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同国际汇率合作的平淡成绩相反,欧洲央行积极参加了七国集团、十国集团(G10)、二十国集团(G20)、国际清算银行(BIS)、IMF、金融稳定论坛(FSF,Financial Stability Forum)、OECD等国际机构和组织关于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一系列活动。在如何加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尤其是如何促进健全国内经济政策与改进危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都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以期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设。
一、促进实施稳健的国内经济政策
稳健的经济政策是有序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关键。稳健的政策除了通常的宏观经济政策外。还包括审慎管理外债风险、慎重对待资本项目自由化和实施合适的汇率政策。欧洲央行认为IMF对经济政策的审慎监管是危机预防的重要手段,IMF应采取措施改进监管重点和质量。提高政策建议的影响力,加强对接受IMF融资项目的国家的监管。
1.外债风险管理
2000年。一些国际机构和论坛对改进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外债风险提出了一些建议。就公共部门的外债风险管理,IMF和世界银行制定出一套《金融部门评估计划》指导方针,实施了《特别信息标准》和《规则与标准遵守报告》,在官方国际储备和外汇流动性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仅参与了外汇储备管理指导方针的制定,而且也积极实施了IMF的SDDS这一标准。在私人外债尤其是金融机构外债管理方面,欧洲央行主张加强政府的监管以促进审慎的风险管理。
2.资本项目有序自由化
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认为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只有与金融部门的发展一致并且节奏有序,才能有利于经济金融。欧洲央行和欧元体系不主张在资本流动不稳定的时候开始自由化进程,也不主张在国内金融体系足够稳固之前取消对资本流动的限制。欧洲央行的这一观点与IMF教条式地在成员国鼓吹资本项目自由化存在一些区别。
3.汇率制度选择
欧元体系并不认为存在适合所有国家的汇率制度,而且一国的最优汇率制度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强调汇率制度的选择应从各国国情出发,从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现状出发,而且合适的汇率制度还应与总的政策框架一致。与区域贸易和金融联系一致。同时,对汇率制度的评估还应考虑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动态关系。欧洲央行这一观点与IMF和美国强调两极汇率制度的观点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的国内政策来减少遭受危机冲击的可能性的需要,已经使得IMF不断加强对成员国货币、财政和汇率政策及金融体系稳固性的监管。同时IMF也对一些国家遵守标准和准则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欧洲央行认为IMF的上述监管有利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对IMF加强监管给予了支持和配合。主动向IMF提出对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和收支体系政策是否遵守了IMF有关货币金融政策透明度的标准和准则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加强危机管理
欧洲央行认为,金融危机的有效防范和处理可以促进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它认为虽然私人部门在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融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金融危机发生时,由于私人贷款者参与危机处理时通常采用个案处理的原则,因此公共部门的作用更重要。IMF、七国集团和其他一些国家组织对加强金融危机管理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IMF建立了一个资本市场咨询小组来加强与来自私人部门的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对话,调整了融资机制以提高其在防止和处理危机方面的效率,尤其是修订了一些条款以防止成员国在过分长期或庞大的融资需求上对IMF产生依赖。然而,欧洲央行认为尽管1MF在危机管理上做了不少努力,IMF还应分清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自在处理危机中的责任。考虑到IMF资金有限和道德风险,IMF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侧重于动员私人部门的金融支持和提出合适的政策建议。因此,欧洲央行主张在国际货币金融危机发生时,应限制IMF的公共贷款,鼓励私人部门的参与。而且,对IMF的贷款政策,比如对遭受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金融支持水平的评估框架、贷款条件和程序,欧洲央行也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债务国和私人贷款者之间合理分担责任,从而促进有关各方更好地与国际社会协调,共同处理金融危机。
深究美国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美联储货币政策乃始作俑者。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当美国深陷危机时,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量增加货币供应,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制造通货膨胀,通过美元贬值,迫使持有美元的世界各国分担美国的金融救援成本和财政刺激成本,这无异于他捅下了娄子,却要你来埋单。
美国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货币当局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有着增发美元的强烈冲动。印钞票既可以刺激美国经济的增长,发生危机后又可以减少美国人的债务负担,而增发美元的成本主要是通货膨胀,却由全世界来分担。
这个问题一天不解决,美国就会继续利用美元的国际通货地位,超发货币,以邻为壑,转移成本。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将继续在货币政策的层面上造成“道德风险”,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
从理论上讲,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减少一个国家货币政策当局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将增发货币的危害尽可能地限制在该国之内,以通胀的风险制约超发货币的冲动,从而实现经济和金融的稳定。不仅如此,将增发货币的危害限制在一国之内,在发生危机时,还可以阻断危机的扩散,防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中国政府近日提出,以非国际货币例如特别提款权(SDR)逐步替代美元等主要硬通货,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是重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正确的第一步。若中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元贬值造成的中国外储价值损失就会小很多。如果各国的外汇储备都是SDR,则美国人很难再向世界转嫁危机,滥发美元的后果将是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人只好自己承担金融救援和财政政策的大部分成本。正因如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回应中国的建议,认为非货币是没有必要的,美元可以继续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要拿走他的“免费午餐”,他怎么会赞同呢?
SDR俗称“纸黄金”,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国际准备资产单位,用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按照各经济体的出口权重(目前分别为44%、34%、11%和11%)计算其价值。IMF根据各国摊付的基金比例分配SDR,IMF的成员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凭SDR从IMF获得硬通货,平衡本国的国际收支。由于SDR的最重要成分是美元,仅靠SDR无法完全隔绝美国货币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但毕竟是一个显著的改进。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区域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各国货币的信用投放。货币信用投放的无节制,忽视生产而过度追求货币套利和金融炒作,已经成为金融危机频发和不断加重的万恶之首。不能有效控制货币投放和信用泛滥,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尽管很多国家为控制货币信用投放,一般都规定了对银行贷款占存款比率的控制标准,但比率规定往往过高,而且金融机构往往可以运用各种金融领域的串通和技术手段(如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信托化、信贷资产转让与回购等等进行信贷资产转让,同时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拆借向购买方提供资金,变信贷资产为同业拆借)逃脱监管约束。
例如,很多国家都规定,商业银行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不得超过75%,但考虑到贷款与存款之间的转换关系,即使一开始贷款控制在存款的75%以内,但由于贷款可以转化为存款,如将其转化的存款再按75%贷放出去,则相当于初始存款的56%。依此类推,则由贷款派生的存款最高可能达到初始存款的290%以上,形成信用的过度投放。如果对贷款与存款的比例没有限制,则信用投放更难控制。
因此,为控制信用透支,原则上是贷款总额不能超过初始存款(存款减去贷款后的净存款)的100%,考虑到贷款转存因素,长期目标应该是将贷款总额控制在存款总额的50%以内,同时,要控制信贷资产在金融机构之间的转让业务,不具备发放信贷资格的金融机构不得买断银行的贷款,而只能做回售;出售贷款的银行对回购交易的贷款,仍应纳入贷存比管理。对商业银行直接购买国债、企业债等具有货币投放功能的交易,也应纳入贷存比管理。对所有从事货币投放业务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都应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在严格控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情况下,要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发展信托贷款和代客理财业务,即由商业银行牵头贷款评审和管理,但可以出售给存款人。或者由银行客户进行投资理财,从而在转让购买力的同时,减少出让方的购买力。总之,既要充分挖掘社会闲散资金的潜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努力控制虚增货币,防止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要对金融产品和交易进行甄别和有效控制。也就是要按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标准严格审查各种金融产品和交易市场,凡不利于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或无关于对冲既有资产负债风险(纯粹投机易)的,都要严格控制。要鼓励有效金融创新,但对那些纯粹用于金融体系内部投机炒作的产品和交易要严格控制。对惯于通过信用扩张、提高杠杆率进行套利的影子银行体系_必须严加管控,而不能放任自流。
第三,要加强贷款人贷款投放的用途限制,并同时加强借款人资金使用的监控。不允许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用于企业非经营许可领域(如房地产炒作和资本市场运作等)投资;如果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应该严格控制,包括在经营许可和征收特别税等方面要有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汇率,人民币区域化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了专门委员会研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问题。1976年1月,参与专门委员会的20个国家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的会议上签订达成《牙买加协议》,奠定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基础,因此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牙买加体系”。《牙买加协议》的要点可以归纳如下:一是黄金非货币化,以及强调特别提款权(SDR)的国际储备地位。二是允许会员国自由选择、制定和调整汇率,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三是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总份额,扩大基金组织在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困难和维持汇率稳定方面的能力。
实际上,《牙买加协议》签订后,国际货币体系并未完全按照其规定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由选择汇率制度的规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汇率制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汇率政策也成为一些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手段之一。另一方面,特别提款权并未取代美元成为新的国际货币,美元保持着其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它既是全球范围最主要的储备货币,也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需要指出的是,美元在“牙买加体系”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是各国政府和交易商、投资者的选择,而不是像在布雷顿体系中一样作出明确规定的。从相关参与方享有对汇率制度、储备和结算货币等的自由选择权这一角度来说,“牙买加体系”可以概括为“无规则”的体系。实际上,随着欧元的推出以及欧洲央行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逐步确立并呈上升趋势。这一变化从IMF对各国官方储备的统计数据中得到清晰反映,从2000年末到2008年第二季度末,在可明确币种的官方外汇储备部分中,工业化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3%下降到68%,欧元储备比率从17%上升到23%,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储备比率从70%下降到59%,欧元储备比率从19%上升到29%。
二、金融危机对美元国际主导货币地位的影响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是对美元国际地位的又一次重大冲击,这表现在以下各方面:
一是危机使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下降。计量研究的结论认为,主导货币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每变化一个百分点,其在国际储备中的比重会变化1.33个百分点。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份额的下降无疑会对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产生影响。二是美国金融体系的调整降低了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三是危机使美国中长期通胀前景不利于美元的稳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次危机仍不足以从根本上动摇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地位仍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际货币体系向美元和欧元双极化演进还有一段路要走。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并不只是美国的危机,而是全球经济的危机。不仅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欧盟、日本经济受打击的程度丝毫不亚于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甚至先于美国进入了衰退。因而在这场危机中,欧元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并不高于美元资产,美元传统上作为危机资本避难所的角色没有改变。这也是近期美元对包括欧元在内的多数货币不贬反升的主要原因。
其次,欧元区金融市场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导致在与美元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欧元区金融市场的深度与流动性与美国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欧元区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也尚未完全实现,跨境金融交易与服务的成本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收益率。这些都制约了外部投资者持有欧元资产。
第三,欧盟发展中的一些长期问题也影响着欧元的吸引力。欧盟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要低于美国,并面临着比美国严重得多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欧元资产的长期收益率。此外,欧盟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联合体,其政治一体化进程顺利与否也对其货币的国际影响有很强的关联,欧元的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
第四,历史经验表明国际货币体系中主导货币的转换常常滞后于经济实力的转换。长期以来没有任何一个使用单一货币的经济体规模接近美国,这也是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美元危机,但美元的主导地位仍难以撼动的重要原因。美国经济如果持续出现问题,美元主导货币的地位是有可能被替代的。但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替代的过程很漫长并往往伴随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
总体而言,当前金融危机对美元和欧元地位的影响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两大经济体谁能够率先走出危机,实现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重返正轨,谁就能够在主导货币的竞争中占有先机。
三、我国的对策--积极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
(一)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面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这一变化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我们应抓住机遇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通过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我国在对外贸易、储备等方面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以保持我国经济、金融的稳定。
人民币适度国际化对中国经济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美元汇率波动对我与周边地区贸易的干扰。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适度降低外汇储备规模,实现资源更有效率的使用,减少巨额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并降低储备自身的风险。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中国出现货币危机的风险,并有利于金融机构和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解决债务与收益货币不匹配的问题。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稳定,对提高国民福利也有所助益。
当前,人民币区域化的条件也日趋成熟。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能力参与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建立并在其中起到相对主导作用,也有利于提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人民币的信心。同时,我国有着与其他亚洲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对亚洲其他地区保持着较高的逆差。2007年中国进口总额的近40%是与亚洲国家的贸易。而且,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均总体稳定。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区域化的进程已经呈现出加快的趋势,在东南亚部分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牙买加体系”所具有的“无规则”的特点和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呈现的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也为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空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各国反思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的弊端,对于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二)推进人民币区域化的对策建议
1、建立有利于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各类机制
第一,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签订有关人民币流通的合作协议,逐步扩大人民币作为对外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
币的比重和范围。
第二,实行人民币在资本账户某些项目下的有条件兑换。
第三,建立多元化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包括尝试允许境外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用境外人民币支付我国出口商品货款等。
第四,与区域内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交换和统计监测的合作机制,加强对人民币非法和突发性流动的监测和控制。
2、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
为了有效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应充分运用香港作为亚洲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将香港发展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一方面,作为亚洲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其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及监管制度都相对完备和规范,金融人才聚集,对于发展人民币离岸业务有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这有利于帮助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快发展,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另一方面,承接人民币离岸业务,加强与内地的经济金融联系,也有利于香港分享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提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3、加快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
金融机构走出去、发展海外业务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战略必然选择,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开放。通过金融机构走出去,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能够将业已形成的周边地区人民币流通纳入正规的银行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不规范的流通方式给交易者带来的风险,促进人民币流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同时也有利于对人民币境外流通状况的监测与分析。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一)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地位和作用。早在196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暴露之初,基金组织就创设了具有超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以缓解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超储备货币不仅克服了信用货币的内在缺陷,也为调节全球流动性提供了可能。由于特别提款权具有超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当一国货币不再作为全球贸易的尺度和参照基准时,该国汇率政策对失衡的调节效果会大大增强。这些能极大地降低未来危机发生的风险,增强危机处理的能力。因此,当前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首要任务是着力推动改革特别提款权的分配,考虑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实现对现有储备货币全球流动性的调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不合理的份额制,应综合考虑一国国际收支状态和经济规模来调整份额,以此来降低某些经济大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继续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基金份额,扩大其资金实力,以便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的载体,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被弱化和异化,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广泛的改革。(1)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的范围,强化其国际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缺乏一个国际的最终贷款人,显然是难以应付国际货币危机的;(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实行资金援助时,不仅要考虑恢复受援助国的对外清偿能力,还要考虑促进其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改变将短期内恢复受援国偿付能力作为唯一目标的做法,并把重点放在危机防范而不是补救上;(3)增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测和信息功能。当成员国经济出现问题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义务对成员国内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并为投资者和市场主体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4)促进交流与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加强与成员国交流的同时,还应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与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改善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性。金融全球化为资本的无序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世界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度波动,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成本,也使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发达国家应主动担起责任,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金融的合作与协调,这是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的基础。从国别上看,这种合作与协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协调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各发达国家之间应经常相互协调与沟通,共同承担起应有的国际责任,并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各国在货币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合作,以保证国际货币体系稳定;二是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关系。在支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考虑促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注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强区域性经济货币政策的合作。在总结欧盟与欧元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一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共同探讨区域性货币合作的有效途径,以抵御外部危机对该区域经济体的冲击。此外,从加强合作的领域看,还应加强国际金融经营环境、国际金融内部控制、国际金融市场约束以及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合作与协调。
(四)建立和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在金融全球化下,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监督机制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制度包括:(1)提高信息透明度,公开披露有关信息;(2)抑制国际范围内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特别是加强对“对冲基金”、离岸金融中心的监管。对对冲基金以及其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的监管已成为国际货币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3)加强对银行的跨境监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某些国际性银行经营转移到管理不严的离岸避税港,以便规避国内的管理和监督,这无疑中增加了资本无序流动的风险。因此,对银行的跨境监管是国际监管体系的重要内容。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国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改革方向.上海经济研究,2009.2.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美元霸权;世界货币;区域货币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f2009)03-0032-04
肇发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重创美国本土经济的同时,也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递到世界各国,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本次危机突显出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弊端,同时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金融危机
(一)美元霸权与特里芬难题
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不再承担充当世界货币的协议责任,但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资产交易和世界外汇储备中仍然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目前美元在IMF成员国官方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约占65%,在全球外汇交易和贸易结算中的份额近70%。在国际债券的发行中占近50%。世界性通货的缺乏使美元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货币,其在贸易结算和储备中的优势,使其它国家长期以来形成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避免本国货币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各国央行必须持有相当规模的美元储备预防本国货币遭遇流动性危机,对美元储备的需求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而源于地缘政治建构的石油用美元标价,也进一步推动了美元霸权,形成了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核心的中心――框架。
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具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逆差。必然影响美元信用,引起美元危机;美国若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则会断绝国际储备的来源,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该矛盾原是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作为唯一的国际货币的信心与清偿力之间的冲突。也称“特里芬难题”。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仍然事实上在延续的美元本位制缺乏黄金或强大的经济支持做后盾,又缺乏相应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则的约束。美国仍然需要为世界各国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力和国际储备的来源,信心与清偿力的“两难”仍然困扰世界经济金融,这被称为“新特里芬难题”。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被赋予了世界通货的特权,却不必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解除了原来附加在美国身上的对于货币发行和汇率调整的约束。通过对这一约束的解除,各国可以获得更多的美元,在国际清偿力方面的供给限制得到缓解,而对于核心货币的信心则由原来依赖于美国的黄金储备量转为依赖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处于全球关键货币位置上的美元越来越处于冲突的状态:一方面美国通过扩大贸易逆差获取更多的国外资源和财富。客观上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和各国对国际储备资产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元发行量的扩大引起美元的潜在贬值危机。这一冲突为以世界货币为根源的金融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美元本位制的边际效应递减与美国金融危机
在国际货币制度由黄金本位制逐渐过渡到信用本位制过程中,美元发挥了重要的承接与主导功能,伴随着黄金淡出,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由美元本位制的巩固稳定到衰败退出的过程。从二战结束至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前为第一阶段,该阶段实行美元一黄金本位制,各国货币通过与美元挂钩间接与黄金挂钩。美元的境外发行受到黄金储备的约束:从1971至2002年欧元发行前为第二阶段。该阶段美元的发行不再受黄金储备量的限制,同时保持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本位制时期;第三阶段是自2002年至现在,欧元的投入使用破坏了以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统一性,而与此同时。美国势力的相对削弱和新兴国家争相推动本国货币进入国际储备货币领域的努力加剧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均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之前各利益集团货币竞相贬值的局面。美元的霸主地位客观上起到了维持国际货币统一性的作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保证了世界经济在随后近30年时间内的稳定,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较大程度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问题。1948-1971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4%,远高于战前1913-1938年0.7%的水平。
失去外在约束的美元发行在补充国际清算手段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元信用泛滥的风险。美元本位制使美联储拥有世界中央银行的权利,没有黄金做后盾的美元和没有国内储蓄支持的美国国债的过度发行制造了全球范围内的信用泡沫。美国自1992年开始新一轮的经常账户逆差以来,逆差从1992年的501亿美元大幅增长至2006年的8567.55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也从0.8%上涨到了6.5%。这意味着美国吸收了世界约75%的总顺差,同时,净对外债务已累积至25396.26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9.25%。美国以“双赤字”为依托建立起超前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当美国的信用无法维持透支消费的增长时,巨大的信用危机问题便得以暴露。次贷危机正是美国长期滥用美元信用的必然结果,它的本质是美元危机,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美元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强弱对比的变化和新特里芬难题的存在,使美元本位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初始效应逐渐减弱,其负面影响如涟漪般荡漾开来。战后美元经历了两次由盛转衰的里程碑事件,第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贸易逆差的扩大,大量黄金外流。导致美国黄金储备急剧下降,于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外宣布美元停止官价兑换黄金。美元大幅下跌,各国也纷纷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分崩离析。第二次是自2001年至今,美元指数的贬值态势长达7年之久。美元相对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持续贬值,带动美元的真实有效汇率下降约30%。直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强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颓势,成为美元由盛转衰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三)被美元绑架的全球经济
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地在全球倡导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全球化,通过金融创新和美元的强势地位,向世界输出美元,输入实际资源。获得巨大利益,并使全球经济与美国高度联动。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
所有隐性债务加在一起,实际债务总额达53万亿美元,在规模上与当年全球GDP54.3万亿美元大体相当,这意味着美国的债务额等同于全世界居民一年创造的财富。在美元实际上充当世界货币的状态下。美国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获取大量的铸币税收益,并可以通过美元贬值逃脱和减轻国际债务。同时远离外汇风险和外债危机的伤害,而国家则更多地承担了通货膨胀和金融危机的成本。作为中心国家的美国。经常拒绝履行自己维持系统相容性的责任和义务。这集中体现为该体系下多次爆发的货币金融危机。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制度失衡不断地通过各种危机、冲击或动荡表现出来,过去20年间共有36个国家和地区爆发了41次金融危机,另外全球有108次金融体系的“严重问题”。如此多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对由现存国际分工和国际货币体系所累积的矛盾的缓慢释放。美元霸权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最终通过顺差国进行单边调整得以恢复。
进入牙买加体系以来,美国的对外经济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即逆差一贬值一平衡一逆差。这一经济循环体现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必须保持逆差为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绝大部分的国际清偿力,而由美国的大量逆差积累下来的国际经济失衡最终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最终的解决途径是美元的相对贬值;之后世界经济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期,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每次周期所不同的只是出现经常项目顺差的国家各有不同。上世纪80年代时,日本和主要欧洲国家是造成美国经济帐户逆差的主要顺差国,90年代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其顺差国的重点转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美国作为世界货币的发行国。其货币政策具有国际主导权,拥有向世界输出货币的特权。并可以把汇率和经济调整的责任转移到国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日元升值为发端的日本经济萧条和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所面临的出口战略调整遵循的是相同的历史逻辑。
这样。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形成美国与国家间如下的资本与贸易循环: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占有其他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各出口国获得的大量美元又以购买美国政府和公司债券的形式流回美国。世界各国一边将大量的资源和商品输送去美国,一边共同为维持美国货币的竞争力而做出让步和努力。美国的逆差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顺差形成全球性外部经济失衡,每一个因对美顺差而承受升值压力并最终爆发危机的国家成为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牺牲品,结果只是阶段性地释放了由全球经济失衡和货币体系的扭曲所带来的压力,本次金融危机的重心在美国,使危机的破坏力和波及面更深更广,被美元绑架的全球经济越来越难以通过局部调整来得以恢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成为愈加紧迫的任务。
二、美元衰退催生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格局
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暴露了美元体系的缺陷。世界各国都在作脱离美元的准备,这无疑将引发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重新洗牌,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将体现更多和益主体的诉求,经历由单一的美元主导格局逐渐向核心货币的多元化过渡。竞争化货币格局逐步代替当前美元霸权体系,多元化态势变得更为明朗,各区域货币合作进入加速轨道。
(一)欧元成为美元最具竞争力的潜在对手
自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元在占有霸权地位的同时,也一直处于下行的发展态势中。欧元面世挑战了美元的单一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成为美元最具潜力的竞争对手。IMF统计显示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从1999年的71%下降到2007年底的63.9%。同期欧元的比例从17.9%上升到2007年底的26.5%。自欧元投入流通以来,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了近70%。如果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看,欧盟的经济总量和美国接近,都是14万亿美元左右。欧元在国际交易中已约占五分之一的份额。欧元的诞生从实践上验证了超国家货币建立的可行性。目前欧元区已具有15个成员国,并继续保持东扩和南扩的趋势,欧元区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欧元近十年的发展印证了区域货币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区内政治一体化。政治联盟使欧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打造了地缘政治新格局。
(二)东亚地区加速区域货币合作进程
在亚洲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及宗教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难以在大范围内形成完全统一的区域货币。经历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亚各国充分认识到作为非世界货币的汇率风险,以及共同应对流动性危机的需求,加速了金融货币合作的步伐。2000年《清迈协议》和2003年“亚洲债券基金”的建立使亚洲金融合作从构想变为现实。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东盟10国及中、日、韩三国决定将原计划的300亿美元亚洲共同储备基金提高到1000亿元,为未来亚洲区域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初步基础。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放慢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成为除欧盟外最有可能追上美国的国家。在未来20至30年内,中国经济总量可能与美国、欧元区并驾齐驱,甚至可能超过这两个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贸易金融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环境的逐步改善,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条件正在不断成熟,必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货币。
(三)海湾地区统一的货币联盟建立
作为有特殊政治经济意义的中东产油国,也在国际货币改革方面用自己的方式体现更多的利益诉求。海湾地区拥有全球64.5%石油储备量,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长久以来受制于石油以美元标价,中东经济受到美元以及美国经济外部性的剧烈影响,摆脱美元约束及更好地体现自身资源价值的需求,趋使中东各国加紧了区域内的协商与合作。1981年5月成立的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包括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等6个国家。其宗旨之一就是积极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推动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2003年1月1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启动了关税联盟,2008年1月1日,经济规模为7150亿美元的海湾共同市场宣布建立。这一共同市场规模约为两个台湾那么大,海湾未来将成为全球营造业最关注的市场。同年6月9日,海湾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就地区金融联盟议题通过一项草案。根据计划,海湾诸国将在2009年建立地区中央银行,2010年发行统一货币。2008年12月29日。第29届海合会首脑会议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开幕,此次海合会首脑会议对统一的海湾货币政策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未来的海湾单一货币可能被命名为“凯拉米”或者“海元”。海湾区域建立统一的货币联盟,将会减轻海湾政府重估本国货币或放弃紧盯美元的压力,它的建立将对国际间资金流动和国际货币格局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四)拉美国家通过美元对本币的替代形成美元区
在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逐步进入下行轨道的同时。美国仍然保持着经济发展的相对优势。2007年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7%,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美国仍然吸引着大量外国投资,迄今还没有任何国家具有像美国那样对全球产品全面开放的市场,敢于接受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地位在短期内将得以持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贸、资本往来日益频繁,小国经济体发行的货币存在难以抵御资本大规模流动的天然缺点,随着国际资本流动性的增加。小国货币种类趋于减少已成必然趋势。在美国经济的强大辐射和美元的威力下,在美洲出现了美元化或货币替代趋势,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包括阿根廷、波多黎各、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和巴拿马等政府自动放弃金融,以美元取代本币,形成非协议合作的美元区。如果说欧元化是出于政治考虑,是发达国家出于预防危机的需求而进行的强者之间的联盟的话,美元化则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是欠发达国家为解决债务危机而向强势货币做出的妥协,美元化并不带有明显的“合作”色彩,成员国没有向美国议价的能力。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
前言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金融活动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在金融全球化下,信息跨国界的传播和现代化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各国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然而,金融全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和运行格局,并使得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在“牙买加体系”的基础上逐步演化而来的,也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它既没有同一的汇率安排,也没有明确的本位货币,各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也难以受到约束。当爆发金融危机时,金融全球化使得各国共同遭受危机影响的程度加深,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更加弱势的地位,极易受到攻击。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爆发的多次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就是金融全球化与国际货币体系矛盾的凸现。
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进入衰退期,世界经济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转移。由于这些发展中国家并未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相应的话语权,因此他们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愿极为强烈。随着近年来其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改革的呼声也更加高涨,发达国家已无法再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金融全球化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引发的问题
(一)导致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资本流动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的增长速度。而且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短期国际投机资本数额仍在不断膨胀。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正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为短期性国际资本的流动提供了便利。反过来,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又强化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这些基于套利性动机的短期国际资本总是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缺陷伺机攻击,并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随后,当短期国际性资本大批逃离该国时,又会将货币危机放大成银行危机、金融危机、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衰退。
(二)导致国际储备供求矛盾深化。国际货币体系决定国际储备体系,在现行的多元货币体系下,一国的储备资产中的特别提款权、储备头寸和黄金储备是相对稳定的,这时,外汇就成了一国增加国际储备的主要手段。通常来看,外汇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国际收支盈余,这样在国际收支差额与外汇储备的关系上,一些国际收支长期盈余的国家外汇储备需求较低,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过剩,而赤字国虽有强烈的外汇储备需求,却出现了外汇储备的短缺。于是,就出现了国际收支差额对外汇储备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矛盾。
此外,国际储备的供求矛盾还体现在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不平等上。对于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可以轻松的通过货币发行和货币互换来取得外汇储备,但是他们作为发达国家往往又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积累。对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来说,他们只能通过增加出口来取得外汇,但是这些国家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有限。这样,在国际储备的管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处境形成强烈反差,迫切需要储备的国家面临储备短缺,而不需要储备的国家反而出现储备过剩。
(三)导致国际收支调节混乱。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允许各国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可采用不同调节方式,但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外,其他几种调节方式都由逆差国自行调节,并且国际上对这种自行调节没有任何的制度约束或支持,也不存在政策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节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异化,他的主要义务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维护固定汇率、为严重逆差国提供资金援助及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项目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转移到了维持货币的自由汇兑,因为他假定自由浮动的汇率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需过多干预。这样,当部分逆差国出现长期逆差时,由于制度上无任何约束或设计来促使逆差国或帮助逆差国恢复国际收支平衡,逆差国只能依靠引进短期资本来平衡逆差,而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在国际收支调节问题上的这种混乱状态,成为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想
关键词:金融危机 货币体系 冲击 思考
我国经济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与稳定的货币体系密不可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有的货币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点从我国货币体系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表现就可以略窥一斑。鉴于此,尽快采取措施来健全我国的货币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空前密切,这导致金融危机的蔓延对我国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货币币值的冲击
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各国经济都步入了一个低速乃至负增长的通道,则在此背景下,各国为了迅速的从危机中走出纷纷开动印钞机来刺激需求,尤其是美联储通过不断的印刷钞票,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流动性的过剩。我国拥有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面对流动性的泛滥,我国货币对美元来讲是变相升值了,但是对于高达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讲却在不断的缩水。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货币基本上还是自成体系,没有建立完全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由此导致人民币的币值一直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节币值。
(二)对货币监管的冲击
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货币的监管也是一个挑战,我国的货币监管基本上停留在一个事后监管的阶段,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货币体系影响,基本上不能够做到事前的预防。与此同时,货币监管的领域也比较狭窄,难以满足货币体系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对货币市场的冲击
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还处于一个相互割裂的状态,单个的货币市场的情况不能够真实的反映货币市场的情况,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自成体系的货币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举例而言,在信贷市场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信贷极为宽松,这与市场的货币需求真实情况不符。与此同时,货币市场的割裂意味着利率在各个市场的不统一,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四)对货币政策的冲击
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正处于一个货币紧缩政策的通道之内,原因在于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过热,经济增速一度高达13%以上,通货膨胀严重,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我国实施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随着经融危机的爆发,其带来我国的冲击越来越明显,为了迅速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我国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这一角度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因为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面对经济危机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表现出了太多的不规范性,增强了货币体系的不稳定性。
二、对健全我国货币体系的思考
面对金融危机带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冲击,结合目前我国货币体系的现状,在考虑未来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健全我国的货币体系:
(一)稳定货币币值
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通道之中,美元的走软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极大,不仅仅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缩水,同时对于我国的外贸增长也是一个负面的冲击。本文这里所说的稳定货币币值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而是指的相对意义上的币值稳定,我国应建立一个尽量市场化的汇率波动机制,通过汇率的波动保持币值的合理性。
(二)加强货币监管
货币体系的良好运转离不开有效的监管,监管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方面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应着眼长远,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法律的完善,从而为货币监管提供法律保障;另外一方面就是完善监管机构的建设,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来全权负责货币的监管。
(三)完善货币市场
针对目前货币体系相互割裂的情况,本文认为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建立一个统一的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统一应从两个方面来推进,一方面就是加强各个货币子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利率市场化为契机,推动货币市场的统一;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通从而促进货币资金在整个货币体系内的自由流动。
(四)调整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后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尽快改变,时至今日,2008年所释放的流动性依然存在,这给我国货币体系的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尽快消除我国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并确保未来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我国应确保货币政策的稳定性。通过科学的制定货币政策,避免其大起大落,不能因为经济减速就采用饮鸩止渴的货币政策,那样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货币政策的制定不仅仅要考虑经济增长速度这一指标,同时更要考虑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
总而言之,鉴于货币体系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面对金融危机给货币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我国应通过健全货币体系来为化解外部经济的波动,从而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海静.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我国货币政策调整[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5)
[2]蔡伟.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分析与启示[J].知识经济,2010(5)
[3]徐娟.金融危机下我国基于扩大内需的货币政策选择[J].商情,2009(19)
关键词:货币制度 汇率 金融危机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国际社会也在一直讨论是不是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进展。1976年1月IMF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形成了牙买加体系,这是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议将浮动汇率制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同时存在,哪种汇率制度,各个成员国可自主决定。该协议决定将黄金退出国际贷币,也就是黄金非货币化。
牙买加体系比较好的解决了储备货币供应赶不上需求的局面。汇率的多样化能够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各个国家的需求,这样就是的各国能够更好的维持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同时有助于保持国内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当然,我们还要看到牙买加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多元化国际储备下,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这从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国际金融的波动性。汇率变化非常大,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外汇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这样就会多多少少的限制了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活动。没有完善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现有的各种渠道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牙买加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国际社会为此已经付出沉重的代价。近30年来,有三次大的金融危机值得我们思考。
80年代初,一些拉美国家为了经济发展而大量举借外债无法归还,从而引起了一场危机。1982年8月,墨西哥率先宣布无力偿债,巴西等一些主要债务国也纷纷仿效,从而酿成一次世界性债务危机。这次危机主要是由于拉美国家盲目举债,规模失控;对债务管理不善,不能有效控制汇率风险;外债使用不当。债务危机使世界经济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大量企业、银行破产倒闭。不良债务涉及西方几千家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对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最终经过债务重组、减免才渡过难关。
1994年墨西哥又一次爆发了金融危机。国内不稳定经济发展状况,使市场缺少了大量短期外资,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外汇储备严重不足。1994年12月19日,在比索(墨西哥货币)抛售造成种种压力的情况下,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墨西哥政府将比索兑换美元汇率降低了15%。这样使得比索大大贬值,没有多久墨西哥的外汇储备减少10多亿美元,股市狂跌。12月28日,墨西哥政府不再干预比索的交易,实行浮动汇率制。在这之后,比索一直贬值,造成了空前严重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墨西哥经济的的发展,使得外资大量流失,1994年底墨西哥证券市场的外资金额为仅为544.96亿美,到1995年减少为279.8亿美元,比上一年降低了48.65%。比索贬值重创投资者,给他们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墨西哥官方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下降6%,通货膨胀提高了大约50%,比索对美元的汇价下跌高出了100%。因为经济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使得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无法经营下去,减少就业机会150万个。这次金融危机对墨西哥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创伤,同时给南美国家以及部分亚洲新兴国家和欧洲国家的市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它始发于泰国,并迅速蔓延到其他东南亚国家,后又波及韩国,从而发展为东亚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泰铢实行浮动汇率制,取消泰铢对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当天泰铢下跌20%。由于泰国官方和私人企业借有大量短期外债,房地产及证券价格暴跌,银行坏账大幅上升,企业倒闭数量增多,从而引发了全面金融危机。泰国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其他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菲律宾中央银行于7月11日被迫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的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天比索暴跌11.5%,为4年来的最大跌幅。至8月,泰铢贬值23%,印度尼西亚盾贬值20%,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菲律宾比索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受东南亚货币贬值的影响,东南亚股市大幅下挫。泰国股市和马来西业股市也创下新低,在短短4个月内,马来西亚吉隆坡股市综合指数下跌近33%,倒退至1993年8月份的水平。香港股市8月28~29日连续两天暴跌,累计跌幅达1,397点。连巴西证券市场也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1982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发生的三次金融危机,反思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的制度性缺陷。
发生危机的国家大多采用联系汇率制度。联系汇率制度一般多年不变,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开放经济中两国的通货膨胀率之差是两种货币比价变动的基础,如果不随通货膨胀率变动汇率,就会出现一种货币高估而另一种货币低估。最终会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进行强制性调整。所以汇率制度的危机变得似乎不可避免。
三次危机另一个最明显的共同点,就是在危机发生前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发生危机的国家,而危机发生后又有大量流出。1973年石油危机至1982年债务危机爆发前,流入新兴市的私人资本净额达到1,650亿美元,占新兴市场国家同期GDP的l%。而在债务危机爆发后的1982年到1986年间,出现外资净流出。墨西哥1993资本净流入额接近200亿美元,占其GDP的8%。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韩国等亚洲五国1994年和1995年资本流入进入高峰期,总额接近800亿美元,占GDP的6%-8%,到1997年开始出现资金净外流,总额接近500亿美元。
三次危机的第三个共同点是遭受危机影响的国家金融体系不发达、监管制度滞后的问题。不论是70年代严格管制的金融体系还是90年代放开管制的体系均存在严重的弊端。70年代的金融体系被置于严格的管制之下,银行必须与获得批准的客户开展业务,风险分散和市场纪律起作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银行坏账的比率相当高。进入90年代,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利率的放开、信贷管制和贷款限制的取消以及其他金融自由化措施的推行,银行资产迅速扩张。银行坏账不仅没有减少,反而由于银行风险意识不强、当局监管不力而与日俱增。
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在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危机发生之前,各受害国的大多数宏观指标都是比较健康的,实际经济增长率教高。东盟四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大都保持在5%-8%,高于世界大约平均4%的增长速度。这些国家和地区以消费物价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在1996年均低于10%。除菲律宾有持续的政府预算赤字外,其他各国家和地区财政一直有盈余。不利的指标就是大多家和地区都有经常项目逆差。东盟国家自80年代末以来持现逆差,占GDP的比例从3%到10%不等。亚洲“四小龙”中只有韩国从1990年起出现逆差,但所占CDP的比重没有超过5%。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财政比较健康,因此一般认为经常项目的逆差并不像80年代拉美国家那样反映了公共部门的问题,而只是反映了私人部门的储蓄投资的一种短缺。只要政府的货币政策和私人企业的决策基本正确的,这种短缺并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政策来纠正,更不应使相应国家和地区陷入实际出现的危机乃至衰退的深渊。
综上所述,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和弊端给金融危爆发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在危机发生后起了放大、传播的作用,而在协调各国政策、团结国际社会力量共同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又显得软弱无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体现着各国力量的博弈和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郭培栋.随机利率下双币种期权定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6):25-29.
[2].新编国际银行业务知识问答[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15-26.
[3]王维安.现代金融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8-106.
[4]戴相农.关于金融全球化问题[J].金融研究,1999(1):1-6.
[5]孙立坚.从次贷危机看现代金融风险的本质[J].世界经济研究,2007(10):26-33.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之下,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加,金融体系中出现的任何差错都会涉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即所谓的“伙伴风险”在不断增大。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波接连不断,如1992年席卷欧共体各成员国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日本出现的住宅金融专业公司巨额不良资产危机,1994年年底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由此而引起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显示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伙伴风险”以及有效监管的失控和乏力。1998年、2000年又相继爆发了俄罗斯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和国际储备的管理营运,各国的金融波动,都将对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需要一个超国家性的组织从全球范围内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
由此看来,为维护世界金融体系的安全,如何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如何化解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效应,应提到IMF的议事日程上。
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亦与大规模的国际金融创新,尤其是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相关。所谓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利益和宏观效益的考虑而对机构设置、业务品种、金融工具及制度安排所进行的金融业创造性变革和开发活动。7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各种金融工具推陈出新,如欧洲票据,浮动利率债券等。据统计,至今为止,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工具多达12000多种,衍生工具合约正以每年40%的速度膨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刺激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银行从事投机交易,如此宠大的交易规模,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际的运行,并使得市场的稳定变得更加困难。而金融市场上的杠杆效应,进一步使金融交易量膨胀,如美国的LTCM公司,其自有资本不过50多亿美元,而1999年9月从事的交易量未交割的曾经多达1.25万亿美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制度普遍实施,20世纪80年代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愈来愈明显,在这一背景下,金融一体化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大量金融衍生工具、衍生商品的出现,一方面为规避风险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使金融风险的累积不断增加,为国际投机行为创造了机会与条件,他们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益,甚至一天之内数千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活动,任何单一国家的中央银行都难以抵挡。衍生工具的发展,逐渐从避险的工具演变为加大风险的工具,加上市场信息传播的高速度,媒介的某种倾向性,使市场信心越来越难以稳定,越来越容易波动,而且也越来越容易受到操纵。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2003年上升到约2万亿美元,是发达国家外汇储备量的两倍,其中85%是属于投机易。巨额的游资的无序流动,在金融衍生工具杠杆效应的影响之下,使虚拟经济与物质经济的差距越来越远,蕴藏着巨大的风险,但各国甚至IMF这样的国际性大机构,也缺乏对游资的监管,缺乏对投机行为的监管。同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中,由于各国金融深化程度不一,金融规模不一,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牵涉到不同国家的利益,不同集团的利益,这又反过来影响IMF的监管态度。成员国的矛盾与冲突,也必然影响IMF本来已经不足的监管能力。
六、世界金融一体化挑战IMF治理危机的方略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金融紧密联为一体,因此金融危机的传染率也越来越高。20世纪90年代初,IMF主要关注三类国家:非洲极度贫困的国家;东欧转轨经济国家和深受外债问题困挠的拉美国家,而对亚洲的一些国家关注不够。1997年泰国货币危机爆发以后,IMF对此反应比较缓慢,在控制货币危机至关重要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却只向泰国派遣了两个专家组,协助泰国中央银行处理泰铢浮动技术性问题。直到1997年8月11日,由IMF主持的援助泰国会议才在东京举行。由于IMF决策的失误,致使泰国货币危机迅速变为东南亚货币危机,并进一步发展为东南亚金融危机。
由于国际资金流动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资金的结构和资金在国际间的配置越来越难以平衡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发病种类越来越多。然而,在这场金融危机中,IMF采取的还是以前对付拉丁美洲结构性通胀的老办法,采取休克式改革措施,这个不仅没有使各个受援国迅速摆脱危机,反而给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而IMF的“诊病开方”的能力遭到怀疑和批评。当一国金融危机向地区性金融危机转化,甚至向全球性金融危机转化时,IMF这个“最后贷款者”在自身资金量有限的情况下,将越来越难以应付。因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已不可与IMF成立之时的1946年同日而语,而IMF的份额虽经9次调整,到1992年总计不过是1420.203亿SDR,约合1700亿美元。
另一方面,IMF的“药方”暴露出其局限性。几次危机后,受援国一方面将贷款收入囊中,一方面又频频指责IMF的态度“简单”、“粗暴”,近似于“休克疗法”,在韩国,甚至将1997年12月2日接受IMF贷款日定为“国耻日”。IMF的药方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低经济增长率;二是按照市场信号进行汇率浮动;三是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国内商品和金融市场,进行自由化改革的经济政策。在1997年韩国政府接受IMF的援助之时,要求韩国政府必须接受如下安排:将1998年经济增长率由原定的8%下调到3%;将经常项目赤字限制在GDP的1%以内;提高利率,稳定汇率,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5%以下;提高税收,增加财政收入;采取多种手段整顿金融机构,对其进行必要的破产和合并,并允许本地或外国金融机构进行收购;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韩国成立合资或附属机构及经纪行;向外国开放短期债券市场;将外商在韩国上市公司的持股上限即刻调高到50%,1998年进一步提高到55%。
在IMF的高压之下,韩国做出了如下金融市场开放的承诺:
第一,放松对有价证券投资最高限额的限制,允许组建所有形式的信用卡附属机构及金融租赁公司,允许外方在国内银行参股; 第二,放松对外国证券公司进入市场的限制,允许直接开设分行,取消设立代表处的核准规定,取消对外资的歧视性资本要求,放松外国人参股的最高限额规定;第三,外国银行可开设分行和代表处,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全球最大500家银行、符合有关外汇管理的具体规定、向中小企业的强制性贷款)。允许外资参股现有国内银行,其中个人持股额最高为4%(道一级银行为15%),保证无条件实行国民待遇。除对费率和信用卡放款最高限度加以限制外,信用卡公司可从事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并享受非歧视性待遇。金融租赁公司享有完全的市场准入及国民待遇的承诺。投资咨询公司可开设分支机构。允许收购现有国内投资咨询公司,但累计总额不得超过50%;第四,符合一定条件下,外国证券公司可建立合资企业(其条件是:外资参股为40%至50%,至少有一个股东应持有20%以上的股份,最低缴纳资本为500亿韩元),享有完全的国民待遇。允许收购现有国内公司,但累计总额不得超过50%。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可建立各种形式的合资企业(外方股份不得超过50%)。
这些措施实行的结果,使受援国出现高利率、高税收、高失业率,以国内经济衰退为代价,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会动荡,且使受援国逐渐失去经济的自。这当然为西方一些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收购韩国的企业与金融机构打开了方便之门。到时,在IMF药方的治理之下,饱受危机的亚洲国家的经济复苏之日,恐怕也是经济被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控制之时了。这是一种强权政治新的对外掠夺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看,IMF紧缩药方要发挥效用,使受援国真正走出困境,摆脱危机,还有待于受援国发展和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知识经济,促使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等方面的努力。IMF的表现,哈佛大学的萨克斯(Jeffery Sachs)教授称IMF是“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财政部的‘橡皮图章’”[1]。
七、世界金融一体化所要求的合作挑战IMF决策的垄断性
IMF成立之初,就受到众多看不见的手的操纵,代表少数国家的利益,以不同的声音说话。可以说,IMF实际上是一个以繁荣世界金融为宗旨的特殊股份公司,其投票与表决权取决于各成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份额的性质相当于股份公司缴纳的股金,应缴份额的大小,按会员国的国民收入、黄金外汇储备、平均进口额、出口变化率和出口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等变量所构成的公式计算得出,份额越多,投票权与表决权越大。
各成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构成该组织的资金来源,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动用自己的份额,并可从基金组织借用相当于份额一定倍数的资金。同时,份额还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相应义务。目前,西方七国IMF中各占据近46.24%的份额,拥有45.34的投票权(参见表5-2-1)。
表5-2-1 西方七国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
1982年6月30日
2003年4月7日
份额
投票权
份额
投票权
数额(百万SDR)
比重(%)
票数
比重(%)
数额(百万SDR)
比重(%)
票数
比重(%)
加拿大
2035.5
3.33
20650
3.18
6369.2
2.99
63942
2.94
法国
2878.50
4.171
29035
4.49
10738.5
5.05
107635
4.95
德国*
3234.00
5.30
32590
5.04
13008.2
6.11
130332
6.00
意大利
1860.00
3.05
18850
2.91
7055.5
3.32
70805
3.26
日本
2488.50
4.08
25135
3.88
13312.8
6.26
133378
6.14
英国
4387.50
7.19
44125
6.82
10738.5
5.05
107635
4.95
美国
12607.50
20.65
126325
19.52
37149.3
17.46
371743
17.10
合计
47.771
45.84
46.24
45.34
资料来源:梅育新:《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416页。
虽然2001年,IMF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该年2月5日,IMF理事会投票通过了关于中国特别增资的决议,将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由原来的46.87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61亿美元),提高到63.692亿特别提款权(约合83亿美元),从而使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位次由原来的第11位提高到了第8位。增资后,我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与加拿大并列第8位,位居前7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沙特阿伯。
但整体来看,这一“特殊股份公司”的股东凭借股份持有额来决定公司的经营方向、重要决策,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操作也就在所难免了。从建立之初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之争,到1983年年会上发展中国家要求增加贷款额的失败,到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IMF果断及时有效的援助与1997年东南亚危机中,IMF的行动迟缓,贻误战机,可以看出IMF始终是发达国家之间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利益争斗的论坛,始终以维护“大股东”利益为主,兼顾甚至不顾“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亚洲货币金融危机;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作者简介:张毅来(1977-),男,云南昆明人,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128-04 收稿日期:2007-03-13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将金融危机的责任归结于发生危机的国家或地区本身,比如提出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产业等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宏观经济状态本身存在着隐患,或者认为这些国家过于仓促地实行了金融自由化,这些内在因素导致了危机的发生。导致这些危机的原因除了发生危机的国家内在的各不相同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与其外在的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着的巨大缺陷息息相关。
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迁
从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前期为止在世界占有主流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所谓的“金本位制”。各国通过规定各自本币对黄金的比价而实现相互间的可兑换性。在金本位制时代,各国的货币问关系具有下列特征:①本币与外币通过金比价进行自由兑换,各国不存在管理汇市的问题,货币的价值体系清晰明了;②固定汇率制;③黄金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段。但在金本位体制下,各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量挂钩,由此货币发行受到黄金产量的物理约束,具有了长期的货币紧缩效果,当经济陷入不景气阶段,这种紧缩的货币制度会导致经济的持续恶化。这种物理限制也被认为成为了1929年世界迟迟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大恐慌的原因之一,因此世界主要各国纷纷开始脱离金本位制,实行“管理货币制度”,也就是说国家能根据经济的实际需要,自由控制货币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国际实力和影响力空前高涨,美国利用这个时机,在1944年7月主导构建了优先确保美国和先进国家利益的“开放自由”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自由贸易体系,并组建了推动这一体系运转的三个国际经济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关贸总协定(GATT,现WTO)。这个体系就是现代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基础,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被美国主导,优先维护美国及其先进国家利益。在这一个体系中确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我们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它主要规定:以美元作为世界的基础货币,美元以外的各国货币价格都以美元比价来衡量,以美元比价进行货币间等价决算(可有细微波动)。同时确定美元与黄金比价,保证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规定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由此确保美元本身的价值稳定,进而确保国际各货币的价值体系稳定。这样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基础货币的地位和“美元本位制”的基础。
在这个体系下的国际结算流程如下:①美国以外的国家:国际收支赤字持续扩大本币贬值本国货币管理当局介入汇市,卖美元稳定本币汇价本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减少,赤字通过美元结算。②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持续扩大美元贬值其他国际收支黑字国的货币当局购入美元购入美元国家的美元外汇储备增加美元外汇储备持有国要求美国以黄金兑换自己持有的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减少,赤字通过黄金结算。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一体系下享有了不用干预和管理美元汇价的特权。但这一体系也存在着其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被称为“特里芬悖论”。由于美国有义务通过黄金进行自己的国际收支赤字结算,因此这一体系下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仍然受到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制约,如果美国国际收支赤字过大超过其黄金储备量,一旦各国纷纷要求将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那么美国的黄金储备就会耗尽,最终导致美元价值破产,严重威胁到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相反如果美国过度压制其国际收支赤字,又有可能造成不足以为世界提供足够的美元清偿能力的问题。最终这一内在矛盾导致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瓦解。
美国由于长期累积巨额国际收支赤字,造成国际对美元信用的普遍怀疑,各债权国开始要求兑换黄金,导致体系内的矛盾激化,由于美国的巨额国际收支赤字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的黄金储备量,美国的黄金储备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为了阻止黄金的流失,1971年8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史称“尼克松休克”(Nixonshock)。这一行动事实上意味着美国单方面宣布自己不履行对外债务。这一事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瓦解(日富腾,2003),国际通货体系进入了当前的“美元本位制”时代。尽管“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已经瓦解,但是其确立的美元的国际基轴货币地位仍然没有动摇,美元仍然发挥着国际基础货币的职能(国际结算职能、外汇媒介职能和资产的国际转移职能),各国仍然需要用美元来进行国际结算,美元仍然是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所以尽管美元放弃了黄金兑换义务,但各国仍然不能放弃美元,结果美元代替黄金成为了国际最终的清偿手段,这就造成了美国可以不顾其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膨胀而滥发美元,造成了严重过剩的美元货币资本,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张,这就是“美元本位制”的主要特征。
在这个“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重大内在缺陷,正是这些缺陷导致了近年来频发的严重的国际货币金融危机,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究竟是哪些缺陷。
二、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的重大缺陷
1、美国的货币金融霸权
美国在这一体系中能够将经济政策的目标集中到国内,长期实行相当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从而长期保证美国国内的经济景气局面。但也由此产生了美国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再加上美国散漫的财政政策共同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经常性收支的恶化,但对此美国根本不用担心无法进行国际结算,因为美元就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段,美国只需要印刷美元钞票就能进行国际结算,从而使美国能够长期轻易地支配外国的商品和劳务,这就是美国货币金融霸权的主要体现。当然这种构造应该也是有所限度的,目前支撑着这一体系的,就是拥有大量经常性收支黑字的亚洲各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亚洲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快速扩大创造了巨额美元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中的相当部分,亚洲各国通过购买美国的短期国债等方式使其又还流回了美国,由此造成了美国的巨额资本收支黑字,支撑了美国的经常性收支赤字,使得美元霸权体系得以维持。但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改变不了其巨额的“尽债务国”身份,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就是债权国拥有的债权竟然要以债务国的货币计价,并
最终以债务国的货币进行清偿,这种债权国与债务国的“非正常”格局进一步显示了美国的货币金融霸权。同时由于美国多年累积的巨额经常性收支赤字造成了美元的过剩滥发,进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过剩货币金融资本构造的基础,不断膨胀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为世界越来越猛烈的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2、美元过剩导致了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和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
由于美元仍然是很多国家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特别是亚洲国家很多都大量储备美元,美元无节制的滥发将会不断增加这些国家中央银行在介入汇市的同时压制国内通货膨胀的难度,在一些国内债券市场并不健全的国家将造成其中央银行信用的过度膨胀引起过度通货膨胀。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各国国内民间银行也能从国际直接融资再转而对内提供贷款,由此,国际间的过剩货币金融资本也就能够直接导致各国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造成或者扩大经济泡沫,这也成为了导致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自由浮动汇率制存在的巨大风险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世界固定汇率制崩溃以来,自由浮动汇率制成为了主流。从理论上说,自由浮动汇率制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但是现实完全相反,最为典型的就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实行30多年来,美日的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世界经济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事实证明,自由浮动汇率制的“自由调节国际收支”的好处没有得到体现,而汇率波乱不稳定的坏处倒是一览无遗。为了规避不断扩大的汇率风险,于是产生了各种本意是用来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但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同时也被大量用于投机活动,并最终形成了对冲交易(规避交易的各种金融风险)、套汇交易(无风险的利用各种金融差价获利)和投机交易(根据自己的预测,主动承担风险,追求各种金融利益)的三种交易形态。这些交易都只能使个体实现一定程度的风险规避或盈利,但由于风险的不断转嫁结果造成风险的连锁扩大,更加强化了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局部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大成为区域乃至国际危机。
4、“赌场资本主义”的诞生
随着国际间过剩货币金融资本的不断成熟壮大,它们开始要求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和开拓国际市场,由于它们仍然感到在资本流动、市场准入等方面受到限制,于是就开始要求世界各国实行全面“自由化”,以获取一个更加宽松和自由发展的条件便于其能够展开世界范围内的寻利活动。为此它们大力推动能最大程度维护垄断金融资本利益(当然也有产业垄断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全世界传播,并以其为理论根据参与指导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空前拓展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自由度。这个环境同上述三个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国际间产生了空前规模的货币金融投机活动,这就是“赌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但这些国际的货币金融投机活动往往只是所得的再分配而已,由于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并不能提高实际生产力,并不能增大可用来分配的那块“蛋糕”,所以仅仅是个“零和游戏”。这种“零和游戏”的国际化结果是世界的金融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拥有庞大货币资本和高超货币金融投机技法的美国为首的先进国家,同时频繁诱发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最为典型的就是1997年的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三、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资本收支危机”是发展中国家(比如南美洲国家)的传统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态,也就是对“经常项目收支危机”而言的。所谓“经常项目收支危机”是指:由于危机国的宏观国民经济状态太差,也就是说具有财政赤字巨大、通货膨胀严重、国际竞争力太弱、国内储蓄过低、经常项目收支赤字过大等问题,结果导致外资逃逸和外汇枯竭,最终形成的货币金融危机。而“资本收支危机”发生的原因则与上述原因不同。
首先在1997年爆发危机前夜的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况都基本良好,各国都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比各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平均水平有所回落,财政赤字基本均衡甚至有结余,国内储蓄率也相当高,平均在35%左右。这些良好宏观经济条件与“经常项目收支危机”诱因完全不同。当然由于发生危机的各亚洲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存在超过国内储蓄额的旺盛国内投资,并存在旺盛的国内消费,这些因素导致经常性收支存在赤字,但因为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态良好,因此国际金融资本普遍看好亚洲的发展,纷纷涌入亚洲,造成各国的资本收支存在较大顺差,所以这种经常收支赤字是“可持续的赤字”,或者说“良性赤字”。但是,如果这些涌入亚洲的国际资本突然逆转大流出的话,就必将造成大混乱,而这个资本的大逆流在1997年终于发生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此资本大逆流造成的危机发生机制。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危机的亚洲国家根据美国极力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先后全面开放了本国的货币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了资本账户,实现了“金融自由化”。在此环境下,由于当时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态良好,国际资本普遍看好亚洲市场,再加上当时亚洲很多国家都实行对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对美元不存在汇率风险,同时各国利率又都高于美国,因此大量外国的短期资本(主要是美国)纷纷涌入亚洲寻求获利机会,在此潮流中,大量外国银行给各国当地银行提供了巨额的1年满期的美元短期贷款,如此一来通过各国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造成和扩大了各国经济泡沫,进而刺激了过剩的国内消费,导致了其进口额猛增,造成了各国经常收支赤字的持续扩大,也就是说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入造成的资本收支顺差不断支撑并且助长了各国经常收支的赤字。但问题是经济泡沫不会无限膨胀,总有崩溃的一天,而从1996年末开始各国的泡沫经济就进入了自然调整期,泰国的房地产泡沫开始降温,房价下跌,企业利润率开始恶化,并且导致对房地产市场大量融资的当地银行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债权。因为当地银行的资金大量依靠外国银行提供的满期1年以内的短期美元贷款,也就是说当地银行通过向外国银行短期借贷美元资金,然后再向国内提供本币的长期融资,当地银行则赚取中间利率差价,但是由于经济泡沫开始崩溃,当地银行开始产生不良债权,资产结构开始恶化,外国银行看到这些情况就开始纷纷削减甚至停止对当地银行的贷款。这直接造成该国资本收支顺差开始减少。
就在此时,各国的这些经济变化没有逃过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眼睛。投机资本认为如此下去这些国家恐难以继续维持现有外汇比价,于是投机的机会来了。国际投机资本纷纷开始利用各国已经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全面抛售这些国家的货币买入美元。对此,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殊死抵抗,试图用美元外汇储备购入本币,以稳定汇
价,但是各国外汇储备额与国际大量的投机金融资本相比是非常有限的,不久储备枯竭,导致了各国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汇率制,接受本币暴跌的严重后果,形成货币危机。
而大量背负外国银行短期美元债务的当地银行由于本币暴跌导致债务爆增。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当地银行以美元借人海外资金,而对内以本币提供融资,所以回收的是本币,而本币下跌,原有本币融资即便能够回收,换成美元时也已经不值那么多了,这就造成了银行债务爆增,当地银行纷纷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形成银行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如果当地银行对内也以美元提供融资,可不可以避免这种困境呢?不行。因为接受融资的大多数当地企业生产所获利润回报仍然是本币,因此本币暴跌会造成企业的债务爆增,企业就面临资不抵债,必导致银行不良债权爆增,结果也同样会造成金融危机。这种当地银行以外币(美元)举外债满足国内本币融资的形态被称之为“货币失调”,这种失调是导致亚洲货币危机之后,又进一步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还存在一个“失调”也是导致危机深化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满期失讽”。外国银行贷给当地银行的是1年内满期的短期负债,而外国银行看到当地银行的经营恶化,就会停止继续新增贷款,并回收债权,这就造成恶性循环。
外国银行提供的大量国际短期资本发生逆流所造成的该国资本收支黑字收缩乃至赤字,同国际货币投机活动造成的该国外汇储备消耗过程交错重叠,互相促进,互相强化,将加速该国货币暴跌,使货币危机更为严重。
由于当地银行通过不断地举短期外债提供国内长期贷款,存在满期的时差矛盾,一旦短期外资停止供给,并回收债权,将造成当地银行资金链断裂,丧失还债能力(没有美元了,而当地银行拥有的长期债权短期内不能收回),于是当地银行纷纷陷入流动性危机,更加恶化了金融危机,而这种“短借长贷”产生的满期时差矛盾就被称为“满期失调”。
由于亚洲各国当地银行纷纷陷入危机,不得不剧烈收缩银行信用并处理不良债权,结果造成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而压缩投资,大量裁员,甚至纷纷倒闭破产,这样就更恶化了泡沫经济崩溃后国内经济的萧条局面,形成经济危机。
正是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酿成了当时亚洲各国严重的货币危机,进而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四、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与当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深刻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危机发生机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①规模巨大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的存在和它们的流动;②危机国家过急的资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③各国的“盯住美元”汇率制的风险性;④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活动。而这四个环节都与当前的“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内在缺陷密切相关。
首先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和其国际基轴货币的地位,使美元能够长期无节制滥发从而造成大量过剩的美元货币资本,进而又造成了世界货币资本的过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过剩的金融资本和货币金融投机资本。由于资本的“寻利”这个基本性格决定了不断壮大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必然要求在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寻找获利机会的行动越来越强烈,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了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正是在此环境下,使大量的国际资本对亚洲各国当地银行的大量短期贷款和国际投机资本对各国货币的投机成为可能。大量短期海外美元贷款过度扩张了各国当地银行的信用,制造或扩大了各国经济泡沫,为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由于在以自由浮动汇率制为主流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局部的“盯住美元”汇率制显得非常不稳定,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产生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对亚洲各国货币的投机活动,最终使大量国际短期货币金融资本的流向发生大逆转。由此可见,这一系列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内在的缺陷与亚洲货币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在认识了这些内在联系后,我们怎样来改革和应对呢?
首先瓦解“美元本位制”中的美元霸权尤为重要。对此欧洲通过区域经济和货币金融的整合,一举瓦解了美元在欧洲地区的霸权,提高了欧洲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欧洲地区抗击国际货币金融投机的安全系数,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当然亚洲地区的情况与欧洲很不一样,不可能完全照搬欧洲的做法,但通过集结亚洲地区各国的整体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安全高效公正的亚洲地区货币金融体系,应该是我们解决目前问题的主要方向。
第二,提高各国国内市场内需和促进亚洲市场整合。
美国长期累积了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纯债务国,而支撑这一结构的恰恰是来自亚洲各国的巨额资本收支黑字,因此瓦解美元特权首先就是应该设法逐步减少从亚洲流向美国的巨额资本。但为何实现高速经济发展的亚洲各国将自己的外汇资金还流美国呢?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各国本身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程度上依靠美国市场消费的这个经济发展构造决定的。因此亚洲地区的国家有必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重视提高各自国内的市场内需和促进亚洲区域市场的整合,以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消费的依赖。
第三,改革汇率制度并强化亚洲区域内的汇率合作。
实践证明,在“美元本位制”体系中,“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很容易被投机,因此改革汇率制度就很重要。类似欧洲那样的区域货币整合当然是比较好的方式,但是这对目前亚洲地区而言不可能立刻实现,因此对于亚洲国家来讲只能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区域汇率合作争取在未来能够整合亚洲区域的货币。而在过渡时期,主要有这样一些改革方案:BBC,亚洲汇率机制,亚洲日元区。作者认为当前阶段参考BBC方案,采取以“一揽子货币”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对于当前亚洲的很多国家而言较为现实和合理,这一制度有利于稳定各国的“有效汇率”,有利于出口主导发展模式的亚洲各国的对外出口,有利于各国逐步降低美元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促进亚洲区域的进一步货币金融合作,有利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市场整合。
第四,构建亚洲区域内的共同债券市场。目前亚洲地区积累的丰富的货币资本通过购买美国短期国债等方式大量回流美国,支撑了美国的货币霸权,因此亚洲各国应该设法逐步斩断这一资金流。通过构建亚洲地区的共同债券市场将亚洲地区丰富的货币资本留在本地区内实现循环,以亚洲的资本来开发亚洲。
第五,构建亚洲区域的“最后贷款人”体系。
在亚洲货币金融危机期间,IMF对各国附加各种苛刻条件的流动性援助和缓慢的对应速度遭到了广泛的批判。正如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斯蒂格利茨所批评的那样,IMF事实上是被代表美国华尔街垄断金融集团利益的少数精英所主导的国际机构,IMF更多的是在维护美国的金融利益,其结果导致更加恶化了亚洲危机。因此在亚洲地区构建一个能够替代IMF充当本地区货币危机来临时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区域性体系就显得很重要。而东亚地区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已经具备了构筑这一体系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美国与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速经济增长必须保持货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要达到20%时,利率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国际资本的流入。如果资本项目放开,国际资本必然会冲击我国的资本市场,受“支配国家”货币金融体系的影响。目前,我国gdp总量和货币供应量按照汇率计算只有美国的不足四分之一,对比所有发达国家的货币总量就更小了。这决定了我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弱势地位。一旦完全放开资本市场和实行人民币的国际化,我国的货币政策将不能保持独立性。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何保持独立的货币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是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非常尖锐的问题;
我国对汇率的控制是不能放弃的——不能控制汇率就不能控制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
前言
随着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国际金融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对于各个国家来说,要想更好的应对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动,保持本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就必须要掌握国际金融格局的发展形势。因此,对于国际金融格局演变历程的了解,就成为了重要的基础条件。
一、国际金融格局的概念
国际金融格局指的是在各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以自身拥有的金融体系、金融资源等进行博弈,从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能够通过其金融状况得以体现。在经济体当中,金融体系是其基本框架,也就是国家货币的流动情况。因此,金融格局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货币的问题。而国际金融格局则可以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理解。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目前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大体上来看,主要是通过对各国货币关系规则与机构的支配,从而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体系[1]。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包含了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各国货币可兑换性、确定国际本位货币与汇率等内容。在十九世纪,英国就是通过英镑所取得的重要地位,从而称霸国际。而随后美元的坚挺,也使得美国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进而称霸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大国货币的出现与发展,能够极大的影响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在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国家,其本国的货币必然也会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所以说,对于国际金融格局的反应,国际货币体系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一)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早在十九世纪以前,很多西方国家就已经对金银复本位制进行了应用。此后,由于白银的产量大幅提高,影响了金银相对价值的稳定性,导致货币制度发生了混乱。在十九世纪初,英国首先制定了金本位的制度法案,将金币作为本位币。在当时,虽然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体和经济体,英镑也得到了广泛的接收和认可[2],但是由于当时各国采取不同的货币制度,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英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只能在英国本国实行金本位制。随后,由于货币制度发生混乱,英国抓住机会,利用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其它国家不断施加压力。因此,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对金本位制度进行效仿,各国的货币制度渐渐得以统一,国际金本位才最终得以形成。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因为金本位制度的固有缺陷,金本位制度最终崩溃,国际货币体系重新陷入了动荡不稳的局面,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推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新建立。由于当时二战刚刚结束,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打击。欧洲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已经很难担负起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责任。亚洲国家也在经历了多年的战火之后,经济也面临着几近崩溃的情况。而当时的美国由于远离战场,本土也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因此得以迅速的成长,逐渐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一跃而成为世界经济的霸主[3]。因此,国际货币体系才开始以美元为中心得以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该体系中,在美元与黄金、他国货币与美元之间,分别建立了联系,使得国际金融格局逐渐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变迁
(一)工业革命后的伦敦
在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展开了声势浩荡的工业革命,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英国实体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逐渐奠定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了金融机构的产生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英国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其金融市场结构、保险体系、银行体系等就已经相对完善,从而开拓了诸多服务给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在此环境下,英国的首都伦敦也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此后,英国建立了全球首家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为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大的助力[4]。然而,随着一战的爆发,英国作为主要参战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也逐渐衰败。
(二)二战后的纽约
在一战之后,国际金融格局的中心就逐渐开始向美国转移,大量的资本也从欧洲流向美国。二战之后,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影响到美国本土,在美国国内,金融环境十分安全和稳定,从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财富[5]。因此,在二战之后,美国逐渐确立了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国际金融中心也从伦敦逐渐转移到纽约。随着股票交易和信息准确性的提高,美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美国已然成为了实际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而在制定国际金融规则的时候,占据了主导权。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贸易的结算货币都是美元,使得纽约集中了大量的资本,巩固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过,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美元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而纽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四、影响国际金融格局演变的因素
在金融当中,最为原始的萌芽和形态就是货币,而金融的一些现象,都是以由货币所产生的。因此,在金融当中,货币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要素[6]。一个国家金融的基本状态,能够通过其货币的流动情况体现出来。国家的货币支出收益,就是人们常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GDP的增长,除了源自于实体经济中实物商品运动的加快和数量的增加以外,还与虚拟经济中金融工具运动的加快和数量的增加具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在国家的货币支出中,不但包括实体经济的支出,同时也包含了虚拟经济的支出。其中,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资、购买实物要素、购买服务、以及购买消费品。而虚拟经济则主要是指购买股票、债券、储蓄等金融的衍生产品。
在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当中,金本位时期的英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美国,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的英国政府十分稳定和强大,同时也有着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政治环境的稳定,使得英国企业的数量和活动都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7]。而美国在二战之后迅速崛起,在钢铁、电子、化工、是由、航空等领域,都实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从这两个阶段的国际金融格局发展信息中不难看出,能够对国际金融格局的演变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四个重要的方面,分别为购买实物要素的投资总量、购买股票等金融衍生产品、储蓄和购买债券、以及购买服务和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