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范文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岗位;岗位开发;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116-03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出台针对性较强的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基层去锻炼,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同时随着经济环境的好转,2011年招聘的企业数比2010年有很大增加,薪酬也普遍提高,尤其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企业。

与往年相比,结构性矛盾和就业总量压力矛盾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课题组通过大量走访和调查,提出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对策建议,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人才过剩”与“人才短缺”并存的矛盾,开创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发展双赢的新局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297份有效问卷中,有140人认为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129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较严峻,就业较难”,两者的选择比例占到了总数的90.6%(见图1)。排除专业和其他因素影响,说明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就业之前具备了较好的形势判断,同时具备了较强的就业心理承受能力。

2.大学生就业心态更趋务实与成熟。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只有到机关或国有企业才算就业的仅占4%,认为与用人单位签订正规合同就算就业的占39%,认为只要有相对稳定的岗位和一份固定的收入就算就业的占38%,认为凭劳动获得收入就算就业的占19%。大学生对就业的理解更趋实际。“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占据上风,并为毕业生所接受,“先积累经验,而后谋求发展”成为大学生在就业时考虑的重要内容。

3.大学生就业范围进一步拓宽。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范围不断拓宽,机关、事业单位不再是毕业生的首选。受调查毕业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单位,民营企业占18%,国营企业占33%,外资企业占15%,自主创业占10%,国家机关占5%,事业单位占16%,其他单位占3%。

二、大学生就业的不足

1.大学生对自己就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了解较少。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和定位并不是很准确。大学生对自己的内外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的了解程度,74.1%的大学生选择了“完全不了解”、“不太了解”、“一般了解”,只有25.9%的大学生认为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比较了解”或“很了解”(见图2)。大学生对外部环境的清晰认识和对自身的不甚了解的反差,反映了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宣传工作的不足,大学生的就业信息获取渠道还不健全、不畅通,缺乏权威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宣传渠道。

2.大学生对到基层就业心态比较矛盾。到基层就业能够为大部分毕业生所接受。96%的受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到基层就业。但是在实际环境下,又受到地域、岗位、待遇、保障等因素的困扰。46%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2%的毕业生希望留在中小城市就业,仅有4%选择在乡镇就业,仅仅有1%的毕业生愿意去边远地区就业,表示元所谓和其他的占17%。这一选择与河北省大部分基层就业岗位在县城、乡镇的状况相矛盾。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矛盾表明了大学生就业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阻碍了大学生就业范围的拓宽。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出台更完备的政策,形成有利于拓宽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宣传,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强化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舆论导向。

3.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河北省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需求不断发展,因此,大学生对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接受调查的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首选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作为自己就业的渠道,21%的毕业生首选网络渠道,9%的毕业生选择家长、亲属介绍,而选择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及其他就业渠道就业的仅占1%。大学生就业渠道选择的状况表明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服务机构缺乏信心,由于就业服务机构行业门槛低,良莠不齐,缺乏职业自律,没有承担起服务大学生就业的职责,实质上没有真正起到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其积极引导和加强监管,对行业典型加大扶持力度,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4.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不足。就业经验和就业技能欠缺仍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实现对接的现实障碍。受调查单位39%表示社会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7%表示实践经验欠缺是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21%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专业知识欠缺是困扰其就业的最主要因素,13%的用人单位表示缺乏职业道德是困扰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大学生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要求尚无法与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匹配。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1)鼓励向基层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鼓励在基层投资高科技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出台优惠的税收和信贷等政策,凭借环京津、临渤海优势,鼓励、引导资本从城市转向条件适合且有高利润期望空间的农村城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基层产业聚集,鼓励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通过投资的扩大和技术产业化发展,带动基层就业岗位的需求,扩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吸收范围与容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2)建立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创业的政策体系,以县为单位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创业平台,设立基层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税费减免政策,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基层推广,使大学生到基层创业成为向往和共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失业人员的就业。

(3)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待遇优惠政策制度。目前,大学生城、乡就业仍然存在政治、生活、工作等待遇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必须努力缩小差别,助推城乡一体化,建立和实施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度。如:在县城或乡镇建设一批保障性住房吸引大学生;对于在距离县城较远的农村,给予交通、住房等方面的生活补贴和安家补助,并对其子女就学提供方便;对于安心在基层工作,服务一定年限、作出一定成绩的大学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对于从事基层艰苦行业的大学

毕业生在福利、保险、社保等方面给予更高的优惠待遇。

(4)建立失业救济和保障制度,解决后顾之忧。对于在基层工作一定年限的毕业生,由于企业经营不利而失业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失业救济,这种救济可以采取提供职业培训、发放就业补贴等措施,促使其提高再就业、再创业能力,为其能够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顺利就业提供服务。

2.强化大学生就业政府管理服务机构,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建成实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及服务机构,要明确职责、实行目标责任制,打造实效化管理平台。设立专门机构,整理分析汇总各种地方反馈、统计数据、档案文件,实地走访搜集社会需求信息,深入各行各业,梳理有效信息,并对其加工整理,形成内参、杂志、报纸、数据库、电子公告,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机构、企业、大学生推送,形成新的职业定位,为拓展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3.加强宣传推动,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借助广播电视,建立大学生就业频道,宣传大学生就业;借助网络,整合现有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打造规范、便捷、权威、实效的大学生就业平台;借助微博,推出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更多大学生和社会机构的需求;借助纸质媒体,联合各种出版发行机构,创立大学生就业刊物或就业板块;借助移动通信系统,打造针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营造就业大环境,构建立体化宣传平台,为多渠道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支持。

4.建立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期权交易是一种权利的买卖。买卖双方的标的物不是实物,只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可以在一定时期内的任何时候以事先确定好的价格(一般称为协定价格)成交。这个“一定时期”、“协定价格”和买卖证券的数量及种类都在期权合同中事先规定。在期权合同的有效期内,买主可以行使或转卖这种权利。期权交易有效地开拓了市场需求,科学地导引了资源流向,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效率。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培养的盲目性,合理调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建议引入金融学的期权概念,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组织筹建就业期权市场,实施订单培养,定向就业。就业期权市场由用人方设立岗位样本、高校设立专业培养样本,并设立期权合同,组织进行期权交易。就业期权市场有利于高校根据岗位价格决定对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动态调整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开发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政府推动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为实现科学的大学生就业提供决策支持;有利于形成高校和用人单位的互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5.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造就全社会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大力发展大学生就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建立一批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为开发大学生就业岗位提供决策支持;强化大学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大力发展社会机构,开展大学生就业服务;打造诚信的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提高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公司的门槛。对第三方服务机构的行业资质、资金规模、人员构成、行业标准、从业流程、用户满意度进行监督,在积极引导其发展的同时,加强监管,保障大学生就业权利不受侵害。

6.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有些大学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专业设置和扩招方向的安排上与市场需求错位,专业改造步伐缓慢;教学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导致毕业生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部分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的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做及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改革滞后,导致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因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作为最根本任务,把学生的就业问题当做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大事,认真做好市场需求调研,找准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方案,更新培养内容,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探索针对岗位需求、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接触基层工作,使大学生能够提前准备好基层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篇2

关键词:中西文化;大学生;就业;影响

一、源于官本位文化价值造成的“公务员热”

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目标上,“公务员热”十分明显,我们对绥化学院毕业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查发现,有84.5%的毕业生首选就业目标为公务员,这种现象在不同专业表现均十分明显。从文化价值分析,公务员其实质与传统文化价值的“官本位”有着密切关联,“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市场。针对这种情况,应通过正向引导,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择业空间,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适应时展的需要,走向社会谋求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摆脱“官本位”传统思想的束缚。

二、源于男尊女卑文化价值造成的就业难

大学就业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时至今日,男尊女卑思想在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很大影响,消除文化观念上的性别歧视以及性别偏见还任重道远,应通过全社会共同倡导性别平等,并在文化上强调就业平等观念。正确评价女大学生能力,构建男女平等的价值体系。对此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导作用,一方面,应帮助女大学生对当前形势进行认真分析,正确了解和掌握市场需求和自身特点,避免女大生求职的盲目性,努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还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树立好职业观念,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女大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增强其社会适应力。

三、源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西方文化传导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进行过一项大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有大约20%的毕业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造成就业的最大障碍。在英国同类调研表明,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最核心因素为个人能力。因此,积极为未来职业生涯早作充分准备,已经成为西方欧美国家大学毕业生最鲜明的一种特征。对于这种文化价值的认同,日本早稻田大学推广的较为出色。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始终保持非常好的就业率,其毕业生在各个用人单位也普遍受到了欢迎,这与其主动创设的就业准备活动息息相关。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老师,该大学拥有超过2000多个俱乐部,社团超过700个,俱乐部和社团的管理十分到位。二是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社会融入性较好。三是学生有较为充足的实习机会。通过丰富的实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当中。在美国,以个人能力和个人价值为核心文化价值的创业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并贯穿于各个教学层面之中,当前,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很多著名高科技公司都有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

通过对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国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后,其在大学生就业文化引导方面的成效值得借鉴。我们应该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与有其经济、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的有利因素。在借鉴其经验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西方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情况均较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更加旺盛,为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比较充足;二是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很完善,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理智地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心理保证;三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情况也较均衡,地域因素和行业因素差异化较小,职业歧视现象不明显。这些有利因素均是其就业情况较好的客观不可比因素。

总之,在研究中西文化价值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影响方面,我们还应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单纯为文化价值问题,更是社会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家庭、高校多个层面共同从各自的途径出发,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而言,在学校期间就应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增强自身的能力与价值。而社会各个阶层应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取得更加密切的联系,从多个维度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管理

自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冲击,大学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竞争力弱的大学生出现了“无业可就”的现象,“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随之形成。[1]“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无法顺利完成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个人能力、择业定位、经济基础、生活阅历、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状态及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压力管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就业工作及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3]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与正常就业群体相比有着典型的特征,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一)就业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典型特征是就业能力不强,自我努力程度不够。他们往往在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社会经验、职业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面对就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通常自信心不足、准备不充分、情绪上悲观失望。

(二)社会生活参与度低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就业,导致他们对与就业无关的事物漠不关心。校园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参与度不高,缩小人际交往的范围,减少人际交往的机会,逐渐封闭自我。学校、社会以及文化生活难以对他们的就业形成积极有利的影响,也难以改变他们社会生活参与度低的现状。

(三)心理敏感脆弱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面对就业压力和挫折时,承受的心理压力要远大于正常学生群体,心理上也更敏感脆弱。特别是在周围同学找到满意工作时,面对周边同学和自己之间的反差,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剥夺感,以及自卑、焦虑、自责等消极情绪。

(四)转变角色不到位

大学生曾经在人们眼中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有部分大学生仍然没有走出这样的误区,自以为仍然处于优势地位,并没有将自己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联系起来,形势认识不清,缺少危机感。还有部分大学生,没能及时将学习和就业之间的不同进行合理转换,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就业一时难以适应,从而沦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一员。

(五)幸福感降低

在生活中,面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消极情绪远远大于积极情绪。在求职过程中,就业困难群体有时还会受到就业歧视,导致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有研究表明,就业压力会影响个体在情感方面的认知,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4]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六)群体数量日益增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以及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人数在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教育统计,2014年中国在校大学生有2468.1万人。高校扩招虽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大学教育的机会,但也带来了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自2003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短短几年内数量大增。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仍然有增无减。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在从学校面向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时,寻找到一份让自己和家人都较满意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难题,压力自然不言而喻。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压力管理,我们必须准确查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走出就业困境。

(一)个人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之所以就业困难,大部分因素是因为他们创新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期望值过高、职业规划意识差、社会锻炼少、自我认识不够、适应能力差等。总之,个人能力的不足和就业准备的不充分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就业充满未知及不确定性,就业压力更加凸显。

(二)会因素

近几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却并未与之增长。“僧多粥少”的就业现象,让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找到工作的难度更大,就业压力必然增加。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也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压力来源之一,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企业逐渐掌握了选择人才的主动权,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忽视岗位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社会因素的不断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5]

(三)高校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完善,高校不断增设新专业。高校开设新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些专业师资力量不够、专业实践缺乏、就业探索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同时,高校有些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育理念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没有与时俱进,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的现象,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造成就业难题。高校还缺少有效、合理、系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机制,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徒于应付,并未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然对就业充满未知和疑惑,必然产生就业压力。[5]

(四)家庭因素

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他们通常会占用大量的学习时间去做各类兼职以解决经济问题,导致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和就业准备。在就业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资源本来就比较少,又受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上容易处于劣势。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和父母的期盼,承受着来自家庭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压力管理的有效途径[6]

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解决就业问题,过度的压力则会让他们焦虑、情绪低落、丧失斗志。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和自我调适,降低压力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一)学会职业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源自没有清晰的就业规划。学会职业规划、合理设定职业目标、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发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间管理等相关的课程以及书籍,强化自我规划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积极参加与就业相关的活动。大学一年级主要的任务是开始自我探索和职业认识,平时可以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大学二、三年级时,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文体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素质等,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对大四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习、模拟招聘、技能培养来消除或缓解因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择业时,应全面客观分析自我,评价自我,如果提供的岗位适合自己,就应抓住机会,尽快就业,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困扰。

(二)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积极构建学校、学院、学生在内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疏导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心理压力,定期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心理排查,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缓解压力,培养自信心。若发现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性格内心、注重个人隐私、持续遭受重大压力的学生,应该重点关注,提供一对一疏导及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疏导,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敢于面对压力和挫折。同时,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还应学习他人有效处理压力的能力,学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完善制度建设,控制压力源

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压力管理还需从源头抓起。首先,积极加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减少外界环境带来的就业压力。其次,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融入集体,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消除或缓解因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就业压力。再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习经验交流、增加专业实践,减少就业困难群体因专业学习不自信而产生的就业压力。

(四)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提高压力管理实效

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应该五位一体,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高校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及时传递就业信息,开展心理压力疏导,做好思想引导,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家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及时回应子女的求助,用爱和宽容来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政府、社会应努力拓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面,完善用人机制,做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自身应积极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就业训练、就业帮扶,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技能。通过学校、家庭、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压力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唐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指导帮助[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5):53-55.

[2]彭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解析[J].西华师范大学,2008,(2):82-84.

[3]王悦,金怡,陈玲玲.大学生职业发展压力管理及SAP实效性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1):1234-1238.

[4]戎渊.减缓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J].法制与社会,2012,(8):225-226.

[5]徐礼堂.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8(2):36-38.

篇4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大学,追求个性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 就业形式非常严峻,尤其是女大学生,由于传统意识和性别角色的束缚,面临着更多的就业问题,更容易引发焦虑心理。研究发现,男女生在就业期的挫折心理、依赖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女生就业焦虑程度明显高于男生。本文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内容: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1、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具体表现

焦虑是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体验的情绪状态,多半是由于不能实现目标或不能避免某些威胁而引起的。调查发现74%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适度的焦虑对生活有积极的影响,但焦虑过度就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就业焦虑心理是指对就业过度紧张、焦虑的一种心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就业准备期间体验到的焦虑心理;一种是在就业过程中体验到的焦虑心理。女大学生就业准备期间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体验到紧张感,对未来过度担心,学习以外部动机为主,学习功利性很强,情绪容易波动、注意力不集中、不易静心学习,心态浮躁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而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面试时过分紧张,担心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就业单位的青睐等。

2、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产生,主要因素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女性就业心理弱势的影响。就业心理弱势指劳动力在寻找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和行为失衡的反应,由于性别歧视,加之自身的生理因素以及文化素质,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取向,使女性在寻找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出现特有的情绪和行为失衡的反应,称为女性就业心理弱势。

(2)就业相关信息掌握不充分,对未来的盲目担心导致了焦虑。调查发现,82%的女大学生对自己本专业具体的就业情况并不了解,他们获得的大部分是抽象的、概括的就业信息,如就业率多少,就业形式的总体情况等等,这些信息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盲目宣传就业形势的严峻反而容易导致焦虑心理,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模糊、不确定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产生焦虑,再加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情绪化,面对压力事件时消极情绪的表现更为突出,不恰当的宣传和报道更容易使女性产生焦虑心理。只有掌握了具体的就业信息,才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规划,在职业准备期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3)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在进入大学之前,学习的主要是理论知识,虽然进入大学之后,实践锻炼的机会多了,但主要局限于社团活动和社会兼职,覆盖面不够广,实践锻炼的机会不够多,而且高校的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很丰富的职业经历,一般是学校毕业后又进入学校教书的模式,对于市场、职场缺乏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因而不能切实按照市场需求来培养大学生,造成供需脱节的矛盾。

(4)就业期望值过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职业。比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以及垄断行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收入相对稳定,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女性孕产期间有较好的福利保障,所以成为大多数女大学生的就业首选。

3、女大学生就业焦虑心理的对策

(1)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功能,完善制度保障,促进就业公平。目前,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歧视,有的单位甚至明确表示不要女生,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在追求效益最优化的原则下,会全面衡量劳动力的“性价比”,而女生由于体力、生理、婚育、家庭等因素导致“性价比”低于男生。

(2)社会要为女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偏见,完善用人机制。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也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女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和社会的新闻媒体也要通过开展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为女大学生就业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具体的、富有建设性和指导性的信息,不要盲目炒作,制造“就业恐慌”,以免加重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负担。

(3)女大学生要及早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女大学生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自我,因为职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通过自我观察、他人评价、心理测评等手段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资源进行评估,评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再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未来大致的职业方向,树立职业目标。科学的职业规划能够促进女大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时间管理,增强目标执行能力。因为合理的目标以及恰当的规划能激发人行动的积极性和潜能,成为自身成长进步的强大内驱力。科学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女大学生良好职业认知的发展,提高职业和自身能力的匹配性。总之女大学生自身要尽快适应环境,尽早制定职业规划,不断增强自己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日复一日这些积极力量的积累就会变成保护性因素阻止就业焦虑心理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尹小玲,孙凡.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J].现代企业教育,2009,12: 74-75.

[2]王海丽,樊慧.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弱势的分析与调适[J].科技信息,2009,7:116.

[3] 潘丹.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6),9:25-26.

[4]贺江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3):ll—13.

篇5

【关键词】法律教育 就业和创业 导向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和创业中的意义

1. 从学生管理要求来说

高校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法制素质,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是引导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尤其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

2. 从社会发展趋势来说

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强公民的法制素质,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促进大学生法制素质得到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二、法律导向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中的必要性

1. 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竞争力

一方面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法律教育是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样可树立就业和创业法律意识,诺守合同的就业和创业者。另外,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融资担保法律保障,是各国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根本经验。

2. 为实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外国十分重视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法律制度建设。创业环境是创业成功的土壤,就业离不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法律保障构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宏观环境的必要因素。

3. 保障大学毕业生创业权益

就业权是法定权利,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权。劳动法上的经济权是指社会中从事财富生产,进行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其中包括就业权。创业有利于带动就业,大学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创业法律可以为大学生特殊创业群体提供稳定化、制度化的法律保障。

三、法律缺失的表现及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法律缺失主要表现为:

1. 就业与创业法律教育的不足

从大学开设的课程体系看,少有法律类课程设置,法律教育及相关课程设置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

2. 相关国家法律政策的匹配力度不足

《民法》方面对就业与创业学生的年龄的限制可能会影响部分少年天才创业者等等。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者存在着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不足的现象

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法律政策掌控力尚待加强,不能有效的依法妥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所以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顺利开展,对大学生创业中的法律缺失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学生法制教育在就业创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从国家和社会层面上考察

首先,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法规扶持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政府针对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的相关职能设置还相对滞后,没有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法律咨询和服务的机构。

2. 教育形式需要进一步多样化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局限在校园之中和课堂之内,并且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学生管理部门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最终造成大学生法制教育手段单调,教育方式缺乏灵活多样。

3.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个人法律知识准备不足

第一、就业和创业者法律政策掌控力不强,不懂得如何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只有了解国家政策,才能走好就业和创业的第一步。但实践中许多就业和创业者根本不知道或知道但不知如何利用这些优惠政策。

第二、就业和创业者利用法律和政策来防范风险、化解风险的能力差。其中也包括各种法律风险,然而很少有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前认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内容,在遭遇风险时束手无策。

第三、就业和创业者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尚待加强。在实践中,对诉讼法、仲裁法等程序法有基本的了解的就业和创业者不多,利用法律解决争议协商和解、调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加强。

4. 教育实效需要进一步突出

法制教育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教育形式,教育实效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目前的法制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约,法制教育实效不是很突出。所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交往中时常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甚至抱着无知、侥幸等心理以身试法,违法犯罪。

五、大学就业和创业法律保障制度的构建

1. 提升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立法层次,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促进法》。为此,我国政府应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为原则,以保护大学毕业生创业权益、实现扩大就业为目标,制定专门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促进法》,为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篇6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篇7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自身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决定了其在就业时的竞争力。然而,在我国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时期,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一些问题已然成为其顺利就业的障碍。

(1)整体素质下降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风气逐渐进入学校。学生受到干扰,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而现代各种娱乐、电子产品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外,也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最终的结果是,本来学校的教学等资源就不是很充分,而大学生却连这一点的基本专业技能都掌握的不好。

(2)就业观念陈旧

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在发达地区、物质待遇好的部门就业,很少有人自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很多毕业生不愿意为事业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应有的公民责任感;另外,我国的大学普遍缺乏创业的精神。尽管近年来政府、学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建立不少大学科技园来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但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依然不是很强烈。

(3)就业信息不对称

学生在校园内,一般是通过网络、招聘会等形式来了解就业信息。单凭个体的力量,很难收集到较为及时、全面地就业信息。而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渠道多,但有效、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就业难局面不可避免。

(4)心理素质较差

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和就业意向不明确,导致在就业中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如出现自负、自卑心理等。[2]自负心理容易让大学生不愿意从基层、从简单的开始,踏踏实实地做起,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这种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了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二、辅导员引导方式

针对以上影响就业的大学生自身因素,高校的辅导员应该积极服务学生,引导大学生自身克服不足,增强大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1)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

在大学生刚入学时,就要引导学生尽早建立自己的就业规划;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专业,但在大学期间可以选修其他一些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是现在就业,而是为今后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打基础,因此更注重素质的提高,而不仅是具体技术的培训。[3]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业培训

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政策,评估和培养创业潜力,熟悉创业程序,指导创业计划的撰写,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辅导员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计划大赛等社会创新活动。创新是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再创造,有利于学生日后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辅导员可以利用学校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培训,为他们未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3)配合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加大力度,拓宽就业渠道

由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需要主动出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到各地收集企业招聘信息,广拓就业市场。辅导员应该充分运用校友资源,大力动员校友回母校招聘,让校友给毕业生提供方方面面的实习、就业信息,多渠道、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4)利用网络通信平台,及时准确招聘信息

社会上的招聘信息量很多,如何找到合适的招聘信息并把它们分享给需要的学生是辅导员辅助大学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活动。辅导员除了自己查找、搜集、甄别可靠的就业信息外,还可以发动学生,尤其是学生干部、团员、党员一起搜集相关信息,鼓励大家分享就业信息。通过建立QQ群、微博等形式,及时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学生。

(5)做好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

就业意向调查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就业意向、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在意向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就业信息库,包括学生就业领域、地点、薪酬标准,以及对各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

(6)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传授面试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经验

在校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和竞争力,往往在面试等就业环节中处于劣势。这时辅导员可以邀请校友回校给毕业生报告,讲授求职经验等。过来人的经验可以让同学熟悉就业流程,避免找工作时出现的可以避免的错误,为学生以后勇敢面向社会,实现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7)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就业

目前高校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去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很少人主动在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而这些地方正需要高校毕业生。辅导员要加大对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帮助。

三、总结

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很多,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就业困难的宏观环境。但大学生可以从自身出发,改变不利的因素、发挥有利因素,从而在就业中处于优势。而高校辅导员可以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从而极大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做好就业的准备,从而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李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1(001):102-103

[2] 徐敏华,. 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93-94

[3] 楼仁功,赵启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6(5):87-88

篇8

关键词:社会性别 女大学生 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式教育的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严重,她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一些现实因素还会使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即使在应聘没有性别条件限制的工作岗位时,也被强加了一些非职业条件,例如年龄、身高、体型等。女大学生往往要面对一般劳动就业问题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

1.社会性别的概况

1.1 社会性别的概念

社会性别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别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1]。

1.2 社会性别体制的含义

在任何社会中,人们都会观察到存在着一整套有关男女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的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这套制度规范了两性的社会关系,这就被定义为社会性别体制[2]。

社会性别体制具有历史性,它延续着一整套父权制度的统治逻辑。同时它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不是孤立存在的,与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形态、经济体制、人们的亲密关系、亲属关系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合力,而这种合力使得各类制度得以再生产。社会性别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着关系上的变革,推动着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

社会性别研究就是揭示性别不平等的现状、分析其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并寻求和实现男女平等与人们解放的道路[3]。

2.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女大学生求职时间长,工作不满意,成功机率小,付出成本大,工作待遇较低等因素。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有个人和社会两大方面因素。

2.1 个人因素

2.1.1女大学生个人的思想意识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市场经济和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平等,但是大众平等的社会性别思想还很淡薄。传统的社会性别思想“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使得人们对女大学生的评价发展了改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男女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不均等。但现代女性走入传统的男性活动领域,她们就必须同男性竞争,而她们受到传统的社会性别影响,部分女性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使得她们在事业心上低于男性,在择业上,把角色全部或主要定位于家庭上,这又成为了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利因素。

2.1.2女性本身的生理因素

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一直提倡的,但是不能否认在一些工作岗位上,女性的身体素质是不足男性。例如石油勘探,长期的在井下作业,女性的身体是不能承受住的。但是,也有一些工作是女性比较擅长的,例如:护士,女性的温柔、细心及有天使般的耐心,使得她们可以更好地照顾病人免去病痛。

2.1.3个人能力的不足

虽然现在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较高,但是不可忽视在一些偏远山区女性受教育往往不及男性,“重男轻女”的意识在一些家庭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这使得一些家庭不会送女孩子上学。一直以来,我们常说“女人是感性的”,女人在面对一些问题上,思考往往不及男性缜密,这使得女性在工作中存在不足的地方。

2.2 社会因素

2.2.1法律法规的缺失

我国法律法规虽然在很多方面重视对女性的保护,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只是形式上的平等,并未达到事实的平等。立法者出于保护女性权益的初衷,给予了女性过多的保护,夸大了女性在生活上的生理特征,使得妇女处于弱者的保护地位,而忽视了女性基于社会性别的平等权利,这成为用人单位拒绝雇用女性的理由。

2.2.2经济因素的限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用人单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雇佣女性会使得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女性每个月的例假以及女性在哺乳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增加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而男人不同,在心理上男人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传统思想,他们对待工作更有野心,使得男人在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有根据我国现在的人口普查显示,女性的寿命通常比男性的寿命长并且由于法律的规定要比男性早退休5-10年,女性会领取更多的退休金,无疑增加了单位的经营成本。

2.2.3用人单位的限制

用人单位往往标出只招男性的招聘信息,虽然国家早有明文规定不可这样的招聘信息,但有些单位还是在招聘中较倾向于男性。例如煤矿探测这一工作,因为在矿下的工作强度较大,比较适合身体素质偏好的男性,这些都会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倾向于男性。

3.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期,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使得正处于人生重要时期的女大学生产生心理冲突,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就业方向上,很多女大学生过分强调工作的舒通性,对家庭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错失了在事业上发展的机会。有些女大学生缺乏就业的积极性,就业期望值过高,存在幻想。另外,高校对女大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就业技巧、心理状态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不深入细致,致使没能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

3.1 重视提高社会性别意识,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3.1.1发挥学校和社会的主导作用

在全社会要努力形成一种性别公平、男女平等的氛围,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女性的"半边天"角色,摒除"女不如男"等传统观念,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她们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

3.1.2正确利用大众传媒

大众媒体无意性贬低或忽视妇女,这些都会对女性主体意识造成冲击。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媒介具有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因此,要改造媒介文化,增加女性特别是自强自立的新女性形象,改变媒介中的女性形象,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

3.2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3.2.1提高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主体意识,让人们自觉地意识到"我是主体",他或她实际上就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客体的存在和自己对客体的主导作用[4]。美女的盛行会诱导女大学生利用美貌去找王子以替代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失意,这种"替代性成就感"让女大学生迷失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社会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就业,女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应该把这种良好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2.2实现女性增权

女性增权是指女性群体通过自上而下的参与发展与决策,把自己的需求、利益表达出来,并且通过参与过程,增强自己的权利和能力,改变其处于从属地位的情况[5]。对女大学生增权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提高女大学生的权利意识,保护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又要提高女大学生对自我认识。

3.3 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规及社会保障体系

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避免在就业过程遭受性别不公平,这需要国家和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及法律方面的保障措施。因此,目前我们要做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实际的就业法规,从根本上保障女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6]。健全的法律是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对招聘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使之更具操作性,修改法律中不利于女性就业的规定,明确规定就业歧视的判断标准和就业歧视行为,完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程序或建立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机构,建立健全生育保障法律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7]。我们要加大劳动力市场的监督力度,减少对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性别歧视现象的发生。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有关就业政策,以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机会或是与男大学生享有同等权利。另外,我们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女职工的保险责任由单位承担改为社会承担,以减轻企业成本,从而增强用人单位录用接收女大学生。

3.4 企业

提高用人单位的认识,重视两性之间在智力与知识水平上的平等,均衡企业负担,让社会承担女性生育成本。女性的生育是对社会的贡献,不能把它看作是企业的问题、公司的问题,妇女的生育应该得到社会的补偿[8]。生育产生的问题不能让女性自己承担,应该是由社会承担。除了一些特殊工种外,企业应该认识到大多数的岗位女性是能够胜任的,多给女大学生提供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

因此,在世界妇女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下,许多国家将社会性别主流化和促进社会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实施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必要的财政投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性别平等的问责机制等都有利于从源头上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同时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权,也有利于两性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4.结论

大学生就业遇到的性别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要改善这些状况就要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高等学校要根据女性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给予相应的就业指导,倡导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只有从国家政策改革和社会文化风气改变的双重协调下,才能使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得到真正的改善。

随着我国逐步重视男女平等,同时女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女大学生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21世纪是一个新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思想文化大融合,这将会为女大学生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进而我们要努力地纠正社会性别认识偏差,克服主客观条件对女大学生发展的制约,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敏智,以社会性别理论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2,(2),:118-120

[2]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4

[3] 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 第二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18

[4] 黄颖,美女经济热与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思考[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06)

[5] 韦克难主编,《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4-256

[6] 王树岩,高校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观念与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09(3):109-1l2

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挫折教育 社会因素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教育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挫折教育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心理干预。然而,社会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利用社会学知识促进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非常必要。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供需矛盾、就业市场成熟度、社会风气因素,为此,就要结合社会力量,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人才、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提高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效。

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热切关注使广大高校教育者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挫折,加强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一、利用社会学知识进行大学生就业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主要基于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首先,有关“挫折”概念的解释。心理学认为,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有时仅指阻碍个体动机活动的客观情境”。而所谓挫折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容忍、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其次,关于挫折情绪产生原因的解释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这些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学派的挫折本能论、策动心理学的挫折本能说、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以及ABC理论等。最后,当前挫折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切心理现象为后天所习得行为,故承受挫折也是一种后天的习得行为,挫折能力的承受力可以通过教育训练获得和提高。

应该看到,上述心理学理派中也有学者也注意到了社会外部因素对挫折情绪产生的作用。如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Flued)认为,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生活条件因素,也有个体主观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弗洛伊德认为,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外部环境,减少和避免个体挫折,即截住挫折的社会因素源头非常必要。策动心理学派的麦独孤(M.Mcdougall)强调本能对情绪的决定作用,但他也认为可以通过社会环境压力来改变情绪。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Hany Stack Sulli-van)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Cad Ransom Rog-ers)都认识到了人际关系对挫折情绪产生的影响,主张通过加强人际交往、增加人际关注来避免挫折的产生。但是,相对于关注外部社会环境,心理学还是更倾向于关注个体的主观生理和心理因素。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挫折的主要社会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供需矛盾。当前,大学生就业客观存在供需矛盾。这表现为下列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狭窄,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跟不上时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候遭遇就业挫折。表面看来,是大学生自身素质无法满足时代要求,而实际上是高校教育落后的表现。第二,高校扩招产生的社会效应。近些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既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也导致了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高校毕业生供应相对过剩,从而使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第三,高校专业招生的结构性矛盾。一些高校招生时对于眼下的热门专业盲目扩招,导致日后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过剩,就业遇冷。而一些社会急需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却无法满足需要。

(二)就业市场有待继续成熟。大学生就业要进人人才市场,实行双向选择。许多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择业就业的竞争压力。当代大学生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机会不均,就业市场不成熟客观增加了他们的顾虑。就业市场的不成熟表现在许多方面。第一,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人才市场分割,工作转换成本高,阻碍了人才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更愿意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加剧了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不畅通,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第三,就业市场管理不规范,一些招聘会组织者受利益驱动,秩序混乱,毕业生择业效益不高。第四,部分单位用人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造成人力资源的不合理流动。第五,招聘中的性别歧视、高校就业指导不到位等各种原因也影响着大学生就业。

(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在当今社会,讲究“人情”仍有市场。一些人打着“人情”的幌子,搞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就业机会。还有的大学生不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努力,一味凭借长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等家庭背景来实现就业。这些现象影响了一些学生的择业观念,当他们遭受就业挫折时,不是去冷静面对,而为自己没有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而苦恼,陷入悲观失望等情绪无法自拔。

三、大学生就业挫折的社会因素分析与对策

研究表明,“真正引起适应困难的,主要不是挫折和冲突本身,而是当事者对他们的看法和用来应付的方法”。针对大学生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挫折教育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同时,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挫折中的社会因素。

(一)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科学”。大学生就业挫折实际上是大学生个人还没有适应并融人社会的一种情境,没有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反映,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高校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应该说,当前大学生中流行的“考证热”反映了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社会的理性自觉。首先,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要给予正确指导,既要引导学生不能忙于“考证”而忽视专业学习,又要促使高校在专业课之外合理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社会评估预测机构与高等院校要加强合作,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教育预测活动,并建立定期的教育预测结果机制,为大学招生规模和数量以及专业、学科设置和调整提供指导。最后,高等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本着为学生负责的精神,配置和调整教学资源,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进行学科专业设置。  (二)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需要高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尽快完善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就业机制。为此,要快速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人才跨城乡、跨地区、跨行业流动的就业市场环境,增加就业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毕业生招聘市场,招聘单位要理性对待人才需求,坚决杜绝招聘过程中的性别歧视。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同时强化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走出挫折情绪。

(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要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社会不正之风或者依靠家庭背景找工作的现象。应该相信,社会不正之风毕竟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过渡现象。针对一些学生依靠家庭背景等找工作,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P.M.Blau and O.D.Duncan)的社会流动理论指出,即使在发达的美国社会,父亲的职业、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也会对子女的第一职业产生影响。在我国,“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顺口溜反映了我国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家庭背景因素在子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这种观点仍有市场。然而社会学的研究也表明,相对于家庭背景等先赋因素,自致因素在个人成年后的影响更加突出,在当今中国社会,自致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自致因素是个人通过不断学习、努力而具备的属性,是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思维方式、社会交往能力等后天习得因素。大学生已经成年,具备了较高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教育大学生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勇敢接受社会的选择,应该把暂时的就业挫折视为人生的一个励志经历。

帮助大学生战胜就业挫折,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等,它不是要大学生去做拉关系、走后门的事情,而是为他们提供关怀、爱护、帮助、信任、安全和指导。既要注意建立家人、好友构成的强关系形成的社会支持,也要注意交往不多的弱关系的社会支持。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S.Granovetter)的社会网络理论指出,长久没有来往的同学、前同事,或者只有数面之缘的人是联系较弱的社会关系,却能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促进就业。因为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并且具有较低的重复性。因此,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凭借校友会等信息优势为学生就业提供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赵坤明.“挫折教育”与“挫折承受力教育”诘难[J].中国教育学刊,1999,(4):48-49.

[2]孟令勇.帮助大学生克服挫折心理的教育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53-54.

[3]杨心恒,刘豪兴,周云清.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4-26.

篇10

关键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就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作为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怎样提高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民族院校就业工作的重点。

1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民族院校各专业招收的少数民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的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由于身处民族地区,落后的基础教育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潜能的发挥,加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面窄,民族地区的信息交流面也窄,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挥。从进入大学校园后与城镇的同龄其它学生相比,民族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不占优势,导致就业过程中出现就业能力弱的现象。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缺乏自信心、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入校后没有正确树立就业观和择业观,在就业过程中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在校期间没有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进行提升。

2民族院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2.1树立就业意识,制订和落实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若想成功的实现就业,必须从入校开始,需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树立职业意识,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环境等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尽可能利用自己的一切有利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作为民族院校,学校应该提倡学生进校后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能力的培养,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档案,为以后单位招聘作参考。

2.2民族院校应把就业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促进教学改革

民族院校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单位,不应注重就业率,而应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把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民族院校的就业工作重点。从整体看,各民族院校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还是相当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把学生的就业能力纳入教学计划,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接轨,从而促进教学改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民族院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而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地与社会接轨,企事业单位也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给毕业生进行培训,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全程指导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能力离不开一支好的就业师资队伍。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的良好局面;其次通过开展就业形势、政策、法规、求职技巧、沟通技巧、创业意识培训等活动积极地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再就是积极引进专业教师或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加快民族院校就业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政策,加强宣传,引进高层次师资,针对不同结构的学生群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

2.4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顺利的实现就业。只有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体现出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共同制定课程计划,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民族院校了解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师任教,给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的提供帮助。与用人单位合作,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样将他们所学的知识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调动他们就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另外,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实习或见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这样既给用人单位节约了招聘成本,又让这些学生有了实践的平台,就业竞争实力也得到了加强。

2.5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民族院校可以通过邀请成功人士或邀请成功创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校进行讲座,让少数民族学生对创业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设立创业机构,由专任教师进行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学生创业的可行性着手,支持学生社团从事各种营利性经营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经验支持。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就业是密不可分的,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要靠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本人相互合作、共同努力。

作者:肖万武 单位:四川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金融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后顾之忧。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宏观经济低迷,企业扩大招工的意愿不足。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将遭遇多方面的挑战和挤压,在整体环境堪忧的情况下,毕业生将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现实。

1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4万人,一路攀升到2009年的611万人,使得我国在短时间内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1.1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大多数属于现代性质的产业,这些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产业发展的减缓使得就业机会减少,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为显著。根据“供需理论”,供给即生产在萎缩,无法给需求提供正常的能量,又何谈增长就业岗位呢?

1.2金融危机时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受到挑战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学毕业生来不及反应就被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中。金融危机使产业结构遭到了严峻挑战,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难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迅速作出调整去适应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动。

1.3金融危机提高了就业门槛,大学生就业优势不断削弱

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导致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占主动地位,不断提升招聘条件。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优势,会受到用人单位的冷落。同时,由于对就业市场的未知,大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也越来越难,甚至不能建立成功就业的自信。这对于高等教育是一个质疑,对于大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

2原因分析

2.1社会因素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业制度的不完善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扭曲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以及招聘歧视的存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而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来袭使得原本就已很严峻的就业问题更加艰难,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2.2高校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机制,此项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求招生规模的扩大,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调查和了解,有关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就业指导等很多问题还处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

另外,在教育结构上,高校还未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目前,高等教育中知识教育占相当大的比重,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实战经验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直接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与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等,导致大学生即使拥有专业能力,也缺乏“市场就业能力”。

2.3学生自身因素

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据中国教育在线网上调查,大学生中有36.5%对自己的兴趣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29.3%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不十分清楚,54.5%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不十分清楚。同时,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的认识也很模糊和不确定。大学毕业生一方面比较关心就业问题,对自己大学学习的专业有一个初步了解;但另一方面又对当前就业政策、职业的发展趋势、职业的类型、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素质要求缺乏主动认识的意识。

3对策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之道也绝非单一措施或方法能够奏效。这一问题涉及全社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

3.1大学生主观层面

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能力是大学生就业、从业的支点。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不足,亟待培养与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正确地看待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作为一个享受高等教育经历的群体,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所拥有的学识、能力以及回报要求,决定了他们具有较高的人生期待和完整的职业规划,使得大学生就业择业时有较高的职业期待。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为当代中国青年发挥个人潜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认清形势、读懂社会,这一点对于青年大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3.1.2重视人格和个性养成,强化社会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培养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此外,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有工作意向和能锻炼其能力的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鼓励学生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磨练自己的品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后劲。

3.1.3调整就业期望值。时下,有些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能力和人才市场价值的评价过高,对待遇报酬要求偏高;有的对工作岗位挑来挑去。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大学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转变过分理想化的就业观念,从个人的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抓住就业机会,当决则决,当断则断,不要犹豫彷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的过程中,家庭、大学生本人对就业的期望值,本该随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多而逐步下调,但事实并非如此。高薪、大城市仍是大学生择业的首选,他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要求仍然颇高。

3.2政府层面

3.2.1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日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很多,但由于就业市场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在就业市场运行中,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主管部门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存在局限性和缺陷,影响大学生的就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特殊的人才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必将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

3.2.2优化技术手段,确保就业信息准确快捷,加强信息服务。加强信息服务是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信息服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即就业信息网络。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查询就业信息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3.2.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统一、开放、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中,各类企业的竞争条件和机会应该是均等的,因而要求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不分所有制性质、不分职业身份、不分工资分配形式,实行统一的制度,以利于劳动力的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落实企业自,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就业渠道。

3.3高校方面

3.3.1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能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

3.3.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必须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必须协调高校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必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必须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缩短高职教育年限,变现在的3年为2年,既有利于这类学生提早就业,也有利于满足用人单位对这类人才的需求。

3.3.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并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危机”就是“危”和“机”,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我们要在这场金融危机的灾难中寻找发展的机会,要把危机当成继续前进的动力。随着我国产业机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我国将顺利渡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如果能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用真才实干努力捍卫属于自己的工作阵地,那么在危机过后,他们的职业生涯就可以迎来更大的曙光。

参考文献:

[1]马远,凌文辁.国外青年职业成熟度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05).

[2]蔡昉,王美艳.扩大就业——中国特色的反周期战略[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3).

篇12

可见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是一时的问题,而是一个将长期存在的状况,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处理机制来帮助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学生走出困境,以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来反馈社会。一套完备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迎接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挑战,而在处理学生因就业压力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时,更是犹为重要。本文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产生的各种因素,提出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而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但教师、管理者、同学、家长、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或中心(如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中心)常常难以做到有效干预,它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机构的相互配合。

目前,不少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了危机干预的队伍和体系,比如四川大学启动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和干预方案,具体落实以下七项措施。一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制度。二是公布应急求助信息。三是建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监测网络。监测网络采取“五级网络”模式,每一级网络都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向上级网络报告。四是建立并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 五是建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六是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档案。七是建立和强化大学生心理辅导制度。这已经是一套相当完备的体制了。

相信通过高效的管理组织和不断地创新完善,这套体制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可以成为学校德育和职业发展教育的有利助手。

二、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

综观国内资料,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就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陈宇红的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产生的6个因素。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就业竞争环境的压力;缺少求职帮助的压力;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研究还指出了就业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六个因素包括了来自学生主体、家庭、学校、社会的主要压力源。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和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属于内源性压力源,来自于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自身因素也是家庭因素的反映来自家庭的压力和父母的期望影响着学生对自己的预期和定位。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对于有效开展心理干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背景各不相同,所以心理干预监测网络应结合心理档案和实际情况着重了解需要关注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而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的长效机制,实时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的变化状况必然是心理干预体制的发展趋势,也是未来人性化教育的发展需要。

就业竞争环境的压力、缺少求职帮助的压力和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可以说既来源于社会又与学校密切相关。高校扩招导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遭遇经济危机影响下众多公司裁员减员;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不够深入;学校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不够密切;就业信息的错位;学校专业设置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缺少灵活性。无论如何,学生只有适应社会变化才能有其发展,而学校需要通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才能服务社会,实现价值。所以学校方面的压力源是社会压力源的子集。综上所述,我们对4个压力来源做出了如下图的分类。

学生自身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解决,而外界因素引发的问题则需通过政策、制度的调整来解决。家庭因素在学生面临就业时对其自我认识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学校因素既与社会相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而学校最终是服务于社会的。

三、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是心理危机干预体制。所以解决学生因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首先要建设好心理危机干预体制,从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原因入手,完善相关机制。为大学心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其次,要让系统更好地用于解决就业压力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就需要让它与就业指导体系等相关机制联系合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心理辅导教育被列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已有学者提出通过心理辅导等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体系相融合,心理教育体系的发展可以为更多学校教学体系间的合作提供平台。最后,充分调用各监督网络的人力资源,做到信息反馈的准确、及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着重关注心理危机的高危个体,及时发现学生的家庭变故,帮助处于心理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处理就业压力所引发的种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处理,帮助他们安全渡过危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卫生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钱宁,刘剑霞,苏向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6).(z1).

[3]麦可思研究院 ,2010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4]盛湘鄂.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DB/OL].[2009-04-08].mohrss.省略.

篇13

关于就业歧视的内涵,我国大部分学者直接援引《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对歧视所下的定义,即“基于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或社会出身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另外“有关成员在同雇主代表组织和工人代表组织———如果这种组织存在———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磋商后可能确定其效果为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的其他区别、排斥或特惠”,也是歧视[1]。歧视总是相对于平等而言,但差别是绝对的,平等是相对的。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差别待遇的形成是不可避免,但并非所有差别待遇都构成歧视,一定范围内的差别待遇是雇佣双方的共同需要,同时也正是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体现。因此,是否构成就业歧视,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差别待遇,而在于这种差别待遇是否合理;判断差别待遇是否合理,应以差别待遇是否为职业岗位自身的需要为标准。从这一角度出发,就业歧视可以界定为:基于职业自身需要以外的各种因素而产生的导致取消或损害就业或职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或待遇平等的任何区别、排斥或特惠,都构成就业歧视。这一定义与《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关于就业歧视定义的最大区别在于:承认在就业机会或职业待遇方面存在差别不可避免,但并非所有差别对待都构成就业歧视,差别对待是否构成就业歧视应看该差别对待是否因职业需要而合理形成;本定义的最大功能在于提供了判断就业歧视的标准。与之相对应,大学生就业歧视是指在大学生就业时,用人单位因职业合理需要以外的各种因素的差别,而给予大学生不公平,不合理的区别对待,从而取消或损害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的现象和行为。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具有普遍性

目前,我国就业歧视问题较严重,就业歧视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社会、经济和法律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这一汹涌的社会逆流中,天之骄子———大学生同样不能幸免,且正日益身陷其中,深受其害。中央电视台的2006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74%的求职者遭遇过就业歧视。在接受调查的111家企业中,51%的企业曾因性别、年龄、相貌、地域等因素拒绝过应聘者,如果有歧视,有75%的企业不会告诉求职者真实原因[2]。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具有多样性

大学生目前遭受的就业歧视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地域歧视、身体/容貌歧视、年龄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学历/学校歧视、社会关系歧视等人尽皆知的歧视。除此以外,还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就业歧视,如属相歧视、姓氏歧视等,形形,不一而足。其中,性别歧视、户籍/地域歧视、身体/容貌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最长、问题最突出的几种,而年龄歧视、工作经验歧视、学历/学校歧视则呈方兴未艾、愈演愈烈之势。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致害人具有特殊性

与其他弱势群体遭受就业歧视的致害人不同的是,对其他弱势群体构成就业歧视的主要是企业,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致害人中,国家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和作为用人单位的国家机关是一类主要的致害人,且该类致害人的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侵害最严重。据对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关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条件的65份规范性文件分析,各地在接收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确定的主要的限制条件有:学历、毕业院校、专业、英语考试及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户籍等其他条件。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如无正当理由,限制受教育程度,要求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划定毕业生就读学校院校的范围,年龄、户籍条件等要求[3]。如上海就规定,进人上海的生源“一般为毕业研究生或上海高校,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划转地方的高校和列人‘211工程’建设计划的地方高校的本科毕业生”。

(四)大学生就业歧视危害具有全局性

大学生就业歧视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影响,已经严重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努力。性别歧视助长了“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的影响;户籍/地域歧视、社会关系歧视与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观念水火不容;身体/容貌歧视、年龄歧视、工作经验歧视为新的“读书无用论”提供了最新版的有力论据;学历/学校歧视不仅浪费大量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损害教育公平。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不到5%,美国和日本的比例分别为35%和32%[4]。如果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比作一棵大白菜,大学生就是那白菜心,因为就业歧视却出现了大家都在抢白菜帮,而白菜心却没人要的现象。如此巨大的人才浪费,最终将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素质提升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失去了有力支撑,我们迟早将喝下这杯自酿的苦酒。

三、大学生歧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在今天日益凸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学者对此多有论述。“就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立法的不完善是多数学者共同持有的观点。”[1]本文仅从法学的角度对此作一简单分析。

(一)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严重缺失和不完善

我国没有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规定散见在宪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且大多数属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低、修改变化多、地区差别大,在实践中很难得到实施。即使是在最新的劳动法律如《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中也很难见到具有可操作性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条文。

(二)反就业歧视相关法规的适用范围有限

作为我国劳动保障基本法的《劳动法》调整的是已经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发生的争议,即使是今年1月1日才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也只调整与用人单位已经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合同,对于尚处于求职阶段的劳动者与正在招聘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几乎没有规范。因此,对处于求职期、实习期、试用期或勤工助学的大学生,现有的劳动保障法规一般不适用,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遭受就业歧视时无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就业歧视外延过窄

《劳动法》第12条对就业歧视范围界定为:“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这条采用封闭式列举的方式界定就业歧视,显得过于狭窄,难以涵盖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歧视现象。[3]更不能涵盖仍在不断出现的新的就业歧视。同时,社会对就业歧视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直接歧视,而对大量存在的间接歧视的关注明显不够。

(四)现有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现有关于平等就业权和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范,都是权利宣示性的,基本上是原则性规定,而对就业歧视的界定、判断标准、法律责任、救济手段、举证责任分配等必须明确的规定却一直缺失,使遭受歧视的劳动者根本无法依据这些规定主张权利和获得救济。例如《劳动法》第46条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4条都规定了同工同酬,但对什么是同工同酬,哪些行为构成报酬歧视缺乏具体判断标准。

(五)政府积极行为不足,有的甚至加剧了就业歧视

针对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我国政府虽然作出了努力,也采取了多种积极行为,但与就业歧视发展的形势相比较,政府的积极行为仍很不足。而且,有些积极行为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结果,甚至进一步加剧了歧视。在一些领域,政府的某些规章还成为用人单位实行就业歧视的“合法”依据。

四、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权

加强反就业歧视立法,实现就业平等是保障基本人权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诉求。针对前文所述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不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一)修订现有不合理法律规范

建议对《劳动法》中的禁止就业歧视条款予以修改,由封闭式列举改为开放式列举,扩大就业歧视界定范围。应加强对含有就业歧视的违宪、违法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及红头文件的清理,纠正和防止因政府积极行为而导致就业歧视。

(二)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

启动国家立法程序,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将劳动者所遭受的所有就业歧视现象都纳入调整范围,提供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武器。《反就业歧视法》应明确界定就业歧视,确立就业歧视的构成要件、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反就业歧视的机构、遭受就业歧视的救济途径。

(三)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

制定《大学生就业促进法》,调整与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剔除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的体制,如户籍管理制度等,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促进大学生就业,从制度上解决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内在与外在原因,保障大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与权利。

(四)建立反就业歧视仲裁和诉讼制度

通过制定行政法规、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等方式,将就业歧视作为劳动争议处理,纳入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的受案范围。同时,可以考虑扩大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实现对受害者的司法救济:公务员在就业中发生歧视的,则认定行政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劳动者在劳动上的平等权,构成行政侵权,受歧视的公务员可以对其所在的机关提起行政诉讼;一般劳动者在就业中受到歧视的,可以认定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一般人格权,受侵害的劳动者可以提起侵权行为诉讼。并且,在就业歧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和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使就业歧视劳动争议中资方和劳方失衡的天平得以平衡。

篇14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校企合作平台不容忽略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的背后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尴尬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国家出现的“就业难”和“用工荒”并存的问题,归根到底,真正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严重不足。大学生缺乏就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识别,不了解职业领域的目标、不了解个人特质和不主动争取实现抱负的机会。二是缺乏职业环境适应能力,个人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行为习惯难以满足职业环境的需要。三是缺乏对自我的反思和评价,由于对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缺乏反省,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个性品质等因素的集合[1]。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能为大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大学生通过边做边学,既可以更准确地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又可以增进职场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以利用这样的特殊机会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差距,并及时作出调整,完善自我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二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是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2]《教育部关于加快研究型大学建设、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指出,“鼓励研究型大学积极与企业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显而易见,校企合作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品质,尤其是自信与适应性的品质。职业品质是大学生在行为和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是大学生胜任未来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3]在自信心品质上,依托企业先进的设施、优越的生产环境和高科技的技术手段等资源优势,大学生可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强了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同时,在实践中更容易发现问题,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择业的自信心。通过到企业的实践机会,大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工作适应能力。根据道格拉斯・霍尔(DouglasT.Hall)等人的研究,适应性是在当代获得职业肯定的核心因素所在。[4]

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包括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基本技能是大学生获得工作、维持工作和获得职业发展必须具有基础性能力,它包括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变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经过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基本技能的运用水平和掌握程度。专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社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基本生活手段。[5]例如医生必须具备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必须具备沟通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销售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推销能力等。

校企合作有助于大学生提前获取职业经验,做好就业准备。首先,大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提供的实践机会,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进而有计划、有目标地做好就业准备。其次,大学生在校企合作的准入社会的实践中,边做边学,提前体验了社会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团队能力、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最后,校企合作促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就业前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实现了实践与就业的“零距离”链接。

三 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要推动实施校企合作,既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又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学校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实施校企合作,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鼓励大学生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职业品质、就业技能和职业理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重视校企合作,积极主动地做好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广东海洋大学要成功推荐学生就业,应先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学校要积极推行校企合作计划,帮助大学生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学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计划给学生创造了在求学期间进入企业领域从事具体岗位工作的机会,增强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学生在毕业前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人单位需要既有知识又有一定社会和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本校学生毕业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成功率。

二是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很多调查表明,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最需加强的是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敬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些能力单靠学校一方是无法培养的。[6]所以,学校通过与社会企业的互动合作,为学生创造了提前体验社会对他们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团队能力、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的能力要求,为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创造有利条件。

(二)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推行校企“实习生计划”

“实习生计划”是大学生通过利用寒暑假或其它课余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实习,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锻炼,学习所必需的各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的校企合作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作为一所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多科性海洋大学,在大力推行这一计划中应重点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参加企业实习。二是科学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理论学习和企业实习培训两部分时间占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三是要加强学生参与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与考核,通过指派指导老师定期巡查学生实习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校企意见为参考,对大学生参与实习全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切实保证学生参与“实习生计划”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搭建校企联合的“双课堂”实践教学平台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毕业时能否顺利实现就业的各种素质的总和,这些素质包括了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业务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身心调适能力和团队融合能力等。[7]广东海洋大学作为湛江高校龙头,培养的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学校应抓住这个有利的势头,与珠三角或者湛江地区周边信誉好的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携手共建长期有效的就业基地,为本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课程实习、见习和毕业生实习条件,学生利用进企业提前实践锻炼的机会,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增进了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也能对学生的工作能力加深了解,为企业进一步选人留人提供了参考。这不仅解决了学校学生的就业出路问题,还扩大了学校在企业界的知名度,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企业前来合作发展。

(四)深化校企互动平台,走“多元化”合作道路

广东海洋大学应迎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机制层面上应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柔性机制,通过与社会企业深层次的合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教育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多元化”的合作路径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带薪工作。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到专业对口或者相近的合作企业从事带薪工作,学生可充分利用校外课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得到锻炼。二是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参与校外团队项目的机会。通过参与企业团队项目,学生不仅可以直接与企业各层次人员交流学习,还能在团队工作中探索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增强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一方面,企业可以帮助学校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嵌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保持课程内容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衔接,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介入学校职业指导教育课堂,通过讲座、培训、测试、比赛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和掌握一定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胡尊利,等.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3):24-25.

[2]张明亮,等.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搞好我国校企合作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0(9):79-80.

[3]马征杰,等.职业品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立足点[J].教育与职业,2008(6):142-143.

[4]Hall D T.The protean career:A quarter-century journey[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1-13.

[5]阎大伟. 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和要素[J].青海社会科学,2007(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