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范文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篇1

关键词:备课;创设情境;突出主体;有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02-02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统一,两者关系是相互联系,不能分割的,有教者就会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育的主体,因此,了解并且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育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新课标英语》所提倡的教学是以任务为基础,学生们学习语言的方式是通过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学生们为了某种特定的学习目的来进行语言行动,通过完成某一任务,来得到相应的学习经验。设计任务的目的是把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提供给学生们,使他们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的内涵。

多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上一直成绩斐然,实则得益于自己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的一套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现把自己在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做法陈述如下,希望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充分备课,调动学生积极性

无论在什么学科教学,备课永远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每次备课我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多次研读教材,仔细推敲教材中包含的深层信息,同时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一定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同样是一节课,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堂气氛都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全面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上我更是深入设计,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化枯燥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深入考虑,比如导入环节,有时用故事引入,有时从历史事实说起,还有时唱一首歌,有时引用诗歌或格言,这样很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教材内容时,某个环节不容易理解,就从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事情进行比对,或者用实物实验展示等等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难点都要事先考虑,力求带给孩子们一堂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课堂。如果教师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课前准备不足时,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经常会出现教师讲课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或目光游离,或昏昏欲睡,或一脸茫然,无所适从,这样的课堂的效率可想而知。既要备教材教法,又要备学生和教师自己,教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气氛,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得教学,因此教师上课时,一定要设法让学生投入,不让他们分心。上课内容要丰富、现实,教态要自然,讲课要生动、难易适中,做到照顾全部,这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授课才会事半功倍。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是一门外语,对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得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上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会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意去学,也无法学习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那就是帮班上的同学们都改了英文名,尽可能多地讲一些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故事,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英语,更加喜欢学习英语。另外,学生自己的体验与真实的情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话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提高他们提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方式非常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会使他们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而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真实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三、突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学和实践两张皮的现状,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不能在生活中实际应用,在课堂上能说的,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每节课让学生创编情景对话,课下通过英语对话角,英语口语训练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样由课上到课下的英语实践,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另外,教师自身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教师高高在上的训话式教学,注意平时和学生处好关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英语教师,让学生多接触和了解英语方面的知识,多讲讲西方的东西,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学英语就是一个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记忆深刻的目的,如果在其中加入趣味的东西,学起来就变得简单了。最受学生欢迎的游戏就是表演童话剧了,原创或者改编都行,童话剧的表演形式多样,比如扮演小白兔和乌龟来个“龟兔赛跑新编”,或者小白兔拔萝卜之类的都能带来很好的课堂气氛。只要我们教师树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时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学习,就能真正地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篇2

关键词:生活情境;问题启发;自主探索

新课改实施与推广以来,广大一线思品教师探索出诸多高效课堂方案,一时百家聚集,或相互肯定或相互诘难,在质疑和启发中大浪淘沙,逐渐优胜劣汰,诠选出符合初中生认知和发展的一些教学方案和流程,这就为我们彻底破除传统的灌输教学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课堂时间毕竟只有短短的45分钟,我们必然不能每一节课都死搬硬套名师的经验之谈,我们要立足于自己班级的教学实情,从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出发,找到其与教学内容的结合节点,这样才能优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流程,才能对症下药,真正丰富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鉴于此,笔者特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立足实际学情,丰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联系生活情境,启发理解认知

知识来源于生活。如果我们将学生普遍感到枯燥的偏重理论说教的思想品德课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那肯定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理解和认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基于大量的实践给出的指导经验,它直接告诫我们要将教材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出来,以切近学生最近发展区,活跃课堂,激活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理解和记忆。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思想品德“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内容时,照本宣科不行,严肃的理论说教更不行,所以我们就可以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来让学生感受自己因身份角色不同责任的变化情况:在家作为子女,孝敬长辈是我们的责任;在校作为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朋友之间忠成友爱是我们的责任。那么,谁对我们负责呢?在家父母是我们的监护人,要为我们的行为、安全及衣食住行负责;在校作为学生,各位师长为我们的学习和纪律负责;朋友之间,朋友为我们的友爱关怀负责……我们还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对比生活中责任的重要性:甲同学横穿学校绿化带,在草坪上踩出两行脚印,乙同学给校园内的小树浇水;A老师悉心开导和启发学生,B老师高高坐在讲台上任下面学生打闹……大家通过这些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情况或者体会,或者对比,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谁负责,怎样负责,认识到我们要在各自的角色中负好自己的责任,才能创建美好生活。

二、设置启发问题,引导知识迁移

问题是对学习和探索的启发和驱动。学生普遍反映思想品德课好像是泛泛而谈,自己不知道如何自主学习,而问题给他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准绳,打破了课堂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定对应的、有梯度的、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完成整个知识内化迁移。

比如“在教学“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为了激活学习兴趣,驱动大家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探究,笔者就通过如此问题设计来启发和引导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1)先出示“人口与森林变化示意图”提问:该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大家对我国环境问题严峻性的认识)(2)有人认为人是劳动者,人越多创造的财富越多,对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辨析人口、环境与经济问题的发展关系)(3)我国存在怎样严峻的环境及人口问题现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让大家在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办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此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拾级而上,攀登课堂知识的高峰,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有效问题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搭配合作小组,实现自主探索

新课标要求我们还原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而思想品德知识多是开放式的思想,如果以死板说教的方式多会让学生逆反,所以,我们就可以设置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大家以组为单位,参研学习目标,同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与提升。实际操作中我们要认真分析每位同学的优势和特长,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以“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筹备学习小组,这样既保障了组间的竞争公平性,又实现了组内的相互提携梯度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我就设置了开放式小组互助学习模式,以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5个人的“异质小组”,然后确定本节课共同学习和讨论的知识目标:懂得“人必有责”“人各有责”,做到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从小处着手,从身边做起,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之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学,在二十分钟左右的自学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以确保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

如此设置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这样既有前置任务,又有后置练习,为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课堂做好了铺垫,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思品课的价值,让学生学有所获。

四、完善开放教学,提升分析能力

教学活动不能是死板单一的,每天都以一个模式重复,学生没有新鲜感。针对思想品德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比如,针对大家有意见分歧的问题,笔者建议可以通过辩论式教学来让学生自主实践和辩驳,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方式来认知和学习。例如,在教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时,我让学生以“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我们吃不愁、穿不愁,是不是还需要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为辩论主题,正方: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反方: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让两方开展辩论,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上面是笔者集合众多优秀教学案例遴选出的符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认知发展的教学流程。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教学先进方法,但是,我们不要将45分钟的课堂当成实验基地,我们要以自己班级的实际学情为基准,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最优化的方案和流程,这样才能激活课堂,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家平.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课堂教学的五个策略[J].教育探索,2010(6).

[2]刘晓阳.初中思想品德课“多边互动式”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5).

篇3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一直强调减轻学生负担,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做法显然不再适合现代的课程。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老师应积极探索和思考,不断追求高效课堂。

一、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标准

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最高教学效率的活动,它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标准。第一,初中生学习必须有意义。在一节化学课中,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提高他们的能力,不仅是针对少数学生,而且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让他们大多数人都要有所提高。第二,组织有效的课堂合作。合作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且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调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每个人之间的互补,促使他们进步与发展。[1]

二、构建初中化学课堂高效教学的方法

1.基于高效课堂背景下,采用趣味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能够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游戏有极高的兴趣,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老师要针对不同的上课内容开展不同的实验探究活动,同时老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意义,这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游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一个是关于氧气如何制作的,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将学生分成8个组,每组有4个人,老师分配出若干仪器,让他们组装实验室制作二氧化碳的装置,而且等待他们组装结束以后,再接着组装氧气的实验装置。通过这样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组装所需的实践最少,并且仪器链接得最精确。最后老师给予点评,通过这种游戏竞赛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2]

2.强化实验环节可以推进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初中化学是一门源自于生活的学科,生活中处处都有化学,从人们吃的食品到穿的衣服到人们居住的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材料,等等,可以说化学已经真正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这些都离不开反反复复的化学实验,因此实验对于化学来说是无法替代的,化学实验的水平直接影响化学发展。只有从基础教育开始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才能使学生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才能构建高效课堂。当学生了解实验原理后,开始慢慢接触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这时,他们会亲自动手操作,这样才能使原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老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对于一些典型的实验,一定要先进行演示,然后纠正,最后提高,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

例如:在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作氯气时,由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然而水的沸点又不是很高,所以氯气很有可能带有水蒸气,因此,不能用水,代替用饱和的氯化钠进行洗涤。老师可以接着这个实例向学生讲解有关氯气与水、氯化钠与氯化氢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如何避免化学反应产品被污染的防备工作,等等。通过这样一个严格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再次进行演练时,可以避免再犯错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3.老师精心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这是教师授课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保证一节课顺利地进行。老师要精心备课,让一节课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开心,这样才能达到目的。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产生兴趣,当学到一些化学用语,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抽象难懂,有可能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更多知识,这就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如果老师上课的语言无味,思维不活跃,内容简单,没有深度就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想要上好一堂课,老师就必须精心备课,同时要研究学生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正确的教学过程,从而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例如:结合化学的历史过程,讲解书本中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如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说,居里夫人荣获两次诺贝尔奖,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从而能够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这样使他们感受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主动地学习。又如:对于教材中元素符号的记忆,老师可以将这些符合分批次地布置给学生,对于元素的化合价,老师可以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将重点知识化为简单的,易于学生记忆,这样让学生能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而不减。[4]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慧.高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标准与实现[J].基础教育,2013(4):56-57.

[2]高莉霞.浅谈高效课堂背景下初中化学趣味教学方法[J].教学研究,2012(19):352-352.

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3-0099-02

1 前言

高效课堂,指的就是教学的效果或效率得以提高的课堂。换而言之,就是课堂教学效率高、质量好[1]。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不但可以高品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目标,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教学影响力,从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对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何种方式、方法开展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2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往往以自身为中心展开教学,且会在学生面前设法显示自身的“权威”。比如在上课期间,某学生在玩耍、睡觉,教师发现之后就当着全班学生批评该学生,且对其予以惩罚。这种方式不但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其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进而讨厌上课,还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所以,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属于叛逆期,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他们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多给予鼓励和赞扬,而且以亲切、友好、和蔼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对学生的选择应予以尊重。如此一来,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呵护,进而主动听取教师的讲课,从而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

3 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直采取同一种方法展开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感,觉得毫无新意,因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另外,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同的教学方法,这对课堂教学的效率的提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应该依据数学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领悟所学知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如在“线段大小的比较”一节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在汽车站或是火车站进站口的墙壁上,通常在1.1 m、1.4 m处标有一根线,这是为何?”学生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回答:“1.1 m属于免票线,1.4 m属于半票线。在进站之前,小朋友需站在墙边测量其身高,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买票乘车,或是可免票乘车。”经由这一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能够较好地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线段大小。

小组合作教学 在新时期,对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注重培养学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合作期间,一同面对各种数学问题,且展开思考与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必须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较为典型的一种[2]。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等,进行分组学习。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教师可先对该章节的内容进行细化,分成若干个小部分,如线段、角、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之后依据上述几个部分,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选出一个小组长,带领小组其他成员开展讨论,最终对本章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概括、总结。

在小组学习期间,学生可以采取各种手段、途径查找相关的信息,如通过互联网查找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教学期间实施小组合作,不但可以对学生和他人合作的能力加以培养,同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继而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

4 强化动手实践教学

动手实践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且活跃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意识到学生动手实践、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以使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解并领悟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一节时,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该章节的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即提前准备用一把剪刀和一张纸制作而成的圆柱,在正式上课前向学生提问:“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会是怎样的图形?如果沿着母线将圆柱的侧面剪开,其所得到图形的各条边和最初圆柱的哪一些元素相关联?另外,圆柱侧面和展开后所得图形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学生可先对教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思考或讨论,之后依据所给要求动手将圆柱剪开。如此一来,就可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且更好地理解有关圆柱的知识点。

5 优化课堂评价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课堂评价提出新的要求,即“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就说明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除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自我,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这不仅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还是课堂评价思想、手段及实施过程的重大改变。新课程明确指出:应构建起可推动教师持续进步、课程持续发展、学生全面成长的课堂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前提条件下,更注重个体本身的成长,更注重其各个方面的发展潜能。

评价方式有许多种,如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又或是评判通报,这些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但是,评价就好比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而错误的、不科学的评价,将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行为或成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注意“度”,以便确保评价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继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6 科学布置作业

在布置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方面,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且作业的布置也并非是愈多愈好的。如果教师和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会给学生产生不堪重负之感,继而为完成作业、应付教师而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如抄袭作业或随便写,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应注重量,而应注重质,精心选择习题。同时在选择作业习题时,需保证其重点突出、涵盖面广且题型全,具备典型性与代表性。另外,在单元练习、课堂练习以及课外作业中,应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能力。

7 结束语

在新时期,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教学理念,以促使其转变与师生之间相对“僵硬”的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评价,合理布置课堂作业,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

堂的一种创新

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还要具有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课程改革的要求可以看出,新课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合作学习基础上的探究学习,学生需要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并积极与同学进行讨论.只有达到这些教学要求,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讲“几何初步”时,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预习.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互补小组,在每个小组内都有学习能力较高以及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分组完毕之后,让学生自己为自己制定学习任务,明确每一个小组成员的任务之后开始进行预习.实践证明,笔者采取的优差互补小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优生与差生在学习的时候交流很密切,虽然优等生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是他们在学困生上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每一个学生都学到了许多知识,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又如,在讲“平方根、立方根”时,笔者采取优等生一组、学困生一组的分组方法,将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因为大多数学生对平方根知识不太理解,所以笔者将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提高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举例教学是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必须的手段

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成为主体之后,必须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只有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生才能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理解陌生的数学概念,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为了创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进行举例教学.通过实例列举,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轴对称”时候,笔者列举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具体特征.之后笔者结合具体实例讲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实践证明,笔者采用的举例教学方法非常有效.通过具体的实例列举,帮助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性的定义与特c,从学生的习题反馈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并学会进行相关的运用,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是建设高效数学课堂可以借助

的工具

篇6

一、明确预习目标,自主学习教材

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但是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是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而省略了这一步,能够做到预习的学生仅仅是少数。有的学生花费时间预习,但只是走马观花,把教材知识浏览了一遍,没有达到预习的目的。很多教师因为课堂时间紧张,也只是随口问学生有没有预习,并没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有效的预习,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之所以学生预习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以及没有形成督促预习的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有惰性的,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不会像无头苍蝇那般抓不住预习的重点。明确的预习目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关于线段和角画法的章节,要理解相应的线段、角的概念,也要尝试用尺规工具画出图形,还要理解线段、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另一方面,要形成学习督促小组。学习督促小组不仅仅是督促学生及时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而且要整理组员的疑难并及时反馈给教师。预习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并形成习惯,学生在相互督促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中检查,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讨论解决疑问,精讲重点知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是高效课堂的要求与目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预习中存在的疑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良好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一是有利于丰富课堂的生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讨论中互相解决问题。有的教师并不给学生预留学习讨论时间,这样容易减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工具讲解重难点。学生通过讨论,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解决疑难、讲解难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数学逻辑思维。学习数学并不是依靠练习题量的累加,数学思维能力同样很重要。数学逻辑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方法,也有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基础概念。

三、及时巩固复习,调整改进教学

课堂知识的讲解需要学生及时巩固复习,有的学生会通过大量地做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也有的学生会仔细钻研课本上的例题,但也有的学生并没有做到及时复习。

第一,学生应该以小组为单位,反馈学习情况。先是需要整理预习时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情况,哪些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哪些问题仍旧存在疑问。再者需要整理课堂笔记,抓住课堂的重难点,及时复习。最后需要整理习题练习情况,有的学生对于基础概念已经掌握,但是一做题就容易出错。

第二,教师应该进行教学总结与归纳。先分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方面说存在的差距。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从而缩小课堂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再者,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都应该及时了解预习、课堂、复习方方面面,有的教师往往自认为讲解清楚了,可是学生的做题效果却不容乐观。

篇7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一些教师却说,这是新理念的课堂。可我心存疑虑:这样的课堂能高效吗?“自主、合作、探究”固然重要,可是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乱糟糟地无序无味重复浅显的表面问题。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表现行为进行梳理。

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2.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的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练习、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这种课堂结构至今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地强调了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对各个环节的时间也有大致的规定,这样课堂教学就“模式化”了,就显得过于呆板、没有活力,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呢?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3.课堂教学必须“务实”才能“高效”。 

篇8

一、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学生为主体,向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

首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一环。作为老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和心境下进入学习状态。老师还可以通过教学预设,设置科学有效甚至是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质疑与探究心理。勇于质疑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基本保证。

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方式。只有具有独特个性,不盲目跟从他人的学生,才能保持自己的个性差异,才会有独到的见解,才不会人云亦云,才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再次,要从传统教学中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一味机械地服从老师的指挥的教学方式,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向转变。比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既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学会运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人文环境的改变――构建民主和谐的思想品德课堂

众所周知,对于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想品德课理论和概念往往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以一种权威的不容置疑的姿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首先在心态上就对这种老师产生了抵触,老师极有可能成为课堂上不受欢迎的人,那学生又怎么会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呢?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首先,老师要放低姿态,努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政治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只注意知识的讲解而忽视情感的交流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有效交流,用自己的情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形成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和宽松良好的教学氛围。

其次,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师德素养,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一般来说,学生对老师感兴趣就会对该学科感兴趣。如果一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被接受并和学生有了稳定而浓厚的情感,那么学生就不会视学习如重负,反而会乐此不疲,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为实现高效课堂服务

初三中考思想品德课程开卷考试的实施,使大多数学生陷入知识面狭窄,社会阅历不够用的境地。作为指导者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遵循有效学习的原则,认真筛选,做到目的明确,数量适中,有的放矢。

四、注重实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角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信息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几年前的课堂教学工具还是“黑板+粉笔”,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越来越普及。教育作为国之根本,如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则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因此目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初中作为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对学生整个人生起到铺垫作用,初中语文的学习更是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探索新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主动思考、热爱实践、合作共赢的学生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来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作为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其学习也更具综合型。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对学生培养观察力、调查与搜集资料的能力、讨论与策划的能力等等都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极可能夺得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定期要求学生通过报刊、互联网、电视、书籍等等渠道搜集整理资料,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采用小组形式让学生展示其收集成果,锻炼学生的讨论与表达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点点来累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多方位提供平台,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晚会演出等等让学生有展示和学习的平台。另外,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等教学资源。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教师也不例外。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是其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资源,不论是搜集大量的教学素材还是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都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孩童之道》、《我的信念》等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去访问与调查,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让学生展示一些别人的成果激发学生的灵感。这种主动式的学习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探究的动力。一份问卷的采集与设计、一次亲身的访问都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组织能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最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实践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还不是很成熟,教师也无法直接传授,但是梳理归纳的方式方法教师可以向学生谈谈自己的经验,同时要渗入一些抽象思维和分析思考的思维。对知识的总结是完成一个小小阶段学习必须的回顾,这有利于“记忆曲线”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温故而知新或者可以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和理解错误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或文言文时,一词多义的现象特别常见,例如“畔”一词原意是“田界”,引申义有“旁边”,由于与“叛”同音又有“背叛”之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善于总结归纳才能全面掌握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总结的习惯,有的教师习惯自己总结好以后呈现给学生,学生只需要背诵与记忆即可,这就抹杀了学生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角色,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做学生的引导着和鞭策着,而不是“保姆式”教学。

三.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角度多方位开展教学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调皮捣乱是其显著的特点,他们常常厌倦枯燥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课程目标融入新鲜的元素,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学习《长城的价值》时可以通过视频放映一段长城的影像,这样的方式不仅新颖,更能从视觉上让学生了解到长城的宏伟与壮观,同时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下关于长城的故事,来体会一下华夏子孙的聪明与勤劳,当然也有一些负面的故事,教师可以有选择的为学生讲述一些,有助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课时可以设置“如何界定聪明人与傻子”这样的话题来供学生讨论,观点没有对错,重点是要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即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可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的就达到了一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语文高效课堂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玉红.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J].学周刊,2012,27:80-81.

[2]葛丽屏.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导刊,2010,01:106-107.

篇10

关键词:主体地位;分层式;游戏式

目前,很多高中体育教师都存在着严重的应试教育思维,在课堂上采取的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即“示范动作―学生练习”,导致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被压制,体育运动意识也逐渐淡薄,体育学习效果自然也处于不理想状态。基于此种情况,身为高中体育教师的我们,应当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高中体育的高效教学。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心得与感悟,谈谈对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教师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中难以真正体现,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也被忽视,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性的活动。《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课程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鉴于此,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们应当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进行篮球传球教学时,我并没有直接上来就给学生示范并讲解动作方法,而是组织学生玩了一个与传球有关的游戏,而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怎样才能快速地传球和接球呢?怎样才能准确地把球传到接球者的手里?怎样才能更好地接到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刚才玩游戏的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后,要求学生将这些结论运用于实践,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轻松掌握了篮球传球的技能。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和把握技能的热情,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为实现高中体育的高效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施分层式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已发展成熟,但是在身体素质、学习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同一运动的项目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也会不尽相同,如果我们始终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学习差距会越来越大,进而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所以,这就要求身为高中体育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所存在的这些差异,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即实施分层式教学,如此,能调动每一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比如,在对学生进行快速跑这一运动项目的练习时,我就按照一定的标准,如跑姿、耐力、速率等,对学生进行分层。各项能力都处于较高水平的为A层次学生,处于一般水平的为B层次学生,处于较低水平的为C层次学生,然后针对这三个层次学生,选择不同的训练方式,如C层次学生主要按照我的讲解方式进行练习,B层次学生在我讲解之后可以在我设置的情境中进行练习,A层次学生在听完讲解之后,可以自主研究一些练习快速跑的游戏,这样,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最适合个人实际的练习方式。

三、采取游戏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体育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所以,我们应改变以往生硬死板的体育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融入有趣好玩的游戏,如此能营造一种欢快愉悦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终身的体育意识。

比如,还是以快速跑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玩名为“长江与黄河”的游戏,来对起跑的反应速度进行锻炼,并利用接力赛、追逐跑的游戏方式来对加速跑进行练习,这样,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就被激发了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锻炼,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奔跑速度,实现高效果的教学,可谓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身为高中体育教师,在高中体育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积极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高中体育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活泼的形式激发浓厚的兴趣,产生强劲的活力,培养良好的习惯,营造轻松的氛围,最终形成喜人的效果。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曾就文章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做过非常精辟的论述,那就是要做到“文质彬彬”。他强调好的文章一定要做到内容“文质”,就是首先要做到内容好富有文采,其次就是文章的形式也要很讲究,只有把好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很好的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优秀的文章。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美好的形式而内容却显得空洞的文章是达不到优秀的标准的。同样,对于一堂课而言,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其实效性,就是要让学生有所收获,然后就是要在艺术性上下功夫,把自己的上课方式加以优化,让学生爱听喜欢上。当然,再好的课堂授课形式也应该是为课堂的有效和高效服务的,我们切不可本末倒置,以为花拳绣腿就是有效的实用的。

那么,如何丰富教学方法,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呢?

一、勇于创新,大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辅助形式,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活起来”

死板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产生沉闷的课堂气氛,沉闷的课堂氛围必然会给人沉重的压抑感,如此,整个课堂便会如闻一多先生的诗作《死水》所描述的,混混沌沌,毫无生气,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导致教者无力听者无味的结果。调查研究表明,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轻松自由的心情能让人的接受能力发生惊人的变化和大幅度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下大功夫,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生机鲜活起来。

曾经听过偏远农村中学的一节课,讲授的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记得那是一个秋意渐浓的日子,有阳光,但已经不大能感觉得到暖意。教室里的设备很简陋,和许许多多农村学校的布置没有多少差别。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做好了“走过场”听课的心理准备――这样的条件下,能上出什么样精彩的课程来呢?然而,上课铃刚响过,师生相互问候之后刚刚坐定,一阵悦耳的歌声在教室里缓缓的流淌开来――是白雪演唱的《一剪梅》。委婉的歌声,莫名的愁绪,在这了无暖意的阳光里回荡,居然让人心神动荡。原来是讲课老师找来唯一的录音机,用借来的磁带配合自己的课堂,入情入境,学生们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那一节课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上课的女老师当时才刚刚参加工作,她年轻的思想所饱含的活力和机智却留给我更深的印象――就地取材,新奇的设计,让自己的一堂课整个儿“活”了。今天,我们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完备多了,我们拥有了众多的选用余地,我们可以查阅到更多更广泛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借鉴参考以为自己所用。电子课件的制作愈来愈快捷方便,越来越多的老师也都纷纷利用它来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给自己的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朝气。尤其在众多的研讨课和展示课上,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和简捷的节奏,效果明显的提高了许多。

当然,许多政治任务型课堂总给人一种“玩花样”的感觉。好像他们不是奔着为了自己课堂的实效性去的,纯粹是为了作秀,一味频繁大量的使用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电教设施操作水平的娴熟,整堂课搞得繁花似锦,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给人的的总体感觉是,哗众取宠,反而冲淡了课堂内容的主题,从学生中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二、拓宽视野,多方借鉴,从多元艺术文化形式中汲取可供使用的东西,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富有韵味儿

方文山被誉为中国歌坛小天王周杰伦的御用词作者,他所创作的歌词就是以悠久博大的中国古文化文学史为源头,推出了《千里之外》、《青花瓷》等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我想,他的思路和做法很值得我们从教者加以借用。现用的语文教材中,《兰亭集序》、《赤壁赋》、《出师表》、《长恨歌》、《琵琶行》等等经典诗词文赋,其实又都是中国书法长廊中的精品,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书法的视觉吸引震撼功能,把这些文章以线条艺术的形式在自己的课堂上展示给同学们,让他们先从视觉进入作品,引导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比对识记,对文章作者及书写该作品的书法家产生好奇心和兴趣,然后对文章进行探究研讨。极大程度上被大家所忽视的是,语文科目很大程度上本应该承担着在校园中传承中华书法艺术的重大使命。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文中写道;“日渐发达的当代工业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而成为了一个富裕社会,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病态社会。”为什么“富裕”的同时却又是“病态”的呢?就是因为在发展为“富裕社会”的过程中,同时又有一些重要问题和宝贵财富被人们所忽略,甚至被抛弃。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中,书法形式上被沦为了写字,而写字在实际上又被架空。试问:有多少所中小学校园里还真正的开设着写字科目?有多少所学校里还有真正的书法教师?对于现在学生们写出来的字一个不如一个、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有多少老师和领导关注了呢?高考和中考中,要求学生们要把答案写在制定好的答题卡上,其实就是在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书法留出一锥之地――让学生把字要书写准确书写清楚书写工整!在自己的课堂上,我就常常有意识的把音乐、书法、历史故事等运用于自己的导课甚或课堂内容之中,让同学们在中国历史艺术文化的博物馆一样的氛围中学习探讨熏陶。

篇12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问题;对策;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186-01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素质教育,首先应该要在思想和理念上对其进行改变,从而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只是一味地强调要从逻辑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之所以不再适应当前的时代背景,最主要的就是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因此使得教学手段比较落后,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的兴趣度不高的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要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初中英语课堂质量不断提升。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英语学习。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最害怕的是听力以及口语,这两项内容常常导致很多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经之路。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也能激发学生强大的求知欲望。比如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的英语电影或者歌曲,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还能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加强对各种英语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多媒体和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传统英语教学的内容能够变得越来越丰富,比如图片、音乐等都可以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使得英语教材的类型越来越多,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初中英语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初中生更强强烈的现场感受,从而使得初中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在讲解日常用语,并没有要求学生对各种常用的用语进行单纯地记忆和背诵,反而是播放了一些情景喜剧,在这些情景剧中就有很多英美国家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时候就能学习英语,营造一种良好的初中英语氛围,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学生记忆到更多的东西,相比于单纯的背诵和记忆,这种方式所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三、加强口语、听力和阅读练习

初中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听力和口语,一方面,学生听不懂,另一方面,学生不敢讲。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要不断锻炼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从而使得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对新媒体的利用,比如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可以搜集一些初中英语新闻、英语歌曲等作为听力材料,教师要加强对这些新媒体资源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初中生在听力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些新媒体资源的背景有一定了解,丰富初中生初中英语听说训练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在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比如学校可以加强计算机的配置,安装一些利于英语学习的软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上机练习口语的机会,能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初中生的口语能力。另外,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加强练习,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分享更多的资料。英语教学过程中离不开各种信息的共享,教师可以将一些高中英语资源整合在一起,比如整合一些英语听力材料,将其打包上传到网络上,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下载和学习,反复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另外,还应该要加强对初中生的阅读训练。阅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学生的长期训练,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各种文学作品、英语新闻等,都可以作为阅读训练的素材。比如教师可以对网络英语新闻、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差异进行挖掘和分析,从而使得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越来越强烈,在课后初中生可以将各种新媒体资源作为教材进行反复地阅读,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新闻、文学作品等,渐渐加强对初中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爱好。

四、对学生进行有启发性的提问

教师的提问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启发的过程,当前很多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都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的启发性,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从教师的问题中学到东西,而且很多教师忽视了在英语课堂上的提问环节。使得很多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启发性的问题需要教师在问题的准备时进行深入研究,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在提问的时候,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设置一些科学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让学生在对一个个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英语教学理念和策略都必须要加强改进,才能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积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进,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使得学生的英语口语、阅读、听力等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潘学松.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3(03)

[2] 李 京.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中学英语教学水平[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4)

篇13

摘 要: 高效课堂,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以较高水平、较高效率的形式完成课堂教与学。在素质教育时代,高效课堂受到教师的广泛重视,是各级院校的终极教学目标。作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从“施之以仁”、“授之以渔”、“输之以技”这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效课堂的实现途径,论述了高效课堂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希冀抛砖引玉,推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改革

关于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曾发出这样的呼吁: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这句话指出了高效课堂的本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如何让初中数学变得更有内涵和延展性呢?这些问题考验着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改革理念。笔者认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施之以仁——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学记》有言: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是学生只有与老师亲近,才能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的学生特别喜欢某一科的老师,这一科的成绩尤其出色;或者有的学生特别不待见某位老师,连累该科的成绩也不怎么样。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1.1老师在师生互动中的重要作用。从教学关系上来讲,有“教”才有“学”,师生关系的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中。特别是对学习内容相对枯燥的数学来说,建立和谐、轻松、智慧的课堂氛围显得特别重要。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无拘无束的发言和天马行空的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升华。

1.2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任务,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组织课堂才能使数学教学更高效?这一问题可以参考国外教学模式。美国的学校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采取小组学习模式。3—5个或更多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一项作业。从宏观上来讲,此举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课堂这一微观层面上来讲,分组讨论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实际操作上,数学学习小组要注意各小组间水平大致相当,小组内部水平保持一定层次性;同时,赋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利和责任,比如布置及监督本组成员的课外数学作业。

2.授之以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无外乎“听、说、独、练”。

2.1听——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听课,很容易做到;但让学生倾听,就不是每一位数学老师能把握好的了。倾听,不仅包括把老师讲的知识点收进自己的大脑,还包括知识与自己思维的融会贯通。数学是思维的课堂,是培养学生高效听讲的课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堂尤其如此。例如在讲解“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时,不但要将角、线段、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这四个轴对称图形的分类讲解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想象和连贯这几个图形,在听的过程中练习生活中的实例。

2.2说——让学生学会表达观点。数学思维是发散思维,尽管答案只有一个,但解题方法和过程却有好多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另一种解题思路,并鼓励学生说出来。可以在课堂上留有学生发言的时间,把说的机会让渡给学生,让他们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比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将一张A4纸对折27次,厚度是多少?这个厚度是否超过喜马拉雅山的高度?如此新奇的提问一定能提高学生发言的兴趣和探索知识的好奇心。此时切入正题势必事半功倍。

2.3独——让学生独立思考。思考的过程才是将知识真正融入的过程。思考的深度决定知识的深度。在每堂课上,教师都需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知识点的时间,因此课程进度不可太快。学生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主动为新知识的构建提供心理准备,这也是培养有自主性、独立性学生的前提。

2.4练——让学生学会动手。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属于学生实践的时间,老师决不能挪用;属于学生动手的任务,老师决不能代劳。比如在“图形”这一章节,学生的动手和实践就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在做图形的过程中观察、在观察图形的过程中发现、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思考,从而将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知识。

3.输之以技——借助高效的教学手段

3.1科学的课程设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科学安排各单元的测试时间和测试试题,做到“以测试掌握知识”。

3.2科学的教学手段。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无疑为高效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宜条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力和感受力。特别是在几何教学中,运用3D技术把课本上的平面图形转化为三维立体图形,使得各类几何体以动态的形态展现给学生,必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要想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既需要教师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对教材的把握,又需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还需要教学手段的不断改进。笔者在教学一线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只有师与生的“琴瑟和谐”,方能谱就高效学习之歌。

参考文献:

[1]王继辉.浅谈加强数学教学的效率[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篇14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呼声越来越大,并受到很大相关人士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他们提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不但有效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还有效培养了初中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对此,我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原则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实质上是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与执行的过程。高效教学构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所以在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原则,尤其是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设计。这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时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实现“做数学”概念的树立,并淡化“知识对话”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做数学”概念的树立能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引导,不但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对数学的注意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拓展。第二,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数学积极性,还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鼓励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的形式,了解到相互之间数学想法中的局限性和合理性,以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学习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提高[1]。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原则数学与其他学科不一样,不但要求学生要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思维逻辑。这就要求学生要对数学具有很高的兴趣,才能将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学习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教师可以将直观教学方法应用到数学课堂中,以此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成具体的、形象的实体,降低数学知识难度,方便学生理解。第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美”的意识。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程度可以从学生的数学意识来判断。学生如果能够潜意识的发现数学中的美,那么他们数学学习兴趣肯定只增不减,所以要从意识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迪和数学视野的开阔。第三,要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且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因为良好且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构建高效课堂第一,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并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数学课堂上。这不但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第二,教师要持以公平、公正和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一个民主的环境下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积极性的提高,也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要求。第三,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生活上及学习上的交流,并构建与学生友好的师生关系,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主体地位被尊重,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数学学习态度[2]。

(二)通过渗透数学思想来提高教学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数学意识渗透中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提高。这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思想渗透前,要将渗透的数学思想进行分类,以此培养学生对不同数学知识及思想的分类意识,使学生能够使用分类思维去解决数学难题,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图形”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图形特点进行思考,然后要求他们根据其特点思考不同图形之间异同,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图形的特点,同时要求他们根据图形形状和特点将不同的图形进行划分,让他们学会利用分类思维去解决图形分类问题。

(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拓展教学空间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地说就是将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将生活中数学实例引用到数学课堂上,然后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数学课堂上模拟出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实践能力。第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度及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选出每小组中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作组长,带领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情境教学活动中,如数学故事演绎、数学游戏等,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社交能力及意识的提高[4]。第三,教师还可以联合其他数学教师一起举办数学实践活动,如初中数学生活应用比赛、初中数学建模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把知识生活化,实现数学课堂与生活现实的密切联系。第四,教师可以单独开展数学故事会,让学生在故事会活动中了解数学,同时还开展课件创作知识大赛,以实现对学生好胜心理的激发,让学生持以积极乐观态度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方法的分析了解到,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建立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使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教师进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及实施时一定要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原则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原则,以此作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的重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海青.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79-180.

[2]丰静林.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2):90+104.

[3]王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21):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