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教育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教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宏观背景下,当人们因收入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把希冀的目光再度投向教育,注视学校的微妙时刻,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就成当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作为一名有近三十年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地理教师,我也在辗转腾挪扬弃吸纳之中探寻着自己的高效课堂之路。面对一茬又一茬的新生学子,尤其是经过新课程改革洗礼的高一新生,怎样使他们学业达标,学得精彩,单靠传统方法技艺已经远远不够!他们要的不是偶尔一节两节课的精彩。不想单靠自己刻苦努力获取优异成绩,他要的是每一节课堂上都有的欢乐,受益与美轮美奂般愉悦的心情,你若不给,他们的兴趣会义无反顾地转向他方!
鉴于如些严峻而全新的教学生态环境,撷取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精华,用科学系统、新颖时尚的手法来重塑全新的地理课堂,是我目前正在尝试探索的目标。其中“基于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处理的教学设计探究”,是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高中地理教材重难点梳理
以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Ⅰ为例,全册五章十六节二十二课时。参考教学大纲要求,筛选出的教学重点三十八个,教学难点三十四个。再根据关联分类,重难点完全一致(即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有六个课时。重点包含难点,难点只是重点的核心或一部分有十三课时,剩下的就是难点与重点关联不大的为三课时。
实际上,在日常备课过程中,对教材重难点的完全一致、兼容并包或者关联不大等关系往往忽略。主要是它对单一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影响较小,只有对全册教材统备时,它才能显示出模式化处理的优势!而正常备课中关注更多的是重难点的属性分类,我校地理教研室,根据多年实践将其分成认知类重难点、理解类重难点和应用类重难点。由于它来源于教学实践,经过多轮应用反馈升华而成,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效果一般都很好!
仍以前面的标准为例,全册五章二十二课时中,属认知类重点有二十一个,难点五个;属理解类重点七个, 难点是十二个;属应用类重点九个,难点十六个。
很明显,这样的划分是基于教学设计对教材重难点的实用性处理,不妥之处肯定存在。但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探索中,在高效课堂应用创新中,性效则果非常明显!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处理建议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检验教学方案有效性并做出想应修改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来提高教学系统的效率,因此教学设计又可称为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的教学设计分为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检测评价设计。其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而对教材重难点问题的处理设计又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怎样围绕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而设置的情景、问题是否科学合理,是决定这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 , 我们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分析归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重难点,进行不同的材料搜集,问题情境设置,组织不同的学生课堂活动,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探索高效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关键词]全过程技能培养 地理教学论 课程群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黄莉敏(1969- ),女,湖北潜江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柯新利(1977- ),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为GIS与高等教育管理。(湖北 咸宁 437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北科技学院重点教学立项“基于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1Z01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122-02
一、高师院校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研究与建设现状
自2005年以来,有学者打破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僵化研究范式,提出了“课程群”建设这一全新概念,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一组课程集群。课程群建设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从有限的研究文献看,主要对课程群建设的意义、内涵、原则以及课程群建设目标、课程分解与组合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理论探索。
在地理教学论领域有关课程群建设的文献仅有二篇,最早进行研究的是重庆师范大学的李晴教授,她介绍了本校地理教学论课程一分为四的举措,并提出了在教学方法、媒体与课程评价上的改革思想。内江师范学院进行了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安排的构想。在少数部属院校,地理教学论进行课程群改革业已先行,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由于改革的初衷不同,这些院校的地理教学论课程开设各有侧重。总的来看,目前高师院校进行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改革,还未普及和深入,仅仅是停留在将地理教学论课程分解为几门独立课程,各自为营进行教学的层面,缺乏从师范生就业需求和课程间内在联系的角度进行系统建设层面的研究。
二、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的建设
(一)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界、高等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中小学进入新课程体系后,急需一批能够迅速适应和胜任新课改教学的教师,这种需求使得中学职场更追求师范毕业生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教学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近三年的就业招聘市场行情显示,中学地理教师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双门槛准入制度,笔试包括做课改高考试卷、测试题、习题、设计教案,面试包括讲课、说课、分析试题、画图等。有些学校对讲课和教案设计还附加指定教学方法和技能条件,比如要求运用案例教学法讲解“工业的区位选择”,运用实验法讲解“锋面”,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设计“洋流”一节教案等等,“以技取人”。拥有高超的教学技能可以提高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师范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因此,构建 “一个中心,三个维度”,由最能反映师范技能的六门技能型课程“地理教学概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实验技能”“地理教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组成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结构体系,已成为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方向所在和当务之急。
(二)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课程群建设有别于课程建设中的单兵作战和单一课程内部的吐故纳新,它立足于大课程建设,既对几门课程内容进行融合,又对融合后的大课程进行分解,因而课程群建设内容应该与以往课程建设内容、精品课程建设内容有较大区别。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内容,既要紧紧围绕“技能”,充分体现课程群建设的内涵与特征,又要使建设具有系统性,发挥课程群建设产生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功能。
1.制定教学大纲。要结合基础教育地理新课程理念价值取向、功能特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总结归纳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的地理新课程教学技能种类,将不同种类教学技能分别对应纳入“三维一体”相应课程中,然后在大课程框架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基于全过程技能培养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的总教学大纲和群下各门课程的分教学大纲。
2.教学内容的融合与分解。群内课程内容的相关性、融合与分解性及课程实施的相对独立性是课程群的典型特点。针对地理教学论的课程特色,将原有独立单一的课程“地理教学论”内容进行分解,弄清分解后的“地理教学概论”与“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技能实训”“地理教学研究”“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课程间的关系,是总分关系,补充关系,拓展延伸关系,上下游关系,还是交叉渗透关系?或几者兼有?各门课程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删重增新,进行不同课程内容的对接与融合?厘清各门课程所侧重的技能,确定先后学习的逻辑顺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各门课程的衔接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课程性质的定位。
3.课程群教材建设。迄今为止,“三维一体”课程群中的多门课程无专门教材和教参,如“地理教学概论”“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中学地理实验技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课程,目前市场上有三个版本的教参:王民、仲小敏的《地理教学论(第2版)》(2010年)、曹琦主编的《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原理与方法》(2005年)、白文新主编的《中学地理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2011年),“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课仅有华东师范大学段玉山教授主编的《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2003年)。这些资源中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技能内容的取舍、编写的角度各有侧重,是很好的教学参考,但要突出全过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尚需进行课程群教材的全面创新开发与建设。
4.课程群团队建设。教师是课程建设中最具活力、可塑性最强和实施课程群建设最关键的因素。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已成为我国改革高校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首先,要明确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共同发展目标,始终坚持团队与个人的捆绑式互动,个人荣誉服从团队荣誉;其次,所授群内各门课程建设以课程群大目标为总向,课程之间进行关联协作建设;再次,以“教研项目”驱动教学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协作互动,实行教学与教研双轨并行,展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先进性;最后,建设一支以中学地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海外兵团”实战部队援助教学团队,即在“课堂技能理论教学课堂技能操作应用课后技能实践落实”三段式教学体系中,涉及课堂技能操作应用和课后技能实践的内容,请“海外兵团”作出观摩指导和技能示范教学,同时,参与相关技能教学问题的教研活动和教学立项,通过这些举措形成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的最大合力。
(三)全过程技能培养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保障机制
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和落实全过程技能培养,需要建立课内、课外、教学模式和评价等方面的保障机制。
1.课堂教学以技能操作与应用为本,确保全程技能化。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要实施全过程技能培养,首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技能操作与应用为本,始终体现“课堂技能的全过程性”,因此,必须摒弃传统以知识理解与掌握为目标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将技能操作与应用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运用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最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倡导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法、项目教学法、研究性学习等;在教学程序上,主张教学知识与技能理论讲解(教师)案例呈现与解析(学生为主)技能设计与表现(学生)技能检测与反馈(学生)技能反思与申诉的教学程序,保障技能培养的可操作化、全过程性。
2.建立完善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夯实所学技能。课堂教学仅仅是室内的练兵场,要使培养的人才技能娴熟、适应社会,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进行相应的职场预习。首先,确立实训内容,指出“地理教学概论”“地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学地理教学研究”四门课程中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实训;其次,确定实践性的环节,如实验、课程设计、见习、实习、顶岗、毕业设计等;再次,设计和规划实践环境场所、实践实习阶段、周期长短、内容等;最后,制定相应的实训实践实习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一体化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夯实各项师范技能,保障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
3.构建“1+2+3”模式,形成课程群建设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在课程建设改革中常见的有单一课程模式和精品课程模式,这类模式专门针对独立课程,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和建设经验。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是多门相互关联的课程(“点”)组成的“集群”(“面”),比独立课程建设面大,“面”上建设的要求与独立的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要求不同,建设的模式也与独立课程、精品课程迥异,既要考虑群内独立课程建设的个体性,又要把握群体课程建设的整体性。
根据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内相互关联的课程内容、具有合力的团队群体,凸显技能操作的课堂内外实训和经济学“集群”概念的内涵,可构建课程群负责人制的突出团队群策群力的“合零为整”的“1+2+3”模式,即1个龙头、2个抓手、3个环节。团队合力重点建设群内1门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辐射示范其他课程建设;以教学研究和“点”“面”结合的课程群管理这两个着力点为抓手,保证课程群建设的先进性和整体性;落实课程群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技能培训教学程序,单门课程和课程群的实训实践实习体系,以及地理教学论课程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三个环节。通过“1+2+3”模式对地理教学论课程群进行建设,可以保证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和管理中,保障课程群质量建设形成强大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产生“1+2+3>6”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4.设计体现全过程技能培养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监督机制。要使地理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确保落实全过程技能培养,有必要设计凸显全过程技能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群建设内容、课堂教学、实践实习体系、教学模式四大模块内容,并采取教学团队自评、学生学习座谈、同行与团队协商式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主体与方式,通过建立评估机制,保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达标。
[参考文献]
[1]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2]李晴.地理学科教学论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3]卢小丽,杨梅,李尤.高师地理教育课程群建设的探析及构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
[4]黄莉敏,钟儒刚.构建基于技能培养的高师地理教学论课程群[J].教育与职业,2012(18).
第一,“案例教学(case method )”于1870年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其目的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期达到对法律规则的理解,从而掌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种教学方式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并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最终推广到了全世界,在不同学科教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案例教学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构成要素: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某种情境的记录或是描述,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常应包含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含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仅是对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最早倡导案例教学的先驱人物,哈佛大学Charles・I・Gragg教授曾撰文指出,正是“因为智慧不是经由别人直接告知而得来的”(because wisdom can't be told),所以才有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这一信念决定了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应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 ”、“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第二,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实践性等特点,但是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能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对象是现成的知识和总结,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完成训练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学生需要承担更大的学习责任,可任意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等方式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协作性及研究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案例教学因此而具有主体性价值、教育学价值和一定的社会价值。
第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对典型的地理现象(包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剖析,达到对地理原理规律的深刻理解,进而举一反三,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性,掌握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和相关技能。
地理案例教学基本上遵循以下流程:
教师:精选案例---讲解案例---重难点及学习方法分析---介绍学习资源、组织引导探究---改造扩宽案例---案例制作及实现---评价教学
学生:产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并取得成果---参与教学评价活动
在实践过程中,成功的案例教学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包括案例选择、知识储备、表达陈述能力、机制保障等等。但是,在高中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是完全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探究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精力旺盛,对外部世界充满兴趣,有很强的求知欲,只要能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地理课堂必将变得更加高效。
四、合适的教学设计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地理案例教学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①材料的独特性和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地理案例的可选择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现象都可以用作案例的素材。地理案例应具有典型、直观、形象等特点,有值得关注和探讨的必要,地理学科的案例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像图形、数据或者景观等多种形式。例如,在学习“北大西洋暖流和西北欧气候”这一案例时,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北大西洋地区的洋流运动,同时用图片展示北大西洋东西两岸自然景观的差异性,结合拉布拉多半岛和英国的气候示意图,呈现降水和气温数据。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到更多与北大西洋暖流以及大西洋两岸气候有关的内容。以上多种呈现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投入和专注。
②启发性和主体性。教师在展示案例后,要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找出关键词,厘清逻辑循序,明晰相关概念,在此,要注意教师的责任是启发和调控,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讨论,学生是分析研讨案例的主体。例如,在学习“地中海式农业”这一案例时,先展示地中海地区的区域特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植被、交通、城市、人口等,然后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农业景观图,将这些景观图与地中海式农业景观进行对比,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问题确定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各组可以讨论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将一个问题分解,讨论不同的问题,最后汇总,得出结论。
关键词:目标分类学 地理教学 问题设计
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基础学习的核心,是儿童适应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适当的提问和点拨能够帮助学生又好又快地转变学习方式,激发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能够获取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安排,促进更有效的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堂教学问题的主要价值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把握地理知识的特点,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计系统科学的地理教学问题,建构适合地理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认知目标,科学指导地理课程认知目标的实施。
一、课程知识的问题设计
教师应该就什么是值得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做出判断,指导学生获得真实规范的概念,因为它们反映了学科和教材领域最普遍接受的和最普通的知识和思维。地理教学中,课程知识既是问题设计的内容依托,也是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教育目标分类学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分类,为教师的知识选择提供了依据。(见表1)
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都属于结构性知识,这是学生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教师经常对结构性知识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内容。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属于非结构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进行选择和操作,元认知知识辅助学生控制学习过程,这两种知识都是学生获得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师经常对非结构性知识进行提问,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无疑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复杂的认知过程更是如此。
二、认知过程的问题设计
能力培养不能游离于知识的学习之外,而是要寓于知识的掌握之中。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就是学生所掌握的不同认知过程水平的知识,而认知过程其实是一个按不同等级层次排列的动态过程。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设计出多层次的问题,促进学生保持和迁移习得的知识,进而形成层层递进、紧密衔接的能力结构。(见表2)
尽管记忆、理解和应用与特定类型的知识相联系,但分析、评价和创造往往更是可概括的认知过程类目。也就是说,它们往往用于各种知识类型,作为活动,它们可以用于促进记忆、理解和应用。进一步说,由于这些较复杂的认知过程的普遍适用性,它们支配着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但并不是说,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迁移与知识无关。相反,我们认为,在利用诸如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些较为复杂的过程时,学生更加可能在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三、问题设计的组织结构
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与提问的目的、问题的表述,以及与所问对象的合适程度有关,而这些都取决于问题设计的结构。问题的逻辑层次和组织结构,是考查问题设计及其内涵的基本标准,也决定着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思维品质。
特定的知识类型是有规律地伴随特定的认知过程。特别是记忆和事实性知识、理解和概念性知识以及应用和程序性知识,它们往往相互联系在一起。而分析、评价和创造是高水平的、通用的认知过程,不仅用于整合各种类型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用以促进记忆、理解和应用。
比如,在“大气的运动”的学习中,“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是事实性知识,“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概念性知识,“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程序性知识,“确定采用的学习方式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元认知知识。认知目标的问题设计,主要是针对学习并掌握“大气的运动”的课程知识和认知过程。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构成的二维矩阵(见表3),能够直观、具体地用以指导地理教学的问题设计。
问题1(回忆事实性知识):太阳辐射跟随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
问题2(识别概念性知识):什么是大气的削弱作用?什么是大气的保温作用?
问题3(比较事实性知识):比较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风和高空风及其受力情况和最终风向的差异。
问题4(解释概念性知识):解释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过程、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问题5(总结概念性知识):总结热力环流以及三圈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问题6(比较概念性知识):比较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盛行风风向,冷暖及干湿性质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问题7(执行程序性知识):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8(区分概念性知识):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西欧分布的异同,分析产生分布差异的原因。
问题9(评判元认知知识):自我建构影响气候主要因素的知识体系,检验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问题10(设计程序性知识):阅读相关资料,设计一种实验验证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认知过程是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的,后一类目标层次是建立在已达到的前一类目标层次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敢于回答或能够回答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如果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相关地理现象然后得出重要结论,那么教师可以先提出一系列低认知水平问题,再提出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但是,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就某一思想提出实际应用建议然后详细说明具体操作,那么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再提出几个低认知水平问题。
认知目标分类学旨在帮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评价,目标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评价教学结果提供的测量手段。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不断求索,科学设计问题,以问导学,以学促思,营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氛围,创新知识的转换形式以适合于成长和发展中的学生,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CDIO;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82-03
2000年,中国正式把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目标清晰地定位于实施“技术教育”培养技术性人才,这与国际高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相一致[1]。如何把“知识型学生”转化为“技能型学生,进而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较好实践技能,缩短学生在企业工作适应期,这是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国内高职教育展开了大量的实践和探讨。近年来,以姜大源、赵志群等为代表的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和实践归纳总结,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如姜大源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2]、赵志群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3]。目前,很多学者将CDIO(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教育思想应用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中,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借鉴CDIO课程开发思想,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能力培养,构建“岗位―任务―过程”的“仿真+全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实现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目标。
一、构思: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的系统化思想
“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思想强调教学应针对企业岗位需求,以工作技能、胜任工作任务为核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学完即能上岗的教学目标。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思想的教学安排是以企业实际岗位为出发点构建学习领域;依据岗位的工作任务清单作为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培养、训练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以工作过程为行动领域,体现岗位工作的具体流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以实际任务或情景为载体构建学习情景,将理论融于实践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因此“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五个步骤:专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和学习情景设计等。
二、设计: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设计
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岗位一般包括人力资源经理、人事专员、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专员、薪资福利专员等六个岗位。由于企业规模和管理哲学的不同,不同企业设置岗位数会有很大的不同。规模大的企业强调分工协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会设置以上六个岗位;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公司人员不多,加上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只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员(主管)一个职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工作。由于高职教育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中小企业,因此,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考虑企业的招聘专员、培训专员、绩效考核专员和薪酬福利专员等四个岗位能力要求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具体(见下页表1)。
在下页表1中,针对每个岗位,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描述。在此基础上,归纳整理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即行动领域),构建了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绩效考核和员工薪酬管理四大核心学习领域。与每个学习领域相对应的是学习情景的设计,其思想在于重复过程但不重复内容。例如员工招聘与甄选,以招聘的对象和渠道为载体,按照任务目标由简单逐渐到复杂的思路,设计初中级员工内部招聘、初中级员工外部招聘、高级员工的内部招聘和高级员工的外部招聘四个学习情景;员工绩效考核以被考核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设计销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四个学习情景。
三、实现: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设计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落实和实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年会每届都有学者对此发表相应看法,如第四届提出要“优化课程设置,积极实施体验式教学”等;第六届提出要“进行服务教学,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开展情景模拟教学”等;第八届提出要“通过团队学习,开展PICO模式教学”等[4]。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应服务岗位目标,利用团队学习,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重点在于实践动手能力。基于“岗位―任务―过程” 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设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为宗旨,加强职业能力训练,缩短学生走向社会的适应期,基本实现学完即能上岗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与薪酬管理”工作。因此,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设计要确保学生掌握并能应用从事相应岗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
(一)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亲验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将学生分为5~7 人的小组(建议小组人数为奇数,使意见相持不下时能表决形成最终结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总体表现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的内涵至少涉及以下五个层面的内容: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活动;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活动。
“亲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等。案例教学法在于强化对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1)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重在讨论、思考和学生的参与,旨在激发学生提出有创建性和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让学生在校时就准备了实际工作的必要素质、知识结构和操作能力。(2)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是指教师设计接近实际工作的场景或任务,由学员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教师进行相应的进行指导、分析,学院共同协作完成相应任务的实践性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的特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充分仿真模拟真实现实,让学员进行岗前预热。“实践式”教学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实践性教学的形式多样,概括地讲,可以将实践性教学归纳为三种类型:(1)社会实践;(2)模拟实践;(3)感受性实践。
(二)建立基于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体系
教学方法的实现需要相应的教学手段支持。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运用:(1)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拟系统和素质测评系统。该系统提供了大量真实案例数据,学生实验时,按照系统设计的正确流程,基于这些案例数据,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诊断分析,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2)人力资源沙盘模拟系统。本系统通过模拟企业的整体运营过程,让学员在分析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环境、内部人力结构优势、劣势的基础上,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专家诊断为一体,实用性强,印象深刻,受训后行为改变的效果十分明的效果。
虽然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诸多好处,但不应该排斥传统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是一种最经济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案例的开发和分享以及情景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5]。
(三)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角色互换的岗位专业知识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的一大误区在于强调老师讲学生听,造成老师虽然花了许多工夫但学生学不到东西的窘境。认知规律告诉我们,学生自己学习、归纳和总结的学习效果要好于老师填鸭式的教育。因此,在合作学习方式的基础上,老师先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并做PPT进行全班的学习心得交流。笔者的实践效果显示,在实施教学角色互换方式之前,一个班上有1/3同学上完课后连课本都没翻一下,基本不知道课本上的内容是什么。实施角色互换后,一方面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全面的对课本进行了学习和归纳总结,岗位专业知识掌握得非常深厚;另一方面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顺便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信心显著提高。
四、运作:进行机制设计保证教学效果
正如上面所述,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实现过程主要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但这种模式的一大弊端就在于学生“搭便车”行为。为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机制设计(或者说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来减少和消除“搭便车”行为的产生,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首先,在小组分配时,采取自愿原则,并保证(并且是强制性)教学过程使每一组员都有单独负责某一行动的机会,小组成绩采取每组每次成绩的均值处理。通过这种方式,由于小组不愿受不愿付出同学拖累整组成绩,往往会形成强强联合。平时不愿意做的同学被迫组成一组,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做,从而减少和消除“搭便车”行为。其次,教师对每个小组某一行动的检查是随机的,并辅之以未完成就重罚的措施,消除组员的侥幸心理。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是连贯的,并确保后面内容能否完成(或者难易程度)是建立在前面内容完成的基础之上,以保证组员全过程的参与和付出。
五、小结
本文基于CDIO的思想,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层面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设计。基于岗位―任务―过程的构思,从“岗位、工作任务描述、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景”等五个维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通过建立基于合作学习的“亲验式”和“实践式”、现代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基于合作学习进行教学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最后进行机制设计保证教学的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8.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案例分析
引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课堂教学设计正是“预”的过程。在实施新课标以来,要发挥学生的主关能动性,凸显学生的主导地位,发挥自主合作学习的优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更多的功夫,注意调动学生课堂上的氛围,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样,“预”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总结反思与分析。教学案例的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提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避免从理论到实践过程中的偏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案例是纽带和中介。教学案例与课后案例分析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必由之路。
1课堂教学设计
1.1教学目标
地理作为一门所谓的“副科”没少遭受同学们的“白眼”,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基础较差,存在多样的学习问题。高中学生对备考应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过于生疏,因此,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高考要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最终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掌握有效的地理信息处理方式。
第一,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学会通过已学的地理知识,分析现象,具备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乐于探究的能力,以及能够独立验证地理原理的能力。
第四,使学生形成在游戏中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拼图中对各个地理区域进行全面的认识进而形成对地理终生学习的兴趣。
第五,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看图、记图、用图的能。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根据教材特点将教材案例尽量生动的展现在课堂上。
1.2 教学内容及模块整体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立,却按照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人地关系统一设计,各个独立模块之间密不可分。三个必修模块分别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
地理的主线是人与地理的关系,指导思想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过程中要着手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并不断深化,使这些知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在人类和环境问题之间有自己的认识、做出独立的判断并发表看法;能够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作用科学的方式、知识和技能学好基础知识。经过高一一年的地理知识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的内容,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对高中地理有了一个已经不算模糊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用图的能力,能理性的分析地理事物,具有初步地理思维能力,为地理学习的复习过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由于新课标改革的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比较紧张,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必修三与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任务繁重,这更需要同学们在高一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基础。
高三的地理教学具有高度的系统性,着重于知识结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理解掌握。由于高三学生对备考的理念和应试的要求较高,也要在应试的技巧与方法上有所重视,掌握好审题答题的方法、技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训练强度和内容都应有所区别,使学生取得更好的进步。
1.3 学情分析
在如今的应试教育主导的地理教育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考不考地理,造成了有些学校对地理的直接不重视,这使得有些学生对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造成课堂上理解不到位,实践上能力发挥不出来,几乎不主动探究课堂以外的地理知识。
随着教育体质的改革,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已经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学生需要由过去灌输接受的学习方式转换为主动学习,不能只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记下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在考试时准确再现,学生的学习方法亟需改变。
第一、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课容量的增加,刚刚生入高中的孩子们常常表现出跟不上课堂进度的情况,不能进行及时的有效自我调节,使得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学生逐渐失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学习方法不科学,主动性差。大部分同学仍只习惯于以前听讲―背诵―练习―再现在试卷上,对课堂内容并没有完全理解透,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只要记住能在考试时答对就好,这样机械的学习势必收不到好的效果,也容易使学生因事倍功半而失去对地理的学习信心。尤其是高一地理难,知识点繁复,比较偏理科一点,刚刚到高中,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基础知识没有夯实,使得学生出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慢慢培养学生个方面的能力。
由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新考纲,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1.4 教案策略选择与设计
首先,教学策略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到学生个体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不硬性规定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根据学生各自的学习需求、方法、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能够“异步运行”以达到让每个学生跟得上学习脚步,成绩最大化恶目的。其次,教学设计要立足于课堂,以教材为范例,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学习。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学设计也要常常反思,这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好的过程,准备、实施、反思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过程,反思并完善教学设计是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学设计合适,才最有效。
教学设计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教学目标明确化;第二,知识呈现情景化;第三,学习方式多样化;第四,题目训练模式化;最后,总结图示化、表格化。这些都对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1.5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无非是要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知识。重点及难点,顾名思义,即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但两者又是有明显区别的。重点知识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知识,一般与贯穿整个地理或是在升学考试中占据大的分值。例如,地球地图的认知和技能,对地理的整体把握起重要的作用。而难点是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的内容。例如,地球的运动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掌握不好就很难理解其意义。很明显,重点是指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难点是指知识的难易程度。而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气旋与反气旋,行政区域的划分,气候的类型及成因,地壳运动及其意义等知识即是教材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因此在做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确定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处理地理问题的能力。在确定重难点之后便要想尽办法突破。
1.5.1 多学科渗透
地理是一门与很多学科有渗透关系的综合性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遇到学科交叉的知识可以用别的知识来解答,能达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即可。
1.5.2 例证
对教材中的难点,可以举出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实例来说明。
1.6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课内活动指学生除了听课以外的活动,例如阅读图文,讨论,制作,填绘地图,表演等。课外活动包括地理观测、阅读写作、竞技、参观旅游等。活动是载体、是桥梁,它能够让学生发现问题,体验知识的生成,掌握方法方式,提高学习能力。
1.7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水平不是教师本人说了算的,要看同学们是否接收到了需要的知识,教学方式是否能让同学们接受,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设在教学的多个环节。首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教学设计公示给别的教师,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正抑或赞赏。其次,可以上公开课,俗话说群中的眼睛是雪亮的,多位老师观摩课堂,提出自己的意见总会对授课者有帮助。最后,在课堂结束后可以调查一下学生对本节课的反响,例如,讲气旋时可以调查一下同学们对气旋方向判断这个知识的掌握率,试着听取学生希望老师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课堂。
2 地理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1 导入式案例
类似于引言,导入式案例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地理课程开课之前或者一个地理单元开始之前运用的具有导入意义的案例。这类案例往往类似于一本书的前言,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时效。在上课之前,通过导入式案例设计课堂背景,提出问题,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满怀期待,处于最佳接受状态。例如,在讲必修一第一章内容之前可以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引出课题。教师先给出案例,让同学们凭自己的直觉答题,然后再揭晓正确的答案,这种"设问"的方式往往能使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检验式案例
顾名思义,检验式案例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是否掌握了运用知识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其形式一般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抛出一个不符合规定的案例,让同学们找出不符合规定的地方,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反应的情况去引导。这种方式能有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全面性。
2.3 实践式案例
实践式案例就是让学生们明白地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距,提高学生对于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例如在讲中国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家乡气候的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曹书通,曹书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发展与展望――以历年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0)
[2] 曹书通,曹书铭.“工业的区位因素”教学设计(人教版)[J].地理教育.2013(S2)
[3] 李桦.例谈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策略[J].地理教学.2013(06)
[4] 李军杰.基于地理思维与能力目标达成的课堂有效教学――以“地理环境整体性”高三一轮复习课为例[J].地理教学.2012(24)
【关键词】项目教学 地理课堂 体系 建设对策
高中生处于人生学习的重要时期,高中学校学习环境压力偏大,往往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不仅要从教学流程方面进行优化调整,还要根据高中生具体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及时调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凭借其良好的教学应用效果,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普及应用,为课堂教学活动建立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到的地理知识面十分广阔,学好地理知识需要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高中是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高中课程学习对学生未来知识水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变高中课程教学落后的局面,教育部门多次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1]。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知识体系层次复杂多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无法保持一致,知识授课讲解面临着诸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对地理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影响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状态;这些都是高中地理教学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项目教学法应用特点
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决定性因素,选择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案,能够改变地理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中生创造和谐的知识学习平台。最近几年,高中课程教学体系均倡导采用项目教学法,以某个项目为准展开教学活动,从中也体现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利用价值。
1、创新性。“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这些都突破了早期地理课堂教学体系[2]。传统地理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力,直接限制了课堂教学方案的执行成效,高中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缺少足够的兴趣,这也说明了地理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2、自主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项目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关注高中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需要,实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基于项目教学法地理课堂建设对策
结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特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师要深入学习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技巧,根据地理课程知识体系提出可靠的教学方案,努力建设更加高效、实用、稳定的课堂教学环境,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1、素养方面。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条件,对培养高中生地理知识兴趣是很有帮助的。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需求方面。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按照高中生兴趣拟定项目教学方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取得预定的效果。基于项目教学法引导下,教师要努力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3]。例如,对大自然气候变化等问题,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知识普查,收集相关资料与知识点。
3、技术方面。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为学生建立信息化地理课堂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通过地理影像展示、动态模拟等技术,向高中生展现更加逼真的地理环境,为项目教学法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此外,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评价方面。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这是考验项目教学法实际应用成效的关键,可从客观方面体现出项目教学是否符合地理课堂要求[4]。因此,教师要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结论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性过程,教师必须结合地理书本教材内容,逐渐完善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项目教学法改变了早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地理知识转变为不同的项目,引导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激发了每一位高中生的地理兴趣,这些都能减小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授课难度。
参考文献:
[1]杨林仙.浅谈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应用[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01)
[2]雷俊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内容安排的特点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4)
[3]李家清,李文田.教材分析:现代地理教师教学素养的奠基之需[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9(09)
关键词:必修三;区域地理;德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23-02
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必修一”主要阐述自然地理,“必修二”主要阐述人文地理,“必修三”主要阐述不同区域的特征,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三”采用案例法教学,对典型区域进行分析。从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可看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是高考试题的核心内容,因而我认为如何提高必修三的有效教学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对区域地理位置、存在问题、开发条件、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区域地理,一方面由于没有中考压力,所以学生们都没有认真学习,打牢基础;另一方面区域地理内容多,涉及面广,地名等记忆量大,学生普遍认为难学,难记,难区别。区域地理是“必修三”学习的基础,“必修三”是区域地理的升华。因此把“必修三”和区域地理结合教学是提高二者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总结,我对以下几个章节内容进行教学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设计:德国
1.德国的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所跨经度为东经5°~15°,纬度为北纬47°~55°。②海陆位置:位于大西洋东岸,亚欧大陆西部,西北部临北海,东北部临波罗的海。③相邻位置:陆上与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丹麦等9个国家接壤,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邻国最多的国家。
2.莱茵河的综合开发:(结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①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地形: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北部波德平原,地势低平,南部为高原山地。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多雨多雾,全年没有干季。水系: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经荷兰等六个国家,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长1320千米,在德国境内有867千米。流域面积超过22万平方千米,它已成为国际航运水道。支流很多,主要有美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莱茵河水量丰富,汛期长,航运便利。矿产资源:这里煤炭资源丰富,煤质好,煤种全。②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莱茵河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水质很好,到了二战,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河道淤积泥沙,水质变差。二战后,由于各工业的发展,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又大量排放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物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随着工业的增加,水体污染更加严重。同时莱茵河也发生了大洪水,前后50年间共发生了十余次洪涝灾害,问题十分严重。③流域的综合开发:为了使莱茵河重现生机,1950年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KSR)。IKSR对莱茵河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很多手段如:植树种草,恢复河岸绿化植被,对河段裁弯取直,治理污染,垃圾发电,进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④流域的开发成果:经过治理,莱茵河生态系统改善,洪水保护和防治,水质改善,地下水得到保护。莱茵河的航运能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河道平坦开阔,流量平稳,全年无结冰期,可通航,流经国家众多,城市发达,经济腹地广阔。在德国南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发展水电,供应清洁能源,沿岸发展化学工业,钢铁工业。在德国利用莱茵河进行灌溉,养殖,提高农业收入。沿岸通过环境治理,水质优良,兴建各种公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赏玩,增加了旅游收入。
3.德国能源资源的开发:(结合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①资源开发条件。煤炭:莱茵河流域煤炭储量占全德90%,分布广。开采条件好,埋藏较浅,大部分可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适合煤变焦,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适合煤发电,为城市提供绿色能源。市场:煤炭是德国主要能源,可满足德国各工业发展。在德国中西部鲁尔区发展了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交通:德国有便利的水陆运输和充足的水源,且有运河相连,河网密布,水运便利。欧洲大陆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铁路都经过德国,因此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北部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陆上与众多欧盟国家接壤,联系非常方便。②能源综合利用。改革能源供应体系:德国制定法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价格由政府、企业和用户协调商定,可以保证市场的灵活性,能源供应有序,可以有效地保障能源。调整能源结构:为了环境保护,德国采取能源结构多元化,降低煤炭比重,增加风能、水能、生物能、核能、天然气等开发利用。大力推广节能:德国不断发展科技,推广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制定法规,提高公民节能环保的意识。采取一系列重振经济措施:改造落后企业,关闭高耗能的工业,开发新技术,实行协作化专业化生产,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改善交通网络,优化环境。③德国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德国政策设立环境保护机构,统一法令。首先建污水处理厂,设备先进,技术世界一流。各工厂将废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循环经济。在电厂附近建硫酸厂、水泥厂、砖厂等建筑材料厂,既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又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经济收入。针对煤田的露天开采区,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实施土地复垦,建立高效蔬菜、水果、肉蛋奶生产基地。其次,调整煤炭工业,提高煤炭工业的规模,减少数量,淘汰落后企业。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目前德国以化学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高,精细化工产品多样。
4.德国农业发展:(结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影响德国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地形、气候、交通、市场等。南北两地农业有较大的差异。德国南部是高原山地,日照时间较长,河谷地区土壤肥沃,盛产烟草、啤酒花,在慕尼黑形成著名的啤酒生产基地。德国北部波德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较贫瘠,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但多雨多雾,日照时间较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这里主要发展乳畜业。
分析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区,影响因素:(结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影响因素:饲料和市场因素。在我国的牧区发展了乳畜业,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市郊也发展了乳畜业。
5.德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分析鲁尔区区位优势,衰退原因,综合治理措施:(结合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区位优势:煤炭资源丰富、邻近法国洛林铁矿区或利用水运从国外运铁矿石进入鲁尔区、莱茵河作为水源,水源充足、铁路,公路,水运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德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邻国众多,市场广阔。衰退原因: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德国煤炭的地位逐步下降,各国纷纷发展了钢铁产业,同时钢铁的替代品增多,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德国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以煤炭、钢铁工业为核心,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综合治理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调整工业布局,拓展和完善交通网,加强科学技术发展,消除污染和美化环境。
分析城市化的含义、标志、衡量指标、意义。(结合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城市化就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乡村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产业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三产业。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发展。分析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特点和问题:一般城市化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的城市化特点:英国等发达国家起步于工业革命时期,起步早,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水平高,今后的发展速度放慢,甚至有些国家,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起步于二战后,起步晚,目前处于初期和中期;水平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较快,但人口的不规范流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城市发展不合理。
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非常多,而导语设计就是其中一种。
所谓导语,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即所谓“开场白”或“入课语”。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开场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开讲是否成功和顺利,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精彩的导语,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温故知新”;精彩的导语,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主旋律;是感情的起搏器,激起学生心海的波澜。精彩的导语,会使后面的教学活动更加顺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出新颖的导语,以求在教学过程中重重地敲响“第一锤”,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增强参与感的教学效果。一些优秀教师的导语都很讲究,都是精心设计的。于漪老师富有激情、讲究艺术的课堂导言是有口皆碑的。她的学生说:“于老师讲课,一开始,不知怎的,同学们的情感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急于想知道新课的全部内容。”钱梦龙老师充满机智、出奇制胜的课堂导言,徐振维老师平中见奇、擅长启发的课堂导言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语的基本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他们对将要学的内容产生好奇感,引导他们进预定的教学轨道,从而揭开本节课的教学序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导语的设计。要注意导语的设计要体现本课宗旨,还要符合导语设计的以下特点。
一、精炼性。因为导语是教师在讲课之前为引入新课而设计的教学语言,它不能繁琐冗长。否则就会影响教学进程,得到不好的效果。
二、趣味性。精彩的导语,能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导语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回味无穷,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鼓动性。导语的设计要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活学活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启发性。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开展智力活动,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索。
五、灵活性。初中学生喜欢新奇而有创意的事物。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形式不同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参与性。
那么,地理教师怎样才能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精彩的导语呢?根据这几年地理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只有在熟悉教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机智、灵活地运用一些“开场白”的技法,才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导语,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创造活跃气氛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在我介绍一下自己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导语设计方法。
一、开门见山法
课题,是讲授内容的眼睛和窗口,因此对某课从释题入手导入新课,大可发挥开门见山之功效,使学生抓住重点,能促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同时还极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揭示课题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例如揭示课题《非洲》后,老师就讲:“非洲全称是阿非利加洲,意思是‘阳光灼热的洲’,学习这一课我们不仅要了解非洲的位置,理解非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而且还要认识非洲丰饶的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经济特点。”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就已了解了课文的概况,有助于他们对内容的理解。这则导语既引导学生解析了课题,也引起了学生对非洲的关注,使学习也特别认真,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设置疑问法
疑,往往能使人感到“奇”,奇有时也会觉得“新鲜”。在导语中设制悬念,造成疑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令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知识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及课题特点,故意设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教《日本》时,教师先设“疑”:“同学们,一个经常发生火山、地震的地方,它的矿产资源十分贫乏,而这样的国家却是经济强国,你相信吗?”然后揭题:世界上就有这样的国家,那就是日本。这样巧设疑问,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障碍但又并非不可逾越的境界,使学生思而不解,欲罢不能,顿生强烈的求知欲。
三、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指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利用文与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由已知向未知引渡,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的导入方式。在地理课本中有很多知识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时候学习某处的地理如果借助于已经学过的知识,与之相关的内容会得到更好的理解。
四、故事典故法
故事本身具有情节,青少年学生比较爱听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谚语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谜语可启发学生思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可将有关的故事、典故、谜语、谚语做导语,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在讲世界气候之前,我引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典故,简述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提出诸葛亮为什么有先见之明,知道火烧连营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呢?悬念一出,学生精神为之一振,接着就讨论开来,好奇心一来,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学习学生就迎刃而解了。
五、情景渲染法
情境教学低年级体育体育魅力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教师不断创设妙趣横生的故事情境、练习情境、游戏情境和问题情境,给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思,思中创,从中体验体育课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那么,创设怎样的情境教学才能使体育课魅力四射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诱发体育魅力
在体育教学中把主要学习内容或者全课编成一个故事,有情,有境,有物。把枯燥的技术练习融入情、境、物中,让学生在故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身临其境地,在宽松愉悦的氛围内尽情活动,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收到极好的效果。如队列训练课是枯燥的,如果把这一部分编成一段叔叔军训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扮演战士,模仿叔叔参加训练的样子,并让学生轮流当教官,由于有内容、有情、有境,学生乐意参加,效果十分理想。还可以把队列训练编成“大雁飞”的故事,让学生扮演一群大雁,在头雁的带领下一会儿变成“一”字,一会儿变成“人”字,十分有趣,如果再配上音乐效果更佳。小学生注意力不长是一显著特点,在一节课中创设几个小故事,不断变化的情景和内容,使学生注意力在即将消失时又转入另一个,能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兴趣旺盛。如跳跃课,先创设“动物园”,然后“青蛙学本领”,最后“青蛙捉害虫”。虽然教材比较枯燥,但不断变化的情景使学生兴趣十足,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兴趣。
二、创设“练习“情境,激发体育魅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就要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以激发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活动。故此,课堂上应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特点,通过创设练习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让学生在游戏练习中学到知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例如,在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提高平衡能力时,我就结合学生平时喜欢玩的游戏“跳橡皮筋”,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创设别具一格,富有个性的花样跳。话音末落,好强、好胜的同学已磨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跳起来。霎时,操场上,人声鼎沸,这边时而展翅腾飞,时而俯冲而下……犹如乳燕在春风中穿梭;那边犹如花丛中的彩蝶在翩翩起舞,流连忘返……
三、创设“游戏“情境,分享体育魅力
笔者从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出发,以下是我的一节以游戏情境教学的体育实践课:
1.本课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利用头饰创设情景,运用唱游的形式,用音乐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充分感受自主与合作的乐趣。
本课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唱一唱,练一练,创一创,评一评”。因为成功与失败都是收获,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亲自体验各种活动的感受。
创设情景力求方法新,满足学生心理兴趣。把儿歌和体育教材有机结合,构成了新的教学情景,有利于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中去体验的积极性,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和创新意识。在学习方法上,运用了自主学习方式,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和拓展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把教材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3.本课运用唱游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跳跃的练习进行创造性活动,自我展示。在完成基本跳跃的动作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活动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空间,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发展体能。
4.玩中学,学中玩,玩中创,友情天地,共创佳绩。
为了突破学生被动接受较具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我采用小游戏+儿歌的形式,用音乐贯穿全课,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然后,我再根据教学效果进行适当的点缀(提示),使动与静、张与驰、快与慢有机的结合。学生们既有原地又有行进间和转方向的动作,既有站着又有坐着,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进行队形变化。小游戏的设计更是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我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在实施《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坑”》的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给学生创设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尽情玩耍,享受其中的乐趣,通过想象进行各种创编练习。尽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有选择的练习,自我风采展示,学生的自主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有了求知、求学的欲望,与此同时,我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四、创设“问题”情境,展现体育魅力
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通过故事情景的预设,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一年级“大鱼网”游戏规则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鱼儿生活的特定环境,将界线内规定区域比作池塘,界线外场地比作“岸”,然后提出鱼儿离开了水会怎样,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中得出“会失去生命”等答案。通过这种不直接显露目的,而是师生共同创设优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一步步达到既定教学目标:学会方法,遵守规则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又如,在教二年级“30米快速跑”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发挥小组集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怎样才能跑得更快”的问题中互相探讨,互相体会,然后创设了“小鹿赛跑”的故事情景,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烈,更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整合体育课程资源,让体育课堂教学融入生活,超越生活。构建以情境教学为载体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教学手段,使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成为学生获取体育知识,发展体育技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通过多元体验,体会运动的快乐,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接受审美的熏陶,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自然界的水循环》实验教学设计
(一)实验准备
器材:两个玻璃缸,两个小玻璃杯,水,小石子(冰块),沙土,塑料薄膜,橡皮筋。
(二)实验过程
A.玻璃缸底放沙土,小玻璃杯放水,模拟陆地内循环。
B.玻璃缸底放水,小玻璃杯放沙土,模拟海上内循环
(三)探索设问
教师设问,学生合作探讨问题:1.这个实验演示了什么现象?2.塑料膜内的水珠是怎样形成的?3.A实验盆中的小沙盆里会有水吗? 水是哪里来的?4.A实验模仿的是地球上的哪种环境?5.通过实验,你能说出陆地内水循环的过程吗?6.B实验又是模仿哪种地球环境?7.A和B两个实验结果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什么?8.通过实验,你认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哪里?9.海洋上蒸发的水汽能到达陆地上吗?通过什么环节?10.海洋蒸发的水汽输送到陆地,海洋的水量会不断减少吗?11.该实验如果模拟海陆间循环可以吗?为什么?12.塑料薄膜上的小石子的作用是什么?换成冰块可以吗?13.上述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四)学生动手,展示合作成果
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在8k纸上用彩笔绘制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并写出水循环的环节,而后课堂展示合作成果,教师点评。
(五)学习成果检测
1.说一说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参与了哪种水循环?
A.刚果河 B.塔里木河 C.未登陆的台风 D.青海湖湖水蒸发 E.鄱阳湖湖水蒸发 F.太平洋上空的暴雨
2.说明北疆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输送(西风)――降水(天山北侧地形雨)――径流(额尔齐斯河到北冰洋)
3.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请提供考察路线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相关信息的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二、地理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演示实验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只是演员,而学生则充当观众的角色。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实现立体学习。这样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学生独立实验时,合理分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
以往的分组实验教学中,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地操作,缺少创新意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地理课改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三)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激励学生自主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十分普遍,平时应要求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想一想它涉及了哪些地理知识,运用了什么地理原理。在班上可以成立地理兴趣小组,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应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教学情境 核心素养
知识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经过备课预设,通过语境渲染,运用文字材料、图片、音乐、视频短片等情境资料,为学生创设学习场景或者实验模拟,引入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储备,开展有效学习和探究。营造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表面热闹的课堂氛围,而是在保证教学有序性的前提下,突破教学难点或者突出教学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情境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负荷,避免徒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探究,问题指向要明确具体,不能似是而非。情境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规律。课堂情境设置是否新颖、是否多样,也是决定能否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因素之一。
一、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一般方法
1.引入生活,搭建教学情境的感性载体
生活化的问题与地理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悉的情境使学生仿佛如临其境,其主要特点就是有形、有境、有情、有体验。如在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植被或者当地典型植被,很多校园绿化里都有樟树、广玉兰、山茶树等树种,可与水杉以及雪松等作比较,通过身边熟悉的人地环境作比较从而掌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等自然植被的概念和区别。在学习热力环流时,设置探究情境:夏天教室里开着冷气,突然开门,站在门口感觉空气流动有什么特点?夏季开空调制冷时为什么多把风口朝上?我国北方民宅暖气片为什么安装在室内墙壁较低处?这种直观、经验的生活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地理教材中关于问题探究材料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等,这些地理图像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如在欧洲乳畜业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欧洲著名景点,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发达的畜牧业及其发展的自然条件、特色的饮食文化、浓厚的人文气息等,使欧洲人的饮食习惯、区域气候特征等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印象深刻。
2.角色扮演,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
角色扮演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学习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如,在学习城市化时,可联系当地城乡发展实际,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如果你是环保局长或市长,将如何布局城市功能区?如何解决本地区的环境问题?如何调控房地产价格等?再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设置“北极熊的困惑”、记忆中的“快乐老家”、北极熊快乐生活的照片、“我们”的未来该去哪里等系列情境,以北极熊第一人称的角度,把学生引入气候变化的故事情境中,逐步推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的探究。在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时,可设置“选美中国”活动方案:(1)展示多张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貌景观图,学生欣赏。(2)从中选出你(或小组)认为最美的一个景观。“美在何处?”引导学生描述地质地貌特点、特征。(3)“因何而美?”探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4)“美的实质”,探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美丽的风景中”探究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美丽,认知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3.鼓励参与,促进个体实践能力发展
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地理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布置地理橱窗、地理板报、墙报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经验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新知的生成与运用。“学习有用的地理”能给学生的感官甚至心灵带来冲击,使之主动参与地理学习,达到善学地理、乐学地理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课外运用的延伸。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小组成员往往得不到均衡发展机会。教学过程也应强化学生的个体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热力环流时,比较垂直方向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高低是个难点。这时不妨鼓励学生拿出携带的水杯并装满水,根据水杯中不同部位水压的大小引申到垂直方向上气压高低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4.观点碰撞,促进地理思辨能力发展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提问指向要明确、具体、科学且能层层递进,考虑学情层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个体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促进课堂动态生成。如,在学气的受热过程时,某老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原因何在?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感觉气温是变高了还是变低了?同一经纬度,为什么会“高处不俸”?学生对此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由此引申到对大气受热过程的探究,并能加深理解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的区别,进而能有效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在学习西气东输工程、三峡大坝工程的影响时,都可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培养学生对不同区域地理问题的理解和思辨能力,学会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辩证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思想。
5.“点赞”引导,调控教学情境的方向
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点赞”评价,能使学生获得尊重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营造“正能量“情境。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创造性的结论,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捕捉学生学习时的情绪、神态、眼神等间接的反馈信息,从中判断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而及时调控教学内容呈现的密度、方向、进程等。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暖时,教材列举了不少不利影响,指出它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气候变暖完全是一件坏事吗?可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梯田生产,了解梯田耕作和水土保持的关系。水土流失会导致上游土层流失以及河道淤塞等生态问题,但是它百害而无一利吗?如果没有水土流失和河流的搬运能力,中下游的河漫滩、三角洲以及沿海滩涂的养殖又从何谈起?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见解。同样在探究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探究的结论可能集中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有其积极的价值,需要适时引入生态城市的概念和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关注城市化问题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二、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须注意的问题
1.注意分层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情境设置要考虑班级里不同学情梯度的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情境,在课堂中留给学生适度的独立思考过程,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让他们在课堂活动中有足够的发言机会和发言时间。
2.注重地理习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与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有联系的内容教学中, 大到宇宙世界,小到家乡、校园的一河一路等,都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的地理习惯,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注重科学性
在创设、开发及利用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所选资源的科学性、思想性、适宜性,积极开发和积累问题情境资源,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时一堂“素课情境”同样会得到学生认可,如传统教学法中的语言讲授、板图、板画等同样能创设情境,在加强学生基础、引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区资源;地理实践教学;反思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践、地理调查”,新课标的内容标准也在多处提出地理实践和地理观察的建议[1]。从地理学科的性质和新课标的要求看,完善的地理教学是很难完全在课堂上完成的,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然而中学阶段大量开展实践活动课程又不切实际。发掘校园周边社区地理资源,从生活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合理安排实践活动,逐步深入分析,最终在实践中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以笔者协和中学所在的西村为例,西村是广州城西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地区面积3.27平方公里,经历了从农村到工业区再到现在的商住区的变迁。水泥厂搬迁、住宅小区不断涌现、人口不断增多,人口素质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变,当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区环境污染、部分商业萎缩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基础薄弱等问题,这都为我们学习地理提供大量典型素材。合理的挖掘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利用社区资源,在正常的地理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设地理实践课,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增进教学效果。
一、制定地理实践项目和教学计划表
一般在新学期开始,根据该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拟定实践项目(参考表1)。
实践项目参考表(表1)
实践名称
相应课程内容
课程开放重点
人口与居住情况调查
人口的变化
获取和处理信息,合作交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交通状况调查调查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生态环境调查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实践
河流的作用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泥厂搬家了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探究地理事物、现象和原理
埗村公园越野赛
地图
学生室外读图、定位能力
埗村公园平面图绘制
地图
处理数据和绘图能力
每一次活动要明确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教学目的、活动实施方法、所需材料、实施的路线(场地)等。制订学期地理实践教学计划表(参考表2)。在拟定计划表时可以根据具备的条件尝试与多学科的教师合作,吸纳与地理实践主题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参与,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教学计划参考表(表2)
周次
主题
内容
教学目的
实施方法
路线
(或场地)
材料
备注
15
水泥厂搬家了
水泥厂搬迁的原因
结合实例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及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查阅、搜集资料;水泥厂原址参观;周边环境质量调查;周围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原始资料整理等。
学校水泥厂社区学校
记录本;调查表;相机;DV;
穿运动鞋
二、组织与实施地理实践教学
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和要求,划分活动小组,每个小组6到15人为宜,确定组长,由各组长实际负责工作。申请学校得到批准带领学生外出后,与相关地方组织机构(如居委会)联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出发前由指导教师布置工作任务,提出目的、方法和要求,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分发必要的物品,到达指定活动区域后各自展开活动。
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督促与指导,适时合理地进行诱导和答疑,提醒学生按照预定方案实施,保证实践的成果得到及时的记录和保留(实践报告的内容、模式参考表3)。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是地理实践活动是否完成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
实践报告的模式参考表(表3)
小组成员
时间、地点
实践课题
实践目的
实践原理
实践用品
实践内容和步骤
问题与讨论
分析与结论
实践成果
反思
成果检阅方法很多,可以请专家领导作专题报告或现场观摩指导,指导学生将实践成果撰写成论文参与竞赛,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作品进行展览,开展与地理实践相关的专题知识演讲等等。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可剪贴保管收藏,学生在活动中写的小论文可以整理成册,好的文章可以推荐交流;有用资料及时归档保管及输入计算机,以备查用;有条件的可以将活动过程进行拍照或录像保存。
三、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为倡导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调查记录表、实践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照片、音像等原始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鼓励竞争、体现个性,以小组单位,评价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化。个性培养离不开个性化的评价,个性化的评价也有利于保持学生参与地理实践的积极性和自主性[2]。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个人能力、收获等各方面综合表现,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成绩量化具体到个人,并按适当比例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达到有效激励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目的。具体评价可以从学生个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参与实践活动的合作精神和行为表现、学生地理学习基本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衡量。
地理实践教学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教师应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地理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断得到提升。下面是本人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反思:
1.基于社区资源的地理实践教学可操作性强
在地理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困难。如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考虑安全因素致使活动场所受限,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影响活动的开展,缺乏资金支持,家长重视不够,社会支持不足等等[3]。而依托校园周边社区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和可行性,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距离较近,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活动时间可以更为灵活,安全隐患降低,资金需求减少,更大程度上获取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等,操作起来方便、可行。其成果可应用于发展性课程、研究性学习,为社团活动、学校大型活动、课外活动提供活动选择,还可以抽取相应部分单独组织,为校本课程的编写,校园周边地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大量、可行的资料。
2.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
增加地理实践课,能很好地发挥教材的开放性特征,真正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达成互相合作的关系,既能优化地理学习环境,也能为正确评价学习效果提供条件新的教学环境,但对教师各方面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能灵活地运用和重组教材,并通过对地理实践教学的设计,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目标落到实处;教师自身要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和整理、分析的能力,要善于发现与课程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并通过各种手段达成一个初步的分析结果,才能很好地做好地理实践教学设计,才能在地理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整个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联系,除了组织好学生安全顺利地进行地理实践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也是地理实践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3.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堂组织良好的实践课,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创设基于师生、生生合作交流的和谐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优势,激发学生兴趣,探究地理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运用、参考文献的能力;通过深入探讨的研究氛围,不断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情感意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通过创设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在实践课的开展和进行中,重视学习用过程评价法,评价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过程、研究方法等,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定位可以更准确,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调查与课外考察活动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鼓励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通过自己动手观测和调查,获得研究成果,享受实践调查的乐趣。然而,我国绝大多数的地理教材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学校在开设地理课程时,也没有增设课外考察活动,割裂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只有先进行课堂教学,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再带着问题去课外活动中寻找答案,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有效,而且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地理。
二、地理活动设计教学对策
针对上述我国地理活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革新:
1.拓展培训模式
地理教师在地理活动教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实施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实施区别对待,分类培训,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激励教师不断学习,深入科研。如江苏省的许多高中学校,为了改变培训机制,实现教师的“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开展校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送教下乡、校本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鼓励教师进行地理科研活动,保证教师培训的实效性,根据本校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培训模式,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
2.创设活动教学条件
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条件支持,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地理活动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宣传地理活动教学的理念,在全校营造活动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地理,参与课外地理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比如建立地理实验室,召开地理班会,举办地理讲座,进行课题研究等等。学生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能。而且学校应该开展“活动教学”教研活动,让教师在观摩中成长,因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优势都不一样,教研活动可以让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后,学校要加大对地理活动教学的经费支持,保证地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如江苏省教育局最近几年持续加大对地理教学的资金投入,为开展地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经费。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进行全面考核的手段,地理活动教学评价应该根据地理课程的严格标准。对教师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根据教学质量,还应该综合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素质等多个因素,客观评价教师地理教学的优缺点,指明教师的教学方向,调动教师的教学动力,而不能单一的以学生成绩来打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如江苏省的部分高中学校开展学生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对教师进行批评指正,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措施。
4.开展乡土地理
地理课程教学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开展校外活动教学,包括乡土地理活动教学,如济南开展山、泉情况调查的地理活动教学案例——“走进家乡的山水”活动,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理解家乡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美自然风光,深化学习地理知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