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三化学元素范文

初三化学元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三化学元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三化学元素

篇1

关键词:初三化学;元素化合物;有效复习;复习模式

复习课的立足点不是所有旧知识的重复,要努力把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织成网,不搞题海战术。元素化合物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容易感知,但比较繁杂,容易混淆。针对这些特点,本文探索了这部分知识复习时的教学模式:

一、复习模式之一――板块复习课

以学生归纳知识网络、整理练习为主,教师梳理归纳为辅。主要环节有:

1.梳理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展示整理知识框架的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展示提升――布置任务,进行练习,讨论展示,互助释疑。

3.穿插巩固,点拨拓展――结合展示情况,对自己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教师点拨,个别释疑。

4.达标测评――教师以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举例:复习课《盐和化肥》】

第一步,先听写盐的化学式(老师不报具体物质的名称,只报盐的统称,学生演板):

(1)4种钾盐;(2)4种钠盐;(3)4种硝酸盐;(4)3种铵盐。

先不报物质名称,让学生的思维发散,由金属离子想到配什么酸根离子,或由酸根离子想到配什么金属离子,然后应用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检查学生的书写情况,订正后由学生归纳出盐的概念。这种操练,有利于化学用语的巩固和盐的概念的再认识。

第二步,继续听写化学式(换一个学生演板,给予适当的化合价要求和名称提示,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

(5)6种盐酸盐;(6)5种硫酸盐;(7)6种碳酸盐;(8)1种磷酸盐。

通过演板,暴露问题,能让基础更差的学生及时补上,落实好“关注全体学生”的理念,盐的俗名、用途等更容易的知识也由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提出问题:这些盐中哪些溶于水?哪些难溶于水?

指导学生查阅溶解性表,边查阅边总结规律;然后复习记忆口诀,检查背诵情况,记住一些重要的盐和碱的溶解性,这将对提高解题能力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是学生一进入高中马上要学习的“离子反应”的知识铺垫,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第四步,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的学法指导。

(1)查阅教材和笔记;(2)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3)写出反应原理。

盐的检验和鉴别方法的学法指导:结束后,学生自己总结要顺利地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具备哪些基础?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有深刻印象。

总之,对待教材采取重视基础、回归课本和提高能力相结合,对待学生采取辅尖和扶差相结合,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这种复习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容易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模式之二――专题拓展课

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化学成绩提升一个层次,它既不是板块复习课的简单重复,也不能流于形式,专题的选择要注意几点:

1.专题选择的原则:要注重“精、透、准、难”四字。“精”指内容要精选;“透”指教师要讲透,学生要吃透;“准”指重点、热点方向要准确;“难”指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专题选择的特征:要具专一性和针对性。即应以一个知识点为重点,赋予相关内容浓缩而成;又应针对学生在前面复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知识缺漏、能力差异、知识点的地位、中考命题的热点来选择专题。比如,针对一些实验设计、实验评价、新信息题等能力题学生无从下手,可以加以总结,对症下药,给学生开设相应的专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形成解题思路方法,掌握解题规律。

3.专题的开设方式:要多样化,增强学生新鲜感。专题的讲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可先开讲座,并配以一定数量的练习,也可以边讲边练;还可以让学生先做,教师批改后评讲、归纳;也可以由教师选出专题,然后让学生编写讲解要点、提纲和练习;最后由教师归纳小结。这样做,在临近中考的气氛中能给学生一些新鲜感、一些“凉”意,增强复习效果。

总之,专题复习课可对板块复习课的复习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三、复习模式之三――试卷讲评课

这种课例,可让学生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提高学业成绩。主要环节有:学生自审分析,互助释疑;教师重点点评,强化拓展;师生互动提问,释疑归纳;达标测评,反思得失。一般以下列内容作为讲评重点:

(1)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对应的知识点;(2)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3)在以往的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4)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5)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6)学生卷面上独到见解的题。

一般会以中等生的卷子为依据,讲解他们的失分情况。立足“透”字,一个题决定要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讲透,二要展开,三要有跟踪练习。切忌面面俱到,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的时间,教师利用这个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篇2

【关键词】用教材教;四元素说;元素;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根据长期的初三化学教学经验,我发现元素的学习往往是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开始,因此这部分教学的成功对后面的学习非常重要。有人说“千法万法,读懂教材是妙法”,读懂教材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因此,我仔细地研读了2012沪教版的化学上册教材,体会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

化学课程标准在认识化学元素一栏提到: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这个观念贯穿在整个初三化学知识体系中,因此元素的学习是初三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元素教学是学生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观念的基础。

二、初识元素

从整体上看,沪教版教材首次提到元素在第一章第二节15页,“木柴、石蜡、砂糖和面粉等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这些物质烧焦或烤焦后得到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正是物质烧焦这一常见的生活现象将学生们带到了元素面前,并且意识到“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

在这段内容之前,教材安排了“空气成分的发现”,为什么如此安排?对化学史稍作研究就可发现其中奥妙。

在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提出,宇宙间只存在火、气、水、土四种元素,它组成万物。元素是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结构单元。这是最早的四元素说。

四元素的说法,经过亚里士多德的发扬光大,才得以有系统的确立。他反对德莫克利特的原子论(即物质是由一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所组成),认为一切物质都由土、水、空气和火组成。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四元素说占据统治地位。直到罗伯特・波义耳才否定了四元素说的错误,使得化学得以迅速发展。他在1661年发表《怀疑派的化学家》,为化学元素作出了科学而明确的定义:“它们应当是某种不由任何其他物质所构成的或是互相构成的、原始的和最简单的物质”。“应该是一些具有确定性质的、实在的、可察觉到的实物,用一般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的某些实物”。这个朴实的科学定义为人们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的组成指明了方向,为使化学逐步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作出划时代的贡献。

由此可见“空气成分的发现”是对四元素说的沉重一击,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史实。在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激发学生对化学史的学习兴趣。

教材在第一章的第三节介绍了元素符号,并明确提出“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

在教学中,这正是激发学习兴趣,开始元素教学的好时机。同时学期刚开始,学习任务较轻,我在周末布置学生背诵1-20号元素名称。学生按五言绝句的方式将20个名称断成四句,朗朗上口,很快就读熟了。趁热打铁,我在第二、三周布置背诵1-20号元素符号,学生们经过两周的准备基本熟练地记住了初三常见的元素符号。

三、再识元素的重要实验

在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介绍了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按照氧气,二氧化碳的学习方法,本节应该先学习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但是并没有,只学习了水的组成。也许是考虑到水的性质太熟悉的原因,可以安排学生自学。

水的组成的发现是对四元素说的再次重击,水的合成否定了水是元素的错误观念。1781年,普利斯特里将氢气和空气放在闭口玻璃瓶中,用电火花引爆,发现瓶的内壁有露珠出现.同年卡文迪许也用不同比例的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反复进行这项实验,确认这种露滴是纯净的水,表明氢是水的一种成分.这时氧气已被发现,卡文迪许又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试验,不仅证明氢和氧化合成水,而且确认大约2份体积的氢与1份体积的氧恰好化合成水。这些实验结果本已毫无疑义地证明了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但卡文迪许却和普利斯特里一样,仍坚持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82年,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用红热的枪筒分解了水蒸汽,才明确提出正确的结论:水不是元素而是氢和氧的化合物,纠正了两千多年来把水当做元素的错误概念。

也许是考虑到发现水的组成是化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必要让学生们重温历史,向化学家们致敬,教材安排了电解水和点燃氢气的实验,虽然实验条件不同,但是也能从当年拉瓦锡的研究角度了解水的组成。

四、“水到渠成”――形成元素概念

化学史的资料显示,到了19世纪初,元素和原子两个概念终于联系到一起了。此时,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道尔顿于1803年提出原子学说,其要点之一: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它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元素的教学出现在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在介绍了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后,学习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遵循了人们认识元素的一般规律,为理解元素的概念做足准备。我们仔细阅读教材74页和75页这部分内容,仅仅100多字,虽然内容很少,但实际上它的相关信息已经大量分散在教材之中,到这里元素的定义水到渠成,不必多说什么。

所以在进行元素教学之前,我就有意识地将人们认识元素的历史渗透进教学中,让学生可以真实地体验当时科学家们的想法,这样也降低了元素的神秘化。告诉学生,今天的我们不必做实验也可以知道许多物质的组成,只要有物质的化学式即可,因此学会根据物质的名称写出化学式很重要,这为后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从“元素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读懂教材是实现新课程提倡的“用教材教”的第一步,然后才能摒弃以往的“教教材”。在具体的实施前教师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判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根据拥有的教学资源预设相应的问题和铺垫,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实现对教材的内容的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篇3

洪盟友

一学期以来,初三化学集备的三位老师能尽心尽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下面就本学期化学备课组所开展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本学期一开始化学每周就排了四节课,而暑假期间也没有进行补课,而明年的中考又提前,故和以往相比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就显得相当紧张。如何解决教学任务与课时之间的矛盾?我们备课组统一认识:功夫要花在备课上,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采取集体主备,个人精备相结合的备课形式。集体备课可以优势互补,统一认识。在集备时我们能做到三统一:即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防止教学过程中不分重点、甚至知识点漏讲等情况的发生。再譬如说哪些内容该补充,在何时补充等,都要在集体备课时明确,做统一安排。集体备课时,还要统一作业内容。学生手头的练习资料很多,但不一定适合,期初集体备课时我们三位化学老师就经过反复研究比较,最终确定以学校征定的练习册和《南安试卷》为必要的练习,其它相辅的练习形式,这样学生既减轻了课业负担,每天又有了有效练习。集体备课不能代替个人备课。要想上出一堂精彩且质量高的课,必须要有个人特有的东西。这就必须个人精备。我们备课形成的教案,不仅要为教学服务,还要为再教学服务.要真正做到为再教学服务,那就要经常写教学反思,在教案后写这节课的得失,改进方法等.在下一次集体备课上进一步完善,共同提高。

除了集体备课外,我们组认真出好每一份复习提纲和单元练习。学生做完后,从做的情况再一次进行修改,为明年做好准备。

本学期共开设了3节公开课,分别是陈娜玲老师的《金属的防护和回收》,洪盟友老师的《金属与金属矿物》、吴长志老师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本学期我们也积极进行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研讨活动,如:盟友师前往慎中参加初三化学校标教研活动,娜玲师参加在平山中学举行的晋江市化学学会的教研活动及在进修学校进行的2012年中考质量分析会等。

本学期,我们也组建了初三化学竞赛培优活动小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辅导,并组织了学生参加2011年晋江市初中化学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高,有一位同学获得晋江三等奖。

篇4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化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的知识1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元素

1.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化合价口诀

正一钾钠银氢氨,正二钙铜镁钡锌,

铝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负一氧负二,

铁变二三碳二四,硝酸盐酸根负一,

碳酸硫酸根负二,二四六硫均齐全。

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4.镁还原氧化铜:Mg+CuO加热Cu+MgO

金属与氧气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

初三化学的知识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2)注意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量液体药品用胶头滴管,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2/3,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N2O2稀有气体CO2其它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察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

思考:(1)液面小于五分之一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三、反应类型

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1)剧烈氧化:如燃烧

(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

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

四、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生铁等;

2、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

①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如N2、Fe等;

②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如H2O、KMnO4等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的化合物。如H2O等。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实验

如右图:两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

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正负两

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说法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分子、原子的性质: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③分子、的子在不断运动;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相同”或“不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相同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三、净化水的方法:

1、常见净水的方法:静置、吸附、过滤、蒸馏。

2、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吸附、过滤、消毒;

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水中的细小颗粒;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颜色和气味。净化效果的是蒸馏。

四、硬水和软水

1、硬水是含有较多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另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泡沫少,有白色浮渣的是硬水。

3、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有:煮沸、蒸馏。

五、爱护水资源

措施:(1)节约用水:一水多用、使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改变习惯减少用水

(2)防治水体污染:

①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②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方法: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初三化学的知识3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

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篇5

关键词:课堂主角;自主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大趋势影响下,新课程改革理念已逐步深入教师,进入课堂,但还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突出。如何让学习的内因发挥主要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角,如何把课堂真正交还与学生成为关键因素。下面我就如何让学生成为化学课堂的主角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乐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因。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生活实际需要或应用出发,也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迁移,还可以给学生分组,既培养学生组内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又可加强学生组间的竞争意识,还需要教师施以适当的激励措施,让学生适当地尝到甜头,促进其学习的良性循环。

比如,利用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迁移,对于对物理较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在初学《物质变化和性质》一节时,可以给他机会让他来分析演示实验或生活中某一现象的物理变化和性质,以区分化学变化和性质;在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就可以让对生物较感性兴趣的同学来发挥;学习相关化学史知识时可以让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来发挥,等等。

二、善于学习

适当组织学生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教师在知识教授与组织上的梯度让学生“踮起脚尖才能够得到,踮起脚尖就能够得到”。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查资料、作对比、画图表……“踮起脚尖够不到,可以搬来凳子”。比如,初三化学元素符号、原子结构图记忆时可以借助元素周期表;化学式书写时,尤其是酸碱盐等书写时,可以借助九年级《化学》下册附录Ⅰ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三、敢于创新、勇于实践

篇6

关键词:“问题链”教学; 初三化学; 复习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12-001

化学复习课是对知识点的归纳,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问题链”的教学方式,是通过一连串有序列、有联系、有中心、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和教师从复习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将所复习的内容进行串联。

一、导入式“问题链”

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对所授内容进行导入。此时设计的问题则需要对之前的课程有所承接,又可以引出后续教课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可乐等碳酸饮料,教师可以就此设置问题进行提问。

教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打开可乐瓶盖,有气泡产生,这是为什么?

学生:打开瓶盖,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随之减小。

教师:回答的很好,那么大家还记得这是什么气体吗?

学生:CO2。

教师:对的,下面我们就系统的复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它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实验室制法如何?用途有哪些?

教师在进行导入式“问题链”的设计时候,要注意问题的循序渐进,开始可以设置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从简到难,逐步深入,引出教学内容和所要复习的知识点,并多给予学生鼓励,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深入式“问题链”

教师在进行引入式“问题链”之后,已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复习内容之中,之后的复习和学习则不能单纯停留在简单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就需要深入式“问题链”的设计,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学习。

比如在进行探究“溶解现象”的复习过程中,根据溶液的相关知识,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个知识点进行问题设置。

教师:溶液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教师: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有什么区别?

学生: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而悬浊液、乳浊液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教师:大家再思考一下,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

学生:不是,例如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教师: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哪些方法可以加快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学生:研细、加热、搅拌。

教师:那么物质溶解过程中会伴随怎样的能量变化?

学生:有些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体;有些物质溶于水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有些物质溶于水温度基本不变,如食盐。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一起来回顾一下。

教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深入式“问题链”复习了溶解现象,复习了溶液的相关内容,也让学生比较系统的复习了本节内容。

三、总结对比性“问题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记忆,还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这个时候就可以对相关问题设置总结对比性的“问题链”。

比如在对初中常见化学元素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在备案的时候可以进行表格制作,将“问题链”设计到表格中(如表1)。

表1:初中常见物质及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

表格的形式形象直观,易于记忆,通过总结对比性的“问题链”,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控知识点,并将知识点与其他相似知识进行区分,对知识记忆更加牢固。

四、讨论式“问题链”

教师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可以针对讨论小组进行问题设计。

比如在进行“氢氧化钠样品的成分探究”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氢氧化钠样品的成分进行讨论及实验(如图1),并针对实验讨论小组进行问题链设计。如

图1:实验方案

本实验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测定检测氢氧化钠含量。

教师: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所选用的酸性溶液为哪种溶液?为什么?

学生: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氢气体,但因为氯化氢气体的产生对二氧化碳气体测定产生影响。使用硫酸进行实验,则需要保证硫酸的量充足,保证所有碳酸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教师:浓硫酸在本次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1:能够吸收水蒸气。

学生2:第一个氢氧化钠装置吸收二氧化碳,反应后氢氧化钠比反应前氢氧化钠增加的质量就是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

学生3: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干扰实验结果。

教师:还有哪些因素会对二氧化碳测定造成干扰?

学生1:氮气可以驱赶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2: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驱赶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3:空气也会对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影响。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内容,扩展知识范围。

“问题链”的设计需要教师对于授课内容和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加入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提高设计的“问题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绮妙.对初三化学单元复习课有效性的反思和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4,09:20-24

[2]吕崧.初三化学复习课中“问题链”教学的实践研究[J]化学教学,2014,09:37-40

篇7

本文对试验区化学剂采出特征进行总结,推算出三元体系各化学剂突破时间,分析了试验区化学剂色谱分离顺序。并分别从吸附机理、体系反应机理、运移路径等方面分析了色谱分离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色谱分离对试验区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总结,并取得了一些认识。

[关键词]三元复合驱 色谱分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E35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141-02

前言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在油层内流动时,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之间的差速运移现象称为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是混合液在多孔介质中运移时的一种特性,分离程度主要受竞争吸附、离子交换、液-液分配、多路径运移、滞留损失等因素的控制[1]。上述几种因素所造成的3种化学剂间的运移速度差异将使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在运移中相互分离开来,从而产生色谱分离现象。

1 试验区化学剂采出特征

1.1 试验区先见聚合物,其次见碱,最后见到表活剂

试验区2009年11月初次检测到碱,此时注入三元液体积0.193PV,试验区2011年3月初次检测到表活剂,此时注入三元液体积0.411PV。

从各化学剂突破时间看,聚合物-碱色谱分离程度较小,相差时间0.041PV;碱-表活剂色谱分离程度居中,相差时间0.218PV;聚合物-表活剂色谱分离程度最大,相差时间0.259PV。色谱分离顺序是先见聚合物,其次见碱,最后见到表活剂。

1.2 化学剂采出差异大,碱、表活剂呈现间歇见剂现象

从各化学剂采出浓度变化看,试验区聚合物采出呈现连续上升趋势,而采出碱、表活剂呈现间歇见剂,过程浓度起伏较大,总体升高趋势。

由于各化学剂采出差异大,间歇见剂和起伏情况,“无因次等浓距”只可定性衡量试验区色谱分离程度。当无因次等浓度C/C0*100%=3时,计算三元复合体系中各组分间的无因次等浓距,其中表面活性剂与碱间为0.62,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间为0.68,碱与聚合物间为0.06。由此可见,表面活性剂与碱和聚合物之间的色谱分离程度比较严重,碱与聚合物之间相对较弱。

1.3 不同井区化学剂突破时间基本相当

从不同井区各化学剂突破时间看,中心区与边部井区基本一致,中心区见碱最早突破时间为注入三元体积0.237PV;边井见碱最早突破时为注入三元体积0.193PV;中心区见表活剂最早突破时间为注入三元体积0.411PV;边井见表活剂突破时间与中心区相同。说明井组色谱分离只发上在“注入井―采出井”流线上,因此色谱分离程度与井网完善程度无关,完善程度高并没有增加单方向注入化学剂的量,色谱分离主要取决于油层发育和连通状况。

2 影响化学剂采出浓度差异的因素分析

2.1 竞争吸附对化学剂采出的影响

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在油层岩石上的吸附是三元复合体系在驱油过程中必然发生的重要物理化学现象之一。由于化学剂的分子结构不同,它们在粘土上的吸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岩石表面将发生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分子间的竞争吸附,对运移速度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化学剂的吸附能力越强,越不容易从岩石表面脱附下来,完成一次“吸附脱附”过程的时间很长。

2.2 离子交换对化学剂采出的影响

油层岩石一般都含有粘土矿物。在实施三元复合驱之前,由于与地层水,各种离子达到了平衡状态。当复合体系注入后,必然产生离子交换现象。离子交换反应式为:H + Na+ = Na + H+。

2.3 液-液分配对化学剂采出的影响

当岩石表面被不可动油膜覆盖时,化学剂将会在溶液和油膜之间发生多次分配现象。某化学剂在油膜中的浓度与它在溶液中浓度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可见分配系数越大,停留时间越长,则运移速度越慢。由于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与原油的分配系数不同,因此必然导致它们在含油孔隙介质中的运移速度也不同。通过室内试验得知,聚合物和碱主要分布在水中,而表活剂在油中分配较多。

2.4 多路径运移对化学剂采出的影响

油层岩石是由大小直径不同的颗粒和胶结物组成的复杂孔隙介质,因此颗粒之间的孔隙喉道的大小也不同。当孔隙喉道直径不大于化学剂分子或分子聚集体半径或回旋半径时,则化学剂无法进入这些孔隙喉道,这种现象称为体积排斥效应。

2.5 油层发育对化学剂采出的影响

一是单一河道发育油层见剂早,见剂量高

试验区两口采油井8-PS2603和8-PS2605见剂程度最高,平均见碱浓度5774mg/L,从碱剂突破时间看,也是试验区碱剂较早突破井。分析原因这两口井为单一河道发育,且连通较好,对比试验区其它井区,在油层物质含量相同情况下,路径运移路程相对较短,因此见剂早,同一时间对比见剂程度高。

二是渗透率低井区表活剂吸附量大,见剂晚

仍以上述2口采油井8-PS2603和8-PS2605为例,这两口井见碱时间早,见碱程度高,但至目前仍未见到表活剂采出。分析原因虽然这两口井以单一河道发育,虽然运移路径缩短,但是渗透率相对较低,平均渗透率0.572?m2,渗透率越低,则滞留量越大,其主要原因是渗透率越低则岩心孔隙内比表面积越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越多;同时孔隙吼道半径也越小,表面活性剂的捕集量越多,因此导致见表活剂较晚。

篇8

关键词:初中 化学 课堂 情景 创设

一、运用化学实验,创设真实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初三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 ,你能想出哪些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了两者 的鉴别。

三、追踪社会热点,创设时尚情境

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是一门孕育着巨大创新机会的学科,它和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无论是生活中接触到的新材料和新药物,还是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社会热门问题都与化学紧密相关。例如“现代化工业生产与技术”,“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新能源”,“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环境”等学科知识都可成为设计教学情境的丰富素材。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相关素材,并与课堂教学适当联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四、拓展探究渠道,创设实践情境

欲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乐此不疲、乐以忘忧,则应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寻找课堂中的“后”探究问题,如组织学生开展调查与研究,网上点击,家庭小实验等。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条件。例如,在学完碳酸盐与盐酸的反应后,引导学生在家里运用厨房物品去探究鸡蛋壳和水垢的成分,并在课堂中汇报实验中的现象、分析和结论,从而真正实现在“做中学,乐中学”。

五、结合学生心理,创设游戏情境

兴趣是有意注意的开始,唯有兴趣,才会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因此,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境进行课堂教学,以化学自身的魅力去诱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一接触就有妙趣横生之感,从而开阔思路。这种课堂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有效地从实践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初三化学元素符号的教学中,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可把重点的元素符号都制成卡片,一面是名称,另一面是符号,然后组织学生做接龙游戏。当教师高举卡片时,被叫的学生要马上说出卡片背面的内容,回答不上来的同学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这样来组织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注意力也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六、运用多种媒体,创设直观情境

篇9

    有的人以为化学只需要背背就能学好;有的人以为化学专门和有毒的物质打交道而退避三舍;有的人以为化学背的东西太多而厌恶……凡此种种,都是对化学学科本身及化学学习的误解。其实,我们人类的生活、科技、生产都与化学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学好化学,才能知道哪些是有害的物质,我们该如何规避和化解;才能知道哪些物质是有益的,我们该如何合成它。因此,学好化学基础知识有利于我们同学将来更好地造福人类,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有利于我们同学为将来的科技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

    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化学跟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同学要积极寻找、发现和获取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如:钢铁为什么久置会生锈?为什么钢铁漆上油漆就不容易生锈?燃料燃烧时为什么鼓入空气,火焰会更旺?潮湿的煤炭为什么会比干燥的煤炭燃烧的更旺?在面粉中加人发酵粉(小苏打),蒸出来的馒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小孔?如果我们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就注意结合这些实际现象,那么学化学就变得生动而有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的东西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正确学习策略

    化学作为九年级的新课程,而我们头脑中的化学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毫无疑问,确实有许多基础性内容需要记忆。任何学习都离不开记忆。因此,我们同学应该学会正确而有效地记忆化学内容。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的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制肥皂、炼制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等等。

    养成好习惯

    复习时应该注意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利用编写提纲、列图表等方式把知识加以系统化。同时,在记忆中可以适度多记些,如我5次记会了,再多记2次,增加学习程度可以使记忆得到巩固。心理学研究指出,一般学习程度以150%为佳,过少或过多地记效果也不好。

    同学可以采用分散记忆的方法来加强记忆,早上与晚上的学习时间由于受到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的影响较少,应有效利时间来记忆材料。有效记忆的方法很多,但共同点是要学会记忆,即要了解记忆过程中的动机作用、组块作用、复习作用。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可灵活运用好的记忆方法。

篇10

关键词:PCK;中学化学;点评;策略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6-0071-03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作为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合金,全面影响着教师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PCK一般包括学科课程的知识、教学策略的知识、学生的知识、自主学习的知识和评价的知识等。PCK有助于教师和研究者更加清晰地界定不同情境、不同主题教学中教师所需的专业教学知识,教学评价者也可以将其作为考察学科教学合理性的透镜[1]。

听评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听评课以“就课论课谈建议”的现象居多,根本还在于缺少对点评的研究。点评究竟应当关注什么?通过点评怎么才能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才能发挥点评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这些问题显得重要而紧迫。

一、课堂实录

这是沪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都看过哈药六厂的广告吧,里面所说的钙铁硒等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元素。同学们是否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元素呢?

生:氮、磷、钾元素。

师:你还能说出哪些元素吗?说出其作用。

(生举例说出铁元素、钙元素等在人体内的作用。)

(师引入元素的概念并板书。说明元素概念的要点,即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论种类不论个数,同种元素的原子中子数可以不同,原子的质量不同。)

师:那么现在的元素共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看课本104页。

(生观看元素周期表,得出元素种类的初步结论。)

师:自然界中有多少元素呢?请同学们看课本75页。

生:共有九十多种。

师:这么多的元素如何分类呢?

生:一般将其分成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师:不同的元素如何表示呢?(讲解一般的书写规律。)

(生判断书写是否正确规范。)

(师讲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即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

(生结合教师提供的练习开展训练。)

……

元素是中学化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具有抽象性强、难于理解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显示了教师主要以知识的讲解为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根本原因还在于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不够全面与完善。听课教师的评课多涉及一些具体的建议,少有触及教学法层面的建议,更没有如何有效促进PCK提升的点评。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应当围绕PCK的提升开展点评,使教研点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基于PCK提升的点评策略及操作

针对课堂实录,笔者围绕化学学科教师PCK所涉及的五个方面知识对教师提出建议,引导教师关注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围绕哪些方面开展研究,以促进教学能力的持续提升。

1.提升PCK需要研究学科课程的知识

学科课程的知识涉及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强化对化学课程的研究与设计能力,了解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充分挖掘资源,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意义建构。[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运用体现了学科发展的过程,蕴含着独特的学科价值,这对于学生深刻领悟学科发展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建立学科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本节课应当以元素概念的建立、理解和运用为主线,把元素这一概念建立在化学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范畴内,并与物质结构知识相联系,使学生对元素的理解与运用更加灵活自如,关注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提高。

2.提升PCK需要研究教学策略的知识

教学策略的知识是指为了促进目标达成而选用的基本方法,包括设计的策略、实施的策略等。设计的策略是指合理规划选择教学目标达成的路径,如情境设置、问题提出、实验运用、探究设计等;实施的策略是围绕教学目标达成而运用的相对固定的程序和方法,如教学环节的有效衔接、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等。教学策略的选择及教学表征的关键应当体现“整合”与“转化”,教师要紧紧围绕“促进学生的理解”进行加工与重组,将化学学科知识转化得学生易于理解。[3]

元素的抽象性很强,元素概念的建立与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策略上应当采取类比的方式寻求突破。设计过程如下:世界上有无数的建筑物,建筑物都是由建材组成的,建材中的钢材也有许多不同品种,如螺纹钢、钢筋、钢板、钢丝等,但不同的钢材都具有相同的成分。在此,教师将建筑物类比为物质;建材类比为元素;具体某品种建材类比为原子,从而得出“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等重要结论,有效促进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3.提升PCK需要研究学生的知识

学生的知识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兴趣、习惯、方法、特点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分析,成功的教师并不是只对概念、原则或理论有所理解,而是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分析出大多数学习者对某一知识可以理解到什么程度,哪些是学习者最可能误解、犯错的地方,引导学生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取新知,发展能力。[4]

本节课中在课堂情境创设与运用过程中应坚持做到四个“贴近”,即“贴近生活经验、贴近学生知识、贴近思维过程、贴近生产实际”。通过“人体缺钙的危害及补充钙质的办法”这一问题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经验中找到知识的“亲近感”;采取对相应原子内部结构的简要分析增加对核电荷数等概念的理解,为元素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使学生在贴近原有知识中形成新知的“认同感”;通过类比的方式加强元素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元素概念的迁移运用,使学生在贴近思维的发展中保持新知的“探究感”;通过联系工业生产中元素含量的测定与调节等知识,彰显学科的价值,使学生在贴近生产实际的运用中建立学科的“归宿感”,形成探究学科知识的内驱力。

4.提升PCK需要研究自主学习的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学习从本质上讲是学生通过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而悟出来的,自主学习的知识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开展的时机、方式、评价以及展示等内容,课堂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应当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营造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相互碰撞中获取新知,发展能力。

本节课中关于元素的种类以及元素符号的书写等内容,均应当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精心编制自学提纲,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个体自学探究新知,小组讨论相互碰撞,自学展示交流成果、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新知。

5.提升PCK需要研究评价的知识

评价的知识包括对学习效果的测评纬度和测量方法,课堂评价可以对过程,或对目标达成进行评价,课堂评价的方式可以采取有效的训练或检测,以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与客观评价,调控教学进程。

本节课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形成性检测,采取判断正误、选择、填空等形式,题量控制在7―8道题目,时间控制在5―8分钟,通过有效检测促进元素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巡视,了解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以及时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

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应当是动态的、生成的。PCK的提升一般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此阶段的点评侧重于向教师提出明确而具体的建议和要求,解决教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此阶段的点评应当增加对比分析的案例和素材,提供不同的设计思路与操作路径,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依据;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此阶段的点评需要帮助教师提炼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解决好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问题。教研点评需要理解并把握学科PCK的内涵和特征,引导教师在多次的反思中不断重构,逐渐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科教学知识。

参考文献:

[1]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7.

[2]王峰.对教师PCK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学,2013(9).

篇11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对象 过程 方法 收获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预示着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从表面形式的课程改革回归到教育本质,即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抓住育人根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的成长为根本,向学生的未来成长方向前进。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首要问题,主要是放大了化学的应试,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素养培养。初中化学老师长年经营于一个年级的教学当中,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注定了教师自身素养很难达到很高的高度,不少初中化学老师不能将化学教学建立在大学科领域去培养学生的学科r值、思想方法以及学科知识体系。

所以,我认为学科启蒙性这一基本目标应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关注点,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从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的高度立意,追求有学科品质的教学。

在这种教育期望之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彰显四个关键特征,以满足教育本质的现实需求。

一、明确的教育对象和内容

化学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的学生,教学改革,是为了改掉现存的不合理的部分,剔除功利的、浮躁的追求,并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修正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从现存的实践出发,回到“人”这一主体对象,才能确定改革的真正目标和方向,也才可能开展有效的改革。

化学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学科知识、核心思想和基本概念等这些更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构成部分,开展教学首先当围绕这部分进行。

就初中化学而言,氧气性质和实验室制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都是重要知识。物质的转化、分类及物质结构如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物质的多样性与物质间相互转化,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观点,物质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观点,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相互联系的观点,化学变化中能量与质量守恒的观点,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观点等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形成的核心学科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清楚学科重要知识、核心概念和基本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可就事论事,应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原子论、分子论及元素周期律的发展,透过整个研究进程就发现互相之间的联系和规律,更看出化学史的发展历程和化学对人类进步做出的推动。

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近年来各种教学模式甚嚣尘上,洋思、杜郎口以及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等等,大量无效的讨论引入课堂,热闹之后,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教学活动把改革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混淆,模糊了课堂教学方法与目标对象的不同。

化学教学当回归本质,形式模式不重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无外乎提高兴趣和培养能力。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化学学科兴趣培养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一是实验教学。实验可以增强学习兴趣,现场体验实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等,更何况这些附加值会反过来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二是化学教学不能只是讲题。化学课堂除了讲题应该还有其他很多知识需要传授。比如化学历史、化学与社会、优秀化学家故事、化学发展等等,包括各种化学情境,情境可以是实验性的,可以是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可以是科学史料或前沿科技的。即使做题也该是在情境之中完成,而不是孤立的为做题而做题。

三、高效而明晰的教学过程

彰显教育本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其过程应该是高效明晰的,目标明确,对象清楚,没有太多的形式和炒作,也不需要过度的复杂机械。简洁的课堂教学过程体现在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去除修饰,平淡是真,顺应学习规律,老师做好引导。其次,明确具体的聚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根本。第三,把握基本的核心要素,适合是最好的选择。

四、愉悦的感受,合理的学习收获

每件事情都有其自身规律,化学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流互动的活动,要让师生做到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或者沉浸在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感觉要自然。这种自然的感觉使人精神轻松、身心愉悦,既能更好地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也有助于师生水平的更好发挥,核心素养的自然渗透。

一堂课完成后,不是首先看教学进度完成与否,而是回顾本节课自己讲授了什么?学生收获有什么?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在本节课如何得到了体现?

篇12

“生本理念” 初中化学 校本作业 设计策略

作业一直以来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新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作业新的功能和内涵,它不仅具有基本的检查、甄别、反馈的作用,更应具有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的重要作用。因此,当前作业的设计应基于新课程理念,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知识和技能。

化学世界变化无穷,让刚入门的初三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探究欲望,但是应试背景下大量以教辅习题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作业,很容易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大部分同学对化学的学习望而却步。我们必须改变当前传统作业低效的问题,不让同学们把作业当成负担,而要让同学们从作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感受到化学的魅力。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初三化学备课组基于以上思考,对作业教学进行改革,积极探索“生本”理念下的校本作业模式。本文就这种作业模式的设计思想、具体策略和实例以及评价改革做简要描述,望能给这一领域的研究者和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趣味化入手,发展学习兴趣

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笔形式,以批判和发展的眼光继承和发扬传统化学作业的优点,抛弃繁、难、旧的弊端,淡化作业布置单一化、机械化的痕迹,以发展学生为目的,以化学学科特点为依托,设计化学趣味浓厚、形式多样化的作业。结合笔者经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内容为例,整理出各种类型的校本作业模式和内容(见表1)。

进行这样的改革后,作业的形式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学生玩中学,提升学习兴趣;作业多样化,拓展学生知识面;作业个性化,促进自主学习;作业问题化,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化选择,满足个性需求

传统的作业更多的是提前预设好了,而校本作业针对本校学生的需要,给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制取氧气一课中,作业设计如下:

1.课堂完成自编《校本作业》中的基础知识填空和迁移应用

基础知识共四题。第一题是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第二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填空,第三题是催化剂概念填空,第四题是分解反应概念填空。迁移应用部分也是四道题,分别对应基础知识的四个知识点设计的练习题目。利用课堂时间完成并讲评这些内容,可以强化学生双基。

2.课后作业:整理实验室制取氧气、收集氧气的装置

提出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整理装置,是基于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基本仪器、学会组装仪器的角度考虑,同时也有利于发挥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擅长文字类总结的、擅长画画的学生都能分别在作业中收获成功。

3.班级讨论版贴出讨论性问题:高锰酸钾反应剩余物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

这个问题产生于在实验室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新催化剂的时候。在同学们实验了各种身边的物质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后,有同学将已反应完的高锰酸钾试管内的剩余物往过氧化氢溶液中添加,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的现象,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素材。于是,在实验课的最后环节,在强调了安全性的前提下,让所有学生都做了这个实验,并且对现象做深入分析。特别明显的现象就是反应剧烈并产生大量气泡,放出大量热,同时试管内液体变色,有的紫红色明显,有的墨绿色明显。学生有很多观点,比如有的同学认为,该现象证明了高锰酸钾反应后的确有二氧化锰生成,所以有明显的催化效果;又有同学提出,刚才做过二氧化锰的催化剂实验,没有这么剧烈。能解决的问题和学生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下让学生继续思考。在班级贴出“讨论版”,对这种有点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不留名地畅所欲言,最终有同学百度到了答案,剩余的高锰酸钾还可以与过氧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生成性资源的利用,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以及查阅资料等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催化剂这个知识块的效率。

在这一课的作业设计中,课内课后作业重点不同,作业形式多样,作业难度不同,但是能尽量地满足各种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三、科学化设计,做到质与量的协调

真正高效的作业,应进行科学化设计:要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基准,应从学科体系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不仅要关注趣味性和学科性,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更要达到质与量的协调。作业的目标和内容、环节设计及评价方式等都要进行合理的科学化设计。

1.作业的目标和内容的科学设计

编制校本作业,应充分研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对整个学科课程有整体的把握。仔细研读教材,把课程目标细化到每课题、每课时目标,制定每课题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备课时,根据所要达成教学目标,对哪些内容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当堂落实,哪些内容须通过作业在课外落实,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样设计出来的作业,目标明确,既保证了内容对应目标的“准确”性,也保证了量的“精确”性。这是保证作业内容与量的科学设计的前提。

例如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三单元元素一课中,作业设计如下:

(1)课堂完成教材“练习与应用”题目及自编《校本作业》

人教版教材在本节课题的“练习与应用”环节设计了6道题目。第1题填空题,要求写出“O”与“2H”这两种符号的意义并列举了一系列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的物质,让同学们来认识这两种元素的存在、元素符号、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第2题是5道选择题,分别对应的知识要求是认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认识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认识物质由元素组成,认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密切,认识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元素格能获取的信息。第3、4、5题分别是给出几种常见元素,要求书写元素符号、中文名称或改正已有的错误。第6题是给出了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请学生查阅它们的元素名称和符号,并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关的实例。

这6道题目很精练,题目设计符合以下新课标的要求:第一,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第二,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第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第四,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1]充分利用这些教材题目,可以避免大量的重复作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自编《校本作业》中设计有2道题,内容都是结合原子结构的知识加强对元素的认识。这2道题是教材题目的延伸和拓展,并且结合了学生学情来设计,从认知特点出发,联系前后知识,便于学生建构完善自己对原子、分子、元素、物质等知识的认知体系。

(2)课后作业:熟记1-20号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参加“元素翻翻乐”游戏

课标要求中的第2点: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这是课标要求的重点也是难点。快速且准确地记忆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较花时间,适合在课后完成。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有厌烦情绪,科学地分析学生学情、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后,对于这个作业,设计了“寓教于乐”的“元素翻翻乐”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游戏内容是将制作好的卡片(写有元素符号,1-20号元素或其他常见元素各2张)背面朝上放桌上,由学生随机翻取2张卡片,每找到2张相同的元素就要求大声说出元素的名称,然后继续直到翻出所有卡片为止。记录学生所用时间进行比赛。学生在“玩中学”,并且乐于学。

(3)周末小调查:分析你的学号所对应的元素,举例说明生活中与它们有关的事例。推荐阅读书目:《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对元素的存在非常感兴趣,提问了很多关于生活中与元素有关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周末作业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并深入研究。这不仅扩展学生知识面,更是对价值观的培养。

在本节课的作业设计中,课堂练习丰富而基础性强,课后作业简洁有趣,周末作业拓展能力。作业形式多样有趣,更重要的是它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标准,以学生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科学设计,保证了作业的质与量的协调统一。

作业内容除了来自课前的预设,还应关注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这种作业更有实效性。比如在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化学、学会观察的习惯,我们布置了一些家庭小实验。对于家庭小实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有较多学生能够反馈实验现象以及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这些提问,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将个别有价值的问题在全班提出,作为全体同学的探究作业。这种作业,是对家庭实验的深入挖掘,主旨在于提升学生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只停留于“看热闹”似的观察实验。

2.作业设计环节的科学设计

校本作业要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因材施教。为了便于强化基础、鼓励探究、促进提升,我校的校本作业分为3个环节:课前小测、课堂练习和课后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校本作业设计环节与形式

课前小测是基础知识自测。可以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激励了互助学习。也激励在其他学科较弱的同学一开始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化学学科上获得成功。

课堂练习以教材为主,自编《校本作业》为辅。深挖课本资源,避免依赖练习册而忽视了教材的作用。避免脱离教材,使课本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题目不要多,要精,尽量都课上完成,当堂反馈,有实效性,便于学生明确知识点。同时注意开发课堂生成性问题,便于知识的深化,提升课堂的思维含量。

课后作业的形式则个性化与多样化。既是学习的延伸,又发展了多种能力和对化学的兴趣。

3.评价方式科学设计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外,可以积极拓展学生甚至家长参与的多元化评价主体。根据作业的不同,采取教师、师―生、生―生、师―生―家长等多元主体的评价方式。将对错式评价发展为交流式评价,将沉默性评价发展为期待性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发展为过程性评价。

这样的评价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达到校本作业的目的。

基于“生本”理念下的校本作业,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发展需要来进行设计与实施。注重趣味性,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同时也兼顾科学性。让学生真正感觉到作业是为他们而设计、布置,让学生爱上了作业,也让学生爱上了化学。这种作业模式,不仅减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负担,使学生们高效地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作业参与各种活动,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无定法,对于校本作业的设计也是如此。优质的校本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遵循科学规律,把握教情和学情,用自己的细心和耐性去寻找作业与学生发展的结合点,就肯定能在校本作业的设计和实施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校本作业的研究促进我们教师从立足学科本源、关注学生发展等视角反思教学,提升了教师对课程整体的理解与实施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整合;微观现象

化学属于传统的自然学科,自然学科的特点是严谨、具体、形象。在传统教学中囿于条件限制,我们只能局限在理论解说和实验室操作两个环节进行互补认知,但是有些化学现象和概念理论解说乏力,而实验操作又无法全部进行。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集影声一体的多媒体走进了化学课堂。这样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学生无法观察到的微观化学世界给大家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多形式、多角度地认知化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鉴于此,笔者特此总结几条初中化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驱动力。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厌烦,所以化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宣讲,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形象、活泼的知识展示方式来吸引学生兴趣。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初三化学《海水中的化学》时,我们无法将海水搬运到实验室,学生大多也无法想象海洋中丰富的化学矿产资源。这时候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视频、动画的形式带大家到大海深处发现和探索,为学生开拓了全新的广阔的海洋化学背景,

让抽象的知识通过直接、形象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多感官刺激,满

足了学生猎奇、求知的双重探索欲望,充分激活探索和学习兴趣。

二、借助媒体动画,展示微观世界

宏观现象和物质我们可以在实验室通过肉眼观察,但是微观反应和变化即便通过显微镜也无法进行仔细观察。如果只靠教师微不足道的口头描述来想象,那肯定会出现理解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多媒体视频和动画来将微观化学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将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微观世界,掌握化学变化的本质。

如我们在学习鲁教版《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笔者就通过科普视频和动画,让大家观察化学物质:钙、铁、锌等是如何在身体里结合、反应,最终起到保健的作用;学习《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时,通过微观化学模拟实验让大家观看钢铁是如何与氧分子反应产生Fe2O3的,这样便于大家针对形成铁锈的条件来推理如何防

护钢铁生锈。这样引导,不但有助于展示抽象的化学知识,更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创新。

三、借助媒体模拟,完成高难实验

化学实验的条件千姿百态,其反应程度也各有强弱,反应时间长短不一,也有的实验对有毒气体收集操作要求高,这样无疑都给我们的动手实验带来了困难。这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中束手无策的实验,就可以借助媒体模拟实验来引导学生认知和学习。形象、直观的模拟实验可以具体慢放到每一个细节,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比如在学习《远离有毒物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摄入重金属和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会破坏我们身体机能的知识,因为接触有毒物质,怕出纰漏影响学生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实验来完成:先观看多种金属中毒和气体中毒的科普资料篇,大致掌握中毒后的症状,然后再选几样常见的作为重点。比如一氧化碳中毒的微观原理给学生进行实验模式。这样大家不但认识了有毒物质,而且掌握其对应的中毒原理及症状,对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规避风险奠定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的实验过程,情况逼真,可见度大,可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形象信息,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化学知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5分钟,这点时间只够学生认知化学概念

和基本现象,大量的知识拓展要在课下完成。传统的知识拓展就是到阅览室看书,在汗牛充栋的阅览室想找到我们需要的材料很难。所以,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知识拓展。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用途、工业生产、环境问题时,可让学生先查找资料,制作软件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于局域网中,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收集,找出有用的资料进行处理,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网上的资源不但更新快,而且容易搜集,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学习有关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网络这个拓展知识的园地。

上文是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如何整合初中化学和信息技术的心得体会。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抱残守缺,要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巧妙利用多媒体来化解抽象知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教学,使教学的每一步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高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是我们的辅助工具,我们切不可为了省事而滥用。

参考文献:

篇14

《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我国的新技术革命,与人类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生物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为他们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从学科大纲的直观解释上看,生物学和化学都提到和工业、农业、科学、生活、生产等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从教学目的上看,均有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相同点;尤其在思想情感方面,更有培养热爱自然、环保、勇于探索、有科学精神等方面高度的相似和联系。

二、知识内容上的联系

比较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发现化学中的每一章几乎都涉及到了化学内容,相同之处还有一些基本用语、实验操作、探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中的“物质变化和性质”与生物学的“消化和吸收”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相联系;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空气”与生物学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相联系;第三单元中物质构成的奥妙中的“分子和原子”与生物学的“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相联系;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的“爱护水资源”与生物学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节水农业”等相联系;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与生物学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等相联系;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与生物学的“光合作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联系;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生物学的“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相联系;第九单元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生物学的“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相联系;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与生物学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相联系;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的“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与生物学的“人体的营养”及“健康地生活”等相联系;除章节内容外,还有“走进实验室”的共同要求及科学探究的方法等。

三、课程编排上的联系

化学与生物学的知识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仔细分析,生物在初一、初二开设,化学在初三开设,是有科学意义的。目前深圳市初中生物学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年级两学年开设,每周2课时,初二下学期进行深圳市生物会考结业考试,考生成绩不直接计入总分,但作为中考录取参考分数;化学课程安排在初三一年,每周4课时,作为中考学科以总分40分计入中考成绩。相对于生物课程而言,化学教学进度快、教学任务重,生物学的学习对初中化学具有铺垫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生物和化学的教学安排,尤其是已完成学习的生物知识如何能应用到初三的化学教学中,更是值得分析、思考和探究。既然生物与化学不分家,那么无论生物与化学教师单独备课授课,还是生化教研组集体备课,针对生物与化学中的具体内容及相互联系,应在适当时机下做好“加减法”,加强对学科间的整合。生物老师在初一、初二教学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化学知识提前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化学、感知化学的兴趣,针对化学里重复出现的生物学知识可以适时重复;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全局意识,综合备课,针对不同初一、初二生物学里学过相关化学内容要要善于利用、做好衔接,生物学里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轻略带过,重点强调知识上的不同之处,这样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生物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实验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致相同的实验室布局,相同的学生安全守则等;(2)实验前的准备、试验后的仪器及剩余药品、废弃物品的处置;(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步骤要求;(4)常规仪器破损后的处理、发生实验伤害后的应急处理等。

2.知识内容存在联系的应用实例。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题,是学习化学的开始,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经常出现的考题就有:(中考真题)以下属于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B.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C.馒头变质发霉D.冰块从冰箱拿出后融化本题中的ABC选项都属于初一初二生物学里涉及到的知识,考察的是化学变化的概念理解,教师在准备这学时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将这节课与生物学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导入案例如下: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但是在学习化学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生物知识。(利用“化学课复习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请问谁可以告诉我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哪些物质?又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消耗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有机物和氧气。师:很好,看来初一的生物知识大家都掌握得很好。那再请问:二氧化碳和水与有机物和氧气是相同物质吗?生:是……不是……可能是……师:很好,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样,大家再思考思考,我们呼吸需要氧气,那我们能否用二氧化碳或者水来替代氧气呢?生:不能,没有氧气,只呼吸二氧化碳,我们会死的……师:嗯,很好,大家现在就知道氧气的重要性了,我们以后学习氧气的时候,就得认真了。那我们是不是由此可以证明:氧气和二氧化碳及水是不同的物质呢?……(学生讨论)师:是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及水是不同的物质,我告诉大家,因为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氧气和有机物,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某些物质生成了另外的、不同的、新的物质,在化学中,这样的变化就叫化学变化……本课时就顺利地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学知识顺利过渡到了化学学科的学习,并且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联系,还复习了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当然,在“化学变化”的讲解中,我们还可以联系生物学学习过的呼吸作用、食物消化吸收、腐烂分解、发霉变质等同样属于化学变化,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概念的诠释,既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