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范文

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3 15:36: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农业的发展途径

篇1

是社会效益低下,它是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困境的最集中表现。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必然会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最终反映在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将会进一步加深我国东西部收入水平的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西部地区农民无法通过农业生产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这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障碍。社会发展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收入的两极分化必然会给社会发展造成很多不确定因素。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效益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业发展的滞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它们在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效益低下趋势和状态。这集中反映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困境,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将产生消极的影响。

一、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成因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其中农业发展落后是一个重要的表现。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层面和自然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局面,两极分化趋势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西部民族地区是两极分化中的弱势一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发展动力不足和发展水平不高的状态。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表现就是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有限性。西部民族地区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一方面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教育水平落后的直接结果。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和中部相比,科技落后、信息不畅,交通运输不便等都会直接造成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宏观层面的发展不足将直接影响西部农业的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的低下又影响了西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得西部民族地区陷入恶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怪圈中。自然层面的原因是西部民族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自然地理地质环境使得本区的农业自然灾害种类繁多且频次高、强度大、影响面广,加之自然的和历史的原因,农业生态灾害也呈不断恶化的趋势,已成为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1]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恶劣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旱灾、洪涝灾害、沙漠化与草原退化、农业环境污染等。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还呈现出种类多样化、分布广泛性和发生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生产对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要求较高,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受到了其恶劣自然条件的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既有的自然条件直接导致了农业发展的落后。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民族政策的内在要求。西部大开发就是以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宏伟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内在地要求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最终效果的重要方面。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和政府充分认识并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在民族政策中始终强调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不管是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民族政策要求,都是内在要求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这是符合当今世界发展规律的趋势。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领域的延伸,它是对现代常规农业发展引发的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和协调,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西部民族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农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常规农业生产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上的问题。根据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在可持续发展方向标的指引下,加强生态农业发展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3]这种生产体系要求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要素能够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达到动态结合和协调。生态农业是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以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发展为目的。[4]从生态农业的概念和特点来看,它都符合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有针对性地改善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问题,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路径及对策

发展生态农业是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根据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坚持以下几个路径或对策:

首先,通过宣传、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态意识。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就要树立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意识和理念,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树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态农业意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三下乡”、媒体、网络等形式进行宣传,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各个区域进行持续的宣传和讲解,让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生态农业的概念以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效益。尤其要强调经济效益,这是树立和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群众生态农业发展意识的关键点;二是通过学校进行生态农业教育,将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介绍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帮助他们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和改善环境。只有切实的效益才能有效地树立和巩固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其次,改变农业粗放型发展方式,加大集约型发展力度,通过技术改进克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社会和自然条件限制。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就是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农业生产不仅效率低下,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粗放型发展能够取得一时的产量增加,但是却要付出更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生态农业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因此需要通过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来实现集约型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明显不足之处就是生产力水平低下,集中表现在技术水平的低下。生态农业的发展非常依赖于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而这也正是集约型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提高和发展生态农业技术需要政府和高校给予充分的支持。政府需要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技术支援,培养生态农业发展的专家,专门指导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可以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纳入其体系中,不断地对西部民族地区输入技术和管理,实现效率的提高。

篇2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使农业的可更新资源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也能保护和利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是有利于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态农业,正是从农业受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综合制约的客观实际出发,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求得三个效益的统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有益探索。

晋中市农业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总面积16 404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9℃左右,1月-7~8℃,7月23℃上下,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40~180天。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晋中市耕地面积455.4万亩,绝大部分为旱田,水田只有455亩。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棉花等为主。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化肥污染 虽然化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养分不均衡,肥料利用率低(约35%),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还使得大量营养物质通过土壤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污染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由于农药市场比较混乱,不合格农药产品充斥市场。再加上少数经营者素质偏低,有的经营者甚至把拌种剂当成杀虫剂卖给农民,这不仅使农民上当受骗,耽误治虫良机,还浪费农药,污染农田;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少数果农、菜农盲目用药或用药不当,或不讲究施药技术,从而发生用药过量,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农膜残留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以上,由于许多农民只对大张残膜进行清理,对清理小块残膜不太重视,致使土地中残膜率高达42%左右。据专家介绍,农用薄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其残存期可达20年以上。农用薄膜长期滞留地里,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与此同时,塑料薄膜产生的毒素不断在土壤中挥发,引起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和抑制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可见,农用薄膜残留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秸秆污染 晋中市秸秆年产量两百多万吨,秸秆随意丢弃量为二十多万吨,秸秆田间焚烧量为近四十万吨。秸秆利用率仅为70%左右,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问题比较突出。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粪尿不当排放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畜禽粪污中含有极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COD、总氮、总磷、铜、锌等,这些都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生态农业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科普读物、广告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及舆论工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普及,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设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预算,切实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融资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国内外资金为补充的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

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标准标志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机制,加快动物疫病和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龙头企业。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预警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指导农民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科学、经济、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篇3

关键词:突破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对策

一、“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分析

2015年2月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意见》出台并再次强调,“十三五”期间,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实现绿色发展是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

在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过程中,要正视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突破辽西北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二、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辽西北地区长期以来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再加上该区域农业经济的粗放经营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浪费等生态破坏加剧,资源环境承载力极其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辽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在立法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其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规定缺乏,使得许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2、在执法层面,执法手段和措施单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统分结合的分层管理体制效率低下,且极易导致各执法部门互相推诿和争权夺利现象产生。农业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都可以行使行政执法权,加之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违法失职现象,使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陷入一个异常混乱和尴尬的局面。

3、在运营环境上,相关制度协调性较差。许多生态环境法律制度虽已建立,但制度之间的配套性和协调性较差。在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如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制度等。

4、在法律归责上,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禁止性规定与法律责任规定不协调,法律责任规定相对较为宽泛不够严苛,使得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既不足以震慑违法的当事人,也不能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

5、在法律监督上,相关部门认识,行政管理手段单一,过分偏于经济处罚,缺乏对于建立长远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视,致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威胁当地农业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辽西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议

辽西北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使得改善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辽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

面对辽西北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困境,应制定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以法律文件的形式规范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管理;通过对现行环保法的修订,完善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项规定。

2、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1]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建立垂直管理体制,以求增强管理和执法效率,避免部门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的发生。通过赋予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较多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权,来增强其执法和管理权威;此外,应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严格执法,对危害农业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行政和司法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和司法保护。

3、明确农业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无法可依”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农业环境保护法必须对污染和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完善相关处罚指标体系,从重从严处理相关违法行为,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开展。

4、采用统一监督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信息不公开、不对称是妨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根源。要不断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立法,积极构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公开法律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行使”,才能使得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公众的参与下得到有效监督。

结语

“突破辽西北”战略有利于提升全省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区域发展,也践行国家政策。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十足的动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叶兰.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法之治.求索.2008.

[2] 韩广.杨兴.陈维春.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研究.中国出版社.

[3] 张铣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立法现状及对策.当代生态农业.2009(21).

[4] 汪志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科技资讯.2010(16).

[5] 周海博.网络伦理失范及其法律应对.光明日报(理论版).2014.08.26.

篇4

关键词 生态农业科技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区域布局和关键措施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适合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创新机制。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支持,必须完善有关的法规制度和有效发展机制,使资金和技术投入真正发挥作用。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为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环境友好技术、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总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无论是农业生态学家的观点,还是农业经济学家、农业地理学家的观点,其从不同视角所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看主要试图集中研究解决困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最基本问题,即食物安全、农业现代化及农村发展问题,它们构成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

然而,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仍主要侧重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未真正将其转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而也反映出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是“重经济,轻生态”“、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等社会发展”,这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克俊.可持续农业探讨[J].经济问题,1995,(11):18-19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学会编,常平生.农牧结合是发展有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战略需要[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246~248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对策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及意义

1.1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一条根本途径

生态农业要本着国情为出发点,遵照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实行农业生产,无疑会使农业生产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农业发展战略转移,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1.2生态农业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及绿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使用化肥及农药,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发展生态农业则可充分发挥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与人类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种或品种轮换的种植方法,并利用天敌防治害虫,从而减少化肥与农药使用量,生产出绿色无污染产品,因此生态农业可以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生态环境。

1.3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得以提升

发展生态农业,可大大提升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不但可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增值作用,还能加速物质循环及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与此同时,还能为社会创造品种多样化的质优农产品,可以确保人们对农产品日渐增长的扩大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应大力提倡。

2、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1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改善,在不久的将来,巨大的生态危机就不可避免。基于此,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合理使用生态资源,同时建立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在生态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与市场的基本需求相适应,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点,对现代的相关经济和产业进行调整,以突出农业生产的地区优势。

2.2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所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要把对农业资源的利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合理发展与运用生态环境。与此同时,还要把传统与现代农业技术中的优势相结合,并不断完善,建立起优势更加显著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新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未来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

2.3生态农业建设可使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生态农业,是通过对自然、社会及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改造与调整,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自然资源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得以多层次与多途径的合理利用,大大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的发生。基于此,生态农业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3、促进与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措施

3.1加强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要想使人们转变传统观念,进一步了解并接纳生态农业,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同时强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生态农业的推广,切实使生态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态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3.2建立生态农业保障体系

发展生态农业,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如服务、技术及资金保障体系,使生态农业体系具备专业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以及农技服务网络的信息支撑,更加有利于培训与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技术规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要落实上级的各项惠农政策,并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措施,切实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3.3从严把控人口数量,降低带给土地的沉重压力

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非常有限,在当前生产力状况下,土地的数量很难供养众多的人口。人口如果增加太多,就会超出土地的实际承载状况,必然导致土地的掠夺式开垦,这必定会极大地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持久运用。所以,坚定不移地合理把控人口数量、追求人口质量要坚持下去,这是达到土地持久运用的关键举措。

3.4逐步促进土地整理垦殖,科学开发后续土地资源

具体措施有:抓紧整理农村的居民地区,要遵循农村宅基地的划分准则,积极进行科学规划,分步骤地推进监管空心村及合并村庄工作,将多余的宅地还给农田,使耕地面积得以拓展。及时整理农田,比如说整理农田里的多余小路、河沟、防护林,减少坟墓用地等。积极调整地块,借助于小块凑成大块的模式,将某些零散的土地并合为比较大块的土地,从而方便规模管理。对废置的土地加以开荒,尽可能让它得到充分利用。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对土地资源的科学开发力度。

3.5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4、结语

综上所述,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重生态和经济为基础,并深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必要性的认识,对解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农业经济效益发展的角度砜矗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生态经济优化的农业经济体系,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经济发展与环境、自然资源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在不危及后代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优化与统一,这一指导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彼此之间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统筹发展这五项要求才能建设好新农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有助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改变农业增产的单一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走生态农业的道路。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的需要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机制,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今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我国农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农村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而人口还继续增加。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都在农村。当前,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无疑是一条很好的途径。生态农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实施,建设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产品的清洁生产和无害化,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设生态农业对于协调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需要

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恶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对于人类来说,食物卫生安全保障非常重要,只有大力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才能满足消费者对生态食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国际上,随着关税保护手段的弱化,发达国家转而寻求用非关税手段进行贸易保护,特别是在农产品进口方面,发达国家设置了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主要包括:有害成分含量标准、包装和标签的规定、检验检疫制度、绿色壁垒等。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护我国农产品,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土壤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文明赖以存在的基础。但由于我国没有及时采用先进的保护土壤的新耕作方法,如少耕法、免耕法、松土法等,导致土壤大量流失和沙化。传统的耕作方法要每年不断翻耕土地,土壤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经过风吹雨淋,肥沃的土壤迅速流失。以致像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的东北黑土带,只经过短短半个世纪的开发,黑土层由上世纪中期的100cm减少到目前的50cm左右。此外,世界各国都在普遍采用“草田轮作制”来提高土壤肥力的时候,我国却连年种植消耗地力的粮食作物,使耕地得不到任何休养生息的机会,土地生产力严重受损。我国原本就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又是全国最大的用水大户,“大漫灌”式农业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40%以上。在很多地方,形成地下水“漏斗”。其次,水源严重受污染,造成水质性缺水。其原因是为了高产,就大量施用高效化肥、剧毒农药;养殖业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水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进了河流,造成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难以可持续发展。

(二)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

人既是系统中的消费者又是生态系统的精心管理者,人类的经济活动直接制约着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有生命的复杂系统,包括人类在内,系统中的生物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20世纪后半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仅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而且使粮食、蔬菜、水果和其它农副产品中的有毒成分增多,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近几年发生的疯牛病灾难、二恶英事件,以及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争论等,都使得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生态食品,从而推动了生态农业的迅速发展。

(三)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不断强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陆续采用绿色壁垒来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是绿色贸易壁垒的简称,它是指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产品的进口国以保护有限资源、人类、动植物的卫生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名,通过制定、颁布、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使国外产品无法进入或进入时受到一定限制,以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为目的的贸易保护措施,实质上是技术壁垒。生态农业能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成为应对绿色壁垒的有效途径,因而促使各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制定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发展生态农业。

三、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建议

(一)以技术进步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很好的收益。但有的试点创新少,科技含量不高,在模式上模仿,在技术上照搬,使生态农业建设处于常规农业的一般水平,且在建设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及时总结,有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这些都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今后应加强对一些关键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对一些简单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在理论上进一步总结提高。

(二)以国际化标准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农业与工业是不同性质的产业,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也要进行清洁生产,而生态农业更应做到清洁生产,这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趋势所需。因此必须在执行的标准上与国际接轨,切实抓好目前国际、国内普遍推行的ISO14000认证、ISO19000认证、有机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水产品加工企业质量认证等工作,以保证生态农业的产品质量,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使管理工作达到现代化的水平。

(三)以优质产品开发来带动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根据国际形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国家对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应创造条件开发优质农产品,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应是生态农业的主导产品。在生态农业生产中要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减少农产品中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残留,使生态农业达到高产、高效、优质的要求,真正做到生态农业生产的是“生态食品”,并以这些优质产品占领国内、国际市场。

(四)以更多的投入来支持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生态农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多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使生态农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从目前情况看,要把生态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投入尚显不足,且由于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规划落实,使各项工程建设进展缓慢。要使生态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有大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五)以健全的法制来引导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篇7

所谓生态农业是把农业生产、经济发展以及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有机结合的一项新型综合农业体系,也就是说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会随着经济和环境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1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的几点制约因素

1.1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意识淡薄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投入大,获效时间长等特点,大部分的农民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愿意去开发新的农业资源,也不愿意使用新科技,只是一味的保持现状,也就是说那些能速见成效的措施是农民愿意接受的,而那些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措施却很难得到应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的意识不够到位。

1.2农村科技实力不足

众所周知,科技是一种生产力,农业的发展当然也主要依靠于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农业科技的实力越强,生态农业的发展就会越快。目前对于我国来说,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完善,导致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不够强大,对于生态农业这一系统性的项目,连简单的照猫画虎去借鉴经验对农民来说都是十分困难,更不要谈什么成功了,所以说农村的科技实力不足,直接制约了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1.3对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其具有见效周期长这一特点,往往会在资金方面出现短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财政支持,但是有一点要知道,政府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往往要同时支持很多的项目,不能做到资金的准确到位,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因资金不足而难以继续进行下去。资金缺乏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没有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生态农业都将会遇到困难。

1.4组织建设不足

在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过程中,组织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面前,组织机构不够完善,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困难,还有些组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独立的进行,不顾全大局,这样往往会造成某些项目的决策和支持力度跟不上进度,对于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这种组织建设不足的现象很是凸显,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1.5生态农业政策不够完善

各个项目的实施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谓的政策支持,也就是说帮助项目建立有效的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仍然需要完善,在有些方面由于这政府政策的不到位,使得农民对农业资源的认识不够,导致资源不能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还有就是在农产品的价格方面,有时候也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对政府而言,要严格发挥其政策措施,控制好农产品的价格,保障生态农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1.6农业推广人才匮乏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已经迈入了关键的历史时期,在新的时期要面临新的挑战,也就对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有了更高要求。生态建设不仅需要高素质、高能力、高技术的三高人才,而且需要强有力的推广团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政府方面对此也是非常重视,但是生态农业仍然没有在全国得到有效推广,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生态农业的推广人才匮乏,缺乏好的推广团队,也就缺乏了发展的基石,也就是说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其推广人才的培养和利用。

2加大我国生态农业推广的几点措施

2.1提高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认识

农民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往往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其实社会效益的低迷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都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只是农民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要加大这一点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农民意识教育活动,通过思想教育使农民在认识上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全面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动力,为生态农业的发展营造好而适合的氛围,最终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设中去。

2.2完善生态农业的保障体系

完善生态农业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发展政策,从而增加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对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推广组织奠定基础,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管理体系的完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2.3加快农业新技术开发和利用

生态农业注重的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在提倡农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上,充分的开发新技术和利用新科技是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也就是说研发新科技是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想更进一步的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一定要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2.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就是将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也是推广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全方位的筹集资金,结合当地农业资源和环境资源优势,重点培养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有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农业同时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所以说将两者有效结合,共同发展,才能真正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篇8

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

我国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20世纪80年代生态农业的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全国性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工作在中央八部委的支持下全面展开。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攻目标,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本原理,通过实现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及资源高效利用,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5]。多年来生态农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我国生态农业依据区域资源优势潜力,强化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促进了农业生物种群多样化、农业产业多样化,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循环利用效率,达到经济、环境效益同步增长的目标。我国生态农业的成就开始为世界关注,并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历史实践表明,生态农业可以为美丽乡村提供农业产业转型,是建设“青山绿水”的基础保障和有效途径[6-10],是优美乡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内容。

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在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基础上才有生命力

20世纪7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刚刚开始,我国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因此,我国当时推广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往往以传统农业的一些精华如“粮-畜-渔-果-菜”,“粮-畜-桑-果-渔”,以及“桑基鱼塘”等经营模式为主[11-13],主要在小农户层面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正效益,以便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标[14-15]。当时出现的生态农业典型如山西省闻喜县、辽宁省大洼县、黑龙江省拜泉县、北京的留民营村[13,16-18]及其一批生态农业户、沼气生态户等在国内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从这些地区的生态农业实践看,尽管其生态农业的资源高效及可持续性特点鲜明,是从传统农业知识中挖掘和继承了有价值的生态模式、技术和方法,虽然有益于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强化其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能力,但是由于传统生态农业是源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产物,以家庭分工为基础,往往以种植业、养殖业为基本农业格局进行总体设计,重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忽视市场,忽视与工业、加工、物流等部门之间的产业耦合与链接。当前我国的农业已从农户小生产开始向规模化、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农业企业化生产方式转变。其发展过程,是以经济效率更高的农业生产系统替代经济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系统的过程,是一个以营利为目标的生产活动。由于这一趋势不可逆转,现有农户的小规模小农经济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的技术如果没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科技升级与创新,就不能改变生态农业的低生产率,难以适应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实现农民致富及区域发展的需要[19-20]。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到供求关系转折的临界点,农民工明显增长的务工收入刺激农民开始放弃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意愿。比如近年来户用沼气池在农村正常运行的萎缩,这与农户家庭养猪剧减、农民进城打工、养殖方式与市场的变化所造成的户用沼气缺乏发酵原料及缺乏管理有直接关系,这也导致以沼气为纽带的一些生态农业模式的推广和运行受到影响。针对传统生态农业没有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等经济特征,当代要倡导的生态农业必须适应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需求[21]。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适应这种发展与转型的要求。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内涵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效开发资源并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有市场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重视产业结构从种、养、加扩大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链接,健全与完善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生产系统,实现健康安全农产品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建设优美、文明的新农村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有机、绿色等安全农产品生产是当前生态农业的抓手,与此同时,安全农副产品的需求和“绿色战略”又推动了现代新型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完善。当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必然是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产值及增加收入前提下保证农产品安全及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体系,生态农业也必然要走农业的产业化之路,而农业产业化只有建立在相应完善可行的生产技术规范、质量管理标准、产品生产控制与检验体系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当代生态农业也必须是一种能更为充分地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保护和培育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从而使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产出的农业资源配置模式和农业再生产循环产业。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特征

(1)在进一步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有突破性的改革的基础上明确市场对生态农业的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定位,鼓励以市场为导向,土地向生产能手、经营能手集中,广大农村应以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自负盈亏的家庭农场为主推行生态农业模式。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宏观资源配置,依托本地生态资源,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在区域范围内构建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协作分工体系,推进形成区域生态农业的适度经营规模,因此生态农业在运作机制上要有市场化特征。此外,要通过可追溯的生产经营方式降低农户和企业的市场风险、自然风险以及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从内部微观资源配置入手,通过发挥当地生态、资源、文化与人力资源优势,强化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与养殖业复合系统,实现植物性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循环、系列加工增值,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良性循环轨道。因此生态农业的生产具有区域内良性循环的特征。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包括产品加工链、废物资源利用链、水生态降解利用链、能源多级利用链和信息调控链及可信任的物流链[8,14,19,21]。

(3)随着技术创新不仅速度显著加快,农副产品个性化特点越来越突出,在产品供给上形成具核心竞争力的品牌[20]。通过包括物联网、设施农业环境控制技术、农村生产流通信息化、农业生产管理、农村市场流通系统等在内的农村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步解决安全农副产品生产的环境条件控制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接口,达到效益最大化。通过生态、安全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引导农户参与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22-23]。

(4)新型生态农业应以安全农产品生产为抓手,通过建立新的耕种流程,倡导生态消费文化;制定并实施规范的食品安全检验制度和企业品牌承诺责任制度,培育诚信的生产者,完善可靠的物流,使生态农业具有农副产品的优质安全可信的特征,塑造一种新的流通关系,让消费者和生产者相互信赖,农户不再因为市场价格波动而受损失,也不再因为利益驱动而生产制造不健康农产品,提升生态农业产品和服务的绿色科技含量。所以,当代生态农业是实现绿色安全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24]。(5)生态农业强调通过循环型畜禽养殖、新型肥料、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控、农田残膜清理及再利用等技术及一系列低碳农业技术[25-27],在时间与空间上改善系统的结构、强化养分循环和强化对系统的综合管理,而不是仅仅依靠增加对系统的投入[25-29],因此,生态农业具有节能减排和低碳农业的特征[30]。(6)通过景观多样化工程技术以及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集成[31];构建与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区域分异、良性循环、生物多样、整体优化”的农业景观格局,着力建设观光农庄、观光牧场和都市农业园,创建“田园风貌型”、“特色文化型”“、滨溪休闲型”“、生态旅游型”、“产业带动型”等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典型。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优美乡村,也可利用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农药投入强度,开发生产更多的生物产品,克服或缓解单一种植可能带来的市场与环境风险。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征。总之,生态农业能否成为主导农业类型,既不取决于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有多少缺陷,也不取决于生态农业有多少优点,而取决于它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利益以及产品之外对人类可持续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能力。此外,生态农业将以何种速率替代现有的主导农业类型,主要取决于实现上述功能的生态农业技术的竞争力、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及生态农业技术信息传播和推广体系的完善程度[19]。

小结

(1)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创新需要3个主观因素:即理解、意愿和能力。理解可通过知识传递,意愿的关键在于生产者的决策,有能力才可变为现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是资源和环境,而实质却是非科学的决策和违背自然规律的社会行为,前者是后者结果。纠正上述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需要一种规范、完善的生态文化建设所形成的生态道德标准及其相应的思维定势,用以主导人们的思想,主导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并影响和制约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美丽中国包括人的美好心灵,包括人的美好行为,因此,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生态合理化,要坚持硬件与软件兼顾,形成一种融传统与现代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健康、文明的新理念[31]。

(2)实现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必须以接口技术为突破口并进行多产业间的链接,发挥多目标的整体效应。其中能在农场推广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其能量多级传递利用的接口技术产业化开发与推广是突破口[7-8,17]。

篇9

一、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值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

3.生态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到了一起,致力于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生态农业中可以减少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数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对土地及水源的过度利用,为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促进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理论讲合作,技术求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强大的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理论研究,理论基础的厚度决定了生态农业的高度。因此,必须把理论研究放在发展生态农业工作的首位。生态农业在理论研究上要以合作为原则,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农、教、科为标准,以产、学、研为动力,以少投资、高收益为指标。在理论研究层次上,政府要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奖励,鼓励部门间通力合作,攻克难关。在技术层面上,要继承传统农业的技术优点,同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g,形成最优化的农业技术配套体系。技术的推广与创新,一定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技术将农业的生态发展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连接在一起。

2.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可以使生态农业最快速度走上正规化、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政策体系:一是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方面。建立自上而下的环境、资源网络监测系统,进行定位监测,对监测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行为,将以法律和经济的手段进行双重制裁。二是农业科技方面。科技研发经费上,政府设立生态农业发展基金和专项筹款小组,保证研发上的经费支持;技术推广上,设立技术推广基金,帮助农民解决技术方面的资金难题,同时提高下乡技术人员薪资待遇,用高薪的方式鼓励他们深入农村,发展农村。三是农业市场方面。政府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价格。同时,设立市场危机保障体系,保证农民在减产时,收益损失降至最低。此外,政府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体制和信息服务支持,最大限度的解决农民的资金难题和农村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的弊端。

3.改善土地运用构成,使土地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我国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资源没有进行理性搭配,农耕地到处开垦。在农、林、牧业中,林牧业非常微弱,比例相当不合理。所以,对产业构成进行调整,助推优质产品的发展,达到产业化运营是目的,是国内延伸产业链、保持生态平衡、加大百姓收入的不二之选,也是达到区域生态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重要法宝。依照我国的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整体思路要推动农、林(草)、牧全方位发展;在行业构建方面,要凸显饲、农、经三元构成;在实质举措上,要做到草灌优先;在挑选关键技术的时候,要特别重视开发利用高新技术。

三、结语

篇10

法国是欧洲第一农业生产大国,其农业产值占欧盟农业总产值的22 %,农产品出口长期位居欧洲首位。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对生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法国农业逐步走上了生态发展之路。然而,由于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技术上要求高,生产成本增加,承担的风险大,法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一度与其农业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生态农业又称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它吸收了传统农业的精华,以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及功能,在洁净的土地上,用洁净的生产方式生产洁净的产品,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法国生态作物种植面积约为100万hm2,从事生态农业的单位或农户达2.5万个,其规模虽还不算大,但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大发展。法国生态农业促进署的调查显示,82 %的法国消费者购买过并愿意继续购买生态食品,76 %的被调查者认为生态农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和保障人类健康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虽然近年来法国生态农产品每年以10 %的速度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从发达国家设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现实来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包括法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用绿色壁垒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也称生态壁垒,有关国家通过制定、颁布和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标准,使国外非生态农产品难以进入。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并可应对国家间加设的绿色壁垒,所以法国更加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有专门条款要求欧盟成员国发展生态农业。法国也于20世纪90年代制定实施了生态农业发展计划。

为进一步鼓励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法国政府于2008年再次颁布了“生态农业2012年规划”,旨在提高生态农业产量,同时将生态农业面积扩大3倍,力争达到占可耕地面积的6 %。这一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设立1 500万欧元的基金,用于支持生态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渠道;第二,对从非生态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农户提供免税等优惠待遇;第三,加强对生产部门的技术支持和对相关人员的知识培训;第四,在制定农业法规时,充分考虑生态农业的特性和要求,从政策层面上放宽限制;第五,在生态农产品消费方面,政府加强引导,目标是到2012年,使生态农产品的消费比重超过20 %。

篇11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已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中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工业、农业、旅游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中国台湾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规避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因素。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人才教育、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而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

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

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关联单位坚持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形成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首先,以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

其次,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最后,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2、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黄进勇,李翔.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

篇12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2.1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2.2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2.3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2.4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3.1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3.2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3.3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4农业经贸的国际化管理

篇13

关键词:绿色生物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EM技术

一、我国农业当前面临的几个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及意识日益提高,食品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农业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提高产量,大量采用化学肥料及农药,虽然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解决了我国的温饱问题,但是极大地影响了农副产品的安全保障,近年来,接二连三地引发农副产品的污染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化学农业的未来发展。我国历来是农业资源紧缺的国家之一,人口较多,因此人均农业资源的百分比低于世界的人均水平。2005年的统计调查显示,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达不到世界人均40%的水平。因此,有效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面积日益扩大,严重污染了我国的耕地,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给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阻碍。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先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经历及研究,仔细地分析了国外的农业发展及研究情况。

二、国内外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的一些学者先后针对西方的常规农业的弊端提出有机农业的理念与实施方案,到40年代,有机农业在瑞士、英国及日本等国家得到发展,60年代很多欧洲农场开始有机耕作。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各国设立了自己的认证机构,为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给他们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向了新途径。日本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绿色生态农业的概念,提倡环保型农业,促进农副产品的质量的提升。日本对于绿色生态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在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研发等方面投入十分显著。本文所介绍的EM技术(有用微生物群)是1982年日本琉球大学教授,农业博士比嘉照夫先生发明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当时能够实现无农药,无化肥的生态农业是日本很多研究者们的研究目标。比嘉照夫教授找到了利用微生物作用能够实现生态农业的途径。笔者2007年至2008年,在指导教授的推荐之下,有幸参与了在日本东京的一个用EM技术净化日本川河水的活动,体验了EM技术的使用整体过程。EM技术只是日本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之一,除此之外,很多研究机构及大学研发了很多技术及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及模式等。在世界绿色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领域,日本的成绩十分突出。我国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概念。如今,我国生态农业的研究及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模型等试验很多。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结构的复杂等原因生态农业的规模仍较小,技术等方面没有成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日益提倡,绿色生态农业体系及模式的研究得到很大支持。政府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提倡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党的十及全国两会的影响之下,很多地方政府提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战略措施,实施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农业行动。很多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始了绿色生态农业的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途径。

三、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对先行研究及相关资料分析,从先进国家的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可以借鉴及吸取之处。第一,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新型农业模式,提倡绿色生态农业是为了保护农业资源及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农业是资源消耗性农业,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传统农业,在农业经营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耕地沙漠化的现象较常见,化肥农药的作用下耕地盐碱化,等等,都是给农业资源带来很大污染及损害,给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对于农业资源紧缺的我国来说,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及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绿色生态农业是农产品安全保障的新型农业模式。绿色生态农业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绿色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后进入市场,因此,残留农药及各种污染等可能性大大降低,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保障。绿色农副产品的不断普及,对于普通的农副产品的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提升有很大促进作用。第三,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随着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很多农副产品走向品牌化道路,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走向市场为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走向世界市场是农业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因此,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是发展农业经济的新农业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四、从化学农业到生物农业的挑战

生物农业是最近出现的概念,是指自然生物作用下保持农业的生产及促进牲畜的健康成长的农业体系。EM技术是多种微生物结合而产生的有益微生物群,是1982年日本农业博士比嘉照夫教授研究发明的绿色生物农业技术,使种植业能够远离化学肥料及农药而发明的技术。这次我们的“循环型绿色蔬菜试验项目”采用EM技术体现了蔬菜的无农药、无化肥的理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回复等方面做了验证。根据当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结合,搭了一座蔬菜大棚,以喷灌及管灌等两种方式进行灌溉,发酵有益菌原液一周,然后灌溉到蔬菜大棚里,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及发病等状况,跟普通的没有采用有益菌的蔬菜比较。验证了有益菌的实际效果,同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了视察,最终对蔬菜的口感及品质等做了比较。试验的初步结果可以总结以下几点:第一,对土壤的肥沃度变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有益菌的发酵作用下,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样化带来很大促进作用,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元素形成被植物易吸收形态,对于蔬菜的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喷灌作用下,有益菌喷到蔬菜的叶面部分,抑制有害菌的生成,抗病方面提高蔬菜免疫力,不易发生病害。第二,无化肥、无农药的情况下生产蔬菜,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前提,在蔬菜的口感及品质上达到了绿色标准,不会产生污染,包括环境污染和农副产品的污染。以上两点的实现,为我们提供了微生物对于种植业的有效作用,同时,初步验证了EM技术适合通辽地区的土壤,是对于种植蔬菜上有很好作用的有力依据。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进行土壤肥沃度变化数据和蔬菜产量变化数据等方面试验,更进一步验证了EM技术绿色生态农业上的效应。总之,农业的未来发展的方向中,怎样弥补化学农业的不足之处,怎样有效发展生物农业是农业领域值得研究及探索的未来课题。

参考文献:

[1]新能源与低碳行动课题组,主编.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1.

[2]比嘉照夫.地球を救う大変革.株式会社サンマーク出版,2008.08.

[3]周小平.中国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

篇14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问题,为了适应不断膨胀的社会需求,农业发展以多元化方式发展起来。而发展生态农业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能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我们依然不得忽视,生态农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通过以下几方面分析当前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在生态农业理论研究方面,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有着一套复杂的系统理论,它包含农、林、畜、生态、资源、环境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与以前的研究不同,它的研究往往是针对某一学科的。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对这套理论中的某一方面有了解,并没有深入研究生态农业的内在联系。看待生态农业需要以一个综合的思维角度,对各学科进行分类,整合,评价,模糊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建立新的生态农业体系。

在生态农业技术条件方面,生态农业有着一个复杂的系统关系,它包含各种组成充分,这些成分也相互影响。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各种组成成分的发展也各有不同。比如说,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农业环境中,首先要看到主要组成成分,然后是次要组成充分,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主要成分发展缓慢。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而简单依靠一些经验,实现生态农业发展是非常困难的。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的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的引进等问题。

在生态农业产业化方面,生态农业满足了一个远大的目标,它可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发展目标依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完成目标的手段太过单一,根本无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随着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崭新的机遇,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实验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许多生态农业试验点不断涌现,并创造出较为理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塘式水陆结合模式以我国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为典型代表。

通过这些现状的分析,发现当前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生态平衡,实现生态与农业的相互融合。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能力转换,相互组合,适应优化,依靠现代化技术支持,发挥可持续能源的效率,实现多样性优势, 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二、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技术推广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一方面,新技术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改进生态农业发展的不足,丰富发展生态农业的技术理论。谈到将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有效整合,可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发挥事物内部各各分支的特性,使得内部能够和谐有效地开展开,有利于整体的全面发展。生态技术与生态农业的整合就是让生态技术存在于生态农业中,又有效推动技术的发展。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三、生态农业是一种新的发展思维

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新的发展思维。转变传统的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也需要大众的认可与支持。生态农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要。也可以这么说,实现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产业化投入,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利用技术的手段使得生态农业理论更加丰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相关理论铺天盖地,可谓是层出不穷。可是它们真正的价值却是参差不齐的。当下可持续发展是时代主流,每天都有新的发展问题在出现和发展,大多数人通过各种方式学习着先进的理论。通过理论的学习,寻找适合生态农业的给养,可以这么说,没有这些过程的总结,是无法孕育出新的发展方式的。没有正确的理念的支持,就没有正确的发展目标。而理念还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过去的理念,到现在可能已经过时了。而一旦理念与现实不符,任何努力都只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