乐团占据了12席,涵盖了德国、奥地利、英国、荷兰、捷克、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其中所有乐团都曾经访问过中国。

篇2

在中国量产的第一款具有纯正英伦轿车设计与技术基因的中高级轿车――荣威(Roewe)750,在这次北京车展上,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英伦血统,还了解到它出于罗孚(Rover)、高于罗孚(Rover)的种种高科技,体验到不一般的科技“含金量”。

操控:与宝马同源

一个讲究操控感觉的驾驶员,他肯定会迷上荣威(Roewe)750所具有的操控装备。它的发动机、底盘悬架、轮毂轮胎,都与同期开发的宝马新5系出自一个血脉,这得益于英国罗孚(Rover)曾与宝马亲密无间的合作,也让今天的荣威(Roewe)750在操控性上卓尔不群。

发动机--MG-ROVER POWER TRAIN 基础

这次参展的两款荣威车,其发动机是在原MG-RoverPowerTrain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开发,性能参数在同级车中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两款发动机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KV6 2.5L发动机。它采用了三级可变进气管技术,使用航空级铝合金材料铸造,电子油门控制,0-100km/h加速仅需10.2s,通过西门子EMS管理系统检测,可为整备质量高达1.6吨的荣威750提供135kw的强劲动力,最高输出扭矩达240Nm,排放可达欧Ⅳ标准。

底盘--欧洲先进前沿技术

荣威(Roewe)750集合了欧洲多项先进前沿的底盘技术,让荣威(Roewe)750可轻松达到“动态稳、响应快、感觉精准”的优异性能。

荣威(Roewe)750的后悬架系统是一个双横臂的独立悬架机构,它采用了欧洲创新的“Z型纵摆臂”。后悬架通过后纵摆臂具有抗提升控制作用,减少上下不稳定的振动;而创新的Z型纵摆臂使减震效果更明显,大大增加了车辆的舒适性。

轮胎--与高级车争锋

荣威(Roewe)750 配备了17寸五辐精铸铝合金轮毂 ,速度等级达到W级 270km/h。此外,为了保证荣威(Roewe)750高速行驶的性能,著名轮胎制造商Good Year为其度身打造了一款W级215宽胎,使之轮毂轮胎配备能与Cadillac、Audi A4、BMW 530i、330i等高端车型争锋。

安全:世界一流呵护技术

传承英伦造车理念的荣威(Roewe)750,装配了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等许多豪华车才有的装备,使其在安全技术方面出类拔萃。

六位一体主动安全

荣威(Roewe)750在同级别车中率先装备了美国最先进的Slip control system--ABS+EBD+CBC+MSR+TCS+VSC六位一体主动安全系统,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安全系统。

六位系统通过控制发动机扭矩、变速器的挡位以及各个车轮的制动力,修正车辆的过度转向或不足转向,以避免汽车打滑、转向过度、转向不足和抱死,在任何路况条件下都能够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以及稳定灵敏驾驭。

TPMS数字胎压监控

TPMS数字式轮胎压力监视系统一般只有在豪华车中才得一见,荣威(Roewe)750率先在中高级车中进行装备,它能保证在行车状态下实时监控各轮胎的压力变化,确保车辆高速度下的安全行驶。

高强度安全车身

在车身工艺上,荣威(Roewe)750采用创新USD双面镀锌强化钢板车身,车身的40%采用高强度钢制造;焊接点更是多达5400个,比同级车多20%以上;在关键部件引入最新的激光变截面焊接技术。因此,荣威在最为苛刻的欧洲NCAP碰撞试验中综合成绩获得五星级的最高水平,在国内同级车中独占鳌头。

舒适:航空技术的运用

技术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为汽车创造了一个越来越便捷、舒适的环境。在荣威(Roewe)750身上,一些只在航空领域才用的技术得到了运用,还汇聚了大量欧洲高档轿车技术,让荣威(Roewe)750在同级车中胜出一筹。

Dual-BUS电控系统

航空电子系统是最稳定、最复杂、最先进的控制系统。荣威(Roewe)750借鉴了航空领域的控制系统,推出先进的Dual-Bus(双Bus电子集成控制体系),使汽车完成各种复杂多样的功能设置,而不发生任何错误信息。

KWP2000诊断系统

有了双BUS电控系统,荣威(Roewe)750的车载CAN KWP2000诊断系统可以实现各种独特功能。如可对全车灯泡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有灯光失效,控制模块将转移能量到其他灯泡以满足安全要求;如有灯泡即将失效,将减弱此灯的供应电流,以延缓寿命,同时车内仪表上启动更换的提醒功能。

篇3

[关键词]金融结构 新金融相关比率 WFIR 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101-04

经济发展与金融结构相关性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得到了相当的关注。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于1969发表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成为现代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石。然而,在运用该理论研究金融危机形成机制的实际问题时,却发现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对一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变迁早已丧失了解释力,与人们感知到的现实情况大相径庭。因而,亟需结合实际做出新的探索。

一、新金融相关比率指标(WFIR)构建

为了解决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重新构建了金融相关比率指标。为区别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本文新构建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为WFIR。WFIR共包含两个指标——WFIR1和WFIR2,以下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金融结构进行分析。

1 WFIR1的构建

设金融部门利润率为pf,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中非金融部门的利润率为pn。金融部门利润率pf与国民经济中非金融部门的利润率pn的比为WFIR1,则WFIR1=pf/pn。

WFIR1指标反映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获利能力上的变化关系,而正是该能力的变迁,决定了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的变迁。

2 WFIR2的构建

设金融部门总利润占该经济体总利润份额为ω,即ω等于金融部门总利润(FP)除以该经济体总利润(TP),即ω=FP/TP;设金融部门国内生产总值占该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为ψ,即ψ等于金融部门国内生产总值(FGDP)除以该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即ψ=FGDP/GDP;WFIR2指标衡量一国金融部门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中所获得的利润分配份额,与其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比例的分配关系,即WFIR2=ω/ψ。

WFIR2指标,反映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获利能力上变化关系的同时,更为准确地衡量了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获利规模上的变化关系。获利能力与获利规模的变迁,准确反映出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的变迁,体现了金融结构变迁的基本特点。

二、实证分析与比较

本文选取了WFIR1、WFIR2、FIR与g四项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该四项指标及其变化的具体含义如下: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采用美国广义货币余额(M2)与GDP之比,体现美国经济社会中金融总量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其变化反映美国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规模上的变化关系。FIR指标值的上升,表示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加强,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总量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增长;反之,则表示其实力与地位的减弱,和占国民收入比例的降低。

WFIR1指标及其变化的含义,是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获利能力上的变化关系,在本处指美国金融部门获利能力与实体经济获利能力的强弱对比。如WFIR1指标的值为2,表明该年度美国金融部门获利能力是实体经济部门的2倍。该指标值的上升,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加强,并由此带来利润率的上升;反之,则表示其实力与地位的减弱,和利润率的降低。

WFIR2指标及其变化的含义,是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获利规模上的变化关系,在本处如WFIR2指标值为1.5,表明该年度美国金融部门在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中所获得的利润分配份额,是其在整个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1.5倍,其本质反映的是美国金融上层机构与经济基础结构在其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WFIR2指标值的上升,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实力与地位加强,以及由此带来的在国民财富分配中所获得分配份额的增加;反之,则表示其实力与地位的减弱,和所获得分配份额的降低。

g为美国GDP增长率,用以作为衡量经济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参数。当g大于1.5%时,表示国民经济处于增长阶段;而当其小于1.5%,甚至出现0或负值时,表示处于经济衰退、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阶段。

本研究选取了美国1963~2010年48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区间,一方面是由于此区间是美国经济与金融部门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是金融危机高发阶段,同时数据时效性强、覆盖率好,使得该区间的分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出WFIR1、WFIR2、FIR与g在各年度的实际数值,各指标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通过基于本文构建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WFIR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FIR,在衡量美国金融结构的变迁中进行对比和综合评价,本文对美国近50年金融结构变迁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概括而言,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第一,从1963年到2010年近50年间,美国的WFIR1指标从1.09上升到了2.36,2002年达到了3.57的峰值;WFIR2指标从1.09上升到了1.71,2002年达到了2.10的峰值。据此可以得出结论,美国近50年的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金融业已经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正是此变化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同期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从0.64变动到了0.61,基本保持稳定,已经不能衡量出美国金融结构的变迁,无法通过它对美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更不用说对金融危机的研究了。这与人们对美国金融结构已产生较大变迁、美国金融业的过度发展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发展主要因素等重大问题的共识背道而驰。

第二,本文构建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WFIR准确地衡量了美国金融结构的变迁,并可以对美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较好的解释。通过金融相关比率WFIR指标的发展趋势线来看,虽然中间有过几次较大幅度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WFIR1指标还是WFIR2指标都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反映出美国金融结构仍在不断地发展与变迁,且与实体经济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背离趋势。同时,近十几年来,WFIR1指标的平均值一直维持在1.5,WFIR2指标的平均值一直维持在1.3之上,且两个指标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从美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其金融发展是过度的,金融结构的变迁对经济增长总的作用是抑制的。这一点,可以通过美国GDP增长率g的不断下滑趋势得到证明,美国过度的金融发展显著地抑制了其经济增长,并成为其金融危机形成的源泉。

第三,本文构建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WFIR较为准确地对美国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进行了预测。通过观察美国近年的WFIR1指标和WFIR2指标,发现当WFIR1指标大于2.5和WFIR2指标大于1.6时,后面都会紧紧跟随着金融危机,美国过度的金融发展越来越成为引发其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WFIR1指标和WFIR2指标暂时回落到较低的区间,但该趋势并没有方向性的改变,只是短时间缓和了美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矛盾。由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活动的日益加强,为了应对危机而不断出台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又使得主导美国经济的金融部门成为最早和最大的受益者。由图1可见,WFIR1指标和WFIR2指标短暂下落后,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迅速回升到危机前水平,金融部门的利润率与利润规模占比又迅速大幅领先于实体经济。因此,由本文分析可见,美国的金融危机并没有真正过去,只是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新的金融危机爆发。

三、WFIR在金融危机预警中的应用

通过WFIR指标,可将不同经济体的金融结构区分成四种类型,以此建立方便准确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

1 当WFIR1

2 当1.5>WFIR1≥1、1.3>WFIR2≥1时,该类型金融结构的特点是:金融部门的获利能力与获利规模稍强于非金融部门。考虑到一国金融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相对垄断的地位与较高的进入门槛,在此情况下该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能得到较为有效地发挥,金融部门与非金融部门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3 当2.5>WFIR1≥1.5、1.6>WFIR2≥1.3时,该类型金融结构的特点是:金融部门的获利能力与获利规模明显强于非金融部门。如果长期存在,则该经济体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金融部门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利润分配中所获得的份额过高,使得非金融部门的利润受到较大程度的侵占,导致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不足,从而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乃至生存;第二,在利润的驱动下,非金融部门的资本与人才会流向金融部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促进作用,使得经济发展停滞或进入衰退;第三,产生马太效应,在没有政策干预的情况下,必将向下一个阶段过渡,最终引发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

4 当WFIR1≥2.5、WFIR2≥1.6时,该类型金融结构的特点是:金融部门的获利能力与获利规模大大强于非金融部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巨大,主要表现在: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非金融部门的资源尽可能流向金融部门;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与衰退;金融发展失去了其最重要的经济基础,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开始出现;WFIR1与WFIR2的值越高,危机到来的时间越快,程度越严重。

篇4

金融经济与数字经济,同是与符号打交道,具有虚拟化特征,但在与真实世界的关系上,方向却相反:前者关系日益迂回,日益疏离;后者关系日益直接,日益趋近。站在数字经济立场反思这场金融危机,也许会得出这样一个不同于传统立场的独特判断:信息市场将成为金融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数字经济将成为金融经济的有力竞争者。

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

如果高度概括眼前这场金融危机的本质,可以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或者说,货币是多的,信息是少的。

货币是假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货币市场(含金融市场)没有真实反映实体市场,没有优化配置实体资源,背离了真实世界。第二层含义是,货币市场占用的交易费用,相对于它节省的交易费用,多到不合理的程度。

如果把实体市场视为委托人,货币市场视为人,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人背离委托人,手段背离目的,自我膨胀,发生异化。这是典型的工业病,是传统工业化局限的大暴露。

按照正常情况,实体市场“委托”货币市场,通过货币形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应该是:市场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不应超过委托市场自己配置资源时所耗费的交易费用,也就是说,有金融市场,应该比没有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消耗的交易费用少。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货币市场,在帮助实体市场配置资源时,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手段(如衍生金融工具),这些手段开始父生子,子生孙,无限繁衍,到后来背离了目标的初衷,最后“忘记”了自身作为工具的身份,把手段的利益当作了目的的利益,实体市场这个委托人,反而成了华尔街发财致富的手段。不是华尔街为真实世界服务,而成了真实世界为华尔街服务。华尔街的钱,本质上是一种交易费用,当这种交易费用远远超过华尔街提供的服务所给真实世界节省的交易费用时,危机爆发了。

所谓的假,就是指异化。就是对于目的来说,手段变假了,变得不真实了,也就是说,不再以真实符合目的作为手段的本份了。

信息是真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从两房贷款开始,来自真实世界的供求信息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衍生工具的复杂化为转移。第二层含义是指这种真实世界的信息,又是不透明的,因此真实的信息又是少的。

真实信息少,只是现象。本质是没有形成真实信息的产业化,特别是没有形成信息配置资源的统一市场。信息被掌握在了少数利益集团手中。真实信息一旦产业化,将对利益集团不利。格林斯潘相信金融利益集团会以市场自发调节达到均衡为行为目标,但实际是华尔街只不过是一个利益集团。

货币市场的竞争者正在出现

中间人无限膨胀,是王业社会不可克眼的局限。仅在中间人内部调控,不能解决中间人体制自身造成的问题。如果考虑到中间人已形成利益集团,要维护既得利益,情况就更是如此。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反映了工业化不能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条件下资源配置的要求。以华尔街金融利益集团和美国国家利益集团为代表的中间人势力恶性膨胀,代表了全球性的工业病。

根本性的问题是货币市场本身存在合理性受到了挑战。当前,出现了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也就是用信息直接配置资源的方式,与货币配置资源的方式相竞争。

电子商务交易市场,正在发展成为独立于货币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信息市场。在电子商务形成的信息市场中,人们通过信息交换,匹配供求,撮合交易,实现了不通过一般等价物的、直接基于使用价值和具体价值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许多全球化公司和跨国公司配置资源的时候,首先依靠的,不是上市公司在股市上获得的经常是扭曲过时的价格信号,而是直接利用供应链和社会网络,进行复杂系统条件下一对一的实蓟跷锖头务的信息匹配。只有需要进行宏观判断和长期判断时,才会优先考虑货币市场的信号。一个集团企业的老板,如果在下午3点前,就可以把公司当天所有的资源变化情况、市场变化情况搞清楚,他为什么还要绕弯到华尔街去求证该怎么进行响应市场的决策呢?

我们说,货币是假的,信息是真的。如果信息是假的怎么办?可以援引第一条,“信息是真的”来解决。这是什么意思呢?在用信息配置资源时,任何一条具体的信息,都有可能是假的。但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与货币市场相比,谁更加真实――更符合真实世界――呢?

当我们说信息是真的时,意思并不是指每一条信息必定是真实的,而是指信息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比货币市场更加接近真实世界;是指信息的机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更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货币市场要经过一般等价物的迂回,不仅流通速度慢,而且会造成系统性的信号失真;而信息市场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条件下,可以进行高速复杂的信息匹配。另一方面是说,信息市场比货币市场配置资源的成本更低。因此信息市场在总体上来说,可以比货币市场更有效地配置实体资源。

货币市场与信息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是一般等价的迂回调节,后者是个性化的直接调节,这也反映了两种虚拟经济的本质不同。

两化融合下虚拟经济的新选择

篇5

【关键词】《资本论》 危机理论 金融危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致力于拓宽自己的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其带来的巨大损失将蔓延至全世界。同时,金融危机也会由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阐明了虚拟资本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经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动态性的分析,对信用做出了双重性评价。同时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

二、《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的阐释

《资本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萧条以及复苏四个阶段。马克思指出,金融危机大多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 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

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中总结出――“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段话中的“特种危机”,就是独立的金融危机,来自于金融系统自身内部的紊乱。

综上,《资本论》中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一是作为经济危机的征兆发生的金融危机,另一类则是独立产生的发生于银行、交易所的金融危机。

三、《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的产生解读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克服性。“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而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任何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本质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马克思的金融信用危机理论

由《资本论》第三卷“信用制度的另一方面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又依然会和商品经营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于是信用制度引发了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使再生产过程不断被拉紧从而达到极端,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内在矛盾借由危机的形式爆发。作为资本积累和集中的有力推动,信用使得股份公司和银行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扩大了生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单纯性投机出现。这样,生产脱离市场而迅速扩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生产的过程。“信用制度加速各种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危机”;“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会有效,金融危机就会爆发。”

(三)《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

所谓虚拟资本,是本来并不存在,而是根据一定收入虚构出来的资本。“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息资本就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货币收入都将表现为一个不一定是由这个资本本身产生的资本的利息。收入的资本化过程解释了虚拟资本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价格与价值发生了分离,作为生产之外出现了虚拟市场――资本市场就出现了。虚拟资本的价值运动独立于现实资本,其价值并不随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从虚拟资本理论中可以得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商品或虚拟资本货币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对立的严峻程度很容易超过一般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矛盾。由此可见,“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基础。”

四、启示与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独立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恶劣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资本论》中有关金融危机理论的分析,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

由马克思对于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分析,信用危机的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势在必行。加强金融监管,就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科学与有效的经济政策。

监管措施方面,应当注重监管手段的科学合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金融监管并非管制,对于金融的过度束缚无疑将会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适度。

(二)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

虚拟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虚拟资本的双重作用,在推进和支持虚拟资本的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利用虚拟资本,创造更大的收益。

具体来讲,首先应当规范股票、期货等的市场交易秩序,以保证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第二,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科学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2]汤延刚.《理论视角下的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