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信息产业及相关核心技术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不同国家和地区参与到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来,分别参与了价值链中不同层次、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生产过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产业。信息产品的生产链条长、环节多、价值差异大、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同时存在,信息技术产业也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信息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的价值体现,根据分工不同,国际信息产业逐渐分出来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美国。美国基本占据着信息产业高端,控制着大多数标准制定、拥有高端品牌、控制高端技术及知识产权,美国具有最全的信息核心技术链,从原材料、设备、微电子集成电路到整机、系统等均不同程度控制着,美国相关企业、大学信息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极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往往获取了最多的利益。第二阵营是部分欧洲国家、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紧随美国之后,较早进行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承接了部分中高端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先发优势。例如荷兰、德国在光刻机等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占据绝对优势,日本的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元器件、消费电子等十分发达,而韩国由于其体量较小,发展了具有独特优势的高端制造产业,但其在存储产业、电子显示产业方面独具优势。第三阵营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劳动力资源和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通常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从事一般元器件的生产以及较为简单的加工组装工作。例如,中国多年来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但由于核心技术能力缺失,在很多行业内基本只能承接低端组装等分。随着国际技术转移,信息产业国际分工体系逐渐变化,中高低端的界限变得模糊,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发挥优势集中突破,也发展出部分高端产业,与美国形成互补关系,例如韩国的存储和显示产业,欧洲的5G通信业等。经过国家引导和市场发力,我国部分行业也走向中高端,例如华为、中兴、曙光等信息技术企业在手机终端、网络设备等方面,正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迈向高端水平。
2基于国际比较分析的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美国是信息技术和产业最早发端和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2016年美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约为4388亿美元,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的23!。美国电子信息产业链布局齐全、技术创新能力高、核心竞争力强、标准话语权重、品牌效应突出。美国政府、军方在信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美国一向秉承自由经济,但对于信息技术和产业而言,发展历程并不完全是受市场支配,美国政府、军方等国家部门发挥了关键作用。一是军事需求驱动信息技术原始创新,市场需求推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产业发展早期,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等是非常昂贵的产品,因此主要用于军事应用,并主要受军事需求的牵引。二是根据需要不断从国家战略高度适时出台有效政策,引导和激励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在美国信息产业发展史上,政府其实扮演了重要角色。三是为维持美国信息技术产业领先地位出台保护性政策。通过高关税、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保护本国纺织、钢铁等支柱工业,同时注重差别关税,对本国不生产的咖啡与茶叶等进口产品予免税或减税。与美国相比,日本、韩国信息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从承接美国转移出去的产业环节开始,注重模仿创新、集成创新,逐步发展壮大,并形成了各自特色。相较于领先的美国半导体业而言,日本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都是后发的追赶者,但是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地赶超了美国;韩国通过大力扶植三星等龙头企业,在90年代也成功地实现了赶超,并至今日仍掌控着全球半导体存储产业和集成电路制造业的高端。德国的科技水平始终位居全球领先水平,是一个科技强国,德国的汽车工业特别发达,制造的数控机床和各种机器设备技术和质量都位居全球领先地位,德国能长期屹立于世界核心技术之林,关键在于德国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且坚持走专业化、技术型道路,牢牢守住全球产业链中的高端地位,大力树立“德国制造”这一块象征着优质、高效和创新的全球金字招牌,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3中国高端芯片技术创新现状和环境分析
由于集成电路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国内环境变化速度加快,因此文中对中国高端芯片技术创新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得出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遇和挑战,继而研究新时期中国高端芯片技术自主创新模式。市场和政策双重驱动产业实现高速增长,未来产业增长动力持续增强。中国已成为电子信息产品全球最大的市场,市场体量只有美国与之接近,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与近年来中国相关政策激励分不开。随着5G全球竞争白热化,中国华为、移动等龙头企业意在抢占相关行业制高点,在5G基带芯片和射频器件方面投入加大,也将带动相关技术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导向下,中国大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多层次硬件创新,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也是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新的重要动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近年来提高了对信息安全的重视,提出了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和产业体系的要求,近年来一系列产业政策均是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做出的,可以说,对安全的要求更高,也是中国大力自主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核心的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计到2030年,在中国市场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创驱动下,中国的信息产业及集成电路产业未来产业增长动力持续增强,成为带动相关核心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整体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高端芯片自给率低,供应链“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中国企业不足与国际龙头企业抗衡。虽然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起步晚、技术发展难度大、国外壁垒较难突破等原因,中国集成电路特别是高端芯片的关键核心技术仍有缺失,芯片自主率低,进口额维持高位。核心环节关键技术差距仍有2~3代,技术创新缺乏软硬件生态体系支撑。受西方国家限制对中国高技术出口的“瓦森纳协定”等制约,中国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技术始终落后国际水平2~3个技术节点,高端光刻设备、关键封测设备及SiC等三代半导体材料仍基本依赖多种方式引进(如引进二手、落后设备)。在核心技术方面,CPU、FPGA、DSP和存储器等核心技术虽早有自主研发企业,但未能有所突破,缺乏软硬件生态体系支撑。即便如此,全球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放缓带来追赶超越机遇是在工艺节点进入10nm以后,业界基本放弃追赶摩尔定律,国际企业和研究机构试图通过多种技术路线,延续、超越摩尔定律,实际上技术创新步伐趋缓,这给中国集成电路追赶提供了较好契机。国际巨头企业战略重心转移,国际合作层次不断提升。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国际地位日益突出,国际集成电路企业为争夺中国市场,纷纷谋求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以更加贴近中国市场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破坏性、颠覆性创新带来发展新机遇。拓展摩尔定律、超越摩尔定律等技术路线不断深入推进,特别是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高端芯片的影响巨大,IBM、谷歌、Intel等巨头纷纷研究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的芯片,IBM推出“真北”芯片,谷歌推出TPU,中国寒武纪公司也推出了深度学习芯片。中国高端芯片的发展还面临着美国不断的加强外国投资委员会职权,重点加强对中国的审查和遏制力度,高度警惕中国资本渗透其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挑战。近年来,美国以威胁美“国家安全”为由,多次不予审批涉中国背景的公司正常商业活动。传统国际集成电路巨头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特别注重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且经常利用专利战来达到经营目的,例如苹果和高通的专利战。
4构建新时期中国高端芯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模式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一、创新成果少且水平低,缺乏核心技术
创新意识较差、积极性不高是央企科技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创新成果少、水平低且缺乏核心技术。笔者抽取了在各个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十家央企,然后对他们的专利进行检索。检索后发现,这十家企业的平均专利(申请)量为895.7件,授权发明专利平均值却仅为142.5件,授权发明专利仅占专利(申请)量的16%。可见,从专利这一指标来看,具有较高水准的创新成果(授权发明专利)占整个创新成果——专利(申请)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这说明了创新成果的综合水平是较低的。再粗略浏览一下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后会发现,这些授权发明专利大多是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的改进,鲜见有突破性创新,可见核心技术也是较缺乏的。
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重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继续检索并分析上述十家央企的专利数据后发现,已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平均值为253.2件,而这些审结的发明专利申请案中,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平均值为53.5件,占整个审结发明申请量的21%。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专利的经验,这些被视为撤回、主动撤回或者驳回的发明专利申请,大多都与申请文件撰写质量差有关。在评定职称或各种国家奖励政策的激励下,专利申请数量有很大提高,但是撰写质量却令人担忧。
三、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国际视野
随着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很多央企已经踏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符合国资委提倡的“走出去”战略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然而,这些“走出去”或“正要走出去”的央企在知识产权的海外布局方面,意识却非常差。在国内申请几十个、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专利的央企,很多在国外的申请量为零,申请量为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申请量上百位的可谓凤毛麟角了。在国外申请的专利数量少,自己的技术在国外市场上就很难受到保护,在遭遇侵权诉讼或产品在展会上遭到突击查扣时,就很难与之抗衡或交换,局面非常被动。
针对这样的状况,众央企们如何才能迎头赶上,尽快达到国资委设定的第三项要素的标准,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发明人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热情
目前,虽然央企基本上都建立了创新激励制度,但是制度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创新激励制度形同虚设,很少对发明人进行奖励;而在有的企业中,企业管理层意识到了激励机制的重要性,给每项创新成果予以重奖,例如给发明专利奖励几万元、十几万元或甚至几十万元,但是这些奖金却以“吃大锅饭”的方式撒在整个课题组或者单位,到真正发明人手中的钱却寥寥无几。这两种做法都严重挫伤了发明人的积极性,削弱甚至阻滞了发明人的创新热情。
针对这种现状,企业应严格按照专利法律的规定来确定发明人,即将“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界定为发明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并不是发明人。只有严格按照上述规定确定发明人,然后对发明人进行重奖,才能激发创新以及进一步创新的热情。也就是说,只有确保创新主体——发明人得到应有的回报,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在确保发明人权益方面,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在这两个国家,职务发明被创造出来时,其权利原本是属于发明人的,发明人所在的单位只是受让了该权利。虽然职务发明创造的最终权利归属于单位,但是因为单位只有受让后才能得到该权利,所以该制度从程序上保障了发明人的权益。这种制度为美日两国强劲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动力。
在中国,法律虽然没有像美日那样将职务发明创造的原始权益归属于发明人,但是却规定了对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制度。因此,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严格按法律规定确定发明人,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奖励和报酬,必定会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
第二、充分掌握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进行精准性创新;而且在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时,要善于吸纳他们的创新思维以提高创新水准。
在发明人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后,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创新呢?
在大多数企业中,大家都知道“闭门造车式”的创新是行不通的。为此,大家都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又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还可以通过研究世界一流企业的专利文献。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因为专利文献记载了最先进的技术,是一座技术宝库。很多世界优秀企业,在进行研发前都充分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在研究竞争对手的专利文献方面,有两方面需要注意:
据介绍,本次的报告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体系,一个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另一个是城市品牌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其中,自主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包括四个一级指标: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术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环境指标。从结果来看,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待提高。城市品牌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五个一级指标:资源评价指标、产业评价指标、企业评价指标、政府评价指标以及城市特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下选择了25个与建设城市品牌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二级指标,比如在资源评价指标下面就包括区位优势、能源利用率、在校大学生占人口比重等。报告依据这一指标体系报告评选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参考性排名。
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来看,有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创新。为什么此次报告选择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呢,姚景源表示,这是从我国目前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出发的。一方面,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的物资短缺时代转变为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步入小康,开始出现对品牌的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高能耗、低附加值导致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经常出现价格战,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靠加工赚取微薄利润的产业链低端。要改变这一现状,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走品牌发展之路。
从企业竞争来讲,包括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三个层次,其中价格竞争是最低层次的竞争,而品牌竞争也就是企业文化竞争却有更丰富的内涵。
同时我们还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将数学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创新”的过程,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创新”氛围中。
1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二年级的教材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死记硬背,难以理解,不会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路,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自己可以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盘称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经额。也可以是顾客,任意地购物,但要注意节约,有计划地花钱,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实际,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的知识,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2创设情境环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六年级数学《圆》一课在探讨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安装在圆心位置这一问题时,教师借助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下载了一个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片绿色的草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安装着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始前进。只见小猴子被车颠簸的一上一下的,学生们哄堂大笑,教师则借助信息技术接着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什么小猴子会感到颠簸呢?是不是车轮没有棱角坐在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呢?境中有趣,趣由境生,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紧接着教师又出示了这样的画面:小猴子坐在安装着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随着音乐驱车前进,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的又一次出现使学生在开心、恢谐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由“趣”到“思”,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不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的时候,因为车轴安装的位置就是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制成圆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看屏幕:一只小猴坐在安装了圆形车轮的车上,唱着歌平稳的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了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直观的解释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
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对称的实物、图形,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直观的感受,弥补了生活中见识的不足,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围绕教学内容,整理有关的直观图片运用信息技术几种展示在学生面前,弥补学生生活中见识的不足。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了思维的活跃,也就燃起了创造性思维的的火花。
3直观形象展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想象,之后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真实的内容验证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再通过口语表达展示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使思维更具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
如:在数学《角的认识》一课,从实物中认识角的环节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先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独立找角,看谁找的准,找的全,然后同桌交流,在集体汇报时,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脱去实物中角的外衣,看看角的真面目,从而抽象出角。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角,这样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物为切入点,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找角,感知角,建立角的表象,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抽象表达,使思维更具深刻性与逻辑性。
又如:在数学《分数的认识》一课认识四分之一时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在校园中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其中四分之一要交给咱们班同学来绿化,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这块正方形空地的四分之一表示出来吗?
接着用课件出示了方法:(1)折一折,用你手中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2)涂一涂,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涂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3)涂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的。看谁的动作轻快,方法新颖。之后教师借助实物投影展示课学生的不同分法。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接着用课件补充了学生没有想到的不同分法。这时老师又抛出了问题:“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中,得到的一份的形状不同,大小相同吗?”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验证。最后让学生自己准确规范的语言说出结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同一图形的四分之一形状可能不同,但大小相同。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课件的展示验证和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4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正方体后,教师课件出示两三个展开图,让学生想能否拼成正方体,再通过剪、折、粘,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验证。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想象,试画展开图,看一看你能画出多少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汇报交流,在汇报每一种方法时教师都用课件演示学生汇报过程,这样学生表达与课件的动态演示相结合,给其他学生以视觉听觉相融合的感受,这样理解的更透,而且在学生汇报演示的同时又一次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又想出了新的办法。
课件出示10种正方体展开图:
关键词 石油装备技术;现状;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006-02
1 石油装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中国是一个石油储存量相对较丰富的国家,有21.9亿吨,虽然有着丰富的储存量,但是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需求量也是十分可观的,根据《石油天然气期刊》报道,2010年石油消费增长10%创历史新高之后,2011年中国的石油净消费达到550万桶/天。加之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大幅度的工业增加值和工业用电量等等都预示着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呈上升趋势,然而石油装备技术的落后导致我国的石油需求量每年还是有很大的比例依赖于进口,对外的依存度超过一半以上。石油装备技术主要体现在四个主环节石油勘探、油田开采、油气运输和石油炼制。
目前石油勘探技术主要以物探、钻井以及测井三个技术为主,其中物探技术又是石油勘探技术的重中之重,物探技术原本是地震技术中的技术领域,当应用于石油勘测领域之,用数字以及三维地震技术,对于探测石油以及开采后存储量的估算解决了巨大的难题。测井技术由原来的数控测井发展到现在的可成像测井,使得原本需要换大量时间来测量数据以及传送数据,变得简洁高效。除成像测井技术外核磁测井技术现在也广为应用,核磁测井技术精准度以及速度具有很明显的优势。
油田开采装备技术方面,在现阶段的开采中,石油储存地带的地质,地势,以及开发的石油本身都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石油开采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开采中的需要,因此石油的开采面临着技术的革新。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以提高采收率为目的进行改进。
油气的运输过程主要依赖的是管道运输,相比较其他的运输方式而言,管道运输成本比较低,运输量大,可控度高。自1985年我国的管道设施开始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石油量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管道设施也一直在改进和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经历了一个高峰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经济效益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我国的石油管道运输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位置,我们的油气运输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创新拔高。
石油装备技术的第四个环节―石油炼制过程,这是决定石油质量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石油炼制技术也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在这个工艺过程中,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其中化学中的催化剂对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综合考虑到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石油的炼制和环境息息相关,我们的技术改进和完善,主要围绕环境展开,在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日新月异的技术才能持续使用和推广。催化剂的使用,降低反应条件的同时,减少了污染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了对环境的危害,在石油炼制中收到广泛青睐。然而,石油炼制技术相对于国外的技术而言,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 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创新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随着我国经济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连年增加,而巨大的石油缺口,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石油还会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作为主要工业能源,并且是无可替代的位置,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石油又是不可再生资源。想要很好的解决应对这一现实,并使得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就要结合当前我国石油开采以及国际石油开采的现状改进创新石油装备技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首先是石油勘探装备技术方面,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将成为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创新的重要方向,要想解决以及应对石油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就需要从石油的综合开采率方面对石油装备技术进行改进,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的核心就是通过扩大石油储层同开采井眼之间的接触面积,这样会使得原油进入抽油管的量增多,以及大幅度的提升波及系数并且与此同时还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油层被水和气体所污染,从而最大效率的提高石油的产量。目前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已经开始得到初步的应用,而且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效益。这项石油装备技术的产生以及改进创新符合现在石油开采勘探的实际需要,因为当原油进入中后期的开采之后,水以及气体的量就会大大的增加,而极大储层接触井技术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大大提高了油井的开采率,所以在极大储层接触井方面的石油装备加大改进创新一定会使得我国石油装备在同国外同类产品竞争时能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其次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也会成为未来石油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现在工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石油勘探方面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成效,在传统的智能油田建设的基础之上,全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的石油装备技术成为了新的改进创新方向,由于随着现在油田勘测受到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约束,未来油田开采将更加的复杂,传统智能油田的开采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应对各个环境油田的勘探开采的发展,而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改进创新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油田开采趋势。对于全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的石油设备改进与创新,能够在适应复杂的油田开采环境的同时对多个油井进行检测,使得不同环境下的油井能够朝着完全自控的技术层面发展。前自动化控制采油技术的石油装备改进创新,能够模拟油井储藏层的实时资料,油井开采口等信息与自身的管理相结合,从而得到最佳的注采比。并依据数据向每一个井口发送管理指令控制每个油井口的控制阀,从而实现自动生产。对全自动控制采油技术方面石油装备的改进创新,对于我国石油装备适应各个国家生产环境的需求,增强我国石油装备技术实用性,大大增强我国石油装备的竞争力。
当然,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方面,我们应该致力于更多更好的创新方式,在借鉴国外先进的石油装备技术的同时,结合不同油田勘探开采的技术需要进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装备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要想在世界石油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我国相关企业部门的不断地探索和研发石油装备技术,要懂得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3 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
判断一个国家石油装备水平的高低优劣,不能仅仅从石油装备技术能够开采油田的深度,开采多大的油气量来看,还应该敢于和世界上同类石油装备进行对比竞争,和其他产品比较有多少优势。随着现在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能源尤其是石油的生产和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地形的开采我国在石油设备方面加强了科研技术的创新,在多项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逐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推动我国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战略意义,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和提升我国的国家地位,此外,石油装备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还增强了我国在世界石油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进口石油的大笔开销。推动石油装备技术走出国门,除了相关企业加大海外业务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我国石油装备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资金的投入,加大宣传,从硬实力和软实力双方面将我国的石油装备技术推向世界。
4 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能源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我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当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候, 我们迎接了那份挑战,同时也抓住了一个发展自己的机遇。在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离不开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装备技术的创新迫在眉睫,适应能源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就需要过硬的技术装备,只有这样,我们的石油装备技术才能为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我国大量的石油开采使用提供保障和可能,也才能走出中国市场,打造国际品牌。
参考文献
[1]李晓彦.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
[2]王莉.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胡畔.石油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记者李保林通讯员张志远.自主创新让装备走出国门[N].湖北日报,2006-10-18004.
[5]刘兆黎,刘欣.我国石油装备的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石油机械,2007(07):62-65.
[6]王峻乔.“引智借脑”与自主创新―石油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壮大新举措探讨[J].石油机械,2008(09):198-200+204.
[7]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J].石油机械,2009(09):136-139.
[8]李天星.装备国产化的未来是国际化[J].中国石油企业,2012(12):32-35,9.
[9]奚震.石油装备:海外市场更广阔[J].中国石化,2011(02):22-24.
关键词:自主学习;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041-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我们正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亟需一种新的创造精神的时代。新世纪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则要靠创新教育。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课程,正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学科。
一、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著名教育家奥尔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有以下三方面:(1)引导学生多问。正确对待学生的任何问题,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赞诃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去质疑、去提问。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应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因为课堂是主渠道,只有发挥主渠道作用,“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和信心倍增。
1.激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选取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并考虑学生状况,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尤其注重发挥学科特点,以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形、光、声、色等效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动机。
2.主体性原则
精讲多练。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师要设问精当。在一堂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问题,让学生先行自学,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生贵在领悟,学法渗透教法之中。教师要少讲一点,讲精一点,学生通过实践,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搜索引擎时,使用了竞赛形式,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求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重点问题的“讨论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明显。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供学生创造的空间和机会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地发挥智慧和潜能,防止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和过早的判断。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讨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要知道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在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纠正中逐步发展和提高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的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2.营造宽松和谐的创新环境
心理学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一定愿意继续进行新的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氛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力,尊重学生,多用鼓励、赞赏的方法,少用甚至不用批评等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的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赞赏;由于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才易于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譬如在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针对两个变量的值进行互换这一问题的求解(编程序),教师先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通过实例:两杯不同颜色的水,进行互换,引出第三变量,然后依次交换赋值,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我提问:要是两杯水都是自来水,该怎样解决?很多学生马上回答说,上面的过程同样能解决(这个结论固然正确),我立即表示赞同,并微笑着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冷不丁地有一同学提出,可把水直接从一个杯子向另一个杯子中倒过去一点。这一说法的提出,立即引起同学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如何倒。我让每一位有想法的学生都上台来讲解自己的设想,并进行操作验证。说来也奇怪,明明白白的想法,由于缺少了第三变量,编出来的程序就是不对。通过较长时间同学间的合作探讨,结果终于出来了。同学们很兴奋,我则对同学们大加赞赏。
3.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和灵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闪现的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创新思维的热情和愿望。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 知识资源整合 竞争优势 知识管理
[分类号]F276.44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期,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因素,而不是物质因素。知识资源是某个产业未来财富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资源,它在当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知识经济时代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知识比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能大大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而越来越成为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和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学者虽然都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自主创新的发展途径等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是基于概念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很少有人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如知识资源整合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而知识资源整合既是支持其自主创新过程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以知识作为基本研究视角,旨在研究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的详细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运行方式,探索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力求为其提供有益思路。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速度的快慢、自主创新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质量、自主创新活动规模的大小都将由知识资源整合的速度快慢决定。
2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知识基础
2.1 知识的创新性
知识的创新性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的生命线和发源地。高技术产业集群依靠持续的创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持续动态创新、全员互动创新和效果创新都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保障持续发展蓄积了能量。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集群规模浩大,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捕获了很多的新知识,而新知识的注入不代表自主创新的完成,在此过程中知识的创新能力才是知识资源整合的重要动力,创新后的知识才更具有竞争优势,才能促使高技术产业集群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实现、产品功能的创新以及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知识的创新作用巨大,它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最终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永续动力。
2.2 知识的共享性
知识的共享性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性。首先,高技术产业集群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都与知识的共享性分不开。高技术产业集群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因此如何使产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使需求数量与需求层次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达到高水平持续经营的目的,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知识的共享性是保持集群中的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除了不断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外,还必须不断借鉴国内外领先的思想和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创新体系,从而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存。借鉴领先的思想和经验有很多方式,如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是先进的电子网络和媒介,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要在知识的共享条件下进行。自主创新中的知识资源整合过程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同时在双方交流与共享活动进行的同时,产生促进知识流量增长、提高知识层次、形成新知识的效应。
2.3 知识的互补性
知识资源的整合蕴含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中,因此从外部获取的知识也具有生命周期性,如果在知识的生命周期终结之前,不能及时地将现有的知识通过交流、学习等手段进行更新,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并且调整已有的知识和评估融入组织内部的知识,必然会影响知识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与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提升,同时将会给整个产业集群带来更大的资本投入和实践投入,影响知识的绩效产出。为此,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单元企业在互补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相互融合和渗透,是知识资源整合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外界环境的知识互补性是多方位、多层次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资源整合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知识互补的情况,包括企业员工在所处的知识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沟通与合作等知识互补的需要。
3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
高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复杂、模糊的不确定性过程。为了清晰地分析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可以把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过程按照知识的流动轨迹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管理、知识的整合与评估4个阶段,这也是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总和能够加速高技术产业集群整体的自主创新过程。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其知识资源整合所侧重的内容亦不同,如表1所示:
随着高技术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四阶段的合理布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知识的获取与创造到知识的整合与评估,完成了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是一个“微波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从知识的获取与创造过渡到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完成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基本生存需要;从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过渡到知识的共享与管理,提升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短期创新绩效;从知识的共享与管理过渡到知识的整合与评估,提升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持续创新绩效。具体见图1。
3.1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
此阶段的创新活动有内部和外部引入两种模式,前者主要立足于从市场需求中获得信息,进行自主研发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自身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投人人力资源和R&D经费,对新获得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进行完整梳理,进行新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开发。
3.2 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过程更专注于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帮助集群内部企业填补在市场上的“知识结构洞”。在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目标是在企业家精神和政府支持的带领下完成新知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研发,努力形成独有的专利、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以及通过知识创新奖励的实施等手段弥补市场空白的知识,形成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源,通过知识重组和商
业化运作协助高技术产业集群改善其内部的创新流程。
3.3 知识的共享与管理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共享与管理更富价值性,也是形成集群整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过程,知识的共享与管理使得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化(integration)和内部化(intemalization)4个过程得以在集群内部螺旋状发展和延伸。社会化和外部化主要是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利用水平体现,整合化和内部化主要是通过知识共享与管理制度的完善、知识共享与管理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来形成助推作用力。知识共享与管理侧重完成组织跨部门、跨团队、跨项目、跨产品领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信息流通,企业藉此实施专业化战略,将优势覆盖多种产品领域,并向其他经营领域延伸,体现范围经济,实现知识的流动性价值。
3.4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
高技术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所蕴藏的知识体系具有复杂的特征,是多元知识资源的融合体,但是这些多元知识的无序性会造成知识融合的困难,而条理性、秩序化的知识便于知识的融合。知识的整合从最开始的知识“源”体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受力动态活动,摒弃无用的知识,使高技术产业集群员工和组织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知识系统的新旧知识、内外知识和零散知识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满足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知识需求。同时,整合过后的知识需要通过知识评估进行有效的反馈,使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够尽快做出调整。
4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的运行方式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的自主创新也无非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更注重的是集群的技术创新。在这两个过程中,除了高技术产业集群这个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外,还有高校、科研主体等知识创新主体的介入,他们能够将知识创新成果进行商业转化,即知识成果转化,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则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创新。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应当注入新鲜的血液,即知识。知识在创新领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加速器和转换器,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就是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最终达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目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开展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对企业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的知识不仅是单一的处理和吸收,而且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有步骤地进行,将获取的知识在不同创新主体(个体、团队和组织)中进行共享和学习,加速新知识的生成,从而解决高技术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难题。
4.1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阶段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的第一阶段。就像一位“启蒙老师”,此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以“拉力”形式进行。这种拉力作用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均有体现,见图2。
4.1.1 市场需求拉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本能回应。当集群内企业意识到一种全新的需求出现时,企业会设法满足这种需求,由此派生出企业对自身技术创新的要求。新产品的需求是最根本的拉力,因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而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意味着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收益有了最根本的保障。因此市场需求具有很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指引高技术产业集群辨明方向,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盲目的冲动。当一种需求出现并得不到满足时,必然会形成市场空缺,使相应的潜在产品价格上升,这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潜在超额利润,如果集群内的一家企业能够首先进行创新而占领市场,还可能抢占先机,形成垄断地位。追求效率可以产生一系列中间产品需求,它也会促进整个产业进行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对供给的选择使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起来。总之,市场需求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拉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
4.1.2 科技成果拉力 知识创新的主体,即高校和科研机构,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的科技成果是基础拉力,因为自主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相关研究表明,技术发明和创造能够转化为现实财富,而在当今的竞争市场中,科学技术发展永不停息,其发展所经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环节都具有不断地向生产化、商品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更是自主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新技术寻求商业化的应用而引起的,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能缓解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4.1.3 集群内部的拉力作为自主创新主体,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具有的动力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拉力源”,这种“拉力源”能够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和保持率,同时使其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储备力量。它在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阶段通过内部动力的两个“分源”,即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来体现。
・知识资源。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即稀缺性,表现为生产知识资源(成本)和转让知识资源的产出(收益),是基础性资源。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来说,除了对知识服务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显性知识资源的转化外,更注重隐性知识的相互交流。自主创新过程中加入“知识”元素以后,对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知识作用效果的好坏,因此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挖掘知识服务者内在的隐性知识资源并加速其向知识需求者转化的过程,同时不断提高知识服务者自身的素质,增加知识资源的存量,加快知识资源的转化速度,提高知识资源的收益。
・知识能力。知识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过程来说是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影响自主创新的能力,知识能力的提升影响自主创新过程的总体效用和结果。这种能力体现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领导和员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导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的协同能力、员工的创新精神等对自主创新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三种动态拉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第一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源动力”,为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的下一步进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准备。
4.2 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
知识转移和扩散受到知识自身特性,包括知识的可成文化和可教导化的影响。知识的可成文化与可教导程度越高,就越适合由内外部取得知识,这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在此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更加注重的是自主创新的强度和力度,即将最初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相关研究表明,知识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取决于其转移和扩散的成本,而转移和扩散的成本主要受到转移和扩散的经验、技术的新颖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除了加强自身条件的完善之外,还应该重视外部的力量。此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以“支持力”的形式进行。见图3。
4.2.1 成本投入支持力 高技术产业集群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要想更好地完成自主创新,就必须加大对知识创新的投入(如先进设备的购买、创新机构的设置、消化吸收经费比重、R&D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等),这不仅能够加强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合作,而且能够帮助高技术产业集群高效率地完成自主创新,将从内部或者外部创造和获取的知识很快地融合到组织内部,融化到组织的“血液”中,快速被集群内企业和企业员工所吸纳。此外,这种投入也会减少下一次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成本。
4.2.2 政府支持力 政府在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政府要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机制,财税、金融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政府应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政府根据集群内企业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来进行政策的调整,政府的有效支持能够帮助集群内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因为当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政策导向时,政府能够及时为其指明道路和方向,使其少走弯路,减少投人和成本。在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将自身的自主创新过程更深一层地进行了“武装”,通过成本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提高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吸引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外部的优秀人才加盟,这样就达到了知识转移与扩散阶段的目的――形成自主创新的集群内企业文化,接纳和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3 知识的共享与管理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前两个阶段已经借助外力和内力,将知识要素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何作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体现得非常充分,而知识的共享与管理就是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消化和保护,否则即使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有很多充足的资源,也无法在内部进行分享,甚至很有可能被市场竞争对手打败。这个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信息服务升级压力和知识保护升级压力。如图4所示:
4.3.1 信息服务升级压力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用信息不足,而无用信息严重过载。而高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压力是:如何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既能保证信息知识传递的及时和通畅、加速集群内企业自身信息化的程度,又能保证核心信息资源不被侵犯。一方面,用户从过载的信息资源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面临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更加复杂的问题,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对需求者的服务,因此需要适应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进行服务升级,即建立知识型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形式为集群内各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提供知识、挖掘知识的手段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对情报服务、信息服务的升华,是信息服务机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环境网络化、数字化的双重冲击下寻求的服务突破口和生长点,因此能够满足高技术产业集群员工对创新信息共享的要求。
知识型的信息服务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共享和管理方面的新的手段,不是按照信息传递的模式,而是按集群整体自主创新需求行为的过程来组织业务活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行业知识,这些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以及经过集群组织过滤后如何配送,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建立知识型信息服务的关键。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各企业以及不同的供应商、分包商和销售商都是整个供应链链条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企业根据供应商、分包商以及销售商的需求行为来提供相应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形成系统的网络业务体系。要努力形成集群内大中小型企业的紧密结合,使专业分工与协作更加完善,并且针对现有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配套能力各有缺陷的现状,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通过市场需求度量和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因此,集群中的企业必须按照不同的需求行为来组织业务活动,信息服务的升级能够使得集群整体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根据不同知识信息的来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案,从而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创新信息共享模式。
4.3.2 知识保护升级压力 高技术产业集群间的市场需求是其进行自主创新的外在拉力,而来自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对知识保护的升级压力也可能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知识的共享和管理阶段需要高技术产业集群处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而这些信息和资源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必然会产生能够给集群内各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专利或新产品,而一旦高技术产业集群率先完成自主创新,会打破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相关企业先前的自主创新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或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在此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集群一定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保护,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一种斗志,以此来保持竞争的主动地位,迫使集群整体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
信息服务的升级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保护的升级又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升级。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的共享和管理阶段,已经使为自主创新所准备的知识被高效、准确地使用了,但是这并不是自主创新的终结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还需要对这些有效的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评估,使之在每一个阶段使用完毕之后对其各个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利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做出正确的决策。
4.4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是一个多元知识资源要素融合的体系,但是这些多元知识资源市场会形成无序的状态,造成知识融合的困难,而条理性、秩序化的知识才能让自主创新过程的价值体现更加明显,因此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的顺畅运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如图5所示:
4.4.1 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合力 不同于单个企业,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知识创新体系,群内的社会网络、生产网络、制度网络、文化网络已经将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紧密结合,形成自主创新合作团队和知识网络,知识资源的整合频繁地在整个知识网络内发生,这样会使多元化的知识资源变得更加
有序,而集群内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各取所需,因为其是关系各类知识资源能否相互融合的基础。而知识资源的整合离不开集群组织中各企业技术、管理、营销团队的参与协作和集群外部各经销商、分包商以及销售商的合作分工,因此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通力合作是最佳的方式,这需要在前一阶段共享制度和激励措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跨部门、跨团队、跨产品领域的整合,实现有用知识的流动性价值。同时,这种整合的结果使知识资源变得有序,为知识的评估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比单个企业更具有稳定性和效力性。
4.4.2 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合力 知识评估的过程中,除了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评估外,还对自主创新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通过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实施。内部可行性评估包括成本预测、集群内各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企业设备的应用水平、研发资金预算、研发周期预评等;而外部可行性评估包括定价策略、目标客户、客户接受度、预期市场容量等。可行性评估能够将评估结果和发展潜力反馈到研发设计人员,为将无形的创意转化成有形的技术或产品做准备。内部的整合与评估会对知识整合的结果做一个良好的反馈,以便高技术产业集群做出相应的调整。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运行的终结阶段,但它既是第一阶段的终结,又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只有使其不断地运行,才能让高技术产业集群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完成最终使命。
5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和技术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关注的焦点就变成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能够使高技术企业长足发展的持续竞争优势。因此,应以知识作为切人点,将高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将集群内部的企业看作集群内部的“生长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个高技术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同时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形象地描述知识资源整合的动态运行过程。这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工具,能为推动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能力的提升、规模的扩大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加快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使之与时俱进。
刘 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黄桂田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吴贵生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高旭东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伟: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要加强政府在制定战略、督促、引导、监管等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进行勇敢的探索。
主持人: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刘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创新主体是国家及其相关的专门机构,一方面研究经费的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另一方面,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吃财政饭的专门科研机构及其高校。经验表明,除国家组织的重大攻关项目外(例如核科技、航天科技等)。国家作为单一的创新主体存在问题是:第一,受财政可支配资金的约束,研究经费严重短缺;第二,作为计划体制的构成部分,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第三,科研部门与产业部门分割,科研项目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本来非常有限的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成实际生产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不仅仅应该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而且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所谓自主创新,是指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不是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当然,从企业个体来说,并不是单个企业所需的所有技术都由各自自主研制开发,部分技术甚至全部技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但从整体来说,技术创新必须由企业部门来组织。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中,国家(或政府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制定长期的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扶持科技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人才、产业等系列促进政策,保证和增加基础科学和重大科技进步项目的投入,对重大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和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组织研究联合攻关,督促和引导行业协会制定各种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监管专利和技术市场等等。因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不仅不是排斥国家(或者政府)的作用,而且要加强政府在上述方面的职能。
吴贵生:我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谈一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产业结构步入“工业化”阶段后,产业发展规律决定重化工业呈优先发展态势,对轻重结构进行调整的幅度将受到限制;改革、竞争的动力已得到释放,市场价格对供需关系的调节作用已经得到发挥,进一步从改革中获得动力的空间缩小;开放、引进已发挥到近乎“极致”,中国已经经历了全面引进的浪潮,进一步通过开放、引进来改变我国“三高一低”(资本高投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就业低增长)的增长模式的空间不大。
从经济活动的投入看,我国最具优势的是低成本劳动力,近年来劳动力资源出现了供求失衡的苗头,“民工荒”的出现表明我国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开始下降;过去以低价土地吸引外资的方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国家不得不予以干预,土地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以煤电紧张为标志的资源瓶颈制约逐渐显露出来,同时水资源、矿产资源都呈紧缺态势,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紧缺态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缓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们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寻求同时解决二者的途径迫在眉睫。
从经济活动的产出看,中国本土企业大量出口的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大都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供大于求,势必导致激烈的竞争。而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又习惯于采取价格竞争的手段,结果反而授人以柄,导致国外对我国频频采取反倾销等贸易限制措施,贸易摩擦日益严重。由此不难得出结论:量的扩张受阻,质的提高成为必然选择。
从技术来源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从何而来?如果能从外部获取,应当首先选择外部获取方式。改革开放27年来主要靠从国外获取技术,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快速的,因而也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战略方针主要有两条:一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二是“以市场换技术”。应该说,第一条基本上是成功的;第二条是否成功存在激烈的争论,尚未有定论。
再来看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外方不可能主动将技术给中方以换取市场,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让出去了,技术并未换来;中方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是外方技术“溢出”。研究表明:中方获得技术“溢出”的主要是技术水平与外方接近的行业,在技术差距大的行业,外方进入反而抑制了中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而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以内资为主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在加入WTO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已经很难有时间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整个过程走完,然后再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而是不得不在国内市场上同发达国家企业直接面对面地竞争。
这时,劳动力成本低等传统优势也已经不复存在。
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外贸依存度过高。极高的外贸依存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上各种风险对我国的影响也比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第二,在对外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国内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却正在、甚至已经被边缘化。具体而言从技术战略的角度,我国企业大体可分为5类: (1)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 (比如家电企业);(2)合资 (比如大部分轿车企业);(3)利用全球统一的技术平台 (比如联想);(4)以自主产品集成国外技术(比如VCD/DVD以及U盘生产企业;(5)发展自主核心技术。上述5类企业中的前4类,都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现在大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难以应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比如,汽车合资企业,20年没有真正发展起自主品牌的轿车,目前的日子普遍不好过:没有控制权,没有车型,需要消化巨额的成本上升,而且被外方看不起,认为中方企业的“贡献几乎为零”。更为严重的是,中方合作者有被跨国公司甩掉的危险。而中兴、华为、大唐等以自主开发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为基础,已经在众多领域取得重要的技术突破,成为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者。
主持人:从国际、国内环境来看,进行自主创新具备哪些有利的条件?企业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高旭东: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上看,自主技术创新都是可行的。第一,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第二,我国企业有很多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能力的机会。第三,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一般认为,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必须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实际上,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黄桂田: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民营独资企业、民营控股企业等;第二类是外资为主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外商控股企业等。不论是哪类企业,为了应对全球竞争,都需要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是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但重点是培育和提高第一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而言,第一类企业的平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低于第二类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第二类中的跨国公司相比,差距更大。
属于第一类的国有企业,虽然少数企业转化了企业体制并培育出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国有企业,由于经历着痛苦的经营机制转型,带病经营,资金短缺,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属于第一类的相对部分民营企业,要么属于零配件企业、要么处于低端技术要求链条,加上规模局限和融资渠道的不畅通,相当多的企业以模仿战略来弥补自主创新缺陷。
国际经验显示,核心技术的产生需要大投资、实施长期研发战略。以内资为主的相当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企业规模局限,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研发队伍;二是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弱,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缺乏长期研发动力;三是资金不足,难以满足核心技术研发的持续资金投入的需要。
主持人:自主创新的战略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建立自主创新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哪些问题?
吴贵生:我认为,我国自主创新最大的挑战是在高度开放条件下与国际一流的跨国企业同台竞争,我们必须“与巨人同行”。从总体上看,世界上尚无先例,要靠我们去创造。我们要寻找“共赢”而又能使我国产业和企业不断取得技术进步的道路。为此要从国家战略、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区域、企业战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勇敢的探索。
刘伟:自主创新需要制度保证:第一,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这是企业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否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投资动力和创新的体制安排。经验表明,企业处在动荡不定的转型状态,体制具有不确定性,是制约自主创新机制形成的主要障碍。
第二,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自主创新收益和创新动力。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模仿、产品仿冒是必经的阶段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将严重抑制自主创新动力,形成仿冒“路径依赖”。一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一旦推出,引发群起而效之的效应,谁也没有动力去创新。在一个可以随意仿冒的环境中,所有企业的最佳决策必定是仿冒而不是创新。
黄桂田:自主创新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第一,切实解决在产业全球化整合过程中内资企业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定位状态。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力的全球产业整合过程中,相当多的内资企业自觉或不自觉地转移到产业链中低端,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由此形成这样的恶性循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收益低――创新动力和创新资金不足――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这种循环若不能得到根本性突破,内资企业必将大面积地成为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的跨国公司的配套群体、依附企业。
第二,优化行业结构,保持一定程度的行业集中率。为了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必须以一定水平的企业规模作支撑。经验表明,跨国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和国际型品牌,企业规模是基础。因此,培育行业中具有规模的龙头企业是关键。
第三,推进融资机制的创新,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强了创业投资及其高新技术项目的资金支持,已经取得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创新资金融资难,政策性资金支持相对分散等问题。结合国家中长期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对重点企业进行集中的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高旭东: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
主持人:政府、企业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
高旭东:第一,破除依赖思想,以我为主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在自身技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我国很多企业一直希望依靠别人的力量(比如与跨国公司合资或合作)来提高自己的自主核心技术能力。但是,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这对于培养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有限,甚至起反作用。比如大宇本来是韩国汽车工业的领先者,但是由于大宇采取的是与通用合资的模式,而现代更注重自主发展,现代的成效比大宇要大得多。为什么合资对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限?一是提高合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可能不符合跨国公司的利益,掌握核心技术的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一般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二是合资这种组织形式提供的学习机会有限。在合资的情况下,主要是在生产制造。能够开发核心技术、提高技术水平的范围大大缩小。
第二,开展有效的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具体而言,我国企业需要开展具有如下特点的R&D:(1)尽早开展以自主核心技术为目标的R&D。(2)要舍得投入人才和资金。虽然很多技术的开发并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知识是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的获取是一个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拥有专门知识的人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R&D上的投入越大,从事R&D的人员的数量越多、素质越高,成效就会越大。
第三,建立有效的组织和控制体系。特别是企业最高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参与, 因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高失败率的特点决定了这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企业内部支持、反对的不同声音会伴随核心技术开发的整个过程,直接从事核心技术开发的研发人员与管理干部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这就决定了,企业最高领导需要深入了解核心技术开发的具体过程,在关键时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企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模式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成为企业提升核心 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生产活动完全是 指令性和计划性的,产品实行国家订购、国家统销, 这实际上是一种“收购经济”加“政府保护”。在这种 情况下,企业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基本没有创新活 动。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但在引进过程中没有进行很好的消化和吸 收,从而陷入了“引进一落后,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怪 圈。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有自身特定的 国情和战略需求,不能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实践也证 明,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真正的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 取得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
近年来,通过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 作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正在增强。在全部 研发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已占到了60%,一批依 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但是, 我国企业总体上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同知名 跨国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尽快确立企业技 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 心竞争力,不仅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和经济 发展的当务之急,也将决定我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竞 争中的战绩。
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2.1 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长明显
从调查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都加快了自主创 新的步伐,加大了科研开发的投入,为企业的长远发 展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从2001年到2005年, 高科技企业和民营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增长明显,平 均每年增长50%以上,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 到4%,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比例 已经超过了5%。
2.2 企业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观念也在改变
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性使企业意识到:要想 发展,必须进行自主创新,单纯靠技术模仿和引进是 不行的。调查中,企业家们已经走出了“技术创新就 是技术改造和引进”的认识误区,大多数大中型企业 已经从依靠技术引进转变为自主研发。这些企业在 技术开发过程中主要经过商业分析――技术开 发――市场实验――营销战略――商品化等阶段的 管理和操作。这一现象表明,本地区的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有所提高,已在逐渐摆脱依靠外国企业技术转 让的局面。
2.3 民营企业在创新中显示较大活力
加入WTO以后,民营企业面临着国内、国际双 重压力,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根本途径就在于自主 创新,增强民营企业活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而这也正是本地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持续生存 的最重要条件。民营企业一般管理体制灵活、决策较 快,在创新上往往能快速出击。如作为民营企业的先 声药业,由于企业高层管理部门对自主创新比较重 视,且制定了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从而实现了创新 能力的快速提高,在短时间内就发展成为一家知名 制药企业。
2.4 产学研结合在企业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具有显著的创新人力资源优势,每年都会 产生大批发明创造项目及专利和科研成果。但这些 单位主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成果的转化还是要 靠企业。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因缺乏资金不可 能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其技术创新大都通过委托 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或直接受让技术。这样,产学研 结合就成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 径。在调查中有85%的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 合作关系。
2.5 企业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核心技术创新有待提高
企业创新中,大多是通过“不断创新一形成核心 技术一生产核心产品一衍生系列产品一形成核心竞 争优势”的模式来逐渐培育其核心竞争力的。其中, 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关键。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 由南京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还不是很多,现有发明 专利也是掌握在少数大企业手中,其它实用新型和 外观设计专利大都属于产品的小改小革,不能形成 核心技术。企业中也缺少像海尔、华为等全国知名且 极具科研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2.5.2 自主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不单单是一个科研开发和 进步的过程,所调查的大多数企业创新意识虽有所 提高,但对创新的理解和把握还远远不够。许多企业 对设立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都持肯定态度,但对这 些机构建立起来以后作用的发挥认识还很模糊,尤 其对创新所取得的知识产权的利用和获益存在严重 的认识不足。这说明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目标存在认 识偏差。
2.5.3 企业在创新管理中缺乏有效激励手段
调查发现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缺乏 对创新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对研发项目有重大贡献 的科研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和激励。研发中,科研 人员往往呕心沥血才能开发出关键技术,并在实施 后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却不能获得任何奖励。长 此以往,就使得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降低 到了最低限度,这无疑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最大 障碍。
2.5.4 企业技术创新融资困难
对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创新中的一个较大难题 就是技术研发融资困难。我国虽然也设立了各项创 新基金,但申请条件都比较严格,只有少数企业能获 得支持。在南京范围内的民营中小企业数量较多,而 且大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研发,我 国企业创新风险基金制度又不完善,进行融资就显 得愈加困难。
3 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
3.1 基本发明创新
基本发明创新,即原始性创新,是建立在一整套 不同的科学技术原理上的新的发明创新,属于基础 性研究,一般是基于科学原理产生的。它打破了经典 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两分处理方式,强调基础 研究的用户导向和应用性研究的重要性,常常能开 启新的市场和潜在应用。例如爱迪生的留声机,在完 成之前不存在任何记录人声音的装置,像这样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发明就是基本发明,另外的晶体管取 代电子管、聚乙烯、纳米技术的产生等都属于基本发 明,但是基本发明创新一般研究开发周期较长,必须 投入大量资金并要有雄厚的研发实力,而且风险很 大、成功率也较低。
基本发明的创新模式在我国主要适用于从事基 础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实力较强的企业可 以与之进行联合研发。
3.2 核心技术创新 核心技术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取得产品 关键部件或部位、元器件的制作工艺、技术,并在此 基础上继续推动核心技术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 术和产品商品化的创新活动。像电视机的显像管技 术、电脑CPU技术、DVD的光驱读取技术等都是核 心技术创新的典型。
核心技术创新有三个基本特点:(1)创新的核心 技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技术突破,是企业依靠自身 力量,主要通过独立研发而获得的,这是其本质特 点,也是与其他创新模式的本质区别;(2)核心技术 的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在技术开发的竞争中,其他 晚于该创新专利人的同类成果都不能受到专利保 护;(3)相关知识和能力支持是核心技术创新成功的 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 等创新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的支 持。
跨国公司中的都多数企业像西门子、飞利浦、索 尼、IBM等都非常重视核心技术创新。像3C、6C掌 握的DVD生产核心技术,英特尔掌握的半导体芯片 技术等都是核心技术。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民营 高科技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技、 资金和人才实力,可以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产品的 转化研究。这些企业一般集中在能源化工、电子通 信、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3.3 改进技术创新
所谓改进创新,是指企业引进技术后,通过消化 吸收,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后,在自身技术 积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再根据市 场需求,对引进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纵深挖掘其价 值,并实现质的突破,进而摆脱对原技术的依赖。
改进创新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新行为,并具 有自身的特点:(1)技术的跟随性。改进创新能够最 大程度地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吸收与继承率先者的成果。在技术方面,改进创新做 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追随者;在市场方面也不用 独自开辟新市场,而是充分利用率先者开辟的市场, 从而可以节省先期开发费用;(2)改进创新并不是单 纯的模仿,它并不单单照搬照抄率先者的技术,而同 样需要投入足够的研发力量,并对率先者的技术进 行完善和进一步开发;(3)资源投入的中间聚积性。 改进创新避免了前期开发的投入和风险,能够集中 力量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备改造等创新链的中 游环节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
改进技术创新的主要缺点是被动性。由于创新 者不做研究开发方面的广泛探索和超前投资,而是 做先进技术的跟进者,因此,在技术方面有时只能被 动适应。改进创新还会受到率先创新者取得的知识 产权的法律保护壁垒的制约而影响实际效果。
对于改进技术创新,具有中等以上研发实力的 企业都可以实施。企业可在取得先进技术的许可实 施后,集中攻关,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专有技术,并在 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和研发。
3.4 产品设计创新
产品设计,是对产品的外在造型、内在结构和整 体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包括内部设计和 外部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自身的外观和性能,对提 高企业生产技术,以及企业品牌建设都会产生直接 的影响。产品设计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从产品设计构思审视阶段进入产品设计选择阶 段,再到最后的产品设计实施阶段,从而最终将技术 和市场结合在一起。
产品的设计创新,适合那些技术力量薄弱的中 小企业。这些企业可以从工业晶的外观设计和实用 新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创造方面着手,这两 个方面具有广阔创新前景,特别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实用产品,如实用制品、生活用品、工艺品、玩具等 等,尽管简单但市场潜力很大。
3.5 传统文化创新
同志曾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 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 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我国是 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由各民族和 地域群体所创造并传承的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知识 尤为璀璨夺目,我国企业可以加强这方面的优势,在 我国的传统文化领域和民间艺术方面大力挖掘,进 行这方面的自主创新开发。
在传统文化的利用创新上,许多企业也已经进 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成功。像南京的“荣萍”服 装制造,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已经成为中式服装的领 军品牌;中医药企业挖掘传统中医药秘方,融入现代 加工工艺,也已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中小企业如能 利用好传统文化这块资源宝库进行深入发掘,一定 能走出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3.6 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原则
3.6.1 模式选择要和企业经济及技术实力相符合
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不同,选 择的创新模式也应该不同。要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 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企业在选择 时要考虑的自身因素有经济实力、科研开发投人、科 研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组成、科研管理体制、产品市场 需求状况等等。
“天神”交会举世瞩目,“神威”超算雄居榜首,“天眼”开启搜寻宇宙,中国专利申请量首次在单一年度突破百万件,总量冠绝全球……不久前的一则消息同样令人振奋:太钢造出圆珠笔笔尖钢。
十年磨剑、五年“磨”出笔芯核心技术,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出炉,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但是,直至“太钢造出圆珠笔笔尖钢”这一消息传出,人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可以造出高铁、大飞机,怎么就造不出一个小小的笔尖钢呢?”同样的发问来自国务院总理。
2016年年初,总理发出“圆珠笔头之间”,引起业内强烈反响。在5轮近百次的试验中,太钢先后在材料的易切削性、性能稳定性、耐锈蚀性等7大类难题上取得突破,掌握了贵重金属合金均匀化、夹杂物无害化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且在未来两年将替代进口。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光鲜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沉思。我国圆珠笔头生产技术及材料之所以一直靠进口,固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但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或许是个关键因素,找不到突破口、研发不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只会止步不前。
创新,是驱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是挺进新时代的一张通行证。当今社会,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在独立的研发能力上,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越来越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只有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才不会受制于人。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来源于内部的技术突破,依靠自身力量、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活动而获得,只有把握创新核心环节的主动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所有权,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自。
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自主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我国许多产业特别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空洞化现象相当令人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包括核心技术和自主强势品牌比较少。这一问题在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表现最为明显。汽车行业在关键技术上,不能自主生产,主要是在发动机及其他关键零部件(包括汽车电子设备)等方面缺乏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我国生产汽车700多万辆,其中轿车近80%是靠组装生产的,其他车辆中高端也都是被外资垄断,汽车工业出现了明显的“空洞化”。如果700万辆汽车都是或大多数是自主生产的,那么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增长,特别是就业的增长将非常大,可以显著地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难的问题。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能力及自主强势品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隐忧。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上升阶段,在未来10~15年内我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并确立大国的竞争优势,必须在汽车、装备、钢铁、化工业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而这些产业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76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为9690.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2%。在这些出口中,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为54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5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8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机械及设备出口1866亿美元,增长24.7%;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增长32%。出口的强劲增长,一部分体现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则是我国的自主创新。像海尔、联想、宝钢等许多有竞争实力企业的自主创新,在企业的品牌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
中国未来10~20年期间发展的重点是创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取决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及自主强势品牌的形成。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模仿能力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但是,当工业进入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阶段,竞争优势决定于以下四个因素:即投资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及品牌影响力。在这四个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更重要。如果中国企业在未来20年期间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那么中国不仅将完成基本工业化的任务,而且将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自主创新必须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75%靠技术进步,25%靠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的投入,而我国的情况则相反。目前,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不改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自主创新上必须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一)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
我国有两个主要问题经常影响企业家自主创新意识。一是条件不足,如创新基础差、能力弱,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二是激励不足,企业缺乏创新热情,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在我国,规模较大企业开展科技活动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56%,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不足已成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问题,也是“空洞化”的关键所在。
(二)健康的市场环境
这是大规模创新活动产生的基础。创新对市场环境要求有四条:首先有真正的市场主体,企业能基于内外环境的变化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其次,充分规范的竞争环境,越是竞争充分的行业和地区创新越活跃,垄断和竞争无序会扼杀创新;第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暴利”和寻租盛行时代企业很难安心创新,在优待外资、排挤内资的不公平环境下,很难调动本国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四,完善的法律环境。其中最重要的财产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三)良好的产业环境
在产业基础好、产业规模较大、产业组织合理的地方自主创新较为顺利。如果又有上下游层层加压、相互提升的产业集群,有发达的科研院所、服务商等各类相关支持性机构聚集的产业,这自然是自主创新的动力。相反,在恶劣的产业环境下,企业不愿创新。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大幅提升,与产业环境的改善关系极大。
(四)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创新信心
尽管我国有一些大企业有创新的信心,但相当大的层面上,创新信心不足是造成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发展是一种信心,创新发展就是一种创新的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核心要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坚信自己做得到,能做得更好。2005年3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星微公司开发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星光”芯片,以近400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的60%的份额。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催生一批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如方舟、龙芯、爱国者、星光网芯、展讯等。
(五)正确的政府角色
创新风险过大会吓跑企业,政府干预过多则会扼杀企业的创新精神,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越位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企业创新。政府越位表现为对企业行政干预仍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在创新活动中违反创新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给企业下达创新任务、由政府确定创新项目等做法,对企业创新造成极大伤害。政府越位可能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将本应由市场驱动的创新活动扭曲为政府主导的创新。政府缺位表现为在一些重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中政府未能有效分担相应风险,未能给本国企业提供足够的创新机会,未能提供完善的基础开发、教育、金融等基础性环境。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策略选择
(一)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基础。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先天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的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研发经费虽然已占总经费的60%,从数字上看似乎已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但实际上,这些经费绝大部分用于购买技术,确切地说是购买生产线,我国企业引进和消化之比为1:0.08,而这一比例在韩国为1:5~1:8。由此可见,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如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不到1%,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35%的企业没有研发活动。只有当企业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成为自主创新的投资者和实施者时,这样的自主创新才最有可能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
(二)要从发展战略上解决关键性的难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着自身特定的需求,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来帮我们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实际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冷战时期,美国等17个西方国家通过“巴统”协定,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近年来,针对我国持续发生的美国劳拉公司和休斯公司火箭发射事件、以色列预警机事件、美国SMIC公司对华投资建设芯片生产厂受阻事件,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等,都反映出一些西方国家已经把对华技术控制作为扼制企业崛起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更加主动地利用对外开放的环境,在对外开放又自主创新中获得最大收益,实现自主创新的大战略。事实上,真正的核心技术是很难通过正常贸易得到的。在核心技术领域,一个伟大自尊的民族决不能幻想别人的恩赐。
(三)打造相互合作的创新环境
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创新不可能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而应在全球化的大背影下谋划和行动,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意味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创新要以人为本,加入到全球竞争环境中,打开眼界,扬长避短。我国高举自主创新大旗的企业,如华为、奇瑞等,正是最主动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最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这说明,科技上的对外开放,决不只是靠着对国外的技术引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合作,只能是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
(四)实施品牌优先战略,扶持自主品牌发展
一个产品或一个行业,没有自主品牌作支撑,其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地位就只能是“低层”的地位,甚至是依附的地位。例如我国的汽车产业,汽车不像其他产品,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因此,要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者或有地位的竞争者,就是要有自主品牌,不是靠贴牌,更不是靠将国外署名品牌本土化。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战略转换点,要加大国内具有自主品牌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加大从法律上保护国内品牌的力度,防止跨国公司利用垄断权力压制国内品牌的成长。没有品牌的产品难以自主,有了自主品牌才可能有自主产业链,所有的外商品牌都有自主独立的零部件供应链,国内零部件企业仍难打入其产业链,即使可以打入,它们也会对其实行严格控制。所以汽车自主品牌的形成,要形成强势的整车品牌及自主的零部件生产链,而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仅融入全球汽车的供应生产链。
(五)完善体制和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
理念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前途和命运。我国中部地区汽车工业不能总跟在国外造车理念之后,要自主创新,开拓新路,大力发展新能源、纯电动、新材料汽车。安徽奇瑞汽车公司于1997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造车理念:“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我国中部地区民族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研发的节约能源、价格低廉、污染少、环保效果好的燃气、双燃料、新型燃料技术、纯电动汽车等都大有可为,塑料、复合材料汽车制造技术同样是朝阳产业,汽车工业应加以重视,并争取有所创新突破,在技术创新层面上争取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与研发能力。
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战略
汽车工业的关键是技术的先进程度。汽车工业技术的核心在于发动机与整车设计创新能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中部地区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进入核心技术创新领域,我国民族汽车制造企业的后起之秀———安徽奇瑞汽车公司从创立伊始就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目前奇瑞汽车公司已完全掌握轿车制造的发动机、变速箱、整车三大核心技术,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掌握轿车制造的发动机、变速箱、整车三大核心技术的民族汽车企业,并且从技术层面直接与国外汽车巨头展开正面竞争,并保持独特的优势。
三、创新形式多元化战略
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关于自主创新的精神和三种主要自主创新形式,我国中部地区民族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战略选择同样要多元化,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创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加速自主创新的步伐,使汽车工业在全方位提升,加快走上自主创新的捷径,加速实现中部地区崛起。
四、自主品牌创新战略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国内汽车年产量超过一千万辆,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国外品牌。这些国外品牌的汽车占据着中国汽车市场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而且有扩大趋势。品牌即为汽车工业的灵魂所在。首先要从自主品牌创新入手,除了中部地区历史悠久的自主名牌湖北东风、安徽江淮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安徽奇瑞、河南宇通、江西江铃、湖南长丰等新崛起的中部地区自主品牌开始发力。应把这些汽车工业新老自主品牌都做大做强。中部地区的自主品牌创新不在于数量多,而要推出精品自主品牌,自主品牌的市场生命力要强,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份额要大,与国外品牌的正面竞争力要强。
五、开拓占领国内外市场的创新战略
产业依靠市场生存,同样依靠市场发展壮大。我国中部地区汽车工业首先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在扩大、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逐步打开国际市场。让中部地区的好车、名车、新车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用实力赢得世界市场。安徽奇瑞汽车公司自主创新推出的自主品牌系列车型已成为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典范之作。在国际市场上,奇瑞不仅输出整车产品,而且输出自主知识产权汽车制造技术和自主品牌,奇瑞汽车从2001年开始已批量出口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在我国自主品牌中始终保持领先。奇瑞汽车已经在海外建立SKD和CKD工厂,已开始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施不同的自主创新发展战略。
他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因此,如果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作为两项独立的工作,分别对待,分别处理,或者仅仅将网络安全作为信息化的辅助措施都是不正确的。
倪光南进一步解释说,过去的传统产业,没有关于信息安全的要求,可以把信息安全脱离出来。但是现在无论哪个设计领域,无论施工、采购还是运维,每个阶段都要多样化发展,在推进网络安全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网信领域,安全和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例如,当我们推进一个网信项目时,在确定需求,选择方案,采购设备,组织实施,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中,都要首先考虑网络安全,不能总考虑事后去加强和补救可能会造成的损失。
发展网信技术首先要进行顶层设计,特别是要明确采取哪一种途径,如果途径选择错误,则有可能徒劳无功,甚至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危害,因为网信技术和网络安全密切相关,有可能技术没有发展,反而危及了安全。
倪光南表示,发展网信技术可以有四种途径:一是,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二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同别人合作开发;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
这四个均为建设性意见,应进行丰富性融合,共同发展。网信工作第一条引进就是性价比,由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但也不能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应在安全基础上考虑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