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学研究的问题范文

数学研究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7

数学研究的问题

篇1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对数学的恐惧心理和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很多学生对数学有恐惧感。听到数学就害怕,不想涉足一步。这类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两种偏见,一种是对数学有偏见,认为数学太难、太枯燥、太抽象。一种是对自己有偏见,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数学。因而造成学习数学中的失败太多,受到教师,家长的批评太多,在数学学习中从未尝到过成功的喜悦。学生对老师普遍还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期望教师把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并分门加别类的一一讲述,突出重点和难点,最好是教师点明哪些是易考题型。

2、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提起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少数学教师总认为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课堂上不让学生充分地说,备课时更不考虑如何让学生说,即使安排学生说也是蜻蜒点水走过场。这将误导学生学习数学只做不说。

3、问题的对策。首先要营造自由、民主探究氛围,让学生要说、多说。对于有恐惧心理的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和蔼的表情,亲切的动作,温和的语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师爱效应,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一种挚爱心理,达到爱屋及乌的心理。

其次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有依赖心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反映出依赖直观,困于习惯的思维模式,希望有现成的公式或解题模式,数学学习中缺乏热情和创造性。教学实践证明: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组织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活动,给学生新异刺激,巧设悬念,能有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并能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想探究”、“想尝试”的过程中来。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新课改下数学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第一学年度要完成四个模块的学习,占必修内容的80%。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一后,首先遇到的又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其中又有很多对实际情境不熟悉的实际问题,使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探究性学习是较费时的,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有时到下课了还没研究结束。如果对于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进行探究式教学,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显然完不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探究与“高效”的矛盾。

问题解决:精选探究内容,搭建认知平台,促进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没有必要刻意地追求探究的模式、程序和细节,而要根据班情、课情,选择合适、有效的方式进行探究。对于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活动的问题设在那些主干知识以及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所发展的地方,做到属于让学生产生独立探究行为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甚至于可以通过陈述的办法顺利越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

三、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1、经验主义。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教学新理念没有切实领会,做法还是老的一套。“复习旧识一引入新课一讲授新课一练习巩固一小结作业”这种“小步走,小转弯,爬低坡”的模式还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普遍教师现在还是心存疑虑,认为教法改变了,效果没有了怎么办?

2、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意识较弱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手段仍然还停留在“三个一”,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张嘴巴的原始状况上,造成新教材中好多需要信技手段予以呈现、组织教学的知识点只能靠口耳相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大部分学校虽然己相应配置部分设备,但除了偶尔“做做秀”外,更多时候还是让它休息。很多教师只有在开公开课或学校要求时才使用技术,只有极少数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需要或学生学习需要时使用。这表明大部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数学课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 转贴于

篇2

关键词:研究性;选题;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151-01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主要通过与数学学科内容相关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参与、体验问题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不但发展思维能力,而且逐渐领悟到数学精神和人格素质。"在开展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时,要使选题科学、准确、有价值,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方法。根据本人近些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体会,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灵活地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1.立足课本,填补空缺

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一部分老师经常抱怨难以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选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其实不一定非要选择课外的一些大的课题,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研究课题。我们首先要立足课本,只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做个有心人,认真备课,悉心钻研教材,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课本中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我们可以从教材中分析得不够全面的知识点、讲解得不够充分的知识点寻找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教材编者说了问题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正是留给我们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机会和空间,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问题的其他部分或其他方面选定课题、展开研究,填补教材内容中的空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夯实了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在较为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很容易开展研究活动,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

2.把握尺度,求真务实

由于初中生年龄比较小,贮备的知识比较少;解决问题的经验不多,阅历比较浅,因此不宜把研究课题选得过宽、过复杂。否则,研究者就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有时弄得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入手,或者由于难度过大,久攻不克,最后导致失去信心半途而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确定这种情况的出现,在确定选题时,最好请老师参谋,选择一些小点的课题,以使选定的课题容易攻破,从而增强学生对课题研究活动的兴趣,这样就做到了求真务实。总之,在选择研究课题时要正确分析选择的题目和自身的能力、现有的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地把课题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才容易出成果。

3.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可见,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于接受。为此,教师要创设情境。若教师设置问题合理,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程得以顺利地展开,否则将会适得其反。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不断提出难度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3.适度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初中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不能游离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外,不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要有机地渗透在学生的活动之中。研究数学思想比数学知识有更高的层次。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通过研究和实践,从中学会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只要教师适度引导,对思想方法不断渗透,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应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必会开阔思路,提高创新探索的能力。

4.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渗透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没有特定的限制,教师可以根据平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可以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热情,适时渗透研究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例如,在研究棱锥的时候,我曾经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已知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是正三角形,则底面是( ).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室里的气氛一下活跃了,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是正方形还是菱形.这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做一个模型,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可以得到:这个模型说明了菱形的不可能性.因为如果是菱形,则底面不可能放在桌上,即底面四顶点不在同一平面,坚持正方形的学生兴奋极了.最后教师充分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创造精神并理论上证明了这一结论,使另一部分学生心服口服.再如,在勾股定理的验证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好形式多样的图形,让学生自主选择图形验证它的正确性。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基于纸笔与倾听的灌注式学习,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知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问题为载体展开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初中教师对研究学习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研究学习还不能很好地开展。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一个恰当的研究性课题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真正的难题。课题选择每一项研究性学习的起点,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否能顺利开展,是否能取得预期的成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更要加强对初中数学研究学习选题问题的探索,使这项研究性学习能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探究式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035

在中职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意识,要以教材为依托,以互助合作和独立思考为手段,实现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和数学兴趣的养成。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非常有意义。探究式教学会极大地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进而提升整体的探究意识,还会帮助学生开发智力,拓展学习思路。所以,中职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不断完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注重人才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评价和课堂练习质量,最终达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互助,如何达到探究的目的,如何激励学生的探究意识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了中职数学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及时的改进,为学生营造愉悦开放的数学课堂。下面我将通过自己的实际数学教学经验,谈谈中职数学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一、注重和实际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人们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离不开数学的帮助,数学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在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更加提高对数学的重视,因为学好数学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但是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决定了学习数学是枯燥乏味的,很多题型的解答都有固定的技巧,需要学生掌握数学规律。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都是通过黑板实现的,教师不愿意写板书,学生观看起来还费劲,极大地限制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我不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以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互动,在讲课时以实际例子来引入学习内容,展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多样性。同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会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数学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增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探索,将数学知识简单化和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中职数学教师在选择实例时要尽量结合本地、本校及本专业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要切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二、深化数学知识的引申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中职学生学习数学对于以后的求职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数学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有限,要想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训练,也就是向更深入的方向去探究。比如,我在讲完一个数学题以后,我会继续给学生改编这道数学题,加大题的难度,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终做出解答。在中职学校里,分组教学、合作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因为小组内的学习气氛和学习态度都会相互影响,当差等生看到小组内优等生在认真思考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探讨的行列。学生合作探究也是团队协作的表现,其实数学课堂就类似于一个小的社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以后在工作中同样可以和同事很好的配合。但是,在拓展数学知识的时候,中职数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能够选择难度过大的数学知识,那样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三、创设探究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其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数学教师要敢于创新,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在将数学概念或者定理的时候,我会利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变枯燥为生动,变静止为运动,让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数学的知识。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悬念的课堂情境,可以唤起中职学生的强烈心理效应,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同时也会渐渐的对数学的解题方法有强烈的征服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在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授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巧妙运用激励手段进行课堂评价,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研究能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重视师生关系朝着和谐、平等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也会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学习空间,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他们,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四、结合数学教材中的内容,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

数学教材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要想在数学方面有发展和突破,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能够将教材上的知识点运用自如。中职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究的,这时数学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索,找到解题的思路。数学教材是对数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在进行数学课堂探究教学的时候要以数学教材为依托,但并不是说要机械地使用数学教材,要对数学教材有所开发和创新。我在数学课堂上,会给学生设计许多开放性的试题,以此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通过不同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当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就会更加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学生能够用心观察,就可以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职数学教师要提高开放式教学的力度,为学生进行探究提供帮助,减少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对而自暴自弃的现象,在教学时面向全体学生,不搞特殊化,不分等对待,减少两极分化。

五、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是中职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过反思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检验教师和学生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反思当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更长远的发展。比如解答完一个数学题以后,要从头再仔细地检查一遍,发现做题过程中的错误及时改正。数学教师的探究式教学完成以后,也要带领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对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能够将新旧知识更顺畅地联系到一起,也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当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障碍,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激励他们不要放弃,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相评价,也可以让家长参与到评价当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找到提高的空间和方法。总之,中职数学教学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把学习数学当成一种乐趣,极大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双芬.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中的尝试[J].新课程研究,2012(2).

篇4

一、问题的设计要力求多元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开展问题设计时,总是习惯于以单向的问题设计思维引领小学数学的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设计思维对问题设计的实效性发挥是非常不利的。而多元化的小学数学问题设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设计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有利的。多元化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从多个层面思考问题,这样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开展多元化的数学问题设计缺乏应有的重视,单一方向的问题设计难以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这样的问题设计对小学生是缺乏吸引力的,小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难以调动起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不高,数学问题设计的实效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问题设计时,要力求从多元的角度开展问题设计活动。多元性的问题设计主要体现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要尽可能多元化,数学问题设计也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数学思想,数学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也要尽可能做到多元化的组合,要用多元开放的数学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商店中卖的笔记本有三种,这三种笔记本的价钱分别是1元的笔记本、6元的笔记本、3元的笔记本,如果妈妈让你用12元钱去买笔记本的话你想怎么买?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如果只是买这些笔记本中的其中一种笔记本你怎么买?这样的问题一经提出学生马上就能够给出答案:可以买1元的12本,3元的4本,6元的2本。这时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抓住时机提出多元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买不同种类的笔记本,那么我们该怎样买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瞬间激活,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解决方案不断地提出来,在多元的问题探讨中,学生集思广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购买方法,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运用发散性的思维,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数学问题解决习惯,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需要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一些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内容,还有的问题学生早已经掌握,在问题设计中已经没有太大的设计必要了,或者一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样的问题设计难以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开展问题设计时,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以及教学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需要的问题,通过具有运用价值的问题设计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问题,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在讲“年、月、日”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这部分知识的实际需要来设计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谁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年中有多少个月?每个月一般有多少天?一整年大概有多少天?这样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力,让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有利于让学生学以致用,对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的数学问题大有帮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数学问题的设计要力求具有趣味性

篇5

【关键词】中学数学;数学教学;注意问题;解决思路

1.前言

数学是教育中基础性的,以抽象思维为主的,由概念及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的一本学科。它一方面承担着提高公民的数学素质,另一方面还承担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了中学数学教学的健康发展。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中,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当下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意见,旨在为能好的促进中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2.中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 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出现教师讲授太多,学生讲述太少的问题。有些老师从走进课堂那一刻起,就在全心全意地履行自己的“传道,解惑”的职责,花费很多的时间不间断地讲解着。其实这种讲授的效果并不理想,他没有弄清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各方面的特征(年龄、性格、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不适合长时间地让他们处在被动的“听”。这样的话,会导致学生视觉听觉疲劳,心理出现逆反,看似都在看着老师,都在认真的听课,但是他们的心已经不在教室,这时授课老师实际上是在作无用功。在于教师进一步交谈中了解到,他们主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放开。这样不利用学生的发展,教师还是比较喜欢“以教定学”,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比较轻松,而“以学定教”则对教师要求就更严格些。比如在讲授“用公式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从头到尾地讲解效果远远不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在得到(x+b/2a)2=b2-4ab/4a2后,让他们讨论各种情况,最终得解,即求根公式,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学到知识为主要目的。

2.2 课堂时间分配不均

中学数学教学,四十五分钟的分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常常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太多,更有甚者一节课全部都在讲台上,而很少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方法正呈现多元化发展,很的老师由原来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而感到不适应,即使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时候,也不能走下讲台带领学生去合作探究,而是站在上面旁观或者教室里进行巡视,不能把教师的架子放下。这样就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师的关系和指导,师生之间的距离有所疏远。其实,教师的亲和力有时候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走访中发现教师与学生融洽的感情氛围,互相理解互相关爱的师生亲情,能极大地缩短师生的交流距离,有效地激发并能较长久的保持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兴趣就是动力,教师赢得了学生也就赢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不够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职责,它有助于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呢?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深挖教材中发散因素。认真钻研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上发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好素材上的准备。第二,培养一题多解能力和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一题多解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流畅性,若要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时,就要去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进行解决,这样使他们的思维呈现多方面发展,有效地促进其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第三,加强变式训练。变式就是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结论,或变换其形式和内容,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问题的实质。变式形式又包括数式变式、命题变式和图形变式,通过该练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

2.4 学生启动问题不足

课堂提问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精心设计提问,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老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的提问是越多越好,因此,在课堂上不停地提问,让学生去回答这些问题,在教师提示答案的过程中刻意地使学生的思维围绕自己的思路转,而不是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提问的,没有去真正地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和启动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的培养训练上计划性不够。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从开始就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余地和思考的时间,以及多一些思维方法、多一些表现机会,积极启发和诱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其思维、语言和数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2.5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较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它不仅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多媒体技术是集声、象、图、文于一体的,它能清晰的展示文本资料,还能插入各种教学图片、播放各种教学影像,使学生置身于轻松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他们带入有趣的的立体世界。多媒体教学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传递各种信息、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多媒体教学借助于声音、动画、文字等各种途径,从各角度展现画面,给学生视觉和听觉带来全新的体会,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都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计算机环境下的数学教学会更接近学习者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他们主动参与及自主选择、探索。在计算机环境下学习可以提供猜测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设计的思想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方式更加贴近学习者,而且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它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2.6 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够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称为研究性学习。当今中学数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目前各方面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第一,全面优化教学过程。学生认识过程就要求其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教材,主动地探究发现,数学教学中该方法适用于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模式,深入探讨数学问题。第三,以“数学建模”为基本思路,探索数学的应用。在现有数学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师也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2.7 知识传授和探索能力比例不协调

随着新课程的出台,中学数学教材也有了很大调整,原有的教材体系被打乱,熟悉的教学内容也不见了踪影,中学数学课时也出现了减少。因此,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担心学生不会或者做不好,也担心不能按时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方法的改变及其不适应,如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和“做一做”的,被教师包办了,或者是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不够,仅在教学形式上完成了教学内容,进而就出现了“教师知识传授和学生探索能力训练比例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探究意识、能力的提升。

3.建议

3.1 充分活跃课堂气氛,留给学生好印象

要调动课堂气氛,就要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是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并不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很好,开始的几节课要给学生留下以下的好印象。首先,让他们感觉和你比较容易交流。其次,告诉学生这门课程不难,通过学习能很好的掌握里面的知识。第三,让他们感觉到跟着你学习很开心。开始时要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思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等问题要明确。

3.2 与学生和老师多沟通交流

课堂内外多与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及时改正自己授课方式,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在教学互动中,尤其应十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切不可随意挫伤,既要对自满者有所抑制,又要对自卑者有所激励;尤其应善于调控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行为,教师有了亲善、热情、平和、幽默的态度和情绪,才会引起学生满意、愉快、喜悦、崇敬的态度和情绪;虚心向学生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水平、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得到升华。多与其他老师交流学习,多听优秀老师的课或邀请其他老师来教师听课,讨论教学方法和手段。另外还要注意,课堂习题不易过多、避免“满堂灌”式教学。

3.3 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学生的,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已有的学识、能力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过程的成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学、培训、交流、沟通等方式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3.4 改进教学方法,正确组织练习

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自辅式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弘扬新的学生观,重视师生、生生的好都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转变教会学生知识为教会学生学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练习有对知识的理解功能、释疑功能、深化功能及反馈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练习来发挥其作用,并加强对解题的指导,对解题思想方法作必要的概括。

总之,只有师生充分动起来,才会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老师也是真正的受益者,既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又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好的做法。中学数学教学践中,要端正教学思想,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索亮.对高三数学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1(80).

[2]杨蕴珩.浅谈对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5).

[3]康蕊.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

篇6

笔者对我校八年级学生作了一次抽样调查,经分析发现,89.3%的学生只会模仿教师的方法,而不善于反思。76.4%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质问、思考和探索的习惯。这反映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学生的思维品质不利于提出数学问题。

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创新源于问题,因而,关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有效设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这两个班学生各条件平均,属于平行班。实验前,对实验班与对比班进行数学试题的测试,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比班平均分相差1.2分,计算Z=-1.48

(二)统计工具

用SPSS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实验过程

1. 实验自变量:数学问题的情境设计;数学问题的多层次分解;数学问题的媒体辅助讲解;数学问题的变式。

2. 实验因变量:学生成绩的变化。

3. 问题式教学的几个过程

(1)数学问题的多层次分解

依据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从学生具备的知识开始,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带领一连串的思考,达到对未知的认识。 “问题串”可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模式,如下图。

(2)数学问题的媒体辅助讲解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由于较难提供生动、丰富的真实情境,造成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有效工具。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传输手段,利用生动的画面、声像、视听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不是简单的根据数学问题增添一个生活化的情境,而是“要建立能揭示知识的起源、形成的经历及其发展逻辑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时,要尽可能减少一些干扰元素,增加能突出数学本质的东西,以促进学生数学探究。

(3)数学问题的变式

在进行数学问题变式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弱化变式、结构变式、类比变式、逆向变式等,将数学知识串成一条线,使得杂乱无章的知识形成一个体系,整个过程是逐渐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的过程。不要为了追求新颖题型、难题的教学而忽视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学生能力的递进性,不能只是让学生感受“眼花缭乱”的变化,应该要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数学能力都能循序渐进,呈螺旋上升式的发展。

4.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评价

通过问题式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长,但如何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事实上,研究者已从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中得到启发,对提出问题能力有新的认识,即用以表征提出问题能力的三要素:(1)问题的数量,体现学生思维的流畅性;(2)问题的种类,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问题的新颖性,体现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一个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数量较多,表明他在收集和处理问题信息时能产生大量有价值和意义的联想。当然,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提出不问题,对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是十分必要的。对问题的新颖性判断,要注重问题的原创性和合理性,作为检测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的依据。

三、数据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进行中测和后测,并进行平均数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由表2、表3可以看出:从总体上看,在实验中期,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高于对比班,且在?琢=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四、结论

(一)多媒体辅助,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媒体的限制,教学内容只能静态地传授,缺乏运动变化思想的渗透,这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在问题式教学时,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教师应该结合信息技术,充分挖掘问题的动态元素,对学生进行问题式教学。

信息技术在图形变换、动画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一点,在解题教学中,让问题中某些变量动起来,将会使学生触及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时,体会到数学蕴含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例如,探索点的运动规律,既是几何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难于进行“动态处理”,“动点”只能用黑板上的一个静态的“定点”演示,导致学生难于形成运动观。而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动点真正运动起来。

(二)问题情境化,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的提出是人们基于一定的情境,通过对情境中已有数学信息的观察、分析,产生质问、困惑,进而发现和产生新的数学任务或数学问题的过程。国内有贵州师范大学吕传汉教授在问题情境设置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情境是问题的根,问题是情境的心。学生的探究学习中的情境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因果联系的有机体。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情境是手段,问题是目的。

情境创设要联系的是“生活现实”。创设日常生活情景进行教学,已经形成一种风气,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数学的来源,理解数学抽象模型,很有好处。但是,过度强调数学的生活化,以为一切数学都是从日常生活来的,则是一种片面认识,因为情境创设还包含一种纯数学情境创设。

(三)问题的变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变式教学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色。“变式”是在保持一事物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变换它的非本质属性,来突出它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问题变式教学的特征是:通过问题各种变式之间,或改条件,或改结论等方式,掌握问题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来认识问题的内涵与外延,实现对问题多角度的理解。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推进,使学生渐进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活动经验系统。

教学中常常运用反例或辨析题制造认识冲突,以帮助学生把握数学本质属性,利用反例、辨析题和变式题进行教学属于变式教学的范畴,反例的特点是改变对象的本质属性而保持非本质属性不变,辨析题的特点是改变对象的非本质属性而保持本质属性不变。

(四)问题的分解,注重启发教学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多样化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重视中小学教育中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化教学,不断出台了各项教育教学政策鼓励教师要传授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随着当时教育理念单一,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单一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除了死记硬背外,就是题海战术,这对于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半点好处。

20世纪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界更多地将注意力从注重成绩转变为注重能力,这对于整个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的未来而言是巨大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也跟随改革的春风,不断更新数学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更多地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努力。

二、解决问题方法的深刻含义

解决问题方法,在这里的含义是指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讲授一定的解决问题技巧与策略,教授给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每年我国都会出台一些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小学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教育界最新精神和最新理念,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前言理论基础,只有教师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二)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归于探究能力,这是由于发现问题后往往需要不断研究和钻研,在此过程中衍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为了使得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师要抽出一定的课时专门为学生上自主探究课,以探究的模式展开猜测、讨论、总结和证明,让学生真正地感知到探索带来的成功的乐趣。

(三)小学教师要营造和谐、健康的学习氛围。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小学生此时正处于情绪容易波动、自控力薄弱的阶段,因此他们特别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课程的时候,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波动,营造一种安定、民主、自由而健康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更愿意自由地发表言论和想象力,思维的创新往往就会带来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四)小学教师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新鲜的教学模式。以单纯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淘汰,我们现在更多地追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竞技类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教学模式来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其为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寻找适当的方式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

(六)创造实践时空,注重实践活动。教师要让小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甚至在社会上开展实践活动,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七)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计算机及其网络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探索性的数学学习。

四、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三个“学会”策略

(一)学会尊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个人的主张必须服从小组全员的意见。但当个人有不同看法和发现时,也允许及时交流,达成共识。在小组合作时,提倡学具共享,资源共享,大家相互鼓励为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当好的合作态度产生时,教师及时鼓励,引导更多的人去效仿。

(二)学会分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分工,解决问题的方法差异从一开始就存在,当学生分工去完成一项任务时,务必要人尽其用,优势互补,注重合理分工。

(三)学会表达。在小组合作中,教师提倡组员间的谦让,让那些爱发言的孩子让少发言的孩子先说,让那些说得好的孩子帮助那些说得不好的孩子。

五、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结合生活实际,强化数学理论与数学生活实际的联系,对于整个数学学习意义深远。正因为如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充分结合生活实际,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所见所遇的数学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8

一、明确数学教学目的,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目的,就是规定了数学教学应当完成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任务,是根据我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课程目标,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特别是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因为它是考核学生成绩和检查、评估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

二、有效教学须注重课后反思

有位教育家说:“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登塔尔教授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是为了发展、为了提高、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为给教学积累经验教训。本人在新课程数学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学课中教学反思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既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又能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保障。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进一步参与深加工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有效教学须及时检测,评讲到位

数学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思维的火花,若不及时交流,这些火花就会熄灭。因此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把试卷讲评安排在辅导时间进行,使讲评的时间滞后,讲评效果大打折扣,考试后何时讲评试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实践证明,试卷的讲评应放在测试后未上新课之前为宜。首先,就学生而言,考试知识点是非常熟悉的而测试后他们不仅急于知道分数,更急于知道正确的答案,求知欲极强,其次,对教师来说,刚阅完试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了如指掌,因而此时讲评试卷必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思考:学生会有哪些不同的想法?如果大多数学生束手无策,教师应如何提供帮助?困难不是不可解决,在通向那隐蔽的真理的道路,它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进的一盏明灯,最终并以成功的喜悦成为我们的报偿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教师应改变“一拖再拖,逐题讲解,就题论题,一讲到底”的做法,加强讲评课特点及操作模式的研究,不断提高讲评的效果,使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可得到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标新立异,提倡“一题多解”,达到“解答一题 ,联通一片”的目的。教学展开是一个爬坡的过程,挑战需要设计。怎样让数学富有挑战性?不要做过多的铺垫,不要急于为学生思维定向,要敢于把问题直接呈现出来,拉伸学生思维的宽度,暴露学生真实原生态的想法。

四、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篇9

1.探究教学模式的定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基于认真过程分析的小学数学探究问题设计能够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在小学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使用探究式教学.这一模式是指:通过探究问题的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回答探究问题得到反馈后,老师通过反馈进行教学的方式.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跟老师进行交流,反馈,得到的信息可以作为教学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学生可以自发地去学习去认识不同的东西,这种教学模式的发掘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大进步,也是教学理念的进步.可以帮助学生开发思维,培养逻辑能力,自主学习,理解能力的综合性提升.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新的里程碑,也是新的教学模式大力应用的开端.

2.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

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问题的设计应该依据小学数学内容来设计,将探究作为基本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发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的设计依据一些问题的提出,发掘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去完成老师交给学生的数学问题.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学生的心理承受年纪和理解能力,不能提出很复杂的问题,也不能太过于简单,一定要符合小学生的探究问题.问题的设计就是帮助学生去探究数学,推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一定的思考能力.数学探究问题的设计要考虑的东西方方面面的很多,应该进行综合考虑,使之更加符合要求,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还只是初级阶段,不是成年人的思维,所以不能以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去设计,这是错误的,一定得用小学生的思维去设计.问题的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小学生在生活中做的最多的事情不是学习,而是玩,游戏,这是学生的大部分生活,探究问题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些游戏活动,设计出来的问题应该贴近生活,在生活中体现数学,比如:买东西,吃什么,逛游乐园这些生活场景中,可以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入数学概念进去,将数学和探究问题有效地链接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认知问题,理解数学,发掘他们对数学和探究问题的热情,让他们越来越喜欢在生活中想到数学,更好地学习数学.

3.数学探究问题设计的应用

数学探究问题设计出来了,就应该开始应用了.在大的教育背景之下,探究问题设计的合理性应该符合小学生的综合水平,有了一份很好的探究问题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应用,因为探究问题的设计是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并且与小学生的生活有关系,所以问题在课堂上应用时是非常的自然的.探究问题的应用可以帮助老师发现很多小学生对数学理解存在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老师通过这些问题的回馈,可以计划出重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好地学习数学.探究问题地应该不仅可以存在于课堂,还可以应用在游戏,以及课堂以外的其他地方,小学生的生活学习是丰富的,在不同的地方应用,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情景下,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的差别的.

(1)在课堂上上课的时候,应用探究问题进行教学,问学生问题,如果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答案有一定的,可以考虑是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化的,如果学生的回答比较偏激,那么应该纠正学生的思维模式,教给他们更好的思考方式.因此,课堂探究问题教学阶段主要应当从教材中取材,以教科书中所记载知识与体系入手,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灵活掌握,从而便于学生根基打牢.与此同时,也能够便于在课外数学探究教学中,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篇1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备受关注。在近几年的数学教学教育中,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数学教育也都在朝着这个趋势发展。所以,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研究就变得更具有意义。就针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使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变得更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教学思考实践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接近于生活又实用于生活。国家教育部门规定小学数学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教学,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活动来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想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就要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积累知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在小学数学课上实施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意义

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就是指小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一些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就是提高自身意识与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来使数学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与方法。

二、解决问题教学与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有什么区别

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教材主要采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素材,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表达形式更具有生动性、活泼性,而且生活中的素材内容更加丰富,有较大的信息量,其问题更具有多样性的效果,答案也相对多样,不是唯一答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式不具有唯一性,也没有现成方法进行套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学生各自思考的形式来进行解决问题,通过对难题的解决来挑战自己,增加时代感与挑战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探索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等。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及见解,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及实践能力等都得到显著提高。

三、如何来构建解决问题教学的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信息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数学等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解决数学问题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一道或几道数学题目,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这才能实现数学的价值。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的时候,要通过真实的情境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下面就针对如何来进行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教学来进行研究。

1.从情境中感悟策略

要实施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就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对周围的事物进行了解,使学生能更加熟悉周围的事物,通过对周围事物的学习来进一步地了解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明白数学与生活是有紧密联系的。要想顺利地开展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就要学会从生活中入手,使学生明白数学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有关主题性的图来引导学生,使课堂更加生动,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容易被人理解,使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的亲切感。接下来,教师要主动地去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信息,并且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这样,通过主题图与课件上的内容就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线索,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使学生能够结合所提问题中的相关信息来明白信息之间的联系。

2.加强实践应用,内化策略

要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只将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是不行的,要将解题思路教会学生才是关键。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开始阶段必定会存在一些问题,对具体的知识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就是要学生学会面对实际问题,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运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分不开的,要充分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学习的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将生活中一些抽象的问题数学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所以说,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及早入手,越早对学生就更有利,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来学好数学,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处理信息,体验策略

问题解决者要解决问题,必须先理解这个问题,即先要对它进行表征。对问题作出什么样的表征,这种表征是否准确,是否适宜,对数学问题解决有重大的直接影响。有时能不能解决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能不能正确地表征问题。“围羊圈”这个情境虽然简单,但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深度,一般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合作交流在这里尤为重要。在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怎么围”这个问题。这个情境对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经验为依托,对要达到解决问题目的的路径不太清楚,此时会产生合作交流的需求。在合作中以举例的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怎么围”的概念。学生对信息有了正确的表征,问题也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链 设计研究

在一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环节往往是很重要的,它既保证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探究心,又能激发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有趣的问题能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有针对性的问题能让他们向学习中的弱项努力,教师通过一环又一环的“提问”来引导学生从研究的角度进入知识的学习,这个时候,因为“问题”已经连成了串,“问题链”概念就应运而生。

一、利用知识的多角度性设计“问题链”

教学中,“提问”环节,自有其多角度性,提问的切入点不同,则同一个问题问法也不同,每一个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保持有一定的好奇心,而新鲜的知识则更能让产生了好奇心的学生,更加投入到对问题的学习,而好的“问题链”需要做到的是,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将这一点从开始有效的保持到最后,要做到这一点,找准提问角度是很重要的。

现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举例:一元二次方程是一种同时拥有多种解法的方程。教师从顶点展开问题链:

师:我们都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是二次函数的一个部分,利用它的顶点式,可以求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那么,我们还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来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呢?

此时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进入探究,教师继续展开问题链。

师:已知完全平方公式,我们能不能从这个角度切入?

生:理论上,如果能将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转为1,常数移到等号右边。最后两边同时加上1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让方程达到左边为完全平方式,右边为常数。就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进入解法。

师:如果以“配方法”继续进入推导?能不能再切入其他角度?

在这个“问题链”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多角度解法切入,会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原来不同角度看方程会出现不同解法,他们自然觉得有趣,也会愿意继续探究。这样就保证了问题链的有效。

二、利用知识的可持续性设计“问题链”

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一般都具有可持续性,数学的大纲本身就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计算过程,而这也正是“问题链”概念的特征之一,我国古代有句俗话叫“温故而知新”利用知识的持续性,从旧的知识引入第一个“提问”,再在后续“提问”中不断引出新的知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还能让他们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而亲切感的产生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自然,可见,做好新旧知识的“问题链”衔接,也是保证问题链有效性的关键。

以“有理数”的教学为例,教师通过旧知识的引入展开“问题链”。

师:我们都学过有理数的基础概念。同学们还记得么?

生:以0为分界,正整数大于所有负整数,所有正整数都可以成为分数的分母。此时,学生复习完成,教师图片引入新知识

根据上图,教师继续展开“问题链”。

师:通过上图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1:线条有箭头,它是从左到右而画,它像一把尺。

生2:线条上的数是依据“整数概念”而标。左负右正,左右对应且相同。

生3:这条线上数字与点对应,且什么数字都有,正数,负数,分数。

师:以1举例,在这个数字线条上,左边是-1,右边是1,左右之间,互为什么?

生:相反

师:所有不同类型的数字都能和点对应,要如何概括?

生:说明原点对所有类型的数都可以进行表达。

由这个“问题链”可以看出,教师提问旧知识,学生马上就在教师出示的新知识中带入旧的知识,教师从学生的观察结论中不断深入提问,学生每一步的回答都获得了新知识的延伸,他们获得了想要的知识和乐趣。“问题链”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证。

三、利用知识的可探究性设计“问题链”

数学教师都知道,“数”这个概念虽然是单一性理解,但是它却有无限变化的排列组合特征,这也就是知识的可探究性。通过知识的“可探究性”来设计“问题链”是利用学生在“不断发现”中获得的乐趣,来保证他们在“问题链”的教学模式中,全过程主动投入,学生一旦投入主动,则对所有知识的学习都会事半功倍。所以,利用好知识的可探究性,也是很重要的。

以“角”为例,教师首先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以举例模式展开引入。

师:我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黑板是长方形,你们的凳子是正方形,教师的装饰是三角形,那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都有角。

师:观察发现,所有的角都由两条线构成,过往学习中,两条线交叉会形成什么?

生:点。

师:那么角由什么构成?

生:经过同一点的两条直线交叉。

师:通过两条直线交叉都可以形成怎样的角呢?同学们可以运用自己手中的尺子和笔来画一画,量一量?

在这个问题链中,教师由举例引入“角”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实践动笔,课堂知识围绕“角”的形成展开讨论,通过学生的手动实践,他们会发现一些共同点,此时教师继续展开问题链引导学生观察,所有组成正方形的角都是90°组成三角形的角都小于90°学生由此发现,虽然线可以组成许多种角,但是角度确有共通之处,他们会觉得有趣,由此可见问题链中探究性的重要。

总结

篇12

关键词: 类比迁移 数学问题解决 源问题 靶问题

一、国外相关研究

纵观迁移研究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简单类型的学习类比迁移问题上,并且研究的学习过于简略,多见的是刊投于各种杂志上的关于学习迁移的小论文,这些论文一般没有对数学学习迁移作研究,有的文章只是谈别的问题是涉及数学学习迁移。二十世纪后半世纪以来,其中较多地考虑的是认知结构与学习迁移的关系,学习的程度与迁移量的关系,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六七十年代以来,认知派心理学家,如T.P.Moran和Jeffries开始从问题空间的类比来研究问题解决过程的迁移,他们认为,迁移是提高空间的类比来实现的,个体通过已掌握的问题空间与新问题的某些部分相匹配,从而促进新问题的解决。因此影响迁移的因素是类比关系。作为较高级学习类型之一的问题解决学习,其领域虽不断被人们提到,但由于当时对问题解决加工过程研究的缺乏和不够深入,问题解决中的迁移的研究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Holyoak等人提出,类比迁移过程有两个重要环节,第一是类比源的选取,即搜索记忆中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法和可供利用的例子,以确定新数学问题应该用哪个原理去解决,是数学问题的类化,第二是关系匹配,即把目标数学问题与原数学问题的各个部分进行匹配。

Weaver 1992年的研究发现了被试对数学问题结构的敏感性是很高的。尤其是对公式类型的敏感性。而Dellarose发现让学生对两道同性数学问题进行数量和关系的比较,他们的归类成绩要优于仅仅解答数学问题的学生。但是这种类比的比较也能否成功于程序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在数学教育界,类比作为一种进行数学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人的重要思想方法,向来受到极大的重视。波利亚在其名著《怎样解题》和《数学与猜想》中,站在方法论的角度,详细阐明了类比思维的本质、种类与作用。其后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拓展工作,但没有超越波利亚,没能揭示学习者在进行类比迁移时的微观过程,因而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

Gick,Reed,Holyoak,Koh等人的研究指出,数学样例的表面内容只影响到提取,尤其是激发提取,一旦提取或找到合适的类比源后,接下来的应用不再受到表面内容的影响,而只是对数学问题所包含的结构信息敏感。而Ross的研究结论进行了修正。总的来看以往的研究尽管对数学样例表面内容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具体作用有不同的见解,但都一致认为,数学样例的表面内容对于那些初步掌握原理的新手解决数学问题有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分析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数学问题定义,而曹才翰在《数学教育学概论》中指出:解决数学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新情景、新课题,而自己却没有现存的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数学问题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他认为数学问题是一种情景。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认知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注意这个问题,成为八十年代以来迁移领域的焦点之一。研究者越来越对个体在问题解决中的相似性的认知和利用和它们的产生条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在各种领域对数学问题解决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数学问题解决就是使某个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活动,许多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都发现,类比迁移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类比迁移和数学问题解决相结合,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一个问题主要由三方面组成:目标情景,开始情景与引导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的所有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者发现人们可以通过对已解决的同类数学问题与当前数学问题的类比,为当前数学问题找到答案。特别是在最近人们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识别和探索出数学问题之间的类似和共性,在数学问题解决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类比迁移的阶段划分

关于类比迁移的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但在以下四个阶段上是一致的。

(1)原问题和新问题的编码和表征。

(2)在表证新问题的基础上对原问题的提取,有时也将它分为多个新问题的激活和一个新问题的选择。

(3)原问题映射到新问题,应用包括在原问题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和改造原问题的原则以适应新问题的过程。

(4)在应用原问题解决新问题时的图式归纳,如果在对原问题进行编码时没有产生这样的图式归纳。

2.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的有关研究

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而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的研究是很零散的,数学问题常被当作研究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的材料,通过实验去探索一般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的规律,而很少把数学作为特别的学科去研究数学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中的特殊规律。

最近15年有很多数学教育学者探讨了数学样例类比迁移数学问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数学样例迁移学习加工机制的探讨;二是如何设计的数学样例进行有效的类比迁移。三是对主客观对类比迁移的影响,这些研究在数学教育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数学样例学习的信息加工机制的研究(裴利芳、朱新明、林仲贤,1997;莫雷、刘丽虹,1999;任洁、莫雷,1999;曲衍立、张梅玲,2000)从数学问题解决的角度对数学样例学习的研究,主要是考察数学样例在新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这里的数学样例与前面提到的原数学问题实际上是一回事,把从数学样例获得的抽象知识应用到新数学问题解决,就是类比迁移过程。这里讨论影响数学样例学习,类比迁移与结构获得的因素,同内外研究者对数学样例的表面特征、内在结构、学习方式等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提示数学样例学习影响因素。

随着数学样例学习的有效性的普遍证实,近些年来,人们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数学样例学习的加工机制,另一方面则集中于数学样例的设计,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有关研究指出,数学样例包含的信息可以分为表面内容信息与内在原理信息两个方面。

“数学样例或原数学问题的表面特征包括数学问题涉及的事物表述形式,情节等,它对新手解决数学问题有重要的影响”(Ross & Kennedy,1990)新手缺乏正确解决数学问题,结构式把握不住,因而在相关数学样例提取的过程中,容易为数学问题的表面特征左右。莫雷、刘丽虹进一步探讨了数学样例的表面特征对类比迁移的影响方式,他们让被试学习概率数学问题的数学样例后解决新数学问题。结果表明,当新数学问题的内在原理与数学样例相同时,两者表面特征相似有利于被试对新数学问题的类化,表面对应相似促进了被试注意新数学问题的结构,可以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内在类比,从而提高数学问题解决的成绩,这里对数学问题结构和内在类比的强调,实际上说明了运用图式在类比迁移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三、问题解决与类比迁移的关系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者在各种领域对问题解决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问题解决就是使某个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活动,许多问题解决的研究发现,迁移在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问题主要有三方面组成:目标情景,开始情景和引入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的所有解决问题的途径,不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会有三个认知过程产生:问题表征,知识迁移和判断决策,人们没有自动化解决问题时他们是如何达到目标的(问题解决),什么东西促进了一个情景中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情境中(迁移)。这两个概念是相关的,因为迁移是问题解决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伴随着问题解决表征和评价),它是成功解题的核心,当人们在一个领域有问题,但对此几乎没有知识的情况下经常用类比推理。它包括表征问题,用它来通达与当前状态相关的熟悉领域的知识,然后评估利用通达的知识。类比推理对于解决新问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者发现人们可以通过对已解决的同类问题与当前问题的类比,为当前问题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王秋海.数学问题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1996,3.

[2]曹才翰.数学教育学概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3]吴宪芳,郭煦汉.数学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篇13

关键词:问题串;模式;时间;阶段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经过多年数学教学生涯的磨砺,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在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时,多用“问题串”形式来启发与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成,这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都有较大的作用。那么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教学是什么样的?曾经听过张景中教授的一个讲座,深受启发,在那之后,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来传授知识,所谓“问题串”,就是把所教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问题串,通过师生互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串,达到对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思维的训练,数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数学文化与素养的培养。通过多年的教学与相应课题的研究,对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的尝试有一个较为成熟的理念与思想,现总结出来,供同仁们参考。如何设计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一、适度的训练时间

只有在每个数学课堂“问题串”模式的设计过程中保证足够的时间,才能对这种“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形成更有利,这里指的时间保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备课时间要保证,教师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钻研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设计一些有合作性、探究性、启发性思维训练的问题,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通俗化,这样学生学起知识来才更容易理解与领会,进而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分析问题。二是学生在配合教师运用“问题串”解决数学问题时,开始可能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存在反应慢、思维混乱的问题,但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可以游刃有余。

二、数学课堂教学几个环节的“问题串”设计

1.预习阶段

一个好的预习提纲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理解,所以对预习提纲的设置必须要求教师在备好一节新课的前提下再列出一个提纲给学生去预习,引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知识有个大体上的了解,这样上起课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必修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一课时,可以给出如下“问题串”预习提纲:

问1:两个实数之间有哪些关系?

问2:类比两个实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你能猜一猜两个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3:书中如何定义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如何表示两个集合间子集关系,请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来表示?

问4:书中如何定义集合之间相等?真子集关系?分别用三种语言来描述这种关系?

问5:书中如何定义集合为空集?空集有什么特征?

问6:集合有什么性质?

问7:你会区别{a}?哿A与a∈A吗?

问8:看完书中例1后,如果一个集合A中有n个元素,那么它的子集、真子集、非空真子集有多少个?

2.上课阶段

一节好课的评价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是我觉得只要这节课能完成主要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能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师生互动默契就是一节好课,所以,老师在教学上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串对学生学习新内容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训练,运用问题串这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应用,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目的。好的问题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好的设计只能起事倍功半的作用。例如,在上“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串来启发学生。

问1:给你一部苹果5s手机,你能猜出它的价格吗?你要如何猜测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猜中?(从取中间价格的角度引导)

问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几种求法?

问3:你能求出方程lnx+2x-6=0的根吗?

问4:回忆,上一节课中函数f(x)=lnx+2x-6在区间(2,3)内有零点,那么如何求出这个零点?

问5:能否联系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根的关系,求出f(x)=lnx+2x-6的根呢?

3.解决与分析数学问题阶段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俗化,分开其中一个个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之后,再把这些基本的知识点串起来就是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达到学生理解应用自然化的情况。

解完上面问题后,你可以再加上一问?

问7:若存在?埚x2∈[1,2]改为?坌x2∈[1,2],同样问使得f(x1)>

g(x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4.课堂的总结阶段

一节课上到最后属于归纳总结阶段,留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归纳与总结提高,教师通过适当提问让学生进行个人的归纳与总结,让他们自己说比教师做总结更好。

例如: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问2:学完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

记得我在上必修二《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最后两分钟时我问了第二个问题,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老师,练习第一题:

判断下列各对直线平行还是垂直:

(1)经过两点A(2,3),B(-1,0)的直线l1,与经过点P(1,0)且斜率为1的直线l2;

篇1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追问;技巧

追问是教师发问的延伸内容,是提高教师授课质量的新型措施。在日常小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建构中,二次发问的不少,但真正有效的追问,让孩子最终形成自主发散思维能力的寥寥无几。本论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再追问的研究分析,找出追问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采取具体措施提出可行建议,希望能够因本研究的开展,建立优秀高效的课堂。

一、教师课堂追问中存在的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解惑”源于发问。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形成教师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现实的课堂调查研究中,数据结果显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欠缺。问题之所以存在而又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原因就在于很少有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技巧追问,为学生构建起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深度剖析,以具建设性的问题,再次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探究。

课堂教学问题追问,忽略了作为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往往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归结为与少数程度好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这样的状态下,要强调班级共同发展,就使得发问毫无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课堂教学伊始,就将班级和谐发展停留在基础表面。后进生的努力也就成为一纸空谈。课堂追问是师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追问过程中存在教师追问的而不合理性,往往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使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中,情感的天平渐出现偏差。教师的发问行为,无疑加重了学习程度一般的孩子们的压力。教师追问形式的一对多,使得原本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有效课堂,成为少数人的专利。

二、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追问

1.有价值的追问

在日常的追问中,教师就回答问题再次追问时,要注意该发问的发问,不该发问的不问。有效的追问,是要建立在思考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思考,而不是教师为了显摆自身拥有的学识而故意问一些偏、难的问题,即引发无效课堂的思考,又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正常的教学活动,使得先前的追问,都成为无用功。

2.正追问

追问应该是正面而积极地,对学生此前问题的进一步深入探究研习。教师在对学生发问时,将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对于追问,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再度提问”,建立指导交流制度,对追问后学生就此的延伸探讨,做出更进一步的提升。正追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小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望,构建他们正向的积极地光明的发展机制。学习的获得,学校教研组要发挥其职能,帮助教师树立正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单靠一方面的孤军奋战,是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的追问技巧提升,很大一方面来自于,树立正确的引领观。与学生形成很好的互动。

三、追问技巧研究中可行性建议

1.就无效追问教师自身反思

最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一种教学、叫微格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权威和无可撼动地位以全新的角度,剖析了作为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的教师,对于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授课以后,将自己自身的教学,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加强自身的自省功能机制。利用现代视频工具,将自己日常授课全程摄录,课后观察发反思,重点统计自身追问的次数和内容,并就此在以后课堂的追问中,提升自己的相关技巧。

2.对追问方式进行综合考究

对于小学的数学老师而言,课堂建设模型的构建。始于教师自身素养和能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直接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的逆转。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在追问的技巧提升上,可借鉴其他教师经验,发挥团队智慧,凝练标准语言。在对同一学科的不同授课技巧上,可发挥求同存异的原则,对同行老师多听评课为主,将自身价值融汇贯通于课堂追问 之中。在对学生问题再次追踪时,要坚持问到底原则,将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及时渗透到接下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对连续的发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问题本身及其自身的拓展发问,要知道教师为什么这样问,知道前面的发问和后面的发问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追问的技巧在于,让学生不仅知道事情发生的一方面原因,解题的一般;也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解答。追问的对象,要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间建立互动的机制,课后及时单个辅导学生教学。有效且高明的追问,会以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考范围,拓宽他们解题的思路和技巧。

四、总结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就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他们培养开拓型思维,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教师作为他们的指明灯,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技巧性的解决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在就课堂追问技巧的研究中,处理方式要恰当,要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提高自身追问水平的技巧,对于引导他们合理认知事物,将学生思维提升到一定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淑清,王海.教师要善于促进自我成长[J].教书育人,2011(22)

[2]王小梅.以追问促学生有效学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6)

[3]林玉.巧设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思维[J].小学教学参考,2011(23)

[4]赵瑞萍.课堂提问的技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学研究;2011(24)

[5]多金荣.数学课堂巧设疑――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