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学好语文的方法范文

高中学好语文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7

高中学好语文的方法

篇1

语文作为我国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培养人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基础 学习方法

【引 言】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就是语言,尤其是在这个文明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要想和谐相处,文明交流,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高中语文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好高中语文既是我国当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1.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古国,而语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学好语文是我国当代每一位高中生义不容辞的义务。语文包括了语言和文学,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如果我们的语文水平低,就会被他们耻笑,当别人用很有文化的语言跟我们交流时,我们就那么很难读懂其真实的意思,也就很难准确回答问题,尤其是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学好语文有助于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高中阶段,我们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审题不清的问题,当然有时候是由于自己的马虎,但更多时候实际是由于语文水平差而导致的。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中,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基础学科,是当代高中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在其他文化课上就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才能学好其他学科,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2.学好高中语文的基本方法

2.1加强记忆锻炼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每天需要熟记的诗词、语法非常多,作为学生,要想熟练的掌握语文知识,就必须加强平常的记忆锻炼。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有记忆才有储备,有储备,在进行下次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离不开记忆,小到一个字,大到一遍文章,对于语文的学习离开记忆,语文学习将起不到任何的效果。例如,笔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制定了语文学习计划,每天早读前利用10分钟温习老师将的语法知识,再利用二十分钟背诵文言诗词,通过制定这样的计划,加深语文知识的记忆,既达到了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2学习重在积累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在学习上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不至于没有东西科协。首先,学生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去读书馆借阅一些名人典故,将一些经典的词句记录下来。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学校开办的各种课外读刊活动,阅读学校提供的各种刊物,不断积累的自己的文学知识。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知识,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库,虽然这种知识比较琐碎,但是随着学生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会逐渐在语文学习上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2.3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在其他学科上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体现在认真书写的习惯、记日记的习惯、上课预习的习惯、课后复习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保障学习效果,尤其是在语文学习当中,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得学生终生受益。例如,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

2.4老师的引导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中,老师处在主导地位,而学生学习是被动的,老师对于语文教学注重的是教,而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现阶段的高中生,虽然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其在学习中难免会迷失方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一定的意义讲,教师的教法,往往成为学生学习方法的模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就接受了教师通过教学展示出来的学习方法。教师正确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结 语】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学好语文既是我国当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振兴中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语文作为我国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对于高中语文的学习,寻找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我国高中阶段,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为此,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促使我国优秀道德文化得到传承,为我国现代素质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群英. 学好高中语文要养成“五个习惯”【J】. 学周刊,2014(17)

【2】蒋斌. 浅议如何学好高中语文【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6)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 质量提高

G623.2

一、前言

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实际,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很多,要想有效的做好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工作,就应当从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针对性整体性和时效性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在整体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效果上能够得到持续提升,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

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而要想做好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应当做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其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做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兴趣培养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应当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兴趣教学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2.找准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选取的教学内容能够针对学生的兴趣点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在整体实效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根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当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保证教学内容满足教学需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应当在课堂中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之内获得良好的语文知识教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跟随老师的步伐,采取有针对性的学习措施,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采取灵活活泼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三、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1.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堂氛围的构建十分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的氛围比较敏感,如果课堂氛围相对枯燥,那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就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影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这一认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根据课堂教学的现实需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的课堂教学氛围,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2.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氛围中获得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消除学生的消极思想,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顺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推进,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课堂氛围达到预期目标,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表现。

3.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

除此之外,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有助于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在身心放松的环境下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达到掌握更多的语言知识点和提高语文理解能力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将课堂氛围的构建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课堂氛围的构建,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调整教学模式

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语文基础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当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应当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在课堂中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支持和教学模式保证,达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从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来看,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虽然满足了课堂教学需要,但是随着教学形式的变化,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经过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能够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关系是否紧密,只有掌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这一特征,才能保证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3.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之后,我们可以得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的结论,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教学方法能够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并在适当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创新,保证教学方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是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想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除了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之外,还应当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整体效果和针对性上得到全面的提高,更好地满足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使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沈红;付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J];时代教育;2013年10期

[2]向利;;小学语文课改中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4年21期

[3]史增民;;新课程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6期

[4]霍卫华;;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J];课外语文(教师适用);2012年08期

篇3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教学方法 含义 特征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72-02

作为中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主要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社会和中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重点。

一、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含义和具体特征

1.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含义

目前,我国对于教学方法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以教学原则为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互相作用活动;(2)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使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3)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使用的工作方式,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2.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具体特征

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依存性。语文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目的,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且语文教学方法不仅依存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并且受到语文学科性质、教师执教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依存性,不能够离开语文教学因素而独立存在。(2)灵活性。任何一种语文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灵活的态度,选用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效果。(3)交互性。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作用的一个过程,从“教”的方面来看,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从“学”的方面来看,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扮演好学习者的角色,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1.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适当革新教学观念,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讲解课文时,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文章的内涵和思想感情,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深入剖析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发学生的共鸣,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处理好教学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地位,会给教学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处理好教学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到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3.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中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节省教学时间、营造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创新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有效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优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钰娜.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3,05:171-172.

篇4

关键词:听课方法;语文课程;学习效率;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需要重点学习的课程内容之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这两项能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两项技能。所以,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对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可以使那些学习方法较差的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大进步。

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会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积极地与老师进行互动,配合老师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目的。良好的师生互动,可以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语文听课方法,在课堂上能够更容易抓住学习重点,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从而不断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掌握正确听课方法的途径

1.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

无论是在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会存在这样的现象,班级里的学生在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但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确实是参差不齐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同的听课方法。有良好听课方法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有重点,学习效率高,会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并牢记重点内容,而听课方法差的学生就很难做到这些。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较差。众所周知,学生的听课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都有重要影响。一节课的时间在四十到四十五分钟之间,学生是无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都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较长时间,而有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相对较短,这就造成了在同一堂课中学生有了不同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

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上课时,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地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思考,并与老师进行互动。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课上听到的重要内容,应该及时地在笔记上记下来,以便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时,不会遗漏课上的重点内容。

2.做好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

掌握良好的听课方法,除了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课前预习。很多学生疏于在课前对课程内容的预习,这样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接触的都是陌生的知识,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课本上的某些内容时,学生不能及时找到,而造成课上时间的浪费。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意义,并且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课前复习。这一课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是需要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教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标记出来,通过应用工具书对生字词进行查找标注。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在课上就会更加容易地跟老师进行配合,进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是组成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语文课程的教学。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听课方法,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语文就是一个需要背诵和积累的科目,特别是很多课文中的古诗、文言文、句子和经典课文都是需要背诵的,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好语文的三大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心态调整。首先,熟知盲点。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衔接过渡的着力点。

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明显在增加了。其具体变化情况简要归类如下:

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初中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知识,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从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初中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③文言文阅读要求提高。初中强调“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淡化词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则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并力争在实践中一反三,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④新增精读的阅读要求。初中现代文阅读仅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则要能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⑤课外练笔要求数量陡增。初中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则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课外练笔新增一万字。

总之,“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是制约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的“瓶颈”、“盲点”。为此,在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时,同学们要加以重视。

其次,摆渡自我。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徒弟们恳请大师表演“移山大法”。大师欣然应允,开始打坐。可是数个时辰过去,山仍岿然不动。面对疑惑不解的弟子,大师不慌不忙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现实形势,“刻舟求剑”,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此时,需要适时改变我们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踢”。较为常见且实用的做法有:

⑴做好心态“摆渡”,提前“上岗”。作为刚刚从中考战场上走下来的初三同学,大都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中考已经过去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啦!这种思想或现象的产生属于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同学们也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中考既是一个“中转站”,同时也是一个“加油站”。它承前启后,是高中学习生活的“前奏”或“序幕”。同学们可以利用中考后的暑假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早实现角色转变。

⑵依据差异“摆渡”,有的放矢。高一语文学习既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延续与跨越,又是高中语文学习的起跑线,起着初中语文学习向高中语文学习过渡、衔接的桥梁作用。所以,同学们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初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摸索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牢牢把握住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不打无准备之仗”。

初高中语文学习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①初中侧重于“识记”,高中侧重于“理解”;②初中强调知识考查立意,高中强调能力考查立意;③难度不同。中考是水平性考试,语文试题难度低,高考是选拔性测试,语文试题难度大;④学习方法不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语文学习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而高中语文学习则强调“自主学习”。

⑶强化预习“摆渡”,转变学习方式。初中语文学习是以获得知识为主,属于“被动”学习;高中语文学习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属于“主动”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即将进入高一学习的同学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高中语文教学,立足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思想,教师的教学职能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是一个从“授鱼”向“授渔”转变的质的飞跃。为此,同学们应尽早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预习以“定向预习”为主,切忌“遍地撒网”。暑期预习更要针对薄弱环节,运用“勾画圈点”“看注释”等方法来培养自学能力。如,文言文的预习,要做到字字实,句索要旨,预习重点应放在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及翻译等双基知识上。

⑷瞄准盲点“摆渡”,完善知识储备。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语文学习等工具书。养成正确使用字典、辞典的好习惯。

毕达哥拉斯说:“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离开了“自主学习”的学生,既走不远,也学不好。同学们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摆渡自我,顺利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而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心理与技能基础。

二、要点。本着提高“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思想,关注主干知识要点。主干知识:知识范围涉及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小说散文阅读、诗歌鉴赏和作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运用,着重于成语、语病、标点、对联等最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法知识,重点关注文言词法、句法和常见常用修辞;阅读理解,重点关注文言文的“意译”,散文阅读侧重分析结构和梳理思路,小说阅读侧重人物形象分析;关注新闻,主要包括新闻播报和新闻阅读;诗歌鉴赏,侧重意象把握及鉴赏角度;作文方面,重点解决审题立意和素材料理等关键问题。

下面仅以成语为例子,解说如何学习掌握“要点知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梳理成语知识

正确使用成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万辨义为先”。现实生活中因不明成语特性而误用的现象随处可见。成语也有“脾气”,也有“生活习性”,需要同学们去熟悉、理解、把握。成语的“脾气秉性”呈现为以下方面:

成语有谦敬。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词,只适用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适于别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抛砖引玉”谦辞;“不耻下问”敬辞。

成语有感情。成语本身具有褒贬之意,讲究“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其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是训练、考查的重点。

成语有性别。即成语有性别歧视,也讲男女授受不亲。有些成语只用于男性,或只用于女性,或用于夫妻之间。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如“举案齐眉”,适用于夫妻之间。

成语表数量。即成语也有“集体”与“个体”之分。如“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其前面不能再用数量词修饰限制,其后面,也不能再用“们”来表示多数。

成语有兼职。即成语具有多个义项,多种色彩,身兼数职。如“灯红酒绿”,①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用此意时为贬义词);②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用此意时为中性词)。

常见的“兼职成语”集锦可圈可点,秀色可餐,数米而炊,灯红酒绿,平铺直叙,洁身自好,淋漓尽致,想入非非,贪多务得,乘风破浪,百花齐放,不翼而飞,美轮美奂,呆若木鸡,左右逢源,陈陈相因,分道扬镳,剑拔弩张,另眼相看,若即若离,作茧自缚,拖泥带水,粉墨登场,另起炉灶。

2.熟知误用类型

成语误用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误用褒贬”,“叠床架屋”,“谦敬错位”,“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搭配不当”,“不合语境”,“以偏概全”。

3.总结规律方法

造成成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不熟悉成语意思及使用特性,造成“词义”理解、“语境”判定“失真”。可采用“猜谜语”、“成语接龙”、“成语对联”、“分类整理”等方法,丰富积累成语,在关注成语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细心弄清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如“屡试不爽”的“爽”(差错)等,扎实强化词义理解;经常做些成语题目,提高识别语境的能力。

4.迁移训练巩固。

可采用“猜谜语”、“成语接龙”、“成语对联”、“分类整理”等方法,丰富积累成语;经常做些成语题目,提高识别语境的能力。

三、方法措施。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孟子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里所说的方法,主要是指学习方法。作为一名提前上岗的“高考预备役战士”,不妨从以下方面做好初升高临近开学前的语文学习准备工作:

⑴制订学习计划,确保语文衔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中语文共有五本必修教材,其中高一四本,占必修的80%。不论是从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高

中语文知识都明显多于初中,单纯的想把学习重心放在高二或高三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而且还会给以后的语文学习造成很大的负担。

为此,同学们可采取“四定法”制定个人暑期学习计划。所谓“四定法”,即定向、定量、定时、定法。“四定”之中要特别强调“定量”与“定时”,此两点是落实“循序渐进”复习策略,提高暑期补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定向”,即补什么。补汉语语法知识。汉语语法知识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类语法知识。即补初中语文教学中被淡化的“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等内容,使弱化了的语法知识重新被我们重视起来,并加以修补和强化。

“定量”,即补多少。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针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增补训练时,要立足于基础性运用的原则,尤其是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高一新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语法知识等内容。从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补起,明确梳理短语的结构、句子成分及结构类型、常用修辞手法等内容。

“定时”,即用多少时间完成。针对补习的汉语语法内容和数量多少,结合自身学习需要,科学设计补习时间安排表。因人而异,重在有效。

“定法”,即如何补。相传,古代有一中医为病人看病,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患处,病者随即大声呼喊“啊!”中医对此加以针灸,痛症果然得以缓解。于是这些特殊的痛点便被称为“阿是穴”。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中医看病的做法,寻找同学们的知识缺陷这一“阿是穴”,对症下药。即“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不搞“一刀切”,以便使同学们的语文知识补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⑵铺“路”搭“桥”。有人曾说:“初高中语文是个‘同心圆’,只是半径大小不同。”此话道出了初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差别。其实,高中语文学习并不可怕,“温故”而“知新”,即可轻松搞定。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六册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前面都有简明的内容介绍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设计较为全面,且富有层级;课文之间穿插介绍了阅读、写作、语法知识;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视与培养。

同学们可以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借阅高一上学期语文教材尤其是必修一教材,翻看目录,按照文体和知识点的分布来绘制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知识树”;同时,做好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相关文章及作者的专题“对位”工作,以便更好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如,初中阶段学过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雪》《风筝》《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对位”复习,既熟悉了小说、散文、议论文等文体知识,了解了文章布局写法,又为高中语文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一石多鸟”。

⑶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衔接过渡方法。

一要重视阅读记诵之功,增厚语文积淀。“胸有万卷诗书,笔下才有锦绣辞章”。“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没有“量”的积累,怎会有“质”的飞跃?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勤读、善读、精读的好习惯,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提起要,钩其玄,悟其理,品其味”,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阅读中学会借鉴与消化吸收。要尽量把自己所背诵的古代诗文及名言名句,合理地融入到自己阅读写作之中,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外练笔”的质量。

二要抓住老师的手,学会听课。初高中语文老师讲课风格存在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同学们刚刚升入高一的前一、两个月,会普遍感到不适应。为此,同学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入乡问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及早适应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

三要上好开学第一堂语文课。第一堂语文课是升入高中后师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语文老师精心准备,介绍语文学科特点、课程教学计划和自己讲课风格。老师们使尽“浑身解数”,把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或窍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学们要用心倾听老师的讲解,以便让自己跟随老师的思想“登堂入室”,把握高中语文的学习的“脉搏”。

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早融入新的集体。从初中进入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将会面对新的环境和许多陌生的面孔,同学之间比较生疏,此时,应主动参加些语文课外活动,这样,既熟悉了新的环境,减少了陌生感,又展示了个人才华,提高了自身语文学习实践能力,进而为顺利跨过“初升高”这道人生门坎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每逢新生入校,一般都要举行自我介绍、“我爱我家”、“庆祝教师节”等活动,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并做好充分准备。“自我介绍”,是同学们进入高一后的第一次登台“亮相”,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用心准备。

篇6

故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切入语法教学,对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显得尤其重要。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其在语文教学的地位几度沉浮。语法曾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先前语法教育与文学教育是并驾齐驱的。可是后来,语法的地位发生了动摇。近几年来,很多人认为,主、谓、宾、定、状、补在语文学习中,最让孩子头疼,从而大大削弱了学生对语文这门科目的兴趣,同时语法耗时多而收效小,所以语文教育界发出了“淡化语法教育”的呼声。以至近期的语文教育在语法教育方面着重在语言文字的解释方面,并没有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以系统的语言规律的基本知识,其结果是使学生缺乏严格的语言训练,在写作中形成语法、修辞、逻辑上的严重混乱。

对教师而言,语文教学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进行,高考不考语法,教师也只好不负责任地对语法知识充其量只作一下“蜻蜓点水”而已。学生语文能力的逐年下降不能不说与近年忽视语法教学毫无关系。事实上,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也就是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规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沟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口语与写作实践能力。语法学习也就是一种语言技巧的学习,是可以作为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的。

当然,因为语法的纷繁复杂,有的语法现象可能还存在着争议,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淡化语法教学,其关键在于教什么,怎么教。关于这个问题,我看还是得取决于语言应用实践,基于语言应用实践我们也不宜讲得过多过细,但一定不能不讲,讲的目的还是在于学以致用,在学以致用中将语法知识化为一种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年,英语受到重视,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方面往往要比学习汉语语法更为重视,从而让学生走入将英语语法套用汉语语法的误区,从而给语文学习造成了困难。学习汉语语法因此更显得有必要了,因为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是存在不同之处的。

篇7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问题;改善方法

1引言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因此,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要想学生在高中阶段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大学,学好语文是必须做到的。同时,语文的学习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体现语文的精神。从中可以看出,如何改善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经验,主要论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方法。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没有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从表面上看,就是对汉语的系统化学习,基本上是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就给学生带来一种语文学习很容易的错觉,从而在日常学习中掉以轻心。在高中所有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下太多功夫,主要把学习重心放在数理化上,有些语文老师还会主动把课匀出来让给其他科目。虽然老师的初衷是为学生成绩着想的,但造成的结果却是学生对本应该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生字知之甚少的尴尬局面。我们常说,态度决定命运,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不纠正过来,语文学习的成效就无法得到明显提高。

2.2 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现阶段很多的教师都没有重视这一点,都只是在盲目地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教师运用多媒体在进行教学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只是大量地、不断地进行授课,这样的话学生可能根本跟不上多媒体变换的速度,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不够高,久而久之学生可能产生厌倦学习的思想。除此之外,每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现阶段教师没有区别对待语文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目标,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语文学习的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2.3 没有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还在延用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语文课堂上老师按照备课从头说到尾,完全是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告诉他们哪里是重要内容要划重点,不大会注意学生听课的反应。对于学生而言,这样古板的教学方式普遍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基本上他们学习语文的方式就是将老师布置的任务背一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没有创新精神,无法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4 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氛围差

课堂学习氛围差是高中语文教学常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将导致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欲望。这里的学习氛围包括了课堂的活跃程度、学生的学习热情等等。目前语文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样往往只有教师以及少部分的同学在认真听讲,其他的学生都不会参与到课堂中来。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语文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记笔记,没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或者说学生都是在被动地学习。

3 改善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3.1 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注重度

学生对语文的注重度不够,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所有课程中,需要加强语文学习的认识,并充分意识到语文学习在我们生常生活中的作用性,从而把学习重心放在语文上。与此同时,要纠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提高语文学习的成效,避免出现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生字知之甚少的尴尬局面。

3.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语文教学方法

在选择语文教学方法之前,需要做好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工作,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计划。这一点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大量的调查,通过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平时成绩来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再来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比如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的要求就应该更严格,完成同一项学习计划的时间应该更短;对于语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放宽要求,完成学习计划的时间也可以适当地延长,这种方法不仅仅是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状况,顺应发展规律,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3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地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转换成“学生讲,教师听”,这种方法是指教师与学生改变身份,学生自由地选择授课的内容,自己备课寻找上课时需要的资料,然后进行授课,而教师则在台下认真听讲的模式。这样的话学生在寻找各类资料的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不一样的收获,获得知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再比如积极利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不同的研究课题给不同的小组,小组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各个小组进行比赛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性以及思维性。

3.4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现阶段高中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都可以看成由于学生缺少语文学习兴趣而造成的,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前讲一些关于语文的小故事,比如说讲曹雪芹平生的故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比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可以分角色来进行表演,有人表演周萍,有人表演四凤,有人表演老爷,来真实地讲述发生的故事,这样趣味的学习必定受到欢迎,必定有很好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高中教师的职责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只有更新观念,主动适应、参与教学改革,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指导学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高中语文课堂是求知者的天堂,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宋道东.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谈[J].中国-东盟博览,2011,(10).

篇8

一、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了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应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一套科学而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培养正确的思想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站在科学的立场上判断是非,透过现象看本质。现在的社会是人性化的社会,人文主义贯穿教学的始终,因此古今中外人类总结出来的其他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对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掌握正确的一般性的学习方法。一般的学习方法是前人积累和总结下来的经验,能帮助我们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温故知新的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方法、循序渐进和跳跃前进的方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的方法等等。

二、中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教给学生以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1、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是指一个力求接触和认识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它能给人类带来积极的情感和体验,因此对人的行为产生动力的作用

学生的兴趣从多方面反映出来: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课外事物的兴趣、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等。作为语文老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好的老师,它能指引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更浓厚的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也能不断总结学习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提到自学能力。

2、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掌握足够的认字数量、词语数词、基本的语法修辞学史知识、一般的文章结构文章体裁、常用的听说读学知识、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常识等等。

学生只有掌握这些基础的语文知识,才能在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从而指导学生自学各种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掌握基本的语文技能,包括能够熟练地翻查常用的工具书;正确选择注释;能根据读物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把握适当的阅读速度;能对刊物摘要笔记、评注;能根据学习的目的、重点难点,查找资料,编辑目录索引;能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作简单的演讲;能积累素材,规范写文章,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只有掌握这些语文技能,学生才能在碰到任何一种读物时,积累更多的知识,学以致用。

3、良好的智力品质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强大后盾。

良好的智力品质,包括记忆较持久牢固、联想和想象丰富多样、听说读写转高度集中、判断分析和综合深刻严密、在知识和能力的应用方面较正确灵活等等。学生只有具备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

具体的做法有:

首先,通过座谈和指导并付之实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素质,这样不仅能从思想上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态度;而且能在情感和个性方面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

其次,在课内课外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创造浓厚的自学氛围,诱发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并不断引导学生把这些学习语文的习惯应用在学习课堂外的知识。

最后,通过学习,掌握语文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能学到应有的语文文化知识,培养应具有的各项语文能力,从而指导其他的各项能力的提高。

学生培养了自学语文的能力,离开教师也能自学,这就实现了“教为了将来不教”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从教育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培养学生较完整的非智力素质,使其喜欢学、自觉学、习惯学;2、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品质,使其善于学、学得懂;3、指导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使其学而有识;4、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使其学以致用。最终使学生具备较健全的主动的语文自学能力。

三、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应具有的素质

首先,语文教师明确“教是为了将来不教” 的教学思想,并贯彻到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去。

篇9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本土文化 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官方语言,已经广泛深入国内的各个领域。高中阶段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更是学习英语极重要的阶段。新课改的推进,不仅能够提升英语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阶段的地位,而且对英语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务必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真正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改变课堂一言堂的局面,活跃整个课堂氛围。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因此,在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务必对此进行改革,提出更好的解决措施。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输入的缺失

正所谓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各个民族的文化同各个民族的语言是密切联系的,要学好一门外语,务必要充分了解其所在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真正将文化和语言结合起来。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不断受到国人的重视,这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好奇和兴趣。然而,在不断重视英语文化的同时,造成中国本土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缺失。

英语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学习英语是为了培养我们使用这一工具的能力。现阶段的英语交流仅仅是简单的打招呼一类的交流,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其中,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们不仅要谈论对方国家的文化,还要谈论自己国家的文化,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过于强调认知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这使得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文化不平衡,导致学生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2.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衔接性

学生在进行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之后,再接受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但是这长达七年的英语学习中,学生的听说能力依然较弱,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是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在一起。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很差,高中英语教材和大学英语教材难度不同,大学较难。这样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出现了改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较重视英语语法和笔试能力,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则更重视对英语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欣赏,使得在英语听说方面有所欠缺。尽管在高中英语教学阶段,新课标中对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各地高考对听说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同,使得各地学生的听说能力相差较大,而部分大学教学中,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对于听说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没有很好地衔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大多对英语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则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即可,而现代大学英语教学中,则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学生更多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这一巨大的差距,会让大学生在开始大学英语学习时产生不适应感。

二、解决高中英语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在现如今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英语学习的定义,这一学习不仅仅是进行西方文化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为了学习而学习,而应当正确理解和认识英语学习,将英语真正用做一种交流工具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一味地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当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设定一定的英语文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化相结合,鼓励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

与此同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不要一味追求分数,让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和语法,应当让学生掌握更加灵活的英语学习方法,重视学生的文化素养教育,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国文化描述的文章,充分结合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2.教材编写合理化、体系化

在现代高中英语教材编写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在针对英语教材进行编写的过程中,应当有一定的体系,设置具有个性化的课程,同时,这一套英语教材应当是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的,整个教材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诸如:在初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适当开设不同的个性化的课程,例如:语法课、听说课、阅读课,采用分层次的英语教学方法。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应当有一定的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一味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忽视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因此,大学教师应当借鉴高中教师教学方法,高中教师应当参考大学教师教学方法,创设出更多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诸如:读写译交互式英语教学或者听说合作英语教学等,让学生从根本上热爱英语学习,以此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更加明确教学目标,重视英语教学编写的合理性和体系化,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中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改革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得与失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第一届课改学生已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笔者在担任了第一届初中语文课改时期的教学工作后,又担任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在近两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体会颇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成功之处将极大地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但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将影响高中语文教学,站在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角度上,回顾初中语文课改既有得也有失。

(一)

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来说,初中语文课改都为高中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局面,为高中语文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课改开拓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带来了生机。

初中语文课改就像一块实验田,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进行播种。这实际上为教师们提供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教学形势下,创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便产生了。“教无定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合理利用大众传媒手段等,这其中不乏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在极大丰富初中语文课堂的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经历过语文课改教学的学生们,在形式多样的课堂熏陶下思维是异常活跃的,他们会给高中的语文教师们提出各方面的知识欲求,这势必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发展与变化,促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活跃了,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课改促使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转变,为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双主体”教学关系奠定了好的基础。

新的教学理念中,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知识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而初中课改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实现这一“双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事实上,初中语文课改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学生的主体意识已被唤醒,这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为师生研讨问题,共同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的土壤。

三、初中语文课改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激活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章节,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丰富的内容,比如中国的京剧介绍、广告设计、设计导游词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创新、发散的思维,这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能力已在初中阶段得到很好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再进行研究性学习就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初中语文课改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比如大量阅读、古诗词鉴赏阅读等,甚至在中考试题的设置上都对这一方面有所涉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初中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力地推动了高中阶段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①“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②初中语文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评价,不以分取人,这为习惯了以高考指挥棒为唯一评价标准的高中语文教学做了一次示范,为高中语文的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了可参照物。

(二)

但是,在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初中语文课改的不足之处,对于知识强调体验,对于基本技能却不够重视。

一、语法知识的淡化处理,为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难度。

语文语法知识早已作为非考试知识,在所有的初中语文课改教材中找不到一章关于语法知识的内容,许多学生连什么是主、谓、宾都没有听说过,而这块极其重要的知识实际应该在初中时期得到补充、巩固、加强,但遗憾的是这块知识却成为盲点,因为这块知识的缺失使得高中的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特别是古文教学更是让教师头疼,教师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加不会举一反三。语法知识向来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它可以不是考试点,但却应该是知识点,而且应该是最基础的知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文语法知识没有系统地学习的话,不仅语文学习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英语学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课改中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工具性的重视不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③初中语文课改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非常重视,重视培养学生的过程体验及思想上的升华,却忽视了对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比如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应用文体掌握得不够好,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而书面表达能力尚不足等。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又增添了负担,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不少,但却无法将这些体验表达出来,这无疑没有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三)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课改应更具科学性,为高中语文教学铺好路、搭好桥。初中语文课改下一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教材的改进与研究,反思初中语文课改可以是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中更具研究性、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应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石,这块基石的厚重与否,取决于我们语文教育者的努力探索,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初高中语文教学定能成为一条线索明晰、流畅的教育过程。

注释: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总结

语文是与生俱来的学科,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启了对语文学习的启蒙。而想要学好语文,就应该亲近它,甚至热爱它,从心底里接受它的枯燥和博大精深。语文作为母语,对于国人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可以缺乏数理化知识,但是一旦欠缺语文素养便会被人们当做愚蠢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语文的兴趣,一步一步的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架构,从而深识语文,爱上语文,懂得语文。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现状

语文教育受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无法突破自我,将语文局限在教室之中。而高中生学习语文更是增加了难度。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不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堆叠,而是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课外阅读的积累,这就加大了高中生学习语文的难度,若在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就容易让学生将语文学死。这也就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对语文学习的迷惑,找不到问题的症结也找不到语文学习的具体方法,以至于一直不能在语文学科上突破自己。

二、高中语文学习的难点

高中语文共有五个板块,分别是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运用。高中生主要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三个部分有一定的难度,找不到能够提高的方向和方法。1.文言文阅读。高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以课外传记为主,主要取材于《宋史》《明史》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理清文章的大意,了解传记的主人公所做的每件事情和所说的每一句话。在进行语句翻译时要掌握好基本的文言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猜词能力,知道在一个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谓宾中不能省略的是谓语,而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所以在进行文言阅读时最主要抓的便是动词。而知识上的储备和猜词能力是高中生欠缺的。2.现代文阅读。高中语文的改革加大了现代文阅读的难度,不仅增加了阅读的量还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学生切实的回归到文本当中摘取人物的性格和体会人物的命运。而高中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很难对小说的某些人物进行深刻的体会,以至于在答题时困难重重。3.作文。作文是语文学习最难的一关,也是教师和学生最头疼的一个部分。因为写作不仅要通顺优美的语句,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行限时创作,如若不然,语文的整体成绩就会掉很多。高中生由于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导致在作文时容易缺乏真情实感,而有感而发才能写出好文章。

篇12

关键词:法语;教学;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02-02

在如今中国与法语国家政治经济关系都良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去法国等法语国家留学或工作。一踏上法语国家的领土,那些抱着留学或工作梦的年轻人马上就发现自己处于一个全法语交际的环境中。然而,即使是在大学里学了四年法语的法语专业的学生,面对这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也还是会碰到交际上的不少问题。

一、法语交际能力欠缺的原因

似乎以上问题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有关。“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最先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何人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文秋芳认为,“与母语交际不同,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为此,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具有针对性,因为这一概念包括了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法语学生中,法语交际能力欠缺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有悠久传统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强调尊敬师长、谦虚谨慎、和谐、中庸,学生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敬老师,在课堂上要听话,保持安静,要谦虚,不要提愚蠢的问题。第二,中国法语专业的教学目的。中国的教学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笔头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法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往往就是成功通过全国的法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而这两门考试都只有笔头考试的形式却没有口语考试的形式,这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与学生都只聚焦于笔头考试要考的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在语言的运用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第三,传统的外语教授与学习方法。中国的外语教学方法过于强调语法的学习和翻译,提倡“强记”,不利于课堂上运用外语的习惯的培养。而且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教师放在中心位置,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或兴趣,因此在中国的课堂上,本该是学生被训练习惯在公共场合用外语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实际情况却是教师总是比学生说得多。

二、法语交际能力欠缺的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这种法语交际能力欠缺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适当修改全国法语专业四级和八级考试的大纲,把口语纳入考试范围,可考虑用独白和双人对话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如此一来能大大提高教师和学生对口头语言表达的重视程度,从而逐步提高法语交际能力。第二,各高校重新安排法语课程,减少语法学习和练习的时间。因为这种枯燥的语法学习只是让学生在没有语境,没有具体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做无尽的笔头语法练习,学生虽然能通过这种大量的语法练习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却被过多挤压了原来应该用来听和说法语并用法语互相交流的时间。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增加法语的实际运用的课,在这种课上进行角色扮演的口语训练,或读写法文的有用文本,如简历、动机信、感谢信、邀请函、合同等,这些训练都有利于法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第三,虽然“交际教学法”被引进入中国已有二十多年,教师们几乎还是采取传统教学法来教授法语,即重语言知识的获得而轻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且他们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比较陈旧的,由中国教师编写的,里面的对话有些并不太符合法语国家人们的真实生活情形。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把“交际教学法”真正引入到中国的法语课堂里,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应该比传统教学法占更大的比重,同时选取内容更新、更真实、更合适的教材,尤其是法语国家编写的原版教材,以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法语国家的文化。第四,我们认为目前急需给中国的法语教师们提供更多的定期的专业培训,尤其是有关教学法的培训。如果能够让法语教师们接受更系统更科学的培训,相信对法语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虽然一些年轻的法语教师取得了法语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文凭,但他们不一定很好地掌握了法语这门语言或法语国家的文化。中国教育部门或高校本身应该为这些中国的法语教师提供更多去法语国家进修的机会,以使他们更好地提高法语水平,更深地了解法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才能帮助学生提高法语交际水平。第五,外教在中国的法语教学上所占的分量也不能忽视。胡文仲(1994)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我们认为作为母语是法语的外籍教师,他们对自己的语言与文化远比任何一个中国的法语教师要了解得深,所以他们应该承担比中国教师更多的教学任务。如今在中国的高校里,法语专业的外教人数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建议,外教的人数和课时都应该大量增加,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跟他们交流。中国的法语教师与外教也应该更紧密地合作,同时,外教也能利用这些交流更好地熟悉中国学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法语交际水平。第六,我们认为中国教育部门或高校应该为中国的法语学生提供更多去国外短期留学或工作的机会,让更多的法语学生走进法语国家,亲身感受当地的风俗人情,这样的短期异国经历会为将来在法语国家的留学或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减少法语交际中的障碍。最后,我们认为法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寻找大量法语学习资源,如小说、电影、歌曲、游戏等,这些都有利于法语的实际运用。学生也可以跟法语国家的人在网络或现实生活中练习法语,以提高法语交际水平。

提高中国法语学生的法语交际水平任重而道远,而作为法语教师,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努力提高自身的法语水平和教学水平,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用法语发言,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与母语为法语的外国人进行较深入的交流,力求在四年的法语专业教学中让学生达到良好的法语交际水平,并鼓励学生利用目前中法间良好的外交关系,努力把握机会去法语国家深造,提高法语水平,更好地利用法语这一语言工具达成自己的梦想。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跨文化口语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8.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71-73.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4]杨宏.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COURTILLON Janine,Elaborer un cours de FLE[M].Paris:Hachette,2003.

篇13

一.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还存在着教学方法老套、落后,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适时地对高中语文实施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改变现状的必要途径。新课改偏向于教材以及教学的改革,一般认为,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改革教学方法的问题亟待解决。从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来看,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主要影响是使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学生的根本需要包括充分学习书本内容,全面掌握知识,具备一定的语文技能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单一式、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新课改施行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2.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具有丰富的个性特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性化教学的开端,它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重视,也是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尊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才能,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步。

3.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能够拥有一定的语文技能水平和写作能力。高中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为了取得最好的成效,一般都是围绕着教学目的来开展。新课改的推行,更加重视了高中语文的目的性,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有利于教学方法变得更为有效。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朝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授课、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教师适当的给予一些启发,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领会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发挥教师的教育、启发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开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作为了教学方法中主要的发展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好新课改对高中语文的这一有利影响,积极的朝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发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着教学成效。当学生处在积极的学习和思考状态中时,教师的教学会相对轻松而有效,但当学生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督促行为,那么教学取不到成效。因此,从教学的结果来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满足当下高中学问教学模式的要求,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三.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篇14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现状;对策

一、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现状

不止是教师,学生也非常重视英语作文。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成分,英语作文这种题型在考试中,也具有非常大的分值,所以,教师和学生都明白学好写作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也能使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程度大大增加。长短句、语法以及词汇都是基础知识中所包含的内容,学好英语写作的最终目的能够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整体过程中得以提高。师生重视英语写作,所以花费时间在现实的教学中进行练习,然而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必须的语言环境的缺乏,使得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英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一些教师没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且没有全面对于英语作文的认识

作为直接执行向学生传授知识且组织课堂教学的人,学生的学习水平极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倘若教师有着丰富的知识以及熟练的业务,自然而然的也就能让学生有足够高的学习起点,足够多的知识进行接收。相反,则学生能够接收的知识极少。所以,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必须提供拥有高水平的教师。然而在现实情况下,许多英语教师因为学历限制,或者其他种种原因,没有较高的英语教学水平,也就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因为应试教育对于许多英语教师有着重大影响,他们没有较为全面的英语作文教学认识,只为考试准备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英语写作练习,一切教学出发点都是围绕考试。为了使学生的英语成绩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甚至于提供许多英语作文写作模板。如此,就造成了依赖模板、僵化呆板的学生思维。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极为有害。

2.英语作文教学方法与技巧不足

“教学有法”这个词语说明了教学效率以及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好的教学技巧以及方法。与其他方面相比,存在于英语作文教学中的教师应当具有更高的技巧以及教学方法。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对教学技巧以及教学方法并没有加以重视。在传统的,比如,布置题目、大量练习等教学方式的重复之下,学生无法负荷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无法适应时代要求,更不用说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效提高。甚至令学生疲惫地去应付“题海战术”,使学生失去英语写作兴趣以及信心。

三、搞好英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师对英语作文教学有正确的认识,且应该对教育观念进行及时更新

意识到在应试教育下陈旧的教学观念对时代潮流不适应。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当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使传统教育中只重视英语分数的思想得到改变,另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深刻而全面地理解英语作文教学,意识到英语作文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的英语成绩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所以,急功近利,只看短期目标,不应该是一个初中英语教师的合理做法,而应该结合学生的长期发展以及短期需要,对学生的写作素材加以挖掘、写作思维加以启迪、写作兴趣加以激发。从而使学生更多掌握语法,以及组织排列长短句,掌握写作方法与技巧,从而使学生的英语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2.做好单项训练,积累素材,打好基础

如果想要训练好单项训练,打好写作基础。那么首先就要锻炼英语写作中语法以及词汇两方面的能力。倘若把写作比喻成大厦,那么砖瓦就是词汇,框架就是语法,两者都不能缺少。也就是说,写作的基础就是英语知识,教师应当对此非常重视,从而通过许多必要的措施以及方法去掌握基础知识。在进行教学实践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每个单元的句型、用语、词组以及单词的听写以及默写,保证每个学生达标过关,对单元内的单词掌握牢固,灵活运用单元中的句型和习惯用语。而且,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许多汉译英方面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英语以及汉语表达方式加以理解,并且对所学内容的基础加以巩固,这样也就能够使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规范,英语思维得到提高。学生应该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

3.合理运用教学技术以及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每个英语教师都应该对教学技巧以及方法进行掌握,不但要使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提升,而且要使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对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1)教师应该把辅导学生写作的训练进行加强,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文体特点的介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要领掌握,使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比方说,对学生的开头、过渡、高潮以及结尾加以指导。(2)举例的出发点应当是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到写作意境之中。(3)应该及时进行作文批阅;而且把明显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尤其是让学生自己批阅作文找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加以改正。(4)教师在课堂之外应该对学生加以关心,通过交流与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提升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对作业进行合理的评价以及批阅,从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就是,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所以,在教师没有丰富知识和较高学历的情况下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进修,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充实。而年轻教师就应该对工作进行不断总结、实践和学习。用老教师的经验来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弥补,把不足的问题进行弥补等。这样才能够使年轻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使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得到奠定。而且,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的过程中,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和批阅,比如,对语法错误的查找、对句子连接是否符合语境的判断、对有无遗漏以及跑题的审查。同时把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作为基础,对学生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要求,用评语作为提示,对学生进行改正。另外,在发放作业本之后,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作业修改进行督促。

英语写作能够综合体现基础技能与基础知识,其并不是一日之间能够练成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必须有积累量变才能质变,在实现的过程中,应当做到训练的循序渐进,所以,它的落脚点应当是平时的每一次训练,在听说读写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当中,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能够令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毓芬.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J].新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