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特征

篇1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篇2

关键词:就业 考研 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4.2

大学生的就业与考研,一直是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对于这样关键的抉择,应该如何科学地引导是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按照一定流程,由单个人或多个人集体做出的。决策不仅仅只是一个客观过程,还涉及大量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主观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影响大学生决策的所有因素,这便于我们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吸收了大量社会信息,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是他们大多缺乏实际社会经验和深刻的自身经历,因此很难做出恰当的决定。心理学家曾尝试用多个模型来解释人们做选择的动机。赫尔主张行为的能量是由驱力提供的,并进一步主张行为是由驱力和习惯的乘法效应形成的。斯金纳放弃了赫尔关于驱力的思想,但是保留并强化了行为的能量学说。根据他的理论,行为处于外部奖赏的控制:积极的奖赏增加行为的可能性,而消极的奖赏降低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也会从驱动力的角度来阐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择业与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根据大学生是否准备参与考研,我们把他们划分为两大类群体:准备参与考研和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并就此进行分类探讨。

第一类: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对于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象特征:一种是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群体,一种是考研前没有参与就业过程的群体。我们先来看后一种,即没有参与过就业过程的考研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有一种期望:高学历能更大概率地带给未来人生更好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一种期望成为了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根本驱动力。这种期望的形成多数来自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观察,来自于对学历和社会地位及自我实现关系的概括性总结。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当今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还有一些因素不能忽视。比如考上更有影响力的学校,或者自己更感兴趣亦或更具备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又或者希望按照体制规则进入教育和科研领域。这样的群体是孤注一掷在考研这条路上的,因此短期也没有做好备选准备。如果没有考上,通常是接着再考,或再考虑就业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优先级上的安排,使这部分考研群体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了那种回到高考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感。中国现在的就业体制,对于没有考研成功又仅凭自身能力进行就业的学生群体有一定劣势。因为机会的先入优势被那些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群体占据了。然而,对于依靠外部帮助就业的群体,他们在考研失败后的机会成本就很低,这会使得他们的心态更好。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甄别这些考研人群的差异,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另外一种情况是关于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通常是希望谋求更多的选择可能性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双线上进行精力调整,毕竟就业与考研所做的准备工作相差甚远。在大学校园里流传“难就业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当今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即便学习已不再是乐趣,但还是有人选择了继续学习。与单纯考研的群体相比较,这类学生在考研的驱动力上有本质的区别。满意的工作机会是他们做出这样多重准备的根本驱动力。当工作机会不满足其心理预期时,如果考研成功,他们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而由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体制的现状,事实上存在相当大比例的考研失败群体。面对考研失败,这些学生拿到的工作机会将是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们将在第二类人群中探讨与此相关的就业心理。

对于以上这大类考研群体,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引导他们做出考研学校或专业方面的决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教师不需要过多地灌输形而上的价值观,而更多需要的是对他们恰当的关心。

第二类: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我们再把焦点集中到只参与择业的这类学生群体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即人的自尊。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此外,人类在生存需求层次有对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这些更底层次的需求。而以上这些需求层次正是大W生做就业抉择的根本出发点。与之相应的,从表向上我们会看到发展空间,物质回报,兴趣爱好等这些纬度。

资源、财产获取的效率和稳定性,是人类绝大多数都永恒渴求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价值洪流中更是容易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受到自身生物性的影响,并不会在物质生活不富足的情况下,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面对当今社会的物质水平差距,这更强化了人的基础层次需求。因此,稳定、报酬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低等,成为了大学生找工作最理想的纬度。大学生会在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的情况下,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现有的优势资源。其中付出成本包括获取职位的知识积累难度和人际关系维护成本,而优势资源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核心圈的人脉积累等。现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已经会衡量自身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受父母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减小。这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相对复杂,其心理特征与社会上的择业群体特征很相似,都是面临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双重挤压。因此自身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分析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关键突破口。

对于这第二大类大学生群体,他们职业生涯的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与实际就业脱节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绝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从来没有参与过就业,没有行业的认知度,甚至知识沉旧。而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不仅缺少社会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和择业的自身研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果自身缺乏丰富的社会行业经历,可以通过组织社会企业分享活动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研讨活动,让同学们之间不断交流思想和沟通信息。大学生就业应该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有思想基础,在大二形成相应的学业规划,大三阶段应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并在大四毕业时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

结语

大学生就业与考研不仅是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选择,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发挥自身专长,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和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胜任特征;创业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今年两会上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都谈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每年报考研究生中,女大学生报名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考研成了她们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办法,最终也使她们“赢在了考试,却输在了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女大学毕业生达一半以上,加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尤其是落实好就业促进工程,实施好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女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Chandler等人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他们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被看作创业的核心能力。我国学者冯华等人认为创业胜任力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集中表现为创业过程中能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国内外分别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创业胜任力开展研究,试图通过描述心理行为及个性特征来解释创业现象。回顾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在创业活动主体或创业者本身的基础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研究则将两者结合共同阐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文采用自编量表对理论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提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2 行为事件访谈法概述

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等质性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及主题统觉测验提出,通过开放式的行为回溯探察技术以揭示胜任特征。本研究采用BEI作为建模的主要方法。在行为事件访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成功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失败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通过BEI访谈结果分析,推断出群体性特征,然后提炼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胜任力要素,进而初步假设胜任力维度,为问卷的编制提供方向。

为了从成功创业就业的、有创业想法的及其他女大学生中收集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的不同描述,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对以上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丰富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胜任特征的构成要素。开放式问卷向辽宁省大连市的五所高校共发放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75份,回收率为 75%。按项目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明确对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结合频率分析共收集到210个描述性词汇,总结出20个胜任特征描述词。

3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结果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频次和评定分数分析,发现前17位的特征要素为:自信心、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业动机、财富意识、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敢为性、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叛逆精神、行业经验、主动精神、自我反省、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灵活性。

对行为事件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从总频次和平均频次角度分析,创业成功的女大学生和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有11个胜任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敢为性、自立自强、诚信意识、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创新精神、自我反省、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对问卷所得数据和访谈所得文本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词条进行统计,提取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最终确定了13个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即敢为性、诚信意识、自我反省、叛逆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自立自强、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商业洞察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4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胜任特征模型的预测与修订

依据前期BEI访谈得到的行为特征和文献资料,对每个胜任特征提炼4~6个行为特征,并初步编制《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调查表》预测问卷。邀请专家学者对问卷的结构和项目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问卷的91道题目。

4.1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依据测验结果分析测验的题目(项目),从而评价、筛选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是检验测验是否有效的“指标器”。根据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试卷,从最高分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为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分数差异做t检验,差异不显著则说明项目区分度低,可考虑排除。分析结果显示:除第1、5、13、21、30、41、45、60、78、88与89题之外,其他80个题项的决断值(CR)达到显著水平(P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是用于寻找多元观测变量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方法,能够将关系复杂的变量综合为几个核心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预试问卷剩余的80个条目降维,检验测验编制的结构效度,构建理论模型。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以及KMO取样适当性度量在0.776,与1接近,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Rotation)后,80个项目得到了9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48.029%。但上述分析结果未达到预定假设,出现了多重负荷的项目,如项目归属于多个因子、预先构想的部分重要条目未构成独立因子等。再次校正以上结果,删除45道不合理项目,保留35道,再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62.911%,修正后的量表结构效度较理想。从预测结果看,初步证实了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特征的结构是多维的,并获得了含有6个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后将各因素命名为:创业意识(11题)、创业精神(9题)、自我反省与学习能力(4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4题)、商业洞察力(3题)、心理承受力(3题)。

4.3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胜任要素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各胜任要素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显著性水平的检验选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分析结果都在0.258~1.000,多数因子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业者需具备的胜任要素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符合实际。

5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5.1 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阻碍了求职者创业的脚步。目前,随着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境。女大学生自身要解放思想,不该纠结在自己就业的弱势上,要从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适合自己创业就业职业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新是创业的核心特征,在校女大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去锻炼能力品质,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抗挫折能力。高校要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关注和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环境氛围。

5.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融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创业素质,增强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创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创业对就业作用的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职能不仅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是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制订女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完善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应考虑调整或设置有利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高校应制订配套的培养方案,同职业规划教育一样贯穿于大学四年,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实际的操作和最终的教育结果评价,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制定,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创业就业的胜任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结合很紧密的一门科学,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的锻炼。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数萌芽于大学阶段,教育者要充分根据女大学生教育主体的特点和创业胜任力的养成,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手段。高校应选聘一批专业型、实战型、研究型的专兼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提供智力保障。

5.3 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平台

在我国,女性创业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90年代以后女性创业趋势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女企业家人数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女性创业比例相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水平。高校要充分发挥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女大学毕业生要正视自己的优势领域。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其创业初期难的问题,如提供小额贷款补贴、税费减免、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等。与此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两性平等的监督导向作用,营造两性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女性公平就业的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王建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2]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 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4).

[3]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4]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篇4

关键词:个人背景 创业效能感 创业活动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为创业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机会,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创业指数不断升高,社会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形成一股强大的创业浪潮。在社会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创业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过去几年高校的扩招,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选择独立创业也成为了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和策略。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创业者,或是选择创业成为实际创业者。

二、创业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实现目标、发现契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的,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领域就形成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是指“创业者对于其自身是否有能力发现创业机会、影响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并实现创业行为的自信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创业效能感的内涵是通过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并参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来界定的。

创业效能感包括管理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四个方面。管理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自信程度;机会识别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风险容忍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忍受压力、焦虑、冲突和变化等环境条件还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关系效能感指的是个体与潜在投资者等建立关系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

三、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学者朱仁宏的研究指出创业家个人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社会特征又称为个人背景特征包括创业家能力,性别,种族,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社会与家庭背景等。研究表明,不同创业者个人特征与不同的创业效能感维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着重从背景特征的相关因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主要有:性别、学生干部经验、创业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学历等五个方面。

1.大学生性别与创业效能感

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创业意向会同时受到创业可行性和创业希求性的影响;而男性样本更多地受到创业希求性影响。另外,男性对创业的可行性仅限于考虑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对宏观条件方面的影响考虑较少,女性的创业可行性则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他们在创业风险容忍效能感方便会更弱。

2.大学生学生干部经验与创业效能感

研究发现,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工作岗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都是同学,他们最能得到锻炼、最能增长经验的工作就是担任班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就是组织相关活动,譬如各类生活和学习上的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能有效的识别对活动有利的资源和机会,像是寻找赞助单位、向学校申请等活动。因此,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起那些未担任过的同学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会更高。

3.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与创业效能感

学者Bruce提出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经验,同时Cooper也认为,经历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先决条件。先前有相关经验的创业者会有更成熟的联系网络,并能更好的理解各自产业间的微妙关系、先前创业经历是个人创业的显著优势,也被认为是未来创业绩效的最稳定预测指标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先前创业经历最主要表现就是像做小生意、参加促销活动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社会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管理效能感和创业关系效能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效能感

人们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可以面对环境基于自己能力与目标的认知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发显的重要。有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有意识的挖掘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在困难和危机来临时,也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认为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创业风险承担效能感。

5.大学生学历与创业效能感

在我国的创业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较高比率,然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经营年限超出10年以上占45%以上,但企业规模在偏大型及以上的只有18%,这说明企业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但是企业不能快速迅猛发展,这可能就与企业主的学历限制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有关。同时,研究者Bruce在对快速增长企业的研究中也指出教育水平是影响成功创办公司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事实及数据,低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其有能力管理好所创办的企业的信心就会不足,而相对的那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效能感方面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

[2]占怡,杜红.个人创业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策略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4).

篇5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征;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扩招加之经济增速放缓致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实际情况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大学生自身人格方面的缺陷也是重要的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人格类型、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均被认为在个体的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职业价值观便于了解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看重什么,并将他们的需要同他们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的需求进行比较,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合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强调的是择业过程中人的主体因素的作用,对择业效能感的研究能够了解个体在职业选择行为中对各种任务的信心,以便在他们信心不足的项目上提供必要的帮助。

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试图以高校大学生为对象,以人格特征为视角,探讨其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1. 不同人口学统计变量的高校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 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3.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大学四所高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9份,回收率96.9%,剔除无效问卷21份,剩余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为93.8%。

(三)研究工具

1. 《大五人格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以 Costa 等人的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形成的“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其信度效度得到普遍认同。

2. 《职业价值观量表》

本研究使用凌文辁等编制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α系数为0.839,被我国的学者们广泛使用。

3. 《择业效能感量表》

采用上海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龙燕梅修订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整个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953和0.851,且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22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声望地位、保健因素、自我发展因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情况见表3-1,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分 5 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的总分为 25 分,在量表的平均数上来看(见表3-2)被试的平均得分较高,表明被试的择业效能感较好,得分的标准差较大,说明择业效能感的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在这5个分量表中,自我评价的平均分最高为17.87,制定计划的平均分最低为16.68。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1.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分别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3,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

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职业价值观总分和择业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其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五人格五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在逐步回归过程中没有提取到任何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由表3-4可以看出,在择业效能感因变量上,有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这四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19.3%的变异量,其中道德感可以解释13%,利他性可以解释3.5%,适应性可以解释2.8%。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择业效能感=0.246×道德感+0.183×利他性-0.176×适应性。

四、讨论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得分在中等偏上,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分中,自我发展因素为最高,其次为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目前对职业的态度还是更加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最不注重职业的声望地位,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比较务实,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大学生严重饱和,竞争比较激烈,他们选择一些小的单位或者企业先去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次就业去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实现。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中,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整体较高,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各个维度之间比较,自我评价维度的得分最高,制定计划维度的得分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如何制定择业计划上最需要得到帮助,他们当中很多人对自己的择业方向不明确,对未来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感到茫然。自我评价得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职业兴趣爱好、职业价值需求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能较为正确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由相关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说明大五人格和职业价值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越高择业效能感越强;适应性越高择业效能感越低。

为了进一步弄清大五人格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大五人格五维度预测择业效能感时,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择业效能感19.3%,从个别变量的解释量看,以道德感维度的预测力最佳。回归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五、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相关性较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择业效能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俐洛,凌文辁,高晶,刘大维.跟踪操作业绩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2(02).

[2] 王登峰.人格特质研究的大五因素分类[J].心理学动态, 1994,2(1):34-41.

[3]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4:400-405.

[4]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92-347.

[6]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4:123-130.

[7]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34-38.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竞争力弱的大学生出现了“无业可就”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无法顺利完成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个人能力、择业定位、经济基础、生活阅历、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状态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压力管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就业工作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3]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正常就业群体相比有着典型的特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典型特征是就业能力不强,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他们往往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社会经验、职业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面对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通常自信心不足、准备不充分、情绪上悲观失望。

(二)社会生活参与度低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就业,导致他们对与就业无关的事物漠不关心。校园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缩小人际交往的范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逐渐封闭自我。学校、社会以及文化生活难以对他们的就业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也难以改变他们社会生活参与度低的现状。

(三)心理敏感脆弱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大于正常学生群体,心理上也更敏感脆弱。特别是在周围同学找到满意工作时,面对周边同学和自己之间的反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剥夺感,以及自卑、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

(四)转变角色不到位

大学生曾经在人们眼中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有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自以为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并没有将自己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形势认识不清,缺少危机感。还有部分大学生,没能及时将学习和就业之间的不同进行合理转换,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就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沦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

(五)幸福感降低

在生活中,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消极情绪远远大于积极情绪。在求职过程中,就业困难群体有时还会受到就业歧视,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会影响个体在情感方面的认知,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4]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六)群体数量日益增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人数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高校扩招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大学教育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自2003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短几年内数量大增。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从学校面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时,寻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都较满意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压力管理,我们必须准确查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就业困境。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因素是因为他们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期望值过高、职业规划意识差、社会锻炼少、自我认识不够、适应能力差等。总之,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就业准备的不充分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充满未知及不确定性,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二)会因素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未与之增长。“僧多粥少”的就业现象,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工作的难度更大,就业压力必然增加。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逐渐掌握了选择人才的主动权,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忽视岗位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5]

(三)高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完善,高校不断增设新专业。高校开设新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实践缺乏、就业探索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同时,高校有些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就业难题。高校还缺少有效、合理、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徒于应付,并未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然对就业充满未知和疑惑,必然产生就业压力。[5]

(四)家庭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他们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各类兼职以解决经济问题,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准备。在就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资源本来就比较少,又受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上容易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和父母的期盼,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压力管理的有效途径[6]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过度的压力则会让他们焦虑、情绪低落、丧失斗志。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降低压力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一)学会职业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源自没有清晰的就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合理设定职业目标、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间管理等相关的课程以及书籍,强化自我规划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大学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开始自我探索和职业认识,平时可以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二、三年级时,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大四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习、模拟招聘、技能培养来消除或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择业时,应全面客观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如果提供的岗位适合自己,就应抓住机会,尽快就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困扰。

(二)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构建学校、学院、学生在内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疏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压力,定期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排查,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缓解压力,培养自信心。若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性格内心、注重个人隐私、持续遭受重大压力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提供一对一疏导及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疏导,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应学习他人有效处理压力的能力,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压力源

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还需从源头抓起。首先,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减少外界环境带来的就业压力。其次,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消除或缓解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再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增加专业实践,减少就业困难群体因专业学习不自信而产生的就业压力。

(四)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提高压力管理实效

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应该五位一体,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开展心理压力疏导,做好思想引导,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及时回应子女的求助,用爱和宽容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政府、社会应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面,完善用人机制,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应积极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就业训练、就业帮扶,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通过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压力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帮助[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5):53-55.

[2]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3]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1):1234-1238.

[4]戎渊.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法制与社会,2012,(8):225-226.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36-38.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竞争力 培养体系

就业为民生之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知识面宽、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人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但是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方向还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和评价方式上,没有从大学生竞争力培养体系上进行全局性思考,因此探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内涵

竞争力是个体为追求较其他个体地位优越的过程,个体包括个人、公司以及国家,其目的皆是为了赢得竞争的胜利。从这角度看,竞争力是个体超越其他个体的自我拥有的优势。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一般可以理解为高校或毕业生通过大学阶段的长期准备,其竞争力在最后就业市场上的表现,毕业生具有比竞争对手更能够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它不仅是高校培养的“特殊产品”,外部的市场表现,更多的是高校一种内部的支撑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体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某所大学的信任。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较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以及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的开发培养,在就业竞争和职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职业化能力。

二、构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高等学校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的不足与缺陷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难题,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日益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水平不断提升,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因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从本校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以及和相关院校交流中发现,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模式还显滞后,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如:

1. 从实效性上看,就业指导是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全程的渗透模式,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方面,缺乏系统、整体的观念。

2. 就业指导的重心并没有放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上,更多的是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是在就业率的指挥引导下,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层面上。

3. 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理论研究,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缺乏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定位咨询,难以满足大学生求职的实践需要。

4. 以就业率为高校就业水平的评估标准已无法客观评价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获得工作的能力,是基于满足用人单位用人的聘用条件,单位招聘人才时,不能仅局限于对技能和知识的考察,而应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第二,在职场能持续的能力,是基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而需不断提升的职业能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培养体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 有利于系统、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自我认识。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一整套系统的、全面的培养体系,是从学生踏入校门就开始的。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专业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自己的不足方面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就业能力。

2. 有利于高校建立培养起一支具有职业指导能力的队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高校有一批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根据学生情况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职业设计和就业指导。为高校师资培养出具有专业性、系统性、能力强的队伍,从而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

3. 有利于用人单位方便、快捷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单位――高校――学生”三维一体的培养体系,这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助于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用人单位能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及就业能力,可以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学生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4. 搭建就业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学校和企业应联动共同培养大学生,为大学生搭建实习就业平台。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毕业之前,邀请企业介入其培养,从能力素质要求的提出到培养过程,最后到综合评价的整个过程企业都参与。一方面,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提升能力素质能顺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避免了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基于胜任特征和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相关课题的实证的研究,本文拟通过构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应包含:第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不同类别职业胜任力模型;第二,建立适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测评体系;第三,根据不同的职业化素质能力标准和胜任力模型建立适应需要和大学生实际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第四,建立基于职业化素质能力和岗位胜任特征的科学有效、公正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搭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招聘人才的桥梁和平台。

(一)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

我们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中将职业能力素质概括为:一个人能胜任某一职业的特性与能力。包括:身心素质、职业意识、一般能力、专业技能、特殊能力与经历等。我们构建模型的目标就是建立理、工、文法、经管、体育五类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模型组合”,在评价不同对象时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改变一定数量的评价指标或调整指标权重,使得测评更具有科学性。

(二)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系统

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测评运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手段对人的能力、水平、性格特征等因素进行测量,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大学生特性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评价。一类是心理测验,主要通过笔试测验来了解人的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第二类是评价中心技术,包括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测验、情景模拟。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大学生素质为核心,以促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为手段,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为目标的全方位的培养体系。按照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要求,通过综合测评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目标和途径,通过培训使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科学地进行职业设计,全面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掌握求职技巧和方法,顺利就业。具体而言,针对大学不同年级的特点确立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

一年级:转变角色、适应校园、了解专业、激发动力; 二年级:认知自我、设计人生,找出差距、明确方向; 三年级: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夯实基础、定位准确; 四年级:掌握政策、提高技巧、调整心态、顺利就业。

根据各年级不同的培养目标,建立各年级的培养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体系的设置遵循内容实用、方式多样、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干中学的良好氛围。培养方式引入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方法,通过专业的职业能力训练技术、互动式的案例教学、企业的实战训练、职场环境模拟的角色扮演等训练环节,调整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心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评价,以用人单位的意见为主,综合学校、大学生、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评价意见形成特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通过对比培养前后大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变化来检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效性,反馈到职业能力素质模型、测评方法、培养方式等过程中,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科学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指导作用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一种全程培养,其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学业生涯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拥有充分的就业竞争力。因此,按照大学生就业培养体系的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高等学校的教育职能。

【参考文献】

[1]马立红. 国外高校就业指导的特点及其启示[J].黑龙江教育,2005(04).

[2]刘光华,杨卫军. 论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生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01).

篇8

现今社会,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大学生要想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能够学有所用,就要在上学期间努力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要求高校在制定策略的时候,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当然,我们只有清楚的明白什么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并了解其特征,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才能够突显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在以往,人们很容易将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混淆。所谓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中有一种战胜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让学生找到实现和发挥自我价值的工作岗位。它是基础、环境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总和。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期间所培养出来的,它将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合和内化进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进行求职时具有其他学生所不具有的独特的、有价值的竞争能力,继而在寻求合适的职业时更具有优势性,并且在就职后让自己的职业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由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其他的能力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1、它具有内化性。所谓的内化性就是核心竞争力不是将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简单的加法进行组合,而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学生的一般能力进行提升和提炼,进而将学生的优势展现出来。所以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个体对于技能、道德品质以及知识进行吸收内化的结晶。可以料想,在大学生就业时,核心竞争力的内化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只有具有高度内化性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更快的寻找到适合的职业。

2、它具有价值性。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体现在它能够将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统一,而且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就业竞争的主动权,这样就能够将大学生面临被淘汰的几率降到最低。

3、它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是大学生具有自我特色,不同于其他人的一种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是其他的学生不具备的、不能够复制的核心特质。在竞争中,大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能力,那么在竞争中就像有了一件法宝,就有了自我的优势。核心竞争力越强越明显,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也就越突出,其在自我职位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为企事业单位所创造的效益就越大。

4、它具有动态性。核心竞争力并不是静态性的,一成不变的,学习一次就永远的占有竞争的优势、就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的,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和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各种素质、技能等完善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只有不松懈的进行自我的核心竞争力的积累,才能够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的动态平衡。大学生一旦放弃这种积累,那么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也就消失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也就消失了。

三、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以及特征的介绍,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于大学生在毕业后求职时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让大学生在毕业求职中能够具有独特优势就显得很有必要性。

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努力地提高自我的竞争能力,在学校学习期间有意识的锻炼自我,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多多的参与社会活动,这样就能积累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在学习期间,选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对于自我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制定一个适合自我发展的职业规划。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概述

当下,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随之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难度的突显、就业机制的转变,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大学生本身的数量过多、质量下降,而在于社会资源分配过中所造成的“相对过剩”。“相对过剩”即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岗位需求数实际多于求职数,且学生的基本素质高于岗位本身的需求,由于求职者自身原因不满足于一般岗位,但又无法成功就业而造成“相对过剩”。根据成都理工大学就业中心提供的数据,每年到校招聘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总数与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大约是4:1,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同学可以有四个岗位作为选择,但仍然有部分毕业生无法成功就业或就业后解约率较高。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实表现

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倾向,其包含就业过程中对自我的评价、对社会的认知、对求职层次的定位、以及就业中出现的各种就业行为、就业选择的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由于大学生初入社会,自我定位、自我认识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程度都不够清晰,容易出现就业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等就业心理问题。

(一)就业经验尚浅、就业心理障碍滋生

调查发现2013届毕业生大多出生于1989年至1992年之间,从年龄结构上分析2013届毕业生即有80后的特点也具有90后的特征。由于独生子女过多的原因至使多数学生在以前的生活、学习中多靠父母进行自身事务的处理,自我与社会外界的接触相对较少、经验匮乏。调查数据中有69%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最大的困难在于就业经验不足,7%的毕业生害怕求职面试时与面试官谈话,3%的学生担心自己无法找到工作,仅有21%的学生对找工作充满了自信。多数毕业生在求职前已经产生了紧张、焦虑等就业心理倾向。心理障碍的滋生使学生无法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容易产生自卑、焦躁等负面的情绪,

(二)眼高手低、预期过高心理

在经济环境、就业环境相对恶化,就业机制由“定向分配“转变为“竞聘上岗”的今天。过于挑剔,眼高手低,不愿意去相对平凡的岗位工作,又没有能力竞聘到实力较强、待遇较好的职位,往往会错事许多就业良机。调查中发现大多毕业生择业时只以薪金为出发点,以工资的高低来衡量工作的价值,其是当下多数学生容易陷入的心理误区。一份工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现阶段工资的高低,更多的在于在该岗位给自身提供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往往会失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三)急于求成、盲目就业心理

毕业生们最害怕的便是毕业的喜悦伴随失业的悲哀,所以大量毕业生会在大四9月—10月之间会盲目的找一份工作,以求心理踏实和平衡。调查中有17%的学生表示会尽量早一点落实自己的工作,且不管工作是否是自己满意的。多数同学在首次就业时根本没有考虑过所选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导致毁约现象严重,损害单位利益,占据其他毕业生就业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指导的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专业性较强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做好铺垫。可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专业、学习成绩、综合能力、生活及家庭环境,进行有特色、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抓住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源,把握学生的就业心理动态,以帮助学生尽快的走出就业心理误区。当下,大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事务性工作相对较多,从事就业咨询指导的人员专业化、专职化的层度相对较弱,故此,学校层面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咨询部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认清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实现多元化就业

大学生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定向分配”的就业机制被“竞聘上岗”所代替。优胜劣汰充斥着整个就业、择业的过程,由于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学生将就业目标定向了大城市、央企、国企、公务员等“精英”岗位,毕业生们很少有愿意到一个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发展联系起来。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就业心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多元化就业。

四、结 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大学生个人的生存问题,其更是关系着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社会的发展。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本人共同的协作和努力。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有利的就业政策支持、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都必不可少。关注大学生就业、重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辅助其成功就业,使其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块有力的基石。

参考文献:

[1]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 郭蓉.职业生涯规划[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 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78-02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比较短。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上就更显不足,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1.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充斥其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大学生正处于心智不够成熟的时期,对多元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不能做出理性科学的判断与取舍,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塑性,是教育和引导的关键时期。张美俊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认为,“随着就业制度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健康发展,成为大学生能否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仍然着重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而不能随着时展和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1]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需要,贴近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不能真正有效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2.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善

就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言,仍然停留在以往意识形态教育、就业形势政策分析、求职面试技巧等宏观层面,不完善、不完备的内容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不能跟上时展的脚步。时展和学生需要要求,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为学生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服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主体需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分层次有差别地进行思想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意识和诚信意识、树立科学的择业就业观等,从而实现合理择业、成功就业,实现学生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3.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缺乏创新 首先,片面而不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仍以传统僵化陈旧的课堂授课为主,单方向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缺少互动沟通和交流指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自主性以及积极性主动性,说服力大打折扣。第二,单一而不够多样。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使用单一的集体讲授的方式,不能做到尊重个性差异、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类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指导。第三,与实践活动脱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导致大学生脑袋满满、行动缓缓,根本无法高效的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求职知识、就业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尴尬。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和现状、大学生思想实际、时代特征出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具体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功能,指导大学生合理择业和顺利就业,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

1.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意义重大,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性质和方向的保证,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相脱节的现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努力寻找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结合点与交叉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具体环节中去,将二者紧密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巨大作用。

2.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就业期望值教育。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自我评价过高的倾向,最终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冷静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自我,了解自己经验的不足,了解当前的巨大就业压力,进行准确的自我职业定位,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职业和岗位,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第二,主体竞争意识教育。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帮助大学生树立主体竞争的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去,展示自己、推销自己,勇于竞争。一方面,可以开设面试模拟课程,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及时做好心理疏导,避免出现失败之后恐惧退缩甚至一蹶不振的现象,引导大学生正视困难,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敢于竞争。

第三,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就业不仅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当前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个人主义倾向,正是社会责任感淡薄的表现。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择业、就业中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还要通过积极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与措施,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岗位无贵贱、基层就业也可以有广阔前景,引导大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满足社会需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3.创新大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首先,坚持全程教育。大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仅在毕业生中开展,而是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活,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进行具体的教育指导,这样教育时间较长,内容较丰富,才能为大学生就业中的从容淡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第二,坚持差别教育。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背景、生活经历、性格特征、专业、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针对每个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差别对待,大学生就业中也是如此。在理论知识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及面临的具体困难,通过个别谈话指导、就业咨询等加以有效疏导,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说服性。

第三,坚持网络教育。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成为必然,对传统的授课方法是很好的补充和创新。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内容的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而且有利于内容的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及实效性。

第四,坚持同龄人相互教育。伍翔在“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中认为“大学毕业生作为同龄人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比较相似,大学期间的共同生活使得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相互比较了解。因此面对就业中面临的思想、技巧方法问题,同学和朋友之间可以共同分析、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共同应对求职中的挫折与困难,共同努力共同前进。”[3]

参考文献:

[1] 高霞.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实现途径[J].华东师范大学,2008:33-40.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R].2001.

[3] 伍翔.高职院校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2-3.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逆商教育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深受各国政府关注,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尤为如此。大学生就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各种就业心理问题不断出现,自杀、跳楼等就业心理危机的极端事件报道不断见诸报端。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水平,从而破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所面l临的应激事件比较多,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次次失败的求职挫折经历,使大学生担负着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造成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明显超载,而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压能力大都严重不足,产生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恐慌,而心理防线一旦被突破,必然会导致精神堤坝的崩溃,加剧对前程对未来的茫然感和无所适从感,容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恐惧、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等就业心理问题。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是与大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就业逆商较低等有关。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研究

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身特点,本研究设计通过科学设置大学生个性优化、逆商培养等课程来调整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使大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心理综合素质、抗挫能力得以改善,从而改变就业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就业窘境。

研究各干预环节均采取干预前后测设计,以便于进行对比干预效果。并在干预停止一段时间(3个月)后进行延迟钡4验,一方面避免干预的练习效应,另一方面检验干预的作用是否真正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提高。选取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了四个班160人作为实验班,另抽取四个班160人作为对照班,共320人。采用逆商测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等相关量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干预前、后及延迟测量。

(一)开展大学生个性优化干预

针对当代大学生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普遍存在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偏低,应变能力不强,因此产生价值认同模糊与失衡的现象。提出不但要注重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注重大学生的良好人格的塑造,从关注他们性格、品行等优良个性的培养人手,挖掘、培育和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个性,修正、弱化、消除不利于其人生发展的个性特征,最终实现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优化。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何谓心理健康?其标准是什么?怎样维护?个性的内涵、如何优化自己的个性及意义?为实验班同学开设了青年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促进人格的优化。

同时,注重个性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个性理论分析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实验工具对实验班同学进行测试分类,个性相近的分为一组。针对大学生个性培养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设置活动内容,鼓励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尊重个性差异,因势利导,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关注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并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充分信任、关心、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不同时期分别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了抗挫折训练、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努力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心理与行为的反应方式,并最终达到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表1、表2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班同学的焦虑抑郁程度均明显下降(P

(二)以逆商教育为着力点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

大量资料显示,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其是否有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100%成功=20%IQ(智商)+80%[EQ(情商)+AQ(逆商)]。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逆商的高低也已成为其能否有效克服就业心理问题的困扰,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的关键。

从表6统计检验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到,通过逆商教育和有针对性的“情境教育”“逆境、行为反应日记”“拓展训练”等措施,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是积极和显著的(P

究其原因,这与大学生在其人生过程中,较少经历逆境,抗挫能力低下关系密切。因此,在大学生就业逆商的培养过程中,注重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时代特征,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和就业逆商水平为目的,使就业逆商的培育达到知识性、针对性、实用性、欣赏性和成效性的有机统一。随着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深入,人们意识到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逆商的高低已成为人生成败的关键。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逆商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优化个性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抗挫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心理问题的免疫力,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龚晓会,安津平,重视大学生个性优化[N]..人民日报,2005-08-04.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30-0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各项知识技能及满足就业市场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基本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即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应用于社会生产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二是社会资源,即大学生参与社会互动时包括人际关系、组织领导素质等在内的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等诸方面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形成卓越就业能力所必不可少的品质。

2.应用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会受到系统的理论教育,会掌握一些专业知识及基本的应用能力,但大学生能否将这些理论知识及简单的应用能力转化为某项工作所必备的技能,将依赖于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大部分用人单位会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大学生完成工作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处于劣势。所以,一份能够证明自己超凡的应用知识能力的履历表将有助于大学生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3.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人际沟通与交往技能主要包括人际理解力,即理解他人语言的能力及领悟他人潜台词的能力;团队精神,即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展现自我的能力,即为了一个既定的标准,塑造出让组织文化认可的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沟通能力,即通过交流采取调整或与他人合作方式解决争端的能力。

4.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能力。大学生没有毕业之前,大都怀着崇高理想,对未来的职业生涯信心百倍,但一旦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投身于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时,就会感觉到理想和现实大相径庭,学业和事业的成败不但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及原始积累,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牵制和干扰。那么能否顺利进入工作角色并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义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成功就业、顺利择业的能力。大学生是否具备就业能力是其能否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及用人单位需求的的关键所在,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仍将处于“买方”市场,要想使我们的大学生顺利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针对市场需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培养。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的时候,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一些如良好的沟通能力、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信、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复合能力和个性特征。这些能力和特征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大学生的过程中甚至把这些能力和特征看的比专业知识技能还要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还一定程度上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仍然以孤立的理论教学为主,这也是从用人单位得来的反馈较多的意见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必须树立现代营销观念,针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用人单位需求,提高和开发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人数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劳动力市场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并没有保持同步的增长,再加上一些用人单位出于成本的考虑,不愿意大量地吸收新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比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增长比例不协调,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就必须要有足够实力和能力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这种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能力就是就业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卓越的就业能力不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高校和学生本人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就当前而言,他们需要面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尤其是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所以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愤怒、厌恶、恐惧、内疚等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及时清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将是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了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也有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这些心理辅导机构及大学生心理辅导课程就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途径,为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提供保证,也即是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2.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早以前,就有学者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教师“主演加导演”,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教学课堂重成才、轻成人。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创新教学思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除了具有渊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情感,良好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强化教学管理最终形成一种以师生合作学习,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从而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大学生自助学习能力。

3.开设人际交往课程,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培养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一个途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体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就像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一样,它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现在应开设人际交往课程,专项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知识和技能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必要因素,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应该是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更应该是大学生就业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为大学生成功就业,顺利择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对创业者的智慧、胆识、能力、气魄将是一种全方位考验,大学生创业与大学生本人的品质、意识以及个性等个人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就应该通过组织开展多样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在确立目的、制定计划、选择方法、执行决定和开始行动的整个过程中锤炼意志、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思维,最终形成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思维品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全面展开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思维和能力提供了平台,也为大学生培养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黎晓娜.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9(15)

2.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

3.杨芝.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效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4)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情况对高等教育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近些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心理,影响着大学生发展及社会稳定。面对此种形势,我们应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对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主体。传统观念旨在强调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对自我进行合理定位,客观真实地看待现状。实际上,我们应树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观,且需要将中小学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视作基础,构建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2.缺乏完善的心理教育体系。当前,不少学校构建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都是照搬形成模式,没有依据形势实际发展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合理科学的体系。一般来说,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是:首先,大部分大学生都将公务员视作自己的理想职业,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公务员不仅工作稳定而且薪资待遇好;其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创业心理,他们希望以参与现实竞争的方式获得自由,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盲目自信,缺乏接受失败的良好心态,还有部分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们将就业视作娱乐。可见,大学生就业心理特征丰富多样,我们需构建合理多样的心理教育体系。

3.后续探索工作有待完善。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大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进而促使大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优秀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不知所措,无论是人际关系还是实践能力都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而那些成绩一般,注重素质培养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却适应较快,游刃有余,这无疑说明大学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各大高校应主动提高认识,完善后续探索工作,构建适宜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构建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创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学校负责人及相关就业工作部门要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此项工作纳入就业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中,并将其与思政教育工作区别对待;其次,加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认识,即就业心理健康既是就业部门与辅导员的重要工作,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工作的重要部分,从而不断激发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积极性与专业性,推动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最后,在高校,辅导员是最了解大学生的教师,所以,辅导员要主动学习与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提升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与能力,从而更好地辅导大学生就业。

2.拓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每个年龄段的大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與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依据大学生实际合理设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首先,对大一新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职业规划指导视作重点内容,指导大学生规划职业,并发挥心理学技术优势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分析,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与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依据自己所学专业及兴趣爱好初步设计职业生涯。在此过程中,大一新生不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而且可以明确自身需求,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其次,对大二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就业观念树立视作重点内容,这一段阶的大学生已经制定了职业规划,并作出了实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他们多多少少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我们应抓住此次契机,对他们实施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激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真正了解市场需求与社会竞争。再次,对大三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择业心理对策选择视作重点内容,每个大学生都渴望找到一份与他们兴趣爱好相近的理想职业,这份职业的实现过程需要一种合理的职业选择对策,所以,大三阶段的学生应掌握实际技能,如面试技巧与人际交往技巧等,从而在掌握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合理选择择业对策,为职业确定铺垫基础。最后,对大四学生而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就业政策指导视作重点内容,这一段阶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就业知识及其心理素质,所以应加强与就业相关的方针政策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3.健全制度保障。与其他就业工作相比,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具备自身特殊性,是一个长期性、全程化的教育过程,且对专业性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创建一套合理的、标准的、高效的管理保障体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机构,而且需要具备充分的资金与优秀的人才。高校应创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团队,合理划分机构职责,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确保资金到位,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提供条件。

4.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总的来说,构建一套健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至关重要。其一,培养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当前,虽然各高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积极作用,高校应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创建一直优质队伍;其二,充分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就业服务,引导大学生合理面对就业压力,并利用现代网络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信息,使他们能够看清就业形势,做好就业准备;其三,创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只有充分展现大学生实际水平、社会人才实际需求,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律相符合,才能促进这套体系的健康长久发展,所以,我们应依据大学生年龄特征创建完善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又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但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依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与大学生实际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为大学生就业铺垫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文.构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2(11).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3(b)-0114-02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近年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政策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近年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近年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政策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习调查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 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平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 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调查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2 加强职业测评,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平。

3.3 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化程度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政策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 胡雪飞.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12(4):120.

[2] 罗双平.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3(8):43.

[3] 苟萍,丁伟.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2010(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