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分层阅读范文

小学语文分层阅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语文分层阅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语文分层阅读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探讨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特点

在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之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成长环境、智力水平,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一是阅读能力不同。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阅读速度、质量都比较高。而有些学生却比较吃力,很难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阅读速度较慢,阅读质量较差。二是阅读兴趣不同。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点各不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寓言故事类,而有些学生却比较喜欢逻辑推理类。因而,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质量极其低下。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策略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横向分层教学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应对学生展现出的阅读差异,能够有差别地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扩展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的知识,不断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比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安徒生写的其他作品,比如,《丑小鸭》《幸运的贝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安徒生的个人经历,创作背景、创造的不同人物形象,以此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注重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草船借箭》为例,这篇文章选自《三国演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课文背景,要以《三国演义》为蓝本,全方位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查找一些和课文相关的资料,比如,《空城计》《煮酒论英雄》,并贴在教室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阅读,定期进行检查。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横向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合理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改变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现状,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篇2

一、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增强其独立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要注重“以生为本”,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教师在阅读活动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分析、解决,进而使学生掌握语文阅读的学习规律。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对于《观潮》《鸟的天堂》与《火烧云》这三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掌握自然景物的描写规律,掌握这类文章的阅读技巧,我先让学生将这三篇课文都阅读了一遍,然后让学生归纳了这三篇课文的写法,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品读课文。如《观潮》这篇文章,学生在阅读时能够体会到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观察和描述的,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观”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采取横向分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开拓其思维能力

拓展阅读是实现知识延伸的主要途径。在拓展阅读中,学生可以丰富知识积累,同时还能学会将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提高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拓展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增强学生阅读自觉性,开拓其思维想象空间,增强其思维创新能力。

比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再阅读一些《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如《三顾茅庐》《空城计》《火烧赤壁》等,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对三国时期的故事背景能够有所涉猎,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

三、鼓励学生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其合作精神

在让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强学习沟通与交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应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或群体性的交流与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的方式可以为辩论式、汇报式、展示式、采访式等,交流的内容可以为学习方式、学习体会、学习成果等。

比如,在学习了《匆匆》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找到与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或诗词,然后以小组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这节活动课上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懂得了要珍惜时间,还培养了合作意识,让学生明白了在合作中达到共赢的意义。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师生交流活动,以便教师在师生交流活动中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在师生、生生交流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得到及时的弥补,自主学习的经验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使自主学习的成果得到共享,进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对学生实施分层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横向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相同和相似学习规律性的课文组合在一起,然后再将教学环节进行细化。在教学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的目标细分,以使学生在每一环节的学习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比如,在学习课文《少年闰土》时,教师可以将阅读活动分成初步感知、深入感悟、赏析积累与写作运用这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阅读目标都是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展开的。在初步感知与深入感悟环节,教师主要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理解,如扭、窜、伶俐等,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语言进行赏析,体会课文表达的主旨,在赏析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积累,同时学会运用所积累的知识。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王小根(1965—),男,浙江湖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网络多媒体教育应用研究。E-mail:。

一、引 言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不断深入,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也有研究显示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因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而产生更高的提升,这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探索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效率及效益问题成为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学者指出,缺乏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是主要因素之一。[1]在多媒体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中引入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衡量教学中的投入和产出来对语文多媒体教学开展评价,优化多媒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绩效是组织中与总体目标和价值相一致的行为倾向及业绩或成就。[2]教育绩效评价即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教育投入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判断。[3]要获得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需要设计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本文针对小学3~6年级多媒体环境下语文阅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多媒体教学特点,借助层次分析法,研究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评价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小学语文四结合实验”到本世纪的小学语文“阅读跨越式教育实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乎没有中断过。笔者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文献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发现,“手段”、“应用”、“模式”、“策略”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表明研究者们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方法。但语文多媒体教学在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处理教学形式与语文学习内容的关系;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学习的绩效;多媒体教学如何与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形式相结合,在取得同样的结果前提下,付出代价较小等。[4] [5] [6]

(一)语文教学评价方案中的多媒体技术评价

《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十条指出:“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教学建议第一条要求教师“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的教学方式。”表1是国内外众多语文教学评价表中将多媒体技术作为评价内容的典型案例。

(二)现有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评价

当前,多媒体教学评价从教师、学生、教学课件、教学平台等四个方面展开指标设计。[10]由于不同学科教学特点不同,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需求也不一样,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有学者从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和使用性等五个方面来设计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11]其优点是涉及了多媒体软件功能和媒体运用,但学科教学特点体现不明确。还有学者考虑到不同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分为情境型、实验型、理论性等三类,[12]在构建指标体系时,分别设计了聚焦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共性指标和聚焦于课程特点的个性指标,使用时评价人员需对课程进行分类。这些普适性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适用于所有的课程,反映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但却难以体现学科的教学目标。对于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最终教学业绩固然重要,但达到教学效果的行为过程更重要。

从《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可以看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重视各种语文实践机会,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增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三、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内容设计

绩效评价不仅能评价过去的结果,而且在评价过程中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作出调整。评价过程中既关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关注学科的教学特点。语文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不但关注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而且重视达标过程中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评价的使用、教学预先安排与灵活调整等情况。通过对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行为及行为产生的价值进行分析,找出绩效差距,进行绩效干预,从而提高教学绩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语文教学划分为四个学段、五个领域。其中小学分为三个学段,每两年为一个学段;初中三年为一个学段。每个学段都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五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语文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选取小学中高学段(3~6年级)的阅读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设计,一方面参照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详细的指标,衡量阅读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依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原则进行设计,衡量多媒体教学资源是否最大程度发挥了教学效益。

(一)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3]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提出在继续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上,要进一步“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理解字词的能力”,“培养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三学段要求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能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能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二)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教学整合原则

1. 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

多媒体是一种教学手段,其承载的信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归根结底是为学科教学服务。因此,教学不能只关注形式不关注内容,不能脱离课堂教学的宗旨,要按照语文学科的内容需要合理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

2. 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内部动机越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手段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情境要与语文教学目标相一致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教学情境不能仅是简单的图文声像堆砌,而应是有一定内部意义结构、在情境中有趣味、能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生动的信息集合。

4. 多媒体刺激要适度

小学生大多数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的多种感官刺激要比传统的黑板+教材教学效果好得多。适当的刺激能增强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刺激会引起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5.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多媒体技术传递信息便捷的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将问题的答案呈现给学生,无意中省略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环节。教师在呈现信息过后要给予学生1~2分钟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以后再进行讨论交流。只有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独特见解,他们才乐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内容设计

完整的教育评价系统必须要涉及整个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活动、选用教学资源、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效果都要考虑在内。开展绩效评价时,也应覆盖各个环节 。[14]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从小学中高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来看,知识的目标要求学生能识记本节课的字词、理解词句的深层含义、概括句段的意思。能力获得主要通过言语训练来完成,在一节课中体现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条理清晰、表达得体、语言流畅;能够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句段,并给出理由;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句段进行解读时,学生作出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回答。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学习方法的掌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便能在浩瀚的海洋里游刃有余。通过语言这一中介,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生活经验,挖掘课程中的美育资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营造支持学习的心理氛围。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学中引起的最大变化就是教学模式的变化,它挑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出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发展中演变为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双主教学模式。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然而教材只是例子,目的在于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不仅包括设备和房屋,也包括人力资源,如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的交互等。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效益体现在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选择最适当的媒体。在安排媒体的出场顺序时也要精心思考,使它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多媒体学习认知原则中,迈耶指出“当屏幕上对立的词语和画面临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时能使学生学得更好,相对应的词语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相继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15]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的综合反映,是以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外化形式。本研究在衡量教学效果时,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编制的内容测试卷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堂观察(目标)以及课后的访谈获得。主要从课堂气氛、学生情绪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进行评价,如学生学习情绪饱满,非常认真地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乐于与他人交流互动等。

四、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权重反映各个绩效评价指标之间量的关系,是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指标权重的分配方法有专家会议法、专家咨询法、专家排序法、层次分析法、两两比较法,对数加权法。当指标的权重由专家确定时,由于专家对各个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同,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素。为克服这一矛盾,本研究中在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时,扩大了专家的范围。

五、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绩效评价应用

(一)信效度检验

为了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作出判断,本文将该指标用于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共得评价量表24张。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对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

1. 信度检验

(2)评价者信度:即把相同的测验结果提供给不同的评分者打分,若不同的评分者给的分数大致相同,说明该测验有较高的信度。本文让不同评价者对同一评价对象进行打分,采用克伦巴赫α系数,来检验不同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α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评价者信度越高。同样是编号1~6的六位教师,经由三位评分者进行评价,这三位评分者分别为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和笔者。利用SPSS计算其α系数为0.995,这说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者信度比较高,见表9。

2. 效度检验

在设计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依据《201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教学目标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制定,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效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目标。在设计绩效指标过程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从已有文献综述中归纳语文多媒体教学要评价的一级指标,以一级指标为中心,层层分解,划分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二级指标,这些二级指标能够反映评价目标的要求。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对二级指标内容进行补充、删减、调整,再次根据教师的反馈进行修订。因此,指标体系具有内容效度和方法效度。

(二)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本文研究过程中深入无锡市2所小学,采集了跨度为一学年的课堂实录,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结果向任课教师反馈,受到任课教师的认可。按绩效总体得分的输出看,优秀课有1节,良好课有7节,及格课有3节,见表10。得分最高的《番茄太阳》教学活动组织环环相扣,教学资源使用恰当,教学评价以赏识性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思考问题有深度,表达清晰,

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得分较低的为《日月潭的传说》,该课存在教学目标设计过多、教学环节中媒体利用目的不明确,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之间的互动过少等问题。

六、结 语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教学的整合已经有很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在整合手段、模式和策略等方面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具体评价当前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借助可操作性强、符合具体学科教学特点的评价方法。本文以小学中高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对象,利用绩效评价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评估,试图从绩效角度来解决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效率不高的问题,从教学过程的五个方面设计了小学语文多媒体阅读教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分配了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便能客观地评价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行为,以及所取得的价值成就。

[参考文献]

[1] 王娟.影响高校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与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9,(5):95~98.

[2]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4.

[3] 主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4.

[4] 沈莉.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3):37~41.

[5] 郭桂苹.课堂学习中媒体呈现与信息加工关系实证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6] 吴伟民,李婷.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9,(9):106~111.

[7] [8] 励汾水.新课程小学语文评课的理论与实践[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9:58~59.

[9] 殷雅竹,李艺.论教育绩效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2,(9):20~24.

[10] 王春秀,刘福来.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57~58.

[11] 张素云.高校信息化教学效果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151~153.

[12] 白晓林,赵颖.试析多媒体课堂教学评价系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18):51~53.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教育部,2011.

[14] 白静.远程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及其体系构建的思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17~19.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要以学生作为研究素材,将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学研究的首要对象,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和家庭环境等多个角度入手,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引起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高年级学习特点

小学教学中,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情况受到学生年龄和心理状况的影响。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逐渐熟悉了教学环境,并对语文教学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得到提高。学生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慢慢趋向完善,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够适应多种新型教学方式,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另外,中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主观意识能力得到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科学认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的表面现象,而更加注重对事物本质和事物特性的总结。因此,对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更应当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适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能够注重提升自身的自学能力,注重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更加综合、全面地看待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挖掘语文的乐趣,发掘语文的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小学语文课堂因材施教策略分析

1.分析学生层次,科学设置课程

学生基础各有不同,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充分进行摸底调查,对学生分类别编组,进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授课,其效果对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分层次授课主要分为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授课。在分层次教学前,需参考对学生的摸底调查,将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在了解学生的共同点后还需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要对后进生多辅导、多提问、多启发以及多练习,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兴趣;可以让学有余力、思维灵敏的学生试着解决部分有较高难度,富有思考性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的题目,以使其能力更上一层楼。在教学形式上要将分组讨论、个别指导以及集体教学相结合,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的差异,引导共同参与

学生的兴趣所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如果出现学生不喜欢读教材或者学生不愿意学习的状况,要避免使用强制手段甚至是压制手段,避免动不动就让学生找家长,避免对学生实施惩罚行为。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尊重,要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要让学生在学好功课的基础上可以兼顾自身的爱好。例如,对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这项任务时,给予学生自由活动时间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实现双向满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区别设置课程,合理进行考查

当前,考试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其在检验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能给教师今后的授课方向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可以运用分层次考试的方法,将语文考试试卷按照难易程度分出A、B等不同层次,A卷正常水平,B卷多设置一些基础知识题。立足于学生实际,因材施考,使每个学生语文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争取做到以考促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和能力层次,注重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状况,注重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摘 要:随着小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向全体小学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具有个体会具有的差异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根据每位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运用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 理论基础 运用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概念

分层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针对每个班内学生的不同类型以及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分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学生不同层次的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问题设置以及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从而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进行学习。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学生均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差生能够尽可能多的掌握书本中规定的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尽量能够独立完成课堂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中等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教科书中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学习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优秀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思考,还必须要进一步的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会发散思维,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创造性的独立完成除课堂以内的学习任务。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按照最优化的教育理论进行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分层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条件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努力创设“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的良好学习氛围。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理论、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分层教学模式

(一)学生分层

随着小学教学的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实行传统的“一刀切”“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了。而是应该充分注重学生的个体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多思考、多练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要想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投入到课堂中来,必须要将学生进行分层,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学习。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科学的进行分层。主要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等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的进行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应该认真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小学语文教科书,并且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分析教学书中的重难点知识,并且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相匹配的教学目标。可分为:基础目标,发展目标,提高目标。

(三)教学内容分层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有写字、拼音、朗读、写话等。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分层,只有这样低年级小学生才能正确掌握语文学习内容,培养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高年级小学语文主要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高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要具体具体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

(四)课堂提问分层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鼓励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但是如果教师的问题不符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将会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十分不利。为了避免出现课堂氛围沉闷的情况,教师必须要有意识的从三个层次进行课堂提问,努力让每位学生均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五)评价分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鼓励作用。首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尽量发现其闪光点,让他们在不断的肯定中逐渐进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其次,对成绩中等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既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又帮助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后,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应该采取竞争性的评价。教师在对这类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要坚持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认真、谦虚,最终不断超越自己,创造更好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分层,有利于学生增加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更好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三、总结

实施分层教学,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同时教师还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充分了解班上学生的个性差异,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保证所有学生均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学到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无限潜能,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李淑彬,高中数学个性化教学策略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59.

[2]林秀平,提高分层教学实效促进全体学生发展[J],新课程研究,2008,(6), 10-11.

篇6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分层作业;布置探究

以往整个班都布置同样的一份作业,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的后进生难度大的完成不了,敷衍了事,要么留空白;中等水平的学生则对难度最大的那部分作业不能很好地完成。分层布置作业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好地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提升自身的W习能力,扩展思维,获得启发。分层作业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的应用,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有利。

一、基于学生基础进行分层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处于不同层次的情况,不单单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如此。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更应如此。小学语文作业不单可以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还能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习层次上的表现,进而分层布置作业,慢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控制后进生的作业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在对待后进生的作业问题上,我们要多加考察基础知识,尽可能地减少难度较大的作业。

其次,减少中等生的作业量,注重作业难度稍高于他们的水平,这样才能起到启发的作用。中等生占班级的绝大多数,这部分学生基础扎实,容易粗心和懒惰,需要督促其学习。作业的布置要减少量,注重学习能力的启发,多布置些具有相当难度且有启发意义的作业,写作方面也要慢慢培养,由简单入手,平时多督促学生阅读。

再次,以更少的作业重视优等生能力的培养。平时的学了基础部分,要加强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比如古诗词的学习,让优等生注重诗词解释、表达的情感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描绘诗歌图景,多表达。平时的语文学习必须加强优等生的阅读,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写读后感。

二、作业难度上要分层布置

小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要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提高,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明确的作业难度上的分层,在学生能力水平上加大一点难度,使学生有可发挥的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后进生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背诵和默写上抓紧;对于中等生要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除了生字词,在情感阅读方面也要多锻炼;优等生作业难度加大,阅读量也要加大。

比如,在《穷人》的学习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难度要分明。后进生重点学习生字词,能读顺课文内容;中等生明确知道课文表达的思想内涵,可给他们布置作业:平时的生活中哪些例子表现互相帮助的精神,自己课下收集并写出来;优等生要深入文章内容和感情,并模仿文章的写作方式,进行写作。

三、作业评价的分层

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都要客观地评价,除了甄别对错之外,整体的作业评价以鼓励为主,多鼓励学生完成作业,言语要委婉。客观地看待学生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评语也应饱含深情,体现对学生的关心。

同时,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的家长认清孩子的学习水平和提升空间,获得家长对分层作业的理解和认同。多陪伴孩子做作业,不能采取监督的方式催促学生的学习,更不能单一地认定学生的分数就代表学生的学习水平。家长要和教师站在同一立场,共同携手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客观地看待学生的学习。

此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作业批改的形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优等生采取竞争形式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和阅读量的提高;鼓励后进生互相分享彼此的学习感悟,共同促进共同提升;中等生存在学习松懈时,教师要及时地指出并恰当批评。

参考文献:

[1]陈贤.分层作业自主发展[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9).

篇7

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作为影响人行动的主观因素,是最具活力的。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又具有自制力较差的特点,因此将网络资源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尤为重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以其独特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并促使语文阅读能够扎实顺利开展。网络语文阅读资源向小学生呈现全方位、全面的教学内容,刺激小学生多种感官,充实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使语文阅读教学变得更具活力,进而开发小学生的阅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小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空间。因此,网络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中,可以帮助教师结合不同的阅读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课件,为小学生阅读学习创设阅读情境,强化小学生对阅读描写的感知,深化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最大限度挖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小学生开拓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效率,启迪语文学习思维,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小学生的阅读材料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因此,在发挥网络资源的视听效果,挖掘小学生阅读兴趣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重点就不再是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是设计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阅读材料。笔者认为,在设计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时,应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信息资源优势,结合小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特征,丰富小学生阅读内容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等特点,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基于此,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不仅可以感知语文阅读优秀语言,还能够深刻体会语文阅读文字中的美、妙、奇、实,开阔阅读学习视野,深刻理解阅读思想,形成语文阅读学习中“课内阅读中心辐射点+课外丰富阅读材料”的大格局。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挥其优势,为小学生设计多、细、优的阅读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的阅读学习材料,积累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知识,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利用网络资源的互动功能,传授小学生有效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传授小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对阅读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小学生传统的朗读、默读、速读、精读和背诵等语文阅读学习方法,还应指导小学生学会对优美、精彩的词句进行摘录,对阅读材料编写提纲,在阅读学习后写读后感等。笔者认为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将搜集整理后的网络阅读材料、读书笔记、阅读批注、片段赏析和读后感等上传至网络平台,让小学生直观感知阅读材料,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自我学习,开展阅读沟通互动。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利于网络平台直接获取阅读材料,真正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在互动沟通中深化阅读学习体验。教师只有传授小学生阅读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才能推动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

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空间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在个性心理、知识技能以及生活规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阅读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别。网络资源的丰富信息资源等优势,可以轻松将优秀的阅读材料展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提供直观可感知的大量阅读材料,让小学生在广阔的阅读平台下最大化地挖掘阅读资源,切实感受网络资源的教学优势。在传统教学中,小学生阅读教学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要阅读学习,必须携带阅读材料。但是,网络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应用,使得小学生可以轻松便捷地实现随时随地的阅读学习。网络资源的阅读学习应用为小学生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凭借网络资源的交互功能,还可以促进小学生阅读学习的协作和对话。教师可以利于网络资源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不同内容的阅读材料,实现异地阅读辅导学习和分层次教学设计。小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利用网络发表阅读学习的心得体会,结合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见解评价。另外,小学生还可以利于电子公告板、电子邮箱等途径开展网络互动学习,向其他学生展现自己的网络主页,推荐好的阅读材料,对于阅读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实现交互协作学习。

2结语

篇8

关键词:农村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一、前言

教育的重要和一个国家科技的进步可以相提并论,教育和科技又都是相互影响促进,而小学的教育更是根本。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国,所以语文便是我国文化的象征,小学语文的阅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是否会对文化的热爱,而现阶段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出现了一些微小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所有人来共同的解决它。

二、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制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我国的教学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都是被国家视为重中之重,从“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到“科教兴国”都说明了教育的重要程度。而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阶段还存在着十分多的不足之处,有很多的教育教学方式都还欠火候,而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主要因素有以下这些。首先,我国虽然发展迅速,经济科学等进步惊人,但是这些现象大部分只是限于大城市或者沿海地区,而内陆和农村山区等地的科技文化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现象可能因为是农村等地地理位置十分的偏僻,交通条件的艰苦,导致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与科技文化的传播都出现了巨大的阻碍。其次,农村教学环境十分恶劣,欠缺一些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精英小学老师,很多人都不愿意进入农村进行小学支教,所以很多的山区小学语文教育都欠缺外界新鲜血液的进入,从而现有的教师都是一些受传统观念很深影响的老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知识都出现了过时性。教学的教学设备也是不仅老旧,而且稀少,很多的地方小学都只是一个教师,一个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一个班级,其余什么教学设备都不存在,这也就导致的了老师教学的难度十分大。

2、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语文的教学实际就是一种阅读理解并转化为自身营养的学科,它是一门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别人的文章来做到生活感悟,并借此来陶冶自身情操的学问。然而现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进度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会很大的影响小学学生自我涵养的培养,会限制他们对文学的视野开阔度。比如现在很多农村小学的小学老师教同学们语文阅读都是单一阅读老旧的教科书,其中的课文出现时间甚至都是几代人以前的了,很多的知识都已经和现如今的发达城市小学教学产生了巨大脱节。还有很多的农村小学学生缺少辅导,没有学会正确的阅读方式,不能真正的实现阅读理解,这种低效率的学习阅读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所以需要更多的家长辅导,或者老师的专门指导,只有这样有效率的学习与阅读,才可以较大程度的给予正处于发展最佳年龄的孩子们一个好的正面影响,成就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三、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任何的事都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计划,才能够长期并有效的坚持实现它,而我国农村小学语文读书教育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完善计划目标。我们要协同当地政府部门来共同规划建设,毕竟一个地方当地的教育如果有大的进步,那么能带动起来的其他各方面的进步是不可小觑的,这种的循环促进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而且当地政府会比我们更加明白当地小学具体的现状与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相互间携手的合作才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高质的进行。再其次我们也得投入更大力度去建设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加大人们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关注度,让社会上有能力的都为这些教育问题尽一份微薄之力,增强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触度,让他们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去了解语文天地。要从小就让他们阅读个中的好书,这样的文化熏陶才能更加深层次的提升他们的修养气质,让他们更好的传承中国文化的遗风,读懂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合适的做事方法可以事半功倍,能够使同一个改变产生相差迥异的结局。而鉴于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状态,建议我们广大师生从自身出发,都积极的投入到改变中来,毕竟任何改革的实施都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教师在学校课堂教学时,要采取学生更易于理解的形式来教授,让学生更加的迅速理解文章的思想,学到文章带给我们有益的一些东西。教师更要注重在农村教学时,要充分的利用好农村所具有的优势,农村的景色优美,有绿水环青山,幽静美如仙的感觉,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或动物的描写,通过这种描写既能够增加他们的观察与写作能力,还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情感熏陶与描述表达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课后班级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与老师产生更多的交流,让他们各自介绍自己心中的语文和自己对农村的情感,能借此加强他们对语文的认可度和知识的渴求,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3、 转变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评价

老师是教学的重要角色,我们就的注重老师这个环节的改变,老师如果可以在学生的成绩评价或教学理念中对同学有自主情感培养,那么也许将来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性人才。一种教学的风格就能注定这种教学环境下成长的学生的成就高低,所以,老师得抱着十分尽责的态度去对学生进行教授,要学会用积极、正面有效的教学观念来培养学生。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是一个人们都逐渐重视起来的热点,我们整个社会都会尽力来使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有一个大幅的提升,让其和发达城市的教育的差距慢慢变小,以此来推进中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前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的改革,也要结合着城市发展,通过扶持帮助,人才的增援,经济的支援,教师技能的专业培训和教学资源的共享来让农村小学语文阅读以一个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 周克来.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对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7:57.

[2] 易正荣. 浅谈新课标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J]. 情感读本,2014,26:69-70.

[3] 谢雨十.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横向分层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篇9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7-02

的语文教学具有特殊性,很多学生自小说藏语,汉语基础较内地学生比较薄弱。《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1]。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全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推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2]。在这一背景下催生出的教学模式。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开始实施引用。课堂教学的效益如何,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优化。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经验,立足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践教学研究了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对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增强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互动”概述

所谓互动,顾名思义,就是交互主体间(包括社会成员和社会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能引起对方的行为、性质、存在方式、价值观等发生变化的任何过程[3]。由于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现象,所以,可以把“互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为: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因素,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的教学方式。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而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糅合主体教育思想和上述各种理论,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泛化的教学形式。本文在这里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主要从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互动关系出发,探讨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

二、互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以人为本,合理分层。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学生以分层方式地区分开来,根据他们各自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并结合教材的要求把他们分成若干组、若干层面分别上课,分别指导,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我们一般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层教学。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每个学生在不同的课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是不可能一致的,还有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要提高对分层教育、教学的认识,把它作为一种理念,并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使每个层次,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因材施教,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教师一方的讲课,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与记,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行为多受直接兴趣的制约,学习兴趣就不稳定,而且多数缺乏学习动机,没有要求学习的内在愿望,当然就不会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二是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三)分层教学,多层互动。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它在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二是一般学科能力。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有它的综合性和基础性,其中有的属于技术。一般学科能力是不要考虑的,但它们恰好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称其是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三是动机态度意志等情感的目标,包含学生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里都能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是最为重要的。我们面对着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差异,这是绝大多数老师所认可的,对他们实行分层教学也是大家认为比较合适的。而教育、教学方法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把某种教育、教学方法当作一种模式硬套在一堂课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事都是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课获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主体地位得到落实,而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就不可能不分层次、层面进行教学。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注意层次互动、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读方面,先请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朗读,让同学们进行评议,再请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朗读,还可以请同学边朗读边表演。

(四)教师互动,学生实现目标。师生互动,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之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之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活动性策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常用的策略。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它是促使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具体实施的方法有: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交流、辩论、竞赛等,达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活动,尝试错误和成功,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认知活动,创新活动,各种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在师生交往中,由于学生对老师不可避免地存有一种敬畏感,或习惯于顺着老师的思路往下走,所以思维或多或少都要受到限制。但在同学之间讨论的场合则不同,学生的身心都感到放松,学生畅所欲言的心情强烈,在向同学申说自己的主张时,会产生强烈调动自己已有知识的欲望。因此,在这种场合,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同其他同学的知识相互联系、整合起来,能够生成容易理解的信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宽容民主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互动关系出发,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学过程中各种相关的因素,使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的教学方式,最终完成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萍. 小学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模式初探[J]. 当代教育论坛,2009,6:76-77

篇10

承载着名师工程建设的期望,承载着学校领导的关怀,小学语文名教师工作室如同一株破土而出的嫩芽,沐浴着和煦的春风,在呵护与关爱中,实现着生命的拔节与成长。回眸工作室的历程,我们充实着、实践着、思考着。

一、工作室基本情况介绍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现有成员8人。这其中包括平山第一小学副校长林静,德育处副主任周特瞻;白花第二小学副校长李敏妮;实验小学林佛珊;平山中心小学语文科科长戴巧英、宋芳芳;黄埠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温月云;大岭中心小学谢静雅。8名成员都是所在区域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最为重要的是,每位成员都非常勤奋上进,对于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能做到积极参与,勇于承担,热情高涨。

二、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6月5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郭党组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要自主工作,打造名副其实、效果显著的名师工作室。教研室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对我们提出了期望,期望我们专心钻研教学,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素养,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

6月28日,工作室成员受邀担任“惠东县第六届小学生艺术展演”诗歌朗诵组别评委工作,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负责赛后点评。

10月16日,惠东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2018-2019学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语文学科中心教研组教研员培训,在惠州市一中双语国际学校举行。本次活动,张伟元老师和曹燕玲老师分别作了题为“试题研究及分析的指导意见”及“关于分层培训工作思路和指导意见”的重要讲话,并布置了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学科工作要点。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就本学期工作室工作做了具体的部署。

10月24-26日,工作室成员分成三组,配合教研室的工作,圆满组织了山区片、沿海片、沿江片的语文科优质课评比活动。

三、工作成效与收获

1.开展教学专著阅读,扎实推进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学理论素养。

工作室要求成员每学期至少阅读两本教学专著。在专著阅读中,以研究教学名师为主。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刻了解名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特别是通过微信流,老师们对于永正、贾志敏、王崧舟、窦桂梅等许多名师的教学思想及风格,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研究学起,从模仿学起,这已经成为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的第一要务。本学期我们工作室每位成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县级课题《指向语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开展了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目前,这些课题研究工作正稳步推进。

3.以专题报告及案例评析为引导,积极引领学科教学新发展。

2018年10月16日,惠州一中双语国际学校李燕娜老师执教了观摩课《鲸》,工作室成员带领中心教研员分组评课议课,并由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总结点评。同时工作室主持人李妮老师及成员林静校长分别作了题为《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及《“领”你进入书的海洋》主题讲座。这次活动收到了中心教研组教研员的一致好评。

4.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

2018年5月28日举行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同课异构、评课磨课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平山第一小学语文科科长严伟霞老师和平山中心小学刘文芳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然后由工作室全体成员进行议课、磨课。精品课例的研磨,让成员们在理解与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方法、驾驭课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启发。而由工作室指导的这两节课分别获得了2018年惠州市录像课评比活动的一、二等奖。

四、努力的方向

根据《惠东县中小学教学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接下来我工作室计划开展如下工作:

(一)“提升自己,影响他人”,打造“名优群体”。

1.聚焦课堂教学,塑造个性特质。

工作室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提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打造每一位成员的“精品课”。通过工作室成员内部开课、开设讲座等形式,相互学习,在教学风格和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和特色,确保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2.继续开展教学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小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科研水平。

3.做好帮扶引领,追求辐射效应。

工作室成员一方面在导师的引领下,实现各方面的自我成长;另一方面,还要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和青年教师成长的帮扶者。本学期,要求各工作室成员结对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案例分析,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11月底和12月初,工作室将到大岭中心小学及增光小学“送课下乡”并开设学术专题讲座,展示工作室实践成果,追求辐射效应。

4.搭建交流平台,共享教育智慧。

完善名师工作室博客建设,让工作室博客成为工作室成员与外界同行进行交流的窗口,实现教育智慧共享。

5.用读书丰盈自我。

通过专业阅读,正确把握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努力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本学期推荐阅读的书籍是《李吉林于情境教学》、《窦桂梅于主题教学》。

6.以“观课、听课、评课”来提升自己。

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积极探索教学工作新思路,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勤于思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坚持写教学反思,积极撰写论文。

(二)分层培训,整合、盘活资源。

除了工作室成员的自我成长外,我们还会积极配合教研室,开展对各镇中心教研员的培训工作,并分片区协助各镇做好分层培训工作。具体培训思路如下: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各镇中心教研员学校教研组(辖区内)1.语文主管领导;2.科组长;3.备课组长;4.骨干教师。

篇11

关键词: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2-01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维吾尔族地区学习汉语知识早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相对于母语来说,汉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根据维吾尔族学生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基于此,加强对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基础。在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对阅读浓厚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对于维吾尔族学生来说,汉语不是当地区的母语,在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汉语阅读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仅仅是在课堂中涉及到阅读,阅读整体现状不够理想。因此,作为维吾尔族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阅读引导,针对维吾尔族地区汉语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挖掘阅读教学中的趣味性,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中,提升语文阅读的整体效率。

2.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

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对提升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维吾尔族地区小学汉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汉语言环境,学生在进行汉语阅读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情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汉语阅读体验,为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汉语环境。作为语文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创设情景,将学生导入到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维吾尔族地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对阅读积极性很高的学生,但是往往阅读质量、效果不佳,与预期的效果不符。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缺少阅读技巧,同时养成的阅读习惯不佳,影响了整体的阅读效率。因此,对于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将有效的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

一般来说,针对维吾尔族小学生来说,在指导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问题带入法:根据阅读文本内容,结合学生汉语水平,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理解全文中心思想;第二,词义猜测法。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的意思,猜测新词的涵义;第三,查读法。查读与略读不同,需要在学生对全文浏览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

4.增加课外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相对于课外来说,课内阅读量实在有限,在小学阶段中,课内阅读大约三百篇,总字数也仅仅三十四万,在这些有限的阅读量中,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整体效果不佳。同时,课外阅读主要是精读,是逐字逐句的理解,但课外阅读更多是泛读、略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弥补课内阅读量不足的缺陷。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水平、汉语运用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文章的内容,同时依据维吾尔族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边读边思考。对于课外阅读来说,教师应该给学生推荐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课外读物,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让学生能够对读物中相关的知识点、趣味点进行了解。小学生一般对于故事,特别是神话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推荐一些神话小说、童话小说等,在学校中举办小学生阅读比赛、朗诵比赛等,给予小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成功感,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5.明确阅读任务,开拓阅读渠道

很多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做不到泛读标准,往往走马观花,很难的提升读效果。因此,对于维吾尔族小学生来说,需要明确课外阅读的任务,制定分层阅读的目标,让学生带着阅读任务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成效。维吾尔族地区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学习渴望更高,语文阅读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必须为学生拓展阅读渠道。

6.总结

总之,维吾尔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同时为学生创设有效的阅读情景,开拓阅读渠道,注重课外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哲.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软件.2015,15(8):77-78.

篇12

关键词:情境;阅读;感悟;体验;实践

一、情境导课

小学生对具体的感性的事物感知能力强,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不足,尤其是对有声有色的新事物接受很快。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具体、形象的情境进行新课导入,可以迅速激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情感的投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我制作了秋雨视频教学情境导入新课。一场秋雨夹杂着万紫千红的树叶飘入学生的眼帘;接着,金黄色的稻穗、红彤彤的苹果、紫色的秋葡萄顿时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配以深情的音乐诗《秋之歌》朗诵。这其中的声音、图片、动画、实物等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把学生带入了如醉如痴的秋天雨景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视频中优美的情境所吸引。从而为新课的开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感悟

小学生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多阅读,从不断的阅读中感悟文中的语言技巧,感悟文章的寓意,从而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其中,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有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泛读、悟读等,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以便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朱熹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平时阅读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需要阅读的课文和书籍,教师就要结合阅读的课文和书籍,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阅读,并感悟其中的语言特色,品味作品揭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阅读还可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美的熏陶;尤其是一些图文并茂的作品和书籍,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味,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突出主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它对学生的精神影响巨大、深远。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又是多元化的,因此,我们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接受语文的熏陶感染,让学生积极体验学习的过程,从而获得独特的感悟。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教学结构,把过去重视教师的“教书授知”变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刻苦学习为快乐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探究学习。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笔者总是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激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每一次发言,自己不随意发表见解和评价。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不是完美的人,身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总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们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有价值的地方。四、实践体验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我们要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并掌握语文的特点和规律。每一学期,笔者都会布置一定量的实践活动,主要想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检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在寓教于乐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开展“拍照片,找错字”“办手抄报”“阅读之星评比”“成语接龙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是一个老而常新的课题,只有恰当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体验教学,感悟教学,实践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明天就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黄彩华 单位:湖南省桑植县瑞塔铺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篇13

实施有效的阅读教学,必须把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作为重中之重。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大于城镇人口,因此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要建设新农村,抓住孩子的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农村小学数量居多,因此,要着重关注农村小学的教育。我曾在农村小学就读,对农村小学阅读教学有所了解,以往老师大部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就是教学分开。老师在阅读课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高。

1. 随心所欲式。这类教师以教改为幌子,不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不充分调查了解学情,不认真备课,不精心设计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计划。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讲就怎样讲,可谓“天马行空,教学自由”。

2.唱读式。这类教师“公”“私”错位,“主”“副”颠倒。有段顺口溜形容说:“责任田里把校回,教案空空上讲台,坐个板凳儿唱一声,同学给我把书背。”由于教师普通话讲得不标准,甚至不会讲普通话,因此学生自然是方言土语了。

3.抄背式。这类教师对于教材的知识序列、编排体系、教学目的和训练要求都很茫然,离开教学参考书就不能上课。于是来个参考书搬家,备课一字不漏抄参考,课外强迫学生背参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必需的默读、朗读、复述等重要的训练形式,都没有得到落实。而且,听和背的训练,从内容上也被歪曲了。

为了能够更好推进农村小学阅读教学,各种研究方案也层出不穷。在农村小学,由于教学资源贫乏,信息资源有限,可供学生进行阅读的资料非常有限。而且阅读教学形式也总是不能摆脱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已成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有所突破,就必须寻找症结,对症下药。根据以上对制约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种种因素,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就应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一、加快提高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专业水平

提高小学教师阅读教学的专业水平,必须让他们树立三种意识:一是课程意识,教师是用良知和爱心浇灌的职业,教师要开足、开好自己的阅读课,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学生学法,要学会开发和整合多种阅读资源,要加强实践,注重探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自然;二是学习意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语文教师,首先是学好专业文化知识,要熟练掌握拼音、汉字、语文修辞和写作的基本理论,做到教必先会,导必先精;其次是学好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不但要去研读课标,啃读理论,更要去他人的课堂;三是教材的开发意识。翻开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不难发现,真正描写农村自然风光与生活情趣的文字真的少之又少。

二、再次就是努力打造“生本课堂”

作为新课改的前沿阵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以生为本――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的完善和提升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视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思维迥异、个性纷呈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等参加课堂学习,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老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情感碰撞,生命沟通。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呈现出空前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

三、成立家长学校

面对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失衡,学校氛围的缺失,成立家长学校是最后的解决方法之一。通过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更新他们的教育观念改变他们的教育方式,最终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家长学校的授课方式可以借鉴函授的模式,先定时定点地辅导,然后让家长自学,也可以让学生辅导家长,最后采取多种形式的考评。辅导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首先收集和发现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确定授课的重点和方向,最后进行分层教学。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农村要克服一味应试,教师就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向自然,借农村富足的学习资源开展丰富的学习资源,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农村,到处都生长着无数知名或不知名的植物,学生随时可以充分接触到非常多的动物;农村自然条件丰富,青山绿水,草木葱茏,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多端。农村学生更有“专业”的家庭老师――家长。他们虽然科学文化知识不高,但他们祖祖辈辈的农业生产,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都为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篇14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低效 原因

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的原因,也有教育内部的,自身的原因。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我们不能总是怨天尤人,要多从自身找找原因。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多种思潮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铆足了劲对阅读教学进行探索,也许是为了出“新”,为此出现了许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导致阅读教学出现种种问题。

一、课件滥用充场面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错又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时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尤其是公开课,许多教师都认为不用课件就不是一堂好课,有些地方赛课,不用课件就评不上奖。在课件热闹的氛围下,无论哪一级别的公开课,只要有条件的就一定会用课件,而许多课件无非起到了小黑板和挂图的作用;有些课件做得花里胡哨,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复习课文中的词语,一位教师利用课件将其做成各种各样的鱼,教师点击之后就出现一个词语,然后请学生读词语。请问教师如此兴师动众有必要吗?不就是读词语吗?直接读不就行了吗?简单问题又何必如此复杂化?在平常阅读教学中,不用课件或少用课件就能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是应该不用或少用课件。毕竟制作课件成本较高,既费时又费力。

另外,小学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重视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学生的阅读、品味、理解、感悟产生独特体验。课件使用不当,反而有碍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课件只能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应成为充场面、讲排场的手段。课件只有有利于解决阅读教学的重难点,实实在在为学生服务才能显出它的价值。

二、活动花俏迷人眼

由于语文新课程对跨学科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画、唱、跳、演等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全用上,煞费苦心,弄得人眼花缭乱。好好的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学生也学得“不亦乐乎”了,可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学生的语文素养能提高吗?

如理解“高耸、低陷”“山峰、山谷”这几个词时,让学生拿出笔在纸上画一画,再在图上标一标,无需多言,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像这样省时又高效的学科间的整合才是必要的。学科间的整合也应注意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开展和语文无关的活动,阅读教学将失去自我,成为表演的舞台。语文教学是要开展一些活动,但是花架子、和语文学习无关的活动不应充斥我们的课堂。

三、不甘冷场放声读

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朗读之风盛行。教师采用自由读、分组读、齐读、对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为了表现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教师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放声读。尤其是公开课,教师生怕课堂静下来出现冷场,于是读大多采用出声读的形式,“书声琅琅”成了他们课堂值得炫耀的亮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理解。”默读有助于学生用心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学习课文,放声朗读一般来说放声朗读应出现在刚接触课文或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感悟后再放声朗读是为了通过有胜于言体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而要想真正进入文本、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默读,对高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课堂暂时“冷场”吧!

可以说,默读能力对于生活在信息量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中的学生来说比朗读更重要。现代人必须善于默读,善于在默读中思考、比较、鉴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呼唤默读教学的回归,让学生学会静思默想,让学生成为富有文化底气的读书人。

四、作业被挤出课堂

虽然上级三令五申要为学生减负,但小学生仍普遍感到课业负担过重,这与我们的阅读教学有一定关系。有的教师唯恐学生这里不懂那儿不能理解,于是一些自认为是精华的句子左分析右讲解,放弃了让学生背诵积累的时间,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导致一些孩子的字间架结构不正确,学生握笔姿势不正确。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教师开始布置作业。这作业便成了孩子可见娱乐的“死对头”,它占去了孩子玩耍放松的大好时光。虽然孩子人在教室写作业,可心早已飞到了教室外。学生的作业由此造成了字迹潦草、正确率低下等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几分钟做作业的时间,或在课堂上留几分钟写作业的时间,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写字作业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在教师的行间巡视下完成,让每一个孩子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课后就留给孩子们多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吧!

五、教师无视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牢记小学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我们肩负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亮丽的底色,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质吧!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处编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