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理信息化教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且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实现方法。研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就很有意义。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二、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在地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优化
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级。从而让传统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点点的靠拢。逐步寻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教育的较好路径,力争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在信息化社会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应该成为当前中学推进地理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中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在推进地理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个原则:人本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三、推进教学现代化的研究策略
(一)优化智能性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唯有智能性资源——人,是唯一必要资源。
1、教师培训——智能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1)教师要率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
人,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因为我们在昨日受教育,却在今日教育明日社会的主人。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必然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
(2)给教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 第一个层次:全学科组教师的培训。第二个层次是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定期培养出信息技术教育的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队伍象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
(3)给教师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推进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十分在意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因为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在其自主行为的过程与后来的体味中逐步实现的,是在自己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的过程中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自主意识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4)给教师一个既有压力又充满温馨的氛围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多条信息沟通渠道,为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地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是没有“栅栏”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学校管理,开放的信息通道,教师们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少了些盲从,多了些思考;少了些琐碎,多了些大气,一次次实现自我超越。
2、教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能性资源的核心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网上开辟的师生信道,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2)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 在地理信息技术课和其它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尽量早地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帮助学习。
(3)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 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善教学过程,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
(二)开发知识性资源
建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仅有先进的技术物质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知识性资源。
1、确定学习主题。把学生当前需要学的知识与“以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经验为本”的思想结合起来,在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科教学目标以至对与其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后,确定学生学习的某个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阶段教学设计。
2、组建主题知识库。以“有利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为目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
3、建设班级、个人网页。班级和师生的个人网页是团队智能的集合,是个人的思想、能力、兴趣、品味的充分展现。
(三)建设技术性资源
在信息社会中,智能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技术性资源、环境性资源等是教育的可用资源。
以我县中学为例:地理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应用,以应用促进开发。
2000年,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有两间共100台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地理学科组教师配置了工作计算机,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为方便教师的“教”而设计开发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地理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不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逐渐强化。2001年,学校的校园网初步建成。四通八达的“信息信道”为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四)拓宽环境性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环境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争取领导的重视、争取政策的倾斜、赢得社会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使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新课标环境下 初中地理教育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1
1 初中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地理信息化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将文字、图像以及动画等运用起来,给学生呈现出优美的文字、生动的画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地理的信息化教学具有很多的优点,可是在实际的地理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也会遇到相应的问题。有的教师过于重视地理信息化教学,而忽略了教学内容的实质性。有的教师认为有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把以前的教学模式抛弃,整堂课下来教师都在多媒体上对教学内容、教学的练习题进行展示,这和我们的地理信息化教学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另外,还有些教师虽然表面上运用的是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是实际上还是运用的传统的授课模式,有点换汤不换药的感觉。这部分教师没有改变陈旧的教学设计方式,在教学实际中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得到能力的培养。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让教师减少了在黑板上的板书,可是如果教师过多地把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水平上,这也是违背地理教学的实际目标的。另外,由于多媒体的课堂承载量比较大,学生在接受的时候就比较困难,整个课堂变成教师一个人的教学,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2 优化地理信息化的相关措施
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地理教学的信息化,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第一,在地理课堂上运用动态模拟的方式,将整个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着重阐释。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地理现象的发生富有很强的空间感,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演示,学生接受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实现有效地模拟动态过程,让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比如,在教地球的板块运动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让整个地球的板块的运动过程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轻松。在制作地理教学课件时,地理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目标性学习。
第二,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在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对于地理教师而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另外,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要不断进行交流和合作,针对教学实际课堂上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第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多媒体教学观。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教学具有很大优势,但是在实际课堂的运用中,要适度把握,将各种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这样才能让整个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3 结语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在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的前提下,也要注重课堂的效率,注重课堂的时效性,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多方展示,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多方展示,有利于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在上"气候类型"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观,并让学生比较出各景观的差异;在《荒漠化得开发和防治》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很多沙漠景观图绿洲景观图,沙漠动物景观图。很多课例也可以以歌曲引入,如:在讲《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可以引入--《春天的故事》,在《流域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时可以引入--《黄河颂》。这样优美的画面与悠扬的音乐融合,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其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一下就把学生注意里提到课堂上,进而促使其深入思考,这样让学生在轻松而又愉快的氛围里求解,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 创设地理教学新情境,化静为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感到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恰恰可以克服这一缺陷。例如,在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时,很多同学理解能力较低,无论怎样讲,他们就是想不出气体到底怎么会存在运动,怎么运动。这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们展示动态的课本的实验---玻璃箱里放一碗热水和一碗冰块,观察他们的变化情况,配合上生动的解说,这样直观的画面与板书平面图相结合,直接简单明了点出热力环流的原理,再及时结合生活里一些常见的实例图:空调装在房间上方,热气球飞上天空的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一下就套用起来加深理解。这样就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可感性。
三、变难为易,转化思维,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地理对象的复杂性、广阔性、抽象性、间接性,使人们不可能全部亲身经历或-直接观察。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逼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集文字、图像、图片、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生动形象、色彩斑斓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同时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也对教学起着一定的影响。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一重点和难点时,在没有多媒体之前老师在课堂上作很多版图,用手势比划,然后寄希望于学生发挥想象力,这样往往花费很长时间,还会有很多学生到了高三还没有彻底弄明白。现在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以动态形象全方位地表示出来。比如在昼夜变化时,我们可以给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图,通过演示讲明确指出什么事晨昏线,以及晨昏线时怎么变化的、昼夜是怎么变化的,什么时候昼短,什么时候昼长,不仅不用费口舌,还让学生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已经从多种角度观察过晨昏线的变化,所以在做题时无论给出哪种光照图学生都能在脑海中有相应的空间立体图对应。本节课的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地理课中摆脱考什么教什么的情况,才能使各种教学资源和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课程的开发技能。
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育工具,具有很多优点,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适时、适当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规律,才能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多媒体教学给老师们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不仅要搜集资料,还要制作课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不熟练的老师来说,是一大难事,由此可能产生较重的精神负担和紧张情绪,这就需要广大的地理教师分工协作,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资源共享,共同整合,以减轻压力,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一方面,打破传统的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地里教学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高中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充足的地理信息教育服务,让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游刃有余,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完美的融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去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激发其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修订本)
[2]杜志兴.让教师在学习中成长.甘肃教育.甘肃教育出社
关键词 信息化手段;中学地理;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78-02
自1993年我国提出教育改革至今,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育信息技术历经不断变革,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然演变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是推行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前全国各阶段的教育竞争发展的前沿和法宝,是现代信息技术直接转化为教育效能的具体表现。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提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我国中学的教育资源开发者和教育的实施者也正搭上这列越来越趋向信息化的快车,加快推进新课程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由此,鉴于中学教育的关键性,本文以中学地理教学为出发点,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整合方式,以此推进其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1 中学地理教学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
教育现代化发展以来,国家和各教育部门都给予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的肯定和重视,尤其是十提出“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将信息化发展上升为国家计划。且强调:“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支撑”,“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这是信息技术及教育深化改革融合发展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教育水平,增强教育效果,推进教育公平实现的有效途径。由此分析可知,各阶段各类型教育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以信息化促进多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教育发展模式,以此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而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教育信息化已步入发展的快速道的背景下,其教学信息化发展必须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着力制订信息化建设计划,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来整体规划,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此指导地理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且细化分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应用机制,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推进初中地理教学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模式的转型发展,以此延伸初中地理教育、学习的范围,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
2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整合的目标要求
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资源整合中,应根据教育信息建设的统一规划,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优势,搭建覆盖广泛的校园网络体系,实现宽带网络的“校校通、班班通”,以此有效拓宽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缩小城乡、区域教育教学的差异性,促进教育平等发展,提升教育水平,从而顺应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共享是虚拟教学、远程教育发展的必要支撑,学生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依据自己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在线自学,有效缩短了地理教学、学习的空间距离,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空间。现代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在课堂学习完成之后,灵活利用碎片时间,针对重点或是难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优质教学资源。因此,中学地理教学资源信息化整合中,要紧紧围绕教学个性化、学生自主化、资源共享化的目标,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形成。
提升教师、学生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发展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优化发展带来机遇,但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需要以教师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基础,这样才能发挥优质教学资源应有的作用。由此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应该首先对教师的计算机、多媒体综合运用能力作系统培训,并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对教学资源的选择、评判和理念能力,这样才能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便捷性、开放性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最大化利用。
3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实现信息化整合的实现途径
全面推进校园网路建设,实现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校校通”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需要以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主要涉及宽带网络接入和校园网络教学环境,且重点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国家实施校园网络建设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先解决校园宽带接入问题,接入带宽达到千兆以上,骨干网到二级站带宽达到万兆以上,并以“校校通”的校园网络为建设标准,将数字校园建设目标纳入全面深化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工作之中,打造与全国平均教育水平相适应,具有较高水准的数字化地理教学环境,构建宽带网络全覆盖的校园网络,推动优质地理教学资源在各个中学的流转和共享,以此丰富教学资源,实现数字地理教学资源在更广范围的应用。
加速推进教学资源公共平台的构建,促进教学资源优化发展 依托教学资源公共平台为中学地理师生提供数字教学资源共享与服务,有利于支撑“优质资源校校通、在线网络学习人人通”。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要探索形成数字教育资源的汇聚与使用机制,推动建立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地理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协同服务,并不断拓展覆盖范围,最终建设覆盖全国的数字地理教学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基于远程教育及网络学习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应用服务模式。中学地理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实际上是一个云服务体系的建设,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软、硬件资源的集约共享,降低学校信息化成本和建设难度,以此推动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良性互动,提高应用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服务。
完善加强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及服务机制,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的信息化整合,关键在教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是推动地理教学资源经常性、普遍性整合的必要条件,由此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资源整合中的主体作用,研究鼓励优质地理教学资源深度开发、共享机制,开展形成“一师带一校,一校带多校”“强师带弱师、强校带弱校”的教学资源开发模式,进一步丰富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内容与形式,建立在线开放课程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共享机制,推动中学地理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校内传统课堂与在线课程的有机整合,有效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在满足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4 结语
信息化时代,教育资源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正在经历平台开放、内容开放、校园开放的时代,网络信息化和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知识共享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技术推动力量。在此背景下,中学地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也逐渐将关注点转向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深度融合,以此推进地理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金汝.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陈帅.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下;地理课堂; 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4-01
在以往的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沟通可能从在着种种的阻碍因素。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只是自己讲课而不管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的填鸭式的传统单一的教学已经成为了那时的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学生在长时间接受填鸭式教学的过程中已经习惯了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无法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也阻碍了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产生,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限制。然而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1.地理课堂教学互动现状
通过做了一系列的对学生和我教师的升入调查发现,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喜爱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有一大半的学生都更喜欢那种学生和教师可以再课堂上开展讨论互动的学习方式,而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十分之一的学生是选择能够自主学习,而剩下的一些学生则认为对他们而言任何课堂教学形式都无所谓,因为他们对地理的不感兴趣。因此可以推断出让学生们产生这些想法形成的原因,就是学生习惯了长时间教师对着教材勾划重点,没办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地理课堂学生参与互动的态度我们也做了一些调查,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参与互动的态度的主要特点,当然有一大半的学生是愿意在地理课堂上与教师开展讨论互动的,但是在他们之中还有大部分的学生会害怕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不够优秀,害怕自己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心理。有十分之一的学生对于地理课堂上的开展探讨互动是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这说明他们对这个并没有一点的重视。剩下极少数的学生是不愿意在地理课堂上开展互动。
2.地理课堂教学互动现状的原因
首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在有很多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通过调查可以得知,很多教师现在对地理课堂上开展互动的理念与概念还相对模糊。对于老师来说在课堂上最佳的互动方式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而在课堂上开展互动的目的就是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然而大多数的教师都还只是将课堂教学互动行为作为教学任务一种方式,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热闹的课堂就是互动进行良好的表现。
然后还有另一个原因,便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总希望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掌握更多的内容。教师往往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调动起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的时候,才会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来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最后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互动的时候更多的是偏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传统的教育模式让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因此学生会变得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不会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从而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
3.做好教学准备是收到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教师一般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不会存在大的问题。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只讲课、学生只学习"两层皮现象,教学效果不好。我们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1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现在的中学生对地理课普遍没有多少兴趣,其主要表现是存在着两种看似对立的态度:有些学生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书本便可以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也有的学生觉得地理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没有必要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教育理念,在课内、课外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科与经济、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不仅有用,而且有趣,并且只要认真探索,就一定可以学到手,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之所以感受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系。现代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非常适合地理课程的需要,使课堂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享,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演示板块运动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3.3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要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其自主的活动。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合理且有效的互东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与学生开展互动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互动,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从而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家兴. 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地理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J]. 亚太教育,2016,0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