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自 2003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企业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过比较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差异,从中可以找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实际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在职业规划目标方面,高校就业困难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仅有三成的就业困难学生表示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就业困难学生中有一半以上了解,甚至非常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可见,对职业规划目标的了解程度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实状况,对职业规划目标的定位和了解越清晰越符合自身的状况,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要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不但要做到知己,还要做到知彼。即除了对自我职业目标的明确定位外,还要了解专业、职场状况,抓住有利时机为自己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在问卷调查中,将近一半的就业困难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太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就业困难群体中对职场了解甚至非常了解的人数比例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人数比例的二分之一。对专业了解和职场了解的欠缺,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求职空间。
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并非单因素作用的结果,也非一朝一夕,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并长期作用的结果。我们将这诸种因素归为四类主要矛盾,以此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原因。就业形势的开放性与就业观念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经济转型的基本完成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形势整体保持开放性特征。劳动力市场上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基本保持平衡,影响人才流动的各种因素公开透明。即便如此,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对就业地域的盲目热衷、对基层就业的盲目排斥,造成了就业观念的盲目封闭。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由于生理、心理、学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持过分消极态度。他们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就业困难归因于外在就业形势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屡屡受挫。同时,狭隘的就业地域选择和行业选择观念,更加剧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弱势地位,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优势群体越强、弱势群体越弱的“马太效应”。
人才需求的时效性与人才供给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高等教育作为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全球经济生命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的需求成为人才流动的航标。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复杂的、瞬息万变的,全球经济发展中某一元素的微弱变化也将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急剧变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变迁的“蝴蝶效应”。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的相对滞后性,自然暴露出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上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无法抓住人才需求的时效性特征,“因师资设专业”、“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等现象比比皆是。这种闭门造车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人才供给的相对滞后性,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客观因素。
就业能力培养的弱习得性与就业能力运用的强实践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升级和产业机构的升级,对实用型、服务型、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大学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职业素质方面与就业市场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普遍存在有知识、缺能力的现象,这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尤其突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存在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了解,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对目标职业环境不了解的“三不了解”状况。因而,在大学阶段片面关注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培养。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而学生最缺少的是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实践性的就业能力,正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所最欠缺的能力,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关键因素。
求职竞争的高风险性与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调查,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缺乏对自身情况的客观分析,而难以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简单地以他人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由此产生了盲目攀比心理和依赖心理,造成有业不就的现象。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因主观上求职态度消极、求职竞争能力较弱和客观上求职时机不利等现实因素,造成求职竞争中的屡屡受挫,进而导致心理失衡和出现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心理失衡和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竞争中低承受性的具体表现,显然不适应人才竞争的高风险特征,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内生因素。
二。
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和成因分析,初步掌握了该群体的系统结构。为了帮助和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系统状态,挖掘该群体的就业优势,创造可能的就业机遇,克服就业弱势,规避可能的就业威胁,我们提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策略。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并不占有普遍优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但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优势,为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从群体属性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本质上仍然属于大学生群体,尽管在就业观念、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适应状况,但他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与此同时,他们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非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总体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这几个方面的优点,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仍然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确立了较为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在如此良好的就业体制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只要善于把握政策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等优势,将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就业前景。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主要体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作为享有人力资本优势资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虽然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拥有学历优势和政策保护优势,但是在外界赋予的优势外衣保护之下,大学生若一味地把自己禁锢在象牙塔中,只偏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能力的习得,只注重个性的过分张扬而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只注重自我感觉的过分良好而忽视社会的现实需求,便很难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大学生群体内部就业竞争力加大; 地域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导致传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能力明显下降。在外部竞争环境的威胁面前,大学生若不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直接沦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困难一族。这说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要想在就业市场上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群体优势,敢于、勇于面对就业市场上的各种威胁。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劣势,主要表现为就业观念的封闭性、就业能力的弱实践性、就业心理的低承受性。这些劣势遇到外部环境的不理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陷入最不利的就业境地。对此,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尤其是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关注和帮扶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加大对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力度,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注重就业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适时调适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在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对该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誉,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此,我们除了要充分挖掘该群体的优势以外,还要善于辩证分析该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劣势,规避劣势带来的求职威胁,帮助把握一切可能的就业机遇。
就业机遇的创造需要高校、政府和毕业生自身的通力合作。首先,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形势的盲目悲观态度,高校在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注意引导其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并做好相应的求职准备,以在时间上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理想工作地和理想行业选择的狭隘倾向,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其职业价值观趋向现实性,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摆正自己的就业定位和心态,以在价值导向上为其赢得就业优势。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所学专业和目标职场不了解的薄弱之处,高校除了加强对大学生的专业通识教育外,还要加强校内外的沟通和合作。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实习实践环节,利用校企合作、暑期社会实践、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职场体验中去。其次,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学生“两项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入伍政策、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实施,为转变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培养赴基层就业的职业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政策导向功能,为拓宽大学生的职业目标视域创造了更强大的政策支持空间。除此之外,各地纷纷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实施了不同类型的就业帮扶援助工程、寒门学子就业推荐和专场招聘会、就业困难群体“一卡通”措施等等,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再次,从毕业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对自身的理性定位、对专业和职场的准确把握、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对就业心理的适时调适,以及脚踏实地的努力实践,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的劣势,规避就业威胁,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礼堂: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 年第 2 期。
关键词:就业 考研 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B844.2
大学生的就业与考研,一直是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一个选择,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对于这样关键的抉择,应该如何科学地引导是作为高校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任何一种决策,都是在一定环境下,按照一定流程,由单个人或多个人集体做出的。决策不仅仅只是一个客观过程,还涉及大量的个人情感以及价值判断等主观因素。因此,首先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影响大学生决策的所有因素,这便于我们更好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他们吸收了大量社会信息,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但是他们大多缺乏实际社会经验和深刻的自身经历,因此很难做出恰当的决定。心理学家曾尝试用多个模型来解释人们做选择的动机。赫尔主张行为的能量是由驱力提供的,并进一步主张行为是由驱力和习惯的乘法效应形成的。斯金纳放弃了赫尔关于驱力的思想,但是保留并强化了行为的能量学说。根据他的理论,行为处于外部奖赏的控制:积极的奖赏增加行为的可能性,而消极的奖赏降低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也会从驱动力的角度来阐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在择业与考研这个十字路口,根据大学生是否准备参与考研,我们把他们划分为两大类群体:准备参与考研和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并就此进行分类探讨。
第一类: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对于准备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他们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表象特征:一种是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群体,一种是考研前没有参与就业过程的群体。我们先来看后一种,即没有参与过就业过程的考研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有一种期望:高学历能更大概率地带给未来人生更好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一种期望成为了他们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根本驱动力。这种期望的形成多数来自于他们自身对社会的观察,来自于对学历和社会地位及自我实现关系的概括性总结。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当今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还有一些因素不能忽视。比如考上更有影响力的学校,或者自己更感兴趣亦或更具备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又或者希望按照体制规则进入教育和科研领域。这样的群体是孤注一掷在考研这条路上的,因此短期也没有做好备选准备。如果没有考上,通常是接着再考,或再考虑就业问题。正是因为这样优先级上的安排,使这部分考研群体心理上有了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了那种回到高考时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感。中国现在的就业体制,对于没有考研成功又仅凭自身能力进行就业的学生群体有一定劣势。因为机会的先入优势被那些直接选择就业的学生群体占据了。然而,对于依靠外部帮助就业的群体,他们在考研失败后的机会成本就很低,这会使得他们的心态更好。因此,高校教师要善于甄别这些考研人群的差异,了解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另外一种情况是关于考研前参与过就业过程的学生群体。这类学生通常是希望谋求更多的选择可能性来获取心理上的安全感。他们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双线上进行精力调整,毕竟就业与考研所做的准备工作相差甚远。在大学校园里流传“难就业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当今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大四不考研,天天像过年”,即便学习已不再是乐趣,但还是有人选择了继续学习。与单纯考研的群体相比较,这类学生在考研的驱动力上有本质的区别。满意的工作机会是他们做出这样多重准备的根本驱动力。当工作机会不满足其心理预期时,如果考研成功,他们选择读研的可能性更大。而由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体制的现状,事实上存在相当大比例的考研失败群体。面对考研失败,这些学生拿到的工作机会将是他们未来发展道路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我们将在第二类人群中探讨与此相关的就业心理。
对于以上这大类考研群体,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他们舒缓心理压力,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以引导他们做出考研学校或专业方面的决策。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教师不需要过多地灌输形而上的价值观,而更多需要的是对他们恰当的关心。
第二类:不参与考研的大学生群体
我们再把焦点集中到只参与择业的这类学生群体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即人的自尊。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此外,人类在生存需求层次有对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这些更底层次的需求。而以上这些需求层次正是大W生做就业抉择的根本出发点。与之相应的,从表向上我们会看到发展空间,物质回报,兴趣爱好等这些纬度。
资源、财产获取的效率和稳定性,是人类绝大多数都永恒渴求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价值洪流中更是容易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受到自身生物性的影响,并不会在物质生活不富足的情况下,产生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求。而面对当今社会的物质水平差距,这更强化了人的基础层次需求。因此,稳定、报酬丰厚、工作环境舒适、工作强度低等,成为了大学生找工作最理想的纬度。大学生会在他们的需求得到最大化满足的情况下,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现有的优势资源。其中付出成本包括获取职位的知识积累难度和人际关系维护成本,而优势资源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核心圈的人脉积累等。现代大学生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多元化,他们已经会衡量自身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受父母等传统因素的影响也逐渐减小。这类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相对复杂,其心理特征与社会上的择业群体特征很相似,都是面临生存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双重挤压。因此自身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差异是分析此类大学生群体的关键突破口。
对于这第二大类大学生群体,他们职业生涯的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的成功率。因此,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然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与实际就业脱节的现状,集中表现在绝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从来没有参与过就业,没有行业的认知度,甚至知识沉旧。而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不仅缺少社会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和择业的自身研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如果自身缺乏丰富的社会行业经历,可以通过组织社会企业分享活动来启迪学生的智慧,也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研讨活动,让同学们之间不断交流思想和沟通信息。大学生就业应该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有思想基础,在大二形成相应的学业规划,大三阶段应具备职业规划能力,并在大四毕业时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衡量自己的付出成本和优势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择业判断和职业发展规划。
结语
大学生就业与考研不仅是大学生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选择,也是高校教师教育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像知心朋友一样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并发挥自身专长,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取长补短,更好地为学生和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女大学生;胜任特征;创业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65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2
1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创业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形式。国务院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今年两会上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都谈到了这样一些现象:每年报考研究生中,女大学生报名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考研成了她们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办法,最终也使她们“赢在了考试,却输在了就业”。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女大学毕业生达一半以上,加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尤其是落实好就业促进工程,实施好女大学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女大学生创业者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实证性的探索研究。从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Chandler等人首先运用了创业胜任力这一术语,他们将创业胜任力定义为“识别、预见并利用机会的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的提高而增强,被看作创业的核心能力。我国学者冯华等人认为创业胜任力指在企业创业过程中,一个绩效优秀的创业主体所具备的能够胜任企业创业任务,并取得高的创业绩效所要求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征,集中表现为创业过程中能识别、追求机会,获取和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国内外分别从认知心理学、心理行为学、社会学等角度对创业胜任力开展研究,试图通过描述心理行为及个性特征来解释创业现象。回顾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在创业活动主体或创业者本身的基础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研究则将两者结合共同阐释界定创业胜任力。本文采用自编量表对理论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最后提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2 行为事件访谈法概述
本文选取10名成功创业的女大学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等质性分析。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由McClelland结合关键事件法及主题统觉测验提出,通过开放式的行为回溯探察技术以揭示胜任特征。本研究采用BEI作为建模的主要方法。在行为事件访谈中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成功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印象深刻的比较失败的具体工作事例3件。通过BEI访谈结果分析,推断出群体性特征,然后提炼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胜任力要素,进而初步假设胜任力维度,为问卷的编制提供方向。
为了从成功创业就业的、有创业想法的及其他女大学生中收集对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的不同描述,本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对以上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进一步丰富了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胜任特征的构成要素。开放式问卷向辽宁省大连市的五所高校共发放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共75份,回收率为 75%。按项目所表达的内容是否明确对胜任特征项目进行筛选,结合频率分析共收集到210个描述性词汇,总结出20个胜任特征描述词。
3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结果分析
对开放式问卷结果进行频次和评定分数分析,发现前17位的特征要素为:自信心、责任心、抗挫折能力、创业动机、财富意识、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敢为性、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叛逆精神、行业经验、主动精神、自我反省、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灵活性。
对行为事件访谈结果进行整理,从总频次和平均频次角度分析,创业成功的女大学生和有创业意向的女大学生有11个胜任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分别为敢为性、自立自强、诚信意识、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创新精神、自我反省、学习能力、抗挫折能力、商业洞察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对问卷所得数据和访谈所得文本进行整理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在咨询专家意见基础上,对词条进行统计,提取女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最终确定了13个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胜任特征,即敢为性、诚信意识、自我反省、叛逆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能力、自立自强、财富意识、创业动机、商业洞察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4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胜任特征模型的预测与修订
依据前期BEI访谈得到的行为特征和文献资料,对每个胜任特征提炼4~6个行为特征,并初步编制《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情况调查表》预测问卷。邀请专家学者对问卷的结构和项目进行修正,最终确定问卷的91道题目。
4.1 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是依据测验结果分析测验的题目(项目),从而评价、筛选题目。项目的区分度是检验测验是否有效的“指标器”。根据测验总分从高到低排列试卷,从最高分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为低分组。对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各项目上分数差异做t检验,差异不显著则说明项目区分度低,可考虑排除。分析结果显示:除第1、5、13、21、30、41、45、60、78、88与89题之外,其他80个题项的决断值(CR)达到显著水平(P
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是用于寻找多元观测变量本质结构并进行处理降维的方法,能够将关系复杂的变量综合为几个核心因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预试问卷剩余的80个条目降维,检验测验编制的结构效度,构建理论模型。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以及KMO取样适当性度量在0.776,与1接近,说明适合作因子分析。经过因子旋转(Rotation)后,80个项目得到了9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48.029%。但上述分析结果未达到预定假设,出现了多重负荷的项目,如项目归属于多个因子、预先构想的部分重要条目未构成独立因子等。再次校正以上结果,删除45道不合理项目,保留35道,再做探索性因子分析,累积方差解释率达62.911%,修正后的量表结构效度较理想。从预测结果看,初步证实了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特征的结构是多维的,并获得了含有6个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后将各因素命名为:创业意识(11题)、创业精神(9题)、自我反省与学习能力(4题)、人际关系协调能力(4题)、商业洞察力(3题)、心理承受力(3题)。
4.3 相关性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胜任要素因子进行分析,探讨各胜任要素因子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显著性水平的检验选用双尾检验(2-tailed),相关分析结果都在0.258~1.000,多数因子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可以看出女大学生创业者需具备的胜任要素因子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符合实际。
5 高校女大学生创业就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5.1 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世界观等。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观念阻碍了求职者创业的脚步。目前,随着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的攀升,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困境。女大学生自身要解放思想,不该纠结在自己就业的弱势上,要从传统的就业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适合自己创业就业职业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新是创业的核心特征,在校女大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在实际活动中逐渐去锻炼能力品质,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抗挫折能力。高校要加强性别差异教育和舆论引导,形成社会关注和支持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环境氛围。
5.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创业教育客体开展的一项融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旨在提高创业素质,增强创业精神,培养创业意识。大学生能力不足、资金缺乏、创业形式单一等问题制约着创业对就业作用的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在女大学生创业就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职能不仅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是要为社会输送创新型实用人才,制订女大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完善高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专业设置上,应考虑调整或设置有利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上,高校应制订配套的培养方案,同职业规划教育一样贯穿于大学四年,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置、实际的操作和最终的教育结果评价,每个环节都要按照必修课的标准制定,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创业就业的胜任力。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理论和实际结合很紧密的一门科学,更加注重在实践中的锻炼。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大多数萌芽于大学阶段,教育者要充分根据女大学生教育主体的特点和创业胜任力的养成,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手段。高校应选聘一批专业型、实战型、研究型的专兼职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帮扶提供智力保障。
5.3 利用社会力量,搭建女大学生成功创业就业平台
在我国,女性创业开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90年代以后女性创业趋势进一步增强。目前,中国女企业家人数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女性创业比例相比十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接近男性水平。高校要充分发挥成功创业的女企业家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女大学毕业生要正视自己的优势领域。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女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支持和保障,解决其创业初期难的问题,如提供小额贷款补贴、税费减免、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培训基地等。与此同时,利用大众传媒广泛宣传两性平等的监督导向作用,营造两性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女性公平就业的合法权益。
通讯作者:王建东
主要参考文献
[1]黄敬宝.中国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综述(2008-2010)[J].改革与战略,2011(11).
[2]Chandler G N,Hanks S H.Market Attractiveness,Resource-based Capabilities, Venture Strategies. and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4(4).
[3]冯华,杜红.创业胜任力特征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
[4]陆岩,乔长水.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
关键词:个人背景 创业效能感 创业活动
一、引言
新经济时代为创业提供了各种良好的机会,社会上各个领域的创业指数不断升高,社会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形成一股强大的创业浪潮。在社会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创业也成为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再加上过去几年高校的扩招,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学生选择独立创业也成为了就业的一项重要途径和策略。与此同时,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潜在创业者,或是选择创业成为实际创业者。
二、创业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个体对于自身能否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实现目标、发现契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的,将自我效能感引入创业领域就形成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效能感是指“创业者对于其自身是否有能力发现创业机会、影响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并实现创业行为的自信程度”。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创业效能感的内涵是通过结合创业活动的特点并参照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来界定的。
创业效能感包括管理效能感、机会识别效能感、风险容忍效能感和关系效能感四个方面。管理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管理能力,尤其是经济和财务等方面的管理能力自信程度;机会识别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识别新市场机会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风险容忍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在忍受压力、焦虑、冲突和变化等环境条件还能够卓有成效地工作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关系效能感指的是个体与潜在投资者等建立关系的能力上的自信程度。
三、大学生个人背景特征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
学者朱仁宏的研究指出创业家个人特征包括两个方面,社会特征和个性特征。个性特征主要包括外向性、责任认真性、经验开放性、自我功效感;社会特征又称为个人背景特征包括创业家能力,性别,种族,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社会与家庭背景等。研究表明,不同创业者个人特征与不同的创业效能感维度显著正相关。本文着重从背景特征的相关因素对创业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来进行分析,所采用的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主要有:性别、学生干部经验、创业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学历等五个方面。
1.大学生性别与创业效能感
以往的研究发现,女性的创业意向会同时受到创业可行性和创业希求性的影响;而男性样本更多地受到创业希求性影响。另外,男性对创业的可行性仅限于考虑个人所具备的条件;对宏观条件方面的影响考虑较少,女性的创业可行性则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女大学生比起男大学生承担风险的能力更低,他们在创业风险容忍效能感方便会更弱。
2.大学生学生干部经验与创业效能感
研究发现,先前的经验和管理工作对今后的创业表现有非常高的相关性。大学生还没有踏入工作岗位,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圈子都是同学,他们最能得到锻炼、最能增长经验的工作就是担任班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干部的工作往往就是组织相关活动,譬如各类生活和学习上的比赛等。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能有效的识别对活动有利的资源和机会,像是寻找赞助单位、向学校申请等活动。因此,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比起那些未担任过的同学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会更高。
3.大学生创业实践经历与创业效能感
学者Bruce提出创业者的个人特征主要表现为相关经验,同时Cooper也认为,经历是促成创办公司的先决条件。先前有相关经验的创业者会有更成熟的联系网络,并能更好的理解各自产业间的微妙关系、先前创业经历是个人创业的显著优势,也被认为是未来创业绩效的最稳定预测指标之一。对大学生创业而言,先前创业经历最主要表现就是像做小生意、参加促销活动等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有社会创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管理效能感和创业关系效能感。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效能感
人们能部分地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因为人们可以面对环境基于自己能力与目标的认知不同作出自己的选择。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在机会来临时能够有效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越发显的重要。有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规划有意识的挖掘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在困难和危机来临时,也能够按自己的规划有效应对。因此,我们认为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会有更高的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创业风险承担效能感。
5.大学生学历与创业效能感
在我国的创业者中高中或中专学历占较高比率,然而他们所创办的企业,经营年限超出10年以上占45%以上,但企业规模在偏大型及以上的只有18%,这说明企业能够很好地生存下来,但是企业不能快速迅猛发展,这可能就与企业主的学历限制了他们的管理水平有关。同时,研究者Bruce在对快速增长企业的研究中也指出教育水平是影响成功创办公司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研究事实及数据,低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对于其有能力管理好所创办的企业的信心就会不足,而相对的那些高学历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管理效能感方面会更高。
参考文献:
[1]朱仁宏,陈灿.创业研究前沿理论发展动态.当代经济管理,2005,27(1).
[2]占怡,杜红.个人创业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行为策略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8,(4).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特征;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高校扩招加之经济增速放缓致使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高等教育正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实际情况和理论研究成果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大学生自身人格方面的缺陷也是重要的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人格类型、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均被认为在个体的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就业指导而言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职业价值观便于了解大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看重什么,并将他们的需要同他们的自身情况和社会的需求进行比较,以便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合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强调的是择业过程中人的主体因素的作用,对择业效能感的研究能够了解个体在职业选择行为中对各种任务的信心,以便在他们信心不足的项目上提供必要的帮助。
鉴于此种情况,本研究试图以高校大学生为对象,以人格特征为视角,探讨其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关系,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提供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1. 不同人口学统计变量的高校大学生在人格特征、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2. 高校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
3.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效果。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大学四所高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9份,回收率96.9%,剔除无效问卷21份,剩余有效问卷318份,有效率为93.8%。
(三)研究工具
1. 《大五人格量表》
本研究采用了以 Costa 等人的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形成的“大五人格问卷”简化版,其信度效度得到普遍认同。
2. 《职业价值观量表》
本研究使用凌文辁等编制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α系数为0.839,被我国的学者们广泛使用。
3. 《择业效能感量表》
采用上海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龙燕梅修订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整个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和重测信度分别为0.8953和0.851,且有较好的构想效度。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22个题目,分为三个维度:声望地位、保健因素、自我发展因素。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得分情况见表3-1,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量表共分 5 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的总分为 25 分,在量表的平均数上来看(见表3-2)被试的平均得分较高,表明被试的择业效能感较好,得分的标准差较大,说明择业效能感的个体之间有较大差异。在这5个分量表中,自我评价的平均分最高为17.87,制定计划的平均分最低为16.68。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
1.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
为研究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相关性,本研究将大五人格的五个维度分别与职业价值观和择业效能感的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3,结果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
2.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对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预测作用,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职业价值观总分和择业效能感总分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其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五人格五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不显著,所以在逐步回归过程中没有提取到任何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由表3-4可以看出,在择业效能感因变量上,有三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这四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19.3%的变异量,其中道德感可以解释13%,利他性可以解释3.5%,适应性可以解释2.8%。标准化回归方程为:择业效能感=0.246×道德感+0.183×利他性-0.176×适应性。
四、讨论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得分在中等偏上,在声望地位维度得分中等水平,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维度上平均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择业的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因素看的较为重要。得分的标准差较大,尤其是声望地位因素的标准差为 7.57,说明在声望地位因素上,大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得分中,自我发展因素为最高,其次为保健因素,声望地位因素。这说明我国大学生目前对职业的态度还是更加关注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最不注重职业的声望地位,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比较务实,另一方面现在社会大学生严重饱和,竞争比较激烈,他们选择一些小的单位或者企业先去锻炼自己的能力,然后再次就业去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实现。
(二)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基本特征
本研究中,大学生择业效能感水平整体较高,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各个维度之间比较,自我评价维度的得分最高,制定计划维度的得分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生在如何制定择业计划上最需要得到帮助,他们当中很多人对自己的择业方向不明确,对未来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感到茫然。自我评价得分较高,说明大学生对自身能力、职业兴趣爱好、职业价值需求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能较为正确和客观地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由相关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说明大五人格和职业价值观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越高择业效能感越强;适应性越高择业效能感越低。
为了进一步弄清大五人格和择业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大五人格五维度预测择业效能感时,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择业效能感19.3%,从个别变量的解释量看,以道德感维度的预测力最佳。回归分析表明,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五、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职业价值观相关性较低,大五人格五个维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二)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择业效能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五人格中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三个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性相关,适应性维度与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大五人格中道德感、利他性和适应性三个维度对择业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方俐洛,凌文辁,高晶,刘大维.跟踪操作业绩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2(02).
[2] 王登峰.人格特质研究的大五因素分类[J].心理学动态, 1994,2(1):34-41.
[3] 王登峰,方林,左衍涛.中国人人格的词汇研究[J].心理学报,1995,4:400-405.
[4] 黄希庭,张进辅,李红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J].心理学报,1999,3:392-347.
[6]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4:123-130.
[7] 金盛华,李雪.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手段与目的[J].心理学报,2005,(5):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