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勘察与施工范文

工程勘察与施工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勘察与施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勘察与施工

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模式

以往的岩土工程采用的是分别进行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是先勘察、其次再设计、最后进行施工的一个过程。但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以往的分别进行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建筑工程的需求,同时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在建筑经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这种分别进行模式的弊端慢慢显现。因此,要弥补以往分别进行建设模式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创新,而将其转换为一体化的建设模式更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为工作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一体化建设模式的优点分析

1.1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以往的分别进行建设模式,施工的过程必须按照先后顺序进行,这种施工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给工程正常开展带来极大的影响[1]。而一体化建设模式与分别进行模式不同,其不仅具备了分别进行模式的优点,还弥补分别进行模式的不足。两种建设模式的施工环节区别较大,一体化建设模式中的勘察、设计与施工者三个环节不是脱节,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三个施工环节之间属于紧密联系的关系。岩土工程建设期间,相关的承包单位主要负责施工与设计内容,与业主及时交流建设的进程,避免出现信息交流的矛盾,从而使施工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缩短了工程建设的时间。

1.2有利于技术创新与应用

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一体化模式,可以改变参与工程建设人员被动的工作状态,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且工作人员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还会考虑到其他的工程建设环节,为施工技术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2]。比如设计岩土工程的人员,在设置相关的施工图纸与方案时,会考虑到现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解决其施工的问题,设计人员会主动地应用新技术来完善岩土工程施工的设计,从而减少外力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3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想要实现一体化建设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目的,在将一体化模式应用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求所有的工程建设环节由同一个工程承包单位负责,这样一来投资工程的企业单位在工程进行实际施工过程中不需要与每个环节的负责人进行资金方面的交流及沟通,而只需要与承包单位完成资金方面的交涉工作。这种交涉的方式不仅避免了出现沟通失误的情况,还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性,使资金可以得到有效的使用,从而达到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的目的。

2.岩土工程一体化模式的实行

2.1完善承包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体系

为了使一体化模式的作用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岩土工程的承包单位需要改变以往的组织管理模式。首先应该专门为承包单位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体系,其次收集与一体化建设模式的相关资料,并将采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结合企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专门成立一个项目部,为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项目部的工作内容以组织与决策为主,工作的主题是一体化实践模式。同时对项目部负责人的管理水平进行考核,保证其管理规范。对企业单位的财力与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一体化模式的运行予以支持。除此之外,要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水平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勘察、设计与施工这三个环节上配备职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对这三个环节进行监督与科学性的指导。因此,从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各个方面来规范,才可以为一体化模式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转换经营管理机制

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实施一体化的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建筑经营管理方式的单调性,这种建设模式扩展了采购、员工培训与施工安装的范围。在岩土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较多一般在技术与非技术环节进行期间,这两种风险的出现引发的危害与损失给整个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对建筑企业单位的控制风险水平要求比以往更高。因此,要降低非技术与技术风险带来的影响,必须创新工程建设的观念,改变以往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适当的更新与调整,优化资源的配置,使一体化模式的作用在岩土工程建设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节下,人们对于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效率要求越来越高,以往单一的建设管理方式与分别进行的建设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现代工程建设的标准。因此,要实现岩土工程建设的良好效果,需要结合目前岩土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与建筑企业的经营状况,引用一体化建设模式为工程顺利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建筑企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建筑企业单位的经济综合实力与合同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建设模式的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学哲.实例分析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J].江西建材.2017(02)

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地基加固;混凝土浇筑;基础处理施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1-013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1.069

岩土工程地质基础处理的施工技 术在应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工程整体上的需要,还要考虑工程条件是否能够满足施工的操作,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决定着地质基础处理施工的整体方案。岩土工程地质基础处理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勘察调查研究,结合施工工作对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材料进行分析。在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对岩土工程中有关场地、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岩土体或岩土材料的工程性状等问题进行论证,然后设计出施工方案和技术监督方案。

1 勘察工作

1.1 勘察阶段

岩土工程勘察分为可研、初勘、详勘、施工勘察四个阶段,下面主要阐述一下初勘、详勘、施工勘察工作。

1.1.1 初勘。在岩土工程的场地初勘中,要收集分析现有的地质资料,在调查的过程中要进行工程地质测绘,还要根据工程的需要和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做好勘探和测试工作、对施工场地内的局部稳定性要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角度做出工程评价,以确定工程总平面的布置,为岩土工程地质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对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程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1.2 详勘。岩土工程的详勘过程和初勘过程基本相似,但是在侧重点和详细程度上不同。在详勘中不再单独地进行物探和测绘、调查,而是要以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为主。详勘中提出的设计参数等岩土工程资料,是对岩土地基做出的岩土工程评价,能够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加固提供参考,也能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工作的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结论,还能为施工设计图的制定提供依据。

1.1.3 施工勘察。施工勘察直接为施工服务,能够和设计、施工单位一起解决与施工有关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问题。施工勘察不是一个单独的工作,在工作中要配合施工的基槽检验工作,或者要配合深基础施工勘察(深基础的施工监控、环境变化和稳定的监控、动态控制施工和优化设计),或者配合地基处理加固(人工加固地基的效果检验、使用中变形稳定控制、有关新问题的处置等)。

1.2 勘察手段-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有挖掘和钻探两种方式。挖掘包括井探和槽探,运用于地质复杂的地区,地质构成上要求土层小于3m。钻探是利用机械的力量联动设备钻具回转或者冲击来击破或磨碎孔底的岩石,通过取芯辨别,直到孔深达到预期的深度。在地质勘探的过程中,要设置好勘探点,勘探点的设置数量依据勘察规范设置,具体而言对于单栋的高层建筑勘探点不能少于4个;对于密集的高层建筑勘探点可以适当减少,但是也应该保证每个场地布孔数量至少要达到总勘探点数的三分之一。勘探孔的深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的地质采用一般的深度,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可以加深控制性勘探孔深度。

2 岩土工程勘察与地质基础处理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是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背景,分析施工场地的岩土、环境和地质因素,然后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编制,并对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着重对地基情况进行考量,看其是否稳定和均匀。该过程中,需要应用地基失效验算对地基稳定性进行评估,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地基设计。如果地基变形,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地基不稳定,将不利于建筑施工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勘察人员要对地基均匀性进行测量,明确它的深层地质特性,提高地基处理质量,达到良好的地基处理效果。

3 岩土工程基础处理施工

3.1 工程概况

某工程建筑商业楼一共23栋,多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分布的场地内地层有多个不同的地层条件。工程施工之前,要进行岩土工程地质详细勘察甚至一桩一孔施工勘察,以便得出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工程勘察过程中,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建筑物的设计荷载和基础形式等情况,并没有进行全面认知和了解。相关人员对建筑场地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认真勘察,看其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然后对场地岩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进行明确划分,进而对建筑场地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客观评价;对建筑场地内部的地层结构、土层具体分布情况和力学性能等进行明确了解;勘察建筑场地内部的地下水类型、渗透性、埋藏条件及水土腐蚀性,得出具体的水位值;明确了解不同岩土层的地基承载特点,并合理计算地基变形参数,对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进行正确的预测和评价。同时也要对建筑场地内的岩土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制定合理的地质基础处理和施工方案。以此为背景,对本工程岩土工程地质基础进行了分区并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和基础形式进行合理处理。图1为本人负责的某小区的详勘布孔平面图,该项目布孔总数206个,是一个较大型的勘察项目。

3.2 本工程岩土工程基础处理方案

3.2.1 地基加固。根据本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对本工程的地基加固法主要采取了三种方法:(1)换土垫层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建筑物底层基础比较薄弱,不能荷载上部建筑的情况。换土垫层能够增强地基的荷载能力。进行换土垫层的时候首先要将基础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在地基处填上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没有侵蚀性的材料,比如可以用粗砂、碎石、卵石、灰土、矿渣等材料进行回填。回填之后将之夯实就能作为建筑的持力层;(2)夯实地基法。夯实地基是用一定的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锤击,使土层的强度增加。这种方法因为锤击力度不能达到太深的层次,只能加固5~10m深的基土;(3)挤密桩施工法。这种施工是把钢管打入土中,在土中钢管向两侧挤密土层,可以形成桩孔。钢管拔出后可以在桩孔中分层回填灰土并且进行夯实处理。处理现场图片分别见图2、图3、图4。

3.2.2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一般分为8个步骤,分别为打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陈桩、接桩、再锤击陈桩、送桩和收锤、切割桩头。在打桩的时候不能随意地打桩,最好是用导板夹具或者桩箍把桩嵌固在桩架内,避免打桩时位置发生偏差。沉桩的时候要将桩锤和桩帽压在桩顶进行水平和垂直角度的矫正。开始沉桩的时候应该把落距控制在小范围之内进行轻击,沉桩到一定深度之后再增大落距按照要求的落距沉桩。打桩的时候,锤的重量与桩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打桩的时候最好是采用重锤低击、低提重打的方式(见图5)。

3.2.3 混凝土浇筑施工。在混凝土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施工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不能在浇筑中留有施工缝,如果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一定要留下施工缝,则应该按照施工缝的要求处理施工缝。在混凝土建筑的时候应该设置止水带,防止意外渗水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混凝土浇筑完成以后表面应该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不少于7d。如果混凝土强度达到了设计强度的30%,就应该及时进行基坑回填(图6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图)。

4 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基础处理的施工质量与岩土工程整体的质量相关,影响着岩土工程的施工和完工后岩土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工程整体的造价,所以在岩土工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及基础处理的施工,严格把关,将生命与人民财产安全置于第一位。

参考文献

[1] 宋长明.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察技术的探讨[J].科 技创新与应用,2012,(2).

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设计 水文地质

[中图分类号] TV22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152-1

1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研究的重要性

工程地质勘察中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对水文地质的条件能够充分了解,对所勘察的水文地质在勘察结束后按照工程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提交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对后期工程质量的确保以及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非常有利。在水文地质勘察时,对所勘察范围的水文地质环境需要做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要加强重视。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都会对岩土体和工程质量造成危害,所以合理的防范措施和详实的水文地质数据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另外不同的地基基础,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地质条件,不同的水文地质环境等,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时,需要对具体的条件进行考虑,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利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解决。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对工程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和影响,地下水问题带来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2水文地质的评价性内容

在过去有很多关于工程勘察的报告,其中在基础设计与施工方面对于水文地质并没有做出深入的研究与评价,这就使得很多地区发生过许多因地下水造成的基础下沉与建筑物质量事件,通过实际的调研和以往案例的总结,在以后的工程勘察过程中,对水文地质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也要做出合理的评价,一般来说水文地质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应该重点评价的是地下水对于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和作用,根据其影响和作用来预测将来有可能产生的工程危害,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第二部分是指在实际的工程勘察中应该以建筑物的地基类型为基础,找出相关工程中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并且要提供出所需的水文资料。第三部分要从工程地质勘察的角度,认真分析地下水对于实际工程的作用,提出在不同的条件下应该重点评价哪方面的问题。由图1所示第三部分又可以分为四点:①针对那些埋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要着重分析地下水对于混凝土和混凝土内钢产生的腐蚀性;②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如果岩土体选择的是一些软质强风化岩石、膨胀土体为基础的,可以重点分析地下水对于以上岩石和土体的软化和崩解作用;③如果建筑地基的压缩过于松散或存在饱和的粉细砂,则重点考虑这种地基产生潜蚀、流砂以及管涌的可能性;④如果建筑地基下面是承受压力的含水层,那么就应该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影响危害

(1)地下水位上升带来危害。地下水属于流动的水流,由于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地下水的水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在每年的雨季,水位变化会更加明显,地下水位会显著上升,水位上升对岩土结构和整个地质的含水量都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将是未来建筑工程的危害,因此,在工程地质勘察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地下水位上升带来的危害问题,进而做出有效的对策。(2)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危害。我国属于多地形多气候环境,很多地区都缺水严重,地表水不足,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整个地质结构发生变化,这些是由于气候干旱带来的水位下降,从而影响了岩土层,影响施工操作;同时,还有一些水位下降是由于地表一些工厂施工,抽取了大量了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也会直接危害到后续的建筑施工,从而使得水源越来越少,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建筑工程受到阻碍。(3)地下水位影响岩土结构带来的危害。水文地质变化是影响岩土结构的主要因素,而且这种变化是没有规律的、随机的,地下水位如果忽高或者忽低,就容易造成岩土结构发生变形,导致地表开裂,对建筑物带来损害,水位上升时,岩土结构变得松软,强度低,使得低沉易于压缩,这就会造成建筑物下沉和变形;而数位下降时,岩土结构就会变得坚硬,强度增高,使得地基随之而下降,从而造成地表建筑下沉,遭到损坏。

4解决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的具体措施

4.1对地下水位变化危害的解决措施。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都会直接影响岩土结构,影响水源分布,进而影响了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所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要高度观察地下水位的变化,结合周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密切注意岩土层随地下水位变化的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先规划和施工方案,对发生意外的情感做好预测措施,使得建筑物所承受的危害降到最低。

4.2水源性质危害的解决措施。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地下水由于会和岩土结构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岩土层的含水量,使得岩土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对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勘察时,要注意定期的对地下水进行取样和监测,使得岩土含水量变化可以更好的被监测,对地下水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可靠的数据,以便于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降低安全隐患。

4.3评价机制不足的解决措施。完善的水文地质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勘察质量和水平,所以,勘察部门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不断完善工程勘察的评价机制,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使得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更为高效和准确,对地下水位的监控更为严格,确保对各类问题可以做出正确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从而有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提高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4.4地下水性质变化的解决措施。在勘察过程中,对地下水自身的性质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地下水的PH 值、硬度等相关因素的变化,也会对岩土结构和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危害,为此,必须要对地下水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分析,找出性质变化与岩土结构变化的规律,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将风险降到最低,全方位的保证建筑施工可以有序开展。

5结语

总之,在工程勘察的过程中,要对岩土体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消除,切实做好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勘察控制工作,确保建筑施工顺利完成,提高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实践

一、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内容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查明地层的分布特征,尤其是砂岩类(含水层)和泥岩类(相对隔水层)的分布、厚度、裂隙发育程度以及泉点的分布,以此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特征。对地下水作水质成果分析时,注意同一含水层或不同含水层各种阴阳离子的含量变化与对比,根据结果作出定性分析变化较大产生的原因。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并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2、从工程角度上分析,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如:

①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砼及砼内钢筋的腐蚀性。

②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

③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

④当基础下部存在承压含水层,应对基坑开挖后承压水冲毁基坑底板的可能性进行计算和评价。

⑤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应进行渗透性和富水性试验,并评价由于人工降水引起土体沉降、边坡失稳进而影响周围建筑物稳定性的可能性。

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还要分析预测在人类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

二、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实践

以某地考察为例,该工程地处低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主要地层为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页岩互层,也属自贡主要含盐卤水区。砂岩多为含水层,而泥页岩为相对隔水层,独立含水层系统较多。因此,该地区水文地质勘察对于防渗论证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地质概况

该工程处于高山背斜核部一带。高山山脊线呈北东东―南西西向延伸,与构造线基本一致,高山地形整体趋势为北东高而南西低,顺两翼地貌由低山逐渐过渡为丘陵。而工程头尾部分分别位于高山背斜北南两翼,其核部发育为F1高山断层(上游)、F2瓜瓢洞断层(下游),两断层互为对冲式。

区内地层共分为六段,第四段分三层,第三段共分七层。地表泉点分布于河床两岸,泉点多分布在砂岩与下部泥页岩分界面附近,为接触泉,长观资料表明,大多数泉点流量随季节降雨量变化较大。

区内地下水按其含水层性质和埋藏条件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潜水、基岩裂隙承压水三种类型。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河床、漫滩的松散堆积层中,且覆盖层较薄,水文地质意义不大,对工程影响甚微,故主要是讨论基岩裂隙潜水、承压水两种类型。

2、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2.1基岩裂隙潜水

基岩裂隙潜水主要分布在Ty4-3层和Ty4-1砂岩层中。Ty4-3层由于所处位置较高受风化卸荷影响,裂隙较发育,不利于地下水贮藏,仅砂岩层底部靠Ty4-2层局部有地下水出露,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为150~200mg/L。该泉点表明,该泉点流量随季节性变化明显,而其它该层中钻孔长观表明,水温及水位年变化较小。

Ty4-1层底板处于河床以下,由于河流切割,地下水埋藏于此层下部,水位略高于河水。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重碳酸钠型、氯重碳酸钠型水,矿化度为132~850mg/L。各钻孔终孔水位表明,该层地下水位线平缓。

2.2基岩裂隙承压水分析

基岩裂隙承压水主要分布在Ty3-5、Ty3-3、Ty2层砂岩中,其特征见表1。

表1承压含水层特征及涌水试验成果表

Ty3-5层含水层厚度约为20~28m,以Ty3-6、Ty3-4层为相对隔水顶底板。工程段初始水头较稳定,高程为348~350m,由于岩层倾向下游,倾角为10~12°,其实际水头为50~80m甚至更大。本层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2000~10000mg/L。长观资料表明,其水化学动态稳定。在工程轴线上游分布一上升泉,出露高程也与钻孔揭示的初始水位基本一致。

Ty3-3层含水层厚度约为30m,以Ty3-6、Ty3-4层为相对隔水顶底板。工程段承压水头高程约为370m,高出含水层顶板约为100m。本层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10000~12000mg/L。长观资料表明,其水化学动态稳定。

Ty2层含水层厚度约为70m,以Ty3-2、Ty3-1层为相对隔水顶板。据CK15、CK3钻孔表明,其水头地面超高分别为47.5m、55.22m。CK15钻孔涌水量较大,最达951.87m3/d,钻孔水化学类型为氯钠型水,矿化度为2650mg/L,其水化学动态稳定。

2.3岩体透水性特征

钻孔压水、抽水、涌水试验表明:工程段岩体透水性受岩层分布、风化卸荷、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以及软弱夹层的分布特征等控制。特征如下:

(1)Ty4-2、Ty3-6、Ty3-4等岩层主要为泥页岩,岩体透水率大多小于1lu,透水性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2)Ty4地层两岸砂岩随着深度的增加,岩体透水性逐渐减弱,但受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局部透水率较大,大于100lu,属强透水层,且其分布规律性不强。一般而言,钻孔深50~70m以下,岩体透水率小于3Lu。河床中Ty4-1砂岩含水层由于位于谷底,由于层面及构造裂隙发育,与地表水水力联系明显,单位涌水量多在1L/sm以上,且涌水量随降深增加不明显;抽水试验成果表明,Ty4-1河床砂岩渗透系数为4.58~14.28m/d,影响半径为68~166m;在斜硐Ty4-1砂岩中抽水时,地下水多沿层面及横向裂隙以股状呈悬挂式向汇点集中,随深度增加,出水点也向下迁移,证明其裂隙是普遍存在的,且周围的长观孔地下水位显著降低,形成降落漏斗,由于岩体渗透性差异,观测分析表明,降落漏斗影响范围向左岸约25~30m,而向右岸约85~90m。

(3)Ty3-5、Ty3-3、Ty2层涌水试验表明:Ty3-5、Ty3-3层水头较高而流量较小,单位涌水量多在0.1L/sm以下,其渗透系数分别为0.049~0.395 m/d、0.012~2.066 m/d,部分钻孔揭示该层未见有承压水或不明显,反映出岩体裂隙发育极不均匀,各向异性大。Ty2层水头大,为176.5m,涌水量大,但深埋地下,具有极大的非均匀性。

2.4地下水类型、补给与排泄及动态变化

高山背斜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倾伏,地形整体也北东高南西低。地下水主要沿砂岩裂隙由北东向南西方向运动,呈层分布,工程为地下水的排汇和径流区。

综合分析之后,Ty4-3、Ty4-1地下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潜水,它们有各自独立的隔水顶、底板,远离工程一带,应具有(半)承压性质,只不过由于河流切割,在工区一带具有自己独立的自由水面,局部受大气降水影响明显,准确地说,应为(半)承压―潜水,Ty4-1层地下水类型较复杂主要也是这方面的原因。

Ty3-5、Ty3-3、Ty2层中承压水为自贡井盐区盐卤水的一种类型,俗称为黄卤。其补给范围主要为越溪河上游的荣县双古、威远复立一带,距工区约15km以上,为高山背斜核部,因沟谷切割侵蚀而使上述含水层有较大范围出露,该段最低高程为460m,因此工程段承压水头具有较高的特点。由于含水层的砂岩与泥页岩相间成层,使承压水表现较多的层次,也导致各含水层在水质、水量、水头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承压水循环径流途径长,交替缓慢,与岩石发生溶滤作用,导致地下水矿化度较高。Ty2比Ty3层水量较大、矿化度低的原因是由于该层厚度大,原生状水平裂隙发育,结构疏松,富水性能好,地下水交替相对较快。

3、工程防渗帷幕深度的确定

根据钻孔压水、抽水试验表明,工程基岩体中存在强~弱透水层,应进行帷幕防渗。左右岸存在明显的相对隔水层(透水率q

河床中存在多层含水层,砂岩类透水率变化较大,个别达65Lu,而泥岩类透水率小。工程属单斜构造,岩层产状倾向下游偏右岸,虽然Ty3-3、Ty3-5层砂岩透水率较大,但其上部的Ty3-6层泥岩厚度较大(10~15m)、稳定且往下游埋深逐渐增加,可作为河床工程基隔水层,防渗帷幕深入该层5~10m即可。由于在工程轴线上游局部Ty3-6泥岩薄(厚度2~3m),且有Ty3-5层出露的上升泉,蓄水后,库水势必与Ty3-5层地下水连通,水工计算考虑扬压力时,其承压水头高程就不应是350m,而是正常蓄水位431m。

4、F1、F2断层的渗漏评价

F1、F2断层为区域性断层,横穿整个库区,其渗透性对整个水库蓄水构成一定的影响。断层破碎带宽2~8m,主要由糜棱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等组成。根据钻孔压水试验,透水率q一般小于1Lu,为微透水层。但勘察时,有些同志对断层影响带的透水性提出了怀疑,事实上,承压水的分布就是一个很好的反证。在F1、F2之间在五六十年代有自流的盐井,其层位为Ty3-5,在F2上游上工程河床钻孔在Ty4-1层也发现了承压水,其承压水头为145m,地面超高为69m,流量为4.7L/s。地层分布表明,F1、F2上下游及其间的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底板皆被F1、F2断层切断,若断层影响带是透水的,就不能形成层次多、高水头、矿化度差异大的承压水。所以,F1、F2断层其渗透性是很微弱的,具有较好的防渗性。

三、结束语

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多数只是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作一般性评价,很少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在一些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由于工程勘察中对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研究不深人,设计中又忽视了水文地质问题,有时导致地下水引起的各种岩土工程危害。因此,工程勘察中要切实做好有关水文地质测试工作和地下水监测工作,为水文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及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用手册.中国矿业出版社.2008-3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2-1

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解决措施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让我国的岩土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技术性的改革。岩土工程在开发和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岩土工程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岩土勘察工作与研究工程质量在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和后期检查的过程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合理化、有效的开展,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上,要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比如岩土工程建筑设计,从建筑设计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也为建筑工程打好质量基础。工程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相关的数据,比如地质参数和相关数据来源可靠性,以及和经济性等重要工程作业。对于岩土工程的设计和开发,要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符合切入点。为了保障勘察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从岩土工程工作的过程中找出解决的问题和要解决的办法,并且明确严重工程设计中的有效性。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为以后的工程提供可持续的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1技术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性的原则,并且勘察技术和实施的效果。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结构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他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工作的重要性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我国各地区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项目中给予问题是其中的主要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找出解决方案。项目的实施和规模不断的扩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则更需要精确化和准确化,运维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在界面划分地质形态、取样等综合问题上,对于沿途工程项目进行一系列的勘察,并且对于勘察报告要进行准确分析。当前的研究工程项目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来说是比较传统的,且具有单一性。工程勘察项目缺乏技术性的指导,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信息,缺少综合性勘察设计人员,存在私自勘察等行为。对于岩土工程项目作业未进行准确数据分析,项目的具置和具体状态位于作出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分析。弱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也存在着漏洞,对于原状岩土的获取比较性不大。地质就不能从不良的地质体内准确的划分,同时,对于残积土和颗粒土的试验也不具有准确性,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地下水的排挤,也不利于原图工程项目的整体控制。

1.2管理问题

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它具有复杂性,涉及到的任务量比较多。勘察表达、勘察人员、勘察设备等都具有管理难度。岩土工程机构与内部管理也需要相互协调,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在岩土工程师公寓建筑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勘察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是检查沿途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包括专业的岩土工程检查,以及制定专业的岩土工程勘察机制,能够保障岩土工程项目高效进行。同时,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内部和外部相结合,岩土工程勘察后内部管理方面有很多的问题,包括技术问题、人员问题及设备问题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岩土勘察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部分勘查人员会介入到勘察工作,导致激素的规范勘察设备失误,岩土工程勘察的设计性低等问题,勘察报告也无法无法完成。岩土工程完成质量低,内部管理机构机制不合理,存在的漏洞。所以再勘察设备和材料准备不充足的情况下,岩土工程的工作质量比较差。勘察工作的从业人员在进行勘察工作的时候,主要是根据传统的勘查方法进行作业,岩土工程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较少,且综合知识少和专业素质低,一些设备比较落后,再进行工程的过程中,缺少科学性岩土工程的采样和原位检测方法也比较落后。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明确勘察准备工作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它具有复杂性,所以在工作之前需要做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起流程图,如图1所示。为了保障后续施工合理化进行,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过程中,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所涉及的因素和种类比较多。所以沿途工作人员需要对岩土工程项目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并且分析工程项目主要是考虑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再根据勘察项目的计划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岩土工程工作人员在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考虑地质构造、地球水文环境、岩石构造等,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了解到地球地质是指同一地域中所具有的相同地基图纸,同样的力学性质与土壤的外界环境,自然条件等相区别。所以要确定沿途勘查工作的各种范围,不能只观察场地的施工条件,要对周围要素现象分析,主要是对施工场地的条件和周围地址做一个详细深入可行性的分析。遵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化的沿途勘查,分析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提高勘察报告精准度

岩土勘察工作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合理地发挥,也要重视内部的管理。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才能对勘察部门有效的提高。所以要加强和完善勘察地址报告,对勘查工程中的作用要合理化的进行,并且加大支持力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勘察企业在勘察工作之前,需要聘请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专门的人员对其部门的设置进行施工,现场的内部管理工作和外部监督工作,提高技术工作人员的工艺技术和勘察流程等。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整体素质的培养,对于勘察工作要进行实时的记录,进行有效地展开,并且在内部管理过程重要,落实到位,逐步的管理和完善能够将其合理完成。岩土工程勘察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管理方面,并且提高其专业知识,完善管理制度,岩土勘察工作部门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要符合科学化和有效化的原则,提高作业的质量,提高作业的水平,在岩土工程勘察项目的结果评定要进行反复的复查,如表1所示,勘察的结果也要汇报勘察的资料,再对资料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数据问题等,并及时寻找原因和解决办法,避免工作中出现风险,工程项目造成经济的损失,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项目合理的完成。

2.3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勘查从业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和基本素养的培训,因为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基本素养,决定了岩土勘查工作的工作质量。他对于勘察报告的可靠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报告的相关数据的准确要求,需要勘察机构对工业人员的定期培养,主要是了解故障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项目的相关技术要不断的创新,定期参加公司的执业人员培训,对于沿途勘查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要进一步的加强重视沿途勘查工作的地形地貌等工作,主要是从规划沿途勘察工作方案的进行数据的获取,进行培训,提升勘察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在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认可 。沿途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是由勘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所决定的,所以勘查工作机构在工作展开的时候,要实行应急轮岗制度,注重勘察人员的素质培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并且要让勘察人员定期参加学术交流的活动,在计算机操作和基地协同能力方面,有质的提高保证勘查工作合理化和有效化的进行,最终完成整个勘察项目。

结语

以上方案促进了岩土工程勘察过程的进程,也对于沿途工程勘察项目进行合理化的解决,使得勘查工程的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让沿途工程项目的试验更具有革新性和创新性。未来我国岩土工程的发展,作业的展开也提供了更好的工作经验和交流经验,能够深入细致详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了我国岩土工程的作业方法,黏土工程勘察的有效 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新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研究[J].冶金管理,2020(23):87-88.

[2]王志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长江技术经济,2020,4(S1):8-9.

篇6

工程实施之前的最重要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勘查工作,这对工程的安全性、设计和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在勘察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避免给人们带来重大灾难,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勘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管理,总结以往的经验,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1岩石工程勘察中的质量问题

1.1岩石工程勘查中的作业面比较狭窄

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我们才能得到岩石勘察的结果,但是没有分析岩石工程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对岩石工程勘察中的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准确的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是后期的岩石工程顺利的一大保障。工作人员对岩石工程勘察的过程中仅仅注意岩石土地质的环境,却忽略了工程四周的地质环境状况,这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勘察人员的勘察经验不足,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导致施工进度无法进行下去。还有一种可能:勘察人员不重视地区的工程活动,这几种情况都会导致岩石工程的勘察质量下降,无法顺利进行并造成严重的影响。

1.2岩石勘察中勘探点的深度设计缺乏科学性

对于场地的不同,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也会存在着差异,勘察人员在勘察时,我们对于岩石勘察中勘探点的深度设计也会存在着差异,在对勘察点的深度定位时,由于周围环境比较复杂等多种因素导致勘察点的深度定位不精确,这对后期的施工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3岩石勘察的实际工作中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

虽然国家对于岩石勘察的实际工作中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勘察人员在具体的勘察工作中仍然出现不规范的现象,比如在对样品的处理时没有及时送检,而且样品的数量仅仅过于最低标准,导致勘察人员缺乏规范的实际操作。

1.4岩石勘察人员的勘察技术及专业性较低

在对岩石勘察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岩石工程中的勘察质量,我们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勘查技术和较强的专业性知识,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考核才能够胜任这份勘查工作,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国很多的勘察部门为了节省资金会请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人员来进行勘查工作,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岩石工程中的勘察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提高岩石工程勘察质量的解决措施

2.1端正勘察人员对岩石工程勘察的态度

我们必须以理性的、科学的、认真的态度去对岩石进行勘察,因为会影响岩石工程的勘察质量,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摆正勘察人员的工作态度,以严肃,严谨的工作态度去进行岩石工程的勘察工作。比如:在对岩石工程的地质环境进行勘察时,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选择合理的勘察方式,以便岩石工程中的勘察人员能够得到准确的数据,这样岩石工程的施工工作能够安全性的进行。

2.2勘察部门应该不断地完善相关的勘察体系

勘察结果对岩石工程的施工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相关的勘察体系来约束勘察人员的工作行为,这样才能使勘察的结果更加准确,进一步地保障岩石工程的勘查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在对岩石工程进行勘察时,我们应对各个勘察人员和相关部门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工作,防止出现不合理的勘察情况。我们还要靠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勘察人员进行考察和约束,因此,加强相关的勘察管理体系才能使数据更加准确,提高勘察质量,保障岩石工程的顺利进行。

2.3加强工程勘察方式管理

为了加强工程勘察方式的管理,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岩石工程特点有着不同的勘察具体要求,并且要有针对性地完成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障勘察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另外,实际工程主要有四个勘察阶段,第一、可行性阶段,它主要是根据勘察的地质环境来完成的。第二、初步勘察阶段,它主要是结合岩石工程的实际状况来完成的,初次去设计勘察任务,并进一步的扩大设计需求。第三、详细勘察阶段,是为了满足实际建设的需求进行的勘察。第四、明确勘察目标,从勘察的目标对象下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队岩石工程进行勘察,这样才能达到准足额的数据,才能保障岩石工程中的勘察质量,才能达到对岩石工程的勘察目的,才能保障岩石工程的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2.4勘察部门应该增强对相关设备及勘察人员的投入

为了增加勘察人员对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在对岩石工程勘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增强勘察人员对相关设备的要求,因为这进一步影响岩石工程的勘察工作是否顺利进行,而且也是根基于市场的立场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增加对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培训,使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这样勘察人员的技术会有所提高,另外,勘察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勘察设备的投入,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保障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我们必须准备充足的资金去购买一些先进的勘察设备,这样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会进一步的得到提升,我们的岩石工程的勘察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岩石工程才能安全顺利地进行下去。

2.5重视现场检测和检验

在对岩石勘察工作中,现场检测和检验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和施工、设计和勘查工作是一个整体的全面体系,主要根据一些材料来获取一些技术参数,这些参数总体结合在一起就会检测出勘察的准确性与和理想性,这样才能保障勘察质量的安全性,进而提高岩石工程的效益性。(1)现场检验。现场检验主要是针对勘察质量和勘察结果的检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检测:一、检测该岩石工程的勘察结果,这样可以保证勘察结果的规范性,必要时也可以做一些补充说明。二、检测岩石工程的质量,可以保证施工工程的安全性进行。(2)现场检测。现场检测主要是为了岩石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对施工的过程中的整个工程的地质环境的检测,这也是企业实现最大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在工作人员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认真的检测现场和结构物,这样才能现场检验和监测,才能优化勘察质量,才能提高勘察人员的勘察能力才能进一步额提高对岩石工程的勘查工作的能力。

2.6完善相关的勘察监理制度

为了避免一些企业弄虚作假的现象,我们必须完善相关的勘察监理制度,这样监理人员根据相关的资料设计和监理单位进行培养,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资料信息对勘察质量有一个保障。

3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措施手段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1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2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1.3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 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1.4 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2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 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2.2 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2.3 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都转入到地下,而地下水作为岩土的一部分,直接影响着岩土体的化学及物理力学性质。地下工程所在的外部环境,会直接的影响地下工程,使建筑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没有水文地质勘察的实施,将会增加地下工程施工的困难,并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故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掌握地下水的水文参数,对消除地下水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及岩土工程的危害是非常有必要的。

1.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

在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在过去的工程勘察报告中,严重缺少了同工程基础设计之间的沟通,也缺乏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影响的评价,在多数地区都出现了由于地下水问题引起的房屋开裂、基础设备下沉等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在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勘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自然地理条件,应包括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内容。

②地质环境,工程所属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基底构造及其对第四系地层厚度的控制。范围内的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③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应包括近几年来最高地下水位及水位变化趋势、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

④含、隔水层情况。包括含、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分布情况,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厚度及其埋深,并通过现场试验开测定地层的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该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

2.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是指岩土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时显示出来的各种性质。主要有容水性、含水量、持水性、给水性、毛细管性、透水性等,这些特性与构成岩土的固态、液态、气态三相紧密相关。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的物理性质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岩土的水理性质不仅影响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而且有些性质还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水在岩土中有不同的赋存方式,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且影响程度又与岩土类型有关。以往在勘察中对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比较重视,对岩土的水理性质却有所忽视,因而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不够全面的。

3 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手段

3. 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技术主要应用于初步设计,测绘的主要包括,勘察分析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状况、确定边界以及分析水循环系统。具体是指根据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或者地形图,进行观测和记录。在现阶段,遥感影像技术广泛应用于测绘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缩短测绘时间、提高测绘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测绘观测点一般选在地质地貌界线、地质灾害点等地方。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在降水较少的季节进行溪沟测流,在雨季主要是对重要井、泉进行仔细的复查,有利于获取准确的地下水的整体变化规律。

3. 2 物探技术。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物探属于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物探可以查明岩溶发育段的分布情况、含水层的具置,断裂富水带的位置、以及咸淡水的分界等情况。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采取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物探测井技术尤其是数字测井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物探的工作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物探测井技术和

钻探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更为准确的确定水文地质的情况。

3. 3 钻探技术

一般来说测绘和物探是钻探的基础,然后再通过钻孔确定地质水文条件的具体信息。勘探线和点的布置要合理,钻孔结构要和抽水实验、成井相一致。在含水层边缘的设置钻孔,是为了勘察边界的具置以及其性质。钻孔的布置要和取水工程相协调,这样有利于尽将部分钻孔孔作为探采结合孔,有利于节约成本。

3. 4 抽水测试

钻孔抽水试验是水文地质测试的重要内容,为进行地下水水量的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抽水测试一般选择富水性地带。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抽水试验孔的设计要勘探孔的设计相一致; 抽水井的设计要和生产井保持一致性; 抽水的强度要以设计取水量作为参照标准; 观测孔要分布在整个观测区域,以增强数据的准确性; 抽水时间一般选择枯水季节,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降深、准确分析水位的变化趋势,提高计算的精确度。抽水试验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需30 多天。

3. 5 动态监测

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的检测,主要内容包括勘察地下水的形成条件、水质、水量,分析可能对地下水动态的产生影响的气象和人为等因素,分析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为施工和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工程勘察过程中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在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方面,主要有地下水位的测定、地下水渗入系数和倒水系数的测定、给水度、释水系数、越流系数、越流因数、吸水率、毛细水上升高度等详细参数的测定。对于以上这些不同的参数,应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测定,现状普遍采用对地基钻孔或借助测压管观测两种方式进行地下水位的测定;采用抽水、注水、压水试验和采样进行室内渗入实验的方式测定地下水的渗入系数、单位吸水率和导水系数;采用单孔地层抽水试验、地层非稳定流的抽水试验、实地水文观测等方式测定地下水的给水度和地下水的释水系数;采用对地层进行多孔抽水试验达到测定越流系数和因数的目的;对于毛细水位上升高度的测定,一般通过试坑直接观测及室内试验进行测定。

5.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条件对岩土工程建设有着巨大影响。因此,要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期竣工,确保建筑设施后期的正常和安全的使用,就必须坚持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系统的勘测。随着工程勘查的进一步发展,水文地质工作必将受到相应的市场主体的高度重视,勘查人员必须在遵循水文地质勘测要求的基础上,掌握水文地质勘测的各项参数,促进水文地质工作在土木工程勘查水平提高方面的推动作用。我们相信,这一定会对我国的土木工程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亮.韩凯. 岩土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1-7

篇9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47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问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地质体,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其勘探工作的实施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岩土勘察工程的概述

1.1岩土工程的特点分析

岩土和钢材或者混凝土等人工材料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岩石的裂隙性以及土质的空隙性这两个方面。因此,处理好土的空隙压力以及弄清楚岩石结构的具体情况和参数,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

1.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实现目的的关键是要运用地质原理等,应用科学有效的勘察手法,利用先进的仪器及勘测设备,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建筑项目工程的场地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探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的地质条件、施工建设对所在地以及周围自然地质环境可能形成的危害或影响,并对勘察的结果和相关技术参数等进行评价和设计。以便对工程的基础设计工作,以及为施工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材料和技术指导。

1.3岩土工程勘察的主体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主要包括勘察现场的钻探工作,以及原位测试、原土取样、室内环境测试以及一系列的设计文件等。

1.4岩土工程勘察的形式和方式

首先,要对地质进行必要的勘察,为工程地质蓝图的绘制提高资料,并且按照具体地质条件和最终的测绘结果,进行勘察纲要的概要编写,然后根据地质条件、地势地貌、工程预算及特点等确定具体的勘察方法。

2.当前国内勘察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二十年来,勘察专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因而阻碍了岩土工程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队伍大,素质差,成果质量低,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勘察与实际的脱节问题远未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野外记录的质量越来越差;规范规定的取土技术得不到实施,取样测试等的技术不明显;市场上出现钻探米数综合价格而技术含量高的岩土测试和分析评价却处于从属地位。国内当前勘察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勘察方案不合理,工作量偏多或偏少的现象比较普遍,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手段齐全”,也有为了争取招标任务压低费用,勘察工作粗糙,不能满足要求。

2.2第一手资料(钻探、描述、取土、试验、测试等)质量下降。

2.3地基评价和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4对监测工作还没有足够重视。岩土性质和条件是非常复杂的,勘察时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完全搞清楚或预估到。为了保证安全,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对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工程监测是完全必要的。

3.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随着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低价承接勘察业务,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导致勘察质量和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

3.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3.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3.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3.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4.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与手段

4.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4.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4.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4.4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4.5运应高科技,提高勘察的技术水平。要运用高科技技术来提高勘察的综合水平,除了要巩固理论知识,探索新的原理和技术,还必须为我国的勘察工作提供一批新的勘探设备,高科技设备能够提高勘察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勘察企业应当要及时的更新勘察设备,实现勘察设备电子化,要进一步对勘察工作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先进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减少工作量和资源损耗,也能够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5.结束语

工程实践证明,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岩土工程勘察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在自身的发展中正经历着一个重要的阶段、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工程地质岩土力学和土木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相互渗透和衔接,岩土工程体制的形成使岩土工程勘察在资源、能源开发、交通、城乡建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及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更重作用,显示出勃勃生机,同时,推动着勘察技术向高精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措施手段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问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1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2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1.3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 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1.4 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2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 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2.2 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2.3 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3 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2 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3.4 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袁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04).

篇11

【摘要】:本文仅就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 【关键词】:岩土工程 ;勘察 ;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1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2 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1.3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 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2.2 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2.3 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 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2 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3.4 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四、结语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具体而言主要是指场地岩土的岩性或土层性质、空间分布和工程特征,地下水的补给、存贮、排泄特征和水位、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场地周围地区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情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任务是查明情况,提供各种相关的技术数据,分析和评价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并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高效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篇12

由于地质、地下水作为岩土体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基础工程的一项环境因素,而且还能通过对岩土体的性质进行影响,从而左右整个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由此可见,切实做好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才能够最终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提供宝贵的资料,以防止地质环境恶化与地质危害等问题的出现。本文针对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措施;岩土分层

众所周知,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起到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并且是加强工程施工的安全与稳定,防止发生人为诱发的岩土工程岩土、水文地质等危害的关键所在。其中,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各种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相关参数的测定,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分析来给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且又必要的。而实践表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所造成的危害对于整个工程项目而言非常关键,但却常常被忽视。由此可见,切实做好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的研究,充分发挥其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当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是整个岩土工程行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地质勘探与宕土勘察的定义

从二者的关系来看, 地质勘探属于岩土勘察工程中的一部分, 在岩土勘察工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的岩土勘察,实际是指相关人员根据某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来对施工场地进行综合的评估、分析。其评估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场地的土质、岩土工程的条件、场地周围的环境特征等等。岩土勘察其实是一项环境勘察与文件编制相结合的勘察活动。实地勘察时的具体步骤为:对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进行测绘、勘探继而对现场土地进行取样,然后原位测试,室外测试以及现场检测,通过各种检测分析手段确定出工程建设场地的地质条件特性,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来编制不同阶段阶需要的报告文件。

地质勘探是岩土勘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工程建设场地的土质条件。详细解释是:利用各种手段对建设施工场地的地质进行勘查和探测, 评估和确定出地质的持力层, 然后以根据持力层的承载力来确定出该建设场地的基础类型,最后计算出基础参数为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二、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容易遇到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

一般来说相关技术人员在正式开展岩土勘察工作之前,都要搜集大量附有坐标和地形介绍的建筑平面图,详细了解预建筑物的功能特点、建设性质、荷载能力以及埋置深度等等。这是岩土勘察之前必须要做的准备,是保证岩土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勘察中, 少数勘察人员或相关单位由于缺乏对岩土勘察的重视,具体实施时并没有按照预建工程的性质特点以及地形条件来进行岩土勘察,也没有参照工程的荷载能力和设计要求来编写合理的勘察报告,而是胡乱编制,导致勘察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均达不到要,求只好补勘。

2.2、勘察质量不过关

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和绘制施工图纸时,是需要结合建设场地实际情况, 并借助工程地质勘探和岩土勘察资料来进行设计的,这就需要相关勘察人员在工程建设前期严格按照要求,全面的、高质的做好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编制。编制勘察资料时勘察人员务必要将所有的岩土勘察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 以保证勘察质量的可靠性。这一点是岩土勘察工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在实际勘察时很多单位或者说很多勘察人员都没有做到。

2.3、不能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报告是要根据所需建设工程的具体场地进行详细勘察后得出的结论。 但是近年来, 很多勘察报告没有实际上的内容, 只是越来越多的没有用的空话, 没有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 没有很详细很具体的研究分析, 没有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没有设计施工时真正需要的内容。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加强岩土踏勘与资料收集通过现场踏勘与区域地质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岩土勘察人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一方面可减少勘察工作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使岩土勘察成本合理增强岩土勘察单位竞争力。

3.1、拟建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形式

如一般轻型荷载建筑物,采用天然地基, 岩土勘探孔深度15m基本可满足要求, 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框架结构建筑物,采用桩基岩土勘探孔深度15m一般就不够。

3.2、场地工程地质性质

阶段如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好、埋深浅、厚度大的地区岩土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而场地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加深,岩土勘探间距可适当加密,合理编录与整理资料,岩土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现在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分工较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原始编录资料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就容易造成野外与室内之间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及原位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逐一比对, 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分析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3.3、选择勘探方法

根据所勘探的地基的地基土的性质, 选择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 这样可以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例如说静探应用在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浅的地方, 因为静力触探应用在这种环境里, 可以很准确的反应出地基强度性质;在山洪冲击的地方, 就要使用贯入试验的方法, 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层土颗粒比较粗, 地下水位埋藏的比较深, 如果采用静探, 那么强度变形指标就会不准确, 会偏高一些, 所以在砂土、粉土、钻性土上勘察要使用贯入试验。

四、地质勘察的影响因素

水文地质勘察的决定因素: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也是决定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分析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是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岩石的裂隙性裂隙的成因多种多样,岩石和裂隙合在一起统称为“岩体”,并将其中的裂隙概化为“结构面”。显然,结构面是岩体中最薄弱的环节。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水文地质勘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加强理论学习,并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掌握最新的技术。勘察工作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方面的规范、规程,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注意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提高,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真实准确、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应抓住当今建设领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加强创新,探索勘察新技术,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小可.某工程岩土勘察及地质特征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篇13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地质情况;岩土结构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豆腐渣”工程、建筑裂缝坍塌等事故频繁见诸报道,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调查发现,建筑地区的岩土结构对建筑稳定程度、建筑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在前期忽视了岩土勘察工作,盲目进行施工建设,必然会给建筑整体安全留下隐患。文章分析了国内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处理对策。

1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1.1勘察重视程度不足,勘察设计不够合理

从建筑施工内容上讲,岩土勘察工作应该属于建筑施工规划的一部分,与建筑图纸设计、建筑材料采购等工作同时进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岩土勘察本身属于建筑隐性操作,因此许多建筑单位常常忽视这项工作。由于对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不能通过勘察掌握建筑区域的地质情况、岩土结构、水文特征,也就无法为施工建筑选材、施工地基开挖等一系列工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往往在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除此之外,有些建筑单位意识到了勘查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勘察设备,导致勘察设计不够合理、勘察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收效甚微。

1.2勘察人员综合作业水平较低

岩土勘察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多数建筑单位对于岩土勘察工作的不重视,导致了专业化的岩土勘察队伍数量稀少,相关工作方面积累的经验也比较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岩土勘察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部分在职的岩土勘察人员虽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因此很难“更上一层楼”;而一些高校毕业的岩土地质勘查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和勘查理念较为丰富,但是缺乏基层锻炼,不能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更多时候是“纸上谈兵”。因此,国内岩土勘察从业人员或是重理论,或是重实践,但是综合性、专业化的人才数量较少,很难为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3缺乏有效的勘察培训机制

建筑行业的发展极为迅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技术和装备的更新,如果工程建筑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甚至被淘汰。因此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成为了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但是在一些建筑企业,勘察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筑企业的领导只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对于岩土勘察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培训工作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耽误了建筑企业正常的施工进度,不能为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支持;二是勘察人员对于勘察培训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传统的岩土勘察培训工作多数情况下是进行基本的理论知识讲解,讲师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式的教学,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上培训工作缺乏一定的技巧和手段,因此很难激发员工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导致培训工作流于形式,难以发挥预期作用。除此之外,与工作培训相对应的培训考核机制不健全,也是导致培训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缺乏培训奖惩机制,就不能对参加培训工作的人员起到激励作用。

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主要任务

2.1划分岩土和场地类型,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岩土地震等级评估是岩土勘察的重要任务,在勘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建筑区域所涉及的地震设防区内的土地类型、地质条件进行相应的类别区分,结合行业内制定的地质对照标准,确定地震效应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建筑工程的设计抗震能力在6级以上,本身的抗震和抗形变能力较强,则在岩土勘察时只需要完成正常的地质勘查工作即可;如果建筑工程本身的抗震能力较弱,那么在岩土勘察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地基加固和弹性防震等施工措施。

2.2勘查地下水的基本情况

不同岩土结构和岩土类型对地下水的渗透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在建筑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地下水的勘测工作,很有可能在后期出现地基渗水,进而出现地基沉降、建筑物不稳等问题。因此,岩土勘察要将地下水的渗透与变化考虑在内,根据建筑区域地下水位的变动情况,探寻地下水岩土结构的渗透等级、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成分等内容,从而能够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措施,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的安全。2.3进行深基坑支护参数计算根据地基勘察的结果,做好深基坑开挖之前的各种技术参数的准备,为建筑物深基坑的开挖提供准确的计算和支护技术参数调查,进而能够为基坑开挖对周边工程的影响予以准确的评价和论证。通过对工程承载力和形变的参数计算,结合计算结果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

3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特点

3.1区域性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岩土结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都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岩土勘察,确定工程本身的设计规划、抗剪强度标准以及施工材料等。例如在沿海或南方地区,地下水丰富,岩土结构相对松散,在建筑工程施工时要注意加强抗剪强度、选用刚性较强的建筑材料,防止建筑工程发生沉降和倾斜问题;在西北地区,岩土相对干燥,孔隙发育,垂直结构刚度较大,但是一旦遇到降水,岩土结构容易出现坍塌,因此建筑施工时还要做好地基岩土的加固和防水工作。总之,建筑工程施工要因地制宜,只有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地基安全。

3.2隐蔽性

从建筑工程的工作方式上看,岩土勘察属于前期地下施工,包括岩土取样、桩基施工、地基开挖等,都需要通过地下岩土施工来完成。与后期的建筑框架搭建、混凝土填充、墙面抹灰等工程操作相比,岩土勘察和岩土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间接地增加了岩土施工的难度系数。除此之外,由于岩土工程属于建筑前期施工,因此如果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即使是在建筑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往往由于工程进度的需要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3不确定性

岩土本身的结构特点、土体性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各种自然因素和建筑施工因素的影响下,岩土性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从现有的建筑技术和岩土勘察技术来看,对岩土性质的变化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因此也就不能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的施工参考依据。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岩土性质变化给建筑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强岩土勘察和岩土成分分析,并结合施工经验,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程度。

4改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技术的措施

4.1培养和选拔技术人员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对于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部分地区因技术人员不足而阻碍了自身发展,因此应加强培养和选拔勘察技术人员。不仅要丰富其专业知识,还应培养技术人员的攻关精神与敬业态度,丰富其实践经验,组织交流学习,促进其进步。另外应坚持定期培训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勘察技术方法,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2加强管理与市场规范力度

应重点调查部分单位雇佣的勘察人员技术不合格的现象,并及时严肃处理。对于法律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加强监督用人单位,安全、规范作业,提高勘察效率与质量,认真分析、审查勘察报告与结论等。对市场进行规范与加强管理,监督勘察作业,减少合作纠纷,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证,改革方式和方法,促进岩土勘察的健康发展。

4.3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

岩土测试技术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就是室外原位测试技术,包括监测技术、施工检测、波速测试、静荷载试验等。应用这些技术能有效避免数据资料不详细、单一的缺点,因此应认真处理与整理资料,并深入分析对比和有效利用,使岩土工程的设计参数更加可靠、安全。

4.4引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物探技术引入了电学原理、电磁波理论和弹性波等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岩土勘察钻探、采样与数据处理等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各项工作。另外,在更新先进设备与使用先进技术手段后能够逐渐细化与解决岩土工程中暗洞、不明体等在地下的深度、位置、形态和分布特征的测定。

4.5做好相关参数的调查统计

在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的预备工作,对岩土相关的参数情况进行准确的调查统计,对于特殊地基要进行特殊的勘察分析,同时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采用恰当的地基处理方法。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种类:置换垫层法、桩基础法、密实法等。密实法包括振冲法和强夯法。

5结语

岩土勘察不仅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安全的必要前提。当前的岩土勘察和施工处理技术仍然有很大的进步和优化空间,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视,引进新的勘测设备和管理理念,加强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提高岩土勘察的准确性,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建筑行业的高效、安全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满足我国城市建筑的需要。

作者:高书存 曾斌 单位:哈尔滨新中建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葛振宽.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6).

篇14

关键词:工程勘察;水文地质;研究;对策

Abstract:Hydrogeology in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is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is the part, and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properties of 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geology in the hand, around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durability and st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Fo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ploration is often neglected hydrogeology, or as a useless data for rough exploration, without careful research, generally only on the natural water simple evalu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this paper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influence scope, hydrological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isaster reduction management, hydrology geology the disaster.

Keywords:Engineering survey;hydrogeololgy;discuss;countermove

中图分类号:TU195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对一些地质灾害案例的研究中发现,地质灾害在的发生有很多都是与水文地质因素有关的,主要是因为工程中忽略了对水文地质的重视,所以地下水经常引发地质灾害,以至于工程地质勘察出现重大失误。因此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对于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工程勘察质量息息相关,与工程地质紧密关联,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两者起到的是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查明与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与工程地质勘察相关的水文地质进行合理的评估,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数据,以此将可能因为水文地质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为了全面提高工程勘察质量,在工程勘察中我们不仅要强调查明与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以及建筑物的作用及影响,更要为预防及治理措施提出建设性意见,将水文地质数据有效地提供给设计和施工环节,以此消除或减免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

在一些地区发生了因为地下水造成的基础工程破坏、建筑倾斜的质量问题,经研究当地的工程勘察报告,发现主要原因是对当地的水文地质进行全面的评价,忽略了设计和施工中对水文地质的重视,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以后的工程勘察中,应该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评价。

1.1主要应考虑内容

对于水文地质的评价应该主要针对地下水和建筑物和岩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建设性的估计水文地质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并且预先提出治理的措施。而且在工程勘察中建筑物地基的类型与水文地质灾害有很大关系,因此要因地制宜的勘查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的地基类型。更重要的是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会被人为活动所改变,所以不仅要勘查水文地质,而且要分析监测人类活动后的水文地质变化情况,以便预防其对建筑物和岩体的延后作用情况。

1.2 因地制宜提出评价

所以我们应该从各种工程角度,按照地下水对基建工程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各种不同情况下应该注重评价的水文地质问题,例如:

⑴ 要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的腐蚀性,尤其是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地基。

⑵ 全面考虑地下水对某些岩体的胀缩、崩解、软化等等作用,例如膨胀土、残积土、强风化岩、软质岩石等等,防止建筑物基础被毁坏。

⑶ 对于建筑物地基中存在饱和、松散的粉细砂、粉土等,应该考虑评价地基产生、流砂、管涌、液化潜蚀等的破坏。

⑷ 如果离地基不远处有承压水层存在,应该慎重评价承压水对地基的冲击作用,防止其冲毁建筑物地基。

⑸ 充分考虑人为影响,当有人工降水时可能引起边坡失稳、土体沉降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因此当开挖地基时就要做富水性和渗透性试验。

2、重视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和研究

岩土的水理性就是岩土与水相互作用后表现出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岩土的水理性可以说是和岩土的物理性质同样重要的工程勘查内容。岩土的水理性质一方面影响岩土的变形和强度,另一方面他左右着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从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可以看到,对岩土的水理性勘查、研究和评价有严重忽视的问题存在。

由于地下水的赋存方式不同,而且不同形式的地下水对岩土的水理性影响又不同、影响程度不同。一下介绍一些不同地下水对岩土性质的不同影响下面首先介绍一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影响,然后再对岩土的几个重要的水理性质及研究测试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⑴毛细管水

毛细管水是指由毛细管作用保持在岩土毛细管空隙中的地下水,可细分为孤立毛细管水、悬挂毛细管水、真正毛细管水。它同时受毛细管力和重力的作用,当毛细管力大于重力时,毛细管水就上升,因此地下水潜水面以上的普遍形式是一个与保水带有水力联系的含水量较高的湿水层。毛细管水能传递静水压力,并能在空隙中垂直上下运动,对岩土体能起到软化的作用,有时会引起土壤的沼泽化或盐渍化增强岩土体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毛细管水在砂土和粉土中含量较高,在砂砾层含量较少,在粘土中含量很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