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范文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和经济的关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和经济的关系

篇1

论文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

一、引言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保持金融生态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并且关系到一国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近年来,义乌市依托于建立国际小商品城的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业,这使得其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有所增强,资金的吸纳能力也在增强。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义乌市的金融业务量仍能位列浙江省县市第一位,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业务增长最快的县市之一。

从2009年中国社科院研究报告中公布的国内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来看,义乌所属的金华市位列第十三位。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一种特有现象,与地区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政府治理和制度文化有很大的相关性。但同时要注意到,义乌市的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还远未达到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良性发展状态,特别是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相比还有差距。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契机,但其不完善之处又制约着经济发展,因而如何同时带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对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义乌市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设想

本文采用了数量分析的方法对义乌市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做出实证分析,以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主要利用1998~2009年义乌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等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银行存贷款数据等,利用回归分析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义乌市金融生态环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金融生态理论为我们研究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尝试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系统考察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根据金融生态的特征,运用VAR模型来研究金融生态系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基本思想是:首先,利用OLS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其次,利用ADF检验经济变量的单位根是否同阶,若同阶,可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平稳,则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是统计学上的一种动态均衡。目前关于协整关系的检验估计,常用EG(Engle—Granger)两步法和Johansen迹统计量法,本文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并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得到各变量的结构冲击引起GDP波动的响应函数,进而得到金融生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为金融发展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如果金融生态的确促进了经济增长,那么,改善金融生态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模型设计

(一)数据分析

1、指标选取:

数据主要来自于《义乌市统计年鉴》、《义乌金融统计年报》(1999~2010)和《金华市统计年鉴》(1999~2010)等。为了防止各时间序列数据产生异方差,并考虑到对时间序列取自然对数后不会改变原序列的性质及关系,且所得到的数据容易成为平稳序列,故对这些时间序列数据作对数处理,采用的软件是Eviews6.0。

(1)解释变量

有关金融生态指标的选取,现有的文献几乎没有正式提出。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不能得到所有的代表金融生态的各个子系统的变量数据,需要对变量进行选取。本文选取了代表金融生态状态的以下变量:

IDU-第三产业产值占GDP之比,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地位,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因而该指标也能说明金融业占国民经济总值的比例。

FIR-金融相关率,一般将货币总量(通常为M2)与GDP的比值作为衡量金融发展“广度”的指标。由于中国没有各地区货币供给数量,可以用金融部门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之和来代替。我们用金融相关率这一变量来衡量金融深化和货币化程度。计算公式为:

(1)

式中表示金融相关比率,D表示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L表示全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GDP为地区生产总值。

EFF-存贷比(贷款/存款),代表金融生态效率,这里选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之比来反映金融生态系统配置资金资源的效率。

DEP-金融存贷差(存款-贷款),这一指标反映了金融存款与贷款的差额。

(2)被解释变量

本文对经济增长的含义界定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增长的指标选取方面,选择义乌市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变量。

2.选取的模型

我们将要估计的基本回归模型如下:

(2)

其中是因变量,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即经济增长指标;是一组向量,代表要考察的影响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的一组变量;是误差项。最小二乘法主要作为一个对比的结果,检验后面的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

对lnGDP,lnIDU,lnFIR,lnEFF和lnDEP做线性回归得到以下结果:

表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nIDU

0.031578

0.142969

0.220876

0.8315

lnFIR

-1.030719

0.095630

-10.77820

0.0000

lnEFF

1.932979

0.158763

12.17522

0.0000

lnDEP

1.001498

0.045841

21.84721

0.0000

C

11.64389

0.692381

16.81717

0.0000

R-squared

0.999125

Mean dependent var

23.83398

Adjusted R-squared

0.998626

S.D. dependent var

0.609459

S.E. of regression

0.022594

Akaike info criterion

-4.447932

Sum squared resid

0.003573

Schwarz criterion

-4.245888

Log likelihood

31.68759

Hannan-Quinn criter.

-4.522736

F-statistic

1999.205

Durbin-Watson stat

1.23619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除了lnIDU之外的各解释变量的系数和常数项均通过了T检验,下文将舍去对模型并不显着的这个指标并进行修正后的OLS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表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lnFIR

-1.039098

0.082400

-12.61046

0.0000

lnEFF

1.937205

0.147940

13.09453

0.0000

lnDEP

1.008017

0.032926

30.61465

0.0000

C

11.53776

0.467942

24.65639

0.0000

R-squared

0.999119

Mean dependent var

23.83398

Adjusted R-squared

0.998789

S.D. dependent var

0.609459

S.E. of regression

0.021208

Akaike info criterion

-4.607654

Sum squared resid

0.003598

Schwarz criterion

-4.446018

Log likelihood

31.64592

Hannan-Quinn criter.

-4.667497

F-statistic

3025.304

Durbin-Watson stat

1.174509

Prob(F-statistic)

篇2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林业主要以森林为主要资源,森林是一种复杂的复合生态体系,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是人类氧气的制造者和二氧化碳的净化器,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环。

    林业是所有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其又可以是规模巨大的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林业生产的物质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可降解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目标中具有不可估量、不能替代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林业又是生态文化的源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森林经营理念,体现在人与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的发展,通过科学、政策、技术和不断进步的管理措施,通过不断地适应寻找到适合我国社会自身发展情况的道路,以期达到林业资源的多方面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2经济意义

    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此外,林业生态环境可以支持复合经济体系的发展,可以帮助建设和发展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在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共生的,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的效益,都会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失去推动力与生命力。因此,完全可以在建设功能性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的同时,形成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商品林基地为龙头、以林业商品产业和绿色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如木材、林果、花卉、草坪等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逐步形成比较发达、系统和绿色的林业产业。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

    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3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 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完善的森林资源是森林旅游的基础,森林旅游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发展出主要如森林公园、交通运输、餐饮、商贸、旅行社、娱乐等多种依托森林资源的经济体。此外,还可发展各种层次的辅助服务机构和组织,这些都是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多方支点。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经济发展;林业结构调整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不仅能提供木材和多种林副产品,还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林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利用,生态整体恶化,多种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和财产安全,搞好林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我县林业也和全国一样。下面就搞好我县林业结构调查,谈几点想法。

1 重新认识我县林业形势,加强对林业发展的责任感

自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今天,我县林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木材,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清醒的看到我县林业资源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县从1962年开始,对森林进行大面积采伐,从1962年-2000年采伐蓄积25000立方米,2001年-现在年采伐量15000立方米。前38年采伐和的木材都是大径材,而现在采伐的木材多是中小径材,而且木材质量差,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轮伐期缩短,这明显看到森林的木材产能下降,木材的经济价值降低,还有从采伐的过程明显看出河水流量变化,是以前河套下雨不下雨,流量变化不明显,现在是下雨时河水瀑涨,停雨时水流马上变小,这说明森林的涵水能力在急聚下降,带来的后果是雨大时河水濒滥,农田受淹,道路桥涵被冲坏,水资源大量流失,雨小时旱年水量不足,农田灌溉缺水,造成工农业各种损失,严重受到的经济损失远大于木材的产值。

林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量采伐,石场、砂场的过渡开采,造成部分山体,森林恢复难。人类的生产活动使动植物资源逐渐减少,林副产品产能下降。据统计,2000年前每年光蕨菜一项全县一年产出20万公斤,年创汇160万元,而近几年,全县每年产品出只在5万公斤左右,年创汇40万元左右,是前15年每年的四分之一,木产品生产利用率低。

木材经营还停留在70、80年的水平,没有深加工企业,原产原出,木材生产全部以原木外销。

2 合理造林,逐步转型

营造时科技含量不足,近年来,我县造林树种单一,适林树种不合理。造林密度不合理,部分地块不适地适树,由于树种单一,病虫害发生较高,密度不合理,培养出的林子达不到经营目的,还不是适地适树造成成活率低下,使林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受到影响,尤其是林户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影响了林户的造林积极性。

根据我县林业资源现状和林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怎样调整林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林区经济。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保护生态安全要求,东北国营林区将逐渐尽快停止森林采伐的精神,我县林业也将和国有林区一样,以单一、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来源向保护资源恢复森林资源方向转轨。林业的主要任务,以从生产型要效益向生态型要效益转变,所以,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变化,所以,调整林业林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安全的需要。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和发展林区经济必须统筹兼顾,既要发挥林业生态作用,又要保证职工经济生活来源,那么怎样才能使二者和谐统一,搞好林业结构调整是转变,是发展林区经济和维持生态建设的必要渠道。

3 怎样调整林业结构建议

首先,林业结构调整,必须以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恢复森林为主,增加森林面积,培育森林,加强森林保护,促进森林更新,加大造林力度,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生态林、风景林、水源涵养,大力发展苗木基地建设,加强林政管护,资源监测和资源管理。加强林区防火,加强森林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主体作用。

第二,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发展林区经济为辅,是调整林区结构的目的。充分利用森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替代产业,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建设风力发电站,加强水资源建设,发挥资源优势,建立水库,发展养鱼灌溉。

发挥林下经济,结合北药建设,种植贵重药材,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大尖果林建设,既增加林业经济收入又促进林业生态的发展。立体开发,创新发展,建立生态呼吸场;生态森林食品,建立蛇场,人工野山参基地,野生动物、宠物培育基地,生态动物养殖地,商品珍禽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引进外资发展林业经济,反辅林业生态建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职工科技水平,增强森林生态意识,发展林区经济,建良种繁育基地,树种造林试验基地,建设经济生态兼顾林基地等林业科研各种基地建设。

发展旅游业,利用自然景观,打造旅游优势,增加收入,宣传森林生态的作用,使人们热爱森林、热爱大自然,使游人真正认识到好的生态环境带给他们的美好享受,以旅游作为传媒窗,传播信息,争取玩意儿多投资,恢复生态。

第三,搞好林业结构调整是生态建设和林经济发展的时代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生态全球化的今天,林业结婚调整不只是中国生态经济需要,也是世界生态的全球化要求。

篇4

1我国渤海环境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管理行动中各部门缺少配合2001年,为加强对渤海环境的治理,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改为国家环保部)发起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常规工作中,国家海洋局每年对渤海海域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水利部一直强调对入海河流的治理,渔政部门也一直采取措施防治渔业养殖污染。但即使各部门做了这么多工作渤海的环境质量依然没有明显改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部门缺乏联动合作,独自行动,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受到局限,没有形成合力,从而导致渤海环境治理效果不佳。

1.2管理措施收效甚微,渤海环境持续恶化自2001年起,为对渤海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我国先后实施了“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及《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都没能使渤海环境质量有明显改观。如图1所示[5],2001年以来,我国渤海海域污染面积一直居高不下,水质持续恶化,渤海环境令人堪忧。

2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对渤海环境管理的适用性

2.1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复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人的行为为主导的,由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及自然系统共同构成的,以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为基础并以整体形式发挥作用的一种复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方面,人以其特有的文明和智慧驱使大自然为自已服务,改善生活;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一员,人的活动又要受到自然的约束。这两种力量间的基本冲突,正是复合生态系统的一个最基本特征[6]。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管理者在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及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把握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的、科学的和可持续的方法对本地区各项事务实施适应性管理的过程。其本质是保持系统的健康和恢复力,使系统既能够调节短期的压力,也能够适应长期的变化[7]。实施复合生态系统管理要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时空广泛性原则和人与生态系统相统一的原则。目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陆地还是海洋,都不乏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1998年12月,澳大利亚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环境与资源管理政策[8]。2005年1月中国政府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合作,采取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实施中国西部退化土地治理,该项目预计用时10a,目前进展顺利[9]。

2.2渤海是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渤海是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渤海具有其完整的生命支持系统。渤海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部海域及广阔的海岸带组成,滩涂广阔,具有大量基岩港湾岸段,注入渤海的具有常年径流的河流有40余条,流动的海水将这些地形地貌联接成一个整体,连同渤海区域特有的气候、土壤及光照共同为在渤海区域内生存的动植物及海岸带生存的人类社会提供生命支持。(2)渤海有其完整的营养物质流动链。营养物质一方面来源于自然系统提供的太阳能,另一方面来源于陆地上社会经济系统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通过光照、河流及陆源物排放等方式进入渤海中,参与到渤海的食物链循环,实现了营养在渤海的600余种生物中的传递。(3)鱼类、虾类及其他经济生物的洄游更将渤海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3传统的海洋环境管理方法不能有效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首先,基于达标排放的排污管理导致渤海环境污染加重。目前环渤海各省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制度,如北京市强调对重污染企业的排污达标状况进行严格监管[10],这一制度意味着生产或生活污水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排入河流或海洋。而达标排放的水对渤海来讲依然是污水,随着达标污水源源不断地由地势较高的河流和陆地排入地势较低的渤海,海水的质量不断下降,污染也日益严重。其次,基于目标总量控制的管理也不能减轻渤海环境污染程度。渤海沿海各省市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如河北省制定年度污染物减排计划以期完成主要污染物控制总量目标[11],这种排污总量的削减并不能解决渤海的环境污染问题,实质上对渤海的污染还是不断增加的。最后,渤海环境治理中的各部门的实践也证明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分割管理、缺乏部门间合作的独自行动对于渤海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是低效率的。

2.4实施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有助于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无论是从理论上、制度上还是已经进行的实践中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即实施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

2.4.1理论上可行: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排污管理有助于解决渤海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容量为环境的特性,是在不造成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某污染物的能力[12]。任何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纳污能力,但同时具备一个不可逾越的阙值,这就要求我们在向渤海排污时必须首先充分考虑其环境容量,达标排放或总量控制排放必须是基于渤海有环境容量剩余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环境容量没有剩余甚至已经出现污染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利用生态系统途径,实施环境修复,通过污染物物理去除、化学降解、生物降解才能有效减轻水体和沉积物污染。

2.4.2制度上可行:中央重视综合管理、协调管理无论是“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还是《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都不难看出国家对于渤海环境的治理,不仅重视综合管理,更重视各部门间的协调。为强化综合管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要求成立渤海环境保护统筹部际协调机制[13]。在当前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实施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渤海环境管理更是符合国家发展改革的大方向。

2.4.3实践证明可行:国内国外都有成功的实践案例国内和国外都不乏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对海岸带进行管理成功的经验。自1994年至今,东亚海伙伴关系计划(PEMSEA)启动了包括印度、菲律宾、泰国及我国等十多个东亚国家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示范计划[3],充分利用生态系统方法对海岸带进行综合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区域层面上,一些区域组织及区域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理念,进行一些大海洋生态系项目的运行和建立区域渔业协定[14-15],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厦门是将生态系统理论应用到海岸带管理中的典范,在推动机构间和跨部门间合作协调的同时,利用生态的、科学的方法对厦门市海岸带实施有效管理,最终成效显著[3]。正如1998年4月GESAMP第28次大会报告指出[16]:英国泰晤士河、美国波士顿港及中国厦门港环境质量的改善表明,即使在面临人口压力、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持续和协调的行动也能取得很好的成效。

3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渤海环境管理路径

3.1培育、普及、强化人是渤海复合生态系统一部分的管理意识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以人为中心的,一方面,人从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中受益,另一方面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发展进程,因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中将人视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7]。这就要求我们在渤海环境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整体观、系统观,要协调好渤海复合生态系统中社会经济系统及自然系统的关系,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转变公众及管理人员的思维,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渤海复合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实现通过转变意识来推动渤海环境的管理工作。

3.2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在渤海综合管理框架下,开展分区联合行动在面对具体的渤海环境问题如赤潮、绿潮、海洋重大污染事件(海洋溢油、违法倾污)等,应在渤海综合管理框架的指导下,在明确沿海各省(市)及各单位的职责及管理海域范围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确定所涉及的行政单位及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统一行动方案,确定统一的行动时间、行动方式及行动海域范围,开展分区联合行动,共同解决渤海环境问题。

3.3采取适应性管理方式,对渤海治理政策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反馈当前还没有哪个公共政策可以称得上是毫无缺陷的,因此,对政策进行实时修正和纠偏的适应性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适应性管理是被广泛倡导的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生态系统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适应性管理允许管理者对不确定性过程的管理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18]。采取适应性管理能够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发展进程作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及时反应。目前在我国渤海海域已经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监测结果由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海洋环境状况公报》的形式公布。但具体到某一项海洋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却缺乏相应的监测和反馈评价机制,因此应该结合各级《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对渤海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效果开展季度或年度的跟踪监测和反馈,从而了解当前渤海环境的新情况,判断之前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有没有奏效,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缺陷,应该如何进一步优化和纠正偏差等。

3.4强化部门间、地市间协调行动,形成合力海水的流动性使海洋环境问题具有发展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强政府间纵向及横向的交流与合作。目前涉及到渤海环境管理的政府间会议主要有渤海环境保护省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称“渤海部际会议”)和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以下称“渤海市长联席会”)等。纵观两个会议历次的召开情况,都存在一些问题。为强化其在渤海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建议:(1)提高会议的制度化程度。应确定联席会的年度召开时间及参会成员。(2)提高联席会议的专业化程度。实践证明,研究机构为海洋管理部门所起的决策咨询作用不足[19],因此在渤海环境治理相关会议中应该增设专家参会制度,如邀请各涉海高校专家学者、海洋研究所研究者、国家海洋局中进行渤海环境执法的人员等参加会议,献计献策。(3)增强会议中府际合作的内容,强调对渤海环境的协同治理。同时,增强部门间、地市间对渤海环境的协调管理还应该注意:(1)明确渤海复合生态系统的范围及管理主体。明确范围和管理主体有助于增强系统内各部门间的凝聚力和整体认同感,渤海环境管理的主体应该由渤海周边“三省一市”地方政府及各级水利、海洋、环保等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构成的一个整体。(2)从渤海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构建科学的管理协调机制,明确各单位管理职责。渤海是一个整体,管理协调机制的构建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高效的管理是集权和分权的合理结合,因此在渤海环境管理协调机制的构建中既应有统筹把握、总体控制的部门,又应存在各部门间协调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这样才能保证各部门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增进同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有利于开展联合行动,提高对渤海环境协同治理的效率。(3)增强海陆统筹。陆源污染是造成渤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渤海水质的治理,还需树立海陆一体观,加强海洋主管部门和陆地上水利、环保等部门的沟通合作,从根源上治理渤海环境污染。

篇5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景观;校园景观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041-02

生态景观设计营造的是自然、文化、生命三者交融的环境,让园林景观不再是孤立的特定用地,而是对自然的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校园景观设计更要合理运用生态景观设计的原理,实现景观美与绿地生态调节功能的全面融合。

1.景观生态学理论

1.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之间交叉的学科,它的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一级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1.2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

斑块、廊道和基质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拥有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景观区,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的组合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景观空间格局构型,是景观功能、过程与格局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性的语言。

斑块是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形地表区域,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工的。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如公路、河道,也可以是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如某些更新过程中的带状采伐迹地。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绿地,连片分布的森林等。

2.校园景观生态模式分析

景观生态多样化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通过维持物种的多样化达到生态化:二是根据不同物种的特点,形成多样化的空间环境类型以满足物种的需要;三是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处理环境设计。

黄河科学院校园景观设计强调了“渗透”与“延伸”的概念。首先,对于景观环境,在保证各个斑块完整性,避免斑块破碎化的前提下,通过各个斑块的穿插与延伸使各种环境类型形成多重组合,在各个斑块的交界处增加环境类型的多样性。其次,将中心斑块通过绿色廊道及其水系向周边的组团渗透,增加自然与人文景观的交汇,使人文环境类型多样化。再次,在同类斑块的景观设计上,规划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突出重点,混合运用。

3.景观生态学在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景观斑块

斑块是区域景观体系构成中最常见、形态最多样化的景观,是景观构成中极为重要的景观类型。黄河科技学院景观中的斑块主要由规则和不规则绿地、单独建筑或建筑群、人工硬质地面和水面等组成。如荷花池这个水面的斑块和信息楼之间的不规则的绿地斑块,自然式的规划,充分结合乔灌草,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小群落,直接影响着整个景观的生态功能。斑块的生态意义在于:可以形成异质种群,并随生境的破碎化促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孤岛化”;斑块化是与各种生命形式长期共同演化的结果,促进生物的多样性。

3.2景观廊道

廊道是区域景观整体中具有一定宽度并呈现线性形态特征的景观实体。廊道的生态功能主要有栖息地或者生境功能;物质传输功能;过滤或阻抑功能;物质、能量和生物的供给源或汇功能。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中的廊道主要有连通的水系、植被与道路系统构成,一般来说,廊道景观以自然的状态伸展,可以分割空问,又可以联系空问。

3.3景观基质

在区域景观中,景观基质是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物质流、能量流和物种流的生态作用。一般来说,基质由凹形边界将其他景观要素包围起来,在所包围的斑块密集区,基质之间相连的区域很窄。在整体上基质对景观动态具有控制作用。

3.4校园生态景观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黄河科技学院校园景观主要构成是绿地、建筑物、道路和水体,各要素的结构、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最小距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破碎度、相邻度与分维数等指标均比较合理。校园绿色生态空间包括校园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和半自然植被及水体,通过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篇6

>> 基于我国农林业特点的视角分析林业管理改革措施 我国生态经济与林业实践分析 基于发展学基本原理的我国林业生态化探讨 新时期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分析 对我国生态林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刍议林业生态工程在我国的发展 基于公共管理理论的我国林业公平发展探讨 提升我国灾害管理能力的思考 林业生态发展的新途径分析 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途径分析 我国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初探 汶川地震灾害对我国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启示 分析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 论我国林业资源的变迁原因分析 我国生态林业管理现状及改良策略 我国林业风险管理及林业保险研究 基于和谐论的林业企业和谐化 我国林业转型及其途径浅析 发展生态林业是舟曲防治泥石流灾害的途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9] 张国庆.系统法学与我国生态法制建设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158-159.

[20] 张国庆.标准学[EB/OL].(2011-07-08)[2014-03-11].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8390,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69416.

[21] 张国庆.发展学[EB/OL].(2013-07-14)[2014-03-11].科学网,http:///home.php?mod=attachment&id=39086,http:///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quickforward=1&id=707994.

[22]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EB/OL].(2013-03-27)[2014-03-11].http:///data/attachment/home/201304/01/082301npp 13fnh5bllmra3.attach,http:///home.php?mod=space& uid=3344&do=blog&id=674444.

[23] 张国庆.发展学基本理论与我国当前农村发展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303-313.

[24] 张国庆.复杂系统生态论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190-193.

[25]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26] 廖红兵,董世绫,段学涛,等.吉安市林业灾害及其灾后重建[J].江西林业科技,2008(3):40-43.

[27] 胡安玲.林业灾害的防治措施探析[J].吉林农业,2012(1):134.

[28] 王恩利.我国的林业灾害现状与防治[J].北京农业,2013(27):48.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生态景观;文化元素;构成关系

1 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构成关系

在现阶段,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研究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构成关系这一课题,是一项新型的社会和技术课题。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工程项目周边环境加以综合考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的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以便最终能起到展现区域景观特色并同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时代作用。

1.1 形象关系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通常所处的区域环境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诸如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等等,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区域的景观和文化特色加以综合考虑,借助设计方案来将区域的整体形象展现出来,所以,设计方案要做到科学、合理。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在对区域自然环境特色进行展现时,基础便是生态景观,另外通过构建生态景观,而文化元素也将渐渐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于对区域的风貌特色、文物古迹等形象关系进行展现。

1.2 主从关系

水利工程设计中,对于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构的主从关系,设计人员也务必要加以重点考虑。生态景观是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其形成是以水利工程设计特色为前提和基础的;而文化元素的展现则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景观,其展现还需要借助项目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所以说,水利工程品牌效应的实现是要以生态景观为基础的,突出生态景观的文化底蕴的则需要文化元素这一重要条件,由此可见二者的主从关系。

1.3 平衡关系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发展迅速,因而从整体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此也开始对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也日益凸显了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所构成的物质与精神平衡关系。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进行生态景观建设,既要能够确保区域的生态与环境都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要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行为和心理需求进行全面协调。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展现区域整体形象,文化因素也是重要的内容,并且还使现代社会中工程项目建设的两大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平衡。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不可以忽视了生态景观和文化元素,更需要重视的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

2 协调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措施研究

2.1 坚持与时俱进,争取创新发展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要想协调好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关系,还需要设计人员具备与时俱进的进步精神,在不懈的研究和摸索进程中,通过创新的方式促其发展。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协调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的发展,其与其他行业的设计理念在很多方面存在相通之处,当然其也具备自己较为显著的特点。具体将涉及到生物、水利、园林等很多技术种类,因此其创新发展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而不能是片面的。

2.2 针对设计人员,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

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普遍素质不高,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更不用说掌握一定的高新技术,所以,随着现代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的发展和科学化,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就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务必要不断加强针对设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同时做好专业知识教育,以便促使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使其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大大增强。设计人员对于具体的管理和操作,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相关施工方案、组织计划来进行,进而使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得到全面的保证。

2.3 水利工程的生态景观现代化治理

城市具有高度密集的人口,因而土地、空间等都面临着高负荷,水资源对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发展为生态景观型水利建设这一主要趋势,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就需要紧紧跟随这一发展趋势。我们的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要将其中心理念“师从自然,恢复水利生态系统――实现水利工程的自我修复”紧紧把握住。就现代水利工程的重点来看,需要重点把握下述几点内容:水利施工要做到流畅、舒展,并根据一定条件促使自然蓄水区的形成,整治上则坚持因势利导、顺其自然,以及遵循河水涨落的客观规律。对河流空间加以科学利用,在设计中能够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复式或不规则的断面等,这多种形式主要是为了使人们的休闲、亲自然等需求得到满足。对于护岸设计要尽量做到生态化,还要具有一定的景观特色,另外对于一些单纯的硬质护岸应尽量避免使用,尽力做到因地制宜,生态型护岸材料为最佳选择。

2.4 水利工程绿化以及景观设计

水利工程的绿化与景观设计,重点需要做好的是与景观配置,同时将大众休闲、亲水的空间营造出来,设计上应该重视挖掘自然景观,要努力使人造景观可以实现与自然景观的相融。对工程管理、气候等多方面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可以在工程两侧的绿化主要种植乡土树种,工程绿化带主要可以进行杨树、柳树的种植,滩地和护坡可以选择主要种植长绿小乔木和花灌木。景观设计位于工程的两侧,实现与人文环境的有效结合,可在整个工程中设计景观广场。针对原有河道治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生态型水利工程建设将促使其得到有效地改善。

3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水利工程设计工作,需要进行一项长期的任务,那就是研究生态景观与文化元素的构成关系。设计人员在不断创新发展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于全面规划设计工作不断加强,同时做到统筹兼顾,还要将“人水和谐”的理念突出表现出来,进而提升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的积极作用,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收。

参考文献:

[1]谢维东.浅谈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中景观建设的现状及规划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8,22,(7):42-45.

篇8

关键词:经济增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平均工资;Granger因果关系检脸;方差分解

工资、物价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关系,影响着社会再生产,进一步决定着一个经济体是否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经济增长拉动投资上升,工资与物价影响居民消费,也引导着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工资的适度上涨有助于人民分享改革的成果,避免引起经济活动陷入滞胀。本文着重研究工资、物价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各变量之间的定量分析和度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以期解释安徽省工资、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

一、样本的变量选择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使用的变量有:安徽省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为亿元;省内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基期指数选取1998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省内职工平均工资(W),单位为元。样本区间为1998-2010年,均为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是Eviews。出于模型的需要,取自然对数的国内生产总值为LNGDP、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LNP、职工平均工资为LNW。

二、模型的建立

滞后阶数为2的VAR模型即VAR(2)可以使AIC和SC准则最小。在5%显著性水平下模型残差项的自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和正态性检验结果无自相关和异方差性,残差正态性也可得到满足。

DLNGDP=0.0941DLNGDP(-2)-1.6112DLNP(-2)+0.1837DLNW(-2)+8.9166

DLNP=-0.2244DLNGDP(-2)-1.2319DLNP(-2)-0.0681IDLNW(-2)+13.4387

DLNW=0.3792DLNGDP(-2)-1.2703DLNP(-2)-0.5834DLNW(-2)+5.4024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显示检验结果,比较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与LNGDP、LNP、LNW的ADF统计量,结果接受原假设,LNGDP、LNP、LNW为非平稳序列。经差分后的序列ADF统计量在5%显著性水平能拒绝原假设,所以认为是平稳的。结论是LGDP、LNP、LNW均为一阶单整,平稳的二阶差分。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对各变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最佳滞后期选取在模型中随机干扰项不存在序列相关。检验结果为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有DLNP、DLNGDP和DLNP、DLNGDP。

(三)预测方差分解

对DLNCDP进行方差分析,以便具体描述其他变量在GDP的动态变化中的影响程度。

据表1所示,前七期经济对自身变动的贡献率不断减小。第七期之后,方差贡献率先增加后减少。在前期物价和工资对经济的影响分别为1.34%和6.1%,工资在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物价的贡献率从第二期开始有小幅波动,数值比较稳定。从长期讲,三个影响经济变动的因素,经济对自身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工资,物价的贡献率较小。

四、结论

第一,经济增长与物价和物价与工资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导致物价和工资变化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物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发展,且工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第二,从方差分解来看,经济自身的冲击在长期中将导致经济波动,其次是工资,影响最小的是物价。这与因果关系检验所得到的结果一致。

五、政策建议

建立工资物价GDP增长率之间关系的联动机制,为避免经济过热、产能过剩、内需不足,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特别是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人水平已是重中之重。通过制定贯彻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发挥其在基础工资额中的作用,完善工资体系,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必须得到合理增长。在内需不足、游资炒作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下建立一套完整价格应急机制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桑百川.我国步入成本推动型的全面通货膨胀时代[J].经济导刊,2008(8).

篇9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斑块 廊道 基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07-02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美丽的景色。在德语中,“景观”(Landschaft)本身的含义是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Turner,1987),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创造了“景观生态学”一词。他当时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或者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过去的生态学主要研究“垂直关系”,即在一个相对一致均质性的空间内研究植物、动物、大气、水和土壤之间的关系,而景观生态学的特殊性则在于它注重研究“水平关系”,即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基于欧洲区域地理学和植被科学研究的传统,Troll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

德国汉诺威工业大学景观管理和自然保护研究所的Langer首次对景观生态学做了系统的理论解释。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Zoneveld进一步发展了综合的景观概念。他认为,景观生态学是把景观作为由相互影响的不同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来研究。Vink(1983)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控制系统。因此,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把土地属性作为客体和变量进行研究,包括对人类要控制的关键变量的特殊研究。总之,景观生态学是新一代的生态学,主要强调异质性,重视尺度性,高度综合性。

2 景观生态学分析内涵

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区域部分的绿地系统规划更主要的是基于生态方面的规划与控制;而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则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思考同时也必须对现有的所有相关规划作整理以确定可用用地。

2.1 绿地斑块

城区景观中一切非线性的绿地,根据其类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城区绿地斑块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易接触到的类型,其功能、规模、布局对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有最重要的影响。

2.2 绿地廊道

城区景观中线状或带状的绿地,河流两侧自然林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等都可视作绿地廊道。

景观大道是贯通整个景区的客流通道,是景区物质、能量、信息内外传达的走廊,而且是营造景区独特的审美意境、引导游客酝酿情绪,逐渐进入最佳审美境界的导向空间。旅游景区廊道通常有3种类型:区间廊,指旅游景区与客源地及四周邻区的各种交通方式、路线与通道;区内廊,指旅游地内部的通道体系;斑内廊,指斑块之间的联络线,如景点的参观路线。

引景空间(prelude space)是游客从景区以外的空间进入景区之前进行预旅游体验的特定地带,是旅游空间与非旅游空间之间的缓冲区域(苏平等,2001)。引景空间的作用在于营造氛围,使游客收回思绪,消除杂念,渐入佳境,思想感情乃至身心与主景区的氛围、内涵逐步接轨,从而融汇到景区的氛围之中。引景空间在功能上与廊道具有同一性,由于其更多表现为景区与景区外空间之间连接的重要因素,因此可将其作为区间廊的一种。

2.3 基质

城区景观中的基质是指城区中城市绿地以外的区域,主要是人工的元素,包括建筑、道路、广场等组成。

2.4 其它非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分析工作

中心城区绿地的规划必须更多的考虑居民使用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状分析的时候应该同时对现有已编制的控规、地块征用批准情况、具备改造可能的地块、相关政策等各方面相关规划、计划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分析出可能调整为绿地的“准绿地地块”,为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3 景观生态学在规划中的应用

3.1 优化整合现状斑块

3.1.1 扩大斑块面积

一般来说,斑块中能量和矿物营养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大斑块比小斑块拥有更多的动植物和更完整的食物链,其生态价值也更高。在规划中,应将相邻的各个小斑块尽量整合为较少数量的大斑块,

例如可以将相邻但相对独立的、现状较分散的自然生态林地规划整合为一个较大的生态林地,扩大斑块面积,提高生态价值。

3.1.2 优化斑块边界形状

斑块的边界形状一般都不是平滑的,而是弯曲凹凸的,具有最小周长面积比的形状(例如圆形)不利于能量与物质的交换,相反周长面积比越大越有利。在规划中,应尽可能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扩大周长面积比。

理论上,最佳斑块形状应该具有多种生态学效益,通常与“太空船”形态类似,即具有一个近圆形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图1)在规划中,结合周边用地状况与地块划分,在易

在易于管理的前提下,应该有意识的将规划绿地(绿地斑块)形状与最佳斑块形状靠拢,即在核心区域外争加边界长度和边缘突出部分。(图2)

3.2 拓展和新建生态廊道

3.2.1 拓展廊道宽度

廊道宽度与其能够发挥的功能紧密相关,根据研究,12 m是一个关键值,廊道宽度在3~12 m时,物种多样性较低;如果廊道宽度大于12 m,则有内部种开始出现,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提高。根据研究,廊道宽度在12~600 m宽度范围内,其生态学意义可分4级定义。(见表1)

在规划中,结合国家相关规范,融入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提出以下规划思路。

(1)城市绿地中沿道路景观绿地、绿地通廊等较窄的绿地廊道应尽量大于12 m;(2)沿重要交通设施廊道的绿地(例如铁路、高速公路等防护林地),以及次级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规划应不小于30 m,尽量大于60 m,使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3)重要河流两侧防护林地、自然林地,以及主要山体廊道,在非城市规划建成区部分应超过100 m,并尽可能的拓宽,创造自然化、物种丰富的景观结构。

3.2.2 新建生态廊道与踏脚石原理的应用

踏脚石原理简单来说,即是在斑块间没有廊道或难以靠廊道连接的地方,加设一行踏脚石(小斑块)来增加景观连接度,并可增加内部种在斑块间的运动。换而言之,踏脚石原理就是通过连续的小斑块达成廊道的作用。

在旧城区中,由于建设现状和改造难度的原因,要想在绿地结构上形成联系各主要斑块的生态廊道往往非常困难,这种情形下可以有意识将“踏脚石”以街头绿地、小游园的形式布置,替代廊道的作用,形成联系度较好的绿地网络结构。

4 结语

通过对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余杭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可以总结出,在城乡统筹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应用于以下三方面。

在规划目标上,区域层次以区域绿地景观生态系统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评价基础上,建立优化的空间结构和模式;城区层次上,通过优化或引入新的景观要素(斑块、廊道)而调整或构建良好的景观生态结构,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规划分析上,应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帮助分析,区域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是较为宏观和大规模的生态因子,城区层次的“斑块―廊道―基质”则是由我们平常所及的绿地、道路绿化等因子所组成。

在规划手法上,区域层次主要着眼于构建宏观的、结构上的景观生态系统;城区层次主要着手于绿地系统的构建和具体斑块、廊道的处理,例如在绿地斑块、廊道控制上引入景观生态学的佳斑块形状理论、踏脚石原理等应用理论,优化和创造良好的形态,增加景观要素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关键词:学习动机与态度,内在动机,外在动机

 

1引言

1.1理论背景

动机是使人们活动的一种动因或力量。外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对待语言学习的整体目标和方向定位,包括学习者的目的、兴趣等。在第二语言——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位置。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密不可分。Brown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归入整体动机中。所谓动机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外语和外语学习本身所持有的态度的动机。

Edward Deci (1975)认为动机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两种。他认为持有内在动机的人对其从事的活动本身会感兴趣,如学习英语活动本身就是学习者所追求的目的。他们由于求知欲、好奇心或者爱好等,从而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并能从中获得满足,是最直接、最具动力的因素。而外在动机则是指英语学习者受到外部情境支配而不得不学习英语,如阅读英语科技文献、获奖学金等。相对于外部动机来说,内部动机的作用更大,是外语学习的内因。Deci和Ryan认为,当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被激发时,就会产生内在动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论文提纲怎么写。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的文化、风俗、媒介感兴趣,就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相反,外在动机通常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会破坏一个人的内在动机。比如说,传统的教学环境,等级毕业论文提纲,测试等种种炫耀满足感,多产率,正确率,竞争性的机制容易滋长学生的外在动机,妨碍他们的能力的培养。内在动机与长远的成功有联系,外在动机与短期成功有联系。

1.2我国关于英语学习动机态度的研究

我国关于动机的实证研究,大多围绕经典的和扩展的模式,进行分类、描述和建立理论模式,探索学习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如最早有桂诗春对我国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心理分析,吴一安、刘润清、Jeffrey等对中国英语本科生素质调查报告。近年来在对动机的测量中包括了对动机强度和努力程度的描述,还包括了目标清晰度、动机类型等变量,如华惠芳对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石永珍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等。高一虹等就中国本土情景下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强度自下而上的进行了大样本系统调查分析,借鉴经典及扩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将我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归纳为工具型、文化型和情景型三大类型。这些关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动机的探索研究,为宏观的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依据,也为在中国国情所限的条件下,开展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人性化英语教学,根据不同的学习者群体制定教学大纲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笔者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动机和态度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态度的相关情况,以便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和态度,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能力。

2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受试者来自南京农业大学主楼自习教室114里的30名同学。这30名受试者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的,但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只有26份,其中大一学生14名,大二学生6名,大三学生4名,大四学生2名。总人数中,男生12人,女生14人。英语水平包括已过大学英语六级或专业四级5名,已过大学英语四级7名毕业论文提纲,未过四级14名。调查对象的文理科比率为14:12。(见表1)

表1 对受试者的描述

 

受试者(26)

性别

男生(12)

女生(14)

专业

理科(6)

文科(20)

英语水平

已过八级(0)

已过六级或专四(5)

已过四级(7)

未过四级(14)

年级

大四(2)

大三(4)

篇11

关键词:生态建设 经济建设 协调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度运转阶段,人们从大自然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却忽略了大自然的变化,导致了人类生活的地球出现了多种生态环境危机,白色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等严重的制约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促进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这一现状,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应当看清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充分的认识到要想和谐发展必须要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道路,即必须依靠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

1、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富裕多彩,一方面破坏了环境,污染了大气,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世界经济发展史向我们诉说着粗放式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由人类对自然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改造带来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最终的结果将是人类的家园环境不断的被污染、生态退化,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灾难。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是一种短期的收益行为,无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恶劣之后人们面对的将是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最终使得经济的发展受到制约,甚至导致世界的毁灭。同理,生态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在经济落后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尚且存在问题,人们也就不会注意生态的建设。总而言之,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因此,为了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了解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进而将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放在相同的位置,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2、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目前关于经济和生态建设道路问题的理论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

2.1、先发展后治理。一些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是第一要务,首先应该发展经济,在经济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再进行环境的治理。这是大多西方工业化国家提出的理论。经过多年的研究可以看出环境一旦遭到了破坏,想要完全恢复很难,甚至有些是不可恢复的。并且事后治理的费用更高,代价远远高于所获利益,因此,这种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论并不符合中国的和谐发展观。

2.2、任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环境的污染,为了环境必须停止经济的发展,这种观点是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提出的。中国的实际情况显示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针对于尚未脱困的地区这种限制经济增长的方式并不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现状。

2.3、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在多年的探索中发现的新的一种经济和生态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要求人们以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为共同的目标,决不能忽略其中任意一个,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二者在性质上互相适应转换,在数量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在功能上配合促进。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促进生态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策略

3.1、发展生态经济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对其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确立以生态为导向而不是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危害。首先,生态文明由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部分组成。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生态经济就是在这种实现经济增长、生态良好的目的下产生的,就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产物。在一些地区政府引导实行“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在农村建立生态基地,并对从业者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实现企业带动农村发展。同时,加大环境补偿机制的实施力度,坚决取缔危害环境较大的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减少污染排放,实行污染治理。

3.2、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个方面。首先,生产发展。促进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产业结构,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向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加大服务型行业的投入,促进经济向污染少,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其次,生活富裕。调节人们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对过多收入者实行累计税额收取,平衡贫富差距,同时,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理论,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让人们生活富裕。最后,生态良好,建设生态保护统一标准。对严重不达标的企业统一淘汰取缔,增大污染治理的投入,扶持生态治理企业的发展,对其就行减税、补贴等优惠政策;对那些污染企业实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促进企业积极的进行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

4、结束语

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愿景。

篇12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279-01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只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致使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生态系统超负荷承载。因此,我们考虑城市建设应当全面考虑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一个统一体,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性共享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只是人们着眼点的不同,二者相互交织、融为一体,相互关联。人口在经济活动中从自然资源中索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享受环境提供的生活空间和生产空间的同时,也向自然中排放生活和生产废弃物,自然环境对人类排放的废弃物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能力。当人口和经济对资源的消耗小于或等于其再生能力、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小于或等于其自净化能力,或者人口和经济向资源、环境做出有益的回馈时,系统尚可维持并保持稳定;否则,必然使整个系统最终走向崩溃,导致城市恶性发展。

二、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协调城市发展中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雄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快社会发展与进步,也将为资源环境的维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必要的科技条件与物质基础,从而有助于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反之,离开了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将是无法实现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既会引起社会经济变化,又会引起自然生态的变化。对于一个具体的区域,人口对它的协调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人口的综合作用。

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离开这个前提条件,城市协调发展不可能实现。我们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要有一定的限度,即不能超过资源本身或其替代品的再生或更替速度。从环境的角度而言,我们的城市建设不能通过降低人市民生活水平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通过适当的技术提高来实现。

(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城市良性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建设一个良性发展的城市,要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从城市来看,发展要协调人口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中,人口是持续协调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资源是指一定技术条件下,能为人类利用的物资、能量和信息,是物质基础;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资、能量和信息要素的总和,是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则是系统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城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者存在着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若四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城市将呈现良性的循环和协调发展。

三、城市良性协调发展对策分析

(一)树立生态观念

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中,经济人决策是一种狭隘、片面的价值判断,它不利于整体的协调与稳定。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跳出经济效益的小圈子,站在一定高度,权衡利弊得失,做出科学决策。为此,必须树立生态观念,它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克服了传统的唯经济效益的价值判断,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价值判断标准和决策依据。

(二)确立新的城市发展核算体系

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制下,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得不到反映,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为此,必须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从企业、城市到国家应加快建立包括绿色会计制度、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内的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状况,使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三)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生态工业和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和重要标志。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体系和绿色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纽带产业,当这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支撑,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在社会范围内循环式利用的状态时就建成了循环经济的城市模式。

四、结束语

实现城市协调发展应当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人口控制为核心,资源和环境为基础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篇13

由于受生产经营目的以及为达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不同,所产生的各种效益也会不同。宏观决策者强调的往往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微观决策者特别是农民,强调的往往是经济效益。按照农区林业的观念组织林业生产,有利于实现农区林业多重效益的发挥,从而引导农区人员积极从事林业生产活动。总之,明确农区林业的特点,有利于按照林业与农业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和解决好林业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区林业使农业资源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二、发展农区林业的出路

目前在发展农区林业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如下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农林业发展关系

这是保证农区林业稳定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林业作为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农业既有保护和促进作用,又有争地、争劳力、争技术和资金的矛盾,在我国农区人多地少的条件下林业的发展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农业的发展。否则,如果不顾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单纯强调林业的重要性,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生命力。应明确,农区林业的发展根基就在于与当地农林、农业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脱离整个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强调林业的重要性,必须服从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从有利于整个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来安排林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从目前看,在处理农林发展关系上,首先要根据当地农区土地资源情况,研究确定一个合理的发展规模。在农区,林木覆盖物并不是越高越好,要有一个临界点和度。国际上提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而且分布均匀,才能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的论断,并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更不能在农区套用。其次,要在内涵扩大再生产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林业生产力,大搞深度开发等。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会有农区林业的发展前途。

2.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如上所述,林业是一项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功能产业,它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是同林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经营目标,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追求的是生态效益,这是农区林业发展的基本动因。从发展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人们追求的则是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如果忽视林业的经济效益而单纯追求生态效益,林业的发展就会失去内在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说,生态效益主要是国家和地方等宏观经济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而经济效益则是农民等微观经济单位所追求的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断改善社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则是充分发挥国家、地方、集体和个人营林积极性,促进农区林业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的途径,应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优化林种结构和树种结构,合理规划防护林体系结构和布局,要因害设防,要研究合理的林网密度和林粮间作的密度,要采取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努力提高林木质量和林业生产力,并通过产品加工增值等措施,达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提高林业总体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

3.正确处理好营林和林产品加工之间的发展关系

篇14

摘 要:本文构建旅游-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函数,对桂林市进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桂林市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旅游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波动性较大;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关系处于颉颃状态,协调发展的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系统耦合协调类型正在以旅游发展超前型,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度;旅游;经济;生态环境;桂林市

一、引言

旅游-经济-生态关系,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桂林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作为桂林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对桂林市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依靠的是独特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对这些旅游资源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在旅游学上称之为“旅游摧毁旅游现象”。经济要发展,资源环境要保护,就不能单一地采用“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或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因此,可持续协调发展观的提出,给桂林市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它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改善为标志,体现了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其核心就是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围绕这一课题,国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国外,Konstantion Bithas和Peter Nijkamp提出在不确定信息下,利用专家知识系统进行环境――经济协调模型的建模方法[1]。Boulding将系统方法应用于经济与环境相关性的分析,倡导的是储备型、休养生息、福利型的经济发展,其目的在于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能循环利用各种物质的“循环式”经济体系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2]。Norgaad提出了协调发展理论,认为通过反馈环节在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实现共同发展[3]。在国内,袁旭梅等从“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的角度,运用非平衡系统理论对自组织与组织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大系统理论,提出复合系统协调控制与管理方式[4]。白华对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机理作了分析[5]。曾嵘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复杂系统的结构特征,各子系统之间内在协调机制及系统发展过程[6]。李后强等提出人地协同论是构建协调发展模型的基础[7]。冯玉引入协调度概念描述了区域PREE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8]。孟庆松对复合系统的协调度模型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复合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的双重特点[9]。然而,这些研究多数侧重于协调发展理论与机理的论述,对某一特定区域内具有区域特色的子系统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关系和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的研究比较少。因此,本文以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构建三者之间的复合系统,并以桂林市为例,实证分析该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程度的动态演变趋势。

二、模型的建立

1. 建模的原则

协调是系统之间或系统组成要素之间在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的和谐一致。发展是指系统或系统组成要素本身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过程[10]。 本文研究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指3个子系统内部各要素间,按一定数量和结构所组成的有机整体,配合得当、有效运转。这个整体的目的是提高旅游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之内[11]。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不是从最优的旅游、经济目标出发或从最优的生态目标出发而实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而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实现的最适的旅游和经济发展目标,与最适的生态环境目标的有机统一。旅游发展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与生态环境子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当系统外界或系统内部条件的变化,未超过系统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时,系统能恢复并维持原有的协调状态;当系统外在或系统内在条件的变化超过系统的承载力时,原有的协调状态被打破,系统会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在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旅游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采取各种经济措施和政策、法律和法规等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调节和控制其发展变化进程,使旅游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运动沿着人类社会发展目标发展。

2. 评价指标体系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应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指导,遵循整体对应、比例适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完备性、一致性、可行性等构建原则,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指标权重由熵值法[12]计算得出,原始数据来源于1991~2005年的《广西统计年鉴》和《桂林市经济社会统计年鉴》,计算结果见表1。

(1)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综合序参量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旅游综合序参量波动幅度较大,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引起1998年和2003年旅游综合序参量下降,其中2003年降幅很大;2000年该指标达到这15年中的峰值,其余年份呈现缓慢上升的发展态势。经济综合序参量一直呈现较快速度的增长态势,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在1990~2000年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2001年后发展趋势有所下降。

(2) 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与综合调和指数的时序分析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这15年来增长速度非常缓慢,其间有小幅波动。从耦合度数值大小来看,其数值都处于0.3~0.4之间,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桂林市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粗放型发展模式,旅游与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了虽然系统耦合度变化不大,但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并加大旧城改造和生态园林景点的建设,使得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协同贡献不断增大。

2. 耦合协调度的计算及等级评估分析

根据模型Ⅳ,可以计算出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并可根据其耦合协调度数值划分相应的等级(见表3)。

(1)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分析

由表3可知,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的主导产业,对桂林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业本身涉及食、住、行、游、购、娱,涵盖旅游者消费的各个方面,很多产业借助旅游业的繁荣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桂林市地、市合并后,随着行政区域范围的扩大,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旅游业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了。随着桂林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开始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力阈值范围。

(2) 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1990~2004年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处于0.2469~0.4726之间,说明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处于中低水平,总体上是向着不断协调的方向发展。东南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发生给桂林市旅游业带来了重大的打击,使1998和2003年的耦合协调度下降;而2002和2004年是桂林市旅游业15年来发展的高峰。中低度的耦合协调发展表明资源未得到合理利用,经济效益不高,旅游与经济产值的增加是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的。在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断受到破坏、资源基础削弱,一些主要资源已出现严重短缺。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人口的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将会使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大大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阈值,导致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四、结论

本文将“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分析结合起来,从“旅游-经济-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入手建立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型,并以桂林市为实证对象,从综合序参量、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类型等方面来描述这一复合系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具有简单、概括、易操作等特点。但是,本文只是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旅游-经济-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状况及所处的发展层次进行实证分析,如何实现对各子系统内部和整体协调的综合评价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各子系统综合序参量的时序变化来看,除了生态子系统在2000年以后呈下降发展趋势外,旅游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总体上呈现上升发展趋势,旅游子系统的波动性较大。旅游业作为桂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虽然容易受到客源地和目的地各种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展略有波动,但是总体上是发展快速的,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综合序参量持续下降。

2.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度的时序变化来看,耦合度数值处于0.3~0.4之间,增长幅度非常缓慢,表明了这15年来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关系都为颉颃状态。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高需求、高消耗的产业。桂林市经济增长方式尚属于粗放式的生产方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必须以新型的发展模式来代替那种传统的消耗大量资源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向集约型的经济生产方式转变。旅游-经济-生态系统的综合调和指数呈增长趋势,说明在这15年间,桂林市政府通过调控工业发展和加大环保投资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 从桂林市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来看,桂林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耦合协调类型以旅游发展超前型为主,逐渐演变为经济发展超前型。造成中低水平协调的原因是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益是相一致的,但是和生态环境却存在着经济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能力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力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一方面生态资源过度消耗,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弃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平衡被打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两难选择要求全面客观地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不能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就限制经济发展,而是要想方设法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来发展经济,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由制约性向促进性转化,最终实现矛盾的统一,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

[1] Konstantions Bithas,Peter Nijkamp.Environmental-economic modeling with semantic insufficiency and factual uncertainty[J].Environmental System,1996(25):167-183.

[2] Boulding K E.1966.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A].In:JARRETT H(ed.).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a Growing Economy[M].Baltimore:RFF/Johns Hopkins Press,3-14.

[3] Howarth R B,R B Norgaad.Environmental valuation u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8:82.

[4] 袁旭梅,韩文秀.区域“Ec-R-Ev”复合系统的结构建模[J].管理科学学报,1998(6):53-56.

[5] 白华,韩文秀.区域经济-资源-环境(Ec-R-Ev)复合系统结构及其协调分析[J].系统工程,1999(17):19-24.

[6] 曾嵘,魏一鸣,范英,等.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20):1-6.

[7] 李后强,艾南山,汪富泉,等.人地协同论: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的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48-53.

[8] 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6):42-46.

[9]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33):444-446.

[10]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J].热带地理,1999(2):171-177.

[11] 蔡平.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J].齐鲁学刊,2005(4):154-157.

[12] 白雪梅,赵松山.由指标的相关性引出的确定权重的方法[J].江苏统计,1998(4):16-18.

[13]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3):18-21.

[14] 刘耀彬,李仁东,等.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1):105-112.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Sustainabl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Economy-Ecological System:A Case Study of Guilin in Guangxi

ZHANG Yan1,XU Jianhua1,ZENG Gang1,WU Yuming2

(1.School of Resources & Environmental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dopted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function to construct a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mposed of tourism,economy,and ecology with the aim of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l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Guil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90 the synthesis parameters of both tourism subsystem and economic subsystem have been taking an upward trend with the volatility of tourism a little higher;that from 1990to 2000 the synthesis paramete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bsystem there had been slowly ri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has been declining after 2001;tha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ion of the tourism-economy-ecology system is antagonistic at a medium-low degree;and that the systematic coupled coordination types are gradually evolving from advanced tourism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type into adv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e.