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

篇1

针对现行高职高专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心主生血,肺主肃降异物,胆气主升,脾主升清及气、反治法等的内涵或概念,结合临床及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以后教材的修订和完善,提出某些思考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 中医基础 理论分析

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感到现行高职高专教材中的一些内容似乎欠妥,故不揣浅陋,提出来与同道共同探讨。

1 心主生血

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血,二是藏神。但在《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又将心主血的功能分为主行血和生血两个方面,并将“心主生血”以标题的形式列出,笔者认为这样编写似乎欠妥。心与血液的生成确实有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心生血”,《素问·经脉别论》“浊气归心,精于脉”,以及后世医家提出“奉心化赤”“火者,心之主,化为血液,以濡养周身”等,以上说明,心脏的温煦作用,参与血液的生成,这与《灵枢·营卫生会》“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六节藏象论》“肝者…以生气血”,《张氏医通》“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精血”,即与肝肺在化生血液的参与作用是一致的。血的生成主要是“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及“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而其他脏腑只是起到协调促进的作用。再者,临床上治疗血虚证的病人,主要从健脾益肾的角度着手治疗,却很少用温补心阳以生血之法。如治疗血虚的基础方—四物汤之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四味药的作用主要是填补阴血,而不是温补心阳。由此认为,心虽与血液的生成有关,但不是主要知识点,以不列出“心主生血”的标题为妥。

2 肺主肃降,能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

肺主肃降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中“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其洁净”,令人费解。一般而言,肺和呼吸道内的痰液、血液及异物的排出,往往是在肺的宣发作用下,通过咳嗽的形式排出体外,而不是在肺的肃降作用下实现的。关于这一点,本科“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已改为“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体现出“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特点。另外,可将肺“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其洁净”的作用列在“肺主宣发”排浊的功能之中,即一方面将机体代谢后产生的浊气呼出,另一方面将形成的浊液或异物,通过肺气的升宣,向上向外排出体外,既体现出“肺为娇脏”的特点,又说明浊液的排出,是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共同协调,相反相成来实现的。

3 胆气主升

教材中将胆的生理特性概括为“胆气主升”。原因是胆合肝,同属于木,通于春季,春气主升,万物生长,人与天地相参,故认为胆气也主升。以此用类比思维或推演络绎的方法去解释胆的生理特性,难以令人确信。胆汁是在肝的疏泄作用下,下注小肠中促进消化的,所以,笔者认为胆的生理特性是“胆气主降”,一方面胆汁下注到小肠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另一方面胆气下降,有助于肝的疏泄,以防肝疏泄太过,如此则肝气升发,胆气下降,升降相因,则气机畅达。临床中,若胆气不降,反而上逆,既可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胆气上逆”的病理表现,又可出现胆汁下注受阻,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出现厌食,腹胀,甚或胆汁外溢上泛,症见身目发黄等。另外,胆气不降,不能制约肝的疏泄,有可能导致肝的升发太过,出现头晕,头胀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肝气上逆的病证。由此,“胆气主升”应改为“胆气主降”,这也与“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相吻合。

4 脾主升清

脾的生理特性是以上升为主,作为高职高专教材,列为功能之一,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在教材编写中,将脾主升清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向上输送至心肺,然后再通过心肺的布散作用,以营养全身;二是脾之升发,以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防止其下垂。由此,易使人误解“清”,除了指水谷精微及清稀的水液外,还包括了部分脏腑,使概念的内涵模糊不清。因此“脾主升清”可改为“脾气主升”,分为升清、升举内脏两个方面为好。

5 反治法的概念

反治,是指顺从病证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由于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即病证假象的性质为热,还用温热药,性质属寒,还用寒凉药等。但病证的“性质”,是指疾病的主要矛盾,是病根的所在,是病机寒热虚实的高度概括。由此,假症和其他症状一样都是反映疾病的表面现象。究其本质假寒证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是阳热亢盛之极,深伏于里,阻遏阳气,不能温煦所致;假热证的身反不恶寒,面赤如妆等,是阴寒内盛之极,逼迫阳气浮越于外所致。可见假寒和假热的本质(性质),是热极和寒极。若顺其各自的性质而治,无异于“火上浇油”或“雪上加霜”。为此,可将“所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性质相同”,改为“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病证中表现出的假象相同”。可见,用药的性质虽然是顺从病证的假象,却是逆病证的本质,体现出在治病求本的思想指导下,针对病证的本质而进行的治疗。

6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复杂的概念,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中医学中气的概念,目前大多数教材仍称之为“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并引用《医门法律》“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及《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等语来论证。笔者认为这是把哲学上的“气”和中医学中的“气”混淆了。

在宇宙形成之初,可以认为宇宙中的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人类作为宇宙万物之一,自然也由存在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凝聚而成。由于宇宙之中的无形之气在运动中,分化为天地阴阳之气,故又说人类由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交感合和而生成。如《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此处所论之气是古代哲学中的气,由于该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故又称“元气”。同时,以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的思想,即是“气一元论”或“气本原论”,又称“元气一元论”。

中医学中所讨论的气,实际上是存在于人体内的气,《内经》称之为“人气”。此气与古代哲学的宇宙本源之气比较起来,是较具体的,可出现虚实变化,并且可补之益之,行之泻之,升之降之。人体之气是存在于体内的极细极微的物质,既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在人体内运行不息以发挥其推动和调控的功能。运行于人体中的气怎么可能又凝聚为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看来这种说法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应该是精。即在中医学中,应当认为生命的本原是精,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而不是气。虽然《易传·系辞》中有“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及《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等观点,但那是中国古代宇宙观、哲学观的表述。在《内经》中更有“精”是生命本源的观点,如《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灵枢·决气》“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等。由此我们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倡言精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的观点。况且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命产生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因而在中医学中,应界定精为生命之本源,气是先后天之精所化,结合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是维系和推动生命活动的动力。淡化古代哲学的“元气一元论”,不再以“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等古代哲学观点来说明人体生命的本源。

7 五行胜复

篇2

【关键词】 中医基础相关课程 优化整合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内经》均为中医基础相关课程。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个别地方还存在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因此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使课程之间的联系及分工更为合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这两门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主要体现在《中医诊断学》的脏腑辨证与《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的病理表现之间。这部分内容两门课程之间的重复过多,讲解的时候又都作为重点,实属不必要的重复。

2

《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内经》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之后的提高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课在讲解中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时经常用《内经》原文进行了引证。这些原文及原文中体现的医理在两门课程中都要进行讲解,也属于不必要的重复。相反有些内容如十二经脉循行原文等,两门课程又都没有介绍,这样就造成了这部分内容的脱节。

3

优化整合三门课程的方法

3. 1

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组织三个教研室的教师认真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课程之间交叉、重复及遗漏的内容做出明确界定,进一步做出合理分工,重新修订三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在脏腑辨证方面存在的重复,采取《中医基础理论》中详细介绍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中医诊断学》则以引导学生复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讲过的脏腑病理表现入手,加上四诊中的舌诊和脉诊即由学生推导出脏腑辨证的证候特点。这样既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又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与《内经》中重复的原文,在中医基础授课时主要引用内经原文进行解释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侧重介绍医理部分。《内经》授课时除介绍文理以外,对于医理部分应在中医基础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和深入展开。对于经络循行这部分内容,则明确了由《内经》进行讲解原文并要求学生背诵,而《中医基础理论》则用白话文进行简单介绍。这样既可以减少重复,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

3. 2

培养教师能够讲授三门课程

通过组织三个教研室的教师互相听课、集体备课,共同研究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名教师都能够兼上其他两门课程。这样由一名教师同时讲授三门课程,可以清楚地掌握哪些地方已经讲过了,或者将要在其他两门课程中详细介绍,这样可以最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这三门课程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陈彩燕.论整合课程与分析课程的并存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9124.

[2]李云海.张雪荣.论中医经典课程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2):101102.

[3]孙爱云.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13.

篇3

长期的医疗实践己经反复地证明,中医学基本理论在指导临床防治疾病、增强健康保健等方面具有着显著的科学性,但是,隐含在其中的科学内涵尚有待于运用现代科学的思维和手段进一步研宄和发掘。在中医药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何种模式将科学的中医学理论传授给学生,是迫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了构建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构建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思路。

1.构建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卫生体系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药临床实践以及中西医结合研宄的基本理论,其基本理论涵盖了中医的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腧穴等学说,其理论的系统性、严密性、完整性以及指导临床实践的正确性,己经被长期、反复的检验和证明,其科学性是毋庸质疑的。但是,由于中医学基础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其基本理论大多停留在整体、器官和系统的宏观水平上,缺乏细胞、分子以及基因等微观水平的研宄;并且其科学性多滞留在朴素的辨证唯物理论上,由于缺乏现代科学实验的客观证实,以至于其科学性受到了无端的质疑。由于中医学基本理论科学性的研宄相对缺乏与滞后,因此蕴涵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固有的科学内涵没有能够充分地展现,严重防碍了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科学发展观认为,中医药学继承与创新其关键在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而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根本出路在于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化,实现中医药理论现代科学化是新世纪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促进和实现中医药现代科学化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吸取现代科技的成就,对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证明性、发展性乃至批判性的研宄,使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现代科技的特征。中医学基础理论是否实现了现代科学化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科学性和先进性,而科学性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基本理论 借助于现代实验学的方法、手段进行分析研宄。从医学的共性来讲,中医学基础理论研宄应当借鉴现代医学中的实验科学思维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再从微观到宏观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生理、病理以及药理等理论进行科学性的诠释。

2.构建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可行性

中医学基础理论研宄与发展的实践己经初步证明,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五脏六腑虽然与现代解剖学中的同名器官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很多情况下中医学脏腑的某些功能己经在现代医学中找到了相对应的功能系统。如中医学的/肾”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有关,肾阳虚的定位在下丘脑;中医学的/心”与现代医学循环系统的心血管功能具有一致性;中医学的脾脏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吸收功能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己经从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以及治疗学等得到了证实等等。上述有关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从而说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物质性是可以通过科学实验证实的。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和造就继承与创新中医药学高级人才的摇篮,在实行中医药学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将科学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传授给被培养者,用何种教育方法和模式培养出具有继承与创新能力中医药学高级人才,是迫在中医药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因此,运用现代实验教学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重视和发展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中医基础学教学依附于单一的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以现代实验教学科学方法和手段作为切入点,探讨和建立能够展现富有科学内涵的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直接、更容易地理解、感受和接受科学的中医学基础理论,进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睿智地揭示和发展科学中医药学高级人才的目的。

3.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内涵构建

3.1师资队伍的建立教师始终是教学中的主体,是能否建立起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个比较长期艰辛的工作,目前只能够从现存的师资中,遴选既具有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又具有现代医学科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教师为主体,建立一支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所构成的师资队伍。各门课程中要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成学术骨干团队。并加以培训和训练,达到既具有深厚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功底,又娴熟掌握实验技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能够在授课过程中阐明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同时,适度地将现代医学科学研宄中医药理论的成果进行针对地介绍;在现代医学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又能够引入中医学基本理论,加以适度的说明。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能够带领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在职教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建设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教师遴选上,一是要选拔在中医药院校系统地受过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教育,毕业后又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现代医学教育,或是研宄生阶段在现代医学基础学科专业毕业;二是在西的哪种形式教师,都应该进行系统的培训,由经验丰富、中西医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家进行训练和培养,以期达到合格的水平。

3.2教学资源建设建立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首先要进行教学大纲的建设,在目前应用于教学相关课程的大纲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具体的做法是:应在现代医学基础课程中适度地增加中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在中医学课程中适度地增加现代医学基本内容,但是一定要控制好内容的量。然后根据大纲的调整情况,进行适度地调整教材内容,和编写相应的理论与实验教材。并且要特别注重建立不同课程需要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基本内容。目前中西医结合各类教材己经开始陆续出版,但是其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其中西医和中医内容量的多少、两种医学内容衔接的连贯性和吻合性等,还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所以在选择教材时必须仔细、认真,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实际性地选择中西医结合性教材。在选好教材基础上,根据教学时间分配,完成教案、教学讲稿、多媒体课件等的编写与制作工作。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建立新的、能够体现中医基本理论科学性的实验项目。

3.3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实验基本技术训练、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按知识结构和专业进行分模块、分层次的设立实验教学模式。具体由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创新技能训练模块构成。

(1)实验技能和验证性实验。在进入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之前以及进行的过程中,应首先完成实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且结合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完成各个课程的验证性实验项目,为进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好坚实基础。在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和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同时,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新项目建设和发展。要为开发和构建具有中医药院校特点的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和中药性实验教学服务。

(2)综合性实验。依据生理学、病理学、中药药理学、针灸学、中医学基本理论等多门课程教学进展,即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知识的量,构建综合性实验平台。该平台打破了不同医学体系、打破了课程体系、更打破了课程内部的章节顺序,而构建成现代医学基础各门课程内部的系统与系统之间,各门课程与课程之间、中医学与现代医学之间的交叉;建立人体器官与器官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器官与分子水平之间、整体与细胞水平之间的广泛而深入的交叉性综合实验平台。在此平台上实现现代实验技术为证实与展现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服务。

(3)设计性实验。在通过了综合实验阶段的学习和锻炼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以证实和展现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在规律的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常由学生组成课题研宄小组,自己提出实验设计方案。首先确定所设计实验的目标和想要说明的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哪一个科学问题,在确定的实验设计的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文献收集整理、进一步构思选题,设计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步骤、实验方法及所应用的手段,直至完成实验设计方案。再由教师审阅修改后在小组会上进行开题论证,其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组织学生开展预实验,通过初步的实际实验或观察获得数据,认为可行后进行正式实验,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书写成报告,最后进行课堂答辩等。同时要明确注意事项,并且根据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合理安排实验设计方案。

必要的情况下,由教师提出实验题目,组织学生实施。

3.4建立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教学水平的客观评价系统建立理论、实验教学的评价系统,是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重视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实践学中习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为评价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效果的评价,即医考核方法,应该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来制订,不但要全面考虑理论与实践比重关系,也要兼顾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特别对实验环节的考核,不但要对实验基本训练内容和验证性实验操作掌握的情况,更要对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能力进行测评,努力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考核体系。

具体做法可以将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与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分开进行考核。同时,还应该考虑将实验理论知识与具体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分别进行。实验理论知识可以用笔答或从己经建立的计算机题库中抽题考试形式进行;实验技能性考试必须在实验室实地进行。并且根据各类型实验的所占比重来确定成绩的百分比。因为综合性实验是获得科学中医学基础理论内涵的重要途径,所以必须引导和促使学生着力于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内容,此部分评价方法应该专门设立既体现基本理论又能够体现动手能力考核指标和项目,同时不但把重点放在具体动手操作能力与水平上,而且更能够透视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4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MCAI;教学软件;开发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利用多种现代化设备,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缩短学时,提高教学质量,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1]。把MCAI引进课堂教学之中,是教学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环节。MCAI(Multimedia Computer_assisted Instruction)是指以计算机为重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单位时间内信息量大、形式活泼多样、题材丰富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查询、自测等优势[2]。Authorware是目前最好的制作CAI课件的软件,具有很好的组合性。能把文本、图像、影视、动画、解说等教学素材以及运用flash和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因此,本课题组开发《中医基础理论》MCAI软件以Authorware为主。

一、《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软件开发的意义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主干和入门课程,在中医教学中占重要地位[3]。但是它的知识纷繁杂乱,思维抽象,且好多内容都是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学生在高中以前接受的是数理思维,则入大学接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往往对传统中医思维及表达方式不习惯,并对其科学性与使用有效性存有疑虑。而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思考、主观体验,也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些问题直接削弱学生学习的动力[4],使教和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通过精心设计和编排,以Authorware7.0软件为主,结合其它图片、声频、视频、动画等制作软件把相关内容制成MCAI软件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保证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标准化。使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或反复利用MCAI软件自学。从而达到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质量和效率,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收集素材资料,需要大量的时间设计制作,也需要具备整体设计创意的素质,因而《中医基础理论》MCAI软件的开发可以为其它中医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提供借鉴,为新教师提供多媒教学课件范例。尤其是西医各专业的《中医学》,因大部份内容与《中医基础理论》相同,如“阴阳五行”、“脏象”、“经络”、“体质”、“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按《中医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作适当修改就可以用于《中医学》的教学。

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非常必要,只有做好各项准备,制作出来的软件才能更适应《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在开发《中医基础理论》MCAI软件之前,我们认真研究教学法,多次组织教育教学思想讨论,发表有关教学论文数篇,并已建设《中医基础理论》的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建设、试题库等。

2、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可以通过参加多媒体教学学习班和自学等形式。尤其是Authorwere和Flash等软件,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我们还通过参加省多媒体教材比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资料收集。包括各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相关的参考资料(包括中基教学参考书、MCAI软件研发相关资料等),更重要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动画等。

4、源程序的制作。在开发《中医基础理论》MCAI软件之前,先用Authorwere7.0或FlashMX制作各章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测试题(有时间限制,测试完毕自动显示成绩并保存),运用于教学中并收集师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合理修改。

三、开发思路

我们的思路有四个方面:

1、如何把中医基础理论相关知识融合在MCAI软件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科学性,以更适宜学生自学。我们对近三年来中医基础理论新的教学改革观点和MCAI软件制作新动向和趋势等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归纳、提炼,为软件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现有多种测试题课件源程序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开发综合测试、考核系统。可以吸取执业医师考试和职称考试的经验,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性质和大一学生的特点进行研究。

3、探讨MCAI软件如何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恰当地结合。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来创设良好的氛围,处理好“主导”、“主体”、“工具”的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依据合理的教学价值取向,灵活有效地选择使用MCAI软件来优化教学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中医信息素养、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具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

4、剖析MCAI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使用MCAI软件应注息和遵循的原则、使用策略等,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优势,但并非尽善尽美。下一步我们将对传统教学模式和MCAI软件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开发出更科学的教学软件。

参考文献

[1] 刘甘娜.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胡霞.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M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J].中医基础理论教学.2002.12.

篇5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案例式教学 改革方案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技巧进行教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而《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中较为基础的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具有较大的成效。本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的改革方法,以丰富教学经验。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本课题提出将《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通过设计方案、课堂实践、问卷调查、完善方案等措施,探讨出如何通过改进,设计出更加适合《中医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教学方法,使《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的生动易懂。

2.方法

(1)案例选择法。在医案书籍中进行选择,包括《续名医类案》《二续名医类案》等,或者选择教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录像等形式。

(2)案例整理汇编法。将理论条目作为大纲,首先理论知识的解释分析至关重要,随后附上典型案例分析,案例需要具有典型性以及适当的优化处理。案例分析的过程,不是强调如何治疗,而是通过案例来更好的解释理论。

(3)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教师自测、学生测评以及教学督导测评,其中学生测评分值最大。随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客观测评进行分值统计,主管测评则将意见进行汇总分析。

(4)教学实施法。在教学初期,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同时进行有关案例分析;在教学中期,将问题作为重点代入案例进行分析;在教学后期,以案例本身为主进行小组讨论。

二、结果

案例式教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的主干课程,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数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传统教学方法的沿用必定存在其合理性,当学生出现学时不足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理论讲授保证了其完整以及连贯。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端,由于平铺式的讲课使学生的上课热情减退,枯燥感十足,并且使学生处于被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案例式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点。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具有较大的成效。案例式教学也称为个案教学法或实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根据学时以及内容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学习、研究以及有关能力的锻炼。目前,案例式教学盛行于国外,且逐渐成为无法替代的实效价值。案例式教学首先由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院运用于医学教学,现已成为较为常见以及广泛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方法完全颠覆了“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对真实的场景进行典型化处理,慢慢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使课程更加丰富和灵活,也更加的有血有肉,提高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表明了案例式教学适用于实践教学,具有实用性以及探究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课程是新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并没有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在案例运用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而是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案例,根据其特殊性进行循序渐进的导入,在不同的教学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的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对于理论条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另外,在不失案例真实性的基础之上,对对应的所需讲解的理论知识的案例进行典型化处理,同时加以文字修饰,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这样既保留了案例的真实性,又起到了风趣幽默的作用,紧紧扣住教学主题,使案例式教学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更为创新型优秀中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医需要人才来发展以及继承,而人才的培养倚靠的是教育。《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较为重要的中医教学基础课程,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基础,融合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了中医的思维模式,增强了中医学的生命力。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价值得到了有效的体现,达成了教学改革的目标,从而使《中医基础理论》得到持续的创新与发扬。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应用案例式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为日后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值得重视并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朝军,宋岚,杨进.心胸科临床实习案例式立体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07):102-103.

[2]蓝常贡,唐毓金,谢克恭.基于器官系统模式下案例教学法在骨科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J].右江医学,2015,43(02):254-255.

篇6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 具有文辞古奥, 内容精深, 注重思辨和实践等特点, 加之传统教学上习惯于以“经”释义, 进行纯理论性的阐释, 致使现今的学生难以即刻接受中医理论中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 难于激发其专业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初学者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运用任何单一方法都不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因此,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同章节的特点, 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1 多元化教学法的特色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 将讲授、讨论、案例、实验、动漫、视频影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 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突出能力、智力的培养, 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加强师生互动, 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 教学相长, 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的实践

2. 1 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 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 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 而名著医林, 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 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 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 且刘完素生于北方, 风土刚燥, 素体阳盛, 又处宋金交战, 疫病流行, 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 常无疗效, 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 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 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 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 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 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 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 2 中西并重, 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 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 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 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 如“气与津液的关系”, 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 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 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 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 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 3 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 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 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 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 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 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 连接心动图机, 记录Ⅱ导联心电图, 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 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 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

如讲授“肝主疏泄, 调节生殖”时, 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 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 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 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 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 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压力增加, 情志不畅时, 会出现“肝郁气滞”, 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 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 或男方排精障碍, 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 “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 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 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

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 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 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 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 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 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 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 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 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 既拓宽学生视野, 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 4 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 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 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 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 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 其中关于“六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 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 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 声像并茂, 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 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 5 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 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 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 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 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 学以致用。

2. 6 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 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 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 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 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3 小结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根据教材设定、授课内容、教学设备、学生水平等不同, 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章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力求“启发有方, 引诱得法”。如何将医林故事、传统文化引入法、案例法、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实验法、网络教学法、学生主讲体验法等多元化教学法有机结合、合理运用于课堂教学, 是可持续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使学生完成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保证。

参考文献

[1] 李玉梅.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初探. 中医教育, 2007, 26(2):49-51.

[2] 关素洁.多元化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5):83.

[3] 王文竹. 多元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践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23):51-52.

篇7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实验教学 重要性 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以下简称《中基》)是中医四大基础课程之一,是新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是学生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临床各科的基石,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思想的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方改革,努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基》的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教学,授课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实际操作少,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对其中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考完后全退还给老师,当然不知其所云,这就难以使《中基》这一主干课程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的基础作用。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得考虑到《中基》这门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体系特点之间的距离,必须找到两者的桥梁。

《中基》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理论体系在形成过程中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理论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重思辨和实践,轻直观和具体,可操作性差,其内容深邃而抽象,致使中医学在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上都完全不同于现代科学;而《中基》教学对象恰是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其文化基础基本上是近、现代科学知识,其思维模式以抽象逻辑为主,故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建立起来的思维方式难以接受中医学这个陌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致使初学者在学习时往往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要改变这一现状,强化教学效果,就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在学生的习惯思维和中医理论的传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李东华等[1]对《中基》的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谈到其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为了提高《中基》的教学质量,我们对《中基》教学环节做了适当调整,针对书中一些理论内容,插入实验教学,以藏象的肺脏学习为例,理论上,肺的生理功能有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行水;肺朝百脉、主治节。如肺主行水的解释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较轻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上至头面诸窍,外达全身皮毛肌腠以濡润之;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并在卫气的调节作用下有节制地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的较稠厚部分,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不管宣发肃降,总之是肺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将水液之精微输布全身、将水液之浊物(汗和尿)排出体外的过程,反之,肺主行水的功能异常就会得水肿病。为了让学生理解并信任肺的这一功能,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内容,通过减少实验动物肺的通气量,然后观察其尿量的排泄证实。实验课后,同学们惊呼神奇,是实验对理论认证的神奇,也是同学们对此法激发学习兴趣的神奇。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直观,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方面理解中医学基础理论,强化学生对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中医学理论的认识,从而强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实验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再次,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最后,实验教学有助于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课后对学生就开展实验课是否有必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学生认为有必要而且对实验课表现出浓厚兴趣。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方法要改革,可以从实验教学方面努力。实践证明,《中基》实验教学是推动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以往的教学方法单一而抽象。而实验教学法的实施,打破了《中基》传统教学纯理论化、抽象化的模式。实验教学从教学理念、思维方式、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多个角度对《中基》理论进行了阐释,这必将会给《中基》课程的教学带来重大的影响,也预示着将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当然,我们开展《中基》实验教学的经验还不足,存在不少问题。所以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处于初试阶段,对学生的帮助有局限性。要使这一改革方案成熟与完善,还需不断积累经验,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

当然,这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真正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好、学好、教活、学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文化背景的变迁,必须摸索出一条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现代化的路子。杨页君[2]曾探讨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中的困惑,提到以现代科学术语阐释或印证中医理论,使之具有现代化的面貌的体系。或者说要使之客观化,实验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无论是教学的改革还是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改革,实验教学都能为中医学的发展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8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14-01

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观点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对刚入学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医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习惯于中学期间形成逻辑思维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学生们真正透彻领会抽象而古奥的中医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学说、脏腑概念、气血津液等。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1]。这就使得初学中医知识的学生们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与教材”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字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关教学病案和增加师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于临床实践。根据“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的学习基本心理过程,中医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中医传统学习模式是“家传”和“师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早期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据目前中医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情况,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用临床病案,通过模拟临床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效果。例:在病因“痰饮”章节讲解中,可以通过以下病案分析讲解:“王某,男,50岁。面部及双下肢反复浮肿时间6年余。因劳累导致双下肢再次浮肿,按之则凹陷。脸色暗淡无光泽,口淡乏味。形体消瘦,腰酸体倦。怯寒肢冷,减退。舌质淡胖,脉沉细”。问:“此患者的水肿症状,主要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白了病为水肿,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津液代谢失调。然后让学生回顾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以及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就启发性的加深了学生对广义痰之水湿痰饮的理解。当然,在应用病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浅显易懂并把握好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模式为主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后,许多课程教学便广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课堂讨论法[4]。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中开设讨论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讨论课中,把握阶段教学目标,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横向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进行专题讨论时,要精心选择讨论专题,最好选定横跨不同章节的专题内容:如“脏腑关系”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一对脏腑之间的关系,并派代表到讲台进行“演讲”,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发言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由发言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同时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细致的点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能将相关知识前后贯通,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巩固,从而能自觉运用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授课教师做好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动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病案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既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与之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并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篇9

关键词:信息中医学;信息中药学;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药理学;方法学;生理病理模型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95-02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中药学是中医理论在药学上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所以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的关键也在于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开发研究的基本前提。近年来,笔者提出并阐述了信息中医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以此为基础创建信息中药学,将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突破。

1.信息中医学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中医学是以信息方法为主要方法,主要研究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内容及其运动规律,扩展人类处理生命信息的智力功能的医学。  根据中医形气神理论,结合现代生理学,信息中医学把气血理论中气血的有形部分,诠释为生理学意义上血液和组织液。

信息中医学认为气血(血液组织液)是人的生命整体层次信息的天然载体,为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丰度;直接从气血获取生命信息将减少信息失真;在日、年等完整的生命节律时段内,通过连续提取人血液指纹图谱信息,以中医藏象理论为框架,构建动态的人整体层次的生命信息模型体系即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来实现中医学的理论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技术实现中医学的研究与实际应用。藏象信息模型充分的体现了信息中医学的内涵,克服了既往四诊提取信息方法信息量不足而且稳定性差、客观记录不便的缺点,充分证明了中医数学模型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传统中医最充分的继承和创新。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不仅充分的实现了对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创新,而且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充分整合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升华。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应用到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1实现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 药性理论是中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这里所说的“药性”是指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与性能的统称,它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性味归经等。以信息中医学和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为平台,根据每一味药物在藏象信息模型体系中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不同反应,可以实现对药性客观的定性与定量。

同理也可实现用药禁忌、品种鉴定等理论客观化和实现复方理论和研究方法客观化,即实现中药基础理论的客观化。

1.2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病理模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的建立,创造了适合中医药研究的生理和病理模型(病理模型即中医“证”动物模型),实现了以中医的方式进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突破,提供了实验和临床的药效学及药代学研究平台。

1.3实现了中医学对实验动物属性的划分 西医药普遍利用实验动物做临床前的药学研究,并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临床前研究的有效性。能否通过对既往临床研究药学研究与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信息中医学及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理想。中医理论有对动物划分五行属性的内容,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在人和不同实验动物上一定有区别,而且是可以客观化定性定量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式,直接根据临床前研究药学研究的数据对临床研究药学研究进行准确的预测。  藏象信息模型体系数学实验的开展也将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1.4创新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相继有证治药动学、时辰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药动学一药效学(PK-PD)模型、胃肠药动学、中药指纹图谱药动学、药效-药动-时间三维模型等中药药理学新方法的提出和应用。

指纹图谱方法是处理海量信息的适宜方法,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拥有海量信息的复杂系统和开放式复杂巨系统。因此,信息中医学认为无论中药化学还是中药药理学,指纹图谱方法都是目前为止最适宜的方法。

综合以上内容和方法,信息中医学提出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其中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指纹图谱和血液指纹图谱,证象包括血液指纹图谱藏象信息模型体系,其中也包含着时间因素。指纹图谱-证象-药效-药动学研究方法。从分子水平上和药物整体信息层次与人生命信息的整体层次上对药和证进行客观的定性与定量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治疗最主要的特点之一,研究中药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规律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方法实现了这一研究的方法突破。

2.创建信息中药学

2.1信患中药学的概念 传统中药学是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信息中药学是以信息中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药学,根据信息中医学为理论,信息中药学解决了中药基础理论客观化的问题,更解决和发展了中药应用理论,大大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及开发新产品。  信息中药学还将解决更多的药学问题,以下试举两例。

2.2扩展了传统中药学的范围 岳凤先教授曾经多次撰文倡导西药中药化研究,信息中药学的提出和新的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的创建为这一倡议提供了技术保证,因此,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对西药体系的包容。

另外,现代医药学中经常应用的生物制剂和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免疫用品和组织学组织工程学制剂等等,也因为以上原因,由信息中药学的理论和方法实际上实现了其的中药化。

2.3对中药学进行了的重新分类 根据信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将以药物的信息属性为标准对传统中药和对被包容进来的西药体系进行重新分类。

3.创建信息中药学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 多元化教学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教育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后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临床各科的重要基础。然而,多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一直存在内容抽象深奥,教学方法、手段单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其教学效果。

1 研究方法

1.1 教学对象

选取2007级本校统招的中医专业本科学生40人。

1.2 教学内容

选用教材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2004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3 教学方法

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不同章节的特点,在以课堂教授为主的前提下,对相应章节增加实验教学内容。具体的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点。

1.3.1 PBL教学法

本法是指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及自学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注重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本法强调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综合分析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观念。在脏腑关系、精气血津液神关系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2 案例教学法

本法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是新旧知识衔接的桥梁,同时又能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在藏象、病因、病机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5学时。

1.3.3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

针对课程不同部分各自的特点,选择性采用观看录像、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在藏象、经络、病因等章节增加此实验教学法,课时为4学时。

1.3.4 寓教于乐教学法

本法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辅助教学活动,举办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竞赛,在期中测验进行,由课代表、学习委员组织全班学生按宿舍分成8个竞赛组,通过必答题、抢答题等竞赛形式进行,既可以复习专业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课时为2学时。

1.4 教学法效果评价

教学结束后,用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评价。调查量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每位学生写出学习体会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对反馈信息分值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

2.1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①对中医是否感兴趣(70%很感兴趣,30%较感兴趣);②专业思想是否巩固(37.5%很巩固,60.0%较巩固,2.5%不巩固);③愿意学好中医吗(90.0%很愿意,10.0%愿意);④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吗(15.0%很适应,77.5%较适应,7.5%不适应);⑤提高主动学习能力(27.5%提高很大,70.0%有所提高,2.5%没有提高);⑥对多元化教学法的满意度(60%很满意,40%较满意)。

2.2 对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

各种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PBL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案例教学法(100%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75.0%促进作用,17.5%不知道,7.5%没有作用);寓教于乐教学法(77.5%促进作用,12.5%不知道,10.0%没有作用)。

最喜欢的教学法(67.5%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5.0%PBL教学法;5.0%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法);认为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85.0%多元化教学法,7.5%案例教学法,5.0%课堂讲授法,2.5%PBL教学法)。

2.3 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

没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一致认为多元化教学方法很好,对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尤其是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希望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有的同学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道:“学习完《中医基础理论》,极大提高了我对中医学的兴趣,我觉得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因为我的兴趣是从无到有的。”另有同学这样写道:“通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使我对中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热爱,同时也对中医的未来坚定了信心。”

3 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思维方法以及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和养生防治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然而,《中医基础理论》又是一门理解性、记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限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较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上,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学生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通向临床等实践课程的桥梁,如何针对其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内容更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发展中医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多元化教学法的实施,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效果。

3.1 激发学习兴趣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广泛性,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寻求答案,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释在实践中所碰到的疑问上,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3.2 巩固专业思想

多元化教学法可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口头表达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中医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活跃课堂氛围

多元化教学法是基于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结合,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讲授、讨论、案例、录像、多媒体、知识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和智力的培养,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

3.4 提高学习能力

多元化教学法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教学相长,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督促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认可程度的调查,发现案例教学法最受欢迎,100%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法对学习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有促进作用,许多学生建议增加案例教学法的课时数和教学内容。在调查教师采取什么教学法比较合理时,85.0%的学生认为多元化教学法比较合理,说明多元化教学法被大部分学生认可接受,并且希望以后其他的中医课程教学时能采用多元化教学法,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篇11

一、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概念分析

有关资料表明,PBL教学理论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霍华德教授提出的,具体是指在临床实践课程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以患者的问题为基础,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讨论。PBL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如何围绕专业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分析,进而使学生得出自学的成果,使学生注重自身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的锻炼。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对于改善《中医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传授、学习效率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医基础》教学的教师应结合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合理地运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最终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提高《中医基础》教学水平的同时,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基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探究《中医基础》教学中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于选择采取何种有效的改善方法非常重要。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进行《中医基础》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教学的整体水平,通过教学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更好地对《中医基础》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对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完善《中医基础》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了更好地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确保PBL教学理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将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应用在《中医基础》教学中,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中医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切合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在教学问题设计方面突出重点部分。问题设计,作为应用PBL教学理论的关键,可以为学习医学理论的抽象性、思想方法的异质性、复杂性的临床案例等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由于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其课时相对较短、内容较多,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就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促使学生通过突出的教学设计,全方面地掌握中医基本教学概念与理论知识。在问题设计方面,重视《中医基础》教学理论的系统性,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深化自身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师对PBL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因为教师作为PBL教学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需要教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与管理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应用自身所掌握的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教授《中医基础》的教师,应做到熟悉中医教学大纲并了解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能力、表现,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将学习能力较强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将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与性格的互补组合。在《中医基础》教学的课堂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中医理论等相关问题的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发言,在下课前为学生进行简短的总结与评价。长此以往下去,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三)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成功地实施PBL教学模式。《中医基础》教学的教师,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自主地从资料准备、教学提纲、相关病理查阅、小组讨论主题,这些前期的准备步骤,需要学生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准备。因此,《中医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为此,《中医基础》教师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应适当考虑减少课堂授课的时间,重点讲解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大致归纳出自主探究的思路,留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式学习。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取得明显成果的重要教学表现。[5]

三、《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是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可以在《中医基础》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观点,并通过自身的能力,检验新观点的正确与否。但是,目前各大中医院校在《中医基础》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来进一步改善问题,对于中医医学基础教学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环节实施之前,结合《中医基础》教材各个章节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及目标。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中,重点结合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表现及能力,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引导问题,使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问题,深化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互联网上搜集更多的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医知识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课上进行实施。《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在《中医基础》教学课堂活动结束前十五分钟,教师根据下一节课程的任务,将下一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告知学生,同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鼓励学生的工作,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讨论中。

(二)引导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到三个问题,在课堂中向教师提出,由教师解答。并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归纳、初步总结讨论的结果。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的问题,留到下一个讨论环节。

(三)在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组织全班进行重要问题的讨论。由各个小组选择学生代表,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小组内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征集其他小组的正确答案。其他小组依序,总结内容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讨论的环节。

(四)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讨论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与归纳,重点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

(五)在课堂活动结束后,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考核。并按照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并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基础,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其次,在这个环节,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参与学习讨论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摆脱心理障碍,积极参与到课堂问题探究活动中。[6]

四、结语

篇12

1讨论时间的设置

根据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在完成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经络、诊法、养生与防治等各阶段教学任务后,布置思考题,分别在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体质学说、诊法、防治原则部分授课后,安排4学时进行专题讨论。

2讨论专题的选择

讨论专题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内容及目标,选择不同章节的内容而形成。我们在设计讨论专题时,注重中医传统思维方法的横向性联系及中医基础知识点和面的联合,这是讨论专题能否深入触及中医基础理论脉搏的关键。如讨论人体气血化生的生理过程及其相关脏腑的作用等等。

3实施方法

将2011级中药专业普通班作为试验班,以8—10人为1组,每组以教师为主持人并负责解答,学生主讲的教学形式实施。学生推荐1人为代表,在充分准备基础上进行脱稿论述,可以采用以口述为主,板书和多媒体等形式为辅的方式;论述完成后,请组内同学进行提问,批驳,整组同学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教师上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正确理解讨论专题,并能够在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础上,从中医的病理生理角度进行中医专题分析。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勇于积极表达不同意见,激发学生能从兴趣出发深入思考专题,调动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主动性。

4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的必要性

国际21世纪委员会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共处,适应社会发展”。目前,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中医专业基础内涵培养过程,所以,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容易感觉兴趣缺失和动力不足,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课堂授课方法无法吸引他们的学习。经实践发现,在中医教学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主动讨论和展示学习能力的多种机会能使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前景取得最大的成果。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作为“导演”,对学生的中医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中医思维探索及建设活动。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问题一思考一探索一解答”的积极状态。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寻求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学生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引起学生对中医学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中医基础理论学习。

篇13

“自主学习法”通常会让学生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设计学习方案,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教学设计常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通过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法”,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实施“自主学习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相长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法;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法

中医基础理论课授课对象是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逻辑性的思维方法,对于事物的认知方式是感性的。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感到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抽象、概念复杂、信息量大、难以掌握,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花费时间多,学习效果差,付出与获得不成正比,在死记硬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过程中,容易对中医学相关课程渐失兴趣。如何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课中更有兴趣、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当前中医教育者们的研究改革的重点。“自主学习法”通常会让学生以分散形式或集体形式自行设计学习方案,选定学习内容、方式、时间,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教学设计常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本人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2]。

1实施“自主学习法”的形式和过程

笔者在承担2009—2014中医学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任务中,在“体质”这一章均引入了“自主学习法”的教学方法。具体方法为:①在讲述该章节内容之前,教师将教学大纲发给学生,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内容;②以寝室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教师向学习小组提供问题;③学生根据教学大纲提示的掌握和熟悉内容,通过学校图书馆、校园网络系统获等不同途径,掌握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④学习小组根据自己所查阅的知识,以及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制作PPT后向全班同学进行陈述;⑤教师根据学生陈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和总结,并点评学生在陈述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实施“自主学习法”的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多开设在大学一年级,对刚进入中医学领域的理科学生而言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深奥、抽象、难以理解,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掌握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全部内容和知识。中医学专业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自主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对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实施“自主学习法”,其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教师教学相长之能力。

2.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笔者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自主学习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1)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自己学习行动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因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自主学习法”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新颖、轻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为了更好地在讲台上授课,都认真进行备课,充分掌握学习知识的重点,总结概括难点内容,进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们学会自主学习。2)促进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会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帮助自己理解难点知识;此外,学生们会根据教材中提到的知识点,利用网络等资源,进行扩展和补充,通过课堂展示把所掌握的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传授给大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质。3)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学习小组成员一般会进行良好的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所长,领导并承担一些工作,如有的同学演讲能力较好,可以指导其他同学进行演讲汇报练习。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形式,对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可以促进他们彼此了解、彼此增加信任。4)通过教师的总结和点评,为学生指明了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如针对学生的特点,有的学生需要加强演讲能力、有的学生加强查阅资料和阅读能力、有的学生加强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均使学生们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笔者对学生收集资料和汇报讲述进行点评和总结,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汇报讲述通俗化和口语化较多、陈述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够详细、PPT制作后检查不够细致等。笔者认为这也让学生们学会了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做到精益求精、注意细节等问题。

2.2提高教师教学相长之能力目前中医药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少有机会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则成为教师发挥演绎知识的过程,并非学生理解认识的过程。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专业课多,实验课多,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自由表达思维[3]。实施“自主学习法”,教学主体从教师转变称为学生,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置。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互换,使得老师作为“学生”,也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主要表现为:1)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点评总结,提高了教师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掌握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的视角以充分了解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能力。2)教师通过学生的收集扩展资料,促进了自己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进一步扩宽了教师的视野。3)教师通过学生的汇报陈述,学习学生的优点,如PPT的视频剪切制作、汇报演讲能力等,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4)实施“自主学习法”,使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进行了互换,教师作为“学生”倾听学生们的讲解,这样的方式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从而建立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共同促进师生的进步。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实施“自主学习法”,可以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彭荣翠,梁天坚,蓝丽霞,等.中医PBL教学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7):1769.

[2]巴哈尔•哈德尔,王存芬,韩玉芬.“自主学习式”教学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0,28(6):51-52.

[3]王燕.浅议中医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8-29.

篇14

近年来中药学学科迅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中药学”一级学科之下,逐渐细化形成了中药学(临床)、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学科分支。而这些衍化内容,在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已被纳入到中药学院或药学院(系)的学科建设范畴;唯独中药学(临床)仍多隶属于“基础医学院”或“中医学院(系)”。为了更好地区别于“中药学院”的中药学相关分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专门组织有关专家论证,提出了“临床中药学”的名称,并对其学科概念给予了初步的界定[1-4]。笔者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临床中药学》的相关概念,提出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三个桥梁作用,并初步探讨与之相适应的学科建设发展方向。

1临床中药学及其三个桥梁作用

众所周知,所谓中药是指“以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主要基源,以主产于中国并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类药物”。而中药学是指“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炮制、性能、功效以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临床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商品学、中药制剂学、中药资源学、中药药理学等多种分支学科”。临床中药学,属于中药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但又明显有别于中药学其他分支学科内容。笔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概括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研究中药性能、功效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用药禁忌等为主要内容,并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临床中药学历经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为中药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临床中药学双栖于中医学、中药学学科群中,既属于临床基础学科,又具有药学基础学科性质,是一门医药交叉的二级学科。其在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药学科中发挥着三个重要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第一,是中药学与中医学密切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临床中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理法”为指导,又是方剂学组方配伍的药学基础。因此,临床中药学也属于中医学学科的分支学科,成为中药学联系中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与中医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临床中药学“以研究与临床应用相关的中药性能理论、功能特点、应用规律、治病原理,以及用药方法、配伍禁忌等知识为主要内容”。其理论为临床组方、防治疾病奠定基础,是中医临床各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因此,也就责无旁贷地发挥着中医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是中药学各分支学科联系临床的纽带与桥梁。临床中药学与中药学密切相关,既是中药“资源学、鉴定学、药理学、炮制学、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与之共同完成研究中药的科学任务,又极为注重研究临床药效与中药资源、加工、制剂等的相互关系,是中药学各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医临床的桥梁和纽带。

2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建设目标

为了充分体现《临床中药学》学科的基础性质,紧密围绕其中的三个桥梁作用,适应临床发展的需求,总结本学科多年来的教学、临床和科研经验,制定如下建设目标:将《临床中药学》学科,分别在中药性能、中药应用药理、中药临床毒理、中药配伍、药材药效学等方面进行深入发展和建设。

2.1中药性能方面主要研究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理论,以及各个药物性能特点、变化规律等内容。中药性能理论为临床中药学的基础理论,其内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历经几千年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发展而来。其中,四气五味和毒性理论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而升降浮沉、归经理论则形成于金元时期。随着现代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理论更加丰富,如毒药使用原则日益完善,四气五味理论的药学基础正在得到进一步揭示等,将为更好地正确认识药物,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2.2中药应用药理方面主要研究中药的临床应用规律和治病药理机制。几千年来,随着临床疾病的变化,尤其是复杂疑难疾病的日益增多,中药学者研究发现,探讨药物的治病原理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内容。若秦汉唐宋时期本草学还主要侧重于用药经验总结,而到金元时期则已开始重视探讨治病原理。尤其是近现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深入和扩大,治病原理研究已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相关研究也已涉及到动物实验和临床药理,明显提高了中药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开拓了中药防治新的疑难病疾病的应用领域。

2.3中药临床毒理方面研究药物毒副作用及其与治疗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有毒中药的使用原则与方法等相关理论。其中包括以毒攻毒原则、配伍炮制等控毒方法与原理、药后监控原则、药物中毒机制和抢救方法等。中药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中药药源性疾病研究,也将为临床安全有效与合理用药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