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范文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建议

篇1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在享受数字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和烦恼。很多青少年喜欢上网,有的通过上网得到信息和知识,有一些青少年,网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害的玩具。他们沉迷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让老师、家长、社会非常担忧,现在来看一看3.15晚会中讲述的几个青少年的遭遇。

小军从四年级开始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在游戏里他迷恋的是把人杀死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2000年8月,小军在游戏中和对方发生争吵,相约现实中解决,把对方杀害,被判刑10年零6个月。小菲玩“网游”成瘾,因无钱买卡而抢劫被警方抓获,被判刑10年。年幼的他们将面对十年的铁窗生涯。

“小艺” 上初中后开始玩网络游戏,平时活泼乐观的他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半学期里学习成绩从班级前十名落到倒数几名,后来他选择了跳楼自杀。就在小艺自杀一年后,我省16岁网瘾少年同样选择了极端方式结束他了年青的生命,在网吧连续玩了11天,服下了巨毒的锄草药。他在遗言里写到他实在是管不住自己,不玩他受不了,玩了对不起爸爸妈妈。

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当中得到快乐,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付出了健康、前途、甚至他们年青而宝贵的生命。

篇2

关键词:网络;网络成瘾;道德意识;青少年健康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高度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人们用来获取信息和娱乐的工具中它是使用最广泛和最适用的,网络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在网络出现和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也为处于正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相当多的困扰。“网络成瘾”这个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而有人对此深恶痛绝,投鼠忌器。如何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处理好网络与学习的关系,利用网络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来进行有效的学习是现在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防范是关键,在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整个过程中,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知识教育,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和培养青少年广泛的兴趣爱好,以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中不良信息抵制的能力。如果到发现问题时再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到时即使对症该如何下药?药量应是多少?未免是药三分毒,既耽误了青少年的学业,也让家长们元气大伤。下面我就青少年上网时该采取哪些有效防范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求和关心此话题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以分享。

很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片面的认为:“网络成瘾”的罪魁祸首是网络。并提出假设,如果没有网络会如何如何,于是乎更加否定了网络对生活的正面作用,放大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程度,于是对孩子说网络是致命的病毒,这是不合乎事实的。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网络于生活于工作的作用。上网我们分为娱乐和实用功能两种。实用即工作的需要,用一些软件工具来达到完成工作的目的。即人有相对的主控及意识,工作完成之后便会关上电脑,不会没有时间概念的留连网络。而娱乐很显然的,它包含了音乐、游戏、等等,特别是游戏,其中庞大的游戏角色及虚拟的人物战争,满足很多人杀戮与英雄主义情结。当然和现实一样,游戏中甚至也有对等的夫与妻的婚姻关系。处于这样的游戏当中,游戏者坐拥虚似的财富与荣耀,嫣然一个旷世的君主。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游戏者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弥补了其在现实中感受到的挫折感。越沉迷网络越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越格格不入因而越沉迷,形成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网络对青少年造成太多负面的影响,我们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青少年的学习保驾护航。

1、强化青少年道德意识规范的培养,用道德来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道德准绳,具有强烈的是非判断能力,这种境界是每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最终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家长和我们都应该在生活学习的点滴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在拥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规范下的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1年11月向社会《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2、家长应尽可能的多花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把握孩子的思想动向,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给孩子指指点、掌掌舵。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极不稳定,对待问题的方法还不成熟,特别是在连续遇到挫折,极大地伤害了他们自尊心的时候,缺乏经验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偏激的措施,以至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或有甚者从此变得意志消沉、思想堕落,生活学习一度的不得志驱使他们走向网吧寻求虚拟空间赐予他们思想上的某种满足,进而走向偷窃、抢劫、吸毒的犯罪道路。家长应该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思想动向,站在成年人的高度,用成年人的智慧在事态发生之前洞察事态即将发生的原因,找出问题产生的病灶,将其彻底清除在萌芽状态。一旦惨剧发生,为时已晚,再追其原因,已于事无补。另外,家长应该适当转变传统的严父慈母的角色观念,现代教育理念中慈父严母的理论观点受到的支持率更高。在和孩子相处的整个过程中母亲和孩子待的时间更长,和孩子相处更多时间的母亲在生活学习中更应该对自己的孩子提出更多更严格的要求。父亲的角色不应该只是孩子的长辈,更应该是成长中的良师益友,和孩子打成一片并不是什么坏事,这样既可以增加父子感情又能拉近和孩子之间交流的距离。

3、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大型单机及网络游戏,小游戏可以益脑,大型暴力游戏和黄色游戏对青少年有百害而无一利。可以一方面控制他们使用电脑的时间,另一方面使用相关的软件来阻止他们对某些特定游戏及网页的访问,并及时弹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和他们进行人机互动,通过正确的人性化的引导,把他们对电脑游戏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对信息处理相关技术进行思索和研究上,以实现青少年求知欲积的正面迁移。

4、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经调查,失足于网络的青少年,每个人都有自己从接触网络到沉迷网络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经历和体验,其中很大一部分青少年是由于好奇心作祟,在接触网络后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基本没有任何束缚的广阔的网络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些可以访问,哪些是绝对不能碰的,乱了方寸,闯入了。还有大部分是由于枯燥的学习氛围、窒息的竞争压力和少得可怜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学习中无法找回自我,而网络的沉迷无论是对于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来说都是具有一样的诱惑力,正因为青少年其自身的年龄及其阅历的有限更凸显了网络的趣味性,因此沉迷的机率也就更大。一旦陷入很难再回到原来的学习轨道。现实中人要受舆论和伦理的约束,需要检点自己的言行,而在网络上没有现实制约,就会为所欲为,其行为也不会受到追究。网络中那些不健康的内容,青少年有可能为其熏染。如果培养学生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就可以让学生得到认可的途径增多,获得快乐的途径增多,释放压力的方式增多。要知道,一个某方面或各个方面都得到大家认可的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他的肩上自然而然的多了一些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要给青少年生活上太多的压力,给他们一个放松的、愉快的、健康的、人性的成长环境,生活的意义还有很多很多,那么网络还是唯一的逃遁吗?(宣威市第二中学;云南省;宣威市;655404)

参考文献:

篇3

一、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原因

技校生是因为没有升入更高学府,而选择到要求低的技校就读,为的是学习一门技术。因此,技校生在校没有紧张的升学压力,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混张文凭,对学习的兴趣也不是太高,一旦接触网络就很容易迷恋上。同时,技校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们很容易被新事物所吸引,对社会问题较敏感偏激,但阅历尚浅,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强,因此,容易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抒发自己的感情。另外,青少年遇到问题不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网络更是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社会的平台,所以,青少年才会更加迷恋网络而难以自拔。

二、青少年迷恋网络的危害

青少年迷恋网络,给其自身、家长和社会都带来严重影响。对青少年自身来说,整日沉迷于网络,不仅会危害自己的身体,而且会让自己的精神受到蛊惑。有的青少年为了打网络游戏而顾不得吃饭、睡觉,甚至几天几夜不离电脑屏幕,不惜毁坏自己的眼睛和神经。这样的情况,毁掉了很多幸福美满的家庭。同时,长期沉迷于网络的人,容易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整天想入非非,认不清社会现实。尤其是当学生对现实生活感觉不满足时,就容易对社会产生憎恨,自身脾气暴躁,沉默少言,不关心自身以外的任何事情。有时他们还容易受到网络上别有用心人的教唆,而做出违法犯罪的的事情。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误入歧途、自毁前程,对社会安定而言,更是隐患。总而言之,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世界,不仅伤害自身,阻碍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辜负了父母老师多年的教育心血,同时让社会损失了栋梁之才,还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三、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措施

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不仅是家长、学校的职责,更是社会的重任,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技校具体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技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

首先,技校教师可以对技校生进行思想的指导,让他们明白网瘾的危害,懂得正确处理网络问题。其次,学校可开设网络课堂,让技校生明白电脑知识的用途,不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能正确地对待电脑的用途。

2.技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来约束学生的行为

技校可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控制技校生的上网行为。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监督,达到减少技校生上网次数的目的。同时,技校可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监督技校生的网瘾问题,促进技校生的健康成长。

3.对沉溺于网瘾的技校生,进行心理指导

沉迷于网络的技校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可能是为了逃避社会现实,也可能是因为和父母有一定的代沟,还有的是不愿学习等。技校可以请相关的心理教师对技校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能够明白沉溺于网络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只会让自己更加堕落。针对他们的问题,指导教师可以对他们提出自己建议,帮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模式。

4.开展多种活动,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兴趣和形成广泛爱好

有的技校生沉溺于网络,就是觉得生活单调没意思。因此,技校可以组织各种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技校生明白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对技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5.组织技校生进行社会实践,让技校生多了解社会现实

技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而不是沉溺于网络的人。因此,技校可组织技校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亲身体验工作的艰辛、现实的残酷,明白虚拟世界的可笑与不可靠。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可贵、现实的真正需求。没有知识就无法生存于社会,虚拟的网络只会让人更加空虚,更加无助,更加不安。因此,技校要多为技校生提供亲身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正确面对社会,努力打造自己的辉煌人生。

篇4

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不利于我们的一面。有的同学过度沉迷电脑无法自拔;有的同学做了网络的俘虏,成了小网虫;还有的同学因整天看着电脑,眼睛受到严重损坏,成了高度近视。据调查,目前在网吧上网的青少年,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都是因沉迷于网络游戏,进而导致学业荒废,毁掉了自己前路。

在我看来,我们学生应当上好现代信息技术课,掌握基本的电脑技能。条件允许的话,在家长或老师的指导下,也可以适度适量地上网,下面,我想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不要沉迷于网络。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玩电脑游戏。在家长允许的前提下,休息时间适当玩一玩,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千万不可入迷。长时间上网和玩游戏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据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的青少年中,百分之三十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长时间上网还会影响学习成绩。我建议,在家上网一定要得到家长同意,并严格控制时间,不玩大型的网络游戏。不上网吧。

二、遵守网络道德。很多同学都在网络上碰到过骂人、说脏话等不道德的现象。网络是个虚拟的空间,有些人会想,既然不是真的东西,没人知道我是谁。网络道德主要是靠自我约束,遵守网络规范是我们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我要求,上网交流中做到文明用语;上网不发表和传播不良信息等。其实,网上发表的任何信息都是可以追查来源的,如果触犯了法律,警察很快就会能找到你。

三、注重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对我们中学生来说,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护好自己的密码等信息不被盗走,方法有很多,请同学们向老师咨询。二是不随意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轻信网上的中奖通知等欺诈行为。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和家人的姓名、住址、学校、班级、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相片等,在网上向其他人透露。未经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学生;网瘾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普及,它极大地开阔了人们,尤其是中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但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给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捷和高效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

        1.造成学业荒废

        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而沉迷网络导致学生精神萎靡,学习兴趣减退,效率低下,更有个别学生逃课、旷课上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习。

        2.导致心理扭曲

        青少年学生自制力弱,人生观、价值观还未成形,面对良莠混杂、虚虚实实的网上信息,缺乏辨别是非真伪能力,往往深陷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不能自拔;网络虚拟无须担责和免遭惩罚等特点,导致学生自我意识突出,心理失衡,失去道德准绳。

        3.有损身体健康

        沉迷网络的学生大多休息饮食无规律,甚至过早染上了吸烟的习惯。无节制上网不仅导致神经高度紧张,大量电磁辐射还会损害人体机能,造成身体素质下降。据了解,经常上网的学生有38%身体发育不良,有35%有吸烟习惯,有46%经常出现头晕、恶心、精神不振等症状,严重危害青少年学生身体正常发育。

        4.诱发违法犯罪

        青少年学生模仿网络游戏的人物情节,为所谓的江湖哥们义气聚众斗殴,甚至持械打杀,造成人员伤亡;有的因无经济来源,为支付上网费用,不惜铤而走险,偷盗、抢劫他人钱财,触犯法律,酿成悲剧,对家庭、本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分析

        1.自控能力不强

        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自控能力弱,喜欢搜新猎奇,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相对传统媒介,互联网络信息量大、方便快捷,吸引力更强。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一旦接触便很难抵制,往往陷入“网”中不能自拔。 

       2.教育疏导滞后

        一方面,教师没有对学生上网高度重视,只重视课上,不注意课后;只关注校内,不关注校外。一些家长责任心不强,因忙于工作生活,对子女上网不管不问,对上网时间、地点、内容不加节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另一方面,青少年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弱,思想出现波动时,如果老师、家长沟通疏导不到位,他们往往选择逃避现实,通过网络寻求安慰,宣泄压抑情绪。

        3.社会监管缺失

        目前网吧遍布城市大街小巷,有的网吧业主赚钱心切,甚至将网吧开到居民区、学校周围,并提供吃、喝、住的“全方位服务”。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实行上网身份认证、午夜后网络游戏断网等规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学生网吧上网的势头并未遏制,网吧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上网的“主阵地”。

        三、学生上网成瘾的疏导建议

        1.要加强教育疏导,端正上网动机

        要树立健康上网导向,利用班报、墙报、校园广播积极宣传健康的网络知识,通过举办“争做网络文明人”和“学生上网利弊大家谈”等辩论活动,强化学生健康上网意识。要加强师生交流,畅通师生对话渠道,采取设置“教师信箱”、开办“同学心声”等方法,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2.要丰富业余生活,分散上网精力

        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学生上网注意力,引导学生远离网络。大力开展文体活动,如举办校园歌手大奖赛、诗歌朗诵会、运动会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举办网络知识讲座、组织多媒体制作大赛和网页制作大赛等网络知识竞赛活动,教育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对待网络,将学生的上网注意力引导到有益的网络学习中,养成健康上网的习惯。

        3.要严格管理措施,严肃上网纪律

        加强人员控制,严格课堂管理、住宿管理和请销假制度。对住校的青少年学生,应坚持熄灯前点名,熄灯后查铺,随时清点人数,防止学生逃课、旷课以及利用休息时间外出上网。要及时掌握学生上网动态,对有网瘾的重点学生要多留心多观察,采取适当监管措施,强化管理针对性。

篇6

格雷盒子删除不了,可能是因为用户是孩子端,因此是无法直接删除的,建议用户先从家长端删除绑定的设备,解绑后再打开孩子端的手机,然后选择卸载格雷盒子就可以了。

格雷盒子是深圳青葱果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帮助父母智能监控和管理孩子手机的移动应用,专门针对7-17岁青少年无节制的上网、游戏和聊天等不良现象。格雷盒子致力于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沉迷手机问题,培养孩子健康使用手机计划,养成自律好习惯。家长可设置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使用软件等权限,避免孩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业。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侵害;格雷守护支持将优质教育应用一键安装至孩子手机;还可通过应用获取孩子的实时位置,保护孩子健康成长。

基于青少年移动网络安全为基础的K12在线教育服务提供商,专注以“绿网教育云安全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守护工具、内容资源、亲子社交为内容,借助校内校外互动教育服务和学习行为大数据以及AI智能技术,通过小格雷品牌系列智能终端产品,以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以孩子为圆心的绿网教育生态圈,实现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助力于教育均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动机研究;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网络游戏成瘾指的是个体反复上网玩网络游戏而导致的一种精神障碍,表现为对网络游戏的一种强烈愿望,突然停止或减少玩耍时会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问题。而青少年由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强,对网络游戏的抵制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上网玩网络游戏成瘾。据调查,。19岁以下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32.9%;在各种网上行为中,网络游戏的网民使用率从2008年的62.8%提升至2009年的68.9%,我国青少年中有79.3%玩过网络游戏,成瘾比例为3.2%。

眼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愈演愈烈。那么,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根本原因究竟是如何呢?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我想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网络游戏媒介的特点;第二,青少年网络游戏者自身的心理需求特点。

一,网络游戏媒介的特点:第一,视听的充分享受。现在的网络游戏借助越来越多元的声,光,色效果,把游戏的世界逼真的呈现给游戏者,从而让他们不知不觉的喜欢上这虚拟的世界。游戏中轻松动感的音乐、绚丽多彩的图像、靓丽光线的服饰以及复杂变幻的游戏场景等,是网络游戏成为神秘、虚拟的世外桃源,这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充满了诱惑。玩家在游戏时享受着一场神秘的感官盛宴,它由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影像、音频等各类刺激组成,而这种自我参与度较高的对抗活动带给人的感受远远超过了欣赏艺术品时的视听享受。

第二,平等的社会地位。在网络游戏中,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皆被忽视,人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这是一种“网络民主”,现实社会中的社会角色丝毫不影响这种“网络民主”,而有影响的则是一个人的沟通技巧,文字语言的魅力和思想深度等。第三,游戏的。游戏的实质是体验,人在体验中感受。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充分享受游戏为他带来的自由,新奇的体验,而自身在其中创造,体验由自由创造为他带来的“高峰体验”,从而在游戏中产生对自我的肯定,对自我的超越。第四,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总所周知,网络游戏是在虚拟的情境下进行的,因此它可以使玩家尝试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被允许的活动。这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体现在对时间的超越和对空间的超越。例如一款游戏,你只需在网上进入游戏,就可以体验由现实世界到网络虚拟世界的转换,在其中你可以为所欲为,即使失败死亡也可以卷土重来,网络游戏由此给人带来一种空前的愉悦和满足。

二,网络游戏者自身的心理需求特点:第一,交友等情感心理需求。一些青少年在青春期中变得孤僻,沉默少言,而自身的社交需求驱使他们将视角转向网络游戏这个虚拟世界,在这里面寻求朋友,满足需求。大多数网络游戏也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游戏者能畅所欲言。再者由于网络游戏的装备,竞技等因素,只身一人很容易受他人欺负,所以在游戏中游戏者多是以团队出现,他们在游戏中相知相识,凭借着相同的兴趣甚至可能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方面游戏者在游戏中享受游戏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另一方面他们能在游戏中同游戏伙伴交流,加深了解,拜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和网络游戏自身的单调感。青少年在其中能体验到一种团队协作的愉悦,而这种感受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少有的,这也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

所以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治对策也不会是唯一的,它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以预防为主,进行科学的治疗。因此在如何防治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上,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在现在的一些家庭中,家长对待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总是显得太过武断,对有瘾的孩子态度过于强硬和粗暴,家长的这些行为方法势必会造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反感乃至反抗,一味的否定孩子的所作所为无异于将孩子推向不可救赎的深渊。其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益于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也会降低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几率。而面对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更是有助于让他们脱离网络游戏成瘾的泥潭。

第二,家长增加对网络知识的认识。在一些网络游戏成瘾孩子的家庭中,家长对网络的认识知之甚少,有些甚至视网络游戏如毒物。孩子出现了沉迷网络游戏的症状时,他们不能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开导,反而对孩子进行贬低、讽刺,其实在网络游戏成瘾的早期,家长的积极疏导完全可以让孩子修正对待网络游戏的态度,有利于让孩子尽早摆脱网络游戏成瘾。

第三,加强学校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任务中,学校肩负着重要责任,多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不仅要进行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网络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使用网络工具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对网络游戏的正确认识。一些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后无心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还有些学生直接逃课去上网,学校要尽早地发现这些问题,尽快采取措施,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重新找回理想和动力。

篇8

中学生身心发育尚不成熟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自控能力欠缺。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吸引住。

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审查,带来什么惩罚,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中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中学生可能身处的不利环境是导致易上网成瘾的客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社会环境。目前网吧遍布大街小巷,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条例,但在实践中对网吧尚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富有互动娱乐性的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室对中学生有着强大诱惑,促使他们将网吧当作乐土。

家庭环境。当前我国中学生多属独生子女,且城镇居民以楼房式独门独户的家居结构为主,这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身为独生子女的中学生与同龄伙伴交流。在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今天,他们的父母极有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计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情感沟通。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中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

教育环境。在电子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电脑和网络成为青少年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但缺乏老师和家长有效引导的中学生则更多地是把电脑和网络当成一种娱乐工具。

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学生“学习上经常遭受挫折,又得不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为宣泄心中的苦闷,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往往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以宣泄平时的压抑情绪。

面对孩子的“网瘾”,家长要学会“弹性引导”:

1.家长在孩子的“脱瘾”过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必须打破原来一味地打骂、埋怨或者放纵溺爱的传统做法。家长应该定期与孩子交流、创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环境、满足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游戏等方面的需求。家长们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网络时代的认识,不能因网吧出了几起事故就谈网色变,不让孩子上网。

2.家长要学会上网,家长不懂网络,就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上网、督促孩子健康上网。应该注意发现孩子上网中碰到的问题,在上网过程中及时与其交流,一起制定有利的措施。同时家长还可以在电脑上设置防火墙,防止孩子受到不良文化和信息的影响。

3.家长要善用网络,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家长要引导孩子选择有利于他们成才的网站。

4.家长要适时监督,把握孩子在家上网或去网吧的质、量、度,孩子自制力差,综合判断能力较弱,父母要适时提醒,适当督促孩子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光顾。

篇9

关键词:网瘾;青少年;预防;家庭教育;学校文化;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6-0023-01

互联网能让青少年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有利于青少年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创造潜力的激发。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青少年学生成为“低头族”,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和预防对策。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就青少年的成长来说,网络成瘾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沉迷于上网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冲击。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难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化身成绝顶高手,在网络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种性质的网络沉溺有时是家长和教师说破嘴皮也难以挽回的。还有一些本身对学习存在抵触情绪的学生,将上网宣泄作为减压方式。他们通过虚拟的网络“交友”,或者利用网吧玩网络游戏,有的还把周末时间用来与网友见面,或在家里研究游戏技巧。这样,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2)不健康的网站对学生思想成长造成冲击。互联网世界也充满着陷阱,一些犯罪活动是以互联网为手段进行的,比如跨国诈骗。互联网上大大小小的网站不计其数,一些不健康的网站也藏身其中。一些网站传递的不良信息很容易使青少年受到毒害,有些青少年因为好奇却又自控能力差,沉迷于不健康的内容难以自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虚幻网络有时对学生造成精神伤害。有些青少年在现实中是家长口中的好孩子,他们积极向上、待人友好、踏实本分,但在网络中却可能消极、颓废、和杂乱无章。这种虚拟人格若固定下来,并通过网络不断强化,往往就进入潜意识,导致部分青少年经常出现与现实形象大相径庭的行为,形成巨大的人格反差,逐渐形成“网络双重人格”,造成人格分裂。

二、青少年网瘾的预防对策

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更加严峻,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全社会还没有营造出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前,家长和W校应该承担起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主要责任。

(1)在家庭教育方面,使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关键。家长应该花时间更加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给予孩子所需所想的理解与安慰。在解决网络成瘾的问题上,家长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了解孩子的需要,切忌危言耸听。1)正视网络,科学引导。要帮助孩子解决网瘾问题,家长就要学会上网,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和监督人。家长要引导孩子浏览适合他们健康成长的网站,把握孩子上网的时间和频率。孩子自控力较差,父母需要适时提醒,督促孩子做到上网有度,并郑重告诉孩子不要浏览不良信息。2)转移视线,提升自信。家长应当肯定孩子的长处,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要多带孩子去图书馆、博物馆、音乐会、美术馆,并适当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遇事多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采纳其合理的建议;寒假暑假可以陪孩子外出旅游,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情感,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家长还可以在社区组织有益的网络竞赛,通过家庭比赛和交流,引导孩子健康地使用网络。

(2)在学校教育方面,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是根本。1)落实素质教育,让青少年回归课堂。青少年沉溺于网络,大多是因为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挫败、压抑的体验,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失望。只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使学生从虚拟网络回归课堂。2)建设校园文化,让青少年爱上学校。校园文化对青少年有强烈的教化、辐射、陶冶和激励作用,因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当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比如举办英语节、艺术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比如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兴趣小组、经典名著阅读小组。要有意识地让青少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避免青少年被网络锁定。3)加强辅导干预,让青少年心理正常。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要开设校园心理咨询中心,对有网瘾症状的青少年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要通过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帮助青少年尽快摆脱网瘾,回归正常的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问题。网络成瘾毁掉的不仅是青少年的现在和未来,更是他们的家庭。但如果让青少年远离网络,被新技术甩在身后,那也是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危险。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规范管理,趋利避害,给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指导,引导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海丽.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丽水学院学报,2008(01).

篇10

(一)背景

20世纪末,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目前我国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 000万,其中80%以上是青少年。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青少年成长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法分子唯利是图,有的利用网络传播暴力、***信息,有的利用内容不健康的互联网游戏吸引青少年,使得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不仅学业受到严重影响,身心受到很大伤害,也给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初一的学生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对网络接触的不是很多,他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也很迷惘,有很多学生以为上网就是玩游戏或聊天,他们对网络也没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经上网查资料,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利弊所在,今后我们会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来学习

三、研究对象:全体网民

四、研究方法:

访谈法(调查几位同学,记录他们的上网历程)

上网查资料

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分析数据)

五、研究过程

六、研究结果:

1.如何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面对网络是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学生缺乏筛选和鉴别的能力,往往照单全收,由于获取信息非常容易,你几乎无法控制孩子从网上获取各种信息。由此孩子便容易患上“信息过度综合症”,典型症状是终日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虚拟世界以及电视里,现实中则变得孤僻自闭,出现交流障碍,长时间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影响孩子的发育,不良的垃圾信息还会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怎样预防和矫正“信息过度综合症”呢?首先要加强和孩子的情感沟通,在家庭里多和孩子交流,并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和心声,鼓励和支持孩子多接触现实中的社会,比如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等,这对于“抗衡”网络的不良影响是最重要的。其次,大人要懂得一些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和孩子顺畅地就网络问题进行讨论,有了共同语言,才有利于你的引导。最后,要通过你的言传和优秀的书籍给孩子提供信息的精华,提高孩子的识别能力。总之,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大人们不必尴尬、惊慌、忧虑、困惑,

只要“与时俱进”,就可以从容应对。

2.有关人员怎么看待网络

电脑本身并没有错,我们不应该因为它存在弊端就凭主观意识一棒子打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利弊共存的,只要我们合理的运用,也可以避开弊端或是将变弊为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所以针对电脑使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以下的几点的建议:

1、用电脑首先要明确目的,电脑是我们学习娱乐的工具,用电脑学习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娱乐只是让我们在学习的间隙轻松一下,不能本末倒置。

2、虚心接受父母监督,最好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地点如客厅,这样父母可对我们使用电脑在时间上和内容上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

3、合理安排用电脑时间,如果为了玩游戏,尽量在周末和节假日使用,这样安排不影响学习,父母也不会过分反对。

篇11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06年7月份,中国上网人数已达到1.23亿,同比增长19.4%,其中18~24岁的青年人所占比例38.9%,大专及本科文化所占比例47.7%,学生的比例为36.2%,可见,学生是接触网络并受其影响的主要群体之一。而且他们上网不是人们想当然的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而是上网聊天,大约90%的学生是泡在聊天室或游戏网站上。试想一下,我们祖国的未来交到这些人手里,有多少人会放心呢?接下来我就具体的谈一谈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双向影响

网络的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他们产生了诸多的积极影响,当然也存在负面影响。

1.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正面影响

网络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发展,网络教育彻底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和方式。比如网络教育是将学科的相关知识集中在网站上,由各位学习者自行对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进行选择,使得学习方式真正完成了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化。由于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青少年都可以进行自由学习。

网络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因特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集合体,青少年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事件,极大的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视野,给青少年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网络为青少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基础,可以超越时空和种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选择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网络将促进青少年开放、创新精神的树立,发展和形成自己的开放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网络将促进青少年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在网络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经济条件、、风俗习惯通过网络交流,其过程中,冲突必将频繁发生。为了避免引起冲突,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存活下去,青少年就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无形中对健全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网络对青少年教育的负面影响

一是网络在思想意识方面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网上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这些东西都极易对青少年造成精神污染。二是网络在传统思想道德方面对青少年也造成冲击。由于网络的世界没有检查者,这种情况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一些青少年会滥用自己的自由而忽视社会道德伦理的存在。再者,由于网络使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缺乏沟通与接触,他们就容易产生紧张、孤寂和冷漠的心理,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障碍。三是网络的发展加大了青少年选择信息的难度。由于互联网没有主观责任机构,难以对青少年进行信息选择指导,青少年可能会在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之中不知所措。四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业。有许多的青少年学生沉迷在网络的虚幻世界里,并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五是网络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调节规律被破坏等等。六是网络的不当利用会增加青少年的经济负担。当青少年们在经济上无法满足需求时就可能会诱使他们去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来获取利益。这也是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比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网络给青少年教育带来的影响的应对措施

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思想、道德、生理、心理和学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必将影响到青少年的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为此学校、家长和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一同努力来应对这些负面的影响。为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好学校教育的强势影响作用

一是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要在校园内开展一些网络知识图片展览,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标语、广播等特殊功能进行宣传活动,形成健康的网络知识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网络德育引导,并让学生对上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提高青少年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是大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网络素质。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对学生的影响最大,所以应尽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技术,及时掌握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动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教学插上现代电教技术的翅膀,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指导学生上网的筛选和辨别。并且要能够针对不同学生接触网络的不同程度,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发挥网络在他们成长中的积极影响作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三是抓好校园网的建设。一定要把学校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校园网要在课外活动时间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吸引青少年参加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机会,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孩子上网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开设校园网站和师生个人主页,使之成为沟通学校与个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网络相互间交流思想,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通过网络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思想问题,提供单独的指导和帮助,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

四是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各学校要加强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管理,而且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各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学生和教师的网络行为,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的消极作用。

五是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诗朗诵、演讲会、辩论赛、各类球类比赛等活动,设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兴趣,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与他人交往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2.发挥好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一是家长要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有许多的家长在孩子一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便采用强硬的态度,通常都是禁止孩子再去上网但结果却起不到好的效果。因此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导”而不是“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起到好的效果,见到好的结果。

二是要提高家长的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意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监护和指导作用。我在调查中发现对计算机知识一无所知的家长占大多数,一些家长省吃俭用给孩子买了电脑,至于孩子用电脑来干什么,则全然不知,更谈不上教育和指导了。专家认为,家长应加强自身的网络知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3.发挥好社会教育的监督保障作用

一是建议国家应出台有关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方面的法律法规。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青少年学生进入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二是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可以对于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给出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以政治上的引导。

三是有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该下大力气来整顿那些不规范的网络场所,还有那些不规范的网站。给青少年创造一个轻松、健康的上网环境,使得青少年可以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自由的翱翔。

事实上,世间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又有弊。高新技术也不能例外,因特网更是如此,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的问题。我们也正是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他们学会积极而有效地使用网络,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只要有关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家长和社会都能充分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里尽情的遨游而不迷失自己。让青少年一代可以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并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在此,我也想借本文来提醒那些沉迷于网络中,特别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们及时醒悟,为了祖国和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吧!

参考文献:

[1] Moore,M.G:Learner Support,Editorial.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Vol.17,No.3,2003.

[2] Sewart,D:Student support systems in distance education,Open Learning Vol.8,No.3,1993.

[3]http://old.省略/20030923/10 58799.shtml.

[4] 蔡兴勇.电脑网络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校(社会科学版),2005(1).

[5]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计算机应用中级教程[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7]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

[8]孙丽芳.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探微[J].高教探索,2007(2).

[9]孙晓华.大学生迷恋网络的负面影响、成因及其引导对策[J].教育科学,2004,20(4).

[10]王家翠.网络对高校学生影响的分析与思考[J].福建高教研究,2007(1).

篇12

关键词:海口 小学生 网络游戏 成瘾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22-02

1 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1.1 网络游戏本身具有的特点

网络游戏的高度虚拟性使得其中大多的设置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例如武侠题材中的武功、帮派之争;枪战游戏中的杀敌、建立军事基地等等。因此,对于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们网络游戏就成了他们体验这种经历的一种途径,也就容易使孩子们沉溺其中。

1.2 小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

(1)渴望探险但自制力不足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有着自己的的兴趣。网络游戏的新颖、刺激使小学生为之向往。同时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不健全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没有正确的是非辨别能力同时自控能力比较差这些都是导致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条件。

(2)对自尊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可以得知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层次,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低层次的满足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影响高层次需要的获得,处于最高层次的是自尊的需要这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满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并没有在这方面得到满足。

(3)盲目跟随,认为不玩网络游戏显得落伍。小学生是一种群居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同伴之间的影响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和是非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导致其随大流。

1.3 家庭环境影响

小学生的家长在家是否玩电脑游戏也是孩子网络游戏成瘾的因素之一。现在小学生的家长有相当一部分人是80后,这些家长是接触电脑游戏的第一代人,家长对网络游戏的钟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因为海口这个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居民有打牌、打奖这样的习俗进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使得孩子在接触网路游戏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教育导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1.4 移动电子设备的便利

这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调查中这个原因并不主要的原因但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这是新时期新出现的影响小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周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平板这些移动电子的设备的普及和出现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小孩子玩各种游戏带来了方便。

2 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鉴于网络游戏成瘾者大多数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和能力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对于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解决我们主要从学校、家长、社会3个大的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2.1 学校应加强德育、互联网工作、家校合作的建设

首先,学校要加强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德育工作对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通过学校科学的德育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学校的德育工作还要不断的充实和丰富德育的内容。学校应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上出现的问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不断的更新学校德育的内容。

2.2 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树立榜样、转变家庭教育方法、配合学校工作

首先,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父母要正确处理在网络时代下与孩子的关系,多花一些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思想动态,与孩子一起浏览一些有益的网站或信息,向孩子推荐健康的网站,帮助孩子正确的使用互联网。其次,家长要转变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在日常多与孩子交流的同时要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户外旅游、亲子活动等等,让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最后,家长要全力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理发挥到最大。

2.3 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宣传和对网吧的宣传力度

(1)加大宣传,充分认识非法网站和网吧对小学生的危害政府应多多的走进校园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让小学生们认识到非法网吧的危害性,在社会上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环境。

(2)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和整改力度。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或规章制度对社会上的网吧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对与不符合规定的非法网吧坚决给予取缔,对出现问题的网吧进行限时整改。如果发现存在、、的现象要给予严厉的处分。同时,政府要对社会上的网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网吧的责任意识。

(3)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上优秀人才的智力力量,加强技术手段的控制,利用现在高科技的技术控制网络游戏的开发和运作,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游戏,从而禁止其他的年龄的游戏玩家玩此款游戏。同时,要加强对网络游戏开发商、游戏经销商的行为,明确其社会责任,在销售和经营的同时对玩家进行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孔芳,刘美婷,姜小燕.国内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科教前沿),2009(15):5-6.

[2] 黄露,刘建银. 青少年网络游戏社会行为特征及群体差异分析――基于全国十省市的调查[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5):40-45.

[3] 高文斌,高晶,祝卓宏,等.中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与调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36.

[4] 王梁,武晓伟.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何在――基于网络游戏区别于传统游戏之特点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6(6):12-15.

[5] 李亚杰.网瘾青少年的四大特征《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R].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篇13

为了制定详细而有针对性的教案,笔者做了一个有关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关于上网地点:有80.97%的学生在家,12.97%的学生到网吧,3.95%的学生到同学或亲友家,2.11%的学生在学校微机室。在网上做得相对最多的事项:37.00%的学生获取资讯、查找学习资料,1.41%的学生休闲购物,16.16%的学生聊天、交友,45.43%的学生游戏娱乐。如何处理有害信息:27.63%的学生随它去,21.55%的学生非常担心但很无奈,2.11%的学生有时会将它故意传给他人,48.71%的学生安装绿色上网软件。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上网面对的安全隐患很多。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家或网吧上网,在家或网吧上网缺少同龄人或者家长的引导监督。很多学生通过网络玩游戏或者聊天,将网络用于学习的只占不到一半的比例,遇到有害信息时,很多学生束手无策,任不良信息传播。

二、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方法

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在安全教育课堂中,采取了多种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规避不安全的网络隐患。

1.案例植入,情景展演给学生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通过理清案例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认识到,接触不良网络信息,是诱发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将学生们身边及媒体上曝光的大量因网络而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的案例改编成情景剧,在课上进行展演,使学生有切身的体验。

2.开放网络资源,积极创设绿色上网环境很多老师都发现,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往往不能自拔耽误学业。老师们往往建议家长不要购置计算机,不要开通网络。但是,学生们上网的现象还是屡禁不绝。家中计算机、网络关闭了,但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网吧等其他的方式上网。在学校的倡导下,我们将安全课与计算课相结合,共同创设绿色网络直通车,教会学生怎样规避网络不良信息,教会他们使用一些绿色上网软件。同时,利用一切机会,与家长共同创设家庭绿色网络环境。如将有关网络的安全事项印发成宣传单派发给家长,将绿色上网软件打包进行资源共享等。对于这点的认识,经过了由堵到疏的过程。通过在安全课上开放网络资源,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文明安全地上网,有选择地处理网络与生活的关系。

篇14

〔关键词〕初中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预防;引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5-0015-03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19日的《第三十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继续保持,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升幅较为明显,达37.5%;10~19岁年龄段的人群占25.4%,比例相对稳定[1]。这和笔者近两年在学校的观察与研究基本保持一致。另外,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0)的调查发现,城区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络成瘾比例高达14.1%,其中杭州青少年的网络成瘾比例达到18.1%[2]。为了深入研究中心城区学校初中生网络使用情况,了解学生网络使用心理,分析网络依赖的缘由及对策,特开展此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杭州市上城区初二学生,共2511人,其中男生1328人,女生1134人,性别不详49人。学生来自8所初中,其中公办学校7所,民办学校1所(本地的民办学校拥有一定的招生自,生源比公办学校优异)。民办学校学生653人,公办学校学生1858人,共得到有效数据2469份。

2. 研究工具

为了确保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笔者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的《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问卷,其中网络使用14题,涉及使用环境、使用频率、使用目的等,网络成瘾10题,主要涉及网络情绪依赖、网络人际关系等。

3.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在校网络作答。为确保作答的真实性,本次调查采用第三方组织,有效规避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答完成后用SPSS13.0软件统计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网络使用主要了解学生家庭网络环境、上网频率、上网时间、上网习惯以及上网目的等。只有了解学生基本的网络使用习惯,才能分析学生网络使用中的不当行为,进而有效引导。

1. 网络基本使用习惯

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初二学生都有网络使用的经历。87.88%的学生家里有电脑并能上网,98.28%的学生上过网,近半数学生每周上网2~3次,上网时长1~3个小时。这说明学生网络使用已是普遍现象,作为家长和学校更应关注初中生使用过程中的心理。

89.60%的学生在家上网,77.87%的学生一个人上网,13.60%的学生在网吧上网。独自一人、在家或在网吧上网,给网络监管带来很大的困难。研究表明,上网自控能力与网络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初中生随着接触网络的时间的增加,其上网自控能力也随之下降[3]。

42.83%的学生上网进行一般性娱乐(如看电影、听音乐、看网络小说等),29.14%的学生喜欢消遣性娱乐(聊天、交友或玩网络游戏),22.31%的学生上网用来收发邮件或查询、搜索信息。可见网络的娱乐消遣功能成为初二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人往往在网上参加社会交际活动,如聊天室、游戏,非依赖人群则多浏览网页,以及通过E-mail交流[4]。喜欢消遣性娱乐的学生更容易导致网络的过度使用,成为网瘾的高危人群。

调查显示,我区的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略低于杭州市水平。

2. 网络使用行为的性别差异

调查中发现,男女生在网络使用习惯上有明显的行为差异。第一,男女生在网络成瘾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男生成瘾比例高于女生。网络的多元化、多功能性、匿名性、丰富性、知识涵盖范围广等,对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本着不同的目的和用途去使用网络,其中男生更容易沉迷其中。第二,女生家庭拥有电脑并上网的比例高于男生,女生更喜欢独自在家上网;男生更喜欢选择网吧和其他地方。这说明更需要关注男生家庭外监管以及女生家庭中监管。第三,从上网频次和时长分析,29.57%的男生每周上网4次及以上,26.62%的男生上网时长在每周3小时以上,均高于女生。男生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达8.03%,比女生多5%。这说明男生上网自控能力弱于女生,男生沉迷网络的比例也高于女生。第四,人际交往是男女生上网的主要目的。14.16%的女生上网更倾向于聊天或交友。29.61%的男生上网是为了玩网络游戏,59.84%的男生和46.15%的学生上网是为了逃避学习、排解孤独、打发时间、寻找快乐和刺激。这说明人际交往是男女生使用网络的主要原因。当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不足以满足青春期变化带来的压力、追求独立、建立自我认同、满足情感方面的需要时,女生更容易选择网络社交。网络聊天或交友直接满足女生的社交需要。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它主要满足了青少年人际交往与归属、现实情感补偿、自我实现三方面的心理需求[5],这说明男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更容易转向虚拟的网络游戏,游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男生人际交往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综上所述,男女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网络使用上也存在明显的行为差异。人际交往是男女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只有从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入手,抓住男女生不同的人际交往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指导和监管。

3.网络使用行为的校际差异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学生网络使用率都在98%以上,两类学校的学生在网络成瘾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08),但在网络使用上存在行为差异:第一,公办学校网络使用不当的高危人员多于民办学校。其中公办中学学生每周上网6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5%。每周上网次数少于6次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24%。这说明公办学校部分学生网络自控能力更差,网络成瘾倾向更明显。第二,网络使用上,公办中学的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更消极,为了逃避学习、打发时间而上网的人数明显高于民办,喜欢利用网络玩游戏、聊天或交友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民办。研究者发现,青少年学生使用互联网对于他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规律上,如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6]。

在我区,民办和公办学校学生最大的差异就是民办学校学生整体成绩明显优于公办学校。调查中发现,两类学校的学生在网络使用上也存在明显的行为差异。可见,成绩是学生沉迷网络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不是必然原因。因此,不同性质的学校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网络监管和使用指导。

4. 网络使用行为的家庭差异

调查显示,学生上网地点主要在家庭。这说明对学生的网络监管应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即主要依赖于学生家长。然而调查中发现,9.54%的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子女上网,29.10%的家长知道子女上网,但不清楚子女上网干什么,只有59.54%的家长大致了解子女上网做什么。学生主要上网地点与家庭监管缺失存在较大矛盾。

分析目前的网络使用指导情况,85%的学生认为自己得到过网络指导,但仍有10%以上的学生不清楚以上内容,不懂得保护自己,也无法分辨所浏览的网站是否为有益网站。其次,目前的网络指导基本停留在对网络的认识和基本的使用上。对网络功能缺乏深层次的指导和开发。只有30.15%的学生能利用网络来查找资料,搜索信息。更多的学生不会或者不懂得深入开发网络功能,为自己所用。再次,目前初中生的学习不需要过于借助网络,网络的积极作用对学生意义不大。此外,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耗费大量的时间上网,不仅使宝贵的青春流逝,而且也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多具有较长时间的网络使用经历,即在非家庭监管环境下上网,以及过度的网络游戏使用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家庭网络监管和指导。

三、对策建议

1. 警惕网络成瘾,携手探讨有效干预

对于网络成瘾行为,首先,政府、学校和家庭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中具有网络成瘾的倾向者,携起手来共同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制定科学的网瘾心理干预模式,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干预系统,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其次,在积极预防的同时,学校和有关组织还要深入探索青少年学生网瘾的心理矫治方法,用科学方法对已经成瘾的青少年进行有效的治疗,使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再次,学校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采取措施为学生减负。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创新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以抵御网络游戏和不良网页的诱惑。社会要加大网吧监管力度,杜绝未成年人进网吧。

2. 引导人际交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容易封闭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特别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孤独感或者自我评价不当。若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在交往中都容易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当交往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学生很容易转向虚拟网络。因此需要加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学生才不会依赖网络。

3. 开展网络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调查发现,学生上网时间和地点更多在校外,学校很容易忽视网络教育,把学生网络使用不当的原因推向家庭和社会。但学生成长同时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觑。首先,学校需要加强网络使用培训,让学生掌握网络使用的技术和能力,提高网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其次,学校要加强时间管理教育,让学生学会约束自己,如制作上网时间提示卡片或运用闹钟定时,避免沉迷网络。再次,学校应关注学生网络使用,预防学生网络成瘾。调查中发现,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比较严重,学校必须尽快跟进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尽早发现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倾向,及时引导他们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或治疗。

4. 开展家校合作,加强网络监管和指导

调查显示,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但大部分学生都是独自一人在家上网,给有效的监管和指导造成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上网的监管和指导并不得力。因此开展家校合作,对学生开展必要的上网指导非常必要。但现实表明:很多青少年上网,是由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教育造成的[7],即家长不具备监管和指导的能力,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为此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及时了解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指导家长有效进行网络监管和指导,如加强亲子沟通,了解其网络喜好,女生警惕交友成瘾,男生警惕游戏成瘾;加强时间管理,约定时间如父母在家时才可上网等。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

[6]才源源.青少年网络游戏者的心理需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