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问题分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广阔、且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也较大,这样的形式必然会造成各区域的经济出现差异。区域经济差异通常是指在国家内部,一些区域较另外一些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经济的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经济的实力更强,这样将致使在空间上呈现出一种不发达的区域与发达的区域同时存在的局面。所有这些差异的形成是因为各区域间,存在着最基本的资源差异、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因素制度差异与其作用的结果。使得这些差异的存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构成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可能使社会矛盾加剧。在世界上,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活动证明了两个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地区,区域间人们消费结构水平相似,这样能够形成相似的消费偏好与相似的服务以及商品需求结构,相应区域间市场需求提升,隔离程度减低,形成贸易与地域分工机会加大。相反则会使两区域间供需关系弱化,较难实现贸易流通与地域分工。与此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太大,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造成产业集群发展的能力有限,致使产业链环断裂,且工业配套能力较之发达地区相对落后,致使那些主动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企业在当地找不到可以与之配套的企业,没有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原料、产品以及服务,使得落后区域在产业梯度转移时出现较大困难,造成其不能具备相当素质劳动力和经济技术基础接受发达区域成熟的产业和技术,同时也无力接受人才和资金的输出,使得区域间产业扩散和资金、技术梯度转移很难实现,从而影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二、我国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较大快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人们生活品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但因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资源禀赋、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国家投资重点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这种空间差异的存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经济战略到现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增大,为避免因这种差距的拉大导致经济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相关学者对目前各地存在的差异现状、变动的趋势和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可是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大都单一,而且都存在不同见解。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就应该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分析,解决公平与效率关系。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仅存在于各省会城市之间,同时表现在省际与四大板块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拉大。其中,最显著差别是在于工业发展水平。引起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从经济全球化来研究的“经济全球论”,有从经济体制分析的“体制原因论”,有从经济发展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发展战略论”,甚至有还有从历史文献来分析的,其主要是从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方面提出的“地理区位差异了”。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分为外因和内因,以外因为主、外因是指国家政策的倾斜,而国家政策的倾斜会引起资本流动,影响地区市场水平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内因是指区域自然资源的多少和自然条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战略与生产率的制定。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于承认及尊重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区域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鼓励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同时积极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充分地发挥中部地区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原材料与能源基地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三、我国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思考
(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发挥地方政府的优势
政府在政策制定的时候应“结合实际,把眼光放长远,着眼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发展全局”。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地方政府跟中央政府的思想应保持一致,开展科学、合理、明确的权利和责任划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着重掌控大局。在经济发展细节中,适当下放部分决策权,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的政策以及战略,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来调动地方政府参与政策研究的积极性。
(二)针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区别对待
因我国的资源分布的差异现状无法改观,一些区域的自然资源丰富,所以可以很好地进行发展,而某些地区因资源匮乏,致使经济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所以,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应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进行区别投资。主要将重点放在提高福利与公共设施水平,且投资重心应放在较为落后的区域。针对这些区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应联手为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尽最大能力为培养本土人才创造条件。
一、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评估
从资金流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看,我国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的发展态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退交织。分析国内区域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评估资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三、结语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作为自然条件复杂的多民族大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亦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包括生态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问题。故此,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五个统筹”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诸多因素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亦是不争的事实。
对我国区域经济总态势可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和我国地形西高东低相反,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看是东高、西低、中部居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是鹤立鸡群的三大经济高地,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前行的“三驾马车”,据2003年工业增加贡献率分析,粤、苏、浙、鲁、沪5省(市)占6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区重点表现在“欠发达”上;东北三省突出表现在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负其重,双重约束已显端倪;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需要说明的是,三类病灶在不同地区重点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广东、福建属发达省份,但粤北、闽西、闽北一些地区至今还处于相当欠发达的状态。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经过怎样的路径,才能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国内外经验表明,这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又需要宏观调控与政策扶持。为有效运用两种手段,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空间组织架构。
首先是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现在是4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关内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区域政策点击区”,上述政策覆盖区,广义地说,亦是按发展阶段和存在问题相同或类似的原则划分,但面积大,小则近百万平方公里,大则数百万平方公里。了提高区域政策的针对性和力度,有必要在发展不同阶将一些问题突出的地区单独划出。例如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竭城衰的城市;产业严重衰退、就业问题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业基地;再如入口严重超载的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等等。以上两类区域,都有相应配套的区域政策,是直接为区域政策服务的。例如针对四大板块的宏观区域政策是: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另一类区域体系是为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区域(城市)合作服务的。它按照自愿参与原则,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根据合作的地域范围和性质,大体有如下类型:
――中心腹地型和大都市圈。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贯通城乡经济,发挥城市“中心地”功能,许多省会城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与周边中小城市以及县域联合组成中心腹地型经济区。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化的,特别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大城市的联合为核心,包括周边中小城市和县域的大都市圈,作用更为彰显,如长扛三角洲大都市圈、珠三角大都市圈、京津冀大都市圈等等。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策略;共同富裕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3]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职业教育与传统本科院校“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注重培养学生快速融入岗位的基础岗位技能。职业教育应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岗位技能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兼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平衡,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基础上,使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以职业标准为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必须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课程,把职业标准中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全面整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构建以考证代替课程考核的新模式。
三、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据调整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反映了职业教育对社会的服务方向,同时也体现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与协调发展,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建立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机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才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就业渠道和机会。
四、拓宽专业口径,深化专业内涵
职业教育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点,就必须合理把握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和宽度,即要保证过硬的基础岗位技能,也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弱化专业界限,在横向上拓宽专业口径,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培养人才。同时借助专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性。
五、教学模式设计要充分体现职业性
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实习实训工作等方面,都要紧密结合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要展开,以行业岗位胜任力为基本目的,体现职业教育职业性特点。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和体验教学,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升教学的质量。
六、建立和深化“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根据企业的利益点来设计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深化学生岗位技能培养和训练,为学生就业开辟更多的选择道路,从根本上改进人才培养与使用衔接不畅的问题,实现毕业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七、完善实践考核保障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及考核体系改革,以企业及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调整课程设置,将企业或行业内对人才的衡量与考核标准有机的融合到高职教学的课程考核体系中来。将职业资格鉴定与专业实训相结合,使实训、考试、职业技能鉴定三位一体,克服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鉴定相脱节的弊端,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八、实行开放式办学
1 社区现状分析
同乐社区位于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东部,紧邻坪地街道和坪山新区坑梓街道、坪山街道,与大工业区及宝龙工业区相接,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生态控制线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社区内广泛分布了各类大小企业616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60亿元,产业空间分布较为混杂,集聚度较弱,环保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地均产出效益较低,同时有60%以上的企业分布在松子坑水库二级水源保护区及生态控制线,散乱的企业分布形态难以形成集中的配套服务区,同时又对区域水源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造成较大影响。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问题
社区 616家企业涉及到包括家具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在内的制造业所属23种类型,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均产值500万元以上)92家。同时,同乐社区企业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家具制造业企业产值并无明显优势,仅10家企业达到500万元以上。社区产业呈现均质化分布现状,均质化的产业分布导致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居住、工业用地过于混杂。在社区16个自然村中,企业分布为吓坑村最多,有113家,其次是新布村54家、浪背村51家、阳和浪43家、老大坑42家,最少的黄屋村也有12家企业。
2.2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社区总面积17.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715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41%;非建设用地1048公顷,占总用地比例为59%。社区总面积中,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1192公顷,占社区总面积的67.6%。社区建设用地7.15平方公里,约3.22平方公里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其中3.92平方公里为工业建设用地。
2.3 生态环境问题
(1)水环境
随着同乐社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龙岗河全河段年均值超标的项目有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监测值出现超标的项目还包括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氟化物和硫化物,整体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劣于Ⅴ类;同乐河水环境常年处于重污染水平,水质劣于Ⅴ类[1]。
(2)空气环境
同乐社区产业主要是通讯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有一定的大气污染源,但由于各级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注重源头治理,多管齐下,因此社区整体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二氧化氮平均值为0.039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无日均值超标;可吸入颗粒物平均值为0.066毫克/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年平均值二级标准[2]。
(3)声环境
同乐社区主要环境噪声源为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近年来通过大力整治,工业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呈稳定达标状态,但由于部分城区交通干线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噪声防护效果有限,使得流动噪声源的影响日趋严重,交通噪声扰民问题突出,声环境质量处于轻微污染水平。
3 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
3.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1)实施社区土地置换
同乐社区的发展受限应通过土地置换,实现产业发展与居住生活、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的分离,使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布局或低效利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科学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强化规划调控作用。通过利用城市总体规划对土地性质的细分和对各区域的配套定位,优化现有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配置,逐步推动社区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集中,降低工业发展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二是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工业用地与居民用地的置换,实现居住区集中,并促使工业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按照“产业集聚、距离就近”的原则,进入工业集聚区集中生产,以形成积聚效应,推进土地集约利用。
三是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为改变社区居民居住区与工业企业夹杂的现状,加快推动居民集中区建设,改善人们生活水平,可以通过资金补贴、住房安置等方式,鼓励社区居民退出零星住所,按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居住。
(2)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
基本生态控制线作为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5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划定以来,其发挥了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打击违法建设的核心屏障的作用,营造了民生幸福、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树立了国内生态城市建设和国土规划管理的典范,成为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现实抓手,对促进深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划定之初对各区域实际情况考虑不够,将社区已存在的建成区、产业发展区等67.6%的土地划入生态控制线内,社区开发建设受到严格禁止,从而制约了如同乐社区等的发展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根据发展需要,为促进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兼顾重大民生项目及规划发展需求,进一步增强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的可操作性,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生态控制线调整,对于社区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经济效益
(1)淘汰低端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根据区委、区政府对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在坚持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效益优先、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基本原则,把好产业入口关,严格限制低端落后产业进入,提升产业发展增量水平。明确低端企业类型和低端企业淘汰清理标准,按照各类标准和任务要求,予以严格执行。针对社区内不同产业的不同特点,确定合理的产业退出任务,促进低端产业的升级或退出,快速推进区内低端产业的淘汰、转型和升级,重点清理退出纳入旧工业区改造升级范围内的低端企业。
充分利用市节能减排目标考核制度和区域环保准入制度,加大对化工、橡胶、塑料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淘汰力度,同时加大对如家具、电气机械、通讯等行业的产值小、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的整合、升级、淘汰力度,为产业升级腾出发展空间。
(2)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高端制造业
一是针对社区内的优势产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业、家具制造业等,根据区内产业功能分区,设施产业集聚工程,同时对优势产业内产值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的“三低企业”加大淘汰整合力度,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二是根据产业高端化发展需要,推动设立产业研发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引进国内外具有较强实力的相关产业研发机构、学术机构、科研机构,采取多形式、多维的合作方式,通过合作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经验的借鉴。同时政府还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区内外企业研发人员交流,技术人员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是企业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考虑到社区内家具企业数量最多,以及其对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加速小型企业的淘汰,建设高端家具产业园和产品创意中心,推动家具产业集聚,通过打造国内外闻名的品牌,推动社区内家具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提升产出效益。
(3)加大引入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环保产业链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环保装备制造业,近年来也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从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来看,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同时还呈现产业集中度低、工艺装备落后、规模效益较差、产品成套化与系列化程度低等问题,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上还有待加强。但总体来说,我国环保装备产业的发展还有着广阔的前景。结合产业发展前景、周边产业功能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社区内制造业现有基础,加大引进力度,建设环保装备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发展环保成套处理设备、监测成套设备,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在社区内打造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3.3 加强环境管理,完善环保基础设施
(1)水环境保护
一是推进污水收集系统及其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推进社区内截污干管、支管网及相关配套设备建设,推动建设完成同乐河截污管网,防止社区生活废水、工业废物直接排入龙岗河,影响龙岗河水质。
二是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界碑,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破坏界碑。饮用水源保护区必须遵守《深圳经济特区饮用水源保护区条例》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
三是开展同乐河综合整治工作。河流综合整治的内容除了包括沿河截污外,还包括垃圾清理、河道整砌、底泥疏浚、人工增氧及景观设计。①进一步强化排污管理。结合旧屋村整治改造行动、清无行动、污水管网铺设工作等,解决旧屋村管道错接、污水乱排的问题。②大力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河道内、两侧岸坡及岸边的垃圾,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河道自然态,在需改造的河段积极采用透水性铺面,引入本土物种进行岸坡及岸边绿化,建设生态河堤。③积极控制非点源污染。委托专业清洁队伍进行建成区地面保洁、垃圾清运。加强流域内的生态建设和恢复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河道两岸绿化带建设等工作,削减非点源污染负荷。
(2)大气进行污染防治
一是工业废气污染防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关闭污染严重企业,限制大气污染型工业,对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尽快推动其关闭;对于改进工艺上除尘设备或采取其他有效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企业,应加快推动其完成技术、工艺的改革更新和污染控制工程;对于新建的企业,严格审批和管理。
二是扬尘污染防治。加强监管,控制施工地扬尘污染,要求施工方对工地实施围挡。按照有关作业标准清扫道路,根据道路级别定期洒水;运土车辆必须办证和按标准覆加蓬盖,严禁带泥上路及违规超载造成泥土漏撒到路面。
三是饮食服务业废气污染防治。餐饮业要落实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加大检查力度,对群众投诉强烈、油烟超标排放的酒楼坚决予以关闭。
(3)生态环境
严格区内生态控制线保护力度,通过在空间要素和尺度上对生态控制线内的要素进行分类,将生态功能与环境治理统筹起来,从生态多元角度,将生态控制线内的生态要素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分别制定管理政策。同时要分清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区别,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不能仅依靠生态控制线,还要和生态控制线外结合起来,要使生态、安全格局、廊道体系、休闲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对于生态控制线内的建设用地,通过发展创意产业和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发展促进保护。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实施同乐社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策略,符合国家和深圳市的相关政策,符合深圳市总体规划以及近期建设规划的要求,对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优化整合现有资源、提升科技水平、加强产业集群优势和培育社区经济发展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龙岗区、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优化升级能力,并推动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2)该项目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水源保护、河流水质保护、生态控制线和居住环境的保护要求,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协调,同时还结合城市更新和居民集聚的需求,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对深圳这样一个在发展过程中深受环境问题困扰的城市来说,具有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也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3)该项目社会效应十分巨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符合全市产业发展导向和全区环境保护要求,各方面建设条件成熟,得到区领导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实十分可行。
综上所述,实施同乐工业园区产业优化升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不但必要,而且在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建议政府加快规划建设步伐。
4.2 建议
(1)应尽快与规划国土、旧改部门协调,加快开展城市更新;按照产业发展需求,为产业发展功能区预留足够的用地面积。
(2)政府应尽快成立领导小组,并通过环保手段加快淘汰低端企业;政府还需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时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加速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产业引入。
(3) 政府应在前期提供资金支持,根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前期产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启动资金。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Z].2002.
[2] 国家环保总局.空气环境质量标准[Z].199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二、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四、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年)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内涵 路径
近年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和完善,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来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能否取得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区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阐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所谓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致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和社会条件造成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些差异降到最低,以便达到相对的平衡。第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显著,为了进一步减少两极分化的现象,可以适当的对区域之间的经济投入进行平衡和协调,在区域空间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时,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鼓励经济程度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协作,加强区域经济科学分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进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第四,生产力的强弱决定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了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应该对区域之间的投入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区域投入朝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第五,长期以来,区域之间在贸易和市场方面封锁和分割现象严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不良的发展局面,促进各个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区域之间的贸易能够逐渐走向正常化、市场化。第六,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消除和减少不良竞争乃至经济垄断的不良现象,维持改善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总之,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是互动和开放的过程,只有明确分工,进行合理科学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就会不断减少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路径
1.积极进行财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税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制定的财税制度直接关系到税收的征收以及资金的流向问题,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然而,目前的我国财税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彻底,特别是所得税和流转税等税收问题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政府必须加强对财税政策的优化和调整力度,将所得税以及流转税的比重控制和调整在一定范围内,以便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我国区域经济时,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虑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革调整,确保税收收入能够实现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确财税政策目标和要求时,必须充分重视所得税和流转税在当中的重要地位,对二者进行协调和分工,以便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劣互补,相互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宏观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区域经济能否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指挥和协调。政府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执行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区域经济起着重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和隐藏的各种矛盾,其实就是由于政府和经济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协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这种不良的局面,就必须积极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支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便规范市场秩序和市场行为,对市场进行调节,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3.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场自身的自发性、滞后性等原因,导致市场在进行自我调节时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阻碍,必须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大多是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的,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进一步规范区域经济的市场秩序和行为,促进区域之间进行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实现共赢,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给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然而在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态势却不容乐观,区域之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由于生产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恶意竞争以及不公平现象大量存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合理投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宗植.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的探索[J].经济经纬,2009(I):113-114.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金融支持;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6-0037-08
一、引言
2009年以来,山东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简称“两区、一圈、一带”)四个区域发展战略,成为助推全省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2013年,山东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金改22条”),推动山东金融向纵深发展。从理论上看,金融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金融既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其健康发展具有直接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作用,又是为其他产业、行业发展提供支撑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引导区域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此同时,金融作为经济运行的一部分,其稳定发展始终以经济的平稳运行为基础,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并聚集金融风险,最终引发危机危害实体经济运行。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共生”关系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证明,也为山东推动区域战略与金融协调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金融支持“两区一圈一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青岛财富管理中心支持“蓝黄”两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
根据“金改22条”的部署规划,要“利用青岛市已有基础和蓝色经济区龙头地位,做好机构培育、市场建设、政策创新、环境营造等工作。突出发展以财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高端金融业务,吸引国内外投资理财机构和金融机构聚集,把青岛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面向国际的新兴财富管理中心”。2014年2月10日,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复,青岛成为我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从目前实际看,青岛财富管理中心是支持蓝黄两区经济发展的区域金融中心,具备资金桥梁和衔接的作用,为吸引各类资金搭建了发展平台。
1. 青岛财富管理中心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增强。(1)金融资源加速聚集。2014年以来,青岛财富管理中心金融集聚能力不断提升,新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12家,青岛地区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05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发展步伐加快,中路财产保险公司获批筹建,青岛港财务公司、海尔消费金融公司开业运营,目前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达到19家。台资银行国泰世华银行青岛分行开业,新加坡星展银行青岛分行、澳大利亚澳新银行青岛分行获批筹建,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外资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1家,优质金融资源向青岛集聚态势进一步显现。(2)青岛财富管理中心辐射“蓝黄”两区能力增强,金融支持两区建设力度加大。从间接融资发展情况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信贷资金集聚能力显著增强。本外币贷款占全省比重由2011年的9.6%提升到2014年的11.1%;蓝色生态经济区贷款占比呈现波动上涨态势,占全省贷款比重由2011年的46.7%提升到2014年的47.9%(见表1)。从直接融资发展情况看,“蓝黄”两区资本市场业务加速成长。截至2014年末,“蓝黄”两区上市公司的数量为112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77.2%(见表2);自2014年以来,“蓝黄”两区内债务融资不断增加,其中,短期融资券市场、中期票据市场等适合大型优质企业的市场,以及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市场等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内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重要渠道。
2.“蓝黄”两区经济平稳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自2011年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来,“蓝黄”两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两区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28114亿元上升为2013年的33759亿元,增幅20%。2014年,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生产总值27715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青岛西海岸西区成为第9个国家级新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继续加快,实现生产总值8512亿元,增速超过全省0.6个百分点。
蓝黄两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蓝色经济为特征的山东海洋生产总值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海洋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0400亿元,年均增长14%。2014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17.6%,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4%(见图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东营市为例,2014年,东营市实施了124个具有高效生态特征的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4.8亿元,农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支持“一圈一带”建设系统分析
1. 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情况。济南区域金融中心金融资源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一是金融组织体系完善。2014年末,济南市共有银行类金融机构40家(含农信联社5家)、保险公司74家、证券营业部63家、期货营业部28家、资产管理公司3家、信托投资公司3家。另有8家财务公司、30家小额贷款公司、35家典当行、4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地方性金融组织,10家民间资本管理机构批筹。二是济南市资金集聚能力不断上升。济南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由2010年末的41653亿元上升到2014年12月末的12007亿元,增长了0.58倍;占全省本外币存款余额的17.3%,居全省首位。三是民间融资机构试点发展。济南市民间融资机构主要包括民间资本管理机构和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两种形式。2014年上半年济南市正式启动规范发展民间资本管理机构,2014年筹建民间资本管理机构14家,注册资本共计11.7亿元。
2.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情况。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立于2010年12月,是国内设立较早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截止到2014年12月末,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托管和展示企业分别达到412家、534家和5000家,累计实现融资约150亿元;与“新三板”初步建立了批量转板机制,已有13家企业成功转板。开办了股权质押融资业务,截至2014年底,累计办理股权质押业务116笔,出质股数9.2亿,实现股权质押融资约20.19亿元,2014年内新增股权质押融资11.29亿元。推出了普惠金融种子基金产品,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聊城临清、淄博桓台、淄博博山、烟台芝罘、齐鲁股权基金等种子基金项目已落地或启动,带动银行流动资金贷款融资约6亿元左右。
3.“一圈一带”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情况。从间接融资情况看,截至2014年末,省会城市经济圈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9780亿元,比年初增加1734亿元,占全省本外币贷款的比重为36.9%;西部经济隆起带本外币贷款余额由2013年末的9950亿元上涨到2014年末的11449亿元,增长15%,高于全省贷款增速3.2个百分点;2014年末西部经济隆起带本外币贷款余额占全省贷款余额的21.3%,较2013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见表3)。
从直接融资情况看,截至2014年末,一圈一带区域(“一圈一带”主要包括“济南、淄博、枣庄、济宁、泰安、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菏泽、莱芜”11个地市)上市公司的数量为75家,占全省上市公司总数的51.7%,低于“蓝黄”两区的上市公司数量(见表4);但是“一圈一带”区域直接债务融资占比较高,自2014年年初至2015年3月末,山东省“一圈一带”债务融资合计3074亿元,较“蓝黄”两区债务融资发行额高1262.5亿元,占全省债务融资总额的71.4%(见表5)。
从经济发展情况看,“一圈一带”区域经济平稳增长。 2014年末,“一圈一带”规划区域经济总量达到30177亿元,较2013年增长9.3%,高于全省经济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占全省GDP 的比重达到54.4%,较2013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其中,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加快,实现生产总值17386亿元,增速超过全省GDP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20879.4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5%。
(三)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势
山东省积极推进各项经济金融改革措施,推进区域战略与金融战略协调发展的优势更加明显。一是经济发展基础牢固。2014年,山东省经济始终保持较高发展水平,GDP增长率为8.7%,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二是地理位置优越。山东半岛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具有发展对外贸易和投融资的先天优势,具有较强的利用外部金融资源的能力,同时具备通过吸引国外资源推动本省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力。经济外向度高,企业和个人涉外经贸投资需求强烈,对外开放政策创新试点等都是推动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近年来,山东大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为进一步促进金融发展提供了扎实基础。四是区域发展战略进展顺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有关地市全面促进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山东推进区域战略与金融战略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区域发展战略与金融发展基础日趋完善,但是金融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性还不足,特别是在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没有突出金融发展战略的定位和目标,导致区域战略与金融战略协调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省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背景下,利用金融资源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但现实中,金融与区域发展战略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协调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区域发展战略中对金融发展的定位“不明确”。目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缺乏对金融发展的定位和有针对性的规划,特别是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基础和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导致在发展战略层面出现了金融与经济脱节的现象。二是各地方金融发展战略中对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不到位。在“金改22条”的统领作用下,山东部分地市也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相继出台了一些金融发展规划或金融改革计划,但是这些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不强,导致区域内的金融深化程度相对较低,金融相关比率不高。三是金融发展战略中的针对性措施“不突出”。目前,部分地市的金融发展战略中仍然以服务自身为主,没有从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定位出发通盘考虑金融发展如何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何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创新等问题。四是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不明显”。从全省金融发展的格局看,青岛财富管理中心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是引领全省金融发展的两极,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是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新亮点。从目前看,仅青岛市财富管理中心建设的改革措施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结合度较高。
(二)全省金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地理位置上看,“蓝黄两区、一圈一带”四个区域发展战略已覆盖了全省各主要地市。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金融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当前全省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仍较突出,集中表现为以下“七个不均衡”: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发展;区域发展差距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合理有一个系统指标,从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看出,其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评估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所占的比重以及它所起到的作用。(2)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是的规模和速度是否符合当地客观条件。(3)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方案是否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发展需要,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4)地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和当地各个生产部门是否协调。(5)还要在当地适当地发展交通、能源、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合理安排好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关系。
1 地理因素是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
在区域经济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地理便是其一个基本要素,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区域经济就是研究如何以地理因素为基本因素,并以此为起点来发展地方经济。
2 区域经济在低层次上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
当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参与各方都具备一定的区位优势,存在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但这种互补性仍存在于较低的层次上。按照经济一体化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起点是特别关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的初始目标并不是贸易自由化,而是更低层次的目标,主要包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衔接、消除贫困、经济增长、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
地缘和人文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是构建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相同的地缘人文背景为双方或多方的交流合作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周边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在地理上都相互接壤,有着相同或类似的文化传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在历史上就已相当频繁。比如,图们江地区的春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商品集散地;早在两千多年前,澜沧江一带就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通道,存在着“四国五景”的传统友好往来关系;中亚五国从前苏联时代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次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动因是合作方在经济上存在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促使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了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经济上的互补性在公河流域次区域合作中表现比较明显,在几种区域经济最明显的表现为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根据我国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逐渐扩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区域发展实际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基本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特别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谋求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从此进入了协同发展的新时期。
在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当前各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发展活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增长较快、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的问题
(1)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一项带有全局意义的重大体制攻坚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更加重视西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2009年中国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5%,增速连续3年高于东部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成效逐渐显现。
连玉明认为,“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破解中国未来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十二五”期间,必须要统筹考虑,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区域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培育多极带动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城市群要素集聚能力,支持中西部城市群加快发展。
(2)地区经济割据
经济上的地方、行业、团体割据已经形成,使中央的政令法令的刚性就变成了弹性。我们不搞过去的阶级斗争,不意味着阶级斗争不搞我们。贫富分化就是在瓦解工农联盟,最终西化为所谓的民主自由国家,就是阶级斗争搞我们。中国最大的国情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鸭蛋理论”祸国殃民,抢劫式加速阶级分化、利益分化、形成地区、行业、团体和贫富不等的复杂经济利益群体,不同利益群体很难形成一致的利益诉求,工农联盟也就自动解体了,更形不成拳头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
4 区域经济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注意各个区域经济的特性研究。
就我省经济的总体来讲,是处在某一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恐怕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各区域是处在不同阶段的,各个区域在全省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对于区域经济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把握各区域经济的特点。要注意研究区域发展的要素、区域发展的条件、区域发展的基础以及区域发展的一些特点。比如,你这个区域是城市为主、还是农村为主?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工业比重大,还是农业比重大?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区域的特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略研究。
对各个区域经济而言,发展的主战略同全省和其他区域的发展战略应该有所不同。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要由各个区域各个方面的因素决定,肯定会有各自的差异;再有它的主战略是什么,它的政策的核心问题在什么地方,都是研究区域经济应该关注的问题,目前我们提出的题目也并不一定都是各自区域经济发展所选择的主战略,在对各个市地、各个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根据本地实际有所侧重,并在这个主战略下,研究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坚决不能重蹈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投入的老路;坚决不能过分依赖房地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防止出现经济刚刚起步,房价已经上天;要防止区域经济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5 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要坚决以民生经济为龙头,以人文本、关注民生来发展经济;区域经济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大有可为;区域经济发展要牢牢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为各地在党政事业、经济发展、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区域对外传播与协作提供帮助,从而加强招商引资,促进区域合作,提高区域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一)区域经济增长
从经济总量上看,我国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效率优先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态势,从1980年的51.13%上升到2005年的59.63%,提高了8.5个百分点;而同期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下降了6.76和1.74个百分点。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到1999年中国区域政策的重心是经济增长或者说是注重效率,非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经济差距;而1999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改变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暂时没有充分发挥。
(二)地方保护主义
从总体上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东部与中西部间的资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变。面对利益的双重流失,在分权式改革体制下,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纷纷采取资源转换战略,竭力控制本地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输出比重,提高其深加工程度,企图把产品的贸易结构重心转移到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的输出上来,延长初级资源产品产业链,发挥区域乘数效应,推动经济增长。但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差,在中间制成品和最终制成品方面同东部地区竞争很难获得优势。于是,中西部地区想方设法防止“肥水”外流,限制某些东部地区产品进口,保护自身幼稚产业,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以“关、卡、封”为特征的地方保护主义便席卷各区域。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中西部地区为了改变在区域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格局,集中投资于那些价高利大的加工产品,由此导致一些加工工业项目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形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大多数省份都将汽车、电子、机械和石化等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中,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的省区市有22个,而且整车是绝大多数省份发展的重点;将机械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将化工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有16个,大部分又以石化为重点;有24个省份将电子工业列为支柱产业,其中又以通讯设备、计算机、电子音像等作为发展的重点;有14个省份将冶金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二、中国区域经济关系变迁的启示与政策含义
(一)区域发展战略决定区域分工,并进而主导区域经济发展轨迹。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分工格局具有路径依赖性,必须充分考虑前期发展战略及业已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即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兼顾垂直型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
(二)正确处理经济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关系。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效应来看,区域公平问题的解决,可以使区域经济之间保持适当的竞争协作能力,减轻由于区域差距过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震荡和不确定性。
关键词:区域差异;开发战略;研究;对策
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往往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存在着区域上的差异,所以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同一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会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来,区域间的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经济差距过大将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冲突,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对区域经济展开探讨,通过制定一些有效的对策以避免区域经济差异过大的现象发生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一、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区位上的差异
区域间自然环境的差异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所以其也是区域经济差一点客观因素,这一般具体表现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这两个方面,它们通过影响区域的投资效益以及区域的整体开发水平进而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从广西的整体自然环境来看,桂南地区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仅交通发达,更是广西省人才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聚集地。桂中、桂北地区则是广西重工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并且旅游资源丰富,这也使得这一区域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桂东地区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也很好的带动了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而桂西地区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并且交通不便,尽管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但是将其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不足,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水平不高。
(二)产业结构方面的差异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区域经济实现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是区域间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从广西地区各区域间的产业结构来看,桂东、桂西地区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并且对能源以及原材料的粗加工在工业结构中比重过大,所以其经济增长缓慢。桂中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工业生产总值占区域GDP的48.7%,因此其经济发展速度相对于桂东、桂西地区要高上不少。桂北和桂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并且开放时间较早,其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服务性行业以及旅游业较为发达,产业结构优势明显,所以经济发展迅猛。
(三)资本投入方面的差异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广西地区2005年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总额为1769.07亿元,其中桂南地区的投资达到了562.95亿元,占总量的32.1%,远远高于桂东、北、西、中这四个区域。同年,广西省实际利用外资6.38亿美元,其中桂南地区在方面的数据就达到3.52亿美元,占全区总额的55%,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桂南地区集中了如此多的固定资产、基础设施以及外资投资,使桂南地区迅速成为了广西省的技术、资金、物资以及人才的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四)人力资源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主体,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目前广西74.5%的高等院校集中在南宁、柳州以及桂林这三个南部城市,并且其科技人员、医疗卫生人员的万人指标(万人中拥有某一类型人员的比例)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域。虽然说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并不能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根本性的。
二、广西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选择
(一)实施非均衡的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从当前广西省的产业结构分布情况上分析,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广西2006年的三产结构比例为24.3:35.2:40.5,而我国当年的三产结构比例为15.4:51.1:33.5,由此可以看出广西的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依然较高,并且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因此,在广西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的背景下,只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和资金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实施以经济增长点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是又考虑到非均衡发展致使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采取非均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让这种非均衡发展保持在一个合理度之内。
(二)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从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上来看,目前广西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开展经济合作,接受广东的产业转移是比较符合广西当前的经济发展需要的。“东向”战略的实施将会为广西经济带来两大方面的发展优势,一方面这将使广西尽快融入华南经济圈,加快与广东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广西可以通过颁布优惠政策、健全福利待遇制度等有效举措,加快引进人才、技术以及知识的进程,争取全面开创包括高新技术在内的新支柱产业,进而带动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以此加快各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目前广西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比较落后,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态势。因此,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对于广西整体经济的快速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深远的意义。具体的实施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实施城市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乡村城市化的进程。其次,实施城乡工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争取城乡工业产业共同发展。再次,实施城乡市场一体化战略,努力建立其城乡一体化的市场。最后,实施城乡科技发展一体化战略,争取城乡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
总结:关于广西区域差异与区域开发战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广西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广西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选择这两个方面展开简要的论述。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需要我们根据区域内、外部环境以及具体条件的不同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切实保证所选择的战略是科学、高效、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宋庆,马莉,严志强.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化的区域差异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