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司运营成本控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摘要: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我国交通运输状况,国家对高速公路的投入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趋势,高速公路的里程建成数也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车流量大幅度提升,也带动了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提升。由于运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公司的盈利状况,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运营成本控制问题对高速公路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
一、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的现状分析
在高速公路网日益完善的格局下,高速公路运营的管理与维护便成为高速公路公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较大问题。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速公路管理的重心将必然转向到运营管理与维护上来。为了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的现状,笔者以楚天高速、山东高速、四川成渝三家高速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参考了上述三家单位2013年的年度审计报告。
笔者对三家高速公路公司成本费用进行了列举,因销售费用与各单位的运营成本关联度不高,对此,笔者将重点分析了三家单位的营业成本、营业税金、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营业成本在上文中已支出所包含的内容,管理费用主要包括折旧摊销、人工成本、日常办公成本等,财务费用主要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部分手续费。
(1)从上述表格分析来看,三家高速公路公司中就有两家营业成本出现增长,尤其是四川成渝高速公路公司。从年度审计报告披露信息来看,山东高速与四川成渝两家高速公路公司营业成本中的养护成本、征收成本等是促使营业成本增长较大的主要原因。(2)营业成本及附加、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也是引起三家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增长的重要因素。仅楚天高速公路公司财务费用在2013 年出现了较大金额的减少,但出现这一减少的原因是该公司在2013 年偿还了大量借款所致。
公路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需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成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成本项目必须要分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比如,营业税金及附加,因其税率是固定的,企业不能设法降低成本,而管理费用中的折旧和摊销,是根据会计准则所确定的,一旦确定下来,则也是不能改变的。从这方面来说,营业税金和附加、折旧和摊销都属于高速公路公司的固定成本。高速公路公司的成本控制,只能从养护成本、征收成本、其他管理费用以及财务费用中可控成本出发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成本管理效果较差
从2013 年年报审计情况来看,四川成渝高速公司实际成本控制效率远远低于其预期目标,甚至有些部门的成本控制效率仅为预期目标的45.64%,尤其是一些成本压缩空间较大的管理部门,其成本管控目标仅实现20%。这直接导致2013 四川成渝公司的管理费用较2012同比上涨94.33%
2.运营成本控制内容单一
上述表中数据反映,2013 年山东高速公路公司营业收入增加71,497,832.00 元,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增加131,340,105.00 元,同比增长近45.2%,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因此,高速公路公司不仅要大力控制营业成本,同时还应把成本控制的重点逐步转移到期间费用上来。
3.成本控制的经济效益偏低
笔者专门收集了部分楚天高速公路公司有关信息和数据,根据综合收集的信息反映,楚天高速公路公司在每年的成本控制过程中支付了巨大的成本代价以检测本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情况。但是,事实上,过多地成本控制费用并不能为更高层次的成本带来削减作用,不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我国高速公路公司运营成本控制的建议
1.养护成本的优化控制
管理和维护相分离,对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承包责任制,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在这种分离模式下,高速公路公司不直接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可以从人工成本上节约大量成本。同时,因养护工作外包给承包商,其机械养护成本也可一并节约下来。由于机械维修技术结构复杂,购买成本大,折旧成本也较高,但使用效率并没有达到最大程度。因此,实行管理和维护分离制度,可以为高速公路公司节省大量的养护成本和折旧成本。
2.人工成本的优化控制
经过十多年快速的发展,高速路网基本成型,车流量稳中攀升,高速公路公司已进入较成熟阶段,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运营公司采用平均的薪酬制度,在绩效及福利上与成本控制挂钩。薪酬政策与成本控制挂钩,关键是确定年度薪酬预算总额。笔者认为,在目标成本控制法下,采用劳动分配率基准法较为合理,因为劳动分配率基准法是基于一定的目标收入,进而推算人工成本的可能支出及薪酬总额的变动幅度。
3.期间费用的优化控制
管理费用方面,应积极响应中央节俭政策的号召,建立严格的派车制度,尽量减少车辆使用频率。减少差旅费用,应尽量取消不必要的差旅安排;提倡乘坐火车,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尽量不派公车;降低住宿、餐饮、交通等出差标准。对于会议费和招待费用的控制,本着从简的原则召开会议,尽量减少会议费用;对外接待原则上安排在内部食堂或服务区。
财务费用方面,应注重优化贷款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多利用灵活的理财方式,比如通过贷款置换方式降低财务费用,利用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所规定的质保金条款,充分利用质保金带来的收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铁运营 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P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项核心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企业的各项工作都以企业的生存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中心,而降低成本增加赢利是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的保障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本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成本管理工作做好了,才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地铁运营的成本费用是指地铁在为旅客提供运营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是制定地铁票价、政府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1 地铁运营成本费用归口管理责任制
(1)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备品备件定额,运行材料消耗定额,检修材料消耗定额。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挖掘设备潜力,提出年度、季度的运行、检修、设备大中小修费用计划。
(2)技术安全部门:负责设施设备、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及劳动防护用品、工器具的发放范围及配置标准,提出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安全生产、生产维修等计划。
(3)人资部门:负责制定劳动定额、培训计划,控制工资总额。根据属地原则,制定社会保障措施,控制社会保障支出,提出年度、季度工资及培训计划。
(4)物资部门:负责制定库存限额及库存资金占用定额,协助生产部门制定生产材料消耗定额,做好节约代用、修旧利废工作,提出年度、季度各类物资采购计划。
(5)综合部门:负责办公用品、印刷品、电话电信等的管理及办公类物资、后勤保障用物资配置标准的制定工作。提出年度、季度各类办公类物资购置计划及电信电话等费用计划。
(6)财务部门:是成本管理的综合部门,汇总编制成本计划;掌握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控制成本;参与制定有关成本的各项定额;如实核算成本,并进行综合分析。
2 地铁运营成本费用分类及开支范围
2.1 成本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期间费用、运营生产成本两大类。
(1)期间费用:包含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和财务费用。
(2)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社会养老统筹、工伤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咨询费、公务车使用费及印花税等国家规定缴纳的各类税金。
(3)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企业营运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金融机构手续费等。
(4)营销费用:是指企业实施营销管理与实践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运营广告宣传费、展览费等费用。
(5)运营生产成本:是在经营生产、维护维修地铁车辆及设备过程中实际耗用的各种修理用备件、消耗材料、燃润料、水电能耗等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从事运营生产活动的人员工资、福利费、奖金、补贴等;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如折旧、劳动保护费等。
2.2 运营生产成本的开支范围
(1)在运营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能源(电力、水耗)、材料、燃润料。
(2)从事运营生产而发生的人工成本,如生产人员工资及附加。
(3)为管理和组织运营生产而发生的办公费、劳动保护费和生产用车费等。
(4)为生产而发生的修理维护费,主要包括材料费、委外修理费、车票印制费等,为运营车辆及设备完好和正常使用而发生的大、中、小修各级保养、检修、材料费用。
(5)按规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6)为运营生产所发生的间接费用,如计量检测费、无线频率使用费、保安服务费、保洁服务费等。
(7)运营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费,向保险公司交纳的乘客人身保险费。
(8)经财政部门或上级有关部门审查批准的列入成本的其他费用。
3 运营成本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3.1编制生产消耗定额和费用定额;由生产、技术安全、财务、物资、综合等相关部门制定材料消耗定额、设备及能耗定额;各职能部门的费用开支定额和资金占用定额及库存限额。
3.2制定各项费用管理办法、公司薪酬管理制度等成本费用开支标准;并采取分级归口管理办法,各部门负责其预算内的可控费用,不可控费用由财务部统一控制。
3.3健全分公司原始记录和规范计量管理。对分公司所有物资的购进、领用、耗费、入库、出库转移等都必须有准确的计量和原始记录,并定期检查、及时传递。
3.4实行定额领料制度;按照维修修程定额领用消耗材料。
3.5健全考勤和统计制度;制定分公司考勤和统计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和报送相关统计报表,真实反映公司各项经济指标。
3.6建立相应的成本核算体系,从班组到部门要配备必要的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对日常生产消耗、成本进行过程控制,认真做好原始数据的积累与核算工作,实行成本核算责任制。建立、健全各级原始台帐,为成本核算、预算及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3.7下列各项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1)应在基建项目中列支的各项费用,工会经费及营业外支出中开支的费用。
(2)各项赔偿金、违约金、滞纳金和罚款。
(3)基建项目借款利息和专项借款利息。
(4)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费用。
(5)超出国家规定开支标准部分的各项费用支出。
4 运营成本费用预算管理
4.1预算费用是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对企业未来的收入、运营、成本、现金流入与流出等方面以计划的形式具体的系统反映。
4.2成本费用预算管理。遵循“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的原则。
4.3建立完善的运营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管理体系。
(1)每年根据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经营预算及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根据运营成本预算内容,制定分公司年度成本费用预算方法,编制年度预算并上报总公司审定后,分解运营成本费用指标,实行层级管理,落实成本费用主体,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制定奖罚措施。
(3)强化定额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成本费用预算定额。
1)合理的确定设备检修作业预算,建立健全基础台账,科学合理修订和完善各项支出消耗定额,提高养护维修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使资产运营状况和费用支出水平最优化。
2)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生产任务需要,科学安排单位劳力结构,避免劳动力的闲置和浪费,严格控制外购劳务。
3)以预算目标为标准,通过实际与预算的比较和差异分析,确认其责任归属,并根据奖惩制度的规定,使考评结果与责任人的利益挂钩。
5 成本费用审批制度
5.1建立运营成本授权批准制度,审批人应当根据运营成本授权批准制度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5.2下列项目进行授权审批:成本费用定额、成本费用计划、成本费用支出、成本费用分析。
5.3授权批准实行“一审一批制”为主,其他授权批准为辅的批准方式。
5.4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并编制分公司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定期编制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报总公司审批。
5.5各部门负责编制本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对超出本部门的成本费用支出事项提出申请并上报审批;对成本费用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并定期编制本部门成本费用相关财务报表。
5.6编制相关申请报告或报表
(1)运营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2)各部门的成本费用预算和计划及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3)超出成本费用支出事项申请。
(4)其他成本费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须申报审批的事项。
6 运营成本核算方法
6.1成本核算方法有直接计入成本的费用和不直接计入成本需分配的费用。
6.2遵循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原则。
6.3凡能直接计入的费用均直接汇集。如人员工资及福利、生产维修费、车站保安、保洁费、车票印制费、安全事故费等。
6.4凡不能直接计入成本的,按线路运行里程比例分配(多条线路情况下)。如办公费用、差旅费、修理费、消耗材料费、劳动保护费、印刷费、保安服务费、计量费和折旧等。
6.5水电能耗按实际消耗直接计入成本。
6.6维修材料费按实际消耗直接计入成本。
(1)材料成本包括材料购买价格、运杂费、装卸费、定额内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加工、整理及挑选费用等。
(2)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材料成本。
6.7委外维修费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按已履行合同进度计入成本。
6.8工程改造费按工程完工验收计入成本费用。
6.9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线,不得相互混淆:
(1)应分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线;分清库存材料与消耗材料界线;分清维修材料与工程材料界线;分清一次性消耗件与可维修件和呆滞件的界线;分清接管材料与自购材料界线;分清预算费用与实际成本消耗之间的界线。
(2)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应按实际成本计量,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成本、费用;凡是属于下期的成本、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成本、费用。
(3)库存材料与消耗材料:库存材料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备用的各类材料,包括储存在仓库的各类材料、备件、辅料,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将要消耗的物料;消耗材料是指为用于生产设备、运营车辆的维修、保养而实际领用的物料,包括各类材料、修理用备件、辅料等。
(4)维修材料与工程材料:维修材料是指为运营生产设备、车辆的完好和正常使用所发生维修、保养用料,即按计划修程或故障修、临时修用料等。工程材料是指为完善原有设备的功能或缺陷,对其进行改造所领用消耗的材料,或企业的自营工程、在建工程领用的材料,不计入生产成本中。
(5)一次性消耗件与可维修件及呆滞件:一次性消耗件是指直接用于生产消耗,不可重复使用的备件;可维修件是指计划修程更换下来的各种可继续使用的配件,或经修复后仍具有使用功能的配件。呆滞、废弃的物料是指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生产中已不再需要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已霉烂变质的,已遭毁损不具有修复使用功能的其他已无使用和转让价值的物料,企业将作为当期损失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6)接管材料与自购材料:接管材料是指由总公司移交的各类材料和备件等,已在基建期工程费用中列支,不再列入运营生产成本。自购材料是指由运营分公司自行采购的各类材料和备件,领用时计入运营生产成本中。
7 运营成本控制
7.1 运营成本控制管理
(1)制定成本控制方法。公司根据各类消耗定额,确定运营目标成本,并将其层层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对目标成本的实现进行全过程控制,按时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采取具体措施,保证目标的完成。
(2)材料成本控制。建立健全验收制度,制定存货管理办法,控制材料的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制定完善领料制度,加强库存物料管理,督促检查物料的收发、领退、调拨、盘点、保管和报废等制度的贯彻执行,切实防止物料的短缺毁损;要加强财产物资的稽核工作,对材料(含行政劳保、维修材料等)每月一次进行清查盘点,保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3)人工成本控制。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按照线路规划、人员配置定岗定员,降低人工成本。
(4)运营费用控制。制定各类生产、管理用品配置标准,归口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审核并严格执行,努力降低运营费用。
(5)成本分析和考核。建立成本分析考核制度,并纳入分公司绩效考核中。
7.2 运营成本控制措施
(1)加强运营成本的事前控制。从运营生产到运营服务全过程进行成本预测、决策,确定目标成本,制定费用预算和运营成本计划,进行运营成本的事前控制。首先,制定行之有效的运营成本控制标准;其次,建立运营成本控制的归口、分级责任制度;再次,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责任成本。按分工职责实行层级管理,按时编制成本、费用计划,并采取具体措施,保证目标的完成。
(2)强化运营成本的事中控制。在日常工作中,实行定额成本核算,分析和控制生产成本差异,将生产成本指标分解落实,进行运营成本的事中控制。一是对费用的控制;二是对成本的控制;三是对特别项目的控制。
(3)运营成本费用的发生和付款要严格执行公司授权文件的规定,各级审批人要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不得超越审批权限。应严格遵守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任何人无权修改扩大成本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并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努力压缩成本支出。
(4)发挥成本事后控制的作用。分析影响运营成本升、降的因素,寻求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方向和途径,拟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的要求和措施,制定更加合理的定额标准和运营责任成本。
1)定期召开成本控制报告分析会。主要是在公司内部要定期进行生产成本分析,利用生产成本核算资料与定额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2)分析成本差异,提出措施并纠正偏差。要经常检查定额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实际成本脱离定额成本发生偏差,要分析成本差异的量差和价差,以便进一步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措施纠正偏差,保证运营成本计划指标的实现。
3)建立奖惩制度。以定额成本为目标,建立公司成本考核制度,以责任者为成本考核对象,按责任的归属来核算有关的运营成本信息,把运营成本考核与效益工资、奖金结合起来,有奖有罚,以充分发挥成本分析考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颜新.成本管理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
[2] 冯正权.非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0),1.
[3] 何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9),1.
关键词:道路运输企业; 运营成本;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许多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还相当脆弱,而有效的运营成本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关键。但成本控制绝对不是单纯的成本压缩,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系统,让企业的管理者清楚地掌握成本构架、成本控制要点,从根本上改善企业成本状况,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一、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的概念
所谓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就是指企业在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一定的标准对成本的形成进行监测、调整,保证企业达到成本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资金消耗完成更多的运输工作量,并要在运输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厉行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其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系统,运用各种控制手段与方法,对成本的开支进行适时、全面、有效的控制,防止运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损失和浪费,避免成本偏差的发生,保证企业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运输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是随着单位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运营成本控制管理方面的方法和措施,如成本管理、成本否决法等等,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1.总体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相当部分人认为运营成本的控制只是单位管理人员的控制,与其他人无关。笔者曾对福建省道路运输九大公司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运营成本控制概念模糊,特别是驾驶员和修理人员,他们认为这是基层管理人员的控制,而基层管理人员认为是上级管理人员的控制,一些未改制的企业更加明显。
2.油料控制存在的问题
(1)油耗标准难于制定。运营成本的控制关键在于制定比较合理的消耗标准,而在制定车辆油耗标准时存在难于准确制定的问题。
(2)燃料消耗的奖惩办法难于确定,奖惩实际效果往往事与愿违。曾经出现每个驾驶员都严重超定额消耗,而他们却愿意接受处罚的不正常现象。
(3)考核执行难。在实际测量每位驾驶员的油箱内实际库存油量时,测量者往往忙于日常的业务,没有去认真测量记录,而是根据驾驶员自行申报的数量进行填写,造成考核数据不准确。
(4)加油发票报销监管存在漏洞。驾驶员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难以监管控制。
3.修理费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车辆的维修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修理费用与修理人员技术的好坏有关,即修理技术好坏直接影响修理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设置技术监督部门,就很难界定是否需要修理,是更换小零件还是更换总配件。此外,如果车辆在长途运行过程中,驾驶员打电话说要更换某个配件,在没办法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企业管理者也往往难于适从。
三、运营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1.加强全体职工成本控制规范的培训,努力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基层管理人员、驾驶员及修理人员在运营成本控制中尤其重要。基层管理人员在贯彻执行运营成本的考核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驾驶员在燃料、轮胎及修理费等方面是最直接的控制者,消耗量的多少与他们密切相关;修理人员在维修控制方面也是及其关键的,他们的技术水平决定着修理费用的多少。
因此,运营成本的控制不是单位管理人员的控制,而是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职工对一些新颁布的成本控制规范知之不多,对新的成本控制方法缺乏了解,这就要求单位职工应加强运营成本控制规范的定期培训、考核,努力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2.加强燃料控制
(1)制定合理的油耗标准。每一辆车在制造完成出厂时,一般都有最低的油料消耗标准,但是此标准并不能作为考核依据,企业要根据实际线路进行测算,以取得各种车型的油耗定额标准。油料的消耗与车辆的车型、驾驶员操作、路面等级、车辆新旧程度、季节变化等有关。例如:企业新购一辆宇通客车,线路是临沂至青岛,说明书上给定最低的油耗是22升/车百公里。企业在制定油耗考核标准时,不能以22升/百车公里做为考核依据,而是要根据临沂往还青岛线路,用正规操作的驾驶员,总共消耗多少升的油料,然后除以总行程,进行多次测算,以求取平均值来做为考核油耗标准。
(2)制定合理的奖罚措施。目前很多企业采取“半奖同罚”的方法,即按节油金额的五成来奖励,按超支的全额罚款。其实这是企业油耗控制的又一个盲点。例如:某驾驶员在一个月内本来可以节油100升,当时的油价是5元/升,可是这个驾驶员却多开200升油的发票,他可得到报销款1000元,在月末考核的时候,因为他超支了100升,而被罚款500元,这样相抵后可得500元。如果这个驾驶员按节油100升来算,他只能领到250元的奖励,与虚开发票相比,他可多赚250元。因此,考虑到驾驶员每月节油有限,在制定奖惩方面,应采取“半奖双罚”较为合理,即按节油金额的五成奖励,按超支的双倍罚款。
(3)重视油箱库存检查,提高考核效果。测量者往往忙于日常的业务,无遐顾及看似简单的测量,造成考核不准确的问题。车辆交接班时,应测量车箱剩余油量,测量者不能为图省事,具体在测量油箱库存油量多少时,可以用油标测量法,也可以用加满油箱的方法来确定。
(4)加强燃料发票管理,改变加油方式,堵塞报销漏洞。企业应对每一辆车的油耗严加控制,最好的办法是同一辆车、同一线路、不同驾驶员,把他们的油耗进行对比,或与同一车型、不同线路的油耗进行对比。如果有明显超支,则应进行分析每一次加油所行驶路程,是否与实际相符。另外应采取磁卡加油方式,严禁与定点加油站互相勾结,一旦发现有不正当的交易,对当事者按贪污和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加强维修费的控制
(1)规范维修站点管理,提高维修人员业务素质。正常的保养及小修都应要在修理厂内进行,月底由单位统一结算。由于车辆的维修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一般管理人员是很难全面掌握的。这就要求业务人员提高素质,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如果企业没有自已的修理厂,应指定修理厂定点维修,月底由单位统一结清费用。如果车辆需要大修理时,应经有关技术鉴定部门审核及领导的批准。
(2)严格把好临时维修费用关。如果车辆是在行驶过程中损坏,那么这就有可能存在维修时驾驶员与临时维修点相互勾结,存在虚开发票多报销的现象,以及修理人员为图方便,不更换小零件而更换配件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企业领导原则上应同意进行更换修理,但是,所更换的零部件一定要带回,以备技术鉴定人员对整个更换的零件进行仔细检查。
参考文献:
[1]李殿富;会计制度设计与内部控制制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5
关键词:垃圾焚烧;运营成本;控制;发电
一般的成本构成包括产品投产前的成本、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流通过程中的成本。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具有其特殊性,它不包含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因此本文在介绍运营成本及成本控制的各种要点时,仅针对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过程中有关成本控制的内容进行讨论。
一、运营成本控制概述
(一)运营成本的概念
生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成本是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括直接材料费、维修费、渗滤液处理费、水费、检测费、临时工程、大修费、财务费用、员工费用、管理费、折旧费等。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成本控制除对各项材料成本、部门成本、环境成本、管理成本、处理成本等采用以上科学成本控制外,还就不断提高发电厂作业的运行管理水平,采取发电作业方式的优化、提高吨垃圾发电量、降低厂用电率等有效措施控制成本。
(二)成本控制的目的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的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经降低的成本水平。垃圾焚烧发电厂成本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成本控制的各种方法,在垃圾焚烧发电作业、渗滤液处理和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中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这个水平。
二、运营成本的构成
运营成本也称经营成本,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必须发生的成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成本指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并利用余热发电发生的成本费用。其主要成本包括以下几项:
(一)直接材料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处理垃圾、环境治理耗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氢氧化钙、活性炭、氨水、水泥、螯合剂、化学药品等。
(二)备品备件:指生产设备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储备的设备、部件、材料和配件。
(三)日常维护费:指对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等日常检修维护实际发生的费用。
(四)大修费:是指为恢复固定资产的性能,对其进行大部分或全部的修理。
(五)飞灰处理费: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形成的飞灰发生的处理费用,包括飞灰运输费等。
(六)炉渣处理费: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产生炉渣发生的处理费用,包括炉渣运输费等。
(七)渗滤液处理费:指生活垃圾中产生的废水,即渗滤液,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所产生的处理费用。
(八)水费: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过程中耗用的水资源费用。
(九)环境保护费: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发生的外部监测费用。
(十)安全生产费: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费用。
(十一)远动通讯维护费: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电网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负控、负荷管理、计算机通信等接入供电公司的线路接网系统的维护费用。
(十二)折旧费:指企业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折旧年限根据财务有关规定。
(十三)员工费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生产一线职工、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社保等。
(十四)管理费用:职工培训费、办公费、差旅费等。
(十五)财务费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长期借款、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
三、运营成本控制的内容、方法、措施
(一)运营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不仅是一个财务概念,更是一个战略概念。低成本优势战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力保障,也是每个企业所追求的理想目标。降低成本,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各行各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控制重点。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成本控制主要是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包括直接材料费成本控制、工资费用控制、维修费用控制、飞灰、渗滤液、炉渣处理费用控制、管理费用控制等,上述这些都是绝对量的控制,即在产量固定的假设条件下使各种成本开支得到控制。通过运营成本核算进行成本控制,就是以成本费用构成划分成本的。
(二)运营成本控制的措施
通过前面的介绍,不同规模、不同地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成本构成有一定的区别,垃圾焚烧发电厂常用的运营成本控制措施有:
1.原材料成本的控制措施
(1)确定原材料的消耗定额。生产运行部根据生产任务单中的内容确定需要消耗的原材料,生技部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的性能、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记录等确定原材料的消耗定额。
(2)原材料的采购控制。采购部应选择、确定合格的原材料供应商以确保所购的材料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建立供应商选择制度;同时根据各项材料的消耗定额及生产计划制订科学的采购计划,确定合理的材料采购品种、数量及批次,禁止无计划地采购与超量采购,增加原材料采购成本。对于用量大的原材料应进行集中采购,取得规模效益和大批采购优惠。对大宗、新物资或特殊物资采购的,还应进行专业测试,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出现市场变化必须及时向决策部门反馈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原材料仓储控制。仓管员对原材料的仓储位置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安排储存,避免因材料在仓储过程中发生锈蚀、变质等现象,造成原材料的重购或维修,加大成本。
2.人员费用的控制措施
(1)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的控制。薪酬的控制是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控制的重点。企业需要把奖励系统与绩效挂钩,使提薪、晋升和奖金的决策支持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使工作绩效的优劣能在收入中得到体现。此外,薪酬设计还要注意体现公平。
(2)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控制。企业必须做好需要调查,确定企业必须进行哪些培训,哪些工作需要培训,以及哪些员工需要培训。为此企业需要进行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不同的开发方法有不同的成本效果,企业要权衡使用。最后,企业要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进行评价。
3.维修费用的控制措施
(1)完善保养制度及日常设备巡检制度。制定严格的保养制度及保养规定,促使生产运营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发现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维修人员加强对设备的点检和巡视。特别要通过询问生产运营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转情况,并作好记录。操作者和维修者共同配合,可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是对于焚烧炉排炉、锅炉等重点设备,可减少因设备非正常停机而产生的重大损失。同时可以延长设备备件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费用。
(2)加强对损坏备件的维修。维修人员要具有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发扬修旧利废的传统,对换下的备件,很多经过维修后还可以再利用,尤其是单价较高的配件。许多机械类备件,通过电刷镀、喷涂等新工艺完全能够修复后再使用。
(3)执行大修理费用计划,控制大修理费用。年初制定年度大修理计划费用,为大修理费用规定一个目标值。人力资源部应把降低设备修理费用与生产技术部及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建立健全设备大修理质量、进度、费用目标的考核与奖励。
4.管理费用的控制措施
(1)做好预算控制。想要强化管理费用的控制,必须完善预算管理工作。管理费用往往会受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业务量影响,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生产规模和业务量一般都比较固定,一般年初做出当年预算及各月预算,日后按预算控制支出即可。
(2)审批控制。编制预算后,控制的执行则要依靠各项开支的审核批准。审核批准的依据是预算额和定额,即各项费用开支在单项上不能超过定额,在总量上不能超过预算,如超过应事先报上级主管部门单独审批。
一般来讲,垃圾焚烧发电厂需要达到的排放标准越高,运营成本也越高。但是,垃圾焚烧发电厂毕竟是环保项目,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以牺牲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那成本控制得再好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成本控制应该是在满足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使运营成本达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陈玉洁.企业成本核算与费用控制全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聂兴凯.如何进行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高速套路;运营成本;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速路网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所起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在高速公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制约着高速公路的发展,也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成本控制贯穿于整个运营的循环过程中,因此对高速公路的成本管理的控制已成为重中之重,通过了解高速公路运营的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分析,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就能更好的提升高速公路的管理效率,强化高速公路的社会服务功能,保证高速公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做好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的控制,本文将从影响高速公路管理的成本因素,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等进行阐述。
一、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成本控制的特点
目前高速公路正处于集中建设阶段、加速成网的关键阶段,收支缺口巨大,通行费收入无法满足巨额的开支,需不断的举借新的债务进行弥补。而在高速公路的运营阶段,却也存在着管理混乱、费用成本失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管理效能不高的现象。公众质疑也不断增加,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对经营成本的控制,提高管理效能势在必行。
而新环境下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又有了新特点。
1.目的以及观念的转变。运营成本的控制已经由单纯的降低成本演变到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成本观念的更新与变革也成为必然。
2.范围的扩展。高速公路的成本控制已经由初期的建设领域扩展到运营养护等全周期,所以必须在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3.人员的扩充。由专门会计人员核算拓展到全体人员,从会计人员到管理决策层、技术阶段、采购供应阶段、一线收费员工等这一集合当中。
二、高速公路运营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观念陈旧,方法老化,未形成与时俱进的系统的成本管理新理念。对高速公路运营成本管理的理解仍停留在片面的降低成本水平,只强调节约和节省。事实上随着整个社会物价水平的飞涨,面对人工成本依赖程度较高的征收环节和设备材料成本的养护环节,单纯的靠节约和节省已经不能适应,必须在观念上有所转变。在运营成本管理中缺乏全局观念只注重单纯财务方面的成本核算,忽视有可能影响到成本的其他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高速公路是实行的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收入上缴,支出由上级下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成本观念容易缺失,缺乏全局性和综合性的布局,无法调动各路各单位关心成本降低成本的主动性。这种狭隘的成本管理观念不会提供有效的成本信息。
2.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指导体系。目前在整个高速公路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中把纵向即上级对下级的成本控制管理作为侧重点,而横向管理则被忽略,在这种模式体系下,由于缺乏横向链条的控制,未根据成本属性赋予对各平行单位养护部门、路政部门等对成本费用的相应支配权限,未明确职责,所以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整体效果,即各责任主体只追求纵线上的责任目标而无视履行横向上各项责任,只需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即可,而忽视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实现可操作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这样容易影响公司整体管理效率的实现。所以横向控制意义重大。
3.成本预算和成本分析形式大于实质,未形成有效的目标成本指标体系高速公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未形成有效的目标成本指标体系,未将成本管理目标与预算目标有效结合,对比基础不是管理目标,而是上年平均水平,存在落后性和不合适性。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不可控因素多,变化系数大,只分析内部的成本控制而很少分析外部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成本管理内外脱节,缺乏应变性。比如在制定年度成本计划时,是否充分考虑第二年车流量的增减、物价水平等的变化对征收成本、设施维护成本、养护成本的影响。
三、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1.控制思想。要用发展的眼光、全局的观念来对待成本控制,必须从意识上观念上对成本管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把成本管理新观念落实贯彻到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跟上高速公路日新月异的发展。否则,成本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2.控制制度。要形成一套完整的预测、记录、考核、奖惩责任成本制度,完善成本目标体系,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部门,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决策层和执行层的联动和交流,通过系统的思考,统筹的安排,细化量化成本指标,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成本控制工作的实际效果。
3.人员设置。要认识到不仅仅由财务专职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分析,而是要将成本管理的权限落实到各管理处、各办公室职能部门、各收费站点、各养护清障单位等责任部门,让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这样才能形成全员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的有效机制。通过横向纵向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成本控制管理的效率最大化。
综上所述,只有从这几个方面人手,更新成本管理意识、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并加大对执行力、革新落后的成本管理手段、创建一支专业化高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等,才能做好高速公路运营中的成本管理,否则,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种种现状和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和解决。
四、改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成本控制的对策
1.注重事前工作,加强成本预测和计划,确定科学、可行的目标成本。
(1)高速公路经营公司目标成本与公司的管理效率有这密切的联系,在制定目标成本时、制定计划时要以下几个因素作为参考:一是通过对外部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科技、社会需求、社会文化方面的分析来预测对高速公路产业整体经营发展的影响。二是要充分考虑物价水平的波动变化、国家货币政策及利率水平的变化对征收成本、设施维护成本、养护工程成本、贷款利息成本等的影响。三是在目前还是人工收费为主、大量依赖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国家有关职工劳动保险制度,职工医疗制度及住房制度改革还有单位福利等政策变化对人员费用成本的影响。
(2)通过进行成本预测分析确定总目标成本后,可根据切得组织架构和成本形成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分解目标成本,即使准确的将成本费用标准和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异,以及成本费用的控制情况反馈到决策层,以便适时的采取措施,组织协调企业财务活动。同时也将总目标成本分解到各部门、各环节的成本、费用定额指标。定额指标要细化、量化,要根据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变化情况结合高速公路现有的运营情况来制定。最后将这些定额指标下放到各管理处、各级科室、各收费站、养护单位等进行落实。
2.注重全过程监管,事中从严控制,通过对互联网等技术的运用科学有效的降低成本。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成本,需要制定成本费用控制标准,建立成本费用标准体系,使成本指标根据标准达到预先所确定的目标:同时建立成本控制信息反馈系统,将成本发生过程中的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到决策层。这样一整套的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控制规范引向深入,通过规范流程、统筹运作、量化责任、细化目标、监督控制、缋效考核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分析现阶段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考虑下一阶段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预测可能出现的成本差异,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成本控制。让整个运营成本生态圈发挥最大效能和效率。
(1)以下将结合高速公路成本的几块内容来具体分析:制定成本管理规范,用精细化的工作来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对材料及配件的采购及管理、设备、车辆的利用和管理、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工程招投标及预结算审批管理等制定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控制体系。为了保证控制体系的实施,需将成本控制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用精细化工作的理念来对待成本控制管理。
(2)征收成本控制要着重加强征收人工成本和征收设备设施折旧及其保养维护成本的控制。通过对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和推广,提高征收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以替代人工来降低征收成本。成本管理的要从“任务型、控制型”向“效率性”和“管理型”转变。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推行,互联网技术将成为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全新手段和平台,比如建立完整统一的联网时ETC高速收费网络,广泛的使用自助发卡机等等。有资料显示,一条ETC车道相当于5条人工收费车道,与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相比,ETC可以节约近87%的收费站扩建费用,降低20%的人工与服务成本。这将极大的促进高速公路产业的转型升级。
(3)养护成本要根据情况的不同分为日常保养、大中小修、专项和突发灾害预抢修等类别,统计各种状况发生的数量、周期频率、概率,在此预测数据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养护成本,并提出养护成本控制措施和方案。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路面设计理论,降低路面设施的耗损:每年根据对高速公路的路况评定检测情况和日常养护工作的调查情况,制定科学的预防性养护方案,投入少量矫正型养护资金,节约养护成本。并且积极探索养护市场化机制,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多种渠道防止招标过程中的腐败,能有效地降低养护成本。
3.细化成本考核、加强成本分析,寻求进一步更优化的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成本活动进行之时,应适时将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和目标成本进行比对,确定两者之间的差量,并对差量进行归纳分析总结。要在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环节寻找差异产生的原因,并且对责任主体进行考核问责,还要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反馈到每一个环节之中,以便及时解决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成本考核应坚持纵向和横向两个链条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考核奖惩制度。
建立目标成本责任制,把成本费用指标的管理与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结合起来,将成本管理目标与预算目标有效结合,改革对比前提或基础,找差距,增强正常的引导力度。按责任控制制度来层层分解层次成本,达到组合成本水平的优化及接近目标成本,确定各管理处为成本中心,以该中心为点,以各管理科室、收费站、服务区、养护单位为线扩散开来,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的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在各个费用发生点建立成本费用控制责任制,进行成本控制的缋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