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叙事分析理论范文

叙事分析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叙事分析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叙事分析理论

篇1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 Thcodore R)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首次提出“经验的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述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1983年萨宾发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扎根隐喻的故事》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叙述的作用。1986年萨宾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核心观点即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动的基础。叙事的概念与叙事心理学开始显现,叙事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叙事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1990年,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辅导)诞生的标志。他们认为当人们把自己与问题混为一谈并在“主流叙事”的影响下丧失、限制、否定了自己的人格时,在治疗中进行重构就尤为必要。他们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观点应用到临床治疗,尝试帮助来访者“表演另类故事”,让他们从“单一”知识中解放出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初,叙事辅导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台北的吴熙琄出版《最新又潜力无穷的疗法:叙事疗法导读》一书;2001年,廖世德将怀特与艾普斯顿的著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同年,怀特首次在台北举办“叙事治疗工作坊”。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北谘商辅导中心积极致力于推广叙事疗法,该中心于2003年举办了“叙事治疗进阶个案研讨工作坊”;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亦于2003年开办“叙事治疗的多元面貌”课程。此外,香港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曾在2003年举办了两次叙事治疗工作坊。

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

1 叙事辅导法的基本主张

所谓叙事辅导法,即通过引导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安全环境下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的心理辅导方法。叙事辅导的重点与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叙事辅导法是一种以来访者中心为取向的咨询方法。叙事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它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辅导者只是在旁边陪伴;来访者应当从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中找到自尊、自信与价值,从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咨询师在运用叙事辅导法时,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而合作的;“咨询师是来访者改变的促发者,而非按照自身的取向将专业知识强加于来访者的动机和需要之上( 张涵,2013)。”

怀特认为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Payne,2012)。”

叙事辅导法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技巧,鼓励有意识的觉察与转化。在进行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通过认同、谈话、强化来访者所讲故事的积极方面而创造出尊重和接纳的氛围,促使来访者重新建构其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实现观念与行为的正向改变。

叙事辅导法主张将谈话的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支线故事是来访者所叙述的“问题故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或者是对生命体验的重新诠释。怀特主张让来访者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通过协助来访者进行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Payne,2012)。”

2 叙事辅导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为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在后现代时代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人将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总体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或怀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些批判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用“差异”原则来取代“中心”概念,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或两极性与独断性的基础上,撼动“整体”,打破“结构”;第二,从纵向思维转换为横向思维,即传统等级体系一般的 “树状结构”思维向动态、发散的“根状茎”式思维的转变;第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第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即反对把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当作当然的、现成的前提,反对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第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寻求对于现象的多种解释;第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 可预见性、不确实性、突变性、异质性、与多元性(冯俊,1997)。

从以上对后现代主义哲学观点的梳理来看,关注差异、去中心化、打破正统、主流和权威、解构和关注解释的多元是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关键,也正是这些核心思想影响了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叙事辅导法的支撑理念即让来访者重新定义问题和人生意义。在来访者讲述“问题故事”、外化问题之后,引导来访者讲述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或者从非主流的视角重新解读问题故事。

3 叙事辅导法的具体操作流程

3.1 来访者叙说自己的“问题故事”

辅导者需要为来访者创设不受干扰的、安全的环境,以尊重与专注促使他讲述自己的故事。通常来访者的故事充满了挫折、失望、悲伤甚至绝望,因此称之为“问题故事”。

3.2 界定并外化故事中的问题

在来访者讲述自己的故事后,辅导者鼓励来访者自己界定故事所反映出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无法说出任何词语,辅导者可提供几个供其选择,例如“忧郁”、“悲伤”、“愤怒”、“工作压力”、“恐惧”、“焦虑”等。

同时,辅导者应强调问题对个人的影响而非人本身具有问题,此即问题的外化。例如辅导者应表达“抑郁干扰了你的生活”,而不是“你变得抑郁”;应表达“你被压力影响着”,而不是“你很有压力”。外化问题的目的在于协助来访者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并且了解问题来自于环境或人际互动过程,而非其心理或人格。

3.3 发现并聚焦特殊意义事件

特殊意义事件是来访者所讲述的“问题故事”或叫主线故事之外的、具有某些正向激励作用的故事或经验。在来访者讲述完“问题故事”之后,辅导者应引导来访者讲述其他经历,从中发现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并对该事件中的某些细节与过程加以聚焦和描绘。

3.4 引导来访者“重新入会”(re-membering)

“重新入会”即鼓励来访者通过举行纪念仪式、书写记录、重游故地等方式正视“问题故事”或创伤性事件,以期获得支持与抚慰。“重新入会”必须在来访者通过发现特殊意义事件而重拾自信与勇气之后进行。

3.5 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说-再叙说

在此阶段,辅导者可建议来访者邀请其朋友、亲人或同事分享自己改写后的故事。这些局外见证人可在分享过程中讲述自己受来访者触动的某一段经历或故事,如此可通过生命经验的共鸣增强来访者的内心力量。

3.6 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结束辅导

当来访者确定自己的生命故事不只是“问题故事”,其他经历与故事中所蕴藏的正能量足以支撑其未来生活时,辅导就可以结束了。辅导者可邀请来访者的重要他人前来进行再叙说,并通过仪式或颁发证书来铭记这段过程。

4 辅导案例

来访者:王某,女,20岁,大学二年级学生。因其母亲在“5.12”汶川地震中不幸遇难,自己难以摆脱悲伤与抑郁困扰。

辅导目标:与王同学建立良好咨访关系,帮助她正视母亲去世的事实和悲伤情绪,找到改善负面情绪的动力,开始新的生活。

辅导次数:五次。

4.1 第一次辅导:叙说自己的故事并外化问题

王同学在辅导员的建议下第一次来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讲讲自己的故事。以下是王同学讲述的故事内容:

我老家在绵竹农村,2008年“5.12”地震前,母亲在家务农,父亲在外打工。地震发生时我在学校宿舍,房间的剧烈晃动让我很害怕。当我知道母亲不幸被垮塌的房屋压死的消息时,我很震惊,不愿意相信那是真的。但我在同学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可能是来不及悲伤,因为我要赶回家同父亲一起料理母亲的丧事。将母亲的丧事办完后,我返回了学校,这中间大概有一周时间。回到学校后,我不断想起和母亲有关的往事,不再喜欢和其他同学来往,也不想跟任何人说话;食欲开始下降,不想吃东西,身上没有劲,体重也明显减轻;我开始逃课,甚至不愿意走出寝室的门。我一想起和母亲一起相处的画面和片段,眼泪就忍不住地流下来;我不相信母亲就这样离开了我。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讲述后,首先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倾听她的故事,并且能够理解她现在的状态和心情。之后引导她用几个词语概括自己刚才所讲故事中的情绪和感受。该同学略微思考后用了“悲伤”、“孤单”、“失落”和“压抑”几个词语。

辅导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认知后,进而引导其将这些负面情绪“剥离”:你认为自己是悲伤的?你认为自己很孤单、很压抑?换个说法,你可以把悲伤、孤单与压抑看成某种东西,把上述表达改为“悲伤、孤单、压抑的情绪与感觉笼罩着你”,这些负面情绪终将远离你,它们本不属于你,你可以是快乐而轻松的。

4.2 第二次辅导:继续叙说故事,挖掘特殊意义事件

第二次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邀请王同学继续讲述自己的故事,但这次不讲地震后的,改讲地震发生前自己家庭、学习和生活中记忆犹新的事。王同学讲起初中时父亲为她买凉鞋的故事:

我对父亲的感情不如母亲的深。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挣钱,与我的沟通很少,感情很淡;我觉得自己甚至不太了解父亲,也不太确定他是否爱我,也有可能是父亲不善言辞,没有当着我的面说过那些表达情感的话。但是,我至今仍记得初中时父亲为我买凉鞋的事。我家一直很清贫,买凉鞋当然也是要选便宜的,便宜的鞋自然样式和质量都要差一些。可我当时偏偏看中了一双红、黄、白三色相间的皮凉鞋,价格比父亲准备给我买的那双塑料凉鞋要贵好几倍。我当时很爱美,也很喜欢那双皮凉鞋,所以执意要买。父亲虽然很无奈,很想节省钱,但最终还是妥协了,为我买到了心爱的凉鞋。我当时非常高兴,“父亲”这一抽象的称谓开始在我心里具体化为父亲鲜活的形象。

辅导老师听完王同学的故事后,点出该同学初次辅导时所讲的“父亲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失去母亲后很孤单”的观点并不恰当。父亲为其 买凉鞋的故事即可看作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在这次愉快的买鞋过程中,父亲展现了对女儿的包容、理解和爱;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情感,但他愿意为女儿付出,竭尽所能甚至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地满足女儿的需求,愿意包容并陪伴女儿度过难关,所以女儿不是孤单的。 4.3 第三次辅导:引入局外见证人强化叙述

辅导老师鉴于王同学所讲特殊意义事件涉及与父亲的关系,因此将叙事辅导流程的下一阶段提前,目的在于首先让王同学确定父亲对自己的爱、坚定与父亲的情感联系后再去触碰“问题故事”,与父亲一起去祭奠母亲。所以此次辅导联系了王同学的父亲到场,并请王同学当着父亲的面再次讲述了买凉鞋的故事。父亲听完故事后表示深受触动,自己都不知道当年的一个小举动让女儿记忆深刻,成了这么多年女儿最温暖的回忆。并且,父亲也认识到因自己不善表达而拉远了与女儿的情感距离。

4.4 第四次辅导:正视创伤

在上一次的辅导中,王同学与父亲加深了彼此心灵上的联系,孤独感与压抑感有所减轻。在此基础上,辅导老师征询王同学关于书写记录母亲点滴的意见,例如可以记录母亲的容貌、性格特点、喜好、与父亲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对家庭的贡献等,也可以记录自己失去母亲后的悲伤情绪和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王同学表示愿意尝试去书写,并打算与父亲一起去祭拜母亲。

4.5 第五次辅导:仪式性“结业”

王同学与父亲一起祭奠过母亲后,再次来到咨询室,并告诉辅导老师自己已经开始记录母亲的故事。辅导老师询问其记录母亲故事后的感受,该同学表示虽然过程中难免伤感,但能坚持写下去,慢慢地能把书写的过程看作是对母亲的一种怀念与爱。

闻此,辅导老师认为对王同学的辅导可以结束了。辅导老师象征性地颁发了一份“走出悲伤,重新生活”的结业证书,鼓励该同学开始新生活。

5 叙事辅导法对辅导者的素养要求

叙事辅导者除了应具备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健全人格外,还应具备以下两点特质:

第一,善于倾听。在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的角色就是倾听者。辅导者应当鼓励来访者尽可能详尽地讲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催促与想着如何应对。辅导者认真、持续的倾听与关注是获取辅导素材的重要途径。

第二,善于发现来访者“问题故事”之外的正向影响因素。辅导者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文本(来访者有时以信件形式表述自己的故事)理解能力,善于从中发现能够对来访者给予正向影响的事件或人物,进而放大这些事件或鼓励来访者与重要他人联系,以取得切实辅导效果。

6 展望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叙事辅导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心理治疗、辅导和咨询技术,具有以来访者为中心、操作性强和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例如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从已有研究与应用来看,叙事辅导法还运用于学校心理咨询与服务当中,解决中小学生、中等职业与大学生的多种心理困惑和问题。

此外,叙事辅导法最初由其创始人之一的迈克尔.怀特在家庭治疗领域探索而来,之后逐渐发展到个体与团体治疗和辅导。因此,从叙事辅导法的产生、发展和实际应用历程来看,叙事辅导法可广泛适用于个体、伴侣、家庭及团体心理问题尤其是情感创伤、自我认同危机、儿童问题行为与亲子关系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分形理论;时间序列;音乐;Lyapunov指数;关联维数

音乐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人们可以用音乐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可以用音乐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1].音乐以及其它语言类学科,都属于具有显著代表性的认知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音乐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的欣赏和分类,更多则是倾向与音乐信号的识别,当前关于音乐信号识别的研究包括很多方向,如音乐搜索查询、音乐生理学和自动生成曲目等[2].音乐信号的识别不仅可以运用于心理学和生理学[3],也可以运用于音乐数据库的搜索查询以及自动作曲.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音乐信号的信息量非常大,音乐的搜索和数据信息的分类非常复杂且困难,要对音乐搜索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和高效管理,就需要对音乐信号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音乐进行正确的分类[4].当前比较通用的歌曲检索方式就是在网站内输入歌曲的名字或者歌词的内容,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总是会忘记歌曲的名字或者歌词,但是不会忘记曲目的旋律,因此在该种情形下就要对自己能哼出的音乐旋律进行特征分析,从而得到信号特征进而在系统库内进行目标匹配.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分形理论和混沌特性,分析不同音乐曲目的Lyapunov指数和关联维数,从而判断不同音乐信号的时间序列特征和分形程度,为音乐信号识别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1分形理论

1.1分形理论的质性分析

分形指的是在规定的意义下部分与整体自相似的部分[5].而在相关文献中定义“分形”属于M维空间内的某个点集的集合,在不一样的方向上含有自相似性,而且含有一个不完整位数(小于M)[6].也有学者表明“自相似性”跟“分形”的结构相似,指的是整体同部分的相似之处,在直观方向存在一种构造图,前后2部分仅仅是标度不一样,其余部分的构造方式都相同.观察的部位不管是近处还是远处,得到的结果都一致,学者们就把这种图称作含有自相似的框架.如果在改变图形的尺寸过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并没有改变,此时该图形就叫做分形[7].整体上来说,分形的特性包含3个部分:部分和整体具有相似特质、构造细致和非整数性(关联维数).音乐则可以在空间序列上产生整体同部分的自相似性,而且逐渐地发展成为细致精确的结构,该种含有自相似性构造的现象就叫音乐分形.关联维数算法把一维序列中的数据组合成为相空间内的n维向量a=(a1,a2,…,An),把向量往后挪动h(h为整数而且是取样间隔),从而形成n维空间内的不同向量a'=(a1,a2,…,An+h)[8].根据稳定的间隔h向右依次挪动就能够获得相空间内的点集合{ax}x=1,2,…,K,而集合内点的个数可以由K=k-h+1计算得来.于点集合内随机取一个点当作参考点,以这个点为中心画圆(半径为r),再统计该圆内除了中心点以外点集合内的其他点数,从而获得关联函数F,如下式所示:F=1K2∑x≠yGr-Ax-A()y.(1)其中G代表Heaviside函数.如果K趋近于无穷大,那么关联函数W是集合内点间距离的概率函数,设此时吸引子伸展量的最大值为D,此时W的表示公式为:W=r()DL2(n,r),r≤D.(2)其中,L2(n,r)属于根n和r相关的常数,L2属于关联函数曲线的斜率.如果r1和r2之间的相对距离非常小,则L2(n,r)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L2(n,r)=dlnDdlnr.(3)其中,d为吸引子中的伸展量,如果r非常小,就可以计算出关联维数.若曲线的斜率随着嵌入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则说明没有分形的特征.如果曲线的斜率随着嵌入维数的增加而慢慢形成一个稳定值,则表明含有分形的特征.时间延迟h的规定条件有2个:一个是与数据采集时间间隔成倍数关系;另一个是取值要适当,过小会导致获取信息会很困难,过大会导致测量存在较大误差,根据相关文献,h的取值在接近15时,获得的关联维数最合适.

1.2音乐中混沌现象的特征

音乐属于非线性动态系统[9],其非线性动态特性内部存在着一定的深层次规律,对其内部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分成2种序列: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在时间序列上,音乐表现出的形式是由有序慢慢转变成无序,由有序转变成无序的运动序列叫做混沌序[10].关于音乐的非线性解释,一般都是音乐线条的非旋律化,而分形理论的核心特征是:无序性、不平衡性以及不确定性.在创作音乐作品时,多种音乐现象能组成某种确定的比例关系,如果把某个主题当作作品的起始条件,那么在时间序列以及空间序列轨迹上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比如:某段旋律不断重复、逆行和倒影等,接着以特定比例进行扩大和缩小,这些音乐现象都包括在音乐线性过程内.音乐的存在形式很多,包括音乐的基本属性、音乐的一般变现方式、音乐的制作以及演奏,这些都有着复杂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其时空痕迹的扩散也非常复杂.所以,利用非线性的思维和方式进行音乐的特性分析,能够反应音乐最本质的特征[11].时间序列(混沌序)的特征包括:1)边界性混沌含有吸引域,它的活动范围一般情况下都是特定的,且不会因为混沌内部结构的改变而改变.2)普遍性不同的非线性系统内,混沌序都会含有相同的特质,而且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的改变而改变,这就是混沌的基本属性.3)分形维度在同一个空间里的混沌序,其运动轨迹的重合可以表示成分形维度,该分形维度能够分为数个种类,本文使用的分形维度是关联维数[12].4)量化特质对于混沌序,能够运用Lyapunov指数[13]研究其稳定性,如果该指数比零大,就表明该混沌序不稳定,运动轨迹会根据指数产生分离.该指数的绝对值可以表明序列的混沌程度,距离靠近的点之间,点内部的信息丢失量会因为该指数绝对值的增大而提高,序列或者系统的混沌特性就能够易于被发现.

2音乐分形实验及分析

2.1实验准备

1)实验设备本研究运用Matlab构建一个快速数字化乐音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1组正弦波,经过音色修饰后合成音乐进行播放,其中音色修饰分为音强随时间的自然衰减包络和各谐波成分的能量分配两个部分.运用格式工厂把将MP3格式的音频转换成Matlab可以直接读取的WAV格式,同时利用其截取的功能对音乐片段进行时长截取.2)音乐材料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分析,分别是钢琴曲、流行乐和哀乐,如下表1所示:3)音乐信号提取第1,运用格式工厂把MP3格式的音乐转换成WAV格式,接着进行小节划分和A/D转换.第2,分析混沌特性,根据Lyapunov指数的大小判断信号是不是含有混沌特性,也就是时间序列.第3,基于关联维数算法判断关联维数,从而分析音乐分形的复杂程度.

2.2音乐信号划分本研究选择

3首不同的音乐信号进行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总时长是190s,分成106个小节,每节1.79s.流行音乐《Discotheque》的总时长是74s,分成35个小节,每节2.11s.哀乐的总时长是70s,分成32个小节,每节2.19s.

2.3混沌特性和分形程度分析结果

首先,对钢琴曲《致爱丽丝》的混沌特性和分形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钢琴曲《致爱丽丝》的Lya-punov指数上下浮动区间是在[0.02,0.25]之间,而关联维数在[13,17.8]之间.经典钢琴曲的维数起伏非常显著,表明其分形程度比较强烈.钢琴曲的创作难度非常大,同时其创作的过程非常繁琐,这就表示作曲家的能力要很强,特别是针对是经典的钢琴曲.其次,对《Discotheque》的混沌特性和分形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Discotheque》的Lyapunov指数上下浮动区间是在[0.006,0.0081]之间,而关联维数在[9.901,15.001]之间.《Discotheque》属于流行曲风,其创作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该曲种的节拍非常强烈,也由非常强的动感,在演奏时音符的改变会充满了随机性,这就导致《Discotheque》的关联维数改变不及钢琴曲显著.最后,对哀乐的混沌特性和分形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以看出,哀乐的Lyapunov指数上下浮动区间是在[0.052,0.159]之间,而关联维数在[9.997,16.987]之间.哀乐一般是表示对逝者的思念和沉痛心情,其节奏的改变都是在相应的范围之内,主题的表达非常简单,主要就是为哀痛和不舍,所以哀乐的关联维数改变程度最低.

2.4不同差分后的关联维数

为了保证关联维数的稳定性,对3种曲目的音乐信号进行差分求解,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在进行不同阶数的差分以后,不同曲目信号的关联维数都在不同阶数下的波动非常微弱,因为试验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可以认为,不同阶数下关联维数基本没有改变,说明不同曲目信号内的分形程度具有稳定性.

3结语

篇3

[关键词]《色・戒》 叙事伦理 自由伦理 人民伦理

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色・戒》已经成为华语文化圈里颇有轰动效应的“文化事件”了。从现代叙事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从始至终贯穿着一显一潜两层结构。在显在结构里,是一帮大学生去锄奸而功亏一箦的故事,属于革命、民族和国家的大叙事;而在潜在结构里,则是一个长期处于爱的缺失状态的女大学生王佳芝寻求弥补乃至香消玉陨的爱情故事,属于个人生命的个体叙事。前者表现故事的革命性和民族性,而后者则叙述人性与个体命运。两层结构的张力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具体体现为两种伦理的冲突: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在《沉重的肉身》中,刘小枫先生将现代的伦理叙事分为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冲突的结果无非三种可能,一是自由伦理压倒人民伦理,二是自由伦理臣服于人民伦理,三是彼此趋于同一,达到平衡与共生。而这三种可能正好分别体现在电影《色・戒》中的四个主要艺术形象上:王佳芝是自由伦理的寻觅者,易先生是人民伦理的追逐者,而邝裕民和老吴则是两种伦理的平衡者。

一、王佳芝:自由伦理的寻觅者

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王佳芝和易先生身上,但两人优势伦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王佳芝的命运悲剧。

对于王佳芝来说,人民伦理主要体现在她的间谍工作上,自由伦理则体现在她对爱的极度渴望上。间谍工作需要保密,需要对自我的保留与遮蔽,以求对方存在状态的敞明;而爱情意味着敞开自身,放弃自我中心,开放给新的可能性,爱“力图创造出一种新的经验层面”,“从先前的存在状态被抛入到一个新的世界,一种新的存在。”两者的本质矛盾导致了王佳芝内心的煎熬与挣扎。作为一名合格的间谍就应该是冷血无情、随时准备为国家民族去牺牲,而对涉世未深的王佳芝来说,个人爱情的追求与满足才是她个人生命的优势伦理,这种个体自由伦理又是由个人的性情这一随机形成的价值感觉秩序所决定的。

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对爱的追求,是人的一种本能。对于爱的缺失,马斯洛说:“爱的饥饿是一种缺乏症,就象缺乏盐或缺少维生素一样。”王佳芝在电影中一开场就处于一种无爱的情境之中,家人和邝裕民始终都没有给予她一份慰藉心灵的爱。她对易先生说的“那你一定很寂寞”其实是在夫子自道。与邝裕民和老吴相比,王佳芝只有国恨而无家仇,她的所谓的“家”在遥远的英国,那里有她的父亲、弟弟和未曾谋面的继母。报效国家当然义不容辞,但她缺乏邝和吴的那种刻骨铭心的家国仇恨,缺乏抗日锄奸的强烈动机和持久动力。

爱的缺失导致了她极度渴望补偿、渴望归属、渴望自我满足和实现,即使是以扭曲的形式去实现也在所不惜。弗洛姆曾说:“一旦一个人已变成完全孤苦伶仃地面对外面的世界,他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去摆脱这种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的孤独状态。”处于缺失性体验中的孤独主体必然会利用一切机会去寻求弥补和平衡,当遇到阻碍不能实现和满足时,处于缺失状态的需要会以无意识的形式存在于心灵深处,并试尽一切方法寻找机会,以其他的方式去释放以求补偿,结果是越不曾拥有越更想得到。事实上王佳芝一直就是一个处于孤独状态的极度渴望弥补的女孩,此种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她与易先生的感情发展。

在与易的相处中,不管是假戏真做也好,戏假情真也罢,处于明显不利位置的王佳芝慢慢觉得自己快支撑不下去了,她对老吴说:“他不但往我的身体里钻,还要象条蛇一样的往我心里愈钻愈深。”对爱的极度渴望(个体自由伦理)和自己的特工身份(人民伦理)之间的矛盾让王佳芝心力憔悴,寝食难安,这个未谙风情、涉世不深、毫无恋爱经验的女生面对的毕竟是一个老奸巨滑的风月高手啊。当然导致王佳芝心灵防线彻底崩溃的是那颗意外出现的名为“鸽子蛋”的六克拉钻石。爱的本能力量一旦开发出来,它强大的能量绝不是人民伦理和政治禁忌所能够阻挡的,更何况王佳芝的体验是她整个身心的激荡,是全部灵魂的参与。然而这份感情是一种“饮鸠止渴”似的灵魂冒险。是一次建立在虚妄前提下的致命救赎。王佳芝与易先生那段从“欲”开始以“爱,结束的感情似乎不能说虚幻但也不够真实,在这亦真亦幻的感情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缕极度渴望爱与关心的孤魂,因为只有孤独的人才会真正体会爱的意义。

对于王佳芝来说,爱的缺失只是偶然性事件,而在这一偶然性事件中表现出的无奈、绝望与渴望则是个人性情的必然。在间谍和爱情,人民和自由之间,这个涉世未深的女生最终选择了后者,放弃了前者,因而使残缺的生命在追求完满的努力中最终成了不可修复的生命碎片。王佳芝并不是为了民族解放与“主义”建设而死,而是死于自己的个人性情,死干个体对生命缺失的弥补之途,因此并不伟大和光荣,但是却更能从内心深处触动当下的观众,因为生活悖论和伦理困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也更具有日常生活的普遍性。

二、易先生:“人民”伦理的追逐者

在易先生身上,“人民”伦理主要体现在他为汪伪政权和侵华日军效忠方面,其汪伪政权特务头头的身份决定了他对待革命者和抗日义士时决不会手软,这也是他邀功求赏、平步青云的资本:而自由伦理主要体现在他内心的真实情感上。

两者比较而言,人民伦理在易身上是占优势的,虽然对于王佳芝他后来应该是动了感情,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让政治前途凌驾于个人的情感生活之上,似乎个体生命的意义只存在于普遍的历史规律之中,“个人的生命奇想和深度情感”是无足轻重的,“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和个体生命中细微的伦理困境是无关紧要的。

王与易的交往纯粹是从引诱和被引诱的性游戏开始的,没有任何感情可言。如在第一场里,易先生完全象是一个施虐的暴君,用皮带对王佳芝又是抽打又是捆绑,不但没宽衣而且枪不离身,发泄完后就冷冷地走人了。这其实说明了狐疑不定的他在内心对王佳芝是充满了不信任的。而后孤苦伶仃的王佳芝以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独自卷缩在床上,因为这个与生俱来的姿势在心理上是最安全的。到了第二场和第三场里,双方已经有了真真假假的情感交流,虽然在中烧的节骨点上易先生还是瞥了瞥那把挂在床边衣帽架上的枪。易的唯一一次真情流露应该是在日本酒馆里 的那场戏。在那里他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明知未来结局凄惨现在也只能强颜欢笑。那曲一唱三叹的《天涯歌女》除了是王佳芝个体生命的咏怀外,同时使身居高位的易先生在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可能结局时为主动容并潸然泪下。对于未来他又是恐惧的,因为历史的审判就在看得见的未来等着他。

但与王佳芝的爱的缺失相比较,他的情感生活非常丰富,甚至可以说是过剩。他有一个细心照顾他的太太,还有一个老情人――马太太,也许正如王佳芝所说他还有其他什么女人,至于王佳芝,只是他情感生活中的鲜活点缀和补充而已,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对他充裕的情感生活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因此在王佳芝的身份暴露后,他毫不犹豫签下了处决书,并且还在部下面前否认那枚钻戒的所有权。很明显,他不希望与王佳芝的私情影响自己的威信与前途。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自由伦理)绝对服从政治的需要(“人民”伦理),与自己的前途相比,一个女间谍的生命又算什么,他每天都要签发处决书,王佳芝消失了自然还会有新的情人来填补。

照常理来说,易的决定完全是恩将仇报,除去感情不说,对方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而置对方于死地,这确实有点类似于众人皆知的“农夫与蛇”的故事。但政治遵循的是权力的逻辑,爱情并不通向革命和政治,更何况是在战火纷飞的非常岁月里。总之,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爱的本能根本不堪一击。当然我们不是说政治人物就没有感情,只是说当儿女私情(自由伦理)成为政治(“人民”伦理)的障碍时,儿女私情就只有让路了。电影的结尾是易先生坐在他和王佳芝曾经翻云覆雨的床边抚摩、沉思,如果说这是“鳄鱼的眼泪”当然有点粗糙与武断,但如果说他还深深沉浸在爱的忧伤中那也过分了,这其实只是人之常情罢了,我们没必要过分阐释。埃・弗洛姆曾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爱就是不幸。”从这个角度来说,王佳芝的爱应该是不幸的,因为她的爱没有引起对方原谅或赦免她的回馈。

我们可以退一步设想,如果易先生遵循个人的自由伦理放过王佳芝,甚至如她所愿继续偷偷在一起,那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很明显,这会成为上司和同行们的话柄甚至笑料,一个特务头头竟然被对方派出的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女生给迷住了,并靠她一时心软才拣回一条命,这对他的威信和前途将构成毁灭性的威胁。为了尽可能封锁消息,他不但立马杀了整个暗杀团队,而且否认钻戒的所有权,当老婆告诉他“今天傍晚张秘书和你部里两个人来家里拿去了一些她的东西”时,他脸露惊讶与担忧,因为自己的事情已经无法保密了,但他还是叮瞩自己老婆:“什么都别说,有人问就说麦太太临时有急事回香港了。”

三、邝裕民和老吴:两种伦理的平衡者

前面分析的王与易,其身上的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是矛盾冲突的,冲突的结果是一种压倒另一种而成为优势伦理,主导着个体的抉择与生活。而两种伦理的平衡主要体现在邝裕民和老吴身上,他们两人的亲人遇害使两种伦理在他们身上不但不冲突而且缝合得非常严密,基本处于平衡、合一与共生的状态,区别只是邝裕民的锄奸是自发的、不自觉的,而老吴的间谍行为则是自觉的,有组织的,也更具专业性,这样的区别也导致了两人结局的不同。

1、自发的平衡者

赖秀金说,邝裕民的“哥哥军校毕业不久就因为抗日战死了,所以家里不肯让他投军,所以他才那么激动。”亲兄弟的遇害燃起了他的复仇之火。亲情和爱国、家仇和国恨、自由伦理和人民伦理因为亲兄弟的遇害而紧密连结在一起。他首先提议并策划同学们在暑假里锄奸,其他五位同学依次附和。而初次锄奸未成功的三年后,又是他去找王佳芝商量卷土重来。王佳芝也为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卷进锄奸行动。三年前,王佳芝为之稀里糊涂“献身”,三年后,在邝的劝说下又一次“深如虎穴”,不过因为这次入戏太深,不但自己送了命,而且整个暗杀团队全军覆灭。

这里有意思的是王佳芝,她是最后一个在犹犹豫豫中才勉强伸出了那象征同意加入的手。手虽然与大家叠在了一起,但眼神明显是和邝交错在一起。很明显,驱使她的并非爱国雪仇之类的宏大动机,而是对邝裕民那种朦朦胧胧的好感和暗恋使然,因此与其说她是去报效国家还不如说是去寻找爱情。只是没有料到最犹豫的人分配的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付出的代价也是最大的。

这里我们看到,王佳芝只是邝裕民复仇的工具而已,她在向邝裕民交代收集到的情报后曾说:“能不能请他们快一点,结束以后,我们可不可以都离开这里。”可见王佳芝对邝裕民还存有幻想,但邝裕民的回答却明显是在逃避:“我不敢说,我不知道。”后来为了安慰她又说:“我不会让你受到伤害,好吗?”一方面是对爱情的极力逃避,另一方面又说些含糊的许诺。因此王佳芝的感情天平最终倒向易先生,邝裕民难辞其咎。

2、自觉的平衡者

篇4

关键词:需求分析;动态系统理论;状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004-6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01

需求分析是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来确定课程目标,以满足学生特定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要求的过程。它是课程设计中的第一步,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选用以及教学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对于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研究,特别是大学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重视。Munby等提出了目标情景分法;Hutchinson & Waters提出“目标情景需求+过程需求”模式;而国内的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夏纪梅和孔宪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认为外语课程设计需要分析学生的情况、学习目的、雇主或者职业的需要,关注符合职业要求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夏纪梅、孔宪,1999:27)。但是,现有需求分析模式的基本假设往往是学生的目标需求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都是静态的,它们弱化了在实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目标需求、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随着动态系统理论被引入应用语言学领域,语言发展可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它为外语课程的需求分析模式构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输入因素影响下系统状态的动态转移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不再是简单的要明确学生能力所处的位置以及期望达到的需求点,也不是理解学生期望与现实的线性差距,而是要分析表征学生外语水平的状态变量、由状态变量所表达的学生当前外语水平和目标外语水平、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因素)以及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最终建立目标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模型。基于此模型,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通过改变影响学习状态的某些输入变量的值,来使得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初始状态转移到目标状态。

下面,本文将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为例,详细说明动态系统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方法。首先将介绍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然后介绍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框架。

1 . 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最初用于专门用途外语教学的课程设计。而需求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研究人员基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对需求的不同理解以及分析需求的不同方法。首先,目前各种关于需求的定义可以分为结果指向性和过程指向性两种定义。结果指向性定义是将需求看作一个期望、要求或必须做的事情,需求常常被看作数个点。如Widdowson(1981:2)将需求定义为外语学生目前学习一门语言和完成未来工作要求必须做到的事情;Berwick(1989:57)认为需求是学生目前的学习要求及未来的工作要求。而过程指向性定义将需求理解为一段距离,强调了需求的过程指向性,比如Kemp(1998:21)将需求定义为“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差距”。下面,本节将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简要介绍当前对外语需求分析的相关研究工作。

1 . 1 国外需求分析研究

首先,Munby等于1978年提出了著名的目标情景分析法。它是一个局部的交际需求处理器,是关于关键交际变量的一系列参数和个人信息、交际目的、目标水平等九个方面。该方法更注重目标需求分析,仅适用于与特定类型人群的小范围需求调查,大范围使用时存在很大局限性。更重要的是Mundy模式几乎各个层面都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的问题(Richards, 2008: 35)。

随后,Hutchinson & Waters对ESP课程中的需求分析模式做出了极大的改进,提出需求分析不仅仅包括目标情境下的语言需求,还要关注如何帮助学生成功达成目标需求(Hutchinson & Waters, 1987: 55)。Hutchinson & Waters的模式包括目标语言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目标语言需求是指学生在目标环境下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必要、不足、起始水平和目标水平。学习过程需求指为了学习而需要做的事情,即学生在目标环境下为达到所需要的水平而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该模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弱化外部环境分析。

Dudley-Evans & St John的需求分析模式则通过对课程生态情景这个核心的相关特点的辨析,“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最大量的语言、技能学习的分析,最终得出目标情景和学习环境的相关信息,其模型包括7个方面(陈冰冰,2009:19)

Brown在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一书中用系统的观点看待课程设置及其各个环节,谈及了需求分析的四种原则和三个角度(Brown, 2001: 35-66)。需求分析四原则:差异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解析性原则和诊断性原则,它决定了在具体的需求分析中要收集哪些信息。鉴于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和巨大的工作量,Brown用三对基本的二分法来缩小需求分析中调查内容的选择范围:(1)情景需求和语言需求;(2)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3)语言学习内容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这三个维度互相联系,共同组成需求分析的整体。需求分析的多维度视角,正是反映了需求分析的复杂性,在运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适当角度提取信息。这个需求分析模式仍是将需求看作是静态不变的一个系统加以研究,忽视了非线性因素。

1 . 2 国内需求分析研究

国内学者束定芳等认为需求分析应包括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束定芳,2004:19-34)。社会需求分析包括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外语人才,社会对不同人员外语水平的要求如何,目前外语人才和外语的使用情况等。个人需求分析包括客观和主观信息,客观信息包括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主观信息主要包括希望什么样的课程时间长度和强度、喜欢什么样的学习安排、有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希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等。这个模式在国内认可度较高,很多对于英语需求分析的研究都基于此模式。但是,该模式仍停留在静态基础上,忽略了各种因素随时间潜在的变化,比如随着课程的开始和深入,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发生变化、学生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也会发生变化。

夏纪梅和孔宪认为外语课程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必须首先了解情况、学习目的和雇主或职业需要(夏纪梅、孔宪,1999:27)。这个模型以语言“交际功能”为原则,着重辨识符合职业需求的目标情景语言所需的语言功能项和技能项。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学习过程需求。

纵观现有的需求分析模式,它们大多有一些相似的局限性。首先,在范式上表现为注重探寻变量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假设在一个静态环境下来研究需求,忽视了语言学习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会发生变化,忽视了在一个时间点上所做出的需求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忽视了需求分析的非线性因素;其次,在内容上分别关注需求的某些方面,往往忽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2 . 动态系统理论简介

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开始于Larsen-Freeman,她从混沌论出发,比较全面地讨论了语言作为一种复杂自适应系统的特点,基本上奠定了动态系统理论的框架(李兰霞,2009:409-421)。

Larsen-Freeman认为系统是由多种元素交互组成的关联体,一个复杂系统通常包含众多不同元素,其连接方式各不相同且实时变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异构性、自适性、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与环境的联结性(Larsen-Freeman& Cameron, 2012: 26-69)。

(1)异构性是指组成复杂系统的成分、因素或过程类型多种多样,且有可能本身还是一个复杂系统;

(2)自适性是指系统一个方面的变化会导致系统整体变化;

(3)开放性是指系统允许外部能量或物质进入系统,保持开放可以使一个非平衡系统保持适应和维持稳定;

(4)动态性是指复杂动态系统内部时时发生着变化;

(5)非线性是指复杂系统内部各个因素和成分之间的交互随时间发生变化;

(6)与环境的联结性是指环境与系统并不是相分离的,环境是系统的一部分,共同构成其复杂性。

在模型构建上,我们可以用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一个复杂动态系统。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系统可以由如下的状态方程(方程1)和输出方程(方程2)表示:

X’=F(X,U)(1)

Y=G(X,U) (2)

其中X是表征系统状态的状态向量(X=[x1,x2,…,xn],xi表示系统的状态变量),U是影响系统变化的输入向量(U=[u1,u2,…,um],ui表示系统的输入变量),而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X’是当前状态X和当前输入U的函数F,Y是系统的输出向量(Y=[y1,y2,…,yk],yi表示系统的输出变量),而G是系统的输出变量与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实际中,系统的输出是可观察的,而系统内部的状态变化则是不能直接通过外部观察来了解的。

在研究方法上,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孤立提取分析变量很难,因为系统的各个变量是彼此联系、不断交互作用的,而且传统的均值分析法对一个群体的描述可能与该群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致(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 200-213)。因此,为避免简单化,应注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并适当采用微发展研究方法,通过高密集取样,避免静态分析的缺陷。

3 . 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需求分析

基于动态系统理论,外语语言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一个包括了学生、教师以及相应学习环境在内的动态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输出是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的表现,它体现学生需求的满足程度。它们是学生或者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而了解的。而输入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称为输入变量),包括了个人因素和各种社会因素。在输入因素的影响下,系统具有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展状况,并且可以由一组具体的指标(称为状态变量)来表示系统的状态。

此时,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单纯的认识心理过程,也不能完全归于社会文化过程,而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过程,是系统从一个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并且由于系统的状态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系统状态是时间的函数,因此实际中目标状态可以由多个,即学生可以设定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当有多个目标状态时,从初始状态出发,并经过这些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轨迹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由于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跟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关系往往是确定的(即输出方程中的函数关系G往往是确定的),该过程的目的即是通过系统转移到期望的目标状态来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外语应用情景中达到期望的表现。并且由式(1)可知,该过程受系统的初始状态X0、目标状态X1,X2,…,Xk(Xi表示第i个目标状态)、系统的输入向量序列U1,U2,…,Un(Ui代表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在不同时刻的取值)以及系统状态与系统输入之间关系F的影响。

因此,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认为外语课程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目标群体如表1所示的几个维度的信息,进而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模型,也即表示系统状态变化的状态方程。

X: X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它由一组具体的变量构成,比如以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来代表英语的水平,那么此时的X就是一个包括四个变量的状态向量(X=[x1,x2,x3,x4]),四个变量分别表示听说读写的水平。

X0: X0表示学生语言的当前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初始时刻)的取值,比如目标群体的听说读写的平均水平均为中级,那么此时X0=[中,中,中,中]。

Xk: Xk表示学生在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目标水平,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比如大学的英语学习过程共有四年,以每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学生期望在毕业时达到的英语水平是听说为非常流利,即为高级,读写为中等,那么学生毕业时期望达到的目标状态为X4=[高,高,中,中]。

U: U是由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所构成的输入向量。这些因素(也即输入变量)由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可以是学生的动机、学生个人的意志、与周围学生之间的差异、愿意投入的时间、所使用的学习方法等个人因素,也可以是教师的水平、学习场地的状况、教育政策、社会要求等社会因素。

Ui: Ui表示输入向量U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同时刻的取值,它的取值是由各个输入变量在不同时刻的取值所构成,Ui所构成的序列代表了影响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如对于学生的动机这一输入变量,其可能的取值包括对语言感兴趣、与外国人交流、出国、通过四六级或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找到好工作等,可能学生初始的动机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之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其动机可能会变为出国,也可能会变为能够交流从而找到好工作。

F: F表示语言发展水平的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的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比如投入大量的时间、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都会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提高。由于该关系体现了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因此其往往也是确定的。但是针对不同的群体,该关系往往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还是要了解各个输入因素对学生学习水平的具体影响关系。

方程式(1)和(2)体现了在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告诉我们在需求分析过程中需要获取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学生学习水平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动态、非线性关系。

4 .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方法

上一节我们阐述了动态理论视角下外语教学需求分析的基本框架,即我们需要分析表征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状态向量、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各种因素和它们的动态取值以及输入因素与系统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如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针对特定目标群体学生识别上述信息呢?本节我们以大学生群体为例,来详细说明分析上述信息的具体过程。

4 . 1 状态向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分析

状态向量包含一组状态变量。实际中对一个系统来说状态变量的选取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但是,这一组状态变量必须是不相关的,并且它们取值的不同组合要能够覆盖系统的状态空间。在这里状态向量表示学生外语发展的水平。我们选取的一组状态变量要能够全面度量学生英语的发展水平。

根据语言的交际功能,通常大家都会以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水平来反映或者度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定义图1中所示的反映学生听说读写水平的四个变量来作为系统的状态变量。它们所构成的状态向量将反映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其中初始状态是学生开始学习前的状态,也称为当前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的取值,而目标状态是学生期望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所要达到的状态,它是状态向量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

因此,分析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就是要分析状态向量在当前时刻和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结束时刻的取值。而实现这一点的方式就是直接询问学生当前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水平以及不同阶段期望达到的水平,但显然通过这种方式准确获知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是困难的,因为学生也很难了解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水平。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情景的方法。

学生在具体应用英语的情景中的表现是学生学习英语这一过程的输出(如图1所示),它们是可观察的,因此其取值是可以获得的。而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的表现又同其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本质上来说学生在情景中的表现是其语言发展水平的外在反映,是观察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有效方式。基于此,识别学生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可以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分析学生关注的具体情景以及他们在情景中的当前表现和期望表现,进而根据状态变量与学生在这些情景中表现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

比如,对大学英语教学来说,学生的应用情景有如下几种:找工作面试、四六级/考研考试、去国外旅行、去国外学习。这是一些大的情景,每个大的情景又可以细分为一些小的具体情景。比如,这些大的情景往往包含如下的具体情景:听英语报告、听英文广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看英文电影、阅读英语读物、写英文信件、做英文报告等。这些大的情景与具体情景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情景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实际中,每个情景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听英语报告对听这一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是1,也就是如果能听懂报告,那么他的听力就是非常好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期望达到的表现,然后根据情景对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来估计出学生在当前时刻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以及期望达到的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比如,假设以[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学生在各个情景中的表现和每个情景中的表现对各个状态变量的反映程度,那么各个状态变量的取值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加权求平均的方式来计算。

4 . 2 输入向量、输入向量的动态取值、输入向量与状态向量之间动态关系的分析

输入向量包含了一组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实际中可能会动态变化,从而使得输入向量具体不同的取值。为了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我们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具体过程以及其中的主体。如图4所示,在大学阶段,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是由在一定环境下的两个具体过程构成:教师的讲授过程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这两个过程涉及三个主体:教师、学生和环境。

因此,识别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可以从这些具体过程和主体出发,因为这些过程和主体的不同属性往往就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因素。比如:

(1)教师的因素:教师的水平、态度;

(2)学生的因素:学生的动机与态度、毅力;

(3)讲授过程的因素:讲授的方法、时间等;

(4)自主学习过程的因素:学习时间、方法等;

(5)环境的因素:社会的要求、父母的态度、周围同学的水平等。

为了在实际中去识别这些因素以及他们具体的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调研:

(1)你期望你的英语老师是什么样的?

(2)你期望他在上课的过程中怎么教?

(3)你平常怎么学习英语?

(4)你认为你如何改进这个过程来提高你的英语水平?

(5)你学习英语的动力是什么,认为哪些因素会促使你更加努力学习英语?

5 . 小结及未来工作

本文探讨了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需求分析的框架,并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说明了具体的分析过程。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语言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而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就是该动态系统从初始状态到不同目标状态的状态转移过程。该过程不仅受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影响,还受系统的状态变量与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各种输入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外语的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初始状态、不同阶段的目标状态、表示语言学习水平的状态变量、影响学习过程的输入变量以及由状态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关系。下一步,我们可进行大学英语需求的动态分析实证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A]. In: Johnson, R. K.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51, 57.

Brown J. D.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5-66.

Dudley-Evans T. & M. J.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UP, 1998.

Hutchinson T, & A. Water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5-6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Research methodology on language development from a complex system perspective[J].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2008(92): 200-213.

Larsen-Freeman, D. & L. Cameron. Complex System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2: 26-59.

Kemp J. et al.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 (2nd ed.)[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8.

Mund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Richards, J. C.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5.

Widdowson, H. G.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riteria for course design[A]. In L. Selinker, E. Tarone & V. Hanzeli. English for Academic and Technical Purposes: Studies in Honor of Louis Trimble[C].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1: 1.

陈冰冰.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7):19.

李兰霞.动态系统发展理论与第二语言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3):409-421.

篇5

    、睡眠等的需要,这些是维持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如果缺乏了这些需要,人类的生存便成了问题。

    (2)安全需要。当基本生理需要满足后,安全需要变得十分重要,这里包括安全、稳定、被保护、远离恐惧和混乱。马斯洛把整个有机体都看成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他认为,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都是不断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连科学和人生观都是人为了满足安全需要而衍生出的。

    (3)归属与爱的需要。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幸福,人们还渴望着与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在这一层次的需要中,既包括获得亲情、友情和爱隋的渴望,还包括着一种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团体的感情,在团体成员的互相关心中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

    (4)尊重的需要。人们归属于某些团体,更多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团体中获得某种地位,这放映出了人们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人们满足了其他所有的需要,就开始思考人生的目标的是什么,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当人们达到自我实现状态时,自我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人成为自己本来应当成为的那样的人。

    2. NGO与其人才流失的现状

    “非政府组织”,英文是“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通常缩写成“NGO”,指除了政府和企业之外的为满足公众需要而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他社会组织。它强调个人奉献、成员互利等价值观念,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等特点。

    NGO关注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某些族群利益,如弱势群体利益、行业利益等等。由于现代政府决策的官僚性与程序性,市场机制下追求利益的趋势,不可避免的使得社会存在着一些被忽略的死角,而NGO作为民间组织很有可能突破这些,而将触角延伸到这些角落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的完善发育。NGO在现代社会中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得到发展,据民政部统计,截止到2003年年底,中国民政部门共登记各类非政府组织26.66万个,年均增长34%。它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但与社会发展相比,这些数字还远未能满足社会各群体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要: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不论在总量、质量、作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且发展不平衡,速度较慢,国际化程度不高,人员流失严重。而在这其中尤其以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面临着人员总体规模小,流动性大;各组织内部人员匮乏,现有人员素质偏低,专业人员比重小,专业性差,不能满足组织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管理松散,结构不尽合理,特别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的存在。

    3.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NGO组织人才流失现象的心理剖析

    NGO组织人才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NGO组织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人才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如果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3.1 生理上的需要

    NGO组织在我国主要兴盛于各个大城市中,而在这些大城市中,NGO所能提供给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往往仅能够维持住工作人员的基本生活。而且,他们的工资基本上依靠所运作的公益项目来保证,只有所在的组织有着可靠的项目,并能够获得来自基金会的支持,他们才能够有工资和收入来维持生活。其他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是少之又少,难以和其他社会部门相提并论。因此,很多年轻人在刚刚毕业时,可能凭借着一腔热情和公益之心来到了非政府组织,但人们首先先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而且人们本身就存在着社会比较的心理,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人们的这种心理有更加严重,很容易将自己的境况与其他人作比较,在这样的比较中,许多人在非政府组织中工作几年后,便转到企业部门或政府部门中工作。这是非政府组织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

    3.2 安全需要

    非政府组织的人员往往缺乏稳定和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寻求安全稳定的需求 ,这样的工作状况许多人一时可以凭借热情和信仰,但马斯洛告诉我们,每个人除了高层次的需求外,安全是人们首先需要满足的低层次的心理需要。因而许多人放弃了这样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同时,由于NGO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阔,其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领域的公益活动甚至本身还具有一定危险性,例如,医疗卫生救助,需要到发生各种灾害、战争等

    种种危险环境中进行救援工作。工作人员可能会在工作之中对自己健康乃至生命造成损伤,这样的工作就需要有超强的信仰和意志才能够克服,但普通人往往很难做到。

    3.3 归属与爱的需要

    NGO组织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政府做好更重社会属性的工作,这样的目的就需要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全社会来参与到这些公益性的活动中来。因而NGO的工作人员往往十分繁忙的准备着各类活动,也不分上班下班时间,常常超额工作。尽管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有机会结识许许多多的朋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对于友谊的需要,NGO本身也为他们提供了归属感,但他们却往往也失去了陪伴家人,爱人,子女的时间。许多视家庭为第一位的人,可能因此相继离开。

    3.4 尊重的需要

    愿意以公益事业为事业的人群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高尚的道德标准和理想信仰。他们为了公益愿意放弃自己的物质追求,这样的人本来应当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而且在他们很多人的心中也正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实上,由于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很多人抱着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再加之NGO组织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很多人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缺乏了解,这个职业本身难以令个人致富,不从事这个行业的普通人群对他们缺少了应有的尊重。而某些地方政府也由于缺乏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正确认识,不仅不对这些实际上是协助他们工作的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常常出现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为NGO组织工作的开展设置障碍。

篇6

关键词:连续事件理论 工地电梯坠地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U8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连续事件理论概述

连续事件理论基于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因果连续理论发展而来,是一系列事故致因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故预防工作中应用最多的理论。连续事件理论认为,事故是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后果。这些一系列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但是只要这一系列事件中只要有一件不发生,事故也就不会发生。在这一系列事件中的任何事件,都是事故原因的重要环节,也是事故预防工作的潜在目标。

连续事件理论既是一种事故致因理论,更是对事故发生方式的抽象。实际上,对连续事件的描述包括了所有可预防的事故原因。连续事件理论并不局限于确定在这一连续事件中热河导致事故发生的特殊联系,,但是它对于深入研究事故并且设计出适当的事故预防方法是很有用的。

二 应用连续事件理论分析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

1. 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概述

事故时间: 9月13日13时26分

事故地点:武汉青山区“东湖景园”还建楼C区7-1号楼建筑工地

事故过程:事发时正值工人上工时间,该栋建筑目前正在进行外墙粉刷工程。事故电梯搭载的是粉刷工人,在上升过程中,电梯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顶层(距地面100米)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梯笼内的作业人员随笼坠落。

事故损失:19人不幸遇难,并造成武汉市在建工地全面停工排查隐患,直接经济损失1800万元。

处理结果:定性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28名事故责任人员受到严重处理。

2.原因分析

造成伤亡的直接原因是升降机坠落。经调查已确定造成升降机坠落的直接原因是升降机导轨架第66至67标准节的4个连接螺栓只有左侧两个有效连接,右侧(受力侧)螺母脱落,无法受力。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关注,既事故升降机当时存在超载现象。核载12人的升降机,发生事故时除载19人外,同时搭载245千克的物料。

继续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以上事件之前的事件。升降机有螺栓失效既可能是设备租赁安装单位安装时遗留下的隐患,也可能是安装合格但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升降机的养护,检修不到位造成的。事故升降机的超载,属于工人的违规操作。建设工程安全制度规定升降机运行时必须由符合资质的驾驶员操作,所以理论上此类违规操作会被升降机驾驶员制止,但事故发生时正处上工时间,严格来说工作即将开始但还不属于工作时间,升降机驾驶员没有处于岗位。另外工人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擅自操作升降机也反正出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制度重视程度差。

从管理层面继续深入分析以上内容。升降机有螺丝松动若是设备租赁安装单位安装时遗留下的隐患,那说明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验收过程中存在问题,相关人员存在渎职。而升降机螺丝松动现象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升降机的使用过程中的养护检修不到位,那么说明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并未严格遵守设备维护保养条例,执行不力,管理人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武汉一家从事多年工程建设的公司负责人透露道“施工升降机相当于临时电梯,平时日常维护很少有人管”也从侧面印证了此种可能。至于在上工时间段升降机驾驶员是否应该上岗,管理人员未明确上工时间段升降机的使用问题,并任由升降机在无驾驶员的情况下自由启动,留下事故隐患,属于管理人员的失职。而施工人员在无驾驶员在场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升降机并毫不顾及升降机的荷载,如此淡薄的安全意识反映出施工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制度落实不力。经过调查,该工地多个管理职位存在顶替现象,多名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有证的不干活,干活的没有证)。

根据连续事件理论,一系列的事件,一件接一件地发生,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9.13事件”的分析比较复杂,因为事故的发生是多个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生的原因也存在多种可能的原因。将以上分析用树图表达如下。

3.经验教训

武汉“9.13”工地电梯坠地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警钟。该事故暴露的主要还是管理问题。因此,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加强对施工机械的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杜绝相关人员证书资质不符和要求的现象;杜绝特种设备未有有资质的操作人员操作的现象应成为管理重点。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吸取事故的教训,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重蹈覆辙。

三 连续事件理论的简评与展望

虽然连续事件理论的发展还不完善,对事故过程的连续分析显得无能为力,并且还没有给出对于事故调查分析、预测和预防方面的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但其在为企业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连续事件理论有助于从本质上阐明事故发生的机理,为事故的分析、预测和预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人们认识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增加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理论知识,积累安全信息,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提高安全教育的水平,指导安全生产及预防事故的再现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条)

篇7

[关键词] 需求分析 商务英语 课程设置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中国加入WTO的形势下,我国亟须培养既通外语又懂国际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系统的商务知识,善于跨文化交际,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的一个分支,要使商务英语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成效,我们有必要吸取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些研究方法,用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些研究成果来指导我们的课程设置。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只有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才能成为有效的课程项目。

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国高校的新兴专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各校大多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或校情各自为政。笔者从事过多年的商务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考察过多所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情况,并对各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和研究,现将本人在课程设置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概括如下:

1.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设置课程前,对市场需求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仅是凭着感觉走,这样设置的课程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难免会与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存在差距。

2.不从实际出发

各地方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模式、师资力量、学生层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有些高校未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而是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模式。

3.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商科课程设置庞杂,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经济学、经济数学、电子商务、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商务单证、货币银行学、会计英语、财经英语等等,无所不包。商科知识广泛而笼统,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4.重语言能力轻专业知识,大部分课程以语言技能的培养为目的,在高年级阶段只开设几门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基本上采用汉语教材或用汉语授课的模式,导致课程设置中“商务”与“英语”脱节,两者缺乏切合点。

5.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

大部分学校对于实践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数量和条件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商务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商务英语教师没有从事过实际的商务活动,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实际操作能力都很薄弱,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为了使课程设置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我们有必要借鉴专门用途英语中需求分析的方法,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三、需求分析理论

1.需求分析的概念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是指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和教师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学生的主观与客观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而确定使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

2.需求分析的具体内容

Hutchinson and Waters 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这两个概念,构成了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学习情景需求和目标情景需求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因素)。教育者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学习者的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并在设置课程时中尽可能满足这两种需求。

(1)目标需求分析

需求可以指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客观需要,也就是为了在目标场合有效使用语言,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这种在将来目标场合(target situation)使用语言的客观需求称为“目标需求”。目标需求又被细分为必学知识(necessities)、欠缺的知识(lacks)和想学的知识(wants)。所谓必学知识,即是学习者将来为顺利完成他的工作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欠缺的知识即为目前的知识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想学的知识即为学习者面对特定情景而感到想要学习的部分。

(2)学习需求分析

学习者为了达到客观目标需要一个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与实际水平、学习材料、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学过程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习者在当前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和需要做的事情称为“学习需求”。Waters & Vilches 认为学习者有打基础(foundation building)和开发潜能(potential-realizing)这两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开展学习者需求分析和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即从满足学生打基础方面的需求逐步过渡到开发潜能的需求,并确定各层次需求的重点。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前端分析,其最终目的是获取有效数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采取教学策略、实施教学活动,最终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效能。因此,能否做好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对于设置课程大纲,选用合适的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求分析除了对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外,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也有重要意义。

四、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顺应我国对外经济事业不断扩大的需要,近年来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课程门类逐年增加。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学实施的基础。Hutchinson和Waters是这样定义课程设置的:“设置一门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便为以后的大纲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与评估提供一个理论基础。”商务英语课程就是把商务知识与英语语言结合到商务活动中,培养学生商务技能和英语技能的一门课程。然而,如何将商务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这是我们每一个商务英语教师亟需探讨的问题。要使商务英语课程真正能提高学生商务英语能力,在设置课程前,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目标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客观分析。

1.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目标需求分析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经济贸易知识,对国际贸易、国际法规、经济运行规律有相当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能适应当代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要求,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能用英语在经贸、教育、外事等部门从事翻译、谈判、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由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走向用人单位,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调查分析这些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和期待,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适时地调整、

2.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Waters & Vilches 提出的确定学习者“打基础”和“开发潜能”两个层次需求的不同重点,并在开展需求分析和实施课程方案中的自下而上的方法,是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计者在对学生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假期实习实践和企业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自身的不足,提出切合实际的学习需求。根据Waters & Vilches 的需求分析框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分为以下内容:(1)对教材的需求。学生对教材的需求包括难度和实用性两个层面的内容;(2)对课堂上获得实用专业技能的需求。学生对提高实用技能的需求是指学生最大限度上对适应市场需要的一种期待;(3)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需求,包括扎实英语语言基本功、商科专业知识、商务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课程设置就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需求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达到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有针对性地设计大纲、设置课程、编写教材,并根据目标对教与学各环节进行评估。当然,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课程的设置也应时刻把握市场动态, 通过社会调研、毕业生随访、听取业内人士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等方式,了解市场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和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检验和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开设符合社会要求和学习者需求的课程。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商务英语教学上一个新台阶,我们有必要从“需求”出发,用需求分析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课程设置。需求分析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质就是以调查学习者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目标工作场景对语言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前提,其在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是重视培养学生商务环境下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需求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事实依据,同时也是保证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步骤和环节。因此,在课程设置之前的需求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需求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非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连续的、重复的,它应该是随着课程的进展不断进行适时的、反复的分析。因此,要出色地完成课程设置的工作,必须以需求分析为前提,只有在大量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使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科学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参考文献:

[1]管春林:试论需求分析在经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意义和方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3):37

[2]李莉:需求分析理论在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职业,2008(12):14

[3]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55

[4]Waters A, Vilches M L. Implementing ELT Innovations: A Needs Analysis Framework [J].ELT Journal,2001(2):135

[5]Hutchinson, T. and Waters, 21

[6]唐伟清:需求分析下的大学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原则[J].商场现代化,2008(33):387

篇8

【关键词】需求分析;小学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需求分析理论最初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课程开发理念,即通过不同群体的学生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训练学生来构建课程(Rodgers,1980)。在我国的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后来逐渐扩展到外语的教育的各个层面。就具体外语课程来讲,针对社会对外语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对外语学习需求的分析,则可以帮助课程实施者选择符合现有外语教学条件、目前学习者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其学习策略和动机等现状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估等(陈冰冰,2009)。

在我国2001年推进和实施小学英语教育以来,英语课程的开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小学英语教师的师资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之小学英语课程的继续扩大,小学英语教师师资数量匮乏,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主力人群,怎样培养英语专业的专科生和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应该具有怎样的专业素质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将从需求分析为理论依托,以社会对小学英语教师的需求和英语专业专科生对自身专业知识的需求为着眼点,对专科层次小学英语教师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将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研究的重点也从最初的应用到专门用途英语(ESP)领域逐渐转移到普通英语(GE)的教学领域。Mead(1980)在对调查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如果所学的英语知识和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关,能够满足学生客观需要。Huchinson和Waters(1987)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动机与态度、兴趣、学习风格、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的安排对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学者也逐步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国内的外语教学理论,从理论层面到实证研究都进行了探讨。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陈冰冰(2009)强调对需求分析的持续性,这样才能掌握动态的需求变化,获得稳定的信息,最终对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曹玉坤(2011)对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学前英语教育职业技能的需求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学生往往忽视对职业技能的掌握,而这些技能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三、小学英语教育方向(专科层次)的需求分析

根据束定芳(2004)提出的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兼顾的需求分析理论,笔者选取了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研究对象。对159名英语专业学生和35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期通过本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育方向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专业需求和职业需求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而探索高等师范院校小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根据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英语专业知识的需求方面显示学生更为看重语法、口语、阅读和词汇方面的专业能力。而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在口语、语音、音调方面的能力。二者在词汇、翻译、语音、语调、文学和语言学方面的需求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小学英语作为英语教育的启蒙阶段,更希望小学教师在语音和语调方面更加地道,对于小学英语教师的翻译、文学和语言学方面能力没有过高要求。

在职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学生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尤为看重学生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法、板书能力、英文书写和课堂组织的能力。而学生普遍对于自己职业技能的要求要低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两者在板书能力、英文书法、课堂组织、肢体语言、儿童歌曲和故事能力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四、小学英语教育(专科层次)培养模式初探

通过对问卷和访谈的分析,笔者对高等师范专科院校的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注重学生英语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重点规范学生的发音,强化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课堂用语的规范使用。并且通过建立院系自身的考评制度,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在毕业之前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其次,选取适合学生的教材,适当降低教材难度。专科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对于英语专业知识不宜拨的过高过快,要坚持适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打牢基础知识。对于英语专业的高段课程如翻译、语言学、文学等课程可以将必修改为选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拓展学生的视野。再次,加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启蒙阶段的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两笔(粉笔和钢笔)一画能力的培养和考评。同时将每学期的教学见习纳入教学大纲,充分重视学生教学见习和教学实践的环节,使学生的教学见习和教学实习要有目的、有针对、有检查、有收获。最后,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儿童歌曲、儿童绘画、儿童舞蹈和儿童故事的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让他们选取其中的一到两项加以训练,做到人人有特色,各各有技能。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Mead,R.ExpectationsandSourcesofMotivationinEAP[J].EnglishLanguageResearchJournal,1980,(1).

[3]Robinson,P.ESPToday:APractitioner’sGuide[M].NewYork:PrenticeHall,1991.

[4]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

[5]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6]曹玉坤.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英语课程开发需求分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同等学历,2011.

篇9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篇1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百利电气有限公司融资途径,发现该公司在内部收益不足、发行债券受到行业限制的情况下通过增发股票来扩张公司规模,明显违反优序融资理论。然而,从长远发展来说,基于优序融资的方式实现公司规模的扩张才是最为有效的,建议我国监管部门严把股票发行的门槛并加大信息披露的投入,进而促使我国资本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

一、引言

我国电气设备行业对资金十分依赖,其发展的好坏与企业的资金拥有量有着密切联系,融资方式的选择对公司的价值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优序融资理论的角度,反其道而行之又一次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表现为股权融资占首席、债务融资次之、内部融资极少等特点。吉亦超、李斌于(2006)[1]调查了1997-2001 年五年间的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内部融资规模甚小,只占上市公司融资总额的20%左右;外部融资占主导地位,几乎占到了80%左右。通过对本案例的研究讨论得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相关建议以及从此引发的思考。

二、案例背景介绍

天津市百利电气有限公司是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全新企业,是上市公司—天津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股票简称:百利电气,股票代码:600468)。公司有生产塑壳式断路器(MCCB)、万能式断路器(ACB)的悠久历史,其主导产品为:低压电器元件、电气传动及成套装置等。公司主要通过增发股票来支持企业的规模的扩张,最终结果导致企业的股价大幅度的下降,最终导致企业的价值下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基于优序融资理论的财务分析

(一)内部资金的分析

假设金融资产不变,主要分析百利电气增加的留存收益。内部融资主要是指利用留存收益(扣除股利后的未分配利润加上计提的折旧)融资。留存收益融资的成本主要是一种机会成本,它相当于股东投资于某种股票要求的收益率,但由于留存收益来自公司内部,因此不必考虑筹资费用。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留存收益的筹资费用为零,最大限度地扩充了公司的融资总量。事实表明,内部融资早已成为工业化发达国家融资方式的首选:美国、英国和德国都具有明显的内源融资的特性,在其融资结构中,内部融资的比重都超过50%。

(二)外部资金的分析

1.企业债务的分析

债务融资形式日益多样化,但主要归为两大类,即借款融资与债券融资。从百利公司历年的角度来看2010年9月其负债为4.1亿,2010年12月负债减少为3.69亿,2011年3月增为5.54亿,2011年6月底增为5.98亿可知你负债有增长的趋势,如果百利电气再增加3亿的负债,则其资产负债率就会大大增加,从而使破产风险增加,使企业的价值大打折扣。从2011年半年度报可知其资产为12.49亿,负债为5.98亿,资产负债率为47.9%这是长期负债的情况,从短期负债来看,相关的指标,其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都远远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即说明企业不能再去借钱去注资投资于百利云电,不然会导致财务风险加大,企业价值下降。可以看出百利云电在行业中的资产负债率也偏高,所以不宜进行债券的发放或者向银行贷款。

2.企业发行股票

股权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发行普通股、配股和增发。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因为从投资者角度讲,投资于普通股风险较高,相应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而从融资公司来讲,普通股股利要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另外,股权融资增加了新股东,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削弱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以及对剩余利润的分配比例。从上述来看百利公司没有足够的内部收益去扩张规模,又不能大肆的发放债券,所以公司只能用增发股票去弥补所需资金,以维持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四、讨论与建议

(一)出现的原因

1.资本市场不协调

在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不协调,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不协调。其中以银行为主的货币市场在政策的直接支持下,有了一定的发展,资产迅速壮大,银行成为我国资金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起步略早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流通性差,发行受到严格的限制以及存在的利率风险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导致在债券市场进行大规模的融资很难为广大投资者所接受。而广大投资者对股票投资的偏好使得股权融资相对容易,从而促使大多数上市公司选择股权融资[2]。

2.融资成本的客观需要

企业融资首先考虑的就是融资成本。那么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利息,而股权融资的成本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隐性成本,即上市以后被收购、管理层被解雇等风险成本;二是显性成本,能确认并计量的成本,即发行费用、股息、信息披露费用等成本。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债务融资成本较低,股票融资成本最高,但在我国的实践中,由于政府对上市公司的隐形保护以及市场发展需求,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过程中可将大量显性成本予以转嫁,同时,就我国新股发行市盈率测算,即使上市公司将其当年盈利的全部作为股利发放,融资成本仍低于银行的债务融资利率。

(二)建议

1.改善股权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股权制度安排。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控。除此之外还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扩大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3]。

2.实现债券流通顺畅,不断丰富债券品种

为扩大债务融资比重,要对债务融资本身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企业债券流通市场。要完善和健全债券流通的“通道”,在债券的交易市场上,要开辟新的交易“渠道”,形成一个充满竞争性的交易活跃的统一市场体系;二是加大企业债券品种创新力度。目前的企业债券品种单一导致企业债券不能充分适应企业的需求。应增加短期债券和长期附息债券,同时应逐步推进债券衍生品种市场的发展,适时推出可转换债券、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等新品种,以适应不同企业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需求[5]。

五、结论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还不够完善,很多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所以我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根本不可能实现融资理论的很好应用,就目前来看,增发股票不失为企业进行企业扩张的优质途径,但这不代表上市公司发展的不好,因为在现阶段即使上市公司与有序融资理论背道而驰也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即我国的资本环境使然,但是一个成熟的公司在面临着企业规模扩张时还应按优序融资理论慎重考虑融资途径.这就需要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体制一定会慢慢地向国际接轨,实现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吉亦超,李斌.我国上市融资结构的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6,(02):12-27.

[2] 葛永波,张萌萌.企业融资偏好解析——基于农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J].华东经济管理,2008,(6):42-48.

[3] 冯梅,罗华伟.徐强.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讨论[J].财会通讯,2009,(03):10-24.

篇11

关键词 需求分析理论 独立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分析理论对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程晓堂在书中指出:“需求分析就是了解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需求,并根据轻重缓急的程度安排学习需求的过程”。①上世纪60年代Hutchinson与Waters在书中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来探讨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客观需要,分析语言使用客观需要与现有水平间的差距,以及学习者自身需求。同时,了解学习者的兴趣与学习动机等。②Masuhara 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后,提出了包括学习者需求、教师需求以及管理部分需求在内的需求分析表,③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2 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各个层次的需求分析

2.1 学生需求分析

大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需求是其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基本的部分,目前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不够,基本上都是传输式的教学,这样对于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来说无疑没有优势,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我们应该也有必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他们的需求,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为自己考虑的事情,特别是在英语学习方面。基于这样的事实,需求分析的优点就发挥得淋漓尽致了,需求分析可以良好地通过客观公正的调查和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们对自己英语学习的需求,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生们对课上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课上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满意;学生们对于学习教材和教师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满意;学生对于课外英语学习环境是否满意,对课外英语活动的建议。④这些在需求分析中这些都是需要关注与考虑的部分,同时通过部分研究者的调查已经可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他们在现阶段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未来立足社会的需要,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已不是仅仅为了四六级考试,越来越多的学生们要求提高现在对英语的应用程度,能够应用于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按照需求分析,我们一定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的以及要给学生怎么的教学方式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所以在设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学习的内容,更应该考虑到受众是否能主动去接受,要不断地为独立学院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很多调查中学生都提到喜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把日常的教学融入学生们的生活,选择与学生工作、生活相关度高的教学资源,结合网络等资源,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明确,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也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学方式以及自身适合怎样的教学方式,而且随着学习内容的改变和社会各方面的变化,独立学院学生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要在课业进行中持续地进行需求分析,这样才可以把握主动性,主动做出相应的改变,迎合学生们对于学习目标的改变,这样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无疑是很大的提高。所以要正确明确学生们当下对于英语学习的目标,主动创造出适合学生们学习的环境。⑤

2.2 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需求分析

教师需求在于课程设置方面尤为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而对于该类课程由大学英语老师开设还是有留学经验、精通英语的专业课程老师来开设,部分学校存在着争议。在对南京某独立学院各系主任访谈后,笔者发现,理工科的管理者普遍认为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涉及专业性知识,这是很多大学英语老师所掌握不了的,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习得。如若不考虑教师需求分析,让大学英语老师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无疑会降低教学质量。要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满足独立学院学生们的学习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教师就要能够获得知识不断更新的途径,要能够得到相应的现代教学技术使用的培训,同时,要能够获得一定研讨、交流、培训的机会,让教师眼界得以开拓,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并将科研与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并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

2.3 社会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独立学院要把握住社会各界变化的动态,根据自身的优点设定符合大众社会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能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独立学院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模式不应该是传统的一站式教学,更不应该是本科培养模式的简化版,而是应该针对学生们对于自身学习的目标的设定,教师应该给予大胆的和全面的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迎合学生们的需求,彻底改变之前把知识作为重点而忽略能力的传统教育观念,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独立学院学生们的学习潜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有只有在需求分析理论的架构之下,科学而合理地设定独立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3 结语

将需求分析理论应用于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通过对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各界的需求分析可以很好地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这不同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在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生们的积极性,设计出适合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和教学方式并在实践中趋于完美,不仅可以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更能够为社会和国家输送英语应用能力过硬的现代人才,也大大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注释

① 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② 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③ Masuhara, H. What do teachers really want from course-books? In Tomlison, B. (ed.),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篇12

论文摘要:本文以1999年~2004年连续派发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扣 发展 能力对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下,上市公司实现的盈利约有40%作为现金股利派发给了股东;而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获取现金能力和发展能力对其持续现金股政策无显著影响。

理论上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因素包括公司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对其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刚性,大部分属于不可控因素(如 法律 制度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派发的影响)。内部影响因素则包括盈余的稳定性、资产的流动性、筹资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以及债务安排的需要。理论分析通常只能够得出各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的定性结论,无法进行现金股利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分析。目前有关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采用截面数据(即使用1年的数据)。从政策角度分析,现金股利政策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持续性,因此,本文将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持续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这将有利于上市公司合理制定其现金股利政策。

一、 文献 综述

高翔等(2004)实证研究认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主要因素基本符合传统股利政策理论。其分析表明公司规模及所处行业、盈利水平、负债权益比例、股权结构比例均对现金股利支付有着显著的影响。邵军(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每股收益、以前年度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净资产收益率对公司发放现金股利有显著的影响。周心(2005)从沪市选取了15家2001年-2003年均派发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 企业 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无显著相关性的结论。杨淑娥等(2000)以1997年派发现金股利的七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因素包括货币资金余额的结论。宋延山等(2004)研究表明,我国大盘股公司和小盘股公司的派现受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别,大盘股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对派现率和派现金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小盘股公司则比较显著。上述研究在变量、样本的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变量的选择,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选择了非客观的替代变量(如公司规模和股本规模变量);二是变量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共线性(如权益净利率与资产报酬率)。样本的选择多数采用一年的时间截面数据,这使得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不强。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持续性受其财务能力的影响,财务能力包括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获取现金的能力。本文从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持续性的财务能力人手,选择比较客观的变量,构造合理的计量模型,以1999年至2004年连续派发过现金股利的沪深a股公司作为样本对财务能力与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很对影响上市公司持续现金股利政策的财务能力因素,分别选择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获取现金能力的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资本积累率和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四个财务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持续派发的现金股利作为被解释变量,相应地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的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持续派发的现金股利越多

假设2: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持续派发的现金股利越多

假设3:上市公司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即资产负债率越低)。持续派发的现金股利越多

假设4:上市公司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越商。持续派发的现金股利越多

(二)模型构建变量设定见定的变量,构造以下计量模型:

(三)研究样本选择根据研究对象,设定样本选择的限定条件如下:解释变景涉及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和资本保值增值率两个变量,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从1999年开始提供现金流量表,因此。选择样本的时间跨度界定在1999年~2004年之间;剔除所有含b股和h殷的上市公司;剔除1999年~2004年之间被st、pt处理的上市公司;样本公司在1999年-2004年连续6年均派发过现金股利。根据上述限定条件,最终得到90家样本公司1999年~2004年6组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存系统和联合证券专业版资讯系统。

三、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一)实证研究本文采用eviews软件对6组样本数据对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如。除了解释变量eps连续6年的回归结果显示其对被解释变量dps的影响显著以外,其它解释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alr仅仅在2004年对被解释变量dps影响显著,这与研究目标不相吻合,故不再考虑)。剔除非显著指标后的·元线性回归。剔除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持续性影响不显著的解释变量cps、alr和car后分别作解释变量eps和被解释变量dps的一元线性回归,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eps的t统计量和f统计量更加显著。

(二)实证结果分析剔除非显著因素以后,模型变成了单一解释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此外,分年回归采用的是截面数据,也不存在自相关和分布滞后现象,只需要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即可。利用goldfeld-quandt检验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检验结果如。

从(表4)可以看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各年的f统计量均小于f的临界值,说明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此外,对解释变量eps的t统计量和f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因为,l/0.01/2(n-k-1)=t0.005(90-1-1)=t0.005(88)<60),而各个年度的t统计量均大于2.660,这说明解释变量eps对dps的解释异常显著(因eps的估计参数不为0,其错误概率不超过1%);因为f0.01(k,n-k-1)=f0.01(1,90-1-1)=f0.01(1,88)0.01(1,60),而各个年度f统计量均大于7.08。这说明模型线性回归效果异常显著。

篇13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外外语教学理论(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逐步出现需求失调的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外语教学研究发展中存在的需求脱离进行深入探讨,为促进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遵循市场发展规律(Market rules),符合供求关系的发展,为进一步有效解决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相对生产过剩(Relative overproduction)的问题迈向一个新台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的引进,消化和应用,并期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束定芳,庄智象1)时下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百花争鸣,繁荣昌盛,出现了相对的生产过剩,更为头疼的是,许多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追捧标新立异,华而不实,无法对亟待解决的外语教学有实质性影响。如何恰到好处地处理当前外语教学研究的不足与偏移,有效进行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对外语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有效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进行引导,符合需求关系发展,促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以课堂教学实践为中心,以学生课堂需求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所处困境为两个基本点,真正把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切实用到实处,已成当务之急。本文重在对现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进行有效需求分析,真正使外语教学理论研有所需,研有所用,研有所为。

一.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取得持久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大不足。经实践与研究证明,具体表现为:

1.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权钱干扰

在外语教学领域,许多出版社在外语教材上的竞争出现刺刀见红的地步。他们盲目攀比,违背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脱离供需关系,致使各地书籍琳琅满目,实用书籍寥寥无几。据一项可靠调查,许多读者在书店上基本上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在金钱和名誉面前,一些院校和教师也失去判断力,为评职称和升职,导致各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表里不一,华而不实。

2.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畸形明显

在高等院校,一些外语教师听,说,读,写,译等水平极其一般,他们把主要焦点集中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没有真正满足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需求。外语教学理论研究若没有扎根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实践脱节,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实之花。

3.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驱动不力

王加兴(2001)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以研究型人才为主和以实践型人才为主。2009年新增约5万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大量实践型人才足以明证。然而目前外语教师旨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而在实践型人才上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准备。并且在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是否需要理论,这些理论与培养研究性人才的外语教学理论有何异同,培养实践型人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老师这些都不得而知。可见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实践出现分歧与模糊。

二.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需求分析模式界定

1.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需求分析理论与需求分析模式(Requirements analysis model)的构建

马斯洛(1943)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从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需求阐述需求的等级。Stern(1983)在吸收前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独特的外语教学三层次模式:理论基础,中间层次和时间层次。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必须全面考虑到外语教学的相关因素,注意各层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了解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1)生理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应用于课堂教学,需采取有效地教学模式。Slavin(1987)在卡罗尔学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QAIT模式,即教学质量,教学的适当性,教学诱因和时间。其犹如一根大链条,只有环环相扣,才能显现出链的力量。而外语教师大多出于自己的生活所迫,为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的方面潜心研究外语教学理论,这样他们的需求(通过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来满足生理的需要)与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就形成脱节。

2)安全上的需求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很容易出于自身财产所有性,资源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和家庭经济安全。一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教师处心竭虑承担一些国家级或省级重大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各项安全的考虑。Curran(1972)用SARD来小结其语言学习观,其中S代表security,学习者和教师之友在一种安全感的环境下,才可能进入成功的学习或工作状态。

3)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很显然通过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来维持亲情,友情,爱情的正常关系无疑是一些外语教师的必然选择。Gudykunst提出的焦虑 和不确定性协调 (AUM)理论对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张卫东(2009)从解剖AUM理论的入手 ,论证了跨文化交际与课堂教学在本质上的相同属性 ,并以 AUM理论为指导 ,对课堂教学做了调查 ,分析了问题 ,挖掘了原因 ,提出了对策。这是跨文化交际学与外语教学结合的初步尝试。Shewell在采用路径分析法研究情感因素对外语

流损的影响时也发现: 外语学习者正面的语言态度和良好动机均可以有效防止语言流损。是影响外语流损的因素之一。Nagasawa通过对7名学习日语的美国学生的调查证实: 具有良好学习动情感和正面语言态度的学习者比对照组的外语流损程度要小。

4)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外语教师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的驱动力可能来自自我珍重,信心,成就,被他人珍重或自己的地位. Stephen等 ( 1985: 3)指出:当对要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 不适、 担忧时,便会产生焦虑感,并从四个方面表现出负面的忧虑: 1)自我概念; 2)负面行为结果; 3)对方给予负面评价;4)本群体成员给予负面评价。 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必然想通过本次课建立、 维护、 巩固自己在学生中的印象和声望,避免任何负面的印象或来自学生与同事的批评。这也是获得尊重的有效来源。李清源和魏晓红(2009)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外语学习中, 情感主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情、 感觉、 情绪、 态度等内心体验过程。 一些国外语言学家在谈到防止语言流损时提出要重视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 学习者的情感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外语学习的行为和效果。

5) 自我实现的需求

通过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来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显得尤为必要。

图1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需求分析模式构建

2.需求分析模式的界定

“传统的工具型外语人才已经遭到冲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纯粹意义上的工具型外语人才将不复是人才,他们将面临生存危机。外语 + 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在 21 世纪将取代工具型人才成为外语人才的主体。 ” (文秋芳,2002)针对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的严重失衡现象,从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供求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市场供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国高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研究市场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求较高的就业率从而占领稳定的教育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了解、 分析学习者学习需求的过程称作“ 需求分析 ” 。Widdows on (1981)认为 ,需求指“ 外语学习者为真正习得一门语言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 。Hutchins on和 Waters (1987)指出 ,不论是普通英语还是专门用途英语 ,任何课程都建立在学生的某种需求之上。

从内容上看 ,需求分析主要包括“ 目标需求分析 ”( target needs analysis)和“学习需求分析” ( learning needs analysis)两个方面。目标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 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开展的分析。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前的语言水平 ,调查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欠缺以及学习态度、 学习偏爱、 需求与期望等。目标需求分析中最著名的一种模式是由 Munby (1978)提出的。Munby的模式考虑了学习者个人的语言需求 ,却忽视了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等认知和情感变量都有意识地被排斥在需求分析之外。Dudley2 Evans和 St . John (1998)对 Munby的模式进行了纠正和改进 ,拓宽了数据收集范围 ,增加了有关学习者学习不足、 偏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对所学课程的需求与期望以及课堂教学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 ,我们完全可以结合两种模式同时开展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最好应该被看作是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两种模式的结合 (余卫华 2002: 20 - 23)。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生需求问题。王斌华等 ( 2003 )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英语需求呈明显的集中态势;大学英语教学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张雅萍 ( 2004)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是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现行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根本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课程要求 》生群体。其次 ,他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需求 ,较少涉及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

三.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需求分析模式理据

1.需求分析模式的理论理据

张云和曾凡桂(2006,7)认为,供需均衡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它涉及两个概念(即供给和需求)和一种状态(供给- 需求状态) 。经济学中的产品生产是指厂商的行为,产品需求是指消费者的意愿行为。生产厂商为市场提品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方面是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获取自身利益的满足。消费者购买市场中的产品,则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只有在市场中存在需求并且需求得到满足,即供给和需求实现了均衡时,生产者的行为才有存在的意义。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使市场的需求在教学规律中得以体现”。(何其莘 殷桐生 黄源深 刘海平,1999)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在在某一范围(全国或全球)内的读者的人数,根据对以上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做出对市场前景的预测等,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需求分析模式的实践理据

1)学生教材编写

一般来说 ,任何一套教材都应该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目的性、 系统性、 权威性、 参考性。(束定芳,张逸岗 60)目前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必须是针对某一特殊的对象 ,为某一特殊的目的服务的。同时有一个教学大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 ,教材通过对大纲要求的细化 ,并通过对教学材料和练习活动的精心编排 ,这样使得教学目的明确化 ,易于实现。系统性是教材的精髓。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将一门学科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教材的使用者:学生。(General Serial No. 100) 准》 中得到了体现, 该 《标准》 对教材的定义是: 教材是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 比如课本、 练习册、 活动册、 故事书、 补充练习、 辅导资料、 自学手册、 录音带、 录像带、 报刊、 广播电视节目、 幻灯片、 照片、 卡片、 教学实物、 计算机软件等等。总之 ,凡是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脱离实际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只能空中楼阁。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某一门知识的 “根本”,所以权威性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如何提高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权威性,使其满足当下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价值规律。真正使外语教学研究教材达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有机统一。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有自己独特的规律 ,有自己特殊的语言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立足国内 ,开发适合中国学生实际的外语教材。国外有许多现成的好教材 ,但再好也仅作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一种补充和参考资料 ,因为它们毕竟没有考虑到中国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我们特殊的外语学习环境。

2)课堂设计监控

在教育传播中,拉斯韦尔模式(五W模式)阐释了传送同一信息的渠道不只一种。“谁”提出了对信息的控制问题;“说了什么”是内容分析研究的主题;“通过什么渠道”是对媒介做分析研究;“对谁说的”是对接收者和受众的分析研究;“有何效果”则是对整个传播过程的结果进行的分析。拉斯韦尔的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在课堂上如何监控,怎样更好监控,未能达到预定的效果。作为教学,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在课堂中需考虑其传播手段,时效性,持久性和受众参与教学的程度。学生(接受者),是主动的信息接收者、信息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课堂教学效果是指外语教师发出的信息经课堂教学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效果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在改变受众固有立场、观点上有多大威力这一方面,但也涉及了大众传播对社会及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效果研究一直都是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历史最长、争议最大、最有现实意义的环节。盛群力等人(1998 :118 - 271)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为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实际实行的程序,一般分为总体教学策略、 知识教学策略和技能教学策略。可看出,这比较全面地从根本上认识外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随着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尤其是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对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角度也在不断调整,但对其基本特征的把握仍然是最关键的。

3)外语师生专攻统一

一部分教师无法适应“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 ” 的需求分析,推广和实施新模式 ,教师信念有必要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如语言信念,学习信念,学习者信念,教师角色信念,教学信念,课堂信念和整和转变 。学生及所需要的是教师提高语言能力,减轻工作量,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新模式的指导和培训,学校对大学英语改革的支持,教学方法的改善,无需全部将理论运用其中。(陈冰冰,陈坚林 14)教师自身角色的定位和作用、教和学的结构、师生关系结构内容等应为培训重点;其次 ,应强调信息技术与外语实际课堂相结合 ,突出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培训重点为技术在课程和教学中的整合 ,而不是技术本身 (陈琦 , 1997: 63)。因而,将教师的专攻方向与学生课堂所学有机结合尤为必要。

3.需求分析模式的反思理据

香农-韦弗模型原是用于研究电报通信过程的,起初是单向直线式模型,在原来基础上,加入了反馈因素,并引伸其含义,用来解释人类的传播过程。图3显示的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需求分析模式关系图包括六个组成部分:

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信源代表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编码代表课堂教学备案,信道代表课堂教学过程,干扰代表在课堂教学中的内在干扰和外在干预,译码代表外语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的接受过程,信宿代表学生(受者)。反馈代表学生所学反馈课堂教学的验证效度。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使翻译教学成为 ‘语言与活动交织而组成的整体’ 。……在发现命题、 提出命题、 初步解释命题时,老师是主导的;在理解命题、 接受命题、 实施命题(学生做作业) 时,学生则是主导的。 ” (刘宓庆,2003 :236) 其事实上,外语专业学生对外语理论的兴趣和理解不容乐观,这多少反映出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学生的教学实践产生脱节。真正认识外语教学的本质和精髓对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四.外语教学理论研究需求分析模式的应用

1.理论知识拓展层面

作为一种世界通用语,外语教学作为我国外语学科中的主干也是备受重视,然而在科学研究、 方法探索、 学科建设、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辞书编纂、教材建设等方面如何进一步发展,值得研讨。对于英语教学这样一个宽泛庞杂的领域进行描述,有必要采用合理的理论框架。只有在这两个前提条件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在更为理性和概括的基础上,描述其发展脉络,凸现学科特征,针对中国语境中英语教学的 “时效性” 问题(胡壮麟2003 ;刘润清,戴曼纯 2003) ,做好研究,找出对策,创新教学。随着Sapir 和Bloomfield 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与语言实验室技术(听说法)和C. Roger 的人文心理学的观点(沉默法) 等教学法不断出现,Hymes 语言交际能力理念的提出也得到了语言教师的积极响应,在语言教学领域里获得了自听说法问世以来第性的变革。90 年代以来,J . Lave & E. Wenger (1991) 通过对不同行业中技能学习模式的调查, 提出了社会实践的学习理论, 强调一种自然学习的方法, 其中 “合作协商计划” 的理念(cf. Haneda 1997) 。D. Brown (1975) 曾言,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 每隔四分之一世纪就有一次范式交替现象出现。在创新发展文化底蕴的促动之下,北美语言教学界每隔几年就会出现理念与方法上的推陈出新。以上外语理论研究的发展是否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有待进一步考证。必须以理论来推动课堂教学实践的发展,这是需求分析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实践技能提高层面

长久以来,外语教学研究的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 — —当学习或习得另一语言之时,新的语言系统的建立是否对原有语言系统产生结构性影响? 这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 90 年代以来,随着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完善与普及,认知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Kiernan 1998 ; Crane & Richardson1999) 。科学家发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人类大脑在词汇存储和加工方面体现出一种多元系统的表征。在母语和二语习得过程中,年龄是一个关键的要素:从小学习两种语言的人,在话语产生过程中,大脑皮层只在一个区域被激活;青少年时期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大脑皮层分别在两个区域被激活。这一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语言学习中长期存在了无定论的 “临界理论假设” 提供了一种来自于神经学的理论证明。相关研究还证明,母语系统与二语系统的工作范围在大脑前庭中表现出一种可以在空间上解析分离的特征,这就为语言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种生理学的基础( Kim , Relkin , Lee & Hirsch 1997 ; Blakeslee 1997) 。Bax (2004)将这种观念称为 “交际法态度” 。 “交际法态度” 在我国颇为流行。尤其是自 《英语课程标准》 倡导 “任务型” 的教学途径以来,几乎在全国尤其是基础英语教学中掀起了新一轮的交际教学热潮。甚至有人提出,“交际法原则是现代英语教学的灵魂,没有交际法原则就没有现代英语教学法” (程同春,2004) 。这充分体现外语教学理论需求分析模式需有交际的基本功能。

3.科研技能提升层面

海氏认为乔氏的 “语言能力” 概念未能全面揭示人的语言能力,因为人的语言能力不仅仅表现在他能否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还要看他说出的句子是否符合当时的语境需要,看他是否知道何时何地说何种话以及如何说,Hymes由此提出了 “交际能力” 的四个参数:可能性、 可行性、 合适性、 表现性。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确实有很大成果但科研的发展大多需建立在教学实践的需求上。

篇14

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们在群体状态下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重视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去实施。学校领导要想让教师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达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目标,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教师努力完成工作的动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学校领导必须掌握相关激励理论,能够利用激励理论对教师进行分类,同时了解各种激励方式在教师心理的感受,最后还要了解教师对激励方式可能有的行为反应。

一、用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来将高职教师进行分类

麦克里兰认为人有三种重要的需要――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作为学校领导必须对被管理的教师群体进行归类,哪些教师属于成就需要类型,哪些教师属于是权力需要类型和哪些教师属于亲和需要的类型。要想激励教师,就必须清楚同类型教师的需要。只有满足他们的需要,才会产生一种驱动他们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正是领导所希望看到的。教师要想使压力消除,他们就必须去努力工作完成目标满足需求。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也适合于学校这个组织里,将教师进行分类。

1.成就需要的教师群体

成就需要指个体追求优越感的驱动力,或者参照某种标准去追求成就感,寻求成功的欲望。成就需要高的人有以下特征:(1)选择适度的风险;(2)有较强的责任感;(3)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这类教师通常只关心自己的工作业绩,即努力上好课,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而不关心如何影响他人同事使其干出优秀的业绩。这类教师能管理好自己,但未必能管理好别人,或者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去管理别人。因此,对这类教师的激励方式就是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制定教学和科研任务。在确定目标之后,尽量不要打扰他们,让他们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同时给予他们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支持,他们一定能在这两个方面有创新。如果一旦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上有了成就之后,就把他们提拔到管理岗位上,他们就会觉得很不适应,他们的积极性反而受到打击。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常常发生,学校领导常常喜欢给优秀的、有特殊贡献的人安排到管理岗位上,认为这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方式。这些成就需要的教师在管理岗位上并不能做得很好,同时他原有的专业上也没有突破,他们的积极性反而会受到影响。

2.权力需要的教师群体

权力需要指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这些教师就可以安排一些具有竞争性的工作和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他们也会努力追求出色的成绩,因为他们希望他们的才能和他所渴望的地位或权力相称。权力需要的教师,如果在工作上做出了成绩,对于他们的激励措施就是可以考虑提拔他们在管理岗位上,他们能够带领团队,指挥别人、影响别人、激励别人完成组织的目标。

3.亲和需要的教师群体

亲和需要是指寻求与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亲和需要的教师,他们对金钱和地位不是特别的重视,他们更在乎的在学校里能被同事和学生接受和喜欢,他们追求友谊和合作。对于这类教师的激励方式,一是学校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比如成立各种趣味协会;二是多给他们更多参与学校工会组织的活动;三是多多参与各种科研团队或者专业建设团队。给他们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让他们喜欢组织,为了更好地留在组织中,他们会努力工作,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但是此类教师不能安排他们担任管理岗位,他们不喜欢发生冲突,不喜欢去考核别人。总之这类教师在组织中喜欢充当被管理的角色。

二、用双因素理论来分析教师对学校现有激励方式的心理感受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该理论很好地的解释了教师对现有激励方式的心理感受。一直以来学校领导也很困惑的就是采取了很多激励方式,但是对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并没有太多的作用。其实是学校领导没有了解教师对激励方式存在三种心理状态:一种是满意状态;一种是不满意状态;一种是没有满意也没有不满意的心理状态。学校领导要掌握不同的激励方式对教师的心理刺激程度是不一样的。赫茨伯格将所有激励方式区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所谓保健因素就是学校领导采用的激励方式,如果没有这种激励方式,教师肯定不满;但是实施了这种激励方式,教师没有不满,但也不会产生满意。(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学校领导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为教师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办公环境。(2)灵活宽松的制度环境。任何组织为了正常运转都会制定制度,对于高校管理也不例外,学校要制定遵从人性的制度。教师属于知识分子,他们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所以他们更需要宽松的制度环境,才能完成工作。(3)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领导和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学校领导不能把教师当成像一线技术工人那样的被管理者,凡事都按照指令,不给教师任何的话语权。教师群体属于知识分子,他们更希望学校领导能够让他们的意见得到采纳,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去。在生活上,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关心。(4)保证教师最基本的工资。工资是维持教师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于教师而言按时发放工资是他们最基本的利益,是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的最基本保障。

这以上四种激励方式都属于保健因素,学校领导必须努力保障,一旦没有实施,教师就会有不满情绪,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但是也不能期待这些因素能够让教师产生满意,产生更好努力工作的动机。所谓的激励因素就是学校领导采取的激励方式,让教师满意,产生努力工作的动机。没有这些因素,教师没有不满意的感觉,不会产生消极情绪。(1)激发成就感,强化工作本身的激励作用。作为学校领导应根据教师的专长和工作能力安排有挑战意义和关键性的工作,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科研和党政管理。(2)对教师的认可。教师工作不同于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企业一线技术工人,他完成工作就能看到工作的成果。而对于教师而言,他们的工作成果不能立竿见影,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需要时间检验。科研成果也需要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才能体现。因此教师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学校领导鼓励大家互相认可对方的工作,领导也要及时认可他们的工作成效,这对教师必能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3)提供培训、晋升和职称上升机会。学校领导应该考虑到教师的成长问题,要建立健全的教师培养机制,为教师提供高层次教育和不断提升的学习机会,提升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不断发掘他们的潜能。学校领导也要考虑到教师的晋升,那些具有权力需求的教师想通过自己出色的成绩晋升到管理岗位上。他们想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些成就需要的员工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从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的升迁机会。以上三种激励方式都属于激励因素,学校领导只有保证这些因素存在,教师才会感到满意,才会产生一种驱动教师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的压力,才能在工作业绩上有很大的突破。

三、用公平理论、期望理论来分析教师对激励方式的行为反应

1.公平理论分析教师对激励方式的行为反应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员工倾向于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成为对照者)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相比较,来进行公平判断。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的比率是等同的,则为公平状态;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相同,则产生不公平感。也就是说,员工认为自己的报酬过低或过高。公平理论具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因而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他们常常也会对学校的激励制度,比如在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先进评选、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奖金发放、课题项目申报等等这些方面常常产生公平和不公平的想法。教师对于比较之后感到是公平,学校激励方式是有效的。一旦教师感到不公平,他们会产生不公平的心理紧张,并且会采取措施恢复平衡,实现公平。因此学校领导有必要对教师一旦感觉不公平之后采取的措施加以关注,把消极行为的危害降低。教师感到不公平之后,他们会采取以下行为:(1)改变参照对象。教师努力平静心情,重新分析参照对象,发现自己选错了参照对象,参照对象的确比自己付出更多,从而消除内心不安。这些教师属于理性教师,能够冷静地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这种行为领导不需要太多关注。(2)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教师发现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之后,就开始产生消极情绪,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有的教师开始在上课质量上有明显下降,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也不再那么热心了,对科研力度上也有所下降。这种行为学校领导应该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教师,化解心中的不公平感,长此久往就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的下滑。(3)改变参照者的投入。教师发现参照对象工作并不努力,他就开始到领导面前去举报,让领导重新评定参照者的工作,让参照者的收入减少,从而消除内心的不公平。对于此类行为的发生,学校领导要引起重视。这种现象存在两种不良后果:其一说明领导在考核教师的时候,没有认真仔细,对教师业绩的真伪没有核实;其二,如果教师之间总是存在举报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的紧张。(4)辞职。教师如果长期感觉自己处于一个没有公平对待的环境里,他长期处于由于不公平导致的紧张状态中,又不能找到缓解这种紧张情绪的合适方法之后,他可能会产生辞职现象,通过辞职逃避这种不公平现象。对于辞职行为领导要加以重视,要了解教师离职的真正原因。如果是此教师的确是自己没有付出很多,才能一般,自认为自己的付出比别人多,整天发牢骚,让这种不良情绪影响别人。此种类型的教师辞职,领导无需太担心。如果此教师的确是很认真,很有抱负,很想为教育事业付出自己的一生,想勤勤恳恳当一个好教师。那么领导就要加以重视,可能学校的激励方式是存在问题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