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农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农业发展;案例教学;理念
一、宏观把握教材内容
《区域农业发展》是指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通过讲述农业发展揭示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历来是产业发展的重头戏,尽管工业化发展的速度飞快,经济腾飞日渐成果,但是,农业如何转型,如何实现跨越发展也不容忽视,所以,这一节内容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地理课程标准解读》[1]将本章定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一类,旨在不仅让受到有关的国情教育,更是借助教材精选的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能力,即使学生在掌握某个或某些案例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相同或相类知识的基本方法。所以,通过具体学习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迪学生思考区域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刻含义。
二、微观探究案例教学
1.案例选取
本节内容是以案例贯穿始终,体现了案例教学法。具体阐述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优势,同时,机械化作业又是现代农业的代表,农业的现代化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也是农业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前提。而且,从教材章节设置的前后承接来看,以及第一章“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第二章“问题探究”提及的“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三江平原的开发),三者可以前后连贯,特别是前面两点内容的学习为本节内容作了铺垫,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2.教材框架
教材首先介绍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概括说明东北地区的特点,提出第一个标题:地理条件,着重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此处教学时可以和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讲到的“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内容契合,又一次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自然条件从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出发,展开研究:范围――位置――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工业、交通、人口)――农业布局特点(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将所学知识逐步吸收,并在授课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第一课时重点讲述地理条件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关于探究式教学法,赵桂庆[2]认为,地理学习的本质是对世界自然现象及人文现象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推理过程。在大力倡导新教育的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地理学科学习的最重要方式。探究式教学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为学生探究提供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相衔接,逐步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在学生完成问题展示结果时,教师适时帮助学生纠正误区,规范答题思路,形成完整的教学结构。
三、图文结合
地理学是从多种层面上利用空间的概念,研究一切地理现象的存在、运动、变化中的空间形式。空间能力培养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3]。学会读图是对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关键步骤。同样,在本节内容中充分体现了图文结合分析的特点。教材中选取的图片内容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地区的位置”、“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地形”、“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等,图片设置的角度不同,借助图理解教材内容,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的类型、特点,进一步理解农业发展对区域的促进作用,也就明确了我们以东北地区为例的意图。例如,对“东北地区的位置”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看到范围,还能看到具体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还能了解政治地理位置,而这样就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了东北地区的特殊性。进而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形”图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会形成东北地区特殊的气温条件和降水量条件,也加深了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的理解,所以,分析图的方法很多,但是只有抓住读图的本质才能不断强化对地图的学习和领悟,这也是今后处理实际问题时必备的能力。透过几幅图的“现象”,看清设置图的“本质”是我们学习本节课取得的阶段性“胜利”,欣喜之余更要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
四、启示
通过对一节教材内容的解读,收获颇丰。从内涵到外延,把教材所体现的理念全盘把握,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变换讲课思路,多维度锻炼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培养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深入思考,规范答题的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学有裨益。不论是案例学习还是其他内容的学习都可以如此。因为我们都能发现,地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的地理远远比教材丰富,对应同一原理的案例更是比比皆是,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不断归纳学习方法,探寻规律,以不变应万变,传道的同时更应该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结合本地区域特点和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要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加强技术的筛选、组装集成,形成技术操作规范,全面提高科技推广应用率。一是将秋翻冬灌、残膜回收、秸秆清理、适时早播、强化中耕等常规技术作为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常规工作来抓,并逐步提高水平和质量。二是狠抓重大核心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业单产和质量。三是积极引进、实验、推广新型农业技术,破解相关技术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四是认真总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和作法,从中不断总结、提炼对全局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成份,提高自主技术研究能力。
二、全面实施优良种子工程
按照“农业种为先”的要求,深入研究本地自然资源和各农作物种子的种性,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积极培养现代种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加快种业发展的产业化进程,把博州建成全区主要的良种繁育基地,推动制种产业做大做强;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关,规范可追溯和技术服务等行为;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行为;积极引进试验、示范、优良品种,不断提高良种在农民增收中的价值。
三、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健全农产品、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督检测检验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监管,重点整治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和违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行为。强化对农药经销商和农产品生产者特别是鲜食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培训,从源头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实施动态管理,继续开展产品认证工作,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重要经济增长点,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予以突破。一是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促进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二是认真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管理办法,逐步加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力度,竭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在博州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基础上,与专业村和种养大户实现对接,共同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五、加强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不断探索农技体系创新机制,建立实用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只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必要设备的购置及更新,保证基本农技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实力。三是加强机制创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探索和建立以国家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四是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培训。根据博州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博州农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度,逐步形成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经济实体。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规范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加强对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创新农村财务公开形式、方法,深入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七、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农民培训与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及外出务工、创业的技能水平。继续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文化层次为目标,扎实开展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加快建立一支能扎根基层、带领农民致富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八、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关键词 农业发展;要素投入;相关性;区域差异;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291-02
2002—2011年,江苏农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 064.8亿元,比2010年同比增长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农业实现总产值2 640.95亿元,比2002年(1 165.49亿元)增长126.6%,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保证了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但总体来看,江苏农业发展还存在质量、结构和效益不统一的问题: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失调,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缓慢[1]。该文将农业生产要素分为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传统要素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动力水平、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现代要素包括农业科技水平、农户生产性资本和固定资产拥有量及农村用电量等指标;将分析对象区域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3个区域分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动规律。
1 农业产出与要素投入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2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2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表1是江苏三大区域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
1.1 苏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从业人员数、化肥施用量等传统要素投入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村用电量等现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的生产更加依赖于电力、科技和资本要素,农业发展模式进入较高水平。此外,与苏中和苏北相比,苏南的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更高,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是最低的,基本上已经摆脱对土地的依赖。
1.2 苏中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中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苏中的农业生产劳动力和化肥等要素已不是主导因素,但是还尚未摆脱机器化操作阶段,机械化的普及正在取代劳动力,这也是我国东部地区大部分农业生产正在经历的过程。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看,苏中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依赖,但依赖程度偏低。
1.3 苏北地区要素投入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苏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仅与农业从业人员投入这一要素呈负相关关系,与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及农村用电量都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农业的发展处于较低级阶段,虽然摆脱了对劳动力投入的依赖,但对其他传统要素依赖性比较高,与机械投入的相关性系数达到0.98,与化肥施用量的投入相关性也超过了0.7。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正在经历的过程,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必然阶段。从农业产值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系数值为0.95)看,苏北地区农业生产对土地要素投入存在高度的依赖。
2 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变动趋势分析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要素投入的转变规律存在差异,下面分区域对其要素投入的变动进行分析。
2.1 三大区域农业生产土地的投入情况
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在2002—2011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动情况显示(图1),土地供给总量几乎不可调整,只能通过集约化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苏南地区表现的较为明显,苏中和苏北地区近10年来基本保持不变。
2.2 三大区域农业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般来说,随着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机器的作业会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传统农业生产更多地是依赖劳动力的投入,现在农业更多地依赖劳动力以外的要素,劳动力投入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苏南、苏中和苏北3个区域的农业发展都表现出这种下降的趋势(图2)。
2.3 三大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情况
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动力投入变动情况显示(图3),3个区域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动力投入从不足1 500万kW上升到超过2 500万kW。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增长则保持稳定,投入的后续动力不足。
2.4 三大区域农业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
农村用电量最能体现农业生产现代要素投入情况。2002—2011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村用电量变动情况显示(图4),3个区域在过去10年间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但是苏南地区增速要明显高于其他2个区域,从2002年的300亿kW·h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1 150亿kW·h,增长了约2.8倍。苏中和苏北的增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在电量使用上远低于苏南地区。
3 结论与建议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是以电力、科技和资本等现代要素为主导,较为接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苏中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农业机械投入为主导,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一种发展方式;苏北地区农业生产要素是以土地、化肥等传统要素为主导,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三大区域要素投入的变动趋势分析表明,苏南地区在现代要素投入增长上要高于传统要素,农业生产基本上摆脱了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的限制,科技、电力、资本等现代要素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因此,苏南地区农业发展经验可以为苏中和苏北提供借鉴。对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发展具体路径有如下建议:首先构建与农业生产总量相匹配的要素投入机制,在农业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适当增加现代要素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其次对苏北地区要提升机械化水平。机械化水平低是目前制约其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对苏中而言,要提高农业种植的信息化水平;再次三大区域都要提升农业发展科技水平,采用现代农业培育和生产技术,摆脱对化肥等有污染性要素的投入,发展绿色农业,既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求,又能保证美丽的生态环境[3-4]。
4 参考文献
[1] 王程,王武魁,刘宇,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北京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0(5):51-53.
[2] 张晓莉,李金叶.农业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研究[J].新疆财经,2001(4):21-23.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是人教版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内容,本教学设计为该节第一课时,对应课程标准为“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按照课标要求,教材首先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业基础、交通、技术、人口密度、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在此基础上,说明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而了解其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业生产布局,最后描述在开发利用中主要由于人为原因,导致东北地区在黑土、林地和湿地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目前的治理措施。本节课重点不仅要充分认识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要通过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案例,学会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科学合理分析家乡农业发展的优劣势,从而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农业,搞好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简析
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基本具备读图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案例学习的方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不足,对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因此对具体区域的分析往往不透彻、不全面。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以及地形图,分析并说出东北地区的气候、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说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阅读东北地区的交通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结合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说出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布局并归纳农业布局特点。
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和东北地区地形图,明确东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并利用景观图片和文字分析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势表现和问题;能为家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区域开发利用中做到因地制宜。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已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特点。
难点:对其它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感性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为新课学习做好精神准备。通过对歌曲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对东北有一个初步认识,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一、农业发展的地理背景
学生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然后从质和量两方面分析。
1.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的内在联系(图1)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协调,能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
学生活动1:①东北大米因质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具有绿色大米天然优势)②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③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得到什么启示?(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可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壤墒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气候要素中的热量要素,并能辩证看待不利因素也能转化为有利因素。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条件(表1)
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图2)
4.土地资源优势(图3)
5.森林资源丰富(图4)
学生活动2: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1~2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①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邻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②新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南疆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其市场需求大。③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④云南昆明附近重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多种花卉,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培养迁移能力,使所学知识能活学活用。
二、农业布局特点
承转过渡: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分析东北地区区域内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得出区域内部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表2)。
学生活动3:Ⅰ.大家已学习过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和地区分布。根据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东北地区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产期。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Ⅱ.东北地区畜牧业分布较广,但是农区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产值中仍占绝对优势,这与全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相似。①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旺盛、冬季枯干造成的食物来源季节不均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到寒冻;畜牧业与种植业结合,废物互用,充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②结合已学过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将草场划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经营生产方式,但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Ⅲ.分析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表3。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关键词】:农业;区域发展;推广工作;现状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88-01
一、农业区域发展的意义
农业区域发展原则是以现状分析为规划基础,市场需求的趋势和社会经济发展为背景,以农业资源潜力分析为依据,定位发展思路和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包含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的配置,制定合理的措施和目标,对一个区域农业发展与农业资源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并在发展推广中滚动补充和完善规划,具体作用可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
一个区域或一个集体、一个农户的农业金融资源有限,充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投入产出比例提高,是农业发展和农业项目推广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通过农业区域发展建设,可以择优选出一些项目、一些领域,然后进一步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申报、审批程序立项,按相关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成,可以显著提高农业投入效益的作用。
2、更好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农业区域发展实质上是对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更深层次提高技术含量的再开发。我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但许多资源并没有得到开发或资源没有合理进行开发,农业区域发展规划就是要寻找新的农业资源点进行科学开发,制定开发项目,并筹备资金,组织实施,使农业资源重新科学分配,促进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农业的发展。
二、 如何提高农业区域发展的作用
1、合理规划农业区域布局
区域规划要以增加农民收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应用对比优势理论,以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这两条发展方向进行农业区域规划研究。理论上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研究农产品布局之间的关系,研讨农业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意义,解析农业区域核心的构成要素,研究构建农业区域核心综合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为农业区域核心的培育、强化和识别提高科学化、合理化的基础。
2、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取消区域间非公平发展政策。其重点是建立区域间公平竞争机制,取消经济特区的不平等政策,建立统一市场体系和贸易体系,给予中西部地区“公平待遇”,建立平等互利规则,形成区域技术、商品、劳动力和资源等区域之间的平等交换。例如:取消农产品消费城市补助等。建立在国家控制下的统一市场体系与合理的资源转化、流动、交易等区域格局。
3、实行中西部农村基础设施优先建设战略
合理处理中西部生态建设发展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关系,将植被建设与农村镇、村、田、路、水、电等统一安排,重点发展推广基本交通、水利、农田、信息、科技能力、市场体系和农村教育等。
三、 如何推广农业区域发展
农业推广是以农村社会为推广范围,以农民为对象的农家或家庭农场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推广内容,最终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农村社会教育。现代的农业推广教育是将实用的农业信息传递给人们,而且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观点,以便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技术的一种学习过程。
面对新形势下农业推广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如何抓住机遇,使农业推广作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农业推广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面前的新难题。下面根据笔者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其一,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机构设置、明确公益职能、加强基层力量为工作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专业、务实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其二,搞好宣传,培养农民的推广意识。农业区域推广部门是推广主体,而另一主体就是农民,时常被忽略了,确切的说他们是推广工作的直接实践者和参与者。其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建设。在项目推广中,首先要对推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学习,使其首先了解推广信息的意义、作用、方法等,实际推广时能讲解、能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四、总结
以上是笔者从实践出发对当今农业区域发展与推广工作等问题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随着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农业各区域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日益增加,农业建设资金获取难问题成为阻碍农业持续增长的瓶颈。笔者认为: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完善的农业信贷市场体系,使农业政策性信贷为辅助。统一合理的农业信贷发放体系,将是促进今后区域农业,特别是特殊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骆文杰.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N].浙江农业出版社.2006(4)
[2]邵秋丽.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C].中国农业技术.2005(12)
[3]杨洪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史[C].农民之家.2009(10)
一、农业旅游点与现代农业园区
根据我国国家旅游局2011年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农业旅游点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点[2]。可见,农业旅游点包含的场所可以是村庄、农场、农业科技园等。随着农业旅游在我国的发展,高科技农业凭借其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观赏性、可参与性的优势,迅速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的农业旅游资源。我国一些省市也纷纷根据市场需求,利用科技、人才、区位、环境等优势,将高科技农业与旅游、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各地涌现了一批农业科技园区或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在各地称呼不一,通常有新农村家园、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园等多种称呼。其最大的特点是技术密集,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往往具有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的优势,为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了一个示范。目前在旅游活动的开展上,我国主要开发了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采摘农业园、生态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等形式的现代农业园区。
二、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丰富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新的旅游形式。我国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就现代农业园区而言,开展农业旅游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融合产品、技术和服务开发独特的旅游资源,具体包含:农业发展历史的陈列、田园风光的观光、农业技术的介绍、农业生产过程的展示、农业生产工具的展览、名特优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等等,还可以结合现代农业园区所在社区开展农业节事活动、所在地民俗风情活动等。
(二)旅游市场广泛
1.城市居民是旅游市场的主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都市人出现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等需求,而农业旅游倡导的理念恰恰能满足这些需求,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的大中小城市,区域特色性的农业种植园、农业科普园、养殖场等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我国应运而生了大批的乡村旅游地、农家乐、农业示范点等。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其优美的环境、高科技农业技术等优势为都市人进行乡村旅游、生态休闲提供了场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现代农业园区凭借其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这一独特优势,将会吸引更多的都市人前来旅游、观光、购物。
2.农民是旅游市场的生力军
农民旅游一直是困扰我国旅游业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之一,许多旅行社的旅游线路都是针对城里人下乡旅游,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旅游产品不适应农村居民需求。而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为75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4%,可以说农民旅游是潜力巨大的市场。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帮助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同时在旅游的同时还能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交流农业信息。因此现代农业园区不可忽视农民旅游市场。
3.学生是旅游市场的增长点
学生市场是旅游市场中的一个细分市场,相对其他市场而言求新、求奇是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旅游心理,现代农业园区的自然景观、乡土气息、野外空间完全不同于他们生活、学习的环境,可以满足这一市场求新、求奇心理;现代农业园区又集知识性、科普性于一身,可以寓教于乐,向学生介绍我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同时现在许多学生对农村知之甚少,可以让其参与部分农业活动,如:种植、采摘,让学生在参与农作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农业知识。
(三)旅游形式多样
进入21世纪以来,农业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步发展起来,它既包含传统的观光旅游,同时与生态、绿色、健康等主题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展集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旅游,目前一些地区开展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体验旅游,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展动手劳作、农业娱乐、农副产品购物、农业环保知识活动等旅游活动,这改变了传统的旅游形式,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增加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旅游适游期长
现代农业园区相比其他的农业旅游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季节性。一般的农业旅游受制于自然条件和植物生长规律的限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从而导致有些地区农业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而现代农业园区发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典型示范作用,突出体现农业科技的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变了季节对农作物影响,因而一年四季皆可以开发农业旅游。
(五)旅游综合效益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环境恶劣,依旧是靠天吃饭,因而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普遍效率不高,这些客观条件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依靠高端技术发展的农业形式,是含农业信息、技术、品种的园区,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现代农业园区自然环境优美,是环保的示范区,也是农业符合生态平衡的典型区;发展农业旅游可以提高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效益。因此在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三、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对农业转型的作用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第三产业比例
所谓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业中各产业的构成比例。我国各地多少存在着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太小的现象。政府抓农业结构调整,其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常从抓实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发展非农产业三方面入手。我国许多省市人多地少,耕地面积有限,农业生产总体上呈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格局,而且总体上仍然以种植业为主,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打破传统的个体家庭小规模劳作,可以提供与农业相关的服务,这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二)有效促进农产品增值,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如何在农业丰收增产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农产品增值,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是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现代农业园区开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子,这里有农业科技成果以及市场所需要的大量农副产品,开展农业会展经济、农业旅游经济是一条为农产品增值的很好途径,可以在园区形成旅游搭台、农业唱戏、经济收益的良性发展。而且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可以让农产品直面消费者,减少因中间流通环节带来的费用。这样既实惠了消费者,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例如2010年,江苏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7亿斤,粮油工业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65亿元和1250亿元;农民收入增幅自1997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江苏近年来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了农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江苏省已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1820个[5]。
(三)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现象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且大量劳动力过剩一直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现代农业园区在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旅游这一劳动密集型服务性行业,可以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尤其是农村妇女可以参与各项接待服务工作。并且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强的产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直接和间接地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四)传承农耕文化,学习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素质
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一是可以让更多城市居民了解农村农民生活,可以学习到更多关于农业的知识,可以了解我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二是农村居民在现代农业园区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农业技术知识,更好地将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三是农业旅游可以为农村带来更多的信息流、物流和人才,可以帮助农村居民更新观念,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四是可以让农村居民意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意识到要保护自己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
四、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旅游的开发建议
(一)结合地方实际,树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
用科学的理念谋划农业是实现农业转型的关键要素。现代农业园区开展农业旅游无论是地方政府、企业还是当地居民都要统一认识,具有现代的农业多元化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和农业园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增强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拓展农业的休闲旅游功能,这既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又可以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保护和弘扬地方传统农耕文化,传播现代农业科学知识。
(二)合理划分生产功能区,编制农业旅游规划
目前我国各地现代农业园、生态园、农业产业园等形式众多,许多都是相互模仿,产品雷同,制定农业旅游规划要根据旅游客源市场的特征,根据本地种植习惯和产业特色,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的优势产业,开发具有地方乡村民俗和乡土文化的旅游产品。利用现代农业园的技术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品质高、安全性强、效益大的高端农产品,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另外,按照不同功能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将生产功能区、农业旅游区和游乐服务区合理区分,防止因布局雷同产生恶性竞争,也是合理保护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的重要手段。
(三)完善旅游功能,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
现代农业园区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开发农业旅游,要充分挖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乡土民俗和文化功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发展田园观赏、瓜果采摘、休闲垂钓、农耕体验、农家餐饮、科普教育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一方面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对路、田、沟、渠、河、桥、电的综合治理,提升现代农业园区的装备水平,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在农业旅游区,建设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完善旅游功能,方便旅游者的活动。
(四)加强人员培训,优化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现代农业园区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和储备。现代农业园区的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既要有农业技术知识,又要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此,主要加大基层农业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农民素质培训力度。一是要培训一批农业技术人员,让他们为游客提供农业知识和技术讲解、农产品加工制作演示等服务;二是对从事服务等工作的基层人员,也要加强培训,主要从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三是加大本地新型农民培养力度,鼓励一些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四是积极引进和储备人才,重点引进一些具有旅游、农业、环境、管理、经济等专业背景的人才。
(五)提高现代农业园区的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高科技含量以及现代化管理水平是建设好现代农业园区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园区长久发展的根本。开发农业旅游的前提条件是根据本地特色培育支柱产业,同时,运用先进的农用设备、机械、设施、物资等,在农业栽培、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等技术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只有强化农业产业特色优势,才能在市场上有较强的识别性和良好的竞争力,才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才能保证现代农业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地政府也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集中在资金、技术、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后续管理和功能完善提升,突出园区在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带动功能,形成一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俱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关键词】 庆阳市 农产品加工业 特色农业资源 比较优势 区域布局
庆阳市特色农产品丰富,绝大多数历史悠久,享负盛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步伐加快,特色农产品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苹果、烟叶、黄花菜、小杂粮、牛羊肉等特色农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市已建成了一批品牌、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1、特色农业资源丰富
庆阳市是甘肃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其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羊毛绒等大宗优质品享誉国内外。地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区,已被农业部列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带,红富士苹果、曹杏、黄柑桃久享盛誉。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国规模最大的白瓜籽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发展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种植基地,具有“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杏乡”之美誉。庆阳市还是中医药之乡,产有甘草、黄芪、麻黄、穿地龙、柴胡等300多种中草药,其中69种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庆阳市农产品加工业规模逐渐形成
改革开发以来,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市场的推进,从2000年起,整个农产品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自我调节下,农产品加工业由最初的无序发展逐渐进入一种规模化的经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从2005年趋向于稳定发展,然而同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和利税总额却呈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竞争力在不断加强。
二、庆阳市农产品比较优势区域差异
农产品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是由该区的资源禀赋、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多因素共同决定的。按照以往的研究,选择代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因子,即单产(P)、播种面积(S)作为基本变量,构建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PAI、规模优势指数SAI,由于这两者相互制约关系较强,对两种优势指数进行几何平均,即可得到综合优势指数CCA(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CA=■
其中,效率优势指数是指PAI(Productive Advantage Index)为各种植区域某作物单产水平占该区所有作物平均单产水平的比率:
PAI=■
式中,Pij为i地区j种作物的单产;
Pit为i地区的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j为背景区域作物j的单产;
Pt为背景区域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
PAI>1时,表示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地区在该作物生产上具有产量相对优势;PAI
规模优势指数是指SAI(Scale Advantage Index)为研究区域某作物的播种面积占该区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与背景区域同一比值的比率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SAI=■
式中,Sij表示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t表示i地区作物播种面积;
Sj表示背景区域j作物的播种面积;
St表示背景区域作物总播种面积;
SAI>1,表明与背景区域水平相比i区j作物的生产具有规模优势;SAI
1、庆阳市特色农业比较优势评价
为了对该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庆阳市作为研究的背景区域,选择该地区特色产业:小杂粮、油料、苹果、杏、黄花菜、烟叶、羊、牛作为研究对象,节选1991年、1995年,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农产品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PAI),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AI)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AAI),同时为了消除各种指数的年际波动影响,计算了各种指数十五年的平均数(见表1),均值为八个县区的整体平均结果。
2、各县区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地区差异
根据综合优势指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各县区的位次,其结果如表2所示,可见各县区比较优势地区差异。
种植业农产品。就小杂粮和油料而言,庆阳市各县区的差异不大,发展较为均衡。比较突出的是西峰和宁县。从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可以看出,在小杂粮的发展上西峰无论是效率优势还是规模优势均占据了领头的地位,比较优势突出;而庆城和宁县虽然不具有综合优势,但其具有一般的效率优势。而生产规模相对太小(如庆城SAI=0.53)是导致这些县区缺乏比较优势的主要原因。同样的问题也表现在华池的油料作物中,由于规模太小(如镇原、华池)导致了具有一定较强优势的效率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从而使得综合优势过低。因此,如果能扩大播种面积,挖掘潜力,则在这些地方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还是具有很大潜力的。
水果产品。在水果的生产方面,以苹果和杏为代表,庆阳市整体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尤其效率优势比较突出,其中以华池的优势最为明显。在杏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和规模优势均位列第一。而在苹果的生产方面,效率优势尤为突出(PAI=3.34)但其规模却位列最后,与其特别突出的效率优势非常的不协调。因此,应该扩大苹果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掘苹果的效率生产优势,重点开发水果产业的生产能力,提高整体竞争力。
畜牧业农产品。在畜牧业生产方面,庆阳市以早胜牛、环县滩羊、陇东黑山羊为其历来的特色优势产业。从比较优势分析看来,环县的羊和宁县的牛优势远胜于其他的地县,而对应的环县的牛和宁县的羊却位于相应位列的后位。所以,这两县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集中精力发展优势产业,限制或放弃劣势产业的生产。
特色经济农产品。以黄花菜和烟叶为例,黄花菜是庆阳市极具特色的农产品,知名度较高。从比较优势分析来看,庆阳市整体具有黄花菜的比较优势,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县就有西峰、镇原、庆城、合水、环县这五个地区,其突出优势可见一斑,且以西峰、镇原、庆城三地的优势最为明显,而正宁、华池、宁县却非常不具有比较优势,其中正宁几乎没有一点在黄花菜方面的生产优势,在这些地区可以放弃对黄花菜的生产。在烟叶方面,就庆阳市整体而言不具优势,但是正宁的烟叶却表现出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镇原的烟叶也具有较强的优势。
三、农产品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背离现象解析
庆阳市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基本与其比较优势相符,但是还存在着与比较优势的要求相背离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多数县区妄图兼顾所有的特色农业资源,而不知道自己的相对优势,从而没有按照优势来分工生产;二是部分地区面对市场的波动,既忘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又把握不准市场行情的变化方向,因而产生农业结构调整行为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农产品生产专业化水平的变动背离了比较优势的要求。具体原因如下。
1、比较优势不突出
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而且还需要兼顾其他地区所有产品的生产成本或机会成本,从而准确定位,突出优势。从庆阳市的实际情况看,各县区对本区域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还主要停留在凭主观经验和对对方的大致判断上。最多也只是将比较优势产品的选择建立在一种与平均水平相比的基础之上,从而可能出现选择上的失误。这可能是庆阳市农产品专业化变动背离比较优势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盲目调整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波动是绝对的,而均衡则是相对的。市场机制就是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使之不断的从失衡走向均衡,又从均衡走向失衡。正是这种价格的经常波动,使得千万小规模经营农户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该扩大什么该压缩什么。结果是盲目调整,对原本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已经走向专业化生产道路的农产品轻易地进行压缩、调减,或者彻底放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改种其他作物,从而造成与比较优势相背离的调整现象。
四、庆阳市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产品加工业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竞争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要素禀赋论,必须在农产品加工业中选择最具优势的产业,对弱项可以放弃,特别是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业,也不具备加工优势的行业,必须敢于放弃。结合比较优势的分析,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作物,扩大小杂粮、水果和蔬菜的播种面积,建立生产基地,严把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农村小企业的同构性。同类企业之间通过兼并及合作,组成规模化企业。对于极具优势的作物比如黄花菜、苹果、杏、小杂粮、药材、烟叶等要把目标定位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进行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以资源为依托,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市场条件等因素,突出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而庆阳市由于区域之间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各县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从庆阳市整体平均来看,已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有一些县区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甚至是显著的比较优势;对于庆阳市平均水平显示存在比较优势的产品,也并不是所有地区在该产品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有些地区已处于比较劣势。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在该市平均水平上显示具有比较优势,可以扩大生产的农产品,并不是说所有地区都应当扩大生产;相反,对于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产品上应当进行压缩生产,合理布局特色农产品发展区域(见表3)。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杜颜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J].调研世界,2002(4).
[2] 李姝睿、高阳、王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J].农产品加工,2005(3).
[3] 聂亚珍: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分析[J].农业经济,2007(2).
[4] 沈兆辉:农产品加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J].农机科技推广,2004(12).
[5] 姚玉平:浅议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18).
[6] 李亚红:农业资源环境政策的局限性与创新[J].环境保护,2013(16).
[关键词] 特色农业;农村经济;有利条件;举措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4. 032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4- 0054- 02
1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意义
特色农业也是优势农业,特色农业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的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它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它采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往往是县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助于推进区域内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2 地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2.1 国家惠农政策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在建设现代农业方面,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水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2.2 地域优势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2.2.1 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
通榆县是著名的全国十大油料作物产量大县之一,年产葵花子10万吨、蓖麻3万吨。丰富的杂粮杂豆资源,年产绿豆4万吨,豇豆、糜子、荞麦等杂粮杂豆的产量也均在5 000吨以上。年出栏5万头的肉牛产业基地、40万只的肉羊产业基地,年销售加工350万只以上的白鹅产业基地,这些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为通榆县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保障。
2.2.2 打造特色品牌,为通榆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市场知名度提供了载体
通榆县目前已认证农畜产品品牌达95个。其中绿色速冻黏玉米、有机绿豆、有机葵花子仁、有机小米、大豆蛋白等系列产品,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生产及销售规模,在加快这些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引导这些企业与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将其品牌嫁接到其他农副产品上,放大这些品牌的市场效应,将对提高通榆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发挥重要作用。
3 发展地域特色农业经济的措施
3.1 更加鲜明地确立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
首先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品种结构和产品结构,挖掘潜力,拓展空间,以市场为向导,努力追求突出特色、特中选优、优中有规模目标。其次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构建和延长产业链。最后要强化营销流通,使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进入市场商品供应链。
3.2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紧紧依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以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为抓手,不断提升农业市场化的组织程度,通过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新道路,从而从根本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①认真抓好“产业”基地建设。葵花产业基地以开通等七个乡镇为主体,建设100万亩的葵花生产基地;绿豆产业基地以瞻榆等8个乡镇为主体,建设60万亩的绿豆生产基地;蓖麻产业基地以双岗等6个乡镇为主体,建设35万亩的蓖麻生产基地;棉花产业基地以八面等10个乡镇为主体,建设3.5万亩的棉花生产基地;辣椒产业基地以瞻榆等5个乡镇为主体;肉牛产业基地以瞻榆等五个乡镇场为主体;肉羊产业基地以瞻榆等7个乡镇为主体;白鹅产业基地以开通镇等7个乡镇为主体,养殖规模发展到300万只,年销售加工350万只以上。②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扶持壮大几家葵花加工企业,增强葵花加工能力;扶持壮大绿豆加工流通企业,并逐渐开发绿豆米、绿豆饮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通过招商引进年加工籽棉1万吨以上的加工销售企业,并不断开发新产品;扶持现有的肉牛加工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年加工肉牛5万头的企业群体,开发肉、皮、骨等系列加工产品;扶持现有和肉羊加工企业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年加工羊40万只的企业群体,开发肉、皮、毛等系列加工产品;扶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开发杂粮杂豆系列绿色食品。
3.3 重视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是第一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能够增加区域的知名度,彰显区域特色,提升区域品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县,营造大环境,把通榆县建设成以生态旅游为龙头,集科学考察、科普、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绿色生态旅游县。美丽的向海就位于通榆境内,向海自然保护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向海以其大自然的原始魅力和独特秀美的塞外草原风光而享誉中外。区内总面积1 055平方千米。全世界15种鹤类中,向海就有6种,世界仅有1 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野生丹顶鹤中,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 依托向海自然保护区,建设绿色生态旅游基地。将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二次创业,以大流通带动大旅游,以大旅游促进大流通,把绿色生态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特色农业这一源头活水将使三农问题迎刃而解,将使区域经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一、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铜川市耀州区地处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全区总面积161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人(含新区),其中非农业人口10万。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2.7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620元、5307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7.1%和20.3%。区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陕西省优质外销果、加工专用果、奶牛、肉牛、强筋小麦、饲料饲草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等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近年来,耀州区以将农业产业化做精、做大、做强的总体原则,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思路,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原则,调整耀州区农业产业结构。以苹果为主的特色果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迅猛崛起,以黄芹、柴胡为主的药材业稳步发展,以大棚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区苹果、干杂果等特色果业面积发展到82.5万亩,实现了农民人均4亩果目标。其中:水果20.3万亩,产量11万吨,干杂果62.2万亩,产量6200吨。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占到果农人均收入的70%以上,以“两牛一羊”为主的畜牧业迅速崛起,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步伐加快。全区肉牛、奶牛、肉羊稳定发展到7万头、1.3万头和8万只;生猪发展到7万头。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村到21个,建成畜牧业养殖小区8个,建成机械化挤奶站15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发展到5万亩。耀州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省七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二是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目前,全区形成了科技支撑、龙头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围绕果、牧、药、菜等主导产业,培育了绿想集团、祥云公司、陕西农发乳业公司、铜川鹿苑公司等一批产业带动型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坚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产业化之路,有力的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专业协会不断涌现。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全区各专业村已经建立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协会等协会28个。这些规范运作的专业协会,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和销售的问题,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一批跑市场、跑销售的农村“能人”应运而生。
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有了新突破。耀州区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稳步提升。嘎啦、秦阳苹果分别荣获第28届奥运会推荐果品一等奖和三等奖,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公权牌苹果荣获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耀州成为全国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突出。耀州区农业还处于小规模经营状态中,农户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加之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把土地当作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对承包的土地宁可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也不愿转让经营权或从事二、三产业,导致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
二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目前,耀州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二、三产业比重过小,75%的劳动力被捆绑在农业上,而二、三产业所占劳动力数量较少。从农林牧渔结构上看,2011年农业总产值74839万元,种植业产值49411万元,林业产值6413万元,畜牧业产值14665万元,渔业产值287万元,可以看出,种植业比重偏大,养殖业比重偏小,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是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全区乡镇企业总户数为5927户,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不到300户。目前,产值超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绿想集团1家,产值为7838万元。可以看出,耀州区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果、牧、药、菜等产业面面俱到,人有我有。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名、特、优、新农产品地位不明显,产品知名度不高,缺少名牌产品,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链条短,不能形成多层次、多环节增值。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五是现行的农村体制不能满足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抓农业一直局限在抓种、抓收的工作状态,普遍缺乏经营农业生产的理念。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信息不畅,而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广大农民的需求。
三、对耀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抓龙头企业培育,为农业产业化打造强势主体。龙头企业是“龙型”经济体系有效高速运转的“火车头”,它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功能,是农户通向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因此,抓好龙头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耀州区的当务之急:一是要以市场需求和营养消费趋势为导向,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深加工生产规模化、产品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二是要加快龙头企业科技进步,搞好技术改造。特别是祥云公司和绿想集团公司要更进一步加快产品研发,增强创新能力。三是要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要求,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生存,带动农业产业走向良性循环发展轨道,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器、动力源、辐射源。
(二)抓农业产品基地建设,为产业化建好“第一车间”。按照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培育和建设有龙头企业带动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耀州区而言,要以建设农业大区为目标,大力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继续按照“稳粮、优果、兴牧、扩药、增菜”的农业发展思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三)积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快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不断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农产品知名度,重点做好‘“嘎啦”、“秦阳”“公权”牌苹果品牌的培育,创建最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品牌,使耀州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出口苹果标准化示范区。
(四)继续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产业化架起坚实桥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连接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桥梁,要大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注重引导和提供服务,抓一批典型,示范、引导农民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改变我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素质低、散而乱的局面。
(五)围绕生产与市场,不断壮大专业协会。围绕农业主导产业生产和销售,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民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各专业村建立的果业协会、奶农协会、药材协会、蔬菜等协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及时为农户提供信息,帮助农户解决品种选择、苗木供应、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销售的问题,使其真正成为上连市场,下连千家万户的“桥梁”和纽带。积极培训、培育一批产业技术骨干和懂市场、跑销售的专业人才队伍,带领农民创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
(六)要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奠定坚实基础。耀州区目前农村设施建设薄弱,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筹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在争取并实施好以工代赈、甘露、西部解困,抗旱应急等小型水利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乡镇集中供水项目。积极发展节水措施,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二是围绕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以此带动全区生态环境建设。三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推广秸秆还田,多积多造、多施多用有机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旅游,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农业生产经营和活动以及农村文化等,经过规划设计,使其发挥农业与农村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既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形式,又是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型品种,是旅游业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的一种延伸,是当今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态化”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心态的自然流露。
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发展农业旅游的情况来看,各国发展农业旅游的内容与经营的范围,大体开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观光型农业旅游模式主要是采用开发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如在城市或者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通过让旅游进入园区进行摘果、拔莱、赏花、采茶等方式让其能够从自身的劳动中感受到田园的乐趣。由于城市居民长期在城市当中,很容易造成他们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开辟此类旅游模式就能够让旅游亲自参与到田园劳动当中,而且能够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到相应的乐趣,让都市人能够放松出心情。
(二)都市科技型农业旅游模式。该种方式主要以农业高科技作为主要发展特征,通过在城内小区、郊区附近建立起小型的农业、林业、牧业生产基地,不但能够向城市提品和蔬菜,而且通过组织人员参观,直接获取观光收入,这不但让生产基地能够保障生产、增加了收入,而且通过高科技的普及与发展,让更多的参观者了解当前科技进步的程度。一些城市的科技农业旅游景区甚至已经能够实现计算机控制泥土养分、喷水灌溉、对动物进行喂食等全自动一体化。
(三)休闲度假型农业旅游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资源的充分组合与利用,通过景区的特殊点让更多的人群进入农业区体验。主要的方式是:农业体验、自然生态领略、垂钓、野味品尝,住宿、度假、游乐等各种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活动。一般此种景区较大,让城市人群在周末或者假日时期,带上家人组织郊外的旅行。这类的农业旅游方式一般鼓励人们在农业旅游中进行住宿。在住宿过程中招揽旅客进行农业旅游景区进行分享水果、蔬菜,甚至亲手钓出的鱼等。旅客通过呼吸新鲜空气,聆听鸟儿的歌唱,直到太阳西斜,人们还可以在农舍小住一夜,品尝农庄主人准备的别有格调的晚餐,享受到一个别致的假期。
三、基于未来农林大世界苏州农业旅游模式的分析
(一)苏南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苏南地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形势,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并重,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努力丰富农业内涵,拓展农业发展功能,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为前提,积极发展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基本特征,集生产、生活、生态和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次产业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其中苏州市已有48个各类生态观光农业场所,2005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实现直接旅游收入超过1.5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3亿多元。苏南地区各市县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农业旅游地带。在新华报业网站上刊登的江苏省观光农业一览表中,列出了苏州、无锡、常州的109个观光农业布局点,其数量和效益都处于全省领先地位。苏南地区的休闲观光农业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创收和农业增值。
(二)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概述。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维信集团在中国领衔投资的重要的农业项目,于1995年开发建设,投资1亿元人民币,规划面积3,000亩,是一个集农业会展与培训、农技贸易与投资、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农园。以“生态旅游、趣味互动”为主题的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休闲观光业务,充分利用太湖自然山水和自身优势,在“农家体验、太湖风情、新加坡文化”三个主题方面充分挖掘,树立了自己在江浙沪旅游圈的独特风格。
四、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
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即今后农业发展方向也将随着其发展。通过了解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的,不但能够充分结合当前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带动农民自身的发展与更新,进而推出更多有优势的农业旅游,其将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农林大世界的现状中,我们依然看到有着许多问题需给予解决。
(一)农业旅游缺乏合理的布局。由于苏南地区发展农业旅游是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不少农业地区对于农业旅游并未认可,在整个农业区域投资经营者对于整个旅游市场、发展规划能力有限,导致农业区内缺乏总体农业布局规则,各个休闲区域单调、重复、雷同。导致不少游客到了一次就不想继续下去。从未来农林大世界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在整个旅游景点除了农业的产品之后,很少有适合现代城市人群的发展活动,例如:游客抓鱼、亲手种植等多种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到农民的艰辛与乐趣。而且未来农林大世界更多是单纯与门票收入来维持发展,造成了经营范围单一,而且缺乏更多有深度、有含义的经营项目的开发,在整个农林的发展上,就导致了其存在必要的发展局限性。
(二)缺乏宏观管理方式。由于农业旅游在我国依然未能够得到人们认可。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景点区都未能制定出相应的推广方式,造成农业旅游并未能够形成规模。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上看,广告效益是发展产品的最好手段,但广告推广总是运用到大量的资金。而农业旅游在我国是逐步发展起来,各个地方政府、景点未能够从宏观角度上推农业旅游进行更多的投入,而仅仅依据当前景点发展的规划,缓慢的投入,导致景点的发展过于缓慢,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农业旅游缺乏乡土文化内涵。城市旅游者大都是在城市内居住,他们对于农业有着很大的兴趣,他们到未来农林大世界来更多的是希望是能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而当前旅游者更多的目的在于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层次的活动,参与的兴趣都不强。这两者可以看出当前农业区域缺乏让旅游者抒发更多心情的区域,从农林大世界中就可以看到,让农业旅游者放松心情的项目可谓少之又少,而且随着旅游者的到来,环境污染变得严重,各个景点缺乏环境保护意识,旅游者看到环境差的区域大都不愿意再进行。未来农林大世界缺乏更高价值的品牌竞争意识和长远竞争理念。
五、农林大世界农业旅游模式优化的思路
(一)提升农业旅游发展认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何将两者的资源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将农业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提高农业发展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而将城市劳动力分流部分到农业旅游当中,开辟一条富有竞争能力的农业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农业地区、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综合产业体系、城乡统筹
【 abstract 】 the xinxiang city plain new city as an example, explore a suitable for two, three industr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not apparen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superior agricultural are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of development. Thought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area for the start of the transfer of the development idea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ir own agricultural advantage, take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re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road.
【 key words 】 : agricultural area, and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industrial system, urban and rural areas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过渡。然而,从农业人口所占全国人口比重来看,我国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国,存在着许多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动力不足,而农业基础相对优越的农业地区。这些地区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经济转型以及促进城乡统筹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主体,其健康发展已成为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新乡市平原新区地处粮食大省河南,属于典型的农业地区,于此,本文望通过平原新区发展战略规划,引入一种基于现代农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新思路。
新区概况
1.1现状特点:典型“农业地区”
1.1.1空间区位特征
平原新区地处中原城市群,北与新乡市中心城区相距40公里,南与省会城市郑州主城区隔黄河相望,另外与中原城市群得核心城市焦作、开封等有着便捷联系。
1.1.2经济特征:工业尚未起步,农业基础与优势突出
平原新区内部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由于地处黄河冲击平原,土地肥沃,农业条件十分优越。同时,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地,全身农业科研基础雄厚,仅新乡市内就集聚了位列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前十强的市农科院,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等行业翘楚。此外,中国农科院及省市农科院所属的多家农业科研机构相继落户平原新区河南省农业科研开发基地,农业科研机构成集聚发展之势,为片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
1.1.3城镇建设特征: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平原新区规划研究范围共465平方公里,其主城区为188平公里。在如此大面积的区域内,除了桥北镇新建了部分道路基础设施和河南省农业科技研究开发基地外,全为传统的乡镇聚落地区。
挑战与困惑
结合片区现状发展特征,平原新区发展将主要面对以下几方面的挑战;
其一,平原新区作为我国粮食大省河南省的重要粮食生产区,直接担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使命。因此,城市发展必须在不牺牲农业的原则下进行。
其二,城乡统筹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求城市发展需将建成区与非建成区并重考虑。以往的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都是围绕已建成区重新构建城乡关系,而平原新区现状全为乡村聚落,这为地区从规划建设伊始就将乡村与城市统筹考虑提供了机会,但怎样实现乡村与城镇间的高效分工与空间有序组织是新区发展应该重点解决的难题。
其三,广大中西部地区主观快速发展的强烈诉求,导致产业转移竞争十分激烈,呈“僧多粥少”的局面。仅中原城市群范围,建设有175个产业集聚区,总面积多达1700余平方公里。如此大手笔的工业区建设意味着一轮惨烈的产业转移争夺战。
在对平原新区发展现势条件一系列的认识背后,我们的困惑在于:怎样才能在不牺牲农业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在工业基础不强的情况下,走怎样的城市发展道路?如何推动地区城乡统筹?
发展路径选择
分析农业地区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由于依靠农业经济自身发展累计的内生发展,农业地区发展速度缓慢,与工业发达地区的经济井喷增长间的存在巨大落差,使得农业在农业地区眼中成为落后的代名词。这导致农业地区大多选择牺牲农业,走承接先发地区传统工业转移的工业发展之路。显然,这种发展思路无法解决平原新区目前面临的困惑。
因此,规划转变发展思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平原新区自身农强工弱的现实条件,摒弃了牺牲农业的城市发展之路,而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出发,依托区域与自身的雄厚的农业科研优势,将农业作为城市发展根本,选择一条以“农”兴城的科学城市发展路径。具体来说,是利用农科优势,促进农业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农业工业体系及相应的产业服务体系,通过农、工、服务业综合经济间的产业联动,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共赢局面。
规划要点
4.1动力营造:构建农业综合经济体系
所谓农业综合经济体系实质是现代农业生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产业群所组成的产业网络。具体包括现代化农业耕作,基于现代农业的工业化体系以及相关的服务支撑体系。
4.1.1依托农业科研优势,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借助区域农科资源,推进新技术、新品种、新生产方式的应用,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重点发展现代化、商品化的无公害农副产品种植,并建立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培育流通加工、会展、国内外市场拓展等功能,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并利用农业的生态等拓展功能,发展服务于周边的农业休闲旅游等服务产业。
4.1.2依农兴工,建立农业工业化体系
规划以农业初级产品为原材料和载体,兴办一批根植于农业的工业企业,利用河南省科技研发试验基地的技术实力,重点塑造“绿色、安全”品牌,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并积极延伸产业链,培育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研发制造等新兴工业,完善现代农业工业化体系,增加城市经济总量,通过特色工业化带动作用推进城市化进程。
关键词:扶贫开发 生态农业 秦巴山区 武都区
一、引言
秦巴山区跨陕、豫、甘、川、渝、颚等六省,集革命老区、大型库区与地质灾害频发区于一体,是我国新一轮连片扶贫开发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秦巴山区内部差异明显,致贫因素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为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2010年秦巴片区城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为13155元和3978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84%和67.21%,城镇化率仅为30.4%,远低于49.95%的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发生率高达9.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1个百分点。因其独特的地质与气候条件,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因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灾后重建与防灾治灾任务繁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冲突。
武都区位于秦巴山区的西部结合部,与甘南高原藏区接壤,地处秦岭与岷山间,气候温暖湿润,光热充足,但沟壑纵横、峰峦叠嶂,地理差异明显。但因多方面发展受限,2012年武都人均GDP仅为12202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5.52%,全国平均水平的34.86%。2012年武都区农村居民纯收入仅为2958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5.63%,全国平均水平的42.40%。全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程度较深,扶贫攻坚难度大,且因生态脆弱、交通不便、资金短缺,脱贫致富任重道远。
二、武都区致贫因素分析
1.生态脆弱,自然环境恶劣。武都区山势较高,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300-2300米间,且沟壑纵横,高山峡谷交错分布,沟谷发育,切割强烈,土质疏松,土壤层较薄,水土保持能力较差,土壤肥力较差,易流水侵蚀。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开荒耕种以及重伐轻造,使得林地、草地资源锐减。武都区因山体切割严重,地表,更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陇南山区是我国四大滑坡、泥石流密集高发区之一,因灾致贫返贫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2011年武都区总耕地面积4.69万公顷,人均可耕地面积仅为1.26亩,且水田仅占2.87%,有效灌溉面积仅为22.28%,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2.教育落后,科技支撑欠缺。全区684个村仅有小学538所,一些乡镇没有初中教育,教育资源短缺与教育资源浪费现象并存,教育质量整体不高、教师队伍薄弱、教育发展环境较差。中学师生比例为1: 16.6,小学师生比例为1:5.1,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学校布局分散、规模较小,难以形成优质资源,民办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欠缺严重。城乡学校硬件条件差别较大,信息技术手段欠缺。2011年陇南市R&D人员仅有106人,R&D经费内部支出仅963万元,农业科技人员短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较低的文化水平限制农民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掌握程度,增加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风险。
3.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滞后。2011年武都区一般预算收入24367万元,而一般预算支出却高达180631万元,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主要依靠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区36个乡镇561个贫困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因灾返贫1.86万人,教育、卫生、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国道省道主干线公路等级较低,通行难度差,养护困难,既无高速公路、铁路也无飞机场,是全省乃至全国交通条件较差的地区,来回兰州需近二十个小时。花椒、油橄榄、核桃等产业主要分布在半山干旱区,缺乏水利配套设施,武都财政十分紧张、农民群众投入有限制约产业效益的提高。
4.产业链短,产业发育不足。武都区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能力较弱,农业特色基地还处在发展期,龙头企业较少、规模小、精深加工落后、经营管理粗放,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尤其是花椒产业、中药产业与核桃产业,目前还没有加工企业,仅停留在原材料提供的初级阶段,产业附加值较低,发展较快的油橄榄产业还没有创立全国知名品牌,影响力仅停留在甘肃省内。武都区近年来农家乐发展迅猛,但大多停留在吃饭打牌的产业发展初级阶段,没有做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六位一体,产业链不完善,且缺乏地方特色与文化元素。
三、武都区扶贫开发实践的反思
1986年来,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武都区的扶贫开发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与资金支持,武都区也紧紧围绕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紧抓扶贫资金的争取与扶贫项目的申报,整合各种资源相继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农村能源沼气项目、产业扶持项目、人畜饮水工程、村村通等工程。这些虽有利于提高武都区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和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也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扶贫成果稳定性不强,遇自然灾害极易致贫返贫,且无法真正解决生产发展、灾害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冲突问题。
武都区从被确定为国列贫困县,一改过去惯用的救济式扶贫模式,通过专项资金、优惠政策和扶贫机构等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目前主要是进行整村推进式扶贫。整村推进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攻坚对象,从项目管理到“到村到户”,并注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与创造性。但武都区因人均耕地较少且多为坡耕地、社会发育程度较低、扶贫资金投入强度较小、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较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及增收渠道有限,整村推进扶贫效率明显降低。陇南的贫困人口多位于高寒阴湿、山高坡陡、石山峡谷的少数民族地区,脱贫难度较大且反复率较高,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移民开发与劳务输出工作,但移民规模有限且财力有限,移出贫困人口故土难离,返乡问题严重,人口增长计划性差,人口激增反弹严重。整村推进受资金限制只能投资于基础性建设项目,只能适当改变基础设施落后和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增产项目则无力解决。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与城镇化建设只会加剧环境与生态问题,交通条件与地理位置的偏僻也难以带来预想的经济效益,虽提出旅游扶贫,但远离消费市场,增收幅度有限。有学者认为武都林地、草地面积较为广阔,主张在武都等秦巴山区发展畜牧业,但高寒贫草区较多,存栏量承载力较小,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四、武都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1.武都区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生态农业的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强调生态环境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生态系统对负载力与环境承载限度,采用有利于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阻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与贫困的进一步加深,并通过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有效利用农业资源,通过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但并不排斥现代科学技术与工程措施的应用。武都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防灾治灾的关系,核心就是将生态治理与防灾治灾寓于经济发展中,克服生态环境脆弱和地质灾害频发对贫困问题的阻碍作用。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就是指针对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与农业生产生态条件,提高农户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农业产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并逐步实现扶贫致富。武都区结合自己气候、地质、热量条件,重点发展特色生态高效农业,创建全国花椒、橄榄油的全国第一县(区),坚定地发展油橄榄、核桃、中药材、花椒、有机茶叶等五位一体的战略性主导产业,逐步淘汰散养粗放的畜牧业。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融入退耕还林项目,发展经济林与药材间作的生态立体农业,有效保持水土和防治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
2.武都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化道路。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在生态态环境承载力允许的情况下,改变以往以纯农业生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模式,并与农业生产的产业化有机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品为中心,建设产品的深加工与市场推广一条龙化的农业综合体系。只有坚持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原则,充分调动贫困农户的积极性,市场才能在政府的引导下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以武都区油橄榄产业为例,1988年经专家实地考察,白龙江沿岸的河谷和半山地为我国最佳的油橄榄生产地,1989被列为全国三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二十多年来不断发展私有林经济,并与治理荒山荒坡、退耕还林、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相结合,到2012年底全区油橄榄种植规模已达到18万多亩,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橄榄油之乡”。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道路首先要以一定规模高建设水平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为基本依托,实现小生产者与社会化大市场的对接。武都区已建成董家坝、将军石、大湾沟等高标准示范园,初步打造“田园”、“祥宇”等知名品牌,生产橄榄油、化妆品、橄榄酒等系列产品,远销国内西安、兰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不排斥农业科技的投入,更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与较强的商品经济意识、较强的市场风险意识,需要加强油橄榄、花椒、中药材等种植与病虫害防治。
综上所述,秦巴山区因其复杂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更需注重扶贫开发、生态修复与防灾治灾的结合。武都区应因地制宜,坚定地发展油橄榄、核桃、中药材、花椒、有机茶叶等五位一体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经济林与药材间作的生态立体农业,并与退耕还林、林权改革、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相结合,有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并不断探索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机制,也为秦巴山区其它县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道路因产业规模、社会认知程度、产业发展阶段、经济效益的转化、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大趋势等多方面限制,任重而道远。
(丁绪辉,1987―,男,山东济宁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发展;高新雨,1989―,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秦其文.湘鄂渝黔边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8(4):68-72
[2]戴旭宏.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在扶贫开发中联动参与机制的思考――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8(10):50-53
[3]陈池波,杜辉.扶贫开发:从行政单元向地理区域协调推进[J].经济管理,2009(6):156-160
[4]匡远配.新时期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问题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1(3):75-80
[5]罗强强.宁夏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移民扶贫的方法和经验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9):48-51
[6]帅传敏,李周,何晓军等.中国农村扶贫项目管理效率的定量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24-32
作者:郭鸿剑 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区域品牌效应来带动,但是目前七台河地区的农副产品未能形成国内知名品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人才缺乏七台河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在法律意识、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进行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数量有限,与七台河地区现代大农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技能人员缺乏,而且人员年龄、智能、知识、性别结构仍不合理,对七台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首先表现在供给总量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地区已经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来水工程、通村公路、电信网络、燃气、通讯等还没有实现100%的农村需求。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子女教育、卫生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仍滞后。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远低于GDP10%的增长速度。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土治理、生态保护、能源改造等设施建设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供需结构失衡。在七台河现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以及七台河所辖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七台河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别在供需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以交通、水利、供电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重心,忽视子女教育、卫生环保、燃气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倾向于见效快、政绩突出的设施建设,如可以量化的通村公路设施等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建设,而对关系到整体农业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设施的建设,却一拖再拖。如涉及到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经常以经费等借口不予建设。结合阶段性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重点发展某些农业设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损害了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但因为基层政府官员过多地关注其政绩,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约,经济增长指标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员一味强调GDP增长,忽略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效益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产生短期行为,重视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开长远的见效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忽视农民急需的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农机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转换基层农机管理机构的服务机制。进行农机管理站的机制改革,科学划分公益性的农机服务、运营性的农机技术服务以及农机执法,转变其管理职能,将原来的部分职能合入基层政府的农业综合管理机构。根据辖区农业机械保有数量、耕地数量、农业从业人口数等条件,合理设置辖区农机管理点,调整了结构,优化了资源,增强了技术服务能力。完善了服务体系,转变了职能。另一方面,完善对种粮农民的各项粮食补贴政策。要适当提高粮食直接补贴的水平,将农民从事粮食种植所得增加到社会各不同行业所得的均值水平。通过粮食直补促进七台河地区粮食生产的总体目标实现。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施农业科技进农户活动。建立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进农户的典型县,示范村,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技示范农户,发挥帮带扶作用,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进行专业农民培训活动,结合七台河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分阶段的选择一定数量的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强的技术能力的种植农户进行专业农民培训,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技能,进而发挥其带动其他农民增强科技技能的作用。对掌握专业技术的农民给予考核证书,引导其成为地区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技能农民。另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必须结合国家总体的法制要求以及七台河市的地方法规,不能脱离这一基本前提。需要提高对农民的法制解读的力度,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让农民知法懂法守法。
进行定期的农民普法培训,提高农民及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提高履行法律的觉悟。处理好农村的各类矛盾,实现农村的和谐发展,农民的现代文明。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推动与拉动的共同效应。转变政府的市场服务功能,促进现代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完善现有的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政府需要把握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实际,进一步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的支持政策,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当结合市场环境,促进流通市场的规范化,形成宽松的发展氛围。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特征,限制垄断促进竞争,对市场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进行必要的政府干预,建立规范有序竞争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的环境,依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及标准,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完善农产品绿色物流体系。遵循绿色生产观念,健全绿色农产品的现代流通综合市场。推进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绿色农业消费流通体系,建立农产品零售保险直营、绿色有机品专营等形式,保证流通体系的绿色标准。与此同时,在整个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对农户以及生产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要求在规模上、流通形式上、交易方式上进行审查,尽可能把整个流通环节的污染消除。对农产品的运输和包装,要科学规划,降低农产品在运输环节上出现的消耗。加强农产品包装的新型材料的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消除对环境的影响。加快新型外观设计,根据农产品的特征,增强农产品包装环节的能力,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储存,完善储存条件,遵循程序可控、货物可及原则,进行环评,杜绝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